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最新农业发展

最新农业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8 16:27:28

最新农业发展

最新农业发展篇(1)

一、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与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起到了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面貌,全面促进社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要。

1.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生产”的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新农村建设把发展生产作为先决条件,生产力必然成为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生产中起着最主要的决定作用。我们知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键是创造和运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而农业机械就是最主要的农业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农村农业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大力发展农机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成为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途径。

2.农业机械化是“生活富裕”的强大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最终让农民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农机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能代替人畜力,直接创造财富。由于机械的大量投入,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农业机械在生产发展中,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转移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到第二、三产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使农民的生活逐渐富裕。只有以机械为主的生产力系统代替人力为主的生产力系统,也只有通过农业机械为主的先进生产力实施与农业,才能实现提高农业生产率和降低农村生产成本,将农民增收的希望变为增收的现实。因此,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必然带动了农民生活富裕。

3.农业机械化对“乡风文明”起到了促进作用

农业机械化促进了现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进步。促进了乡村科技发展,调动了广大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首先,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改善了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更具人文关怀的农业文明生产,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必然选择;其次,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科技致富,兴机富农思想已深入到千家万户。另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有利于加速城镇化进程和提高人口素养,进一步沟通了城乡文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农机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机经营者不断学习农机经营、使用维修、法律等知识技能,使农村高素质农业劳动者队伍不断壮大,促进了乡风文明。

4.农业机械化对“村容整洁”起到了重要载体作用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的功能不断扩展,农业机械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凸显。秸秆综合利用成为农机技术应用的又一亮点。通过秸秆用作饲料的柔丝青贮、秸秆用作食用菌基料等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农民增加收入,而且从源头上清除了污染源,极大地改善了村容。另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使农村的宝贵资源——耕地和水都最大限度地得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大大降低农村火灾隐患。所有这些都为农村整洁起到了重要载体作用。

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具有主导作用、保障作用、促进作用和载体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地发展

早期就已提出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同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为农机化的发展既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农机化获得的新的发展良机。

1.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

中央为搞好新农村建设,把推进农业机械化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它促使了广大农民购机的热情非常高涨。可见,购机补贴是一个利国利民、强农富民的好政策,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农机化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农机化促进法的实施,确立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对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几年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根据该法相继修订了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规章,使农业机械化的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

3.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为农机化的研发制造及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围绕服务“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战略,加快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加快了农机化的科技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新农村建设,适应农业经济种植结构的调整大局,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广大农民提供出新型适用的农机产品,极大地盘活了农机企业,拉动了农机市场,引导农机企业加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力度。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示范推广和市场运作使农机化充满生机和活力。

4.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了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进程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机化在农业中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新形势下的农机化服务体系要不断适应这种变化。伴随国家的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全国各地农业合作组织及农机协会也不断发展壮大,农机服务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走联动合作的路子。农机合作组织的建立,使农业机械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促进了农机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减少了机具的重复购置,节省了大量的投入,同时,大量的农民脱离自己的土地,把土地租赁给农机合作组织管理,成了新时期的失业农民,他们可以自由地投入到二、三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农机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必须把它摆在重要位置。同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给农业机械化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加速了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最新农业发展篇(2)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摘 要] 文章以新疆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战略,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农业信息化的影响。最后,提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如何推进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具体建议。以期通过农业信息化多方的共建共享,从而推动新疆现代农业向着更高水平发展,惠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各族民众。

关键词 ] 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信息化;共建共享;新疆

[作者简介]张磊磊(1991-),男,河南平舆人,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规划管理;王华丽(1972-),女,河南沈丘人,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信息管理。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农业信息和计算机网络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如何广泛应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重要突破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疆应抓住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西部最前沿的优势区位,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机遇,秉承“丝绸之路”的开放、融合、互联互通的理念,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在农业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新疆出台一系列农业信息化政策和建设一系列信息化工程。新疆已初步构建了以自治区农业厅为中心,连接14个地(市、州)、县农业局及涉农部门网站的农业网站集群,为各级农业部门发布重要信息、宣传重大措施、指导工作、交流经验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政策、查询信息、反映问题、建言献策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信息通道。

(一)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随着全区农业信息化的逐步发展,近年来新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全区所有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广播电视村村通”的目标完全实现。截至2013年底,全区各类涉农网站总数超过100家,其中农业部门网站10余家,农业信息化发展较快的部分县市的农业局甚至已经建立了体系完备的农业门户网站,如:伊宁市、吉木萨尔县等。随着金农工程的开展实施,农业信息采集数据库和粮食生产数据库已初步搭建,这将会有效地整合新疆现有的各类涉农信息资源,有效地服务农业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农民以后将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浏览自己所需的农业生产资讯、政策动态、农产品价格行情、农业知识科技普及、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等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发展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内在条件。

(二)农业信息传递方式快速转变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第八次党代会上 指出,要把加快数据中心基地建设,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加快国际通信建设,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努力构筑向西开放的国际通信和信息传输大通道。为了实现与中亚方向接壤国家的大容量信息互联建设,进一步加强新疆与中亚等国家的国际通讯、信息的交流合作。2012年5月21日,乌鲁木齐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挂牌成立。这将有力带动新疆软件与信息产业、云计算和物联网产业等服务的发展,加速新疆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它的成立标志着农业信息的传递方式将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将积极利用和整合现有的农业信息化平台,从而加快新疆与中亚方向接壤国家之间的农业信息双向流动和信息共享的实现,做好面向中亚地区的信息桥头堡,将有利于新疆农牧业的发展。

(三)农业信息服务方式趋于多元化

近年来,新疆各地由单一农业信息服务方式转变为依靠计算机网络、电话语音、手机短彩信、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技术、价格、政策、气象、预警预报等各类信息服务的方式。农业信息化在新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领域已开始示范应用,如农田信息管理系统、病虫害监测、电子商务的发展等。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便捷、快速和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对促进新疆现代农业发展作用已经日渐显现,农牧民已自主产生获取农业信息的意愿,信息意识普遍增强,其及时掌握农业情况,学习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显著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方式的拓展为提高全疆各族人民的农业信息获取意识和自觉利用农业信息的积极性,培养新时期下的既懂农业知识又懂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信息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新疆各级单位广泛存在着一种认识,认为办公实现了网络化即实现了信息化。造成目前农业信息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固定、信息报送数量质量不高、信息服务不对称、服务手段单一等一系列情况的发生。同时,政府部门缺乏对于农业信息化的重视,统一规划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仍尚未建立,个别地级和部分县级农业部门甚至没有专门的农业信息机构,只有321个乡镇建立了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站,仅占新疆乡镇总数的37%,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疆农业信息化进程。

