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后现代主义论文

后现代主义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03 03:15:38

后现代主义论文

后现代主义论文篇(1)

从本质上来看,詹姆逊的“全球叙事”是一种“历史的框架”[2],即用历史主义的态度对待叙事。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是一种绝对的历史主义,只有这种绝对历史主义才真正破解了历史主义的困境。也正是基于詹姆逊对马克思式的历史主义的理解,他认为他的“历史的框架”式的叙事,一方面反对任何现代形而上学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割裂理论与现实联系的做法,强调研究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詹姆逊的“全球叙事”理论也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

1.1辩证性

詹姆逊始终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后现论的研究,他的这一“全球叙事”理论也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为指导原则的”。[3]“全球叙事”理论坚持从现实社会出发,把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起来对文化转型、语言符号等问题进行研究,这样就使理论本身丢弃了形而上学的色彩,从而使自身充满了辩证的色彩。除此之外“,全球叙事”理论也把这种辩证的原则用在区分不同形态文化上面,譬如詹姆逊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观,一方面反对现代社会的文化观,另一方面又不赞成极端后现代主义者彻底批判性的文化观。所以总体上看,这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观本身就包含一定的辩证性,而这种辩证性又有利于我们认识后现代主义的本质和作用。

1.2连贯性

一些激进的后现代主义者主张取消中心,反对基础,主张碎片化、非连贯的理论叙事。而詹姆逊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全球叙事”理论的连贯性。他认为,一个理论家从社会基础中进行理论叙事,使这种理论叙事的连贯性更彻底地显现出来。而且他还说,连贯性和非连贯性都是现实世界造成的,因此他强调理论叙事要从现实世界本身出发,为破碎的世界提供一种连贯性的叙事理论。而且这种连贯性是建立在对现代社会本原、基础、霸权的抛弃的基础上的,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全球叙事”理论具有的连贯性是一种无压迫、无命令式的建立在现实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连贯性。

1.3历史性

上文已经指出,詹姆逊的“全球叙事”理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历史的框架,即变化地看问题的历史框架。“全球叙事”理论的观点中明确指出文化与经济本身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它时刻防止在历史性研究中的‘真理’被非历史化,被绝对化的现象”[3]。詹姆逊比较认同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是一种辩证的历史主义,是与形而上学彻底不同的,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的基础上,詹姆逊的“全球叙事”理论一方面反对现代形而上学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片面割裂历史的做法,强调从现实社会生活出发研究问题。

1.4非神秘性

众所周知,以往的现代主义和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大多是强调从主体意识的角度或者是逻辑思维的角度来思考历史、社会现实及环境等问题。这样就使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带有很大的模糊性、主观随意性、神秘性等,而“全球叙事”理论坚持用历史主义的态度看待问题,它关注环境的变化,强调这种变化的首要性以及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而不再强调个体意识和个人设想。从而不断地将历史叙事的神秘色彩淡化,打破任何把个人设想作为整体的幻觉,它正视矛盾和特殊经验的多重性。所以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神秘化的“全球叙事”理论。

2詹姆逊的“全球叙事”理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詹姆逊的“全球叙事”理论实际是一个在后现代社会基础上的,把马克思主义同各种不同的现代、后现代主义理论相混合的产物。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一理论既有其合理与进步的一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1进步性

从理论的进步性来讲,首先詹姆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基础。“他既不是局限于话语层面讨论后现代叙事问题,也不是局限于理论层面纯粹地讨论后现代文化问题,而是联系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实际,从文化、话语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宏观整体角度来讨论后现代文化问题。”[3]詹姆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基础,坚持把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持续的、互惠的相互作用和反馈环线而非一条单行道来看待,他强调,要最终从经济结构上看待文化问题。其次,全球叙事理论在某些层面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例如,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特征及其文化特征的揭示。詹姆逊在曼德尔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基础上,对晚期资本主义作了总体性描述,他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的特征有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使得技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已经导致了社会深刻的变化。第二,政治环境已经变化,多国资本已经形成,资本的国际流动成为第三阶段的重要特征,而且第三世界民族国家逐渐发展壮大。第三,资本主义第三阶段进入了一个消费社会,即生产的消费让位于消费社会。在此基础上,詹姆逊指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在消费社会的侵蚀下,已经和日常生活的物品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消失,文化已经成长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再如,对“生产方式”概念的理解,“面对历史主义困境,詹姆逊指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解决方法,即关键是对生产方式的理解。”[1]他认为,其一,作为主符码而存在的生产方式,不仅是经济发展和劳动技术的方式,而且包含了文化生产和语言的生产方式。其二,生产方式的概念不仅表示当下或将要出现的事物。一方面是因为,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是一种结构,是相差异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方式又是共存的。除此之外,詹姆逊的“全球叙事”理论也在其他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确实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和思考的问题。

2.2局限性

从理论的局限性来讲,詹姆逊对全球性叙事的解释确实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第一,全球叙事对现实来讲是不是一个反映的关系。毫无疑问,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认为意识、理论从根本上讲是由物质、社会存在决定的,意识理论是对物质、存在的反映,而且意识、理论与存在之间能相互作用。当然,詹姆逊同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样,也承认意识、理论与存在之间能相互作用,也积极主张从社会现实中去解释文本理论。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詹姆逊似乎并没有强调意识、理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在某些方面忽视或否定意识文本的反映特性。第二,“全球叙事”是不是只理解不同生产模式之间的结构转换,而不研究不同生产模式发展的因果联系。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指出人类社会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内在线索,而且这一发展规律是由人类社会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而詹姆逊的“全球叙事”理论只是在解释不同的生产模式之间的结构转换,而不是强调各种生产模式之间的因果联系;承认历史的规律性,但弱化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问题。他更强调叙事中或者文本中的历史而忽视和弱化现实的历史,从这个角度看,“全球叙事”理论似乎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第三,“全球叙事”强调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或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域,并且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形态或生产模式的揭示主要看作是一种乌托邦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维方式,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马克思主义更是一种理论指导原则,能指导人们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并最终指导实践,一切认识、意识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概括,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因此詹姆逊在这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还存在片面性,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

3结论

后现代主义论文篇(2)

表达古典主义素材的图案用后现代的设计方法物化表现出来,在后现代主义消费语境中,进行汇集、筛选、叠加、重构、拼贴等处理,极大地丰富了时装原有的图案、图形装饰资源,设计中数码印花主要采用改变服装面料表面肌理效果的方式直接印花,面对当代数码印花技术的发展,尝试从叙事学的角度去分析时装设计中的数码印花图像,以求在多维“解码”图像的同时“揭秘”时装设计中的诗学意义。以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扩宽了“看”与时装关联性的多维度思考,强化了时装设计中“编码”与“解码”的多重性。主要从图像的单一场景叙事和纲要式叙事两方面进行探究。后现代设计中强?调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借鉴历史元素重新演绎,而在装饰面料设计中也体现这一理念。通过对历史传统文化的解读,并从中提取设计师想表达的元素进行借鉴与重塑,创造出''''“新”的历史片段,历史文化的延续主要是运用一些特定的历史元素,通过色彩、造型等方面的重塑,与消费者达到文化的共鸣。以2014年Dolce&Gabbana春夏女装系列为例演绎西西里岛风情和古希腊的黄金时代。在Dolce&Gabbana的时装设计中,设计师通过装饰面料的设计来展现西西里岛所传递的韵味,似乎在欣赏一场生动的历史回顾展,装饰面料以希腊建筑的残影、希腊金币以西西里岛特有旳杏树花蕊穿插设计,通过数码印花、缝绣、缀绣以及压花等手法进行表达本季面料所要传达的历史风情。

