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比较政治学论文

比较政治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08 01:31:30

比较政治学论文

比较政治学论文篇(1)

学科性质指谓的是一门学科自身固有的特质,是关涉其存在发展的始基性问题,这一问题的基础性决定了理解、观照以及反思学科的根本出发点,成为自身合法性获得与学科意识确立的前提和依据。对学科性质问题的思考包含着三重向度:研究论域、方法论原则和价值立场。就内在性而言,一门学科所具有的独特的问题领域和研究对象,规定其关于自身的理解与研究方法的选择,是能够与其他学科区分,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根据。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葆有“学科自觉”与“理论自信”,不断反思和创新学科的思想主题、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建构其理论范式。同其他学科一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始终致力于关于研究领域、客体和对象等问题的深切思考。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建构是否具有合理性,能否揭示人类性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是学科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上具有内在一致性,特点在于以跨时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研究对象,是世界历史时代关于政治教化与人文养成的地方性知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内蕴着描述性、规范性和反思性三重属性,不仅是一种科学化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方法,而且在深层葆有着德性修养与境界提升的伦理向度。社会成员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能够更好地坚守信仰、规范行为和提升人格,不断求真、向善、尚美,进而实现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和践履。价值立场的问题是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的性相关联的,指研究者在实践活动中对目标选择、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等方面的主观取向,制约着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决定了对不同思想观点的评价原则和尺度。当代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境遇,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力量,探索有效的实践方式以实现人与社会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下位学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特性,即“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因此,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同于一般性人文社会科学,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决定其不能采取价值无涉的研究立场,研究主体与客体都要受到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的制约。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秉持中国式的问题意识与价值关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思想行为的评价原则和价值尺度,运用多种思想方法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入脑入心”、“知行合一”。一门学科选取怎样的方法,取决于它试图回答的问题。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的方式探寻不同国家的德育观念与实践,通达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价值理念,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价值旨归。价值认同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互动过程,只有在比较和对话的意义上,才能获得本民族文化的自我觉解。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异质文化的独特性,承认他者作为思想共和国成员的平等身份,既坚持“各美其美”的文化自信,又不失却“美美与共”的价值理想。由此可见,“‘比较’,并不是一般方法上的比较,它是一种观念,一种国际教育观念;是一种意识,一种全球意识;是一种超越,一种对本国教育的超越。‘比较’也是教育研究者的一种基本立场,一种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基本立场”[2]。

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的研究检视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的当代解读,不能脱离对其自身思想渊源与观念流变的历史梳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具有何种思想特质与理论品格,其学科内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世界性与民族性、历史性与时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纵观近20年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多重面向的,呈现为“问题意识”统领下的“对象层面”探索、“应用取向”主导下的“功能价值”研究和“主体间性”视域中的“可对话性”机制。在此,基于对国内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文本诠释,概括为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规律趋势说”,强调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葆有一般性与个别性之间的张力,旨在综合不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从总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成就与趋势。学者们普遍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比较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着力揭示当代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与特殊规律,判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学科”[3]。这种研究取向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人类德育实践的现象性描述,还有对于未来发展的预测性探索;不仅要弄清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而且要深入探讨这些现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对我国学科建设带来的可能影响,进而通过多元文化互动丰富并推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二是“经验借鉴说”,凸显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价值,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等相关学科提供其他国家的比较经验,使这些学科具有全球视野,从而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方法启示。有学者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研究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各方面,探索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发展路径,从而明确可借鉴的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4]。比较研究不只在客观上促成了国外道德理论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它也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目标实现和思想功能发挥的一个必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目的是在比较中拓展视野、发现问题、切准规律、服务现实”[5]。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了当今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拓展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准确把握人类思想道德实践的经验规律基础上,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观念示范和方法参照。三是“视野开拓说”,超越“古今”、“中外”、“我他”等两极对立思维方式,在主体间性的交往实践中,传递价值观念,彼此互动交互理解。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当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既研究世界上不同时期、地域和国度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也探讨在文化多元条件下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之间的“对话”机制。有学者提出,“比较德育是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德育进行比较研究”[6]。全球化的时空压缩效应,能够为中国社会转型提供来自早发现代性国家思想道德领域的建设经验,成为唤醒中国现代性文化自觉的推动力量。对于那些来自不同文化传统、多元方法论取向的思想观点,以期通过反思性重构而相互学习,为协同合作解决时代性和人类性的意义危机、传统失落、个体疏离以及人际冷漠等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做出建设性贡献。上述关于学科性质的回顾与反思,显明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致思路向,再现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脉络,凸显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取向,呈现为从“知识引介”到“经验借鉴”再到“时空在场”的研究意识转换,彰显出研究者的主体意识与理论自觉,以及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观念与现实关切。学科的规范化发展依赖于学术共同体的协同努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建构应积极转换思维,在视域融合中寻求多元价值理念的深层认同,确立新型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观。

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的当代思考

正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需要深刻反思一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如何推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同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合法性的论争到对学科性质问题的探求;从对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尊崇到当代多元文化样态的共生;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研读到对西方道德理论的阐释,形成了欣欣向荣、成果卓著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文化景观。面对古今中外各种形态的思想主张竞相博弈的理论境遇,如何确立文化自觉、理论自信以及思想自我,运用自身的思考与智慧,比较、确证并践履有益于中华民族时展和伟大复兴的理论形态,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进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转换与范式创新。

(一)明晰“实践性建构”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以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生产、传播和践履为内容,追求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为价值旨归的交往实践活动,具有思想启蒙、政治教化和人格培育的精神价值。政治教化与价值传承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研究主题,承担着激发道德自觉,提升精神境界,培养理想人格,维系社会整合的功能。“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使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理论素养,外化为合乎规范的行为方式,提升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实践化和大众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一种政治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道德实践活动,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目的性诉求与现实性诉求之间的彼此融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场域是由多元文化主体交互作用的实践逻辑,是思想情感、道德体验和历史经验的统合。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政治观念、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形塑着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视域融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视域不再是孤立和封闭的,是共识性理解在实践中进行的交流,不仅是历时性的,而且是共时性的。在视域融合中,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他者与自我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使对象世界按照共同体的理想重新安排,成为属人的存在方式。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论视域,它的提出传达了一种新的观念,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外部世界的中立知识,而是对人在世生存的价值关怀,是内生于人的整个社会化进程之中的。在工具理性为世界祛魅的后形而上学时代,人类共同遭遇着“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资本逻辑宰制下“物的体系”对人的本真价值的压抑;社会成员的心理与行为的单向度;精神上的自我放逐与自我矮化,以及普遍充斥着的“侈谈理想、拒绝崇高”等成为时代的精神症候。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激励人、凝聚人、鼓舞人,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7]。当代中国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当紧密围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一时代命题,吸收借鉴他者的有益经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载体,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论诠释与行为示范。依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品格,着力探索不离伦常日用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化生出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日常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二)秉持“思想自我”的研究立场

多元现代性境遇下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免会涉及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社会责任与个体权利、视域融合与学科边界等两难选择。尽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基础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智识倾向中,但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和思想主题却不能彼此代替、相互移植。每个真正的思想主体只能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去反思和解决自身所处时代的真实问题,以民族性的方式实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类性、世界性和历史性。建设中国特色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问题的特殊性出发,运用中国特有的视角和方法,秉承中国特有的思维传统,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结论和实践路径”[8]。在这一根本价值立场的主导下,需要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确立研究立场上的“思想自我”,以主体性的价值关切、全球性的理论视野,形成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中国范式。此种“思想自我”不是狭隘的民粹观念,而是对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以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信念、信仰和追求的价值属性。“思想自我”的研究立场主要包含以下思想要义:第一,研究的主体性,明确比较研究的根本要旨在于创新当代中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而非某种外国理论在中国的复制与传播;第二,研究的自觉性,主动汲取可借鉴性的域外经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形成的本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观念创新与理论提升,实现传统与现代,中华文化、西方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融契;第三,研究的针对性,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理论性的研究更是创造性的实践,应当为社会成员确立某种行为规范,为解决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实效性对策。坚守当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自我”,不仅体现在研究对象选取上更加注重本土问题的考察和分析,同时也要确立起对研究方式本身的理论自觉。因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本土化的价值正在于形成了一套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理论态度和研究方式,并在研究中力图避免陷入“普世主义”的思想误区。面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存在的各种外国政治学说和道德理论时,应自觉摒弃“价值无涉”的“中立说”和“中体西用”的“独断论”这两种研究路径,客观地审视其深层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动因,历史地理解其提出的时代语境和思想价值,避免研究中的泛意识形态化的教条主义、唯学院化的抽象主义和趋世俗化的功用主义,抱持“建设性”的批判精神,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

(三)确立“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比较政治学论文篇(2)

CENTURY比较政治制度中的“比较”是比较什么、怎样进行比较的呢?美国学者W•威洛比(W•F•Willoughby)在其代表作《现代国家政府》中,对此曾有如下论述:“……第一是关于政府的问题;第二是探讨世界各主要国家实际上如何解决有关政府的问题。对学生们来说,学习各种各样不同的政府结构和特点的大量事实并不困难,但弄清作为这些事实背景的基本原则,以求解释这些事实却并非易事。简言之,掌握各种机构、程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差异的实质特征是很困难的。这些困难还由于下述情况而更为突出,即往往由于对政治机构只作形式的、表面的说明,结果学生被引导去直接研究各个具体的政治机构,而忘记了首先应了解基本的政治原则。但是,正是这些原则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到的事实进行理论性的说明。”也就是说,在进行比较制度分析的时候,我们要掌握制度背后的基本原则,要在各自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无论纵向比较还向横向比较均无例外,这样才会把握住制度的实质和动态。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比较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关键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升华为比较内容的规律性。整个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在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标准比较分析后,形成一般结论和发展规律。

