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手术室护理综述

手术室护理综述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1 16:20:20

手术室护理综述

手术室护理综述篇(1)

1.1接送患者时存在的护理缺陷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因麻醉用药未完全代谢,患者躁动易发生坠床、各种引流管的拔出及脱落。

1.2手术部位错误手术部位没有手术标示;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及患者离开手术室前3个时间段未进行手术安全核查。

1.3手术物品、器械准备不全或性能不佳术前物品准备不充分,器械老化未及时更换。

1.4手术设备仪器使用不当术前未试机或临时故障,影响手术进行。

1.5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用药、输液、输血错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或操作不当,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

1.6手术安置不当术前未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手术时间超过2h,骨突处未使用垫,提高了压疮发生的可能性;约束带过紧或双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损伤。

1.7电灼伤电刀使用不当,患者身体接触金属,术中切口,周围敷单潮湿未及时加盖敷巾,一次性电刀笔未及时收回,放在器械台时术者误触引起电灼伤;腔镜手术冷光源使用不当引起灼伤。

1.8切口感染患者体质差;糖尿病;无菌观念淡薄,无菌操作不严;术中低体温。

1.9标本遗失及差错手术标本未贴标签、未及时登记;病理液未浸没标本。

2防范措施

2.1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接送患者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核对患者身份、手术名称、手术标识以免出现差错。《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要求是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份、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患者去向等,确保了患者安全。

2.2保持每一张接送患者的平车性能完好手术结束将平车靠近手术床调整同等高度,踩好脚刹。麻醉师护患者头部,一人搬起患者身体一侧,另一人将过床易放于患者身体下至少1/2处,放平患者,轻推患者身体稳妥至平车。拉上床档,巡回护士推床头,患者脚在前,头在后以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3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输血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及采血日期、血制品类别、血量,检查输血袋包装是否完整、有无凝块、溶血等,无误后方可输入。双方在合血单签字。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输血完毕,血袋冷藏保存24h备查。

2.4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使用电刀时选择合适的功率,以能够达到切割组织和止血为目的的最小功率为宜。在使用高频电刀时将负极板粘贴在肌肉丰厚、无瘢痕、无疖肿、离手术区较近>30cm以上,位置正确,紧贴患者皮肤,接触面积不小于65cm2。患者身体不能接触手术床的金属部位,不佩戴金属饰品以免电灼伤。保持手术床单干燥。消毒时,若被消毒液浸湿需及时更换,避免电灼伤。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时会着火。酒精消毒待其干燥后方可使用电刀。据文献报道,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手术中使用电刀,有灼伤心肌导致心搏骤停的可能。因此,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一般不能使用高频电刀,建议使用双极电凝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2.5防切口感染加强无菌观念,熟练无菌技术,严格执行遵守常规制度。手术室建筑流程合理,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种器械包外有6项指示胶带,内有消毒指示卡,颜色变黑均匀一致才能使用。接台手术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超过4h切口周围要加盖治疗巾。

2.6正确管理病理标本防止病理标本遗失手术中切下的小病理标本,由巡回护士即刻留于病理袋内,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病理名称。手术中取下的标本应妥善保管,待手术结束后装入标本袋内倒取10%福尔马林固定液完全浸没标本,将标本袋口的密封条封闭严实。任何标本未经医生许可不得私自丢弃,防止错送、漏送、贻误诊断现象。术中快速冰冻建立登记本,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核对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一致,及时送检病理科,电话通知的冰冻切片结果应由主管医生接听并签字确认等防止标本遗失或弄错。

3体会

手术室护理综述篇(2)

【关键词】手术视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36-01

1 访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访视已是我国医院的手术室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普遍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我院自2003开展手术访视工作以来,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但在多年的访视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访视中存在的问题,现分述如下。

1.1 存在认识及重视程度方面的问题

整体护理从 20 世纪 80 年代被引入我国后,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在护理工作中相继建立了整体模式病房及相应的健康教育、管理制度。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深化、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作用与意义己被广泛引起重视[1]。但实际工作中,对手术访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水平,在不同医院间、院领导层面、护理部及手术相关科室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别。

