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关于新能源的专业

关于新能源的专业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1 18:04:14

关于新能源的专业

关于新能源的专业篇(1)

本文讨论的新能源汽车仅限于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而将先进柴油动力车和使用生物液体燃料的汽车归为节能汽车的范畴。所谓纯电动车是指以蓄电池或燃料电池为动力行驶的用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燃料电池车有很多种,目前公认的最佳办法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这种技术的特点是以氢为燃料,通过电子的运动产生电能,储存并使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指由传统的汽油机或柴油机与电动机结合提供动力的汽车。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大意义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以石油为燃料的传统的汽车工业,在为人们提供快捷、舒适的交通工具的同时,增加了国民经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深了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随着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持续增大,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缓解石油短缺的重要措施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减少对国外石油依赖,解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与石油资源终将枯竭的矛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200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7000万辆,产销量双双突破1300万辆,石油年消耗量将会达到1.2亿吨。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消费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加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的重要阶段,汽车需求的快速增长难以避免。我国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仅为38辆,与139辆的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汽车消费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如果全部使用化石能源,石油年消耗量将达2.5亿吨,约占届时我国石油总消耗量的55%。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缓解我国石油短缺、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的重要措施。 (二)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新能源汽车不燃烧汽油和柴油,所使用的锂电池是国际公认的环保电池。加之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车在启动时没有污染,具有极好的环保性能。就效率而言,传统汽车的能源转化效率只有17%,电动车的效率是90%,即使考虑燃煤发电的效率损失,电动车的总效率也大于30%,约为传统汽车的二倍,节能效果十分明显。特别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高度关注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问题,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水平较低,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多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今后所面临的国际社会的压力将逐步增大。有调查显示,全球大概25%的二氧化碳是来自于汽车的尾气。我国如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将会改变我国在气候变化上的被动地位,并为全球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三)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能源汽车将催生汽车动力技术的一场革命,并必将带动汽车产业升级,建立新型的国民经济战略产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的成本非常低廉。将其百公里的用电成本进行换算,电的成本仅是油的成本的20%,也就是说,使用新能源汽车仅需花五分之一的钱就可以跑到与原来相当的公里数。普通汽车,不论是手动档的,还是自动档的,都用变速箱变速,电动车变速是电机驱动,没有变速箱,而且非常强劲。此外,电动车的四轮驱动,原理简单,容易实现,且运行维护方便,不用换机油。新能源汽车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设想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占届时汽车保有量的20%,约3000万辆,年可以节约石油5000万吨,相当于一个大庆油田一年的石油产量。 (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电力系统,实际用电负荷的波动性与发电机组额定工况下所要求的用电负荷稳定性之间存在固有矛盾,如何

关于新能源的专业篇(2)

关键词:边疆地区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建设 创新

专业建设长期以来一直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管理类、经济类专业成为我国众多高校重点发展的专业类别,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新兴专业的发展更是被广泛关注。但是对于地处新疆、等边疆地区的普通高校而言,如何在同质化建设严重的背景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创新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边疆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创新的必要性

1.边疆地区高校地位特殊性的需要

边疆地区高校地处边疆地区,远离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中心,且所属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还常兼具一定的稳边维稳、维护和发展边疆区域社会经济的政治和社会使命,因此作为紧跟时代步伐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既是必须的,但又是与内陆及沿海较发达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是有差异的,专业建设的创新成为必然要求。

2.边疆地区高校学生的独特特征的需要

边疆地区高校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导致其招生和学生来源显著不同于其他区域高校,其学生多来源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及欠发达地区,且其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比重较高,上述区域性、民族性等因素导致边疆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个人及群体特征、学习能力与水平、专业学习意愿与就业意愿等多方面与其他高校的同专业学生存在一定的特征差异,这也为边疆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提出了创新性要求。

二、边疆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创新的思路与措施

1.边疆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创新的思路

如前所述,边疆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是必要的,但简单照搬其他高校同类专业建设的方案又是不可行的,因而进行创新就成为必然。对此,本文认为边疆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首先要在建设思路与措施上进行创新,其次要在专业建设实践中予以创新性落实,以保证专业建设创新的成效。

具体而言,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创新的思路上,边疆地区高校的专业建设者和管理者应做到:明确本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差异性需求;设置适宜于学校及环境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目标与内容;设计相对于其他高校共同而有差异的专业培养方案;根据学校师资、学生及软硬件环境特征落实专业建设方案。

