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乡村体育发展现状

乡村体育发展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1 16:36:25

乡村体育发展现状

乡村体育发展现状篇(1)

一、历史的回顾

建国后我国农村体育第一次繁荣期,当时开展农村体育的基本思路是:“服从生产,坚持业余、自愿原则,开展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000多万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约占当时全国农村人口总数的5%。我国农村体育的第二次繁荣期开始于改革开放,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农村体育更是取得了全面发展。一是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县级的全民健身领导机构占县总数的95%以上,许多乡镇也成立了领导或协调机构全国农民体协工作会议。二是体育场地设施有所改善,“全民健身工程”和“雪炭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贫困地区体育场地设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三是“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有效地增强了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 “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不仅减少了疾病,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体育对农村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四是体育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组织网络正在形成,“农村县城镇体育指导站增幅显著,由1995年的10292个增至99531个,增加了8.7倍”(《大力繁荣农村体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张发强);五是农村体育竞争和激励机制更趋完善,为表彰和鼓励农村基层开展群体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农村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从中央到基层运用竞争激励机制并逐步成为制度,形成一套表彰体系。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为21世纪农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现状的分析

唐山市农村体育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全民健身工作发展不够平衡,特别是体育意识、场地设施、经费投入、科学指导等方面较为突出。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程度不够,51.8%的人回答"不了解",28.9%的回答"听说过"。究其原因,一是贫困地区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力度不够,二是当地群众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关注不够。 从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内容来看,散步、慢跑这种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运动项目深受大众喜爱。由于受场地器材的原因,居民进行球类活动的比例偏小,如排球、足球需要到专门性的运动场地活动,而只有少数能提供针对性的大球场地,因此,进行球类运动项目活动的人群偏少;随着唐山市加强对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体育设施逐渐丰富,小球类运动项目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对用于健身活动的经费支出,家庭拥有的健身器材、报刊图书三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在健身方面都有所投入,但投入的平均水平普遍较低。支出水平在1%以下的占调查人数的63.2%。这与个人经济收入偏低,消费观念的陈旧,相关书刊和健身器材的价格、质量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三、未来的畅想

(1)加强乡村体育的科普宣传,提高居民的体育意识,促进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形成居民自觉、积极踊跃参加乡村体育活动的局面;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健康知识讲座,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受教育水平的居民进行指导,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适合不同层次乡村居民参加的体育知识、技能讲座;根据居民特点选择不同时间、不同运动项目的活动与比赛,吸引居民充分利用余暇时间进行乡村体育活动,培养居民终身体育的理念。

(2)加强乡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乡村的规模与建成年代进行乡村体育的健身设施规划,根据各乡村的不同特点进行配套的乡村体育工程建设,积极引进商业投资,建设乡村体育建设路径。同时,结合乡村内具有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学校、企事业单位,为乡村体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3)加强乡村与学校体育的结合,发挥体育院校大学生在社区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培养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积极吸收社会各方面的志愿者和组织者,完善乡村体育培训体系,引导乡村居民科学健身。

(4)建立完善的科学乡村体育管理体系,加大经费投入,进行专项的体育经费支出,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成本,培养专业性的体育管理人才。在政府资金扶持的同时,积极吸收商业化赞助,与商业相结合,鼓励各界人士积极资助体育以及商业性质的投资,开发适应居民需要的体育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王凯珍.社区体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3-74.

乡村体育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区块链体育乡村乡村体育

1、前言

以来,新时代全面发展乡村体育阶段已经到来。乡村人口约占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一半。2018年《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乡村的体育扶贫被正式纳入部署工作。为积极配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农业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展乡村体育服务体系,实现乡村经济驱动力由劳动力到人力资本的转变。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53万人左右,平均算来,每2000人才能够配备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并且90%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集中在城市,乡村的社会指导员数目寥寥。尽管乡村教师可以作为社会指导员队伍的一员,但乡村体育教师仍出现人力资源贫困状况。区块链具有工作效率高、安全系数好、共识机制、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去中心化的优点,对于解决乡村体育中的群众锻炼和社会指导有较强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2、乡村体育发展现状

2.1、乡村体育群众锻炼的发展现状

根据资料显示乡村公共体育服务指数为0.82。到2020年,农民人均体育健身场地面积将到1.8m2。陕西省政府也颁发了《陕西省全民健身条例》、《陕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体育工作意见》。乡村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国家对于乡村体育事业和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是乡村体育服务体系发展的经济基础。区块链具有工作效率高、安全系数好、共识机制、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去中心化的优点。乡村体育群众锻炼体系数据库包含锻炼场地、个人健康资料,锻炼积分、乡村赛事等数据资料。按一个生产大队或者每个家庭的乡村居民的人数多少来划分体育锻炼群体。处于全国前列的乡村体育发达的省份江、闽、浙三省中,江苏70%以上的行政村人均2.32m2健身场地面积,福建省做到了“村村篮球场”的乡村体育基础设施的配备,而陕西省在建设上还未走到前列。

