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量化投资的步骤

量化投资的步骤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2 09:05:04

量化投资的步骤

量化投资的步骤篇(1)

把市场调研这样复杂的工作,简单清晰地分为若干步骤,其本身是有误导作用的。但为了书面沟通的需要,我们不得不这样做。至于工作步骤划分有粗有细,也十分正常的。然而,我发现对市场调研步骤的划分出现了各种偏差,当这些偏差常见诸于报刊书籍时,其误导作用更显得不容忽视,窃以为应该迅速加以纠正。

偏差之一:为追求步骤的具体化,而把某种特殊调研方法的步骤当作一般的市场调研步骤。

最常见的是把问卷访问法(Questionnaire)的步骤具体化,称之为市场调研的步骤。这样就很容易使读者和刚进入该行业的同仁误以为问卷访问就是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方法常用的有二手资料收集法(Secondary Research)、访问法(SurveyResearch)和实验法 (ExperimentaI Research)。而问卷访问只是访问法的一种而已。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地严格认真的话,实际上,问眷访问只是一种收集信息的技术,早已有更多的调研技术可与之平起乎坐,如观察法(Observation)、态度量表法(Attitude Scales)、投射和深度访谈 (ProJective Techniques and Depth lnterviews)等等。

出现这种认识偏差的同仁,可能是对市场调研没有全面了解,对先进的调研方法和技术知之甚少。

偏差之二:详述次要环节,丢弃重要步骤。

我见到这样的调研程序设计,其第一步骤便是“调研方案设计与提交”。我还见过这样的调研程序,第一步是“客户的要求”,第二步便是“计划建议书的提交”。我认为这些操作者属于就调研而调研的人士,他们忽视了市场调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市场调研的目的是为经理人员更好地决策提供有效信息。调研程序设计中缺少“背景情况的认识”和“调研问题的明确”这两个重要步骤,恰恰反映出现阶段大量的调研不能帮助经理们决策的原因所在。

我认为正确的市场调研步骤应该这样设计划分:

1.明确客户所面临的管理决策问题,也就是背景情况的认识。

这一步骤在经理人员无法清楚理解和表述其问题所在时显得尤为重要。有时,客户似乎提出了其面临的决策问题,但还是要根据背景情况分析。

H国一著名汽车厂家要在我国投资建立一摩托车生产厂,他们一开始提出的决策问题是“哪里投资环境好?”,并且把浙江萧山定为调研对象,这是个实地考察的调研方案。然而,调研刚开始就发现他们的决策问题首先应该是“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摩托车政策是什么?”,从而成为一个只需二手资料收集法就能解决的问题。

2.把管理决策问题转化为市场调研问题,也即调研问题的明确。

管理决策问题是指经理人员要做的决策,而调研问题是指能帮助更好地决策的信息提供。

浙江省一软件开发商推出一个家教软件,同时他开始面临投资多少资金开发市场的决策问题。市场调研公司要帮他收集什么信息呢?这次的调研问题是:国内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愿意购买家教软件的比例是多少?对该类软件的接受价位如何?

然而,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其中的毛病。第一个问题应该改为:国内在用并且配置能支持该软件的家庭电脑有多少?第二个问题也得改为:其中愿意购买正版家教软件的比例是多少?

调研问题的明确决定了调研数据是否精确有效,而在调研设计中把这一重要环节“省略”的操作者,正是无效调研报告的始作涌者。

3.调研方案设计。

在这里,我们要估计调研信息的价值,确定提供什么精度的信息,选择收集信息的方法和测量技术,根据调研方法确定地点、对象、抽样规则等,还要确定数据分析方法和报告提交方法。当然,时间、费用和人员安排也是不可缺少的。最后,把所有这些内容写入调研提案。

4.现场收集信息。

现场不仅可以是被访者家里,也可以是商业区,也可以是自己公司的监控室里,甚至任何合适的地方。

5.信息处理分析。

指信息从现场回到项目研究经理手上以后到报告撰写前的所有处理程序,又根据不同的调研方法会有不同的步骤。如,座谈会有审核、分类、编码、整理音像带、补充、统计(半自动)、制图表、打印、归档等。问卷法有审核、分类、编码、录人、缺失检验、分维度统计、制图表、打印、存档等等。

6.报告形成、提交。

分析报告的形成也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很多客户会提出,要在现场部分’工作完成后,数据处理前先提交中期报告。有的客户则会要求项目经理作解释讲演,那就需要一份讲演稿。这些形式的报告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最终报告均有较大区别。

7.总结反馈。

量化投资的步骤篇(2)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造价控制的相关概念

1.1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概念与操作过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招标人或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反映工程实体消耗和措施性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投标人,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的计价方式。

1.2工程造价控制相关概念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简单理解就是工程价格,包括从项目评估开始,进行决策、设计招标、直至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投资管理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土地费用、设备费用、技术劳务费用以及其他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费用等。工程造价控制则是投资方根据市场环境,从公司经营角度出发,通过对价格控制达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方法。