2.边疆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创新的措施

(1)识别差异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需求,在培养目标上创新。边疆地区高校的地位、师资、学生及其软硬件环境决定了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有别于其他区域和类别的高校的。一般而言,边疆地区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着眼于服务于边疆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因此此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必须是服务于边疆区域的人力资源需求,同时考虑到边疆地区高校的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相对落后地区的特征,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需求设计时,还需相对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培养需求而言进行差异化调整和适当的调低。

(2)设置与培养目标和区域环境特征相适宜的专业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上创新。差异化的培养需求和培养目标决定了边疆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不能照搬其他高校的同类培养方案,因此培养方案的创新是必然的。在边疆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中,其培养方案的设置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应注意符合差异化的培养需求和目标的要求,既要保证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本课程的设置,又要有与区域环境特征相吻合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如新疆地区的高校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方案设计时可以考虑维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课程设置,以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生就业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与不同民族员工交流的需要。其次,培养方案中应适当弱化理论课程的教学,而适当强化实践、实习等课程或培养环节的设置。这是因为考虑到边疆地区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就业需求的差异性,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既是边疆区域企业组织的现实和需求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与边疆地区高校的学生意愿与特征相一致的。第三,培养方案的课程与培养环节的设置应更侧重于向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学习与实践的倾斜,而非单纯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前沿学习。这是因为对职位分析、员工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设计与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学习与实践既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内容,更是边疆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和方向,学好上述专业技能将有助于其更好、更快的就业和融入企事业组织的工作环境。

(3)融洽边疆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生的关系,在专业实践中创新。教师是专业建设的执行者和引导者,学生是专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师生互动、融洽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专业文化,更有助于将创新设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更好地予以落实,使其效果得以更优地实现。具体而言,在边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实施中,以多种形式和途径进一步融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师生关系,将有助于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创新性培养方案得以更好地实施,如强化互动式的专业介绍与专业教育,召开日常化的师生见面会、交流会,使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常态化,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实践指导与反馈等。

三、结论与建议

源于边疆地区高校特殊的地位、环境与学生特征等因素,在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中进行差异化的创新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为此,边疆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创新中,应注重首先识别差异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需求,以在培养目标上进行创新;其次应设置与培养目标和区域环境特征相适宜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在培养方案上实现创新;最后应把上述目标与方案予以积极落实,通过融洽边疆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生的关系在专业实践中实现创新。

通过上述的创新性专业建设,并在专业建设实践中采取积极措施提升边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建设水平、提升学生来源质量、改善专业发展所需的硬件设施、培育积极进取的人力资源专业学习与工作氛围和专业文化,势将有助于提升边疆地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整体培养质量和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福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途径[J].高教论坛,2006(3)

[2]刘永安,林养素.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8)

关于新能源的专业篇(3)

一、我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状况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总理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想。2010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要培育和发展包括新能源产业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随后教育部发文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申办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并于2010年首次批准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11所大学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1年和2012年又先后批准了23所大学开办该专业。截至2012年,教育部共批准国内34所大学开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中“985工程”大学有7所,“211工程”大学13所,还有3所农业院校。这些大学分布在全国的17个省市,其中,江苏最多有10所,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其次是北京和辽宁,各3所;河南、山东、福建、江西和湖北各2所;吉林、黑龙江、广东、河北、陕西、浙江、上海和重庆各1所。从地域分布状况看,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高校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省份,西部省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只有2所。

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比

作者对各所大学网上公开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收集整理,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收集到的资料看,各所大学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充分体现本科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原则,课程内容涵盖各种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能等;另一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更多地体现了“专业化”要求,设有专业方向,侧重于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中的某一类。基于上述第一种思想进行的课程设置,体现了新能源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但存在的问题是难以兼顾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不同的新能源对专业基础知识要求的不同。风能的专业基础侧重于机械和电气,生物质能的专业基础主要有热能、化学和生物学,而太阳能的专业基础是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因此,由于缺乏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做支撑,这样的课程设置对每种新能源专业知识的讲解会存在内容深度方面的局限。基于第二种思路所开展的课程设置强调了专业的方向性,其不足在于削弱了对学生新能源综合知识的培养。表2是国内部分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课程设置情况。

通过对表2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培养方案,各个高校之间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别。比如同属于“宽口径”型培养方案的西安交通大学与重庆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课程设置均存在较大差异。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内容看,西安交通大学的培养方案涵盖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氢能,以及储能和节能等专业内容。而浙江大学的课程内容除了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氢能外,还有三门与环境相关的课程,分别是能源与环境技术进展、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和低碳能源技术。

