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8 16:33:07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1)

哈贝马斯将社会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双层构架划分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强调拓展理性的交往方式,恢复批判的精神并重建公共领域,使社会成为一个“自由和平等的自由共同体的民主的自我组织”。在他的理论中强调社会的公共性和自由交往而建立起来的生活世界。交往行为要素的形成,可以是对传统文本的理解和反思,也可以是文化意义的创新和继承,它可以是建立在规范基础上正当的人际关系,可以是个人人格的社会化和社会人格的个人化。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哈贝马斯的理论是理想化的状态,就社会学观点的“公共空间”而言,“中国的公共空间并不是与国家相对立的,而是国家权利和民间权利的协调,共同营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2]。个人的交往行为放在社会的评价体系之中,公共领域具有批判精神。在成熟的社会体系之中,公共领域是具有自我约束能力的,而在公共空间环境中,具有政府、自治、自我约束和公共约束多重身份。公共空间从社会学中的公共环境开始,在西方的公共空间或村落自治的发展中,公共领域的拓展是以个人的自由、权利和批判精神为基础的。

在建筑学对公共空间的研究中,同样也引用社会学的概念。由于建筑学在空间环境分类的不同,在社会学的延伸中也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在《场所的丧失与重构——下三伏头村公共空间形态分析》中把这种有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进行的延伸,分为“村落的优良空间、不良空间和混合的空间”,所谓优良空间是指能引导人进行良好互动的场所,不良空间则相反,对社会活动有相反作用。在社会学的延伸中进行建筑学的公共空间解释,主要理解为作为对于公共社会活动的领域,以建筑的方式进行空间环境的固定,并且进行人与环境的交流,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建筑学上的公共空间环境[3]。它具有三维实体功能的空间形态,具有社会功能、美化功能和教育功能等多重身份。那么在美术学研究中是如何来定义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包含了那些要素?艺术设计学研究视野中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呢?本文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来认定其基本的概念。

一、艺术设计学研究视野中的公共空间

自从人类进行社会活动并形成一定的“结构”之后,“建筑学”意义上公共空间的作用不可忽视。原始社会中对于神的崇拜和祭祀即是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实体。如英国的斯通亨治遗址说明作为早期人类的活动,社会结构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对于公共空间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红山文化遗址中,高高的祭坛处于村落活动的中心,四周分布小房子,而在小房子和小房子之中,又有不同公共活动的空间形态。由于在思想文化发展上和西方的差异性,在公共空间的处理手法和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阳光广场”(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自由辩论的场所,西方形成了社会活动的个人化和个人化的社会活动)是在公共活动的场所中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在中国传统的村落中,建筑三维实体的空间环境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最重要的来源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公共空间在中国传统村落中有不同的“分级”(所谓分级,主要是指村落作为一个整体的环境,由于活动场合不同而形成的空间大小的不同,而这些大小不同的空间承担了不同的功能[4]),而这些分级在一定文化的区域内是具有稳定的因素,比如在祭祀或活动中,宗庙作为重要的场所是集家族活动、宗教、教育功能的场所,而在家庭中“堂”进行的活动,具有更小的范围。其次是阴阳有序思想,所谓阴阳有序主要是指在建筑或在村落公共空间的处理上遵循自然规律。山为阴,水为阳,背山面水。传统的丽江古城和宏村有大体相同的水系,人们在水系的处理中所进行的社会活动具有了公共领域性质。最后是传统文化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对文化的形成是重要的,从而影响到艺术设计领域公共空间的处理,长幼尊卑和等级制度在公共空间中同样有所体现,在整体的院落处理中,“堂”屋和“偏”房、前后的关系、“阶”数的处理都形成了“公共空间”的等级制度。因此,在东西方由建筑实体构成的三维公共空间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作为合理性的活动场所,而且赋予它更多的文化含义。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设计”一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古代一直是以“师徒”关系而存在的,具体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并不快,然而在历代论述之中,无论是“术”或“工”,无一例外的都强调在其身上的其他功能,民间美术更是放在“民间技艺”之列。设计的活动在近代与社会活动是分不开的,与政治、经济有密切联系。在80年代初期,国内外活动交流的加强,国外非二维形式对国内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冲击,装置艺术、大地艺术、波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等由“Fine arts”延伸的大美术概念有了进一步的阐释。因此在国内美术教育中,逐渐由原来的国、油、版、雕发展到有社会功能与意义的相关领域,如在美术学院设立的建筑系,由建筑延伸的室内和室外环境设计,可以把他们归在大美术的门类。在美术学院设立综合艺术系,综合艺术系结合平面、三维、不同材料的表现形式。在国内举行的第一、二届高校手工艺展览中可以看出,现在高等院校的研究领域中,美术更多的是大美术概念,包含了多种表现形式,并且在研究项目、课程设置、选题方面也越来越广泛。

由此看来,当代艺术设计领域的学科交叉,并非只是与本学科的临近领域,而是与社会学、美术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交叉,这种研究对艺术设计领域如何对公共空间的界定带来新的课题。

二、艺术设计学研究视野中的公共艺术

自1973年德国的布莱梅明确提出“公共空间艺术”( public space arts)以来,这个概念逐渐被大家所认同,明确了西方政府对公共艺术家的支持方向。公共艺术即在公共场所长期放置的艺术作品[5],首先公共艺术作品是放置在公共空间之中,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关注一个问题即放置公共艺术作品的场所和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关系?作为社会学和建筑学的公共空间和艺术设计学所研究的公共空间有什么不同呢?放置艺术作品的公共空间有什么特征呢?空间中又包含什么的空间要素呢?我们可以回到我们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公共空间的含义是什么?通过对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作品也可以包括书法及摄影的功能与作用、基本特征、形式、结构、语言、风格及其中的审美规律和思想活动来揭示它的普遍特点与规律[6]。因此,公共艺术的评价方式与纯粹的艺术家个人的意志是不同的。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公众的地位在艺术界倍受重视,公众在艺术活动中也不是一再被动,而是积极地参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公共艺术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范畴,而且成为一种环境设计,主旨不再是表彰名人,而是更接民百姓[7],作为好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项目,为当地树立了良好人文精神的空间形象。

