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4 16:24:00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1)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语文教育 文学素养 影响

我国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的对外交流语言为以汉语为基础的普通话。教育体系中语文教学也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此类现状下,关于汉语言文学对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也引起教育人员以及研究人员的注意。针对此类现状,笔者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对语文教育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剖析研究,以盼能为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的教学侧重点为: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的运用手法等。当前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其专业主要培训人才的就业方向为:企事业单位宣传人才、企划人才、科研人才。此外具备良好汉语言文学素养的专业人才,也可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汉语言文学当前在发展的过程中,整体的发展状态较为良好,为我国汉语文化研究,科教机构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整体的发展态势较为良好。但在细节方面还存在了一些问题。例如:教育机构针对汉语言文化的教学投入较少、汉语言文学教师专业能力较弱、汉语言文学教材内容不完善。此类现状下,造成了汉语言文学在教育教学中出现了不良循环的现状。具体体现为:生源较少、师资力量薄弱,报考学生无法获得有效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此外就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原因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整体的实践效果产出较慢。并且各类企业针对此类人才的需求量更新速率较为迟缓,因此当前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系统成型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三、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改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分析案例提出了以下的改善对策。例如:校企联合定向委培、注重教学师资力量的投入、加强教材内容的研究完善。

此类现状下,首先应针对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改善,以此保障后续人才培养的产业链成型。此外为了保障学生能够获得实际有效的学习成果,教学机构应加入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师资力量投入。此外为了完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稳定发展,必须针对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制定。

四、汉语言文学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与语文教育产生极大的关联,在此背景下关于汉语言文学对语文教育的影响,笔者分析案例将此类影响现状总结如下。例如:加深了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外交流的能力、有利于汉文化的良好传承、促进语文教学的质量发展。

(一)加深了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理解

语文课程的教育主要目的为:文章阅读、文字书写、对话交流,当前我国主要的交流语言为以汉语为基础的普通话。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语文课程内容的理解。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的理解文字含义,以及文章指代内容。对于学生后期语文成绩的提升,以及未来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有着较好的意义。

(二)增强了学生对外交流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区别与语文课程的教学,主要针对文章内容字形字义进行解读分析。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抛开语文教育的针对性。以宏观的角度进行汉语言的学习,从语言概论、古,现代汉语、文学概论、文学心理、美学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了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

(三)有利于汉文化的良好传承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发展方面有着较好的传承。且绝大部分可识别的常规文化传承方面,主要的记录字体则为汉字。但由于古汉语在文字表达,以及字体应用方面,较之当前的文化发展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语文文化知识的完整传承。并且有助于我国针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解读,提升我国文化传承的完整性,增强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从核心上促进汉文化的良好传承。一定程度上分析,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对语言课程产生的影响,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促进语文教学的质量发展

语文课程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以及其他W科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作为工具型课程,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极大的扩展了其教学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也被认为为语文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在实际教学应用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能够有效的促进语文教学的质量化发展。

五、结语

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整体的发展态势较为良好。但在具体的落实方面,以及教学效果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对于语文教育的整体影响,效果也较低。因此教育机构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方面,还应投入更多的师资力量,并且加强完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教材内容。具体分析,汉语言文学对于语文教育的影响有:加深了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外交流的能力、有利于汉文化的良好传承、促进语文教学的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然.浅论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之间的相关性[J].文学教育(下),2016,(03).

[2]卢永和.试论基础文科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普通本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5,(01).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2)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翻译教育;需求分析;语言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8-079-02

一、国内外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语言教育研究现状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跨教育学、语言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新兴边缘学科。语言经济学最初用来指导国家宏观语言教育政策与规划的制定和评估,其研究内容主要为从事经济学角度评价语言教育政策与规划。Jacob Marschak(1965)最早提出语言经济学研究并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本质:价值(value)和效用(utility),成本(cost)和效益(benefit)。他认为,经济学与探求语言方面的优化关系紧密,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也是语言经济学的重要内容。Vaillancout(1989)系统概述了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标志着该学科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后期欧美各国政府制定了官方语言政策,产生了对语言经济学的需求。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外语教育研究,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外语教育的经济学研究不多,仍以评介国外研究居多,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1、研究方法单一,多采用描述性的定性分析和静态比较分析。

2、语言经济学与英语教育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落后于我国现阶段英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未实现语言经济学与翻译教育创新研究的双向互动。总而言之,完备的理论框架尚未形成,系统研究也比较少。

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技能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的使用体现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诸多因素。语言的经济价值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够有效地表达和能被理解的互换性特征。语言的经济价值不仅表现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Grin 2003)还表现为微观和宏观语言经济价值。微观语言经济价值指语言的表意功能或手段等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某种信仰和在其驱使下人们为满足其预期需要做出相应的经济付出行为,宏观语言经济价值主要是指“语言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地位、频率、语言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政策”(Coulmas1992)。某一特定语言的经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而其使用程度又受到该语言的供求规律的支配。语言的经济价值表现在,人们在人才市场中满足社会需求,使用特定的语言工具从事某项职业或参与某项活动,从而获得经济效益。F.Grin等人2000年通过电话采访的方式,收集了在瑞士掌握英语对收入影响的数据。在研究中,英语被分为听、说、读、写四种不同的技巧,根据掌握情况的不同,每种技巧又分为四个等级:熟练、良好、一般、无。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英语水平高收入水平也高,英语水平低收入相对也低。 第二语言水平高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受教育水平高,收入的提高同时也是来自于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其他因素比如经验也都会影响收入的高低。