(2)上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共性在于大部分培养方案体现了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这些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这与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0)》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设为能源动力类特设专业的要求是一致的。

(3)分析测试能力的培养受到重视。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现代能源技术与装备研究及应用的能力十分重要,因此一些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开设了《新能源过程、状态与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技术》,华北电力大学开设了《生物燃料分析与测试》、《太阳电池材料测试与分析》等课程,上海理工大学开设了《动力工程测控技术》等。

(4)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创新性。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都充分体现了方案设计者的创新意识,比如浙江大学设置的《低碳能源技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课程考虑了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这些课程可以起到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作用。再比如一些学校设置的《储能技术原理》则符合新能源这种分布式能源产业化发展的重大需求。享有国际声誉的社会批评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新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组成第三次工业革命五大技术支柱中“储能技术”是其中一项。

三、国外高校新能源专业开设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情况

美国的一些高校已开办相关专业来培养新能源方面的人才。2005年,俄勒冈州技术学院开设了美国第一个可再生能源工程本科专业,之后,伊利诺斯州州立大学和约翰布朗大学开设了可再生能源专业,埃弗格来兹大学开设了替代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管理专业,威斯康辛大学普莱维尔分校开设了可持续与可再生能源系统专业,纽约州立大学坎顿技术学院开设了可再生能源专业。在欧洲,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国立农业大学、欧洲农业大学综合科研实力排名第一的霍恩海姆大学开设了生物基产品与生物能源专业;挪威阿格德尔大学和挪威生命科学大学开设了可再生能源专业。此外,美国的一些高校开设有新能源相关的辅修专业,比如,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开设了能源辅修专业,学生可以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之间选择一个方向进行学习,托莱多大学设置了可再生能源辅修专业。表3是国外部分开设新能源专业大学的课程设置情况。(表中主要课程为笔者翻译,原英文课程名可登陆相应学校网站查询)

从表3所列几所大学的情况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的新能源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国内大学在两个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一是国外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也存在“宽”与“专”两种类型,前者如约翰布朗大学、埃弗格来兹大学等,这些学校的专业培养方向涵盖了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而霍恩海姆大学则属于后者,其专业名称即是生物基材料和生物能源。二是不同大学之间的课程设置同样存在着较大差别,充分体现了每所大学自身的特色。

国外一些大学虽然也有分专业方向的做法,但是这些做法与我们国内的设计有不同之处,国外是按照在共同的基础课程之上,通过专业课的不同来划分方向,这与国内完全根据专业方向对应设置基础课的做法明显不同。比如,纽约州立大学坎顿技术学院设置了10门涵盖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的专业课程模块,但只要求学生从中选修4门,这其实是为了便于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所进行的一种设计。威斯康辛大学普莱维尔分校的培养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划分了专业方向,分为设计与分析方向、开发与管理方向,一个方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设计研究能力,另一个方向侧重于培养学生从事新能源开发和管理的能力,每个方向单独设有相对应的课程模块。

国外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遍比较重视经济及管理类课程的开设,并将这些课列为必修课。比如Principles of Management(管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Supervision(监督原理),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for Renewable Energy(可再生能源项目管理),Economics of Biobased Energy Production(生物能源生产经济学),Managing an Alternative Energy Project(替代能源项目管理)等。国内大学对这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如国外大学。

美国的大学对高年级学生开设有Capstone Course(国内翻译为顶峰体验课程),比如Alternative and Renewable Energy Management Capstone Course(替代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管理顶峰体验课程),Renewable Energy Capstone(可再生能源顶峰体验课程),Capstone Project(顶峰体验项目)等。这是一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特定主题、问题或设计的课程,过程包含资料(文献)收集、量化分析、产品设计、小组讨论与合作等,类似于我们的毕业设计。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较大区别,毕业设计是一个必修的、学分较多的项目研究课程,而顶峰体验课程表现出了紧凑多样的课程形式、多层次的课程目标、人性化的选修制度,具有团队合作、学术整合和产学融合的特点,被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引进。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我国新能源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整理,可见:

(1)我国已初步构建了新能源人才培养的专业体系,在各所大学所制定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既有面向培养具备新能源综合知识与能力人才的方案,又有侧重于培养系统和深入掌握某类新能源专门知识人才的方案。不同的培养模式可以为新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不同类型的专门人才。

