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7 17:34:20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1)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18~62岁,平均36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1例,交通事故9例,砸伤4例。其中颈前路手术10例,颈后路手术14例。2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无1例并发症的发生。

2 术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2.1 不良心理状态 此病是由外力突然作用于患者的颈椎而引起的,属意外致伤,损伤较重,被迫卧床,若伴有截瘫,则生活难以自理,思想负担重。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悲观心理,担心手术效果,这些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

2.2 摆放不当

2.2.1 颈椎进一步损伤 颈椎骨折后不稳定,在摆放和搬动患者的过程中,过度前屈后伸或旋转患者头部,均可造成颈椎进一步损伤,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2.2 眼和面部损伤 部分患者全麻后,眼睑闭和不全,长时间暴露角膜,会造成角膜干燥,严重的可导致暴露性角膜炎。眼球长时间受压,严重时会导致失明。俯卧位时患者的头部用马蹄形头托固定,前额和颧骨是头部的主要受力点,若受力不均匀易造成压伤。

2.2.3 皮肤受压损伤 颈椎骨折患者手术时间较长,局部受压过久,常引起压迫伤和神经损伤。仰卧位时可引起肩胛部、骶尾部、足跟部压疮。俯卧位时,男性患者可引起、阴囊受压水肿,女性患者可造成挤压损伤。

2.3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包括: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2]。若行下肢静脉输液,则限制了肢体活动,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术前禁食禁饮,术中出血致血液粘滞性增高,血液有形成分聚集致使血流缓慢等因素易引起静脉性血栓。

2.4 泌尿系感染 术前患者禁饮禁食,部分截瘫患者膀胱括约肌功能丧失,易发生尿潴留、尿路感染。气囊导尿管操作不当,插入深度不够,急于注入生理盐水,可使后尿道损伤破裂。

2.5 生命体征改变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易引起膈肌麻痹,呼吸肌无力,尤其寰枢椎脱位骨折更易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1]。俯卧位时因患者胸部及腹部受压易引起通气不畅,腹部受压可导致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血压下降。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访视和术中心理护理 在临床工作中,术前1天下午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以尊重患者为前提,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麻醉、护理方面的信息,讲明积极的心理状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手术日接患者入室至全麻开始阶段,应关心体贴患者,进行各项操作和护理时应主动向其解释,使其能主动配合,同时注意谈话、操作要轻柔,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以利于放松心情,愉快配合手术。

3.2 护理 手术摆放原则:手术野暴露良好,不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使患者感觉舒适,且不压伤肢体,固定后能保持原位,不致术中移位。[3]搬动和摆放时需多人协助,注意头、颈、躯干、下肢协调动作,不任意将患者四肢抬起,保持脊柱平直,切忌暴力强拉硬拖身体某部位。仰卧位时,颈后摆放1个条形卷枕,使颈椎轻度过伸位,头部两侧置2个小布枕固定,防止术中操作时发生头部移位。双侧肩胛骨、肘部、骶尾部、足跟部垫软垫保护。为保护患者的眼睛,在全麻后安置前,给患者涂少许红霉素软膏,使上下眼睑闭合,并用眼科敷贴覆盖保护。另外,在颈椎手术时避免消毒液污染眼睛。在俯卧位前,根据患者躯干长度及宽度,调整好架的宽度和高度以及头架的距离和高度。我室用Mayfield头架代替马蹄形头托,使前额、颧骨、眼部置于中空处,避免受压。男性患者、阴囊,女性患者两侧放在垫中空处,避免与垫压迫而造成压伤、水肿。膝部与床接触之间放一长方形硅胶垫,将小腿垫高约30°,使足尖悬空,避免足过度背伸而损伤足背神经。器械盘应距离膝关节上5~10 cm,术中调整时随时观察,以免压迫患者关节皮肤。术中加强巡视,观察患者情况与局部皮肤情况。

3.3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巡回护士输液尽量选择上肢静脉,穿刺针选择套管针,做到穿刺一次成功。术中定时按摩双下肢,有利于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3.4 预防泌尿系感染 给患者实施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利用1%碘伏导尿管前端,缓缓插入,切忌导尿管在尿道内反复移动摩擦,见尿后再进入1~2 cm,注入生理盐水10~15 ml,轻拉尿管固定,妥善固定引流袋,不可高于膀胱出口平面,以防逆行感染。术中严密观察尿液引流情况,以防受压、扭曲、脱出等情况的发生。

