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少儿教育心理

少儿教育心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6 09:50:07

少儿教育心理

少儿教育心理篇(1)

一般认为儿童健康成长是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青少年健全心理的基础。家庭成员间行为、气氛及家庭教养方式等,对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和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影响。[1]不良的家庭因素和父母与子女间心理上的差异、距离,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异常,如父母离异、家庭人员关系紧张、教养方式不当等。

二、EMDR的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

EMDR的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认为记忆网络是心理临床症状和心理健康的基础,除了信息不足或器质性损害导致的病理症状外,未经加工的记忆是产生病理症状的主要基础。大脑的物理信息加工系统,像其它身体系统一样,是以健康为导向的,就像生理方面的伤口会愈合一样,除非这一过程被阻断。当现在的知觉和记忆网络建立联系之后,之前未经加工过的记忆所具有的多种成分就可以被体验到(情绪,生理感受,想法或信念)。加工被视为储存于大脑的信息网络间建立适应性的联结。EMDR会促进联结过程,从而使得相关的联系得以建立。在通过加工从而得到一种适应性的解决途径的过程中,记忆网络中那些未经加工的部分或者表现内容会发生改变。那些有用的信息得以储存下来,以供为将来的体验提供进一步的信息;那些不再适用的信息则被舍弃(躯体感受,非理性信念等)。加工的紊乱可以由于以下原因造成:困扰程度很高的情绪,这些情绪可以阻碍体验得到适应性的加工,比如说童年早期的依恋问题,童年创伤或忽视,“t”生活事件。

三、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对心理创伤导致儿童持续负面影响的解释

如上所述儿童心理受创后困扰程度很高的情绪可以阻碍体验得到适应性的加工,导致记忆网络的紊乱,它们是以状态依赖方式储存的早年生活经历。从进化学上来说,人们在儿童期有需父母照料和养育的需要,同时有被团体同化和认同的本能需要。在此基础上,任何威胁到和谐性的事件都可以导致这些经历被以标志着危险的逃跑-战斗唤醒状态储存下来。这种对于儿童知觉的封存基本停留在全封不动状态,直到这个事件得到加工,有适应性的解除。儿童期经历有着长期作用的原因可能在于信息加工系统被生存的恐惧给淹没。由于“过去即是现在”,这种对于过去事件和现在事件的知觉的区别的缺乏对于由受创引起心理问题者习得非适应性反馈环路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相似的情景中不断得到强化。例如,一个人童年期经常被母亲言语羞辱和躯体虐待。如果这些经历没有被加工,那些对于过去而言合适的对危险的躯体感觉在生理上储存下来。过去在当下重演,并且通过任何相关刺激的二级条件化作用强化了自己,被用作当下危险相关的自动化反应;确实由于功能不良的反应,她无法守护自己。尽管她可能试图进行认知控制,但在当下她无法选择自动化反应,它们听命于基于过去事件的生化反应。四、家庭对于儿童教养应注意的问题鉴于前文所述,在家庭中对于儿童教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恐吓儿童,让儿童没有安全感,当儿童无力对付产生害怕心理时,应通过讲述科学道理和实际示范对孩子进行教育启发。

2.不要忽视儿童的适宜需要,应注意观察并满足其需要。3.不要对儿童进行情绪虐待,比如经常对儿童的轻微不端行为进行惩罚;经常批评、嘲笑和羞辱儿童等。

少儿教育心理篇(2)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是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他采用独特的视角研究儿童道德的发生和发展。在皮亚杰看来,对于道德规则的理解程度可以作为衡量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指标,以此为起点可以逐步认识到儿童道德发展的本质。

为了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标准,皮亚杰开创性地采用了对偶故事法探寻儿童的道德发展进程。所谓对偶故事是指两则暗含道德判断、内容相似,但是事件性质却截然不同的故事。比如,一个孩子因偷吃冰激凌而打碎了一只放在冰箱里的碗,而另一个孩子却因为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碎了五只碗。皮亚杰在绘声绘色地给儿童讲完故事后,让儿童回答哪一个儿童更应该受到惩罚。通过让儿童对故事的主人公做出道德判断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通过一系列诸如上例的对偶故事,皮亚杰得到了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他律”指的是儿童的道德判断依照外在的标准,其道德判断受到客观存在的驱使;“自律”指的是儿童的道德判断由自己主观的标准左右,其道德判断受到主观意志的影响。

