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服饰文化论文

服饰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11 23:17:02

服饰文化论文

服饰文化论文篇(1)

1.紧身胸衣与三寸金莲

紧身胸衣与缠足实质上都是对身体进行变形,这种变形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谴责,并被扣上“刑具”的帽子。然而从性的角度来看,紧身胸衣是以强调曲线美来展现女性的性感的身体,缠足是以强调柔弱美来展现女性的性感的身体,它们都是显示性方面强势的一种服饰。同时也都表达了两个相反的欲望,即在束缚身体的同时又放纵了它。紧身胸衣最早产生于希腊克里特岛,直到中世纪之后的16世纪的上半叶,才在西班牙流行起来。人们以鲸须为骨架制成一种无袖胸衣,这种胸衣呈倒三角形,穿上身后从肩至腰都非常紧身,可调节的系带能将女人的腰肢勒到一个理想的程度,同时又把向上提高得更加丰满。与之相配合的下装则十分的膨胀,一种由鲸骨、藤条、木块或金属丝制成的圆环将吊钟状的裙裾层层撑起罩上长及地面的华丽面料,正面看去是X型,背部却很舒缓,这种曲线形体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完美的。但这种完美是残酷的,由改变内在生理机能而使其外在形体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类服饰史上绽放的一朵奇异的虐恋之花。由于当时人们性观念与并不保守,在给外界留下极为得体优雅和明显的性感印象的同时,紧身胸衣还以一种为大众接受的方式,赋予了女人表达自身对性的渴望的权利。并且人们还认为紧身胸衣能掩盖女性身上不够“理想”的部位,从而使她们看上去更妩媚动人。这一点在文学作品巴尔扎克的《贝姨》中有具体的描述:“在这一时刻,一个既不丰满又不苗条的女人,却美的非凡,她的曲线因不经意地遮掩而若隐若现、因闪光的衬裙褶皱和紧身胸衣下摆垂片的衬托而清晰可辨,这一切让她如此的性感可爱……。”和紧身胸衣并驾齐驱的缠足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始于南唐。缠足一般于六、七岁开始,要到十岁左右才能解除。用四尺长的窄布条将双脚紧紧地缠绕,除大趾外,将二趾紧紧约束,以后越来越紧,一直要缠到“小瘦尖弯香正软“才算大功告成。当这样的小脚穿上长三寸、尖锥型精美的小鞋,“三寸金莲”由此而产生了(如图3)。我们可以从南朝潘妃“步步声莲”、南唐后主李煜的窅娘帛步缠足轻歌载舞中看到,那纤小如初月的三寸金莲让女人们步态摇摆不定,身形婀娜多姿是多么的娇弱,让多少男人们迷恋。虽然女子缠足,要蒙受极大的痛苦,即所谓“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可是俗语说的好“女为悦己者容”,在这种痛苦中,由于男人的“注视”而使女人们得到。男人的“注视”最终决定女人的着装的趣味,使她们在精神上体味到虐恋的快乐。

2.纹身

虐恋美学现象并不仅仅限于缠足和紧身胸衣,在世界的很多地方纹身和穿孔也成为时尚,是一种皮肤化妆,就如同人们穿各种漂亮衣服一样是藉此展现一种美、一种精神。美国著名的服装心理学家弗格博士认为:人的装饰形成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肉体装饰和外表装饰,而纹身绣面就是肉体装饰的最古老形式、是人类童年时期对美的一种追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深受人类社会的喜爱,谱写着人类追求痛苦和快乐的传奇。中国的纹身历史悠久,《礼记•王制》记载:“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题交趾”,这“文身”“雕题”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纹身装束之一了。纹身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同时纹身者也在痛苦中磨练意志,享受着快乐。纹身可以在很多部位进行,如脸部,胸部、背部,或者在性感部位如、臀部、腰部等。当我们进入纹身世界中,不论在哪个部位纹身,都会发现纹身同样是一种精神上的行为,它需要一种信念,就象缠足和紧身胸衣一样,在对人体本身进行改变的同时,精神上获得和满足。这已经不是原始的冲动,是一种思想信念的反映,是痛并快乐着的一种美的形式。

二、街头文化中的虐恋服饰现象

服饰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网球运动;服饰文化;特征;属性;潮流

中图分类号:G8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3-0079-04

“文化是一种人类的独特创造物,也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存在物。”[1]人类在创造文化的同时,还将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并积累成传统和历史。[2] 可见,文化是创造文明、体现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成果,又具精神文明的内容,几乎是从服饰诞生之日起,其文化形态就已经自然存在。服饰文化是指具象的服饰式样以及人们对这些服饰式样的认识观念与着装方式。[3]作为人类生活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展现了别样的风采和突出的魅力。运动服饰是一种文化,既能反映出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个性特征和文化、思维等价值观上的差异,也可反映一个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和规范要求,运动服饰的演变过程体现出该运动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影响力,体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

网球运动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和喜爱,被誉为“贵族运动”。网球运动服饰则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不仅展现了网球运动强对抗、高技巧的特点,而且体现了时代感和艺术力,更富有历史文化的痕迹,引领着运动服饰的时代潮流。对网球运动服饰文化特征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对服饰文化融合体育文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意义在于可进一步展现和延伸两者内涵的价值,为传承业已形成的体育服饰文化提供更为客观、具体、丰富的内容。