2褶裥流变应用效应

表达面料浮雕再造设计是从艺术设计构成理论角度对材质的立体再造设计。通过对服装面料褶皱现象归类分析及系统地进行面料再造实践,试图将面料浮雕再造设计应用于古典设计方案中。面料浮雕再造是指在不改变面料材质及性能的前提下,按照现代造型艺术设计构成规律将褶皱重构、组合、再造立体面料,通过大量的面料再造实践创新,经过折、绣、缝等工艺技术处理,使面料构建成浮雕状造型效果。研究面料措饰设计的基础上,对面料浮雕再造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面料浮雕再造设计是将平面的面料遵循形式美原则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排列、重组、构建。它们主要以整体或局部的重复设计构成,更多利用图案原理中的纵向横向组合方式,平面构成中的渐笨、发射与对比形式美规律来设计,构成形象、抽象的面料浮雕式再造型,形成褶皱、折叠、纵伸、抽?缩、凸凹、堆积等造型缝锁构建面料浮雕,造型多在面料反面缝制,按“基本形”标注连线的端、折点依次挑缝纱线抽紧结牢,线迹不外露,可应用于服装整体或局部设计,与其他平整面料形成变化与对比,增强面料质地的艺术感染力,使面料设计更具创新性、更富有艺术魅力。

3材料复合创新设计

表达后现代装饰面料设计不仅要与时尚有关,更要与可持续性相关。在装饰面料设计的印染方面一般选用天然植物染料。在用料选择上,一般运用绿色环保材料如大麻、棉和丝等,同时还有较新的人造纤维素和生物塑料等。这些新材料的出现不但也装饰面料设计軍大的空间,同时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绿色观念指导下的装饰面料设计,不但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同时也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可持续性时尚^重视。“再设计”一词最早是由曰本设计师原研哉先生提出的,他通过曰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重新设计以追求一种相互尊重的状态,从熟悉的物品到陌生的改造,不仅强调了再设计旳概念,同时也表现出人与生态的和谐与平衡。将再设计的理念融入装饰面料设计中,提出了一个循环再设计的模式,材料复合创新将是装饰面料设计的一个未来趋向,在考究美感和附加价值功能之外,也强调其生态保护意义。似乎在循环再设计中探讨的不再是特殊的工艺,而是对于循环概念的推崇,例如毕业于中央圣马丁的MomoWang,她推崇的“第三只手”的概念正式将一些面料丢弃的概念注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通过刺绣、羊毛毡或印染技术让他们重新焕发光彩,形成独一无二的时装装饰面料。她的成衣作品,通过收集一些古老的印花面料进行再设计,通过色彩和印花的搭配组合构成具有镂空效果的装饰面料。

4材料感知意象隐性

表达后现代设计通过装饰表达人类的某种情感和观念,在美化产品本身的同时唤起对于某些特定元素、历史片段等回忆。重视传统文脉,现代主义设计力求用现代的工业文明代替一切传统古典,具有强烈的反装饰性和反传统性。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历史的传承是文化延续的一部分,现代主义的摒弃是不合理旳。后现代主义对于历史传统的使用并不是生搬硬造的,而是对传统元素进行提取和改造,表达一种折中、含混的设计语言。后现代“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导致了功能主义的现代设计理念和理性主义的设计风格的形成。现代主义的设计忽视了设计对于文化、不同审美趣味的考虑,对功能性的过分注重超越于一切,表现出了极度的冷漠与理性。而后现代设计常在设计细节上强调非理性因素,更注重诸如独特、情感等特点,模糊实用功能性,使产品增加趣味性和欣赏性,达到一种设计的轻松与宽容。通过面料设计体现来表达对于历史、社会以及人类生命的本体思考。设计中通过棉、麻等纯天然织物的褶皱处理以及利用叠加捆绑的方式来记录和反应人生成长片段与生命历程,再现封存的记忆,折射时装对人生成长的外在约束与内在影响。

5应用价值探析

后现代主义论文篇(3)

一 小工业阶段(手工业时代)

这个历史阶段在欧洲少数国家开始,主要是西欧和北欧的部分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等。这个阶段是这些国家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这在少数国家内部开始的现代化进程还很少影响到世界远处的其他国家,如印度。中国的手工业其实要早于欧洲,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未影响到欧亚大陆的其它国家。

二 机器大工业阶段

这时期,以电的发现和使用为断代,一方面是少数发达工业国家生产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世界其他不发达国家日益变成工业国家的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广而言之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伴随着工业国家的资本输出,不发达国家也逐渐变成了工业化国家的殖民地。在此殖民地国家看到工业化的强势和好处,希望自己也实现工业化。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压迫等原因,殖民地国家没有实现工业化的可能。比如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奋斗历史就表明了这一点。中国不能实现工业化不是中国人的智力比西方人差,而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在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压迫,特别是文化与艺术的整体落后,再者他们也不希望中国实现工业化。

三 后现代的知识经济阶段

即二次大战之后,电子信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西方发达工业国开始进入后现代的知识经济阶段。在这些发达国家中经济模式开始进行调整,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低的大工业生产正在让位于省时、省力、经济效益高的知识经济。与此同时,发达工业国将大工业生产线转让给第三世界国家,又赚得巨大利润。在这个第三阶段,不发达国家第一次获得了实现工业化的可能。但是,这个工业化不可能彻底改变这些国家的相对落后状态和局面。因为这只是发达国家为向后现代社会前进而让出来的一个空间而已。

四 我们的目标应是知识经济的后现代化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中国作为非工业化国家,在目前形势下,即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讨论自己现代化的问题时,绝不能只看到工业化的客观好处,盲目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业化进程,忘记了或者忽略了工业化与后现代知识经济的相对差别和未来背景。这样做的结果,我们虽然可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但是未来几十年仍然改变不了落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的状况。因为,在我们为实现工业化而高兴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又前迈了一大步,实现了知识经济的后现代化。因此,正确的策略应该是:实现工业化是战术目标,我们的战略目标也应该是实现知识经济的后现代化。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没有完全进入后现代社会的时候,我们在高端的科技领域与他们并未落后太多,还有机会赶上这一班车,与发达国家同时进入后现代社会。这就像19世纪日本进入现代化的历史一样。如果我们社会科学界没有这个超前意识,仍按部就班只搞现代化,那么将来也只能成为发达国家生产线的倾销市场,后现代的美好情景又将与我们无缘了。

五 对现代化的认识

对现代化的认识有两种。一个是从先进性来认识,凡是先进的就是现代的。另一个认识认为现代化有其特定的时代内涵和知识内涵。前一个认识具有群众性,但是不具有科学性。而对于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和知识内涵,在我国大多数人还是模糊的,甚至相关的行政领导和学者专家也是这样。因此在讨论现代化问题时,第一个要讨论的就是:什么才是现代化?