2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成败,关系到造价的投资经济效果的好坏。因此,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1科学评估项目投资目标从开始办理工程施工手续需要缴纳的各项费到建筑工程费用,业主应按照工程项目的要求,根据市场化原则确定投资计划,科学确定工程控制投资目标。同时应积极了解市场行情,以及各种应缴费用情况和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如地质、交通、水电等,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费用情况。比如一个建设项目需要缴纳的前期费用主要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白蚁预防工程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而对于以上各项费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因此业主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各项费用承担的比例,详细测算拟建工程应该缴纳的费用额,并注意各项费用的减免范围,做到心中有数。

2.2科学预测市场价格合理预测市场价格的目的在于形成预期综合单价以及工程造价。它要求建设单位在进行招标投标前,需要对完成工程项目所需的费用,对工程量清单中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必须要有一个初步的预测,对每项工作内容的市场价格必须预测一个可接受并且切合实际的价格范围。如建设方可以根据由社会平均水平编制的消耗量定额及人、材、机的预期市场价格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市场价格预测主要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根据相关的资料统计,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是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1/4的技术设计结束前的工作阶段。因此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以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3.1基于限额设计的造价控制限额设计,即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照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并严格控制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不突破总投资限额的工程设计过程。投资分解是确定限额设计指标的主要方法,首先根据投资估算编制限额设计的总额指标,限额设计总额一般只下达投资限额的90%,以使项目经理或总设计师留有一定的调节指标。限额设计总额再按照项目各专业特点及成本分配规律进行分配,这种分配往往不是仅凭设计任务书就能办到,而是要进行方案设计,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它是在投资额度不变情况下,使用功能和规模的最大化问题。限额设计贯穿于工程的各个阶段:①方案设计,其任务是开展方案比选,明确设计创优的目标,进行设计的规划和投资目标制定,酝酿设计的质量、进度目标,以及进行方案的投资框算和初步评价;②初步设计,它在整个设计过程控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目的是适时地制定出相应的目标规划方案、专业设计的目标,深化和控制设计优化目标等;③施工图设计阶段,该设计形成最终成果,是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其重点应在工程量的控制上,工程量一经审定,便作为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的最高限额,不得突破;④配合施工验收总结阶段,这是工程设计全过程的收尾阶段,也是检验整个工程投资控制工作最终效果的阶段。

3.2基于价值工程的造价控制价值工程是一种以功能分析为导向、以群体决策为基础、以寻求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系统方法,是以整个项目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提高整个项目的价值和效益。价值工程的三要素是价值、功能、成本。价值是功能和成本的比值,因此提高价值的方法在于提高功能或者降低成本。采用价值工程进行造价控制的意义在于:首先,价值工程以创造新的价值为目标,反映了事物发展和逐步创新的本质;其次,价值工程追求功能与成本的最佳结合,符合更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的创造原则。在追求功能最高的同时,追求总费用的最低额度。价值工程的具体方法(表略),价值工程的分为四个步骤: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新阶段,实施阶段。就每个阶段而言,对象的选择和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的核心内容。

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量化投资的步骤篇(3)

投资黄金时间的五大原则

不惜在任何方面投资以创造时间

从投资观点来看,我们最不应该吝啬的就是对时间的投资,具体来讲就是在工具、体力、变化、知识、手法5个方面。在“变化”上的投资,是“冒一点儿险,改变生活的现状”。这里讲的“变化”,就是要将这种相对稳定的节奏稍做改变。比如早睡早起是个良好的习惯,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睡得很晚呢?这是因为他们觉得晚睡的确比较舒服。如果要改变生活习惯,应该先找到行动模式中的诱因部分,通过改变这种诱因来激发新的行为。这就是对“变化”的投资。

另外,在持续改变生活习惯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克服对某些事物的依赖性。具体来讲有电视、烟、酒、网络、游戏、手机等,它们统称为“时间窃贼”。

重视单位时间所创造的成果

如果雇人做家务所付的费用超过了我们的收入,那这样的投资就是我们无法负担的。所以为了投资,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时薪。请以你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例,计算一下自己获取的时薪。用实际获得的年收入金额,除以一年的劳动时间小时数,结果就是你的时薪。接下来再计算一下各类服务每小时的价格。只要实际获得的时薪大于每小时的服务价格,我们就可以轻松地享受这项服务。

不当毫无原则的“滥好人”

好人当过头了也会增加成本。严格管理时间的人,没几个会是纯粹的“滥好人”,不会拒绝分派下来的工作的人常常被人利用。当然,也不是说你应该做一个“恶人”,只是,当我们发现自己花费的时间没有明确的回报时,要有勇气拒绝。人们常用“能够达成怎样的目标”来定义成功,但事实上,如果我们去问一位成功人士,“你是怎样成功的”,大多数人会更加强调,“这取决于我们能够多大程度地改变自己之前的做法”,“能多大程度地说‘No’”。时间管理也是同样,时间的投资效率与说“No”的次数是成正比的。

