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风景园林设计手法

风景园林设计手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5 17:11:52

风景园林设计手法

风景园林设计手法篇(1)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手法

1 前言

风景园林建设由来己久,在过去,很多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等大户人家通过使用假山、怪石等非生命的物体来装饰他们的家园,营造出一种闹市与自然融合的恬静的美丽景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园林的绿化效果,以及整个园林生态的平衡,它是风景园林集观赏和实用功能得以最佳展示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对于促进风景园林建设有非常重大意义。

2 设计园林过程中植物配置的方式

2.1 配置原则

不同植物具有的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来完成配置,从而才能够保证园林建设实现预期目标。具体配置原则如下:

2.1.1合适种类搭配

风景园林在设计时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每一种植物都有特定的设计位置,一般深颜色的高大植物应该作为整个园林的背景部分,以此来反衬园林中的具有更大观赏价值的花草;低矮且颜色鲜艳植物则应作为园林的主体部分,充分发挥他们的生态价值。

2.1.2 园林内所有要素合理配合

园林中除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外,还包括假山、小径、喷泉等元素,每一种元素在园林中的作用都各不相同,且这些元素一同构成园林的整体美观。在植物配置时,每一种植物除了相互之间要合理搭配之外,还需要与园林中的其他元素合理配合,尽量使其呈现出一幅焕然天成的自然美景。

2.1.3 选择不同季节花果

四季均具有可观赏性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每个季节的植物都要有所选择,如选择各个季节中常见的花果,利用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营造出不同季节的观赏植物的特有景观,四季都能够观赏到不同的景象。

2.1.4 花与树的合理搭配

有些花在开花时颜色比较暗淡或开花时期较短,因此,为了增加其观赏价值可以在这些花的周围种植较高观赏性的树木,如凤凰木、盆架子、香樟等等,通过利用树木的深绿来衬托出花的颜色。如园林景区中一个小区域中主要观赏牡丹,但是牡丹观赏周期比较短,因此,为了避免牡丹花凋谢后无观赏物,可以在牡丹周围种植一些枫树,从而确保在花谢后仍观赏到树木的风姿。

2.2 具体配置设计方式

2.2.1层次设计形式

层次设计包括植物高低配合的层次感和颜色配合的层次感。只有这两个方面在具有鲜明且不突兀的层次感,风景园林设计的目的才能够真正实现。植物高低配合一般是按照从低到高的方式进行,而颜色的配合一般是相近颜色配合,深浅颜色严谨搭配,且颜色搭配不可过多过乱,每两种颜色在拼接后应该体现出更加清晰的层次感。

2.2.2树木与花的结合设计方式

有树有花才能够体现“风景”这个关键词,且花与树的结合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整个园林景色的层次感,同时还具有延长整个观赏周期的作用。园林设计为了给观赏者更多的感官感受,多会使用颜色比较鲜艳的植物,如枫叶、银杏等,此外,为了让观赏者感受到不同植物的不同风情,还会选择柳树、梧桐等具有突出特征的植物。

2.3具体配置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2.3.1 以绿地为基础

园林设计均是为了让身处其中的人感觉到美好和惬意。绿色的植物能够让人感觉到干净、清爽以及大自然的感觉,而其中的绿地更是成为衬托整个园林美好景观的一个关键部分。因此,在园林植物配置设计过程中,将绿地当做一个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设计内容,对于确保园林设计的成功有重要作用。绿地的配置原则要根据不同植物具有的不同生长习性来配置,如一般是按照藤蔓、草、灌木、乔木来设计搭配,形成一个错落有致的植物群。

2.3.2 具有四季均可观赏的价值

园林植物配置设计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园林在四季中都能够拥有可观赏的植物。如亚热带地区的阔叶林在严寒时期一般都会开始出现落叶现象,造成整个园林形成一幅光秃秃的光景。因此,为了确保没有这种现象出现,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同时具有针叶树和阔叶树,针叶树主要负责寒冷时期的观赏作用,而阔叶树则负责暖热时期的观赏作用。在搭配过程中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比例,从而才能够保障园林四季入春,具有更大的观赏价值。

2.3.3设置可践踏草坪和加强病害防治

很多园林建设完成后均不可避免的受到人类的践踏,有些人是因为对大自然的好奇,有些是纯属故意,这些行为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造成园林整体美感的破坏。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专门设计一个供践踏的草坪。这样一来不但起到保护园林的目的,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大自然好奇心。除了需要建设一个可践踏草坪来保护园林植物外,还需要园林管理人员加强日常的病害防治。通过使用更安全环保的方法对植物的病虫害进行处理,防止病害大范围蔓延加重植物破坏力度。

2.3.4 选择合适的植物

园林植物的配置设计需要在充分了解当地的土地环境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植物,如高温多雨地区则多选择一些阔叶植物,如苦槠、石楠。寒冷少雨则可以选择一些针叶树,松柏类植物。如此不但可以减少植物运输、引种等造成的死亡,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植物引种的成功率。除此之外,选择当地范围内的植物进行种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3 常见艺术手法运用

3.1层次手法的运用错落有致,协调的层次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避免由于植物层次过于单一导致整个园林给人呈现的是单调感,需要对园林植物进行多层次的搭配,且所有植物的搭配和

