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区急诊急救培训

社区急诊急救培训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6 09:50:13

社区急诊急救培训

社区急诊急救培训篇(1)

关键词:院前急救 延伸 可行性

Courtyard to administer first aid and to extend feasible discussion

Du Chengzhong Wang Hongyan

Abstract:In front of the courtyard administers first aid took the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medical service system the most important link,to the dangerous serious illness morbidity initial period fast,effective,processes properly has receiv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unanimous attentio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medicine development,enable the dangerous serious illness to obtain the early time,in front of the most effective courtyard administers first aid,my courtyard tries out from 2003 the courtyard in front of administers first aid extends forward to the villages and towns hospital,the village medical office and the community medical station,explored in front of a courtyard in the emergency operation new mentality.Through the discussion,in front of the courtyard administers first aid in the existing first aid network pattern,extends forward the first aid time has become feasible.

Keywords:In front of the courtyard administers first aid Extends Feasible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72-01

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首要环节,对急危重病员发病初期的快速、有效、妥善处理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关注。为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使急危重病员得到最早期、最有效的院前急救,我院从2003年起试行将院前急救向前延伸到乡镇医院、村医务室及社区医疗站,探索一条院前急救工作中的新思路。通过探讨,院前急救在现有的急救网络模式中,把急救的时间向前延伸已成为可行。

1 建立急救网络平台

院前急救是指病人在发病现场和转运途中接受的处置,包括对急症的处理、正确的转运、现场心肺复苏等.在乡村及社区医疗站由于人员素质及技术设备条件限制,致使院前死亡率居高不下。为了使院前急救能够延伸到乡村及社区医疗站,首先必须建立急救网络平台。

1.1 急救信息网络平台。从2003年开始建立的我市120急救救援中心,是一个以120急救调度中心和市直三家医院急救中心共同组成的急救网络平台,本市除县医院外,市内三家医院的急救任务统一由120救援调度中心调度指挥,每家医院的急救中心都分别划分有所管辖区的社区及乡镇服务范围,如遇有呼叫120的危急症病人,通过120救援调度中心根据病人所在的区域指派所划分的医院前往救治,(以行政划分,服从病人意愿的原则)如遇大的急救事件,120调度中心可指派多家医院同时救援。

1.2 急救技术支援平台。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医院成立专家技术支援平台。利用平常医院组织的专家们与乡镇医院及社区医疗站进行义诊及培训时的机会,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建立专家通迅录。当遇到紧急危重病员时,在现场抢救的医生如需要技术支援时,可直接联系相关专家进行远程技术支援指导抢救[1]。另外,医院院前急救医生接到120调度中心出诊令后,迅速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并指导投入抢救。并告诉抢救的注意事项,做好急救后送通道的清理准备。通过急救技术支援使院前急救的妥善、快速、有效的处理向前延伸了一大步。

2 建立院前急救培训机制

院前急救工作的好坏主要在人才。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尽早着手[2]。合理的培养人才,需要长期的计划和管理做保障才能完成。

2.1 临床工作与急诊实践相结合。一名急诊专业人才首先要具备较高的临床工作综合素质,首先要在临床工作和各科室轮转3-5年,多进行一些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熟练掌握先进医疗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能操作。然后再到急诊第一线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根据本院的实践总结,院前急诊工作人员不能随意流动太大,即要有相对的稳定,又要有适当的调整。稳定期(急诊科工作期)至少是1-2年,调整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每位急诊工作人员的临床工作能力和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有利医院的发展。人员调整应遵循逐渐更替的原则,确保急诊工作集体的整体技术水平不下降。

2.2 理论学习与现场抢救相结合。目前本地区实行的是院、乡、村三级急救网络模式,城市是院、社区二级模式,虽然有这种模式存在,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医务人员由于平时对急危重病人见的少,处理的也少,在真遇到抢救时多有手忙脚乱现象。医院在计划院前急救培训时,由科教科和社区医疗科共同组织,并上报市卫生局,把三级急救网络中的人员有计划的组织轮训,每期10-20天,每年举办一次培训。内容以“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为主。轮训期间可到院前急救现场参与抢救,如心肺复苏等。通过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不断更新提高基层医疗队伍的院前急救水平,使院前急救工作切实在抢救的最早期发挥最大的效率。

2.3 社区义诊与健康急救教育相结合。医院每季度都要抽调各科室专家下社区进行义诊,义诊的目的一是诊疗。二是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小册子,讲解急救及防病知识,把急救知识普及到社区居民,以此提高社区的全民急救知识水平[3]。

3 下发及赠送急救设备及器材

医院根据现有的能力,逐渐帮助乡镇及社区医疗站配备各种急救设备,如救护车、便携式除颤仪、颈托等。方便现场抢救人员快速有效的实施抢救及后送。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探讨逐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高效运行的急救网络模式,以实现现场抢救与快速转运相结合,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相结合,综合医院与专科特色相结合的一体化医疗急救网络。院前急救在现有的急救网络模式中,把急救的时间向前延伸已成为可行。

参考文献

[1] 陈官华.电话指导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山东医药,2010,50(14):91-91