1 传承性:文化的积淀

“文化是历史传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4]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人为性、时间性、延续性和继承性等特点,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5]从本质上说,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有选择的继承,也就是一种淘汰糟粕,继承精华的过程,通过文化的传承使人类文化不断发展,持续走向辉煌。“体育文化经过不同时代仍然保留原有某些特质的属性”,[6]这体现了体育文化的传承性特征。身体运动是体育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形式,作为依附于身体之上的服饰文化则同样具有强大的传承性。不同时代的网球运动服饰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虽然经过时间的消磨,但仍旧具有某些本质的属性存在,也就是文化的属性存在,这就是网球运动服饰文化的传承性特征。

网球运动服饰文化的传承性首先体现在功能上,即无论外观和色彩如何改变,在功能上都要符合网球运动的专项特点。网球运动高对抗,冲刺跑次数多,跑动距离长,四肢活动的空间大,对服饰的功能性要求非常高,因此,“短”乃至“无”成为网球运动服饰的一个重要形式。自网球运动诞生之日起,其服饰就向着“轻、软”方向发展,短袖、短裤成为网球运动服饰的主流,现在更是出现了无袖,超短裤,更有利于肢体的大幅度甚至是穿越式的运动。

其次是体现在面料的应用上。自从20世纪初丝绸等轻软面料的应用引发了一场网球服饰的改革潮流后,时至今日,这种观念依旧影响着现代网球运动服饰的设计理念,麻、棉、丝绸等目前最轻软的服装面料被广泛应用到网球运动服饰中。现在,网球服的主要面料是新型的高科技复合材料,传统的天然面料虽不再是主导,但是仍然在网球服饰的搭配中起到重要作用,增添了网球服饰的独特魅力。这是多年来网球服饰不断实践应用的结果,更是文化传承的结果。

第三是传承网球运动服饰的美感。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网球运动服饰的外观和功能不断的演变,始终引领着运动服饰的时代潮流,其变化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体现了时代感和艺术表现力,更富有历史文化的痕迹。虽然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的服饰和网球运动服饰有相近之处,但其视觉冲击力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更不用说形似神不似的篮球、足球、排球等运动项目的服饰了。现代网球运动员的服饰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款式,不同的搭配,无不体现出网球运动服饰的美感。红土小子纳达尔的无袖上衣和超短裤,瑞士天王费德勒的全套白色复古装,李娜的无袖网球背心和黑曜石色网球裙,莎拉波娃的配有蓝色吊带裙轻质双层水彩印花裙装,无不给观众带来美的感受。

2.2 时代性:文化的形态

传统之中体现时代特征是网球运动员服饰的最大特征。“任何时代的体育,总是要反映出一定的发展水平,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7] 也就是说每一种体育文化都有主体社会的特征,即时代特征。网球运动服饰文化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服饰文化的一种潮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反映了体育与服饰紧密融合的的文化形态。

网球运动刚开始是宫廷的专享游戏,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可能直接参与,更不可能了解,故影响力并不大,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其服饰要求也没有特殊的要求。但自从20世纪初开始在全世界普及发展以后,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日趋强烈,对网球运动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观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也在欣赏极具个性化的网球运动员服饰。

不同时代的网球运动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表象,其服饰文化表现出了不同的时代性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意识形态。(表1)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整个社会还处于思想相对比较保守的状态,反映到服饰中就是比较质朴,对身体的遮挡比较严密,服饰的花样和色彩也比较单一;[10]而到了八十年代,自由、开放、创新是潮流,呈现出多元化的主题,表现在服饰上就是色彩多样,款式多样,变化多端。网球运动服饰也顺应时代的潮流,款式不断推陈出新,色彩艳丽,大大吸引观众的眼球,体现了个性魅力和时尚元素。进入21世纪,高科技与时尚紧密结合,追求视觉享受的思想,则给了网球运动员更多体现个性与魅力的机会,网球服饰只要是有利于比赛本身以及运动员自身爱好即可,更加体现了当代社会宽容、大气的文化形态。这种服饰的时代性特征正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更是文化不断创新、不断传承的表现,是时代的需求。

2.3 个体性:依附的文化物

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性质,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11]网球运动赛制丰富,对抗性强,技术特点鲜明,比赛时间长,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这种项目特点为运动员的个性张扬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运动员更充分的展示自己的个性成为可能,或展现强大的力量和旺盛的生命力,或追求内心的自我超越,或凸显特立独行的个性,人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服饰作为依附于运动员身体之上的文化物更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为运动员展示个性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把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展示的淋漓尽致。

网球运动服饰体现着流行的概念,每当流行元素发生微妙的变化,不在服饰的形态和样式上寻求一致时,网球运动服饰的个性化和自我表现也成为自然行为,成为绝对的流行因素。年轻人是社会最活跃和最敏感的群体,运动员更是年轻人中的潮流引领者,表现个性,区别于他人成为潮流是年轻人的本性。[12]纵观当今网坛,运动员的服饰无不体现了独特的个性和引领了运动服饰的潮流。从大威廉姆斯的背带装、莎拉波娃的荷叶装到李娜的裙裤,从费德勒的黑或白的头箍、罗迪克的倒戴运动帽到纳达尔的彩色头巾、无袖短衫无不展现了运动员的个性化形象。费德勒的服装有一种英雄的豪气,显示出沉稳、持重、严谨、大气的个性。纳达尔的卡普里短裤和无袖球衣会在他每一次发球和截击时凸显他发达的身体肌肉,看似随意的红色头巾似乎在展示其桀骜不驯和富有反抗精神的个性。阿加西“俗丽的网球服饰和头上的印花大手帕使他看上去就像迪斯尼乐园中加勒比海盗船上的服务生”,[13]显示了其叛逆的个性,曾在网坛掀起了一股特立独行的潮流。

