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2 17:03:07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 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5(a)-0156-03

Analysis of the Unsafe Factors Related to Femoral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LI Jie

Guilin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Guil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nsafe factors related to femoral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Sixty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fract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1st, 2012 to December 1st,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30 cases) treated by the usual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 treated b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ursing method. And the unsafe factors existing in the nursing process of the two groups and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unsafe factors existing in the nursing process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fracture included the following aspects: lacking enough responsibility and sufficient risk assessment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capacity in the nursing staff; poor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preoperative adverse psychology of patients; low compliance of nursing; long length of stay; illness relapse and so on. And lacking enough responsibility and sufficient professional capacity in the nursing staff, preoperative adverse psychology of patients and long length of stay are the main unsafe factors, which accounted for 41.7%, 35.0%, 25.0%, 50.0%, respectively. After treated by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ca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Femoral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Nursing; Unsafe Factors; Preventative measures

股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骨折之一[1],该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在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分析其不安全因素及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2]。随机该研究主要讨论了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选取该院2012年12月1日―2014年12月1日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2月1日―2014年12月1日收治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5.1±4.8)岁,体重47~58 kg,平均体重(48.2±4.3)kg,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3.2±1.3)个月;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66.7±4.3)岁,体重48~59 kg,平均体重(49.1±4.5)kg,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3.5±1.5)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分组研究意义。

1.2 方法

(1)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疼痛护理,换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选用我院骨科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通过吹气球呼吸法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注意改善患者饮食,进行防止便秘训练;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感,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应用温柔、鼓励的语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术后采用患者硬膜外或静脉止痛治疗控制疼痛;输液速度控制在30滴/min,回到病房后暂时关闭止痛泵2 h左右,待麻醉作用逐渐消失后,再打开镇痛泵的开关,这样会避免加重老年人全麻后的不良反应,便于护士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之后按常规输液速度输液,注意调节输液速度,保持充足循环血量,以保证有充足尿量。③嘱病人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足趾的活动,15 min/次,2次/d,并协助关节膝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伤后3~6周做股四头肌收缩,30 min/次,2次/d,加强膝关节活动,防止膝关节僵直。伤后6周功能锻炼则以骨关节为主,逐渐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骶尾部常用红花酒精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压疮的发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为主,忌油腻、生冷、酸辣,多吃青菜、萝卜、米汤、瘦肉汤、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经过循证文献查询,得出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护患沟通不良、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患者术前心理问题、护理依从性低、住院时间长、病情反复等。

(3)该院骨科护理人员通过院内学习培训、阅读书刊、工作经验、同事间交流等渠道,针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该院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不安全因素的不安全程度、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效果(采用骨折护理功能综合评分标准[3]:评分为90~100分,无疼痛,行走正常为显效;评分为50~89分,轻微疼痛,行走基本正常为有效;评分为50分以下,骨折状况长时间未恢复,疼痛感加剧,不能行走为无效;其中显效、有效为护理总有效率)等。

1.4 统计方法

初步录入数据时要保证数据的科学、真实性。将数据输入EXCEL(2010版)进行逻辑校对并分析,得出清洁(卫生统计)数据后经SPSS 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以P

2 结果

该院60例患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不安全程度分析,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缺陷和患者术前心理问题、住院时间长,在护理不安全因素中占主要地位,不安全程度分别占41.7%、35.0%、25.0%、50.0%,详见表1。

表1 该院60例患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不安全程度分析[n(%)]

两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效果对比[n(%)]

注:两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效果对比,P

3 讨论

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所导致的后果,包括:(1)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在各种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责任心不强,出现对患者病情记录不详细和观察不细致等现象,导致患者引发其他症状,如活动性出血、剧烈疼痛、足趾活动受限、患肢血运差,患肢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等,不能及时发现、处理,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2)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若护理人员对存在风险评估能力不强,则易导致患者丢失生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加强风险评估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4]。(3)护患沟通不良。护理人员由于护患沟通技巧不足,则易导致出现护患纠纷。(4)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经验、工作年限、应急能力、业务水平的不足,对患者病情无法作出准确判断和处理突发状况,引起家属、患者的不满和不信任,导致社会公众对医院不信任。(5)患者术前心理问题、护理依从性低、住院时间长、病情反复。由于股骨本身的严重损害,使患者术前出现焦虑、抑郁感,抗拒护理,护理人员不能顺利进行护理,导致患者术后康复缓慢、病情反复[5]。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护理中均出现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护患沟通不良、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患者术前心理问题、护理依从性低、住院时间长、病情反复等不安全因素,其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占41.7%,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占16.7%,护患沟通不良占6.7%,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占35.0%,患者术前心理问题占25.0%,护理依从性低占15.0%,住院时间长占50.0%,病情反复占10.0%,说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缺陷和患者术前心理问题、住院时间长,在护理不安全因素中占主要地位。根据相关研究显示[6],在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占、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病情反复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实施防范措施后,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这一结论与该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该研究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缺陷、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缺陷、住院时间长是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实施防范措施后,均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