优先做喜欢、擅长和赚钱的工作

学会了拒绝,能节省出很多时间。如果把这些时间充分用在喜欢、擅长和赚钱的工作上,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成果,从而增加更多的时间。优先做喜欢的工作,会做得十分顺手,也很容易创造成果,获取报酬。另外,对于不想做却又非做不可的事,必要时可以雇人或者购买相应的服务来完成。我们处在商品社会,要学会把时间集中投资在更加容易创造成果的方面,只要收入提高了,就可以购买各种服务。

计划要安排得随性、宽松

不习惯管理时间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计划安排得紧绷绷的,即在计划与计划之间不留空余时间,分秒必争地安排太多事情。这样的安排即使在短期内能够顺利进行,用长远的目光来看也注定失败。

首先,要在计划与计划之间留足空余时间,这一点最重要。人一天能够集中精神工作的时间是8个小时~10个小时。我们应该在此范围内,计算能够完成的任务数量。

另外,谨记不要一味地配合别人的时间表,必须主动地控制自己的时间。比如,和别人商量计划的时候,我们可以积极地提议:“这一段时间、这个地点比较好。”

增加黄金时间的4个步骤

要掌握一项新的技术,关键在于确立“理想的状态”,对比前面的黄金时间五大原则,我们下面来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用5个步骤学习消除差距的方法,并加以实施。认真地遵循5个步骤,就能增加有意义的时间。

把握现在面临的问题

人们总说,只要把握现状,问题就解决了7成。这种方法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运用整理归纳法”,二是“量化”。首先通过整理归纳法,个别具体地分析我们到底想要改善什么。接下来,对分解后的问题按优先顺序进行排序,排序最有效的方法是量化。

通过时间投资分布图,我们可以把脑子里处于混沌状态的时间分配方式清晰地整理成以上的4类,并借助其帮助我们思考如何优化对时间的利用。思考一下每个部分你花了多少时间。

一般人花在“消费”上的时间大约是60%,“浪费”占20%,“闲耗”占15%,“投资”上大概只有5%,最多不超过10%。这样分配时间最大的问题是,总时间的80%花在了“紧急”轴线,无怪乎我们每天都感觉自己被最后期限逼得很紧,心里觉得很累很忙。紧急的事情多数都与工作相关,所以紧急的事情越多,劳动时间就越长,越容易导致工作与生活失衡。如果长期在紧急(“消费”和“浪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根本不可能再有精力和时间去进行“投资”,只能把剩下的时间都“闲耗”了。

关键要做好如下两个方面:一,缩减“浪费的时间”和“闲耗的时间”,增加“投资的时间”;二,利用“投资的时间”,更有效地发挥“消费的时间”的作用。

最理想的状态是确保30%的“投资的时间”。假设我们清醒的时间为16个小时,那么每天保证将近5个小时的投资时间是最为理想的。然后把“消费的时间”控制在每天8小时以内。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减少交通时间以及无意义的会议的时间。

最后,用于放松以及周转的“闲耗的时间”,也应该尽量控制在10%以内。如果使用上面的时间分配方式,重要∶不重要=8∶2,紧急和不紧急的比例就成了6∶4。即使是做需要按期完成的工作,心情上也会感觉轻松许多。这样的分配方式让我们不再感到时间紧迫的巨大压力。

确定不该做的事

精简工作比增加要做的工作更值得我们思考。对不该做的事和想要完成的事同样重视是工作能够顺利进展的秘诀。看准什么是你的“时间窃贼”,确定不该做的事。

确定可以委托别人做的事

必须完成的事情当中,一定有你不擅长或者不想做的事。这时你应该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不做,或者是否能够委托别人来完成。

综合实践新的行动方案

量化投资的步骤篇(4)

一、权益法的目标

通常认为,权益法是指投资企业以成本记录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后,投资的账面价值需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中,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包括被投资单位净损益以及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权益的变化。权益法的这一定义表明,最初运用权益法的目标是通过调整投资账户来反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并最终使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相等,从而使投资者可以直观清晰地了解所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

在权益法下,通常将投资企业和被投资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对待,这同将母公司和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经济主体)对待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因此,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18号意见书《普通股投资核算方法中的权益法》(apb第18号意见书)指出,如果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采用权益法,那么,通过权益法和完全合并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获得的应归属于投资企业的净损益和股东权益通常应当是相同的(除非出现超额亏损等情况)。两种方法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财务报表的具体项目上。比如,在权益法下,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通常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单一账户(如“长期股权投资”)列示,同样,来自投资的损益,通常在利润表上也是以单一账户(如“投资收益”)列示,因此权益法也称单行合并法。而在完全合并法下,则需要将类似长期股权投资或投资收益的单一项目具体化,将其还原为具体的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项目(也称逐行合并法)。