3.5 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在手术全过程中,患者的行为和能力受到限制,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出血情况,精确估算出入液量,及时补充失血,保证充足血容量,避免循环波动过剧造成损害。

总之,在手术全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合理安置手术,加强皮肤护理,积极配合手术医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手术结束后,检查患者全身皮肤、关节有无压痕、红肿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并记录,与科室护士交班。

参 考 文 献

[1] 王凯,陈燕,于建梅.颈椎骨折内固定术19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8,14(6):68.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2)

[关键词] 护理干预;胸腰椎骨折;腹胀;便秘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3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51-01

为进一步研究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以及便秘问题的预防效果,本文择取我院近期所收治部分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确切的研究效果,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期所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57.2±3.1)岁,胸椎骨折18例,腰椎骨折12例;干预组3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56.1±2.8)岁,胸椎骨折16例,腰椎骨折1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蜂蜜,润肠通便。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使用豆类、高淀粉类食物,多饮水(≥1500.0mL/d)。术后6小时开始进食温水以刺激小肠充血和分泌活动,以便促进胃肠早期运动;②护理:患者多取仰卧位状态,腰部以下加垫透气型薄枕。入院后每2-3d需要定时按轴线辅助患者翻身,具体步骤为1/4侧卧位翻身至1/2侧卧位,再翻身至完全侧卧位。早期可引导患者卧床状态下活动四肢,伤后和术后开始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同时配合进行膝关节、踝关节的屈伸运动。手术4周后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协助患者坐起,6周后开始进行护拐练习;③腹部护理:升结肠、横结肠、以及降结肠综合推摩,以环形按摩法,按压患者中脘、足三里、以及天枢这三个穴位,持续3.0min/次,每间隔2h按摩一次。宜饭后2小时按摩,若出现腹胀,则随时按摩;若患者入睡,则暂停按摩。按摩后,嘱咐患者家属以温热毛巾对按摩部位进行湿敷,持续时间30min,2次/d;④心理护理:积极面向患者介绍病情相关知识,重点宣教疾病预后以及康复相关问题,提高疾病认识,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配合度。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χ〖TX-*3〗±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当P

2 结 果

干预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腹胀持续时间以及肠鸣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3 讨 论

对于胸椎、腰椎骨折患者而言,由于脊柱周边软组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损失,导致患者骨折区域存在严重的血肿问题[1]。受到血肿压迫的因素影响,内脏器官受累,并最终表现为患者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该问题也会致使患者原发性疾病的进一步加重,产生恶性循环。当前的临床研究资料当中指出:腰胸椎骨折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主要表现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腹胀,其二为便秘[2]。同时,一般来说,胸腰椎骨折并发腹胀与便秘的时间多在骨折初期阶段,1-5d内[3],诱发因素众多,需要护理人员体现个体化护理特色,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与分析,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处理。

在我院本次针对所收治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通过实施包括饮食护理、护理、腹部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确切的效果。可能机制为:第一,饮食护理以“少食多餐”作为基本原则,能够在加速患者肠道蠕动的同时,减轻患者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对于避免腹胀有明显效果;第二,护理当中,通过对患者个体情况下不同的引导,腰部下方加垫透气薄枕,能够使患者胸腰椎的正常生理弧度恢复速度更快,避免因腹胀导致患者舒适度受到不良影响;第三,腹部护理当中,通过对患者升结肠、横结肠、以及降结肠的综合推摩,配合适当的热敷与穴位刺激,达到了促进患者排便的目的;第四,心理护理当中,由于切合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理解能力,采取了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案,从而使得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更加稳固,对于各项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的实施可降低腹胀发生率、缩短腹胀持续时间以及肠鸣音时间,帮助患者尽快排便,对于预防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及便秘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乔玉环,叶茂,鲁丽新,等.腹部功能锻炼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腹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z2):72-73.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3)

