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绩效体系优化

绩效体系优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9 08:33:38

绩效体系优化

绩效体系优化篇(1)

一、绩效考核内容优化

(一)多层级参与目标制定。采取多级部门参与考核目标的制定,实行层级制定或者下拉一级制定考核目标和考核项目。要围绕整体组织目标对近、远期实施方案统筹细化,分别选择年度关键指标,使绩效目标制定的过程就是整合部署的过程,从而提高绩效目标的执行效果。

(二)确定绩效关键指标。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依据科所承担的责任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依据职类职种工作性质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和依据平衡记分卡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三种方法各有优劣。工商部门的整体目标依据法定职能总体可以确定为建造秩序、优化服务和整合资源三项,从部门承担的不同责任出发,对这三大目标层层分解,确立可操作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三)创新组织结构执行机制。通过创新工商行政管理执行体系,明晰各岗位职责,最大效果地发挥现有人力物.力资源优势,增强考核的科学性。按照国家局“三定方案”的要求,基层工商所实行三块制运转模式,我们根据分局实际,在基层工商所试行区域划片、金责监管运行模式,给个体更多的关心支持,促使个体管理思想和作风的转变注重发挥职能促进地方经济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全方位绩效评估路径优化

全方位绩效评估是指绩效的评估人不仅包括上级,还包括同级、下级以及相对人(群众、政府)的评价。它的优点在于强调组织关心人们付出的行动甚至达到的结果,有助于对定性“软尺度”的评价,减少评估中因受月晕效应、类已效应、趋中效应和近因效应等人为因素而产生的偏差,提高自身和外部对绩效评估结果的认同程度。如对工商部门维护经济秩序这一指标的考核中,不仅设定考核内部的案件数量、质量,还要对其履职效果、相对人的反应作同步评估,要积极引进计算机考核系统,开发工商部门考核软件,借助优化现有信息网络平台,优化评估路径,提高评估效率,以期促进考核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形成。

三、多关联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优化

(一)部门绩效与个人绩效关联使用。开展对部门绩效评估的目标就是在既定的组织目标下,形成人力资源组织目标绩效评估体系。依据部门实绩实现对个体执行者的优劣判断,实行关联考核。比如将部门绩效划定不同的权重,并对员工个体考核,这样就使得个体执行者不仅关心自己干的怎么样,同时也关注该项工作对整体工作的贡献度。

(二)上级绩效与下级绩效的关联使用。下级绩效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作为上级也应承担关联指导与监督责任。基于此,应设定考核的上下联动,实行一体化考核,使上级考核部门不再游离于考核之外,这样不仅有助于绩效改进的落实,而且使得组织上下更加关注如何优化部门绩效。

(三)结果的反馈与绩效改进关联使用。绩效评估结果的形成并不意味着考核工作的结束,紧接着的任务是要进行结果沟通反馈。这种反馈不仅仅是考核结果的告知,更重要的是诊断绩效存在的缺陷及原因,研究对策,明确目标以及调配资源(如:外力借助、资源支持等),以达到绩效提升的目的。

绩效体系优化篇(2)

关键词:高校;分类预算;绩效评价;问题;措施

一、引言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以及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政策文件陆续颁布,为高校加强预算管理、开展绩效评价、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提升财务工作质量,提供了指引性的制度规范。因此,高校应结合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工作情况,加快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高校的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同时,教育部要求直属高校进一步做好经费统筹、预算执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反映了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因此,高校积极构建分类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关乎高校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并直接影响高校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发展。当前,部分高校的预算编制方法不够合理,相关预算内容也不够全面,预算执行力度不足,导致高校资源严重浪费。一些高校没有对资金支出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准确评价,导致预算绩效评价不准确。因此,高校需要构建完善的分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提高预算管理工作质量。