放置的角度都要求和谐自然,在错落有致间形成一幅层次饱满的美丽景观。此外,一般整个园林的背景树使用的多是一些颜色比较深且高大的植物,如旅人蕉、落羽杉、绿化芒等。这些深颜色的植物将园内颜色各异的植物衬托的更为突出和美丽,从而起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3.2 反衬手法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植物,而每一种植物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高矮、大小、形态等。为了突出整个园林植物搭配的水平,需要根据每一种植物的特性进行合理安排,尽量使用反衬手法进行搭配,且以协调为主,不要有太多突兀的景观,如大块状植物和小块状植物搭配在一起。高大植物与低矮植物搭配在一起等。总之,通过使用反衬手法,让整个设计具有浑然天成的感觉,突出自然美。

3.3均衡手法的运用

一般而言,植物除了颜色、大小各有不同之外,很多相同的植物其形态的规整性也各不相同。所以,为了在设计时体现整个设计的合理均衡性,需要根据植物本身具有的不用形态进行合理配置,使所有不规则或规则的植物在搭配后均不会形成不平衡的现象。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植物配置和规划设计对于风景园林设计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植物的不同属性进行合理的搭配,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每一种植被,使这些植被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同时,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创造出如画般的园林景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感受,让人们身处其中是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从而更加自觉的珍惜和保护自然。

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设计手法篇(2)

关键词:现代园林 现代园林发展

园林不仅是城市的容貌表现,更是精神风貌的体现,是市民使用频繁的公共休闲场所。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以后,精神上更有多方面、多方位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园林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现代园林如何形成既有本土自然文化特征,又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园林文化,是摆在每一个园林师面前的挑战。

虽然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但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既不能依赖于抄袭国际风景园林大师的作品,也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传统的园林形式,应深入研究西方风景园林和中国传统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本质特征。可以说,设计观念的国际一体化和设计手法的中国本土化,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方向和捷径。

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并融汇贯通于实践之中。实际上,现代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大师无不从前人的理论与实践中吸取了大量的设计理念与灵感。就中国传统园林而言,有许多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值得现代风景园林师去继承和发扬。

一、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

园林是有生命的,其本质是一种追求愉悦的纯粹精神活动。园林的本质可以说是自然之人化和人的自然化。那么,也可以说园林文化的基本线索:使自然人化和使人自然化。中国传统园林的中国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将全园划分景区、水面的设置、游览路线的逶迤曲折以及楼廊的装饰等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大”和“小”是相对的,现代较大的园林空间的景观分区以及较小的园林空间中景观的浓缩,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和造园手法。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2、布局流畅。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和整个园林的内容、形式、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融为一体,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使景观移步异景,也对场地的缺陷进行良好的弥补。用地广阔者不显空乏,狭小者不显拥促,狭长者不显冗长,扁阔者不显短浅。

3、植物造景,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利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化选择植物种类、精心配置,充分利用自然形和几何形的植物进行构图,通过平面与立面的变化,造成抽象的图形美与色彩美,形成高质量的绿化景观,使作品具有精致的舞台效果;

4、抽象性、寓意性,具有意境,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它不脱离具体物象,也不脱离群众的审美情趣,把中国园林中的山石、瀑布、流水等自然界景物抽象化,使它带有较强的规律性和较浓的装饰性,在寓意性方面延续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

5、渐进的空间组织,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且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的局部,似乎是没有尽头的。过渡、渐变、层次、隐喻等西方现代园林的表现手法,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同样得到完美运用。

二、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现代园林设计以自然为主体,是依据自然规律对遭到破坏的自然进行人工整治,或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形成具有自然活力的人类活动空间。现代园林提出的自然化的设计概念,不同于传统的模仿自然的概念,是要在原始的自然与营建的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的联系,使营建的自然真正具有自然的功能与属性。因此,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径。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本土风景园林师的艰苦努力。中国风景园林师必须关注风景园林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特征的风景园林作品。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就像园丁一样,要充分了解自己脚下的这片热土,要精心选育适合这片“水土”的种子,并加以精耕细作、细心呵护,使其健康成长。

现代园林设计师要开阔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使中国园林和人文在祖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得到延续和发扬光大。造园既可以遵从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两者都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对古今中外的造园史、造园术以及它们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进行探讨,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沿着民族文化的人文,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设计。

纯粹的模仿和复制往往是不成熟的,对西方及古典园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袭拼凑是不可取的。只有端正态度,融会贯通,方可运用自如,创造出更精彩、层次更高的新园林,再创中国园林的辉煌时代。

综上所述,深入了解国际一体化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借鉴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营造具有深刻内涵、本土特色鲜明、生物多样性的风景园林作品,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正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邓杨彦.传统风景园林与当代中国景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7

风景园林设计手法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 造园手法 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277-01

在世界一体化的大文化背景之下,西方园林的设计思想对我国的景观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使得并不成熟的国内景观设计的风格,方向逐渐迷失。盲目尊崇西方,而把我们传统的造园设计根基,能够表达设计情感,适合中国国情的设计手段逐渐摒弃掉了。这是一个亟待我们改善的现象。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中国传统造园手法,虽然它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它的价值、它对现代景观设计深刻的启发。继承传统、适应现代,将传统造园手法合理的引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去。

