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性研究

经济性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5 16:30:13

经济性研究

经济性研究篇(1)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语言分析;数理基础;方法论基础;模型功用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3000312

一、引 言

当前正在持续并不断延伸的经济危机,引发了学术界对于标准经济学建模方法在此次危机预测与应对中作用的探讨,其矛头直指计量经济学,认为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现实表述与预测方面作用甚微,一些极端观点甚至要求放弃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因之引发当前学术界关于计量经济学“失败与否”的学术之争。争论的实质可归结为一个问题:计量经济学是否是精确、无局限的绝对科学?

对于计量科学的精确性、绝对性的探讨由来已久,当前学术界的争论只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化。早在1939年,Keynes就指出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存在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理论的先验正确性问题[1],二是线性假设以及滞后期与趋势决定的主观随意性问题,

正如凯恩斯所说,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基本是以线性假定为前提的,Juselius在谈及VAR类模型的局限时,也提起过VAR类模型的设定是线性的,因此其对于跨越多个时期的模型预测并不十分理想。

收稿日期:2012-11-24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经济学哲学名篇中元经济学问题研究”(L11BZX010)

作者简介:刘丽艳(1978-),女,辽宁沈阳人,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哲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研究。Email: lucyliuliyan@bipteducn 三是计量经济学的结构不变性问题。认为这三个问题造成了计量经济学经济分析的局限。相对于凯恩斯,Lawson的观点相对来说比较极端,Lawson对当前计量经济学建模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严厉的批判[2],认为当前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尤其是VAR系列模型在研究现实经济机制方面作用甚微,模型未获得关于经验现实的真正洞察,其预测结果不具备经验充分性。

而 Juselius则更倾向于为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尤其是VAR系列模型进行辩护[3],认为计量经济学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只是在面对当前危机时应做一些转变[4]。并指出正确设定的、具有经验充分性的协整向量自回归(Co-integration Vector Auto Regrssion, CVAR)模型可以实现这一转变[5]。作为计量经济学的拥护者,Hendry同样对计量经济学进行了辩护,指出虽然计量经济学方法确实可能会产生谬误回归,但这种谬误可通过检验进行回避与拒绝[6];Hendry提出根据数据生成过程(DGP, Data Generation Process)进行建模的理念,指出计量经济学应根据DGP过程进行经验建模,进而保证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科学性与精确性。

国内学界对计量经济学基本持肯定态度,李子奈认为,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建立、估计与检验过程来说,其方法具有坚实的统计、逻辑基础,符合科学研究的发现过程[7]。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实质上就是回归分析,是证实与证伪、归纳与演绎、检验与发现、相对与绝对相结合的过程。并探讨了计量经济学模型政策评价、结构分析、预测与检验功能上的局限。

李子奈在他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与局限”中均有提到这一观点。洪永淼认为计量经济学模型面临三个主要问题:非重要因素的影响问题、观测数据问题以及样本外预测问题[8]。但计量经济学理论本身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与全面,只是由于经济系统的时变性、不可逆性以及经济数据的缺陷导致了计量经济学的分析、预测没有物理学那样精确,这也是计量经济学与自然科学最大的区别。

那么计量经济学究竟是怎样的科学?它是否具有其自身难以避免的不足与局限?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就要从其模型方法的概率和统计学科基础进行探讨,从其表述语言、方法论及功用层面进行基础研究,以提高其应用研究的科学性,使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二、计量经济学的语言分析:模型语言经济学表述的非充分性

经济学语言学转向引发人们对语言在经济分析中作用的广泛关注,进而产生一个问题,计量经济学的主要语言是什么?计量经济学语言具有什么特征?其在经济分析中又处于什么地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什么是计量经济学的语言以及计量经济学语言的方法论地位来着手。

要探讨计量经济学的语言,离不开对计量经济学的界定及其基本分析结构的探讨。计量经济学是通过模型来表述经济现实的,基于统计、概率方法的模型构建是计量经济学经济表述的主要手段与方式,也是计量经济学进行经济研究与分析,以及作用于应用实践的基础途径。从学科的自我表述与实践应用两个层面来说,一方面,以概率和统计为基础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是计量经济学这一学科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就是计量经济学的“语言”;另一方面,从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分析结构来说,模型是计量经济学分析的基本结构,是计量经济学描述、解释经济现实的主要手段,也是计量经济学进行学科表述与对外自我表达的主要途径,可称为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语言”。以概率和统计为基础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既是方法又是语言,在计量经济学经济分析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经验实证的计量经济学,其研究方法从方法论上来说是经验实证的模型方法,其语言也必然离不开经验实证的方法论基础地位,是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

那么,计量经济学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在经济学研究中处于何种位置?其经济学的表述充分性如何?是否能够替代自然语言?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就要明确经济学学科本质与计量经济学经验实证模型语言的方法论地位。作为社会科学的“皇冠”,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决定其不等同于物理学这样的自然科学,同时人类社会也不等同于实验室。经济现实的复杂多变性,人性与人类心理的不可预测性,使得经济发展过程成为一个异常复杂的有机体,这些必然复杂化经济学的表述及其语言,单一的基于以概率和统计的模型语言难以完成这一任务。此外,从经济科学理论表述层面来看,经济理论并不必然由数学或统计学来证明。经济学的语言是多元而非一元的,数学、统计语言是经济学分析语言中不可替代一种,是“多元”中的“一元”,但并不必然比其他语言更重要。当然,这也解释了计量经济学以概率和统计为基础的模型语言在经济分析语言中的地位。

计量经济学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是计量经济学科学化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体现,但同时也难以避免其自身与生俱来的方法论局限:

首先,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面临经济研究中价值判断理念的计量化问题。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对经济现实的表述是建立在表示现实经济活动结果数据的概率分布假定基础之上的,模型语言对经济现实中不可度量的社会关系、政策和心理等价值理念的处理是通过主观假定赋值或虚拟变量来完成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对价值判断的这种表述稍显随意、主观,是不精确的;此外,很多价值判断理念难以通过统计语言或概率分布来表述。因此,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存在着价值判断理念计量化的问题。经济研究是以人及其构成社会的经济活动与关系为核心的,而这种社会经济关系的表述不仅是“量”的统计,还包括“质”的描述。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对经济现实的解释与描述是通过变量与现实经济因素的映射来完成的,因此,模型对经济现实的解释是建立在模型方程涵盖待解释经济变量这一前提之上的。那么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模型是否可以包含所有经济因素,也就是经济因素都可以通过适当量化的形式纳入模型语言的表述范围吗?答案是否定的。很多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政策、环境因素以及微观计量模型中的心理因素,都很难一一映射为计量模型中等价的变量形式。虽然虚拟变量是一种选择方式,但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虚拟变量通常是简单的“二进制”(0,1),这种“是与否”的极端表述方式很难精确描述经济现实的渐变过程与渐变效应。

此外,即便勉强将价值判断理念通过主观赋值的变量进行计量化,还存在现实经济因素与观测数据统计方式的非“一一映射”问题。很多模型表达的变量或符号在现实经济中有多个对应统计方式,而每种方式的选取都代表着不同的样本数据,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模型的估计结果。如探讨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时,涉及到国家开放程度这一政策理念及其模型对应变量的选取。究竟用什么代表开放程度,现实中选取模型样本数据时就涉及一个选择的问题,有的研究者将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GDP占比作为一国开放程度的度量标准,有的将对外政策的颁布作为开放程度的度量。这种变量的选取通常以模型的估计结果是否更优作为条件,可以说这种选取模式是稍显主观随意的,并不具备严格的科学性。

其次,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难以完全取代经济学表述中的自然语言,一元的模型语言难以对经济学进行全面、充分表述。第一,能够表述经济世界的是语言性的词语而不是人为创造的符号、模型,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语言并不比自然语言更接近经济现实,同时,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所描述的逻辑建构具有其本身的局限,不能完全取代经济学自然语言的使用。虽然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中的数学公式与统计推断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话语,但这种“话语”本身也有语言问题,爱因斯坦指出,“就数学定律指涉现实而言,它们并不确定;就其确定性而言,他们并不指涉现实”。数学哲学的观点展示出数学、统计的模型语言,作为一种经济学研究语言,其所构建的“经济世界”并不比自然语言的更准确,也不比自然语言的更接近现实世界。第二,人们生活的世界是词语的世界而非函数的世界,对语言最重要的沟通与交流功能来说,经验实证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作为交际语言并不具备足够的充分性。虽然其在统计推断与函数符号表达上具有严谨性与便利性,并因此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科学性,但对于语言最为重要的交际功能,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并未表现出任何超越其他语言范式的优势,尤其是在与公众交流时[9]。用函数与符号表达的数学语言是自然科学的通用语言,“对自然科学家而言,它就像过去拉丁语对学者一样,而对许多经济学家来说它不幸是希腊语”[10],因之其模型方程与符号的表达范式可能更容易使人们感觉它只想通过深奥的数学让人肃然起敬,而不是更有助于交流。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不论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多么严谨、精确,也不可能做到对完整社会关系进行精确表述,这取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的非精确性与局部性,因为任何模型都不可能把整个社会复杂多面的关系全部纳入模型体系,无论从技术层面来说还是从方法论层面来说,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计量经济学的数理基础:非精确数量关系的度量

由于计量经济学以概率和统计作为其学科的数理基础,其结论是基于样本数据(总体样本的一部分)的推断做出的,而非真实的针对总体样本进行的精确运算,因而其结论并非是确定的、精确的。而计量经济学中以概率为基础的随机检验的不对称性与非精确性、概率约化(Probabilistic Reduction, PR)方法下统计推断的非确定性,都导致了计量经济学度量精确数量关系上的局限。

1以概率为基础的随机检验的不对称性与非精确性

由于观测值很少是现实经济中经济变量的真实值,因此随机模型的存在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说理论或模型是正确的时候,表示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是完全一致的。很多人都认为,即使我们认为理论或模型是正确的,两个世界也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如观测误差、非理),因此人们建立随机模型,来表示这种“一致”的随机性。如果认为观测值和真实值的误差是处于正态的随机分布,即这种“一致”本身就是模型的随机因素。但随机模型本身由于其概率基础的非精确性以及两类前提假定的不对称性,使其模型检验的逻辑基础受到质疑;同时其概率基础的随机性,也严重削弱了随机模型的可靠性与精确性。