既然公共艺术和公众要发生最直接的关系,我们就有必要搞清楚公众和公共艺术的关系,从艺术设计学来讲,公众的理解和关心程度也是一个公共艺术作品存在的价值大小的问题关键,虽然社会公众的理解不一定能和艺术家思想同步,但一个公共艺术作品,公众的评判是很重要的因素。如在纽约曼哈顿区联邦办公广场塞拉的作品《倾斜之弧》,因为让部分观众感到不愉快而要求把它撤走,在公众中要求撤走的122人,希望保留的58人,最后在1989年被拆除。是否可以说从事公共艺术的艺术家有权利把自己的观念和价值观强加给公众?公众是在一定的社会传统中成长的,公众的价值观是具有多种载体的价值体系。

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从艺术设计学上来讲,是处于空间中的空间艺术。公众欣赏的公共艺术具有二维、三维或四维概念,而公众所处的空间是更大空间中的空间,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命题:空间中的空间艺术。比如在中国传统村落临潼姜寨遗址中,中间“大房子”是村落中大型活动的场所,是村落的宗族活动场所(有人认为这种活动空间不属于公共空间,因为在公共空间中人是具有其公共的活动和社会功能的,祭祀场所是被主宰的活动空间,因此不是公共空间。但是这种以公共活动为目的的场所中即属于公共空间)。在这种空间活动中,公共空间是一个更大的范围,包含了社会学、建筑学和美术学概念下的空间概念,包含了人们的心理,人们所处的具有三维实体概念的空间,包含了含有艺术作品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面,含有艺术作品的空间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在实体的三维空间中是由一个个实体组成的,如建筑、建筑构件、园林及附属物、具有文化属性的日常用品,在这个空间中具有艺术性质的构件等等,这些实体同时也是艺术设计学研究的范围,扩大来讲,这些实体又是更大空间的作品符号[8]。我们理解的实体公共空间的构成可以这样认为:在公共空间中存在艺术作品,并不一定只有艺术家来创造,公共空间所构成的构件可能是在更大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公共空间可以包含公共艺术作品,这种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作品中是具有多种属性的。

在这种更大的公共空间中,尤其是传统文化概念的空间中具有三个基本的功能:首先是社会功能,在这种由具体的实体形式构成的空间中,社会性是体现于社会活动与空间实体构件之中。其次是审美教育功能,在空间构成的实体中,由传承文化构成的构件(如建筑、手工艺品等)是在继承和审美教育中发展的。最后是情感体验功能,在空间构成的构件中赋予一定的符号意义,人们从这种符号中体会到其赋予的情感。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它很强调社会功能,艺术对社会能够有一定的促进或促退功能[9]。由此我们可以理解设计艺术和公共空间的关系,在这种能引导艺术功能的空间中,公共空间如果从更深层次理解则会产生深远的意义,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同样具有符号一样的魅力,这种符号让受众具有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带有归属感的认同心理,对空间场所中的社会活动和传统文化意义的传承具有美育功能。

对公共空间理解的变化和研究的变化、由它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化、与社会公众的变化、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的变化来看,进一步理解社会公众、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和艺术设计学之间的关系,更容易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艺术设计学领域对公共空间的研究。当代公共艺术的实施,不只是政府或文化精英及专业艺术家单独决策和完成的事情,而是作为调动市民大众关注自身文化建设和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方式,培养自身的生活品质和人格素养的教育手段[10]。这种公众参与的公共艺术活动,应在一定的公共空间来进行,也可以是作为个人活动完成后在公共空间进行展示,但同样具有了公众的性质,在三维的实体公共空间之中,这种空间实际上由更大的空间所包括,在这个子空间的公共空间原来的拓展因素变成了更大空间的符号象征。公众的社会活动对艺术品起到由于感受人群不同而进行的不同的阐释,这种阐释是社会公众和艺术品之间的互动,公共空间在这种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从艺术设计学的角度对公共空间的含义进行阐释的动因所在。

结 论

从以上的论证来看,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理解作为艺术设计学研究视野中公共空间的含义,这种公共空间具有艺术、设计的功能和价值要求,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实体和非实体的空间,它既具有虚拟和非虚拟的特点,又具有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具有反馈,它存在于空间包围的空间之中,具有符号与象征意味,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对公共艺术产生一定的互动作用,对社会公众有联系纽带的作用。[11]我们理解艺术设计学研究背景下的公共空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设计的公共性,理解公众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理解人在什么形式的公共空间中与何种形式的艺术所产生的互动作用,理解在具体的公共空间形象与符号的表现方式。对存在公共艺术的公共空间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从源头纵横比较我们在现代意义上的空间环境艺术作品,理解不同的风格、流派、主义、主张和地域文化,正如贡布里希所说:“我们要求知,是因为我们想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事。在人类的早期,先民们通过神话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世界各民族都有这类似试图说明生与死、节气与天象的神话故事。一旦人们对神话提供的说明不满,力图弄清真相,这便诞生了我们所谓的科学,即说明我们在世界上种种经验的各项成果”,[12]探讨艺术设计学研究视野中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的关系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注释:

[1][3] 吕红医:《场所的丧失与重构-下三伏头村公共空间形态分析》,载于《新建筑》2004年第6期。

[2] 转引自赵凌云:《拓展公共空间——我们缺乏何种理念》,载《社会》2003年。

[4] 由于传统村落社会功能的传承性和实用功能,这里的“分级”主要指由于人的交往活动而形成的实体空间,美术学重点研究实体空间中由于社会生活形成的美术形态——作者注。

[5] 易英:《公共艺术与公共性》,载于《文艺研究》2004年第5期。

[6] 程大利:《走近当代的美术学》。

[7] 潘耀昌:《外国美术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

[8] 实体空间的视觉艺术符号主要针对大美术研究框架而言,建筑形式、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作为公共空间的视觉语言,对美术学研究中公共空间的要素与视觉形式的分析有重要作用。

[9] 王宏建:《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页。

[10] 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及价值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11] 对于艺术设计学研究视野中公共空间含义的总结,是一个在大艺术框架下的造型艺术的概括,主要是从实体和精神分析与视觉文化的角度,由艺术设计学研究范围的扩展来界定的。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2)