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针对不安全因素实施的预见性的防范措施,包括:(1)高度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及业务水平的提高。医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并对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技能进行训练,以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2)护理人员加强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认识。由于老年患者有其个体反应及自身特殊的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有足够的认识之后,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个体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7]。(3)完善管理制度。对护士进行合理排班,为其营造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加强护士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4)加强护患沟通。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对老年股骨骨折的正确认识,大多具有特殊心理障碍频出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导致发生老年股骨骨折并发症或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以真诚、主动的态度对待患者,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言行谨慎、掌握分寸、不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态度和蔼,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8]。(5)制定跌倒、坠床评估表、压疮评估表等,培训护士填写相关的评估表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护理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护理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有效率。

综上所述,在老年股骨骨折护理过程中,有效分析其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防范,能够提高护理有效率,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芳.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伤残医学,2014,10(19):30-31.

[2] 李俊荣.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J].中外医疗,2014,33(4):163,165.

[3] 甘谱琴.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股骨骨折病人并发症的作用[J].安徽医药,2009,13(6):711-712.

[4] 叶彩云.老年股骨骨折34例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3):100-101.

[5] 张爱华,赵雅,刘静雯,等.老年股骨骨折早期康复锻炼指导[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9):576-576.

[6] 韩秀丽,赵桂清,申秀君,等.老年股骨骨折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79-180.

[7] 王晓庆,张玉莲,罗存珍,等.持续质量控制在预防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压疮中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3,13(4):34-36.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老人髋部骨折护理

【中国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47-01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身体状况差,伤前生活仅能部分自理,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目前,手术是治疗髋部骨折的主要临床手段,可使肢体功能快速恢复,并减少并发症发生[1]。由于老年人自身问题,年龄大,合并症多,术后恢复慢,髋部骨折后病情复杂,护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风险。本文对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25例经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针对护理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25例经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男12例,女13例,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73.4±11.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

1.2 治疗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5例,骨牵引术治疗7例。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护理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3 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易出现的问题包括心理因素、护理人员的素质、健康宣教的困难及并发症的出现等内容,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加强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合理用药的监督、健康宣教力度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2 护理问题

2.1 心理因素

老年人随着感知觉、记忆减退等现状出现从而易表现出紧张害怕、无用失落及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尤其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在生理上突然不能自理,短时间内很难接受,易出现悲伤、烦躁、忧虑、恐惧等情绪,既担心自己的病情,又怕连累子女,更有甚者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

2.2 护理人员的素质

近年来,随着高新尖端技术应用于临床骨科手术,护理人员对新技术的专业知识相对匮乏,年轻护士经验不足,缺乏与患者沟通能力和技巧,对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护理过程中潜在危险性增加。

2.3 健康宣教的困难

老年人记忆力、理解力下降,部分患者伴有耳聋眼花,不利于接受手术配合、功能锻炼等健康教育内容。

2.4 并发症的出现

髋部骨折术后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但术口以外其他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崔俊华[2]对老年髓部骨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手术切口感染率最低,主要感染部位为肠道,其次为呼吸道、尿道、皮肤。术后预防感染的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易打破肠道菌群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肠道感染,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等。术后早期卧床,且老年人气道老化、狭窄,呼吸运动减弱,肺活量减少,不利于排痰,痰液积聚肺内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大小便护理不当,如放置尿管时间过长,造成逆行感染,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长期卧床,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褥疮。此外,由于长期卧床,患肢血流缓慢,加之老年人血液粘度高,极易造成深静脉栓塞。术后脱位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常见的并发症,髋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束松弛,术后下肢放置在不稳定位均可造成人工股骨头脱位。

