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3:47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1)

(一)、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167万元,增长25.2%,2020年新增2家建筑企业入库。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计划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167万元,增长25.2%,计划新增2家建筑业企业入库(阿坝县万鑫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和阿坝州东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计划2020年年底,入统企业共计4家,2019年完成产值为2525.70万元,2020年计划完成建筑业产值为10692.7万元,增加值为8167万元。

推动鼓励建筑企业转型提升,再接再厉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建筑业、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力完成2020年2-3家规上企业的入统任务,计划2021年完成新增2家规上企业入统,1家规下企业完善入统条件。督促规上企业(即取得国家省州建筑业资质证书三级及以上企业)完成统计局资料审核,完成国家统计局“统计联网直报平台”注册及月报事宜。

(二)、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24607万元。增长7.6%。

住建局责任领导:何志全

责任股室:住保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配合县经信局完成建筑业线下服务产业如技术咨询企业等服务行业产值信息统计。

(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5421万元,增长40%。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配合县发改局完成2020年住建系统固定资产统计任务。

(四)、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配合县市场监督局、经信局完成住建领域社会投资项目数据收集。

(五)、优化营商环境,新登记企业增长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规范保证金收取、使用和返还,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改进施工现场“锁证”方式,切实做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深化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成效,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进一步减少建设单位办理工程项目审批申报材料,小型仓库、厂房等工业类建筑工程实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

对于重点建设项目继续实施“容缺承诺制”政策,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项目在关键验收环节前,承诺期限内提交了全部承诺材料的建设项目,我局将按正常程序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发放施工许可证。极大缩减审批周期,全力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对于具体困难事项的解决,开展“三制”管理办法:即“承诺制”,明确报批事由、时限等事项承诺,科学掌控、限期办结;“举报制”,就执法人员的监管行为进行监督,坚决遏制“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协商制”,就建筑业企业和建设项目工作方案的推进、有关诉求的解决进行协商,促进建筑业良性发展。

(六)、污水垃圾处理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潘强

责任股室:综治办、县自来水厂

股室责任人:马林

督促各责任主体单位完成污水、垃圾处理处置工作。

(七)、农村户用厕所普及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积极完成厕所革命建设项目实施,完成省州农村厕所普及率要求目标。

(八)、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质安站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2)

按照“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工作目标要求,兵团“十五”期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兵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行业、企业和产品的物耗、能耗水平有所下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兵团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一是高投入、低效率,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依然偏低;二是资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偏高;三是经济发展不协调,兵团在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及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方面都还不尽合理。以上充分说明兵团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加快转变兵团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

1.兵团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采取何种经济增长方式,是由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决定的。当经济发展处于初创、经济体系还未确立时期,出于对产业规模、产业数量的扩张和发展速度要求的需要,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都是大量资本投入,以外延扩大为主,速度增长为主。但当产业规模、产业数量基本趋于稳定,经济体系基本健全,同时,工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相应提高,有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相当基础之后,这时经济增长则要求以经济增长质量为经济发展目标,以内涵扩大为主,效益增长为主。兵团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已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和产业数量,有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相当基础,目前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正处于向中等收入迈进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既具备了许多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同时也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如果继续实行单纯的资本外延扩张,就会和兵团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一致,也会削弱兵团几十年投入形成的存量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兵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加快兵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兵团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具体的奋斗指标,力争到2010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到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这是十分艰巨的任务。经济是基础,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兵团“十一五”和 2020年翻两番的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很难实现。

