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3:47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篇(1)

关键词:商业景观;自然设计;文化概念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商业景观项目并非仅仅shoppingmall或者大型商圈等的景观设计,而是展现了具有娱乐性、标志性、纪念性等等丰富多元特征的项目案例。这些隐性的文化特质犹如项目的灵魂吸引着大批的人流,最终带来商业收益。可取的商业景观项目主题有很多――绿色低碳、科技人文、社会责任感等等。在硬件设施上进行相应的改变和完善,为休闲娱乐的消费过程提供多样的空间环境。这样的方式能够使消费者在互动和交流时有一个轻松的平台,从单纯的以购物为目的转变为体验过程,从而弥补现代都市生活的缺陷,让人们不再觉得都市生活单调、枯燥,反而轻松愉快,让人心情愉悦。商业景观空间可以包括商业广场景观设计,商业街景景观设计,商业中心景观设计,商业办公景观设计。本文主要介绍在商业设计中将多重体验和多重空间感受融入到商业空间之中的设计理念,该理念主要为了形成具有多样化、层次化和复合化特点的交融空间。文中结合着闻名遐迩的相关商业空间实例,来分析商业空间的美观与丰富性多样性并存的创新设计与文化融合所具有的巨大作用。

1商业景观的空间设计理念

对于商业景观的设计而言,空间的安排是很重要的方面,如何将空间进行巧妙的组织,使得商业区与城市区成为整体是商业景观空间设计的一大主题。空间的完美融合能够使得商业空间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将过渡空间进行巧妙的运用,可以使得人们在购物之余拥有休闲娱乐的平台。因此,在商业景观进行空间上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将商业空间做到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消费等多方面的需求。

1.1合理衔接商业区和城市区,将中介过渡空间做到组织合理

处于商业区与城市区中间的过渡空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开放优势,如果这些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能够得到合理的组织和利用,那么这样的过渡空间对引入城市活动和人流而言大有裨益。合理的利用能够让商业区与城市区得到很好的衔接。Solana蓝色港湾是北京首屈一指的时尚购物娱乐新地标。它的优势在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北京最大城市公园――朝阳公园的西北角,以及它所倡导的开放式购物体验。虽然在典型的中国北方城市,Solana蓝色港湾大胆沿袭了传统欧式生活中举行户外庆典的文化传统。通过一系列松弛有序的空间,营造“街巷”般的感觉。中心广场――作为Solana蓝色港湾会面、互动和娱乐休闲的重要枢纽,中心广场的设计模仿欧洲“城镇广场”的概念。为展览 、演出创造了有利场所。同时。喷泉、音乐和多样性的主题活动为这里带来了大量人气,形成了人流的聚集点。融合滨河区和朝阳公园――朝阳公园的前湖被延伸到地块内,为蓝色港湾创造了入画的天然背景。运用多样的颜色和材质,从小尺度的铺装,到马赛克和丰富多彩的材料变化,来打造极具视觉效果兼具趣味性的景观。在这里,游客可以一边用餐、喝茶,一边欣赏北京城市的“绿色心脏”。

1.2为形成商业空间的整体化,可用人行流线将室内室外连接

大型的商业项目景观可以当作公园来设计,让购物者感觉是在公园漫步,同时室内景观设计与室外景观设计需要相呼应和配合,实现景观的最大延伸。

对于商业建筑而言,人流量一般较为密集,因此采光和通风是建筑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除了建筑设计时考虑该因素以后,在商业建筑外部也可以加以空间利用从而有利于商业建筑引入自然的光线和通风。一般大型的商业建筑内部会形成步行街,使得人们在购物时能够自然通行于室内和室外。就将上海宝山祥腾生活广场作为例子,它的景观设计是将流淌的水流纹样作为整体铺装的理念,在广场内街围绕这一理念进行构造和装饰,这样的铺装使得建筑的硬朗现代风格被柔化,将内街空间的限定感进行弱化,从而使得建筑内部与外部进行流畅的贯穿。水流式的铺装能够将室内和室外进行巧妙的衔接,从而形成商业空间的整体化,增强了室内和室外的连续性和互动性,让购物空间能够体现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2商业景观的内容设计理念

2.1利用自然元素的引入形成商业空间与自然空间的交融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自然有一种本能的向往和渴求,因此在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利用各种自然元素例如广场树阵、草坪、灌木、花卉、自然水景等对商业空间进行装饰,能够将自然文化与商业文化进行交融,满足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例如上海南京西路的园艺设计中,将灌木修剪成熊猫的形状,在花坛中间栩栩如生,周围配以粉色的花朵,为城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这样的创意设计使得植物与动物相结合,在绿色植物的天地中感受到动物的生动活泼,从而突显景观设计的特点。

2.2通过自然式体验的引入形成商业休闲空间的舒适体验

在对商业景观进行设计时,设计师通过将自然的体验移植到商业空间之中,将自然元素在商业空间中进行独特的布置,从而形成休闲的娱乐空间。悉尼达令港南部,也就是今天被人们熟知的Darling Quarter,是澳大利亚最引人入胜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达令港成功地打造了南北向、东西向两条人行走廊,连接起市中心、唐人街和海扇湾。城市居民和游客可以沿街购物、观光、品尝美食,尽情享受休闲生活。达令港改造的另一关键点是让城市公共绿地空间更好地为家庭活动服务,促进城市居民间的交流互动,进而使整个社会更为和谐,更有凝聚力。本项目广泛使用了从德国引进的儿童水上游乐器材,水闸、水泵、螺旋水斗,这些最先进的器具可以让小朋友们全程控制水的流动。水流通过水渠注入一个个游戏空间,这些空间都是由混凝土打造的,极具雕塑感。同步喷泉、水闸门、水轮、光滑的大石头,所有的设施都是为了小朋友们能尽情的探索与享受这个精彩的水世界,并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的游戏。游乐园四周设有各种功能设施,以及阳光露台咖啡座、遮阴廊架、户外剧场大台阶休息区,让父母亲、照顾小朋友的阿姨们都可以参与到这个不设围栏的欢乐园中。

