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商务与经济统计

商务与经济统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9 11:00:27

商务与经济统计

商务与经济统计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 经济增长 双向控制 协调发展

电子商务的大系统特征

电子商务的目标是为了高效完成商务活动,而电子商务系统的目标是为商务活动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以及基本通路(沈明,2009)。因此,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的大系统。

(一)电子商务的开放性

由于电子商务系统本身与系统周围的环境存在着多种交换,包括有物质的交换、能量的交换以及信息的交换。因此,无论是企业或个人加入到电子商务系统活动中,都是为了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使这些信息得到交换。电子商务只有以这种开放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完成信息间的交换。

(二)电子商务的多层次性

电子商务是一个大系统也可称作母系统,其包括很多子系统。把一个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看作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则企业投入的各种资源便可看作子系统(系统的输入),同时,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各个生产系统、不同的项目都可以是子系统(张帅,2012)。一个区域或国家的电子商务也可以看作一个大系统,则其子系统会更多。由此可见,电子商务是一个多层次的大系统。

(三)电子商务的复杂性

在电子商务系统中,企业投入的各种资源可以看作子系统,同样,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各个生产系统、不同的项目都可以看作子系统,因此可以认为子系统的种类多且较复杂。在研究电子商务系统的过程中,也要研究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企业、地区和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因此,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已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很多方面。

电子商务协调发展结构

电子商务协调发展的大系统是呈递阶结构发展的,因此,根据大系统的多层递阶结构思想,对电子商务系统协调发展的大系统递阶结构进行管理控制。即:将电子商务大系统分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子系统,并通过对子系统进行研究,从而使电子商务大系统协调发展。电子商务大系统的结构具体如下:

(一)基本原理

按照大系统的结构特征,对于电子商务系统也可以考虑设计并建立电子商务协调发展的大系统递阶结构进行管理控制。即:可以将电子商务的大系统分成几个存在相互关系的子系统,并通过对子系统统计的指标和定性进行研究,进而进行逐层协调控制,从而更好地完成总目标(周小磊,2008)。一般情况下会建立三层结构,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可以简化复杂的系统,又可以使最高层控制最基层,从而实现对全局的优化控制。因此,多层递阶控制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协调控制的主要手段;多层递阶结构不仅有利于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而且还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同时,多层低阶控制还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方法。多层递阶控制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

(二)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间的双向控制模型

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对复杂的大系统进行控制是其发展的第一步,其中多层次目标体系是该系统控制方法的首要环节。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较慢,其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都存在诸多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且还对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缺乏明确的总体目标。因此,利用多级递阶控制模型来控制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减少宏观的不协调,同时还可以对微观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多层递阶控制模型,社会经济系统或企业的信息化作为总目标,工业化和信息化作为设立的两个子系统。

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间的协调发展模型

(一)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间的预测模型

电子商务大系统的指标是通过若干个相互影响的指标来反映,在确定单项指标的预测值后,还要充分考虑指标间的协调性问题。其预测模型如下:

Xy*(k+1)=x0y*(k+1)+fy*[ust(k),xst(k),k] (1)

S=1,…,n;t=1,…,nso;i=1,…,n;j=1,nio

其中,X*ij(K+1)为第i个子系统第j个状态指标的协调预测;X0ij(k+1)是指标的单项预测值,预测方法根据具体经济意义选择适当的方法,可以是定性与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ust(k)为第s个子系统的第t个控制指标;f()(…,…,…)为协调校正函数,是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确定单项指标的预测值后,通过分析子系统各指标间的协调关系和影响作用的大小进行校正或补偿。其具体的方法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并且要反映出各指标间的协调关系。比较容易的方法如下:

fij{…,…,…}=βij(k+1){Gij(k+1)-x0ij(k+1)}

i=1,…,n;j=1,…,ni

其中,βij(k+1)为时变校正系数;Gij(k+1)为引导变量,其表达式有许多种。建立模型:

Y*(k)=Y::(k)+j(z(k),x(k),ui(k))(i=1)

其中,K是离散时间变量;y(k)是K时刻某产品市场销售量;y::(k)是K时刻某产品市场销售量的单项模糊预测值;y*(k)是K时刻某产品市场销售量的协调预测值;fij{…,…,…}是协调校正函数;z(k)是k时刻区域经济形势预测值;x(k)是k时刻行业销售预测值;ui(k)是k时刻其它相关因素预测值,i=1,…,n。此处fij{…,…,…}是协调预测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用来作为各种协调关系影响作用的校正或补偿,其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但要根据实际的问题而定,并且还要反映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关系。例如,一种比较简单的形式如下:

f{…,…,…}=α(k)[G(k)-y(k)] (2)