3.兵团资源的有限性、短缺性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是以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费来获得支持的。我国不是资源优越的国家。兵团拥有的资源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场、森林、水等有限资源,其他资源特别是能源、矿产资源占有量极为有限。在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上也同全国一样,每亿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系数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原材料的利用率也大大低于国际水平。因此,从兵团资源的有限性、短缺性实际出发,我们不能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今后一个时期,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资源高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遏制低水平扩张和重复建设,尽快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4.兵团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往往只重视产业数量的扩张,忽略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同水平重复和比例失调。兵团在固定资产投资额中,也存在重新建、扩建项目,轻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现象。这种数量外延扩大的粗放型产业结构带来的结果是低水平、分散化,达不到规模经济要求,没有边际效益。只有在产业数量扩张的同时,又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改变投资项目小型化、分散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按照规模经济和合理布局的要求,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快兵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兵团对外贸易的形势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近年来兵团对外贸易发展较快,贸易额逐年增加。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加快与国际贸易体制接轨的步伐,兵团对外贸易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参与国际竞争呈必然趋势。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质量的差价也日益扩大。在这种形势下,兵团出口贸易依靠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必然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虽然出口贸易的数量在逐年上升,但由于多为初级产品,而且绝大部分是原料性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品,极少有工业制成品,附加值很低,创汇效益差。这种以数量型增长为基础的低附加值的出口贸易方式难以提高兵团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水平,最易受到“限量,不限质、不限值”国际贸易基本原则的制约。因此,只有加快转变数量型的增长方式,尽快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质量水平,才能增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档次和高质量商品的比重,提高兵团贸易的创汇效益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如何加快转变兵团经济增长方式,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积极进取,又量力而行,按科学规律办事,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虚报浮夸。兵团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和保证。要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2.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要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兵团党委确定的结构调整方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积极参与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以工业的超常规发展带动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调高调优农业、做大做强工业、拓宽搞活服务业的目标。

3.必须推进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加速科技进步有利于提高物质资源投入的质量和人力资源投入的素质,有利于直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率,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兵团现阶段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高,教育、科研与经济发展之间还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大量的投入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尤其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和投入的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不少企业仍然满足于买技术、进设备获得低附加值的短期效益,满足于外延扩张实现增长。兵团要加强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技术创新,健全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形成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到成果产业化的有效传导机制。

4.必须加快体制创新。先进、有效、合理的体制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保证。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企业制度下,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配置资源,政企不分,“吃大锅饭”,争投资、争项目的弊端非常严重。部门分割、区域分割,人为地割断了经济内在联系,市场机制作用不能发挥。同时,缺乏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和约束机制,不负责任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等问题也难以遏制。可以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体制的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贯彻落实“1+3”和“1+8”文件精神,不断深化兵团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管理体制。

5.必须加强企业管理。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兵团相当多的企业经营管理比较粗放,过于依赖生产要素的数量外延扩张,而不注重内部挖潜改造,不注重产品的升级换代。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竞争能力不强,产品结构层次较低,创新能力不足。要正确引导企业确立突出核心竞争力、突出主业、突出整体优势的发展战略,扭转一部分企业盲目扩张,盲目实行多元化发展的倾向。既要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又要提高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形成一批“ 小而强”“小而精”“小而专”的小企业群。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3)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会议总结了2012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明确提出2013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如何理解会议精神?本文对此进行解读。

当前经济工作所面临的

国内外形势

2012年,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央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物价涨幅稳步回落,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在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的总体态势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继续上升,我国经济发展已站在更高起点上。但就当前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最突出的有四个:

一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国这些年经济虽发展很快,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突出。我们既有北上广等发达城市,也有数量众多的落后农村。既有相当现代化的东部区域,也有发展滞后的西部地区。我国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未根本改变,投资、消费比例不协调。同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积累的社会矛盾不断显现,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日益凸显。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导致土地、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逐步显现。

二是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当前,虽然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由于外需不振,加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导致居民消费增速乏力,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显现,库存下降缓慢,价格低位运行,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

三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与创新不足并存。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成本上升和创新不足的困扰。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成本上升。总体看,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还未走出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消耗大量能源、资源,导致大量能源、资源依赖进口,推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同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随着我国劳动力总体供给呈低速增长态势,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导致农业向工业转移的劳动力数量放缓,劳动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劳动力供求形势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无限供给逐渐转向当前的供求平衡,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此外,有节能减排的压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导致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投入不断加大。再次,创新动力不足。由于科研评价体制不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我国科研创新动力不足,很难大规模产生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倒逼”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各形式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这种深度转型调整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这种外部条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我们不能再简单地把我国“走出去”的战略理解为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而是要深刻意识到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倒逼”挑战。如果我们能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挑战会变为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如应对不善,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很难再上新台阶,甚至可能停滞、倒退。