(二)农业信息化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截止2013年底,全区组建的区、地、县三级农业信息化专家队伍仅有220余人,区、地、县、乡四级农业信息员队伍4000余人,这与国外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当前,农业推广人员仍作为农业信息化的主力军,多数推广人员不懂管理运作,大部分并不是来自信息或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尚不具备推广农业信息技术的能力,造成农业信息化队伍整体素质水平较低,因此,很难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进行广泛推广与普及。

(三)农业信息网络传输断层

目前,新疆信息载体仍然以传统纸质媒介为主,信息传输渠道较窄、信息容量不足,严重的制约了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而作为使用频率较高的电子政务内网也仅限用于各部门党政机关之间的公文交换。新疆尚有40%的县(市)、80%的乡镇没有建立网络平台,县、乡、村级网络延伸工作进展缓慢,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达不到推广、普及应用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信息网络传输出现较大的断层现象,使得农业资讯、新技术推广等农业信息资源无法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最终用户手中。

(四)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能力差

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占很大的比重,然而现今对其推广的农业信息化书刊、讲座等宣传材料很少采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造成接受情况较差。同时,作为农业信息接收者的广大农民由于受限于收入水平低以及利用农业信息的高成本约束,加上其自身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民对农业信息的作用和功能缺乏正确的理解和科学的认识,这极大地限制了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新品种以及新技术的能力,最终造成农业信息传递效率和效果不高。

(五)农业信息化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自治区还没有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而各级政府的经费又捉襟见肘,造成农业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能及时、足额的拨付。最终由于维持运作的经费得不到保障,造成很多农业信息化建设出现达不到既定目标的情况,无法实现为农业生产和科研活动服务,使得农业信息推广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较大困难,从而影响了农业信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数据调查质量。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加快发展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可能性

1. 自汉朝始,汉武帝便派遣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各国,之后西域各族政权也相继派人随汉使到汉朝答谢。至此,汉朝同西域往来贸易频繁,形成了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古代“丝绸之路”。它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西域地区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等作物,良马、骆驼等珍禽异兽也陆续进入中国。至此,通过“丝绸之路”的农业交流就没有中断过,“丝绸之路”的往来为中国古代农牧业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 2013年9月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是我国向这一区域实现全面合作迈进的重要性一步。但是它只给出了合作的大致范围(关于“五通”的描述),却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对于我们理解这一战略造成了困难,却也在理论和实践上留下了创造的空间 [1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区域内国家实现交通、信息、能源、农业等领域的互联互通的一种独特的地缘经济合作方式 [2 ]。而农业信息化正是以信息技术革新、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来促进农业发展,从而造福社会的历史过程。这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开放、融合、互联互通的理念达到了惊人一致,这将为新疆在这区域内发展农业信息化合作带来较大的可能性。

3. 从区域范围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下的中国和中亚国家开展区域性合作,发展农业信息化共建共享,新疆将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自1992年起中国与中亚五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往来不断,为农业的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地缘政治基础。其次,中亚国家已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合作往来密切。而新疆又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为新疆和中亚国家经济交往提供了便捷的合作平台,在这一区域内发展农业信息化,区位优势明显。最后,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区,这些民族与中亚国家有着相近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这些为新疆与中亚国家开展农业信息化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必要性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代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当代经贸合作升级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3 ]。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以区域经济、文化、贸易等合作促进各经济体共同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以不断增长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为内在动力的国际区域合作新模式。在区域经济合作这个大舞台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内的中国与中亚各个经济体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可能性较强,有利于区域内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建设农业信息化合作的条件已经具备,农业信息化必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国家已设计了实施这一战略的方案,新疆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制定符合新疆实际发展战略,加快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 [4 ]。因此,应加快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利用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西部最前沿的独特地缘区位优势,进行区域性农业信息共建共享合作,建立区域合作的农业信息共享协同平台,构建出一条符合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信息丝绸之路”,这对于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业的稳定、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具有如下作用:

1.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往往属于弱势产业。存在着农产品效益低、农民增收慢、农业资源过度损耗与破坏、农业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特征。新疆本身处于内陆干旱区,可供用于耕作的土地较少,主要以发展绿洲农业为主,以带状和点状的形式分布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还不高。

因此,新疆应立足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积极向中亚地区开放,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以现有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为出发点,积极同中亚地区展开密切的农业科技合作,在荒漠治理、干旱区生态坏境、节水技术、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动植物保护、农林牧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将信息化发展带来的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当中。同时,将农业的生产、市场、交易、农业技术、政策导向等在这一区域内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全面提高农业效益的目的,从而促进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最终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的迫切愿望。

2. 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时期新阶段新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建设高效农业、精准农业的主要内容。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促使由过去以高耗、低效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方式逐渐被以低耗、高效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方式所代替;由过去粗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逐渐转向高度集约式的现代生产经营模式,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新疆农业、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

以信息化为背景和依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的基本态势 [5 ]。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一级信息技术,已经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了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现代化生产、经营、销售水平。通过农业的3S技术、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农业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等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已使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新机遇,有效地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和资源,大力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信息在区域内各个国家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共享,同时通过配以国家间共同建立、共同使用的数据专业处理平台及时对信息进行有方向的筛选,去粗取精,有步骤地、针对性地调整农业生产经营结构,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努力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疆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 有利于降低市场交易风险。农业市场交易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由于农业信息的获取不充分、各经济体之间信息不共享而引起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衍生出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而造成的。如果农民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农业信息,并将其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去,这将会帮助农民准确定位,为农业的投资与生产过程进行合理决策,极大降低了农业市场交易的风险。

从一个最普通的农民层面来说,最大的希望无非就是能够花费最低成本,便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一站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农业信息,最大限度地了解农业市场,从而制定自己的产、供、销计划,最终通过辛勤劳作获得属于自己最大的经济效益。首先,有效的农业信息能够给农民提供正确的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服务,帮助他们处理好农业生产与经营、分配与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同时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发展动态,为寻找农业供求平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其次,在农产品市场运行和农业生产安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提供更多国家的交易对象,使市场交易双方联系更加密切。同时,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流通环节,简化了交易程序,节约了交易成本。最后,农民一旦有了准确、及时的交易信息,便能够及时针对获得的交易信息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盲目性与滞后性,降低了市场交易风险,提高了农业市场流通效率,保障了农民的权益。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推进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性协调机构