2.3将文化概念合理引入,形成商业与文化的相互交融

2.3.1将商业空间塑造文化特色

人们在进行商业消费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引人入胜的文化体验,文化是精神层面最丰富的内容,它具有横向与纵向的多元性,不管是从当代文化来看还是从历史文化来看,文化一直都是人们心灵层面不变的重要内容。在商业空间中引入文化概念和文化因素,能够让人们在进行购物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新三里屯时尚文化创意街区,北区设计为高端消费人群营造出舒适独立的购物环境。在建筑上,北区也显示出典雅高贵,北区北座命名为“时尚前线”,该建筑随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北区东座命名为“水晶立面”,其设计采用玻璃的华贵剔透与金属的坚硬前卫相结合。对比北区,南区消费水平更接民化,是一个汇聚书籍音像、艺术画廊、酒吧等的时尚文化休闲消费中心,包括“尊贵品位区”、“艺术文化酒吧区”、“潮流区”、文化广场和时尚大道等,市民可在此购物、泡吧、健身、看电影、垂钓。闲暇时,市民可去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散步。在建设上,南区注重的是时尚。

2.3.2.将商业空间赋予文化内涵

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故事,独特的地域文化能够给一个城市带来一种充实、悠久的感觉,具有文化魅力的商业空间也是一样。将文化内容融入到商业空间能够提升整体的涵养,让商业空间具有自身的特色和魅力,不再只是作为盈利的场所,也可以是文化交流的平台,福州“三坊七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福州“三坊七巷”主要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现与挖掘,将建筑整体构造成江南小镇的古典风韵,充分突出了唐宋建筑的特色,利用青砖灰瓦石库门等古典建筑材料进行现代建筑的构造,将古代建筑元素充分融入到现代的商业空间之中,从而将商业空间做到具有特色和内涵。这种文化内涵的融入,为商业化的改造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3 结语

商业景观空间兼具易达性、舒适性以及文化性,能够实现空间的交融。通过对城市空间的优化改造,或者自然元素的融入,也或者文化内涵的赋予,都能够将商业景观空间做到具有自己的特色,变得与众不同,将商业景观空间不再局限于商业化一个主题,而是真正实现多元融合。

参考文献:

[1] 张金霞.商业建筑室内环境对购物心理的影响[J]. 山西建筑. 2009(04)

[2] 刘廷杰.后现代的商业空间――体验一种非"短暂"的时尚[J]. 时代建筑. 2005(02)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篇(2)

【关键词】包商银行;小企业;文化

在现代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条件下,包商银行以整体策略原则统一部门团队力量,完善的银行制度和机制保证了商业银行控制与激励战略能力的提升,先进的理论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实现了自身经营战略与银行核心管理的完美融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新型小企业金融贷款服务文化。

1 包商银行概述

包商银行是我国国内首批与国家开发银行正式合作,并接受德国IPC咨询公司专业化指导,开展新型小企业贷款金融服务项目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包商银行先后通过响应国家发展政策合并赤峰城市信用社实现了跨区域经营,成立鄂尔多斯、呼和浩特、深圳、成都等十余家异地分支机构,近百个营业网点,资本利润率及贷款额度跨越性提升,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中经受住了严峻的挑战,各项经营指标均达到全国先进商业银行标准,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科学发展的典范。包商银行在实际的经营探索中结合我国实际,积极学习IPC咨询公司带来的先进的小企业贷款金融服务理论,转变传统的信贷管理手段,重视小企业经营资金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的专业化分析,强调小企业现金流理论指导下融资业务服务职能,满足了城市及其结合部微型或小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充分发挥了资金媒介供求、信用创造交换及金融贷款服务等重要职能作用,促进了微贷款业务的迅速发展,银行经营收益及贷款总量显著提高,满足了小企业的资金经营需求,刺激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

2 包商银行小企业文化发展的基本内涵

包商银行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最早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建设初期主要从事基本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等传统的商业银行职能。自2004年包商银行实施治理结构、资产重组及产权金融体制改革后,实现了金融建设的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包商银行的小企业文化也随之逐步形成。

2.1 以先进金融思想与理论为指导

包商银行小企业文化的内化及重大改革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是以国内外先进的小企业贷款思想与理论为指导展开的,特别是对德国IPC公司小企业贷款技术理论的学习,极大的解放了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首先,包商银行将国际化、现代化的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标准完全贯彻在重大改革与战略实践中,保障了包商银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在基金托管、证券存管等中间业务的准入资格及票据贴现、金融债一级承销商业务资格的申请方面,包商银行积极响应银监会的鼓励政策,坚持结合自身运营实际多元化、跨区域的战略发展目标。其次,在包商银行内部实行部门市场化设定,优化自身资本资源,结合小企业微贷款业务展开综合交叉销售,设立运营、财务、风险专门责任管理人专业化拟定各项业绩指标,统一实现专项行政职能。包商银行以专业化小型企业服务为业务发展中心,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了小型企业的客户种类,不断提升以小企业为核心客户专业化战略目标。最后,在人才的积累和培养上,包商银行不断组织学习国内外先进商业银行的优势经验,积极参与国际性银行金融研讨会议,并专门邀请知名商业银行的专家学者亲临授课指导,取得了显著成效,顺利通过了1509001:2000国际质量标准管理体系认证,是目前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仅有的7家监管评级二级行之一。