关键词:园林艺术 公共艺术 依存关系 人性化 公众性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优美环境的追求是人们无时无刻的努力目标。所以,以自然美为主要塑造对象的园林艺术应运而生,它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进而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维系人与自然的平衡中,园林的产生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什么是园林?我们首先从园林的含义入手。

一、园林与公共艺术的概念内涵

关于园林的名称和内涵,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由于园林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变化的,是一个“动性”的概念;再有,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不同的风格、流派,不同地域之间对园林的含义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所以,从“园”字的结构组成方面可以将其解释为,在限定的范围内,通过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的合理布置而创造的、可供人欣赏的、自然美的环境综合体就是园林。对于园林,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当人类文明从产生到发展这样一个特定阶段,人们发散性的思维将成为适应时展的必然产物,而对于自然的依赖性则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所以,园林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自然、技术、艺术三者之间的巧妙结合。

那么,公共艺术的概念是什么?“公共艺术”仿佛是一个新名词,对于公共艺术一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都围绕在艺术的公共性方面展开。一切具有公共性的、为公共服务的艺术形态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这是对公共艺术概念最直接的表述,虽然在定义上并未给人直接说明其具体形式,但有关在公共空间里公共艺术的使用,会给社会、人们带来巨大影响。

基于时代的发展,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作为为公众生活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巧妙地维系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化使人类生活环境不断地向外延伸,单纯的自然环境在不断缩小,将自然环境的精华加以提炼,从而创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现实空间,将成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主流方式。及时、有效地把握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点。

园林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提取而创造出来的人为环境,它是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同时它也是一门多种类学科,在园林的设计中,要巧妙地运用科学与艺术两者兼顾的手法,同时还要掌握建筑构造学、生态学、规划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与文学、艺术学、园林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所以,园林不仅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与展现场所。

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发挥在城市园林中,不但要满足游人欣赏、活动、游憩的需要,同时也能创造出美感。公共艺术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要适应所存在的空间环境、适应历史发展和适应大众所需。如果把空间环境放在首位,就是让设计出的公共艺术的形式能更加合理地存在于空间环境的这个载体之中。有些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没有考虑公共艺术与空间的整体效果,忽略了空间构成因素,出现主次关系混乱、设计零碎等一系列明显问题。

公共艺术自身对环境有着一定的依赖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门类学科互相影响,更趋向于边缘性,从而使公共艺术的概念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当今公共艺术运用各种材料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式,这样既可以让公共艺术更好地适应环境的需要,同时也为公共艺术向多样化发展指明方向。公共艺术与综合环境都会对人产生各种影响,所以,公共艺术作为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接主次、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二、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人性化设计

在园林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有着3000多年历史和高深造诣的中国园林,是世界东西方两大造园体系中东方造园体系的代表,其运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和自然风格的手段进行规划、设计,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地位。

西方的规整式园林讲究轴线对称,着重讲究人工图案美,显示人的力量,显示人对大自然的征服。所以,东西方园林虽然从设计理念上有所不同,但人在其中所显示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对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各自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园林的共性,促使园林艺术在更多方面交流融合。众所周知,宇宙中生命的存在都要经历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物种的延续一直沿用着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适应环境,另一种是改造环境。园林就是在这两种方式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智慧的产物,人类从产生到发展从未间断过对优美环境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对自然的态度为园林的产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它也是和生命运动有关的一种时空艺术,因而和人类自身有着深层的同一性。从这层意义上说,园林艺术可以说是人的艺术,是人设计的,由人创造、为人而造。它为不同种族、民族、阶层、时代、个体的人服务。

有人认为园林环境中的树、花、座椅和活动设施等就是人性化设计,其实不然,这只是满足了人性化的一个小方面。真正的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应是景观设计尊重自然、尊重每个人,从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自然地天人合一。

公共艺术古已有之,不同时代的公共艺术显现出不同的风貌。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当时社会的主要建筑活动发展而发展。由于封建制度的局限,古代的公共艺术都是围绕官僚阶层的口味、情趣,为了迎合上流社会的需要。到了近现代,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改善,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虽然人们周边的环境功能日趋复杂、技术愈加精巧,但对环境空间的形态要求日益增多,因此一批新的公共艺术类型相继出现。比如,有特征的人文景观、公共设施、广场的雕塑、室外的壁画、有趣的环境小品等都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公共艺术不仅便于人们行动,而且可以成为一种普遍的参照系统,一种行动、信念和信息的组织者。它可以让人很容易说出与这一环境有联系的许多事实和想象。

公共艺术设计的环境使用功能是一个探索人与环境关系的问题,它直接与人的心理要求、生理要求和行为方式有关。其设计的关注点在于研究环境的使用者与环境的使用方式。具体来说:

(1)关注公共艺术对使用者身体活动尺寸的要求;研究使用者在公共空间里活动场所空间大小等与公共艺术尺度的相互关系。

(2)关注公共艺术对使用者的生理要求,研究公共空间中的通风、采光、照明及舒适性、愉悦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3)关注公共艺术对行为方式的要求;在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中人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行为方式。

所以,综合起来看,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始终会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设计理念,并不断发展延续。

三、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公众性审美

园林景观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正经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世界的思想政治、经济基础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为缓和城市人口的心理压力,园林艺术逐渐从贵族阶层转向市民阶层,公园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公园的形成使园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直接,开始把园林引向公众。人类的生存依赖自然,同时,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淡而不远的交往也总体现在城市公共景观绿地空间及在居住地附近的游乐过程之中。公众景观除了满足大众的生态及审美需求,也满足了其交往、寄情和参与的生活需要。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存在,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一是由特定的空间所决定的,通过视觉传递所产生的形象的开放性;二是由公众审美观念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决定的开放性。公共空间不仅要满足公众性,还要使其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重要连接手段,公共艺术在艺术形式、造型形式、空间形式等方面要保持很高的一致性,统一为时代和公众服务。

公共艺术要适合公众的审美需求,即为广大公众提供适当的艺术形式。事实上,公共艺术就是一种公共化的艺术,公众必有其基本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市人群之间有一定的互动性,它是城市与城市人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整体之外,要将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大众交流、联系参与的重要手段。让公众主动参与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创造,使空间环境顺利地完成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过程。

当社会开始迈向现代化、城市化及民主化进程时,大众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都在提升,在当今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园林作为先导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再艺术地再现自然,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园林景观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相促进与发展,它们都为城市中的人服务,而行为的主体是城市,园林城市建设则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所以,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既是对城市人口生活方式的协调,也是对人们行为的引导;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同时也为城市的文明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科项目《黑龙江省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552092)

参考文献:

[1]李.园林景观设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崔松涛.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7.