2.2、乡村体育社会指导的发展现状

国家规定2020年,全国80%的行政村要配备至少一名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所规定的乡村体育教师与乡村学校学生的比例是1:200。陕西省政府也颁发了《陕西省全民健身条例》、《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陕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体育工作意见》。落实国家规定的行政村开展乡村体育活动和乡村体育设施维护的基本补助金额为每年1200元。镇级有“三个一”即:一片综合健身场地、一处室内健身用房、一个带看台的灯光球场,行政村、小区具有乡村农民的健身场地。群众“六个身边”工程:体育健身组织、活动、赛事、设施、文化、指导。陕西省关于乡村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媒体宣传的配备有:乡村村民委员会、乡村广播电台、乡村报刊、乡村公共体育场馆、乡村网络乡村健身辅导站、乡村电视台。乡村体育治理运行体系(图1)的是政府、社会和村民协同治理的过程。区块链具有工作效率高、安全系数好、共识机制、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去中心化的优点。乡村体育社会指导区块链平台数据库包含乡村体育锻炼场地数据库、乡村体育农民个人健康资料数据库、乡村体育农民个人锻炼积分数据库、乡村体育赛事数据库、乡村体育社会指导记录数据库等。按一个生产大队或者每个家庭的乡村居民的人数多少来划分体育锻炼群体。陕西省在推进“体育扶贫”战略中,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完善体系,着力推动陕西省乡村体育社会指导员体系的发展。

3、乡村体育群众锻炼存在的问题

3.1、农民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运动机会

驻村务农乡村农民、在乡村企业、建筑工程等务工的农民工、外地打工的农民工、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的乡村体育需求的类群分散多元化与乡村体育器材供给不足之间存在矛盾。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乡村老人的运动锻炼健康的价值观会影响乡村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行为。

3.2、乡村体育贫困,体育基础设施落后

乡村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整体水平低,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乡村的体育场地设施资金投入不足并且存在规划标准不明晰的问题。“养”乡村的体育场地设施的检修机制不完善。

3.3、乡村公共体育服务工作不到位,不合理

乡村体育赛事缺位,乡村经济发展不充分。乡镇政府体育管理机构有文体站、综合站、文化服务中心等。官民两重性的矛盾所导致的村民的乡村体育锻炼失范行为、信息传达能力羸弱。

3.4、体育信息咨询需求不对等,体育政策法规辐射面较小

乡村村民缺乏组织化的指导和示范、乡村村民缺乏诉求的传达通道、乡村村民缺乏体育指导。

4、区块链技术在乡村体育群众锻炼中的应用

4.1、“对症下药”引导乡村农民的需求目的,“捡起”被闲置的乡村场地

乡村农民的家庭为一个区块链的单位,助力乡村健身联动机制。在新乡村的体育健身与体育赛事中宣传和普及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方法,改变新型农民的体育锻炼行为的行动逻辑,增强新型农民间的运动健身经验交流,培养新型农民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丰富新型农民的文娱体育生活。乡村体育非盈利性的社团组织最具代表性的是乡村广场舞组织。有效利用“四荒地”、乡村的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等乡村的资产资源,乡村企事业单位、乡村学校体育设施共建共享与乡村农民的健身场地资产资源实现运行维护和低收费甚至免费的费用补偿机制,借助社会力量资本投资或者捐赠乡村农民的健身场地的激励机制。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好乡村体育健身设施的类型、控制规模、扩大服务半径、增多数量、丰富功能等,例如,小篮球场帮助减小乡村农民的运动负荷、建立和规范化健身走廊、体育场馆、10分钟健身圈等基础的体育设施。

4.2、建立区块链激励机制,创新工作方式

借鉴《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中的群众体育全民健身的激励机制,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乡村村民的公共积分、健身人群、运动场馆、健身设施,科学指导、赛事活动、发放乡村村民的体育消费券等。镇级有“三个一”即:一片综合健身场地、一处室内健身用房、一个带看台的灯光球场,行政村、小区具有乡村农民的健身场地。借鉴健康陕西网、健身运动公众号和健身运动APP,掌上化“乡村通、村村通、户户通”的乡村体育群众锻炼的区块链系统。

5、区块链技术在乡村体育社会指导中的应用

5.1、依据农民不同层次的体育健身需求,提高乡村体育社会指导水平

乡村农民以家庭成员为实现乡村体育健身联动机制,新型农民的体育健身与体育赛事中宣传和普及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方法,改变新型农民的体育锻炼行为的行动逻辑,增强新型农民间的运动健身经验交流,培养新型农民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丰富新型农民的文娱体育生活。农村体育非盈利性的社团组织最具代表性的是乡村广场舞群体。依据新型农民不同层次的体育健身需求,科学合理化地配置体育锻炼器材设施,提高乡村体育社会指导水平,改变新型农民体育锻炼的健身理念,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的阳光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国群众体育项目单项协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等协会吸纳乡村农民发展为协会的会员,指导行为以及避免乡村农民的体育运动性损伤。