其中,α(k)表示校正系数;G(k)表示协调引导系数。G(k)表达式也有各种形式,一般需将上述的地区经济指标预测值z(k)、行业销售模糊预测值x(k)以及各相关因素模糊预测值ui(k)综合考虑后构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协调关系。同时,也可采用一种较简单的处理和表达形式。如:z(k)、x(k)、ui(k)与y(k)的协调关系并将y(k)分别改记为y1(k)、y2(k)、y3(k),求得:

y1(k)=α+bz(k) (3)

y2(k)=β(k)x(k) (4)

y3(k)=c0+c1u1(k)+c2u2(k)+c3u3(k)+c4u4(k) (5)

再由下式求得G(k):

G(k)=[y1(k)+y2(k)+y3(k)] (6)

其中,z(k)表示经济系统所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β(k)表示k时刻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预测时为估计值);u1(k)表示该经济系统的人均年收入;u2(k)表示该经济系统社会的人均年收入;u3(k)表示相关产品的销售量;u4(k)表示替代产品销售量;a、b、ci(i=0,1,2,3,4)表示相应的回归系数。于是,只需对式(3)和式(5)进行分析,算出其中的回归系数,即y1(k)和y3(k);当市场占有率β(k)已知或估算出时,则y2(k)可由式(4)算出。进而可以再由式(6)算出G(k),将结果代入式(1)和式(2),便可进行协调预测,并运用系统指标量纲的去除法进行预测。在区域经济评价体系中,正指标和逆指标同时存在,且正指标越大越好,逆指标越小越好,因此必须要进行统一量纲和单位才能进行比较,从而使其具有可比性。

(二)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间的协调控制模型

为了更全面地分析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间的协调控制问题,笔者从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控制问题。建立模型时,首先要从各个子系统的模型研究开始,从而得到整体的模型结构。建立模型的步骤是:一是收集资料并统计单个指标;二是计算变参数;三是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和预测;四是对状态方程进行自适应预测和控制;五是对系统进行自适应协调控制。模型与方法应当结合起来应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对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间的协调发展进行预测,同时还可以更好地进行控制。模型的具体算法比较规范,具有操作简单和可推广性的特点。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发展间双向控制的关系可以在基础上发展并完善。

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间的双向控制

(一)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间的双向控制思路

计算机软件组成不同的系统,而且各种功能之间的互动系统是通过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需要转变而成,同时,这也是电子商务系统的控制设计。复杂大系统中每个子系统间的功能不同,但它们之间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信息的系统越复杂,对软件设计的要求也就越高。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行效率直接由软件的集成质量来决定,并且软件的集成质量也直接决定了实施电子商务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子商务控制系统的问题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系统功能的设计和软件之间的集成质量。企业或单位的信息系统规划是由组织系统的战略规划决定的,同时应根据电子商务预测进行可行性的投资分析。组织性质、商务活动模式以及功能、管理流程和环境等因素决定了电子商务系统的指标,最后应按照系统规划对软件进行研究。电子商务控制系统设计的思路应符合经济增长战略规划。

(二)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间的双向控制研究方法

具体研究方法如下:一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电子商务战略规划和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从而使投资具有可行性。二是根据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控制指标,并进一步提出系统的组织、功能等模型,从而进一步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综合设计报告。三是软件的设计或购买。根据系统的功能对软件进行设计,从而提高软件间的集成质量。

结论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不断促进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是其系统控制的总目标,并且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双向控制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在当今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应顺应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要求,转变企业的管理方式,并且在科学的基础上,树立创新的信息化目标,进而实现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使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明.电子商务与企业知识管理的协调机制研究[J].科技资讯,2009(17)

2.张帅.B2B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2(7)

3.周小磊.基于信息构建的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商业,2008(21)

4.栾瑞萍.浅议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协调发展[J].现代营销,2009(8)

5.邱长波.企业信息化成熟评价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05(12)

6.蒋晓芸,王齐.企业信息化指数测算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学,2002(3)

7.刘冰.澳大利亚电子商务统计及其应用[J].中国统计,2003(2)

商务与经济统计篇(2)

1.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现阶段,我国有关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难以完全解决电子商务活动中出现的所有的新问题、新纠纷,再加上新颁布的会计法中,也未就网络财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这就为会计人员正确记录和反映电子商务交易的实质、及时提供准确的财务报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大大地增加了网络财务的不确定性、风险性。

2.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

电子商务是人和电子工具结合的有机系统,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目前在我国既懂电子商务知识,又精通财会理论,而且还熟悉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设计、维护、保养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网络财务发展的客观需求。

3.财务会计软件尚不成熟

网络是网络财务的载体,而财务软件则是财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的工具。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各种财务软件,无论是从性能上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与网络财务发展的客观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网络财务应用财会软件开发研制过程中,由于开发人员有限理性或客观经济活动异常复杂,使其考虑问题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因而,造成开发出的财会软件适应性差、应变能力不强、相互兼容性不好、抗病毒能力差。网络财务软件的不成熟,严重地阻滞了网络财务的充分发展。

4.安全保密性措施不完善

目前,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安全性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由于计算机自身的脆弱性(如易感染病毒)与财务人员的误操作频繁发生,以及黑客恶意袭击电子商务网站,篡改、破坏会计数据乃至整个系统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给广大经营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黑客袭击电子商务网站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它可能破坏财务数据,使得整个财务管理系统处于瘫痪状态,而且尤其是当一些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被入侵者非法窃取后,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