(2)新能源种类多样且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之不同种类的新能源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存在差别,这些因素加大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难度,在“专”与“宽”之间如何平衡和取舍还需要各个大学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开展广泛深入研究,以便对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使其更符合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

(3)我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新能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无论是在设计理念,还是在具体内容方面都有很强的相似性,在体系先进性方面与国外处在同一水平上。但同时,我们也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大学优秀的教学改革成果,比如美国大学顶峰体验课程的设置。

基于以上结论,笔者就我国的新能源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很多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供选用。如果按目前的培养方案,大多数课程都需要各学校单独来编写,而要完成如此多新教材的编写,无疑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而且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因此,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长远和健康发展角度考虑,应该分类构建面向全国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各大学可再根据各自的特点设置体现自身特色的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为全国性专业教材的编写奠定必要的基础。

关于新能源的专业篇(4)

关键词:资源勘探;石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国家的能源调控政策在逐渐实施,石油行业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石油行业的发展和资源勘查工作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工作人员只有加强对资源勘查工作的重视,才能提升石油开发和利用的总体效率。资源勘探工作无论是从理论基础还是工作方法上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比较明显。

1 资源勘探专业的地位和发展现状分析

从目前这一专业设置上看,国内的石油地质类高校数量不是很多。资源勘探专业是石油行业下属的学科类型,包括地质资源和工程两个分支。基本上可以包含整个石油资源的相关理论。可见,通过对资源勘查专业的学习,学生就可以基本了解和掌握石油资源的基本性质和重要理论。虽然,国内石油地质类高等院校的数量较少,但是其就业领域较多,就业面相对较广。从目前我国油气资源勘查工作的现状可以看出,无论是从石油探矿区块的数量、勘查面积、开采面积、油田数量,还是从石油储量以及油气基地数量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我国的原油产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

但是,我国的油气勘查和开发还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一般来说,东部地区的开发程度要明显高于西部。陆地上的开发量要高于海上的开发量。总体上说,开发难度和开发程度都比较大,但是大型的油气田发现率比较低。另外,勘查对象无论是地下还是地表条件都相对比较恶劣,复杂程度日益增加。对于已经开发和利用的油气田来说,其含水量和采出程度都相对较高,因此,要想达到稳产难度就比较大。可以直接概括为资源勘探专业虽然地位稳定,对专业性的要求高,就业面也比较乐观,但是,其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值得继续关注,发展潜力令人担忧。可见,资源勘探专业所面临的挑战较大,发展遇到了瓶颈。

2 资源勘探专业人士的就业发展情况分析

从我国各大院校的发展以及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上看,多数的学生都是依靠父母或者是亲朋好友,在毕业之后可以在某一固定单位申请工作。也就是说,完全依靠自主择业的学生少之又少。因此,这类专业的毕业生都在资源勘查、管理等工作岗位上呈现出集中性。另外,在矿产资源的评价和管理工作岗位上,本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也相对较高。在东部地区的毕业生较多一些,即使一些毕业生去了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工作,其薪资待遇都成倍增加。从这一专业毕业生工作现状上看,工作模式比较单调,而且缺乏理论研究,毕业生的创新性不强。这一特点也是资源勘查专业研究人员比较担忧的问题。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除了选择工作岗位,走入社会之外,还有将近百分之三十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读取硕士和博士学位。这一部分人属于高新阶层的典型代表,在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会贡献一部分作用。

3 资源勘查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思考

资源勘探专业的未来与我国石油行业的现状以及新能源开发的进展情况息息相关,在这样一套成熟理论体系下,资源勘探专业在石油行业乃至整个能源界的发展不免引人注目。如何应对国家对能源调控的政策变化,本专业的未来就业情况和整个石油体系的发展趋势,值得深思。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对新能源的需求,资源勘探专业面临着新的巨大的挑战,接下来,笔者就从目前我国石油行业的现状分析,初步探讨资源勘探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人口压力下的优势减少是资源勘探专业未来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油田的岗位如同石油资源本身,是有限的,但每年此专业的高校报考热度不减,相反会逐年略有提高,而且此专业的就业具有终身就业的特点,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逐年挤压,有限的岗位逐年减少,人才与岗位的严重需求不平衡会是个大矛盾。加上本专业的可塑性不强,很多专业人士被迫“一招鲜,吃遍天”,随着海洋油气岗位的逐年补充,新能源的日有进展,资源勘探专业的繁盛将会随着时间逐渐消退,这也是给很多油田家庭敲响的一个警钟。理智选择专业,谋求后代多元化发展才是缓解本专业未来发展障碍的有效途径,也是个人本身实现自我价值的上策。