3 护理对策

3.1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谈心,安慰、鼓励病人,培养患者乐观的情绪,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决心,配合各项治疗工作。针对老年患者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及自身病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克服患者消极态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及护理。

3.2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护理人员要随时看医嘱,了解医嘱意图,核对是否有书写错误,对有疑问的医嘱要核实查对清楚后再执行,避免出现差错。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技能,鼓励其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活动,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预防护理潜在危险。

3.3 加强合理用药监督

合理用药是国家药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及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关键[3]。要开展护理全员安全合理用药基本知识培训切实,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技能和水平,促进安全合理用药,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4 加强健康宣教力度

健康宣教是医院维护病人健康的重要手段,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向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性的,语言、内容浅显易懂,尽量口语化,时间不过长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手术护理配合度,确保患者的疾病早日康复。

3.5 加强并发症防治

消化系统感染:对于腹痛、腹胀、腹泻患者,观察并记录排便情况,及时留取粪便标本行常规检查并做粪便培养,检出致病菌后对症处理。呼吸系统感染:肺炎是最易发生的并发症[4],教会患者深呼吸等肺部功能锻炼技巧,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自理能力缺陷的患者排痰,必要时吸痰,劝吸烟者戒烟,最终达到有效排痰的目的。泌尿系统感染:密切注意留置尿管患者尿液颜色、性质等,并预防反流,及时清洗会阴,保持局部清洁,嘱患者多饮水,保证充足尿量,以利于膀胱冲洗,必要时给予氯化钠,应尽早拔除尿管,避免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在易发生褥疮部位垫气圈、海绵垫加以防护[5],嘱或协助患者勤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深静脉栓塞:鼓励和指导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6-7]。术后股骨头脱位:术中注意假体的放置,抗外旋石膏或患足穿防旋鞋,患者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不盘腿、侧卧及负重,注意正确的卧姿,防止脱位。

4.小结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由于老年人年龄大,器官功能衰退,并伴有多种慢性病,病情复杂,且术后并发症多,若处理不当,手术护理风险大大增加,针对手术护理中易出现的问题,应重视心理干预,加强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做好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护理风险,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葛向煜,王君俏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50-553.

[2]崔俊华.老年髓部骨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2006,12(16):1488-1489.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髋骨骨折 老年患者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49-01

老年人因为均有不能程度的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髋骨骨折,因此髋骨骨折是老年人常发病之一。老年髋骨骨折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身体恢复时间较长。髋骨骨折经治疗后如果不能很好的恢复则很容易导致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1]。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髋骨骨折的特点采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98例髋骨骨折老年患者,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现将护理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髋骨骨折老年患者98例,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58-86岁,平均年龄63岁。98例患者中有82例为跌倒致伤,占83.67%,另外16例为交通意外致伤,占16.33%。43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占43.88%,55例为股骨颈骨折,占56.12%。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评估。术前进行全身检查,详细的了解患者身体机能情况和其他疾病情况,以减少手术中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风险,并对在术后可能由于其他疾病引发的并发症进行了解,以便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同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背景和日常生活习惯,方便在护理过程中根据这些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

2.1.2 心理护理。老年人本身因为其各项身体机能显著下降导致免疫力下降会发生各种疾病,致使老年人存在紧张、恐惧的心理。如果发生髋骨骨折,这种情绪会更加明显。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耐心的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有关髋骨骨折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征得患者和家属的护理配合。通过与患者之间的语言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患者术后12h内应给予心电监测和吸氧,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对各项生命体征参数变化情况有所了解,并及时的做好监测记录工作。定时的观察患者尿量、引流液流出量和性状,如果发生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老年患者很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患者的呼吸是否顺畅,并定时的进行体温检查和肺部听诊。

2.2.2 饮食护理。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在术后短期内进食种类以容易消化的流食为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逐渐转变为富含营养且较易消化的食物,禁食辛辣食物,这时的进食种类的选择主要以加强患者营养、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为目的。