[3]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3)

一、前言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中,重实用和重技术的教育倾向非常严重。尽管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受传统基础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划分文理科的客观现实仍未根本改变。由于理工院校学生入学前的学习背景大多为理科,入学后自然科学又是他们的主要课程,所以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尤其是艺术素养更为匮乏,成为制约理工科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理工科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解决理工科院校学生创造力不足、想象力较差、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理工科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以课堂教学、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举行系列艺术讲座等形式,使大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本课题在对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现状考察时发现,各高校的艺术课程开设大不相同,随意性强,课程体系结构松散,缺乏系统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编排、教学任务和目的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技能化、专业化倾向。如何优化艺术类课程体系,更加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艺术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目前关于艺术素养的表述仍是一个存在争议而无定论的概念,甚至由于对其理解和表述的泛化而使得教育过程中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在考察了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我们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特征。艺术素养主要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

 

三、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构

 

1.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定位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其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目标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确立课程目标,不但可以确定课程设计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本课题认为,理工科高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 在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感,通过对艺术作品分析、批判、评价,提高审美素养,发展形象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培养其健全和谐的人格。

 

2.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首先,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内容选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基础性与普及性

 

一方面,由于学生具有的艺术知识的层次不一,对各种艺术种类的兴趣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根据大多数学生已有的艺术知识状况和兴趣,设置课程内容和难度,要满足大多数学生对艺术知识的需求,强化和突出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艺术类学科本身种类与内容繁杂丰富,在有限的学时中教授和传播优秀的艺术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应当科学化、合理化。应削弱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要同专业艺术教育区别开来,加大公共艺术课程中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公共艺术课程具有一定的普及性,真正成为适用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课程。

 

②整体性与层次性

 

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共艺术课程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课程,被分为若干种类只是人为的结果。开设公共艺术课时,在艺术素养结构要素的前提下,课程设置上需要注意艺术知识整体与局部的问题,基于学生在艺术资质和审美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的个体差异性,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设计上应具有层次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艺术理论、艺术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与提高。

 

③综合性与系统性

 

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主要体现在艺术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素养与其它素养之间尤其是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上。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艺术素养的基础,其他素养都是在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审美素养是艺术素养的核心和纽带,艺术情感素养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艺术创造素养是艺术知识、审美、艺术情感的的综合表现。综合性的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艺术素养构成要素的内在结构及其关系。使公共艺术课程之间建立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艺术知识,使艺术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④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像中受益,而历代艺术又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在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比较,可以提高想象能力,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就理工科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而言,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设置时,要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使学生了解到艺术手段和科技手段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更美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产生兴趣,并为其今后进行创造性地活动奠定基础。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划分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领域。

 

艺术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有赖于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例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将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

 

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书法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电影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中外戏剧文化精粹》《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与管弦乐》《声乐基本原理与技法》《视唱基础》《中国民族舞练习技巧》《舞蹈形体与气质培养》《影视后期制作》等。

 

②艺术审美类课程群:

 

艺术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交响乐赏析》《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外名曲赏析》《京剧艺术欣赏》《器乐作品欣赏》《世界经典电影欣赏》《中外名城赏析》《中国园林赏析》《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中国民族服饰赏析》等。

 

③艺术创造类课程群:

 

艺术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三维动画制作》《舞台设计》《合唱表演》《器乐演奏》《小品创作与表演》《经典电影配音体验》《健美操》《舞蹈表演》《相声表演》《歌曲演唱》等。

 

④艺术感悟类课程群:

 

艺术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艺术精神》《书法的艺术哲学》《艺术与科学》《电视传播技术与艺术》《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艺术和文化中的种族性》《后现代艺术与美学》《老庄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等。

 

四、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的管理对策

 

1.加强宣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公共艺术课程要深入实施,首先在观念上要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及艺术素养在人生当中的作用和价值有较深刻的理解。加强宣传,改变原有的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就是休闲娱乐的课程的肤浅认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上来。建议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纳入学校教育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使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营造校园艺术教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部门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周期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并将其纳入第二课堂学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艺术活动,使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获得展示和发展艺术才能的机会,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到艺术文化活动中去。

 

3.建立与理工科专业互补交叉融合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

 

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科学、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是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想选择。在教学的实践中,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尤其是专业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和讲授,不断丰富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有理工科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模式。

 

4.在公共艺术课程的四个基本领域,提出了对学生的最低学分要求,通过试讲或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各领域课程的基本情况。

 

至于具体选什么课程,学生在学分制约和教师指导之下自主去选择,在自由选课和教师指导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协同发展。

 

5.规范艺术类公选课程遴选程序。

 

通过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等形式,不断地增设和淘汰课程,在公平竞争的机制下,逐渐推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艺术类公选课程。

 

6.通过引进和自主培养两种方式,加强公选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增加课程系数、外出研修等),使更多优秀的教师乐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在教学的实践中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经验,从而使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7.改革公共艺术课程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关注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体验。

 

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是检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促使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措施,提高艺术素养是衡量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由于艺术素养的构成要素是复杂而多维度的,因此在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内容中,不应当只体现艺术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要涉及学生审美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是否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否根据所学获得艺术知识在实践当中进行创造性地运用等纬度。本课题认为,由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感性认知贯穿教学始终,公共艺术课程考核要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给与更多的关注。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4)

关键词:公益海报;文化特性

信息时代的公益海报在多元化的设计领域中,为设计师提供了无限创意的空间,同时也成为现代设计文化和观念的传播者,它在有效传达人类精神文化领域的主题下以神奇的视觉符号,在非凡的创意中注入文化理念,让设计与心灵对话,传达设计文化的视觉语义和生命力,并成为反映时代文化、先进文化的传媒代表。