所谓“现代化”就是在文艺复兴以后(时间),以机械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知识内涵)所表现的生产力水平和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状况(即资本主义社会)。 从这里可以看到,现代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个是技术内容,就是机械论科学和生产线式的大工业生产。另一个是社会生活方式,即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不给予特殊的说明,简单地说什么建设现代化,那么,这个现代化的内容就是机械论的技术和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现在,我国党和国家的领导已经说明,我们不能要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而要保持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即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这表明我们已经对现代化做了一个限制说明。现在我们所要说明的是,只有这样的限制是不够的。因为机械论的技术和生产线式的大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结果必定是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几百年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了的。如果我们只强调上面的一个限制,那么我们将会与我们自己制造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发生矛盾。其实我们现在已经陷入了这个矛盾之中。解决的办法,除了在战术上强调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外,在战略上必须要把机械论的生产技术改变为后现代的系统论的生产技术。这是需要社会科学和基础科学的专家学者们首先在思想与观念上重视和改变的。

六 我国与发达国家对“现代化”的不同态度

发达国家是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中国是当下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发达国家的学者正在研究现代化的缺点并寻找走向后现代化的道路。而中国是在宣传现代化的优点,迫不及待地希望早日实现现代化。我们国家的发展方针是,一在客观上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个是在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关系中赶上或超过这些国家。前面所说的我国的情况不加以修正的话只能达到第一个目的,而不可能达到第二个目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原理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跳过任何一个阶段,因此,现代化这个阶段我们是一定要走的。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在前一个社会形态处于落后状态时,在下一个社会形态里有可能变成先进国家。日本就是这样的例子,我们希望我国也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和道路,但是,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已经不是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了,必须把后现代化作为我们的目标。即我们的目标不是现代化,而是后现代化。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现在要做的是加强对机械论现代科学的批判,开阔中国人的思想维度,使中国人认识到现代化并不是那么十全十美的,还有比现代科学技术更好的科学技术(后现代科学技术)。

七 对文化发展的觉悟决定着前行的力度和久远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五千年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所处的方位。在世界的横轴上,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全球化时代确立自身的坐标。在历史的纵轴上,一种伟大的文化历经盛衰荣辱的磨难,在复兴之路上正扬帆起航。

当经济领域的中石化、中移动向世界五百强挺进时,我们的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当美国利用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乎为零。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

中国文化发展必须面对这样的考题——一面是加入WTO以后势必放开的国内文化市场,一面是我国文化单位与国外文化企业的悬殊实力;一面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强烈,一面是国有文化单位活力不足;一面是中国在经济、外交上重返世界舞台中央,一面是西方世界带着“有色眼镜”妖魔化中国,继而产生了许多所谓的中国的现当代艺术。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弘扬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振兴13亿人血脉相连的中国文化,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是一个文明古国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胡**总书记说: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讴歌时代的文艺创造活动;都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心声;都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文艺的新天地;都要做到德艺双馨,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进入了晚期资本主义时代,它标志着资本主义主要制度形式的彻底完成。自由经济高度完善,商业资本国际化,福利制度和物质极大的丰富在技术上消除了贫困,物质流通和信息传播渗透到了所有空间,大都市化的发展最终消除了城乡差别,然而这种高速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也给人们带来了空虚与彷徨。在法国的“五月风暴”之后,哲学界和艺术界的思想者们开始了行动,欧洲产生了与现代主义截然不同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既是当代全球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诸多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后现代主义思潮表现了一部分思想前卫的西方知识分子对当代资本主义官僚政治秩序的强烈不满,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给人的尊严所带来推残的严厉控诉,对现代科学进步所带来的实际成就的深重忧虑,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基础之可靠性的深刻怀疑。它以反科学、反理性、反民主、反知识、反社会、反文化等等方式,来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它通过揭示当代资本主义在精神创造力上的整体衰竭,来宣告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必然衰落。以否定传统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的方式来呼唤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与其他社会思潮一样,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一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对个体生存方式与生产活动的强制。

马克思先生当年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时候曾经特别提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强制,揭示过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扮演的劳动力商品,即创造剩余价值的角色。马克思说:“‘机械发明’,它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并且由此引起生产关系上的改变,因此引起社会关系上的改变,‘并且归根到底’引起‘工人的生活方式上’的改变。”生产方式作为社会历史链条梯次发展的最终驱动力量,它的任何变革和进步,都会促使生产结构、消费结构的革命性变化,都会导致社会上层建筑的深刻嬗变,从而引起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知识结构、伦理结构和审美结构的关联性变化,最后,又都归结为文明和文化的更新,并以综合的形式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其更适合于生产方式的变化。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社会个体尤其是无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一直具有一种强制性。随着当代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和人们思想水平的提升,这种强制不仅没有得到松驰,而且有越来越强化的趋势。今天的社会个体,尤其是无产阶级不仅越来越依附于劳动对象,越来越受制于大规模的社会生产过程,而且在其劳动之余,仍然越来越受制于各种国家机器的强制性影响。统治阶级(资产阶级)通过对国家机器的操纵,全面地控制了所有社会个体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和生活待遇。个体的生存方式与工作方式完全地被纳入了固定的程式之中。自由不仅意味着没有闲余的时间,而且意味着没有可以自由地即不受他人干扰地消费闲余时间的空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当代的发展,虽为社会个体或无产阶级争取到了一定的空闲时间,但是他们为此丢失了全部私人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

二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在传统上受人尊重的人文学科和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威胁。

生活方式的演变使得一部分艺术家和思想家的创作理想和艺术目标发生了重大偏离,并使他们对西方传统文化的信仰和信任发生了根本动摇。现代艺术家和人文学者对自身前途的忧虑,又导致对整个西方文化之前途的忧虑。由于他们找不到消除当代科学技术对于人文学科和艺术生存与发展之威胁的途径,它导致了当代西方文化在整体上的衰落。艺术家们和思想家们的创作活动越来越丧失了自主性和自由性。个体越来越受制于外在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作品和成果越来越趋于时间化,时尚化,商业化,世俗化。作者、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日益疏离和陌生化。另一方面,它又要同诸媒体阐述观念和顾及读者市场。面对着传媒系统中之各种新闻、拍卖信息和传闻的巨大吸引力和影响力,艺术家们和思想家们已经远远地把对事物真相(真理)的关切抛在了脑后。因为“事物的真相”成为越来越难以驾御的东西,越来越成媒体的“产品”和“赢利手段”。传媒系统成了一个最为庞大的造谣中心和商业的傀儡。正象学者们的职责在于不断地制造出真理一样,媒体的职责在于不断地杜撰出新闻(新奇之闻),以迎合受众的各种需要。整个传媒行业的兴盛最明显地衬托出了某些人文学科的衰落或不景气。然而有责任感的学者在反思,这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得以在西方社会兴起的一个基本的文化背景。