因此,从权益法的演变来看,其目标可概括如下:(1)使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而变化,并最终使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相等(目标一);(2)作为一种合并方法,使得通过该方法所获得的应归属于投资企业的净损益和股东权益同完全合并法一致(目标二)。

对权益法目标的定位不同,其核算的步骤和程序会存在差别。

二、权益法的运用

(一)何时应当运用权益法

通常只有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或更大影响时,才能够运用权益法。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或更大影响时,采用成本法通常是不合适的。这是因为:

(1)将收到的股利确认为收益可能不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所赚取收益的充分计量,因为收到的股利可能和被投资单位当期的业绩没有任何关系。通过使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金额随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可以使投资企业及时确认基于投资而导致经济资源的增加和减少,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2)投资企业可以通过股利发放的时点来操纵收益。因此,apb第18号意见书规定,发行股票的公司,对下述企业(未合并的子公司、合营企业、持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的股份,但能对其经营和财务活动施加重大影响的公司)的投资应当在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中采用权益法核算。并且母公司也应当在母公司报表中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

(二)如何运用权益法

权益法的运用取决于权益法的目标。不同目标下权益法的运用步骤如表1所示。如果将权益法视同一种合并方法,其核算的步骤和程序应当比较完全合并法的步骤和程序进行。

在运用上述步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表1 权益法的运用

1.权益法作为一种单行合并方法,投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通常都只以单一项目来反映对被投资单位的成本,以及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和其他权益的变化。

2.初始确认时,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以成本入账,但我国准则中将企业合并区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我国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也相应地区分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对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需进一步区分为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两种情况分别处理。

3.对投资成本与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差额(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如果形成母子关系,编制合并报表时则称合并价差)的组成可以通过投资成本、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和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来进行分解。

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合并价差)

=投资成本-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

=(投资成本-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

=商誉+投资日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化额

从会计的角度看,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至少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不单独确认,确认投资收益时也不考虑;(2)单独确认,但不摊销;(3)单独确认,在一定年限内综合摊销;(4)不单独确认,但确认投资收益时需考虑;(5)下推到被投资单位确认。

在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中权益法运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处理上。1995年以前基本是采用第(1)种方法,1995-1997年主要采用第(2)种方法,1998-2006年采用第(3)和(5)种方法,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则采用第(4)和(5)种方法。显然,只有在第(3)、(4)和(5)种方法下,即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进行摊销和减值,或者在确认投资收益时进行考虑,或者下推到被投资单位确认,才可能实现目标一。

在目标二下,对这一差异需要比较完全合并法进行处理:

(1)初始计量中,对初始投资的利得(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需单独确认。作为一种单行合并方法,对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不单独确认为商誉,而是反映在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中。

(2)因为购买日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基于购买日子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算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所以权益法下,后续计量时应当基于投资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计算的净利润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4.对投资企业和被投资单位之间内部交易的处理。

权益法两种目标下运用步骤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投资企业和被投资单位之间内部交易的处理。在目标一下,无需对投资企业和被投资单位之间的内部交易进行处理,特别是在“顺流”交易中,未实现的内部损益并不影响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因此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金额缺乏依据。相反,如果根据内部交易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金额进行调整,就不可能实现目标一。然而,在目标二下,则需要比较完全合并法的做法对内部交易进行相应的处理。

总体来看,我国新会计准则主要是按照目标二来设定权益法的运用步骤,但对投资企业和被投资单位之间内部交易的处理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顺销交易,只要求按比例抵消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而不是完全抵消。

(2)如果投资企业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那么投资企业首先要在其账面上进行如下会计处理(假定为顺流销售的未实现销售利润而不是销售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而且还需要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做进一步的调整处理(下面的调整只是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上进行,并不需要在投资企业的账面上反映)。即:如果是逆流商品销售,因该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的影响体现在投资企业持有的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当中,故应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编制以下调整分录(假定为逆流销售的未实现销售利润而不是销售亏损):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存货、固定资产等

如果是顺流商品销售,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在个别报表已确认投资收益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调整: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投资收益

5.追加投资导致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处理。

量化投资的步骤篇(5)

无线网络五维规划分析与研究

为有效解决网络规模快速增长下的投资准确性问题,推动移动网发展模式由数量规划模型向效益规划模型转变,提出了五维优选方案。数量规划模型是以规划网络的覆盖为基础,对存在弱区进行总体分析,对整网进行全面的规划,提出弱区补盲方案;以工期建设为依据,进行全网站点建设,拉动整体逐步提升。从形象上讲类似于漫山的植树造林,此方式适合在网络建设的初期,网络覆盖整体薄弱的阶段。效益规划模型是以多网摸查为基础,对网络竞争力、市场潜力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网络提升方案。