1.2 存在访视内容、形式及实施流程方面的问题

传统的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士在是以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为主,很少顾及到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各地各级医院在开展手术访视工作的过程中,上述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和相关报道,在手术访视中的内容、形式及实施流程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既往进行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工作通常的做法是,主要由麻醉科医生执行,且多偏重于了解患者有无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其耐受情况,而对患者及其家属急切想了解的手术治疗基本情况、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环境等则很少涉及更不及其他; 形式上主要是口头陈述,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实施基本空白; 实施流程方面,流于形式、各自为战、疲于应付,甚至存在相当程度的随意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均阻碍了理想访视效果的达成。

1.3 存在的记录、分析及研究方面的问题

由于手术访视工作涉及范围很广,是现代医学模式下,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医学模式,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2]。患者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其中哪些是与访视效果密切相关的关键特征,这些特征在访视中如何快速、准确、有针对性地获取。基于患者特征和具体手术类型访视内容的确立、形式的选择。访视制度的建立、流程的实施过程中,组织体系、职责划分和绩效考核等,无不紧密关系到手术访视和手术实施的效果。因此,充分认识手术访视工作的复杂性、循序渐进、大力加强针对手术访视制度的多领域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1.4 存在相关规范方面的问题

手术访视是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途径和手段,手术访视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十分重要的组织保障。不同手术访视内容雷同、同类手术不同访视人员访视内容不同,甚至存在遗漏等问题,明显削弱了访视内容可信度; 访视内容记录混乱,不完整、不统一,不利于分析和归纳,降低了访视结果的科学性; 访视形式单一,缺乏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实施的手段和载体,降低了访视效果的有效性[3]。访视实施前相关准备没有明确规范,阅读病历、了解病情、与手术医生交换信息不足。访视流程缺乏切实可行的规范,尚无制定出相对成熟的简约化、程序化、标准化、法规化访视的操作流程,表现为访视时间选择、持续时间偏随意; 人员组成安排不定,手术护理、麻醉、术者及病房护理等,围访视医护协作中,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访视与术前评估分离、访视的内容与手术医生相左,甚至相互矛盾等问题。

1.5 存在护理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

访视的过程本身是手术室护士将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综合运用于患者手术护理的实践过程。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手术访视工作进行和效果。目前护理人员素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5.1 综合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全面,熟知的手术类型有限,特色或经典手术的专科护理了解不深,因而对手术的必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对手术的简单过程、术中有何感觉、麻醉的方式、配合要点等解释不详细,碰到患者提出的相关专业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引起患者过多的联想,更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1.5.2 心理护理的专业修养不够,多流于表面、缺乏正规和较为深入的心理护理的专业培训,容易导致访视中不能正确地体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需求。

1.5.3 缺乏与患者沟通的综合技巧的培训和应用。在人际交流中,语言交流占主要的地位,也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它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文学、艺术、声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及边缘学科知识,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断增强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相关技巧的锻炼和综合运用,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访视效果。

2 对策

综上所述,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做好手术访视工作的前提条件,加强学术研究是改进手术访视工作的理论基础,建立完善的制度是实施手术访视工作的组织保障,规范内容、形式和流程是手术访视工作的迈向科学化的技术保障,注重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是实现手术访视工作预期目标的核心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为不断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整体满意度这一核心目标服务的.

参考文献:

[1] 贺广平.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1) : 265- 266.

手术室护理综述篇(3)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剖宫产率被显著提高至60%,而手术室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患者往往因术前麻醉而恐惧,且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术后疗效[1]。有学者研究指出应用手术室护理可减少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运用综合性、精细化的护理减少患者因防感染意识薄弱而造成的感染[3],并提高产妇术后护理工作满意度,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态安全经历手术。为此本研究分析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5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75例,年龄21~36岁,平均(28.76±5.42)岁;孕周37~40周,平均(38.42±4.57)周。对照组75例,年龄22~35岁,平均(28.67±5.38)岁;孕周38~41周,平均(38.36±4.54)周。两组患者在上述一般资料(年龄、孕周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