三 西方反理性主义文化的发展导致主体尊严的丧失和人的价值的失落。

一些具有反传统色彩的现代哲学家,如海德格尔,弗洛伊德,德里达在批判罗各斯中心标准,抨击尼采的超人思想。他们认为“道德”、“理想”、“理性”都是一些被西方传统文化,强调真理的相对性,尤其是西方社会进入近代文明之后,“人“被人为地拨高的了。到了现代以后,这一切都已经蜕变成为现代人兜售其个人私货,掩盖其个人欲望,渲泄(放纵或释放)其个人情绪(欲)的托辞。如弗洛伊德视文明为原欲的升华,合法化或合理化。这些具有反传统色彩的现代哲学家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的批判和否定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他们没有为西方文化给出一个光明的前景。后现代主义则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他们首当其冲地将课题定位在哲学的基本理论上,提出超越主客二分论。

四 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危机还表现为知识分子的角色、职责、地位和存在价值的危机。

后现代主义论文篇(4)

后现代主义认为:不存在中立性的知识,所谓的知识都是一个个“个体知识”的相互结合,以至于更有可能接近人们所谓“真实”的知识。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认为认识活动过程中,“认识对象”的属性深受主体及具体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客体不再是纯粹的自在之物,主体也是特定情境下受客体影响的主体,不再是“我自身”。另外,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事物的被选择是由主体的兴趣所决定的主动选择,而主体的兴趣则与个人的利益、价值观、知识、意识形态等等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的获得不可避免地具有“个人特色”,知识是个体创造的、发明的,而非发现的。

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一)拒绝知识为上,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强调了知识的不确定性,认为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永恒不变的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素养。因此在科学教学时,在向学生介绍前人的发现和总结的规律时,要客观要理性,不能将其神化,要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式上仔细斟酌,让学生明白任何的规律定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情境,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反思和批判,学会证伪的方法。这样学到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讲才是灵活的有意义的。但是要注意,对现有定论的质疑和批判并不是否定主义。否定主义的否定是绝对的排斥,简单地说“不”,而后现代主义中的否定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辩证的否定”,它是对“夜郎自大”的排斥和对开放性思维的倡导。

(二)引入科学史,强调人文关怀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知识具有文化性,任何的知识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其背后蕴含着与社会与历史与人物与事件息息相关的东西。因此我们在传授科学知识时,要适当的引入科学史,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知识的生命性。

(三)关注本土资源,讲学生身边的科学

后现代主义强调知识具有境域性,这一点对我们科学教学的启示就在于讲授知识时应该尽量以当地的风俗习惯为背景,考虑到当地的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细心观察,多关注新闻事实,善于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城市建设、改造变化、热点事件转变成教育资源运用于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科学知识就在身边。

(四)注重分析学情,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后现代主义论文篇(5)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 文化批判

中图分类号:B 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3)04-0071-07

一提到詹姆逊,就总会想到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并且把他与鲍德里亚、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大师并列起来,从而造成一种错觉,似乎詹姆逊是一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确,在詹姆逊的著作中,“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异常重要的关键词。但如果因此就认定其后现代主义的身份,理由显然是不充分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提到多少次“后现代主义”,而是在于他怎样理解“后现代主义”。本文不同意那些把詹姆逊划入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因为后现代主义在他那里只是当前社会的主导文化形式,而所有对这种文化形式的理解都必须回到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中去。在这个意义上,本文更倾向于把詹姆逊定位于晚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这样,他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实质上是对当下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读。第一,因为“后现代主义”在詹姆逊的理论中始终是他介入当今现实的一个切入点,他真正要指认的是支撑后现代主义主导文化形式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在詹姆逊的著作中,对后现代文化理论的批判始终是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结合在一起的,由此,他明确指出后现代文化所表征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的同谋。因为今天的消费社会才算是资本主义最彻底的实现,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彻底的形式。第二,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是从一种时间性的逻辑转向一种后现代的空间逻辑。后现代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资本与信息技术共同消解了从前全球范围的中心―边缘的空间,世界变成了一个绝对空间,以往的历史性也消融成为了永远的当下。这样的空间不仅反映了当下的历史现实,而且还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由此,主体难以在这种超空间找到自己的定位,主体被超空间肢解了。在这里,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与主体性的诉求都要求我们回到马克思主义。第三,后现代主义所极力倡导的多样性的差异、多元共存的文化空间并没有真正出现,最终它只不过或明或暗地强化和重申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全球的“最后胜利”。因此,要重新认识多元、差异,并且在文化商品化和无处不在的全球资本主义冲击下找到不同于资本主义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仍然符合目前现实的需要。

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作为对当下资本主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解读,主要表现在四个层次上:第一,主导文化形式与历史分期;第二,对后现代文化的诊断;第三,后现代文化批判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第四,后现代文化批判的现实意义。

一、主导文化形式与历史分期

詹姆逊认为,为了研究一种文化,我们必须具有超越这种文化本身的视野。也就是说,文化总是来自于特定的处境,是这种特定处境的有机产物。于是,他以“后现代主义”作为构思历史分期的切入点,要求我们不要把“后现代主义”当作一种文化的风格来看待,相反我们必须视“后现代主义”为文化的主导形式,我们的历史分期观才能有出路。他认为:“只有透过‘文化主导’的概念来掌握后现代主义,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历史时期的总体文化特质。”[2]427

詹姆逊提出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文化主导形式,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支撑这三种文化形式的背后是资本主义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市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晚期资本主义。这样,他就把一定的文化形式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联系起来了,从而展开了他的历史分期观。

詹姆逊认为,对现实主义十分重要的因素是金钱所起的作用。金钱相对于前资本主义而言是一种新的历史经验,一种新的社会形式,它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压力和焦虑,引出了新的灾难和欢乐,也是我们所说的现实主义的来源。因为金钱和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令人痛苦的神秘因素决定着人们的存在。现实主义标志着金钱社会作为一种新的历史形势带来的新叙述形式。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市场资本主义,其主导的文化形式是现实主义。在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后,金钱和市场已经超越了民族市场的界限,这种物化的力量开始腐蚀先前产生的那个现实主义模式,从而导入一种新的历史经验,即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本身就包含了这种全新的物质世界的转变和对乌托邦的向往。也就是说,当市场资本主义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时,个人的生存已经被物化力量包围,现代主义表现的是个人在这种生存境遇下的异化和焦虑的经验。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帝国主义,其主导的文化形式是现代主义。今天,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获得世界范围的意义,形成了跨国资本主义或者说失去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其自身发生了中心―边缘的变化,从而资本主义失却了原有的时间性而只具有空间性的意义。“后现代主义是当代全球资本主义的逻辑和活力偏离中心在文化上的一个投影。”[2]292如果说现代主义对历史的感觉是一种对时间性或者对往昔的一种怅然若失、痛苦回忆的感觉,那么“那种深深的怀旧的个人情绪在后现代主义中完全转变成一种新的永远是现在时的异常欣快和精神分裂的生活。”[2]290后现代主义排除了现代主义那种深层观念的文字表达的捉摸不定的关系、对我们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的那种关系,把思维、存在的经验和文化产品都彻底空间化了。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晚期资本主义,其主导的文化形式是后现代主义。