在上述的例子中,处于“他律”阶段的儿童倾向于认为打碎五个碗的儿童更应该受到惩罚,而处于“自律”阶段的儿童则认为偷吃冰激凌的儿童更应该受到惩罚。处于“他律”阶段的儿童倾向于以行为结果作为评判依据,并不考虑动机问题。这一阶段的儿童倾向于听命于外部权威,如家长、教师及年长儿童。在他们看来,这些规则是必须要服从的,至于为什么要服从,他们却并不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认知水平的发展,到10岁左右,儿童开始逐步从“他律”阶段向“自律”阶段转变,这种转变是循序渐进的,并且是不可逆转的,进入到“自律”阶段后,儿童认识到规则不再是权威的意志,而是在公共关系中彼此都能认可和遵守的一种社会产物,儿童开始对规则的运用和控制感兴趣,追求一种社会性的快乐了。

皮亚杰的研究让我们对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发展进程有了基本的认识,但是“自律”阶段是否就是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10岁后儿童的道德是否会继续发展?这些皮亚杰并未给出答案。而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历程,延伸了道德发展理论。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认同皮亚杰关于年幼儿童以事情后果为道德判断标准,而年龄稍长儿童则多以目的为道德判断标准的观点。但是,并不是所有以目的为道德判断标准的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都是一致的,其内部也有差别。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及跨文化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采取两难故事法进行道德研究。两难故事指的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在故事情境中面临两种选择,这两种选择都有道理,但是只能将其中的一个作为唯一选择,而这也势必违背了另外一种选择。比如,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穷人,老婆得了重病,无钱买一种特效药,为了给老婆治病,这个穷人铤而走险,去偷了这种特效药,而这显然也违背了法律。在实验中,科尔伯格要求儿童青少年对故事中的行为做出道德判断,并说明理由。在科尔伯格看来,研究对象的答案并不重要,其解释答案的理由才体现出其道德发展水平。根据对研究结果的分析,科尔伯格把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

第一,前习俗道德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考虑的是行为的后果及对自身的利害关系,以自私为主要特征。这一水平包含惩罚定向阶段及天真享乐主义定向阶段两个阶段。处于惩罚定向阶段的个体认为凡是能避免惩罚的行为都是好行为,他们遵守规则是为了避免惩罚;处于天真享乐定向阶段的个体认为凡是有利于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好的,他们遵守规则是为了获得回馈或赢得奖励。

第二,习俗道德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开始关心他人的需要,产生了满足社会需要的愿望,以赢得他人或者社会的赞许为主要特征。这一水平包含好孩子定向阶段及权威或秩序导向阶段两个阶段。处于好孩子定向阶段的个体按照好孩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以行为是否获得他人喜爱或赞扬作为主要的道德判断标准,他们遵守规则是为了满足人际关系和谐的需求。处于权威或秩序导向阶段的个体已经意识到社会秩序和法律法规依赖于个人履行应尽的责任,他们为避免遭受违法的谴责,刻板地遵从社会法律、法规。

第三,后习俗道德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开始以自己的内心是非准则为判断依据,体现了道德判断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这一水平包含社会契约阶段及普遍伦理原则定向阶段。处于社会契约阶段的个体认识法律习俗的道德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社会契约,这种契约是可以商定和改变的,个体开始更为灵活地把握和应用规则,从各个角度辩证的评判是非善恶。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其判断标准超越了具体的规章制度和道德准则,开始探寻道德的本质意义,其行为依据的是内心准则。

科尔伯格认为大部分个体的道德发展均遵循上述三大水平六个阶段的顺序,各个发展阶段不能跨越。一般而言,儿童在10岁前大多处于第一个发展水平,13岁后半数以上的儿童进入到第二个发展水平,16岁后大约30%的青少年可以进入到第三个发展水平。科尔伯格强调从前习俗水平到后习俗水平的发展不是自动发生的,而是青少年在认知成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道德推理,由低到高循序发展到较高级别的后习俗水平。

三、国外道德发展理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尽管皮亚杰和科尔伯格并没有重点探讨道德教育问题,但是他们对儿童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研究以及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于我们了解儿童的道德发展状况,推进我国的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讲,年幼的儿童在道德观念上容易接受权威及规则,这时父母及教师要树立权威形象,教导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并不能够理解规则的意义,所以常常会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这时家长及教师绝不能滥用权威,斥责惩罚,这样做不仅不能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还有阻碍的作用;对于年长的儿童,他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规则是可以通过协商产生的,所以对家长及教师的权威不再像之前那么无条件相信,甚至可能出现各种叛逆行为,这是道德发展的正常结果,这时家长及教师要更多地采取民主式的做法,通过相互的沟通和交流启发孩子进行道德思考,促进其道德判断的主动性,协助其顺利地向更高一级的道德水平发展。