糖尿病骨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导致降低骨强度,骨脆性高、且改变了骨密度组织,因此很容易出现骨折。根据有关资料表示,发生骨折的患者中,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发生率比没有糖尿病史的患者高达2~6倍。而且,糖尿病骨折患者因其骨折并发症,更容易诱发血糖低、伤口受到细菌感染、长期卧床诱发压疮等等一系列的并发症。自我效能理论意思是:患者是否能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拟定的某个或者多个活动所需要有的判断力、自我感受程度、信念等。该次实验分析收治已确诊为糖尿病骨折患者,抽取资料完整的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将自我效能理论在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前教育中应用,并做出相关的数据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已确诊为糖尿病骨折患者,抽取资料完整的100例,年龄42~70岁,中位年龄(57.3±6.2)岁,其中男60例,女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指导基础上,采取自我效能理论方式。该次实验的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数据全部收集记录好并作比较。研究组采取自我效能理论方式,包括:

1.2.1 拟定计划 根据自我效能理论,结合实验组患者的实际病况,以及参考各项指标,在主治医生,护士带领下拟定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内容,保障计划内容的实用性。拟定计划包含①情志护理;②饮食护理;③疾病控制健康指导。在患者入院后,主管护士给予糖尿病骨折患者详细的讲解。

1.2.2 实施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前教育护理措施

①情志护理 及时了解糖尿病骨折患者的各种需求,针对性的帮助糖尿病骨折患者缓解疾病带来的不适感、抗拒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其缓解紧张的情绪,使之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②饮食护理 糖尿病骨折患者饮食方面需要重视,用餐定时定量,清淡为主。而且根据营养学给予合理搭配。五谷杂粮搭配辅食为好,每日饮食控制500~700 g的摄入量。另外,每一餐蛋白质摄取量与脂肪摄入量都需要严格控制。

④健康指导 患者入院第1天?_始,由专门护士给予糖尿病骨折患者作健康常规性指导(简单通俗易懂讲解糖尿病的发病等相关疾病知识,饮食的注意,服药的注意,定时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的必要性等)。在此基础上,采取自我效能理论在实验组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前教育中应用。护士在护理的过程,结合实际情况与患者一对一的沟通,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需求,以及希望能够提供的帮助,给予糖尿病骨折患者激励的话语,缓解其紧张的情绪,以及针对性的个性化激发糖尿病骨折患者的潜能,并引导激励患者持续坚持有良好的健康行为。

1.3 观察指标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指导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理论方式。根据《自我效能理论分量统计表》(编制者为SCHwarzer等心理学家)。分量统计表问卷共有10条题目,每题目选择有①正确(4分);②比较正确(3分);③有点正确(2分);④不正确(1分)。统计答案得分多者,则自我效能高。分量统计表问卷发放、回收、有效数量共100份。制定调查问卷《护士满意度统计表问卷》,护士满意度统计表问卷共有10条题目,主要针对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程度以及对护士满意度进行评价。给予该次参与的所有实验对象,问卷发放、回收、有效数量共100份。

1.4 统计方法

将该次实验所得的所有数据整理且输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校验用[n(%)]表示,P

2 结果

该次实验结果显示,两组的自我效能数据、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是慢性代谢异常的综合疾病,是由于遗传性和各种生活饮食习惯因素互相诱发而引起的慢性的高血糖特征疾病,属于慢性病。糖尿病骨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社会人口发展呈老龄化,生活水平方式等各种改变,以及饮食的不良习惯,糖尿病呈递增性增长,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口已经列为世界第一名,极为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如何有效的防治糖尿病,以及糖尿病骨折等并发症是目前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针对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前针对性有目的的教育是很重要。

糖尿病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排列前3位,是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一旦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应必须接受长期的治疗,若病情没有得到控制或者是加重,会非常容易导致骨折、眼疾病、脑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并发症。糖尿病骨折患者致残率高,不仅带来身体痛苦,更会造成家庭经济的极大负担。 自我效能理论是患者的判断力、自我感受程度、信念等是否能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拟定的某个或者多个活动所需[1]。糖尿病骨折患者不仅仅高血糖,而且因其身体过低的胰岛素,使得细胞吞噬能力和杀菌能力严重下降,导致患者体内抗体不足,增加发生感染的几率。以往单纯给予常规护理指导,预期治疗效果是很难可以达到的。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4)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骨折;护理