推进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推进今年经济工作,要把握三点:

一是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这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行动纲领。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明确提出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和政策措施。做好今年经济工作,首先就要毫不动摇地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这种新的发展方式就是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次会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中心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就是对十报告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当前,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跨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我们一方面面临高收入国家对我们的打压,另一方面面临低收入国家对我们的追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痛下决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我们有可能痛失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将很难在未来十年内应对国内外的挑战,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所以,今年和今后若干年经济工作都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

三是继续坚持稳中求进,这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这个总基调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是相同的。稳中求进首先是要稳。这是基本要求。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稳,就是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工作。在稳的基础上还要进。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进,就是要沉着应对国内外挑战,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从而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推进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根据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会议提出了六项任务:

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强调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的是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会议提出要把握三个要点:

第一,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宏观调控的战略基点。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扩大内需要扩大消费和拉动投资双管齐下。会议强调要处理好民间投资和公共投资的关系。一方面要增加并引导好民间投资,另一方面要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

第二,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与去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同样基调,但今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重点有所变化。在财政政策方面,会议强调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同时,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强调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三,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

二是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会议强调“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决不能因为连年丰收而对农业有丝毫忽视和放松。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强绿色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今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是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会议提出今年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好。为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五是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会议提出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

六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要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改革措施,同时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出发,及时推出改革新举措。在改革方式上,要将顶层设计和实践推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另一方面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允许摸着石头过河。在对外开放方面,要促进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加强外商投资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稳定利用外资规模,扩大对外投资,继续推进多双边经贸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4)

论文内容摘要: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本文分析IMF的最新数据,通过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揭示了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同时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充分肯定政府在新时期由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正确决策,提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经济强国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占有一定优势,而且要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正处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我国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许多重要产业和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为外国企业控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世界影响、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不多,产品合格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接连出现了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药品、食品、日用品等领域出现一些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问题,一些问题产品相继被曝光。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世界经济强国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上述问题既是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树立中国创造的良好企业形象,让中国产品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飞跃。

中国定位于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上几个标志性台阶,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国人均GDP仍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过度偏重第二产业,过度依赖能源资源的消耗,效益和质量不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得更加明显。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但是,没有科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的能力。

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才是全面摆脱危机、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我们需要一个更高质量的GDP。在应对危机的重要时期,在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准确把握国情国力,加快发展转型步伐,我国经济定能实现全面复苏,迎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并将逐步迈向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按年度平均汇率折算(1美元:6.831人民币,1美元:93.62日元),美国GDP总量为14.26万亿美元,中国GDP为4.9万亿美元,日本为5万亿美元左右(见表1)。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9年中国GDP总量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排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前,与排在前面的美国有较大差距。人均GDP,按汇率计算为3678美元,为世界第100位(见表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时做出的重大调整。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阶段,又称为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在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当时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之后的三年饥荒,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严重的衰退期。

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经济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阶段。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追求一定的速度,又要强调经济效益。但是全国各地为了提高GDP总量,仍然偏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过分强调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进而导致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破坏的升级。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求。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以后,中国经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此后的中国经济,才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时期。

由此可见,做出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定,是我党及时把握国际经济局势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正确选择。

(二)中国经济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经济增长方式或者发展方式,是指实现增长或发展的主要途径、方式、手段或模式,两者也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沿着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的经济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道路演进的,而社会对其具体发展方式的选择总要受到其本身所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制约。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两个独立的经济范畴。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积累的中国GDP总量,只能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然而绝对不能称之为经济强国,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意义重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彻底改善,是促进我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支撑。仔细区分两者的优劣,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远远优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第二,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目标取向和实现路径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转变。通过前文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选择: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突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创部级、省级研发中心。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加强基础产业及设施建设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二是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组织。加快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

结论

总之,中日两国从经济总量比较,依照2010年全年的平均汇率水平计算,2010年日本GDP为5.474万亿美元,与中国5.879万亿美元的GDP相比,相差约4050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事实上,早在2010年第二季度,采用上半年平均汇率计算,中日两国在第二季度GDP分别为1.337万亿美元及1.288万亿美元,这是自1968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首次被别国超过。