二、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翻译教育

(一)我国翻译教育现状

翻译的存在已有漫长的历史,但在翻译教育相对来说却非常年轻,这是因为翻译长期以来被融入其他学科,尤其是语言学中,从而阻碍了它的发展,削弱了翻译人才的专门培养和训练。但是跨文化交际的深入发展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翻译需求与日俱增。因此,专门的翻译人才培养在当前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在2007年举办的第五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以Lee-Jahnke为代表的与会者传递出来的呼声与中国译协近年来为纠正“懂外语就能做翻译”的错误认识而发出的强烈呼声一致。根据中国译协的资料,我国现有的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约6万余人,数以十万人以不同形式从事翻译工作,由各种经济成分组成的翻译服务单位有3000余家,年经营额约130亿元。2003年国家人事部正式推出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该考试由中国外文局负责实施和管理。截止2006年年底,参加考试人员已累计35000人次,考试语种从最初的英语扩大到了英、法、日、俄、德、西、阿语7个语种。一些大学还设立了翻译院系,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目前全国已有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四川外语学院和山东大学等8所高校设有高级翻译学院。2006年,教育部批准了部分高校试点设立本科翻译专业。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和研究生教育司决定设立翻译硕士(MIT)专业学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口笔译人才,以适应我国对外文化、经济交流合作迅速发展的需要。

作为沟通中外交流的桥梁,翻译工作直接决定中国对外传播的效果,也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近十年来,我国外文图书版权贸易增长迅速,仅2003年一年的外文版权贸易额就高达1.94亿美元。翻译在中国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这对翻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翻译工作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和影响还没有得到全社会应有的重视,没有认识到翻译工作是一个专业高度化的职业,是一项高度创造性的劳动。当前我国翻译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强弱不等,从而造成翻译质量下降,不仅

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传播效果,还影响了经济活动的沟通与合作。因此,从语言经济价值理论、市场需求理论、成本效益理论的角度对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等教育教改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基于语言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看,都具有充分的必要性。

(二)关于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翻译教育研究的基本假设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翻译教育研究旨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翻译人才的动态需求,翻译工作的经济价值与翻译人才培养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存在的客观原因与本质特征,进而将这种相关性用于探讨翻译教育发展的相关问题。因此,应运用人才的动态需求属性、语言经济价值论和成本效益理论,从宏观和微观、跨学科、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对翻译教育和教改所涉及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等进行基于语言经济学理论的网络式的系统研究,利用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剖析在翻译教育中语言经济价值理论和动态需求对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的影响机制及影响程度,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相应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翻译教育的对策建议来指导翻译教育与教改。

翻译人才培养热的深层次原因是语言使用的微观经济价值,即翻译教育的预期投资收益。这种微观经济价值导致翻译教育在我国的宏观语言经济价值的提高,这一方面势必驱使人们为满足其预期需要(提高职场价值)而采取经济付出行动(翻译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也对翻译教育与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1、 需求调查与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求调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连续的、重复的、随着课程的进展而不断进行适时的、反复的调查与分析(Hutchinson & Waters 1993)。动态需求分析有三个阶段:课程开设前所进行的用于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课程中途所进行的用于教学内容和方法调试的需求分析,用于设置更加合理的专业课程的毕业生反馈需求分析。通过进行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各地高校现有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现状调查分析以及各地英语教育政策与发展规划的调查,获得完备的基础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建立并不断充实数据库。

2、 基于语言经济学“学习第二外语是一种经济投资”的理论以及调查数据,研究翻译在我国现实和潜在的宏观语言经济价值,即翻译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地位、频率以及对翻译工作的评价。基于语言经济学中宏观语言经济价值理论和各地翻译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从宏观层面研究我国的翻译教育。考察我国翻译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评价国家和地区的翻译教育政策与规划,使翻译教育投资的外部教育外部效益最大化,对翻译教育评价和政策产生积极影响。

3、社会需求、语言经济价值与我国翻译教育的发展呈正相关性。这种正相关性客观上要求设计符合市场需要、具有成本效益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确立翻译教育独立的学科地位,以提高翻译教育的内部效益(如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监视、教学内容与方法等),确保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科学化、系统化和个性化。根据市场对翻译人才需求特性及各校的具体条件,并参照其他高校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从而不断形成具有特色的翻译人才培养品牌,不断扩大自己在人才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进而根据市场的需求量和需求特性,确定翻译教育师资规模和结构,实现翻译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培训、教材监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最优化。

4、评价体系的创新研究是探索翻译教育发展方向与模式的重要环节。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相关评价体系应有合理的构建。

三、结语

如何在对我国翻译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过程、翻译人才的市场动态需求、高校翻译教育现状、国家及各地翻译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进行充分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充分体现市场导向性、具有成本效益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及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成为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翻译教育研究的关键问题,这一问题关系到翻译专业的特色,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社会对翻译学科和翻译人才的评价与翻译教育政策的制定。

参考文献

[1] Coulmas F. Language and Economics [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2.

[2] Grin F. Evaluating policy measures for minority language in Europe: Towards effective, cost-effective and democratic implementation[R]. Flensburg: European Centre for Minority Issues, 2000.