首先,以概率为基础的随机检验的不对称性。计量经济学的证伪或检验需要逻辑依据,随机检验在逻辑上具有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源于对标准逻辑的构建,即对于给定的一系列假定,我们能逻辑性地得出一系列结论:①如果所有的前提都为真(在某种意义上),那么所有的结论也都为真(同样的意义上),这是必然的。②如果任何一个结论是错误的(同样意义上的),那么给定系列的前提假设中至少一个是错误的——但我们不能确定哪一个是错误的(多于一个的时候),也不知道有多少个是错误的,因为可能所有的都是错误的。③如果存在任何一个错误的前提,我们不能排除结论中可能有正确的结论,这是必然的。④如果结论中有一个是正确的,给定系列假设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是错的。这里我们可以说,如果正确运用逻辑,那么前提的正确性可以传递到结论上(假设到预测),而结论的正确性却不一定能传递到前提上,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不对称性。同样,对结论的证伪可以至少传递到前提上(一个),但对前提的证伪却不能传递到结论(除非结论与前提一样)。计量经济学的随机检验是建立在通过对结论(根据经济理论、数据建立的模型)的证伪进而证伪前提(经济理论假说)的逻辑基础上的,而逻辑不对称性则削弱了这一检验的逻辑基础。

其次,以概率为基础的随机检验的相对性与非精确性。这里用简单的线性模型来探讨随机模型检验的相对性与非精确性问题。假设线性的两个变量,C=a+bY的每个观测值允许有10%的误差,通过式(1)和式(2)两个观测值,可以通过方程确定a和b的值,即进而通过确定系数的方程与Y3来确定C3的值,得出C3的计算值和观测之间的误差为17%,超出通常10%的标准。

实际上C与Y的观测值可能与其真实值有10%的偏差,而对于第三个观测值C3,其计算值和观测值之间可能有大到17%的误差,而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就此确定是非线性的。同时,未对线性假设进行确定并不必然表示对非线性假设的肯定,基于单一观测值的检验并不构成对假设的反驳,而0误差也不代表对线性关系的肯定。15%的误差可能不足以确定模型就是线性的,但也不足以说明模型是非线性的,因此我们称之为对线性假设的非肯定。要区别开对线性假设的非肯定并不代表对非线性假设的肯定。任何判定的标准都应基于对观测误差本质的了解以及对理论本身的了解。通过判断P值来判定,这要求首先观测值符合高斯正态分布步钟形曲线,如果我们假设观测均值是真实的,数据的分布是正态的,那么正态分布的观测值曲线可以用来计算P值,如5%,作为接受的标准。这样的一个缺点就是,很可能错误地接受了不适合的方程或模型。如果观测值的概率分布不是正态的,或如果每次观测到的值不是独立的,那么P值检验就难以进行。若实际的误差分布与假定有差异,则此方法带来的问题足以影响到计量经济学的精确性。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随机的是模型,而不是现实经济世界。任何随机模型的检验都是对这种假设的一致性的检验,即对理论本身的检验。只有人们认为模型绝对为真,任何违反一致性的变化完全都是由真实世界难以解释的变化引起的时候,人们可以选择相信现实世界是随机的,但这点显然是不成立的。而随机性把理论的真实性变得无可非议,认为理论是不可能出错的,这一先验观点严重损害计量经济学的经验基础。计量经济学随机模型这种把理论和模型假设看成是真实的,世界是随机的这种看法是不诚实的,也是随机模型局限性的一个体现。

2 概率约化方法下统计推断的非确定性

计量经济学概率约化方法(Probabilistic Reduction,PR)的出发点是,经验模型是实质性信息与统计信息的混合体,其主要目标是应用数据来了解观测对象。这两类信息最初被包含进两个不同的模型——理论模型和统计模型,前者是由理论变量构建的,其中一些变量可能是不可观测的;后者则是专门根据数据Z:=(Z1,Z2,…,Zt)潜在的可观测随机变量设定的,问题是找到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方式,同时不违背实质性信息与统计信息任何一方的完整性。

根据概率约化方法,Z是随机过程{Zt,t∈T}的一个实现,根据Kolmogorov定理,随机过程的概率结构在某些温和规律性条件下,就联合分布D(Z1,Z2,…,Z

建立统计充分性的难度显示,对数据盲目的集合不大可能产生任何规律性;即便偶尔产生了,对一致性度量与外部有效性的探索也将会消除这种伪规律性。现实应用研究中的计量模型,其统计充分性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充分问题,原因并不取决于建模者,而是经验数据本身就难以完全符合强概率假定。现实中的数据很少能满足统计上要求的时间平稳性或不同数据生成过程的同质性,因此要建立完全的具有统计充分性的模型是几乎不可能的。这也是计量经济学数理基础本身所固有的一个局限。

四、计量经济学的建模过程:不平衡方法论基础的局限性

计量经济学基于经验数据模型符合科学研究的发现过程,是其优势所在,但同时,其建模过程的方法论基础并不平衡,表现为认识论基础上归纳内容重于演绎内容,逻辑学基础上对检验的重视超过发现,一般哲学基础上对“特殊”与“一般”的处理未达到平衡,而这些建模过程中的方法论基础不平衡导致了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局限性。

1 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中认识论基础的不平衡:归纳重于演绎

计量经济学的一个首要目标就是为经济学提供经验内容,可见经验归纳在计量经济学中独特的重要性;而计量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也无不体现了归纳法或经验检验在经济研究中的兴起与盛行[13]。虽然计量经济学不只包含归纳,从其建立模型过程看,除去其中经验检验部分则是明显的经验归纳,最初的模型设定与检验后的模型政策评价、预测等功用的实现均属于演绎内容。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计量经济学作为“为经济学提供经验基础”的学科,其模型方法不可避免地侧重经验归纳,而现实经济研究应用中,这种对经验归纳的侧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局限。

首先,对归纳赋予过多权重可能会导致模型方法的归纳内容缺乏正确前提,进而产生不可靠甚至错误模型结果。缺少足够演绎内容的模型设定,很可能是基于错误的经济理论或数理逻辑,模型设定不充分。那么这种情况下模型的检验结果就会很危险,会有较强的误导性,因为它可能直接导致完全错误甚至荒谬的结论,进而削弱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的意义,得出错误甚至荒谬的结论。模型设定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只有设定正确的模型才能通过正确的检验步骤得出正确的结论。

其次,对归纳给予过多权重可能会导致统计意义与经济意义的不平衡,使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倾向于追求统计分析上的完美性,进而趋向于形式主义,降低研究的质量,甚至产生方向性错误。应平衡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中归纳与演绎内容的权重,过于重视经验归纳内容,忽视演绎部分,很可能会导致对统计显著性的片面追求而忽略模型的经济意义,进而沦为缺乏经济意义的形式主义,产生“伪回归”谬误。而现实经济研究中也确实存在这种统计上显著、检验环节完美而经济意义上贫乏的研究结果。其中较为普遍的是根据研究目的进行模型设定,随意性较强,甚至有时不符合经济理论或经济惯例,与经验现实相冲突。有时为了突出待研究的关键变量,可能较为随意地增减其他变量以获得关键变量较高的统计显著性。这种模型设定是单纯地对经验归纳的偏重而忽略演绎内容在模型设定中的意义,致使研究缺乏经济理论基础,导致可能误导性的甚至是错误的结论。

总之,必须认识到,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应将抽象演绎与经验归纳相结合。演绎内容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设定,为归纳内容设定了前提,决定了经验归纳的方向,它就像建筑物的地基一样限制并主导着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筑——模型的经验归纳部分。不能片面地强调归纳或演绎的重要性,而应平衡两种方法在计量模型方法中的应用。

2 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中逻辑学基础的不平衡:检验重于发现

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并非是狭义的回归分析。广义的计量经济学具有多重科学、哲学和方法论基础,它形式上是统计学、经济理论与数学三者的结合,其目的是为经济研究提供经验基础。在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与估计两个环节,由于是以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的关系论导向进行模型设定,而且严格遵循从一般模型到特殊模型的建模范式,很可能发现与原有的先验理论不同的,并通过严格系列检验的新经济关系,或是证伪已经存在的旧有经济关系,这是一个检验与发现综合运用的过程,它不仅是单纯的检验,还是对新事物探寻的过程。正如丁伯根对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辩护,“它从一定程度来说是检验与发现的结合”,但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计量经济学中的理论发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现”,而是估计、检验过程中对先验设定理论假说的完善,或者是对更为适合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拟合更好的模型形式的探寻。

同时,也必须承认,计量经济学对检验的重视要远重于发现。Hendry曾指出,计量经济学的三大黄金定律就是“检验、检验再检验”。理论检验功能也是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传统功能,可见检验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中的核心地位。对检验过于重视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地忽略其另一面——发现,这也造成了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一定程度的局限。

首先,对检验赋予过多的权重,而忽略发现的重要性,很可能使计量模型分析沦为“统计的炼金术”或“经济学的鬼把戏”。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中对检验的重视程度远超发现,这一逻辑学基础的不平衡很可能导致建模者对检验技术的先进性与复杂性的片面重视,即过于偏重统计显著性而忽略对模型经济充分性的考察;同时,建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可能导致理论发现的“异常现象”,很可能在对检验的片面追求中被忽略掉。对于与先验观念相冲突的、导致统计充分性降低的、不符合检验标准的“异常现象”的出现,建模者很可能以其不符合检验标准为根据,在未考虑其可能的经济充分性的前提下,为突出某些变量的显著性而对变量进行随意删减,结果可能将模型从正确设定的方向引向歧途,错过最为重要的“理论发现”。模型的设定脱离了经验现实,进而使统计分析变成形式化的“统计的炼金术”。还有一种更危险的情况,就是根据根本就没有科学性的理论假说,而只是盲目地根据研究目的对变量回归关系进行检验。这种缺乏理论指导的计量分析早在20世纪40年代计量经济学著名的方法论争论——“没有理论的度量”中就已指出其谬误性。无论检验步骤、方法如何完善,没有正确的前提很可能造成“伪回归”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使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成为“经济学的鬼把戏”。

其次,即便是计量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检验,也不是毫无瑕疵的,计量经济学检验的逻辑不对称性严重损害了计量经济学检验的权威性与说服力。前文已经探讨过计量经济学以概率为基础的随机检验的非对称性,前提的正确性可以明确地传递到每一个结论,而对任一结论的证伪却只能模糊地传递到前提,即难以确定是哪一个或哪些前提是错误的。这种逻辑上的不对称性决定了逻辑在检验中的作用:①只通过检验从理论中推理出来的结论(可能很多都是正确的)不能检验理论本身。②不可能通过前提的真实性间接性地证实所有结论,当其中一个前提恰好是公认的陈述时(至少有一个,这样才能进行解释和预测),由于我们不能知道相对于经验事实来说什么时候这个公认的陈述是对的。③证明前提都是错误的并不能证明特定结论的正确性。由于结论正误和前提正误的不对称性是检验经济理论的最大障碍,对结论的证伪并不能证明理论本身有问题,如果在建模过程中添加了附加假设。由此可见,对随机模型本身的检验并不能检验理论假说的真伪。计量经济学中的检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无力的。

