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艺术审美的价值

艺术审美的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5 16:53:11

艺术审美的价值

艺术审美的价值篇(1)

[关键词] 《一曲难忘》;电影音乐;钢琴教育;审美价值;教育价值

  影视作为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具有易接受性、娱乐性、受众广泛的特点。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音乐已经成为电影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美的电影配乐不但增强了电影的艺术审美价值,也起到了传播和普及音乐艺术、提高受众音乐欣赏水平的作用。电影作为一种音乐教育资源,也吸引了钢琴教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1945年上映的影片《一曲难忘》由查尔斯·维多执导,并获第奥斯卡最佳音响、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六项提名。影片是一部关于“钢琴诗人”肖邦生平的故事片,片中描写了19世纪20年代沙皇铁蹄践踏着肖邦的祖国波兰,肖邦流亡巴黎并取得事业成功,其后为援助在祖国浴血奋战的仁人志士他巡回演出筹资,直至劳累和病痛夺去他的生命。这部影片中的音乐、剧情与人物描写相结合,是钢琴艺术的极佳教育素材。影片配乐中大量引用肖邦的经典钢琴曲,使影片具有极高的音乐审美价值。并且,从学生审美与教育需求、增强学生对钢琴曲的理解与认知、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等角度上看,该影片也同时具有很高的音乐教育价值。本文从这两方面来探讨影片在钢琴教育中的应用。

《一曲难忘》引用了肖邦多部经典钢琴曲,如《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E大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等。片中情节与音乐的默契配合,使音乐在调动情感上的作用表现得更加突出,音乐有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得到了很好的音乐审美体验。

影片从片头字幕出现,背景中《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奏起,这支乐曲是肖邦创作众多波罗乃兹舞曲中的一首,也是肖邦的代表作之一。该舞曲作为主题曲贯穿影片始终,在片中以各种形态多次出现,其磅礴的气势、铿锵的旋律契合了肖邦在片中爱国者、革命者的形象,歌颂了祖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片头音乐是《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在片中随情节发展得到了完整的演绎。肖邦流亡巴黎后,埃尔斯纳向出版商费耶尔极力推荐肖邦,可费耶尔却不感兴趣。这时悠扬的钢琴声从屋外传来,正是《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肖邦的音乐得到了当时已经成名的年轻钢琴家李斯特的赞叹。邂逅的二人因音乐而惺惺相惜,背对背坐在两架钢琴前的二人形成合奏,由肖邦一手弹主音部而李斯特一手弹辅音部,二人在合奏同时分别腾出一只手从背后互握,完成了两位音乐大师初次见面的历史性握手。而乐曲在二人配合下奔流而出,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热情,亦加深了主题曲在观众心中的印象。该曲在肖邦首次巴黎音乐会上公演,当天他却收到了战友为掩护自己出境而牺牲的噩耗。在弹奏《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时,肖邦仿佛看到了战友殷红的鲜血,悲愤的他难以继续演奏,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会场。音乐仿佛是为战友哀鸣,诉说着波兰人民在沙皇铁蹄蹂躏下的苦难。在肖邦与恋人乔治·桑隐居期间他对这支曲子不断修改,在与乔治·桑就革命问题争执时,这首乐曲被肖邦反复弹奏。在拒绝乔治·桑劝阻后,投身巡回演出的肖邦为祖国同胞的革命行动筹款,从罗马到柏林再到阿姆斯特丹……终于,在巴黎演出时,他最后一次弹奏《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体力衰弱之极的他倒下了。《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作为主题曲倾诉了肖邦对祖国的满腔热爱,也成为观众久久难以忘怀的一曲。

除了《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影片中出现的《E大调抒情练习曲》也是广为人知的作品,在片中这段乐曲用来渲染肖邦和乔治·桑的浪漫的恋情。《E大调抒情练习曲》特别明显地表现出了浪漫派钢琴风格的基本特征——追求鲜明的色彩和丰富的感情,同时展现了客居法国的肖邦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之情。[1]在乔治·桑初次帮助困顿的肖邦时,这首爱情主题曲就为他们二人奏起。在乔治·桑的家庭音乐会上,乔治·桑和李斯特欺骗了在场的听众,在所有的灯烛熄灭的情况下,以肖邦代替李斯特演奏,优美的琴声使众人陶醉。在乔治·桑用闪亮的烛光把演奏者肖邦照亮后,掌声雷动,人们欢迎着这个天才。《E大调抒情练习曲》明丽的旋律伴随着相恋的二人在鸟语花香的乡间住所诺昂,他们二人形影不离,爱情滋润下的乔治·桑完全无法忍受失去肖邦,她极力反对肖邦的巡回音乐会,这里《E大调抒情练习曲》作为爱情主题的音乐与爱国主题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交替响起,正如肖邦在国家与爱情之间的挣扎。

影片中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乐曲是《革命练习曲》,是肖邦在去巴黎的途中得知华沙起义失败而作,就像一把利剑直指沙俄侵略者。《革命练习曲》第一次出现是在一位公爵的家庭音乐会上,肖邦看到沙皇派驻波兰的总督坐在宾客的上座,愤怒的他走到总督面前,义正词严地宣布:“我不在沙皇刽子手面前弹琴。”说完拂袖而去。《革命练习曲》恰在这时响起,乐曲如号角般的音响击打在侵略者的心头,接着滚滚如雷声般描绘了爱国之士风起云涌的斗争,继而是低沉的乐曲表现对革命形势的忧虑,但最后归于坚定的尾段表达了肖邦对革命终会成功的信念。这段乐曲在公爵的满座嘉宾惊愕无语的沉默气氛中喷薄而出,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击着观众的听觉,使肖邦的形象更加高大、丰满。此外,《革命练习曲》在影片中多次伴随着肖邦的战友出现,也体现出《革命练习曲》是为革命斗士而作。肖邦在公爵家庭音乐会弃演之后,惹来了杀身之祸,一筹莫展之际,战友伸出援手,帮助他离开波兰逃往巴黎,这时《革命练习曲》由低回渐强,象征着肖邦命运的峰回路转,在他成功逃离时乐曲达到新的高度,预示肖邦将要开始崭新的旅程。当肖邦巴黎首演获知战友牺牲的噩耗时,《革命练习曲》在背景中亦变得低沉,而在肖邦为祖国募捐的音乐会上,《革命练习曲》则像战友一样陪伴他,为祖国继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革命练习曲》奔腾的旋律诠释了肖邦的革命热忱和坚定信心。可见,影片中的钢琴曲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适宜作为钢琴教学资源。

视听语言相结合的电影作为钢琴教育素材,还有利于解决对独立音乐作品教育的抽象性,更利于学生的接受。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观看影视作品的占60%以上。作为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最大众化的影视艺术,它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综合感知能力、提高艺术审美修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工作便是寻找到合适的电影素材,从学生的接受角度、审美习惯出发,选择经典的影视剧为教学材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曲难忘》正是具有这样艺术教育价值的典型电影作品。

首先,这部电影从音乐到内容都十分契合钢琴学习者的审美要求与教育要求。该电影的主角便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被艺术界称做“钢琴诗人”的肖邦。作为19世纪欧洲音乐浪漫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他把一生都奉献给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并有大量优秀的钢琴曲留世,成为许多后来者学习、借鉴与欣赏的珍贵素材。影片《一曲难忘》向观众讲述的正是肖邦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呕心沥血的艺术生涯。这对于每一个钢琴艺术的学习者来说,是最为合适不过的音乐启蒙教育。肖邦从一个出生于贫苦家庭、默默无闻的平凡人,历尽艰难,几经波折,依靠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勤奋与坚持,最终成长为人人敬仰的世界级钢琴大师。这一音乐世界的领路人,对于那些充满了音乐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年轻人来说,具有很强的激励、引导与教育作用。音乐中的人生,人生中的音乐两者互相映照,令人感慨难忘。