[3] Grin F. Language planning and economics [J]. Current Issues in Language Planning, 2003, (1):1-66

[4] Marschak J. Economics of language [J]. Behavioral Science, 1965, (10)

[5] Vaillancourt F. 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 planning [J]. 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 Planning, 1983, 7(2):162-178

[6] Vaillancourt F. Language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Quebec: Measurement, findings, determinants, and policy cost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1996,(121):69-92.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3)

[关键词] 学前双语教育 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 真实语言环境 文化渗透

一、前言

在我国,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双语教育已由趋势成为事实,学前双语教育也成为我国教育研究和改革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幼儿园已经实施和准备实施双语教育,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然而,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双语课程的安排、双语教材的选择、双语师资的状况、双语教学的模式或方法等。本文结合学前双语教育探讨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

二、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

鉴于我国幼儿师资培养的现状,幼儿教师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用双语进行教学的能力有限,虽然她们注重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他们设计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受到孩子们的广泛喜爱,但却很难体现双语教育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他们常常只能用汉语代替英语表达,给孩子提供学习和模仿的机会较少,而且目前从事双语教育的多数幼儿教师只注重单词句子,难以创设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环境,也没有注意到东西方文化的诸多差异,远远不能满足双语教育要求。而学前双语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的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的训练,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凋发展。

三、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

浸入式(Immersion)是指用第二语言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模式,即学习者在正规教育环境中的全部或部分时间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授者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习者,第二种语言不仅仅是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学和学习的工具。浸入式教学模式(immersion)基本有两种:全部浸入式(total immersion)和部分浸入式(partial immersion)。在我国,我们所称的“学前双语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外语部分浸入式教学模式,即幼儿对汉语和英语的学习是同步进行,在此教学模式中,英语是“双语教学”中使用的目标外语,因而叫英语浸入式教学。双语教育要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符合幼儿的能力、需要和兴趣,在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时,注重幼儿的认知经验,使经验和体验成为两种语言学习的纽带和载体,而“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实现双语教学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1.浸入式教学法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提倡为幼儿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FredGenesee认为大部分儿童的第一语言能力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不断的、有意义的交流而获得的。根据Krashen的语言习得习假设,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是而且只能是通过自然习得过程来获得目标语能力。这种自然习得的能力可以使语言习得者既能获得接受性技能,又能获得产出性技能。而浸人式英语教学就是以习得论为基础的,强调自然习得。与此同时,浸入式教学法提倡为语言学习者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有意识“教”英语的做法,尽可能地去创设英语语言环境,让儿童在这种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有意无意地接受英语。在浸入式英语教学,不提倡一个单词读数遍的机械、枯燥的英语教学法,而是大量地创设语言环境,通过自然习得获得英语,并在实践和体验中掌握英语。如幼儿园都有幼儿下午吃点心这一惯例,老师可以借助这一真实的语境传授一些日常用语:Would you like…?Do you like…?Which one do you like…?又如,在教授水果类英语单词时,老师可以借助实物,通过幼儿直观的视觉体验,让其学apple,pear,banana,orange等单词,而不是让其想象各个水果而去机械的记忆单词。除了在英语课上注重英语学习的体验,也要注意把英语运用到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中去,尽可能多的运用幼儿园英语日常用语与幼儿进行交流,努力创设真实的英语习得的环境和体验。如在幼儿每天入园时,一句很自然的问候:Good morning! Hi!等等;当幼儿在非英语课堂游戏活动中表现好时,一句很得体和及时的赞美:Well done! Wonderful!等等。但在语言习得的初期,允许儿童使用汉语,但尽量鼓励其养成说英的习惯,要逐步实现全英文的交流环境。

2.浸入式教学法在重视语言学习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文化渗透

浸入式教学法在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创设真实语言环境的同时,还应重视文化渗透。这应是实施浸入式教学法的关键。如果不了解英语赖以生存的英美文化,不了解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这一语言,更谈不上自然得体地交际。著名语言学家 Thomas认为:“若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错误,他可能被认为是没礼貌和不友好。他在交流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粗鲁和敌意。”胡文仲教授则认为:“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而目前从事双语教育的多数幼儿教师只注重单词句子,并没有注意到东西方文化的诸多差异,对西方文化习俗知之甚少,以至出现“Chinglish”,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用“吃饭了吗?”“上那儿去?”“到那儿去了?”等言语来作为问候语,而这些问候语直接迁移到英语里,对英美人来讲不但不构成问候,反而会起反作用。他们会把“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认为是对他们隐私的窥视。把“Have you eaten?”当作是一种邀请的信号。如幼儿每天要和教师说“老师早!”“老师好!”,而在英语中无一词在意义上、用法上与汉语的“老师”完全对应。曾见某幼儿园门口写着“Good morning,teacher.”“Good morning,Teacher Zhang.”等等。殊不知,这些说法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因为在英语国家称呼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老师一般在姓氏前冠以“Mr.”“Miss.”“Mrs.”,而不可用“teacher”。因此,运用浸入式教学法时,在创造真实语言环境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讲英语国家的文化渗透。

四、结语

鉴于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重知识轻体验,本文探讨了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和采用其模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即浸入式教学法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提倡为幼儿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浸入式教学法在重视语言学习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文化渗透。然而,学前双语教学的模式没有固定的形式,只有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孙丹.浅谈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2]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2002,8(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1999.

[4]朱学英.学前双语师资培训问题及对策.衡水学院学报,2008,(4).