2.2.3 预防并发症。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很容易造成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在术后前期要保持卧床休息,在卧床期间应该要预防老年呼吸道感染、静脉血栓和褥疮等并发症。为了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护理人员首先要保持病房的通风,并注意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定期的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保证病房内适宜的空气环境。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勤做深呼吸,并适当的做扩胸运动等上身运动,叮嘱患者多喝水、多排痰。为了预防老年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首先要告诉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患者健康的威胁,告诉患者在卧床期间进行活动的重要性并协助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定时帮助患者按摩患肢以促进血液流动,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患者如果长期卧床很容易导致褥疮,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因为身体原因对外界刺激免疫力下降,同时行动不便卧床时间较长,因此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褥疮的发生。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病床床铺的整洁和干燥,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给患者进行翻身,并定期的清洁患者皮肤,对受压较重的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2.2.4 恢复训练。老年髋骨骨折患者要注意进行一定的功能性恢复训练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护理人员应该进行协助。恢复训练要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和强度。一般情况下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术后初期,患者不能进行较为剧烈的活动,此时训练内容应该以肌肉训练为主,鼓励患者做屈趾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屈趾练习要求患者将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向下绷紧,股四头肌收缩要求患者将腿部肌肉绷紧并保持5-10s后放松,然后再绷紧再放松,如此循环。待患者身体得到一定恢复,可以进行肢体活动时要鼓励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训练。关节活动以不引起较为明显的疼痛为宜,且要随着患者身体情况的好转逐步加强活动幅度和难度。患者手术一周后可尝试进行行走训练,首先要进行立位训练,指导患者双手抓床,移动身体到床一侧,健肢负重而患肢不负重保持身体立位。术后2周可指导患者拄拐辅助行走,训练前期使用双拐,然后使用单拐。训练时要注意初期行走幅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增加行走的时间和次数。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在术后4周进行患肢的恢复性训练,训练采用拄拐阶段式负荷康复训练模式,可按照体重的一定比例逐渐增加患肢负荷。待患者骨折愈合后进行去拐行走训练并最终恢复正常的行走[2]。

3 体会

髋骨骨折老年患者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和行动不便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静脉血栓和褥疮等并发症,好的病房环境和定时的身体按摩是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关键。同时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减少老年患者的负面情绪,术前评估和术后的密切观察对了解患者的体征情况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功能性恢复训练是髋骨骨折老年患者护理内容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和减小髋骨骨折导致患者残疾的可能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篇(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46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骨科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加速患者骨折部位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优质护理;骨科;骨折手术

0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公路交通、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临床上骨折患者的比例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骨折患者多数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要想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在骨折手术前后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我院对收治的骨科骨折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发现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骨科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骨折患者146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84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19~73岁,平均(54.8±3.8)岁;股骨骨折49例,肱骨骨折40例,胫腓骨骨折33例,尺桡骨骨折13例,腕骨骨折11例。依据随机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7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等。观察组7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①在患者入院之后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对患者各项资料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制定出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切实避免出现的各方面问题。在患者送至病房中时,护理人员应当给予关怀,向其介绍病房环境以及相关安全知识,同时告知其有关器械操作方法及医疗护理规章制度等;②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部分护理人员由于自身护理与操作水平并不熟练,从而导致容易出现各类护理纠纷问题[2]。所以,医院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医院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培训,这样能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依据绩效制度实施相应的护理评价[3];③围术期优质护理:在手术开始前,护理人人员有必要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指导患者切实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在手术完成后,推送患者进入病房,并且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做好全面的健康宣传与教育,指导其科学进行术后咳嗽与呼吸训练;④康复指导:术后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开展科学的功能锻炼,这样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关节功能。护理人员应当依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科学的功能锻炼计划,在早期阶段尽可能不要剧烈运动,在中期恢复阶段则应当进行小幅度的关节活动和骨骼活动,后期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与负重练习。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分析,护理满意度为我院自制,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个层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χ—±s)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34.89±6.22)d,住院时间为(9.04±1.16)d;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56.94±5.66)d,住院时间为(15.78±1.43)d。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73例患者中,非常满意56例,满意14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度为95.89%;对照组73例患者中,非常满意36例,满意22例,不满意15例,总满意度为79.4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患者对于临床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骨科病房中,对于骨折患者来说,由于多数的患者的都需要接受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并且很多的患者都会在术后担心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关节功能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的恢复等[4]。为此,临床医疗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技术与操作能力,更应当需要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模式,其能够为患者提供精神、社会、心理以及生理等方面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日常的护理中十分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通过加强护理制度完善、病情评估、护理培训以及康复指导等,从而使得整个护理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优质。在本组护理过程中,通过分析患者资料、评估病情,从而能够采取科学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强化护理培训则能使每一位护理人员转变传统的护理理念,从而使其在培训与学习过程中掌握全面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周到的护理服务;围术期优质护理从术前、术后两个方面开展,术前告知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能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手术的进行;术后做好宣传与教育,使患者能够提升对康复的认知,更好地恢复关节功能;而康复指导则能够使患者在术后住院期间进行科学的锻炼,从而不断增强身体免疫功能,不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尽快恢复身体功能。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临床骨科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加速患者骨折部位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孟令玲 穆晓佳 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院创伤外科