其特点是以项目制推进的方式,集中资源,打造局部赶超竞争对手区域,提高区域市场竞争力。类似于在一片区域精心打造一个小花园,此方式适合在网络已实现基本覆盖,投资效益高原法则逐步显现的中期阶段。

数量与效益规划模型对比如表1所示实施流程:步骤一:在投资方向优选之前,必须先将整体规划区域分解若干微网格,并建立投资备选数据库,称之为“规划池”;步骤二:采用加权算法,得到每个微网格的投资优先值;投资优先值=∑(Ki×Ci)C为各维度统计值,K为各维度权值,i=1,2,3……步骤三:根据每个网格的五维分析情况,制定不同的策略;步骤四:针对微网格投资优先值较高的网络,从“规划池”内捞取此网格内的规划站点优先考虑,形成本期投资计划;步骤五:根据实施后的效果观察,对各加权系数进行本地化修正,实现分析方法的校正完善。

规划池的建立

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将整体规划区域分解若干微网格,对每个微网格进行多网摸查,并统计分析其内部的人口数量、话务量等信息。对网络竞争力不足的区域进行新站规划查勘,并将以上信息汇总成表,形成规划库。微网格的划分不宜过大,一般以10个站点左右为宜,尤其要注意环境的独立性,应以完整的一个(或者几个相关)住宅区、城中村、工业区等定义为一个微网格。规划池建立流程如图2所示。

五维规划分析与研究

(1)维度一:前期投资效益比

前期投资效益比是指上一期工程后,各微网格新增效益与成本的比值,从历史数据角度评估投资效益的有效性。微网格该项指标越高越需优先投资,如业务下滑,该指标可能出现负值。其中,新增效益值为微网格整体语音、数据等业务提升产生的收入增量;新增成本为建设成本、物业租赁、运维等成本的总和。前期投资效益比数据采集于网建、运维以及市场部门。

(2)维度二:区分单站经营任务比

区分单站经营任务比是指当年各区分的经营任务和现网物理站点数量的比值,对经营任务重点区域优先资源保障。微网格该项指标越高越需优先投资。区分单站经营任务比数据采集于市场、销售以及运维部门。

(3)维度三:网络竞争力情况

网络竞争力情况是指规划网络和其他运营商网络覆盖、质量的差异,通过新增投资弥补网络差距或者拉大网络优势,保有存量用户,发展增量用户。微网格该项指标越低越需优先投资。网络竞争力情况数据采集于网优部门。评估网络之间的差异有多种方法,比较简便可行的是测试做差法,如图3所示。

(4)维度四:微网格业务拓展计划

微网格业务拓展计划是指各区分对所辖区域内,微网格业务增长比例的预估计划,对区分重点发展区域优先资源保障。微网格该项指标越高越需优先投资。微网格业务拓展计划数据采集于市场、销售、区分公司等业务部门。

(5)维度五:市场潜力分析

市场潜力分析是指各微网格内业务发展潜力与现网业务量的比例,对具有潜力的区域优先资源保障,争夺其他运营商存量用户。微网格该项指标越高越需优先投资。业务发展潜力评估可以采用区域内人口数量或者其他运营商业务量来模拟,数据采集于市场或网优规划部门。

投资经营策略细分

网格规划首要解决问题便是提升资源有效投放,将功能型网络转变为效益网络。网格式规划的核心思路为:以市场潜力与网络竞争力两个纬度,将网格分为四个象限,如图4所示。然后针对这四个象限属性,对每一类网格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案。五维法中“前期投资效益比”、“区分单站经营任务比”为统计维度,“网络竞争力情况”、“微网格业务拓展计划”、“市场潜力分析”为特征维度,依据特征维度的不同情况,对于不同微网格应采取不同的网络提升或者市场拓展策略,以保证效益效率最佳化。典型微网格处理策略如表2所示:

形成投资优选计划表

以五维分析结果为基础,确定网络优先提升的微网格后,从“规划池”中筛选相关站点,形成投资计划表并加以建设实施。以此循环,网络部门不断向业务部门输出优质网格,反哺市场,拉动业务发展。

后评估和加权校正

工程完成后,在经过3~6个月的市场培养期之后,对优化微网格的整体业务变化情况进行后评估,计算当期投资效益比,作为下期工程重要的考量维度之一。同时,结合业务发展目标的达成情况,对各维度的权值进行修正完成,使得在下期投资中,目标达成情况好、业务发展迅速的区域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侧重。

量化投资的步骤篇(6)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不仅仅是为国家节约资金,也是在为承包企业获取最大化利益。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应当在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之上进行,运用先进的管理办法和基础,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建设经济效益更加、社会效益更加的水利水电工程。