二、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平衡”

就目前《比较政治制度》的课程体系来说,大多数教材的内容体系并未能很好地体现以上要求。目前主要有两类较有代表性的教材与著作,一类是注重比较,比较的重点是基本原理,如复旦大学曹沛霖教授等人主编《比较政治制度》,还有一类情况重描述,即以国别体的形式对西方各国相关政治制度进行十分详细的介绍,如郑楚宣、刘绍春所著《当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以及田卫民、张桂林所著《比较政治制度》。不管是采用重比较还是采用重描述的教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均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种平衡:

(一)基本原理讲授与具体制度比较之间的平衡

比较政治制度是比较政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讲授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制度时,自然就离不开对这些政治制度的思想渊源、这些制度所反映的基本原理的梳理和讲解。这些思想或理论原则并非具体的政治制度,但却体现在政治制度之中,是具体政治制度的思想理论支柱,是政治制度大厦的基石。从学科角度而言,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原理,更多的应该属于政治思想史和政治理论研究的范畴。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对相关的知识有些了解,但只是了解还远远不够。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这些基本原理或重要的政治思想就不能不提及。另一方面,既然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对政治制度的比较,因此,对各国的政治制度的讲述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留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具体做法是,在简要介绍政治学理论相关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政治制度的重要方面如政治体制、议会制度、政党制度、行政制度、选举制度、司法制度等为主要的视角,对各国的具体的政治制度做出的理论概括,建立起一定的理论框架,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个案研究。

在进行个案研究的同时,重在进行比较,比较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业已建立起来的理论框架又要重视各国不同的特点及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以及缺陷。因此,在讲授课程时,应主要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以政治制度的不同方面为视角,如把政治制度分为政治体制、议会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等等;第二,在将政治制度具体分为以上几个方面的基础上,简要介绍政治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第三,讲授政治制度不同方面的特点,这是该课程的重点。在这一部分中,重点在于在比较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的框架和宏观的整体分析,这种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但又必然超出经验研究而走向抽象和概括;第四,各国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在这一部分中,要按照前面已经建立起来的理论框架来介绍各国政治制度的不同层面,这是一种描述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深度的描述与比较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为比较提供可能。

(二)国别介绍与综合比较之间的平衡

在现行的课程体系中,一般有两种倾向,一种是重国别政治制度的比较,即在布局谋篇上,选择几个代表性的国家(通常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其具体政治制度为章节,对各国相关的具体政治制度(如政体、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政党制度、司法制度等)进行介绍与评析,另一种是重综合比较,在综合比较中,一般是先介绍相关政治制度的基本原理,然后再分别从某一种制度为切入点对之进行比较,在进行比较的同时,兼顾比较各国相关政治制度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二种方法各有优点。第一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各国政治制度,对某一国家的政治制度介绍与分析较为透彻,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重点介绍了各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或者说由于过多地把握了政治制度的细节而缺乏比较的自觉性。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是,似乎对于一国特定的政治制度了解过于注重细节而遮蔽了比较的视野从而缺乏从宏观上总体上与他国进行比较。

从比较及比较研究方法的要求来看,应该主要进行综合比较才能确定事物间的异同,才能认识事物之间彼此间的联系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在《比较政治制度》课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对各国的政治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与评述,对于各国政治制度的综合比较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达不到比较的目的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注重后者的同时,也不能偏废前者。现实的做法是将各国政治制度的内容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只在综合比较时,有针对性地提一些各国政治制度特点方面的问题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三)在讲授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制度与介绍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之间取得平衡

从当下的教材而言,大多数的教材重视对西方国家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等国)政治制度的介绍与比较,而较少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政治制度无论是从理论渊源上来说还是从在世界上普及的范围而言,现行的大多数政治制度均起源于西方,并且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对于其他国家的影响更为广泛与深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点介绍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是《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重中之重。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各国有自己的国情,因经济生活方式、特定的历史、地理位置的差异也会给政治制度带来不同的影响,一些国家在总体上采用某种政治体制的同时,又带有自己的某些特色与创造,这在发展中国家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注重对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介绍与比较的同时,应给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程度的关注。

(四)我们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的分野去寻求政治文明的共识

“在比较的视野下,了解外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要更好地了解自己,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外国。”我们学习、研究、比较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包括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制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更好地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服务。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对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我们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价,不能一概予以否定,不能因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为由而一概将之拒之门外。这些都不是科学地对待西方政治制度的态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我们要借鉴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政治文明的成果,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民族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西方政治制度作为西方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不能排除在外。事实上,我国近年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完善在很多方面就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制度的部分内容,这对于推进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推进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们在进行政治制度研究时,既要考虑不同政治文明的差异性甚至冲突性的一面,又不能忽视不同文明之间融合的趋势。

三、结语

比较政治学论文篇(3)

关键词: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特点;比较方法

《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是政治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大学生中开设《比较政治制度》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科学认识,从而使其更加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有助于大学生客观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和了解各种纷繁复杂的各国政治制度;有助于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自觉地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在全球化的时代,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研究比较政治制度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结合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并且注意适当的教学方法。

一、《比较政治制度》的课程特点

(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政治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一门古老的学科,正如亚里士多德说:“人类在本性上是一种政治动物”。因此,政治学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逐步起源发展起来。政治制度研究是随着政治学研究的发展,逐步从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中分化出来,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而比较政治制度则是政治制度研究再次分化的结果,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学科发展中还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之中。

比较政治制度,顾名思义,其核心内容是国家的政治制度,而比较则是指研究的视角、方法和范围。一般而言,政治制度研究总是具体的、个别的,如本国的、外国的、或者某种政治制度。

与普通的政治制度研究不同,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是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政治制度,它总是把两个甚至几个国家某种制度综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如比较英美政治制度、比较议会制度、比较政党制度、比较选举制度等等。这是其特殊性所在。

(二)对比较方法的依赖性

在政治学的五大分支学科中,比较政治学是比较年轻的学科。比较政治制度则属于比较政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现代政治学的学科构建中,比较政治学处于极其特殊的地位。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学科领域中一个相当独特的分支学科。这种独特性来自于它对比较方法的强调和依赖。如果说政治学中的其他分支学科主要是以独特的研究领域而划分,以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来规定自身的特殊性,那么,比较政治学则主要是以其独特的方法论而有别于其他的学科,以研究方法的独特性来规定自身的特殊性;而在研究领域上,比较政治学则覆盖了其他政治学分支学科的内容,表现了特定的兼容性。因此,研究比较政治制度,就必须坚持比较这一个基本方法。

(三)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性

比较政治制度与政治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法学、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为比较政治制度学科提供了学术支撑,推动了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发展。

政治学为比较政治制度的提供了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源泉。比较政治制度与法学中的宪法学在内容上有着密切的关系,比较政治制度与宪法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些共同的内容展开了研究,可以相互印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也是政治制度生态研究的基础。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对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作用,可以为比较政治制度的提供一些相应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

因此,执教《比较政治制度》这门课程,需要教师拥有较为宽泛的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

二、《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教学方法

决定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根据课程特点,选择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基本要求,根据《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上述特点,可以运用下列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是一种历史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在19世纪经过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系统化对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主义秉持着这样一种信念,那就是要理解和判断某一事物的存在,必须观察这一事物所处的世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

这种方法注重宏观和整体,在观察事物时把这一事物放在更大的范围内,并注意该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它坚持普遍的、联系的、发展的基本观点并且试图寻找客观规律。“思维的任务现在就在于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的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指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在关注个体事物的同时,强调通过个别现象发现一般的规律,而不是被个别想象所迷惑。

因此,在讲述某一种政治制度的时候,应尽量采用系统全面的历史知识来讲解该政治制度形成的来龙去脉。通过逼真的还原制度形成的历史环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和整体上把握某种政治制度形成、发展历史以及该制度同当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丰富历史知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以今天的某些观点来想当然的看待历史问题。

例如在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时,先概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英国王位的继承历史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国内的宗教纷争、英国历史上的政治妥协传统、英国所处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形势,乃至英国国王的婚姻家庭状况等等。与此同时可以向学生推荐了一系列的课外阅读书目,如黄仁宇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洛克的《政府论》等。

(二)大量采用比较方法

《比较政治制度》是一门强调和依赖比较研究方法的课程。在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比较是确定事物间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研究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将比较看作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之一。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比较研究的方法:“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的加以研究,然后再把他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的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这种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

比较是从对比和鉴别中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是从经验事实中概括和提炼理论命题的基本方法,也是从反复发生的现象中做出规律性总结并据以预测未来的方法。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斯旺森所指出的:“没有比较的思维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不进行对比,一切科学思想和所有科学研究,也都是不可思议的。明显的隐含的比较充斥着社会科学家的著作,并且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角色之间的对比,组织之间以及社团、机构、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对比,任何人都不应该对此感到惊讶。”

因此,基于《比较政治制度》这门课程的特点,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量的使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建议主要采用的比较方法有国别比较方法(如中美比较,英美比较等)、专题或者专项比较方法(如比较选举制度,比较议会制度等)和注重价值的综合比较分析方法。在教学中还对政治制度进行纵向的历史的比较和横向的国家间比较来得出科学结论。

此外,除了着眼于政治制度本身的比较,还从制度的生长和运做环境的比较研究来阐明政治制度无法简单移植的道理。

(三)恰当设计授课内容

《比较政治制度》课程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性很强,需要大量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无形扩大了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

同时,《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本身就是具有丰富的内容,就一个国家而言,需要讲解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司法制度、元首制度、行政制度等内容,此外,在世界上还存在着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形形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同类型的基本政治制度。

因此,要想在几十个学时的课堂授课过程中,讲解如此大量的知识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这几个途径来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凡是涉及到需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地方,只是简要介绍其方法和成果要点为本课程所用,但是推荐有关的书目给学有余力和有兴趣深入研究的同学课外阅读。

第二,对于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比较,着重讲解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使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对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客观的把握。

第三,简明扼要的介绍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制度,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各国政治制度有基本了解。

第四,对各种政治制度进行较为客观的价值评价,不但讲解课本上的基本观点,也讲解教师本人的认识理解,启发学生思考。

第五,运用基本的政治理论,结合中国政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预测中国政治制度未来发展趋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畅所欲言的讨论和师生相互问答来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

总之,通过把握《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特点,采用正确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系统掌握了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较政治制度》的教学实践在历次学校教学评比中,均被评为优秀,获得了学生和同行专家的认可。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63.