当代女子网球运动员已经几乎找不出完全相同的比赛服饰,都极具个性化,具有强烈的艺术美感。但在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背景下,仍旧体现了传统性、时代性的这种历史性特征,充分展示了服饰文化和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表2)

2.4 传统性:永恒的尊重

传统即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与控制作用。[14]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传统文化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是长期积淀和传承下来的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累积。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传统性特征,否则就不成为文化,这是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网球运动服饰文化也不例外。

网球运动服饰不仅充分体现了时代感,引领着体育运动服饰的潮流,而且体现了网球运动服饰恒久的传统性特征。人类社会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才得以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的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因此,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追求美感就成为永恒的主题。网球运动服饰也是如此,无论如何变化,如何创新,在符合专项运动特点的基础上,追求美感是最主要的内容,吸引观众的眼球,展现个性,提升自身的形象,扩大影响力。尤其是女子运动员,通过服饰体现个人形象不亚于追求运动成绩,如大小威廉姆斯姐妹、莎拉波娃、库尔尼科娃等运动员都很好的体现了网球运动服饰的美感。

当然,体现美感仅仅是网球运动服饰文化传统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保留本色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尤其以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为最。温网是四大满贯赛事之一,成立时间最久远,时至今日,在网球运动日新月异的今天,温网还是保持了比赛服白色不变的永恒主题。[15]英国人相对比较固守传统,但也不是一成不变,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也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安装了“鹰眼”系统,中心球场也搭建了移动顶棚,显示了其改革进步的一面,但是唯独在对运动员要求穿着白色球衣参赛这一传统始终保持,百年不变。温布尔登从不允许白色之外的“不雅之色”登台,为对抗这一传统,阿加西3年没有参加温网,库尔尼科娃因为穿黑色短裤被裁判勒令更换服装。这份执着是网球运动文化的传承,是对网球运动永恒的尊重。

2.5 科技性:巨大的魅力

网球运动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球运动服饰在功能上也富含科技含量,体现出完美的科技性特征。

首先,科技进步更新和发展了网球服饰制作的材质。目前,网球服饰材质既坚韧又轻柔,能吸湿快干又排汗保暖,有利于多样化搭配又减少阻力,让运动员穿着舒适、轻便,动感十足,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更赋予了网球运动服饰更好的性能,有利于运动员技术特点的发挥。而且,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势必会研究出更加先进,更具有人性化的服饰材质,进一步促进网球服饰向功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例如澳网女单冠军大威廉姆斯的网球裙采用了耐克Dri-FIT排汗面料,在澳大利亚的炎炎烈日下也能保持干爽透气,而且在功能设计上,横跨肩膀和背部使用了分区网面,大大增加了透气效果。网球运动服饰在最基本的材质上首先体现出了高科技,看似不起眼,没有特殊之处的服饰材质其实富含科技含量。

其次,科技进步提升了网球运动服饰的设计水平,丰富了色彩与图案,扩充了搭配的多样性,增加了网球运动文化传承的内容,使网球服装既体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着现代时尚气息,增添了网球服饰的独特魅力。网球运动服饰的设计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日趋个性化和科学化的设计理念,更符合网球运动特点和人们多元化的审美情趣,真实地显现了时代潮流的变化,牢牢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如耐克公司专为玛丽亚·莎拉波娃在2006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上所设计的背部有鱼鳞图案的网球衫,就是一种集装饰和高科技一体的功能性比赛服。比赛中,运动员一出汗,背部的“鳞片”会自动张开,将热量和湿气排出去,以帮助运动员保持凉爽与干燥,而且,质地轻柔且富有弹性的内层网衬也可以防止特制的“鳞片”粘在皮肤上,引起不良的身体反应。

2.6 时尚性:引领潮流

时尚是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表达着人们对美的爱好和欣赏,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文化模式。[16]追求时尚是服饰的本质属性,服饰是视觉的艺术,不仅可以展现物质文化,更能体现精神文化,[17]服饰是展示时尚元素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如今,网球比赛吸引观众的不再局限于比赛本身是否精彩,球员们个性魅力和极富时尚气息的服饰也是“票房”保证。令人眼花缭乱网球服装款式,再加上设计师多种时尚元素,为一向竞争激烈的网球比赛增添了色彩和情趣。越来越多的时尚设计师从网球运动中获得了灵感并热情地投入到运动与时尚创作中,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款式不仅增加了网球服饰的时尚气息,也模糊了网球服饰与时装之间的界线。如“LACOSTE”是一个以设计生产网球服饰起家的品牌,但现在大家更多地将它定义为时装品牌。