其次,电影音乐与故事情节、演员的精彩演绎融合得丝丝入扣。很多曲目对于学生来说都十分熟悉,它们与特定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与欣赏体验。如,肖邦在巴黎出版商费耶尔家里偶遇早已成名的李斯特。而此时,李斯特正弹奏着肖邦作曲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并询问该曲作者。两个人因音乐而获得心灵上的相通,合奏了这一曲目。琴声节奏明朗,轻快,充满了友好、和谐与欢乐的气氛。而同样是这首曲子,当它出现在后来的音乐会上时,其情感与风格却大相径庭。那是正值音乐会当天,肖邦得知朋友为了掩护自己逃脱被捕而牺牲了性命。他悲愤、痛苦地在音乐会上弹奏了这曲被誉为“波兰精神”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然而强烈的情绪淹没了肖邦的整个身心,使他一度不能自已而暂停演奏,曲风也从哀伤徒然变为激昂。最终,他留下未完成的钢琴曲,沉重离场。这些特定的场面,赋予了钢琴曲以不同的情感色彩,具有鲜明的人格特征,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体验,进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部获得奥斯卡多个奖项的影片,对于教学接受者来说是一场难得的视听享受。整部影片洋溢着时而舒缓悠扬、时而激情迸发、时而沉静压抑的钢琴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克服抽象音乐教学的枯燥与平淡。在电影衬托下,钢琴曲被赋予了鲜明的人格化特征,营造出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感性空间。

最后,这部电影对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也富有重要意义。教学钢琴、演奏钢琴,不仅是在进行一种高雅的纯粹艺术活动,而且也是在进行一种高尚的人格教育与塑造工作。[3]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强调专业教学与陶冶学生的高尚的艺术情操相结合,对于学生的成长与事业的成功都具有关键性意义。在《一曲难忘》中,涉及此类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肖邦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将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怀有浓厚的爱国热情,他对敌人的恨与对知己、师长的爱都是如此强烈和真实。他面对“沙皇屠夫”无所畏惧,慨然拒绝为其演奏;为了支持同胞们的革命行动,他呕心沥血,为其募捐,直至生命终结。他用音乐作为自己的语言,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音乐事业和自己的国家、同胞。肖邦用自己的音乐实现了人生价值,也为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敬仰。影片所折射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精神力量,涤荡、冲击着学生心灵,使其感受到当音乐与高尚的品性结合在一起所生发出的无穷魅力。通过观赏该影片,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和爱国情感的教育,全面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素养。

影片《一曲难忘》不仅体现出丰富的音乐审美价值,更具有突出的音乐教育价值。观看《一曲难忘》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同时,产生对钢琴音乐的认同和激发学习钢琴的强烈兴趣。本文仅以影片《一曲难忘》探讨了电影在钢琴教育中的作用,以期对丰富钢琴教学手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大麟.影片《一曲难忘》中的肖邦和他的音乐[J].当代电影,1998(03).

[2] 李淑银.影视资源与大学生美术教育[J].电影文学,2010(17).

艺术审美的价值篇(2)

作为一个较为开放的商业社会,现代生活中,商业摄影已完全融入人们活动空间的每个角落,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摄影图片多数与商业摄影有关联,它的存在无疑给现代传媒和大众生活带来了许多色彩。

摄影术自它1839年发明开始,就因其独有的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特性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从此产生了意义非凡的价值。所谓商业摄影,指的是把摄影产品作为一种商品来参与商务活动而获得商业利润这一行为的统称,它是广义的。商业摄影作品的买方可列出所需拍摄的具像需要具备的一定准则,例如道具、背景、角度、色调、用光等方面的要求,内容一般是明确拍摄规定或画面内容要求。商业摄影作品主要包括广告摄影作品、商业人像摄影作品、商业资料摄影作品和工艺摄影作品等。商业摄影在其发展的初期曾被称作委托摄影,当时并未得到人们理解和重视,然而如今已成为应用摄影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商业摄影的性质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摄影产品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和“价格规律”。

说到商业摄影盼分类,首当其冲的是广告摄影。有资料显示,广告摄影在国内市场占据了印刷类媒体广告的80%以上,以其直观性、时效性、经济性的优势居于商业摄影中的领军地位。有人说,“创意是广告摄影的灵魂”,创意直接决定着广告作品的吸引力可见艺术性对于商业摄影作品的重要性。

人像摄影也是当下很重要的商业摄影行为之一。时尚大片、专题摄影、婚纱写真、个人写真无一不充斥着这个图像时代中我们的视线。不同的摄影师的拍摄手法和拍摄用途均彰显着不同的风格,有的注重表现明星人物的精神面貌,有的注重时装或是时尚搭配,这些图片多面向杂志印刷和网络等媒体。一个人像摄影作品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其摄影师的行业价值。人像摄影的审美价值不仅针对消费者个人的审美,与消费者有一定关联的社会成员的认同和欣赏也是其存在意义的重要一部分。

二、商业摄影与艺术的关系探讨

摄影,是一种静态的平面视觉艺术。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点来说,它可以说是一种速成的艺术。

有人说:“商业摄影不是艺术,而是现今时代环境下追求利益和金钱的产物”。美术的商业化是当代社会中普遍而重要的艺术现象。在这个欣赏影像如同食用快餐的时代,不少人对于商业摄影也早已麻木,认为它和艺术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两个事。基于商业摄影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更太的“商业利润”,摄影艺术因商业生产目的而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像许多美术家、画师一样,往日许多追求艺术的职业摄影师在重重包围下已经无法保持宁静的创作之心,他们不得不面对创作题材狭窄的难题,开始把自己的摄影作品当成一列快车朝追逐利益的方向驶去。于是,商业摄影就像一道命题作文,而摄影师也成了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摄影工匠。

其实在另一部分人们眼中,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艺术是艺术家怀着热爱生活的审美理想,运用自己把握的精湛技艺,对创作对象进行的有胆识有激情的独特创造。商业摄影是围绕着商业用途而开展的,它为商业行为而服务;而商业摄影作品又是借助艺术性来吸引大众,从而实现传递信息的目的。商业摄影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的手段才能完成某种目的或诉求。完全脱离艺术的商业摄影只能是越走越窄。因此,艺术和商业两者之间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契合点,商业摄影作品的商业性与艺术性早已形成了一种相互依附、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例如,现在的婚纱摄影行业迅猛发展,人们走进影楼,不是进行一般化的物质消费,而是享受温饱不愁之后的精神消费。其消费人群并不止步于对美和个性的追求,要求也相应地比以往提高许多。如何拍摄服务实施或以怎样的方式展示给消费者和欣赏者,这是考量一个婚纱摄影师艺术审美水平的重要课题,则需要摄影师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另外,如何既能在艺术上还原摄影艺术家创作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又能在商业上充分体现艺术的价值提升,促进艺术与商业更好地融合,也成为行业内人士纷纷探索的话题。例如,广告摄影师在商业活动中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将摄影的基本技术、艺术表现方法、广告摄影的美学特征及大众的审美趣味通过广告摄影作品来表现商品的审美特征、文化特征,从而提高表现主体的附加值。摄影作品既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又要引导消费者的审美观念。这就要求摄影行为中必须兼顾买方要求和艺术性审美。也就是说,除了影像要符合买方要求之外,摄影生产者还需深挖大众审美品位,使摄影所获的影像符号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性或趣味性。