比较政治学论文篇(4)

80 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可以从两大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西方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

一 对西方政治制度史的研究

总体上研究西方政治制度史的专着和论文较少。

赵霞、韩金峰着《外国政治制度史》,其中包含了西方国家如英、美、法、德等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 2000 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一书,在书中作者批判了两个误区:一是认为西方当代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二是认为西方的政治制度都是一种模式。书中指出,西方的政治制度都源于古代希腊、罗马的传统,但是各国在他们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本国特点。本书不单纯着眼于一般的政治制度知识的概述,而且还着眼与对西方政治文化背景的阐明以及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的分析。

另外,在制度史上,有学者从制度的角度去看待古代的民主共和。施治生、郭方主编的《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考察了古希腊、罗马产生和发展民主与共和的特殊历史条件及赖以生存的制度基础,并阐明了古代东西方国家发展最终都走向****主义,因而证明了人类社会发展既有共同的历史规律,又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作者从当时西欧社会、经济和政治多元化结构中探索民主和共和制度及其因素的成长、发展和演变过程,提供了对于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研究的新思路。

在国别史上,学者在西方大国英国、美国方面的专着较多。

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程汉大的《英国政治制度史》可以说是一部奠基之作,作者对于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程汉大的基础之上,阎照祥 1999 年写成《英国政治制度史》一书,继续不懈探求,深入挖掘英国政治制度的方方面面,使其内容更加丰富、翔实。 程书主要 论述的是二战以前的英国政治制度,二战以后的政治制度很少论及。 阎书填补 了这一空缺,从英国文明的起源一直论述到 20 世纪 90 年代,并进而对 21 世纪可能面临的一些情况作了展望,真正做到了“通古今之变”。 程书对 全国性政治制度论述的非常详尽,但对地方制度的阐述相当简略。 阎书详其 所略,对地方政府机构的沿革、职能的变迁做了更细致的考察。 程书对 议会制度论述的淋漓尽致,可对中世纪的中央政府机构研究相对薄弱, 阎书敏锐 的捕捉到了这一点,辟专章论述了中世纪的 咨 议会,并清晰详细地勾勒出其来龙去脉。总之, 程书和 阎书详略互补,为我们研究英国政治制度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美国的建国历史不长,但是学者们对美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较为深入。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公开出版的专着有曹绍濂的《美国政治制度史》和《论美国民主》,蒋劲松的《美国国会史》等。在上述着作中,蒋着《美国国会史》是一部专门探讨美国国会制度的创设、演变和体制模式的专着;曹着《美国政治制度史》虽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的研究美国政治制度史的着作,但该书出版于 80 年代初,学术观点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可以说是集我国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系统的阐述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的 一部着 作。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揭示了美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美国现行政治制度的确立,是通过美利坚本民族文明与欧洲外来文明结合的方式完成的;美国政治制度形成之后,并没有抱守残缺、墨守成规,而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客观环境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美国政治制度突出了制约和监督机制。

二 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

学者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又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总体上的研究;二是对政治制度各个具体层面的研究。

(一) 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总体研究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内学者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关注更多的是从阶级本质出发,揭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虚伪性,意识形态色彩较浓。如:张晔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比较》一书,作者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出发,深刻的指出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的。又如:华袆着《美国民主制漫谈》则代表了左派学者对改革开放初期国内一些学者对西方的民主制度持较为开放态度的回应。作者指出,有些人盲目鼓吹西方民主、自由,甚至宣扬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照搬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这是危险和错误的;作者着重指出美国民主制度的资产阶级本质,揭露其虚伪性,同时又肯定其形式完备和对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作用。

进入 90 年代以来,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总体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借鉴的目的来研究当代西方政治制度,无论在体系结构,还是在制度分析上,较 80 年代,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田为民、张桂琳着《外国政治制度理论与实践》一书,书中科学地界定了政治制度这一基本概念,不仅从静态上对它进行分析,而且从动态上对之进行研究。书中提出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理是人民主权、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代表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英、法、俄、德等国的政治制度。唐晓等主编的《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则不是按国别,而是按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分专题进行介绍,提供了一个比较政治制度的视角。在 杨祖功 、顾俊礼所着的《西方政治制度比较》一书中则把这两种分析框架结合起来,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综合比较分析;中篇为典型国别比较;下篇为主权国家联合体。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把政治制度研究学者关注不多的主权国家联合体纳入研究视野,主要分析了欧共体的形成与发展、权力结构、法律效力等等。

俞可平主编《当代各国政治体制》丛书,此丛书共 18 本,包括美、德、英、法、俄等西方国家。作者完整、准确、全面的介绍了这些国家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政党制度、行政制度、文官制度、廉政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监督制度和其他重要的政治制度,为国内学者进一步研究西方政治制度提供了最新基本素材。

在对当代各国政治制度研究上,学者较为关注英、法、美三国。

胡康大 的《英国政治制度》可以说是系统研究当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奠基之作,书中不仅介绍了英国的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议会制度,司法制度等基本制度,还提到了英国的文官制度和查 弊制度 ,并分析了英国的压力集团与新闻控制。

在法国当代政治制度方面, 吴国庆着《当代法国政治制度研究》 一书。书中指出,当代法国政治制度即 1958 年建立起来并 随之间 的推移而逐渐完善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作者指出,法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与制衡、法治、自由与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此基础上,他系统分析了法国自成一体的政府行政体制、“合理化”的议会制度、精巧的司法制度、两极分化的政党制度,并谈到了法国社会中蓬勃发展的利益集团和第四种权力。

李道 揆 的《美国政府与美国政治》,是“多年来中国学者研究美国政府制度的意向最重要的科研成果”(赵宝煦语)。本书从美国宪法出发,阐述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各项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资料翔实、分析全面。

在各国比较政治制度研究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是曹沛霖、徐宗士主编的《比较政府体制》一书。书中虽然对各国的政府体制分别介绍,但是按照同一逻辑线索和逻辑结构,对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德国等五国的政府体制进行比较研究。学者张星炜 撰 《英美政治制度同异比较》一文,作者依据翔实的资料、运用比较政治分析的方法,对英美政治制度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同异比较以及同中之异和 异中 之同的比较。这种比较,对于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典型意义。

有的学者立足中国,对于中西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由徐育苗主编的《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包括《中外政党制度比较》、《中外代议制度比较》、《中外选举制度比较》、《中外行政制度比较》、《中外监督制度比较》等十本书。作者力图把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制度研究与比较研究结合起来,对当代中国和外国(主要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中外政治制度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结构内容和基本特点,为中国政治发展服务。

(二) 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具体层面的研究

政治制度的具体层面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体与政体;二是国家结构形式 ;三是具体的各项政治制度包括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等。

1. 对国体与政体的研究

国体政体问题是政治制度,也是实际政治中的重大问题。在西方政治制度的专着或教材中,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这个问题。

樊体宁在《西方国体政体初探》一文中历史的考察了西方的政体学说,指出自希腊以来,西方有关政体的分类比较研究历久不衰,但西方思想家的一个共同缺陷是,他们都偏重于从形式上去考察政体,而不是从本质上去把握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国家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是国体,形式是政体。并进一步指出,当代西方国家的政体主要是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但不论采取何种政体,都是由资本主义国体所决定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维护本阶级根本利益的不同统治形式。

有的学者还力图探求西方分权政治和集权政治形成的原因。 施雪华 在《论西方国家资本形式与政治形式的关系》一文中指出,近代以来,资本政治取代土地政治的根本原因是资本比土地更有推进社会价值增值的能力;同时,资本与政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换着自己的形式,并在互动、互 适中互择与 自己相应的存在形态:自由资本选择了议会分权民主政治,而垄断资本偏爱行政集权民主政治。

在政权组织形式上,学者较为关注对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的研究。李青、索若 撰 《“三权分立”政治分析》一文,从横向纵向和综合三个向度,从国家形式、政治形式和权力运行机制三个层次分析了“三权分立”政治的实质和根本特征。作者认为“三权分立”不过是西方资产阶级 一 权政治中的各资本家集团之间政治妥协、权力制衡、分工合作的权利运行机制,并不是适用一切类型国家的完美的政治形式。这一点应是我们从世界历史范围来探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参照原则。 郭 大方在《美国政府“三权分立”体制透析》一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权扩大,美国的三权之间的制衡张力有可能被打破。曹绍濂在《美国政治制度史》一书中指出,三权分立学说在制度上已名存实亡,只是美国人民不愿接受罢了。原因有三:一是美国行政权的扩大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人们不易觉察;二是三权分立在形式上予以保留;三是主流不排斥支流的存在,议会有时还会起作用。

2. 对国家结构形式的研究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形式,主要是指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如何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