一、我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一)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主要是为帝王所设计和建造的园林,是供古代帝王休憩和享乐的场所,比如说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这些皇家园林的特点就是气势宏伟、规模庞大、富丽堂皇等。因为古代皇权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园林的整体设计和建设都要能够凸显皇权的象征。这些庞大的园林设计对施工的要求相对较高。其建设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山水风景;二是在园林建设中采用园中套园的建设手法,这一布局方式来自于皇帝的封建意识。他们要看尽人间美景,就将天下名景名园搬到苑囿中来,以便就近游赏;三是比较重视富丽多彩的华丽色彩的运用;四是设计和建造的意境深远,任何景点的建造都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情感融入景观之中,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

(二)私家园林

私人园林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园林主要是封建皇室宗亲、官吏以及富商等休憩和娱乐的场所。这些园林的特点是在规模上相对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做布置,外表设计的是淡雅素净。私家园林在设计理念上凸显了游乐与居住紧密相结合的双重功能,古人常常将优游山水,耽乐林泉称之为“游”,而把在优美风景环境中读书、习艺、清谈和宴饮的生活方式称为“居”。

(三)寺庙园林

寺庙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园林发展史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寺庙园林的发展主要是受封建迷信思想所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从园林的建设上来说,它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狭隘的佛教寺院和道教所建设的园林,而是它还包含所有的和意识崇拜下所设立的园林。除了日常生活中的佛教和道教园林寺庙外,祖宗崇拜下所建立的古代名人贤士的居所或者民族英雄纪念的祠堂等,都是寺庙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传统造园手法

(一)师法自然的造园手法

中国传统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按自然规律来改造的同时,强调人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与切身感受,而不是简单模仿、抄袭自然景物。正所谓“虽由人做、宛如天开”。

(二)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受中同山水诗画的影响,传统园林着重表现的是自然中的山水格局。造园匠师运用诗人的心理和画家的眼光来观察自然,运用山水诗画中的抒情写意手法,将真山真水加以提炼,艺术性地展现在人文环境之中,并强调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要用意象的手法,追求神似而非形似。如无锡寄畅园中假山,回环往复,聚大自然山峰特征于一体,在有限的空间缩微精炼自然山脉的千姿万态。

(三)以人为本的生态手法

园林是人类追求最理想的人居环境的产物,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是享受生活乐趣的前提。中国古典园林中,结合地域气候特征、因地制宜创造适宜生活和居住的场所。如园内挖湖堆山,既有利于排水,便于植物生长,又可在山丘之巅享受微风拂面带来的清爽;而西北叠山、东南理水,阻挡冬季寒冷的西北风,同时使夏季的东南风从水面吹过,更加凉爽宜人、融入山林的建筑;窗前扶摇的树影、淡雅的庭院色彩、幽深的山涧林泉,无不让人在心理上和感官上感到心旷神怡。

(四)意境的表达

在古代,诗人、画家在游历了名山大川之后,要想把它移植到有限的庭院空间,原封不动的照搬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像绘画那样,把对于自然的感受用写意的方法再现于园内。所以传统造园并非简单的停留在对空间形式的追求,更升华到了对意境美的追求。比如拙政园的扇面亭,简单的景观亭形式,一几两椅,却因苏轼的一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将其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传统园林意境的表达更倾向于委婉含蓄,如曲径通幽的空间处理手法,给人无穷的遐想空间。与西方园林直抒胸臆的手法截然不同。

(五)欲扬先抑

这是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中较常用到的一种空间处理的手段。将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空间毗邻地安排在一起,可借两者的对比作用突出各自的特点。比如将大小差异明显的两个空间连接在一起,当人经过一段小的空间之后,再进人大空间,因为有个小空间的对比、压抑,而使大空间显得格外的大。因为江南的私家园林一般处于市井之中,那么园主人希望在有限的范围内求得空间的最大化,那么欲扬先抑的空间处理手法就成为一个极为有效的手段。比如南京的瞻园,规模并不大,在进入主要园区之前,设计者有意安排了一段狭长曲折的小空间,从而使观赏者在经过这一段小空间之后,在进入园区内得到豁然开朗的感受。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景观设计还是应该立足于传统园林,也是立足于传统民族文化和景观资源的深刻理解之上的继承与创新,这才是现代景观设计不断进步的动力之源。我们应该合理的将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扬弃的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去,形成一条富有民族特色的景观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卢惠敏.浅析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现代意义[J]. 绿色科技. 2011(02)

[2]毕胭.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及艺术特色[J]. 贺州学院学报. 2010(02)

风景园林设计手法篇(4)

关键词:园林景观;主题风格;地域文化

园林景观规划以渲染环境、烘托氛围、兼以休憩游赏为目的,为人们具体形象地创造舒适的园林景象空间。在满足美化环境、生态与实用等功能的需求外,园林景观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以一种文化符号的形式来反映当地精神面貌与空间的艺术,表达所要追求的“形外之意,景外之情”的意境。因此,主题风格的形成和文化特征的突出在园林景观表现中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园林的精髓所在。根植于地域文化、理解地域文化和突出园林主题与园林景观的设计关系密切。

1主题风格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1.1主题风格

主题泛指“主旨”、“主意”、“主观点”、“立意”等,是作者对场景的观察、理解、分析、研究以及对材料的整理、概括而得出的思想结晶。风格指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内在、反映时代、民族或艺术家的思想、审美等的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而主题风格应用在园林景观当中往往是指区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流派之间园林景观的主要标志。如“中国自然山水园林”、“法国宫廷式花园”、“日式精致园林”、“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等等。