三、商业摄影的审美价值思考

商业摄影直接与市场和经济挂钩,其商业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若是作为一种艺术样式,优秀的商业摄影同样能够给人带来高层次的审美感受。

根据美学原理所述,艺术的功能有审美功能、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商业摄影作品的价值取向主要在于卖方通过符合买方要求的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摄影作品形象来获得应用价值,或引起受众关注,从而引发受众某种相关方面的行为。一个摄影作品价值的高低可由不同层面受众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所评判,其评判标准是它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性、思想性。因此,摄影者的创作思维决定了其所创作的作品的艺术价值。大多数商业摄影的审美主体是消费者个体,所以,消费者对商业摄影的审美知觉直接着消费行为。

同时,商业摄影在一定角度上是背负着一定的社会使命的,它能够给受众带来一定程度的审美影响。例如广告摄影,大多数类型的广告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达视觉图像信息,具有一定的审美指向性,可能引导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因此从社会责任的角度上来说,广告摄影还具有一种传达美的功能和职责。

由此可见,商业摄影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商业并非只是金钱的运作,高端的商业摄影创作也是一门具有时代特点的艺术,好的商业艺术作品将和其他精湛高雅的艺术一样能够震撼人们的视觉,滋养人们的心灵。在将来的商业摄影的行业发展中,摄影创作者若是能多琢磨和品味摄影的艺术价值,相信能创作出更多不仅能够带来商业利益,并且值得鉴赏和感知的优秀商业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艺术审美的价值篇(3)

关键词:残缺;历史文物;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51-01

一、物体残缺形态的心理审美价值分析

残缺的概念主要分为视觉形态上和心理影响上两个方面。物体固有形态的残缺主要是从直观感受来描述,是既成事实;残缺心理审美是观者从自我出发,以我为主体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过程。

残缺作为生活中一种无法回避的现象,比如破损的城墙、咬过的苹果、断臂的雕塑、枯死的树枝、没有结局的一段故事等等,这些现象在带给我们遗憾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它存在的价值。从艺术的角度去审视生活中存在的残缺现象,从表象上升到内在的精神内涵,去寻找创作的启发灵感。

世界上有缺憾和不完美的物体随处可见,就像我们的人生充满酸甜苦辣,难以尽善尽美。春天固然美丽,假如没有四季的变化,必然会少些一夜花开的惊喜。

(一)残缺是对圆满的期待

从形态上来说,残缺与圆满对立;但从艺术审美过程上来说,残缺是一种审美期待的过程,是对圆满的期待。比如天上的月亮由缺变圆,人们对月亮寄托的情感也随之变化,中国有句古诗是这样描绘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圆有均衡对称和谐之美,但所有的圆都是一样的形态;可是残缺部分却各有各的特征,它虽不具对称性,也不体现和谐美,却时常让人过目难忘。

残缺本身并不是美的代名词,关注残缺现象,研究其存在的艺术审美价值,将其作为一种审美心态尤其重要。残缺形体时常带给我们向完整转变的视觉想象空间,这种审美想象弥补了我们视觉的客观不足。因此,残缺现象在在艺术欣赏领域丰富了作品的精神内容和表现空间。

(二)残缺形态下的精神内涵

关注残缺形态,并不是停留在不全物体的本身,而是分析外在形状下的精神内涵。在艺术形态上,高、大、全时常被颂扬,但丑陋的外形下却可以反衬出强烈的精神力量之美。中国传统的美学作品中常常歌颂病梅残月,断桥残雪,就是在营造悲凉氛围的同时歌颂身残志坚的精神。

北京八达岭残长城,矗立在崇山峻岭,墩堡相望,虽然残缺,但雄峰犹存。八达岭残长城,定位在一个残字上,它构成了古老文化的残缺美,仔细凝视残长城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感觉就如同迈入历史的昨天。虽然这里有些破败,但历史的沧桑感却给我们极其深刻的印象。徜徉其中,感觉沿着历史的长廊,回溯到了几百年前。残缺不全的历史遗迹,体现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敌,不屈不饶的精神。

二、残缺历史文物的呈现形式

文物分为古代文物和近现代文物。古代文物指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是古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近现代文物主要有革命文物、民族文物和民俗文物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种外力的作用,历史文物大多失去了往日的光鲜,以陈旧或残缺的形态展示出来。

历史文物的最大价值在于充满岁月痕迹的古朴之美。完整的历史文物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古董市场的追捧,但残缺的文物也呈现出历史遗留的生命痕迹之美。这也是艺术家们更喜好残墙断壁景色或陈旧物品的原因。

(一)残缺历史文物的呈现类别

文物,旧为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现在人们多把古代遗留的东西称为文物。残缺文物作为不完整的一种状态呈现出来,千姿百态,但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历史事件纪念意义和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等:(2)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或雕塑器皿;(3)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5)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二)残缺文物破坏性修复的艺术价值反思

当前国际上一般将文物划分为两大价值,即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文物究其历史价值而言,它是历史信息的载体,修复它是将其承载的历史信息更完整的发掘出来。但究残缺文物的艺术价值而言,修复破坏了其原始的状态,掩盖了文物的时间历史痕迹。文物修复,如果只是简单的将原来的碎片进行拼凑,或是加入一些现代的部件进去,更是显得不伦不类,毫无艺术审美价值而言。

一个时期以来,文物修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因为修复而修复的麻木工程。一些地方只是遵循历史保留的记录,打着“还原面貌”的旗帜,却把一些文物改得面目全非。在修复的同时,应认真考虑一下它的艺术欣赏性,而不是一味的因为完整而完整,破坏了历史物品的原貌。

伤残是历史文物存在的形式之一,是历史磨难与自然力的变故而留下的疤痕,它本身就是沧桑岁月的见证。一件局部残缺的藏品,只要它的基本器型和主体纹饰还保留着,就有艺术欣赏价值,从而给人以历史空域的无限遐想。对于收藏者来说,正因为这些伤残器丧失了诱人的金钱光环,才能以更加纯朴的意念注视它的艺术本质,欣赏它的美学境界,从中得到艺术陶冶。

一些虽残犹美的器物或遗址会给人以刻骨铭心的震颤与感受。比如残缺的圆明园,它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悲伤地记忆。圆明园废墟的艺术价值已经不是物体本身的造型和纹样,而是残缺带来的历史表现。体现出激励国人发愤图强的一种精神。重建圆明园,纵容焕然一新,也只是没有灵魂的外壳,只有那残垣断壁才是历史和时间的最好证明。

三、残缺文物的文化艺术价值分析

(一)残缺文物体现的历史印迹

历史文物是时代特征的再现,与现代仿品相比,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岁月的沉淀。完整形态的文物当然更好,但残缺的文物也是历史的体现,残缺部分更是历经岁月沧桑的印记。比如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陈列有一双红军过草地时穿过的草鞋,破难不堪,鞋底都快磨穿了,鞋带也没有了。但是当我们在注视这一件物品的时候,仿佛回到了那艰苦的革命年代,步履维艰。破旧草鞋体现的红军长征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我们,与一双新草鞋相比,这难道不正是残缺的审美价值体现吗。