最后,计量经济学的检验是概率意义上的,是随机的、相对意义上的,难以获得绝对的、精确的结论,认识到这一点同样十分重要。计量模型的回归结果只是在给定的某一显著性水平上,给出是否可以接受待检验的假说;其接受与否是以显著性水平为评判标准的,如经常使用的10%,5%和1%显著性水平。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显著性水平是人为选取的,并非是计量经济学科学体系天然生成的。而且,即便通过显著性检验,也不能完全确保检验的假说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里还有一个10%,5%或1%“弃真”(错误地拒绝了原假设)的可能性,通过检验也是存在错误可能性的。也就是说,通过检验只是证明错误的概率偏低而已,而不能绝对地排除错误的可能性。因此,计量经济学以概率为基础的检验,其相对性和非确定性是与生俱来的,这也是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之一。

3 建模过程哲学基础的不平衡:“特殊”重于“一般”

不同于一般哲学中的一般与特殊,本文的一般与特殊指“一般模型”与“特殊模型”,两者的关系在计量分析的两个层面得到体现:一是始于“一般模型”的建模范式和始于“特殊模型”的建模范式,二是约化过程中“一般”与“特殊”模型的相互转化方面。

“一般模型”源于Hendry的“包含模型”[14],始于一般模型指从包含所有可能影响变量的一般模型开始的建模范式,在不丢失任何信息的前提下,通过约化过程将复杂的一般模型约化为便于统计分析的、简单的特殊模型。而始于“特殊模型”的建模范式则相反,从包含核心因素的特殊模型开始,通过检验揭示不足之处,再通过增加可能影响因素来完善模型的建模范式。由于模型是对经济现实的表述,理论上应只有一种正确的最终模型设定,但现实中由于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模型推导过程中对统计充分性的片面追求,很可能使二者的最终模型设定相距较远。

因为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从特殊模型开始进行到路径的“中途”时,发现个别核心变

量已经满足了统计显著性检验的要求,而就此停下来将其作为最终模型。

计量经济学中的“特殊模型”与“一般模型”的转化,在时间序列数据建模过程中尤为突出。由于现代时间序列数据通常采用数据导向的建模方法,为保证其经济理论基础充分性对约化过程进行理论或结构约束,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将“一般模型”实施约束进而转化为“特殊模型”。再通过包容性检验来验证这一“特殊模型”的包容性,若无法通过包容性检验,则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一般模型”,再逐步约化生成新的“特殊模型”。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LSE)方法就是“一般”与“特殊”交替进行的过程。

然而现实中由于始于“特殊模型”的建模范式更有利于迎合研究目的,更容易通过统计方法上的“努力”突显出某个或某些待研究变量的统计显著性,而成为建模实践应用中一种通用的范式。现实约化过程中,常难以做到两者的转化,而采用单纯的删减变量方式,这都为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分析带来局限。

首先,现实中无法满足“一切条件不变”假定,进而造成始于“特殊模型”建模范式的经济基础的非充分性。由于现实经济错综复杂,各经济因素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若模型中包括的变量并非所有影响因素,而只是部分影响因素,并试图从这一局部来探寻整体,那么首先就要求模型包括的部分影响因素相互作用时,其他未被包括进来的因素满足“一切条件不变”假定,即经济现实满足其他变量不变的假定,但现实中其他影响因素一直是在起作用的,难以满足这一前提假定,这必然造成基于这一假定的模型估计的问题。如始于“特殊模型”建模范式下,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常出现多种模型设定形式并得出多种不同结论,其主要原因就是始于“特殊模型”的建模范式的局部性与片面性。

其次,始于特殊建模范式混淆了协整方程与均衡方程。均衡方程描述经济体中所有经济变量之间长期的稳定关系,是一个整体概念,其所涉及的时间序列变量(如果样本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的话)是经济体中所有影响因素的,是完全的而不是仅仅给定的;协整方程表达的虽然也是长期均衡关系,但其描述的仅是协整方程中包含的变量关系,是局部概念,是不完整的,因而方程中的协整系数也不是变量之间关系的真实反映,因为它是不完全的回归系数。协整方程与均衡方程的关系实质上也是某种“一般”与“特殊”的问题,基于协整方程的模型也可以称之为“特殊模型”,而基于均衡方程的模型也可称之为“一般模型”,若非经过均衡方程约化得出的(根据建模目的随意设定的)协整方程,其与均衡方程是有较大偏差的,将这样的协整方程误认为均衡方程,并将其回归系数描述为潜在的真实经济关系,则是对经济现实的扭曲。

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应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对两者的不当认识与处理,会导致模型分析结论的不可靠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完全实用主义的“特殊”,即不对现实经济做全面的观测,仅根据研究目的设立“特殊模型”,一旦通过检验就到此为止;或仅仅不能通过检验时才逐个增加解释变量,只增加到通过检验为止。这样得到的模型并不具有统计与经济上的双重意义,也使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分析与科学方法相背离,并渐行渐远。

五、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功用: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的外在体现

当前经济危机导致的对计量经济学的重新审视,其中最具争议的就是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功用。本质上来说,计量经济学模型功用的局限是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的外在表现。作为一门可靠而非精确的科学,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这决定了计量经济学模型也非万能的,其在理论检验、变量预测和经济结构关系表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1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检验功用的局限

计量经济学通过对理论进行建模并通过检验模型来检验理论,模型设定是检验理论的关键。因为不论建立随机模型还是非随机模型,模型都要比待检验的理论本身更为具体。为了经验检验的足够确切(现实),总是需要对模型添加进去进一步的假设,以使其适用于特定的经济事件和数学方程[15]。如回归方程应该是线性的还是二次型,观测值中可能包含的随机误差成分,方程中可允许的误差是多少,结论的经济意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为模型设定假设条件。

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是由两部分构成:理论本身和为设定解释理论的方程而附加的假设[16]:①构成理论本身的一系列的行为假设,C=F(Y)。②关于上述理论表述关系的简化的行为假设: C=a+bY,其中a为正,b介于0和1之间。模型是两个系列假设的统一,经济研究是假定这两部分假设都是为真的,并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应用来推导出第二个假设方程的系数。那么这里就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反驳一个根据理论建立的模型是否就能反驳该理论?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在计量经济学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建模者人为地添加了很多约束假设,这些假设与理论内涵(implication)共同构成了模型的内涵。对基于理论建立的模型的反驳,相当于对理论以及附加假设的并集进行反驳,并不能直接得出对理论的反驳,也不能证实理论为错。除非能够保证建模过程中附加的假设是绝对正确的,才能保证:反驳模型=反驳理论,但现实中有时甚至难以保证附加假设的正确性,致使这一条件很难得到满足。因此,试图通过反驳一个根据理论建立的模型来反驳理论是徒劳的。

博兰认为在对理论建立模型的同时,也建立一个与此模型完全相反的反模型,对两个模型进行检验,如果反模型不符合现实,证伪,则模型是正确的,即附加假设是正确的。

第二,检验根据一系列理论建立起来的模型是否就能检验理论?答案也是否定的,这里存在一个逻辑上的不一致性。模型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理论假设的统一,这意味着逻辑上的不对称性,即一旦理论的预测被证伪,我们不知道究竟是理论本身的基本假设出现问题,即第一部分,还是附加假设出现问题,即第二部分。这挑战了建立模型就是为了检验理论的观点。如果想通过模型的经验检验证明理论是错误的,那么就要证明该理论的所有可能模型都是错误的,这和波普所说的需要“证实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17]很类似,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由于对理论建模有无数种方式,排除误差的可能性,只有每个理论建立的模型预测都导致至少一个错误结论的时候,才能证明理论本身至少一个基本假设是错误的。但由于每个特定模型都有特定的附加假设,只有通过证明所有这些附加假设都是正确的,排除第二部分是错误的可能性,才能得出第一部分,也就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错误的,但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做到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对理论建立模型,进而对模型经验检验来对理论进行证伪是很困难的。

2 计量经济学模型变量预测功用的局限

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缘起自宏观经济的短期预测,在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也不乏成功预测的例子。预测成为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一个主要功用,也是判定模型的一个重要标准。但随着经济现实的复杂化,计量经济学预测的精确性受到严重质疑,显示出其模型预测功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

首先,从其学科方法论基础上来看,计量经济学学科并非如劳森所说的寻找覆盖法则(事物之间恒定联系的规律性)的科学。计量经济学也难以达到卡特赖特所期望的构建封闭系统进而测度精确覆盖性法则的层次。而成功预测的前提与基础就是对“覆盖性的法则”的探寻,即对潜在的社会—经济结构、选择结构以及因果机制的精确法则机制的探索。计量经济学只是对经济现实中潜在的、不明显的规律的可能表达,而且即便是“不明显的规律”,也是基于样本的。预测是对于样本外的、尚未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这种基于样本内知识进行的样本外预测,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伴随着经济现实的复杂、多变以及很多不可知因素,预测的非精确性难以避免。

其次,从学科性质上来看,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也不是探寻因果机制的精确科学方法。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其对因果机制的探寻在其模型方法中是以概率或分布函数体现出来的。概率分布假定是统计分析的前提与基础,然而现实经济数据很难严格服从正态分布,因而基于正态分布假定估计出的结构关系并不是全然精确的。同时计量经济学可控实验的缺失,更加剧这种不可靠性。建立在不可靠因果机制基础上的变量关系,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预测结论的准确性。

最后,从现实经验数据的非稳定性与数据生成过程的非同质性上来看,一方面,经验数据难以满足统计分析的前提假定要求,进而损害其统计充分性;另一方面,结构参数的不稳定性又进一步加剧了预测的不精确性。正是基于这一点,任何经济数学模型,包括计量经济学中用于短期预测的VAR类模型,

西姆斯(A·Sims, 1980),认为为使结构方程可以识别而施加的约束是不可信的,而VAR模型可避免结构约束问题,进而提高预测的准确度。VAR模型试图通过实际经济数据而非经济理论来确定经济系统的动态结构,建模时无需提出先验理论假设,或者说它不排除任何假设,而是通过时间序列提供的信息将这些假设区分出来。VAR模型每个方程的左边是内生变量,右边是自身的滞后和其他内生变量的滞后。对于这类预测问题,都是无能为力的。这也充分说明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在预测上的局限性。那么计量经济学中用于预测的VAR类