杨小云、邢翠微在《西方国家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集中模式及启示》中指出,西方国家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联系十分广泛和密切的基础上,同时又以垄断资本和福利国家经济为其深刻的经济基础。西方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以现代美国、德国为代表的联邦分权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单一集权模式和以现代英国、战后日本为代表的单一分权模式,并对他们各自的特点逐一作了总结。展望未来,文章指出,集权与分权并存是西方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扩大中央与地方合作、平衡矛盾将会是贯穿西方国家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主流。

学者林尚立着《国内政府间关系》一书,在书中探讨了集权主义、地方分权主义、 均权主义 、联邦主义的原则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英、美、法三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并对它们各自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有的学者对西方各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胡康大 在《欧盟主要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一书中,攫取英、德、法三国为比较研究的对象,通过比较,作者认为德法两国在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方面显得更有章法、更为宽松,因此也更为有效;而英国的则失之与过严的中央集权思想,以及政党政治的严重影响,造成章法混乱,以致有时造成无序状态,这种情况在保守党撒切尔政府改革地方税收方面及中央对地方拨款制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另外,在 2002 年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上,国内学者翻译了一批西方学者的关于联邦制的文章,表现了国内对联邦制的关注。

3. 对具体政治制度的研究

在这方面,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政党制度和文官制度上。

(1) 选举制度

现代西方选举制度可溯源于古代希腊、罗马,但真正形成却始于近代的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随着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成长和发展,选举制度作为一种工具与手段,自身也日趋完善。西方选举制度是由一系列与选举原则、选举程序、选举方法相关的 京法律 规范形成的各种具体制度构成的整体和总称。

国内学者对西方选举制度的研究鲜有专着,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政治制度的书的一些章节中和一些论文中。

很多学者对美国的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予以关注,刘建飞在其《美国选举制度评析》一文中对美国的总统选举作了全面的介绍,指出了美国总统选举的特征:受联邦制和分权制的影响;政党的作用相对较弱。同时也指出了美国总统选举的弊端:第一,时间太长,令人厌倦;第二,费用高昂,富人的游戏;第三,驴 象 之争,两党垄断政坛。

总统的选举方式,不但反映总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权利与地位,而且也反映一 国采用 何种政体。法国在 1946 年宪法下,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其政体系议会内阁制;而在 1958 年宪法下,特别是在修改总统选举方式之后,法国总统由全国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这种选举方式不但提高了总统的权力和地位,而且也意味着法国政体向总统制的转变。杨士林, 穆春玲 撰写的《法国的总统选举制度》就详细地描述了这一转变的过程,对当前的法国总统选举制度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对法国的总统选举制度与美国做出比较。

德国不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也不是总统制的国家,而是一个实行联邦议会民主制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要掌握政府权力,必须争取议会权力。刘建萍的《德国的选举制度》一文,就对德国的选举制度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马敏的 《德国选举制度对政党政治的影响分析》一文则从历史的角度,在阐述选区代表制的一般含义和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魏玛时期和战后德国不同的选举制度对其政党制度和议会政治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总体上说,国内学者对选举制度的研究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介绍较多、分析较少,对这方面的研究稍嫌薄弱,有待加强和深入。

(2) 议会制度

当今世界,议会被绝大多数国家看作是实现民主的基本形式。各国议会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多共同特征,但他们之间的不同,尤其是功能上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学者蒋劲松在《西方国家议会的地位》一文中,对美英法德瑞以六国中的议会地位作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作者划分了三种模式:以英以瑞为代表的奉行无条件议会上的原则;以德国为代表的有条件的承认议会至上的原则;以美法为代表的否定议会至上的原则。当然,具体到每个国家,议会在国家政体中的地位又各有不同。作者指出,从以上六国议会在各自政体中的地位看,在当代政体下,何谓“最高权力”或“最高国家权力” , 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予以说明。无论如何,立法权等于最高权力的说法,日益显露出矛盾,很难继续为人们广泛接受。在现代,人民主权并非必然等于议会至上,当然也不排斥议会至上。

关于议会的功能,蒋劲松在其另一文 《议会的两种职能:为选民办事与担当国家论坛——论美英法德瑞以六国议会制度》中,把议会的职能归为两方面;即为选民办事和担当国家论坛。为选民办事是各国议会的基本职能之一,其作用是反映民意,发挥议会对社会矛盾的 的 整合职能和政治凝聚力。充当国家论坛是议会的另一职能, 即由代议 机关扮演对时事国计的制度性辩论场,其作用是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促使政府及时感知社会动静并做出灵敏反应。

虽然议会有许多功能,却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的。由王晓民主编兼总策划的《国外议会》丛书共 18本,涉及英、德、俄、法、美、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国家。王晓民在导论中指出,议会制度从产生那天起就面临着许多责难。 卢梭可能 是最早批判代议制的着名思想家,从那时起,代议制无时不受到那些崇尚直接民主的人们的诘难。行政权力的膨胀曾经是现在也是议会面对的主要威胁,但它所引起的应该是有关议会功能发挥程度的忧虑,而不是议会是否发挥作用的问题。议会制度自身存在的一些弊端只有在议会制度的发展中得到解决,各国议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也将继续下去。

另外, 2002年1月华夏出版社出版由王晓民主编的网上论坛论文集《议会制度及立法理论与实践纵横》,其中涉及美国、英国等西方大国的议会制度。这是我国的议会制度研究更加开放、成熟的一个标志。西方议会不再被学者看成是“清谈馆”,加强对西方议会制度的研究对于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 政党制度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急剧变化,政党制度在各国政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政党制度的研究成为制度研究学者所关注的热点。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政党制度的多样性反映了各国不同的 的 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体现了世界政治的多样性。

八十年代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学者对政党制度的关注已不仅仅局限于对西方各国政党制度的介绍,而是深入分析政党制度的起源、政党的本质和功能、政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并根据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预测政党的命运和政党制度的未来。

学者 郇庆治 在《西方政党体制:一种比较观点》一文中指出,西方学者把政党概括为,政党是一个由具有相近观点的个体联合起来,通过选举控制在政府的人事与政策的团体;政党具有利益聚合、政治一体化、政治社会化、政府管理等功能。他认为欧洲国家的政党与美国相比有着更强的政治影响力和组织稳定性,而它们的政党格局有着更强的自我适应性和调整能力,虽然以政党为基础的西方政治民主制在七十年代以后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压力,但是这种危机所带来的将是政党自身的比如在美国和整个政党体制比如在西欧的不断变化,但这并不影响政党作为现代民主制种的一个重要角色和某种相对稳定政党格局的存在与延续。

蜀君译美国 学者 K · 劳 森《美国政党的变化》一文,文章中详细的阐明了西方政党衰弱的原因:美国的立宪制度;美国社会和社会制度的变化;美国各州通过的反党法律等,作者对美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表示深深忧虑。

在这方面的专着,具有代表性的是周淑真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和王长江的《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比较研究》。周淑真在书中指出, 21 世纪世界政党格局和政党体制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世界政党数量增加,各主要政党力量此消彼长,传统政党格局打破;二是政党模式多样化,欧洲传统政党意识形态色彩有所淡化,左右翼政党逐渐向中间靠拢;三是政党的传统社会基础面临挑战,发达国家政党开始出现“全民化”的现象,政党活动领域拓宽,尤其是政党国际联盟作用突出。在对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的比较中,表现出了作者对前两者的肯定和对后者的否定。

与周淑真对待政党制度总体上较为乐观的态度相比,学者王长江则表示了对政党制度的忧患意识。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政党作为利益表达和利益总和的工具,经济的多元化是不是必然带来多党制?他的回答是否定的。政党体制的关键,不在断言 一 党制和多党制孰优孰劣,而在于这个体制中的政党有没有协调各种力量和利益之间关系的张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新兴的政党日益成为西方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力量,不少学者对此予以关注。绿党的出现的确是对传统的政党制度构成了冲击,但大多数国内学者对绿党能否成为主宰政局的大党不持乐观态度。刘建飞在《英国政党制度和主要政党研究》一书中谈到,绿党因为是小党,对有才干的政治家缺乏吸引力,同时也缺乏吸引全国选民的纲领和政策,而导致缺乏一个支持它的稳定而壮大的选民队伍。而传统的两大党由于资金和组织上的优势,再加上选举制度的有利,在选举过程中他们完全可以把绿党的一些政策和纲领吸收进来。王长江指出,绿党在理论上的超阶级、超意识形态的定位,在实践中往往是难以实现的;所谓建立生物区以取代国家的设想,听上去是吸引人的,但它和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也会令许多人望而却步。但是,不论怎样,绿党表达了一种人类的愿望,尽管有不切实际的成分,应该说,它所显示的方向是进步的,它所做的探索也是有价值的。

最后,在政党制度方面,还有一个方法论的创新。王邦佐、李惠康主编《西方政党制度社会生态分析》一书,提出要以社会生态的方法去研究政党制度。他们指出,政党制度是特定民族国家的社会生态环境的产物,并在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中得到发展。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的产物,并进而成为它的一部分。政党制度是社会政治系统中的一个核心子系统,它和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政治系统的动态平衡,与此同时,特定的政治系统的 的 总体要求以及其他子系统的形态结构,也在与政党制度的相互作用中赋予了它特殊的形态和功能。

(4) 文官制度

文官制度是西方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内学者对此予以较大关注。

徐振寰、王晓初主编《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比较》一书,作者有重点、有选择的对世界上(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类型的公务员制度或公务员制度中的某些专项制度进行分析和比较,试图从发展的角度,对公务员制度的形成过程、基本体系、运行机制及发展趋势进行横向研究,探索其中的某些规律,为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服务。