(二)残缺体现了历史文物的悲壮之美

华丽是一种美,残缺也是一种美;新颖是一种美,陈旧也是一种美;雄伟是一种美,悲壮也是一种美。和前者相比,后者更具有视觉冲击力、震撼力。残缺美、陈旧美、悲壮美正是文物古迹的重要特征。

残缺文物带来遗憾,当人们在深深惋惜缺失部分时,却时常感受到大自然和生命的力量,从历史遗迹中感受到一种悲壮之美。

比如,希腊帕提农神庙,公元前432年建成以后,命运多舛,先后改做基督教堂、清真寺、军火库。1687年被炮毁,只剩下30多根石柱和断壁残垣。再如,建于公元前80年左右的椭圆形古罗马大角斗场,到现在,依然是断壁残墙。像这样残破而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在欧洲数不胜数。是这些国家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是没有财力修复?显然都不是。这是因为,复原那些古建筑,会破坏其震撼人心的神韵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残缺印记是历史文物的个性化符号

从艺术的角度上来说,残缺是一种符号,残缺部分是一种空白和审美期待,带给我们无限的历史遐想。从人的心理上来说,残缺的形象比圆满更容易引起视觉的注意,有突出的凝聚点,从而调动脑部活动,分析此事物为什么有违常规?为什么出现残缺?这样在思考的过程中增强记忆指数。

比如断臂的维纳斯雕塑,人们幻想她或是端着咖啡,或是抚着头发?在不断的向圆满形态思考的过程中,残缺的断臂成为了视觉的符号。

四、结束语

当完整的古董往往比残缺的古董拍卖出数倍的价钱时,当人们热衷于修复重建古代遗址废墟时,我们应该认真审视残缺历史文物的文化艺术价值。残缺是历史时空的印记,残缺是从遗憾到完美的心理追求过程。我们应该保护好残缺的历史文物,发现蕴藏在其中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宏香.残缺美的视觉表达.装饰,2004(3):134.

[2]杨璐.保护、修复、研究领域中文物的价值.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6(11):125.

艺术审美的价值篇(4)

关键词:艺术审美 个体 社会 价值取向

美育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应人们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要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学科,美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艺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专门的艺术院校承担的,但是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虽不以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它更重要的是为艺术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承受者——对艺术感兴趣,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某种程度的实践经验的社会成员。他们是多样性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如没有这一土壤,其自身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师范艺术审美价值的社会背景及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中分工的专门化和细密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艺术的审美价值,这将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看到,一些人只在有限的领域内片面地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些人对艺术活动、衣着打扮、生活用品、生活工作环境等缺乏审美基本常识,特别是有些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轻视艺术、歪曲艺术,甚至诋毁艺术时,我们怎能不感到忧虑呢?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些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不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自身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又怎么去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说得严重一些,这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它将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脚步。因此,加强当代师范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已刻不容缓。

在现实生活中,美以各种形式存在,可以归纳为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等。我们所说的审美原则就是社会审美、自然审美、形式审美和艺术审美相结合,就是将不同的秩序结合到一个包含性的经验统一中的联合,这些审美原则是构成个体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的标准。艺术美泛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作品和其他劳动产品不同,劳动产品是在实用基础上讲求美,而艺术作品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享受。从现实生活到艺术作品完成是艺术家的一个创作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美。就某一具体作品来说,客观对象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客观对象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美、丑性质,因为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美和其他美的形态一样,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而艺术美作为美的较高的形态,则更加充分体现了艺术家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影响,成为鼓舞人们创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二、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

艺术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价值系统,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是社会审美共同价值的基础。首先,从艺术接受者的主观动机来看,他之所以为艺术作品所吸引主要是出于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艺术接受者预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得以实现。其次,从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而言,个体审美价值总是先于社会审美价值。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旨在个体精神需求获得满足之后才接受作品政治、道德因素的影响。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社会价值对个体价值的渗透上。艺术接受者固然都是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来从事艺术接受活动的,但同时他又代表着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离开社会的纯粹生命个体,也不存在离开生命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一切社会性都是通过个体性来表现的,人就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面对艺术的双重价值时,就不可能以纯粹个体或纯粹社会集团的代表者的面目出现。在主观态度上总是两方面相互渗透,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在接受者那里与其某些个性因素相融合而带有自身的特点。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也会因社会价值的渗透而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在具体的艺术审美中,人们所获得的愉悦之情一般都是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渗透于个体审美价值所产生的效应。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他们的相互转化上。当人因为对自由的热爱与向往而投身于社会活动时,这种个体审美价值就转化为社会审美价值;当一种社会审美价值成为强化艺术活动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时,它就转化为个体审美价值了。我们对艺术双重审美价值的划分完全是着眼于艺术对个体和社会整体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上的。无论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还是社会审美价值,都只有在具体的关系中才显现出来。一个生命个体具有唯独艺术作品才能满足的那种特殊精神需求,于是他与艺术作品发生联系并从中得到满足,这样艺术对个体来说就显现出个体审美价值。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艺术这种精神产品恰恰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客观要求,于是艺术就具有社会审美价值。但生命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又是生命个体所组成的,人既是个别存在,又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因此,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又总是在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发挥其功能作用的。

三、师范美育教育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1.对个体审美发展应给予尊重

艺术个体审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和审美趣味,它明显地不同于科学认识、实用伦理的态度。现代审美心理学研究已证明,审美态度并非先天具有,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没有系统接受审美教育的学生,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之间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如果说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那么审美直觉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方面的基础或能力。有些人认为这种直觉不可能通过教育手段来习得,是一种先天具有的主体能力,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同样可以说,凡是人都具有灵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我们不否认某些艺术门类需要具有特有的先天直觉,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大多数师范学生的审美教育。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个体审美总是依凭某种参照来进行审美活动,而这种参照结构就是审美趣味。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个性审美偏爱,审美偏爱是个性审美心理的指向性,也是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等优先注意的心理倾向。审美偏爱的成熟,表现为兴趣的专一性与兴趣的可塑性之间的一种张力和平衡关系。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尊重个人的创造,尊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种类,使受教育者学会尊重个性。广泛的艺术审美趣味,将为宽厚的胸襟和平等的民主精神奠定基础。

艺术审美的价值篇(5)

【关键词】广告文化;艺术;审美价值;消解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广告与艺术各自有着不尽相同的审美规范和不能互容的审美价值,广告的存在根据并不在广告文化内部,广告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其他特征,广告文化的当下性和功利性构成了对艺术普遍性和超越性的消解。我们这里对广告文化的反美学关照并非要进行优劣的价值判断,因为我们不认为审美价值应该定于一尊,艺术本质不能代表所有的审美价值。当然,广告的反美学关照也不表明我们要举双手赞成广告对艺术美学规范的冲击,我们的立场是人本主义的理性审视,即对人类健全精神的关注。