2.2 以自主创新为发展的核心动力

包商银行巨大成就的取得及小型企业专业化服务文化的形成的关键就是其自主创新目标的始终贯穿与实施。包商银行转变了传统商业银行发展靠大企业高信用巨额贷款的发展思路,将市场定位在了小型企业的品牌性战略发展上,充分利用一级法人管理层次少、决策速度快的特点,灵活制定相关信用贷款规章,简化便捷相关手续,成功打造了包商银行的小企业专业化服务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包商银行积极研究总结国内外关于微小型企业贷款技术理论,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将自主研发的贷款技术与理念充分运用到信贷业务实践中,其发展模式取得了国内商业银行的一致好评,获得到众多金融机构的战略技术合作。金融业务服务对象也依托自身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扩散至零售商店、小型批发商、运输经营户、小型生产加工企业等各类小企业客户群体,为小型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必要的资金融资支持,有力的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谐,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2.3 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发展理念

包商银行小企业文化的直接传播与践行者就是具体的业务服务人员,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才能切实推进小企业服务发展文化的具体渗透与内化。一方面,包商银行建立了切实有效、公开透明的业绩竞聘上岗激励机制,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完全依靠灵活有效的专业化业绩数据决定,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流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途径。特别是包商银行资本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及岗位责任薪酬制度的实践,不仅激发了金融服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将包商银行的战略发展目标与业务发展方向完美结合。另一方面,包商银行重视金融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统性、专业化业务知识理论与职业思想道德的培训,更建立了图书馆、阅览室等自我督促学习提升的硬件设备,满足了包商银行专业化队伍的发展要求,提升了全行科学理论决策水平,增强了包商银行核心竞争力。

3 包商银行小企业经营服务文化的发展战略

尽管包商银行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但依旧存在难以实现规模经营,承受风险能力相对不强,专业化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小企业金融服务文化仍不完善等具体问题。想要促进包商银行小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对不同地区的市场进行分类管理,研究业务和收益之间的业务发展平衡点,建立有效的市场信息搜集处理系统,通过对对客户进行分层管理和分级服务,实现顾客的导向工作服务流程。同时,建立服务负责制,提升包商银行的服务水平及服务效率,完善创新机制和流程。

商业银行的成功科学发展,不仅在于经营手段的合理运用,更在于体现包商银行核心发展价值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内在优化推动,重点解读包商银行小企业文化有利于其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国际化道路。

【参考文献】

[1]丰佳栋.包商银行的服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3).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篇(3)

互联网通过巨大的粘合作用和信息整合作用,不仅实现了信息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全面整合,而且实现了对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并正从结构层面推动着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为“互联网+”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即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互联网金融,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拓展渗透范围、增加参与人数、扩大消费增量和盘活消费存量,全面改变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传统运营模式、销售渠道和客户消费模式,因而对金融行业产生了多方位的冲击。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1)第三方支付牌照。从2011年央行发放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至今,已有270家企业获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3家被注销)。2015年我国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263 730亿元,同比增长57.4%,预计2017年市场总体交易规模将突破50万亿元。(2)网络借贷。不仅第三方支付发展迅猛,网络借贷也迎来了爆发期。2015年我国网络借贷行业交易规模突破8 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2%,预计至2019年突破3.7万亿元人民币。(3)网络资管。网络理财市场在余额宝之后,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2016年,除了余额宝之外,理财通、平安盈、现金快线、南方现金宝、活期通、百度百赚、添益宝、微财富存钱罐、如意宝登上了十大互联网理财产品排行榜。2015年我国网络资管规模达到17 983亿元,同比增长57.3%,预估2016年将接近2.8万亿元。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目前主要显现为分流了银行存款和借贷资金以及银行支付、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那么未来商业银行是被互联网金融颠覆还是与之共生?商业银行实施哪些发展策略才能与互联网金融共生共赢?本文基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和发展趋势,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贡献为:(1)区别于长期以来的颠覆还是并存之争,本文将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格局具体化为“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合作,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共生共赢”模式。(2)从打造智慧银行、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一体化品牌体系和金融创新实验区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二、 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的最终结果,在国内外存在颠覆论(取代)、并存论以及工具论等不同观点。

1. 国外。国外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体系具有不同程度的冲击作用,但对于最终影响结果则有取代论和并存论之争。(1)取代论。互联网金融是不同于传统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的第三种金融模式(Manuchehr Shahrokhi,2008),必将取代传统金融中介。(2)并存论。纯粹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无法取代传统的金融机构与服务(Furst et al.,2002),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是竞争与融合并存关系(De Young,2001)。

2. 国内。国内主要存在颠覆论、并存论与工具?三种观点。(1)颠覆论。谢平等(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区别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吴晓求(2015)将互联网金融定义为第三种金融业态。(2)并存论。王达(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不会颠覆传统金融,而是竞争与融合并存。(3)工具论。陈志武(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只是渠道创新;王国刚等(2015)等认为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金融的交易实质,没有改变金融系统功能,只是改变了金融功能的实现方式。当然,互联网金融处于发展初期,评价有待进一步观察(刘士余,2014)。

