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7:24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1)

摘要:本文梳理了妇女发展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依据对中国社会经济就业领域中性别平等发展目标和优先问题的讨论,借鉴国内外常用的经济性别平等监测评估指标研究成果,研究构建了评估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情况的指标框架和重点指标。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情况;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077-02

妇女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妇女发展的评价经历了从“妇女解放”、“妇女地位”、“妇女参与发展”框架指标初设,到“社会性别和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妇女评价体系的内容日趋完善,改变了人们在社会与经济发展问题之外谈论男女平等、女性发展的局面。研究我国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妇女发展评价指标,对认识留守妇女发展的特点,反映现阶段农村男女平等的实现程度,寻求提高留守妇女全面发展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妇女发展评价指标研究框架

我国对妇女发展问题的重视和研究起步较晚。从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到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初步对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的权利和地位做出具体规定。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妇女在政治、文化教育、劳动、财产、人身、婚姻家庭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至此,我国评价妇女地位、发展状况有了具体的框架指标。

1994年6月,务院新闻办公室了《中国妇女的状况》白皮书,从中国妇女的历史性解放、平等的法律地位、在经济领域中的平等权利与重要作用、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充分发展、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平等地位、中国妇女权益的组织保障、积极参与国际妇女活动等指标出发,对我国妇女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2015年9月,我国政府再次了《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从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机制保障、妇女与经济、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妇女与决策管理、妇女与环境、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法治保障、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以更客观的指标对我国妇女发展状况进行了具体和深入的评价。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确定了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法律、妇女与环境六个优先发展领域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这为建立有效的妇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多年来,妇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及其观点有:谭琳研究设定了教育、就业、婚姻、生育和女性标准化死亡率5个方面共19个指标的妇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刘爽从健康状况、文化教育状况、劳动就业状况、婚姻家庭状况和其他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陈坤木认为,反映妇女地位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应该有女性生命周期、教育水平、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健康、计划生育、家庭地位、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9个方面;韦惠兰、杨琰构建了经济、政治、社会、家庭及文化5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具体指标体系;崔凤垣研究了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健康6个领域共37个主要指标和支持性指标。由此可见,妇女发展评价指标的维度主要涉及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经济地位、健康、政治权利、就业工作、社会地位等方面,以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把妇女发展的主题贯穿始终。

二、农村留守妇女发展指标研究

农村留守妇女现象已经持续30多年,她们成为农村生产和建设的主力军、社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家庭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全面调查、评估农村留守妇女的发展现状,寻求提高留守妇女发展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农村留守妇女全面发展,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

鉴于目前妇女发展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依据对中国社会经济就业领域性别平等发展目标和优先问题的讨论,借鉴国内外常用的经济性别平等监测评估指标研究成果,本文对构成留守妇女综合发展指数的具体评估指标进行替代性调整,确定的农村留守妇女发展重点指标包含7个维度,并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和可用数据的质量,在计算综合指数时对各子指标领域的综合指数和各项具体指标赋予了不同的权数。农村留守妇女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使用的两个一级指标、7个具体指标。

(一)农村留守妇女个体发展指标体系

1.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和家庭地位状况维度及指标。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和家庭地位状况维度下设13项指标,包括夫妻之间的联系方式、沟通交流内容、两性生活、家庭决策权、劳动分工等。妇女的婚姻及家庭地位反映了妇女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婚姻关系、家庭责任和家庭两性成员对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分享。因此,这13项指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妇女婚姻及家庭地位的现实状况,也被参与评价者所接受。

2.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经济状况维度及指标。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经济状况维度下设8项指标,具体包括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主要经济支出、夫妻各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家庭生活耐用品、经济支配权等。在中国,农村妇女的基本经济资源是“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及从事有酬社会劳动的机会。经济收入和价值回报关系到农村妇女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水平与经济安全,是经济性别平等的重要方面,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妇女家庭经济的现实状况。

3.农村留守妇女身体健康与心理状况维度及指标。农村留守妇女身体健康与心理状况维度下设6项指标,包括身体状况、就医情况、心理压力、心理愿景等,重点要了解妇女健康保健意识、医疗保障状况和心理健康主观感受。近年来,农村妇女生育等方面的生命安全问题基本得到保障,但身体健康改善、保健意识、心理健康等内容是妇女全面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二)农村留守妇女社会发展指标

1.农村留守妇女娱乐活动与自我发展维度及指标。在指标体系的研究中,专门设计了农村留守妇女娱乐活动与自我发展的维度和下属4项指标,包括娱乐闲暇活动、参加组织协会、参加培训意愿、学习发展信息获取等。农村妇女的娱乐活动主要体现她们拥有休闲的时间,以及在该时间内从事活动的内容两个方面。农村妇女在务农和家务劳动以外,是否有时间参加相关组织协会,参加培训,直接反映妇女的发展状况,是评价其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

2.农村留守妇女享受政治权利维度及指标。农村留守妇女享受政治权利维度下设的3个指标,能够解释该维度内容,具体指标有基层管理者的选举权、人大代表的选举权及与男性平等的各权利。妇女对政治权利的享受,表明妇女在国家政治经济中所处的真实地位,以及男女享有政治权利的差异,是妇女发展的重要标志。

3.农村留守妇女生产劳动及社会环境现状维度及指标。农村留守妇女生产劳动及社会环境现状维度下设7项指标,包括家庭耕地面积、生产结构、生产劳动时间、农业生产困难、交往群体等。妇女生产劳动强度、时间长度及劳动环境问题,是妇女发展评价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对该系列指标的关注能够更好地对农村妇女发展进行评价。

4.农村留守妇女子女教育状况维度及指标。农村留守妇女子女教育状况维度包含7个指标,主要是子女教育责任、亲子交流、管教方式、子女教育困难、子女期望值等。农村妇女对子女的教育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成才,因此,农村妇女对子女教育的认识状况、管教方法和教育要求,无疑是衡量妇女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之一。

三、结语

农村留守妇女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在客观评价数据的基础上深刻地反映农村留守妇女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客观数据结合在一起分析将更具有说服力。同时,由于地域文化和留守个体的差别,各个维度指标并非平均地体现出农村留守妇女的发展现状,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

参考文献:

[1]蒋永萍.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与应用[J].妇女研究论丛,2006,(12).