[5]雒蕴平,卢伟.对学前双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6,(6).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4)

关键词:外语能力 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外语能力的界定

(一)语言能力

乔姆斯基(Chomsky)语言能力观在语言学研究中影响甚广。语言理论的中心任务是解释语言能力,为了便于研究,他将语言能力理想化,将它定义为理想化的说/听者关于语言的潜在知识。乔姆斯基在其著作《句法理论要略}(1965)中明确指出:

1.“语言理论主要涉及理想说/听者,在完全同质的言语社团里理想说/听者完全知道其语言,在语言实际运用中应用语言知识时不受与语法无关的条件诸如记忆限度、干扰、注意与兴趣的转变、(杂乱或有特点的)误差等的影响。”

2.“因此我们从根本上区分语言能力(说/听者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即具体情况下语言的实际运用。”从乔氏的论述可以看出他把知识和运用截然分开。此外,乔氏(Chomsky,1975,1980)在后来的著作中把知识(语言能力)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分开,他认为从理论上讲人有可能具有语言知识的认知结构而没有使用该结构的能力,知识处于比能力更抽象的层次。他进而指出知道语言等于处于一种心理状态,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等于具有某种由规则和原则构成的心理结构。他把知识描写成一种“稳定的状态”或“获得的状态”,又把语言知识与语法知识等同起来,语言能力即语法知识。乔氏还认为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语言间具有普遍性。他认为存在普遍语法,由一套适合所有语法的通用原则和参数构成。语法又分为核心语法和周边语法,儿童的语言习得主要是由于普遍语法受环境的激发发展成成人的语言知识,同时儿童还得学会不遵循普遍语法的周边语言内容。

总之,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某种比语言本身抽象的知识状态,是一套原则系统、一种知识体系,并非一种处事的能力,甚至也不是一种组织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能力。他的语言能力是指一个理想的操本族语者内在化了的语法规则。

(二)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2O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在《论交际功能》中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学语言的人,他的语言能力不仅指他能否造出符合语法的句子,而且还要看他是否懂得在什么时候该说,在什么时候不该说,在什么时候对谁用什么方式讲什么话,即交际能力不仅包括懂得语法规则,还必须包括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包括四个参数: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现实性。语法性相当于语言能力,适合性也就是可接受性,得体性指语言恰当得体,现实性指语言的确是现实生活中使用的。20世纪90年代应用语言学家巴克曼和帕尔默(BachmanandPalmer)提出了外语交际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外语交际能力主要由语言知识和策略能力这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语言知识包括结构知识和语用知识。策略能力包括目标确定能力、估计衡量能力和策划实施能力。概念的核心如何运用交际能力完成交际任务。交际能力可以指母语交际,也可以指外语交际。海姆斯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适当性,语言的运用要适合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语言运用适当与否,不是由语言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该语言的特定文化社团所决定的。而与母语交际不同的是,外语交际的双方往往存在着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交际规则。当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交际时,就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广泛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与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进行交际的具体活动。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三个部分:

1.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每种语言的文化背景都是不相同的,而这种不同又可分为表层上的差异和深层上的差异。表层差异包括语言、饮食、穿着等。深层差异包括观念、价值、交际规则等。文化表层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深层上的差异的感觉并不是明显的。

2.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培养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过程。要从观念上认识文化同语言一样是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我们才能在行为上表现出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宽容。

3.处理跨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交际者能够根据双方文化背景,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交际行为,使交际取得预期成果并能够处理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冲突。

综上所述,外语能力可以分解成为语言能力和外语交际能力两部分。外语能力的表现就是如何在交际场合中正确运用和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成功地完成交际任务。

二、外语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1.外语政策

外语政策是一个国家外语教育的引航员,指导这个国家的外语语种的选择、外语教育发展的规模,以及外语教学方法等等。Masuhara(1998)认为,国家教育政策与社会政治需求、市场囚素和国家的经费、资源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外语政策,首先要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需要。除此以外,国力即教育资源的多少、学生原有水平的高低、语言学习规律等因素也决定着外语教育政策。

2.社会需要

外语政策总是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外交政策。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语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了,对外交流已经遍布了整个社会,扩大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国外技术、资金的引进,以及一些跨国公司和外资公司的建立,不仅需要外语人才的岗位越来越多,而且对听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求刺激了供给。在这些外界因素的激励下,一些学生逐渐不再满足校内的外语课程,开始自学或是参加社会上的外语培训班。

我国的外语教育面临着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要求,因此培养能胜任对外交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以满足我国科技、经济和文化等发展的需要,提出把原先以培养学生单一的阅读能力为重点转变到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和写能力沏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外语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当然我们也应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社会对外语的需求,对能力的需求在地区之间差别很大。

3.教育资源

教育也要讲效益。如果把社会看做是一个有机体,那么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有消耗,还有损耗和浪费[51。毕竟我国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国家投入的教育资金还是有限的。而外语教育要求的基础设施费用相对较高,因此在外语教学投入时要尽量节约,避免浪费。要做到充分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外语教育资源。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5)

关键词:外语教育;教育政策;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81-03

外语教育在当今经济、市场、文化以及资源的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关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国防安全和战略的发展及导向,因此各个国家在外语教育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力求提升自己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多语言是一个国家的财富,国民掌握多种语言更是一个国家的无形资源。

作为世界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移民数量高达3400万,占总人口的12%。这无疑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外语库”。尽管美国是世界强国,在全世界推行其文化价值观,但由于美国人普遍对国际事务的漠不关心和“美国中心论”的心态,再加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地位的确立更进一步削弱了外语教育的重要性,致使美国民众学习外语热情不高。美国的外语教育起步晚,对外语教育重视不足,其外语教育质量和普及率都偏低,外语人才也比较匮乏。20世界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开始重视外语的发展,采取了一些教育改革措施进行改善。

进入21世纪,技术、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创建了一个新时代。技术的进步和贸易壁垒的消减为市场的全球化铺平了道路,也给美国带来了更多的竞争。政治体制和运动的全球化对美国的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的日益多元化正在改变着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美国政府认识到要应对新世纪带给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挑战,美国的教育体制必须加强学生的外语技能和文化意识。美国要继续领导全球将主要取决于美国学生与世界沟通的能力。为充分迎接新世纪对外语人才培养的挑战,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美国积极推行了全面的外语教育改革,真正使美国政府认识到自己外语教育危机是9・11恐怖袭击之后,它使美国清晰地明白缺乏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对美国的影响如此巨大,外语人才的匮乏极大威胁到了美国的国防安全,从此掀开了美国外语教育新篇章。