分析上述文献,发现国内外理论界虽然持有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并存的观点,但是没有深入分析并存模式下的具体结构与关系。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全面触动我国商业银行的支付模式、融资模式、理财模式,但两者既不是有你无我的替代式竞争,也不是彼此独立的并行式共存,而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合作,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在合作中实现共赢,这种共生状态既符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更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发展。

三、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博迪和莫顿(2013)将金融系统按照现代金融功能理论划分为六项功能,即:资源配置;支付结算;风险管理;提供价格信息;储备资源和所有权分割;提供激励机制。其中,资源配置和支付结算是最基础的两大金融功能,主要由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管理即财富管理是现代金融最核心的金融功能,与其他三项功能一起分别由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承担。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平台、阿里小贷、众筹融资模式、P2B模式、P2P贷款、余额宝、金融产品销售平台、网商银行等,基本集中在支付、融资、理财等领域。因此,下面重点针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在支付、融资和理财领域的影响影响和比较优势,具体分析两者未来的关系模式。

1. 支付领域。支付中介是商业银行通过转移账户活期存款,为客户提供代办货币结算、收付、兑换等业务的金融服务,以解决人们在清偿债权债务活动中出现的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匹配。Fama(1980)认为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在于商业银行支付中介功能。目前商业银行借助支付中介职能,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支付中心。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中心地位的冲击,主要为:(1)第三方支付在收付、支付结算、银行卡等中间业务方面挤压了商业银行市场,分流了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收入;(2)第三方支付造成了商业银行的客户存款流失,主要是银行活期存款转化为第三方支付已收代付的沉淀资金,分流银行沉淀资金的利差收入;(3)第三方支付带走了商业银行的庞大客户群,并为支付平台奠定了大数据分析基础。

第三方支付之所以对商业银行形成上述冲击,主要是因为其同商业银行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在支付结算方面,具有周期短、操作便捷、支付方式多样、创新能力强、支持多家银行等特点;在小额转账业务方面,操作便捷、到账及时、手续费低;在公共事业费代扣代缴业务方面,几乎支持所有银行全天候不间断服务,不受时间限制,不需要到柜台排队,业务不断丰富,方便客户管理。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正反馈机制通常发挥主导作用,金融机构一旦形成某种优势或劣势,该优势或劣势就会不断自行强化,进而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根据艾瑞咨询统计,在我国支付体系中,第三方支付在零售客户和小额支付结算方面占主导地位;而在线下存取款、支票或大额支付业务中,为确保资金安全则主要依赖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可以合理预测,双方的上述比较优势,将在未来支付体系中转化为马太效应。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和社会秩序,因此在我国金融体制以及社会经济结构不发生颠覆性变化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支付中心地位和比较优势不可能自行消失或被取代。由此分析,在未来支付体系中,商业银行支付功能不会被互联网金融颠覆,也不会与互联网金融独立并存,主导模式将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合作状态,即第三方支付基于其在零售客户和小额支付结算中的优势地位而专注于此类业务,商业银行则基于其在线下存取款、支票或大额支付业务的优势地位而侧重于这类业务。

2. 融资领域。融资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其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而为社会公众提供融资中介服务。商业银行在资金融通功能上的优势地位,主要在于能够克服借贷资金在数量和期限上的不协调、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能够分散和转移融资风险等问题。

目前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主要有阿里小贷、众筹模式、P2B模式、P2P贷款等,这些网络融资模式具有交易成本较低、审批流程简单、贷款速度较快、信息更全面、产品更丰富等优势,更适合小微金融,主要冲击商业银行的零售贷款业务,如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等。另外,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的高利率吸引了一部分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客户,从而对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理财资金造成一定影响。

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在金额、期限和审批程序上比商业银行贷款更为灵活,因而对银行融资业务造成一定冲击,但网络融资在贷款利率和资金风险上都高于商业银行,因此冲击程度比较有限。利率低、体量大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优势,对于资信较好或有中长期消费与投资需求的客户,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银行贷款具有绝对优势。低风险是商业银行存款的优势,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商业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具有绝对优势。而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更适合资信较低、融资规模小、资金使用期限短以及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按照与上相同的理论分析,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在未来的关系定位应该也是基于比较优势的互补性竞争关系而非替代关系,即二者各自基于上述比较优势,各自分层次、分对象、分等级地服务于其优势领域的客户。

3. 理财领域。商业银行通常为银行理财产品设定了较高的最低准入门槛,而将小额资金拒之门外,并且规定了较长的存续期,一般不允许中途退出,从而大大降低了资金流动性。

?对这些限制,互联网金融通过创新理财模式开发了若干新型理财产品,使小额资金也能享受商业银行中高端客户的收益率,并且做到了随时赎回和及时到账,提高了流动性。互联网金融在银行理财模式上的优势主要有:扩大客户群覆盖面;提供功能丰富、低成本、便捷便利的产品营销网络;推动余额资金的财富化等。其结果是互联网金融侵蚀了商业银行主渠道地位,分流了银行手续费收入,吸纳了部分银行存款及理财资金。如“余额宝”,货币基金收益加上随时在线支付、小额转账取现和信用卡还款,打破了商业银行余额资金储蓄化的格律。再如陆金所理财产品,安全性与商业银行理财相当,收益率却高于商业银行理财,其结果必然是抢占商业银行客户资源,特别是年轻客户、个人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