纳入标准:①产妇年龄均> 20岁,且≤43岁;③患者均经检查,均有剖宫产指征,择期拟行剖宫产术治疗;②均获得患者或家属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有剖宫手术禁忌证;②患者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做好术前准备,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师完成手术。观察组应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①护理人员在术前1d为患者讲解有关剖宫产的基础知识,并使其了解手术过程,鼓励产妇放松心情,缓解不良情绪。②充分了解患者的术前需求及问题,时刻关注产妇的基本情况,适当限制家属及其他工作人员进出次数,保证其环境的清洁,避免感染。③护理人员需在术前2 d内对产妇完成相关的术前检查(排尿、血压及心率、血糖等),做出详细的时间记录。④与患者多沟通,解除患者心中疑虑,增加其治疗信心,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等消极情绪。为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辅导,使患者以最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⑤完善术后随访,定期观察产妇术后切口有无渗液、红肿或出血,如有需要,及时给予清创、换药,?幼髑崛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了解其心理需求,收集并整理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建议。⑥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术后饮食及相关术后功能的康复,尊重其隐私及自尊。

观察指标:切口愈合标准如下。①甲级愈合:切口无不良反应,自然愈合;②乙级愈合:切口处有积液、破裂或血肿等不良情况,但无化脓;③丙级愈合,切口处需二次引流,丙级愈合视为切口感染。产妇对护理工作评价态度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总分100分值,1~60分不满意,61~80分一般,81~100很满意。总满意度=(很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产妇切口愈合及感染发生率情况:观察组产妇甲级愈合率8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67%(P< 0.05);观察组未见切口感染者,其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对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97.34%)明显高于对照组(85.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更加重视,而产妇往往易出现术前情绪紧张,故执行手术室精细化的护理,采用激励性语言可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促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诊治。

手术室护理综述篇(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客观需要。护理安全管理包括患者安全管理和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但患者安全是管理的核心[1]。

手术室是医院特殊诊疗区域,手术是创伤性治疗方法,手术中各环节均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工作复杂、医疗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稍有细微的不慎就可能会给患者造成巨大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已成为现代医院护理管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2]。本文将从手术室护理安全影响因素、防范措施、以及管理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主要讨论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问题。

1手术室护理安全影响因素

1.1管理因素 ①影响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手术室管理者管理不严或失控[3],如护士安全意识薄弱,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发生不安全苗头未及时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得力等。②学科发展迅速与管理的不同步: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应用高新技术,全面开展新型的手术方式[3]。由于不断开展新技术和新的手术方式,护理管理制度及相关的护理程序更新不及时,不适合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要求,或落实不到位,造成护理质量下降。

1.2人力资源及护理专业化程度的欠缺 由于专业特点、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手术室护士不可能达到手术医生那样的专业化程度,护士往往同时要参与多种手术的配合,人员的缺乏、纷繁复杂的手术程序、手术器械以及各类术前准备工作,都需要她们进行大量的记忆和亲力亲为,护士的体力和脑力负担过重,护理人员可能会身心疲惫。护士连续工作8h后继续加班或同时参与两台手术巡回,容易给手术室的护理埋下了较大的隐患,引起手术室差错事故发生[4,5]。

1.3专业知识缺乏及配合不当 运送过程刮碰伤;约束时患者上肢外展过度,很可能会造成臂丛神经受到损伤[6];如果手术持续时间过长,患者在处于平卧状态时骶尾部、足跟部以及肩部等由于受压过久,很容易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对于截石位患者来说,容易对N窝神经造成影响[7];护理人员不熟悉电极板设备的操作方法,导致患者发生电烧伤事故[8]等,消毒液导致局部皮肤损伤等。

1.4制度实施不严及操作欠规范 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实施不到位导致接错患者、异物遗漏患者体腔内,引起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消毒隔离制度实施不严,如无菌操作不严格、各类仪器灭菌消毒不严格、无菌物品保存不规范,手术室未进行严格标准的消毒,患者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不严格,未及时更换破损、污染的手套,手臂放置超过了无菌区等[9],都可能会导致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手术记录不完善等可能会增加医疗纠纷的产生。

2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方案

2.1培养安全意识 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原则》、《临床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指南》及医院内部的操作制度与职责[10]。