1 老年人骨折的特点

老年人骨丢失严重时造成骨质疏松,骨的强度降低,遇到轻度外伤如:跌倒、汽车颠簸等即可引起骨折。因此,老年人骨折是以骨质疏松为基础的,骨质疏松是骨折的危险因素。这类骨折常见的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桡骨远端(科雷氏)骨折和肱骨外科颈骨折。健康状况不佳,有重要脏器疾病如:有高血压、冠心病、偏瘫时骨折的机会增多。老年骨折患者也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疾病,这是老年骨折患者的特点。骨折是一种严重创伤,可以使原有疾病加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长期卧床时可以引起肺炎、褥疮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在骨折护理过程中要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2 老年人骨折后的临床护理

老年人骨折后应尽快教会患者在床上大、小便的方法;除了耐心、细致的为患者讲解外,还要让患者认识到学会这一方法对日后生活的重要性。不要轻易为患者留置导尿,否则既不利于控制泌尿系感染,也不利于其他方面的护理。骨折作为老年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旦发生骨折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一般难以抵御手术的打击,因此非手术治疗在临床中应用较为普遍。

2.1 疼痛的护理 ①骨折局部疼痛:牵引过程中,使患者保持外展中立位,调整牵引锤的重量,仔细观察牵引的方向是否正确,牵引力与反牵引力是否平衡,牵引锤是否悬空。有的患者在牵引过程中,上身和骨盆向健侧倾斜,患者似乎是外展位,而实际上是患肢与上身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甚至内收;②针眼处疼痛:应观察针眼处是否有红肿渗出,钢针是否移位,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③肌肉酸痛:适当给予肌肉按摩,疼痛可以缓解。

2.2 并发症的护理 ①呼吸道感染:60岁老人肺活量开始减退,脑细胞功能对缺氧或高碳酸血症的敏感性降低,机体自身调控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在老年人十大死亡原因中,肺炎占首位。因此,要指导并鼓励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每日拍打背部数次,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②压疮的护理:避免受压。解除压迫是预防压疮的根本措施。每2~4小时翻身一次,患者翻身时不能拖拉,动作要轻巧平稳。并2次/d使用50%乙醇轻轻对受压的骨突部位进行环形按摩,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做床上抬臀活动,必要时使用气垫床、特制的翻身床、波浪气垫等。足跟要用软枕或棉被垫起或悬空;③泌尿系感染的护理:由于牵引患者经常仰卧,容易引起排尿不完全、尿渣沉淀,因此泌尿系感染是较常见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护理方法就是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减少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3 老年人骨折后的心理护理

掌握老年人骨折后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是首要任务。

3.1 老年人骨折后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紧张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增加,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甚至绝望,从而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对入院的老年骨折患者要热情接待,根据病情及时妥善的安排病房,主动介绍主管医生及有关注意事项,关心体贴的询问病情,主动了解患者的需要,用热情和蔼的态度,整洁得体的仪表,文雅大方的举止取得患者的信赖,以消除患者的恐惧、自卑不良心理状态,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还要和他们亲切的交谈,了解思想状况,做耐心的解释和诱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对患者的隐私要注意语言的保密性,在别人情绪不佳时,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使老年人觉得自己得到尊重,尤其是初次见面的老人,直称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也不可以用床号来代替,这样使老年人感觉到我们就是他的亲人。在和患者交谈过程中,时时处处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从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回答患者询问时语言要同情、关心、热情、有礼,避免冷、硬、粗俗。对患者的隐私要注意语言的保密性,还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通俗性,和患者交流时不说空话、假话,不模棱两可,不装腔作势,能言准意达,自然坦诚的和患者交谈。既要注意不生搬医学术语,通俗易懂,还要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也就是形体语言的艺术,如:手势、姿势、身体运动、面部表情和眼睛运动。如:握手、轻轻拍肩等,可使患者感到护士对他的关怀,减轻孤独感或帮助患者面对现实。

3.2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特点,活动能力差,因此在对健康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着重了解和掌握患者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尤其对即将实施骨牵引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定要向患者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包括骨牵引的方法、目的、持续时间等,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这种治疗方法,从而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使之更好地配合治疗。