二、发展我国网络财务系统的对策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以节约整个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为出发点,以充分实现整个企业内部的、全面及时的管理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无缝连接为目标,从而使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电算化系统。但是,要实施这样一个系统需要一个良好的、规范的经济环境与市场环境,需要企业内、外部各方面的支持。

1.加强电子商务立法措施,为网络财务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法律环境

电子商务与信息化相比是一个小系统,但就其内容、内涵和涉及的方方面面而言,又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而且是当今社会的龙头系统。所以,加快电子商务立法非常重要。首先,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应解决电子商务中出现的各类综合性问题,规范电子商务活动,使其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鼓励竞争,防止垄断;其次,电子商务的安全、保密也必须有法律保障,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与金融机密等都要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如英国政府分别于1984年和1990年颁布实施了《计算机滥用法》和《数据保护法》,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也应结合我国国情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电子商务活动的进行和企业的数据信息的传输、使用有法可依,规范进行。

2.以电子商务为标志的网络经济的普及是企业财务管理网络化实现的基础

当今,网络经济作为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并由此产生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已逐渐展现出不同凡响的前景。统计资料表明,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有高技术含量的经济形态,有别于传统金融与房地产经济,尽管有时可能在账面上出现巨额亏损,却同时在为社会创造巨大的效益和财富。比如,1998-1998年,美国GDP增长了4%,但能源消耗几乎没有什么增长,这说明了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发展有助于节约能源。正因为如此,网络经济正处于规模效益递增时期,形成了资源、资金、人才向网络经济的转移,进而产生了使网络经济规模效益增长加速、再加速的效应。这便是网络时代的“梅特卡夫规律”———网络经济的收益与网络上的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这就是说,当传统经济以匀速增长的时候,网络经济正在加速增长,其形成的规模效益远远超过传统经济。

鉴于网络经济是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经济,是端到端的、开放的、网络化的直接经济模式,它将导致市场与行业的重构。网络经济中将会有更多的网上企业、网际企业以及虚拟企业出现,在网络经济下,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的基本运作模式。由于电子商务需要企业有基于网络的财务系统,即采用网络财务来经营管理,因此,电子商务的迅速普及必然推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和发展。

3.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财务上有一个一直困扰财政主管部门、会计和企业界的难题,即如何加强企业整体的内部会计控制和实现有效管理。特别对于那些子公司和下属机构多,并且子公司和下属机构从事多样化行业的集团企业来说,更是一个突出问题,所以迫切需要能解决诸如合并会计报表、分析财务状况等这些具有处理远程数据、分析存储数据功能的财务系统。

此外,现代企业的管理,各部门之间、各种业务之间在分工上进一步细致的同时,相互之间的关联却是越来越紧密,运作也是更加精密,企业管理系统正向着对企业“人、财、物、产、供、销,时间、空间”各个方面综合的方向发展。

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往往将财务作为切入点,因为财务部门是企业的“心脏”,财务信息化程度完善了,才能带动其他部门顺利地实现信息化。但要实现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就要求网络技术不能单独片面地针对于各个单一部门,即企业所选择的网络方案中财务系统能和其他各业务部门管理系统做到“无缝连接”,以实现企业财务、业务的一体化。这是企业选择网络方案的基本前提。

4.大力培养全方位、复合型网络财务人才

电子商务是一个社会系统,这个系统的中心是人。由于电子商务是信息现代化与商贸的有机结合,所以能掌握并运用电子商务技术与财务理论的人必然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能否培养出大批的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就成为该国、该地区网络财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营造出一个全社会普及网络财务的社会氛围,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强对网络财务理论的认识、理解、培训。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人才。具体说来:第一,网络化会计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均要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来完成,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既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又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并能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第二,Inter-net上的公司多数是国际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涉及不同的语言、商务、会计处理方法和社会文化背景,这同样要求网络会计人员必须熟悉国际会计和商务惯例,并具有较为广博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第三,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需要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质量和效率,为此,企业应培养自己的软件开发和维护力量,使应用系统更加适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使之更趋完善,也使企业可以在应用网络系统中不过分依赖软件商。

5.建立健全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

既然网络的特点之一就是资源与信息的共享,那么企业的商业机密的安全及系统安全的可控性是网络建设中的重点。在当今黑客猖獗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文件加密是不能有效地避免信息泄露的,所以,如何做到财务数据在网络上安全传递,是软件商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用户倍加关注的。怎样运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全方位的安全保护措施:(1)强化内部控制。完善的内部控制可有效地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和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危害。但就目前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来看,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控制措施不力,致使应用系统中安全隐患较多。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其开放性,它的系统风险比目前的电算化会计系统更大,因此尤其需要加强内部控制。(2)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以防范。技术是保证系统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当前常用的方法有:防火墙,旨在防范黑客入侵和非关联方侵害;加密技术,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企业可根据需要在会计信息的披露阶段使用,可有效地防止关联方和非关联的道德风险;数字签名,通过数字签名能够实现对原始信息和关联方身份的鉴别,有一定的公正性。(3)完善和积极实施安全协议。安全协议是指国际组织为保证互联网运行安全而制定的相关安全规范,这些安全协议规范了关联双方行为,促进了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对于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问题,除了采取上述的措施之外,还应积极引导和推动该问题的研究。安全问题的研究应立足国情、解决急需问题,一方面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另一方面加速研究人才的培养,辅之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引导,则能推动该项事业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6.加大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力度,加强网络财务的网络建设