1 追求主题系列化的文化表述

平面公益海报这种图形媒介的传播媒体,凭借方寸纸上的静态图像除追求文化品位外,怎样才能提高观者的视觉注目率及信息接受率?近年来公益海报的主题系列化诉求所形成的大规模视觉优势,可使主题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深度表现,既提高了传播力度,又使主题的引导及说服功能更具亲和力,强化了观念,丰富了视觉表现。这种在中心主题统帅下追求子主题系列化的文化表述,其内涵的深度思考和延展体现出信息时代公益海报的又一个文化特性。

1.1 意念集中的系列子主题

任何作品都应传递出主题思想,反映创作的意念。从属于中心主题的系列子主题必须鲜明地表达出海报主题的思想内核,即传递的意念必须集中,既简洁而明确,又给人以清晰明确的概念,这样由多个相同意念的子主题构成的系列化组合,搭建出坚实的意念堡垒,由此而形成的强大的视觉阵容及主题攻势,可使观者在对主题深度感悟时,又增强了记忆力。

1.2 多视角的独特表述

明确了中心主题的思想内核后,系列化子主题的表述必须从新颖而独特的视角来切入主题,并创造出独到见解的一组节点式的子主题,以此具体展开其表述方式,充分拓展想象思维:或从宏观的角度、社会价值的角度、个人观念的角度、危害的角度等方面去挖掘新创意;或运用文学中的比喻、推论、类比、假设等修辞手法来启迪创新思维,从中寻求最具新意的、最有内涵的、最绝妙的一组语言结构形式统一化的子主题,这将作为创意设计中表现的主题理念和创造画面效果的基础定位,是形成系列化风格的内在生命线。多层次、不同角度的诠释将更加突出主题的信息力度,让大众在同样文化理念的信息传递中接受观念、接受信息,这种与众不同的主题系列化风格体现出作品的个性魅力。

1.3 揭示主题的深刻内涵

如果一件设计作品,特别是传播观念的设计作品不能开掘出令人心动不已的思想内涵时,当然就算不上上乘之作。具有深度思考力的公益海报其实来源于设计师对平凡生活的细心感悟,思考着生活带来的观念、价值、审美、创造的哲理性,既是最能让广大观者在情感上引起共鸣的话题,又是借助不同的表现手法来间接暗示的深刻哲理,从而给人们以更多的文化启示。

2 体现时代文化观念的公益主题

随着国际经济的日益融合,传播空间的巨大变化,艺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人们越来越需求精神世界的多元感性满足,海报艺术作为信息传播的交流媒介,以图形语言和注入文化理念的主题设计碰撞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领域,成为最具精神浸透力的传媒之一。

文化概念早已融入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于人类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文化一词在《词海》中“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可见文化是一种积淀,是一个创造过程,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是构成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不同的时代就会传递出特有的文化观,现代艺术设计在现代文明进程中所体现的先进的设计观念、设计思想、设计手法无不蕴涵着现代文化的创造精神,而作为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平面公益海报正反映人类精神深层结构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生活观所构成的意识形态,并对群体行为模式予以引导,推销时代新观念,引发公众的公共意识和公益行为,这种满足人们精神功能需求的艺术作品必然赋有深刻的文化特质。“主题是一种思想,是一切艺术作品共有的基本要素。”传播明确观念和思想的主题是公益海报设计过程的核心及灵魂,其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理。内涵丰富而鲜明的主题海报传播着精神文明,引导着社会舆论,支配着公众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推动着社会公益事业的迅速发展。

3 注入本土文化的设计理念

在招贴设计中注入本土文化,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过程,以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来丰富自己的个性语言,在现代设计的共性中去寻求个性化的创意表现,这种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的创意体现出信息时代公益海报设计的又一个文化特质。

我国是一个东方文明的古国,积淀着非常丰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传统的文化艺术更显示出无限的审美内涵,传统绘画艺术体现的那种神韵、空灵的艺术精神。观念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表现是公益海报创新设计的追求,深层次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与图像元素,巧妙地吸收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以体现出中国文化内涵的个性化设计。

4 传达文化概念指向的符号化图形

符号是一种高度概念化的指向形象,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公益海报艺术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绝妙的符号图形进行文化概念的形象表述,注重主题内涵的深度拓展,即依靠图像来表达对象的象征性,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从而体现一种既简洁而又蕴藏丰富信息内涵的视觉符号形式,并赋予明确的意义指向。

“图形一词通俗所指就是那些具有广告性质的图画作品,具有认为设计性、着意于说明某种概念的视觉符号,总之,它明显和美术作品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和意义。”图形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延展,从传统手工技法产生的图形扩展到现代的摄影、电脑等科技手段所演绎的图形中,无不浸涵着不同文化概念的符号意义,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图形语汇,并成为媒体传播中投射信息的主要载体。“所谓‘设计’,就是将视觉语言的这些优势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发射力量和迫使受众不得不接受的功效。”

5 结 语

面临“信息技术全球共享”的时代,公益海报艺术的文化内涵会不断的延展,文化特质也更加突出。电脑图形设计所创造的前所未有的高精度、高效率、以及丰富而全新的视觉表现效果,为公益海报设计师提供了一种超乎想象的创意空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一种新的作业标准,并带动公益海报艺术走向更为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张树庭:《有效的广告创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傅根清《广告原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黄建平:《广告招贴设计》,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5)