一、美国中小学外语教育的现状

学校的外语教育状况是衡量我们的教育是否在培养全球化公民的重要指标。美国教育部国际研究项目、应用语言学中心(CAL-the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每十年会出资和数据调研组织Westat对全国中小学的外语状况进行调研,为美国政府提供最新的全国和地方性外语教育全景图,该项目始于1987年,于2008年CAL完成了三次全国调研。这个调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量外语教育:外语教学的比重和人数、外语语种和所开设的语言项目、外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教师资质和职业发展以及教育改革对外语教学的影响。调研的对象有超过5000多所公立和私立学校参加,选取的学校地理位置既有市区的、郊区的和乡村学校,调研对象涉及的人员有学校校长、外语教师和部门领导,通过回答CAL的问卷调查表,然后提供科学数据让公众了解美国外语教育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和规律。每次调研数据要同往年数据进行对比以凸显外语教育发展趋势和问题。2008年的美国外语教育调研报告显现了一些值得欣喜的趋势和特点,但凸显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1.外语教育的比重。提供外语教学的小学和中学数量从1997―2008大幅下降,小学从原来的31%降到25%,中学从原来的75%降到58%。小学的外语比重下降主要发生在公立小学,私立小学却在过去的十年很好地维持了外语教学,开设外语的学校的量与1997年基本保持一致。开设外语的私立小学从1987―1997一直是处于上升势态,从34%增长到53%;1997―2008年稍微下滑,从53%下降至51%。公立小学却大幅下滑,从1997年的24%下降到2008年的15%,而1987―1997却增加了7%,从17%增加到24%。高中开设外语课程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大约91%。只有少量没有开设外语课程的学校表示在未来的两年有兴趣开设外语课程:8%小学和17%的初级中学有可能在未来开设外语课程。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获取外语教育的机会是不公平的:接收农村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的学校不大可能提供外语课程。提供外语课程的私立小学的比例(51%)是公立小学(15%)的三倍。

2.语言课程的类型和安排。在过去的十年,西班牙语作为广为传授的外语语种增幅巨大。在小学层面,西班牙和法语继续是最受欢迎的外语语种,其中西班牙语的比例从1997年的79%增加到2008年的88%,中学阶段持续保持稳定93%。然而,法语和德语在中小学阶段都有大幅下滑,小学阶段法语从27%降到11%,中学阶段从64%降到46%。德语在小学从5%降到2%,中学从24%降到14%。提供中文和阿拉伯语的比例尽管低,但在中小学阶段与以往相比都有增长。在2008年有3%的小学,4%的中学提供中文学习课程。1%的小学和0.6%的中学提供阿拉伯语的学习。拉丁语在中学阶段有所下降,从原来的20%降到13%,但小学阶段却有所增加从3%增到6%。俄语和日语在中小学阶段都有所下降。公立小学提供最常见的外语课程基本上是探索类的初级课程,47%的公立小学提供介绍类/入门级别的语言课程,39%的公立小学提供听说读写和文化类的综合型的语言强化课程,剩下的14%的学校采纳沉浸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取得较高的外语水平。绝大多数中学(95%)组织常规的外语课堂,将外语课程分解为听说读写与文化课程。中学提供的高级语言课程的比例从1997年的16%增加到2008年的21%。

3.课程设置和教学。大多数中学的外语课程都有固定的课程设置体系,外语课程的教学更加规范,考核方式也趋于多元化。有固定课程设置的小学在过去的20年里比例逐步增加,从1987年的64%上升到2008年的78%。教材的使用方面,在过去的十年间(1997―2008)使用目标语的文学类作品作为教材的比例在中小学层面的增幅显著。技术作为辅助外语教学手段也出现大幅增加。以网络资源作为外语教学素材的小学增加了三倍,中学增加了两倍。计算机辅助教学素材和教学类技术手段,诸如卫星广播、互动电视、视频会议,在中小学的使用增长迅速。中小学采用以熟练使用外语为导向的考核方式,包括个人当众演讲、口试以及学生学习档案,同时中小学外语教育中学生自评方式的使用也在上升,这样学生可以在监督自己语言提升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2008年调查显示有75%的中小学外语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目标语,而在1997年只有22%。关于课程内容的衔接,只有39%的小学声称小学和初中的外语有一定的衔接。59%的高中称其学生有清晰的初高中外语的内容衔接,与以往相比有大幅提升。2008年的数据也显示美国外语在中小学内容和程度的衔接上不够紧凑,缺少连贯性和递进。

4.外语教师。在美国,有25%的小学外语教师没有任何的资格证书。小学里没有资格认证的外语教师从1997年的17%增加到31%。至少拥有一个具有K-12外语资格证的教师的小学数量也从19%增加到34%,具有小学外语教师资格证书的外语教师的小学从19%增加到34%。但在中学,绝大数学校报告说他们的语言教师是经过认证的专业教师,77%拥有中学执教外语证书,44%有中小学外语执教证书。有的外语教师拥有不止一种证书。外语教师在中小学阶段在上一年都参与了与学科相关的职业发展培训,小学:63%,中学:73%。但是城市和农村的参与度有很大的差别,农村的外语教师参与职业发展培训的比例明显低于城市的外语教师。25%的小学和30%的中学受缺乏合格外语教师的困扰,影响最严重的是农村的中小学外语教学,他们的学生社会经济背景都比城市要差。