自治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新疆农业信息化共享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起协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国家之间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协调和咨询机构。明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农业信息化各部门的权责,统筹农业、科技、工信等涉农部门,形成层层负责、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和促进的良好工作格局。最终形成在农业信息共享的规划、布局、投入、建设、运行和监管等方面的领导和协调机制。

(二)加大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领域交流与合作

一个国家的农业科研能力将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新疆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应积极培养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和农业专业等方面人才,及时充实农业信息管理队伍,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人才队伍建设得以强化。同时,成立由中国、中亚各国农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农业专家资源库,合作开展广泛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农业干旱区研究、中亚农业合作等方面研究,及时将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生活当中,使农民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最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业技术信息。

(三)建立区域性资源整合、共享平台

为使农业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应该建立一个涵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国家间的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促进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应用。通过各个平台之间数据的整合,在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与数据完整性的基础上对所获取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筛选与加工,使原先标准不统一,规范不一致的实验室数据、实地(野外)观测数据、社会调查数据、虚拟农业的建模或模拟数据、考察数据和相关的元数据等成为统一的、便于传播与共享的文本、数值与图像形式,从而满足农业各个阶段发展的需要。

(四)拓展中亚农产品市场,发展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

近年来,新疆面向中亚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呈现较快发展趋势,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往来不断。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有助于新疆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因此,新疆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遍及中亚国家的市场营销网络,扩大新疆特色农产品信息传递范围,实现区域内农产品的标准化和产业化,不断提升新疆出口农产品在中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摆脱农产品区域性市场束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赵华胜.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注点及切入点[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5(3): 27-35.

[2]孙壮志. “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区域合作新模式[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3):36-41.

[3]胡鞍钢,马伟,鄢一龙.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2):1-11.

[4]黄一超.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加快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J]. 实事求是,2013,(6): 37-39.

最新农业发展篇(3)

一、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我国的劳动生产效率较低下。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仍处于自然经济状态,没有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和农业科技,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效率方面极端低下,我国的农业发展与国外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差距,无论是个体农户的操作还是整体农庄的整体生产能力,在农业科技水平没有大量普及的情况下,劳动力单位土地产量较低。

(二)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偏低。农业科技进步相比较之前虽然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和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相比较,我国的科技进步水平在农业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还很低,甚至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三)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用率较低。因为生产力比较落后导致无论高产地区还是中低产地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比较低,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操作技术的落后导致中低产田的利用效率较低,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潜力。

(四)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较低。虽然我国农产品产量增产较快,而农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却比较低,在国际市场几乎没有竞争力,目前我国主要依靠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出售初级产品(原料型产品)以数量来换取外汇,因为不掌握产品定价权导致付出和收入不成比例。

综合比较之后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如包括整体产值低,效益不高,农业的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极少,与工业和其它产业相比农业的投入产出比极低,农业整体效益低,对农业的投入与我国对发展的需求相比较远远不足,农业的自身发展能力比较脆弱,遇到极端气候或干旱天气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低,抵抗风险承受力很差等典型问题。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解决好农业经济的发展问题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是目前工作的重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繁荣现代农村作为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只有通过整体增强我国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才能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结合笔者的思考,应从以下三方面抓好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建设问题,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一)农业产业结构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元动力。社会消费结构在人民经济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带动下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我们要紧随时展,积极变革,实现创新,突破农业产业结构的传统模式,积极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创新是拓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只有实现结构创新才能确保实现农村经济协调,完成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主要是指种植业或者说是粮食生产。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创新,必须从单一的粮食种植生产向农林牧副渔并举发展转变,实现农业的生态发展,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模式,向多种生产经营转变。农村产业结构创新要通过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来实现,即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挖掘,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之下,鼓励农民积极从事多种农业经营,实施发展小城镇的发展战略。同时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创新主要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农业经济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集团经营、优先开拓城市农产品市场、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最终带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方面具有战略性的地位,其中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对于构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实现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方面拥有一般的农户无法实现的资源整合优势。因此,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创新,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其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资源进行集中使用,发挥规模化使用效益,重点培育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这也是健全农村市场经济体系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二)农业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要实现农业产业机构的创新和转型,必须增加农业产业的科技附加值,也就是充分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实施。农业产业发展从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向精细化发展转变转变,这其中起到推动作用的就是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科学技术综合素质,提升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提高单位亩产的效益和产量,提升整体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比,最终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产品优质化最有效的手段,同时也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注意农业科研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关键农业科技创新能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看农业的增长能否真正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就经济发展的长远来看,农业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制度的创新都是可以被模仿的,但农业科学技术则因为其具有的专利保密性很难被短时间仿制,因此决定国家之间产业产局的核心因素就在科技创新,创新程度的差异将决定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程度的差异程度。农业科技创新能引起农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从而带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极大改变。因此,农业科技创新的开展和深入就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力。没有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农业科技创新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迅速,成果累累,生物基因技术的运用、农业温室的大量普及,农产品储藏技术和深加工技术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农业内涵上根本性的改变,在向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大力进军。

(三)实现产业对接是农业发展的加速力。实现第一和第二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并且在深层次上改变工业对农业发展的剪刀掠夺状况,从政策层面给予农村和农民更多的制度关怀。实现产业对接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构建连接带,连接带最核心的表现就是乡镇企业,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主要是农产品的加工产业是实现工业和农业在产业模式对接的最佳途径。实践证明,大力开展乡镇企业对于分流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升级进步,对于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市场化进程、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从而实现农业产业化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展乡镇企业可以实现富余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减轻劳动力运输成本,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发展乡镇企业对于实现农业科技的及时转化,降低农业技术的使用和交易成本,加强生产部门和原材料供给部门的联系,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乡镇企业对实现农产品的规模效应和产品汇聚再加工,并且通过其专业销售网络和渠道对于缩短农产品和市场之间的距离,克服农户分散经营对产业化运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农业发展进入到快车道也有着重要的加速力。