社区急诊急救培训篇(2)

现代急救医学发展迅猛,它对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死亡率、延长人类寿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渴求在急危重病的发病初期就能得到及时的高质高效的救治,120急救正好满足这一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20急救疾病就诊规律,病谱构成梯次及特点也有所变化。现就这方面进行综述。

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从近10年的各地区急救病普来看,仍是男性多于女性,但年龄趋于年轻化,以20~40岁为主。艾赛提、彭鹏等[1]对4 218例急救患者统计男女之比为1.05∶1,余玲、熊光华[2]对4 740例院前急救患者统计男女之比为1.29∶1,而徐惠梁对上海市1991-1995年4 676 741例急救病例统计为[3]1.346∶1。2001~2004年我县120急救3 284例中男2 267例,女1 017例,男女之比2.23∶1。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人口的老年化,急救患者的年龄构成也有所变化,20~40岁年龄组中,中毒和损伤所占的比例最大,60岁以上主要以心血管系统疾病为主,钟立光、陈小凡[4]对深圳市盐田区2001-2003年院前1 048例急救患者统计20~40岁,60岁以上为两个高峰分别占50.38%、23.47%。而我县对120从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急救患者3 284例进行分析,20~40岁占总数的47%,60岁以上占16%,而余玲、熊光华所报道的60岁以上为46.92%,20~40岁则占30.63%,这说明在大中城市和旅游城市交通繁忙、流动人口众多,以中青年为主,其文化素质参差不一,安全意识薄弱伤害事故增多有明显关系,而60岁以上年龄组则由于老年人年老体弱多病以及城市人口老年化,不健康饮食等有关。

在疾病谱中疾病构成演变没有多大改变,,内科系统疾病中仍以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各种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主.东北地区急诊病谱排例中消化24.14%,呼吸18.32%,神经系统18.08%,心血管系统13.85 [5]。天津市急救中心2001-2003年院前救治病种分析脑血管疾病21.9%,心血管疾病18.7%,中毒8.45%,呼吸系统疾病6.97%。县级以下的地区排位稍有不同。燕庆功[6]分析905例内科急诊病例中各种中毒占37.6%,而其他疾患比例不超过20%,朱大磊[7]对120急救内科疾患514例分析中神经系统急症为10.6%,急性中毒占10.4%,说明中毒占有相当地位,且中毒多以安眠药、老鼠药、农药以及酗酒等,这和服务于农村基层有关。

近年来交通、建筑、暴力、工矿事故等不断发生,损伤占据急诊疾病谱相当比例,有的占甚至占据首位,损伤已成为“发达社会病”尤其交通意外伤可以说是“世界第一杀手”[8]。余玲、熊光华报道4 740急诊病例中,外伤占2 165例(45.68%),我县120急救从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急救患者3 284例,损伤1 773例(53.99%),珲春市120急救中心1997年7月至1998年6月间急救患者的病志2 017份意外损伤为683例,占急救患者的33.86%居首位[9]。

从疾病谱调查分析进展来看目前以外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多见,在20~40年龄阶段疾病谱中居第一位疾病为各种外伤,60岁以上的患者仍以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急救疾病谱的分析说明120急诊医师既不是内科医师,也不是外科医师,因此在急救医师的配备和技术建设上,既要注重培养全科医师,又要参考本地区疾病构成梯次,确定专业方向,120急救培训应以创伤急救及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现场急救作为重点,救护车装备、药械配备应与其相适应。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针对性的培养专业的急诊医护人员,提高正确处理和抢救能力,提高危重患者的生存和治愈率。另一方面,卫生行政部门应对日益增多的老年心脑血管病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老年疾病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普及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突发和复发应激措施,向社会普及急救知识,如心肺脑复苏(CPCR)知识。据报道,我国目前接受心肺脑复苏普及培训的对象主要为各个城市的医务人员,城市居民对徒手心肺复苏了解率为3%,而美国约有25%的人受过专项培训[10]。这与许多发达国家标比还有很大差距。受训人员包括急救车司机,交通及一些社区服务机构人员,他们在现场救护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向社会进行医学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健康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交通安全,提高心理素质,减少意外伤害。

参考文献

[1] 艾赛提,彭鹏,等.1989~1997年急救病人病种分析.新疆医学,2002,32(1):34.

[2] 余玲,熊光华,等.院前急救4740例病种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12):1823.

[3] 徐惠梁.上海市1991~1995年院前急救病种分析.急诊医学,1997,6(3):181-183.

[4] 钟立光,陈小凡.院前急救1048例回顾性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2):1424.

[5] 李继光,黄建群,吴广成,等.东北地区急诊疾病谱的研究.急诊医学,1997,10(5):282.

[6] 燕庆功.急救中心危重病人疾病分类调查报告.中国社区医学,2001,7(1):55.

[7] 朱大磊.洞口县120急救疾病谱的调查分析.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4(20):2934.

[8] 刘中明.改善急救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水平.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4):79.