不同时代的网球服饰成为当时时尚的标志,引领着运动服饰的潮流。1919年,法国女子超级网球明星苏珊·朗格朗穿着过膝短裙上场比赛,引起轰动,成为时尚的风向标。上世纪不同年代的网球服饰式样,如发饰搭配球服;天鹅样的小礼服;交错绑带装;New Look造型;鱼鳞图案;超短裙搭平脚底裤等都成为时尚,有的作为运动款时尚裙至今仍被陈列在温布尔登网球博物馆中,成为恒久的经典。随着网球运动的快速发展,运动员自我展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网球服饰文化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引入时尚元素,大胆使用多种色彩成为主流,着重写意传神,突出网球运动特有的运动特质和精神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球运动文化形态价值取向的不同,极好地体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特征。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莎拉波娃穿了一款配有蓝色吊带裙、水彩印花网层衬裙的轻质双层裙装,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成为时尚的焦点。这款裙装采用Dri-FIT面料制成,主配色与墨尔本公园网球场的场地颜色互相辉映,网层衬裙配有荷叶边高领,在背部中央的两条交叉弹力腰带凸显出她柔美圆滑的腰部曲线,把色彩、图案、功能、个性展示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时尚元素。李娜的无袖网球背心和黑曜石色网球裙,在不乏女性柔美风格的基础上突出了力量特征,弯曲的扁平式接缝,使运动背心更加具有观赏性,前胸搭配的宝蓝色衬层与黑色裙子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这种设计理念也成为当时网球运动服饰的时尚元素。

3 结论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成果,又具精神文明的内容。作为人类生活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展现了无尽的风采和独特的魅力。几乎是从服饰诞生之日起,服饰文化就已经自然存在。服饰文化是指有关人类衣着打扮的各种文化形式之总称。运动服饰是一种文化,既能反映出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个性特征和文化、思维等价值观上的差异,也可反映了一个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运动服饰文化的演变过程体现出该运动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影响力,体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网球运动服饰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具有传承性、时代性、个体性、传统型、科技性、时尚性等文化特征,不仅展现了网球运动强对抗、高技巧的特点,而且体现了时代感和艺术力,更富有历史文化的痕迹,引领着运动服饰的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09.

[2] 杨芳,雷少华.对网球运动的社会文化审视[J].体育与科学,2005,26(2):71-80.

[3] 宋湲.论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变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3(5):136-140.

[4] 陈文华.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9.

[5] 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39

[6] 易剑东.论论体育文化的特征与本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3):309.

[7] 薛岚,董大肆.论球类运动的文化属性[J].体育科学,2006,26(12):21.

[8] 温布尔登非白勿入.第五频道[M].2009,6:168-175.

[9] Thames and Hudson. Sportswear in Vogue[M].Great Britain:The conde Nast Publications Led 1984:17-70.

[10]安德鲁·塔克,塔米辛·金斯伟尔著;童未央,戴联斌译.时装[M].北京:三联书店,2002:9.

[1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30-199.

[12]CBA联赛人文环境优化问题探析[J]. 2009,(4).

[13]许立群.温网“百年老店”的生意经[N],人民日报,2007-08-15.

[1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515.

[15]温布尔登非白勿入.第五频道[M].2009,6:168-175.

服饰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汉族服饰 文化 发展 创新

美国人类学家英菲曾说过:“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独立发明的产物,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注重历史遗产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当今社会,中国人所穿着的服装款式,无一不是西方服饰文化的照搬。尽管有中山装以及一批所谓的改良版民族服装,但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文化母体中脱变出来的现代服饰文化形态了。如果说硬要强调今天服装的“中国特征”,只是在西式服装中塞入一些民族文化的符号罢了,已不可能站在民族文化的本源中去作我们民族服装现代化的文章,这是老一辈人所不愿看到的。

虽然,我们常以唐装、旗袍、中山装作为民族服装得到承认时而感到自豪,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在着装市场上它们已退居到点缀的地位,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西服、夹克、T恤衫、超短衣、牛仔服等纯西式服装,今天的中国人已不可能离开它们了。站在中华民族的立点上,服饰文化的民族性不存在与国际性的相对地位问题,中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文化,多姿多彩,并在不断地丰富着现实生活,唯独汉族的服饰文化消失了。汉族不但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整个世界上也是占着可观的比列。汉人的文化取向决定中国文化的现状,汉文化是在吸收、融合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后构成中华文化。今天,无论是什么原因,汉族是实实在在地放弃了自己的服饰文化。我们当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传统,是今天多么沉重的一个话题,没有传统文化作为我们今天生存的支撑不行。

引导服装潮流的是一批“新贵”和“电影明星”这一特殊的消费阶层,他们有足够的钱来满足在同一群体中相互以服装作为攀比的心理需要;另一个消费阶层是占大多数的普通群体,皆是文化偏低及不具经济能力者和年轻人。他们追逐市侩文化,尤其是港台的泊来品,只要市场流行一经出现,一概追之。对其以审美标准来要求着装是多余的事;职业工薪阶层、知识群体是社会消费的中坚阶层。他们具有理性的消费心理,成熟的消费行为,对于盲目的流行起到镇静和净化的作用。因过于理性,在只有时装的现实里,他们的消费取向往往趋于保守。由于没有象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那样,有完整的民族服饰体系,在着装上可供他们选择的余地几乎是零,所以只有被动地跟着时装流行的步伐,这就是现实。

纵观中国三千年的服饰文化,服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民族的历史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社会状况、统治者、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加注在服装方面,我们的民族服装,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具特色,但在款式、服装材料、服饰纹样及色彩等方面始终沿袭着一定的规律,从属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大脉络。通过研究我国服装发展的历史,才能让我们更准确的把握服饰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化的关系。