第二,在培养儿童道德观念的时候要依据其年龄特点及道德发展水平进行教育,不能进行超出其道德发展水平的教育,也不能进行落后于其道德发展水平的教育。举例来说,我国的道德教育从小就灌输团结奉献和乐于助人等宏观的道德观念,而儿童对于这些道理却并不能真正理解,这类型的教育就远远超出了其道德发展水平,倒是可以尝试进行一些爱朋友、爱家人、爱小动物等能够被儿童所理解的教育,在培养其此类日常生活习惯的过程中,慢慢提高其整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对于中学生来讲,绝大部分的青少年都已经进入到了“自律”阶段或习俗发展水平,对于规则的理解较为成熟,这时家长和教师如果再一味的采取说教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引发其反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不如放低姿态学着与其做朋友通过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促进其道德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学校和家长要注重各类社会交往对儿童青少年的道德促进作用。对于儿童来说,同伴是最为重要的社会交往对象,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儿童对规则不断深化理解,容易发展出关心他人等能力,有利于更高级道德意识的产生,为日后的社会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学校及家长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儿童开阔眼界,创造机会让儿童结识优秀人才,利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其道德发展。

少儿教育心理篇(3)

1、加快身心发育

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好动的、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性,所以舞蹈动作这种肢体语言很符合他们的特性,并能激发他们的联想能力,开拓创造新思路。科学的舞蹈训练能提高少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生理机能发育,还可及时纠正少儿的不良姿势。

2、锻炼意志品质

少儿舞蹈基本都是以群舞的形式来表现的,通过锻炼不但可以培养其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还可以激发其表现欲望,克服胆小、内向的心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3、培养审美观念

舞蹈中活泼可爱的人物、动物形象,配以悦耳的音乐,可以使少儿通过具体形象来认识世界;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也可以使少儿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让少儿通过自身的肢体、情感体验能真实的认识美、感受美。

4、增进情感交流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交流方式,每个作品中除了美的展现,更着重在于情感的表达。例如少儿舞蹈《爱我你就抱抱我》就是通过直观的动作语汇来表达少儿内心情感,用他们所理解的陪伴、亲吻、夸奖、拥抱这些爱的表达方式,使父母感受到少儿的情感需求,从而增进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家庭氛围更加融洽。

二、现阶段少儿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监管难度大,措施待完善近年来,少儿舞蹈教育呈现出火热趋势,各类舞蹈学校、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很多人把开办舞蹈培训班当成是一种盈利手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虽然能通过办理办学许可证和年审手续对办学机构进行监督,但对于未办证先办班、注册登记后改变教学场所及对于各类从事教学工作的艺术团体等缺乏有效监管,是导致违规办学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

2、家长选择存在盲目性调查发现,将孩子送去舞蹈培训的家长有四种动机:一是父母总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替自己实现年轻时的舞蹈梦;二是家长间攀比成风,认为只有多掌握一门技艺才能保证今后足够的竞争力;三是通过舞蹈训练培养孩子高雅气质和优美的形体;四是为考艺术院校打基础。家长大多对舞蹈教育培训方法知之甚少,认为只要是舞蹈班就能训练好孩子,这也为违规办学、无证办学提供了生存土壤。

3、硬件、软件水平有待提高少儿舞蹈教学场所除了教学应有的设施外,还要考虑少儿身体健康成长这个重要因素。首先教室面积要足够大,且通风、采光适合;其次考虑到儿童骨骼发育和舞蹈训练弹跳动作多的特点,舞蹈教室地面设施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和防滑处理,否则会对少儿骨骼发育产生破坏性作用;另外。

三、如何使少儿舞蹈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少儿作为“璞玉”,在舞蹈教育这个特殊而又复杂的环境下,逐渐陷入了被动,而少儿舞蹈老师如何去“琢”,怎样去“琢”,让每一块“玉”都能绽放其自身最美好的光彩,这才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少儿舞蹈教育者面前的问题。

1、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教学质量考评标准,对各类培训学校进行年度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予以张榜公布;二是监督少儿舞蹈教材使用,制定教学目标和大纲,对于没有按照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予以处罚;三是将业余艺术教育纳入职业教育管理,定期组织教学旁听、评比等;四是成立教育执法组织,加大对违规办学、无证教学人员的违规处罚力度。