财会软件是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件,也是实施的关键所在。因为作为网络化财会软件具有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一旦系统运行不畅,将使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另外,网络化财务是通过网络对企业各部门、各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将企业整合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如果软件质量性能低下或不稳定,将影响电子商务的正常运作,甚至会使整个企业运营陷入瘫痪,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只有加大对会计软件的开发、评审、验收力度,使网络财务软件系统更安全、更可靠、运算更准确,编报更及时、更清晰,才会被广大财务人员所接受。在软件系统开发中,应注重开发管理功能和防病毒破坏,防止黑客袭击、侵入、篡改数据的功能。在管理上,网络财务软件要能实现企业整体管理、业务协同的管理能力。在财务上,实现桌面财务软件所有账务功能,如数据远程处理、远程报表、查账、监控等。在集成上,实现网上报税、网上传递数据信息、网上专家会诊等。

商务与经济统计篇(3)

原文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开始新一轮的增长,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新经济”方兴未艾,虽然对新经济的提法还没有统一的意见,如有电子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等说,但是各界已经一致认为近期的重点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新经济。

电子商务对传统的商务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突出的标志就是增加贸易机会,降低贸易成本,简化贸易流程,提高贸易效率。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商务模式。带动了经济结构的变革。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空前繁荣,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已成潮流。

电子商务对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重要的机遇。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失去了与世界齐驱并进的大好机遇。但是在新经济的竞争中,我国正在努力同世界先进国家同步。

我国在1994年开始出现电子商务的初级形式,到目前为止,证券公司、金融结算机构、民航订票中心、信用卡发放等方面均已成功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并进行了大量的、可靠的交易。这些已构成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96—1999年,IT厂商和媒体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角,1999年之后,一些参与电子商务的大企业,主要指电子商务网络服务商成为推动电子发展的主体,从这时起,中国的电子商务才算真正开始。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电子商务如春潮涌动,8848、当当书店、优雅网站等一批优秀电子商务企业迅速崛起,京、粤、沪成为中国电子商务三强,其中以上海为最。目前,国内电子商务企业逐渐开始由贸易、零售等行业扩展到传统制造业,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新经济的一道重要的风景线。

......

目录

目录

前言………………………………………………………………………4

第一章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6

1.1调查网上书店的现状………………………………………………6

1.2探寻网上书店的发展趋势…………………………………………7

第二章网上书店系统的开发背景……………………………………10

2.1系统开发背景………………………………………………………10

2.2系统设计说明………………………………………………………10

2.3系统开发目的………………………………………………………10

2.4系统开发条件………………………………………………………10

第三章系统设计………………………………………………………11

3.1目标设计……………………………………………………………11

3.2设计思想……………………………………………………………11

3.3系统功能设计………………………………………………………13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与实现……………………………………………14

4.1数据库的需求分析………………………………………………14

4.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15

4.3数据库的逻辑设计…………………………………………………16

4.4数据库的结构创建…………………………………………………17

4.5后台数据库的配置…………………………………………………18

第五章前端网络网页的开发和设计…………………………………20

5.1系统首页设计………………………………………………………20

5.2系统程序设计………………………………………………………20

第六章结束语…………………………………………………………26

致谢……………………………………………………………………27

参考文献…………………………………………………………………28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①高等教育出版社《网站建设教程》金旭亮吴彬编

②电子工业出版社《Photoshop7设计师创意手记》王永辉编

③人民邮电出版社《ASP网络开发技术(第二版)》汪晓平钟军编

④科海培中出版社《Windows2000+ASP+SQLServer案例教程》曾清国编

⑤电子工业出版社《DreamweaverMX&ASP网页整合大全》立雅科技编

⑥清华大学出版社《数据库系统原理》王珊陈红编

⑦机械工业出版社《Dreamweaver4.0网页设计教程》邱炳城编

⑧人民邮电出版社《ASP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宣小平但正刚张文毅编

商务与经济统计篇(4)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会计理论 会计实务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以及带来的一系列新的变化,引发我们对传统会计和财务的思考,作为有着久远历史的会计和财务学科似乎在信息时代的大潮冲击之下又面临着一个巨大转折。会计决定于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会计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会计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而发展的。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必然对会计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社会环境影响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而会计的发展状况对社会环境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概念的冲击下,一切传统的市场准则和会计原则似乎都在发生动摇。电子商务对现行的一些会计准则从概念上及实际操作上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冲击,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网络经济导致的网络会计的特殊变化。下面我首先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由于进入电子商务环境以后,物质资产的作用减弱而知识资产的作用增强,会计的目标将从为物质资产的所有者服务转向为企业主体服务,即会计的目标将由过去的向股东、债权人提供信息为主,转为以计量企业主体资源、权益的变动情况、收益的形成过程和有效控制企业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为主的企业主体型会计目标模式。