“政治中立”原则作为西方文官制度的重要特征,很多学者对此 项原则 的含义、特征,弊端、发展趋势做出论述。符晓薇在《西方文官制度“政治中立”原则浅析》一文中指出,所谓“政治中立”原则,是指业务类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活动中,必须对政党政治采取公正、超然的态度,对任何政治问题都保持沉默。作者通过分析,进一步指出,“政治中立”原则产生与西方三权分立和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制度之下,它的目的就是要求公务员忠实的执行政府的政策,为政府服务,同时保证文官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也应看到,由于行政管理机构都必须服从政权机构,为政权机构服务,所以,行政管理机构试图保持或自我标榜“独立”、“中立”、“不介入政治”,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现代文官制度的国家。自 1870 年英国确立现代文官制度以后,英国文官制度便一直处于平静的“制度化”进程之中。但是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随着《富尔顿报告》的出台,英国文官“制度化”的平静被打破,到了 80 年代,撒切尔夫的上台及改革,更将文官制度带向动荡。在新世纪悄然来临的今天,英国的文官制度,乃至世界的文官制度将走向何方,它吸引和 困惑着 每一个关注它的人们。

学者李治国在《传承与变革之间——当代英国文官制度发展路径前瞻》一文中,通过对英国文管制 度历史 沿革的分析,认为传承与变革是当前英国文官制度的典型特征:“政治中立”原则面临挑战, 专业文官的呼声逐渐获得合法性,文官 改串政治 角色现象时有发生。在体现英国文官制度稳定的机构建立以前,英国文官制度将处于一段动荡骚乱时期。

有的学者对美国的文官制度进行了历史的回顾,石 庆环撰 《 20 世纪美国文官制度的历史回顾》一文。本文从美国文官制度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美国政治结构的倾斜与文官政治角色的变换、美国文官势力的膨胀与官僚主义的泛滥等三个方面对 20 世纪的美国文官问题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文官势力的崛起,使 20 世纪的美国社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文官既是政治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又在一定程度 上威胁 现行的政治体制。因此,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在保留优点、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的控制机制。

在当代世界,行政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其中一个 最共同 的方面是对文官制度的改革。改革已成为西方文官制度建立后必然的、共同的道路。无论文官制度的改革将走向何方,效率和廉洁将是文官制度改革中最高的价值取向。

三 对当前政治制度研究的一点认识

总体上看,我国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自 80 年代以来 20 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第一,完成了研究态度的转变。学者们不在以简单的贴标签的 的 方式去研究西方政治制度,意识形态色彩淡化,开始以科学的态度,比较、借鉴的目的去客观分析西方政治制度。

第二,基本构建了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体系框架。在西方政治制度史和当代西方政治制度方面,在国别史研究与专题研究方面,宏观与微观的制度研究框架已基本确立。

第三,实现了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国内学者利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多种方法去研究西方政治制度,提供了分析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视角。

第四,视野更加开阔,分析更加深入。进入 90 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是在整个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从而使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学者们已不再满足于对西方政治制度的介绍与说明,而是力图分析政治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其弊端,对各国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并试图科学预测各种具体政治制度的未来。

第五,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者群。在这二十年的发展中,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学者群体,有些学者已经成为某个方面、某个领域的专家。如:阎照祥对英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吴国庆对法国政治制度的研究;李道 揆 对美国政治制度的研究;周淑真、王长江、施雪华对西方政党制度的研究;王晓民、蒋劲松对西方议会制度的研究等等。

在这 20 多年的研究中,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

首先,对西方政治制度史的研究缺乏“政治”的视角。当今研究西方政治制

度史的 学者多是历史学家,他们往往从历史的角度,而不是从政治制度的内在特点和运行方式上来研究西方政治制度史,这就不利于西方政治制度研究的发展。

其次,对西方某些具体政治制度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在具体制度上,学者们往往对中央一级的政治体制予以较多关注,却忽视了对政治制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治制度的构成、运作及职能演变的研究;对于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的研究似乎关注不够(研究司法制度的往往是一些法学界人士,不能够把司法制度放在整个国家机制的背景下去研究;研究行政制度的往往是一些行政学家,着眼与行政改革与行政效率);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一些国际组织和主权国家联合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内学者应对此予以关注。

最后,一些学者对政治制度的理解似乎不够全面 ( 当然,学者对政治制度的

定义还存在着争议 ) ,对一些非制度化的因素 如利益 集团、新闻控制等较少涉及。董 晓阳着《俄罗斯利益集团》 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一个开创。随着社会发展,不仅利益集团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利益集团对政治制度和实际政治影响越来越大,在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上,对这方面的研究应予以加强。

参考书目及论文

一 政治制度 史部分 :

书目:

《西方政治制度史》 马啸原 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5 月版

《外国政治制度史》赵玉霞 韩金峰 着 青岛出版社 1998 年 10 月版

《英国政党政治史》阎照祥 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 1 月版

《西方政治制度史简编》董建萍 着 东方出版社 1995 年 8 月版

《英国政治制度史》 程汉大 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 7 月版

《英国政治制度史》阎照祥 着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9 月版

《俄国政治制度史》赵振英 着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3 月版

《外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李德志 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5 月版

《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施治生 郭方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12 月版

《法国政治制度的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洪波 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 3 月版

《美国政治制度史》曹绍濂 着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2 年 5 月版

《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张定河 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7 月版

论文:

《 雅典公民制度刍议》 /姜颖/《武陵学刊》1999/5

《关于西方政治制度史的考察》 /董建萍/《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2

《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成因与特点》 /陶飞亚,鲁娜 /《山东大学学报》/1994/2

二 政治制度的总体研究部分

书目:

《美国民主制漫谈》 华祎袆 着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7年2月版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比较》张晔 着旅游 教育出版社 1989年6月版

《外国政治制度与监察制度概要》 林修坡 ,李茂春,叶自成着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外国政治制度》曹沛霖,刘玉萼, 林修坡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外国政治制度理论与实践》田为民,张桂琳着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年8月版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唐晓,王为,王春英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6年7月版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吴大英主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6年版

《当代各国政治体制》丛书俞可平 主编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8年4月版

《外国政体概要》郭成伟 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西方政治制度》董建萍 着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2年7月版

《西方政治制度》刘玉萼, 石永义 编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英国政治制度》约翰·高兰 着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56年2月版

《英国政治制度》 胡康大 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年6月版

《当代法国政治制度研究》吴国庆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年 11 月

《美国政府与美国政治》李道 揆 着 商务印书馆 1999年3月

《美国政治制度剖析》董秀丽 编着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0年10月版

《当代美国政治》刘国杰 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12月版

《德国政治制度》吕耀坤 着 时事出版社 1997年版

《西方政治制度比较》 杨祖功 ,顾俊礼 着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2年8月版

《比较政府体制》曹沛霖,徐宗士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年7月版

《当代世界政治体制比较》李敬德 主编 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7年版

《比较政治制度》 王惠岩 主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比较政治制度》宋玉波 着 法律出版社 2001年5月版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 周民锋 主编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2001年4月版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徐育苗 主编 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

论文:

《西欧各国政治制度的危机》 /张世鹏/《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5/1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吕耀坤/《德国研究》1995/4

《英美政治制度的异同及历史根源》 /徐广春/《地方政府管理》1998/1

《英美政治制度同异比较》 /张星炜/《天府新论》2000/3

《转型时期俄罗斯政治制度探析》 /王树春/《东北亚论坛》2002/1

《从德国看欧洲政党政治制度的危机与改革前景》 /张世鹏/《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2

《美国政治制度的顽疾——政治献金》 /屠丽美/《党政论坛》2002/4

三 对具体政治制度研究部分

书目:

国体与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

《国内政府间关系》林尚立着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欧盟主要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胡康大 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9月

议会制度:

《国外议会》丛书 王晓民 主编 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议会制度及立法理论与实践纵横》王晓民主编 华夏出版社 2002年1月版

政党制度:

《资产阶级政党及其制度》姜士林 着 群众出版社 1986年版

《美国两党制剖析》陈其人着 商务印书馆 1987年版

《英国政党制度与主要政党研究》刘建飞着 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5年10月版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李景治 着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年 10 月版

《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比较》王长江着改革出版社 1996年9月版

《西方政党制度生态分析》王邦佐李惠康 着 学林出版社 1997年1月版

《外国政党概要》俞遂 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1月版

《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周淑真 着 人民出版社 2001年5月版

《俄罗斯利益集团》董晓阳着 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9年9月版

文官制度: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周凯敏着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年1月版

《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比较》徐振寰王晓初 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美国公务员制度和道德规范》马国权着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版

行政制度:

《外国政府管理体制评介》谭健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比较行政体制》余潇枫 着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 周志忍 着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1999年版

《现代西方行政管理体制》袁辉 主编 山东人民版社2000年版

司法制度:

《外国司法制度概要》郭成伟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论文:

国体与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部分:

《西方国体政体初探》 /樊体宁/《国际关系学报》1993/3

《“三权分立”政治分析》 /李青 ,索若/《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4/1

《论西方国家资本形式与政治形式的关系》 /施雪华/《武汉大学学报》2001/6

《西方国家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集中模式的及启示》 /杨小云,邢翠微/《政治学研究》1999/2

《美国国家结构形式的演变及联邦中央权力集中的特点》 /李德志/《吉林大学学报》1994/4

《全球化时代的联邦制》 /罗纳的·瓦 茨 着,黄 纪苏译 /《国际社会科学》2002/1

《走向规范性的联邦制理论》 /丹尼尔·威恩斯托克着,李 存山译 /《国际社会科学》2002/1

《联邦体制的适应能力与变革》 /里查德·西 半恩着 ,刘 北成译 /《国际社会科学》2002/1

《试论美国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原则》 /赵德平/《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4