目前余额宝、陆金所在理财领域与商业银行的争夺战日趋激烈。余额宝及陆金所凭借产品收益高、投资门槛较低、流动性较好等优势持续争夺银行存款和理财资金,而商业银行则试图通过提高理财收益、降低投资门槛等手段守护主导地位。未来当存款利率放开后,余额宝及陆金所等收益率优势将被逐步抵消,商业银行在理财市场中将逐渐由战略防御地位转为战略相持状态。由此分析,未来在理财领域,商业银行与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也是互补性竞争关系或者竞争性合作关系。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降低代销费率、缩短赎回到账时间、自建综合理财网销平台等措施,同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竞争;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可以扩大与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的合作,将自有的理财产品投放到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销售。换言之,在未来的理财领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也将呈现为基于比较优势的共生模式。

综上,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各自具有比较优势和劣势。商业银行关注大客户、大众市场、主流业务,难以满足小众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互联网金融由于其开放、互动的特性,以及数据重构、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金融效率,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消费群体的个性化服务,有助于解决金融需求的“长尾”问题,打破传统金融的“二八定律”,但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投机风险、信息与安全风险、声誉风险、监管风险和融资成本。因此,基于比较优势和马太效应分析,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未来格局应该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合作,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共生共赢”模式。

四、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的对策

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可以基于本身优势并借鉴互联网金融的优点,采取相应对策提升市场竞争力,抵御外部冲击力,以实现共生共赢的均衡状态。本文认为,有效对策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智慧银行、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一体化品牌体系和金融创新实验区。

1. 客户导向的智慧银行。客户导向的智慧银行,是指以客户为中心,将感应度量、互联互通、智能洞察能力有机融入银行的业务与技术层面中,为客户提供智慧化的金融服务。随着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建立客户导向的智慧银行既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商业银行抗衡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其解决方案主要为:(1)前端。银行前台需要通过多元智能技术和工具,快捷、方便和全面地获取客户信息,敏锐地洞察客户显现和潜在的金融需求。(2)中后端。银行中间环节和后台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流程优化,实现业务决策及其处理与客户需求的无缝对接和客户服务的完美体验。(3)集成式风险管理。在前中后台转型过程中以及未来运营服务中,银行业务线、管理线和监督线进行集成式风险管理,以统一协调并高效灵活地将业务层面风险和银行层面风险控制在风险容忍度和总体风险容量之内。

2. 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了配合智能银行的功能要求,在目前阶段商业银行应该基于新旧金融业务和现行金融模式,全面提升网上银行的基础服务能力,培养业务创新能力,改造业务流程,及时完成金融产品的在线安全迁移和无缝对接,将网上银行打造为准智慧银行,即升级为集成客户体验、标准交易、战略伙伴合作与风险管理功能并为客户提供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的综合在线金融服务平台。

3. 一体化品牌体系。商业银行应以协同服务为出发点,以渠道融合为核心战略,推动银行网络渠道的融合发展,建立由“八统一”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品牌体系。“八统一”,是指统一银行文化、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支持技术、统一客户体验、统一签约渠道,统一物理渠道和电子渠道的协同定位,统一集成式风险管理体系。

4. 金融创新实验区。创新是银行生命力的源泉。商业银行应该在一体化品牌体系基础上,建立金融创新团队和创新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开辟金融创新实验区,随时关注、跟踪并自行研发金融新产品、新服务、新渠道和新技术,例如家居金融服务模式、自营和跨业销售平台、语音或视频银行服务等,积极探索和尝试超前性的研究、开发、实验和实践。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篇(4)

文化已醇厚,经济更在腾飞,跨越发展呈现出的良好态势让世人瞩目。大势所趋的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模式更是将南通稳步推向成为长三角北翼经济核心区。

近年来,在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城区发展得如火如荼,高端商圈云集的新地界吸引着众多企业进驻于此,成为南通一座又一座的新地标。如今,八年商业地产运营实力,横跨商业、旅游、住宅以及城市运营四大产业的圆融集团也来到南通。为此,本刊记者对话南通圆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亮,一同感受圆融的独特魅力。

三角洲:我们知道“圆融”一词源出佛语“圆满融通”,那么圆融的企业文化与此有无关联?

张亮:圆融的企业文化在圆融的企业标志里已经有非常完整的体现,如果你到过苏州工业园区,你会见到一座圆融企业标志的巨型雕塑,它外圆内方,寓意“方圆正合,融通便达”,契合着“天人合一”的古老东方智慧;方型图案如同一扇开启的窗,透过这扇窗,与外相通,与内相融,这正是圆融企业作为城市运营商所追求的一种和谐发展的精神。而圆融的标志色彩采用的是橙色和灰色,橙色热情奔放,积极进取;灰色大气稳重,内敛而不张扬,二者相辅相成。

三角洲:今年9月圆融时代广场荣膺“中国十大最佳经营购物中心”,与其他购物中心相比,圆融的购物中心具备什么样的优势?

张亮:购物中心在商业地产项目中一直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圆融集团作为一个有着八年商业地产运营经验的企业,一方面有着经验与专业上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视野”上的优势,前面也有提到,圆融的企业文化里,橙色的部分是进取,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超越,正是这样的进取精神,让圆融的“视野”更高更远,基于此,在对产品的打造上是创新的而不是守旧的,所以圆融打造出来的购物中心,总是会带给消费者一些独特的休闲和购物体验,比如整体的动线布控、业态组合、品牌组合等,这些都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感受。

三角洲:由圆融冠名的体育竞技比赛有很多,例如今年8月在苏州举办的中国乒乓球公开赛,这与圆融的企业文化有怎样的联系?