社区急诊急救培训篇(3)

【关键词】医院 急诊室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283-02

我院是本地区一所最大的地市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肩负着全市的急救任务。“120”紧急救援中心挂靠在我院。现拥有床位1200张,医护人员1000人。急诊科分两区,抢救区座落在一楼,留观区在紧靠急诊科第二外科楼的二楼,承担着院前、院内急救和门急诊输液工作。急诊科配置护士20名,每天门急诊就诊人数约200人,9部救护车不限时出警,因此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每位护士肩负着双重责任。尤其是分诊护士,除承担全部的护理工作以外,还承担着大部分的非护理性工作。如挂号、催费、结帐,执行医嘱,领取门急诊输液药品,咨询、导诊及接听“120”电话,安排担架工等工作。因此经常受到离岗和服务不周的投诉。自2009年5月开始,我科加强了分诊预诊中心这个窗口的管理,制订预案、限时定标,强抓素质管理等服务机制,使这个窗口的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效果满意,现将管理方法报告如下:

1 前台分诊中心的管理方法

1.1 前台分诊中心护士的条件

分诊护士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具有一定的资质,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经过各科轮科,熟悉每一种疾病的发生过程,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有丰富的临床知识结构的护士担任。应具有能利用专业知识快速评估[1]。将患者正确分类的能力。②急诊医疗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急诊是医疗纠纷的好发区域,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一大关键是分诊护士不但具备过硬的急救技能和经验,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与院部各部门(如保卫科、门办、院办、各病区)的熟练沟通技巧,熟悉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护理法规及与相关主管领导衔接的途径,以应对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从复杂多变的状态中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能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佳的护理方案[2]。③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分诊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具备处事冷静、勇敢、机智、礼貌的品质,爱岗敬业,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急救意识。

1.2 前台分诊护士的岗位培训

1.2.1 岗位培训主要由护士长负责,培训内容为服务礼仪、服务用语,就诊者心理需求、沟通协调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利用和急救技能的掌握等。每周五下午授课,不得缺席,并进行现场临模和指导。如听到“120”急救车警笛声后分诊护士立即起身,采用主动推车迎接病人,边看、边查、边问、边处理,边护送到相应抢救区的快速分诊法,对特别危重的应立即呼救,快速过床后给病人上氧,心电监护、必要时进行插管,行CPR等处置,等其他抢救人员到位后立即安抚家属,开通绿色通道,做好必要的处置。对非急诊病人,分诊护士可和言悦色的劝说,安排协助他们到相应的诊室或 转诊,这样可调整进入急诊室的流量和分布,可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人力和急救医疗资源。经过有目的的培训,可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急诊护患矛盾,提升了医院形象。

1.2.2 制订预案,限时定标

要求分诊护士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制定各种急危重病人的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应对自如。及时发现急诊病症,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急救处理。同时对分诊时间也限定在2-5分钟之内,在此时间之内必须完成对病人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测量,病人信息的采集以及受伤和疾病的程度,根据病情和病种进行分诊,规定准确率必须达到98%以上,把这一量化指标做为分诊护士考核的标准,凡不能达到此要求者,不能在分诊台工作。

1.2.3 严格进行急救技能方面的训练,利用每天晨会的10-20分钟进行模拟训练,(如多发伤休克病人,心跳骤停病人),进行有效CPR。从分诊护士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做好急救准备,通知担架工到场,分诊护士立即推车置门口做好迎接准备,急救车一到,迅速将病人过平车,边推往抢救室边判断意识 ,呼救,到抢救室后迅速过床,上心电监护、上氧,建立静脉通道,抱球辅助呼吸,插管,必要时上呼吸机等,然后分诊护士立即回到前台,开通绿色通道,完善各项检查单,仔细询问家属或“120”医生病人的病史,采集第一手资料,为医生下一步抢救争取时机。通过这项技能训练大大提高了护士之间的配合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病人有效复苏争取时间,提供良机,并能提高整体的急救抢救水平。

1.3 前台分诊中心的管理

1.3.1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爱岗敬业观的学习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消除影响分诊工作的不利因素,减少麻痹松懈思想,对非急诊病人应有礼有节接待,合理分诊,对特大灾难性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上报总值班和医务部、护理部等相关科室,通知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急诊科,对病人采取有效的救治。配合保安,及时制止如枪案、吸毒、酗酒等不法分子的捣乱,维持秩序,以保证门诊工作的顺利进行。

1.3.2 我院承担全市的急救任务,经常出现多台救护车同时送来急救病人的现象,尤其是在晚夜班时间,为此为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科采用了弹性派班制,晚夜班安排两个临床支持中心的护士协助分诊台,除了担任临床配送任务外,还可兼顾前台分诊工作,可大大缩短接诊时间,提高抢救效率,使内、外科急诊病人能按程序顺利就诊,对危重病人也可及时救治,分秒必争,并能妥善安抚家属,做好沟通并取得支持,既和谐了护患关系,又降低了护患矛盾,实施一年来未出现脱岗及被投诉现象。