2.2完善及落实相关制度:针对手术室护理的特殊性,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对护理人员操作进行规范,严格遵守三查七对,保证护理的准确性[11]。加强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的监管和实施。交接患者时,巡回护士必须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手腕牌、床号、部位、手术时间、名称等进行认真仔细地核对,杜绝患者出现交接错误,贻误病情[12]。仔细清点器械和敷料凡进入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二人在术前、关闭体腔前、缝合切口前后仔细清点核对器械和敷料并登记签名[13]。接送患者仔细核对,并保护好患者由于患者术前紧张及使用镇静剂,部分患者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在核对时应注意询问的方式,必要时请家属帮忙协助核对[14]。保持手术室卫生,定期空气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改善环境,满足患者需求手术室环境需要顺应时展而改良,既要考虑患者的需求与手术工作的需要,也要便于医院感染的管理[15]。应严格执行手术室消毒规定,根据消毒制度,每日对手术室进行清洁,打开紫外灯进行消毒处理,坚持空气净化,出入手术室必须进行严格登记[16],保障手术室安全。

2.3成立预防护理小组 建立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管理小组,加强护理人员手术不安全因素知识培训及安全法制教育,目的是树立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17]。保持各种接送患者的平车、床功能完好,使用前再次检查,常规配备防护栏和安全带;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应注意保护头、肘、足部。患者手术安放要遵循"科学、合理、舒适"的原则,对于年老体弱及手术时间长的患者,约束带松紧要适度,并于受压部位垫软垫,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18],需使用止血带时,应选择好缚扎位置,避免损伤神经,并用衬垫保护好,并需详细记录时间,预防肢体缺血、缺氧而导致神经损伤等[19]。

2.4手术室护理的专科化建设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外科手术器械越来越精细化。手术室护士作为仪器与器械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对于手术室器械应该尽快掌握使用技巧和安全操作方法。手术室护士实现专科化,可以使得每种医疗器械都有专一的人员来使用。在特定的手术中专科护士与医生配合越来越默契,熟练程度越来越高,不但提高了手术和护理的质量,同时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失误[20,21]。

2.5实施优质护理 优质服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反映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护理方式,目的在于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就医环境,同时也对医护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方面中引进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的安全管理的效果[22]。

3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效果评价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通过强化了安全管理,使手术的护理管理质量不断提升,各项制度趋于完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刘平静、闵静、张建英等人[23]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室实施安全管理,不论在护理质控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均降低。

综述所述,同行们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已做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医疗纠纷、事故的处理也进入了法律的轨道[24]。手术室护理工作具备直接性、连续性以及动态性等特点,决定了手术室护理的高风险性,因此,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与文献:

[1]王惠珍.护理管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201.

[2]庄新萍,陆琪,曹彩英.安全文化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63-64.

[3]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75.

[3]潘定琼.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调查分析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1,4(20):366-367

[4]张星萍.手术室患者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2(3):89.

[5]卢金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11.

[6]孙玲芬.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59.

[7]彭娅,庞艳.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03,24(5):545.

[8]石彦斋.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5):2007-2008.

[9]郦君.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示范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142-143.

[10]杨美芳.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6):206-207.

[11]黄海明,王璞,王晓枚.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943-1944.

[12]热孜.古丽.库尔班.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分析及防范[J].中国卫生产业,2014,(7):62-64.

[13]苏渝美.手术室护理中的隐患及预防措施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5A):121-122.

[14]周晓娇.手术室护理常见安全隐患浅析及防范[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1):143-144.

[15]姜平桂,王维,钱`健.手术室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途径[J].现代临床护理,2007,6(2):58-61.

[16]王芳,陈莹.风险管理在综合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27(10):60-62.

[17]鞠君华.手术室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112-113.

[18]李红,叶嫒嫒,杨晓秋,等.手术患者坠床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进修杂志,2008,23(18):1722-1723.

[19]文索芳,经霁,唐桂荣.高龄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及护理对策[J].护理进修杂志,2009,24(20):1911-1912.

[20]赵淑妹.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手术室社,2000:23.

[21]黄小珊,祝妍华,谢健等.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1):327-328.