5.2、建立乡村体育社会指导区块链激励机制

建立乡村农民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建立线上网络指导乡村体育运动社会指导区块链平台。乡村农民体育协会与乡村文体站、乡村文化服务中心、乡村综合站、乡村老年体育协会等协同联动。借鉴《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中的群众体育全民健身的激励机制,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乡村村民的公共积分、健身人群、运动场馆、健身设施,科学指导、赛事活动、发放乡村村民的体育消费券等。借鉴健康陕西网、健身运动公众号和健身运动APP,掌上化“乡村通、村村通、户户通”的乡村体育社会指导区块链系统。建立区块链乡村体育社会指导的子数据库群:乡村体育时事信息数据库、乡村农民健身管理数据库、乡村农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乡村农民体育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库、乡村农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乡村体育赛事参与数据库、乡村体育场馆预定数据库等。为乡村体育竞赛活动添加更多元素:撒网、割麦、插秧等劳作元素,端午节、元旦节、重阳节等节日元素,武术、马拉松、排舞、登山、龙舟等体育项目元素。

乡村体育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 宜春市农村体育管理模式 现状 建议

开展农村体育工作,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宜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农民的科学健身意识也是宜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环节。怎么才能解决宜春市农村体育发展的问题呢?伍绍祖曾指出,现代体育发展离不开三件东西:一是“硬件”,指科学技术、场地设施;二是“软件”,指科学管理;三是“活件”,指人的积极性[1]。加强宜春市农村体育管理,制订发展计划,优化组织建设,提高管理效率,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对宜春市农村体育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改善宜春市农村体育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宜春的农村体育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宜春市农村基层体育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包括县(市区)、镇(乡)、村三级。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有关体育管理体制、体育方针政策等研究成果文献,并通过省市体育和统计部门查阅和研究了大量农村体育活动统计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2问卷调查法。在宜春市随机抽取5个镇(乡)和10个村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要求,设计了2种问卷,一种是由体育基层管理者填答,另一种为普通农村居民问卷。为保证问卷调查的客观真实有效,笔者请有关专家进行了内容效度判定,并进行了信度检验,R=8.67。

1.2.3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宜春市体育局的领导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宜春市农村体育工作的思路与见解。

1.2.4统计分析方法。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处理。

2.宜春市农村体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2.1农村体育的管理体制

宜春市农村乡镇政府主管体育的是负责科教文卫工作的副镇长。79.2%的乡镇没有体育运动委员会,有的只有牌子,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编制,附属在乡镇文教办,文教办有1人兼职管理体育运动委员会工作,主要负责对所属乡镇中小学体育工作的管理。乡镇群众体育管理的职能部门是文化站,文教办和文化站是平级管理部门。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目前农村乡镇体育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合理,体育运动委员会、文教办和文化站的管理职能处于相互矛盾的交织状态。这种管理体制在客观上限制了体育运动委员会履行职能。

2.2农村文化站体育的管理

农村文化站负责对居委会、村委会、乡镇所属单位和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站点实施监督管理。35.6%的农村文化站有体育场地与设施,主要有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篮球场、健身房等,但农村体育设施简陋。农村体育设施一般都对群众开放,采取收费制。57.3%的农村文化站3年内组织过乡镇体育竞赛活动,57.3%的农村文化站年度工作计划中有体育工作的内容,56.5%的农村文化站组织了各种体育协会。

2.3村委会体育的管理

宜春市农村的村委会中没有专人负责村民体育工作,4.3%村委会中由1人兼职负责村民教育与文化活动,其中包括体育活动。96.3%的村委会年度工作计划中没有体育工作内容。35.6%的村委会建立了图书阅览室,但有体育报刊的仅占3.12%。5.65%的村委会有乒乓球室,95.5%的村委会3年内没有组织过农民参与各级体育竞赛,15.6%村委会设有群众体育组织或体育协会。

2.4街道居委会体育的管理

宜春市农村乡镇街道居委会没有专人负责居民群众体育工作,基本上都是兼职管理。91.3%的乡镇街道居委会年度工作计划中没有体育工作内容。45.6%的街道居委会建立了图书阅览室,但有体育报刊(一份以上)的仅占3.62%。19.2%的街道居委会有乒乓球室,84.5%的街道居委会3年内没有组织过居民参与各种体育竞赛,38.5%的街道居委会设有专门群众体育组织或体育协会。

2.5体育锻炼点体育的管理

宜春市农村体育锻炼点是以民间行为为主要途径,是自主、自发形式的。体育锻炼点人员的老龄化特点突出,老年人占绝大多数,达89.9%,其中女性的比例高达79.5%。体育锻炼点一般都在乡镇文化站,管理与指导人员一般都是兼职人员,其中10.7%的人取得了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3.5%的人取得了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管理与指导人员的年龄在40―60岁之间,以男性居多,具有体育专业学历的仅占1.2%。体育锻炼点的负责人通过集中与民主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一般担任某体育协会的主要职务。