1.2地域文化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严格来讲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文化有它自己一定的特点。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而地域文化着重强调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比如南方、北方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习惯的不同产生的文化差异[1]。那么,在园林作品当中所表达的地域文化则是不同的园林景观风格,而这种风格是由于不同地域特征的差别产生的。就比如中国园林,北方多为皇家园林,体现皇家的等级身份,其规模特征多为庞大,雄伟壮观;南方则以私家园林为主,小巧玲珑、秀美巧致,体现的是诗情画意的文人墨客情怀。再比如同在南方,苏州园林与上海园林所体现的文化特征也不尽相同,尽管在设计手法上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是苏州园林既含有文人士大夫的文化精华,也有农耕文化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园林景观韵味。而上海由于地理地域原因园林则融合了中、英、日等多种园林风格。因此,地域文化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和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了各个地区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形态稳定性、历史传承性和文化独特性等特点。设计师如果能够根植于本土文化,理解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所要表达主题风格之间的深层关系,就能够找到一个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园林作品的关键点,才能设计出主题和地域文化相融生的优秀作品。

2地域文化与园林主题风格的关系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通常用造景来烘托形成园林的各个景点,景点的塑造往往是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来发挥,而设计作品中的主题主要是反映当地的文化特征及内涵。因此“主题”是园林的灵魂和精髓所在,同时也是游客参与园林观赏娱乐活动的关键游园线索。“主题”具有解释文化和传递文化的功能,另外,“主题”表现的景观内容通常作为当地的文化内涵被观赏者理解和接受。

2.1园林主题风格承载着地域文化

各个园林要素的有机组合,形成了不同的主题单元,这些单元空间富有诗情画意、文化内涵等诸多信息,空间艺术所烘托的主题风格不仅是要满足园林本身的功能性需要,更是承载着表达文化特征的职责。比如,中国式传统园林,把建筑、山水、地被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利用自然条件,协调统一的自然美与人工美浑然一体,一直承载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天人合一”等文化思想;具有日本特色风格的“枯山水”式的园林,其中的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在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中,常见的“以沙代水,以石代山”“缩三万里于尺寸”的缩微式日本园林就很好地阐释了其中的禅宗文化;而充满自由、奔放的美国园林景观风格则是不拘泥于种种宗教和制度的束缚,更多表达是一种自由、大气、个性、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

2.2地域文化是园林主题创作的重要源泉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充分表现当地的历史文脉,再现地方文化、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为园林主题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景观设计师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与吸收,结合现代的文化理念,将地域文化的历史性和现代文化的时代性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让游人从园林主题创作中更加充分地了解历史、体会地域文化。如法国园林富有“皇权至上”的文化精神,给园林景观带来构图严谨、笔直的林荫道,壮观的水渠、造型优美的花坛,别具匠心的雕塑,艺术价值极高的小品等元素,处处彰显着皇权的尊贵;英国是工业极度发达的国家,人们向往“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景观空间。排除一切人为艺术,力求自然天成的境界,如茵的草地、森林、树丛与丘陵地貌相结合,草场、花园、露台、湖泊和喷泉等等,形成了英国独特的自然风景式园林景观。通过地域文化与园林主题风格的关系简单分析,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因文化而产生主题,因主题而彰显文化。

3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表现及意义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形式有2种:即形似、神似或神形兼备,园林景观设计师恰恰能从地域文化中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并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园林景观作品[2]。景观设计作品中通过景点主题再现、点睛等设计手法,把凝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显现出来的地域文化的具体形态和形式特征表现出来,可以说是地域文化的物态化存在,是文化意义上的表层体现,我们可以称之为形似表现。地域文化透过园林中硬件景观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精髓进行细化与夸张,除了本身存在的形态,更注重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神态。人们身处其中能够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这属于文化的深层体现,是地域文化中飘离在园林景观设计载体之外看不见的东西,通过身临其中感受其中文化的意境,我们可以称之为神似表现。综合上述2种设计形式的应用,形似中有神似,神似中有形似,二者共同交融于设计中,更能突出地域文化的主题内容,即神形兼备。因此,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文化发展的最终形态必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回归地域文化、注入地域文化将会成为景观设计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师尊重地域文化的诸多特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理念是决定园林设计的成功关键因素。