我下面所讲的,首先我们在讲艺术基金会的时候,我们可能要谈到中国的公民社会;中国的公民社会总体上的概念,这个表是我在2000年在上海的一个国际会议上介绍情况的表格。中国的公民社会,大体上有一种是属于官方的,上面是官方的NGO形式,下面是属于民间的。官方的特点,中国NGO公民社会发展当中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具有相当大的官方色彩,而且中国在以前几乎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公民社会,所以官方的NGO是中国NGO当中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也很壮大。民间的NGO有两部分,民间组织这一部分当中,就是我提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所管辖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这几种类型是目前民间组织的一个主体。下边还有一些草根的NGO或者是基层的NGO,是指的一些不需要或者不一定在民政部门注册的一些非注册的机构,或者是一些备案制的,或者是在机构,在学校内部的学生社团。这样一个公民社会总的一个概况,在去年年底的中国《蓝皮书》当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这些机构当中的组织规模如何?总的加在一起,估计大概有800万到1000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差别呢?从定义上讲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公认的定义,你有你的定义,我有我的定义。在这个当中,刚才我提到由民政部、民政管理所,就是我们民间的非盈利主体部分当中大概超过40多万,就是这样一种在800万到1000万当中,我们的民间组织只有占0.5%,这个数据我在看包括美国,包括欧洲,包括日本,他们都在超过4%-5%,他们要比这个数量大得多。

这里边基金会占多少?中国的基金会目前一共有不到2000家,在40万多民间组织当中只占0.5%,但是中国比较少。中国的基金会在解放以前,中国是有基金会的,但是大陆解放以后,整个慈善跟基金会组织处于被取消和被合并了,在解放后长达30年当中,中国的基金会是一个空白,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成立起来的。大体上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经过三个阶段,1981年到1988年是初建期,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无序期,因为是无章可循,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第一部《基金会管理办法》,1989年国务院又颁布了《社会团体管理条例》,这样从1989年以后基金会处于一个起伏发展,上上下下的时期,大家可以看到。从2004年中国的新的基金会办法公布以后,确定了非公共基金会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第二点,就是中国基金会的行业是很弱的,目前中国的基金会只有2000家还不到,美国是10万家,比如我们的台湾有4000多家,大体上国际上在NGO当中其中的5%左右是基金会,中国只有0.5%,但是我们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需要基金会这样一个具有公益性的,具有一种对社会,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对社会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我们说尽管目前我们基金会还是很弱,但是在中国发展过程当中,它将会逐步地发展起来。第三点,可以看到艺术基金会更弱,长期处于后发展和忽略的状态,产生这样的现象,政府对基金会发展的担忧,在中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当中,大家可以看到最近中央新的全会,提到“十二五”已经把文化发展放到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也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尽管我们现在的基础很弱,我们将来的发展前途还是很宽广的。这是我今天介绍的第一部分,就是中国公民社会。

专门对中国的艺术基金会做了一点调查研究和访问。就像我刚才提到的限于艺术基金会,没有谈到更广泛的艺术领域。有三种类型,一个是专注于艺术发展的非公募基金,像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的例子,专注于;还有就是兼有艺术发展的,虽然基金会是一个更综合性的基金会,或者是关注别的方面,同时专注在艺术发展,这是在非公募基金会当中的两种类型。在公募基金会当中,专注于艺术发展的公募基金会目前我们还没有访问到,只访问到兼有艺术发展的公募基金会,还是很多的。除了基金会以外,实际上中国还有一种专业基金的形式,这种形式也是中国政府所承认的,实际上在你的事业单位也好,其它的社团也好,都可以设立专项基金,专项基金所关注也可以是艺术事业,所以现在专项基金是一种很好的发展趋势,包括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也吸收了很多专项基金。另外现在还有一些在境外设立的艺术基金,在文章里都有。按照省、地区,非公募基金会江苏省是最多,有115家,北京是75家,这个数据是按照地区分布。下边有一个数字,与艺术有关的非公募基金会,实际上北京是独占鳌头的,其它的地方很少,可以看出来,在非公募基金当中地域性的变化还是很有特点的。

在我们访谈当中主要是访谈了九家专注于艺术的一种基金会,一共有九家,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李可染基金会,国际艺苑,北京市黄胄美术基金会,北京市中华世纪坛艺术基金会,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潘天寿艺术基金会,广东省林若墨艺术基金会,这九家是我们在访谈当中做的调查,在调查过程当中,这些机构成立的年限,所在的地方,从地域来开,上面两家属于在民政部登记的,国家管辖的,后边这七个都是属于地方管辖的,从地域来看,前四个是北京市地域,其它是其它地方注册的。从主管单位,所属范围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九家的范围像吴作人基金会有七大领域,中国艺术创作、中国艺术史批评、艺术史研究、中国艺术交流、艺术教育、艺术管理、社会公益,还设立了吴作人基金,这是吴作人基金会的情况。李可染艺术基金会除了发扬李可染的精神以外,还有文化交流,刚才院长也提到了艺术传播领域,应该说这些领域都把艺术传播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领域。这四个是四个在北京的基金会他们的业务范围,所做的主要工作。最后三家是在外地的,一家上海,一家浙江,一家广东,他们所专注的领域,都是在艺术方面。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6)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城市公共艺术交互设计应用现状

公共艺术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的需要、认知、理论批评的发展而持续变化着的;对公共艺术的概念内涵可以理解为:公共艺术是以大众的需求为前提,以政府、机关单位、艺术家、设计师的指导为动力的艺术创作活动;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交互的意思就是“互相”,简而言之就是双向互动的意思。那么在公共艺术中“交互”是一种双向传达,是一种参与过程,在参与艺术活动或作品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包含思维的互动、行为的互动、五感语言的互动、心理的互动等,强调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双向交流,以达到作者与参与受众信息对接的目的。

1.国外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应用的现状

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是诞生在1960年以后的美国,伴随着二战以后美国重新对战后城市进行规划建设,艺术领域精英文化的消失,艺术家们把艺术创作搬到了城市公共空间去,大量室外艺术作品的出现,使得公共艺术一词终于诞生;美国的公共艺术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由整座山体雕成的拉什莫尔国父纪念碑,它成为窥视美国公共艺术实现其国家价值观的绝好范本’。

战后日本对公共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努力探索,最具有创新与个性的作者以草间弥生为代表,她是一位极富影响的公共艺术家,被日本国内称为“怪兽婆婆”,她的作品艺术实践非常广泛,涉猎绘画、拼贴、雕塑、表演、电影、装置、音乐等多个领域,作品多寓意生命的主题,无穷尽的原点和条纹,艳丽的色彩像海洋般浩瀚无垠,错乱的时空混淆真实空间的存在,都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韩国的公共艺术发展也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强调创新精神,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影像艺术之父“之称的白南准,他是一位韩国视频装置艺术家,创造了前卫公共艺术装置作品。这种延续传统的同时有强调创新的探索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2.国内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应用的现状