如常用的VAR模型的变形,结构VAR(SVAR),协整VAR(CVAR)等等。模型能否进行精确的宏观经济预测?从2008年金融危机对于学术界的突发性来看,答案可能是否定的。VAR 类模型是数据导向性较强、经济理论导向性相对较弱的建模范式,从其模型设定层面来看,该类模型较为适用于自由经济体系。但经济现实中由于各经济体政府干预程度不同,致使模型的“外生约束”因国家、政体和时期的不同而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导致VAR类模型的适用程度各异。同时,VAR类模型的线性假定前提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其预测的精确性,因为随着时间序列时期的增加,线性假定所决定的VAR类模型走向与经济现实发展趋势的偏差会逐渐增大。这都局限了VAR类模型的预测功用。

3 计量经济学模型经济结构表述功用的局限

传统计量经济学观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其方法论基础的,认为经济理论是先验的真实,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作用就是为先验理论决定的模型结构参数估值,

这个观点是斯潘诺斯对传统(先验的)计量经济学观点的解释,后来也用来解释早期计量经济学中的经典方法论争论,第一次是凯恩斯(1939,1940)与丁伯根(1940)之争,第二次是库普曼斯(1947,1949)与Vining(1949a,1949b)之争。这也是计量经济学结构表述功用的体现。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结构表述则侧重于计量经济学的结构观,并以此为基础来看待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作用与局限,本文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后者。

计量经济学的结构观是结构经验主义在计量经济学中的体现,源起自Fraassen的结构方法,结构经验主义认为科学描述的是结构而非其领域的内容。计量经济学语境下,结构是“对经济机制进行直接特征描述的不变特征集”[18],而这种不变特征是由参数表述的。经验模型中,结构观用于表述经济“框架”下的一种恒久性观点。要求在样本信息集扩大、时期延展、政策体系变更以及新信息源增加的情况下,结构参数都保持稳定不变。因此,结构的理念是就稳定性与不变性来理解的,在这一结构观下,计量经济学的经济结构表述局限就较为明显。

首先,经验观测数据难以满足结构模型所界定的结构参数的时间稳定性(样本时期延长)、体系稳定性(经济体系变更)以及样本稳定性(样本信息集扩充)。对于时间稳定性与体系稳定性问题,界内的探讨已经较为成熟,早在1939年凯恩斯就提出了计量经济学模型结构参数的非稳定性问题,这也正是“卢卡斯批判”所揭示的思想。对于样本稳定性问题,这里要说明的是,若要在样本信息集变更的情况下保证参数的稳定性,则对观测数据具有较高的要求,即样本数据要满足数据生成过程的同质性,因为统计分析是基于“平均”理念的。由于现实经验数据很难保证观测数据生成过程的同质,因此,对于结构参数保持不变的三个前提条件,现实应用研究中都难以得到满足。

其次,计量经济学的经验模型难以保证与现实世界的一致性,因而很难对经济结构进行准确的表述。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中,从理论模型(可能机制)到可估计的经验模型的转化过程也是非正式的。计量经济学经验模型假定数据必须是由某些基本的概率分布所产生的,这样才能对数据生成过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模型中用数据来对现实进行表述。上文已指出,现实中的经验数据很难完全满足模型所假定的概率分布条件,这样就难以避免其所带来的经验模型统计分析充分性上的局限,进而造成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估计结果与经济现实的差距。

最后,计量经济学模型难以对DGP 过程进行结构性的表述。约化理论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同样面临着真实数据生成过程的不可知性问题。更进一步,约化理论本身也很难解释清楚经验模型如何在具体层面影射可观测到部分的数据生成过程,而转化、边缘化和因式分解后得到经验模型的过程也忽略掉了一些变量,难以表述完整、可观测部分的数据生成过程,发生了进一步的数据损失。另一方面,从认识论上来说,DGP过程本身就是不可知的,其复杂性与不可知性使计量经济学经验模型对真实、完整的数据生成过程的表述成为不可能,而仅能对DGP中可观测、可度量部分进行局部表述,也就是局部DGP(LDGP)。可见,计量经济学的结构表述难以达到精确、完全的层次,其经验模型对经济结构的表述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就是类似,这也是计量经济学模型难以避免的内在局限性。

六、结论与未来研究空间展望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相对的科学,其概率统计学科基础以及其表述语言、模型方法论基础决定了其优势所在也是其局限所在:

①计量经济学经验实证模型语言经济学表述的非充分性,体现在其对价值判断理念计量化及其对自然语言取代问题方面。

②计量经济学度量精确数量关系的局限性,体现在计量经济学基于概率的随机检验的不对称性与非确定性,概率约化方法中推断的非确定性以及建立统计充分性的难度层面。

③模型过程方法论基础不平衡的局限,体现为其对归纳与演绎、检验与发现、“特殊”与“一般”三个关系处理的不平衡。

④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检验、变量预测和结构关系描述功能上的局限,其实质是计量经济学的非精确性、科学的相对性的外在表现。

本文对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的思考是计量经济学学科性质基础研究的一部分,关于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研究涉及到其理论基础、学科基础和方法论基础等,未来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应进一步延展与纵深:

第一,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层面。纵观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每次理论与方法的范式革命都源起于其对当时经济危机处理的无力,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的计量经济学反思。鉴于当前的经济危机仍在进行中,学术界关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争论仍在继续,也就意味着未来一个阶段计量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可能处于范式变革阶段,如何获得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实质性进步是个重要课题。

第二,计量经济学方法论基础研究层面。计量经济学以科学化经济研究为目标,其每一阶段的发展都体现了科学哲学界定的科学标准,现代科学哲学的多样化发展、科学标准的多元化表现,也必然会为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走向提供多维空间。

第三,关于计量经济学自身研究方法体系方面。计量经济学目前的研究方法体系庞杂,以教科书研究范式为主其他各种方法体系为辅,各有优势与弊端。如何综合当前计量经济学方法体系中的各个派系,发展出一个科学、系统,能最大程度发挥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研究范式是未来的研究目标。

第四,关于计量经济学概率统计基础的研究。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体系以概率统计为其数理基础,如何正确、合宜地应用统计与概率方法,最大限度提高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科学性与精确性,是计量经济学与数学两个领域应共同探讨的问题。

第五,关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基础方面的研究。由于现代经济学统一理论体系缺位,很难为现代计量经济学提供一个一致的、系统的经济学基础。当前计量经济学的建模范式虽几经转换却仍处于探寻阶段,加之计量经济学本身的非精确性与局限性,必然导致当前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为计量经济学建立一致的、系统的经济学理论框架,不仅仅是计量经济学理论界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经济学理论界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Keynes, J MProfessor Tinbergen’s Method\[J]The Economic Journal, 1939,49(4):558-568

[2] Lawson, TThe Current Economic Crisis: Its Nature and the Course of Academic Economics \[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9,33(4):759-777

[3] Juselius,KTime to Reject the Privileging of Economic Theory over Empirical Evidence? A Reply to Lawson\[R]Working Papers 09-16,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Economics Department,2009

[4] Colander,DThe Economics Profession,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Method\[R]Middlebury College Working Paper Series 1038, Middlebury Colleg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2010

[5] Kevin,DHCausal Structure and Hierarchies of Model\[R]Working Papers 11-01, Duk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conomics,2011

[6] Hendry, DFEconometrics: Alchemy or Scienc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387-406

[7]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若干问题\[J] 经济学动态,2007,(10):22-30

[8] 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 经济研究,2007,(5):139-153

[9] Roger,ENew Directions in Economic Methodology \[M]Routledge:Backhouse,199486-90

[10] Robert,DA Catechism: Mathematics in Social Science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4,36(4):374-377

[11] Spanos,AStatistical Foundations of Fconometric Modell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660

[12] Spanos, ARevisiting Data Mining:Hunting with or without a License\[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Methodology, 2000,(7):231-264

[13] 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2010,(2):69-83

[14] Hendry, D F Dynamic Econometrics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239-295

[15] Mayo, D GNovel Evidence and Severe Tests\[J]Philosophy of Science, 1991,58(4):523-552

[16] Boland, LModel Specifications and Stochasticism in Economic Methodology\[J]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7,45(2):182-189

经济性研究篇(2)

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同时也是有别于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落实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体系,是提升西方经济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及应用性,已经成为我国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基础性必修课程以及部分高校拓展学生知识面开设的通识课。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日渐成熟与完善的时代背景下,系统讲授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训练学生树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培养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专业人才任务紧迫。然而,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多、理论抽象,讲授时涉及抽象理论讲解、数理模型论证及图形分析与案例探讨,学生在学习、理解和应用上存在一定困难,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授课效果不佳。因此,对传统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反思和探索,以研究性教学指导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创新,以满足时展对培养经济类创新性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1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提出“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标志着研究性教学成为国家本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所谓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同时也是有别于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教师的指导和组织,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其核心宗旨是通过研究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以致用去决实际问题。研究性教学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参与而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发挥在课堂组织、任务设定、内容设计等教学环节上的引导作用,除了讲授书本知识之外,通过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在课堂营造自由的共同讨论氛围,训练学生的研究方法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上可以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书本知识学习与经验知识学习相结合等组织形式。总之,研究性教学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在讲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共同提升。

2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2.1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对市场运行规律的高度抽象,专有名词多、内容覆盖广、理论枯燥抽象,而且多数经济理论内容需要运用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数学知识,通过严格假设构建模型进行论证和表达,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强调对经济理论的介绍和讲解,对于枯燥的经济理论学生理解吃力,必然导致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而研究型教学强调学生课堂参与性,通过对身边经济现象的观察、研讨、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西方经济学理论逻辑思路连贯性强,分析方法遵循从静态到动态、从局部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层层推进的过程,围绕供给和需求一步一步构建出完整宏大的理论框架,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层次与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几何图形和简单数学模型等工具,对相关经济理论进行推理和论证,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的分析推理过程基本一致,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组织并指导学生运用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方法自主推演生产者均衡,并对比总结两种均衡的结果,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3西方经济学学科属性要求课堂教学要联系现实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应用性、实践性,其理论既是对经济问题的抽象总结,又是解释和指导经济实践的工具。传统教学方式重课堂讲授轻实践应用,不重视学生应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无法用所学理论解释经济现象,必然会对所学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研究性教学可以应用研讨、案例、调研等多种课堂组织形式,通过对某一经济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研讨,提升学生应用创新能力。

3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设计

鉴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研究性教学设计应将理论学习和经济现实相结合,以探索和研究的科学精神达到既掌握理论又不脱离实践的学习效果。

3.1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与方式

讲授是指“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研究性教学并不排斥教师课堂讲授,但要改变传统模式下“满堂灌式”的讲授方式,在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引导和鼓励。因此,教师对于西方经济的讲授不能仅是对基本理论的介绍,更多的是要讲解该理论可以解释的经济现象、应用的相关领域以及发展的前沿与方向等,通过讲授“问题导向型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宏观经济理论中,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对同一经济问题存在悬而未决的理论争议,对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不同流派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后,可以安排学生自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不同学派观点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适用性,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总之,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讲授切忌从理论到理论,要注重理论与现实经济问题的联系,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得到提升。

3.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创新

研究性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课堂教学应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激励,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与能力。西方经济学紧密联系现实的特点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运用理论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针对弹性理论可以布置学生对“机票越提前预订越便宜,电影票越提前购买越贵”进行案例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弹性理论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在讲解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时,引导学生模拟自己对某种商品消费的情景,切身体会和感悟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存在;在讲授宏观经济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经济热点报告,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经济热点进行点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读能力。

3.3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体系

传统教学方式的目标强调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系统掌握,因此考核方式多采用期末闭卷考试。闭卷考试在一定意义上能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效果,但是无法避免部分学生为应付考试而突击复习,无法反应学生对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真实状况。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考核方式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体系。因此,落实西方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要推进课程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将课堂上的经济热点报告、案例讨论以及课下的文献阅读、资料整理、论文写作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期末考试试卷加大主观分析题分值比重,侧重考核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运用与分析技能。

作者:董大朋 章磷 孙喜成 任妍 吴晓华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参考文献:

[1]别敦荣.研究性教学及其实施要求[J].中国大学教育,2012(8):10-12.