2.6居民与村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

政府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农村乡镇居民占35.8%,村民占5.3%。86.6%的乡镇居民和93.3%的村民缺乏体育锻炼。每周参加一次(30分钟左右)体育锻炼的乡镇居民和村民仅占15.6%和5.4%。91.3%的人认为体力劳动就等于体育锻炼。96.3%的家庭没有体育器材。体育消费年人均约26.5元,主要用于购买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2.7农村体育物质条件的现状

宜春市政府对体育的投资较少。85.5%的乡镇没有体育经费投入的计划。乡镇政府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所用经费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主要有政府补助、单位出资、社会赞助和个人出资等。群众自发组织体育活动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是个人出资,其次是社会赞助,再次是政府补助。群众体育协会中大部分没有经费来源。经营性体育俱乐部主要靠经营活动创收获得开展活动,维持运转的资金。群众体育锻炼点经费都是个人出资。农村开展体育活动场地主要分布在文化站、乡镇企业和中小学[3]。调查结果反映,农村公益性体育场馆数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被调查的所有乡镇都没有室内体育馆。文化站、公园、广场、空地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其特点是就近、方便、无收费。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单位体育设施和学校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

3.建议

3.1.地方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政府体育管理机制,形成县(市区)、镇(乡)、村三级体育行政管理网络,在这一网络的干预和协助下,完善农村基层的群众体育管理工作。

3.2.在农村基层体育管理机构的建设中,地方可以借鉴嫁接目前农村文化管理机构的经验和体制,形成以“文”促体、以“文”带体、“文”中有体、“体”中有文、文体一家的农村体育工作新局面。

3.3.在目前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较低、自我组织管理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农村各级政府的体育管理部门还应扮演主要角色。“要把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强化领导责任”。

3.4.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各级群众体育管理机构,积极发挥各级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培养好农村体育骨干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农村体育的开展创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周学荣,我国两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情况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4,(7).

乡村体育发展现状篇(4)

1四川省城乡统筹和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

从2003年开始,成都市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2004年2月5日成都市出台《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成委发[2004]7号)后,围绕意见印发了涉及县乡财政体制、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户籍管理制度、土地流转办法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制度文件几十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由此成为中国第二次农村改革的先行者。成都在有过5年统筹城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始部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2007年提出了“全域成都”的发展理念,“全域成都”的核心内容是统一规划和建设成都,形成“一区两带三圈层四基地”的布局格局。“全域成都”强调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打破区域分割、城乡分割和行政体制障碍,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城市功能要求,实现要素和资源的市场化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四川省体育局颁发的《四川省体育局关于加强扩权试点县(市)体育工作的意见》中,针对县级体育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四川省体育局通过政策上的倾斜,主要是体育经费政策的倾斜、体育指导员资源的倾斜和体育设施和设备的倾斜等,着力构建全省体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近年来,全省各地不断探索,并逐步形成了一元化标准的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农村体育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基本理顺,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程度成为衡量各级政府惠民政策的首要指标,各县(市)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农民运动会,使得体育资源在城乡区域间均衡供给,打破了城乡体育二元化的内部结构,开创了四川省农村体育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1]。

2构建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路

四川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主体,以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对体育资源的需求为目的,按照逐步缩小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异,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而构建的[2]。因此,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化主体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通过有效地组织和配置农村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满足农民对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的一系列有组织程序化服务。它涵盖体育活动、体育组织、体育场地设施、体育信息、体育指导、体育资金、体育政策法规、体育监督反馈和体育绩效评价等九个结构要素[3]。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旨在坚持城乡统筹的方针下,本着城乡体育共同发展精神,有计划有组织地构建起来,它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的保障机制,也是促进全省体育发展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因此,体系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了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思路:①农村学校体育一体化发展体系。②一体化的终身体育健身体系。③覆盖城乡的体育信息化体系。④城乡一体化的体育公共服务资金筹集体系。但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城乡一样化”,“均等化”也不是“平均化”,在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全省各地区还应依靠各地区自身的资源优势,提升自我完善的能力,变“等、靠、要”为积极自主的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拓展思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多样化的农村体育发展模式,找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科学模式,从而快速地缩小城乡间和地区间农村体育发展的差距[4]。

3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3.1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组织体系