参考文献

[1]杨千绮.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4,30:98-99.

[2]毛君,袁光星.优质护理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探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3:166-167.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保守治疗因长期卧床很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并危及生命。目前认为只要能耐受手术,手术治疗仍为首选,以利于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较多采用DHS内固定,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0月共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护理效果满意。现就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自2006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男23例,女35例,年龄55~91岁,平均67岁。损伤原因:跌伤45例,车祸12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25例、慢性支气管炎11例、糖尿病9例,老年性痴呆2例;其中并存2种疾病13例、3种疾病5例。患者入院后对患肢暂行皮牵引制动及各种必要的检查,术前积极治疗内科并发症,使其达到能够耐受手术的标准,征得家属同意,尽早手术。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麻13例,腰硬联合麻醉3例,其余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所有患者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2h,平均失血量200~300ml,术中需输血4例。术后安全返回病房,住院期间无内固定松脱发生,2例压疮患者出院时均愈合,经积极治疗后好转,平均住院日15天,且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愈合良好。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因心理调节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差;有些还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痴呆等内科疾病。在住院期间易出现急燥、焦虑不安、烦躁等。在护理中,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耐心的解释和安慰,关心体贴患者,及时解决其生活问题、舒适问题、疼痛问题、睡眠障碍问题,取得其信任以增强或保持其战胜疾病的信心[1]。并作好家属的思想工作,愉快地配合治疗及护理,使患者处于接受、配合治疗的最佳状态。本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及手术前均按患者个人评估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积极的配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1.2皮肤护理因骨折部位疼痛,患者不愿意翻身,造成强迫而发生褥疮,尤其合并糖尿病患者,多给以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加强皮肤清洁。

2.1.3疼痛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解除或减轻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疼痛剧烈,特别翻身时容易引起骨折部位移位,引起并加重疼痛。本组患者使用三人翻身法(一人立于床尾牵拉患肢,一人分别将手伸入患者的肩和背下,另一人将手伸入臀和肢下同时用力翻转,应保持躯干、臀、患肢在同一轴线),尽量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必要时可应用止痛药。

2.1.4生活指导给予本组病人术前积极的生活护理:指导患者行深呼吸锻炼,协助翻身;鼓励患者多饮水;指导患者术前功能锻炼:主要是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伸屈运动;指导并教会家属及患者学会床上大小便。

2.2术后护理

2.2.1伤口及引流管护理术后72h内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吸氧等。引流管一般留置24~48h,术后要注意引流是否通畅,应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的变化。严格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2.2.2预防并发症老年人骨折患者因卧床时间长,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应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预防并发症。

2.2.2.1肺部感染的预防老年人由于肺功能减退,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功能及保护性咳嗽反射敏感性下降,易因分泌物贮留引发感染。术后因伤口疼痛不敢咳嗽、体弱者咳嗽无力,痰不易咳出,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因此,加强呼吸道护理极为重要。对于本组病例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主要有:术后每隔1~2h促使患者进行深呼吸,做有效咳嗽、咳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作用。适当抬高床头低半卧位,预防坠积性肺炎;合有慢性支气管炎及有痰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以减轻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稀释痰液,并定时拍背,促使痰液咯出。

2.2.2.2褥疮的预防老年病人因皮肤干燥、弹性差,骨突出部位局部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极易引起褥疮。患者术后回病房后均平卧气垫床,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定时翻身,每2~4h变换1次,并定时为患者按摩骨突受压部位皮肤,以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褥疮的发生。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大小便,防止皮肤擦破损伤。