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范围简述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特点必要突出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等进行综合的预算统计。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与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密切相关,成本控制不当,就很有课程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资金流失,无论是成本投放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务必要力求恰到好处。成本控制贯穿了工程建设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完成整个过程中,管理的内容保护各施工资源的投放和使用、管理经费的投放和使用、技术成本的投放和使用、结余资金的使用等等,这是对一些施工资源的综合性管理,一切涉及到成本支出的项目都在成本管理的范围当中。妥当的成本管理是将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质量效益有机结合,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建设,达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效果。

二、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原则

(一)坚持以工程质量与安全为基线的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是质量与安全管理,任何管理工作的实施都应当以满足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为基准,任何工程管理行为、施工行为都不可以损害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为代价,因此,任何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都应以施工质量和安全为基本原则。

(二)资源集约化原则

节约资源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方式,实施集约化的资源管理策略可以有效的降低建设成本,起到一定的环境保护作用,提升工程施工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资源集约化为成本管理原则,有效的避免了非必要资金的支出。

(三)动态控制原则

动态控制原则既是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展和施工变化,执行成本扣工资。动态控制原则并非是一味的按照制定好的成本控制办法和标准实施成本控制,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状况和进展,对可以减少成本消耗的部分加以利用和改进,随时随地发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对于出现成本控制偏差的项目,要即使进行整改,尽量减少成本控制目标与实际作业展开的差距。

三、成本控制步骤

(一)成本预算

成本预算是施工建设前的一项成本控制步骤。在计划投资建设期间,应当由工程建设的投资方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预算,若是承包工程,则应当由承包商根据投资方提供的施工图纸和施工要求,预算工程建设的所需成本。成本预算的目的在于:提出成本投资低价,在预算成本的大前提下进行施工建设,有效避免大笔资金的支出。

(二)成本决策

完成成本预算之后,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各单位应当进行一个总汇,根据工程设计和建设需要,决定最终的总成本投资数目和字项目的投资数目,细化成本投放容量和方式,有效控制各个子项目工程的投资计划,进一步的删减投资成本,缩小成本控制的范围。

(三)成本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成本预算和成本决策实施成本控制策略。该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建立成本控制工作制度、划分成本控制职责并监督实施、解决成本超支问题、动态调整成本控制策略。

(四)成本考核

水利水电工程竣工之后,应当根据成本控制目标和投放标准,核实各个项目的实际成本投放数目,查清每一笔资金的确切流向,查看有无错记、漏记情况,考核资金流动是否与工程建设有关、有无资金流失或贪污问题存在,核算结余资金。成本考核还应与工程质量考核结合进行,查看资金支出是否与成本支出成正比,评价工程建设的性价比和综合效益。

四、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管理策略分析

(一)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成本控制体系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手段实施就基本参考。成本控制体系中应当包含成本控制的目标、基本方式和内容、各部门关于成本控制的基本职责和方向、各管理组织之间的基本关系与合作方式等等,管理部门则根据成本控制体系的标准展开成本控制工作。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成本控制的范围和基本方式,有利于进一步细化成本控制职责。

(二)重视成本核算工作

成本核算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成本决策结果和各子项目的成本投资数据。成本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施工作业的资源消耗量、计算建设施工所需要的材料的数量、明确各工程资源的具体分配方式和分配对象等。成本预算为成本决策提供参考,是对施工资金、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等进行预配置,为后续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降低了施展难度。在实际的管理当中,成本核算应当由投资方、施工方和监理单位共同考核完成,三方需要拿出自己的施工意见和成本投资方式、投足数量,而后在折合三方利益与要求,择取最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案用于成本管理。

(三)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设计方案与成本控制有着必然的联系,对施工方案设计进行优化,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消耗,降低机械和人工的使用量,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设计首先要满足质量控制要求,在不影响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选择具有节能环保性质的施工工艺,减少资源消耗,同时提升其环境效益;对可更改的复杂工程结构进行简化,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施工操作步骤,尽量的运用自然环境优势、光照、水流等,削减机械的使用,以此来降低和控制成本的消耗。

(四)大力引进新的施工工艺、机械和新的成本管理技术

新的施工工艺和机械不仅可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资源消耗,例如大型复式施工机械可以完成不同的工程作业,它的使用就可以减少其它小型施工机械的使用,解决了机械租赁或采购成本;现代的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管理则可以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计算机中的数据处理软件和技术具有计算精确、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的特点,可提升成本管理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减少人员聘用这一块的资金支出。

量化投资的步骤篇(7)