张亮:今年8月,圆融2012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在苏州市体育中心成功举办,比赛由中国乒乓球协会、江苏省体育局、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的乒坛名将都悉数参加了这次比赛。而事实上不只是体育赛事,圆融参与的社会事业还包括文化教育、抗震救灾、慈善、电影等众多领域,这一切在圆融的企业文化里面,都是圆融在行使社会责任的行动表达。

三角洲:圆融作为国企,在苏州的发展可以说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张亮:可以说时尚新苏州的点睛之笔离不开圆融,自2005年成立以来,圆融集团就以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住宅开发、商业运营管理为四大支柱,尤其是以商业地产投资和运营为第一核心竞争力,迅速发展壮大为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企业集团。与此同时,圆融集团更是肩负着城市运营的时代使命,配合苏州城市化发展战略,先后完成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苏州CBD核心的开发建设。包括李公堤、圆融时代广场、阳澄食街、莲花堤、圆融大厦、圆融星座、阿卡迪亚等诸多知名项目,物业形态涉及新城市商业中心、SHOPPINGMALL、商业步行街、时尚娱乐街区、特色餐饮街区、写字楼、酒店式公寓等。

三角洲:圆融为什么选择南通作为长三角战略的第二城?

张亮:圆融进驻南通与南通的“十二五”规划有着必然联系。“十二五”规划是南通全面加速发展,向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迈进,加快构建沪苏通“小金三角”的黄金机遇期。对圆融来说,“十二五”规划是南通的发展机遇,也是圆融的战略机遇。圆融紧随南通的“十二五”规划,带着雄厚的实力以及长达八年的商业地产运营经验进驻南通,再次肩负起城市运营的使命,助力南通的“十二五”发展。

三角洲:请为我们介绍一下南通圆融广场整体的布局与规划?

张亮:南通圆融广场地处南通新老城区的黄金交界线——南通迎宾大道工农路与青年路的交汇处,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30亿元,集合有时尚商业、超甲级写字楼、精品酒店、精装公寓、臻品住宅五大业态。

其中,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高端商业——圆融购物中心涵盖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服务等主要商业业态,主力店、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一应俱全,是目前南通定位最高端的商业体。并且,规划有近700个国际、国内知名连锁品牌的圆融购物中心实行统一招商、统一运营,目前已签约金鹰百货、幸福蓝海IMAX影业,更多国际连锁服饰品牌、国际连锁餐饮品牌、KTV、电玩城、健身SPA会馆、精品生活超市、精品数码家电等商业品牌正在陆续进驻圆融广场。

而以“尊贵城心名邸”为定位的臻品住宅——圆融公馆更是邀请到李嘉诚御用设计师全程担纲空间设计,且以汉斯格雅、杜拉维特、威能等国际一线大牌奢华精装,旨在打造南通最高端的城市中心住区。2012年12月8日,圆融公馆首次开盘即以3亿的销售佳绩享誉全城,后期新品现在正陆续加推。

三角洲:对于金鹰入驻圆融广场的定位与规划?

张亮:事实上,早在去年,南通圆融广场整体工程刚刚启动的时候,金鹰百货就已与我们完成了签约仪式,一方面是双方许多年来的战略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是金鹰百货对圆融实力与经验的完全信任。金鹰作为国内一线高端时尚百货连锁商,此次将会以“南通首个金鹰旗舰店”的量级入驻南通圆融广场,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档次上,势必为南通带来不少惊喜。

三角洲:创新是商业地产的发展之路,圆融与其他竞争对手(如南大街等南通老牌商圈)相比有什么样的创新?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篇(5)

【关键词】金融监管 商业银行 产品创新绩效

引言:创新作为事物优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在经济、信息、文化、科技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已成为各领域、各行业关注的重点。据文献分析表明,金融创新已成为金融体制稳定与可持续竞争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商业银行竞争日渐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体制、产品创新同质化严重且速度缓慢等问题(刘安霞,2010)。与此同时,多数商业银行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刘欣,2014),加之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形成产品创新风险,影响产品创新效益[1]。金融监管作为保证商业银行稳定、规范运行的重要机制,是提升商业银行产品绩效的重要举措。如何发挥金融监管作用,已成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1金融信息监管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

目前,社会以迈入信息化时代,数据信息的大爆炸决定了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时应获取足量的有效信息,摒弃无价值信息的干扰。对此,金融监管部门进行金融市场调控时,应为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提供大量的准确信息,实现商业银行在市场发展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多的信息。

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信息的对称发展,即在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公众之间对信息的获取与掌握是不对称,包括信息内容的不对称、信息数量的不对称以及信息获取时间的不对称等等[2]。数据信息作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与推广的重要理论依据,其不对称性严重制s了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成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在金融市场竞争环境中,商业银行与公众至今存在一定的“信贷关系”。当商业银行进行新产品推广时,需借助“信息”进行金融创新产品的宣传,使公众与产品之间建立交互关系,加强公众对产品的认可,用以保证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但是,在现实实践中,由于公众多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性,而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公众对商业银行以及银行警容产品存在质疑,当这种质疑形成信任危机后,将严重应县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

金融监管作为政府从微观层面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与干预的具体体现,侧重于对商业机制、市场机制中资源配置的完善与优化,通过科学、合理手段解决商业机制与市场机制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滞后性问题、混乱性问题、盲目性问题等,从而有效减少经济不稳定对经济领域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护金融机构与公众的共同效益。因此,在面对上述问题时,金融监管将对商业银行存在的信息问题进行改善,不断完善商业新产品信息,鼓励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对数据信息“可机读”模式的公开,帮助商业银行与公众对信息的准确与充分掌握,通过新产品“申请批准制”向“报告制”的转变,在强化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效率的同时,改进信息不对称对公众的影响,保证金融机制运行的稳定性。