5.教育改革对外语教育的影响。在中小学层面,语言教师将全国和州立标准融入外语教学的学校比例从1997到2008年翻了三倍。公立小学标准的使用从25%增加到76%,公立中学从31%增加到89%。有1/3的公立小学和中学报告说他们的语言教学受到联邦《一个孩子不拉下NCLB(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的负面影响,因为该法案强调数学和阅读技能,将资源和资金从外语教育挪开,转到其他学科上,外语没有包括在教育问责中。

二、美国中小学外语教育的问题

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相比,美国对外语教育重视的程度偏低,尤其在中小学阶段,尽管政府在各个层面进行了推进和鼓励。欧洲许多国家诸如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都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一门外语以取得中等学校文凭或职业技术教育学历。美国许多的贸易伙伴都将英语作为最通用外语学习,许多亚洲国家尤其是日本和中国英语学习的热情和规模空前,可是美国能娴熟说外语的人数却不多。尽管美国20%的家庭使用非英语交流,但这些语言资源没有在学校加以培养和利用。因此,美国中小学需要重新定位和审视其外语教育教学,以帮助学生取得较高的读写水平。目前美国中小学外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美国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联邦语言政策。语言学习是教育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没有形成统一共识,没有统一的方法确保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将语言学好。美国外语教育一直以州层面的课程框架为指导,但由于美国是教育分权的国家,美国外语教育没有统一的官方政策。由于美国对外语学习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教学质量和普及率偏低。

第二,外语教育在很多州还不是核心课程。外语被认为是同艺术、音乐、体育一样处于边缘地带。每当财政吃紧或政治气候发生变化,外语这种所谓的“边缘类课程”往往被取消或消减预算。例如,2002年,政府出台的《一个孩子也不拉下》(NCLB)后,有1/3的公立小学和中学的外语课程受到冲击,因为该法案鼓励学校将更多的时间用在阅读、数学和科学课程上。

第三,外语教育差距加大。美国外语教育的不公平性日益加剧。美国城乡外语教育的差距在逐步拉大,社会经济背景决定学生是否会接触到外语教育,低收入家庭的农村孩子接受外语教育的机会很少。此外,公立和私立学校提供外语的差距增加,私立学校开设外语课程的比例远远高于公立学校,这使得私立学校的学生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第四,课程体系的连贯性有待加强。美国的中小学和大学的外语学习严重脱节,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正如美国教育家R.D.Lambert所说的,如果纵向地看我们的外语教育体制,学生们和老师们如同聚集在两座不相关联的金字塔里,一座在高中,另一座在大学,而我们试图在小学创建第三座孤立的金字塔。每座塔中的师生们都极力专著于前一二年级的外语学习。当两座塔衔接之时,便出现一个很大断层,高中毕业生无法顺利地继续大学外语学习,美国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外语教育不具有任何关联性。

第五,师资的短缺和质量。教师短缺和质量层次不齐。教育部每年都会对各州外语教师的短缺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现在高需求领域包括双语教师和外语教师。最新数据显示2013―2014年K-6年级有36个州缺乏外语教师,7~12年级有39个州缺乏。

外语教师的行业标准是由美国外语教育委员会制定,但其标准中对外语教师的口语考核的量很少要求也低,要求外语教师只要取得中高级下或中高级水平即可,但最新调研发现只有一半的外语教师口语达到高级下的水平。本科外语专业的学生在语言能力测试中只有大约一半达到高级或更高水平,另一半人处于中高级水平或更低。该统计结果非常令人震惊和不安,因为美国国家K-12语言标准要求其学生达到高级下的水平。如果外语教师的水平处于低水平,很难实现国家制定的外语学习的目标。外语教师的短缺促使一些学校采取其他措施来缓解教师短缺,诸如通过中介机构从其他国家引进外语教师,商业性语言培训学校或外国政府外派语言教师来美任教,导致了中小学外语教师素质层次不齐,影响外语教学质量和发展。

三、结论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美国一直作为孤立的世界强国屹立,但其外语的整体水平和对世界的认识明显落后国家,美国要想继续发挥其作为经济强国的地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革其外语教育。美国也越来越认识到创建一个多语言文化社会对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性。促进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尽管2008年的调查凸显了一些问题,但也有一些可喜的进步:小语种外语教学在小学层面处于上升势头,各个层面的外语教师也越来越倾向将国家和州立的语言学习标准融入日常的教学,外语教学有许多革新内容:更多项目采用浸润式教学,教学内容更倾向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技术手段更多地在语言教学中采用。

美国要想与其他国家站在平等的位置,首先要改变对待外语的态度,外语是基本的技能,不能将其作为辅助学科,可有可无。其次,立法机构、管理机构和教育法规的制定者要充分意识到外语的重要性,要制定全国性或地方性的语言政策,要将外语教学普及到所有小学,让每个孩子有机会学习外语。要将外语纳入核心课程体系,给予足够的资金资助和提供充足的资源帮助其发展,这是确保美国外语教育成功的关键。美国也要重视和利用其丰富的移民或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资源。保护并鼓励移民学习并使用自己的传统语言文化有助于外语教学取得成功,有助于营造宽容的多元化社会环境。此外,美国需要改进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美国需要就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在职和职前培训,如何留住高水平的学生从事教学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同时对外语水平的考核方面进行研究,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flsurvey.

[2]pAbbott,Martha. Foreign Language Educator in K-12 and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 Needs,Shortages,and Directions.2014.

[3]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Foreign Languages Enrollment in K-12 Public Schools:Are Students Prepared for a Global Society?(2010).