一、广告时尚对审美风格的消解

风格是美学尤其是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一个艺术家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主体性原则在艺术家的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周宪,1997:P.104)艺术创作主要面向个人和特定的小圈子,表现出自为的特征。而广告创作主要面向广大受众,表现了他为的特点;艺术生产表现主体性原则、率性而为、自由地创作。广告生产则要迎合目标受众的需要,这目标受众并非哪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消费社会中的类型化的大众,即海德格尔所说的丧失了个别性的、平均的、同质的集合单位。为了满足大众无个性的、单一的需要,就应该推出同样的产品(不但是广告中的产品,还包括广告作品本身)。如果说艺术创作体现了艺术家个人的人格特征,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的话,那广告制作则为了让大众接受广告作品和广告中的产品,造就的则是流行时尚。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穷尽毕生精力,将主体感受倾注到特定形式中,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才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风格属于自发的艺术范畴,它是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内在地形成的,人们对这种风格的认可并非出于艺术家的自我标榜,而是艺术创造的内在逻辑使然。因此,某一特定风格的作品也就具备了丰富的内涵,通过欣赏者的阅读,艺术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而时尚属于自觉的商业范畴,它是广告制作者刻意营造出来的,人们对时尚的接受完全取决于广告宣传者的强制性命名,并通过群体施压以从众的方式实现广告的商业价值。这也决定了广告时尚内在意义的缺失,只能将外在的附加意义内在化,而这与艺术创作风格形成的内在逻辑是完全不同的。在广告形成的时尚中,我们看不到艺术风格的悠远内蕴和生命体悟,看到的只是对商业法则的曲意逢迎和世俗导向。首先广告表现内容要受制于广告主;其次在表现形式方面,广告创作中的媒介选择、诉求方式、模特造型、广告用语、画面构图、镜头组接等要视所宣传的产品、目标受众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说这里没有一点个人化的痕迹,但我们知道,技术主导的、分工精细的广告制作绝不是艺术化的个人创作,而是集体智慧的成果。尤其在业界极力倡导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背景下,靠一人之力绝不能完成。广告制作完全是一种“非个人化的”(impersonalized)生产,已无风格可言,“即使它们表面上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生产、构成逻辑以及内在的特性都是同一的。这正像所有的封面女郎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她们的名字”。(周宪,1997:P.142)

二、广告功能性对审美表现性的消解

现代广告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而对科技的依赖也使认识/工具理性自然而然地渗透进了广告活动中。同时,现代广告也离不开艺术审美文化的帮衬,而当艺术审美文化被纳入到广告的运行轨道时,它所具有的审美/表现理性也就被广告的认识/工具理性所掌控,一切都成了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了。当今世界,技术霸权的不断扩张,使技术工具理性对艺术表现理性的僭越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工具理性统治一切的技术王国里,艺术的内在价值、美学精神统统成了可计算和运演的逻辑元素,生命、个性、自由等神圣的主体性存在也在经过了对技术工具理性虚张声势的抵抗以后被完全的客体化了。随着对审美/表现理性关切的日渐减少,人类的精神世界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困境。

就广告而言,技术工具理性的支配必然强化广告创作的功能性考虑,为了刺激目标受众的消费欲望,一切都要经过精心安排,通过详尽的市场调查,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目标受众的锁定及其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消费方式的明确,再到媒介计划和创意方案的出台,最后,创意草案还要经过样本人群的测试反复修改以后才能敲定、刊播。创意方案中一切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都要服务于刺激消费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奥格威看得非常清楚,他说,我们“应该把广告诉求对象的注意力引向产品,诉求对象说的不是‘多妙的广告啊’,而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这种产品,我一定要买它来试试’”。(奥格威,1991:P.79)这与真正的艺术创作完全不同,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本人真情的流露,思想的放飞,是不受外物所左右的、自由的精神活动。艺术品是艺术家情感、心灵的符号化再现,这也使艺术品成了无实用价值的、专供精神关照的一种形式化存在,柏拉图把这种精神存在说成是“影子的影子”。

广告的工具理性与艺术的审美理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分别赋予了其创作文本不同的功能性和表现性。广告文本的功能性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对斥资宣传的商家而言,广告文本应该发挥促进销售的功能,这无需多做解释;对受众而言,接受广告文本一定是因为受众感觉它对自己有用,这用处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种。前者主要指广告文本能满足受众即时的物质需要,如有的广告可以为消费者要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提供资讯,有的广告可以满足受众就业、寻人、婚嫁、搬迁的社会需要;后者主要指广告文本满足人们对爱、幸福、快乐、成功之类的精神需要,这种需要并非来自广告文本的画面、文案、音响和音乐的构成本身,而是来自于这些文本构成所代表的符码意义。事实上,人们的购买行为不但取决于物质成本(物质需要),还取决于心理成本(精神需要),广告文本能否发挥促销的功能其实是由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这样,在广大受众眼中,广告文本和其他商品一样,价值的大小完全由其功用的程度来评定,功能性决定了它在受众心目中的位置。艺术文本的审美表现性与功能性无缘,布迪厄就曾说过,“质问艺术有什么用是‘野蛮’行径,因为这样问,就等于质疑艺术的无功利性或艺术的距离”。(费斯克,2001:P.165)与广告不同,艺术并不想回归日常生活,在大众趣味的功利性评判中寻找生存的根据。

广告功能性对艺术表现性的消解还表现在艺术(特别是现代主义艺术)形式对广告内容的服

从上。随着古典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过渡,艺术家和评论家关注的问题也由“什么”(内容)转移到了“如何”(形式)上。英国著名美学家罗.弗莱对此论述道:“我敢说,任何人,只要他看重绘画的题材――绘画所再现的东西,就无法真正理解艺术”。(布洛克,1987:P.320)在现代主义艺术家看来,“形式就是内容”,“用法就是意义”,以至于“一则宣传汤料的广告放在艺术博物馆里就成为一个美学的范例,相反,在一本杂志中刊登的同样的广告则是一个商业例子”。(斯道雷,2001:P.304)皮埃..波尔狄说,这是要进行“一种相类似变体论的本体论提升”。与此相反,广告要走的是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务实之路,它不是要“提升”,而是要“落地”,不是要“纯化”,而是要“回归”。形式对广告来说并非不重要,但谁要是为了追求形式美而忽视了广告要宣传的产品(内容),那他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广告人。广告的功能性是对艺术表现性的否定和消解,它们遵循的是两种不同的评判标准,这与“判断一顿饭好坏的两种方法的差别极为相似,一种方法认为一顿饭之所以好是因为它价廉物美、物有所值,而另一种方法是以服务方式和服务环境为基础来判断一顿饭的好坏”。(斯道雷,2001:P.303)

艺术追求审美的、表现的理性,这就决定了它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和一贯性。广告追求认识的、工具的理性,这就决定了它功能判断的相关性和随意性。欣赏者和评论家对艺术文本的审美判断具有排他性,他们所关注的是艺术文本审美的、批判的特质,将艺术独有的内在价值置于文本结构的中心。美国文学家桑塔格认为,如果把艺术的文本转译成其他语言,就是对文本的背叛,会使艺术品降到非艺术的水平上。其实,这种“反对解释”的主张并非不要解释,而是只允许有一种解释。为了维护这种定于一尊的审美判断,艺术审美教育的学院化和艺术批评的体制化就是为此形成的一套美学规训系统,由已被制度化的共同体垄断着艺术文本意义的解释权,也控制着欣赏者对艺术文本本该多样化的反应,形成了一种文本诠释的文化霸权。而广告文本功能判断的相关性和随意性是对这种霸权的消解。广告文本的功能判断并非着力于文本内部的审美物质上,而是旨在寻找广告文本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切入点,这使得对广告文本的功能判断深受社会情境的影响。艾柯曾对此解释说:“讯息从资源中发射出来,到达各种社会学情境中,在那里,不同的符码在不同的情境中运作。对一位米兰银行职员来说,电视播映的冰箱广告代表了一种购买的刺激力,但是,对于一个卡拉布里亚的失业农民来说,这同样的图象言说的是一个不属于他的繁荣世界,一个他必须去征服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在贫困国家,电视广告的功能是传达一种革命讯息”。(周宪,1997:P.156)这种功能判断的相关性也带来了价值判断上的随意性,因为如果我们以社会相关性为标准,我们就不能说一种判断比另一种判断更好或更准确。在这里,艺术审美判断的特有标准就已不再起作用了。