3.3 对知识层次较高的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在临床中我们一般会遇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一种患者是很快进入患者角色,愉快的接受医护人员提供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另一种患者则是与之相反,他们自认为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潜意识里有一种抵触的情绪,临床中表现为消极和不配合。针对第二种情况,我们要以更加耐心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切忌与之争辩,以免反而增加患者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康复。在实际工作中,不急于让患者接受我们的观点,而是主动热情的为患者找到与其疾病相关的书面材料,让患者感受到我们是真真切切的为他们的病痛着想。患者一旦在思想上接受医护人员的观点,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超乎寻常的,患者自身也会觉得病痛似乎突然减轻了许多,这便是心理护理的奇妙之处。

对患者家属实施正确的心理导向:老年人生病首先受累的是其子女,子女态度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因此,对家属实施正确的心理导向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子女比医护人员更了解患者,包括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有些时候家属对患者的劝导往往比医生和护士所起的作用要大,他们在治疗上的积极主动也会给患者带来正面的影响,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所以,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应贯穿于患者康复的始终。

4 做好出院前的健康指导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5)

【关键词】优质护理;常规护理; 下肢骨折; 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31

优质护理服务是在医学护理模式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被广泛认可的新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通过临床护理人员根据其需承担的任务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其最终结果是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为了寻求最佳的护理模式和提高我院的护理水平,尽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经济支出,我院骨外科对12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对照双盲平均分配的原则抽取120例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骨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科研对象,入选的患者中包括66例男性患者和5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10-70)岁,平均年龄为(45±1.2)岁;外伤时间(1-12)h,平均(4.3±0.2)h;骨折部位:胫骨骨折患者50例,腓骨骨折患者2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20例;股骨骨折患者30例。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男女比例、受伤时间、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如给予入院宣教、测血压等。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具体为:(1)护士在办理入院手续后即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其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并对病房的基本情况和相关制度作简要说明,按时为患者测量各项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对患者的心理素质做出基本评估。(2)术前指导和辅助患者及家属做好术前准备,安排好患者饮食并向患者讲明相关注意事项及术后注意事项。为减轻患者的恐惧,可将手术及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向患者做简单讲解,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素质做好心理护理。(3)按时为患者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如口腔、会阴等,预防感染的发生。(4)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护理过程中动作要轻,语气要和蔼。(5)当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医嘱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前期要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懂得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协助患者从被动到主动锻炼。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

2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在住院天数、住院总花费、术后并发症、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占优势,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6)

【关键词】老年;colles骨折;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16-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08年9月我科住院老年性colles骨折患者120例,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4岁。均不需手术治疗,采取夹板固定,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具体方法:(1)对实验组患者进行认知、评估、全面收集资料,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2)老年性骨折患者由于失去正常活动功能,使身心遭受严重打击,患者往往产生恐惧、焦虑心理,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根据患者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经济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与患者进行亲切的交谈,让其对疾病有所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引导患者发泄焦虑情绪,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解释骨折的情况,谈话时态度和蔼,站在患者的位置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其焦虑情绪。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采用局部按摩,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恢复。

2 结果

实验组老年性colles骨折患者60例,夹板固定时间6周,骨折愈合时间4-6周,随访3-6个月,结果骨折对位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正常者58例,功能恢复不全者2例,有效率96.7%;对照组老年性colles骨折患者60例,夹板固定时间6周,骨折愈合时间4-6周,随访3-6个月,结果骨折对位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正常者32例,功能恢复不全者28例,有效率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篇(7)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5(a)-0156-03

Analysis of the Unsafe Factors Related to Femoral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LI Jie

Guilin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Guil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nsafe factors related to femoral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Sixty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fract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1st, 2012 to December 1st,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30 cases) treated by the usual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 treated b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ursing method. And the unsafe factors existing in the nursing process of the two groups and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unsafe factors existing in the nursing process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fracture included the following aspects: lacking enough responsibility and sufficient risk assessment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capacity in the nursing staff; poor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preoperative adverse psychology of patients; low compliance of nursing; long length of stay; illness relapse and so on. And lacking enough responsibility and sufficient professional capacity in the nursing staff, preoperative adverse psychology of patients and long length of stay are the main unsafe factors, which accounted for 41.7%, 35.0%, 25.0%, 50.0%, respectively. After treated by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ca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Femoral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Nursing; Unsafe Factors; Preventative measures