其次,如何突破现有成熟体制瓶颈,建立创新科学理论体系,创造高效自动化勘探方法也是本专业未来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由于石油行业经济命脉的重要地位,很多本专业人士抱着对石油行业体制成熟的定心石,报考并学习本专业的初衷就是找一份安稳高薪的工作,导致本专业的科研力量活力不足,几十年就延续着老的体制着眼完善,而全然不顾创新,这显然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违背。几十年后,人们如果还是和今天一样,或者比今天稍微先进一点,一代接一代地重复固有的模式,没有科研的新鲜血液,本专业的前途注定堪忧。目前科学家已经有初步勘察,在新能源未解决之前,我国的油气储备尚且有很多未开发的部分,很多集中在比较难开采的海洋和高原,如果解决这一部分难开采的问题,优化系统装置,解放人工劳动力,才能在未来新能源可触不可及的前提下,维护好此专业的与时俱进和持续发展。

另外,资源勘探专业的目光不应该局限于地球,地球的资源相较于整个宇宙来说,就是一粒尘埃。随着世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太空资源勘探将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壮举,如何淡化对地球现有资源的依赖,谋求外太空更广阔无垠的资源,将是所有资源勘探专业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唯有这样,此专业才能做到繁盛不衰,利国利民。

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在不断进步。石油行业正以稳定发展的趋势跻身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资源勘探工作作为石油行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也在不断创新。相关的研究人员只有加强对现如今我国一些高等院校资源勘探专业发展现状的认识,并且对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解和分析,才能充分地了解到我国未来资源勘探工作的发展趋势。现如今,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资源勘探工作需要专业的研究人员不断学习和创新,拥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这样在未来的发展中,才能紧跟时代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势,构建资源勘查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2)-2013(12).

关于新能源的专业篇(5)

关键词:新能源;新能源应用技术;产学研;企业工作站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159-02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能源消费的增加,2013年跃居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增长的同时,煤炭和石油占比高的能源消费结构引起的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以及环境生态恶化等问题凸显。2014年11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中国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并将于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目前,国内已设立了100多个新能源产业基地,规模都非常庞大。然而,与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新能源产业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急缺,制约着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1]。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再次重申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优化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将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成为区域内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服务中国制造2025”、“优先保证新一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专业的布局与发展”[2]。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新能源产业急需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这个任务将由高职院校承担。目前,高职院校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上还远远落后于产业的发展。

一、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足的原因

1.新能源产业是承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经济力量,而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基于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涉及领域广、技术更新快、产业调整快等特点[1],目前高职院校的新能源类专业的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

2.新能源类专业涉及多个学科,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以及不同专业特色的体现与学科知识的融合,是目前开设新能源类专业的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目前类似专业大多是依托机电、电力、化工、核能等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和飞快的技术更新速度,让专业发展面临教师人才短缺、市场需求把握不准确等问题,学生就业的尴尬与人才需求的巨大两者并存。建立专业设置、专业群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调整机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3.目前国内从事新能源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一般都是从事相关电力及自控行业转行而来的,其新能源专业背景不强,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这也制约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高职新能源类专业是新兴专业,是随新能源技术产业化应用而产生。全国现有4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上还远远落后于产业的发展。

可见,基于对该行业背景的判断,发展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性选择。高等职业类院校承担着向新能源产业输送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任务。但现有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法远落后于行业要求,导致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往往不能很快转变角色,满足不了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要求。

二、产学研结合与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培养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应立足于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企业要求,深化校企合作,以产学研结合与校外实践教育体系为抓手,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实用性新能源应用技术高级技能人才,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3]。

1.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深度校企合作。以校企共同体为平台,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的全面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敬业精神,面向行业群和岗位能力需要设置课程体系,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3]。转变教师和学生角色,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锻炼,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统一,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2.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生产性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教学与生产实际、产品开发研究等融于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学生在做中学,学以致用;教师在做中教,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实施“双带头人”制度,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以学院教师和企业师傅作为学生的导师,为实现校企间的深度融合创造条件。

3.创造有机结合的、综合一体化的实训环境。通过打破专业壁垒,依托灵活的管理体制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从单项技能到整条流水线操作训练的完整实训体系,营造综合科技环境,最终建立集合实训教学、生产、专业培训、技能鉴定、科研、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实训基地[3-4]。