在上述论述中,詹姆逊特别重视对当前资本主义的现状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他认为,今天资本的转移可以废除空间和时间,以虚拟的方式于瞬间跨越民族空间,资本已经深入到扩大了的文化生产领域去了。但是,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本身与全球化和新的信息技术都具有深刻的经济性,它们都是普遍化了的商品系统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有关后现代的理论最终是一种经济理论。

由此可见,詹姆逊的历史分期观表明了任何看似独立的文化形式“只有作为我们社会及其整个文化或者说生产方式的更深层结构改变的表征才能得到更好地理解。”[3]这样的理论分析从根本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事实上,詹姆逊十分重视文化现象背后的经济因素。他认为贯穿其著作的框架来自我们所处的时代本身,其马克思主义的成分来自这个历史阶段的根本的经济动态。[4]139-140

二、对后现代文化的诊断

(一)后现代文化批判的语境

如前所述,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这个晚期的、消费的或跨国的资本主义的新时期息息相关。他相信,后现代主义的形式特征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这种社会体系的更深层的逻辑。今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与金融资本主义相关的新理论都要伸展到文化产品的这一被扩大的领域中去发挥其影响,后现代主义表征的大众文化产品和消费本身都直接与全球化和新的信息技术同步,这正如晚期资本主义的其他生产领域一样具有深刻的经济意义,并且完全与当今普遍的商品体系连成一体了。在这里,后现代主义标志着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蔓延,由此,经济本身逐渐变成了文化,同时文化也逐渐变成了经济。[5]“商品生产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你购买商品不再仅因为它的直接使用价值,而且还因为它的形象。为了设计商品的形象和推销它,一种整体工业――一种经济机制已经形成:广告变成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一种基本中介,并且使之纳入了大量的美学生产形式。”[6]368即文化与商品在资本的等价原则下实现了彻底的同一。由此,“所谓‘后现代主义’根本无法脱离晚期资本主义世界文化领域里的基本变化而独存。”[2]503要理解后现代主义,要对后现代文化进行批判,就必须把后现代主义始终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的语境中。

1.超空间与大众文化

正如詹姆逊指认的那样,晚期资本主义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实现了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已经扩展到迄今为止还没有商品化的前殖民地区。此时,资本与信息技术共同消解了从前全球范围的中心―边缘的空间,世界变成了一个绝对空间,以往的历史性也消融成为了永远的当下。由于资本主义的加速变化导致时间的停滞和空间对时间的绝对压制,特别是当资本主义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的过渡,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的商品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大规模生产也向服务贸易转变。这种超空间正是晚期资本主义的产物。同样地,后现代主义仿佛把思维、存在的经验和文化的产品乃至一切都彻底地空间化了,从而从根本上排除了历史感及事物内在的深层含义。由此,后现代的媒介直接造成文化与现实距离的消失,“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7]162值得强调的是,从前的文化特有的崇高感祛魅了,美感的生产已经完全被吸纳到商品生产的总体过程之中,文化已经不可以再以一种审美而存在。后现代文化,特别是当今的大众文化与市场体系和商品形式达成同谋关系,审美不过是提供给顾客的消费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三个特点:首先,现实转化为影像(形象);其次,时间割裂为一连串的当下;最后,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商业文化)之间的界限彻底取消了。

2.主体的瓦解

晚期资本主义展现了后现代的超空间这种最新的变化,并且由此最终“成功地”走出单个的人类身体去确定自身的位置的能力。从此以后,人们无法从感知系统组织围绕我们周围的一切,由此也无法从外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在整个生产过程(包括文化生产)中所形成的主体已经丧失了积极驾驭时间的能力,这样的主体不过是一堆支离破碎的混成体。而这样的主体只能进行一些多式多样的、零散的实践活动。这意味着人的身体和他的周围环境之间的惊人断裂,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当前思维能力的无可作为。詹姆逊指出,“踏入后现代境况以后,文化病态的全面转变,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说明:主体的疏离和异化已经由主体的分裂和瓦解所取代。”[2]447在晚期资本主义形成前,由于时间性没有被消融,主体虽然同样被资本、市场等物化力量支配,但他仍然可以通过时间性把自己在过去、现在、未来中统一起来,从而为我作为个人最终觅得一种个人身份。但是在当前的社会里,庞大的跨国企业雄霸世界,信息媒体透过不设定特定中心的网络而占据全球。时间性被取消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绝对空间。作为主体,我们只能感到自己被重重地困于其中,但是我们始终无法掌握偌大网络的空间实体。所以,我们根本就无法寻找自己究竟如何被困的答案。由此,从前主体的异化和焦虑的经验在今天已经被心理上的分裂所取代。后现代文化表征的个人“零散化”表明了已经没有一个自我的存在了。从此,主体被瓦解了。

应该说,詹姆逊的超空间理论立足于资本主义目前最新的发展状况并结合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空变迁而展开。在他的超空间研究中,无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的理论资源,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过去马克思主义对空间问题研究的不足,并且使马克思主义空间问题加入到与其他空间理论的对话中,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到超空间的研究,使一系列后现代文化理论的问题,如大众文化、主体的瓦解等都纳入了对资本主义当前发展的反思与批判中。由此,后现代文化理论在詹姆逊看来从来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它始终是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出现的。因此,要对后现代主义进行批判,必须把它与资本主义的现实发展结合起来。

(二)后现代文化批判的方法和原则

在这里,詹姆逊认为面对后现代文化应该区分开三个层次进行思考和批判,并以此作为他对后现代文化批判的方法论原则。首先,审美判断层次。后现代文化现象有时的确让人心醉神迷得连我们自己都感到吃惊,但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后现代文化让人们感到身体里产生了新的需要。也就是说,后现代文化不仅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而且也是人自身不断发展的体现。这都是现代文化存在的根据。但是,了解至此是不足够的。其次,分析层次。我们考察这些后现代文化导致新出现的事物的运作和功能,考察它们到底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把后现代仅仅看作是一种文化。再次,价值判断层次。在这里我们必需找到一个历史角度。也许某种历史观点并不会马上在具体现象之中出现,但我们是可以慢慢确定某些现象到底是晚期资本主义的表现还是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抗拒。詹姆逊主张,“与其指责骄横自负的后现代主义为颓废的最终症候,或视这些新形式为新技术和技术统治乌托邦的先兆,似乎更恰当的方式是按照如下行之有效的假设来评价新的文化生产,即在晚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重构框架内全面修正文化。”[6]255当然,詹姆逊并不沉醉于这种分析后现代文化的公式中。简单来说,他认为要摆脱后现代文化这个怪圈的惟一有效的路径就是“尽力历史地把握现在”。

三、后现代文化批判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

詹姆逊对后现代文化的批判是在阐述现代性问题上展开的。在他那里,对现代性的讨论乍眼一看似乎很混乱。因为在他的著作中,有时候他认为对后现代文化的批判就是对现代性的回归,有时候又说这种现代性不是原有现代性的复活。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詹姆逊把对后现代文化的批判与对现代性的建构看成是同一件事。