三、广告当下性对审美距离感的消解

广告是以服务商业为目的的大众文化,大众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受广告文化并以此来把握世界,证实自身的存在。这就要求广告必须与现实彻底地妥协和融合,只有最世俗的才是最切合实际的,历史的厚重感和未来的使命感都与广告无缘,大众追求的是一种即刻的反应、当下的满足。而审美之所以可能,就在于有教养的人学会了思考和感悟,从而与身体保持距离才实现的。按叔本华对“崇高”和“迷人”的区分,纯粹的美因为可以使欣赏者保持沉思,所以是崇高的。而广告“必然以物来激励意志”,因此是迷人的,这里的意志等同于欲望,而为欲望所惑,“动物般对感觉的偏执”(布迪厄语)必然是反趣味的,迷人的东西也就变得不美了。艺术审美则要求对身体进行抵制,保持审美所需要的距离感。这里的“距离”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作品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是指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与此相反,广告实施的则是“参与”的策略,是要拉近这距离,不但使受众参与到广告作品中,还要使作品参与到生活中,与大众的审美趣味亲密接触。

审美距离的有无除了与主体有关外,作品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作品往往成了具有“召唤结构”的“半成品”,欣赏者也因此获得了审视作品的某种心理空间。广告则把自己投身到火热的生活实践中,在少数人“庸俗”的指责声中帮助商家大获其利。广告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对日常生活的体察和借鉴以及对大众趣味的了解和把握,广告文本内容才是其内在逻辑的更为重要的构成元素。我们知道,广告促销作用在于其文本内容对大众趣味的迎合,而大众的趣味往往集中在趣味化的情节、刻板的角色、理所当然的观点、通俗的隐喻之上。卡威帝曾提出大众文化作品“公式”的概念,指出“文化作品以传统的体系作为结构”、“各个作品所采用的故事或戏剧结构是传统的”。(黄新生,1997:P.135)广告作品也一样,公式化的广告文本随处可见,如电视广告中最常见的英雄式广告,这种类型的广告借鉴了电影和电视剧中“英雄主义”的表现手法,把商品塑造成“英雄”,先表现“英雄”未出世时大众所受的煎熬和痛苦,就在“生灵涂炭”之时,英雄(商品)横空出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同时,公式化的广告文本也让人们产生了一种熟识感,而只有让人感到熟悉的事物,人们才会毫不设防地投身其中,曾经的情感体验也变得异常亲切。卡威帝以球赛为喻,说明公式结构的心理功能:“公式的故事很象足球或棒球运动,模式一致,规则分明,在个别节目(广告,作者加)中展现出来。规则固定不变,角色与表演变化多端,仿佛球赛场场雷同,所感受的刺激、悬疑与发泄如昔,但观众却如痴如狂”。(黄新生,1997:P.136)

艺术作品与现实的距离并非与现实毫无关联,而是用艺术的表现手法,以批判和反思的态度指涉现实,即艺术以虚构和想象的形式与现实分离,意在思想旨趣上与现实接近。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形成了巨大的意义空间,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范畴对作品的解读,也必然预示着他本人对自己所体验到的现实进行反思。而广告却与此相反,如果说艺术是站在更高的境界以毫不妥协的姿态实现着对生活的超越,那么广告则屈从于世俗的群体压力自甘与大众为伍,成为对现实社会合法性的证明。广告与大众在维持生活现状的合谋中似乎达成了默契:大众陶醉在现实生活的当下满足中,广告则提供更多可以陶醉的理由,两者都不需要对现实进行批判,因为对生活现实的批判和反思就意味着对自身的否定和随之而来的痛苦。广告中感受不到社会反思、读不出哲理况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结语

在艺术家的眼中,也许广告与艺术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但不管怎么说,以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逐渐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而以艺术为代表的高雅文化则逐渐被边缘化,这除了广告与当代消费社会具有内在本质上的逻辑联系以外,还与广告本身巨大的文化吸纳能力有关。人类漫长的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一种文化越具有包容性,就越具有生命力,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是地域文化、种族文化、行业文化、审美文化都概莫能外。英国艺术评论家约.伯

格(John Borger)在《观看的方式》( Ways of seeing)一书中指出,现代社会,当广告在建立起一个无处不在的视觉意象系统,控制和支配了人们的消费,又通过这种支配去支配人们的文化和政治行为的时候,没有忽视传统艺术提供的资源。一方面,广告大约是最能消化吸收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迅捷发展的媒介形式,另一方面,它大约又是一个最乐意“向后看”,从古典油画中不断地借用语言、意象和权威性,以使消费和“美”结合得更加完美的艺术革新者。(李陀,1995:P.34)其实,广告不仅对古典艺术情由独钟,对孤傲的现代主义艺术,如果认为需要也来者不拒,20世纪上半叶,结构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派、达达派等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创作观念都曾对当代西方的广告制作产生过重要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仍能从一些诸如蚂蚁喝啤酒、穿名牌鞋在足球比赛中战胜外星人、以尼亚加拉大瀑布从摩天大楼飞流直下喻示音响的震撼效果等广告中看到现代主义艺术反传统的荒诞美。广告文化的这种随意性和活跃性使其在吸纳外来文化时保持了足够的张力,产生了一定的“场吸效应”,加之文化商业化的发展趋势,许多艺术家逐渐放弃了对高雅文化和先锋艺术的追求,转而对以广告文化为表征的消费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自身也由以前的作家、画家变成了现在的媒介文化人、广告设计人。广告对艺术的借鉴,使“我们不再对广告的效果产生怀疑,不再对广告说服(或者灌输)人们购买新产品的能力提出质疑,相反却对它在审美谱系中的位置表示由衷的祝贺。设计与广告,不仅与艺术混同在一起,而且也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并象艺术那样被陈列进了博物馆”。(费瑟斯通,2000:P.37)

艺术能成为广告的创作素材,与两者之间内在的某种一致性不无关系。“先锋派自以为割断了与这个社会的联系,但它却仍然以一条黄金脐带依附于这个社会”。(周宪,1997:P.47)首先,虽然先锋派艺术对现实意识形态体系持批判态度,但同时它仍然不得不纳入到整个社会的传播轨道中来,这也使它成为这个社会的一部分,艺术和广告媒介渠道的相同为它们表现上的可通约性提供了条件;其次,先锋派和广告文化的流行时尚之间事实上存在着某种联系,前者不过是在把美的新观念变成一种流行的时尚罢了,“先锋派在时尚的影响下注定要争取它曾不屑一顾的普遍流行”。(周宪,1997:P.47)而广告流行时尚似乎也在走着和先锋派艺术同样的路,“在某种新形式变成为陈词滥调、庸俗之物和俗套而被抛弃之前,时尚也会经过令人新奇与陌生、惊异与愤慨的阶段”;(周宪,1997:P.47)最后,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与现实分离的现代主义艺术演变成了可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创作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二者的区别就在于现代主义艺术(也包括古典艺术)产生的是“光晕”,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产生的是“震惊”,这就使得广告与后现代主义艺术在情感作用方式上找到了共同话语。本杰明就曾说过:“如今,用手触一下快门就使人能够不受时间限制地把一个事件固定下来,照相机赋予瞬间一种追忆的震惊。这类触觉经验同视觉经验联合在一起,就像报纸的广告版或大城市交通给人的感觉一样”。(本杰明,1989:P.146)