3.1.1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组织体系的主体特征

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主体特征就是体系主体构成的变化,一方面,政府的职能和公共权力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转变,另一方面,各种社会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供应,使体系的主体行为特征出现许多新的变化。构建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首先要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供给纯体育公共产品,并通过政府的组织和运作,不断完善体育公共服务种类,转变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使更多的主体形态参与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中来。其次,重视社会组织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社会组织向农村地区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方式和体育活动手段,推进农村体育不断发展。再次,把部分体育公共服务推向市场,吸纳更加广泛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来,鼓励个体参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3.1.2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组织设置和管理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全省范围内体育公共服务整体目标的宏观管理,主要是省、市级行政机构对长远目标的制定和颁布;二是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宏观管理目标的细分,形成诸多具体的、可实施的管理目标,并通过对各具体计划的实施,逐步完成宏观管理目标的要求。具体结构如图1:

3.2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

3.2.1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

(1)政府投资。政府投资主要是指各级政府用于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形成资本性资产的专门性投资。投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投资,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政策性贷款、财政贴息和补贴、财政投融资等。二是间接投资,不直接以资金方式投入,而是以政府引导的方式投入,主要是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2)多元化政策性融资。它是指以实现体育公共服务为目的的政府和其他体育公共组织的金融制度、体系及其相应的公共服务活动。一般按有偿性的要求运作。对于一些场馆设施、大型赛会组织或体育表演等公共服务项目,按照有偿性原则,吸纳社会资金投入,从而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基础性建设。政策性融资方式包括资本金、借入资金和债券等其他资金来源。

(3)社会资金募集。资本市场融资指利用资本市场把募集到的社会闲置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比如体育,其主要用于体育公共设施的投资。项目投资指以项目本身的资产和项目未来的收益作为抵押来筹措资金。比如场馆的建设或重大赛会的组织等,经过对立项的评估,确立项目投融资规模以及建设、管理、经营和维护所需的资金后进行社会融资,所得资金仅对项目本身有效,吸引的资金也仅限于用在项目本身的建设、经营等方面[5]。

3.2.2资金使用

(1)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硬件指标之一就是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其要求是实用、高效,主要包括场馆建设和体育器材、装备等方面。

(2)体育组织建设。在广大农村普遍成立体育农会、项目协会等自主性组织,自下而上地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参与体育,同时,各组织单位应在政府机关登记注册,有监督和评价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话语权。

(3)体育指导员建设。体育指导员工作的重点在于传播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是带动和引导广大农民参与体育的重要纽带。组织和培训大批的体育指导员走向农村,参与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之中,是在农村地区普及体育的最有效途径。

(4)体育比赛组织。农村体育比赛的开展不仅能增强农民体质,还能带给人们“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追求;不仅能提高农村体育水平,还能愉悦农民的身心,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定期组织和开展体育比赛,还能扩大体育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中来。

(5)体育宣传与信息技术。在提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过程中,应宣传体育精神、传播体育文化,把各民族的特色体育和特色文化结合起来,同时,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利用远程传输或现代网络技术,多渠道立体化地宣传体育,让资讯不发达的地区也能获知当代体育的发展状况,感受到各种体育项目的魅力。

3.3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监督与评价体系

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监督与评价,是对提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过程加以判断和评定,并由此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绩效做出结论的过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对它的绩效评价应有别于其他的机构。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实施状况的评价要遵循“用户满意度”的理念。这是在西方公共管理机构绩效评估中全新的价值取向。作为服务对象的农民是构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所围绕的中心,其职责就是满足农民对农村体育不断增长的需求,农民的意愿与要求决定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评价的落脚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的体质状况和业余文化生活质量。以国家体质监测的报告作为宏观标准,衡量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二是社会效益,即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就业状况、村风村貌状况、农村中小学体育开展的状况以及人们接受体育指导、拥有体育知识的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3.4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绩效考核体系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从社会学角度看,绩效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社会分工所确定的角色承担他的那一份职责。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绩效考核与管理是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核心贡献力出发,以提高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综合能力为目的,以绩效管理为手段,实现政府和农民在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利益共享和双赢。绩效考核有多种方法,包括系统化的考核方法、衡量关键绩效的考核方法、对绩效形成的过程考核方法、对人员能力与素质状态的考核方法等。不同的考核方法有不同的要求。

对公共服务质量进行绩效考核,首先要建立现代的服务质量观。实施过程是绩效考核的重点,即通过对绩效管理过程的考核,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复和调整相关目标,确保总体目标的完成效率。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过程,应当采取量化的方法,把完成目标的时间、体育设施建设的规模和程度、农民参与体育的次数等作为基本的考核指标,到年终,通过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各种系统指标和社会指标的综合衡量和评价,力争实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逐年进步和完善。绩效考核注重政策的执行力,政策是完成总目标的指导性文件,对政策执行的偏差原因分析,不仅对下一步政策的调整有指导意义,而且能对各环节在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即时的纠正和修正。绩效考核要关注农村居民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满意度,服务对象是否满意才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是否具有有效性的最好检验。农村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是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图2)