2.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全球网络经济已具雏形。网络公司的产生带来了公司形式的变革。网络公司是利用现代化沟通技术将众多公司编制成网络,完成一个公司所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网络公司属于临时性结盟,因而分合迅速,被称为虚拟公司。这种新的公司形式对四项会计假设提出了挑战。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这种挑战。

(1)关于会计主体假设。虚拟公司是临时结盟,其在网络空间的迅速分合导致会计主体存在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把握“会计主体”的概念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2)关于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在于解决财产的估计和费用的分配问题。它是由股份公司两权分离、有限责任和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而促发的。但是网络公司作为临时性的组织有即分即合的特点,它不存在明显的费用分配问题。因而持续经营假设可能不适用于网络公司会计。

(3)会计分期假设。网络公司常在一段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项交易,完成交易后可能就解散了,会计分期是否还有必要,值得质疑。

(4)货币计量假设。用电子货币支付的网络贸易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可能因此而合一,因而建议将传统的货币计量假设改为电子货币计量假设。同时,由于知识经济具有无形化特点,像人力资本等无法用货币计量的无形资产会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货币计量假设未必完全适应需要。‘

3.对基本会计概念和范畴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资本制度、利润和资产等基本会计概念产生影响。

(1)对资本制度的影响。电子商务是知识经济的产物,现有资本制度是以实体资本为基础的,即实体资本的出资者承担经营风险并享有剩余索取权。而知识经济奠定了以知识为核心的资本制度。即知识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人是知识的载体,因此企业作为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的契约,智力资本所有者也应当共同分享权益。这要求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会计应建立能反映智力资本的中心地位、体现智力资本同享权益的会计体系。

(2)对利润含义的影响。传统的利润是对实体资本的回报,而电子商务条件下,利润是对知识和实体资本共同投入的回报。因此会计必须能划分员工劳动报酬和智力资本回报的界限。

4.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新的会计恒等式应当改为:“资产=产权+剩余”。其中,资产反映的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实体资产、人力资产和知识资产;产权代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产权,包括股东产权、债权人产权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产权;剩余则代表尚未明确主体的产权,包括资本剩余和盈利剩余,而与此相关的会计权益理论为“利益相关者合作理论”。

5.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影响

电子商务条件下,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无法对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知识资产进行公允的计量,因而也就无法满足“相关性”的要求。因此需要将知识经济形态中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要素纳入会计系统并加以确认,同时,在会计的计量环节采用更公允合理的计量模式,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但问题在于,何种计量属性能同时满足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如何协调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如何针对众多的不确定性事件和难以用货币来量化的知识资产设计恰当的计量模式?等等,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除上述对会计理论的影响以外,由于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的许多重要区别,导致了会计实务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企业往往需要依赖大的营业面积、展示场所、多层次的流通环节以及大量的存货等。在电子商务的运作下,企业便不再需要依赖这一切,因而相应的折旧费用、人工费用、流动资金和管理费用将大大降低。与此同时,电子系统的维护费用以及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费用等将大幅提升,而传统的实务中财务分析比率,如周转率、流动比将已不再适用电子商务运作下的企业。会计实务受到了冲击和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会计电算化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会计工作的重点发生转移。传统的会计工作集中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会计人员将从繁杂的日常会计事务转向参与决策和经营分析等方面。

2.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更加强调科学性和合理性。简化核算不应当再成为评价会计方法是否应当选用的标准,而科学性和合理性将成为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

3.会计信息时效性和多样性的增强,导致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由于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时代,会计要消灭信息孤岛,实现信息集成。而会计信息的不同用户对会计信息也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会计应当建立多元化的会计频道,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4.内部审计机构的加强,传统的会计核算功能相对弱化。

5.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需要更加迫切。电子商务带来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客观上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应予协调和统一。

在过去10年里,会计行业向客户提供的服务范围在不断扩展。目前注册会计师(CPA)提供的五大核心服务是:(1)保证信息完整性;(2)管理咨询和业绩衡量;(3)技术服务;(5)财务计划;(5)国际服务。除财务计划外,电子商务适用于其余四方面的核心业务。电子商务对保证职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作为独立鉴证的个体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竞争,必须拥有特别技能以及对电子商务有关风险的深入理解;电子商务为会计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会计职能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影响。