2.2.2.3尿路感染的预防老年男性病人常合并前列腺肥大,易引起尿潴留;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减少,阴道pH值相对升高,细菌容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引起感染。另外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内科疾病更会使全身抵抗力下降,易受到细菌侵袭。因此,对这类老年病人要保持清洁卫生,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多饮水,经常上身抬起,有助于排净膀胱中尿液。本组病例有50例均留置尿管3~5d不等,每天给予膀胱冲洗,严格无菌操作;每天行尿道口及会皮肤护理;翻身时应始终保持尿管处于低位。

2.2.2.4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而一旦发生可导致严重后果。术后7~14d内如发现患肢疼痛加剧,压痛明显,皮温升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若发现两侧下肢的周径相差0.5cm以上时[3],则可能有DVT的发生,应立即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主动肌肉关节活动、被动肌肉按摩和关节伸屈以及翻身等是预防静脉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4]。术后对本组病例密切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等,尽早鼓励病人进行下肢肌肉和关节的功能活动(每h活动患肢肌肉10~20次),抬高患肢,以增加静脉回流,定时为患者按摩患肢。

2.2.3功能锻炼术后24~48h在床上练习屈曲髋及膝关节活动;1周后可坐起和离床扶拐步行训练,患肢不负重,2~3周可行部分负重练习,骨折愈合后方可弃拐。关节置换患者术后2~3d即开始下床适当站立、行走。

3.小结

股骨粗隆间骨折以老年患者居多,由于股骨粗隆部血管丰富,一般不存在不愈合问题。但治疗不当极易发生髋内翻等畸形愈合,对活动及生活影响较大,传统的牵引治疗方法因卧床时间长极易产生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4例,占6%,褥疮2例,占3%,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占3%,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好转,未遗留后遗症。术前认真评估病人,全面了解病情,有预见性、针对性地制订护理措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专科护理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毕世伟,修春娥.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7,16(3):41-43.

[2]罗汀,晏奕虹,欧敏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J].中医正骨,2008,20(8):74.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预防压疮;循证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由此严重制约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股骨颈骨折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再加上患者的年龄较大,机体免疫力较差,从而导致患者的病情更为复杂,而且治疗也需要更长时间[1]。经过临床研究表明,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压疮的效果较为显著,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对其应用循证护理进行预防压疮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8例,年龄在54-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8岁,女性31例,年龄在56-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4岁,对所有患者发生压疮的情况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行常规预防措施,对于患者出现压疮的情况进行对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探索问题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体制较差,而且需要长期卧床,使得他们的治疗过程较为复杂而且缓慢,由此导致其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也比较高,对本文所研究患者进行分析,确定实行循证护理的主要并发症为压疮、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等[2]。

1.2.2 文献检索 应用计算机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本文所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并查阅相关解决方法,对于文献资料的实用性、真实性等进行明确,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2.3 护理措施

1.2.3.1 肺部感染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其年龄较大,呼吸系统功能减弱,又由于需要长期卧床,导致其容易出现肺部感染问题,对此,护理人员应当确保患者病房内外保持清洁,在对患者用药及护理过程中要保证无菌操作,定期进行消毒处理,保持病房痛风,严禁其患者及其家属抽烟,同时指导患者加强口腔护理,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保持呼吸道畅通,同时可以采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等药物雾化吸入治疗,以改善患者病情。

1.2.3.2 压疮护理 患者由于需要长期卧床,其与病床的接触时间较多,从而导致患者皮肤长期受到压迫,血液循环不畅,由此导致患者发生压疮的机率升高。对此,护理人员应当保持患者的病房干燥,病床清洁,辅助患者每两个小时翻身一次,同时指导患者作抬臀、收腹等动作,对于病情恢复较快的患者,可以鼓励其早日下床行走,在病床上可以应用压疮防护垫,对于出现局部红肿的患者,可以及时给予其对症处理,并增加患者的翻身次数,尽量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机率[3]。

1.3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对比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性指标进行检验,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2 结 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实行护理措施,其病情均有一定改善,观察组35例患者中,发生压疮的有4例,占88.6%,对照组34例患者中,发生压疮的有12例,占64.7%,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帮助较大。

3 讨 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循证护理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护理当中,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4-5]。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首先找出患者的发病原因,并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护理,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较为显著,35例患者中,发生压疮的有4例,占88.6%,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娟.循证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09,74(33):55-56.