二、高校分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1.提升高校预算管理水平与质量高校构建分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能够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与质量,并以此为契机加强高校内部管理,从而提升教学及科研质量。对于高校而言,分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以绩效为导向,通过绩效评价及评价结果应用,不断提升预算管理质量,改进预算管理方式。因此,高校在分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从绩效意识、绩效目标、绩效指标、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现阶段,部分高校在分类预算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能够有效地解决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年度的高校分类预算管理奠定基础,不断提升高校分类预算管理水平。2.加大分类预算管理考核力度现阶段,在高校建设过程中,资金使用情况和各类资源的配置情况,决定了高校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与此同时,高校的主要职责在于科学研究及教书育人,因此需要构建科教融合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因此,高校开展分类预算绩效评价,能够加大分类预算管理考核力度,确保高校分类预算管理质量,为下一年度的分类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保障。3.提升业财融合水平随着我国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校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资源。然而,我国目前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阶段,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仍然比较有限。同时,部分高校为了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教育规模,增加了资金压力。高校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能够合理配置各类资源,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与科研水平。与此同时,高校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有助于学校内部形成公平公正的教学及科研氛围,不断提升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高校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开展。另外,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该加强业财融合,改变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到分类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高校分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对绩效评价体系的认识不足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地配置各类资源,确保高校资产的完整性,助力开展教育及科研工作,不断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建立分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没有将分类预算绩效评价作为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内部还存在重视投资、忽视管理,以及重支出管理、轻绩效管理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职能部门将绩效评价看作财务部门与人事部门的工作,错误地认为与本部门无关。很多教职员工也没有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对绩效评价工作不太熟悉。同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数据不全面、不客观,导致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从而增加了绩效评价工作的难度。2.绩效指标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分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只是对财政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同时,高校在设置绩效指标的过程中,需要涵盖可持续影响指标、共性指标、个性指标等,这样才能确保绩效指标的完整性与针对性。但是,部分高校设置的绩效指标,与学校的战略规划不匹配;绩效指标大多为容易考核的财务指标,忽视了非财务指标。同时,指标量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定量指标少于定性指标,导致绩效评价工作不具体、不明晰。高校在设置效益及可持续影响指标的时候,将社会、经济、生态等效益指标列为重点考核目标,但是由于指标难以衡量,与项目的匹配程度相对较低,相关绩效指标与实际工作存在较大偏差。同时,高校设置的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也存在不规范之处,分类也不够清晰。因此,高校设置的绩效指标不明确、不具体,导致分类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难以开展。3.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系统包括收费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等,但是由于内部缺乏具有共享功能的数据库系统,使得各个管理系统之间缺少应有的沟通联系,非常容易出现信息孤岛问题。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采用平行记账法,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相结合。但是,部分高校的预算编制系统并未及时调整,使得分类预算管理不能实现自动化管理,预算报表的数据提取工作仍然需要人工操作。另外,高校由于性质特殊,对于财务核算的要求不高,影响了各类财务报表、预算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工作。财务数据不准确,预算执行不到位,导致绩效评价结果不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如果将不准确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依据,会给高校分类预算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高校应该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优化分类预算管理,不断提高预算绩效评价水平。