在詹姆逊那里,现代性就是一系列问题和答案,它标志着未完成或部分完成的现代化的境遇的特征。这就是说,现代性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固定物,它本身就是历史发展与人自身完善的过程。在资本主义阶段,现代性只能是物化力量的体现,人失却在现代性中,现代性总是作为人的他者而存在。现在的问题在于究竟是要批判现代性本身还是批判资本主义下的现代性,答案显然是后者。正如马克思所提出的在整个历史中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所带来的世俗化和体系化比任何此前的社会体系所产生的效果都更加残酷和异化,它在毁灭了真正人性化的关系的同时,也使人类从部落生活的愚昧、暴政和褊狭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加人性和解放。在这里,我们很清楚地看到现代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只能是一种带有阶级性的现代性,而我们真正要实现的是一种人类性的现代性。因此,归根到底,现代性的问题始终还是在于资本主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问题被遮蔽了,人们还未来得及思考现代性的真正症结,后现代主义又闯入了人们的视线。事实上,后现代文化并不是一个与现代性无关紧要的问题。恰恰相反,后现代文化是当代现代性在全球资本主义阶段的表现。后现代文化的问题症候在于,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它似乎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多元的世界,似乎在与资本主义所投射出的某种标准化――这个世界已经被一种普遍的市场秩序殖民化相抗衡。然而事实上,后现代文化所表征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的同谋。因为今天的消费社会才算是资本主义最彻底的实现,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彻底的形式。在此,资本的扩充已达惊人的地步,资本的势力在今天已伸延到许多先前未曾受到商品化的领域里去。换言之,我们当前的这个社会才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纯粹的形式。由此可见,后现代的出现是与现代性联结在一起的。詹姆逊认为,“任何一种现代性理论,只有当它能和后现代与现代之间发生断裂的假定达成妥协时才有意义。”[8]也就是说,作为阶级性的现代性一方面就是后现代与现代本身,另一方面作为人类性的现代性必然与表征后现代与现代的阶级性的现代性相决裂。

詹姆逊在对后现代文化批判与实现现代性的内在超越问题上,实际包含三层意思。第一,无论是对后现代文化的批判还是对现代性的批判,最终还是得落实到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批判中来。后现代主义以为凭借其多元主义就能解决资本主义所产生的问题根本是荒谬的。同样,那些力图通过文化的多样性为现代性另辟蹊径的良好愿望最终必然落空。对文化的批判只不过是对词语的批判,绝对不是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所有问题的真正症结依然是文化逻辑背后的资本逻辑。[9]在这里,詹姆逊与马克思一样强调生产方式的重要性,并且把生产方式概论置于当代文化逻辑之中,认为对后现代文化批判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样,詹姆逊就把自己与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区分开来了。第二,詹姆逊指出资本主义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文化,并且从来没有放弃同化一切异己的使命。但是要构想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困难的,因为今天的全球资本主义已经是彻底的资本主义形式。他认为,未来的种子已经埋在现在的土壤中,因此,必须通过分析和政治实践将其从现在剥离开来。这需要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体系进行完全彻底的变革,并创造新的集体生活的形式。第三,詹姆逊以生产方式为其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提出了他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他在论后现代主义的论文中提出了“认知绘图”作为一种新型的全球性的标志。但是,“认知绘图”实际上只不过是“阶级意识”的符码:它的意义仅在于提出需要一种新的和到目前为止还未想象到的阶级意识,同时它也反映了后现代中所暗含的那种新的空间性发展。他认为,“意识形态批判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必须永远含有一种争取解放的努力,不仅仅是从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而且也要从异化中解放出来。”[7]255由此,他进一步指出,我们把意识形态批判与探索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道路的广阔视野结合起来,但是这必须要与一种乌托邦的冲动联系起来。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詹姆逊的理论着力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今天,提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读。但是,对于现代性实现自己内在超越的态度是有保留的。人类性的现代性在今天仍然是一种乌托邦的可能性。不过,这种乌托邦并非是抽象的可能性,而是历史发展和人类自己不断完善的现实的可能性。生活在现实的人们正是在这种乌托邦的牵引下超越阶级性的现代性的。

四、后现代文化批判的现实意义

有不少学者指责詹姆逊的理论缺乏一种以阶级观点看问题的视野,对后现代文化的批判最多能达到的是一种理论上的批判(特别是文化批判),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乌托邦口号令人质疑他理论的现实性,更由此把他排斥在马克思主义之外。事实上,他不仅公开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他的后现代文化批判始终立足于一种世界历史的视野,在反思晚期资本主义的现实中进一步思考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

(一)后现代文代批判的出发点: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态

无论是反思资本主义的现实还是探讨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詹姆逊始终从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态出发看待问题。他认为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最终的现实是经济的现实和社会的现实。面对指责,他缺乏阶级观点的诘难,他的回答是:“我相信阶级、阶级动态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在我看来它们总是活生生的。但是它们在今天的存在方式非常复杂。现在不存在界限分明的工人阶段意识形态,也不存在一清二楚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如果你总把自己局限于阶级,他就会很快陷入有关权力的政治考虑,这反而会丧失同经济结构的联系,从而最终脱离资本主义的语境。”[4]139今天,资本主义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或生产方式,而且它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出现的最有弹性、最具适应性的一种生产方式。在目前环境下,人类生活业已被急剧地压缩为理性化、技术和市场这类事物,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变化都被资本主义放大并投放到文化和消费社会上,使人误以为只有从文化和消费主义才能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叫嚣着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理论此起彼伏,但文化与消费社会背后的原因却无人问津。事实上,资本主义必须首先是与商品生产结合在一起的经济机制,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不过各种流行的理论对此却视而不见。正是詹姆逊时刻从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态来思考这些问题,才使他的理论与非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

(二)意识形态批判的作用

詹姆逊认为,意识形态批判在今天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揭示后现代文化与资本主义共谋的实质,而且也为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提出依据。在全球资本主义制度下,来自不同国家民族背景的知识分子越来越能够直接与对方对话。这种相互交流为他们戳穿资本主义巨大的意识形态迷雾提供了可能性。当今,真正的国际性的知识分子联盟虽然还没有出现,不过既然新的技术可能性使得商业中心与金融中心间的接触和交换急剧加快,知识与思想的网络也一定会抓住这种机会并利用这种可能。当前世界各地不少国家里的思想文化运动或活动就比帝国主义时代有着远为明确清晰的意识。在这里,当代资本主义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困境,即“当新的世界网络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可能性与当今世界体系中自治性的丧失,与民族或地区要赢得自治性和生存或摆脱世界市场的不可能性携手并进。”[4]316由此,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就提到日程上来。这要求我们从两个方面利用好意识形态批判:首先,要从市场的角度,从资本主义内在规律的角度揭示、分析各种“虚幻意识”,分析大众传媒在阻碍思想与政治进步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其次,意识形态批判只有从“集体心理”的角度出发,才能克服资本主义纯消费意识形态的魅力。消费主义是反政治的,它使消费者对任何集体价值漠不关心。消费把个人紧紧地束缚在市场上,对一切社会改革都置若罔闻。所以,意识形态批判需要结合到心理学中的集体性问题上才能真正实现资本主义的祛魅。