参考文献:

1.高尚全.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转变体制机制[R].和讯网,2010(1)

2.宋晓梧.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第七届中国经济改革论坛,2009(10)

3.胡学勤.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差别[J].经济纵横,2008(3)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同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重庆的实际出发,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正确处理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各种重要关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认真落实既快又好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扣“发展”这个主题。只有在既快又好地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前,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正处在“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关键阶段。要实现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战略意图,办好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早日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既快又好地推动经济增长,努力保持一个较长的快速发展期,不断增强综合实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速度与结构相统一。有效的经济发展,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的有机统一。重庆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其经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已成为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调整优化结构,才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当前,重庆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发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和高新技术四大重点产业,积极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着力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力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名牌产品;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龙头带动作用的大集团、大公司;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增强全市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以改善质量为关键,促进速度与质量相统一。发展经济,既需要高速度,更需要高质量。片面强调速度而不讲质量,通过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和资金等生产要素来实现经济增长,是“没有质量的速度”,也是“没有发展的增长”。目前,重庆经济增长的方式总体上还比较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的问题较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快推动科技进步,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改造传统装备工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换代;尽快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加大优良种养业品种推广和先进适用技术运用的力度,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加快信息化步伐,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低消耗、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促进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经济效益是检验经济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重庆经济增长的整体效益还不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坚持向科技要效益,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向管理要效益,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力求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坚持向改革要效益,积极深化企业改革,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创造企业高效运行的体制和机制条件。

二、认真落实全面发展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保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把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作为推进全面发展的基本任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体现着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重庆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大,尤其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当落后。我们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推动科技进步;全面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援能力;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通过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

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推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保证人民群众有效行使民利,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并创造形成了以“真正让群众当家,真心为群众造福”为内涵的“麻柳经验”,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推进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红岩精神”和“三峡移民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促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礼仪重庆、诚信重庆、知识重庆、魅力重庆”活动,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心系新重庆、热爱新重庆、建设新重庆”的巨大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三、认真落实协调发展的要求,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对内对外开放的关系

所谓协调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搞好统筹兼顾。针对重庆城乡发展悬殊、区域发展失衡、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的状况,我们要不断提高协调发展的能力,就必须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外之间的关系,驾驭发展全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实现发展与开放的良性互动。

统筹城乡发展,发挥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对重庆来说,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大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关键在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连接城乡的“纽带”;加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制机制,形成空间连接畅通、产业梯度连续、经济文化融合的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

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区域发展失衡,既影响现代化建设全局,又影响社会政治稳定。重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三峡库区和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比较滞后,严重阻碍了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统筹区域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使各区域各展所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促进“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要发挥主城区的原有优势,着力增强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继续保持其领先发展的态势;大力强化渝西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后发优势,强化产业支撑,努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果不能抓住这个特点,不能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就无法加快自身的发展。为此,我们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主动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加快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步伐。如我们加强与港澳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合作,深入实施渝港“9+1”、渝澳“8+1”合作协议和川渝“1+6”、渝黔“1+16”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的联合与协作,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投资环境好、竞争能力强、发展活力足的开放型城市。

四、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实践表明,如果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过分索取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基础上,只能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最终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只有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才会有坚实可靠的基础。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努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条件。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人口增长过快、规模过大,超出了现实的承载能力,不仅难以实现发展的根本目的,反而可能因不堪重负而引发多方面的危机。重庆人口基数高、潜在生育压力大、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素质不高等情况比较严重,就业、稳定、资源供给等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种种措施,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从单一控制人口数量,向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并重转变;从以惩罚手段为主,向惩罚和奖励并重转变;从片面强调管理,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从偏重缓解人口压力,向缓解人口压力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并重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努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的土地、矿产和水资源需求越来越大,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资源管理,把保护资源放在突出位置,重点保护好矿产、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真正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关键、最急需的地方;积极推广和普及各种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提高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保障能力。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努力为可持续发展打牢坚实的生态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重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尤其是三峡成库后,水环境污染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压力更大。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扎实推进主城区“山水园林城市工程”和“蓝天行动”,促进和推动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扎实推进三峡库区“青山绿水工程”和“碧水行动”,确保库区生态安全;扎实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工程”和“生态文明行动”,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五、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富民安民的关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推进改革发展,必须以“为民”为宗旨。为民,是工人阶级政党根本性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谋划发展时,我们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推动发展时,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在推进各项改革时,要切实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和切身利益;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时,要真正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6)