3.5四川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运行体系

通过制定合理的计划,全面协调体系与政府、体系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整合系统的组织机构和社会资源,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转化为与农民整体利益直接相关的公共服务项目。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运作实践通过制定农村体育公共项目或公共服务实施方案表现出来,对农村体育发展状况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目标,制定科学的具有执行力的方案。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方案的实施特点是整体运营、分层实施。在宏观层面上把握政策的制定和资金的投入,全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一盘棋,在整体上统筹各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程度,并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6]。分层实施则要求各地方执行宏观政策并保证投入的资金量,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农村体育的公共服务。各基层机构在宏观政策指导下,分别制定和实施各自的体育公共服务方案。

乡村体育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乡村教师;逃离;回归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240-02

在现代化的中国,城市已经成为优先发展的主力,农村则还处于被动的追逐状态,并且逐渐呈现出乡村经济与文化被逐步边缘化的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的二元割离及价值对立越发明显。尽管为缓解这种对立,国家实行了“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政策,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并逐渐有扩大的趋势。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导致了城乡儿童在享受义务教育资源、入学机会、学习内容、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差异与不公平。面对乡村教育的现实性差距,师资成为了决定乡村教育绝地重生的关键所在。“缺少好的教师,感受不到有意义的教育,这才是乡村孩子失学的关键内因。”为什么大部分乡村教师置身于乡土却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最终选择逃离乡土文化与乡土社会呢?

一、迫于无奈,选择逃离

在我国,乡村教师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古代的“塾师”到近代的乡村教师,他们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各自的一份贡献。但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城市进程步伐的加快,乡村经济与乡村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乡村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教师的处境更加艰难。在一份关于97位村小、教学点骨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乡村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职业怠倦感呈现出三方面的典型特征:工作和生活满意度低、纠结的职业成就感以及教育教学中存在明显的倦怠感。

面对现实的乡村教育处境,乡村教师在职业态度上隐隐发生着变化: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选择逃离还是回归?对于年长的乡村教师而言,面对外界的挑战,被迫选择了“混日子”的工作状态,因为文化生存状况告诉他们,在学校之中,尽管是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前辈”,回到家里,就只是一个庄稼汉,最终只能将自己视为“有知识的农民”,教师的身份只是附加在一个有文化的优秀农民身上的“光环”。当突如其来的城市文化冲击他们的乡村生活时,年长的乡村教师常常表现出一种不自信,一种迫于无奈的“混日子”心理。常常表现出疲于应对新课改,疲于追逐城市步伐的存在危机感,就只能选择维持现状,却始终找不到自己工作的生命意义。对于年轻的教师而言,大部分都是从农村走出去接受城市教育之后又回到农村的个体。在骨子里常常认为上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走出去”、“跳出农门”,融入城市。这种心理自然影了成为乡村教师之后的工作状态,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表现出对于城市生活的难以割舍以及对于乡村生活的被迫接受,就是我们常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习惯了城市生活中的灯红酒绿,无法接受乡村生活的恬静淡雅;习惯了城市文化之中的快节奏,无法忍受乡村文化的慢意蕴。对于这样的改变与不适,唯一能做的只有“逃避”,从言语与表情中自然会透漏着对城市的“向往”,从行为中展现着对农村的“回避”。置身乡土,却很少走出乡村学校,融入乡村,融进农民家里,了解“乡土文化”的可爱之处。

乡村教师这种逃离的职业态度,是否真的是迫于无奈呢?是否是他们真正的出路呢?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与核心点是乡村教师对保持乡土并作为生命存在的“根”――乡土文化的基本态度。如何面对城市化进程之中的“乡土文化”,如何重建乡村教育之中的“乡土文化”是由逃离转向回归的唯一出境。

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之中提到:“身体精神都染了病的人,快去做五六年农夫吧。人生的堕落与物的腐败一样,物虽腐败,只要置诸土中,就能分解成清洁的植物养料。人亦然,虽已堕落,只要与土亲近,就能成为清洁健全的人。”面对社会转型,城市进程不断加快,乡村文化逐渐边缘化的当下,乡村教师最好的坚持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真正的亲近离自己最近的乡土,置身于乡土文化,摆脱“乡村中的异乡人”的头衔。

尽管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进程,它代表着人类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程度。当下中国农村不断的加快自身城镇化的进程,使得“乡土文化”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挑战中并非无能为力,而是在做着一些适应性的调整。“乡土文化”开始敞开心扉,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深层含义,并且在城市文化的猛烈撞击下并未遗失自己。

三、保持乡土,回归本真

费孝通先生早在1974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中就开宗明义地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其原因在于要从基层上增长出一层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殊性暂不提及,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的基层。”可以说,中国的基层还要看“乡土社会”,在中国它不仅仅被视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还应作为个体精神存在的“根”。离开了乡土气息的乡村教师就好比离开了水的鱼儿,要让他们如何生存和保持活力!离开了乡村教师的乡土就好比一个人的心脏失去了动力,尽管他(她)的四肢十分强健,但也只能是一个摆设。乡土文化、乡土社会、乡土教育离不开乡村教师,乡村教师更离不开乡土文化,保持乡土气息,回归教育的本真,做“最美的乡村教师”。