[2] 陈朝芝,陈娅丽,陈霞.老年股骨颈骨折76例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84(06):56-57.

[3] 王兰.循证护理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预防肺部感染并发症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4(06):63-64.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篇(7)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围术期护理;探讨

股骨转子间骨折[1]在骨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部位在髋关节,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以往采用非手术治疗,长期卧床使得病死率增高、并发症增多。老年患者多存在各种老年疾病,加上此骨折部位较为特殊,手术治疗会给行股骨转子间骨折[2]患者带来诸多身心问题,对手术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2012年1月~2015年4月我院强调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患者,以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57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受手术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13例,女44例;平均年龄为 (79.22±5.21)岁,受伤至接受手术平均时间为(40.44±9.36)h;致伤原因,车祸伤67例,行走摔伤90例。随机抽取原则将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综合组(78例 )和一般组(77例),所统计的数据经过相关的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

1.2.1.1综合评估健康状况 老年人身体状况各不相同,老年性疾病各不一,手术创伤可能使得病情加重,因此术前讨论评估必不可少。术前进行各项指标检查,对手术风险进行初步评估,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稳定患者病情后再行手术治疗。

1.2.1.2心理护理 与患者或家属进行充分沟通,针对不同表现进行心理安慰护理。安慰患者给予心理有力支持,介绍住院环境,说明手术成功率及必要性, 耐心解答提出的任何疑问,消除患者各个方面顾虑,使得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增强。

1.2.1.3一般护理 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及准备工作,指导床上行大小便,教会患者扩大肺活量的方法,预防肺炎并发症出现。

1.2.1.4饮食护理 对饮水,多进食蛋白、 纤维含量较多的食物,预防便秘出现。术前1d指导患者禁止应用活血类药物,以避免术中大出血症状发生。

1.2.1.5牵引护理 为有利于患者复位及减少疼痛 ,应对患者患病肢体进行持续地牵引。牵引为外展30°中立位,垫棉垫于患者骨突部位, 并时刻注意松紧度的调整及皮肤的护理,观察肢体有无受压及血供受限制等现象。

1.2.2术后护理

1.2.2.1一般护理 ①观察病情:观察患者血氧饱合度及心率波动变化情况;②切口清洁:定时更换患者切口敷料,观察切口有无渗血、红肿等情况;③指导: 嘱患者术后尽量取平卧位,鞋子要选择松紧适度的,以防止压疮出现;④引流管护理:防止引流管滑脱,预防反流引起感染;⑤饮食护理:早期适用清淡食物,后期选择豆制品食物,促进骨质的形成及愈合。

1.2.2.2并发症护理 ①呼吸道感染:患者抵抗力较低,应协助患者床上做深呼吸、扩胸运动, 增加肺活量,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②褥疮:患者长期卧床自主活动受到限制,应加强护理,及时按摩皮肤与受压骨突部位,定时翻身, 促进机体血液循环;③泌尿系统感染:做好会清洗工作, 消毒处理留置的导尿管,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并及时更换导尿管;④髋内翻:嘱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且勿负重及扶拐运动。

1.2.3功能训练 术后1~2d进行下肢伸屈活动, 3~5d进行髋及膝关节的伸缩运动,1w后增加站立位、作为及背伸屈功能锻炼,4w之后根据个体情况方可逐渐负重训练,运动难度应逐步增加。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分数高则生活质量高)。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本文数据应用SPSS12.0软件,检验标准为α=0.05,组间之比应用t检验。

2 结果

综合组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数显著高于一般组,两组之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极为有效的方法。针对行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应进行围术期有的放矢的对策进行护理, 要时刻持有积极又慎重的态度。综合护理[4]为新型的临床护理模式,术前心理护理消除患者顾忌, 增强患者信心,术后进行各种并发症护理及功能训练[5],促进骨折早日愈合。

综上所述,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综合护理,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将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围术期护理中,调节患者的身心状态,控制原发病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汤心,杨春燕,郑洁.综合护理措施敢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生活质量及疼痛的效果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53(60):3200-3201.

[2]程哲,王陵凌,贾芳.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定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37(44):588-589.

[3]董燕萍,王倩乾.鹅头钉在治疗股骨转子间的骨折效果探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4,47(18):340-34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