[22]李凤华.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1):3505-3506.

手术室护理综述篇(5)

1.1保持手术室的清洁

手术室每天都应该进行抹和(或)湿式扫整理,每周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打扫;每月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制定合理的入室制度,严格控制参观人员和人员流动,尽量保持手术室的清洁,提高空气质量。

1.2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业务学习、操作和理论考试,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规范言行举止,提高综合素质。

1.3人员的合理配置

应该合理配置手术室护理人员并相对固定。护理人员应该选择能够胜任手术室工作的正式在编护士,要求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开朗细心、动作和思维敏捷。合理排班,让有经验的护士带教实习护士,认真进行传、帮和教等带教工作。

1.4避免患者受到意外伤害

在接送患者的平车上加床栏,避免发生引流管脱出和患者坠床等情况。摆放时应该使患者保持舒适,手术部位必须充分暴露,双上肢不应该过度外伸,骨隆突的部位应该用泡沫垫、棉垫垫住,枕部使用垫头圈。如手术时间长,对患者受压部位应该进行适当调整和局部按摩。肢体使用止血带时要加衬垫进行保护,把握好压力,并记录时间,及时松开,术后认真检查、按摩受压部位。如使用电刀,患者不能戴首饰,负极板要贴在肌肉丰富、无毛发或者毛发稀疏的地方,保证与皮肤接触并保持平整。患儿和全麻患者在清醒前期,主管医生和巡回护士应该守在患者身边,避免坠伤。

1.5重视术前访视

术前访视应清楚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一般资料,为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术前准备、手术和麻醉配合要点,使患者基本了解手术,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心理;取得患者信任,使之主动配合手术。

1.6加强标本和物品管理

术中器械护士对标本要进行妥善管理,做好标记;术后放入病理袋中,放进福尔马林后交给手术医生进行处理,认真登记标本登记本。医用气体使用完后要做好标记,由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和统计。对仪器设备定期进行保养检测。一次性卫材、常备药和抢救车要定期检查其有效期。

1.7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巡回护士在接送患者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主管医生与麻醉师及巡回护士一起核对患者科室、姓名、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名称、部位、药敏史等并签字。对四肢、肾、脑手术患者,严格核对手术部位。术中给药、输血必须由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核对签名记录。血袋保留21h再按医疗垃圾进行处理。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在手术时应该一起清点手术台上的纱布、缝针和刀片、手术器械,将核对数目登记在护理记录单里,记录单的填写要及时、准确,且字迹清楚、不能涂改。无菌指示卡和植入物标签应该贴在记录单上。

1.8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手术室的交接班、查对、抢救工作、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药品器械的管理等制度。

2总结

手术室护理综述篇(6)

1术前访视的现状分析

国际护理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之一,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临床已开展应用了十余年[1]。术前访视的作用虽然得到手术室护士认同,但是目前条件下开展术前访视有困难,质量缺乏保证[2]。由于手术室护士人员不足,超负荷的工作,即使进行访视许多也只是流于形式,处于应付状态,对术前访视效果有直接影响[3]。另外由于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手术室护士素质的差异,术前访视的成效无标准进行判断。因此,术前访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

2如何做好术前访视

意识到术前访视的重要性是做好术前访视的前提,护理人员不足这是客观的也非一时能解决的问题,但是要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及患者的需要放在首位。护士的爱心、耐心、同情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是确保术前访视效果的关键[4]。

沟通是信息遵循一系列共同的规则相互传递的过程,沟通是形成人际关系的手段。对于患者来说手术室护士与病人之间是陌生的。如何与病人沟通,拉近距离增强信任感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护士在访视时,主动向病人作自我介绍,态度和蔼,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心理状态。根据病人目前的情况做好针对性护理,消除其心理问题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

掌握术前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是涉及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5]。因此,需加强手术室护士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手术室管理应将术前访视作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一种措施而不是一种形式。开放与患者多元的沟通渠道,设法使护理人员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工作绩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绩效考核以及通过病人的评价等渠道,使术前访视真正落到实处。