目前我国的乡镇企业普遍处于规模小,加工能力差,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完善,成本高质量低,并且资金缺口较大的状态,同时乡镇企业的职工和管理人员还具有综合素质较低,亟待提升等方面特点。因此通过加大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给予乡镇企业发展一定的扶持和补贴政策,实现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通过政策优惠措施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乡镇农民企业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使其尽快完成由家族式管理向企业化运作的转变,特别是对于具有农产品加工特有技术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推动乡镇企业向规模化和产业化运转。

三、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调控政策研究

通过以上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农业产业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对接三种动力源对农业经济发展进行驱动,在实际经济运作过程中,我们亦可通过以下三项农业鼓励政策对三农问题进行微观调控。

(一)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和科技培训体系,增强农村劳动力农业生产职业技能。通过推行农村人口免费教育普及及提升制度,优化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结构,除了配合在正在推进的农村九年全免费教育基础上,尝试推行农村高中阶段全免费教育普及,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文化素质。在此基础之上组织对农村劳动力的短期培训,针对市场热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课程,并在培训过程中开展人性化管理,保证培训的实施效果。

(二)大力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将建设,增加农村经济发展的凝聚力。农村经济能否取得稳定可持续发展,关键取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尤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因此只有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经济和乡镇企业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只有依靠农村完善的基建设备和创业环境才能吸引具有产业化实践经验的农业专业人才投身农村经济发展,为农业经济贡献力量。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动力。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村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有助于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实现,提高农业人均产出,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要实现发展乡镇企业的农产品加工业,必须通过农业科技的有效转化,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利润最大。

最新农业发展篇(4)

学习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我们深刻认识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领导干部应该通过超前的思维、科学的决策、创新的工作、扎实的作风,努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增效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我国是农业大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我国的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如何发展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和重点是农民如何实现小康的问题,是农业如何搞活的问题,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

当前,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构问题、体制问题、机制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同时,新形势下城乡改革不配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显突出。一方面,农民不仅以自己的产品贡献保证了社会稳定,而且以要素贡献、市场贡献支撑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农民在市场中面临的风险、付出的成本很高,但得到的回报却相对较少。现在,占人口总数近70%的农民只有不到35%的市场购买力;农民纯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最先开始改革的是农村,贡献最大的是农民,但目前最困难的仍然是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民的收入水平要达到8000元,而现在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2440元,近7年来农民年人均增收不到100元。如果没有农业产业和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无从谈起。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最终利益的体现,也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们一定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其真正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主要精力用在抓“三农”工作上,绝不能搞“口号农业”。当前,要切实搞好农村税费改革、综合配套改革、化解农村债务、财务制度建设、文明新村建设等工作。通过这一系列工作,解决好农村生产关系不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搞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商品经济,结束农村经济徘徊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跃上新台阶。

与时俱进: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痛苦的转型时期。农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改变,使农业的传统优势在减弱,新形势、新情况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在增多。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组织发展农村经济,破解“三农”难题,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指导农业发展。

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用办工业的办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这是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加工增值;二是依靠工业的发展,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农村的资源配置;三是加快为农业提供技术装备,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四是依靠工业文明的辐射和带动,用办工业的办法来办农业,采用市场营销、品牌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实行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逐步缩小在生产方式上存在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这些工作有很多是我们过去没有涉足或关注不够的,但却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比如,农产品加工业“腿短”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了,至今仍没有根本解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一头跨工业,一头连农业,既没有纳入城镇工业发展的重点,也没有纳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范畴。在一些地区,即使农产品加工业有所发展,又担心它与城镇工业争市场、争原料,所以既没有总体规划,也没有政策保障,更没有投入支持。这是传统体制下城乡分割、行业封锁造成的。这些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更谈不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树立按比较优势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与合作的理念。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市场正处在新一轮的分工与合作的激烈竞争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决定一切,市场改变一切。过去湖北农业有优势、有地位,是因为粮、棉、油、猪等大宗农副产品在全国占领了一定市场。现在湖北农业难,难就难在这些传统产品失去了市场,有市场的产品又不多。这说明,市场竞争中的所谓优势是相比较而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保持优势,关键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竞争力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是先进的生产力。农业竞争力强不强,是衡量农业生产力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着力点,就是要围绕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来做文章、下功夫。

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农村工作千难万难,最难的是如何让农民走向市场。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进入市场比较早。农村20多年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让农民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农民真正进入市场,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最基本的生产经营自;二是有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有比较有效的服务。现在农民最不满意的是不公正待遇、不公平竞争,最需要的是信息和技术服务,最苦恼的是把握不了市场变化,不知道种什么赚钱。这些问题不解决,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就没有保障,就不能顺利进入市场,农村生产力也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因此,我们抓农业和农村工作,就是要通过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由自给自足的产品生产者变成以出售商品为主的商品生产者。农民只有进入市场,其生产经营行为真正与市场结合了,增收才有保障。农民成为商品生产者后,就有条件在城市立足,就能逐步由农民变为城市居民。这是减少农民的根本途径,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我们的任务是要加速这一进程的实现。

创新体制:解决“三农”问题的动力

当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在农村和农业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深化农村改革最紧迫的是要加快“四个创新”。

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农村管理体制的弊端是管得过多、过死,基层政权过于膨胀。现在,最困难的问题是行政成本过高,财政不堪重负,农民不堪重负。乡镇等基层一年到头,不能全身心地谋发展,而是忙于解决钱的问题。由于机构膨胀、人员膨胀、权力膨胀,导致在一些领域,主观愿望上是要为民服务,客观上却是与民争利,成为影响农民积极性发挥、影响农村生产力发展最直接、最严重的障碍。当前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成功与否,既要看农民负担是否减轻,也要看农村管理体制是否理顺。创新农村管理体制,重点是科学设置机构,在减人、减事、减支和转变职能上下功夫,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管理的责任和利益机制问题。现在大多数与农民有关的所谓“管理”,都是建立在由被管理者支付管理费用基础上的,严重扭曲了管理的本质。如果管理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直接由被管理者来“埋单”,那么这种管理与其说是一种公共责任,不如说是一种无本万利的谋利手段。现在,农民需要管的事无人管,管也没有管好,不需要管的则抢着管。这种状况不改变,“三乱”问题就会屡禁不止,精简了的机构还会再度膨胀,减下来的农民负担也会随时反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要在创新管理体制、转变职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上下硬功夫。