2金融体制监管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

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呈现出快速革新的变化趋势。在此背景下,金融领域研究中出现了“法律不完备性”的理论,该理论明确指出在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相关金融法律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法律的制定无法紧跟金融行业的革新变化。因此,对于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绩效,存在体制不完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金融监管的管理与调控成为商业银行稳定与竞争发展的关键。

据实践调查显示,在我国诸多商业银行企业中,仍有部分企业沿用传统“信贷利差(增长信贷来增加业务绩效)”的业务管理模式,该结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产生矛盾,制约了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优化发展。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实行后,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框架、业务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在企业经营模式与体制的制约下,金融监管宏观层面的创新成为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体制监管的实质性发挥至关重要[3]。对此,金融监管应依据时展需求,发挥自身统筹作用,对商业银行运营模式与行政体制进行改革规划,用以推动商业银行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型”、“创新型”的升级转型。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应持续还关注商业银行产品与体制的创新,发挥创新评估作用,针对商业银行新制度、新成果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保证商业银行金融体制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此外,金融监管应在明确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后,对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依据评估机构,进行监管控制调整,在保证银行资本计量管理实效性的基础上,引导金融产品适度创新。

总结:总而言之,进行商业银行产品创,实现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金融监管作为降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提升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绩效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商业银行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此,金融监管机构与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监管体制,采用科学、合理方法,进行有效指导,推动银行产品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家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异化与规制:基于监管套利的视角[J].南方金融,2016,03:48-56.

[2]亓海燕.浅析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路径选择[J].全国商情,2016,11:18-19.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篇(6)

一、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的现状

随着《“十一五”时期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公布实施,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和创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产品与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在间接融资方面,各大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创新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如北京银行推出的“创意贷”,包含文艺演出贷款、出版发行贷款、影视制作贷款、动漫网游贷款等10项子产品,可满足文化企业不同项目的融资需要;工商银行推出的“融慧贷”,为中小文化企业开通审批的绿色通道;民生银行针对中小型企业开发了“商贷通”信贷业务;交通银行实行了版权质押贷款。这些举措对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很差钱”的困境有很大帮助。

在直接融资方面,文化类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我国A股市场有文化类上市企业近30家。有多家文化企业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截至2010年6月末,文化类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55只,募集资金428.2亿元。

此外,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及北京市等,与银行签署授信协议或联合召开银企对接会议,签署了一批投资项目协议。如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银行每年为北京文化创意企业设立100亿元的专项授信额度,重点支持文化创意企业聚集区和重点文化项目;文化部与中国银行签署部企合作协议,中国银行给予文化部所属企业授信额度200亿元。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与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举行了“中国电视剧导演集体授信签约仪式”,通过对优秀导演的批量授信,共有23名电视剧导演获得1亿多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用于投资制作电视剧。

综上所述,金融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探索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但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才刚刚开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还不够大,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及其对资金的需求。一些中小文化企业仍然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或以政策性融资为主甚至难以融资。这既有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也有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自身的原因。实现金融与文化产业有效对接,还有一些难点问题有待破解。

二、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的问题与难点

(一)文化产业投资风险高

文化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不仅生产周期长、制作成本高、资金回收慢,而且大部分文化企业属于民营中小型企业,缺乏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投资风险高,致使金融机构不愿意介入前期内容和创意的开发,而把注意力集中于项目成熟后的投融资方面。

(二)融资渠道不畅

在现行金融体制、结构下,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经营模式和运行状况等问题,即使在创业板的规则下,也难以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而文化企业普遍具有固定资产较少的轻型化资产结构特点,缺乏厂房、土地、设备等银行认可的传统抵押物,虽然拥有创意、智力、版权等无形资产,但其价值很难评估。因此,文化企业在争取银行信贷过程中,往往面临资产抵押不足的障碍。

(三)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长期以来,文化属于公益性的事业部门,与金融机构缺乏业务关联。金融机构也对文化产业的支持观念淡薄,导致相关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缺少针对文化产业的信贷产品安排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缺少对固定资产抵押要求较少、申请手续灵活便捷的小额信贷产品。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已经展开,亟待金融机构在杠杆融资等方面提供支持。

(四)缺乏专业化的文化投融资人才

我国文化产业是在缺乏人才储备的情况下发展的。对于文化企业来讲,大多数管理者都是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人员,缺少投融资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也不熟悉金融和资本市场。文化企业融资,除了向银行贷款外,对创投、风投、产权交易、上市等融资方式还缺乏了解。而对于银行来说,也缺少一批既懂金融专业、又懂文化创意及其开发和运作的专业化人才。二者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和信息不对称,成为影响金融与文化产业实现有效对接的难点之一。

三、推动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的思考和建议

“十二五”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实现社会化、国际化和与相关产业融合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文化产业置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平台之上,促使二者融合发展、合作共赢,实现无缝对接。

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是基于金融市场和财税政策两方面来实现的。一方面,金融市场要用“无形的手”来配置资金和资本资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用“有形的手”来实现政策倾斜的资本扶持,发挥公共财政的引导性作用。除了财政全额投入的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外,要通过少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运用孵化器、创投、风投、引导基金、投资基金等多种投融资工具,以及法律、保险、会计、资产评估等多种中介服务,构成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的基本体系,对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从创意孵化、产业化开发直至市场化运营,给予全过程、综合配套的金融支持,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文化产业与金融和资本市场平台脱节的局面。当前,《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已经对如何构建和完善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体系作了周密、系统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中介机构应全面理解政策内容,落实政策要求,并就其中的若干难点、重点问题继续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创新。