四、高校分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措施

1.强化意识高校应该不断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意识,从而确保分类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实现预期目标。高校管理层需要重视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积极转变思维观念,结合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以绩效评价为切入点,加强各部门的成本费用支出管理,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高校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之上,管理人员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帮助其他工作人员树立预算绩效管理意识,督促各部门加强工作协调与沟通,形成多维度、多角度、共同参与的工作氛围。同时,高校内部的各个院系和职能部门,应该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过程中,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积极开展预算绩效评价,查找问题和差距,建立完善的分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从而促进高校健康发展。2.完善绩效评价方式和绩效指标高校加强分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除了积极转变思维观念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完善绩效评价方式。绩效评价方式不仅要重视绩效指标的内容及质量,还要注重绩效评价过程管控。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事前预测功能,对于绩效指标进行详尽分析,确保绩效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可执行。同时,确保绩效指标的均衡性,在原有的财务指标基础上,增加非财务指标数量,这样既可以保证绩效管理的规范性,也能够提升绩效指标体系的完善性,从而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灵活性。对绩效指标进行有效分解,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绩效评价工作方案,从而推进各项业务工作和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二,完善绩效评价细则。高校应该制定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确保预算绩效评价过程更加规范合理,综合运用绩效评价方法,制定明确的预算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将绩效评价工作分配到各部门和各岗位,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范围。高校还应该明确预算绩效评价参与者的工作权限,避免职责不清的现象。第三,设置合理的绩效目标。各项业务工作需要明确工作目标,结合高校战略发展规划,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高校可以利用平衡计分卡,将总体战略目标或职能属性划分为若干层次,从而编制多层次、全面完整的绩效目标体系,为分类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指引。绩效评价工作必须围绕绩效目标,不能偏离绩效目标,这样才能有效推进高校稳健发展。第四,加强绩效评价过程管控。高校可以将绩效管理与内部控制结合,从而保证绩效评价过程的规范性,避免风险问题。高校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融合,使得预算绩效评价过程更加合理。第五,注重人才梯队建设问题。高校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选拔纪律性强、职业操守好的工作人员,担任绩效评价重要岗位;选用掌握财务管理、业务工作、信息化操作等知识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3.加强信息化建设高校应该结合工作特点和发展规划,积极引入和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系统,实现业财融合。部分高校存在内部信息交流不顺畅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高校能够更好地开展分类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借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财务信息共享,提升预算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分类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将工作职责分配到各部门和各岗位,并加强实时监督,确保各项绩效目标顺利实现。另外,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让相关人员掌握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提升工作效率,避免机械的、重复的工作,将更多精力投入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需要加强分类预算绩效评价,通过完善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并对高校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高校需要结合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分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高校对预算绩效评价不够重视,绩效指标不完善,绩效评价流程不规范,影响了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对此,高校需要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增强绩效意识,完善绩效指标,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绩效评价流程,建立完善的分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哲.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措施浅析.财务与会计,2019(15).

2.宋希亮.平衡计分卡在M大学二级学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财务与会计,2019(05).

3.李晓彤.基于绩效评价的高校分类预算管理研究.商讯,2020(28).

4.袁红静,岳丹琪,付忠然.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科技经济导刊,2020(30).

5.郑颖荔.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财会学习,2020(30).

6.黄秀义,赵汝奎.高校全面预算绩效评价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20).

绩效体系优化篇(3)

(一)选题背景 

伴随新理念的建立和推广,公务员绩效考核已然成为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因此,建立完善的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公务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整个队伍具有较高素质、较强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有关公务员考核特别是有关基层公务员考核的问题也涌现出来,如考核主管领导权力过大,权限过于集中;重形式,轻过程;无视结果;结果不真实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建立优化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塑造事前计划、事中管理、事后考核的绩效管理系统,科学合理地发挥绩效考核结果所能产生的激励作用,促进公务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论文在研究文献和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管理理论,充分利用公务员管理各个方面的理论,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理论。 

2、现实意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文通过深刻剖析该委现行的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提高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操作性和有效度,从而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机关整体效能。 

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已经明确指出,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正确评价国家公务员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为公务员的晋升、奖惩、培训、辞退以及工资的调整提供依据”。然而考核的真正功能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却得不到有效的实现,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对考核的真正目的都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考核工作变得敷衍、应付、走过场,只是在形式上没问题,没有起到绩效考核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与工作积极性的目的。部门领导大多时候更是搞中庸之道,不是通过考核来激励大家认真负责的完成工作,而是谁也不得罪,不求实际绩效。这种流于形式的考核降低了行政效率,降低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绩效考核的内容定性有余、定量不足 

基层公务员考核内容以“德、能、勤、绩、廉”为要求,它规定了绩效考核的大方向,但是考核内容细节则缺少进一步的明确,不能与考核指标相结合,考核内容得不到具体指标的明确,公务员考核就会出现指向不清,考核结果定性成分大,存在人情分。考核指标设置笼统,部门不分,岗位不分,统一标准,就会导致无法区分不同工作性质与特点,在实际考核中用一成不变的标准衡量存在差异的人员,就容易造成考核结果的失真,这种忽视了被考核者客观存在的差异性的考核指标,必然会影响到考核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三)绩效考核理念偏差 