[2]龙慧灵,熊黎,龙海明.论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J].社会科学家,2010(8):119-122.

经济性研究篇(3)

经济数学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数学教学只是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把概念、结论讲清楚,学生把老师讲的记下来,通过做练习题理解、掌握、巩固,考试也是这些知识的再现。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的接受过程中,学生体验不到数学的乐趣和精妙,缺乏思考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不能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各种教学改革方法、模式也不断出现,如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式等等,各有所长。现在很多院校经济数学课时大幅压缩,有的只有几十课时,有些院校直接将数学课删除。完整、系统地传授知识已不大可能。我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在部分专业试行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数学在其中的作用与价值愈显突出,被越来越广泛运用于经济与管理科学,并正在显著地促进金融业、服务业、制造业、营销业和咨询业的商务运作模式的改变,显示了数学应用的魅力。“高技术的本质,是数学技术”,这是越来越多的人共识。数学教育的重点不止是教给人如何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而是教给人以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也就是塑造人的科学世界观,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含义

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性的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创设一种研究氛围,启发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交流合作、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再上升为科学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技能,学会动手搜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研究并解决经济问题。也就是研究贯穿于知识的接受过程,研究贯穿于能力的形成过程。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合作性。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占主体地位,双方协调、互动合作。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也是师生的思想、情感得到交流和强化的过程。

(二)探究性。无论是已成型的经典的理论,还是老师提出的新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学生必须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

(三)开放性。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封闭性和被动性。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特别是与现实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的关系,注定它必须是开放性的。

(四)应用性。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中,数学无所不在。经济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应用于解决经济问题,体现在培养人、塑造人的完整人格。

四、研究性教学模式实施的条件

(1)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人员、资金、场地、时间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安排。(2)有一支肯干、能干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3)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网络信息资源和一些必备的材料。(4)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与社会、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办法

研究性教学模式主要解决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只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接受,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只注重学生接受式的学习等问题。教师不能停留在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水平上,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度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会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科学的结论,让学生动手搜集、查阅资料,分析探究经济问题,作出预测评判,教师指导点评。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教学改革,精心备课,巧妙设计问题,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之间要多交流合作,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观摩教学,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组织学生用弹性理论知识研究企业如何对弹性大和弹性小的商品定价;让学生研究如何用定积分的理论知识求出某地区或某单位的基尼系数,供有关部门或单位参考,以调整经济政策;如何用定积分的理论求企业在不同的市场实行差别价格后所获利润,在保证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确定各个市场的商品的销售量;现在企业之间相互持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一种发展趋势。我们让学生深入社会和企业,用所学的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理论知识解决相互持股企业之间的投资收益、利润分配问题等等。学生在教师有趣的、刺激性的、挑战性的问题面前,被激起探究的欲望,学生跃跃欲试进入学习状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放飞思维,发挥聪明才智,形成概念,掌握知识;由理论指导实践,兹生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最终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这种能力和素质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六、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原则

(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原则。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关键区别就是研究性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精神,以合作探究为特点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指导、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因此,教师的传授要少而精,不要全盘托出教学内容,而要突出重难点顺其自然地让学生融入思考研究的状态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巧妙地设计师生互动环节,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

(二)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研究性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均要以研究的心态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在高校学习中要摆脱高中依赖教师的习惯性学习方式,要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研究学习内容。这种现代教学模式的研究性不仅要求学生自己学习过程中要主动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且涉及到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各种团队讨论方式都是一种合作研究的方式,合作研究能够弥补个人知识能力不足的缺陷,集众人之所长,创造出最新的成果。研究性教学模式要将学生独立研究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研究有效地结合,以实现高效研究性教学和学习的最佳状态。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教学模式单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造成高校培养的人才实际应变能力差,满足不了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实践技能素质的要求。现代化的研究性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传授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深入社会、企业,广泛调查研究,教会学生有效地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七、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考核模式

考核方面要改变一张考卷几道练习题定成绩的方法。我们大胆改革,要求学生紧密结合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调查报告,占总成绩

经济性研究篇(4)

关键词:经济波动;相关性;协整;VAR;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7-0010-0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中国经济受到来自国外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全球化对于国际经济金融的威胁也日益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中国在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如何抵御国外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维护经济发展的稳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国外经济波动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理论界没有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波动之间的联系渠道进行对比分析,仅单一地分析了某个联系渠道的影响程度,也没有区分各发达国家经济波动传导到中国的不同路径,所以本文从对比的方式入手,从实证结合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与美、日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和传导途径。

一、理论分析

笔者主要从理论角度分析国家之间与经济波动相联系的渠道。

1. 贸易流动。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有两方面,一是需求,二是价格。从需求上来说,当一国经济扩张时,它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于是可能带动商品主要进口国经济的增长,反之,当一国经济衰退时,对商品的进口需求就会减少,于是可能使商品主要进口国的经济衰退;从价格上来说,当一国经济扩张或收缩时,该国的商品价格会上涨或下降,于是通过贸易渠道对其他国家的商品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他国的经济。

2. 资本流动。当一国经济持续增长时,外国资本为获取丰厚的利润而流入该国,资本的流入进一步带动了该国经济的发展,该国经济的发展又为他国得到丰厚的回报奠定了基础;当一国经济衰退时,外国资本会流出,资本的流出进一步加大该国经济的衰退,如此循环进行。

3. 利率和汇率。当一国的经济扩张或者收缩的时候,利率和汇率会跟着起变化,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一国利率的变动给其他国家带来的收益必定要从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中冲减,这样外汇市场才能达到平衡。

对于中国来说,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出口和投资的带动,加之中国经常账户的完全开放和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贸易渠道和资本渠道逐渐成为了国外经济波动传导到中国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利率和汇率政策的改革,它们也会成为重要的渠道。

二、实证研究

(一)数据选择

笔者采用从1999-2007年的季度数据,包括中国GDP,日本GDP,美国GDP,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中国出口额,中国利率和汇率。其中,美国GDP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日本GDP数据来自,中国的利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汇率数据来自中国外汇储备局网,其他数据均来自中经网,单位统一为亿美元。

经过缺失值处理和平稳性检验。笔者把所有平稳序列表示成如下形式:

中国GDP对数――LZGDP

美国GDP对数的二阶差分――L2MGDP

日本GDP对数的一阶差分――L1RGDP

中国出口额――CK

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一阶差分――WZ1

中国利率的一阶差分――R1

美元加权平均汇率的二阶差分――ME2

美国和日本GDP之和的二阶差分――LMRGDP2

中国出口额对数一阶差分――LCK1

中国的GDP――ZGDP

日本GDP的一阶差分――RGDP1

(二)中国经济与美、日经济相关性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粗略地看到中国经济与美、日经济的相关性以及波动的可能传导途径。

中国经济与美国、日本经济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和0.76,有很强的相关性。从表1看出,中国经济与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出口额是正的关系,和汇率、利率是负的关系,除了日元加权平均汇率外,其他变量与GDP的相关性都很显著。国外的大量投资以及中国的大量出口都会带动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会影响外国投资和中国出口;中国利率的上升提高了国内资金借贷的成本,会引起国内投资下降,投资的下降会引起经济的衰退;汇率的上升表示人民币贬值,本币贬值也说明了中国经济的衰退。

(三)协整检验

采用EG两步法进一步研究美国、日本和中国经济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如表2所示)。

从表2看出,仅有E1是平稳的,所以最后得到的协整方程为:

LZGDP=-5.378498506×LRGDP+4.326840575×LMGDP+16.41881364

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间是正向关系,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间是负向关系,而中国经济也会引起美国经济正向的、日本经济负向的变化。

(四)因果检验

利用因果检验考察渠道是否真正起到传导作用,表3仅列出拒绝结果。

从表3看出,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出口量是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原因;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又是影响出口量和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原因。利率和汇率都不是引起经济变化的原因,经济的变化也不是利率、汇率变化的原因,这可能与中国利率、汇率的政府管制有关。

美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率是影响中国出口额变化的原因,但不是影响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变化的原因。美国是中国的进口大国之一,美国的经济波动会通过进口中国产品传导到中国。

日本经济波动不是中国出口变化率改变的原因,但是中国出口变化率的改变却可以影响到日本经济。从这一点来说美国经济波动可以通过中国的出口影响到中国经济,同时中国经济的波动又通过对日本的出口影响到日本经济,于是日本经济的波动要受到美国经济波动的直接和间接双重影响。

美国和日本两国GDP之和变化率的改变是引起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变化的原因,但两国分别的经济波动却不会改变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美国和日本两国的资本为得到丰厚的回报都大量流入中国,两国经济的共同波动影响着中国经济。除了美、日两国之外,其他看好中国的国家,其资本流入总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仍会对中国经济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也许日本和美国单方面的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是那么的显著,而两者之和的影响却很显著。

(五)基于VAR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利用VAR方法来考察经济波动传导的动态路径。

从上面的分析中得到,美国经济波动通过进口中国产品影响到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又通过出口影响到日本经济,这样三个国家经济之间的联系就紧密起来了。在此,笔者用美国GDP二阶差分、中国GDP、日本GDP一阶差分和中国出口量建立VAR模型1,分别表示为MGDP2,ZGDP,RGDP1,CK。用AIC准则判断滞后阶数,认为4阶最合适。

美、日两国的经济共同波动通过影响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传导到中国,所以用美、日两国GDP之和、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和中国GDP的对数二阶差分建立VAR模型2,分别表示为LMRGDP2,LWZ2,L2ZGDP。用AIC准则判断后认为滞后3阶最合适。