创新农业运行体制。当前农业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人均一亩耕地、一户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是难以实现全面小康的。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走企业化、产业化、专业化、公司制的路子。农业不搞企业化,就很难形成规模优势,很难得到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素(包括留住农村高素质的人才、获得贷款、引进科技等),就不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工农产品的互换、城乡市场的互补。农业资源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有企业化、市场化的体制作保障。现在搞调整、搞开发,基地建了不少,调整的面积也不小,但普遍用行政的办法组织,集资的办法投入,分散的办法经营,真正形成规模、形成产业、进入市场、获得效益的并不多。这方面的教训太多太深刻了,应该认真总结,在创新体制、建立机制上下硬功夫。

最新农业发展篇(5)

关键词:郑州市 三化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27-03

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指出中原经济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性要不断增强。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无疑要在“三化”协调发展之路上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截至2010年,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了350平方公里,全市人口866.1万人,郑州市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3.6%,该数据在我国中部地区处于中等水平。按照郑州市都市区建设的战略构想,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总人口将达到1500万,城镇化率达到8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9225元,而同时期市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9376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差仍然较大。仅从战略目标来粗略估计,区面积有600平方公里的土地缺口,同时将有700万农村人口成为郑州市城镇人口,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村人口的两倍多。

如何实现郑州市都市区建设的战略构想,而又做到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三化”协调发展无疑成为现实的选择。

一、“三化”协调发展的具体涵义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当前郑州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辅相成。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郑州当前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打破传统模式,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郑州实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只有通过新型城镇化才能为发展新型工业化提供所需要的土地,只有新型城镇化才能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发展空间和人力资源,只有新型城镇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土地集中;只有发展新型工业化才能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才能为农业现代化打下基础,才能解决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来源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就业问题;只有新型农业现代化才能为新型工业现代化提供所需要的原材料,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所需要的劳动力,为城镇化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三化”协调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二、新型城镇化是引领

1.新型城镇化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新型城镇化不仅为发展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土地,又为新型农业化发展土地使用铺平了道路。发展新型工业化要占用很多土地,在保证我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只有走新型城镇化才能使土地集约利用,才能将农村的土地有效集中,满足未来发展工业化的土地需求。目前比较认同的一个方式就是将原来农村的宅基地电子化管理,能够入市交易,农民能够用宅基地20%左右,集中兴建新型农村社区,腾出80%左右的农村宅基地指标置换为城市建设用地。城镇化居民能够享受与城市人一样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

一方面,土地作为一种社会保障,是农民的‘根’;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农村的土地抛荒现象严重,又没有很好地流转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郑州很多农村农民居住特别分散,农民工经常迁徙、“空心村”和“留守儿童”等带来巨大社会问题。根据农民向城镇稳定转移的数量和程度,适时推进农村的空心村、“空巢”治理和村庄撤并,促进宜农土地复耕,为耕地面积不减少条件下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创造条件。土地集约使用,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守住粮食生产的底线,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2.新型城镇化将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新型城镇化要求把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非农产业有比较优势、基础条件好、前景广阔的地方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吸引、促进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积极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户籍等问题,让农民首先是农民工不断转变为市民,融入城市社会,以较低的成本改善民生,为农业的规模化创造条件。引导、帮助多数农民到各级中心城市务工、定居,这样可以避免非农产业的分散发展。对于那些外出务工挣钱比较多,愿意回乡建房甚至办企业的农民,也要引导、帮助他们到附近的城镇买房,把非农企业建到附近的产业集聚区,以提高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

3.新型城镇化实现了宜居宜业。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中出现过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社会矛盾尖锐等“城市病”,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动力的新兴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经济高效、生态良好、宜业宜居、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不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中,而是在他们的原来的居住地进行有效集中,扩大原来小城镇规模。

4.新型城镇化实现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和谐发展。新型城镇化使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使农业转变为非农业产业,使农民的生活方式从分散的、单一的模式转变为集中的、多样化的城市生活方式,使新型城镇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新社区。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要提升城镇功能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农民素质、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政府不仅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更要引导农民的积极性。

5.新型城镇化分化了城乡二元体。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各级中心城市,以适应非农产业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的需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首先重点在城市郊区、产业集聚区等非农产业有基础的地方进行,基本要求是大多数农民能够实现非农就业。这些地方处于城乡交汇地带,也是城乡二元体制连接、交锋的地方,城乡二元体制的矛盾表现最为明显,突破城乡二元体制比较容易,突破之后的效果也比较好。在远离城市、非农产业没有基础、发展条件比较差的纯粹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当地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首先是搞好规划,正确引导,不要一哄而起,盲目推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工业化现代化是必要途径

长期以来传统的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下,不能使农民有效的摆脱贫困,而工业部门产值要大于农业产值,能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单靠政府补贴不能有效解决农业资金缺乏,只有靠工业来反哺农业才能有效解决资金问题。

1.工业现代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可能。城市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农业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城市化并不只是简单的农民户籍性质的变化,农民离开土地以后要生存,这就需要就业岗位,否则他们变成城市失地农民,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只有工业化的发展才能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城市化的农民生存需要,这也是人类社会进化史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进化的必然进程,是社会分工的必然。

2.工业现代化为城市化发展提供载体和拓展空间。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业态。工业化首先为城市化提供载体,消化城市化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其次,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业拓展空间。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一定消费人口,人们生存需要物质、文化以及精神需求;同时工业化的发展本身也需要物流业、金融业、服务业、商贸业、房地产业等其他产业与其配套,这样势必推动现代服务业的进步,带动文化、创意、教育与职业教育等产业的发展,丰富城市的经济结构,提高城市经济容量,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3.工业化现代化为城市发展提供活力。工业化为人们的就业、居住、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提供了充分物质基础和发展条件,从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城市真正成为发展型城市,避免单纯消费城市带来的种种弊端,从而使城市进入良性发展道路。

4.工业现代化为原有城市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工业现代化的目标是要使工业建立在最新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达到并保持当代世界的先进水平。工业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概念,更主要的它还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它不仅是世界工业总体的发展趋势,其标准也是世界统一的。