部分基层公务员在考核工作的理念上存在偏差,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与重视程度还不够,所以就产生了对考核指标设计、取值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持无所谓的态度。考核主体对于绩效考核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没有充分的将考核工作视为管理公务员的重要手段和对公务员工作能力科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在思想觉悟上的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的具体操作上也是走过场,没有把考核与选人、用人的关系处理好,没有将提升公务员的行政效率等功能发挥出来并加以利用。理念偏差主要表现为:考核被当作无用额外的工作,以为绩效考核就是到考核时间了,随便填几张表,敷衍了事就可以了; 绩效考核每年的形式、内容、模式都差不多,导致被考核者产生厌烦情绪;认为过于认真的考核会得罪人、引发内部矛盾;认为考核就是浪费时间,增加了工作负担还影响了工作效率。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一些公务员对考核工作消极对待,敷衍对付走过场,导致考核的结果不能公平公正合理有效地反映基层公务员的实际绩效实况,考核工作的敷衍进行,使得考核结果难以取得成效,考核的作用无法有效发挥。因此出现了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并未真正起到帮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水平、从而缩小差距,努力进取的作用。 

(四)绩效考核的制度影响 

我国公务员制度不同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强调公务员“政治中立”、坚持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实行功绩晋升制等原则,我国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调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并且把政治立场和思想品德放在绩效考核的首要位置等管理原则。高度集权的党管干部体制和考核标准在一定得环境下有其特别的成功之处及优越性,但是错综复杂的党政关系、政企关系、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等在公务员管理方式、管理内容和权限上存在权限不清、职能交叉等问题给有效管理公务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给绩效考核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考核指标不能有效地制定导致考核双方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了绩效考核的有效执行。 

三、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 

(一)实质重于形式的绩效考核 

考核不再只流于形式,为了实现考核制度的目的就应该不断地增加被考核者在考核过程中有关的思想教育,让这些被考核者真正认识到考核的目的和考核的重要性,这样被考核者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考核队伍中;最后,在考核过程中要不断地强调考核的公平和公正性,实现优胜劣汰的观念。因此在考核的过程中各级被考核的公务员都要根据考核的目的完成自身的工作职责,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考核的目的。这样考核才能实现考核的真正意义。 

(二)绩效考核量化细化 

考核指标的制定应该尽量做到量化、细化、简明、具有可操作性。除确定通用的考核指标外,还要设计出适合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根据设定的目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的做到内容具体明确、可量化,即对每一项工作任务提出质数量、进度、标准等方面的要求。不能量化的,可在细化后对内容提出明确的具体的定性要求。对经过细化分解、目标明确的,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量化考核办法。为便于操作,要确定一个固定统一的基础分,作为完成目标任务的基础要求,完成目标任务,得基础分;超额完成任务、工作有创新或取得显著成绩的,根据考核办法给予表扬加分;未按要求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根据考核办法进行相应的惩罚扣分。从而使考核工作有“事”可考、有“量”可核、有“绩”可估、有“效”可评。 

(三)绩效考核主体多元化 

考核不仅仅只在内部进行,除了上级、同级、下级外,更应该走群众路线,公务员本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人民群众对服务的满意度理应纳入考核的指标,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能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赏罚分明的考核结果也能促进公务员工作效率的提高。多元主体的考核增加了被考核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也拉近了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谭融,马俊,赵慧,论X市Y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的公务员绩效考核[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2) 

绩效体系优化篇(4)

关键词;绩效;考核;指标

加入WTO是我国经济与世界进行接轨所跨出的一大步,给我过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公司面临着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更加成熟的管理系统。绩效考核提高公司管理能力和员工个人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业绩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公司更加有活力,更快更好的发展,合理适当的绩效考核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活力,使员工为了实现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而努力,在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完成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