一、坚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三个必然性

其一,坚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经济是质与量的统一体,没有质量也就无所谓数量,没有效益也就无所谓速度。邓小平率先提出坚持质量第一,讲求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他多次强调:“质量第一是个重大政策。这也包括品种、规格在内。提高产品质量是最大的节约。在一定意义上说,质量好就等于数量多。”我国属于追赶型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谋求以较快的增长速度和数量扩张实现经济发展是一种必然,但是这种以速度和数量扩张为特征的增长却忽略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那种靠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过度消耗资源环境、过度比拼低成本“比较优势”、过度牺牲社会福利求得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只能依靠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二,坚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可喜成果,但片面追求产值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一方面大量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另一方面,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结果,不仅我们这一代人深受其害,而且给子孙后代遗患无穷。这样的增长无疑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坚持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才能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从而有利于缓解中国人口过多与资源短缺、环境容量不足的矛盾,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友好发展。

其三,坚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总量规模、进出口总额等均跃升至世界前列,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一些产品屡屡在国内外市场出现质量危机,严重影响了中国产品的信誉度和美誉度。未来,中国要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由简单制造向复杂制造转变,由低附加值制造向高附加值制造转变,核心问题不仅在于遏制经济下行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更要注重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努力树立中国出口产品和劳务等于高品质的新形象。

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提高经济增长的内涵。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是说就只要质量不要速度。所谓“稳中有进”,首先是“稳”,在“稳”的基础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因为,经济增长的质量是建立在稳定增长基础上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倘若经济的数量增长不稳定,没有一定的数量增长,经济发展中的很多问题,诸如就业压力等就会很快体现出来。没有数量为基础的质量肯定是空洞无力的。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仅仅注重数量的盲目扩张,缺少内涵的增长,则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更难解决。所以,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是辩证的统一。

第二,要处理好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活动是一项系统活动,既不能好高骛远,只想长远不干当前,又不能急功近利,只顾当前不想长远。没有当前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和素质提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就难以实现;只注重当前经济增长目标而忽视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那只能是在扩大投资中“寅吃卯粮”,在开发资源中“竭泽而渔”。

第三,要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实现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们需要大力发展虚拟经济,利用更多的虚拟手段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应该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上。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增长之基,就谈不上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之实。

三、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点要放到“四个着力”上

第一,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目前,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等问题,仍然严重制约着市场主体的活力。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创造体制、政策环境。这就需要一方面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另一方面需要健全市场机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由此实现报告提出的“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要求,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第二,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不多,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机制不顺,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要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赢得主动,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抓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依靠创新驱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们要把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作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抓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集中力量,集聚要素和资源,把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篇(7)

一、顺应发展规律,转变思路

从发展的角度看,工业化和现代化不仅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更要体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的内涵更深刻更宽泛,它不仅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且还从单纯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既注重数量扩张又注重质量提高;不仅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更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重视经济的发展,还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准确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深刻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内涵,积极顺应发展规律,对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1、必须加快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质量与效益并举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增长向追求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工业强市,不仅仅是量的扩张,更要体现在质的提高上。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建设工业强市与建设农业强市、旅游强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协调发展。

2、必须加快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荆门市正处在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生态和环境成本最小化、资源消耗减量化原则,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增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和经济发展的循环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整体水平,切实解决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问题,建立适合荆门市情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经济体系。

3、必须加快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荆门市发展工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如果不努力延长产业链,只是长期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输出支撑经济发展,就会丧失经济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靠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靠管理挖掘节约资源的潜力,靠科技建立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用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的资金和技术,以资本和技术推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产业延伸,从而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准确把握市情,创新方式

近年来,荆门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2.9亿元,总量跃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22.64%。总体来看,这几年荆门工业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工业的支撑作用突出。2006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5%。