[2]侯公林,洪顺姬.妇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展的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12).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2)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家庭经济收入 家庭教育水平 心理健康

从古到今,大量贫困家庭的学子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案例屡见不鲜,主流媒体对此的报道和过度宣传会让人误以为“寒门”和“人才”、“成功”存在紧密联系,似乎出身寒门者更容易成才并获得成功。然而,较少为人关注的是,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大量研究显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在当代医学模式的改革上,出现了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趋势。心理健康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代各类群体中,虽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其他群体,但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现率要高于其他群体。至今,全国各高校已发生多起心理不健康致死案件,其中多起事件起因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有关。

一、家庭经济困难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一)家庭经济困难界定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颁发的8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各高校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通常衡量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会参考各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当前,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意义。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资助体系。各高校按照国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建立起各自的操作模式。

然而,在各地各高校的实际认定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如何准确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上存在一定难度。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指导意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需要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但是现实社会中会存在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也能盖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的公章,甚至存在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盖公章时却被拒之门外的现象。此外,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一,城市与农村的经济状况存在差别,因此,来源于不同地区和城乡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判标准的相对性,在认定工作中不能以家庭经济状况为单一指标进行衡量。一些研究者引入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这一多维因子来衡量学生家庭情况,这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更加客观并符合实际情况。

(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界定及衡量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家庭环境。社会学研究显示,起初的家庭环境量表主要测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即测量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最近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是简单的单一变量,它反映了个体的人格特质及其所处环境的特点,包括:较高的智力、勤奋、坚定、上进、长辈的鼓励乃至婚姻状态等诸多因素[1]。例如Cassidy和Lynn所做的一项追踪研究发现,个体在16岁时的智力、成就动机、外向性、心理稳定性和所受到的父母鼓励等因素,能有效地预测其到23岁时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2]。由此可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仅是家庭经济和教育水平的代表,更反映了父母乃至其祖父母的多种人格特质,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创造的家庭环境。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是家庭成员的社会与经济地位的衡量,根据家庭成员获得或控制的社会资源数量进行的社会层级划分。这些社会资源通常包括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这一概念已经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用以衡量个体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

当前对于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测量通常从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收入状况及职业等级三个维度进行。不同的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会选择不同的维度,有的选择其中一种,也有的研究者综合几种。但是,研究者发现,在职业等级评价上还存在诸多的缺陷,比如不适合测量无工作的人,而且职业等级的划分会过于主观化,导致当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分类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性。综上,更多的研究者使用受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两个指标衡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存在过大的差异成为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不公正因素。通过对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查研究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显著相关性。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会妨碍学生的心理发展。

(一)低家庭经济收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群体总数的五分之一,而普通大学生心理不正常的人数是普通大学生这一群体总数的十分之一。很多研究者在探究不同地区家庭经济情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影响时,发现较高家庭经济收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来自较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总体而言,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低于较高家庭收入大学生。

1.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水平较低,社会支持水平较低。

较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研究显示,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度偏低,他们缺乏可使用的支持因素,他们对社会支持的感受性也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因此,在面对压力时无法获得及时、必要的心理支持,从而影响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3],这可能与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体验到的压力源更多及压力值相对较高有关。有研究显示,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面对的压力源与一般大学生存在差别,家庭经济困难通常是造成他们焦虑等负性情绪的首要生活事件。此外,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自我体验到的压力更大。

2.消极情绪发生率更高,自评症状显著存在。

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中,普遍存在自卑、封闭、焦虑、敏感、敌对等负性情绪。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时,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可能以躯体病痛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会更内向、存在更多的内心冲突,道德更加自律,更容易体验到焦虑、敏感,并且敌对情绪更容易发生。其中,低家庭经济收入的女生更容易表现出恐怖、焦虑及人际敏感。

目前,在考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90项症状清单是常用的测量工具。最近,常被用于各高校筛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研究表明,除精神病性以外的所有项目,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均显著高于非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4]。家庭经济收入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较低家庭经济收入的学生是发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

部分来自低家庭经济收入的学生由于经济拮据,视野局限和交往能力欠缺,一时无力改变现状,容易产生敏感、自卑,继而出现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弥散性的仇视心理而出现偏执、敌对等一系列偏激的心理行为[5]。因此,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更需要身边人的关怀、尊重、支持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二)家庭受教育水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大学生在身体、心理发育过程中,外界不良环境因素极易使得他们产生各类心理问题。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及计划生育导致的独生子女的普遍性,父母对子女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可是对于如何正确引导儿女心理健康成长,对很多家长来说,是很难把握和调控的。有研究显示,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其《90项症状清单》各症状因子分值越高。

有研究显示,家庭受教育水平与学生获得社会支持呈现出显著性的相关,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即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获得社会支持较少,尤其是主观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较少。有学者认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不是客观显示,但是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变量/中介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有研究发现,主观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极为重大,主观支持水平低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

三、结语

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评定学生困难与否或者困难等级的主要标准是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或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因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和城市农村的双重差异,来自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城市、农村的学生,他们的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导致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的判别标准是相对的。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不能以单一的家庭经济状况标准来衡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包含受教育水平、父母的职业和家庭收入三个维度,只有综合这三个维度才能更好地衡量家庭的状况。

社会经济地位的过大差异成为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不公正因素。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与拥有较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在家庭收入这一维度上,低家庭收入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水平较低,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在《90项症状清单》的测量中,他们在除了精神病性的其他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上,呈现出较高的水平。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这一维度上,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学生,其《90项症状清单》各症状因子分值显著高于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学生。因此,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中,国家、学校除了要给予学生经济资助外,更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理上的帮助与扶持。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工作者应该通过各种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方法引导、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接纳自己;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可以为他们提供条件改善自身经济水平,如勤工俭学等,并协助他们通过各种合理途径改变现状;各高校管理层可以从制度上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使他们在实践中自强自立,走出自卑、敏感的阴影。

参考文献:

[1]任春荣.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的测量技术.教育学报,2010(10).

[2]叶婷,吴慧婷.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心理学探新,2012(32).

[3]佟月华.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2003(4).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3)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较快,到2008年底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1840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6.1%,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位居第5位。但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省内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这种不均衡现象,不仅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准确评价和分析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况,不仅对缩小河南省区域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有借鉴意义。本文以18个省辖市为区域分析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较系统、客观地分析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差异程度,并提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仅要考察经济发展状况,还应考察社会发展状况,因为社会发展状况是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结果,社会发展状况反过来会影响经济发展状况。这就需要一种综合评价的方法。另外,通过综合评价还有助于我们发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总体发展水平的因素,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个地区的发展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上。为此,本文依据可获取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功能性原则、非重叠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选取反映经济发展实力水平、经济发展潜力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的3大类共 17个单项指标, 构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所用原始数据均来自《河南省统计年鉴(2009)》。

三、实证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过程

整个分析过程借助 SPSS19.0 软件完成。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从略), 求 R 的特征值以及贡献率。根据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主成分作为初始因子。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主成分有3个,累计贡献率达到85.776%。可见,选择的3个主成分,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已能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同时,因子方差在0.785-0.989之间,说明全体变量能较好地被3个主成分解释,选择3个主成分的信息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和代表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高低。