汉族传统服装在样式上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战国以前的服装多采用上衣下裳制,包括胡人的服装都是这些服装的遗制。上下连属的服装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之际,名为“深衣”,它在款式上是上下分裁再缝为一体的服装。而以后的袍服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早期上衣下裳式服装妇女穿着较多,男子在秦汉以后多穿上下相连的袍衫;而明代以后男子服装大部分一分为二,女子则常穿上下一体的服装,意为“女子尚专一德”。

在装饰上,传统服装多讲究采用动植物与几何图案,皇族服装纹样与天地、图腾有关。文样的演进大致经历了抽象而富有趣味性的、规范对称、写实等几个阶段。

传统服装在色彩的运用上,则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金木水火土所对应的颜色是朱白苍黄玄,并且规定了只有上等人才可以穿用;有的朝代规定正色只有帝王官员可以穿着,百姓只能穿由正色调配出来的间色服装。这一点说明此时对色彩的使用,是具有政治意义的。后来则长期以黄色为最贵重,它象征着皇权。

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出口和消费国,这就意味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已走向世界的舞台在,在服装设计艺术众多元素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成为设计元素中一种特殊的设计语言。

要实现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与服装时尚的契合,首先要摆正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重视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其次,必须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审美变化,才能在当代以欧美时尚为主流的设计风格中,缔造出真正的中国特色服装。社会价值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地域的封闭逐渐消,现代设计意图通过视觉传达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共鸣,首先就要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特有的文化心理进行设计定位,才可能使其设计风格不受排斥,才能为大众所接受。人文价值在现代设计中,许多设计师就考虑到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采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中的喜鹊、鲤鱼等有象征意义的图形,运用在设计上,通过这种形象在大众的文化心理上达成情感诉求。在这些作品里涵透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中国人而言,这种意蕴是特定的,受众对这些形象的熟悉与接受,不是任何一样东西可代替的,而其中传达的信息与内容可让受众马上心领神会,达到设计的最终目的。

因此,传统汉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应遵循形式美法则。要运用其原理和方法,结合汉服文化元素的特征,并与西方服饰文化相互融合,创导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华梅.中国服装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

服饰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春秋战国 服饰 审美倾向 文化

服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产物,从最初的“遮羞和蔽体”和地位等级的象征之意,历经了岁月长河,发展到现在具有个性的象征,都无时无刻不凸显着人类有意识的审美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很多的文人才士,在各个文化领域都很有思想造诣。其中儒家提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为只有达到才貌兼具,即内在品质和外在修饰相统一,即为君子。再如道家主张“被褐怀玉”,意为即使粗布衣服,但只要内心有智慧和学识,那也折煞不了如玉的情怀。而墨家主张“节用”,指对于外在温暖即可,而不提倡过分奢华。各派的思想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服饰造型审美趋势。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特点

(一)深衣造型特点

纺织刺绣是春秋战国时期一项不可或缺的装饰工艺,这项技术使得当时的服饰品种越发精细。《礼记》中有“衣有桧,带有结”,其意指衣衿相交在前胸,曲裾则叠交体侧,其上衣与下裳一体,衣长至膝且衣领右枉,被称之为“深衣”。

深衣是上下相连的“连衣”裳,通常分为通直不开契的直裾袍与开契的分曲裾袍两种。它“袖圆似规,领方似矩”的设计很特别,其中体现了当时“规矩权衡”等儒家思想理念。

(二)胡服的形成与特点

自商周以来,传统衣着样式为上襦或深衣配下裙,而这“下裙”一般只有两个开着裤裆的裤管,虽有着其独特的审美和体现身份地位,但是穿着搭配非常繁锁且不便,更主要的是不适合作战或骑射等高强度的运动。公元前 307 年,赵武灵王就是按照胡服设计对军队骑兵的服饰进行改革。他废弃繁琐的上衣下裳的传统衣装形式,把无裆裤改为有裆裤,这样不仅方便了士兵穿戴,最重要的是减少士兵在骑马时大腿和臀部与马背间的摩擦,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优势与保障。赵武灵王的这次对服装上改进,开创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服装变革,也是中华服饰史上一座标志性的里程碑。

二、影响服饰审美的因素

(一)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物质来源与基础,人的审美活动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终而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和审美倾向。

秦国衣式均偏厚实而便穿,略显暗淡,红黑居多,衣领偏长盖住脖颈,以适应气候寒冷的变化。吴越气候四季分明,当地人适应且长期保持着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服饰风格。江汉的楚国,衣式偏瘦长,颜色多华丽缤纷。款式图案多样,以祥云纹,图腾纹,碎花纹等有规则的图案纹样为主。楚服的工艺也是e具一格,有印制、绘制、绣制等不同加工工艺,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力之雄厚。

(二)不同的哲学思想

春秋战国,百家蜂涌。当时的思想与思维主理性,庄重内敛风格的深衣式样自然而然地流行起来。

儒、道两家都认可并采纳“天人合一”的思想哲学观,即把大自然当做各种艺术品源头。就如《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意为穿衣服的时节、地点、衣着的材料与裁剪方式的统一才能形成精美的艺术品,它们不能对存在,并且相互影响,相互统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三)等级制度的规定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强调等级制度,衣着样式就随之演变成一种象征身份的符号,即服饰不同象征着地位与阶层不同,把服饰文化视作社会等级的中物质与精神的外化产物,这就是等级制度中“礼”的含义与内容。

“礼”与封建等级制度的捍卫者的形象密不可分的,它不仅体现在衣着的款式上,还表现在服饰的色彩。就如众所周知的“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都是被赋予了某种身份和地位的涵义,也在说明封建等级制度对服饰审美意识倾向的影响不容小觑。

三、结语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著书立说”,在思想史上形成了一个激进动荡的局面,也在服装史上产生了第一个变革浪潮。虽地域不同衣式迥异,但都有交互影响并有其固有的独特的风格品位。研究春秋战国文化和审美,明确了古代哲人的生活意识形态,进一步了解这种意识对当时服装艺术的影响,对当下服饰的设计研究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

[2]编写组.土族简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

[3]丁原明.论老子哲学思维方式及其现代价值[J].理论学刊,2010,(12).