2、加大少儿舞蹈教育教师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少儿舞蹈教育的积极作用。一是强化少儿舞蹈教师的基本素质。少儿舞蹈老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仪态和言行举止,不应佩戴过多的首饰或是浓重的彩妆;应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用激情和肢体动作去感染他们,带领他们进入欢乐的舞蹈世界;勤学敬业、品德高尚,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二是提升少儿舞蹈教师的综合艺术教育水平。少儿舞蹈不仅有独立的专业性,也具有综合性,少儿舞蹈教师也应具备多面、丰富的少儿艺术知识。形象鲜明具有儿童特点的音乐,充满幻想和情感的童话故事、童谣,都能让少儿舞蹈教育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捕捉这个专业的闪光之处,对儿童舞蹈进行补充、启示。

四、结语

少儿教育心理篇(4)

【关键词】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问题;关爱

【中图分类号】G33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99-01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少年儿童由此诞生了。因此,近年来,“留守少年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留守少年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少年儿童生活问题

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少年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尤其在对其管理、生活安排方面缺乏应有的照顾和爱护,由此,他们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变异滋生蔓延,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影响学校影响社会。

二、留守少年儿童教育问题

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少年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隔代监护,一是心理代沟太深,祖孙难于沟通,二是祖辈过度溺爱,百依百顺,三是没有教育理念;亲戚监护,日子一长,孩子或多或少有过失,只要亲戚批评责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隔阂,严重的甚至闹矛盾;没有人监护,不仅这些孩子心理没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准主意而失误。父母亲情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这种东西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然而,现在的父母,由于没有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有的因为生活所迫,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甚至很少与孩子联系,这样孩子就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自主没有目的,如空中的落叶,时常无所适从。

三、留守少年儿童心理问题

由于缺少亲情,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少年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虽然具有了独立意识,但毕竟经历不够、能力不足,对父母还具有很强的依附性。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独、失望、烦恼、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视,甚至为今后的生活着急,等等。

四、留守少年儿童道德行为问题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少年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少年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如何关爱“留守少年儿童”。通过我们多年的经验,我们认为解决留守少年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

1、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每期开学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少年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少年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对留守少年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少年儿童患病时,帮护教师要及时送到医院诊治,悉心照料。生活辅导老师要经常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少年儿童参加集体活动,经常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2、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少年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少年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少年儿童”谈心一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少年儿童”还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的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3、注重对留守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少年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少年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积极探索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留守学生走过人生发展时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开通亲情专用电话或电子信箱开设知心信箱,开设心灵驿站,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给学生以心理咨询和辅导。学校应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留守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开展磨砺教育的研究试点,着重培养留守少年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要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少年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少儿教育心理篇(5)

【关键词】生态教育 少儿英语 教学运用

一、生态教育的内涵

生态教育又称教育生态化,是在新的教育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生态教育的内涵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内在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

二、生态教育的主要特征

生态教育注重以生态的视角去探寻教育的本真。在少儿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倾注对儿童的人文关怀,注重师生间的人格平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增强教学互动,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创新潜能,为师生间之间和谐共处创造一种平衡发展的生态教学环境。

(一)生态教育的自然性

“绿色”生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完整和谐的生命。生命的塑造从萌芽自然种子的幼儿时期开始,通过教育使它们生根发芽,在生态塑造的过程中,遵循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可持续的自由发展。

(二)生态教育的和谐性

生态教育的意义在于给予学生身心自由的呼吸,不能压制学生的情感和自由。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尊重和热爱学生,承认个性差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生态教育的人性化

教育人性化首先承认学生是人,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人性化的教育要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进行因材施教、分层实教。人性化的教育在少儿阶段尤为重要,特别是要有耐心的引导一些智力发展迟缓、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以理解和宽容的心态感给予他们帮助,这是“人性化”生态教育的重要体现。

三、生态教育理念在少儿英语中的运用

在少儿英语教育中, 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少儿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将生态教育观运用于少儿英语教学中,注重少儿英语课堂:内容生动、氛围活跃、方法灵活、活动丰富,能进一步促进师生间营造一种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学氛围。

(一)教育对象与教育者的生态化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发展的人。卢梭曾在《爱弥儿》中写道:“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人当作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2] 以儿童为基点和起点,运用发展的眼睛正确看待儿童,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少儿英语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十岁左右的儿童,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要尊重他们的自然本性,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按照儿童的需要、年龄、兴趣和爱好等特点,引导儿童在实际生活中自然地获得知识,自由发展。同时,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于教育者而言,在少儿英语教学中,不仅需要专业化的教师,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基础,更需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包容心态的优质教师队伍。