[4]. 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Education For Global Leadership,2006.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6)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基于CLIL理念

引言

双语教学是大势所趋。许多高校都相继进行了双语教学的试验和探索,但实施的情况并不乐观。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双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变革。笔者试从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切实推进双语教学。

1.双语教学的内涵及现状

1.1双语教学的内涵。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双语教学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学科课程教学(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可见,双语教学指除用母语外, 还使用另一门语言作为媒介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双语教学强调的是非语言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是师生之间用外语进行课堂学习的交流和互动。

1.2双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许多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早就开设了双语课程,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一些高校的双语教学由于只注重形式,其实施效果并不乐观。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感到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少、阅读速度慢,所以上课只能以解释词汇和句子结构、翻译课文内容为主。加上部分学生课外根本不预习或复习教材,双语教学对有些学生的专业学习没有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反而造成了阻碍作用。另一方面,学生也抱怨教师上课基本上用汉语,有些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能力不高;有些双语课程只是课堂上使用英语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交流,作业及考试用汉语来完成,部分学生专业知识没有收获,英语也没有提高。

2.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语言环境教学观念和教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遇到了一些困难,阻碍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2.1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2.1.1在一些非重点的高校,特别是新建地方型本科院校,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口语能力差、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

2.1.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水平,但同时对英语教学和学习产生了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有些学生抱着60分万岁的学习态度,学完就忘,考完就丢,学习英语没有延续性,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自然不尽如人意。

2.1.3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着力于语法、词汇等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以听说训练为基础的沟通能力的培养,还缺乏必要的“专业语汇”。学生即使学了多年的英语,依旧听不懂,更不会说,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

2.2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2.2.1双语教学是专业基础或专业课,侧重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公共外语教学是语言课,侧重对语言的掌握。也就是说,双语教学是以讲授某一专业基础或专业课为目的,以外语为辅助手段使学生掌握某一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的系统知识,而大学英语教学是以教授某一外国语言为目,以相关知识为辅助手段培养学生对某一外国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是根据讲授外语的需要,非常零散地运用相关知识。它并不追求相关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与完整性,而是追求外语自身的连续性、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双语教学则恰恰相反。

2.2.2大学英语教学很显然是双语教学的基础。大学英语教学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这个语言基础是双语教学的基础。双语教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量的英语语法、词汇、阅读等知识和一定的听说能力,而大学英语教学对于学生全面掌握英语的语法等基础知识,以及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是双语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3.基于CLIL理念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3.1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是基于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和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它是随着对语言的功能和交际目的的需要而产生。当今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他们还需具备能在专业领域里运用外语进行交际沟通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对外语学习目的又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发现,当人们学习语言是为了能在有意义的社会情境中进行交际时,语言学习最有成效。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利用语言来交流信息、表达情感和愿望,而在学校环境中,各种活动以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是他们交流的主要内容。

3.2基于CLIL理念的两种教学模式。

3.2.1浸没法

“浸没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教学法,其主要目的是掌握学科内容。学生是通过掌握符合他们所在年级水平的学科技能和学科知识来习得语言技能的。Stryker和Leaver认为这种教学法的成功的原因有三方面:以学科内容为核心;使用真实的语言及语言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言、认知和情感等因素。

3.2.2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

在非语言学科教学中,外语被作为教学语言来使用。教学材料是一些经过特别设计的学科内容或者话题,例如教学内容为“环境保护”的专题,将物理、化学、生物课的有关部分结合起来,由二语或专业教师用外语来进行教学。与浸没法一样,基于内容之教学法打破了外语学科的界限,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组织教学。

3.3在CLIL模式下,利用语言来学习内容,并通过内容促进语言习得。

学生不仅能通过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来提高语言能力,而且可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这就可以克服传统的外语教学的弊端,兼顾了学科内容和语言形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为双语教学的展开创造条件。

结语

双语教学的尝试和推出是我国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尽管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实施了双语教学,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深入地学习和分析双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而CLIL教学正是一个能有效提高课堂效果,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3-8.

[2]叶新.双语教学的实质及现代中国的两种现象[J].山东外语教学,2003,(3).

[3]李丽生.SCLT教学模式及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界,2002,(4).

[4]王美玲.试析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在非英语欧盟国家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4,(2).

[5]骆巧丽.CLIL教学模式及其对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7)

【关键词】英语教育史 高考英语社会化考试 研究与创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推进高考英语社会化考试,实行一年多考。随后全国各省份也陆续出台了具体的改革方案。这一英语教育史上的重大变革必将对幼儿及小学英语教育、中学英语教育乃至大学英语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英语教育史简介

英语教育史是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是中国人英语语言教育的整个历史过程,所用的教材应该用英文撰写。英语教育史研究横跨语言学、历史学与教育学三个学科,与社会政治、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联系紧密,属于交叉学科研究。这门学科通过研读相关论著、整理笔记及概括大量文献、厘清浩瀚而错综复杂的英语教育方面的史实,并以史实为依据进行缜密思考,运用提纲挈领、言简意赅的语言概括总结出中国一百五十余年完整的英语教育史,并以英文语言表述。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是中国未来的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英语教师,学习英语教育史有助于他们对自己所将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从而为真正实践时的学以致用和因材施教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有助于其成为合格的英语教育传道者、解惑者,为国家素质教育贡献力量。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国外对英语教育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是爱丁堡大学的A・P・Howatt在1984年出版的《英语语言教学史》(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1]这是一部全面介绍英语语言教学史的学术著作,书中详细叙述了英语教学的整个发展过程,覆盖的历史年代上至文艺复兴时期,下至当代。然而,该书的详尽完整只限在英语教学史这一个方面,而且是基于英国教育状况的英语教学史,较少谈及英语教育史的其他方面。在亚洲,日本早在1808年就开始了英语教育。明治维新后兴起的“开明文化”运动的热潮激发了大众学习英语的兴趣。二战后,日本新的教育制度更是把英语教育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2]1984年12月8日,日本成立了英语教育史学会,此后定期举办全国大会,探讨英语教育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讨英语教科书的使用,包括英语语录、语法分析、词汇量使用统计等。日本英语教育史学会的成立和发展表明日本对英语教育史的重视,这可以作为我国英语教育史发展的借鉴。