在上述VAR模型的基础上,再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若?着t发生变化,不仅导致各变量的当前值发生变化,而且会通过当前值影响其未来取值。脉冲响应函数可以描述这些影响的动态轨迹,显示任意一个变量的扰动怎样通过模型影响到所有其他变量,最终又可反馈到自身的过程。

从图1看出,中国出口额一开始对来自美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无反应,接着反应增强,在第2年的时候达到负的最高点,在第5年的时候达到正的最高点,尔后反应逐步减小。日本经济一开始也对美国经济波动冲击没反应,然后反应逐步增强,最后再逐步减弱。而中国经济一开始就对美国经济波动冲击有正向反应且持续到第3年,在第4年负反应最强烈,第5年之后逐步减弱。中国经济对来自中国出口额冲击的反应是持续的。日本经济一开始就对中国出口额的冲击有负的反应,在第3年的时候为正的反应,紧接着一直为负,从第5年开始反应逐渐减弱。日本经济和中国出口一开始对于中国经济波动冲击都无反应,接着正负交替反应着。中国经济一开始就对日本经济波动的冲击有负的反应,尔后反应一直为负。美国经济一开始对日本经济冲击没有反应,接着反应逐步增强尔后再逐步减弱。

从图2看出,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量和中国经济对美日两国经济共同波动一开始均无反应,而后的反应是正负交替周期性反复,而且中国经济的反应比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反应要滞后一点。中国经济对于实际外资利用量的冲击一开始是正的反应,接着反应逐渐增强,正负交替进行,而后逐渐减弱。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量对中国经济波动冲击的反应也是持续且正负交替进行。

由上分析我们研究了美日中三国经济通过出口渠道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和美日两国经济的共同波动通过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量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动态过程,下面我们进一步用方差分解的方法来研究。

图3是VAR模型1的方差分解图。从MGDP2的方差分解可见,自身和日本经济波动的影响在3年后达到稳定,而中国经济影响在4年后稳定,约60%的变化可由自身解释,中国和日本经济波动各解释20%。从ZGDP方差分解看,自身的影响力是最大的,约70%,其余因素的影响力都在10%左右。从中国出口量方差分解可得,各因素影响力在3年后达到稳定,中国经济波动影响由30%增加到60%然后达到稳定,自身的影响由90%减少到20%然后达到稳定,其余因素的影响力在10%左右。从日本经济波动方差分解看,自身仍具有最大的解释力,有80%左右,中国经济影响了10%左右。

图4是VAR模型2的方差分解图。从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率的变化率的方差分解中看出,各因素的影响力在3年后达到了稳定,约60%的变化可由自身因素解释,20%的变化可由美日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率解释,还有20%可以由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率解释。从中国经济增长率变化率的方差分解看出,约80%的变化由自身解释,且有波动性,20%的变化由实际利用外资率的变化率解释,剩下的由美日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率解释。从美日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率的方差分解看出,各因素的影响力在5年后达到稳定,其中有80%被自身因素解释。

三、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1. 从中国与美、日经济波动的相关分析和协整检验中得到:他们有很强的相关性和长期的均衡关系,美、日两国经济代表着世界经济走向,对中国的经济有很强的影响,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对世界的影响也逐渐增强,美国的经济与中国经济有正向的关系,日本经济和中国经济间却是负向关系。

2. 因果检验中我们研究了美、日经济波动传导到中国的途径,美国的经济波动通过贸易渠道传导到中国,当美国经济扩张时,增加中国产品的进口,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当美国经济收缩时,减少中国产品的进口,使中国经济衰退。中国经济的波动可以通过贸易渠道影响日本经济,中国是日本原材料的进口大国,当中国经济繁荣时,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当中国经济衰退时,日本经济也会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美国经济波动可以通过中国间接地传导到日本。美国和日本两个世界经济大国经济的共同波动会通过资本流动的渠道影响到中国,而这两个国家单方面的经济波动却不会通过资本渠道影响到中国。利率和汇率基本上不构成经济波动传导的途径,这与中国的利率汇率的政府管制有直接关系。

3.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了传导路径的动态过程,看出中国经济长期且主要受自身波动的影响,同时中国出口量和实际利用外资量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很大且持续,美国经济长期影响着中国出口,中国经济持续影响着对日本的出口。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国外的经济波动可以从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渠道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好的冲击固然能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可是坏的冲击也许会使中国经济面临很大危机,美国和日本是中国的贸易往来大国,同时也是对中国投资的大国,他们的经济波动对于中国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笔者认为中国的贸易应该多元化,即和很多其他的国家建立友好往来,同时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GDP水平,减少中国对国外资金流入的依赖。中国的利率、汇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抵御了国外经济的冲击,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使之不是一个显著的传导渠道。随着中国逐步放宽金融和资本账户,如何预防国外经济冲击成为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防御方法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宗建亮.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G7为例基于FDI视角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4).

[2]梁军.从FDI看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5,(8).

[3]宋玉华,方建春.中国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J].财贸经济,2007,(1).

经济性研究篇(5)

关键词:新常态;旅游休闲经济;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性

科学分析旅游休闲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而明确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更加科学的做出旅游决策,合理配置区域资源,有助于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同样要注意的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也能够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新常态下旅游休闲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展开分析。

一、旅游业的总体阐述

(一)旅游业特点目前学界对于旅游业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认为旅游业是为旅行者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后者认为其是旅游者在交通、住宿、代购代销、联络,通过为旅行者提供导游、代办手续等并利用企业相关交通资源、住宿资源等为旅行者提供服务从而获得报酬的行业。

1.综合性。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主要是通过为游客提供其所需求的服务、面向游客提出相应的业务,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游客在旅途过程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元化的,因此,旅游产业与其他许多产业有密切的相关性,产业结构复杂。根据游客需求元素,大致可以分为饮食、住宿、出行、游玩、购物、娱乐等方面。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业需要加强与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够给游客带来综合化的服务。可以看出,旅游业含盖了餐饮、住宿、交通、旅社、娱乐及购物等行业。

2.关联性。旅游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了消费需求,从而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又能够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就目前现状分析,旅游业的联动效果不仅带动了餐饮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商业、景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外,还推动了地区农业、工业、城市规划以及体育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3.敏感性。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旅游业自身分析,内部组成以及相关产业之间的协调性,当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时,需要保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若任何地方出现脱节的现象,都可能造成旅游产业链的破坏,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其他方面分析,自然景观、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方面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需要以各种资源为基础,在非旅游业能控制的资源中,能够或多或少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帮助。

4.开放性。旅游业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化产业。通过旅游活动能够建立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并且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在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树立地区形象。

(二)旅游业发展背景

1、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旅游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自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的生产力不断提高,进而社会政治和国民经济构建模式也发生变化,推动了社会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是人们进行娱乐和休闲主要方式,具有游览性和空间变化性特点,因此旅游业需要一定的物质设备基础。当下航空扥个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不同形式运输飞机的产生,电力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旅游也的发展,为旅游人群提供了方便性和舒适感,实现了远程旅游现代化发展目标。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旅游产业提供了硬件设施,方便了人们的旅游住行。电视媒体和广播产业的发展,通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高品质要求。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体改,代表着人们的收入较为客观,因此人们在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增加了对精神的需求,旅游产业可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要,开拓人们的精神视野,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具有近先远后的特点,其是从国内的旅游,逐渐发展到对外旅游的因素。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因此,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快、政治稳定、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旅游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时代性特点,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国民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2.旅游产业面向群众化发展。纵观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历程,其是随着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下,我国旅游产业也逐渐朝着群众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当下,我国旅游产业已经改变了传统单一发展模式,不再具有阶级性和局限性,而是面向整个社会全体,不同人员展开,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消费体系中重要消费环节。对于旅游产业的群众化和大众化发展,不仅仅是单一的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团体规模的变大,更展现在旅游频率的增加、旅游距离的变大、旅游行程的增加、旅游留宿时间的变长等等。依据相关你研究人员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人口年龄和发展规模将会不断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的财务收入将不断提高,人们可以自己分配的时间将增大,人们具有更多自由权利,工作休息的时间将会增加。进而,旅游产业的需求将变大,人们体育文化、旅游娱乐等等产业的需求将增加,进而旅游的频率和人数。旅游团体规模和留宿时间将急剧上涨。面对旅游产业的群众化、大众化、集约化发展,旅游产业要增加对旅游也的管理,改变传统单一旅游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全方位、多样化。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管理理念,增加旅游产业的经营优势,构建新型旅游体系,把旅游产业的娱乐休闲功能和文化产业紧密结合,来促进旅游产业产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大目标。

3.旅游产业的多样化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单一旅游产业运作模式,实现了旅游产业群众化、大众化发展目标,使得旅游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化,可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职业人群的需要。面对这一发展形势,我国的旅游产业注定朝向多元化形式发展,传统的固定旅游发展模式依据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进而,为了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众多旅游机构开始增加旅游的项目和游玩形式,来满足不同人群对旅游产业的需求。例如,在当下旅游产业中,依据不同年龄群体,进行旅游团体的构建。包括青年旅行团、夕阳红旅行团、教师履行团体、职工旅行团体、夏令营履行团体、结婚旅行团体等等。其次,也出现了不同组织单位的履行团体。包括。体育团体、考古团体等等、依据旅游的不同价格,也分为高级奢侈旅游团体,和大众化旅游团体等等。旅游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是受社会发展影响,可以满足不同个体、团体、机构、年龄对旅游的需求,极大的促进了社会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内涵

区域经济增长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段时期内地区生产产品和劳务数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也可表现为特定区域产出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该地区创造的产品或价值在时间参数上呈客观增长的趋势并且这种产出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可以说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提高。目前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计量主要是通过统筹该地区经济总产值来计算的,一般是将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民生产总值以及地区人民收入等方面来表现的。就产品数量以及劳务总量等方面而言,主要通过地区人民生产总值来反映的,即以通过地区人口增长情况来矫正而得到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此外,还可以通过地区人均收入来体现。就地区劳务总量方面而言,主要是通过劳务总量的增长或投入产出比的增长来反映。

三、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一)旅游乘数理论

就现代经济学理论而言,旅游经济效益是指一个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会对当地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旅游乘数理论主要是通过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应用这一理论能够有效观察到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旅游乘数的大小与游客在旅游地区消费开支有密切的相关性,通常情况下,旅游乘数与游客支出和地区经济均呈正相关性。阿切尔学者将旅游乘数细分为营业收入、产出、收入和就业等几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收入方面,其能够反应旅游消费为当地收入带来的数学关系,可细分为人民收入和政府收入。在研究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收入乘数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观测指标;而就业参数能够反馈游客消费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可代表旅游创造的就业职位或是旅游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就业人数的比率。旅游乘数对于发展旅游业的地区来说,能够反映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支出,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保障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发挥联动效应,刺激地区经济水平的增长。