(二)教学内容的生态化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等。[3] 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是生态化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整体性着眼于一个系统的生态域,而不是一个点或链。英语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听说读写各点或链作为英语知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英语,需要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在实际少儿英语教学中,通过表演儿童话剧,学唱英文儿歌,做练习口语的相关游戏,讲解英文故事等方式寓教于乐,让儿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增加他们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要注重英语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拓宽英语学习和英语运用的领域。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生态化

“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它” [4] 尊重儿童的本能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情感需求,按照各阶段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课堂是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地方,通过激发儿童的内在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在少儿英语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儿童的一些心理特征,比如:好玩、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感觉好奇的心理, 归纳出适合少儿英语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如趣味教学法、拍手教学法、激励教学法、情景交际法、诵唱拼读法等,从小培养儿童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爱好,增加他们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教学应遵循生态教育的教学理念,发掘英语教学的规律,促进学生自由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四)教学管理和教学环境的生态化

“生态课堂”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师生之间和谐融洽地从事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由于少儿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学环境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运用户外环境,让少儿感受大自然,感受和谐美。为了便于管理,同时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就要求少儿英语的班级应该以小班进行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活动的需要对座位的摆放形式随意改变。教具也应多样化,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收音机、玩具、模型等教具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教师定期组织班级英文故事大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话剧表演大赛等,可以邀请外籍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外籍老师的加入可以刺激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爱好和兴趣,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家长的参与,也让教师与家长多了一次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教师主动积极的反馈给家长。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另一些表现相对较差的同学,要给予耐心的引导和帮助,进一步构建一个生态、和谐、健康的生态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

[2]卢梭.爱弥儿[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128-156.

[3]尤金?哈格洛夫. 环境伦理学基础[M].杨通进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少儿教育心理篇(6)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应包括具有正确评价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能力、了解幼儿心理特征的能力、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能力等几方面。笔者对5所幼儿园的教师通过座谈、观察、填写调查问卷了解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不容乐观,工作中对幼儿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并未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也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往往采取斥责、惩罚、讥讽、冷漠的方法处理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一)幼师生在校期间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水平

独生子女自身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倾向,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幼师学校缺少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干预,使学生更缺少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失直接导致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对幼儿心理健康缺少针对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本身心理问题的增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来自于社会、家庭以及教学任务的多样化、复杂化、教育对象年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由于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增多,又缺乏社会干预和正确的自我调节,把不良的心态带到幼儿园影响了幼儿心理健康。

(三)由于幼儿园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到重要的地位

我国推行的幼儿教育改革在给幼儿园园长、教师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她们带来不少压力。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就是教师素质的竞争,幼儿园为提高教师素质,对教师的培训也只是重视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以及弹琴、唱歌、跳舞、朗读、绘画、写字六项基本功的训练,忽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三、对策

(一)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用良好的心理影响幼儿

1. 注重幼儿教师在校期间心理素质的养成。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定期深入幼儿园实际的教学实践,逐渐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环境以及人际关系。同时,要通过开展专题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使他们的情绪得到调节,建构良好的心理结构,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 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保证幼儿教师轻松、愉快地投入工作。幼儿园管理者应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给她们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使教师之间加强相互间的了解,从而降低心理压力。

3.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教师要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

(二)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少儿教育心理篇(7)

一、提倡优生,提高儿童的心理素质。

一项调查证实,在一级亲属中有精神病史的少年犯罪危险性是没有精神病家族史的4.5倍,而具精神病质少年犯罪危险性则是非精神病质的9.3倍,显然少年犯罪存在心理素质遗传趋向的问题;另一项研究是调查了100名少年犯的精神卫生问题,发现在他们中存在明显精神卫生问题的占96%;更多的调查是对少年犯进行人格测量,发现他们具有外向不稳定型性格倾向,他们的气质特点是:易冲动、易怒、不安定、多变化、进攻、好斗等,个人的性格倾向是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遗传则是其物质基础。所以,强调优生,优化个体的遗传素质,是保证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措施。优生,主要是指科学择偶、婚前检查、科学怀孕、孕期保健、产前检查、科学分娩等各项工作。