总之,任何会计理论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与实务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环境,也必然对会计理论带来影响。电子商社无论从组织上还是地理上都是一个虚拟企业,且在内部成员的组成和整个组织的存续时间上存在不稳定性,这给会计主体的认定、是否持续经营的判别带来困难。传统的会计要素理论及相应的计量原则需要发展。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电子商务已经冲击了传统会计模式,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会计信息系统也要进行内部改革,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也必将实现信息化。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l]Don Tapscott, Alex Lowy, David Ticoll.止陈劲,何丹译:电子商务的勃兴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与McGrw——Hill诅出版公司合作出版,1999

[2]刘全利: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步思考 [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4)

[3]雷光男黄斌: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形响[J].会计研究,1999.(1)

商务与经济统计篇(5)

一、企业实施电子商务会计的必要性

基于Internet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各种新的更高效的财务与管理模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也给企业会计系统带来了一场全方位、根本性的变革。随着电子商务的到来,企业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地以及近距离的传统商务活动,而通过网上电子商务扩展到全球各个角落,企业的业务处理活动都将在网上进行,财务的主要内容再不是融资、筹资、资金管理等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会计工作,这必然将财务的重心全面介入产品和市场上,采用电子报关系统、外经贸电子数据交换进出口审批系统、电子报税系统,网上进行各种商务交易。传统会计的单一货币政策将被取而代之的是电子货币、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电子信用卡等网上结算方式。企业已完全改变了过去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的产、供、销全过程将在网络这个介质的作用下紧密相联。

二、电子商务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

1、缺乏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电子商务是我国商务活动中的新生事物,而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会计领域则是我国会计乃至世界会计发展的新兴领域,因而许多有关的问题,还处于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改进、修正过程。现阶段我国有关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难以完全解决电子商务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纠纷,再加上新颁布的会计法中,也未对电子商务会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这就为会计人员正确记录、反映电子商务交易和及时提供准确的财务报告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加大了电子商务会计的不确定性、风险性。

2、缺乏复合型人才。电子商务是人和电子工具相结合的有机系统,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会计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要求既懂会计懂管理,又要熟悉会计电算化知识、网络知识,才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目前,在我国财会领域,既懂电子商务知识,又精通财会理论,而且还熟悉电子商务财会软件的开发、设计、维护、保养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电子商务条件下会计发展的客观要求。

3、安全保密措施有待改善。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安全性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传统会计中的原始凭证因笔迹各异具有可辨认性,因多联复写具有相互牵制性,想非法修改很难做到。而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会计中,原始凭证的数据转变成磁性介质,对电子数据的修改可以不留任何痕迹,为“原件”带来很多隐患,篡改破坏会计数据乃至整个系统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财会软件的开发尚不成熟。网络是电子商务会计的载体,而财会软件则是财会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的工具。目前,市场上开发的各种财会软件,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性能上,不能适应电子商务会计发展的客观要求。

5、市场环境有待改观。网络经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会计要发展,必须重点解决市场环境问题。一方面,网络会计要发展,就必须改善物流管理环境,对商品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物流管理,包括入库、质检、出库等环节。另一方面,银行的资金结算服务环境,企业与银行合作建立的结算账户托管制和清算汇划体系等服务能否实现方便快捷、安全畅通,是网络会计发展的重要环境制约。

三、解决电子商务会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电子商务立法,为电子商务会计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法律环境。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应解决电子商务中出现的各类综合性问题,规范电子商务活动,使其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鼓励竞争,防止垄断。在计算机及其网络安全管理的立法上,应针对电子商务交易在虚拟环境中运行的特点,明确提出电子商务交易安全保护的法律措施,对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金融机密等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逐步形成有法律认可、法律保障、法律约束的电子商务环境。

2、大力培养全方位、复合型电子商务会计人才。由于电子商务是信息现代化与商贸的有机结合,所以能掌握并运用电子商务技术与财务理论的人必然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会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政治素质,熟练掌握相关会计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努力营造一个全社会普及电子商务会计的社会氛围,从深度和广度加强对电子商务会计理论的认识、理解、培训。

3、加强电子商务会计安全防范措施,建立起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会计系统。一是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通信网络,以保证财务数据信息安全、快速传递。对财务数据进行备份,并且数据“原本”和备份数据由不同人员保管,来相互牵制,防止有人企图修改。二是设立防火墙、电子密匙系统,在企业与外界的界面上构造一个保护屏障,最大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三是加强数据库服务器安全措施,防止黑客侵入盗取会计信息。四是权威认证机构或专门的验证中心验证交易双方的身份,并颁发安全证书,持有安全证书者才有资格进入电子商务会计系统。

4、加大电子商务财会软件的开发,加强电子商务会计网络建设。软件的开发要注重管理功能,开发防止病毒破坏及黑客侵入功能。在管理上实行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等管理模式。工作方式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同时能够处理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网页数据等新的介质。网络财会软件必须在现阶段财会软件的基础上提供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上支付、网上财务信息查询等功能,支持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服务、网上银行等功能。

商务与经济统计篇(6)

关 键 词:市场;企业;市场价格机制;会计价值机制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006)6-0107-05