(三)后现代主体的瓦解

詹姆逊在对后现代文化诊断中曾经得出了主体瓦解的结论,但这个结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事实上他始终把后现代文化与现代性结合在一起讨论。他认为,虽然主体的瓦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去中心的孤独主体的个人主义表现,另一种是集体表现。然而主体的瓦解会向哪一种方向发展并不是没有任意的,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历史发展中已经作出了选择。因为现代性给我们带来了科技革新、集体化工厂作业,这是一个启蒙的过程,一个控制自然的过程。但这样的现代性同时也是一种产生集体性的途径。随着全球化以及科技的当展,主体的瓦解只能是作为孤独主体的个人的瓦解。主体将自身扩展到无数网络中,这些网络正是其他主体性的网络。在这里,甚至连个体的主体性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现象。后现代主体性必然向着集体表现的方向发展。在这里,詹姆逊强调许多思想史经常将科学或技术看作某种最终的决定性事例,他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为它把科技看作社会关系的一种象征。事实上,今天,计算机技术更是网络的象征。它同时更意味着人类关系的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新的模式要求出现一种新的集体性。因此,后现代主体的瓦解为社会主义的未来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当代延伸

詹姆逊认为,像这种以科技为表征的后现代性才刚刚开始发展,资本主义所表达的后现代性作为一种体制有自身特定的矛盾。这种矛盾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一种延伸。过去,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的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在网络化时代的今天,这一基本矛盾在当代的延伸表现为信息的私有性质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家力量控制信息所有权。事实上在网络社会中,信息具有私有性质,人们很难获得知识产权。这是资本主义的一个非常基本的矛盾。国家必须通过国家力量控制信息的所有权,否则,这种所有权会变成一种力量,打破现有秩序,并以某种方式最终废除这种私有特性。这也为社会主义提供了机遇。因为经济与科技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成为对科技潜力实现的一种限制。问题的症结仍然在于资本主义的私有性质。所以,社会主义在这里可以作为一种进步力量试图以集体方式去解决它。

(五)阶级与新社会运动的关系问题

事实上詹姆逊一直在资本主义的新条件下思考阶级问题,并且把它同新社会运动结合在一起思考。在这个问题上,詹姆逊是以美国为例说明的。他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不仅仅是工人阶级的生产力在缩小,而且是大批过去的产业工人丧失了原有的身份。大量永久性的失业大军和永远没有就业机会的新的社会阶层不断产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哲学所关注的是那些贫困化的生产者和劳动者。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构成了挑战。”[4]353但是,这并不代表阶级问题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完全无关。因为在新社会运动中,例如黑人运动、女权运动等,不同的群体都在为各自的解放而抗争,却不是出于改变整个国家的政治目的。而且这些运动都是分离的、割据的、自顾自的。这需要将它们和大的政治目标联系起来,那就是社会主义,并且必须通过社会改革实现。在这里,特别是关于性别和种族作为历史和政治的要素的新的意识,不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理论上无疑都非常重要。詹姆逊倾向于认为,“围绕这些现象组织的政治运动,如女权主义和黑人运动,已经开始表明社会阶级再次变得像以前一样重要,而在种族和性别讨论中最缺少的则是社会阶级。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性别和种族理论所表现的倒退,恰恰是那些理论似乎以这些其他的决定因素取代了社会阶级的原动力量,但社会阶级并没有消失,而且在当前的政治动向里,随着大多数美国公众的日益贫困化和很少数人的极其富有而出现的两极分化,毫无疑问阶级必然会作为一种生活现实而再度活跃起来。”[10]

至今在学术界里对詹姆逊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定位仍然存在争议。这种争议来自于对其理论的理解。后现代主义无疑是詹姆逊的关键词。但是从他的理论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逻辑线索――对资本主义的反思与批判,这才是他的理论主旨。在他那里,资本主义以及不同于资本主义的选择(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一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无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今天,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仅仅抱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显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够与当代社会的重要理论思潮进行对话,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当然,在一种开放性语境下,詹姆逊的理论显得不纯,中间夹有一些其他的理论,如后结构主义等,但这并不阻碍他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作出的努力。总的来说,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读。

[1]张一兵.何为晚期马克思主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5):5―8.

[2]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詹姆逊.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9.

[4]詹姆逊.詹姆逊文集1: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唐小兵.后现代主义:商品化和文化扩张――访杰姆逊教授[J].读书,1986(3):118―124.

[6]詹姆逊.詹姆逊文集4: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詹姆逊.单一的现代性[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65.

后现代主义论文篇(6)

1.1服装造型的原则

服装造型主要表现在点、线、面的合理运用、搭配上,然而人体是一个立体,他活动于空间之中,因此后现代主义服装造型设计,借助人体与服装材料在活动空间中的重新组合,从而设计出别出心裁的新形象。服装设计是颜色、款式、材料三者的完美结合,是服装和人体的有机结合。服装造型的设计原则,即结合线条的形态与特性,按照一定的原则与规律而进行的线条造型设计,以此来更好的呈现服装的外部的轮廓与造型。外部轮廓是十分重要的,外部轮廓决定了整个服装的整体造型,而内部结构线又决定了服装的空间体积与人体的轮廓合适程度,同时还与色彩的组合和服装所选择的材料运用也有一定的关系。后现代服装设计造型中线条变化较大,其核心在于借助于后现代设计的理念改变线条在服装造型中所呈现出来的形状、空间、体积。

1.2服装色彩的原则

色彩是吸引消费者的最重要的要素,所以服装色彩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而现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服装设计中可以选择更多的色彩。色彩的代培是服装穿着好看与否的重要环节,同时它还受着时尚、潮流的风向,社会文化因素等等的影响。当然,色彩的搭配与选择还要遵循一定啊规律和原则。然后后现代造型服装设计抛弃了传统的方式,为了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往往会摒弃同性调和、主调调和、对比调和等搭配的原则,创新的调和出一些色彩残缺、搭配瑕疵等,为了强调自己的个性和对权威的反叛等思想。

1.3图形装饰的原则

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强调图形的装饰设计。它是借助着面料花色与图形的变换来体现不同的民族特色的后现代风格。在选择不同的图形装饰的时候要根据设计时所参考的不同地区的服装文化风格来选择,要选择所选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服饰来作为参考,通过观察来发现当地服饰文化的特点,把这些特点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去。通过独特的设计和不同的工艺制作来让服装设计更加锦上添花。

1.4材料构成的原则

材料是设计的基础。服装设计者必须根据科学与艺术的眼光来对服装所使用的材料进行选择。先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应对服装材料的纤维形态、性能、组成成分等进行分类处理。然后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讲,通过材料的外观色彩、肌理状态、颜色的比较来对材料进行分类。

2.结语

后现代主义论文篇(7)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理论;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b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85-02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不仅是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领军人物,而且是一位重要的后现代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关于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国人谈论最多的有两点,一是他提出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理论,二是他对后现代特征的描述。有学者曾将他关于后现代特征的理论归纳为四点,“平面感:深度模式削平”、“断裂感:历史意识消失”、“零散化:主体的消失”、“复制:距离感消失”。应该说,这些是詹姆逊著述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是相当丰富的,并且在不断变化。尽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这一思想构成了詹姆逊整个后现代理论的基石,但其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中还有不少很深刻很细致的东西,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下面,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探讨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不可逾越的视界”