二、改善后天环境,培养儿童健全人格。

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育有决定性影响,只有健康、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才能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良好的环境,首先是家庭环境,因为家庭是儿童赖以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环境。一项对157例少年犯的调查证实,家庭结构不健全,少年犯罪危险性是家庭结构健全的4.5倍,少年犯属不正常家庭者占一半以上。经济状况不良也有碍儿童的个性心理的发育,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犯罪少年的不良性格倾向,在他们和不良伙伴或犯罪团伙的交往中,在违法和犯罪活动中,得以进一步强化,促进了犯罪行为的出现。

因此,为儿童提供良好、健康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乃至社会环境,以及良好的教育条件,也是减少少年犯罪的根本措施。

三、给孩子爱和温暖,促进其情感社会化。

许多犯罪少年在家庭中得到的爱和温暖太少,由于缺乏爱和要求爱的强烈愿望发生冲突,会产生情感饥饿,甚至导致孤癖、畏缩、冷漠、麻木、缺乏同情等心理问题;父爱的缺乏对孩子,尤其是对男孩的情感社会化过程也有不良影响,他们缺少男性性格和男性气质的影响,也会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现已证明,父爱和父亲的权威形象,有减少少年犯罪的作用。

四、对孩子不能爱得太多,以避免纵容强化因素。

儿童教育家对溺爱深恶痛绝,称之为儿童关系上最可悲的东西。少年犯家庭类型调查证实,属溺爱型家庭占30%以上,另一项调查发现,少年犯中末生子占39%。国外也有类似情况。

溺爱和另一种家教类型――放任型一样,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迁就和放任自流,不加管教,无形中纵容并强化了少年犯罪意识和犯罪行为。改变这两种家教类型,有助于减少儿童犯罪。

五、注意教育者形象,减少对孩子的攻击性示范影响。

调查证实,家庭成员的罪错行为对孩子的示范作用是明显的,例如,父母的行为不端、婚外恋、偷窃扒拿、占便宜,甚至明显的违法行为等,对儿童都有暗示、明示、教唆、纵容等示范作用,据某工读学校的调查,女性少年犯中因受家庭影响,有道德败坏而犯性罪错的占34%。

另外,父母经常体罚责打孩子,对孩子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容易养成孩子日后的好攻击性。

六、保护挫折中的儿童,减少他们的挫折反应。

儿童期的挫折有两种,一是家庭受挫,如父母和亲人已故,父母离异、分居,严重的家庭纠纷等,这些家庭生活事件会深刻地影响孩子,使他们出现挫折反应。二是由于严厉型和拒绝型家庭教育方式给儿童自身带来的挫折,严厉型家教,父母经常打骂、孩子,拒绝型家庭,父母常会使孩子的合理要求受阻,两种情况都会使儿童出现心理挫折反应,对现实生活产生不满,从而导致日后的违法行为。

要重视儿童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注意身处挫折中的儿童的心理卫生,给他们必要的心理支持,保持他们的生理、心理平衡。

七、加强文化教育,提高父母和儿童的文化素质。

据调查,少年犯罪与父母的低文化和自己的低文化明显相关。父母文化水平低(尤其是母亲低文化)的家庭,少年犯罪率明显较高,其中父亲是文盲的家庭,少年犯罪发生率是非文盲家庭的12.7倍,母亲是文盲者,则是21.3倍;父母均为文盲者,则占54%。说明家庭的文化氛围,尤其是母亲的文化程度,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

另外,对30名盗窃犯罪少年进行智商测定,发现他们的平均智商只有68.2分,尤其在语言、计算等方面智商更低,而操作智商多正常,说明这些儿童智力发展是不平衡的。他们的社会化功能比较低下,容易走上偷盗等犯罪道路。

加强文化教育,一是提高父母的文化素质,使他们能执行优生优育,并注意改善儿童生长环境,实施科学教育,二是对儿童加强文化教育,保证儿童的入园率和入学率,尤其是社会和家庭要共同重视发展弱智儿童教育,提高他们的智力和技能,使他们具有一定认知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八、加强教育管理,帮助儿童顺利渡过心理不稳定期。

少年犯罪发生率最高的年龄,男孩是15~16岁,女孩是14~45岁。在心理上,12~15岁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此期儿童的个性心理特点处于不稳定期,他们的认知和行为都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或别人的教唆,糊里糊涂走上犯罪的道路。家庭和社会都要重视对他们的科学教育和管理,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心理不稳定的时期。对他们的教育要耐心,要民主,要不断提出要求,要教育他们怎样与人相处,要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法制知识,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发现他们有不轨行为,要及时教育制止等。

九、科学实施性教育,减少少年性罪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