4.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利益共赢机制。发挥学校多专业的人才优势,师生与企业联合开发项目,学校与企业实施专业知识、设施资源、科技成果共享的“无界化”管理,共生共荣,逐步形成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校园育人文化[5]。

三、企业工作站的教育模式的建立过程

建立校外实践教育体系,将企业产品融入实训课中,也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习条件,为“产教融合”教学新模式的实施搭建了平台。以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为载体,建立企业工作站人才培养模式,试图通过对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抓住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特征,建立校外实践教育体系,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

1.模块化,按照深度校企合作和产学融合理念,构建满足产业需求与企业发展的新能源应用技术教育模块,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力求构建“以产定学”的教学体系。

2.标准化,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把企业标准、岗位标准、职业标准引入课程模块。以工学结合为目标,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职业要求和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综合素质优秀又掌握企业一线正在使用的知识与技能,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

3.技能化,以新能源应用技术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调查新能源企业中新能源应用技术岗位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教、学、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紧缺人才[5]。增强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学校和企业零距离培养。

四、特色与创新之处

通过企业工作站这种校企合作、产学融合模式,高职院校以模块化、标准化、技能化,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改革的成果如下:

1.在企业工作站,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突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学校和企业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学生在企业工作站实现零距离接触工作岗位,有助于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促进学生就业。这样培养出来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真正满足企业需求,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力,真正让学生、学校和企业均受益[6]。

2.通过企业工作站,专业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双重身份。新能源专业教师既是普通老师又是企业的工程师,双重身份,教师在企业工作站,与企业共同培养教育学生,熟悉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等方面知识,提升了教师的技能,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6-7]。学生在企业工作站是员工,要符合企业要求和岗位要求工作,工作要有报酬,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迅速提高,对企业标准、岗位标准、职业标准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3.通过企业工作站模式,进行专项课题教学和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实现订单共培、资源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人才共育一套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另外,因为现有新能源人才非常紧缺,企业工作站可以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服务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6,8]。

以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为依据,结合新能源企业的人才需求,深入开展产学研结合与校外实践教育体系建设,以期适应我国新能源产业并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规模化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模块化、标准化、技能化建设,培养企业与学校零距离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企业工作站人才培养模式能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与新能源企业工作岗位接轨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为我国高职院校探索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先进的理念与实际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张珏.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人才,2010,(8):29-30.

[2]史丹.发达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态势[J].江南论坛,2010,(5):17-19.

[3]丁宏林,等.“亦工亦学,产学合一”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2,(2):141-142.

[4]张馨月.产教融合:高校教改多样化办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观察,2014,3(7):75-78.

[5]许彩欣,赵然,张洪芬.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实践探索――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邮政通信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19-221.

[6]陈元高.以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大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4):74-76.

关于新能源的专业篇(6)

【关键词】 地方高校;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模式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与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化石燃料的紧缺与环境的恶化,关于新能源车辆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汽车产品将向安全、节能、环保方向迈进,“新能源汽车”成为业界关注重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机遇,尤其是电动汽车我国的研发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差不大。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十三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征求意见稿已早早发出,可见未来几年电动汽车产业仍然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目前,山东省拥有山东时风集团、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电动轿车生产企业。德州陵县新能源车产业园的落成,为德州学院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大的机遇。

当前,国内新能源车辆专业刚刚起步,市场需求非常大,人才严重匮乏。人才的不足带来的必将是行业内动力不足、缺乏后劲的疲软状态。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专业的人才作为基础。怎样培养出具有高专业水平和具有相关能力素质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当前学院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作为地方院校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德州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高素质、重责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1、新能源汽车的专业定位

新能源汽车专业是车辆类专业和电工电子及机电类专业的融合和交叉专业,作为本科生的培养需要掌握汽车基础知识、机电传动控制、电力电子、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所涉及的内容比传统车辆专业所涉及到的内容更多,知识面更广。

通过调研相关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本专业的专业定位大致分以下几种:

(1) 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师资科研技术设备雄厚,教学环节中突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能力为突出点,主要培养开发设计及科研型人才。比如合肥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等高校的新能源汽车方向的学生主要是从事设计开发及相关科研。

(2) 省级的一些重点院校,既有一定的开发平台又有师资力量,以培养产品开发设计人才为主要目标。比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以东风汽车为依托,从事相关产品开发。