詹姆逊曾明确表示,他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后现代的。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他对20世纪各种文学批评的吸纳为他研究后现代状况做了扎实的理论准备,而资本主义本身的变化则是詹姆逊进入后现代文化研究的现实根据。他始终认为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中,后现代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论化。

当然, 后现代社会中的马克思主义毕竟不同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是20 世纪西方政治文化的产物, 是在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代人文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修正和发展。詹姆斯认为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比今天其他理论阐释模式更具有语义的优先权。并且, 马克思主义已不是一种专门化的知识或思想领域, 它已充分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内部。因此, 马克思主义可以包容其他阐释模式和体系,或者说, 所有东西都可被纳入马克思主义这个有机体系中加以研究。

重新开拓马克思的总体性范畴是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之一。自从20 年代卢卡契提出总体性的优越性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这一见解以来, 对总体性的研究一直是新马克思主义兴趣的焦点。面对后现代社会零碎化和平面化的趋势,詹姆逊继承卢卡契关于总体性的思想, 顽强地坚守总体化和历史化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 詹姆逊在坚持历史本身是总体性的历史的基础上, 又不断深化和拓宽对总体性概念的理解, 提出了一种开放的总体化思想, 总体化是以差异为前提的, 包含了种种对抗的力量, 它指向一个开放的整体, 永远处于被超越的过程中。进而詹姆逊指出, 由于事物本身是总体性的, 因此在认识论上也必须采用总体性的方法, 把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将其各个局部放在这个有机整体中加以考察。当然, 这并不是詹姆逊的发现, 他的贡献在于强调总体的认知是在把握系统或结构关系的同时应尊重差异、不连续性、相对自律和不平衡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詹姆逊的后现代研究正是为了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后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性。他通过对于后现代的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活力,同时也确立了他的后现代理论家的地位。

二、后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将后现代主义放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研究后现代主义,这是詹姆逊后现代理论的又一重要内容。詹姆逊明确指出,文学艺术史上所出现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些性质截然不同的、并且似乎是不相容的模式,实际上代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化中辩证法的不同阶段。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作为文学流派的现

主义、现代主义不同,詹姆逊将这些名称看成是“某一阶段的文化风格,代表某一阶段的文化逻辑”,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别代表对世界和自我的不同体验。

詹姆逊还通过对欧美文化传统和西方现状的审视和批判来研究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他说:“现代主义忠实地——甚至是‘现实主义的’——再现和表现了日益增长的抽象和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阶段’领土扩张的衰竭。今天所称作的后现代性表达的却是另一个抽象阶段的症状学,在性质上和结构上都与前者有所区别。”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不仅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而且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居“文化主导” 的位置。在论述后现代主义的原创性时,詹姆逊是与现代主义为比照的。

首先,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社会功能作用上是不完全一样的,文化的范围也有很大差异。现代艺术的一个典型特性就是与商品形式的对抗。在现代主义那里,艺术从现实世界里退出而进入一个自主的艺术空间,表现出对商业文化的抵制和对权威和经典的维护。而后现代文化,特别是当今的大众文化则与市场体系和商品形式具有同谋关系。在后现代背景下,商品化的逻辑全面渗入文化领域,文化生产的目的转向赚钱,文化的商品化已成为趋势,并依据这一目的改变和调整其生产机制,从以往的生产本位转向消费本位,听命于市场、服从消费需要成为铁律。

其次,在美学追求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也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崇高是属于现代的话,那么后现代则是一种美的回归,不过,这里美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美不再处于自律的状态。在后现代主义中,美被定义为快感和满足,是沉浸在灯红酒绿的文化消费和放纵。后现代主义艺术呈现的是直接经验,不需要任何解释。在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美的生产在经济结构和日常生活的制约下正在改变其基本的社会文化角色和功能,美的封闭空间向充分文化的语境开放,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自主性”和“美的自主性”已不复存在。

三、后现代社会的文化转型

在后现代研究中,詹姆逊敏锐地看到,后现代文化与形象及空间性形成了普遍的契合。在我们这个时代,高科技和传媒真正承担着认识论的功能,詹姆逊正是在吸收和整合当代各种后现代理论和研究当今科技现实的基础上,从视像文化盛行、空间优位和高科技狂欢等三个层面揭示了后现代社会所发生的文化转型。

当今,文化生产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20世纪40年代传媒技术的大突破,电视的普及,电影与广告的结合,以及摄影技术的发展,传统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媒体实验,形象突然处处出现,整个人类生活开始视像化,视像文化盛行成为后现代社会的典型标志。语言不再像海德格尔所憧憬得那样,占有特权的位置,形象正以其优越的可视性表现出对文字的压制。詹姆斯指出,“晚期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超越文字的世界,人的生活到了这个阶段已经迈进到阅读和书写以后的全新境界了。后现代更关注装饰,强调视觉艺术,人们只是用眼睛生活着,放弃了思考”。

与形象转换相关的是后现代的空间性特征,因为形象呈现的是空间形式。在詹姆逊看来,当今世界已经从由时间定义走向由空间定义,如果说现代主义是关于时间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是关于空间的。在后现代时期,人们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中,形象带来的是一种新的时间体验。

“变化”这个概念遭到怀疑,由此承继变化的时间也成了一个可疑的概念, “过去”开始像一个交替的世界而不是这个世界某一不完善的、早期的阶段。其次,后现代的空间观念不仅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或者文化幻象,而且有其技术支撑,它显示了资本主义全球性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扩张,其空间己被高科技的狂欢所占据。电子空间还延伸了空间的概念, 在今天的电子化空间中,资本和信息横越地球的过程能够在瞬间完成。而尤其需要看到的是,在后现代社会中,空间不再是某种陪衬,而具有主宰的地位,不仅时间具有空间性特征,而且一切都空间化了,市场的货币形式和商品逻辑也转换为空间形式,成为结构性要素。

二战以来,出现了新的尖端技术,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信息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后现代美学已表现出与晚期资本主义时期高科技携手并进的趋势,高科技手段为作品带来了令人吃惊且富有刺激的综合效果。在后现代作品的

拼贴中,后现代艺术家正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制作各种视像制品,如作品中出现的魔幻般的时空倒错,或以单个配件的形式用极强的反差加以具体化。并且,为了提高效率和效益,文化生产引进了高新技术和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于是出现了文化工业,制作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或一本读物,就像制造一台冰箱或一辆汽车一样,成为一种程序化、模式化的机械复制行为。

四、后现代研究的意义

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在我国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理论研究范围广泛,论述深刻,对我国相应的文化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启示。特别是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有关大众文化的分析,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大众文化、深化大众文化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詹姆逊指出:“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商业化的逻辑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总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这说明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向大众文化的渗透和扩张。可以说,这一观点对于我国理论界正确认识大众文化研究有一定的启迪价值。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大众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大众文化也存在不少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人文精神的消解、人文素质的滑坡、道德理想的沦丧,造成了人性新的异化和变质。因此,对待大众文化问题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采取辩证的态度,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剔除其糟粕性的方面,引导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fredric jameson.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