关键字:指数复制 遗传算法 追踪误差

一、引言

指数化投资的概念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是首先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Paul Samuelson所提出的。后来由于效率市场假设的提出,以指数化投资为目的的指数基金开始受到金融市场的注意及认同。在效率市场中,由于单个证券的非系统风险是很难避免的,证券的价格都已反应了证券的价值,其价格的变化用任何方法也无法准确预测,因此,只有选择投资于证券市场指数才能够完全化解非系统风险。与主动投资不同,被动投资策略是一种钉住市场指数并不寻求战胜市场的投资策略。被动投资由于采用分散的交易策略,因此相对于主动投资通常有更低的非系统性风险水平,而且其投资目的在于复制标的指数,故其收益水平与整个市场或指定区域的平均水平将较为接近。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 是一类借鉴生物界的进化规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遗传机制)演化而来的随机化搜索方法。它是由美国的J.Holland教授1975年首先提出,其主要特点是直接对结构对象进行操作,不存在求导和函数连续性的限定;具有内在并行性和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采用概率化的寻优方法,能自动获取和指导优化的搜索空间,自我调整地调整搜索方向,不需要确定的规则。遗传基因算法的这些性质,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组合优化、机器学习、信号处理、自适应控制和人工生命等领域。它是现代有关智能计算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根据遗传算法的原理和特性,设计出一套基于该算法的指数复制方法,并结合沪深300样本数据对其进行跟踪检验,最终得到该复制方法的跟踪绩效。

二、指数复制绩效指标及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

2.1指数复制绩效指标

(1)追踪误差

追踪误差是指数复制绩效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用于度量指数追踪精确度。追踪误差一般定义为投资组合与目标指数收益率之间的差。追踪误差越小,指数追踪精确度越高,指数追踪的业绩也越好。

其中Rpt为t时刻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即 ,RIt为t时刻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其约束条件:组合内每只股票的权重w∈[0,0.1] 且

(2)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度量了投资组合与目标指数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一般来说,相关系数越大,指数追踪业绩越好。

2.2 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

遗传基因算法的最基本原理在于演化(Evolution)及筛选(Selection)。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观点来看,所谓“演化”即是经由基因以算法中的三个运算机制:复制/选择(Reproduction/Selection)、交叉(Crossover)与变异(Mutation)交至运作去产生新的个体。而“筛选”则是以一个预先定义之评分函数(Fitness Function),又称适合度函数,去建构其生存环境,所有的物种皆已符合其要求为终极目标进行演化,保留符合适应度函数的数据结构,而淘汰较差者。

(一) 步骤一:初始化

选择一个群体,即选择一个串或个体的集合bi,i=1,2,...n。这个初始的群体也就是问题假设解的集合。一般n的取值范围为[30,160]。通常以随机方法产生串或个体的集合bi,i=1,2,...n。问题的最优解将通过这些初始假设解进化而求出。

(二) 步骤二:复制/选择

根据适者生存原则选择下一代的个体。在选择时,以适应度为选择原则。适合度函数就如同大自然环境,用来衡量每个个体。在遗传基因算法下,必须先定义一套模式去评估每一个个体的适合度。初始种群中每一个个体有一对应得函数值,称之为适应值(Fitness Value),该函数称之为适合度函数。演化过程在寻找最大(最小)的适应值。

(三) 步骤三:交叉

对于选中用于繁殖下一代的个体,随机地选择两个个体的相同位置,按交叉概率P。在选中的位置实行交换。这个过程反映了随机信息交换;目的在于产生新的基因组合,也即产生新的个体。

(四)步骤四:变异

突变的意义在撷取一种不可预测的讯息,以防止物种在一连串的复制与过程中,囿限于一个区域优化的环境中而无法跳脱,,永远看不见真理。正如生物学上的历史,突变的机率极低,却会带来物种革命性的改变,善定遗传基因算法种的突变率,将有助于收敛速度的提高及物种适应力的增强。

(五)步骤五:收敛/终止

当最优个体的适应度达到给定的数值,或者最优个体的适应度和群体适应度不再上升时,则算法的迭代过程收敛、算法结束。否则,用经过选择、交叉、变异所得到的新一代群体取代上一代群体,并返回到第2步即选择操作处继续循环执行。

三、实证检验

3.1.样本数据设置

本文利用中证指数公司所的沪深300指数作为目标指数,数据期间从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之日资料,共计322笔资料。估计期设定为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则为未来测试期。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在大智慧V5.6版和SQL Server2000下完成的。

3.2 遗传算法的参数选择

遗传基因算法中使用的参数为进化次数,最终选择股票个数,初始权重组数。根据Roland Jeurissen 和 Janvanden Berg 2005年在IEEE上发表的《Index Tracking using a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一文中关于遗传参数的测试结果,变异概率参数设为0.8,转型概率参数设置为0.5,初始权重组数一般为样本空间的3倍,由于我们的样本空间有300只股票,那么我们按照经验值设定初始权重组数为900组,事实上,经笔者多次测试,这个初始值只要超过样本空间的数量就已经对最终的追踪误差产生可以忽略的影响。股票权重按照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对于基金中股票权重的规定设置,每一只股票的权重不超过总投资金额的10%。我们参数设置的重点放在进化次数,因为这个参数的确定对我们最终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进化次数,又称为迭代次数,权重经过一遍遗传变异,成为一代,算法会根据这一代的权重算出追踪误差,同时对这一代的权重按照某种规则进行下一代的遗传变异工作,从而计算下一代中的追踪误差,这样经过很多次以后,最优的权重组合之间通过互相的杂交会产生趋于更优的后代,这个更优的后代在这里表现为更低的追踪误差。然而,迭代次数的无限延伸势必会增加计算所需要的时间,理论上,随着进化的延续优化的下一代是会不断产生的,而且经过实证,在样本总数一定得情况下,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追踪误差会收敛于一个固定值,这个现象在国内外关于遗传基因算法的论文中有所提及,但是都没有给出一个可信的解释,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目前的计算精度不够所造成的。