(3)地方院校师资相对较差,科研力量相对薄弱,应注重实践培养,以技术应用为主。德州学院是一所地方院校,本院新能源汽车专业定位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2、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院新能源汽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分析和解决问题,适应社会需要,可在相关新能源汽车公司、企业以及有关的研究与设计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部门从事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营销以及售后的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通过四年的培养大多数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具体问题。

3、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的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全面提高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素质,就必须优化课程设置的组合,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能够跟上本专业的发展水平,使教学的内容与市场需求相符。学生的培养采用“3+1”模式,就是学生用接近3个学年的时间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间还需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课程实训,接受企业实际生产的锻炼,了解新能源车辆的生产过程,利用多于1个学年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实习,直接进入企业的相关部门和车间进行专业实习以及本科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学校指派教师同时企业派出技术人员,采用“双导师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成长发展进行指导。

学生应掌握新能源汽车方向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外语、计算机、自然科学、人文社科、专业基础、专业素质与能力拓展知识。其中基础知识包括工程科学知识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以及力学等,工程技术知识包括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工程图学等机械电子类知识点。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包括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新能源汽车设计、新能源汽车试验测试、汽车结构与有限元分析、汽车碰撞与安全等。知识拓展部分包含自动变速器技术、汽车车身艺术设计、专用车结构设计、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汽车制造企业现场管理、汽车法规与产业政策、汽车服务工程等课程。选修知识里面应重点掌握计算机技术在车辆工程学科中应用概况、常用车辆工程学科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车辆工程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分析、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车辆工程的应用等;同时选修知识还应包含汽车空气动力学概念、发动机流场、发动机热工转换、流体力学、热工基础、新能源汽车性能评价、分析方法、基本动力学过程、发动机原理、汽车振动基础等发动机与汽车流体的相关知识。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厚基础的同时加强了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选修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向不同的侧重点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多种选择,增强竞争能力。

三、结语

地方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肩负着为区域经济提供相关行业发展所急需人才的重任。构建科学的全面的并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出与之相符的课程体系,一定能培养出大量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能源车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雄健,熊维平.汽车类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9.163-164.

[2] 范大胜.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研究[J].汽车维修,2011.11.

关于新能源的专业篇(7)

关键词:建筑节能与技术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U-4;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016032010年7月12日,教育部了《公布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本科新专业名单的通知》(教高[2010]7号),其中列出新专业25个,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名列其中。重庆大学、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共6所高校被批准从2011年开始招生。重庆大学于2011年9月开始招生。该专业紧扣国家节能减排的大政方针,呼应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的建筑节能问题,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1]。

如何建设新专业以及完善教学体系;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拔尖型创新专业人才,创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上述开设该专业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适应国家社会的要求,对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新专业建设进行探索研究尤为迫切和重要[2]。

对大多数高校而言,新专业是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基础之上筹建起来的,新专业有其突出的特点,其建设发展思路不能等同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为此,笔者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为比较对象,对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专业建设思路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有关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在建筑节能设计、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能源管理等领域,从事项目策划与管理、研究与开发、咨询与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项目管理、工程应用型与科学研究型人才。

从培养目标看,要求该专业学生掌握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能源管理、建筑运营控制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具备建筑设备用能分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建筑室内外环境控制为应用目的,其涉及的技术层面以暖通空调技术为主展开拓展[3]。而建筑节能技术工程专业围绕以节能为基础的建筑领域,包括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设备、能源管理等方面。显然,参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无法体现新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为此,对于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建设可以考虑按照以下思路进行。

(一)师资建设

目前,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多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师为基础进行专业建设。根据建筑节能技术工程的专业要求,从专业建设角度看,必须引进建筑、建材和建筑电气专业教师。对有建筑类专业的高校而言,可以考虑共建的方式,让其他专业教师参与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由于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有发展的眼光以及全局观念才能建设好新专业。同时,对于有条件的高校,应该从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中培养后备力量,以确保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王勇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研究

(二)学科建设

学科发展以本科建设为基础。任何学科,不管目前的学术地位以及影响力如何,没有本科教学作支撑,就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国家层面讲,建筑节能是国家的一个战略重点领域,涉及一个巨大的产业群体[4]。从社会角度分析,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中的任何产出,均存在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仅仅是增加经济总量,关键是各种形态的业主可以从全寿命周期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这才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建筑节能作为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对社会发展是有益的。为此,建筑节能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建设和发展。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建设,其建设内容应注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保证有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的人才梯队,保证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体系的构建