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的目的不仅在于找出主成分,更重要的是知道每个主成分的意义,以便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在经济发展指标X1、X2、X3、X4、X5、X6、X7、X8、X9、X10等几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可以把第一主成分F1命名为经济发展因子,其贡献率为47.446%;第二主成分在经济发展潜力指标X11、X12、X13、X14、X15上有较大的载荷,可以把第二主成分F2命名为经济发展潜力因子,其贡献率为30.739%;第三主成分在社会发展指标X16、X17上有较大的载荷,可以把主成分F3命名为社会发展因子,其贡献率为7.591%。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中的系数可以得出因子得分函数如下:

F1=0.945X1+0.856X2+…………+0.161X11+0.421X12

F2=-0.184X1+0.462X2+………+0.198X11+0.474X12

F3=-0.0567X1-0.184X2-……… +0.935X11-0.652X12

由因子得分函数利用 SPSS19.0进行计算得到各市的3个因子变量得分。由于选取的3个主因子对各区域综合发展水平所能解释的能力不同,即它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贡献率各不相同,因此,为了求得一个能够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分数,以其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建立描述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模型如下:

F=F1*0.47446+F2*0.30739+F3*0.07591 转贴于

由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模型利用 SPSS19.0计算得到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得分结果 (见表2)。

(二)结论分析

综合得分值的意义,综合得分大于0,说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于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小于0,说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值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从综合评价表可以看到,综合得分位居第1位的郑州市和位居最后1位的周口市相差6.33。综合得分为正值的区域有郑州市(5.19)、洛阳市(1.16)、济源市(0.65)、焦作市(0.61)、安阳市(0.11)、新乡市(0.08)6个省辖市,这说明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的区域不足一半。其中,这6个省辖市,也有很大的差异,位居第1位的郑州市和位居第2位的洛阳市相差4.03。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基本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河南省内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经济发展方面,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措施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和投资

省政府应通过政策支持、财政倾斜、社会资助等手段加大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的投入,完善落后地区的管道、通信、交通、电力、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落后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尽快与周围地区形成畅通的交通网络。还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特别是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落后地区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同时,在落后地区推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科技人员,发挥他们在本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设“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进行奖励,吸引在经济发达地区懂技术、有管理能力的人才,鼓励学有成就的名牌高校毕业生和高学历高职称的科技人才回本地区工作。

(二)优化各区域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水平和投资率,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承接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在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快转变职能,改变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和手段,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建设和完善要素市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扫除行政壁垒障碍,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取消一切限制民间资本投资的不合理规定,给予各市场主体以均等的投资机会,鼓励和支持各地区的金融机构改革,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4)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位商 价值链

区域产业集群的萌芽、产生、发展并且逐渐走向成熟,需要一个从自然发展到有序协调发展的过程。按照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本文提出发展产业集群三个核心步骤,即产业集群现状分析、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分析和提出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措施三个阶段。发展产业集群,首先应了解产业发展基本状况,识别出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阶段;然后,结合产业集群概念、构成要素等内容论述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找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一定方法深入分析制约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根源;最后,提出快速实现产业集群、发挥集聚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并构建发展产业集群的支撑体系。

一、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产业发展历史、形成过程;地区产业的产生及发展是认识产业基础的首要条件,从早期产业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判断产业特点及发展态势可为正确定位产业、明确该产业的发展局限提供依据。可通过二手资料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来收集地区产业发展和形成过程的相关资料。

2.产业布局状况及关联产业;产业布局状况及关联产业发展状况等内容是形成集群的基础性要素,大量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靠近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显著表现,通过区域产业分布状况图,可以比较清晰的判断产业布局状况以及集群的分布地理特征。

二、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1.产业集群的识别。产业集群的识别是指辨认区域产业集群是否存在。对于区域产业集群程度不高,集群状况不明显的地区,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来识别该地区是否有产业集群。国外产业集群发展历程较长的一些国家或区域层面已制定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区(或地方生产体系)的识别标准,且通过实践表明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不易过于严格,这为本文提供额借鉴。对产业集群的识别多数采用区位商法,即区位商法是指通过区位商系数来判断区域是否存在产业集聚的现象,通常是定性研究的基础。区位商系数LQ=(Eij/∑iEij)/(∑jEij/∑i∑jEij)的经济含义:一个给定区域中产业占有的份额与整个经济中该产业占有的份额相比的值大于1意识着给定区域的产业相对专业化。在大多集群辨认研究里,LQ大于1.12表示高水平的专业化,特别是一个集群占有区域经济20%时就被认为是“亮点”(Luxembourg,2003)。

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制定产业集群识别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考虑到产业集群的复杂性和已有的实践经验,识别标准的制定不易过分严格。根据产业集群概念、构成要素的研究以及集群的发展,按照整体性、具体性、可比性、可行性的要求制定产业集群识别标准如下:

一是产业由众多类似或相关企业和机构共同构筑。

二是LQ大于1,且群体中至少存在产业价值链上的2个有关部门。产业的区位商系数体现了区域产业相对于整体经济中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LQ大于1说明比整体经济中产业的专业化水平高,LQ越大专业水平就越高。产业集群核心是相关产业的集聚,产业链(或价值链)各环节地理区位聚集将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创新。产业价值链至少有2个有关部门能够表明产业内部已具有关联性。

2.产业集群基本状况分析。只有清楚认识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才能发现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状分析主要包括对构成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即资源影响因素,基础设施影响因素,企业战略结构影响因素、供应商与相关辅助行业影响因素、国内市场影响因素、国际市场影响因素等六个方面内容的分析,并就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三、产业集群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通过与发达地区集群进行比较和进行专家调查的方法,对研究对象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及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1.与产业集群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作对比,找出发展中存在的差距。根据产业集群构成要素的一般内容,选择国内同行业发展成功的地区产业集群作为比较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调查和二手资料收集进行对比研究,以分析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2.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找出制约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因。

四、发展产业集群策略研究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产业集群都是通过企业的衍生等方式逐步自发形成的。但是,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集群,完全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政府扶持发展而成。即政府应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根据区域现实特性,确定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策略,构建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经过一定的时间,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完全可以培育成型。

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由市场力量自发形成;二是由政府培育形成的。

1.解决现存问题。根据对集群现状的总结分析及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就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集群的快速发展。

2.建立支撑体系。目前,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有效途径,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着眼点。本文结合产业集群理论,通过对发展产业集群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发展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构建出发展产业集群的支撑体系以保障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经济地理,2001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5)