4国内园林景观中主题风格的表现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无论是从最初萌芽时期的囿,到秦汉时期的苑,再发展成魏晋六朝时期的自然山水园林,唐宋时代的文人园林,还是到了清代移山缩地的写意园林,中国传统园林一直所遵循的原则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在这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园林所体现出来的主题风格是浑然天成的、幽远空灵的。如“西湖十景”,一直作为最具有自然山水美的风格典范;再如明清两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其总体风格是营造一种曲折深邃、清新雅致、突出宁静致远的氛围,追求一种山林野趣和自然美,其园林意境的主题是表现文人士大夫怡情自然山水,超脱世俗功名的情节。另外,中国传统园林强调的是“造园之始,意在笔先”,“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创作特色,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的一种象征[3]。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粹在于综合运用各种元素赋予物质空间以诗情画意,用意境主题来表达特有的文化内涵。造园者把自己的情趣情感倾注于园林景观之中,使得园林景观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4]。如古人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的品格精神。此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5]。而现代园林景观作品中,造园手法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了现代园林的发展,主题风格的表现趋向多元化,其特点是要不断满足时代需求,彰显时代特色。现代园林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上都有极大的拓展,继承了传统文化遗产并汲取其精髓,同时,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探索景观可持续发展,不断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的主题与文化当中,为“现代”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但是,园林景观的创作不能被程式化,更不应刻意地生搬硬套地创造主题,而应在不同民族,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自己的园林文化特质,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在对自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艺术抽象的手段再现自然,重视生态效应与可持续发展,创作出景观规划主题与文化更加富于自然精神的园林作品。如深圳万科第五园为代表的现代园林,其景观风格正体现这传统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设计中运用当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西方先进的居住景观理论,融合我国传统的造园经验和园林材料,同时又具备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空间艺术。所以传统景观的现代演变,对于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及审美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设计者应巧妙运用中国园林的建造理念和技法,结合现代的手法,把传统建筑及景观人文融入现代环境来表达中国传统园林的深邃意境,是现代优秀的园林作品关键所在。

5结语

营造文化内涵深刻,主题突出的园林景观作品并非园林要素的简单组合。由“观”到“品”再到“悟”的感受过程中,作为优秀的园林设计者,设计过程中应从整体到局部,围绕主题进行合理巧妙的布置处理,鲜明地反映出主题。依据特定的自然条件,有机结合营造园林景观的目的及其内在联系,达到和谐统一,保证各种类型园林功能要求与主题、文化相一致。

参考文献

[1]郭永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6673-6675.

[2]于洋.地域文化在运河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3]刘翠鹏.意在笔先融情入境———管窥中国园林意境的创造[D].北京林业大学,2004.

[4]王华青,马良,吉文丽.论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J].西北林学院报,2011,05:229-235.

风景园林设计手法篇(5)

[关键词]新中式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32-01

在做园林设计的时候,人们发现,西式的园林设计虽然有种种优势,然而中式的园林设计更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人们需要一种既能具有中式园林设计的特点,又能满足现代人的功能需求的新式园林,新中式园林设计由此而诞生。

一、新中式园林的设计概念

中式的园林,有一套独到的审美艺术特点。比如中式的园林重视园林的“意”,它要求园林的整体设计能够体现出一种余味不尽的意境美;它要求园林体现出“真”,它认为如果园林露出人工的匠气,就显得矫柔造作,这就落了设计的下乘;它要求园林体现出“趣”,这是指园林的山、水、亭、阁等每一处都能体出现如诗如画的意趣,使每一处山水都能供人品味、赏玩。

中式的园林设计至今被人们借鉴、模仿。然而中式的园林具有风雅有余,活泼不足的特点,人们希望现代的园林创作能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神韵,又能满足现代人人的功能需求,部分园林设计者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种提炼出古典风貌,又具现代风味的新中式园林设计。

二、新中式园林的传承方式

1 设计特征上的传承

中国的古典园林一般为贵族使用的园林,它们的占地面积大、对环境的要求高,这些园林有个人赏玩和品味的味道。新中式园林传承了古典园林风雅、美观、大气、对称的特点,然而在表现手法上更加灵活,新式古典园林在整体设计上强调风雅,在局部设计上结合欧州园林设计上多种方式组合的特点,这种组合方式既适合现代人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也能让现代年青人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蕴含的古典神韵。

2 设计形式上的传承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形式讲究疏密有致、虚实有致、动静有致等。它要求纵观整个园林,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细观园林的每一种景点,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中看,都能构成一幅风景画。中国古典园林还要求景中含诗、诗中含景,即园林的每一处景色都要有如诗如画的意境。新中式园林不仅结合了古典园林设计的特点,还揉合进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比如它用一种颜色来代表整个园林的风格;它用符号化的元素来代表整个景点要描述的意义等。

3 设计功能上的传承

中国古典的园林在功能上比较单一,它仅仅只为满足贵族的生活需求而设计,新式的古典园林结合古典园林与四合园的设计方法,在中式古典园林中设计餐厅、KTV、洗浴等功能建筑,使古典园林本身既具有审美的功能,又具有娱乐消费的功能。

三、新中式园林的设计方法

1 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

中国的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讲究层次的设计,即要求多种植物共同配合构成一个景观、多种形状的植物构成一个景观、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构成一个景观。新中式园林既结合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又要突出简洁、环保的设计思路,这使园林景观设计在具有中国气息的同时又具有现代设计理念。

以深圳万科第五园的植物生态墙为例,参看图1,它依生态墙的高矮与功能需求,布置了竹、乔木、植物盆景、水生植物等,这些植物既高低错落,显示自身的生态美,又使原本单调的水泥生态墙具有生趣,使人们看到这些绿色植物,就联想到绿色环保的概念。这种既结合古典园林的层次性设计方法,又体现出现代设计功能概念的设计方法,这种新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具有很好的审美艺术效果。

2 颜色风格的设计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很重视颜色的应用,比如人们谈到“朱门酒肉臭”,就是指人们认为红色代表着威严、正统的意思,同时红色也代表喜庆的意思。中国古典园林会把自然景观与颜色的布置结合在一起。新中式园林的景观承袭这一特点,然而在颜色的应用上更灵活。