2、规模工业增长速度加快。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近两年连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3、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4.7,比2002年提高38%,销售收入年均递增26.1%,实现税金年均递增8.3%。

4、重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初步形成“一主四翼”产业格局,即以化工为主体,机电、食品、建材、纺织四大产业辅助支撑的工业体系。

5、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万元GDP产值能耗由2002年的2.37吨标准煤下降到2006年的1.22吨标准煤。

在看到工业发展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增长基础还不牢固、结构还不优化、发展后劲还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创新的方式建设工业强市。

1、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延长重点产业链条,切实把重点产业做优做强,发挥重点产业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化工、机电、食品、建材、纺织五大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着力建设“五大百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重点支持荆门石化加快发展,促进原油加工量尽早达到1000万吨/年,推进C4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使石化产业经济总量突破300亿元;重点支持洋丰集团和荆襄化工园加快发展,推动磷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打造100亿元磷化产业;重点支持葛洲坝水泥、福耀玻璃、宝源木业、泰山建材等企业加快发展,扩大水泥生产能力,开发高档石膏、高档玻璃、装饰装修材料,做大做强建材产业,力争到2012年产值突破100亿元;重点支持国宝桥米、中粮祥瑞、金龙泉等企业加快发展,开发软饮料、保健品等系列高档食品,全力打造300亿元食品加工产业;重点支持荆门电厂、天茂集团等企业加快发展,新上年产40万吨聚氯乙烯、年产100万吨二甲醚等项目,力争到2012年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2、壮大产业集群。产业聚集区是加快工业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有效载体。要重点规划建设好磷化、粮油、水泥、包装机械、棉纺、医药、新能源和电子元器件等产业聚集区。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磷复肥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以上、水泥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国宝桥米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棉纺生产规模达到100万锭以上、二甲醚等新能源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形成1-2个能够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产值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3-5个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产值过30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一批参与国内竞争、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地方特色产业群体,使我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

3、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支撑力量,特别是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效益向品牌企业集中的态势下,培育大企业刻不容缓。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利用3-5年时间打造一批上市优势企业,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发展一批新型中小成长型企业,开发一批有荆门特色、有发展前景、有更高科技含量及更强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产品和名牌产品,进一步增强工业企业的综合实力。到“十一五”末,力争荆门石化过300亿元,洋丰集团、荆门热电厂过100亿元,葛洲坝水泥、天茂集团、京山轻机、国宝桥米过50亿元。

4、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建设工业强市、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重化工业的发展为我市工业体系的建立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随之产生的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也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带来了严竣挑战。因此,要以我市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为契机,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水平。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尽快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目标迈进,重点抓好企业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三大改造,引导企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节能型、清洁型、科技型和环保型方向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名副其实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产业示范园区,确保“十一五”末实现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0%的目标。

5、大抓工业项目。抓项目、添后劲、促发展是建设工业强市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要积极研究国家产业政策,争取一批高质量的工业技改项目,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工业项目,启动民间资本新建一批工业项目。今后市本级每年至少要有一个5-10亿元的大项目,各县(市、区)也至少要有一个2-5亿元的较大项目落户,要以源源不断的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拉动投资、增添活力、增强实力,扩大工业总量。要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承接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大企业、大集团,承接引进生产终端产品的龙头大企业;各县(市、区)要结合自身优势,在工业项目建设上有新突破,壮大区域经济实力;要抓紧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论证一批市场前景好、回报率高的项目,储备一批有可论证的好项目,提高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6、狠抓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建设工业强市的增长极。要继续坚持“一主三化”方针,充分依托资源、区位、产业结构等有利条件,着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提高产业关联度和规模效益,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落实政策、完善机制,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大力拓展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要规范运作,加快推进磷化、建材、纺织、机电等产业结构升级,重点建设十强工业重镇,强化县域经济增长极的支撑作用,使我市主要县(市、区)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和人均产值等主要指标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比中位次前移。

三、完善保障机制,优化环境

1、完善领导机制。实施工业强市,加强领导是关键。各级领导特别是分管工业经济的领导要用相当的时间研究、协调和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具体落实发展工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工业强市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要建立完善领导联系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领导应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定期召开专题分析会议,研究解决行业发展、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