《美国政府 “三权分立”体制透析》 / 郭 大方/《北方论从》2000/4

《三权分立的两种模式——英美政权形式比较》 /郭红霞/《高等函授学报》1995/6

《略论“三权分立”中司法权与立法及行政权之关系》 /王旗/《中央政法管理学院学报》1995/5

选举制度: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及其启示》 /谭卫华/《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意大利新选举制度及其影响》 /罗红波/《欧洲》1994/5

《美国选举制度》 /梁宇/《乡镇论坛》1994/9

《美国德国法国议会选举制度的若干特点》 /卓越/《人大研究》1994/5

《西方现代选举制度原则与功能论析》 /郭艳梅,黄永俊/《东北师大学报》1998/4

《德国的选举制度》 /刘建萍/《乡镇论坛》1999/10

《美国选举制度评析》 /刘建飞/《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10

《从美国大选看西方选举制度》 /苏南/《时事》2000/2

《从 2000年大选看美国总统选举制度》/袁征/《前线》2001/1

《德国选举制度对政党政治的影响分析》 /马敏/《德国研究》2002/1

《法国的总统选举制度》 /杨士林,穆春玲/《政法论从》2002/3

议会制度:

《 多党议会内阁制的危机与演变》 /胡伟/《政治学研究》1997/3

《浅议资产阶级议会政治》 /何强,王清/《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8/4

《西方议会民主政治悖论》 /唐君黎/《理论前沿》1998/ 10

《议会的两种职能:为选民办事与担当国家论坛——论美英法德瑞以六国议会制度》 /蒋劲松/《人大研究》2000/9

《美英法德瑞以六国议会与政党的关系》 /蒋劲松/《人大研究》2002/6

《西方国家议会的地位》 /蒋劲松/《人大研究》2002/8

文官制度:

《试析英国文官制度的连续稳定性》 /王晓焰 /《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 1

《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剖析》 /姚景芳/《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英国政府文官制度改革回顾》 / 周金昭/《中国公务员 》1999 / 5

《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官制度改革——从政党“分赃制”到“功绩制” 》 /张淑华/ 《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5

《英国贵族与文官制度》 /邹冠秀 /《龙岩师专学报 》2000 /2

《试析 19世纪中叶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 洪忠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0/3

《当代西方文官制度改革的潮流》 /徐晓丹/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0 /2

《对西方文官制度中“政治中立”原则的认识》 / 何青 /《江西社会科学》2000 /2

《英美文官制度的模式差异及其历史影响》 /石庆环/《世界历史》2001 /6

《传承与变革之间——当代英国文官制度发展路径前瞻》 /李治国/《历史教学问题》2001 /5

《 20世纪美国文官制度的历史回顾》/石庆环/《美国研究》 2001 /2

《西方文官制度“政治中立”原则浅析》 /符晓薇/《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6

《浅议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 /王霞/《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7

《廉洁与效率 :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张延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1

政党制度:

《美国政党的变化》 /(美国)K· 劳 森 着 蜀君 译/《国外社会科学》1993/8

《后工业社会的政党制度危机》 /张世鹏/《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4/1

《政党政治与西方社会》 /施雪华/《学术月刊》1994/4

《西方政党制度的确立及前因后果》 /杨卫平/《新疆大学学报》1996/2

《论西方政党制度的特征与走势》 /金太军/《政治学研究》1997/3

《绿党对西方政治制度影响》 /汪洋,王义 桅 ,彭文兵/《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8/4

《战后意大利政党制度的特征与走势》 /金太军/《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8/6

《俄罗斯政党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赵龙庚/《新视野》1999/2

《试论转轨时期俄罗斯的政党制度》 /王立新/《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9/5

《现代世界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论纲》 /刘开寿/《探索》2001/1

《普京执政后的俄罗斯政党制度改革》 /李兴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2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刘金东/《求实》2001/6

《西方政党体制理论:一种比较观点》 / 郇庆治 /《山东大学学报》2001/9

《从德国看政党政治的危机与改革前景》 /张世鹏/《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2

《从安然破产案看美国政党制度之弊端》 /李启先/《前进论坛》2002/6

行政制度:

《 当代西方行政制度改革:取向与启示》 /张立荣/《求实》2001/10

《英国行政制度的现代化改革》 /孙迎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5

司法制度:

《美国司法制度的一大弊端——抗辩交易》张永泉 /《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2

比较政治学论文篇(5)

关键词:认同危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

一、认同危机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研究的基本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部分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实践的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一部分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论、学科和实践效果,对其价值和情感等方面缺少认可与支持。还有部分人不赞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具有独立性与科学性等,单纯的认为政治教育是知识的汇集,不能成为独立的学科,因而对教育理论性的认可程度不足[1]。也有的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的指导功能较差,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成果没有认同,觉得思想工作较为形式化,缺少实际意义。在当前社会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了认同危机,并且主要以隐蔽形式的出现[2]。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欠缺学科与实践认同的问题;在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如果学校不予以真实有效的支持,学生、家庭和社会等不配合,那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我国盲目扩招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的专业,所以人们会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偏见。

此外,宏观社会环境中市场经济的现实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者的“三观”影响甚大,如果他们缺少相应的自觉,就难以避免产生认同危机,这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概述

对于自觉而言,其属于哲学范畴,主要指的是主体内在的发现以及外在创新时自我意识的解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则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人员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学科理论形态所表现的特色、特质和品位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自觉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人员将从事该研究的基本素质予以真实反映,以认识层面为出发点,对政治教育展开描述,通过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活动中,进而为教育本身有了基础的认知[3]。通常情况下,自觉具有着反思的特质,是人理性能力的主要体现,也是将事物本身作为前提,进而表现为自我的认知。总而言之,自觉是人所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思维等。通过培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人员的自觉,能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性质有充分的认知,可以表现其从业人员的品位和旨趣等特点。

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结的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价值认知的自觉性。价值认知的自觉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实践等重要价值有了自觉意识。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说教,也不是开展无用的活动,而是将人的精神领域作为主要对象,对思想与行为的转化规律加以揭示。第二,主体性自觉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过程中,主体性自觉主要强调的是对主体自觉的认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我国比较有特色的学科,所有要从国情出发,从时展出发去体现主体性自觉。第三,文化传承自觉性[4]。在政治教育实践期间,要以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大众文化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培养的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者自觉的培养和提升,需从以下内外两方面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专业精神。通常情况下,受到外部化研究发展趋势的影响,主体的伦理观显得尤为重要,从业者具备了怎么样的品质,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实际效果息息相关。为了确保从业者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更加忠诚与热爱,需要认真贯彻落实职业伦理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者与研究者要对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有深刻的认知,在对学科的认知上存在的错误思想,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科学的观念认真回答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产生的质疑,尽最大努力提升其科学化的水平,从而增强对学科的认同程度。

第二,强调研究意识。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进行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书写中国故事为主要途径,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比较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依据,尤其是针对区域性民族遗存的原生态文化,需要对其进一步展开研究和探索[5]。当前,在一定程度上,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方面来看,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导致该问题产生达到主要原因是在理论研究的比较空泛。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能够有效培养,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一系列的研究,研究的层次更深,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发展或者是规律性特征等要予以研究。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部化的研究,可以对其本质有更深刻的了解。内部化比较直接的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机理特征等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向专业化、科学化发展的进程。一般来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而言,主要是通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选题、观点等很多环节,进而有利于将原生态的文化特征表现出来,其也是构建民族文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成果加以利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将其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本体中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为本质的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比较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研究。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时,我们应当将学术研究看成是比较主要的事业,这对取得更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有很重要的意义。还要认识到,在对思想行为的转化规律进行科学解释时,需要将意识形态渗透在社会内在的机制中,因为,如果人的道德行为产生了心理上的缘起,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帮助与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6]。

四、结束语

目前,在认同危机的语境中,工具理性超过价值理性,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不尽人意,因而需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者自觉。这种自觉的培养,不仅需要体现专业素养,更要有研究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化的建设和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方兴.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J].学术论坛,2013,36(1):205-210.

[2] 章宗艳.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J].前沿,2013(16):54-55.

[3] 鲁全信,李虹.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169-170,204.

[4] 陈帆.文化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维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1):57-58.

比较政治学论文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现状;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作用,其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流、碰撞,高校大W生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所以,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

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主要是指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属性表现出的心理上的接受和价值上的选择,进而达到情感上的认同,并指导自身自觉行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

笔者选取了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材料学院、电信学院、管理学院、文法学院、计算机学院、艺术学院、外语学院等学院的207名在校生,通过调查问卷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相关资料,采用定量研究、定性分析的方式,对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的认同现状进行分析。

二、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主要内容

1.思政理论课程的实用价值。对思政理论课程价值上的认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是指高校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对个人价值的认同是指高校大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相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积极学习最新的政策、精神,从而确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念。

2.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进行教育活动时采用的方式和手段,通过教育环境传递正确的认识与理论知识,最终实现教学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认同主要包括对教学方法理念及教学方式的认同。

3.思政理论课程的使用教材。教材是知识呈现的载体,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展开,是师生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的认同主要包括大学生对思政课程教材内容及教材编写等方面的认同。

4.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师素质。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思政教学的成效。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素质的认同主要是指对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及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认同。

三、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共回收209份问卷,有效问卷共205份,问卷有效率约98.1%。在调查对象中,男生108人,女生91人(缺失值为6)。通过对收集材料的分析整理,不难发现,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的认同有良好的表现,但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