(二)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1.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主要的影响。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推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开完成。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同时促使当地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通过连锁效应、产业效应以及联动效应等方式,推动顶底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笔者根据多年研究经验分析,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游客基本开支对旅游行业的产出、收入、就业等方面起到直接影响,是旅游消费所带来的直接效应。旅游收入在初次分配主要对象为旅行社、饭店、交通企业以及游览部门等企业和部门。②旅游企业和相关受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向其他企业购入商品、材料、设备等,各级政府将在旅游行业中收缴的税款投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城市规划中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能够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中得到间接的发展。相关研究指出,旅游行业所带来的间接价值远超过直接价值。③直接或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企业或部门将获得的利润用于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以及员工的奖金,还包括一些服务型消费的支出,能够推动旅游行业以及相关部门的发展。对旅游利润的再分配能够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招聘新职员,从而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2.旅游行业发展对区域经济总体影响。旅游行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相关经济学理论分析,旅游业能够提高地区居民收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速产业的优化、提高就业率、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保障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经济因素分析,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是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从另一角度分析,旅游业的发展能够直接增加地区收入,实现产业增收,促进地区经济的良好循环,推动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就现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言,旅游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例如便捷的交通、良好的自然环境等,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推动地区基础建设的完善,从而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就我国总体情况分析,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旅游行业的发展。2015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0214亿元,旅游外汇收入超过536.42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10.3%。旅游业作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表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潜力。

3.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益。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效果主要是由其发展潜力和发展现状所决定的,能够通过其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或地区就业人数的比重来判断。①促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旅游业的收入增长与地区收入增长呈相同趋势,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旅游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用于城市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的数量会随着分配比重的增长而增长,并最终会促使地区人均收入的增长。相关调查指出,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旅游行业收入在我国GDP总值中所占比重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能够有效反应旅游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游客在旅游地区所购买或享受的服务能够直接为当地带来收入,从而造成直接影响,而地区收入的增长在再分配过程中会带来间接收入增长。②累积建设资金: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产业,通过旅游行业的发展,除了能够吸引国内游客外,在引进国外资本投入和扩大对外贸易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其作为一种无形出口贸易,比商品出口贸易具有更多的优势,能够带来稳定的外汇增长。

四、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来影响的机理性阐述

(一)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来影响

由上文的阐述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旅游产业的影响。我国旅游产业为经济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利用刺激消费、外资的极具、外汇的增加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的,这也体现出经济的增长和旅游产业发展紧密联系性。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加带来影响,进行吉利性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其一,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的产品多样化,增加了旅游业的物质服务、带动了旅游业的其它产品的消费。旅游商品消费的增加,加快了旅游产业发展进程,扩大了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实现了旅游产业商品价值最大化,提高了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效率,扩大了旅游产业发展规模,进而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经济基础。其二,旅游产业的发展积累了旅游资源,增加了外商和不同群体,对我国地域和不同区域的关注度,促进了我国不同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旅游产业促进我国不同地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不同群体和组织带来的投资,为我国旅游产业奠定坚实资金基础,形成财务的积累,利用旅游产业的经济和财务积累,来为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奠定资金基础。第二,旅游产业为不同地区和区域带来资金的积累,地区政府可以利用旅游产业带来的资金进行资金的再利用,利用资金来进行投资引商。增加地区和区域的科学技术设备,增加地区和区域的人才,包高新型科学技术应用到不同发展环节和机构,把高技术型人才放到合适岗位,来促进地区和区域内部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发展大目标,第三,利用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增加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旅游产业具有高消费特征,其产品的创新较快,更新交替周期较短。为了促进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旅游产业最大能效。首先,要对地区和区域经济体制和市场结构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满足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增加商品和服务环境,利用新观念,新型科学技术手段,来促进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大目标,利用旅游产的发展,带动地区和区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相关经济学理论分析,旅游业能够提高地区居民收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速产业的优化、提高就业率、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保障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经济因素分析,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是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

(二)旅游产业对入境经济增长的带来影响

依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局部经济和主体经济的发展,其也促进了我国入境经济的增长。站在总体角度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入境经济的影响较大,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当下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的不断转变,广大人民群众,对旅游产业的需要变大,使得我国旅游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国内旅游产业发展形势伴有喷泉式发展模式。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使得旅游产业的选择性较多,旅游产业发展形式,呈现以地区为主导,不断向周围扩散形式,把经济发展缓慢地区和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紧密相连,实现经济内的整合发展,提高了经济发展较慢地域的经济水平,利于在旅游产业的鸿沟上,增加相邻地区经济联系性,产生空间集约化,经济发展一体化现象。利于产业的空间集约化和经济发展一体化,利于促进不同地区和区域的整合发展,减少了恶意竞争事件的发生,利于增加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品牌性发展模式。和入境经济相比较,入境经济也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把主要资金进行整合,增加了对区域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关注度。入境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我国旅游产业带来旅游设备和资金的积累,增加了我国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利于利于外来资金来完善我国旅游产业中发展不足,促进了我国地区和区域外来资金的积累,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大目标。依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受环境和气候因素影响,对我国入境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阻碍用。我国旅游产业的入境发展,在贰仟零九年时,发展较为缓慢,出现发展瓶颈,我国入境经济发展速度和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相比,发展较为缓慢。这一形势也说明了,我国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作用,大于入境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也不可以忽略其带来的积极影响,肯定入境经济为我国地去和区域经济带来的有利影响。

作者:刘志霞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经济性研究篇(6)

[关键词] 网络经济学 研究性教学 教学方法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概述

研究性教学最早起源于1916年杜威创立的“问题教学法”,其核心理念是“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它要求在学生掌握一定学科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对多种创新性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在探究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有“纲”所依,切勿天马行空,又要将教学内容拓宽到教材之外的期刊书籍乃至网络资源。其次,它并不排斥课堂教学和传授知识,但认为这并非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途径。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认识主体地位,突出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师生之间双向和互动交流,激励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主动探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手段。

近年来,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典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在大学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网络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从网络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来看,网络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它以传统的经济学为基础,分析经济现象时摆脱不了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工具;另一方面,它又修正和拓展了不少传统经济学的原理和规律,对传统经济学造成巨大的冲击。另外,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身仍处在剧烈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其理论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单纯地向学生传输一些网络经济学的理论,而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思考方法去分析及解决不断发展变化的网络经济问题。这要求教师不能以“讲述书本内容、讲解重点难点、增添实际例子”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而应该摸索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懂得“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教师在课程上讲授的重点不是灌输新的经济学理论而是传输一种新的经济分析方法和技巧。因此,应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对《网络经济学》进行课程改革是完全必要的。

从网络经济学的开课对象来说,选修的学生已经完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基本掌握了一些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有一定的动力和能力应用经济学理论工具去分析和解决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种种现实问题。只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完全有能力自我学习,自我研究,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主体,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知识、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网络经济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法

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必须综合考虑几方面的因素: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要求、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技巧,学生的素质、学校提供的学习条件及对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等。此外,单一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从实际出发,探索了多种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的研究性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必须明确主题。根据案例教学的主题选择出相应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案例,并精心设计相关讨论题。案例的来源既可能是通过剪裁和加工网络、书籍报刊上的案例,也可能是由教师或学生概括身边的经济案例。除了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时效性外,案例内容要精简,主题要突出。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进行案例教学。对于难度不高或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宜采用归纳法,即先讲述典型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判断,教师再阐述相关原理,最后由学生作归纳总结;而对于需要应用较为复杂或学生不熟悉理论分析时则采用演绎法。即先由教师阐述相关原理和分析方法,再引入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教师作最后总结。因地制宜地交替使用不同的方法,一方面保持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尽可能地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案例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论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和指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和进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当发现讨论产生方向性偏移或深度不足时,要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

2.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法

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法是由教师将学习内容设计成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甚至组成项目小组协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还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协调者。整个学习过程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问题的创设阶段、资料收集和准备阶段、综合研究阶段、成果展示阶段和总结反思阶段。

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商业模式”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性地使用了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法,取得了不俗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讲授了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商业模式的基本类型和构成要素,然后让学生组成3人~5人的项目小组,虚拟成立一家电子商务企业,深入分析该企业的商业模式,初步形成一份简单商业计划书。构造何种类型的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商业模式,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兴趣进行问题的创设;为了进一步阐述企业的商业模式,需要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深入学习相关理论、小组协作研究,从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成果完成后,学生在课堂上阐述本企业的商业模式并进行小组间的辩论,从而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最后老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并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完善项目成果。通过这种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科研论文写作法

与职业教育不同,本科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性地训练学生进行一些科研论文的写作。一方面有利于促使学生查找资料,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将专业写作训练融入长期和持续的具体课程的学习之中,强调定性与定量、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的结合,为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罗列出论文的选题范围;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围绕这些范围确定题目,通过学术期刊网站及百度搜索等方式收集并总结相关资料,进行网上和网下调研;然后在教师帮助和指导下进行论文的写作,最后完成论文并进行课堂交流。在写作过程中,从文章的选题、论据的充分性和准确性、论证过程的条理性、最终结论的正确性,乃至文章格式的规范性,教师均进行适当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由于属于课程教学中的小论文,所以选题范围不宜过于大或过于复杂,既可能是结合教学内容的调研报告,也可能是教师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另外,还应注意控制论文写作的时间进度,准备材料阶段和论文写作阶段的时间不宜过长。

四、总结

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在改革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表明,通过一系列研究性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学生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了对本学科前沿研究领域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学生的素质与研究性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研究性教学和传统教学考核之间的矛盾等等。我们坚信,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教学制度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入,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网络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建设将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赵 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6(2):71~75

[2]熊 毅:现代经济学教学的特殊性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3):47~49.