1.4 效果

实施一年来,我科前台分诊护士做到了为就诊患者提供文明贴心的服务,整个分诊环节环环相扣,有的放失地服务于分诊护理的每一个环节,不但对急救病人给予了有效的救治,对非分诊病人也给予了良好的服务和健康干预。加强了护患之间的友谊,和谐了护患关系,这个服务窗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年来,未发生一起护理投诉和护理纠纷。急诊科虽然工作繁忙、人流杂,但各病区秩序井然,人性氛围浓厚,与去年同期相比,我科急诊人次增长了30%,经济也增长了25%,整个病区呈现蓬勃向上的朝气。

2 小结

自我科加强急诊前台分诊中心的管理后,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 能够有效利用,分诊护士的工作稳序更加优化和便捷,分诊护士的职业素质和水平也明显提高。护理工作更高效,更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 的人性化服务[3],护士能充分利用专业知识,认真、仔细、迅速、及时地对就诊病人的病情进行早期、有效、准确的了解,使危重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对在候诊治疗中的患者,在病情变化时也能通过分诊护士细心、及时地发现并安排救治,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使急救护理工作质量也迈上了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颐乃平.护理专业导论.台北:汇华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4.242-245.

社区急诊急救培训篇(4)

本调查结果显示,山南地区急诊疾病谱具有如下特点:(1)急性高原病作为高原地区特有危急症仍值得关注和重视,但目前其发病率有所降低,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重症患者已不多见,这可能与近年来强调预防和早期救治有关,当然高原病的科普宣教也功不可没。(2)消化系统急诊仍占据重要地位。这与当地卫生条件及饮食习惯不无关系,也与高原地区胃粘膜常常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密切相关〔2〕。高原地区急性胃粘膜病变更加严重,出血量大、时间长,这给预防和治疗增加了更大的难度。(3)创伤患者比例逐年升高,特别是与建设事故相关的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增加尤为明显。近年来西部大开发致地区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各种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但其管理水平仍不够完善,导致相关事故受伤人员明显增加。另外,到观光人数近年明显增加,其中包括大量自驾游的人群,但由于高原地区特有环境条件对司乘人员身心的影响,加之当地交通条件的限制,导致各种车祸受伤人员比例增加。急诊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急诊科采取的模式应由其救治患者的疾病谱来决定,因此,高原地区急诊医学同样应根据这些急症的特点,进行急诊科建设和发展,以更好地开展临床诊治工作。树立并强化急诊医学理念急诊医学有别于传统的临床专科,它不是以独立的器官系统来界定自己的专业范围,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和危重程度来界定,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性和救治的时效性〔3〕。从本调研结果及既往临床工作发现,急诊患者占总就诊数比例不高,其绝对数量也较为有限,但急诊患者常常发病急,病情多较为危重,涉及的疾病谱广,需要进行紧急救治,其急救技术具有复杂多样性,对设备配置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准都有较高的要求,其救治水平和效果对患者家庭甚至社会均可能产生明显影响〔4〕。因此认为,应重视急诊医学建设和发展,树立并强化急诊医学观念,根据急诊医学的自身特点及高原地区急诊患者疾病谱,建立和完善急诊科的发展模式,培训合格的急诊医师,抓住抢救患者的最佳时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救治手段,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防止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5〕。

规范设置急诊科并配备相关急救设备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进步,各种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救治成为现代医学追求的目标。急诊医学也不例外,各种危急重症的诊断及器官功能监测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其有效救治同样有赖于各种急救设备。因此,要提高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和救治成功率,特别是患者的整体性和救治的时效性,必须规范设置急诊科并配备相关急救设备。强化训练并熟练掌握急诊急救技术急诊急救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急诊科和急诊专科医师的地位有重要作用,也是提高和保证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的基础。急救技术可分为手术性急救技术和非手术性急救技术。一个合格的急诊专科医师应掌握伤病员所需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脑复苏术、气管插管术、呼吸机呼吸支持治疗、电击复律术、有创和无创监测技术等非手术性急救技术;如有条件,也可开展一些手术性急救技术,以尽可能达到救命和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的目的。特别是近年来创伤患者比例明显增加,而这对大多数严重创伤救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措施包括手术止血、切除或修补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减压等〔4〕。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手术性和非手术性急救技术,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急诊专科医师。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急诊医学具有它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专业技术,以体现急诊医学的特色,而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则是现代急诊医学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4,6〕。

急诊医师既不是外科医师,也不是内科医师,更不是全科医师,急诊医师就是急诊专职医师。急诊面临的患者往往不是单一系统的单一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的复杂急症也越来越多,这样的急症不是某一专科医师能够解决的。急诊专科医师首先面对急症患者并给予及时、整体的救治,因此,急诊科医师就是急诊专科医师,是发展急诊医学的主力军。但是本次调研的两所医院缺乏专业的急诊专科人员,仅仅由门诊医师兼管急诊患者,没有经过急诊医学的系统培训,不具有现代急诊的理念,对于各种急救技术也未能熟练掌握,这严重制约了急诊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建议分阶段完成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以提高急诊工作人员专业化、知识化程度,真正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急诊专科医师,从而提高急诊临床救治水平和危重病抢救成功率。综上所述,由于等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地理及环境条件,加之经济条件限制,急诊医学建设和发展仍具有明显差距。要提高这些地区急诊患者的救治水平,应不断完善急诊科的建设,改善配套急救设施,加强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同时加强对各种危急重症的病理生理学机理和高发病及特发病特点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提高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屈纪富 胥全宏 文亮 刘明华 彭顺舟