股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骨折之一[1],该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在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分析其不安全因素及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2]。随机该研究主要讨论了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选取该院2012年12月1日―2014年12月1日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2月1日―2014年12月1日收治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5.1±4.8)岁,体重47~58 kg,平均体重(48.2±4.3)kg,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3.2±1.3)个月;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66.7±4.3)岁,体重48~59 kg,平均体重(49.1±4.5)kg,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3.5±1.5)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分组研究意义。

1.2 方法

(1)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疼痛护理,换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选用我院骨科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通过吹气球呼吸法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注意改善患者饮食,进行防止便秘训练;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感,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应用温柔、鼓励的语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术后采用患者硬膜外或静脉止痛治疗控制疼痛;输液速度控制在30滴/min,回到病房后暂时关闭止痛泵2 h左右,待麻醉作用逐渐消失后,再打开镇痛泵的开关,这样会避免加重老年人全麻后的不良反应,便于护士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之后按常规输液速度输液,注意调节输液速度,保持充足循环血量,以保证有充足尿量。③嘱病人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足趾的活动,15 min/次,2次/d,并协助关节膝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伤后3~6周做股四头肌收缩,30 min/次,2次/d,加强膝关节活动,防止膝关节僵直。伤后6周功能锻炼则以骨关节为主,逐渐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骶尾部常用红花酒精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压疮的发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为主,忌油腻、生冷、酸辣,多吃青菜、萝卜、米汤、瘦肉汤、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经过循证文献查询,得出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护患沟通不良、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患者术前心理问题、护理依从性低、住院时间长、病情反复等。

(3)该院骨科护理人员通过院内学习培训、阅读书刊、工作经验、同事间交流等渠道,针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该院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不安全因素的不安全程度、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效果(采用骨折护理功能综合评分标准[3]:评分为90~100分,无疼痛,行走正常为显效;评分为50~89分,轻微疼痛,行走基本正常为有效;评分为50分以下,骨折状况长时间未恢复,疼痛感加剧,不能行走为无效;其中显效、有效为护理总有效率)等。

1.4 统计方法

初步录入数据时要保证数据的科学、真实性。将数据输入EXCEL(2010版)进行逻辑校对并分析,得出清洁(卫生统计)数据后经SPSS 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以P

2 结果

该院60例患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不安全程度分析,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缺陷和患者术前心理问题、住院时间长,在护理不安全因素中占主要地位,不安全程度分别占41.7%、35.0%、25.0%、50.0%,详见表1。

表1 该院60例患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不安全程度分析[n(%)]

两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效果对比[n(%)]

注:两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效果对比,P

3 讨论

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所导致的后果,包括:(1)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在各种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责任心不强,出现对患者病情记录不详细和观察不细致等现象,导致患者引发其他症状,如活动性出血、剧烈疼痛、足趾活动受限、患肢血运差,患肢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等,不能及时发现、处理,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2)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若护理人员对存在风险评估能力不强,则易导致患者丢失生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加强风险评估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4]。(3)护患沟通不良。护理人员由于护患沟通技巧不足,则易导致出现护患纠纷。(4)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经验、工作年限、应急能力、业务水平的不足,对患者病情无法作出准确判断和处理突发状况,引起家属、患者的不满和不信任,导致社会公众对医院不信任。(5)患者术前心理问题、护理依从性低、住院时间长、病情反复。由于股骨本身的严重损害,使患者术前出现焦虑、抑郁感,抗拒护理,护理人员不能顺利进行护理,导致患者术后康复缓慢、病情反复[5]。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护理中均出现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护患沟通不良、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患者术前心理问题、护理依从性低、住院时间长、病情反复等不安全因素,其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占41.7%,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占16.7%,护患沟通不良占6.7%,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占35.0%,患者术前心理问题占25.0%,护理依从性低占15.0%,住院时间长占50.0%,病情反复占10.0%,说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缺陷和患者术前心理问题、住院时间长,在护理不安全因素中占主要地位。根据相关研究显示[6],在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占、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病情反复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实施防范措施后,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这一结论与该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该研究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住院时间长是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实施防范措施后,均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