“最美的乡村教师”能够在遭遇文化困境的状态下,保持那份自信。一方面,对现代文化有全新认识,将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另一方面,不忘本且记得生他(她)养他(她)的那方水土,回归本真去理解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了解农村孩子及其家长的期盼与渴求,真正与他们心连心。“最美的乡村教师”会尝试“走出去”与“请进来”。选择扎根乡土,寻找乡村文化的真谛,走进村落,走进田间与地头;选择活在学生中,也活在乡土与村落中。注重将学生与家长也作为乡村教育的主体,作为学校教育的活教材与学校建设的参与者。

四、结语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的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直接受惠者和成功者,作为优质乡村教育的代言人,作为曾经借助乡村教育实现自我身份转化的人,有义务回归乡土,担负起从多元文化视角下营造共同文化圈的重任,自由的、乐于奉献的、相互促进的成为乡村文化圈中的“局内人”而非“局外人”。

参考文献:

[1]朱小曼.对策与建议――2006-2007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1-157.

[2]张莉莉,林玲.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的境遇:倦怠与坚守――对97位村小、教学点很骨干教师的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16-20.

乡村体育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的体质状况、健康水平、精神风貌等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充分挖掘农村体育发展所蕴涵的有利条件,在这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农村体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的有利条件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1.1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两

个文件都把农民体育摆进新农村建设之中。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对农民体育工作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刻,对农民体育工作关心的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把农民体育列入农村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1.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1.2.1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通过发展新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资料表明,到2006年,我国农民整体上达到了温饱有余的小康阶段,部分地区,如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农村已经进入了后小康阶段。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广大农民求富、求文化、求乐、求健康渴望更加强烈,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更高涨。

1.2.2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就是要合理规划农村的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2006年我国中央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高达3397亿元人民币,投资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有些地区对农村的投资额已经开始高于城市,而更多的经费也已投放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中去,公益性体育设施、商业性体育设施、小型的体育休闲中心正在各地兴起;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面积、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正在逐步得到完善。村容整洁了,体育场地设施完善了,可以大大调动广大农村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资金的投入又将保障农村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1.2.3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素质的提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又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对“三农”加大的投入中,三农教育为预算重点。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力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三农教育方面的支出。这一切都为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素质的提高,使得农民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转变,健身意识不断提高。

1.2.4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随着农村事务民主管理的推进,一种以乡镇社区为载体,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依托社会组织管理,依靠社会和广大农民支持,自主发展的农村体育管理体制将会逐渐建立,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还将会赋予广大农民参与体育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权力。

2.农村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通过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农村体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相对于城市体育整体还非常落后,发展极不平衡。目前农村体育总体上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2.1组织机构及其管理指导工作薄弱。

我国现行的体育组织,除了省、市、县有相应的固定机构外,乡、镇一级专门的体育机构和体育组织很少,而且组织也很不健全,开展活动很少,只是在上级部门要开展某些体育比赛或文化活动时才临时招募应急人员。有调查显示,乡镇一级领导干部重视开展体育活动的只有36.8%,有专职体育干部的乡镇只有54.3%[3]。基层农村体育管理形式管理效率低下,乡镇对农民体育工作认识不足,农村领导干部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农村体育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农村日常性的体育活动的开展长期缺乏有效的指导。

2.2农村体育经费投入少,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经费投入的多少一般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财政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着体育事业的投入。调查发现,在国家减免各种农业税收,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进而造成包括体育在内的公共事业性经费下降,农民体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村体育场地建设。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是很难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开展体育运动的。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1],部分乡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农村健身文化赖以形成的条件和载体,农村文体设施的不足导致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失去了应有的平台。

2.3体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表明,教育系统体育场地数量占总数的67.9%。目前全国农村平均每个乡镇有小学3.8所、中学1.3所[4]。由于教育系统的特殊性,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其分布相对平均;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希望工程的实施,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软硬件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希望工程”实施以来,在贫困地区资助建设希望小学有1100余所,这些学校都拥有较好的体育场地设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各地区间在文教福利等事业建设上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地区间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差别不大。当前学校、村(组)合并及乡镇企业兼并重组中,实现了资源整合、管理集中与效益增加,但体育资源却未得到应有的保护与重视。原有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或流失、或破损、或被占用,总体数量锐减,其对外开放率也仅有29.2%[3],原本就极其缺乏的体育场地资源还存在闲置和浪费现象。

2.4农村群众体育组织网络有待加强。

据调查,我国城镇体育指导站由20世纪90年代的10292个增至目前的99531个,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体育社会团体为线,以基层体育指导站(体育健身点)为点,覆盖面广的农村群众体育组织网络。[1]但很多体育组织尚处在自发状态中,发展不够完善,有待于普及和加强。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多的乡镇对体育不闻不问,农村体育无组织、无部门问津,农村体育“沙漠化”严重。目前我国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33.9%,社会体育指导员约20万人,绝大部分分布在城市的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人口的比例约为1∶6500,农村的比例更大[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村体育发展。