[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5]沈从文,王予予.中国服饰史[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张志春.中国服饰文化[M].中国纷织出版社,2001.

[7]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8]蔡谔.中国服饰美学史[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9]陈茂同.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M].白花文艺出版社,2005.

[10]范晔.后汉书[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11]郭沫若.屈原赋今泽[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12][德]康德椋何兆武.论优美感和崇高感[M].商务印书馆,2005.

服饰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服饰;体现

1前言所谓的中国传统元素应该就是让人们看到后马上会联想到“传统中国”,看上去就知道是从中国文化中脱胎出来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所以经久不衰,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都蕴含在服饰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思想。它的核心是中庸、和谐、内敛。这些传统文化都可以在服装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比如服饰里渐变过渡的中间色,它给人的感觉是温文尔雅,宁静致远,这就是一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好的风格;宽袍大袖也是从汉代服饰发展而来的一种服装样式;还有丝绸的材质等等。东方和西方的服饰对比起来就好像西方人更强调竞争、中国的传统则是讲究平和的,如放风筝、太极等,讲究的是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一种内在的修行。中国传统元素是一种神韵,不是一件旗袍、大灯笼袖或者某种色彩可以诠释的[1]。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饰中的体现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服装必然包含着三个元素,那就是面料、色彩和款式。不同年龄或不同身份地位和消费水平的人对这三个服饰里的重要元素都有着不同的需求,根据季节的变化还有科技、工艺水平的不断发展,服装的面料、色彩和款式也都在不断地改进和更新,所以这三个重要因素足以让服饰千变万化,来适应各种人群对中式服装的不同需要。中国传统元素在服装里可以体现在这三方面的任意一点上。

2.1面料。总体来讲,中式传统服装的面料选择十分广泛,但其中有些面料却是中国独有的或是最先运用在服饰中的。例如大麻被称为汉麻;苎麻,被称为中国草;丝绸也是我国特有的面料。而棉布最早则是从印度引进的。其他的面料包括绫、罗、绢、绮、绵、纨等。我们看到在出土的西周时的织物中,麻织品的精细程度甚至可与丝织物相媲美。由此可以看出,中式的服装不仅仅是单纯的从形制和款式上同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服装有所区别,而且在服装的面料上也颇有特色。也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服装面料使中式服装增色不少。

服饰文化论文篇(6)

一、军事领域的战争对服饰的影响

1.促进了服饰文化的传播。通过服装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中国服饰发展的轨迹是传承性的。朝代的更替没有摈弃原来的服饰文化而是通过传统的继承使服装千百年不变,经过历朝历代的变革其服装结构长期保持着同种模式,直到清代改冠易服,经历两千多年的冠冕衣裳才宣告终止。

西方服装的发展则是传播性的,其中战争就是传播途径之一。在开放的西方社会里,西方人依赖文明的移行与传播,加之他们文化本能中表现出的躁动不安,以及扩张和冒险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的风格总是不断的变革。风格产生后被空间占有欲极强的西方文化影响下的统治者,通过战争把先进的服饰文化带到各地,或者把先进的服饰制度引进,促进了服饰文化的融合和普及。

战争对服饰的传播并不是一步完成的,而是经过无数次区域内的战争然后逐渐扩大到世界范围内时才逐步完成的,确切地说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洋服饰才得以普及,传播到每一寸现代文明的区域。

西方古代战争促进了欧洲服饰文化的传播,通过地域的扩张使得贯头衣、卷衣在地中海沿岸流行。著名的把东方的珍宝、美丽的衣服和布匹带回欧洲,中国的丝绸、印度的棉布从此传播到了整个欧洲,与服装有关的材料,也从这时打破了地方性的制约,服装文化从质和量都得到提高。

殖民战争把西洋的服饰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如西班牙通过哥伦布的探险发现,美洲大陆的主要部分成为其殖民地,甚至远涉太平洋,控制菲律宾,成为强盛国家,强制性地向各国推行西班牙服装。后期的法国、英国在殖民战争中,也把具有绝对优势的法国时装、英国的男装带到殖民地,使西洋的服装在各殖民地被接受,开始是当地先进人士后来成为大众的主要衣着。战争在优胜劣汰中改变着国家的命运,也影响着人们的衣着生活,先进的服饰在战争中传播并被各地人们所接受。

2.促进服饰造型的功能化、推动服饰改革。战争要求服装方便、快捷、具有保护功能。军服的发展对民用服饰的改革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如:领带、纽扣、裤子、靴子、风雨衣等民用服饰都始于军事斗争的特殊需要或与之有关。