关键词:全域旅游;秦巴山脉河南片区;区域空间均衡模型;主体功能区

一、引言

新常态下,国民旅游需求的增长与国家发展的需求相吻合,旅游业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旅游发展战略价值的到广泛认可和关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从根本上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激发旅游发展动力,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秦巴山脉地区历来是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集中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中涉及省份最多的片区,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导下,该区域将成为影响中国整体发展的重大功能区域。而秦巴山脉所覆盖区域的西宁、西安、郑州、重庆等城市又是“一带一路”规划所提及的重要节点城市。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与全域旅游强劲势头下秦巴山脉地区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秦巴山脉河南片区能否把握该机遇为中原崛起贡献力量,将取决于正确的战略选择和发展战略的制定。

二、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概况

秦巴山脉地处我国地理中心区域,共覆盖了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的20多个区市地区,该区生态价值突出,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确定为生态功能区保育区。而河南片区是秦巴山脉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成分,涵盖河南洛阳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和南阳市四个省辖市属的17个县(区、市),包括:洛阳的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平顶山的鲁山县、叶县,三门峡的陕州区、卢氏县、灵宝县,南阳的卧龙、南召县、镇平县、方城县、内乡县、淅川县和西峡县等。

从社会概况来看: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所覆盖的4个直辖市属17个县(区、市)总人口为1100万,占秦巴山脉地区总人口的19%,占河南总人口的11%。该区域面积近40000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4%。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是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89万、贫困村1270个,占河南省贫困人口的16%。该区域城镇化率较低,秦巴山脉河南片区4个省辖市内的城镇化率均低于河南省约1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约20个百分点。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艰巨。

从经济概况来看:首先就产业结构而言,秦巴山脉河南片区17个县(区、市)的三次产业已经初步完善,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68.58亿元、1512.65亿元、1014.32亿元,分别占全省增加值的11.3%、8.5%、8.0%。就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情况而言,以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三次产业比重不尽合理,经济发展以第二产业拉动为主。17个县的GDP超过全国的仅有4个,其中以灵宝市为最高,超过全省的有6个,即该片区70%以上的县(区、市)人均生产总值都低于全省平均值。2015年各县(区、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及GDP如表所示。

从生态环境状况来看:秦巴山脉河南片区“强生态环境”特征突出,该区域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态环境良好。区域内森林覆盖率高,达到51%,占整个秦巴山脉地区的10%,区域内有部级森林公园10个,部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

从旅游发展状况来看: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资源品味极高,以历史文化价值尤为突出,有遗址遗迹类资源543处(如南阳西峡恐龙遗迹园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处(医圣张仲景祭祀等)。该区域文化底蕴深厚,融汇了以郑州为代表的中原黄河文化,以武汉为代表的荆楚文化,以西安市为代表的西北秦文化以及以商洛、汉中、安康为代表的巴蜀文化,四大文化在此处融汇贯通、交相辉映。

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众多,17个县(区、市)共7230个单体资源,涵盖了8个主类,其中部分旅游资源级别较高(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处、省级88处),以平顶山鲁山县旅游资源数量最为众多,且以自然旅游资源居多,单体种类中以地文资源尤多。

三、基于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主体功能区定位

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是指,由经济发展状态(Di1)、社会发展状态(Di2)和生态发展状态(Di3)构成的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Di)在标识区域(Ri)内大体趋于相等。即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可能由于社会或生态环境良好,而并不比经济发展水平高但社会和生态环境不佳的区域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低。

实现区域空间均衡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区域内各影响因素能够最大限度地在空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根据这一模型形成的不同主题功能区可以实现各主体功能区的经济、社会、人口、生态环境各要素的适时转换,从而实现区域各空间综合发展状态的均衡和谐。

设区域Ri和区域Rj的人口总量为Pi和Pj,则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就是:

其中,Di、Dj、Pi、Pj分别表示区域i和区域j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和当地人口总量;m=1,2,3...;Di1和Dj1是经济发展效益;Di2或Dj2是社会发展效益;Di3或Dj3是生态环境效益,该模型追求区域i和区域j的综合发展水平相当。

全域旅游的理念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依据也是在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情况下,旨在促进区域分工,实现优势互补,缓解资源环境矛盾,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因此,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空间均衡模型进行改良,加入旅游要素,以期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打破各县区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小而全”的发展所带来的恶性竞争和无序开发,为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得到新的区域空间均衡模型,即:

四、基于区域空间均衡模型的战略制定

区域空间均衡模型的提出是为了能够通过区域间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合理分配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与全域旅游“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的“八全”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全域旅游理念引领下,划分不同主体功能区,依据区域空间均衡模型,结合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实际地理区位,实现该区域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

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17个县(区、市)的平均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为0.035,低于该值的县(区、市)为洛宁县、宜阳县、嵩县、汝阳县、鲁山、叶县、卧龙区、镇平县、方城县、淅川县。从行政区划与地理区位上来看,该10个县全部位于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东半部分。从各指标情况来看,这10个县(区、市)均属于人口较多,经济发展状态相对落后的区域。高于平均综合发展状态人均水平值的县(区、市)有7个,为栾川、陕州区、灵宝市、卢氏县、南召县、内乡及西峡县。

从主体功能区定位来看,洛宁县、宜阳县、汝阳县、卧龙区、镇平县、方城县、淅川县以及平顶山的鲁山、叶县属于重点开发区,应积极推进该区域的工业化进程,适度集中人口、产业,形成产业聚集态势;充分挖掘区内生态与旅游资源优势,深度挖掘资源特色与文化品位,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践行全域旅游理念,该区域一直以来是重要的农业区域,应采取旅游+农业的模式,形成产业全域,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形成服务全域,创新旅游活动,形成天天有民俗、月月有节庆的时间全域;另外,该区域人口较多,应适当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教育体制建设,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培养知识型人才。

伏牛山主脉所经过的栾川,嵩县以及西峡、南召地区是拥有着最高的生态价值和旅游资源潜力的地区,该区域从生态涵养角度来看,是重要的生态调节地区,因此该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定位为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该区域的发展战略是基于优越的生态条件及特色地域文化,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适度发展文化旅游及水经济产业,限制其他生产建设活动,保障该地区的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灵宝、陕州区、卢氏县以及内乡县以应为优化开发区。该区域经济势能良好,环境承载力较高,经济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陇海铁路南缘(洛阳-三门峡-豫陕界段)。该区域的发展战略是充分发挥良好的经济和区位优势,摆脱以往单纯以第二产业拉动的路径依赖,实现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充分利用现代产业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融合发展模式(互联网+),以旅游+的思维融合一、二、三产业,优化该区域产业结构,抓住国家规划倾斜机遇,促进该区域健康持续发展。

五、结语

本文创新性的以全域旅游的视角改良了区域空间均衡模型,考虑到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涵养作用突出,在原来的区域空间模型基础上加入了旅游因素,由于旅游业素来有“无烟产业”之称,旅游因素的加入使得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发展战略能够更加符合绿色循环发展理念。通过对秦巴山脉河南片区17个县(区、市)社会、经济、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的分别测算,得出各个区域的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辅以主体功能区划的方式抓住各区域的核心使命,结合各区域实际的地理区位属性,以生B保护、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指引,将17个县(区、市)分别归类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等,从而制定符合各个区域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

文章的局限之处在于在选取社会、经济、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时由于县(区、市)数据资料的不齐全,指标因子相对单一,若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数据资源,则可得出更具有科学性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关于呈报协同推进秦巴山区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建议的报告[R].北京:中国工程院,2016.