以北京易郡的四合园设计为例,参看图2,该园应用青砖制作仿垂花门、应用青灰石色构筑四合院的颜色、用土黄的门显示出古老的色彩,而绿色的植物又给古老的建筑带上自然的古典气息。这座四合院用古老的色彩营造出古老的氛围,人们进入这座四合院中,仿佛回到中国过去的那个四合院建筑为主的时代。

3 符号意蕴的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很重视符号的应用,它应用符号的意蕴传达一种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较常用的符号为:五行符号、植物四君子符号、动物纹样符号等,应用这种符号,它能创造出一种诗意。中国古典园林承袭了这种设计方法,且突破了这种设计方法。以深圳万科第五园的小庭院设计为例,参看图3,它的房内布置以竹为盆景、以梅为虚拟像框、象征吉祥的纹样布置在座椅上;隔着窗棂,人们能看到廊外的灯笼,灯笼上有抽象的福、禄、寿纹样,这种符号的虚实相间用法、内外结合的用法,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吉祥、长寿等中国古典意蕴。

4 空间层次的设计方法

中国的古典园林有虚实相间的布置方法。即它的空间分隔可用墙壁、栏杆等实体;也可用景、水等自然景物;还可以用光、影等虚体。它讲究空间的布置要虚实相生,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新中式园林借鉴了这种设计手法,并在功能上进一步突破这种设计方法。

比如以深圳万科园的框景设计与对景设计为例。参看图4,图4的左图为框景设计,它利用围墙分隔出空间,用栏杆分隔出另一道突间,而这道围墙远远观去,如一个相框,它框住人们视线之内的美景,形成一种独特的画面感和层次感。右图为对景设计,该图上红色的木走廊既圈出步行道的范围,又构成一种几何形状的空间美感。(见图4)

四、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有其独特的艺术美,人们希望能在享受古典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又能让这种美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于是这就形成新中式园林设计的风格。新园林设计的风格,既能设计出大型古典园林,也能设计生活建筑、商业写字楼等,它是一种既具古典风味,又有实用价值的园林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丽倚.李娟.许先升.新中式景观对传统景观的传承[J].北方园艺,2012(01).

[2] 李琦.现代环境空间对古典诗词意境的再现与演绎――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个案的解读[J].装饰,2011(06).

[3] 杨思宇.苏州博物馆――论中国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当中的诠释[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05).

风景园林设计手法篇(6)

关键词:现代风景园林;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户外活动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伴随着人们对生活、工作、娱乐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迫切希望亲近自然,远离喧闹、嘈杂,远离污染,远离压力,到更大、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去拥有更丰富的生活体验,从生理、心灵上得到双重净化,享受人生。城市绿地、风景区是人们户外休闲、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危及游客的人身安全,伤亡事件时而发生,许多游客带着愉悦来,含着泪水离开。城市绿地、风景区地看似光鲜亮丽,被寄予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使命,却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个象征着“美”的地方,却犹如“带刺的玫瑰”,令人又爱又恨。

一、风景园林安全性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为人们提供视觉美感,休闲、安逸、舒适的外部活动空间,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营造合适、宜居的生活环境。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游玩,人们可能造成潜在危害的主观行为、客观存在的自然因素(暴风、暴雨、雷电等)以及诸多可能发生的不确定因素都形成安全问题的隐患,这些因素在时间、空间等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将会造成“不稳定、不安全、不适宜”的影响,从而产生风景园林安全性问题。风景园林安全性规划设计是以构建安全环境为目的,通过规划设计手段和安全管理去解决、处理、减轻、预防风景园林中安全问题所带来的损害、损失,保证游览环境的安全。

二、风景园林的安全性因素的分类

(一)工程质量问题

随着国家园林事业前所未见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园林绿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就势必要求优良的园林工程质量作为基础,以保证公园、风景区、城市绿地等区域健康、稳定的发展。而我国现阶段,由于过多的园林工程,使得工程质量管理不能完全控制施工中暴露的问题。施工技术虽不断革新,然而实际效用并未提高。大多施工单位注重施工进度,而忽略了施工质量,梭工后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为游客出行带来安全性威胁。园林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管理负责部门如何对施工前期和施工中的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如何提高施工技术人员自身素质,保证施工质量、如何把控施工过程,对竣工项目严格验收,这些都是需要重点研究、分析、处理的问题。构建安全和谐的园林景观,是社会大众翅首以盼的目标。

(二)安全管理

公园、风景区的安全管理涉及较多方面且相对复杂。现阶段,我国颁布过《关于加强森林旅游安全管理的通知》、《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准则,其内容都比较全面合理。然而在各管理部门日常管理工作时,却往往难以实施。具体主要表现有灾害预警不及时、警示标示不明确、游客数量控制不当、设施失修以及监管力度不够。例如华山、黄山等地势原本就及其险峻的旅游景点,若遇上雨雪天气,将会道路湿滑、视线模糊等,这些都是重大安全事故的导火索,管理部门理应根据天气情况,考虑是否禁止游客出行。明确警示标示也是此类风景区必须考虑的管理措施,合理安放警示牌,可以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增强自身警惧性,保证游客在危险高发区域游览的人身安全。还有一些安全管理问题包括节假日游客出行高峰期对游客数量的控制、定期对景观设施进.行检测维护、加大对游客不良行为的监管力度等,都必须作为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努力实施、合理管理,从而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三、风景园林安全性设计原则