在国内影响比较大的是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国学者鲍勃・亚当姆森(Bob Adamson)博士撰写的《中国英语:中国英语教育史》(China’s English――A History of English in Chinese Education)。[3]这部书运用了课程学理论,从社会政治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对中国五个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与发展、教学大纲和教材教法特点等作了详细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它是第一部专门研究中国英语教育历史的著作,虽然它是英国人撰写的,虽然它只是一部关于中国中学英语教育历史的作品,但它开创了学术界研究中国“官方”英语建构的先河,为研究不同时期“官方”英语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法推广等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厚实的理论平台。然而,该书已经问世十多年了,在这期间国内英语教育蓬勃发展,英语教材、英语教法、英语教育政策等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英语教育史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该书作者虽然在国内参与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多年,但毕竟是以外国人的视角思考中国英语教育史的,和国人自己的认识会有一定的偏差,与英语教育者的实际需要切合度不高。此外,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当中,仍没有出版过直接研究英语教育史的专著,有关英语教育史的学术论文在本世纪初有过几篇,近三年也依然只有几篇。有的论文是关于中国幼儿英语教育的历史,有的是对我国早期、清末、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个时期的英语教学的历史进行初步探讨,有的是对我国英语教育史研究现状及意义的探讨。这些论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者们对英语教育史的研究要么是停留在研究英语教学史的层面,要么是笼统地研究外语教育史而非专门英语学科的教育史,例如李良佑的《中国英语教学史》、付克的《中国外语教育史》、李传松的《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等。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趋势

目前国内外英语教育史研究显示出从宏观研究向微观研究、全史研究向断代史研究的发展趋势,例如《中国外语教育史》《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中国英语教学史》《晚清英语教学研究》等。当下,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也是更多关于民国英语教育、晚清英语教育、新中国英语教育等。见林还是见木是观察视角和观察侧重点的不同,然而历史终究是完整的,个别断代史的研究是整个历史研究的组成部分,却不是所有部分。对于英语教育从业者而言,他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是完整的英语教育史,即便是简史也好,这能为他们在英语教育岗位上添设透视历史、展望未来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明明白白作教育。但遗憾的是,此类研究并没有依照其应有的趋势继续发展,且一放就是近三十年。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这样的研究就已出现。1988年,上海外语学院李良佑先生、香港中文大学张日升博士、上海《外国语》学术期刊刘犁先生三人合著发表了《中国英语教学史》,一部四十万字的大书。[4]北京外国语学院许国璋先生于1989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特意发文,对这一研究结果进行过介绍与评论。相信为了我国英语教育的未来考虑,会有更多的学者、教师投入到英语教育史的研究中来,最好能形成以英语为媒介语的论著。

英语教育目前的理论发展总体上普遍高于英语教育的实践发展,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英语教育理论发展越来越理论化,有些形而上的色彩,以至于有人认为越是大家普遍看不懂的理论就越高深,甚至有的研究理论的学者长期远离于一线教育实践,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背离。目前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需要这样一部资料,它能够从宏观层面上描述出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英语这门语言来到了中国;经过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使得英语由民间散乱的、自主的学习发展为官办的、正规的教育;随着教育政策的变换和教育机构的变迁,英语在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

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分析

理论上,英语在中国的发展有其历时性又有它的共时性,而英语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更多侧重于历时性。以历时性理论来研究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英语教育史,且要突破大多年鉴学派坚持的时段划分法,就必须转变关注点,关注具体的人的历史,关注研究主体具体涉及的时间,围绕谁教英语、谁学英语,从宏观角度明确不同时期英语教育可以学习的借鉴之处,从而为英语教育政策和整体规划提供历史借鉴,为正在推行的高考外语社会化考试改革,尤其是英语科目社会化考试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探索中国英语教育史发展的趋势。

实践上,我国内地一百五十多年的英语教育史研究将有助于规范英语教育事业,帮助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英语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从而为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实现灵活机动、学以致用、因材施教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成为合格的英语教育的传道者、解惑者,为国家素质教育贡献力量。另外,如果研究能够形成文字成果,将会更加完善我国英语教育史的研究,为弥补这一领域目前国内研究较为匮乏的现状作出一点贡献。如果能够形成专著,便可解决目前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英语教育史课程没有现成教材可选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潜在推广价值。

结语

《旧唐书・魏徽传》里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学习历史,可以洞悉系列事件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我国的外语教育史可追溯至1289年元朝时期的“回回国子学”,其中的英语教育也已超过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了。[5]然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英语教育史的研究都较多停留在研究外语教育史或英语教学史的层面,真正全面地从多角度来专门研究英语教育史的还很少,缺乏对英语教育进程进行宏观比较。笔者借此呼吁更多的学者、教师投入到英语教育史的研究中来,完善我国的英语教育史研究,为弥补这一领域目前国内研究缺少的状况作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A.P.R.Howatt.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2]韩军:《中日韩三国英语教育的对比分析》,《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

[3]Bob Adamson.China’s English――A History of English in Chinese Education(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4).

[4]胡德映:《中国英语教育九十七年回顾》,《山东外语教学》199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