郑州市有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郑州是全国重要的冶金建材工业基地,氧化铝产量占全国一半左右。机械工业拥有亚洲最大的磨料磨具企业白鸽集团。郑州宇通是亚洲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的客车生产企业。但是支柱产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业、烟草加工业、煤炭采选业、纺织业等,都是利用该市丰富的矿产和农业资源发展起来,缺乏市场竞争力,未能将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品。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大环境下,该市更加应该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逐渐去除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

近年来,郑州出口加工区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毫不懈怠地开展贴身服务,努力促进以商招商,循序渐进地优化通关环境,努力创造竞争新优势。鸿海科技集团旗下的富士康落户郑州,并且吸引了相关配套企业进驻郑州,为该市产业转型奠定了基础。郑州农业开始向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通过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一批农产品企业在政策支持下迅速崛起。郑州速冻食品企业如三全食品和思念食品等占据高端市场,中国第四大啤酒生产商金星啤酒,中国三强方便面生产商白象食品集团。

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主要的渠道,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只有通过第三产业才能有效的吸收。2000年,郑州市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31%,2010年该数据有明显提高,占到了44.6%。至2010年年末,批发零售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大行业占郑州服务业的比重最大。

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通过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的长期积累,才能进而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也只有工业化大力发展了,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四、农业现代化是必定结果

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现今面临的巨大挑战,如果不能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将来自国际方面的严重威胁。实现粮食安全,保障18亿亩粮食用地是关系到子孙后代能否在国际上立足的底线。河南是产粮大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郑州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等粮食作物,苹果、梨、红枣、柿饼、葡萄、西瓜、大蒜、金银花等经济林果,黄河鲤鱼等农副土特产品。另外,中牟、新郑和荥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县。

郑州市农业现代化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对农业的投入依旧不足,公共财政投入不明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作物播种面积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粮食、蔬菜、果园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不明显。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科技化和产业化程度低。农业信息化、市场化程度还很低,传统的农业模式比重大。如何继续发挥郑州的传统农业优势,同时又能使农业产业有创新?

1.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转移支付。我国每年对农业实际补贴率仅为财政支出的2%~3%,仅相当于欧盟的1/10,美国的1/4。完善粮食生产政策和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主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奖励补助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解放思想。坚持用现展理念指导农业。有什么样的农业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农业发展道路。用现展理念指导农业,最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3.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和农业专家下基层到农村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对原有的农民进行培训,用现代化的种植理念来武装新时期的农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资源整合。探索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使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中,将土地集约效应最大化发挥出来。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大型机械协作,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只有打破这个瓶颈,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才能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5.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通过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突破耕地和淡水短缺的约束,提高资源产出效率;通过推广使用农业机械,运用各种农业机具来代替传统的手工工具和畜力动力,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基础地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支撑农业高产再高产。

6.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要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技术的研发力度,特别要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7.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切实把产业化经营作为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全过程。把分散的、分工不发达的自给自足型传统农业,转变为供、产、销连接紧密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三化”协调发展是郑州市都市区建设实现宏伟蓝图的必然选择,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潮中,郑州市人民将为中原崛起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范新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析[J].财经政法资讯,2003(6)

2.徐君.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P].开放导报,2012(2)

3.杨明生.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消弭认识误区[J].武汉建设,2010(4)

4.徐君.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J].技术经济,2012(3)

5.宋圣学.郑州市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障碍分析[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1(10)

6.郭珂.郑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与科学,2011(10)

最新农业发展篇(6)

关键词:农业科技管理 现状与成因 新体系

经过 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大体平衡和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这一方面说明现行的农业经济结构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农业发展正酝酿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崭新突破。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一、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是依据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各项农业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策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农业技术发展目标。它是现代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功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实行的是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把业中的资金强制性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在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现代工业在城市迅速扩张。而相比较而言,农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整体徘徊不觚,发展艰难 。改革开放 以来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了科研院所的组建,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交易。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除了对国家政策的需求外,关键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持。然而由于一些体制不健全的客观因素制约,使得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总体不相适应。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不明晰。现代农业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把传统农业的旧“四靠 ”转变为一靠科技、二靠人才、三靠投入、四靠管理的新‘四靠”。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的管理主体是以各级政府纵向调控和直接领导为主,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直没有在法律上得到应有尊重。同时,一部分农业科技投资主体和收益地位不明晰,产权关系不明确,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积极性,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益,也严重制约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政府的行政指令为转移,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管理者遵循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制度化的前提下也应该赋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一定的自和灵活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业。二是地方农业科技管理资金匮乏。国家每年都会在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部分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完善,同时也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投入部分财政资金以支持本地农业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而地方自留可支配财政资金并不多,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大量资金投入效果并不明显、对 gdp增长贡献不高、且见效期长的农业科技的热情 自然不高,也就造成了一些具备发展高新农业的地方因缺乏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而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三足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采用高新成果缺乏热情。农民是农业关系的主体要素,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基本还是由政府主导和垄断,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缺乏力度,加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同时,由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经营规模小、收益低,对采用高科技的热情商。 是农业总体的机械化水平不高,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唰时也影响『.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转化,我国农业机械化低水平层面运转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的发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含量的高低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损耗、提高效益、占领市场的关键,因此提高科技的研发速度,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科技发展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做出 再瞻性的部署,打破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的立法和执法,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重奖取得重大成果转化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公共资源保障机制,完善技术市

场与资本市场。同时,必须将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层面,把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看成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和维持农业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不仅是农业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在要求。国家农业、科技主管部门和地方都要从长远出发,对业科技工作做出合理规范,形成三个层次力量最优配置,为我转型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二)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至今我国在这方面尚无满意答案的现实难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涉及到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宏观看,科技成果转化是由科技给、转化、需求和科技环境系统等构成的大系统,其运行要求立、健全相关的动力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等。微观看,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工业性实验、工厂化生产等环节。因此,必须规范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和成果转化衔接体系,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地方的科技联姻,动员各类农科教研机构和私营企业参与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的研发必须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运作,以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契机,而且科技成果也只有在转化为产力时,才能为社会增加更多价值。企业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引进,成为创新的主体和技术推广的载体。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农民要形成密切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优良品种推广的生产基地,有效发挥科技辐射、带动效应。2003年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与连云港市共同发起的 “百名教授科技兴百村小康工程”活动(简“兴百村活动”)已初见成效,该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科研院校与农村的直接联系,避免了中间环节所产生的烦琐程序、信息中转误差和资源丢失现象,实现了事业单位职能和服务型观念转变,而且农民也可以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地反馈给专家,力求把问题解决在最先发现环节。