(一)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进行设计

我国常见的风景园林环境有山地、平原、滨水、沿海等,这些环境都对风景园林安全性规划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山地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考虑落石、崩塌、山体滑坡等不同因素造成的影响,例如我国宝岛台湾著名景区――太鲁阁,近些年来就因为安全措施不得当,发生了一系列落石硒伤游人的情况;滨水景观中,主要面临着落水、洪水俺没等安全问题,在一些水利风景区之中,还要注意水库的开放闹;在森林景观中,主要面临着火灾、迷路、以及一些危险动植物给人带来的伤害等问题;在城市景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一些因施工漏洞造成的危险构件,如尖锐拐角等,以及因人车分流没有做好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

(二)以人为本,注重游人生命安全的保护

要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注意保护游人的生命安全。风景园林中的安全隐患常常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如山林火灾、落水等等。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细节入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证游人在游玩过程中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胁。其次要注意保护游人的财产安全。在一些自然风景区中,因为游人大意而导致财产损失,如财务掉落山谷或被野生动物夺取。面对这种情况,在风景园林安全性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增加防护网觉、树立警示牌等方式,避免游人的财务受损。遵循“以人为本”还应尊重游人的游览习惯。风景园林项目的参与者是人,在风景园林安全性规划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人本位,设计细节要符合游人特性、习惯及常态性的行为,避免出现安全性足够,但是人却无法使用或感受的景观。

(三)生态优先,减少对原始环境的破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大环境下,盲目的开发与建设屡见不鲜。过多的资金与人力的投入,意味着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破坏。有些风景园林设计项目,为了保证游人在经营范围内不出安全事故,大刀阔斧的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大面积挡土墙、水泥桩在这些景区内随处可见。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质、土壤、植被、水文等因素,在风景园林中往往与安全息息相关。然而,不能为了要保持风景园林项目的安全性,过分的施加人工安全防护措施。如在进行落实防护时,可以采用一些防护网究,这种措施不仅能够保证游人安全,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伤害,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隐形的防护措施。在安全性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坚持尊重自然,减少对原始环境破坏的原则,适度、合理的对自然环境进行开发与改造,最大程度保持自然环境的原貌。

(四)安全与美观相结合

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项美化大地的工作,设计的美感在这个行业内尤为重要。风景园林安全性规划设计,是一项专项的功能性设计,其强调的是最终成果的安全。如何权衡美观与功能,寻找到二者都能实现的设计方案,是设计师都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风景园林安全性规划设计过程中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要做到功能与美观相结合,首先要求一个设计师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能很好的把握设计的整体走向,并在细节中融入安全性的理念。风景园林的美观性,需要从项目的整体上去把控,有统一的规划,一致的设计风格,风景园林项目就能做到大气美观。同时,风景园林的安全性,体现在整个风景园林的细节之中,只有把握住细节,才能保证项目建成后的安全。其次,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要做到功能与美观完全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安全与美观冲突的时候,设计师应该保持冷静,宁可牺牲一定的设计美感,也要保证项目的安全性。,不能被设计的主观思维所左右,一定要以项目建成后的安全性作为首要考虑对向。

四、针对风景园林中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游线设计

园路与游览路线是风景园林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园路在风景园林中,不仅起到供人通行的作用,其更重要的是起到连接不同景观节点与空间的纽带作用,从而引导游人按照设计师所设想的游览路线进行游览活动。由于风景园林项目多处于自然界中,地形、植物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巨大,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危险环境,造成安全隐患。自然环境中的危险环境,如悬崖峭壁等,无法运用人为手段完全改造。这时候,合理的园路与游线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设计师应通过前期的实地调研,确定项目基地中的危险环境,在无法通过改造手段解决时,应尽量通过游览路线的设计,对这些危险场所进行规避,以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二)森林防火带设计

森林公园、自然风景区,多处于林木茂盛的森林地区,由于人为因素――如随意丢弃未熄灭的烟头、清明祭奠活动燃放鞭炮等,以及自然因素――如打雷等,常常会发生森林火灾。森林防火带,是防止森林火灾发生以及蔓延的重要手段。森林火灾具有燃火迅速、蔓延迅速、过火面积大、人力无法扑灭等特点,是风景园林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灾害。要尽可能的降低此类灾害的发生,并避免火情的快速蔓延,合理的设置防火带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森林防火带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分类方式也各不相同。

(三)植物的安全性选择

园林植物是园林设计的重要载体。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需因地适宜,根据植物习性、配合园林布局,合理配置园中植物,遵循科学性、可持续发展性,体现艺术性,协调植物与景观相互之间的关系,保证植物配置在平、立面构成、色彩搭配、植物季相变化以及园林意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并考虑自然、社会、人三者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园林。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园林植物对游客的生命安全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威胁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裁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同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面对新形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必须要致力于服务城市居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设计人员应该积极研究相关理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扩宽视野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为建设生态节约型园林而努力。鉴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对于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设计手法篇(7)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创新

当今的园林建设与以往不同,它更应当跟上时代的节奏,充分体现出现代的建筑艺术、科学技术以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园林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大胆尝试应用创新意识,在充分体现出现代设计新思路的同时,也要突出一定的传统特色,把现代精神文化与传统艺术特色做到真正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园林成为一个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品。