新中国建国初期,当代公共艺术的良好开端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天安门广场的建设,到改革开放后,主要以1979年首都机场壁画影响较大,从此,以城雕、壁画为主要艺术表王见形式的中国公共艺术进入―个快发期。此段时期公共艺术在中国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及深圳、大连等沿海开放城市发展,尤以1984年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园的建立为代表,但此时的公共艺术缺少互动性的设计。

随着城市的建设,对城市公共艺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20世纪末叶国内的城市公共艺术以城市雕塑为主,其次为壁画,表现的题材有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神话传说和生活场景等,表现手法有具象也有抽象,这些城市公共艺术往往安置在某一固定地点供大众欣赏。数字化技术对城市雕塑的影响十分明显,未采用数字化技术的城市雕塑一般是艺术家先用雕塑泥做一个小稿,确定方案后按原比例放大,可翻制成石膏,还可铸铜或者用其他材料,而采用数字化技术的城市雕塑,使用三维立体雕刻机就可以直接将作品输出。

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使城市公共艺术实现的方式更加方便,呈现的方式更为多样,不论从材料、手法还是表现题材上都要比传统的城市公共艺术更加多元化。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7)

关键词:公共艺术建设;中国国情;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2-0019-04

自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概念引入中国大陆,很快因其形式多样及在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显著作用引起诸多领域学者和艺术家的重视。来自文艺批评、美学等领域的学者注重探讨以美国“百分比艺术”为代表的欧美公共艺术策划理论及其社会学意义,雕塑家、壁画家则开始尝试在室外作品创作设计中验证公共理念,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中国公共艺术实践推进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快。这一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固然是由经济、工艺、管理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其本质又应归结为理论与实际环境相脱节等原因。需要看到,目前中国公共艺术建设领域的主要指导理论基本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渠道多样且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相互矛盾之处,在公共艺术建设实践及后续管理中已经暴露出不适应中国国情的问题,遵照此类理论建成的部分公共艺术案例也面临多方面质疑。这种局面如果不能及时扭转,势必会造成建设资金的浪费和因法规空白而形成的纠纷,最终将制约公共艺术在中国的推广,对城市文化建设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基于中国当前国情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答案应当来自无数个体基于各自目标努力的宏大进程中。根据艺术的一般规律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相关经验,以下几项工作应是不可或缺且必须及早进行的。

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艺术的标准界定工作

当前在艺术批评、实践和教育领域,围绕“公共艺术”展开的激烈争辩有些混乱,以致很难达成共识。之所以如此,并非因公共艺术自身形式多样和定义模糊,而是理论界对“公共艺术”的界定标准见仁见智。有观点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环境雕塑、壁画即公共艺术,这佐证了当前中国公共艺术研究领域存在的“‘泛公共艺术’倾向”;有观点认为所有经过艺术化设计的街道设施均为公共艺术,如此,某些学者批评中国公共艺术建设“肤浅”也就并不为过;还有观点认为,应该严格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界定公共艺术,因此,中国当前能够归为公共艺术的作品实在少之又少。因此,中国公共艺术建设尚处于萌芽阶段就陷入了窘境,公共艺术批评亦如是。

所以说,对公共艺术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划分是客观需要。广义的公共艺术几乎包罗万象,我们必须本着由简到繁、由易人难的原则,以“造型艺术中的城市雕塑、景观艺术”为主先从狭义上来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在狭义的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应该是当前国情下推进公共艺术建设最好的实践承载形式。因为较之壁画这一基本属于平面的艺术,雕塑的三维特性与公共空间既有本质上的契合,又比景观能表达更多的内涵。其次,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已有一定积累,国内多个大中城市都出台了自身《城市雕塑规划》和《城市雕塑管理办法》,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有可靠的法律法规保障。再次,中国雕塑界对公共艺术概念已经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探索,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具有人才和相关环境理论支撑。最后,在当前国情下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能依靠相关建设部门的财力支持,并为借鉴欧美艺术基金会形式逐步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筹款机制创新提供了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如果确定这样的理念,尚需注意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二者的区别,并不是所有的当前存在的城市雕塑都属于公共艺术作品。目前看来,狭义公共艺术在位置上应具有开放性、题材上具有通俗性、形式上具有综合性、内涵上具有现代性、功能上具有实用性、空间关系上具有互动性、对所处环境具有归属性、表现手法上具有趣味性。不具备这八种主要特征的城市雕塑,如位置上有专属性的、题材严肃的、形式上传统的、历史悠久的、排斥实用功能的、空间关系上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并非为所处环境专门设计创作的城市雕塑就不属于公共艺术范畴。从这八个主要方面深入开展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比较研究,将有利于在当前中国国情下更准确地界定公共艺术个体及整体特征,以期更有效地进行公共艺术理论建设、实践探索及艺术批评。

二、吸收国外公共艺术建设理论时要注重国情相似度

在当前围绕中国公共艺术建设展开的理论争鸣中,主张全盘吸收欧美相关理念,从社会学出发看待艺术与公众关系的观点为多。事实上,在欧美公共艺术实践中很少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方法论。以公认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流派――最低限雕塑(minimalsculpture)为例,其早期代表通常是较大尺度的室内试验性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意图原本是希望观者根据自身的“感受性和知觉性来作客观的评价”。只是到了“1960-1970年代,许多最低限雕塑的纪念性的尺度,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个给特定空间或特定场所搞雕塑设计的概念”。这一概念的产生与欧美国家保障艺术建设资金的机制相结合,逐步出现了遍布欧、美、日城市公共空间的巨大、简洁的最低限公共艺术品。最低限雕塑家对实体组织与建筑空间组织关系的探讨,又“不可避免地引向了室外,导致去组织或者再组织大自然”。这正是另一种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流派――大地艺术的由来。无论是最低限艺术家还是大地艺术家,他们从不同方向探索艺术价值的努力,在具有同一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殊途同归,在不同程度上都放弃了传统艺术承载的教化、提升作用,最终呈现出今天欧美公共艺术的整体面貌并为其他国家的研究者所感知。欧美公共艺术实践过程中借鉴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以及由这些实例进一步总结归纳出的公共艺术建设理论,无不是植根于欧美发达国家自身国情的,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复制到尚处于发展阶段,其文化传统又与之截然不同的中国,目前尚不得而知。