3术前访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

通过术前访视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需要,在术前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手术需要充分的准备好手术物品、器械、药品及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手术作为一种压力源对患者及家属来说是关系到生命的一件重大的事情,几乎所用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都有焦虑、紧张的心理。术前访视可增进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对护士的信任,减轻患者对手术的顾虑,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手术。

术前访视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锻炼了工作能力,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激发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所有这些内在的因素又促进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

通过术前访视掌握了病人的病情及术中可能的意外,为手术医生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用物及药品,避免因物品准备不全而延误手术时间。同时,通过熟悉手术步骤,积极主动的配合手术,使手术医生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大大的提高。

术前访视有还可以了解手术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起都检验和督促的作用,及时发现手术期护理的安全隐患,调动护士的工作主动性,主动为病人服务,使病人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4小结

综上所述,术前访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促进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及工作主动性,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能将更持久。但是,术前访视还需进一步完善,由于手术室护士的自身素质、交际能力、业务能力及健康教育知识仍有不足,使访视效果欠佳。同时,手术室整体护理过程还缺乏连续性,许多护理问题还应与病房的护理接轨。如何对手术病人实施较完整、连续的护理,优化评估手段,有效的进行心理干预,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继续探讨和完善[6]。

参考文献

[1] 钱玉秀.中日两国手术室护理的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17-18.

[2] 钱玉秀.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54-855.

[3] 刘桂平.影响术前访视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7,13(29):2845.

[4] 李跃荣.手术室术前访视效果调查与研究[J].护理杂志,2006,23(3):34-35.

手术室护理综述篇(7)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应与手术科室相接连,还要与血库、临护室、麻醉复苏室等临近[1]。我们知道,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单位之一。为了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我们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对策报告如下。

1 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的成因

1.1  人员:护士由于思想和思维功能出现偏差,如责任心不强、违规操作或因疲劳、厌倦、失望、过度劳累、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工作失误,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同时护士经验不足、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或滞后导致执行不力,导致风险增加。如术中低体温导致苏醒延迟、心跳停止等 。

1.2  管理:当前事业单位大改革中,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导致人员流动性增加。如聘用制护士比例增加,年轻化、流动性大,造成人员经验不足或工作强度加大;岗前培训和考核制度不落实,导致操作失误;物品和设备管理、使用不当,严重影响手术质量。如特殊器械、手术物品准备不完善等,造成手术延误。

1.3  环境: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不达标,可直接造成手术感染。如湿式清扫措施未落实、参观手术人员太多、在手术间折叠或抖动敷料、空调净化系统未定时清洁、检修等等。

2 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临床手术科室的发展,新的医疗设备的出现。注意三基知识培训,通过不断学习事业更开阔。严禁安排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低年资护士单独当班,实行老护士带班制。执行护士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制度,重点强化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训练并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目。特殊护理岗位的护士除完成规范化培训外,还应接受专科的业务技术培训,并通过医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的资格认证,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当班[2-3]。

2.2  严格落实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对现有医护人员引入竞争机制,激励他们的团队和敬业精神。比如要明确手术体位,正确的体位便于医生操作又顺应患者呼吸、循环功能,避免神经血管受压及身体各部肌肉扭伤,在摆放体位时,要动作轻柔、缓慢、协调一致,注意负重点和支点是否正确,保持较大的支撑面以减轻局部受压,手术人员严禁在患者身体上放置任何重物或外界压力[4]。

2.3  改善手术室环境:要加强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每月做1次空气、物表、无菌物品、医务人员手和使用中消毒剂的细菌培养。每2个月进行回次紫外线强度监测。对需要进行隔离的患者,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并做好记录。协助和督促医师填报医院感染病例和送检标本。负责本室的医院感染知识宣传[5]。

综上所述,手术室作为外科领域反映高度治疗医学水平的工作环境,应该满足下述要求:满足外科手术需求的所有功能。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持接近无菌的环境,减少创伤感染。要求为医务人员创造最有利于工作的舒适环境,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加强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林少芬.手术室的安全管理讨论[J].临床实验医学杂志,2007,6(4):187.

[2] 王  彦,廖金萍,晁云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中华临床与实用医学杂志,2008,10(5):88.

[3] 张小钗.“一读一看一应答式”查对在预防护理差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9B):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