一、 s公司绩效考核现状

(一) s公司的业绩考核整体状况

(1)公司总体人数为400人,其中进行生产工作的有300人,管理生产工作的有3人;从事管理财务工作的有4人;从事管理销售工作的有8人。公司具有着非常严重的裙带色彩。公司的文化色彩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行事风格也就基本决定了公司的整体风格。近几年,公司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聘请了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公司内部管理系统的完善,使得企业的业绩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s公司考核情况。公司在发展初期,由于管理系统不完善,管理人员不成熟,使得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不成熟的管理系统使得公司内部出现了职责不明、目标不清等状况,奖惩的主要依据基本以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为主。管理系统的不完善使得公司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发展的阻碍。要想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系统,绩效考核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步骤。

(二)s公司中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绩效考核职责不明确。公司的组织状况总体呈现扁平型,由于公司管理层存在着严重的裙带现象,因此在进行绩效考核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由于s公司属于小型公司,因此公司的决策并非由管理层人员整体参与,而是由公司老板一人决定,老板个人的行事风格很大程度的影响了绩效考核的结果,绩效考核并不能真正体现公司员工的真正工作状况,这种管理系统下的绩效考核对于公司整体的发展也就无足轻重了。

(2)考核体系不完善。由于公司较小,因此公司的老板并没有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更没有进行绩效考核的专业人员,因此公司的绩效考核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公司目前的管理主要依靠已有的经验,并没有形成科学成熟的管理系统,公司的绩效考核主要有主管财务的经理来进行,对员工的考核结果主要是由财务主管个人的主观意识来进行评判,存在着很大的主观因素,并没有反应公司的真实状况。

(3)考核内容单一。公司的规模较小,目前公司老板主要战略目标放在了公司业务扩展速度上,以业务量和销售额作为进行考核的硬性指标。绩效考核主要是按照员工对自身工作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估。对员工的基本考核也仅仅只是针对考勤和制度遵守俩个方面,并没有对员工进行全面的考核。

(4)考核作用有限。公司进行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绩效管理。目前公司在进行绩效管理以后,将绩效管理的作用用在进行工资的调整上,而没有关于对于职务的调整。没有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得优秀的员工没有充足的动力,没有形成公司的核心凝聚力。

(5)缺少必要的沟通途径。公司的管理者在进行绩效考核时,管理者与公司的员工有效沟通较少,员工对于公司主要考察的内容不清楚。考核完成后,管理者仅仅将考核的结果反馈给公司员工,公司员工并不清楚考核的内容与自身存在的问题,由于公司内部存在着严重的裙带关系,甚至有些考核存在着暗中操作行为,在公司内部形成了较坏的影响,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三、s公司的绩效考核改进措施

(一)改正绩效观

公司裙带关系严重,缺乏真正的管理型人才,对于绩效考核管理的认识缺乏较大的误区,绩效考核的作用并没有真正体现在公司的管理上。没有真正运用绩效管理的方式来对公司进行管理。对于公司绩效考核的定位模糊,对于考核的真正目的不清晰,仅仅将考核放在了工资的调整上,且公司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标准。

(二)严格的绩效考核流程

公司进行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是为了激励员工,能够让公司更快更好的发展。在绩效考核基于客观的基础上,管理层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评价对于公司员工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找出公司管理制度和员工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才真正能够让公司更快的发展。考核应该以人为根本,以事实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该进行全面的看问题,将绩效考核与个人和公司的发展联系到一起。绩效考核管理的效果将对公司产生直接的影响,绩效考核流程科学合理,得到正确的实施,将为公司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反之,混乱的绩效考核流程,或者考核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标准,充斥暗箱操作,那么将会给公司的长远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三)建立有效考核制度

s公司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完整的绩效考核制度。因此目前对绩效考核的改善,应该首先从建立有效考核制度开始。管理层要明确进行绩效考核的目的,并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公司员工进行内部分析。同时绩效考核应该制定一定的标准,减少其中的主管人为因素,使考核做到量化,根据公司的自身发展,使公司的绩效考核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四)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