广告与艺术的联系和互鉴产生了两种效果,一是艺术传统话语体系的分裂和新的艺术话语形式的出现――私秘性的孤芳自赏变成了面向公众的着意沟通,艰深晦涩的阅读变成了形象化的视听;一是艺术所特有的形象化的批判意识开始渗透进广告中,这不仅表现在关乎大众福祉的公益广告上,在商业广告中,贫穷、饥荒、难民、种族、战争等社会问题也成了创作的素材,倍受争议的贝纳通广告就是以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而在广告界独树一帜的。艺术与广告的互动使二者原来的风格界线变得逐渐模糊起来,符号的等级结构也开始坍塌,这就需要我们用一种多元主义的审美态度对待各种不同的品位。

参考文献:

[1]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

[3][美]约.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英]布洛克.美学新解[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黄新生.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M].台北: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

[7]李陀.“开心果女郎”[J].读书,1995(2).

艺术审美的价值篇(6)

西方音乐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其风格、内涵、喻意等因素构成的整体感知使接受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共性认同,这种共性感知运用到电影中会产生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选以恰当的音乐置于情节发展的关键点,除了填补剧情的场景需要,还会借助音乐自身的共性感知来暗示情节的发展走向、反面讽刺人物、预示结局等,进而为情节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催化作用,促使情节流畅自然的进行。这是其它音乐类型很难具备的一个功能,也是西方音乐在电影语境中产生的独特价值。在《教父Ⅲ》中,当麦克一家在歌剧院里观看儿子演出歌剧时,安迪为了想成为新的教父而正在蓄意一场谋杀,这时歌剧院里上演的剧目是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这是一部以仇杀为结尾的作品,音乐为即将发生的枪击事件提前做了铺垫。在音乐所铺设的背景中,情节的推进有力,无论是情绪上的渲染,还是内容上的契合,都使电影的叙事极富感染力和艺术说服力。库布里克导演的《发条橙》,是一部社会意义比较突出的作品。在这部充满了性暴力、黑色幽默和反讽意味的影片中,配乐均来自著名的西方音乐作品。音乐大气,富有表现力,同时还成为影片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参与和推动情节的进行节奏。尤其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的音乐多次出现在剧情的关键点上,引导情节发展。贝多芬的音乐在这里变成了抽象符号,影射一些根深蒂固的文化问题,象征着传统规范下的常年压抑。库布里克的电影向来善于探求高层次的哲学思维,给人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启迪。他一直倾情于使用西方音乐,有效地调动西方音乐积极深刻的因素,让其成为影视叙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凭借极高的音乐素养完成对音乐作品精准的把握,实现剧情中的绝妙运用。这些音乐作品以契合电影思想和追求的巨大力量存在于叙事中,成为颇为重要的因素响应和促进电影主旨高度和深度的建立。

二、西方音乐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了电影的内涵和品味

西方置身于西方文明的大舞台中,创作主体把对社会人生高度浓缩的体验和感悟物化于音符中,灿烂辉煌的艺术形式成为西方文化包容并蓄、博大精深的物质化载体。西方音乐闪耀着智慧和人性的光芒,体现着西方文明的累累硕果。很多电影在西方音乐作品的辉映下呈现出动人的魅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审美的西方音乐作品能“给视觉影像带来一种庄严肃穆、超凡脱俗的氛围,从而提升[6](P134)整部影片的层次。”使影片的主题更加深远,气质更加高雅。如《肖申克的救赎》中莫扎特著名的咏叹调《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天籁般的女声二重唱为影片包裹上无限美妙的光彩。美妙的旋律穿过监狱的铜墙铁壁自由柔美地回荡,“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在朦胧的夜色里,松树沙沙叹息的地方。别的话不必多讲,不必多讲……”莫扎特的这段音乐诙谐、轻松、动听,两位女高音的重唱富有无限的美感和韵味。此曲流传性很广,是莫扎特非常有代表性的咏叹调之一,在听觉效果上极具征服感,可谓雅俗共赏。置于片中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合播放,更具审美的震撼感,成为电影的神来之笔,为电影增辉无限。从情节上看,安迪邀大家一起欣赏音乐,这自由的感觉那怕只有一刹那,他也愿意不惜一切地去争取,通过音乐推近的这段人物特写,生动地塑造出安迪有思想、有学识、有文化、高素养的气质形象,他喜欢音乐、热爱生活、富有智慧、不同凡响。莫扎特这部以展现费加罗聪明机智来歌颂第三等级的佳作,用来映衬和塑造安迪这个人物的特点是再合适不过的。这段音乐既完成了情节发展过程中的完美支撑,又很大意义地提高了影片的格调和品味,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成为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一段场景。再比如库布里克导演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首作品创意来源于哲学家尼采的同名著作。音乐在电影一开头就表现出恢弘的气势,富含深厚的哲理含义。尼采主张超人哲学,电影中呈现出的人,从猿到人,再到飞升宇宙之中的巨大进化转化,有着一种对尼采主题音乐的呼应。具有文化历史感的音乐使影片呈现出无限想象力,大大加深了电影的哲理性和深刻性,营造出影片扑朔迷离的科幻色彩。

三、西方音乐的自身魅力提升了电影的影响力和表现力

西方音乐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它具有丰满而立体的音乐表现力,深刻的音乐内涵,和谐美好的音乐形象,外在形式和内在思想的完美统一。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无比辉煌的影响力。西方音乐成为高层次精品文化的代表,既是各界文化精英喜爱的对象,也是大众人群景仰的目标。西方音乐极富影响力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影的影响力和表现力。罗伯特•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美丽人生》中,几次使用奥芬巴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段音乐是歌剧第二幕中的一段著名女声二重唱,以6/8拍荡漾的节奏描绘出威尼斯河上迷人的夜景。醉人心弦的音乐,交织着主人公圭多对妻子的爱意,映衬着他们伟大的爱情。大提琴低沉如诉的引子,小提琴飘忽的高音,柔美的歌声,美妙迷人的旋律都使电影置身于美妙多彩的世界,每一次出现都将电影渲染的浪漫至极。尤其在电影后半段,圭多一家身处纳粹集中营时,灰色恐怖的色调让人倍感压抑,然而当《船歌》这首见证他们夫妻爱情的美好音乐在广播里传出的时候,巨大的环境反差彰显出音乐无比动人的巨大魅力,音乐的美感俘获了观众的心,晕染着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经久不衰、耐人回味、优美典雅的西方经典音乐作品置身于电影中,它自身的美感、表现力、影响力通常会为电影锦上添花,提升电影的艺术感染力,使电影的叙述更生动,更富有活力和绚烂的色彩。

四、西方音乐在电影介质包裹下呈现出新的审美和传播

西方音乐在最早的现代视听艺术——电影诞生前,一直以独立的艺术形态存在,从音乐创作、音乐演出到音乐欣赏都有其非常完备的体系。电影的诞生打破了艺术世界的传统格局,将西方音乐在内的多门艺术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多元化的综合发展。当西方音乐作为视听艺术的成员之一和其他艺术形式交织在一起时,转变为新的角色和新的定位,它的审美和传播自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处于电影语境中的西方音乐审美