社区急诊急救培训篇(5)

[关键词] 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a)-042-02

完善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功能强大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是应对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事件,实施医疗救治工作的主要力量,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完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建设和管理,提高紧急救援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检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迫切任务。目前,我国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存在多种建设和管理模式,虽各有不同,但其共同特征都是以医学专业化建设为特征,因此,在急救医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现将泸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情况介绍如下:

1 泸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组织架构

1.1 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

1.1.1 概况

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成立于2005年6月,是隶属于泸州市卫生局直接领导的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指挥调度平台实施全市120呼救集中受理,按照就急、就近原则统一调度指挥。指挥调度系统配备有线通讯、无线通讯、计算机应用技术、GIS技术、车载信息终端GPS等。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支持下,沪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已完成了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建设,建立了17个急救站,有急救车52辆,服务范围覆盖全市12 243平方公里,480.696万人口,城市区内实现6公里急救半径,15分钟以内响应。

1.1.2 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职责

在市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全市社会急救医疗的组织、协调、调度和指挥,检查、督促各急救站及网络单位执行《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办法》。

设立“120”医疗呼救指挥平台,24小时接受呼救(通过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网通等多途径通讯实现)并进行分诊;收集、处理和贮存社会急救信息。对社会急救医疗网络进行管理、维护,定期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组织开展急救知识、技能的宣传培训,急救医学的科研和学术交流。建立、健全社会急救医疗网络的管理、统计报告等制度,保证其正常运作。负责把拒绝接受调度或参与抢救的急救站或医院上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并提出处理意见。负责向市政府或市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在社会急救医疗中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及个人,并提出表彰建议。

1.2 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医院急救站

1.2.1 概况

紧急医疗救援网络是公共卫生救治体系实施紧急救援的基础,也是实现紧急救援“快速”的前提,应根据市区人口情况,合理整合有限的医疗资源,制定急救半径与急救反应时间的新标准,建立三级网络管理体制。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网络由政府举办的市级、(区)县级二级以上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驻泸的省级单位医院(包括泸医两所附院)组成,现已评定了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共4家为一级急救站,(区)县级二级以上医院12家为二级急救站。

急救站以各医院急诊科为基础,组成医学专业院前急救队,配备急救车辆和急救设备,配备先进的通讯工具和计算机终端,形成指挥平台、急救站、急救车辆相互间的通讯网络,有线、无线计算机网络,整合医院内急诊相关科室,形成院前、院内紧密配合的急救“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快捷、高效、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急救医疗服务。

1.2.2 急救站职责

急救站应服从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承担社会急救医疗任务,接受急诊病(伤)员及转诊转运急诊病(伤)员,提供急诊医疗救治服务,开展急救常识的宣传,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急救医学的科研和学术交流,负责急救信息的收集、报告、传递,参与维护急救“绿色通道”。

1.3 泸州市紧急救援储备医疗机构

为应对特重大型突发事件,将所有未加入120急救网络的医疗机构和医疗资源作为储备,纳入紧急救援体系管理。储备医疗机构职责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接受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调度指挥,承担伤病员的现场急救和转运;接受急诊病(伤)员及转诊转运急诊病(伤)员,提供急诊医疗救治,并向具备急救条件的医院转送。

2 泸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管理模式

2.1 概况

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为市卫生局直属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为单纯指挥调度型管理模式,以制度管理网络的方式运作,网络管理实行准入制、责任制、考核奖惩制。与全国其他城市的管理模式相比,此模式科学地整合了卫生资源,减少了区县急救中心的重复建设, 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强化了医疗急救专业化队伍建设,缩小了出诊半径,缩短了反应时间。不足之处是此模式由于各入网单位的人事权、财权互不约束,因此存在网络管理难题,120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的权威性缺乏保证;各接诊医院把病人送往本院为主,各医院间存在协调沟通不畅的问题,易出现不按患者病情送往有救治条件医院的矛盾等。

2.2 泸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管理架构

2.3泸州市120急救医疗网络运行架构

3 泸州市紧急救援城市应急联动机制建设

紧急医疗救援体系是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恐怖事件等均涉及人的安全问题,包括受害人员、施救人员的安全保障以及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保障问题。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按照政府应急预案要求建立与 110 、119、122等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日常状态下以各业务分散接警、分散指挥,应急状态下实现联动处理、集中管理、快速反应,构建全面的城市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大大提高了城市对突发、应急、特殊和灾难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4 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

制定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紧急医疗救援专业队伍和提高紧急救援中心救援质量的关键。根据本市急救工作的管理模式和特点、人员素质、资源条件,按照现代急救管理理论和方法制定了一套急救网络的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已出台了《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办法》《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体系建设规划》《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体系120急救网络入网标准》《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标准》《院前急救若干规定》等,以制度来管理网络,规范了院前急救医疗行为,明确了各个岗位、各类各级人员的职责, 对泸州市紧急救援网络的管理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体现了泸州市医疗紧急救援工作规范、快捷、高效与优质的服务宗旨。