㈢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完善农业人才市场 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是基础、科学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拥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的高素质人才,如今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衡量国家竞争力强弱的标准,而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中介人才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载体,只有这些人才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政、企、校、研、资”多维互动。因此,必须要建立和健全以知识产权为资本的入股机制,切实加强知识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降低知识资本准入门槛。同时,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建立地方人才储备库,并将其作为一种长效机制稳定下来高校与科研院所应该为地方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成人教育中定向地为急需农业人才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培训大专或大专以上的技术人员;实施远程教育和各种专业讲座,及时地把各种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到农业地区;农业高校要设立农业推广硕士点,定单式地为基层培养农技推广人员;地方政府也要为农技推广人员提供各种条件,避免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真正地在我国建立人才激励要素流动、市场选择的新机制,形成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多维互动的创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加强改革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是决定现代农业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技站早已变成了只有部门、没有人员或只有机构、没有作用的空架子或纯营利机构。现代农业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要发展,基层推广站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建设好现代意义的农业推广体系将是最终解决 “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现行农技推广体系不仅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应对加入 m 后世界农产品贸易对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应在确保农技推广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应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深层次地发掘地方农业发展潜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农民抵御各种风险。

(五)建立现代信息平台,实现农业科技“高速公路” 科技信息平台是指综合社会业已存在的科技与信息,为快速合理地利用科技资源提供 一个可供随时查询利用的信息资源库,为建立农业数字信息“高速公路”,实现资源共享,应在各县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业科技‘‘l10”系统和专家库;要切实转变政府观念,合理设置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和相互推委、扯皮现象发生;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筹建高水准的农业情报信息体系组建统一的农业预警机制。平台的建立单纯依靠行政部门无疑是不够的,没有广泛非行政力量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政府应该推动、整合现有资源,采取多媒体信息交流手段,抓好农业基础建设、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工作,即科技的产前、产中与产后三阶段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双赢。

农业科技信息“高速公路”功能的最大化,3s技术是核心因此合理利用 3s技术则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 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变革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和以信息科技促进传统农业朝 “两高一优”的现代农业转变及变革传统农业的最佳途径 同时,政府要鼓励和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的转化率与应用规模,并始终坚{寺“谁建谁管”的原则,注重发挥经济杠杆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引导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结柬语

进入新世纪,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技进步将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成为农业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从宏观上总体把握现代转型农业发展的全局,全面把握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构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新体系,为建设一个生机盎然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耀邦.在稳定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加强新世纪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j].中国农技推广,2001,(1).

最新农业发展篇(7)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农业科技需求;供给创新

一、引言

云南省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全力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等“4张名片”,重点建设高原粮仓、特色经济、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等“6大特色农业”,精心打造一批优势产业,着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示范行动、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提升行动、农产品品牌创建行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城乡流通服务体系提升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行动等“8大行动”,集中推进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云薯、云果、云药、云畜、云渔、云林等“12大品牌建设”,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云南五年后要力争实现“三个翻番”、“三个突破”,保证主要农产品供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改善农村民生情况,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云南农业综合效益,不断壮大云南农业经济实力,促使云南省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基于该背景,要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推动农业科技供给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的作用不容小觑。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职业农民、农产品产供销大户等,正在而且必将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也必将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及相关的供给工作必须切实尊重广大农业科技需求者的意愿,考虑其利益,这样才能产生并持续发挥该主体的作用。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有加速集中的趋势下,充分了解和分析农户和农业产业组织的农业科技需求,从而为农业科技供给创新提供一些合理建议就变得至关重要。然而,过去缺乏对农业产业化组织及农业科技运用行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没能认真了解和尊重其背后的利益、需求及意愿,从而导致某些农业科技的低效和不可持续。

二、创新农业科技供给的意义

(一)农业科技是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农业科技是建设云南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都是基于农业科技的前提。此外,在提高高原特色农业竞争力方面,农业科技也发挥着支撑作用。经验证明,在建设放心云南、健康云南的过程中,每次重大的科技发明、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都是巨大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本质就是农业与农村的经济效益问题。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都离不开农业科技。要引导科技供给,改善科技供给,促进科技供给,必须依靠农业科技需求的扩大;要大幅度实现科技兴农、科技兴粮和科技增收,只有让科技供给符合科技需求。由此说明,农业科技进步是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必由之路。

(二)农业科技是解决农业矛盾的基本途径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方面的矛盾: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与农业发展的矛盾;日益增长的人口对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的矛盾;农产品的竞争力低和经济效益差与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的矛盾。面对新形势,农业必须转向科技之路,转变过去对资源依赖的情况,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益。农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有效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品质,进一步满足农产品需求。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同样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需求的扩大,能够更好地引导科技的进步,带动科技的创新,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科技是降低城乡差距的基本条件

目前,云南省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出现农民增收缓慢、农村产业经济发展难度增加、城乡差距扩大的一系列新问题。要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必须实现农民增收,而通过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市场附加值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保证。因此,扩大农业科技需求,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条件与可靠保障,还是促进城乡和谐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工农业之间的和谐。

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背景下的农业科技需求调查

(一)调查样本

为进一步了解农业产业化组织,如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职业农民、农产品产供销大户等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条件下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和特点,课题组对全省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经营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78份,收回问卷544份,有效答卷525份,回收率为94.11%,有效率为90.17%。调查的样本分布情况如下(见表1和表2)。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共设3大类15个问题,主要包含农业技术需求与农业技术推广。通过相关统计,结果分析归纳如下。

1. 技术及技术提供者

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产品产供销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一般农户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领域的技术均感兴趣,有191位,占36.37%的受访者对深加工技术表现得最为感兴趣,这说明受访者对于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产品更关注。对于这些技术来源,46%的受访者选择公司和行业协会,27%选择农技科技人员,近1/3选择祖辈的经验和靠自己摸索(见图1)。

2. 最感兴趣和最喜欢的技术

在问到生产过程中最感兴趣和最喜欢的技术时,50%的受访者选择了自动化/机械化技术,也有10%的受访者选择了减少损耗的技术。这说明目前的农业科技已经相对普及,由于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生产较大,在运用生产技术时,会更多考虑减轻生产强度和降低成本的自动化/机械化农业技术(见图2)。