西方音乐是一种超越国家、民族、地区的局限,为世界各民族所接受,并共同参与创造的音乐文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深厚的文化感和巨大的表现力。在面对独立形态的西方音乐时,欣赏者更多关注于音乐自身的特点,包括音乐的旋律、和声、配器、情绪、内容等。这是一种欣赏主体有一定心理期待、主观性、有意识的“倾听”。但是当西方音乐出现在电影剧情中时,“人们在这里打破了以往各种聆听音乐的习惯,在新时空营造的环境中,在接[7](P191)受故事情节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这种感受被动且不独立,和剧情联系在一起,与画面契合在一个审美层面被同时接受和感知。出现在电影艺术语境中的西方音乐,它的内容、情绪、音乐感受都和电影中人物的生活、性格、命运息息相关。电影为影片中的音乐审美提供了大量非音乐性因素,使音乐的审美变得有依据。不仅包括音乐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概括性的情感内容,而且还包括外在于音乐的某些因素。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对音乐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经验中。电影提供的特定氛围和背景使音乐的表达具有一定倾向性,音乐的内涵一点点被影片的内容填充起来。所以西方音乐和电影的结合不仅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具有奇妙的化学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首音乐作品置于不同的电影情境中,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审美感受。“音乐的抽象性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就像一种化学药剂一样,它在不同的环境、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不同的化[8](P63)学反应。”电影改变了西方音乐独立的审美,使其审美和电影的相关因素建立起一定的依赖关系。

(二)西方音乐在电影中的传播

在电影中西方音乐时常留下它多姿的身影。西方音乐深厚的文化气息浸染和包裹了电影这个现代时尚同时又最贴近大众的艺术,有些人因为电影喜欢上西方音乐,有些人因为西方音乐更热爱电影。在诞生之初,电影需要借助已经发展趋向成熟的古典音乐为其敲开受众的大门,之后当其逐渐成熟并越来越有影响力的时候,它又为西方音乐的传播增加力量。对于西方音乐的传播,除了现场演奏演唱、乐谱传播、唱片传播等形式之外,其它综合艺术形式诸如电影,客观上也成为音乐传播颇有影响力的媒介和手段。众所周知,西方音乐虽然超越时空在历史上经久不衰,具有无法超越的美,但西方音乐带有的“贵族”属性,即对它的学习和理解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经验,使得它的传播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社会普及程度不高。尤其在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突破和发展,流行音乐很快成为大众的宠儿,审美对象更为平民化。而西方音乐相反越来越以“高深”“难懂”“严肃”的印象被束之高阁,与大众之间产生一种距离感。当西方音乐出现在电影中时,对观众戏内戏外的界限是一种模糊,这种感知是没有期待和预设的,大众与西方音乐的距离被跨越了,无意间进入西方音乐的传播世界。在特定场景、特定情绪的推动下,原本“远”的音乐一下“近”在耳际,原本高深莫测的音乐也因电影的相关释解,变得容易接受与理解。如前文提到的那首《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具有强烈的哲学意味,晦涩难懂,远不如《乡村骑士》间奏曲、贝多芬的《欢乐颂》为人熟知,流传性并不广。然而这首作品在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中》妥贴、流畅、自然、神奇的应用,不仅恰当地衬托出了影片的意蕴和风格,把观众带入超越镜头画面的深层表达中,而且实现了自身广泛的传播。相当大一部分人因为这部电影认识和了解了这首音乐作品,可以说这部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这首音乐。被设计于电影中的西方音乐依靠电影这个大众化的传播平台,进行了趋于生活化的艺术传播,在受众群中产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较之西方音乐独立形态的传播力度大大提高。“当音乐由电影作为载体,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播[9](P146)后,电影音乐的下意识审美转化为有意识审美。”这种传播没有停留在浅层,而是不断深入和扩大,由此电影为西方音乐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也让它原本的神韵和内涵获得了一次新生,有了另一段生命。

五、结语

艺术审美的价值篇(7)

关键词:电影音乐 高师音乐教育 审美价值

    国家艺术课程标准规定:“艺术课程重视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创造美和鉴赏美的实践。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学科的综合与联系,使学生的艺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列宁指出:“一切艺术部门中最最重要的便是电影。”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将源于生活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通过演员的表演,用声、光、影等动态手段再现到银幕上,在运动的时空里的一种视听艺术审美活动,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广泛性、时代性、号召性、通俗性、直观性的特点。而音乐是电影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影音乐的好坏往往也会决定一部电影的成败,因此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片头音乐,主题歌,插曲,背景音乐,是根据电影不同的内容、风格、形式、人物与画面的视觉形像相融合的听觉形像,提高了电影艺术的美学功能,体现出电影综合性的美学原则。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电影评选活动都专门设置音乐奖项呢?这也是对音乐在电影中价值的认可吧!可以看出“音乐在当代电影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电影音乐成为电影产业催生出的一种独立的文化产品。”这里面音乐为电影增添光彩,电影为音乐的普及传播提供途径,电影音乐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审美价值。

    作为电影艺术中声音中重要构成元素之一的电影音乐,随着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在音响与画面的有机结合中给人形成一个立体的视听感受。电影在视听艺术里是一个比较老的艺术形式,在电视,网络出现之前,它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体,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接受教育和娱乐的通俗艺术。电影音乐受电影艺术发展的影响,其作用日趋突显,人们用视觉感受电影的同时,也身临其境的欣赏到有动人的音乐。特别是现代电影宽视野、数字化、立体声、高保真技术的应用,其独特的效果是电视、网络等同类媒体所不能比的。当我们在观看《刘三姐》、《阿诗玛》、《洪湖赤卫队》等歌剧片,以及各种反映祖国大好河山的风光片时,人们在不断变换的画面中,更深刻透彻理解、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内心情感与人生哲理,达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对于大学生来说则更易于产生美感。因为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不单是一种知识的传授,也不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而是培养大学生的音乐鉴别能力、审美能力,塑造良好的道德观和世界观的综合素质,其中心任务是审美教育,由于电影音乐在表现上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因而它是高师音乐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一、电影音乐高度概括影片思想内容,深化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对大学生具有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十八世纪德国启蒙运动者莱辛认为“剧院应当成为道德世界的学校”,说明剧场艺术的德育功能之强大,而且,电影作为一个社会先进文化载体,代表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电影音乐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电影《生活的颤音》这部音乐抒情片,把小提琴协奏曲《抹去吧,眼角的泪》作为影片音乐主题贯穿全剧,使音乐起了灵魂的作用,这里音乐成为刻画人物性格,传达人物感情的重要手段,寄托了人民对周总理的哀思。不同时期的电影音乐有着不同的思想情感,早期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日战争中,曾激励无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奔向抗日救国第一线,随后的几十年,它一直伴着祖国的发展强盛,人民的生活富裕,成为不朽的艺术篇章。还有《毕业歌》,(影片《桃李劫》主题歌),歌剧《洪湖赤卫队》,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等电影音乐,凝聚了各历史时期的英雄群像,是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建设史的缩影,观众在影剧院里可以感受到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斗争历史,它以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的革命历史歌曲作为各场音乐的基本主题,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民在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光辉历程,这些不同时期的电影音乐曾激励无数大学生投入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