1.高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存在良好认同。(1)大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较为认同。调查显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这一观点,52.6%的学生比较认同,24.2%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这一观点,59.3%的学生比较认同,19.2%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使大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信心”这一观点,38.2%的学生较为认同,21.7%的学生完全认同。调查结果表明,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用价值较为认同。同时,通过访谈可以了解到,高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的设置比较认同,认为其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能够满足学生的成才需要,使大学生掌握基本政治知识,实现全方位的成长。由此可见,高校思政理论课程能够促进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发挥着关键作用。(2)大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较为认同。调查显示,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接受并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观点,58.5%的学生比较认同,11.3%的学生完全认同;对“教材内容紧跟时展,教学方式手段能够吸引大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一观点,42.7%的学生比较认同,25.6%的学生完全认同,表明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教学方式较为认同。同时,通过访谈可以发现,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有了更深刻的认同,更加坚信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并对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复兴充满了信心。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选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3)大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基本素质比较认同。对“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观点,60.1%的学生比较认同,22.5%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能够遵守法制和纪律”这一观点,64.1%的学生比较认同,21.2%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这一观点,49.8%的学生比较认同,10.1%的学生完全认同,这说明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教师的各方面素质比较认同。同时,通过访谈了解到,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普遍认为思政理论课程教师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能够发挥教育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师专业基础知识牢固,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将符合时代需求的学术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2.高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认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可得出,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在良好的认同表现,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教材内容和编写体例不贴近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缺少多样性;部分高校思政课程教师能力素质偏低;部分学生认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价值不高。

四、增强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对策探究

笔者通过梳理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程认同的对策,以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并给予启示。

1.发挥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意识、政治认同的教育任务,因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达成这一目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清醒的认识,坚信思政课程能够引领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社会问题与现状,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的思想文化。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才能发挥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关键在于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在当前的教学内容中,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围绕学生极为关注的问题说服力较弱,这较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在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剔除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增加课程中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现实内容,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和社会实际,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其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激发其学习动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价值。

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应突出多样化、灵活化、学生主体化的特点,借鉴其他社会学科的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心理学教育中心理疏导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不断增强。

4.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专任教师是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既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使他们善于学习和研究新问题、新理论,用符合逻辑的分析方法引导大学生追求真理,使思政理论课程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另一方面,要健全各项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监督制度以及实践教学制度,保障高等学校思政理课程建设。

五、结语

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对思政理论课程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笔者希望该研究能够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提供指导,使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增强对思政理论课程实际价值的认同,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张爱萍.认同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养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3).

比较政治学论文篇(7)

—、政治艺术研究概况

就整体状况而言,目前学界对政治艺术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这体现在:第一,学界对该领域的关注度不够,未进行系统而深人的研究,涉及政治艺术研究的较多基础性理论问题尚待触及和讨论,涉及政治艺术研究的深层次问题并不多见,因此,才有学者指出政治艺术研究是一块有待学者拓展的领域;第二,学界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还较为稀少。在笔者的文献范围内,目前国内关于政治艺术的文章仅有数篇,国外能够检索到的文章也不多见。此外,关于政治艺术的专着还没有出现。第三,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也不够成熟。虽然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对于方法论的问题已有提及,指出了政治艺术具体研究情况需要探索适合自身需要的研究方法,且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的诸多研究方法都是有用的,但是,其侧重和运用得较多的仍然是“经验研究法”和“科学研究法”。由此可以看出,在现有的文献中,其并未涉及对政治艺术研究有较强针对性的方法,还未出现专门探讨政治艺术研究方法的文献。因此,研究方法上的孱弱是显而易见的。

就政治艺术研究内容来说,学界对此做出的努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现有的文献中,涉及到了政治艺术的定位问题,即回答政治艺术处于政治活动的哪一层面的问题。由于较多学者都认为政治活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换言之,都承认了政治活动的两面性,即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此,也就解决了政治艺术是政治活动组成部分的问题。其次,在现有的文献中,对政治艺术的内涵、政治艺术的类型、政治艺术的评价、政治艺术的共性与个性、政治艺术与政治权术的区别、政治艺术与政治技术的关系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再次,在现有的文献中,有学者对政治艺术具体研究内容做出了说明,认为政治艺术研究应该着力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需要研究政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问题,即研究政治艺术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政治艺术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政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从现实的角度看,需要研究古今中外政洽艺术的联系和区别,政治艺术与政治科学的关系,政治艺术和政治道德的关系,政治艺术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政治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政治艺术的基本类型,政治艺术的具体方法问题等等。”

就研究的意义来说,有的学者认为,政治艺术的研究意义在于指导政治实践和理论上有助于我国政治学的发展。也有的学者认为,政治艺术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一方面指导政治实践,另一方面则从理论上有助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的发展。

就学科建设方面来说,有的学者主张,政治艺术研究应该是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应该逐步建立起一门“政治艺术学”,并且,应该形成政治哲学、政治科学、政治艺术三大研究领域和体系,对政治艺术研究的内容和体系应该逐步按照科学化的要求来确定。

二、政治艺术具体研究情况当前,政治艺术研究的现状主要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关于政治艺术的涵义目前,对于什么是政治艺术,学界对此的讨论并不多见。究其原因,这是与政治艺术问题研究本身,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有直接关系。在此

问题上,学者高民政较早地就对政治艺术的内涵进行过阐述,他曾把政治艺术界定为人类从事政治活动的谋略和技巧。其后,他又在其文章《政治艺术论纲》中将这个概念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并从积极的意义上,将其界定为:“政治艺术,是指人类运用公共权威,协调、控制、管理社会,寻求和谐、稳定与发展的理想生活的谋略和技巧。”应该说,该观点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但是,也有的学者是从其他的角度对进行界定,如JacquelineAdams就认为:“politicalartreferstoartthatissimultaneouslyacom?modityandapoliticalstatement.”可见,JacquelineAdams理解的政治艺术实际上就是关于政治生活题材或有政治含义的艺术品。

对此,笔者认为,目前学界基本上从谋略与技巧的角度对政治艺术进行界定的看法,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其侧重点仅是政治艺术中“术”的层面。因此,对于政治艺术概念的把握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也就是说,还应该提高到政治艺术中“艺”的层面,从美学的高度把政治艺术看作是人类在政治生活领域中的审美活动。这是因为政治艺术是建立在艺术这个概念广为运用的基础之上的,其指涉的对象是政治生活领域中以艺术的形式对审美或美的追求,它是用艺术概念来说明人类社会的政治审美情况或美学追求而形成的概念,并且,艺术概念在其历史演变的过程当中逐渐实现了从强调“术”到注重“艺”的质的飞跃。

(二)关于政治艺术的研究方法对于政治艺术应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现有的文献中已有所涉及。这主要体现为,一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政治艺术的研究应探索适合自身需要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的诸多研究方法都是有用的。但是,其侧重强调的和详细阐述的却是“经验研究法”和“科学研究法”。对此,也有的主张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研究法对研究政治艺术有特殊意义。其中,“经验研究法”又可分为直接经验法和间接经验法。同时,现有文献注意到了经验研究法的弊端,即:“一是政治家从政时空的局限。

二是政治家个人特性的局限。”对于这样的缺陷,有学者认为:“相反,那些以学者身份出现的政治艺术研究者。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缺陷。因为他们虽然没有或者较少具有政治家那样丰富的直接从政经验。但是他们却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以及知识条件来总结、研究政治家'和普通从政者的政治实践活动,并进而从中抽象出政治艺术的哲理。尽管他们也避免不了阶级立场,情感意志和生理的影响,但相对于那些从政者来说,由于处于一个相对客观的地位。就有可能比从政者本人更好地以‘局外人’的眼光来分析那些‘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问题。”

而对于“科学研究法”的运用,有的学者认为:“具体来说,就是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作指导,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手段,对政治活动进行深人研究,从中总结出能够用以指导当前以至以后的政治实践活动的政治艺术理论。”也有的学者指出:“我们今天要科学地研究政治艺术,具体来说,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地世界观作指导,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手段,对政治活动进行深人地研究,从中总结出能够用以指导当前和以后的政治实践活动的政治艺术理论。”

(三)关于政治艺术思想

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政治艺术内容,由于目前学界对此领域的关注和发掘都不够,因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稀少。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目前学界对中国政治艺术思想的整理几乎还尚未涉及。因此,中国政治思想史特别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政治艺术思想研究,是一块有待于研究者大力拓展的领域。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其蕴含有丰富的关于政治艺术内容的思想资源。学者高民政在《政治艺术论纲》一文中,对此作了初步的整理和阐释。在该文中,作者对从古希腊一直到19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历代政治艺术思想,进行了概括和梳理。这其中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霍布斯、哈林顿、雅各布?布克哈特、马基雅维利等思想家关于政治艺术的论述。由此,可以对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有关政治艺术的阐释窥见一斑。

(四)关于政治艺术的类型、性质及特征

1. 政治艺术的类型。

    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和根据不一样的标准,对政治艺术的划分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政治艺术类型的划分方法是多样的,既可运用单一的标准进行分类,也可运用复合的方法,将几个标准结合起来划分。大体上,政治艺术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方面:“①根据政治艺术的发展阶段划分,有获取政治权威的艺术、保持政治权威的艺术和运用政治权威的艺术三种;②根据政治艺术运用对象的性质划分,有对敌政治艺术、对友政治艺术和对己政治艺术三种;③根据政治体系中人们的所属关系划分,有政治领导艺术和政治服从艺术两种;④根据从政者的阶级属性划分,有剥削阶级的政治艺术和非剥削阶级的政治艺术;⑤根据政治艺术的具体内容划分,有政治控制艺术、政治领导艺术、政治决策艺术、政治管理艺术、政治教育艺术等等;⑥根据政治艺术的规模划分,有宏观政治艺术、微观政治艺术两种;……也有人根据政治艺术的规模,将政治艺术划分为宏观政治艺术、中观政治艺术和微观政治艺术三种。”此外,还可以将阶级属性和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划分,这样得到:“剥削阶级的政治教育艺术、无产阶级的政治教育艺术;资产阶级的政治控制艺术,无产阶级的政治控制艺术等。”