1 现代风景园林的功能价值

园林是陶冶人的情操、放松人的紧张情绪的最好场所,而在园林设计中完美地应用创新意识则可以使园林的文化品位与艺术境界得到极大的升华。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创新意识一般是源于传统园林设计基础之上的,这样更能体现出园林的使用价值。二十世纪初,中国公共园林开始正式出现。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园林又奏响了新的时代历程篇章。如今园林的功能价值是越来越多,主要包括:社会形象功能、生态效益功能与文化载体功

能等。

1.1 社会形象功能 现代园林除了起到美化城市、供人游玩的作用之外,还是一个现代都市文明的重要标

志。例如,在广东省东莞市的长安镇,有一个长两百米、宽一百二十米的大型园林广场,整个园林集喷泉、舞台、雕塑、休息绿地与会场于一体,景观壮丽、气势雄浑,将长安镇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很好地体现出来,如今去过长安镇的朋友,首先就会想起长安镇的园林。可见现代园林所起到的社会形象功能确实很大。

1.2 生态效益功能 现代园林被称为是城市的肺脏,因为它可以调节城市的湿度、温度,同时还可以降低噪音、减少风害。尤其是在注重环境保护的今天,园林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与改善城市环境所起的作用将更为明显。

1.3 文化载体功能 现代园林不仅是一种观赏主体,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园林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不同文化在园林中的不断渗透,现代园林已然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它和茶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服装文化一样,成为都市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风景园林创新设计方法

2.1 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实施创新设计 中国园林曾经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功绩,对西方园林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说17世纪在欧洲形成中国热还是追求异国情调的洛可可风格影响的话,那么,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出现,无论在设计思想,还是在设计手法上,都可以看到中国园林的巨大影响。一些中国园林典型的设计手法,如采用环形游览线路的布局方式,散点式景点布局和视点的移动转换等等,已完全融入西方园林的设计手法之中,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其出处了。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旧中国社会体制的瓦解,中国园林赖以生存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外来文化、尤其是殖民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日益显现。此时,西方园林的发展十分迅猛,在内容上和类型上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完全是在西方园林的影响之下,亦步亦趋、步履艰难地走到今天的。造园既可以遵从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两者都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对古今中外的造园史、造园术以及它们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进行探讨,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设计。纯粹的模仿和复制往往是不成熟的,对西方及古典园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袭拼凑是不可取的。只有端正态度,融会贯通,方可运用自如,创造出更精彩、层次更高的新园林。

2.2 运用农业产业方法进行创新设计 欧洲的一些乡村地区看上去就象一座大花园――那些自然的乡村田园风光、错落有致的村舍、有高高尖顶的小教堂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样,中国传统的村落中那从门前潺潺流过的溪水,那白墙灰瓦,那竹楼、圆楼、吊脚楼等等无一不给人一种优美的意境享受。现在,多数大中城市的边缘区,除了已开发的大量的住宅、工厂、大学城、主题公园等人工及半自然的环境外,还有大量的乡村环境,我们大可就其村落本身和田园环境,结合农业产业,创造既能提供一定生产功能又能满足观赏与休闲度假需求的环境场所,如观光农业园区、都市农业公园等,从而就近满足了都市居民回归自然田园、亲近自然的本性需求,同时也能够让都市走进乡村,乡村融入都市,实现城乡共融。

2.3 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创新设计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我们一般将现代景观的造景素材,作为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基本区分之一。其实这两者都古已有之。在传统园林中,石景、柱廊即可算作硬质景观,而草坪及各类栽植,即可算作软质景观。只不过,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其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与深化。硬质景观中相对突出的是混凝土、玻璃及不锈钢等造景元素的运用。混凝土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硬质景观,还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对玻璃反射、折射、透射等特性的创意性表现,让我们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游移;不锈钢简洁、优雅的造型,则让我们体味到传统园林中不曾有过的精美。软质景观中,大量热塑塑料、合成纤维、橡胶、聚酯织物的引入,正为庭园的外观增辉添彩,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景观的外貌。而现代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甚至促进了可移动式景观的产生,这就是说外延的扩展,引起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景观并非一定就是固定不变的。现代照明技术的飞速发展,则催生了一种新型景观――夜景观的出现。色性不同的光源,效果各异的灯具,将我们的视觉与心理感受,带入一种如梦似幻般的迷离境界。我们都知道,无论古典园林还是现代景观,其设计灵感的源泉大都来源于自然,而自然的景观,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季节的变换、草木的荣枯往往使得自然景观最美的一刻稍纵即逝。古典园林对此基本上只能是“顺其自然”而已。现代景观设计则可利用众多的技术手段将之“定格”下来,以令“好景常在”。

生态技术应用于景观设计应该算作一个特殊的例子。因为其更加重要的意义,倒不在其技术本身,而在于一系列生态观念:如“系统观”(生态系统)、“平衡观”(生态平衡)等的引入。这种引入,使现代景观设计师们不再把景观设计看成是一个孤立的造景过程,而是整体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并考虑其对周边生态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以及产生何种方式的影响,涉及动物、植物、昆虫、鸟类等在内的生态相关性,已日益为现代景观设计师们所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