5 制订人员培训计划

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承担着对调度人员、急救工作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提高的培训任务。急救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院前急救的质量。

5.1 中心调度接警人员培训

接受岗位专业训练,掌握接警技巧。车辆调度、现场急救处理指导、大型事件病人分流,熟悉全市地理概貌、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等相关知识,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5.2急救医护人员培训

院前急救人员经培训须重点掌握检伤分类、心肺复苏、骨折固定、止血包扎、气管插管、清创缝合、防毒和隔离消毒等基本技能,医师应具有医师执业资格,护士应具有护士执业资格,实行持证上岗。

5.3 驾驶员、担架员培训

重点掌握急救基本操作,如:心肺复苏、外伤抢救四大技术 ( 止血、包扎、 固定和搬运),并实行持证上岗。

6 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年的建设,120指挥中心已形成了覆盖市、县、乡三级急救网络的紧急救援医疗服务体系, 在应对突发重大灾害性事件时可紧急调动全市医疗资源,实现了急救医疗服务的一体化。并取得了以下成效:整合全市医疗资源,降低急救的运行成本,减轻了政府财政再建投资和运营成本负担;急救站布局合理,有效缩短急救半径使市民得到了方便、快捷、有效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紧急救援医学专业化队伍;实现了泸州市急救医学服务人性化、结构网络化、反应快速化、指挥信息化、管理科学化;经受了大型突发事件、旱灾、洪灾、火灾、乙脑疫情等事件的严峻挑战和考验。

社区急诊急救培训篇(6)

【关键词】 院前死亡; 抢救成功率; 抢救半径; 反应速度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99

院前急救是现代医学一个新的重要分支,在医疗救治的整个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任务是对伤病员实施现场紧急处理与抢救。尽最大可能保证转送途中生命安全[1-2]。院前死亡是指患者在未来得及到医院就诊前,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各种创伤和非创伤因素)引起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或短时间内迅速发生的死亡。如何提高院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院前死亡事件的发生,是院前急救医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查找急救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急救死亡率和伤残率,对本中心2011年院前急救的1361例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本中心指挥调度的派车记录中1361例院前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08例,女453例,男女比为2.004:1;年龄1~100岁,平均60.05岁。

1.2 方法 对1361例院前死亡病例的病因分类、急救反应速度、城乡分布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1361例院前死亡病例中,死亡病因以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车祸伤及损伤为主。见表1。其中城区451例,急救反应速度最短2 min,最长31 min,平均反应速度8.30 min;城郊及农村910例,急救反应速度最短8 min,最长99 min,平均反应速度17.00 min。见表2。

表1 院前急救死亡患者病因统计

表2 城乡间抢救反应速度统计

3 讨论

淄博市是典型的组群式城市,下设五区三县,人口420多万。现急救指挥中心下设37家急救站,4家急救点。本市农村人口多,地域广,许多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仍然相当严重,对比急救医疗服务的空缺更为严重。据本中心基本数据显示,近45%的120急救患者集中在城郊及农村。而目前设置的急救站大多在城区,急救半径城郊长达10公里,农村长达几十公里。农村院前急救半径大,路况差,显然与城区急救半径控制在5公里以内,呼救响应期10 min内的标准不符[3]。特别是南部山区,地域偏远交通条件差,据统计到达淄川区峨庄乡最偏远的村庄需要90 min的车程,因此许多急危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失去生命。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合理设置急救站(点),科学配置医疗资源,有效缩短抢救半径,提高反应速度,加强急救医学理论及实践操作的技能培训,提高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院前死亡人数。

3.1 加强医疗救援体系建设,缩短抢救反应时间

3.1.1 合理设置急救站(点),缩短抢救半径,提高抢救反应速度 对于急危重伤病员,最宝贵的抢救时机是在发病后的较短时间,特别是那些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其黄金抢救时间在发病后的3~5 min,这就需要正确的抢救措施及时介入。为此应连续规划增加各区县的急救站(点),以达到急救半径布局合理,使救护人员能在接到呼救后的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保证抢救的及时到位。缩短抢救半径是提高反应速度的基础所在和根本举措,因此提高抢救成功率必须使出诊抢救半径控制在3~5 km以内,确保在受理呼救信息后,所派出的急救车能在10 min以内到达事发现场[1]。

3.1.2 开展社区急救医疗服务 社区急救是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延伸,是急救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急救工作的优势,一是急救半径小,二是急救呼救反应时间短,三是社区医生了解社区情况,有利于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据文献报道,急危重症患者如能在发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黄金时间”内得到及时救治,则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4]。

3.2 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培训缩短抢救反应时间 急救医疗体系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院前急救人员。没有一个稳定的院前急救人员队伍,就无法完成院前急救任务。院前急救人员主要包括急救医生、急救护士、急救车驾驶员和调度员,只有加强急救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才能提高急救队伍的整体素质。