企业要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分别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每一个部门与岗位都应有相应的绩效考核方法,有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目前我国采用的绩效考核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是指将所有的工作都进行目标化管理,经过专业的人员为公司设定一套流程,使得公司目标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目标管理法需要对所需要的目标进行清晰的文字界定,因此,不同公司的目标管理法各不相同,很难进行完全的套用,因此只能选择性的运用目标管理法。

(2)360度绩效考核。所谓的360度绩效考核,即为全方位绩考核,这种绩效考核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均比较流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考评者由多个不同的主体来进行综合的考评。对于s公司来看,由于其内部绩效考核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使用360度绩效考核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绩效考核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考核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符合。全方位绩效考核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其涉及的部门较多,方法比较复杂,因此必须由专业的人员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公司在全方位绩效考核的运用中,应该充分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谨慎采用,在某些重要岗位和部门才可选择采用全方位绩效方法。

四、结论

绩效考核指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最重要的工作,也是企业发展的一大动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绩效考核工作有效的进行,能够提高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使公司员工具有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保证公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⒖嘉南祝

[1]方正邦. 绩效管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7 - 59.

[2]王玺,辛枫东. 最新企业绩效考核实务[M].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4.23 - 25.

[3]王秀华. 浅谈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 现代企业.2014,( 10) .

[4]陈万明. 有效推行 360 度绩效考核的探讨[J]. 管理现代化, 2013.( 3) .

绩效体系优化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绩效考核 优化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地方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建筑施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都是采用针对具体施工项目进行管理的组织方式。但是由于建筑施工行业人员调整频繁,项目建设涉及内容复杂,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绩效考核体系,不能真正发挥项目绩效考核的作用。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建立完善的项目绩效考核体系,实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有效管理,从而促进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绩效考核的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运行是以实际的项目的运行为基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都是从各个项目部获取。长期以来建筑施工企业都提倡使用针对具体施工项目的绩效考核的管理方式。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所有的项目建设都是以具体项目为准,每成立一个新的项目就需要建立相应的项目部,不同项目的施工周期、施工难度不同,而且目前的项目部是随具体的施工项目而变化,没有后续施工作业的项目部往往就会解散,不能进行切实有效的绩效管理。

对项目绩效考核不重视的企业往往没有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对项目部员工进行考核时候仅仅依靠领导的印象以及个别不全面的指标来决定,体系不完善,考核不严谨,也会造成员工的不满情绪。也存在部分管理体系相对健全的施工企业会对项目部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但是考核的指标往往是以项目部的经济效益为主,指标不够全面,最终评价结果往往以偏概全。

二、绩效考核方案优化设计

绩效考核方案要考虑到项目部员工的工作业绩、态度以及具体的工作能力及相关工作成果等多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的结果,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岗位调整晋升,提高薪酬待遇,进行职业培训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手段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能力和素质,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评价和激励作用,促进施工企业更好的发展。

1.确定相关绩效考核的关键绩效指标内容。绩效考核的内容是整个绩效考核方案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考核内容直接影响最终的考核结果。根据建筑企业的特点,从部门绩效目标、项目部绩效目标、岗位说明书以及临时性特殊任务等四个方面来确定项目部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根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人员绩效考核的特点以及相关绩效考核的原则,从财务、客户、业务以及成长等各个角度选择40个考核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初始指标。然后再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从这40个考核指标里面选取问卷选择率在60%以上的绩效指标作为整个绩效考核方案的KPI。

2.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第一步确定了绩效考核方案的考核指数,但是这些指数的重要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第二步是要确定每项考核指标的权重,以区分不同的考核指标,真正体现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一般是采用加权的方法进行,通过对某关键指标赋予特殊的加权系数来强调这一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可以使用经验判别法、对比评分法和系数调查法等多种方法来确定最终的加权系数。在建筑施工企业比较合理的方式是通过由公司总经理、专业副总、总工、人力资源经理、项目部经理等多人组成的评分专家组来打分,确认最终这项关键指标的权重。

3.绩效考核结果评定。根据最终的绩效考核评价将员工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而且对于最终的绩效考核结果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强制性公布,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公开。