周朝末年,诸侯分立,战争频频,中原地区宽衣博带的服装制约了人的运动。而此时被称为“胡人”的少数民族服饰,窄袖短袄长裤,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胡服起先主要用于军队,但是,胡服的形制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强化了服饰的实用功能,百姓纷纷效仿。“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大众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

在西洋服饰的发展历程中,男服的款式形成主要来自于军服,而女性服装的现代化、功能化的形成战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4世纪前西方服装男女同款同型,在14世纪中叶男服二部式确立,男子服装中出现了来自军服的上衣――普洱波万(Pourpoint)与肖斯(Hose)的组合,这种富有机能性的二部式取代了传统的筒形样式,衣服的性别随之在造型上明确下来。在经过几个世纪社会变化和法国大革命后,男装在19世纪逐渐摆脱了象征权威的装饰过剩的衣服,形成了合理性、活动性和机能性的服装样式。

女化的服装主要是在一二次世界大战中完成的。战争迫使女性走向社会,战乱中女性主要穿“工作服”与“制服”,女性体验了合理的机能主义服饰的优点,衣着的单纯和便于活动等使用因素受到人们的重视,女装向男性方向发展,便于活动的服装逐渐发展成熟。在20年代后期出现的“男孩造型”和60年代出现的“无性别装”以及现在的休闲装、制服也大量借用了军服的款式,充分显示了战争对服装的巨大影响力。

战争对于服装的改变不只在造型上,还触及到装饰形式上。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裂口装饰,主要来自与战争期间服装上的划痕,后来逐渐被一般人采用,成为一种流行装饰。现在的领带源自于奥军士兵脖子上的标志――一块白布围巾,受到路易十四的大力提倡,逐渐流行并成为今天领带的造型。除此之外具有保护作用的头盔也与战争密不可分,在一战时一个伤兵在战斗中急中生智用铁锅扣在头上,从而保住了生命,法国将军亚得里安受到启发,领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代金属材料头盔,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大大提高了头盔的防护性能。钢盔的保护性能现在在建筑、煤炭、铁路、石油、钻井等工业行业广泛应用,成为此类行业的主要安全措施之一,钢盔还在需要安全保障的交通、体育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钢盔的发明体现着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为民用服饰的发展提供了设计源泉。

3.军事科技在服装中的运用。军事需求永远存在,而且永远不可满足,所以军工是最大的商业市场,可以促进一些军事科学发展――而许多军事科技最终都能转化为民用科技提高人的生活水平。

例如:防电磁辐射服装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早期的防辐射服装主要是给从事雷达,微波通讯等军用部门的工作人员使用。随着技术进步,目前,可以将这种服装织制得轻薄柔软,吸湿透气,可水洗,并且电磁屏蔽效率也大大提高。能够有效阻挡,折射微量X射线、紫外线、低频辐射和微波辐射,避免人体及胎儿受害。

现在人们工作生活的环境离不开电器,因此穿着防电磁辐射服装不失为一种方便有效的个人自我保护的手段。

作为具有伪装作用的迷彩图案在战场上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强了部队行动的隐蔽性,减少了人员伤亡。而在和平时期,图案独特的迷彩服,也成为众多军事发烧友和设计师追捧对象,通过迷彩来圆自己的军人情怀。

二、思想领域的战争对服饰的的影响

和平时期集团与集团的战争体现在生活方式、世界观等观念上的不同,因而引起思想领域的战争。人们哲学观、世界观的不同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通过衣饰来表达或宣泄情感。

中世纪服装受基督教的影响强烈,服装造型否定肉体,外形变得呆板、僵硬,逐渐失去了古希腊、罗马卷衣的流动、自然之美;14世纪末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展开了反封建、反神学的统治,赞扬人性的美好,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个性解放。反映在服装中表现在男女性别差异的服装成为主流,强调性别特征、表现人体的造型美和曲线美。

20世纪60年代高级成衣业的发展,其中“年轻风暴”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年轻一代反体制、反传统、反战运动,强制性的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扭转了20世纪后半叶的服饰流行的方向和模式,人们的服饰朝着丰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反传统的服饰风格成为主流,中性服装、街头时装、民族服装以及各种破烂服装都成为流行时装,形成后现代的服饰风格登上了巴黎高级时装的舞台。

三、总结

战争引起人们的关注,战争中的服装的也会成为设计师表达对战争理念的诠释,从而在大众中间流行;战争促进服装的改革,使得服装越来越符合人体功能性的需求把服装变得人性化,使人们尤其是饱受服装摧残的女性解放出来。同样战争是人类的敌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也阻碍了服装流行的发展,战争造成物资匮乏,设计师流亡造成流行的停滞。

参考文献:

[1]李当岐:《西洋服装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2]冯泽民、刘海清:《中西服装发展史教程》,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6。

[3]谭立平:《特殊服装材料对未来战争及人们生活的影响》,《纺织学报》,2004.4。

服饰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凉山;彝族;图纹;本体论;符号学;图像学;艺术人类学

凉山彝族服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尤其是服饰图纹凝聚着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美学、宗教、政治、哲学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是窥见彝族历史、生活的画卷。通过搜索与整理,关于凉山彝族服饰图纹的文章共有119篇左右,其中多数文章运用艺术本体论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图纹起源色彩,有些文章也运用了符号学、艺术本体论、图像学等方法来阐述。通过对以下几篇文章进行分析概述来阐述凉山彝族服饰图纹,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深层意义。