[2]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会议资料[Z].洛阳,2016.

[3]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与信息化政策资料汇编[Z].郑州: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

[4]邓文英,邓玲.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研究――基于空间均衡模型[J].经济问题探索,2015,(10):68-72.

[5]常海鹏.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刍议[J].经济视野,2016,(8):252-253.

[6]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131(3):130-135.

[7]李振京,冯冰,郭冠男.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实践综述[J].中国经贸导刊,2007,(7):18-20.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6)

[关键词]劳动关系 劳动者 主体地位 综合素质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10)04-0172-05

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增强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改变“强资本、弱劳动”现状,促使劳动关系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社会转型期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所谓劳动者主体地位,是指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与文化环境下处于一定的劳动关系之中并受其制约和决定的、以劳动者权益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劳动者自身利益的实现程度。在计划经济时代,劳动者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翁的观念极为深刻地根植于劳动者思想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劳动者在对“主体地位”的观念认识上产生如下特点:

1、劳动者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产生危机感。在市场化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在我国全部从业人员中,大约有45.2%的人成为雇佣劳动者,由于企业用工制度及分配方式的改革,劳动者从过去的“主人翁”变成劳动关系中不具有产权和经营权的劳动者,这种变化使部分劳动者一时难以适应,产生被剥夺感和失落感,甚至导致心理失衡,进而怀念过去那种平稳、缓慢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形成买方市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劳动者在激烈的劳动竞争中深感竞争乏力,面对市场经济的风险充满了压力感、无助感,加重着劳动者生存的危机感,更使其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产生危机感。

2、劳动者的阶层意识初步形成。在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日益明晰,劳动者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这不仅表现在客观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中劳动者具有共同的地位和权利,而且表现在劳动者对自己的社会身份与地位的自我认同上。劳动者阶层意识的自我认同使其对变革中的劳动关系及现实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和权利有了新的认识,减少了思想的空泛性和盲目性。

3、劳动者在维权意识形成过程中提高主体地位的自主性。劳动者的自主性是劳动者主体地位观念的核心内容和主导因素,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深刻地反映了劳动者自我劳动权益保障的强烈愿望。具体表现为:劳动者为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而表现出来的参与国家事务及企业民主管理的当家作主意识;劳动者为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而表现出来的竞争意识和劳动积极性;劳动者为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表现出来的对自己的职业行为、劳动成果及社会形象而采取的认真负责的精神;劳动者为维护自己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而表现出来的追求平等的意识。

分析劳动者主体地位观念产生如上特点的原因,可以看出劳动关系的多元化、市场化对其产生了重要冲击和影响,但他们的主体地位也在契约化、法制化的过程中追求实现。

1、劳动关系多元化的变革态势,决定劳动者主体地位的不平衡性。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得到迅速发展,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利益分化态势,企业劳动关系受不同的所有制关系、分配方式以及管理方式的制约和影响,形成了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三资企业劳动关系、乡镇企业劳动关系以及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代表不同的利益关系,它决定受其制约的劳动者利益的实现程度,从而使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2、劳动关系市场化的发展趋向,影响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发展,劳动者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劳动力市场,从而拥有了自主的就业权利和择业自由。同时,企业在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中,逐步从对国家的依附中剥离出来,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和生产经营实体,并且在企业用工、工资分配等诸多方面拥有自。在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关系双方均被赋予了以各自利益为基础的各项权利、义务和责任,引起原有利益格局的调整。但是在“强资本、弱劳动”的社会状况下,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更处于弱化状态。

3、劳动关系契约化的发展要求,保障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形成。劳动关系的本质是以劳动者为利益主体的一方与以支配或使用劳动力为利益主体的另一方的全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劳动者地位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劳动关系双方力量的对比状况,并在调适和解决双方利益差别与矛盾的过程中实现。在此过程中如果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利益得到保护,必须通过国家公权力的制约实现劳动关系利益的平衡。劳动关系调整的契约化方向,使劳动者权益保障通过诸如签订劳动合同、集体民主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依法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等法律手段予以保证,从而促进着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形成。

4、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法律约定,促进劳动者主体地位的确立。我国《宪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职工在国家和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我们进行的改革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相联的,只要社会主义制度没有改变,职工在国家和企事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就不应该改变。在劳动关系中确立和保障劳动者主体地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职工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基础和具体体现。企业以市场为取向,在转机建制中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必然引起企业内部利益关系的调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保证职工主人翁地位与企业改革的实际相契合,是维护《宪法》、遵循法规,促使劳动者主体地位形成的关键。

二、当前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伴随劳动关系的变化,劳动者的思想观念素质、文化技术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发生着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对于这些变化、特点及问题应给以充分重视。

1、劳动者思想意识与行为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劳动者思想意识与行为观念是劳动者综合素质的“灵魂”,是劳动者在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表现出来的基本品行和素养。在向市场经济发展转变及受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下,劳动者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体现出从理想到实际的追求;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时更多地体现为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兼顾;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

系时从平均主义转变为平等竞争意识,进而追求更加公正公平。同时,劳动者组织意识日益增强,更多的劳动者在强烈希望现有的工会能够真正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利益的同时,也试图通过参加“同乡会”、“兄弟会”、“姐妹会”等组织维护自身的权益。

2、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与经济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具体体现为智能素质,是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核心”,是指劳动者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技术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科学文化素质及专业技术的智能因素总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有较大提高,但总体来看仍普遍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结构性用工短缺与结构性冗员并存现象突出,成为制约我国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妨碍劳动者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等合理劳动权益实现的重要问题。