会计是企业价值运动的计量与激励系统。三层含义:其一,企业的价值运动是会计对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是会计的目标。企业价值增值不仅就企业的投入产出比较而言,产出价值大于投入价值;也是与市场或其它企业相比较而言,企业实现了更多的价值增值。其二,会计是企业价值运动的计量系统。其三,会计是价值运动的激励或控制系统。会计信息是有用的或有意义的,信息使用者依信息而行动的动力伴随着传递出来的信息。本文主要研究奠定在会计对象基础之上的会计系统结构、会计运行机制及其与市场价格机制的相互关系。

市场与企业是组织经济的两种形式。企业担当着两种角色:一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二是作为商品生产的组织者。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企业既是商品的需求者(或消费者),同时又是商品的供给者(或生产者),不论是商品的需求者还是商品的供给者,都遵循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参与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活动。作为商品生产的组织者,现代工商企业的管理体制取代市场机制而协调着货物从原材料供应,经由生产和分配直到最终消费的整个流程。企业承担的这两种角色,反映在会计的对象上,决定着会计目标、会计系统结构,以及会计系统的运行机制。

一、会计对象

目前对会计对象的认识有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交易事项论,二是资金运动论或价值运动论。

会计对象的交易事项论认为,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所引起的企业资源及其义务的变化是会计计量的对象。“作为具有广泛意义的财务信息是基于对单个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和事项的近似计量。”[1]我们所进行的交易一般是指商品(含产品和服务,以下同)交换,是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在市场上所从事的商品买卖行为。交易的主要特征是通过签订合同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交易双方出于自愿而从事的等价交换活动。所谓“事项”,是指“可以观察到的,亦可用会计数据表现其特性的具体活动、交易或事件。”[2]按照这一定义,会计的对象,不仅包括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在市场上所从事的交易行为,而且还包括企业内部各当事人(或部门、单位,以下同)之间提品或服务的转移行为等。

为了将企业的这两种行为区分开来,我们将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在市场上所从事的商品交换行为称作“交易”,而将企业内部各当事人之间提品或服务的转移行为称作“事项”。那么企业的“交易”和“事项”有何不同?市场上的交易是两个经济利益主体,将自己所拥有的商品,遵照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所从事的商品买卖行为。市场上的商品交换,其一,其交易主体是两个各自独立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主体;其二,他们对其所交换的商品拥有所有权;其三,遵从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企业内部的转移事项,其一,其主体是企业内部的当事人,虽然他们具有自身的部门利益或单位利益,但更多地受制于企业的整体利益,服从企业目标;其二,他们对其所转移的产品或服务,并不拥有所有权;其三,企业内部当事人之间的产品或服务的转移,并不遵守“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甚至只是一种单向的产品或服务的转移;其四,企业内部的当事人获取企业支付的报酬。简而言之,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其不同之处在于,市场上的交易主体是两个经济利益独立,并且是平等的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商品交换行为;而企业内部的事项是企业存在雇佣和被雇佣的前提下,被雇佣者遵从雇佣者的意志,所从事的生产产品和转移产品的行为。

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论或价值运动论,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所阐述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为指导,来认识会计对象。资本的流通过程是作为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总流通过程,实际上是再生产理论,包括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与交易事项论比较两者有共通之处,流通过程就是“交易”,生产过程就是“事项”。然而,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不同,商品流通的公式是W―G―W,即由商品转化为货币,再由货币转化为商品,是为了买而卖。资本流通的公式是G―W―G’,是由货币转化为商品,再由商品转化为货币,是为了卖而买。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虽然它总是和商品交错在一起,而且在市场上遵循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进行交换。然而,商品作为资本的特殊之处在于,在市场上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种商品,不是为了自身的消费,而是为了创造剩余价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货币变成了资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与一般的商品并无二致,而且也遵循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进行商品交换,然而它是作为资本品,承担着实现价值增值任务。

简而言之,由企业担当的两种不同的角色所决定的会计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商品交换价值,一类是价值增值。商品交换价值与价值增值不同,商品交换价值要求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与其他商品所有者,实行等价交换。价值增值要求企业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商品,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相结合而资本化。资本是能够、且其目的也是为了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资本的价值取决于资本的增值能力。

二、企业的发展与会计结构体系

企业形式有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从以业主制为主发展到以合伙制为主,从公司制发展到现代工商企业,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19世纪早期之前,几乎所有的交易都发生在企业主和企业以外的个人之间:原材料供应商、计件工人、顾客。……交易完全发生在市场中,对成功的评价很容易获得。企业主只要通过销售,从顾客那里获得比其支付的原材料和人工等产品投入更多的现金就行了。”[3]当时的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作为市场参与者,其会计的对象具有更多的商品性质,运用复式簿记系统,通过市场价格直接计量其投入价值和产出价值,并通过投入价值与产出价值的比较,便可以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对企业效率予以评价。