3. 最相信的技术来源

就最相信的技术来源,56%的受访者相信农技人员推广的技术,22%相信自己和祖辈的经验,没有一个受访者相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这与技术来源的数据相比,更多的受访者接受来自公司和协会的技术来源,但本质上还是相信具有公信力的政府基层农技推广组织(见图3)。在问到为什么做出上述选择时,47%的受访者觉得农技人员推广的技术让自己“心中有底”。

4.最担心的生产技术及原因

由于调查对象更多针对种养大户,对于农业科技的选择,重点都在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上,更多的担心是新设备投资过大,不能较快收回投资(27.76%),害怕新技术与实际应用不符合(22.22%)及不能较快掌握新技术(22.22%)。

(三)调研结论

该问卷基于云南省种养大户等农业科技需求进行调查,对于现阶段农民的科技素质、科技需求及其所期待的社会化农技服务方式上都有所反映,在创新农业科技供给方法方面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1. 农业科技需求的差异

云南省种养、经营大户的科技素质总体水平还是要高于普通农民。对于农业技术,大户更关心农业机械化,普通农民更在意新品种、病虫害(疫病)防治和栽培(养殖)管理。就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而言,规模化是未来的方向。随着新型城镇化使农民工进城速度加快、土地流转使得优势耕地资源集中及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和扩张,农业产业化组织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关注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科技需求及社会化服务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2. 农业科技供给渠道

本次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农业科技的来源主要由提供物资和产品的农资公司、原材料收购商提供。但是农民最信赖的农业新技术渠道还是政府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如何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发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科技人员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公信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 农民科技培训

就培训目的而言,农民更乐意参加目的明确的培训。在培训形式方面,农民最喜欢短期培训和一技一训,地点不出乡或村,能够利用农闲晚上时间进行培训,更乐意开展田头指导培训。对于一天以上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有85%以上的农户表示每年都会积极参加。但是在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太深奥、提问式的交流互动不够、培训目的针对性不强等。

4. 基层农技人员对科技的认识

对农技人员的辅助调查能够准确反映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情况,因为基层农技人员与农民的联系最为密切。在农民最需要的农业技术方面,农技人员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农业新品种、病虫害和疫病防治技术;农产品保鲜、农业机械化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既节本节能又省力的标准化的农田(设施)栽培与养殖管理和市场营销技术。此外,农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新品种新技术的市场前景与风险,实施新技术需要一定的设施条件与资金投入,这三个方面制约了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的脚步。

四、高原特色农业背景下农业科技供给创新存在的难题

(一)抵御科技风险的能力较弱

要实现高原特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就需要一流的农业科技,然而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品种的推广和供给过程中存在难以预期的科技风险。在提高资源产出率、增加收益等方面,新科技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外部性和不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对科技的需求。

(二)农户对新科技缺乏理解

在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户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结合调研分析结果,一是农民没有太多的购买愿望;二是没有足够的购买能力。农户采用新科技的根本出发点在于获取更高的收益,但是农户往往因为缺乏对农业科技的了解,不知道使用新科技的预期收益如何,因而抑制其对科技的需求。

(三)科研成果与科技需求相脱节

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机构往往存在“为科研而科研”,主要是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而且科研机构远离农村,多是位于中心城市,与生产脱节,缺乏对农业实际科研问题的真实感知。农业科研目标单一,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农业科研项目集中在产中阶段,忽视产后科研转化,缺乏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动力和压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这种科研体制往往与农户需要的适宜性农业技术不符或是供给短缺,最终导致农业的科技链与产业链脱节。

(四)新科技推广所带来的风险无人买单

推广新的科技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发生失败的案例,需求主体的损失得不到保障,没有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户参与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农户不愿意承担科技供给带来的风险,宁愿保守种植也不愿意去探寻有更多收益的机会。各类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也淡化和回避了科技推广风险谁来承担的问题,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和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因科技推广风险无人买单而滞后,科技转化能力薄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度大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五、对策建议

(一)创新农技供给体系

加大农业技术创新的力度,实现公共农业技术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平衡。明确划分农业公益性技术与商业性技术的区域,将商业性技术全部交给市场,政府负责强有力的监管,维护需求主体的权益;对于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政府不能缺位,要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农技推广队伍体系,推行首席农技师制度,全面推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将产学研有机结合,健全激励机制,避免过度竞争;落实科技评价与考核制度;加大成果转化与公益服务;制定和落实农业科技供给保险与担保制度。在成果转化方面,应鼓励国家和民营科研单位面向农业生产,逐步建立健全多主体、多样化、多层次的合作研发推广新模式。

(二)创新农技培训方式

农业科技供给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通过培训带动需求主体进行响应,实施分类别、分层次培训。一是加大科技示范户培训。以向普通农户身传言教、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为目标,开展系统的农业种养新技术、新品种、标准化、设施农业技术、病虫害(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培训。二是强化种养业大户培训。突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种养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的培训。三是注重普通农户培训。以着力提高农事技能为要求,推介实用的新品种及其栽培管理配套技术、农药及其使用方法为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可选用的肥料,开展一技一训。四是实施农业企业家培训。为达到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以标准化生产-营销、系统化经营管理及电子商务等为重点,辅以无公害种植、养殖、加工新技术。培训过程要有差异化:因势,不断拓展培训内容;因事,紧密联系实际;因人,讲解通俗易懂;因技,做好成果转化。

(三)创新农技推广传播载体

多元化的农技需求需要探索创新多元化的农技载体。因此,要充分调动政府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农民行业产业协会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与投资农业的工商企业、民办科研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科技示范户与专业大户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机制相结合、专业队伍与合作组织相结合、公益与市场性经营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新型责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通过建立科技下乡、农技服务、农业项目与公司协同、网上农技/110、农业标准化服务载体等方式,全面建设面向农业科技需求主体的传播载体。

(四)创新农技成果转化制度

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科研、教育、推广等紧密衔接的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省-州-市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上下联动,左右互动。

参考文献:

[1]柴国荣,许崇美,阂宗陶.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软科学,2010(24).

[2]沈光华.农业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的对策分析[J].种业导刊,2011(03).

[3]刘文曾.试论农业科技的推广以及成果的转化[J].农林经济,2009(09).

[4]李宗泰.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创新探讨[J].经济师,2010(11).

[5]郑洁.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机制创新[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 版),2011(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