对于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培养方案和教材建设两方面进行。

(一)培养方案的形成

培养方案是教学体系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涉及到学校对专业的定位以及办学思路。通常情况下,培养方案较重要的环节有培养规格及要求、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分要求、实践环节以及教学安排等方面。

培养规格及要求是指毕业生应该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对于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而言,学生应该掌握与建筑节能相关的基本理论、原理及方法,对建筑节能具备全局观和系统观。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要求具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有关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的节能系统仅仅是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需要掌握的建筑节能体系中的一个方面,室内外环境控制方案不是新专业掌握的重点,这恰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要求的重点内容。因此,从培养方案看,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以及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其中一些课程创新色彩浓厚,国内国外均无建设经验可以借鉴。对于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的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等重要专业基础课内容,在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中应注意筛选。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可考虑重新编写教材。对新专业而言,应该注重建筑节能相关基础理论的讲解。对传热学,重点应放在与建筑维护结构相关的传热理论;对流体力学,应该以基本的流动方程与输配系统中节能调节分析的基本理论为重点,明渠以及堰流等不作为重点内容;工程热力学中基本热力学概念以及基本热力循环理论应该让学生掌握,而与建筑节能无关的循环及流动过程等不作为重点。笔者认为,应整合三大专业基础课内容,以建筑相关的流动与传热为主要内容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安排。

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成中,除专业基础课外,专业课是课程体系的重点。建筑节能原理、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工程、建筑能源管理成为新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他课程体系应围绕主干课程进行建设。而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冷热源、暖通空调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仅仅是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参考或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对学分要求,可按照课程体系进行,总的学分以及毕业最低学分要求可参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设置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实践环节,但各阶段的实践内容均不同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应该掌握建筑节能产品与材料的节能原理和生产过程,实习地点为产品生产单位以及节能公司。而环控系统以及施工单位的认识实习才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重点。新专业的就业对象一般为节能系统及能源管理公司,因此,毕业实习应该与毕业设计结合,围绕此类业务开展毕业设计。

(二)人才需求分析

建筑节能已被国家列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社会急需培养大量高素质建筑节能专门人才。为顺应这一需求,加强规范管理,政府机构纷纷成立了以建筑节能为工作目标的行政单位。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下设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专门负责拟订建筑节能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监督重大建筑节能项目。全国各行政省、直辖市纷纷成立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如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已专门新增建筑节能处,负责全市建筑节能管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节能运行监管、建筑节能法规制定等工作的开展,下属区县也设立相应的机构和岗位。与此同时,大量的建筑节能技术研发与咨询机构相继成立,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的建筑节能与新能源研究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的环境与节能研究院从事节能技术研发,重庆市依托重庆大学等单位成立的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成立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建筑合同能源管理等类型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纷纷产生。建筑节能的问题一直深受全球关注,联合国环境开发署下设能源、气候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中门负责安排节能相关工作,尤其是建筑节能。近年来,其在中国支持了超过50个与建筑节能相关的项目研发。美国能源基金会等也频频在中国招聘建筑节能相关专门人才。

在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国际大背景和国家节能减排的基本国策指引下,建筑节能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还未系统培养该专业人才,主要通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进行补充。人才总需求预计10万人/年以上,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机构需要大批系统掌握建筑节能知识专业人才,按照建筑节能规划,每个县级以上部门需要配备该专业人才;各类国内、国际非政府组织也正在中国大量招聘建筑节能专业人才。

二是,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院等也大量需求该专业的人才。

三是,能源咨询、能源管理、能源服务等公司的建筑节能人才需求。

四是,房地产企业、建设工程公司等。

五是,机电设备企业等。

三、结语

对于一个新办专业,由于建设的复杂性,其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很多经验要通过建设过程中的不断总结才能逐步完善。对于目前而言,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在理论教学中,如何尽快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的问题;在拔尖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提高拔尖性人才的社会参与能力,把握实践教学活动度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处理和解决、科研问题、实际工程项目的能力。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在高校一线教师的努力下,新专业建设中的问题将会得到逐步解决,专业建设也会逐步完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为国家的建筑节能产业注入更多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孔昭瑞.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一个发展前景看好的新专业[J].长江大学学报,2010,33(5):9-10.

[2]余晓平,付祥钊,殷利.浅析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理论基础[J].建筑节能2011,39(3):76-8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