《彝族服饰图案元素在现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来自于《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作者邓军文。文章运用艺术本体论、人类学以及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彝族服饰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对彝族服饰图案进行分类研究以及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文章第四、五章阐述了彝族服饰图案元素及文化寓意以及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图案与服装风格及审美意趣塑造的内在联系性,对不同类型彝族服饰图案元素的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以实例加以说明。

来自于《四川戏剧》的文章《凉山型彝族服饰中的蕨笈图纹探源》,作者:李莹莹,张苏。文章运用艺术本体论、图像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地介绍了蕨笈图纹的来源及构成方式及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引用了历史文献及传说故事来阐述他的观点,作者认为蕨笈图纹带有宗教色彩,由逍喂雇肌⒕衡对称、植物模拟形组成的构图方式,是彝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凉山彝族毕摩与苏尼的宗教服饰》来自《中国民族报》,作者王桦。文章运用了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介绍了毕摩和苏尼的服饰特点,凉山彝族宗教服饰是其原始宗教的载体,如“虎眼神笠”和毕摩佩戴的鹰爪直接反映了凉山彝族以虎和鹰为图腾的图腾崇拜。

《凉山彝族服饰图纹类型及宗教内涵》来自于《大家》,作者刘海燕。文章运用艺术本体论、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凉山彝族服饰图纹有植物类图纹、器物类图纹、动物类图纹、自然现象类图纹四种纹样类型在服饰中经常综合使用,其宗教内涵有植物崇拜、自然崇拜、动物崇拜。作者认为“服饰图纹与原始有关,将大自然中的物象以图符物化的形式移植于他们的服饰,将其传统的原始宗教观念融汇于此,其丰富的宗教内涵使彝族服饰成为本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

《凉山彝族服饰设计符号研究及传承与利用》来自《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冯燕。本文用西方的符号学来梳理比较彝族服饰中的传统符号,并分析其形式、意义,引入了符号学的概念,以设计符号学的理论对彝族服饰设计符号进行分类研究,提出了彝族服饰设计符号及面临的问题和对彝族服饰设计符号的传承与应用进行了探索,有利于在现代设计艺术中进行应用、传承和发展。在第三章的部分作者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分析了彝族服饰图案设计,可以把彝族服饰图纹看成是一个独立的视觉符号群系,这个独立的符号群系是彝族主观思想和客观的自然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特殊表现,它是彝族历史、文化的结晶。

《民族艺术的活化石――凉山彝族服饰探析》来自《黑龙江民族丛刊》,作者马山。文章提到依诺地区男人上衣饰的花纹、图案纹样与色彩与女人的不同之处。作者指出可以从服饰图案纹样、色彩的搭配及款式等方面反映了彝族人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彝族服饰中刺绣纹样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来自于《学术论坛》,作者是杨渝坪。作者运用艺术本体论、艺术人类学、图像学等研究方法从刺绣的类型、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上探讨彝族服饰刺绣图纹的文化内涵,按图案探讨其中典型的马樱花、四方八虎纹、马牙裹布绣等所特有的象征意义。这些服饰图纹反映出彝族“特殊的祖先崇拜和先民图腾崇拜及朴素的哲学观念”,刺绣纹样多层次地折射了彝族特有的审美观和民族文化心态。

《凉山彝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尤伶俐。这篇文章主要针对的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凉山型彝族服饰进行探讨,主要从设计艺术学、符号学、服饰美学、服饰心理学、民俗学等多角度,进行综合性的、交叉性的理论研究。文章的第三部分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及归纳法总结了凉山彝族服饰图纹的特点,具有直观性,将部分典型图案进行阐述。

来自《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的文章《彝族服饰图纹类型、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作者范例。文章介绍了彝族服饰图纹式样分为“几何型图纹,图腾式图纹,花卉、鱼虫图纹、自然景物图纹”等四种类型,其艺术特点是“融入外族及现代艺术成分、崇拜性思想的反映、以自然美作基调、多元化的整体美”,其美学价值主要从记录彝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反映融会在宗教、信仰中的哲学思想和具有超越时空的衡定性艺术魅力上得到体现。作者认为服饰图纹彝族主观思想和客观的自然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特殊表现,它是彝族历史、文化的结晶。

《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的符号学研究》来自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作者周丽华。这篇文章从人类文化学出发的符号学方法论,来梳理凉山彝族服饰这一符号文化形态,并深入分析组成服饰符号形态的下级各类符号,比如服饰色彩、服饰图案、服饰配饰、服饰工艺和布料等,以及各类符号的形式、意义。透过对服饰符号系统及组成符号的深入研究,了解彝族服饰的发展历程,解读服饰所隐藏的历史文化,探寻凉山彝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体会凉山彝族服饰的博大内涵和独特魅力,以引起社会对凉山彝族服饰的关注和重视。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凉山彝族服饰中各种图纹符号的类型来源及其构型原则,从中发现凉山彝族极力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美。

《彝族服饰的符号构成与语义分析》来自《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作者黄俊敏,杨兆麟,徐人平。基于彝族服饰的款式、色彩、装饰与纹样、面料、工艺五个方面的符号构成,作者从符号语义的角度分析,彝族服饰具有指示性语义和社会文化语义双重语义功能,指示着人们性别、年龄、身份、职业的差别和季节变化,也指示着其民族标志与信仰图腾。文章提到了彝族服饰上的图案或纹样是分析彝族服饰文化内涵的活化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