3.2.1 调度员培训 为有效缩短抢救反应时间,本中心持续对调度员的专业技能、地理地形、语言交流技巧、心理学理论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地理地形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调度派车的反应时间,调度人员要持之以恒地积极参加各种方式的学习,定期对城市周边和中心城区地理位置分布情况、道路交通标志、急救站点、网络医院地理位置、业务范围,急救半径等知识进行培训。调度人员由于其工作特殊性,缺乏面对面沟通的优势,言语的节奏、声调、用词就是面部表情,尤其重点掌握沟通技巧和声音的艺术。调度工作所需要联系的人员关系复杂,调度人员言词语句上稍有疏忽,就会引来矛盾或纠纷,特别是与呼救者、患者及其家属的联系,语言稍有不顺,就会引起医疗纠纷。因此通过学习心理学,掌握心理学及语言艺术的技巧,学会有效沟通、协调各方关系。

3.2.2 医务人员培训 院前急救人员实行准入制,要求各急救站建立急诊医师、护士、驾驶员上岗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参加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等单位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独立值班的急诊医师必须具有3年以上、急诊护士必须具有2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驾驶员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驾龄,工作人员相对固定。急救技能大赛,是加强本市急救队伍建设项目、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自2007开始,本市连续举办了三届全市医疗护理急救技能大赛。全市有万余名医务人员参与大练兵,切实提高了全市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2011年首次把乡镇中心卫生院纳入比赛范围,扩大了覆盖面。有的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受条件限制,有些操作项目根本不会,也无机会训练掌握,这次比武让他们熟练掌握了基础生命支持(徒手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医护配合),成人机械通气,急救止血与包扎技术,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技术。对于缩短抢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2.3 第一目击者培训 事实证明,院前急救不单单是医务人员的事,而且也是全体民众的大事,医务人员不仅要做好院前急救工作,还要做好院前急救的宣传与知识普及工作,加强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社会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普及推广急救知识不仅使群众在危急时刻能够更好自救,而且有能力为他人伸出援手,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前第一目击者采取有效的现场急救,对防止病情继续恶化,避免或尽量减少伤残和后遗症,挽救患者的生命,协助院前急救工作的开展都有重要意义。

3.2.4 驾驶员培训 加强急救车驾驶员培训,对驾驶员开展网络运用、地形熟悉、驾驶技巧、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地理地形的熟悉,要求急救车驾驶员熟练掌握各道路、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等标志性建筑的准确位置,同时要及时掌握道路维护等动态的路况信息,确保医疗急救工作快捷、安全、高效运行。

参与文献

[1] 武秀昆.出诊空车的原因分析及减少对策[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9):844-845.

[2] 王育珊.急救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5-220.

[3] 付大庆.关于院前急救质量管理中待商榷的几项指标[J].中国医院管理,1998,18(1):59-60.

社区急诊急救培训篇(7)

[关键词] 急诊医学;基层医院;现状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9-0122-02

急诊医学,通俗的理解可表述为急诊医学是为健康危机者提供全面、紧急、快捷的医疗服务,最大程度避免死亡和伤残事件发生的医学学科,是挽救生命的重要部门。就目前研究界定,它的范畴主要包括急救医学、危重病学、复苏学、预后评价、灾难医学和急诊医疗体系管理学。急诊医学独立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临床学科已历经33年,但在我国却仅30年。急诊医学的创立,是医学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在近30个医学学科中,被普遍认可和接收程度是最高的,且发展最快。短短30年,急诊医学遍及医疗卫生的每个角落、深入医患双方的心里。该学科的建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尤见急诊医学之重要非同一般。

1 现阶段基层医院急诊医学发展的状况

急诊医学成为独立学科是医学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提高的需要。我国于1983年正式承认急诊医学这一学科。近30年来,急诊医学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应用中被普遍认可,尤其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大中城市,更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急诊医疗体系,在医疗保健服务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与所有临床学科在各层次、各地域的发展不平衡一样,各级各地的健全和发展也有很大差距。从我国城乡结合的县级医院现状中可以看出,急诊医学无论在管理体系还是实际应用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态势。

1.1 急诊科(室)没有被摆在一个规范的临床科室位置

从形式上看,每个县级医院无论是否二甲,都设有急诊科(室),但究其人员设施的配置、规章制度的建立、工作职责的范畴等,都处在一个“中转站”的水准上。很多县级医院的急诊部门虽然都配有专门的医护人员,但素质参差不齐,很不适应需要,就本医院比较甚至都不及其他临床科室的中等水平;设备设施上,除急救车辆外,其他设施连“凑合”级别都达不到,相关制度、程序、管理规范和标准、应急预案等更是鲜见,相对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而言,连达到两成的符合度都很难。