3、劳动者的身心素质亟待提高。劳动者的身心素质具体体现为体能心理素质,是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载体,包括劳动者生理、心理的生长发育及功能情况,是劳动者对社会各种刺激的感觉、调适和耐受能力,是人体生理组织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当前,我国劳动者的身心素质亟待提高。我国很多行业职业病发病率都非常高甚至为世界首位,导致青壮年劳动力数量大量下降。同时,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者的心理调适能力与耐受能力从总体上有所增强,但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渐突出,部分劳动者的心态失衡,同时心理冲突与心理危机问题日益明显,由此导致的突发事件与极端行为时有发生。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劳动者的思想观念素质、文化技术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因素既有劳动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也有经济社会和文化观念的环境原因。

1、劳动关系的变化对劳动者思想观念及心理状态产生重要影响。计划经济时期,劳动关系最显著的特征是强调劳动关系的利益一致性和共同性。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利益格局发生较大调整,作为劳动关系双方的地位、权力及相互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劳动关系呈现出利益分化、利益驱动及在利益分化、驱动中追求利益协调的特点,这种变化特点对劳动者的思想意识、行为观念及心理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客观角度分析,劳动者从过去的“主人翁”变成劳动关系中不具有产权和经营权、只能依靠劳动力而生存的劳动者,从而产生失落感和被剥夺感;从主观角度分析,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较为平稳、缓慢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劳动者的观念、素质及心理状态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劳动者深感竞争乏力,因而充满恐惧感、危机感、压力感、无助感。

2、“重资本、轻劳动”的经济社会因素影响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劳动关系诸多问题的产生与“重资本、轻劳动”现象紧密相关,并成为影响劳动者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原因。首先,资本短缺、劳动力过剩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的自由度与劳动的束缚度形成了鲜明对比,资本的自由度在全球范围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水平,而劳动的束缚度却由于市场供求、产业结构、技术要求、政策倾向以及地理空间等多种因素有增无减,由此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整体格局。其次,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部分干部和部分地方政府过分强调经济发展指标,将招商引资、拉动GDP增长作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加重了“重资本、轻劳动”现象的形成。再次,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地位与话语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而劳动者的声音在社会发展中极其微弱,社会文化受财富和资本的影响造成的轻视劳动和劳动者的心理使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失衡。

3、“重学历、轻技术”的文化观念因素导致忽视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培养。技术工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技能型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但社会上存在着较为浓厚的“重学历文凭、轻技术能力”的文化观念。从家庭角度分析,望子成龙是中国老百姓固有的观念,只要有一线机会上大学谁也不会放过。从社会角度分析,社会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在强调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重要性的同时,忽视技术工人在企业生产和发展中的作用,由此造成了社会上以培养高级技术工人为目标的学校减少的趋向。据劳动保障部统计,技工学校个数由1997年的4395个降为2006年的2880个,随着国家对技术教育的强化重视,至2008年也仅回升为3075个。从企业角度分析,在企业培训中存在重视管理人员培训、轻视技术工人培训的观念。同时,在职工培训方面我国已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德国培养一个一线工人平均要花费6-7万马克,约合人民币23-27万元,而我国企业职工每人每年的培训费不足百元,韩国每年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我国对整个教育的投入总数,其中职业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极低,在全国每年新增的劳动者中有近30%的人根本不经任何培训就走上了工作岗位。

三、劳动者主体地位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不断提高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与综合素质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需要,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

1、努力营造并不断强化维护劳动者主体地位的观念和氛围。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神圣职责,也是发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群体的分层愈来愈细化、社会利益主体愈来愈多元化、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多样化,但劳动者永远是社会的主体,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强化的观念不能改变,“让尊严伴随普通人的生活,让劳动者体面劳动,让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应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硬道理。让劳动者有尊严、受尊重,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完善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更需要确立改革以人民群众为本的意识。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最终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如果为改革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劳动者不能享受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我们的改革也将失去应有的价值与意义。“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是劳动者的社会,是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

2、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保障劳动者主体地位的体制。在劳动关系多元化、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已受到很大冲击,尤其是随着当前我国社会改革已由初期普遍受益局面转变

为部分受益、部分受损的复杂格局,就业问题和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已成为社会面临的最突出难题,并且已成为导致社会增多、引发社会风险的直接原因。面对当前我国劳动者利益受损、劳动者地位下滑甚至成为“弱势群体”被边缘化的状况,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样化分配方式的前提下,加强制度和法律建设,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保障劳动者主体地位的体制机制,切实维护和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维护和保障作为最广大社会阶层的劳动者的劳动权和收入分配权。首先,要通过制度和法律形式确立劳动力产权的体制。劳动产权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以劳动作为价值尺度和价值实体的社会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在“强资本、弱劳动”的社会环境中,劳动产权一直未得到社会的重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要得到维护,就必须切实保障劳动者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一样,以劳动力产权平等地分享自己剩余劳动成果的权力。其次,不断完善就业促进与社会保障体制。“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需要,劳动岗位是劳动者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首要体现,城市“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乃至“绝对贫困层”的存在,大都产生于传统体制中下岗、失业和较早退休的职工,在努力促进新增就业人员就业的同时,如何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渠道、大力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失业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出台更多优惠政策以利于失业者及早就业,是维护弱势劳动者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同时,对于难以再次就业的弱势劳动群体,要切实建立健全社会化的保障体系。再次,切实建立并强化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的体制。职工民主参与是企业劳动者主人翁地位得以实现的具体体现,在多元所有制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职工民主参与作用,既是维护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的需要,更是充分调动劳动者内在智慧、促使劳资双方平等协商实现共赢的重要措施,这就需要在多元化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积极推动职工代表大会、实施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厂务公开制度、职工持股会制度等措施,使劳动者在得到重视的环境和氛围中以主人翁的态度推动企业的发展,实现劳动者主体地位,并与企业成为发展共同体。

3、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一定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引导广大劳动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劳动能力和劳动水平,努力成为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知识型工人和一线创新人才,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使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劳动者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人力资源主体的劳动者应当从自身特点和社会可能性出发,有计划、有选择地接受教育和培训,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应及时调适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保持身心健康;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劳动者素质水平偏低的客观现实,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保证经济体制的运行和发展。同时,美国、日本、韩国等部分发达国家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倾力推进全民教育,以高质量的国民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走上强国之路的经验值得借鉴。

4、建立并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切实加强劳动者职业能力建设。2008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着力强调“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强调在“鼓励支持各级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和创业培训”的同时,“对所有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并建立健全职业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促进就业效果挂钩机制”。在此过程中,首先应建立并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经费投入制度,在“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界多渠道支持的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机制为目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逐年提高各级政府财力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提高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的同时,建立健全教育投入绩效评估和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和监督的政策措施,并制订各级职业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其次,应建立并不断完善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体系。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工作,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面向新成长劳动力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在岗职工继续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同时,确立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制定出台高技能人才培养五年规划,逐步形成了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体系。同时,在职业培训过程中还应逐步建立政府出资购买培训成果的有效机制,引导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需要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也有待探讨并推广。再次,应不断创新并强化职业技能竞赛机制,使传统的劳动竞赛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从体力型向智力型及智力加体力型转变,从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复合型转变,由操作型向革新型、研发型转变,使竞赛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融为一体,通过劳动竞赛提高劳动效率,在推进劳动者学技能、学技术、钻研业务的同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注释:

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经济;产业布局;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3-0100-05

一、文献回顾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不合理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而且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布局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低碳发展背景下,其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呈现出复杂多变而相互交融的关系。因此,区域产业布局的研究也成为近年来一个热点问题。相关研究的主线有两条:一是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的理论依据及模式。曹颖(2005)研究了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的经济学、环境学及生态学理论依据,指出产业布局的经济效益要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协调一致。刘涛(2010)构建了表征产业布局模式的综合指标体系,并以南充市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吴殿廷等(2010)通过建立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耦合模型,实证表明产业布局优化必须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二是针对特定区域的产业布局的经验归纳。目前,对长三角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环渤海区域、辽宁沿海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兰西格经济区等产业布局优化问题研究已有部分成果。但是从宏观区域经济层次视角进行产业布局优化问题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本文着重拓展两个视角:一是研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产业布局呈现的新特征和新问题。二是研究区域产业布局如何与国家及各省市“十二五”规划的主攻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动态协调优化。

二、关天经济区产业布局现状及问题

(一)关天经济区产业发展及布局现状

2009年国家颁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已进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关天经济区成为西部地区继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之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经济区之一。《规划》实施三年来,关天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总量有明显提升,各个地区都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整个经济区内的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418.81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8443.83亿元,并且自2005年以来,保持着平均19.9%的年增长率,远超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人均GDP从2008年的15486元增加到2011年的25829元。经济区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从2000年第一产业占经济区内的生产总值的13.78%逐渐下降到2011年的10.36%;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则不断上升,从2000年占本经济区内的生产总值的86.22%上升到2011年的89.64%。各市(区)依据其优势资源,逐步形成优势产业,且形成了初具规模的8个部级产业园区。

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不断改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经济区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投资机会。乘此东风,关天经济区依据大开发提供的发展方向吸引资金和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和布局优化。“十二五”时期是关天经济区率先发展的攻坚期。关天经济区规划实施以来,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产业发展环境日臻完善,但是经济区产业布局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共性问题,以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各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方向为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建议。

(二)关天经济区产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产业空间分布的点状线性特征明显,集约化程度偏低。关天经济区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与其他经济区相比总面积狭小。7市1区在整个经济区内分布呈线状,从经济区最西部的天水市到渭南市,距离400公里,天水市距离西安市350多公里。城镇是产业集聚的中心区域,关天经济区内除西安市及其辖区外,其余6市1区所辖区的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总体偏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限制了产业集聚的深度和广度,规模工业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及周边。经济区内大部分地区属于农业集中区域,有部分生态保护区,这使其产业分布的空间资源更趋紧张。关天经济区涵盖的甘肃省天水市区域面积狭小,且西安到天水的交通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这给跨省区经济区域合作增加了难度。经济区整体城市空间分布呈狭长的线性结构,产业的点状及线性布局特征明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2 开发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空间布局不均衡,产业承载能力不强。关天经济区内目前拥有的8个部级开发区,产业发展的重点基本明确,但主导产业仍缺乏竞争力,影响经济区整体产业承载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现有开发区的宏观布局不合理,大多数开发区都分布于西安及周边以及宝鸡市、天水市,开发区分布呈现一市独大的格局,与经济区各主要城市的线性布局共同弱化了产业集群辐射和扩散的效应。在管理方式上,政企合一模式的弊端日益严重。开发区行政机构既是管理者,又是开发商,其在开发初期管理者的能动作用较大,但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壮大,这种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本位意识和局部利益主导开发区规划,产业雷同,开发区之间恶性竞争等。政府职能的过多介入,一定程度上使得开发区功能与区域产业的整体布局出现矛盾和冲突,影响了区域产业的发展。大部分开发区远离主城,发展综合成本增加。由于原有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的变更,新成立的开发区与老城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态势,导致其与主城各区关系微妙,协作成本加大。大部分开发区突出单一经济功能,但是随着产业聚集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原有单一的经济功能不能适应开发区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不利于产业聚集和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的空间布局的双重不平衡性,增大了区域产业发展的整体成本。关天经济区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约束日益增强。关天经济区所涉及的陕、甘两省,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陕南、陕北是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富集区域,而具有产业发展基础的关中区域能矿资源却比较缺乏。能矿资源富集区与区域产业发展中心形成空间错位性,同时能源富集区又与生态脆弱区形成空间重叠性。这种双重失衡极大地增加了关天经济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增大了整体发展成本。

4 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降低了产业布局的可选择性。黄淑芳对全国26个省区生态脆弱度的研究表明,陕西、甘肃两省都是生态极脆弱型省区。虽然关中地区自古灌溉发达,水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等资源环境条件优越,但是如今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区内各级城市及乡镇都不同程度地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约束。一方面,经济区水资源短缺。经济区水资源总量约为82亿m3,人均占有量约为370m3,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经济区人口约占全省三分之二,GDP约占陕西全省四分之三,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不到全国水平的1/8。另一方面,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极其有限,环境污染状况比较严重。关天经济区的污染排放总量明显高于环境容量。2009年关天经济区所在的陕、甘两省工业三废排放总体状况不乐观。2009年陕、甘两省万元CDP工业废气排放量分别位列全国各省区第19位和第4位(13475.6标立方米/万元和7728.46标立方米/万元);两省的万元GDP工业固体排放物分别位列全国各省区第19位和第8位(0.68吨/万元和0.39吨/万元);两省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位于全国各省区第16位和第2位(6吨/万元和2吨/万元)。两省的工业三废排放情况,表明关天经济区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