(一)拓展和完善融资渠道

1.加大间接融资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是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尤其是流动资金的主渠道。《指导意见》指出:商业银行要“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有效的信贷投放”。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在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创新信贷产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措施,探索专利权、著作权以及经过评估的文化资源项目、销售合同、现金流量等作为信贷抵押的途径和方式,使文化产业发展得到更多的间接融资支持。

2.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的规模。《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努力挖掘资本市场支持文化产业的潜力,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国有和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经济的大型文化企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其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这是各地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工作重点。同时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在创业板以及知识技术产权交易所的融资申请给予积极支持。特别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机构积极进入处于初创阶段、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文化业态,并建立顺畅的风险资本退出通道。

3.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目前,我国民间资本十分充裕,从境外直接流入国内的资金数额巨大,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社会资本和外资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要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合资、项目融资、并购等多种形式进入一般竞争性文化行业。同时,关注外资和社会资本在文化产业结构中的变化,引导外资和社会资本投向,发挥非公有资本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

一方面,政府要增加公共财政的扶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财政投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是引导相关资金跟进,所以要把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主体都纳入财政支持和引导的范围,包括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目前,中央及地方财政使用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主要是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扶持有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希望通过财政投入的“杠杆效应”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包括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

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组织协调,促进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协商合作。如河北省文化厅与省工商银行决定共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合作机制,联合印发了《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工商银行关于建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合作机制的通知》。根据合作机制,各市的文化产业贷款项目经当地文化局会同当地工商银行评审后,向省文化厅推荐,由省文化厅汇总后,向省工商银行推荐;融资额度超过1亿元的文化产业贷款项目,其申报材料经各市文化局会同当地工商银行初审后报省文化厅,由省文化厅会同省工商银行复审后向文化部报送,经文化部评审后向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推荐。

(三)建立和完善投资风险规避机制

1.构建文化产业金融投资保险机制。构建文化产业金融投资保险机制,不仅有利于文化企业正常融资和金融机构规避投资风险,而且丰富了保险公司的业务品种。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的要求,政府应该鼓励、支持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文化产业投融资保险业务,支持保险公司开拓创新业务品种,提倡金融机构或文化企业在项目投资前积极投保,化解投资风险。

2.构建文化产业信用担保机制。根据《指导意见》要求,要完善金融机构的授信模式,建立文化知识产权认定和评估体系,着力解决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在认定和价值评估方面的规范化、制度化问题,以使文化企业能够以知识产权作为抵押物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与此同时,要建立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开展文化项目担保业务,建议借鉴各地的农业融资投资担保公司的制度模式,以地方财政出资成立文化产业专项投融资担保公司,探索文化产业担保业务的新方式。

(四)文化企业要提高自身竞争力

文化企业要按照风险投资的要求与金融对接,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首先,对融资项目要进行反复的可行性调研,选择发展潜力大、成长快、前景好的项目,科学决策,避免盲目性和随机性;其次,要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现代财务制度,形成富有活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加企业信息的透明度;第三,要加强信用管理,塑造良好企业信誉形象。当然,这一切的推动工作都需要由专业人才构成的敬业团队来展开,所以文化企业要培养、引进各方面人才,特别是专业化的投融资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篇(7)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而逐渐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具有共同的指导思想、道德准则、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思想信念、群体意识、经营目标、努力方向等。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讲求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和塑造企业形象。农商银行作为服务性的金融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经营目标文化。效益观念是农商银行主导的价值系统,更是农商银行管理模式的核心和支柱。价值观是任何一种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任何一家银行成功的精髓。它为所有员工提供了一种走向共同方向的意识,给领导决策行为提供了指导方针。金融行业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作为经营原则,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经营目标文化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商银行的经营目标应包括:战略目标、近期目标、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这是金融自身发展的要求和任务。

金融精神文化。鲜明的金融精神,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精神支柱,是金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农商银行在实际工作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逐步形成的,反映从业者的共同追求,共同志向,共同决心,具有金融特色,简短易记,含义确切,词义清晰,语言具体,体现着优良服务的传统和作风,体现着恪守信誉,秉公廉洁,竭诚服务,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

经营管理文化。金融经营管理文化,产生于农商银行的经营管理之中,作用于金融的经营管理,是银行管理的高层次,主要是指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管理。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普遍地认识到:一流的企业要有一流的产品,一流的产品要靠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技术需要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重在一流的思想文化素质。在农商银行的经营管理文化中,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想办法努力提高人的素质,激励人的因素,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在农商银行各项工作中的作用。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就是要把“人”的作用发挥当作第一生产要素,培养金融员工积极热情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共同意志和目标追求的精神力量作用,形成实现金融经营管理目标的合力,把员工的职业理机造员工心情舒畅,奋发进取的工作环境,从而有效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员工素质文化。金融员工素质是银行行风行貌的综合反映。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构成金融员工的整体素质,过硬的金融员工素质是金融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商业银行体制下的同业竞争是质量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但最终还是以人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谁拥有过硬素质的人才员工队伍,谁就能驾驶市场,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商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从抓员工的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入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员工的头脑,不断提高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高度重视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来提高现有员工的文化程度;第三,要抓好员工的业务素质培养和提高,现代化的科学设备需要有现代化的人才去掌握和操作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使农商银行的各项业务在先进的设备作用下得到有效地发展;第四,要抓好员工的道德素质,这是关系到农商银行形象的大事,要从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竭诚服务、严守信用、勇于改革、钻研业务、秉公廉洁、遵章守纪等方面去全面抓好员工职业道德的养成,用优质文明服务去赢得客户的支持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