1.2 急诊功能极不完善

一般来说,县级医院的急诊科(室)应具备急诊、首诊、门诊、留观等功能,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器械。客观状况是县级医院一方面面向广大农村,消费层次以低廉快捷为主;另一方面又受经费严重不足的限制,难以保障和完善急诊相关功能所需的条件。正因如此,医院的急诊功能被严重忽视。基于前述“中转站”的定位,在接诊、会诊和转送过程中,治疗上缺乏整体性,又没有连贯性,急救复苏与确定性治疗的衔接问题十分突出[1],尤其在首诊和病区功能方面严重不足。在绝大多数的县级医院中,首诊一般仅限于很简单的基础生命支持,病区功能方面除有简单的病床外,根本不具备急、危、重症患者留观所需的设施和条件。对于急诊队伍的功能而言,按卫生部的《指南》要求:熟练掌握各种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各种急救基本操作技能,如插管、外伤处理等;熟练掌握本专业救护技能,如创伤、中毒、核辐射等;对各种伤害与灾害,具有较强的自身安全防护能力和较丰富的知识;熟练掌握与使用相关医疗器械[2]。然而,医护人员远不具备上述素质,同时,院内生命通道的协调也因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而不畅通、不规范,急救后续的转归有着很大的人为因素和随意因素。

1.3 没有专门的经费保障

急诊急救的特点就是用时间抢生命,故无法等到办理正常手续后再实施。而县级医院面临的又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急救单元到达现场或门诊接收时就有三种情况要面对:一是经济拮据缴不起费,二是因其他因素不想缴费,三是因害怕费用太高而放弃救治。在这些情况面前,急诊急救人员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然而,事后就面临着社会责任与科室绩效、医院公益性所产生的矛盾,急诊急救人员自身的效能也难以保证。要解决此矛盾,惟有依赖政府在调控医疗卫生市场时给予相应保障。

1.4 急救网络不健全

由于许多基层医院主要面对的是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半径大,尤其在边远山区交通又不便,如此看来,发挥乡镇卫生院(所)的作用尤其重要;但乡镇卫生院(所)极其缺乏急诊医护人员,有的卫生院甚至因担心被卷入重大医患纠纷而束手旁观,令急诊急救无能为力,使生命的呼救得不到应有的响应。

2 基层医院急诊医学的前景改善探讨

30年来,急诊医学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因其特殊性和局限性而至今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可供各种环境运作的固定模式。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发达的大中城市,都是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在实践中边摸索边改进、边实践边完善。因此,服务于广大地区和人口的基层医院的急诊医疗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亟待加强;同时,鉴于基层医院的功能定位和乡镇急诊急救市场的实际需要,当务之急应做好如下工作。

2.1 积极加强急诊医学人员的培训

急诊医学是一门年轻的临床医学学科,边缘特性尤其显著。急诊急救专业人员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急诊急救水平,在培养和训练人才上,各国的急救中心都非常重视[3];所以,无论是医疗行政部门还是基层医院,都应把人员培训列为重中之重,不仅要培训县级医院的急诊人员,还应重视对乡镇卫生院(所)的医护人员普及基本的急诊急救知识,逐步做到使他们能在急诊急救的接力中传好第一棒。培训的方式宜采取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为主,亦可参加各级部门和院、校举办的培训班,有效提高急诊急救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自身安全保护意识。

2.2 建立健全有效的急诊医学服务网络

基层医院功能定位虽然不高,但却服务着相当比重的人口和绝对广大的地域。要做好这么大面积的急诊医学服务,没有多层次的服务网络是行不通的,尤其要发挥县、乡两级医疗卫生部门的积极主动协调配合作用,利用网络、通讯、交通等有效手段,建立紧密有效的多形式联系制度,有效保障生命通道的快捷畅通。

2.3 加强基层医院急诊医疗管理体系建设

几十年来的实践以及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使基层医院的急诊建制都具备了基本的雏形,发达地区的基层医院已经有了比较规范的急诊医疗体系。但是,制度建设始终是保证体系有效运作的基础,基层医院务必建立健全完整系统的急诊科(室)管理制度,如医护驾人员岗位责任制、首诊责任制度、院前急救准备制度、急诊诊疗入院优先制度、急诊单元设置范围及日常检查制度、必备药品管理制度、定期考核奖惩制度、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操作规程、心肺复苏术等急救程序。每个医疗单位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尽可能详细的管理制度,用制度去规范管理,靠管理使工作人性化、正常化、标准化,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致残和死亡事件以及重大医患纠纷的发生。

2.4 加强政策扶持

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化,政府将逐步由资本主体角色退居指导协调的地位,但对于急诊医疗这样的特殊领域,一定要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以保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对生命的高度关爱。

3 结语

急诊医疗是战场,是高危中的高危,肩负着创建和谐社会、维护政府形象的神圣使命[4],各级医疗行政部门以及相关医疗卫生企业都应引起高度重视,深刻领会国家把急诊科(室)建设列在“医院分级管理临床一级科(室)首位”的目的和意义,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按专科建设的要求去加强急诊科(室)建设[5],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完善管理体系,使急诊急救向科学、高效、可持续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军伟,陈昕昳. 县级医院急诊科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设的探讨[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7):418-419.

[2] 刘廷秀,陈胜勇,陈龙泉,等. 浅谈县级医院的院前急救体系建设[J].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903-2904.

[3] 任真年. 国外急诊急救医学发展现状与趋势[J]. 前卫医药杂志,1999,16(2):121.

[4] 田培任. 县级急救急诊体系规范化建设和发展的探讨[J]. 医院管理,2007,45(10):1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