5 城市群发展与产业布局优化不匹配,阻碍了产业集群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城市群决定了产业宏观布局的地理空间,同时其发展程度也影响着产业集群集聚和扩散效应的发挥。关天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一起构成了我国中西部最大的五个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城市的关天城市群,正逐步向《规划》所设定的“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发展。与长株潭、中原城市群等相比,关天城市群有其自身规划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差距,并阻碍了产业布局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区内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城市体系结构不完善,100万~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缺位。作为经济区内唯一一个超大城市,西安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非常强,但由于城市群体系结构出现断层,特大城市的缺失限制了核心城市在整体经济区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目前经济区内大城市仅有宝鸡和咸阳两市,中心城市的影响力难以通过现有大城市的影响力向更远区域逐级扩散和传递。同时,经济区中小城市的发展状况落后,主要表现为规模小、数量少,因此难以承接来自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6 产业布局的区域合作制度安排缺失,导致产业同构、无序竞争等现象严重。关天经济区内部各行政主体尽管都有合作的动力和愿望,但由于区域合作制度安排的缺失,以及现行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和考核机制等影响,区域经济合作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由于地方利益及领导考核机制的作用,各地方政府在吸引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使区域经济整体产业发展规划无法落实,导致区域产业空间同构、布局分散,产业空间组织混乱、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无序竞争及地区保护等产业发展不良现象大量发生。特别是跨省际的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土地规划管理体制、财税管理体制、人才管理体制等方面都缺少实质性的制度保障。经济区内区域合作的法制化程度很低,有些方面甚至空白,这严重制约着产业布局优化发展。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区发展实践不协调,影响着区域产业布局的整体优化和统筹推进。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路径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与宏观产业布局优化相协调,使各行政区域在有限的投入下获得较大利益,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力求使得产业在这些区域之间呈现出合理优化的布局。结合关天经济区及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可以采取以下路径:

(一)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的硬件环境

近几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大大改善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的硬件环境。针对当前区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仍需大力推进和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关天经济区为例,应当加快拓宽经济区南北经济大通道。按照关天经济区交通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区内交通初步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最终形成一个足以支撑经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合理分工、紧密联系、互相补充、竞争有序、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需要研究“十二五”及2020年关天经济区的综合交通网络的发展趋势,研究如何加强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紧密联系,根据各个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合力安排不同运输方式的空间布局和结构,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各种交通资源。同时,各经济区之间,尤其是中西部地缘条件接近的经济区,如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区、兰西格经济区等要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宏观整体规划和建设。各经济区之间应加强联系,成立统一的协调整合机构,在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的引导下,联合出台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为区域经济合作和产业良性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二)创新开发区、产业园区发展机制,提高开发区产业承载能力

目前,我国先后批准成立的经济区已有十几个,各经济区内部级、省级开发区总体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分布不均衡,差异明显,开发区产业承载能力有限。因此,今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的开发区建设急需改善质量,提升发展的综合效益。第一,规划先行,制定开发区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的各级开发区进行分类宏观调控,使各类开发区布局、规模和结构更趋科学合理。科学规划各级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开发区群。完善各自的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规范和优化自身的发展。第二,结合经济区产业布局,提升大中城市产业园区的数量和质量。以关天经济区为例,现有部级开发区多分布在西安及周边,其他大城市或中等城市部级开发区明显偏少。因此,要加快提升中等城市部级、省级产业园区的数量和质量,以顺利承接来自中心城市的产业集聚的扩散和辐射效应。第三,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开发区发展机制。转变开发区创立初期的管理观念,理顺政府、开发区、运营商等多方利益主体的权责关系。对于条件成熟的开发区,尽快启动开发区管理体制及运营机制的改革创新。引入规范化的公司治理制度,重新定位开发区角色,分离开发区多层面的双重职能(行政职能与经营职能、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企业职能与非企业职能)。

(三)加速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城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布局的合理性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目标的必然选择。区域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的空间布局的双重不平衡性及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非常有限,使得低碳发展必须成为贯穿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一个主轴。低碳发展与产业布局关联的实现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经济区内高技术产业比重较低;高耗能产业尽管能耗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从能源消费结构和清洁能源比重等方面来看,产业低碳发展仍存在较大压力。应着力创新产业发展路径,在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战略,加快新能源等重点低碳产业发展。二是加速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为新兴低碳产业发展和布局提供空间和市场。一方面,推进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大量使用低碳型新能源、新材料,这可以为经济区主导产业和新兴低碳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新兴低碳产业与低碳城市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的低碳城市,会加速产业集聚,吸引区域外资金和技术进入低碳经济的良性循环体系中。

(四)完善城市群等级结构,提升核心城市产业集聚的扩散和辐射能力

城市群是区域产业集聚和扩散的空间载体。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依托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关天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一起构成了我国中西部最大的五个城市群。五大城市群各具优势和特点,但在结构体系上也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当加快完善城市群等级结构体系,提升核心城市产业集聚的扩散和辐射能力。以关天经济区城市群为例,其城市结构体系存在断层,缺少特大城市。因此,需要培育完备的城市群结构体系,填补特大城市的空白。相关行政部门应加快出台至2020年经济区内城市结构体系的发展规划,为经济区产业宏观布局的优化奠定发展空间等客观基础。继续强化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建设。城市群等级结构体系的完备,区域经济系统内核的不断强化,将强有力地助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升级。

(五)构建省际层面协调机制,深入推进产业布局优化的区域合作制度安排

跨省级行政区是我国当前大多数经济区的现状,协调行政区与经济区发展一直是省际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难题,也是当前经济区发展运行不顺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安排可从三个层面推进:首先,加快跨省区经济区的合作与利益协调机制的制度化建设。从产业激励和约束机制、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利益争端解决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加速构建一整套省际间经济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使区域经济与产业宏观布局协调发展,所有行政区共享合作成果。同时推进省级政府及各市地方政府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化建设,科学界定各层次政府联席会议的职能、程序、效力。其次,改革和创新与经济区发展不相匹配的行政管理体制。克服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过程中出现的无秩序、无效率、产业同构严重、恶性竞争等现象,必须解决行政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之间的不匹配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一是构建完整的行政实体机构;二是设立从事开放开发的专业实体机构;三是培育功能完备的专门派出机构。最后,提升区域合作制度安排的法制化程度,以良好的法制环境推动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国调整区域经济、地区利益和产业布局主要是行政手段,相关法律法规仍然缺乏。因此,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规章及实施细则,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规划、产业政策的实施提供法律层面的依据和保障。

参考文献:

[1][2]曹颖,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及理论依据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5):72-74

[3]刘涛,区域产业布局模式识别:指标体系与实证检验[J],地理科学,2010(2):190-196

[4][13]吴殿廷,陈启英,楼武林,等,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耦合方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4):2-5

[5]张效莉,宗传宏,李娜,等,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优化布局及实现路径设计[J],学术论坛,2012(8):171-174

[6]韦娌,北部湾产业布局优化的区域合作制度安排[J],学术论坛,2012(6):138-144

[7]盖美,赵丽玲,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12(9):22-23

[8]孙继琼,徐鹏,成渝经济区城市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纵横,2010(1):58-61

[9]昝国江,安树伟,兰西格经济区产业布局优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2):132-137

[10]胡金荣,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11(4):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