我们这里首先把进化次数设为10000次,权重组数设为900组,最终选择股票数设为50,经过在统计学软件R中测试,得出结论如下图:

图1 进化次数(again)和最小追踪误差(MinTE)变化图

横坐标代表进化次数,纵坐标代表最小追踪误差,从结果可以看出,在上述样本环境下,经过大约400次杂交遗传后,最小追踪误差会收敛于0.2238%,为了确定更佳的遗传代数,我们把总迭代次数限定为400,其他样本参数保持不变,得出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追踪误差,进而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从而确定最佳进化次数。对计算结果进行抽样,得到进化次数和追踪误差对应数据表,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表中的数据用不同的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使用幂回归模型拟合的相关度最高,如表2所示:

表2不同回归方程的相关度比较

回归模型 指数回归模型 对数回归模型 幂回归模型

回归方程 y= 0.003e-0.00x y = -7E-0ln(x) + 0.006 y = 0.007x-0.23

相关度(R²) 0.809 0.974 0.988

得到回归模型y = 0.007x-0.23,拟合曲线如图2 所示:

图2最小追踪误差变化图

从拟合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进化次数的增加,最小追踪误差呈幂函数下降趋势,由于该函数是单调递减的,所以,我们结合循环所耗费的时间和追踪误差减低的速度来确定最优的迭代次数,由于追踪误差随迭代次数递减速度一直递减,所以我们设定当递减速度为0.000001来确定最优迭代次数,即令该函数的一阶导数等于0.000001,确定最优迭代次数约为200次。

3.3 股票及其权重的确定

在确定了遗传算法的参数之后,我们利用2008年全年的沪深300成分股的日收益率数据及沪深300指数日收益率数据为样本数据,经过循环迭代,该算法从沪深300只股票中挑出50只股票及他们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选取的股票及其权重见下表:

3.4 预测期的跟踪结果

针对2009年1至5月的沪深300指数日数据进行追踪测试,结果得到追踪误差TE为0.372%,相关系数为0.9841。组合累计追踪误差为1.020%,组合累计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9980。模拟效果如图3:

图3预测效果图

4 结论

首先,从收益率的相关性和追踪误差这两个衡量模拟指数收益的指标来看,在模拟测试期,投资组合的跟踪误差为0.372%,相关系数为0.9841,表明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和指数收益率的接近程度很高,其收益率的变化程度也非常一致。其次,从累计收益的角度我们还可以衡量出累计追踪的偏差和相关性,从上文中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投资组合累计收益率的跟踪误差为1.02%,相关系数为0.998,说明从累计的效果来看,基于遗传算法的指数方法的表现也是非常出色的。另外,遗传基因算法选出的股票权重明显更加趋于平均,这一方面有利于分散风险,另一方面会使购置这些股票时避免由于某一只股票权重过大所造成的过高的冲击成本,有助于降低投资组合的流动性风险。尤其对于以指数化投资为考虑的专业投资机构,适当的流动性更是其重要的投资目标。

参考文献

[1] Andrews C, Ford D, Mallinson K.,1986, “The design of index funds and alternative methods of replication”. The Investment Analyst,Vol.10,PP 16-23.

[2] Beasley J E, Meade N, Chang T J. ,1999 ,“An evolutionary heuristic for index tracking”, Working Paper.

[3] Eddelbuttel D, Marseilles.,1996, “A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for passive management”. Second Conference Computing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4] Frino A, Gallagher D R, Neubert A, Oetomo T N.,2004, “Index design and implications for index tracking”. 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Vol.30(2),PP 89-95.

[5] Frino A, Gallagher D R. ,2002, “Is index performance achievable? An analysis of Australian equity index funds”. ABACUS, Vol.38(2),PP 200-214.

[6] Jeurissen R, van den Berg J.,2005, “Index tracking using a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Proceedings of the CIMA’05 conference, PP 910.

[7] Syswerda G,,1986, editor A study on Reproduction in Generational and Steady-State Genetic Algorithms, In Foundations of Genetic Algorithms.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8] 范龙振,王海涛,何华,2002:《我国股票市场指数及指数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科学学报第5期,第11-17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