随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解体、社会的变迁与分化,农村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加速。在这种农村人口的“单向输出”中,很多年富力强、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型农民大量外流,留在农村土地上的大都是“老、少、弱、病、残”,从而导致了原农村体育主体的流失与缺失,农村体育再发展出现了新的障碍。

3.发展农村体育的对策

3.1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农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各级领导要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领导,把它列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更加关心和支持开展农民体育活动。要立足农村基层,以农民体育为平台,以乡镇为依托,以村委会(或农村企业)为基础,以农体协为纽带,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民体育活动。要研究农民体育工作发展新思路、新规划、新领域、新内容、新措施,使农民体育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上新水平。

3.2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配套体育设施与服务。

各级政府应转变单一的经济发展观,重视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加大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把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考核指标。采取积极的融资手段,结合农村集镇建设,进一步有规划、有目标地建设和改善农村体育设施。充分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开放农村学校体育设施,使其在学校课余时间能够成为农民体育休闲活动的场所,缓解农村体育设施不足的现状。同时,调动体育教师辅导农民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解决体育指导员缺乏的问题。

3.3加强农村特色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农村具有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地理资源,体育资源丰富多彩。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各个乡镇地域和传统不同,造成农村特色体育千差万别的个性本质特征。也就是说,农村特色体育在全民健身总目标的引导下,要依托乡镇农村的自然资源与特色体育资源状况,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的条件,结合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开发地方性特色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弱势群体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增加体育人口,扩大体育队伍。

3.4立足农村经济,依靠政府扶持,借助社会力量,改变落后条件。

经费短缺一直是农村体育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央加大了对农村体育的经费投入力度,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鉴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农村体育的发展不可能由政府包办。因此,各乡镇体育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创收活动,改变农村体育经费不足的现状。同时要依靠社会力量,拓宽经费来源,广泛寻求乡镇企业、个体户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的帮助,扩大经费来源,逐步形成国家投入与社会投入、体育主管部门投入与个人投入的多元化投资新格局,保证农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和举行体育活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裴立新.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现状[N].中国体育报,2004-06-24,(7).

[2]曹军,于军,陈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发展农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6):8-12.

乡村体育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城乡差异

我国义务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十分严重。教育经费总量不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就学率较低,城乡之间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中的城市偏向,导致城乡之间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且使用不规范,是造成义务教育发展城乡非均衡的重要原因。为改善义务教育发展城乡严重不均衡的局面,必须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从源头上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完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使教育经费使用更加规范。

1城乡义务教育均衡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主要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3个显著特点。义务教育的本质是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措施。如果没有义务教育所起的“地基”作用,就不会有更高级教育的“高楼林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这一显著问题不容忽视。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主要表现为国家对城乡教育财政资金投入的差距,而资金差距又是导致城乡之间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等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加大的根本原因。

2我国义务教育城乡非均衡现状

2.1教育经费总量不足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在义务教育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国家财政对教育经费资金的投入不足,教育经费不足以支撑高水平教育发展。近10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上升,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义务教育作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主要投入对象之一,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财政性经费投入,但教育资金投入仍不能满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从教育经费增长率来看,我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存在不稳定性。从总体来看,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很小,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仍有待加强。

2.2农村就学率较低

从我国人口构成角度来看,农村人口占据人口总量的绝大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甚至达到80%以上。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城镇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但与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农村人口仍然是人口构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观察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全国在校学生中,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数占比较小且有逐年下降趋势。这表明许多农村学生存在未及时入学、辍学等情况。这些情况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2.3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差距较大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则以县级统筹为主。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及规范措施,导致基层政府投向教育的资金不足以支撑农村学校进一步发展。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舍十分简陋,在教学设备方面远远落后于城镇中小学。在师资力量方面,城乡之间也有较大差距。农村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工资普遍低于城市教职工。大部分农村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交通较为不便,生活条件无法与城市相比,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农村学校教职工的个人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人员短缺,教师水平落后于城市,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短期政策并不能取得明显成效。

3财政推动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城市偏向导致城乡之间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单一并且使用不规范,是造成义务教育发展城乡非均衡的重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总量投入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主要在于长期以来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忽视,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缺位。针对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仅将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进行均等分配,已经不足以挽救农村教育现状,必须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总量投入。我国教育资金投入机制僵化,导致教育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国家财政投入。目前来看,国家财政投入并不能够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工作中的资金问题。这就需要拓宽义务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允许以社会捐赠等形式投入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资金总量的投入,发挥全社会力量,缓解教育资金困难的问题,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3.2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针对我国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国务院决定全国统一生均公用经费,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但解决城乡义务教育水平差异绝不是简单依靠使农村学生享有与城市学生均等经费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完善经费保障措施。如果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那么所有举措都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