4.确定针对绩效考核的一票否决指标。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部一般都是分散分布在各地的施工现场,往往处于离散性管理的状态。而且与外界接触比较多,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企业在取得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要确定相关准入条件,确定针对特殊行为的“一票否决”指标,对于安全、质量、思想政治等方面存在问题的项目部员工实现一票否决。

三、绩效考核的实施

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一般是以年度考核为主,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个人年度业绩的考核评价、个人KPI关键绩效指标的考核以及个人平时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考核评价。这里以建筑施工企业某项目部项目经理的年度绩效考核为例对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进行简单介绍。

首先由施工企业的绩效考核委员会共同评议,对该项目经理的年度计划具体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对关键考核指标KPI以及工作能力及态度分别进行考核评分。然后由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最终的成绩进行汇总,将汇总结果提交给企业的考核与薪酬委员会。经由考核与薪酬委员会审核无误后,留公司存档,同时要将最终的考核结果进行公布并反馈给被考核人。

综上所述,本文设计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实现对建筑施企业项目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能够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和管理作用,激发建筑施工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建设施工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泽,王钰莹.建筑施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初探[J].中外建筑,2010(12):117-118

绩效体系优化篇(6)

Abstract: There exist general problems such as formality, insufficient awareness, unscientific assessing indicators, imperfect methods in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ims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of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classifying assessing objects, confirming evaluators, setting specific assessing indicators, confirming division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feeding back assessment results and improving plans, establishing channels of explanations and complaints, and so on.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教职工;绩效考核;优化

Key words: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taffs;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optimizations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163-02

0 引言

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真正获得发展的时间较短,由于管理体制和学院本身的原因,其教职工绩效考核普遍存在着流于形式、认识不够充分、考核指标不科学、方法不完善等问题。绩效考核是检查和评定教职工职责履行程度与确定其工作成绩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职工绩效,而要提高教职工的绩效,就必须让教职工知道考核的结果,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扬长避短,从而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运用考核反馈、考核结果,而且必须以确保实施为前提,针对存在的问题,优化绩效考核体系。

1 考核对象的分类

在民办高职院校中,不同岗位的教职工有不同的工作职责,所需具备的工作条件和工作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绩效考核体系时,应对不同岗位的教职工进行区分,重点考核各类各级岗位受聘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才能更客观且更有针对性地考察和评价教职工的工作结果、工作行为以及工作态度等。在本文中,笔者将民办高职院校中的教职工分为教师、政工、行政教辅三个系列。

2 绩效考核主体的确定

绩效考核的主体是指对教职工的绩效进行考核的人员。由于工作是多方面的,工作业绩也是多纬度的,不同个体对同一工作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纵观各种绩效考核法,360度考核法的全方位评估和反馈能给教职工一个公平、客观和公正的考核结果。360度考核模型最初被应用在企业中,通过不同的考核实施者,包括上级、同级和客户对个体进行评价考核,通过参评各方面的意见综合考虑得到最后的考核结果。依据360度考核法,考核主体要全方位设置,评价内容应该由最有发言权的主体进行评估。这样每个职位的评价主体就是多个,当不同的考核主体对某一个指标都比较了解时,这些主体对熟悉的被考核者进行考核,可以尽可能地消除考核的片面性。针对各不同岗位日常工作的接触群体,教师、政工、行政教辅三个系列的教职工考核主体分别为:

3 绩效考核的具体指标设置

绩效考核的指标分为绝对指标和参考指标,绝对指标指的是得出的分数可以直接加入总分的指标,参考指标指的是得出的分数做为评价第一档次和最后一档次的参考数据。当绝对指标得出第一档次和最后一档次成绩后,为了数据的真实客观和公认程度较高,同时也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将绝对指标和参考指标进行对比,相同度较大的结果做为最终结果,差异度较大的数据将再度进行论证做出最终结果。比如各系列工作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可以设置如下:

4 绩效考核各相关部门的分工

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以及完善的制度是绩效考核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会影响教职工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的效率,制度不完善会导致教职工绩效考核执行中的力度,从而影响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造成考核结果与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应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①人事处:负责沟通协调,贯穿于整个考核工作中。负责通知,收集结果,汇总结果上报院长办公会。同时负责监督考核过程,收集员工申诉等职能。

②各教学系部:员工的绩效考核主要以部门为主,所以部门负责人起主要的作用。负责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公平公正性,以及整个流程的规范性。

③教学处及学生处:主要对教师及辅导员的学生评价环节,学生评价的结果导出,问卷设置等。同时负责对教师及辅导员的奖惩汇总等。

④教学督导部门:主要负责对教师的授课情况的评价,主要是结合平时的听课记录进行汇总及打分排名。

5 考核结果的面谈反馈及改进计划

考核反馈是绩效考核中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反馈决定着考核结果能否正确应用于激励、招聘、培训、职位调整等诸方面。考核反馈的过程是绩效沟通与改进过程,通过管理者与教职工的沟通,能够使教职工正确认识个人绩效存在的优缺点,获得可观的绩效改进依据,从而制定个人绩效改进计划提高个人绩效。

因此在考核结果出来以后,各部门根据人事处反馈的最终结果跟教职工进行面谈反馈,对进步较大及落后较大的教职工要单独进行面谈反馈工作,对其进行沟通及双方协商提出下年度的改进计划,同时根据教职工面谈反馈结果提出本部门下年度的培训计划。为促进教职工积极改进不足之处,各部门可与教职工签订下年度的目标承诺书,对教职工提出的目标及计划做出调整或者补充,双方同意后签订下学期的目标承诺书。

6 解释及申诉渠道的建立

考核结果反馈给教职工时,难免出现教师对考核结果不满的情况,申诉产生的原因有三种,一是教师的不公平感;二是考核者方法与水平导致考核结果偏差;三是绩效考核体系本身可能存在缺陷。考核申诉是对绩效考核体系中缺陷的有效补充和补救,申诉收集的教职工意见也有利于考核体系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结果的解释与申诉处理步骤可以这样设置:①由部门负责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工作。如果部门无法解决可以向人事处进行申诉。人事处负责对员工的申诉进行调研及结果反馈。②员工对考核结果有不满意或者怀疑的,可先向部门负责人咨询具体情况,如果经过部门负责人的解答仍不满意或者怀疑,可以向人事处提出申诉。

参考文献:

[1]余泽忠.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绩效体系优化篇(7)

BSC 团队绩效管理 优化

一、BL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中层管理者实行目标责任制,绩效评估的标准不科学;绩效评估的过程不当;缺乏绩效面谈和反馈的过程;绩效评估的周期设置不合理。

2、公司实行劳动定额制度,但与生产实际情况脱节,考核流于形式;实际操作过程中追求数量,质量问题得不到重视,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生产计划阶段、生产准备、组织生产、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等环节,若任何一个流程出现问题,导致生产任务不能在规定的期间内完成,因此团队的力量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并没有把它作为重点指标考察在内。

二、BL公司生产团队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1、 BL公司战略分析。建立生产团队绩效管理体系,首先明确公司的战略目标,目标的确立将对分解指标起着关键作用。

2、提炼公司关键绩效指标。在遵循战略导向原则、SMART原则、系统性原则下,依据平衡记分卡(BSC)的思想,从财务、客户、生产流程、成长与学习几个维度将自身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可被量化指标。

3、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AHP)作为一种实用的决策工具,把复杂问题分解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1)对各维度进行重要性判断。

三、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生产团队绩效管理体系的运作

生产团队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经过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面谈与绩效结果的运用五个环节的不断循环,改善员工绩效,进而提高整个生产团队的绩效管理水平。BL公司生产团队绩效管理的优化设计方案,在原有考核团队个人基础上加入团队考核,优化原有绩效管理体系,通过该体系的运行,有效地解决了所发现的问题,帮助公司管理进一步规范。对存在的不足之处,因为时间尚短,目前公司新的团队绩效管理并没有经过有效的验证,其缺点还暴露不全面,还有待于在日后保持持续的跟踪,不断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