2. 政治艺术的性质。就政治艺术的性质来说,则可划分为共性和个性两个大的方面。

从共性来看,学者高民政认为至少有这样六点是客观存在的,即:“(1)政治艺术的结构:主体、客体、本体、场体的统一;(2)政治艺术的主题: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的关系;(3)政治艺术的目标:寻求和谐、稳定与发展的理想社会生活;(4)政治艺术的特性:两重性。政治艺术的两重性是由政治艺术本体与政治艺术运用两者的差异所造成的。因此,政治艺术的两重性也就表现在政治艺术本体与政治艺术运用之间的差异性上。笔者把这些差异性归纳为如下几点:①政治艺术本体的生成具有规律性,而政治艺术的运用却具有随机性(灵活性);②政治艺术本体的目标具有公开性,而政治艺术的运用却具有隐蔽性(隐密性);③政治艺术本体的性质具有手段性,而政治艺术的运用却具有目的性;④政治艺术本体的价值没有优劣性,而政治艺术的运用却具有优劣性;⑤政治艺术本体的接受具有继承性,而政治艺术的运用却具有创新性;⑥政治艺术本体的内容具有单一性,而政治艺术的运用却具有复合性;⑦政治艺术本体的表现具有特殊性(职业性),而政治艺术的运用却具有普遍性(通用性);(5)政治艺术思想的存续:过去、现在、未来政治绵延不绝的结果;(6)政治艺术的提高:学习、教育、实践的结果。”由此,就可对政治艺术共性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从个性来看,学者高民政认为:“显然,要全面、系统、准确地概括人类政治艺术及其思想的特色或者个性是一件很困难地事情,但如果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政治艺术思想——这个西方政治艺术思想的发源地和典型作为特例来分析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些问题,人类政治艺术及其思想的特点和个性也可以通过古希腊政治艺术思想内部的比较和与其他政治艺术思想的比较所呈现出的差异而得以明晰。”因此,他将政治艺术的个性具体化为这样三个方面,其一,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古希腊内部政治艺术思想的比较;其二,城邦政治艺术与帝国政治艺术,伦理政治艺术与权力政治艺术:古希腊政治艺术思想与其后西方政治艺术思想的比较;其三,政治设计艺术与政治实施艺术,共和主义与专制主义:古希腊与古代中国政治艺术思想的比较。由此,就将具体的、局部的政治艺术个性给展现出来。

3.政治艺术的特征。

    政治艺术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既构成了政治艺术的内在规定性,又展现出了政治艺术的鲜明性。对此,方盛举教授将其概括为这样五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即审美性、实践性、创造性、巧妙性和实效性。而笔者的观点则是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的,即从政治方面来看,政治艺术具有公共性、传递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从艺术方面来看,其具有象征性、创造性和规律性的特征;而从美学方面来看,则具有统一性、超越性和永恒性的特征。

(五)关于政治艺术的评价

对政治艺术的评价主要涉及到这样几个问题,即政治艺术的科学性及其标准、政治艺术的道德性及其标准、和政治艺术的创造性及其标准。对于政治艺术是否科学的问题,在现有的文献中,有学者认为判断其是否科学,主要看它在政治实践中是否成功,凡是在政治实践中成功的政治艺术,都是具备科学性的政治艺术。但是,笔者认为,以实践的成功与否来断定政治艺术是否科学的看法,还有待商榷。因为,科学的政治艺术还要受到历史条件、现实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科学的政治艺术一般是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但成功的政治艺术未必科学,成功的政治艺术只具有合理性,未必具有科学性。对于政治艺术是否符合道德原则,有学者认为:“政治艺术本身并没有道德与不道德之分,这如同科学本身也不具有道德性一样。但政治艺术的运用是有阶级性的,即哪个阶级运用它,就赋予哪个阶级的思想内容和手段。无论哪个阶级的集团或个人在运用政治艺术时,都要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只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罢了。每个阶级的集团或个人,都只遵循本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于政治艺术的创造性,现有文献认为有这样两个标准,即:“一是看历史上是否有相似的政治艺术,如果没有即为创新或创造;二是看它是否成功,如果该政治艺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那么要判断它是否具有创造性,就只能看它是否取得了成功。如果成功,则必然是运用者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否则很难取得成功。”

(六)关于政治艺术的比较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对于政治艺术关系范畴的探讨使得政治艺术范围得以进一步明晰。在比较研究方面,则大体上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梳理。

第一,关于政治艺术概念与其他概念的比较分析。这主要表现为:其一,政治艺术与政治统治艺术和政治领导艺术的关系问题。徐琳、冉苒等人认为,不能把政治艺术等同于政治统治艺术或政治领导艺术,但事实上,政治统治艺术和政治领导艺术只是政治艺术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政治艺术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比政治统治艺术和政治领导艺术要大一些,广泛一些。其二,政治艺术与政治权术的关系问题。徐琳、冉苒等人指出:“有人把历史上一些反动的政治活动家所运用的政治谋略和技巧称为‘玩弄权术’,而将一些进步政治活动家运用的政治谋略和技巧则称之为‘使用政治艺术’。事实上,所谓‘玩弄权术’,也不过是运用权术的艺术而已,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在‘权术’与‘艺术’之间玩弄文字游戏,只需要标明是哪个阶级,哪个人物的政治艺术,是反动的还是进步的艺术,是高明的还是低劣的政治艺术就行了。”

第二,关于政治艺术思想的比较情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关于古希腊内部政治艺术思想的比较。高民政将其概括为,理性主义与现实主义、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他指出:

“就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相比较而言,前二人的政治艺术思想带有理想主义色彩,而后者则具有现实主义色彩。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艺术思想相比较的另一点不同,是前两人的政治艺术思想带有贵族主义色彩,而后者则具有平民主义色彩。如果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艺术思想与古希腊后期(末期)伊壁鸠鲁和斯多葛派等人的政治艺术思想相比较,那么,显然前者的政治艺术思想带有乐观主义色彩,而后者则具有悲观主义色彩。”其二,关于古希腊政治艺术思想与其后西方政治艺术思想的比较。高民政将其概括为城邦政治艺术与帝国政治艺术、伦理政治艺术与权力政治艺术。他指出,城邦政治艺术与帝国政治艺术是古希腊与古罗马政治艺术的最大不同,而伦理政治艺术与权力政治艺术则是古希腊与中世纪、近现代西方政治艺术思想的差异。其三,关于古希腊与古代中国政治艺术思想的比较。高民政将其概括为政治设计艺术与政治实施艺术、共和主义与专制主义。他指出:“古希腊政治艺术思想具有浓郁的政治设计艺术色彩,而中国古典政治艺术思想则是十足的政治实施艺术。……政治设计艺术与政治实施艺术(包括政治维修艺术和政治管理艺术)的差异不仅是古希腊政治艺术与古代中国政治艺术的差异,而且甚至也是整个西方政治艺术与中国政治艺术的区别所在。……与政治设计艺术与政治实施艺术差异相联系的另一个不同是,古希腊政治艺术渗透着共和主义的精神,而中国古代政治艺术则散发出专制主义的气息。”

第三,关于政治艺术与政治技术的关系探讨。对这二者关系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利于对它们产生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有利于在政治实践中推动二者的发展。对此,方盛举教授从一般性和历史性两个视角对其相互关系分别进行了阐述。就二者的一般关系而言,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在本质属性、产生、运用过程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也就是说,在本质属性上,政治艺术具有审美属性,而政治技术是工具理性的,没有审美属性;在产生上,政治技术根据政治科学的原理和逻辑设计或研发,而政治艺术更多地是对政治经验的提炼和升华;在运用过程上,政治技术是程式化、模式化和可复制性的,而政治艺术则是个性化、原创性和不可重复性的;在发展趋势上,政治技术呈现出类型化、专业化特征,而政治艺术则呈现综合化趋势。从一般关系看,政治艺术与政治技术的联系,则不仅体现在政治技术是政治艺术得以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政治艺术是政治技术的升华和发展,也体现在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在运用过程中都必须接受政治科学的指导,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还体现于在社会政治实践中,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政治实践的发展等方面。就二者的历史性关系来看,其历时性地分别体现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当中,也就是说,在前工业社会阶段,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主要是“治术”,政治技术数量有限,却为政治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和平台,二者互为依存,互为补充,维系着“治术”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有效性;在工业社会阶段,多种因素促进了二者的发展,使二者的外延得到了扩展,发展出其他类型的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政治技术所凝练成的规则体系、制度体系等蔓延于整个政治领域,使政治艺术得以产生的领地、空间等被政治技术挤压和蚕食,在政治体系高层才有政治艺术展现的平台,但政治艺术仍然展示着独特的魅力;在后工业社会阶段,智能化政治技术取代机械化政治技术,政治艺术能获得较好的创造条件,智能化的政治技术和知识等的作用将促进政治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同时政治艺术也将推动政治技术往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三、结语

总&而言,政治艺术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通过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的梳理和总结,笔者认为,政治艺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明显不足。

具体说来,就取得的成果而言,这主要体现在,其一,学界对政治艺术的基本问题框架做出了简要勾勒。其中,对于政治艺术内涵的界定、具体研究内容的展示、类型的划分、评价的内容及标准、共性与个性的探讨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对推进政治艺术研究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基础性作用。其二,学界对于西方政治艺术思想做出了初步整理。从时间上看,其涵盖了从古希腊一直到19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历代政治艺术思想。从思想家来看,其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霍布斯、哈林顿、雅各布?布克哈特、马基雅维利等人关于政治艺术的论述。其三,学界对政治艺术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既指出了一些指导性方法,又指出了具体方法运用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