中国公共艺术建设的宏观背景是处于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微观背景则是当前中国有代表性的主要城市现实环境。从宏观上看,在处于现代化追赶阶段的中国试图一蹴而就,直接从立意、空间位置、筹款方式上推进带有后现代属性的公共艺术,是不符合艺术规律的。从微观上看,中国许多城市连基本的街区市政设施都不完全,甚至刚刚具有用艺术提升城市形象的意识,这与欧美发达国家市政设施完善,城市雕塑星罗棋布,只能见缝插针结合市政设施环境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的情状是大不相同的。

因此,在中国当前国情下应特别注重依靠具有艺术任务承接资格和相应能力的雕塑家、画家、景观设计师以及建设职能部门的自觉来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要求这些实践者都熟谙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可能不够现实,但是对他们来说在方案中逐步增加公

共性,使作品从内涵、形态上更好地与公众互动是不难做到的。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步行街都出现了表现当代日常生活或传统生活、工作场景的写实人像,这些虽然是对美国艺术家小强生等公共艺术先驱的借鉴行为,但更大程度上还是源自写实艺术在当前中国文化环境中的高接受度。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的繁荣正是公共艺术建设与中国国情契合的绝佳体现。

三、注重利用现有管理法规及法规执行单位优化公共艺术环境

欧美国家的很多公共艺术作品在所属环境中具有非永久性,有些可移动,有些可人为控制作品消失的时间节点,如克里斯托的《山谷幕》和《包裹德国国会大厦》;有些消失的时间节点则交给大自然控制,如罗伯特・史密斯的《螺旋形防波堤》,更有许多根本就是“行为”。虽然这样,依然有许多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追求永久性,并因为它们与公众互动更密切而引发一系列后续管理中的问题,最低限雕塑家塞拉的作品《倾斜之弧》因阻挡交通被拆除就是一例。因此,基于中国当前国情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还必须注重公共艺术品建成后的后续管理工作。

由于公共艺术品的特征决定其形式比传统城市雕塑更为多样,部分结合水景,部分结合声光电设备,而且其出发点也要求作品更亲近民众,因此比利用基座与公众保持距离的传统城市雕塑更容易造成游人特别是儿童的意外人身伤害,同时也必然比传统城市雕塑需要更多的维护工作。由于上述公共艺术界定标准不一的原因,中国当前公共艺术后续管理的相关法规十分匮乏,从长久来看不利于公共艺术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妨碍其在繁荣城市文化方面持续、有效地发挥自身作用。如果能在参照现有国内大中型城市制定的《城市雕塑管理办法》及相应城市雕塑工程技术质量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利用修订和增补的办法逐步加入有关公共性的条款或相关内容,借助现有管理法规执行单位,如建设局、园林局的维护力量。在此基础上逐步对适用于公共艺术品管理的地方法规及地方标准进行探索,应当是一条优化公共艺术管理环境的较为稳妥、务实的技术路径。

四、注重利用现有美学理论衡量公共艺术审美质量

即使在公共艺术实践历史悠久、相关理论基础雄厚、社会文化更为多元的欧美国家,如何衡量公共艺术品的审美质量依然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更不必说在相关建设刚刚起步的中国。审美标准的差异与界定标准的混乱同样容易影响公共艺术建设在中国城市中的推进。

显而易见,作为艺术的公共艺术作品首先必须以形式美和艺术美的相关标准衡量其审美质量。正如陈云岗先生指出的:“(公共艺术)最终要落脚在造型物上,这个造型物的核心价值所体现的是审美而不是其他功能。”与此同时,强调“艺术自律”的传统艺术美学又难以解释艺术品进入公共空间后向公众所作的必然妥协。另外,由于公共艺术品往往还能提供有限的乘坐、休憩功能,这就进一步要求公共艺术品在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知识,使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技术美学的相关标准。

艺术美学和技术美学均无法完整衡量公共艺术品的审美质量,因为它们只涉及作品本身而不包括作品与所处空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新兴的环境美学值得关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环境美学理论研究逐步深入,拓展其应用范畴的工作也一直在进行,已有环境美学学者利用相关原理来衡量城市雕塑的审美价值。通常来看,公共艺术品与所属环境的关系比城市雕塑与环境关系更为紧密,优秀的公共艺术品应该能够提升其所在自然、人工与人文环境的审美价值。因此在当前中国国情下,要特别注重环境美学、文艺美学和技术美学在衡量公共艺术审美质量过程中的结合运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围绕公共艺术审美标准产生的争议,也能为相关美学理论研究成果产生重大应用价值提供通道。

五、结语

公共艺术在中国推广所遇到的困难,并非因为当代公共艺术这一形式本身不适合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其源自西方的建设理论全盘照搬而很少结合中国国情予以扬弃造成的。在中国,公共艺术不应成为无所不包的艺术概念,也不具备动摇现有学科体系的能力。中国公共艺术肯定不会是未来所有门类艺术的必然发展方向,但也不能因目前的一些困惑而怀疑其在中国发展的前途。适度的争论很有意义,比如需要加快探讨公共艺术界定标准,以向实践者和公众明确解释什么是公共艺术,什么不属于公共艺术以及怎样分辨。但“不争论”也不失为一种努力方向。根据中国当前转型期的特殊国情和中国城市具体环境现状,借助现有职能部门及相应管理办法,依托现有审美标准,循序渐进,自点及面推进公共艺术建设,寻求公共艺术在反映、引领社会的同时与后者协调发展而不是冲突对立,必然能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公共艺术建设之路,中国的城市建设理论研究者、艺术实践者以及绝大多数的公众,都将受益于此。毕竟,城市需要公共艺术,时代更需要公共艺术。

参考文献:

[1]孟彤,公共艺术:学科还是泡沫[J],美术观察,2011,(6).

[2]季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0,(5).

[3]杜宏武,唐敏,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由来・理论・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