经济性研究篇(7)

关键词 产业多样性;经济稳定;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 F061.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0461(2010)03-0010-03

一、引 言

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经济,我国许多地区的经济经历了大落,特别是一些专门化于某类或几类制造业行业的地区,例如“中国伞都”-福建东石、东莞、温州等等。在危机来临时,这些地区的企业大批破产,工厂大量闲置,人去楼空,经济陷入剧烈的衰退,这些区域的共性是过于依赖某些出口制造业。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地区经济多样化相比专门化是否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稳定,有利于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经济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动力,一个地区过于专门化可能导致周期性高失业率和收入的不稳定,以及难以抵御外来冲击而陷入萧条,因此经济多样性成为政策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长久以来经济多样性与经济表现的关系在经济研究中被忽略,经济理论着重关注投入增长和效率改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多样性与经济表现的关系在近来受到了关注,在以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中,多样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当前,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人民币的升值,我国许多制造业基地正面临产业转移的巨大压力,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经济结构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异常重要。

二、产业多样性的概念

经济多样性本质上就是关于经济成份或经济构成的一个量,通常用产业多样性(industrial diversity)来指代经济多样性(economic diversity)。但是韦晓宏认为经济多样性主要指经济成分与经济利益的多样性。在本文中,两个概念等同[1]。产业多样性的概念本身在不断的深化。在初期,产业多样性的概念仅仅关注产业种类的多少,例如Rodgers把产业多样性定义为“在一个地区存在大量不同类型的产业” [2]。产业种类的多少是多样性的一个方面,产业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经济多样性,然而产业之间的分布对于多样性也是十分重要的,Parr把多样性定义为“区域经济活动在一定种类的经济活动间的分布程度” [3],而Attaran运用“不同产业间就业的均衡”来度量多样性[4],也体现了经济活动的分布。依据这种思想,两个地区虽然拥有同样多的产业种类,但是在产业分布更加均衡的地区经济多样性水平更高。

在前期,大部分文献对产业多样性概念的理解基本建立在产业种类的数量和产业分布均衡程度的基础上,认为产业种类越多,产业分布越均衡,那么产业多样性越高。然而这种多样性概念存在缺陷,虽然两个地区的产业种类数量一样,而且就业在各产业间的概率分布一样,但是两个地区产业多样性的含义却可能截然不同。Mizuno and Nakayama对这个问题进行来说明,假设A地区有10%的就业在制造业,5%的就业在服务业,而B地区有10%的就业在服务业,而有5%的就业在制造业,其它一样,那么依照这里多样性的概念,那么两个地区的多样性水平是相等的,但是行业特征因素却可能十分不同[5]。近来,产业多样性概念不断得到发展。

其中一个发展是认为产业多样性概念应该考虑不同产业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是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却难以把握。一个方法是把多样的产业看作地区的投资组合,投资组合的方差矩阵就能够反映产业间的部分相互作用,也能够用来反映产业多样性。Conroy提出把投资组合理论应用到区域经济多样性和多样化研究中[6][7]。依据这个思路,经济多样性不是基于行业数量和区域经济活动的均匀分布,而是通过显性的经济关系来定义和度量。Siegel et al认为区域经济多样性不仅仅与区域经济规模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产业间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有关[8]。Wagner and Deller认为传统的多样性定义往往过窄,强调就业在给定产业间分布程度的概念没有考虑产业间的联系[9]。

第二个发展是认为多样性的概念应该是多层次的、综合性的。Attaran把多样性分解为部门内多样性和部门间多样性[10],而Koen et al把多样性分解为相关多样性和不相关多样性[11]。另外Siegel et al指出,多样性和多样化具有许多定义和使用领域,需要区别多样性和多样化。名词多样性和形容词多样的是指:“不雷同、差异和多样的一种状态”。而动词多样化和名词多样化指;“使得事物更加不雷同,有差异的和多样的过程以及选择资产降低风险的过程” [8]。

理解多样性就必须对比专门化,在长久以来多样性被看作是专门化的反面,然而随着产业多样性概念的深化,认为多样性与专门化并不严格对立。Malizia and Ke认为多样性并不是没有专门化,而是反映存在许多专门化。对于特定地区,往往面临专门化还是多样化的抉择,但是由于产业多样性反映了产业间的相互联系,而且具有不同层次的产业多样性,所以产业多样性和专门化并不是严格对立[12]。

三、多样性与经济稳定

区域文献提供了这样的假说,即具有更高产业多样性的地区可以获得更稳定的经济增长和更低的失业率,主要原因是经济多样性可以消除该区域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波动。Jackson指出对于区域经济不稳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60多年前,此类研究当前重新成为研究的主题,主要是关于区域就业的部门组成和区域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关系[13]。

许多研究支持这个假说,认为提高产业多样性可以降低区域经济的不稳定性。Conroy利用美国52个大都市圈的数据度量了各地区产业多样性水平,检验了多样性与经济不稳定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多样化可以降低经济的不稳定性。Kort实证检验了美国各城市产业多样性与经济不稳定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产业多样性提高了经济稳定性[14]。而Brewer研究了哪种多样性指标最能解释不同区域不稳定的差异,结论表明投资组合方差最能解释区域间不稳定的差异[15]。Simon更直接地分析了产业多样性是否降低了失业率,研究中分析了美国91个大型SMSA地区的失业率和产业多样性,考虑不同城市摩擦性失业的差异是否与产业多样性的差异有关,结论显示产业多样性降低了失业率[16]。Diamond and Simon也显示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期间具有更多样就业机会的城市经历了相对低的失业率[17]。Malizia and Ke指出在许多大都市中,多样性反映了存在多个专门化产业,当经济周期或外来冲击发生时可以相互补偿。由于失业发生在不同时间,在任何时点也只引起小部分的劳动力失业,因此多样的大都市应该更稳定[12]。Izraeli and Murphy同样显示多样性较高的州失业率相对低[18]。

但另外一些研究却否定这个假说,例如Jackson发现对这个假说的支持是很有限的[14],而Attaran发现不稳定和区域产业多样性是不相关的[10]。Smith and Gibson使用了多样性指标的对数,认为对于区域经济稳定,稳定的产业相比产业多样性更加重要。Simon and Nardinelli的结论显示在大萧条的头几个月产业多样性更高的城市经历了更高的失业率[19]。

目前多数研究支持多样性有利于区域经济稳定,然而在这些实证检验中存在一些缺陷,可能导致不同实证检验结果的不一致,甚至导致实证结果缺乏科学性。

首先,数据高度加总,且加总水平不完全一致。Wagner and Deller认为实证检验结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的数据高度加总,样本太小以及使用了过于简单的统计方法[9]。

其次,基于的地理区域存在差异。Malizia and Ke指出先前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的地理单位不同,包括大型城市、州、BEA经济区域等,并认为只有功能性经济单位才应该被用来分析。由于存在许多多样性度量方法,不同方法所适合的地理区域可能不同。而现有文献运用各种度量方法于不同的地理区域,因此结论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12]。

最后,许多实证研究的另一个局限是使用了不合适的统计技术。早期的实证研究都局限于使用双变量技术。Malizia and Ke指出使用这种技术检验多样性对区域经济稳定的影响所提供的估计结果有偏。由于这个原因,在分析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控制变量[12]。另外,使用的统计技术必须适合被研究的数据,空间数据分析领域的发展表明必须使用考虑了方程残差空间依赖性的技术。当然,许多研究利用多元技术分析区域之间就业不稳定的差异,总的来说多元分析技术比双变量技术估计的结果更准确。Wundt采用多元分析技术检验了商业周期中产业多样性和区域经济不稳定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投资组合理论度量多样性,认为多样化可以降低区域经济不稳定[20]。Izreali and Murphy发现产业多样化与失业降低具有很强的联系,而多样化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很弱,研究中考察了空间溢出在分析中的作用,也关注不同区域自相关的扰动引起的问题[18]。

四、简要评价与研究展望

产业多样性与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本文通过立足于经济多样性概念的演变,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不同观点,并归纳总结了现有实证研究的不足。指出产业多样性与经济稳定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结论的准确性受到许多限制,原因有很多,例如区域的选择、数据加总水平的选择、控制变量的选择以及计量技术的选择等等。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来说,还存在一些更本质的困难。

首先,缺乏理论内涵,没有构建微观基础。仅仅借助于实证检验来分析经济多样性和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缺乏可信性,更重要是需要明确产业多样性通过哪些机制和途径影响经济稳定,因此需要一定的理论分析作为基础。

其次,实证结论的适用性还严重依赖于多样性的度量是否准确合理。问题在于多样性的度量多种多样,不同的度量方法都存在缺陷,目前仍然没有十分准确合理的度量方法。

最后,难以给区域经济决策者提供比较合理的政策指导。经济稳定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策考虑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然而关于产业多样性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十分缺乏,因此相关研究的结论还难以给区域经济决策者提供比较明确合理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韦晓宏.我国存在经济多样性的原因分析经济观察[J].2008,(7):45.

[2]Rodgers, A.Some Aspects of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Economic Geography,1957, Vol. (33):16-30.

[3]Parr, John B.Specializa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 Professional Geography, 1965,Issue( 6):21-25.

[4]Attaran, M. and M. Zwick. Entropy and Other Measures of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1987, (26): 17-34.

[5]Mizuno, K., F. Mizutani, and N. Nakayama. Industrial diversity andmetropolitan unemployment rate[J].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6, 40(1): 157-172.

[6]Conroy, M. E. Optimal Regional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A Portfolio-Analytic Approach[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1972.

[7]Conroy, M. E. Alternative Strategies for Regional IndustrialDiversification[J]. Southern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74,(14):31-46.

[8]Siegel, P.B., T.G. Johnson, and J. Alwang. Regional economic di-versi ty and diversification[J]. Growth and Change, 1995,26(2): 261-284.

[9]Wagner, J.E., and S.C. Deller. Measuring the effects of economic-diversity on growth and stability[J]. Land Economics ,1998,74 (4): 541-556.

[10]Attaran, M. Industrial diversity and economic-performance in United States Areas[J].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86,20(2):4454.

[11]Koen Frenken;Frank Van Oort; Thijs Verburg. Related Variety, Unrelated Variety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J]. Regional Studies, 2007, 41(7):685-697.

[12]Malizia, EE; Ke, S.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diversity on em-ployment and stability[J]. J Reg Sci,1993,Vol. 33 Issue( 2): 221-235.

[13]Jackson, R.W. 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J]. Regional Studies, 1984,Vol. (18): 103-112.

[14]Kort, J.R. Regional economic instability and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Land Economics, 1981,57(4): 596-608.

[15]Brewer HL. Measures of diversification: predi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stability[J]. J Reg Sci, 1985,25(3): 463-470.

[16]Simon C.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and the role of industrial diversity[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8,(103):715-728.

[17]Diamond CA, Simon CJ.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and the returnsto labor[J]. J Labor Econ,1990,8(2):175-201.

[18]Izreali, O.; Murphy, K.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diversity on state unemployment rate and per capita income[J].Ann Reg Sci, 2003,Vol. 37 Issue (1):1-14.

[19]Simon CJ, Nardinelli C. Does industrial diversity always reduce unemployment? Evidence from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after[J].Econ Inq,1992,30(2):384-397.

[20]Wundt, B.D., and L.R. Martin. Minimizing employment instability: A model of industrial expansion with input-output considerations[J]. Regional Science Perspectives,1993,23(1): 81-93.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Diversity and Economic Stability

Zhang Dechang

(School of Economic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