然而,从19世纪80年代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的结合,逐步形成了管理层级制的公司,这种企业一开始就是全国性的企业。进入20世纪,新结合起来的多功能的现代工商业企业,逐渐成为美国经济中最有影响力的机构。“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取代亚当・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市场依旧是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创造者,然而现代工商企业已经接管了协调流经现有生产和分配过程的产品流量的功能,以及为未来的生产和分配分派资金和人员的功能。”[4]现代工商企业的兴起,对组织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与市场并列的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此同时,企业对外部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依存度不是削弱,而是进一步增强了。使得企业的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和组织经济活动的功能进一步张显,并逐渐分化开来。企业的现实资本运动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分别经历了三个阶段、执行三种职能。企业的经济活动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企业资本分别执行货币资本职能、生产资本职能和商品资本职能,循环往复。资本循环用公式表示:G―W…P…W‘―G’,其中G―W和W‘―G’,是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所从事的商品等价交换,而W…P…W是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组织者所从事的价值增值活动。

交易事项论强调企业主体假设,将企业看成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将会计对象理解为商品交换价值,强调的是企业在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活动。把企业购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当作商品,按成交时的市场价格计量其购入成本;产品完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按售出的市场价格计量收入,成本与收入之差就是利润。

资金运动论虽然已经认识到商品交换价值与价值增值的区别,但是资金运动论者只是将资金循环与周转理论,用于解释账户和账户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相互联系,建立了相应账户理论和报表理论。而对于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增值属性上的差别,并没有在会计计量上得到应有的反映。

企业的发展是由价值增值驱动的,企业家们相信将多个单一业务企业,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多单位的企业进行集中控制与管理,比在市场上多个单一业务企业不断进行交易来完成加工过程,企业效率会更高。多单位企业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层级制,并且建立相应的内部价值信息的生成和传递机制,以代替市场价格机制来协调生产流程。“当企业逐步转向内部导向的过程时,这些目标被改变了,新的管理会计发展了起来。”[5]钱德勒在美国企业发展史的研究中,发现20世纪初期由杜邦公司最早建立的投资回收率成了现代企业广泛使用的评估绩效的标准,而固定资本拨款预算和财务预测则成为分配资源的标准程序。他认为“通过这些方法,才使管理上的有形之手在协调和监督经济活动方面得以取代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6]

随着现代企业发展,现代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组织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生产力的释放,现代企业对外部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依赖进一步增强,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称为企业重要事项。财务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企业与外部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调的系统。商品的交换价值是财务会计计量基础。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建立在会计主体假设基础之上,将企业看成是一个商品经济主体,通过商品交换与各相关利益者发生关系。不仅将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成品当成是商品,而且借贷资金和股本也被当成是商品,利息和股利被认为是这两种商品的价格。至于其间的商品生产过程,财务会计实际上将它作为“黑箱”处理,成本会计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分摊至生产对象,只不过是为了结转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以便与已销售产品的销售收入比较,计算期间利润。“从成本管理到成本会计:相关性的遗失”正是强调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忽视企业作为一个商品生产组织者作用,致使与商品生产的组织与管理相关的成本管理,退化到关注存货估价和销售成本计算的成本会计,成为为财务会计目标服务的一个附属部分。

财务会计的最新发展,更加突出了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强化了市场价格机制对企业的调节作用。这可以从会计报表模式从历史成本为主向以价值(市场价格)为主的新型模式转化当中洞察这种变化。FASB将资产定义为“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7]将全面收益定义为“在一个期间内来自非业主交易的权益(净资产)的全部变动。”[8]它包括了已实现和未实现的业益(净资产)变动。以及为了将众多的计量属性奠定在一个共通的基础之上,FASB阐述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自愿交易的双方之间进行现行交易,在交易中所达到的资产购买、销售或负债清偿的金额。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是市场价格,如果某种资产并无公开的活跃市场,没有形成能为买卖双方均可接受的市场价格,则可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寻求近似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被普遍看好的计量属性,与将资产的性质理解为“未来经济利益”和定义全面收益的逻辑一脉相承,要是将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市场价格机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更为明显,市场价格机制对企业的调节作用更为直接,更有利于沟通与协调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经济利益关系,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信息,以便于各利益相关者作出维护自身利益的相关决策。

总之,企业的双重身份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担当着市场经济主体和组织经济活动两种角色,企业价值运动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两种作用相适应,采用交换价值进行商品等价交换和实现价值增值。基于此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分别执行两种职能。

三、市场价格机制与会计价值机制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的商品交换活动,接受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同时,企业从事价值增值的组织活动,运用会计系统协调生产流程。那么,市场价格机制与会计价值机制是什么关系呢?

科斯认为企业取代市场,并用交易成本分析制度(组织)选择。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边际成本与市场上或在其他企业组织同一交易的成本相等的那一点上,企业便停止了扩张。那么这一点是怎样确定的呢?科斯(1990)指出:[9]企业外部的价格由此成本是明确的(由于其他方面对资源的需求)和被市场运行决定。而企业内部确实基于同样的原因有着明确的成本,但它们是由会计系统提供的,这一内部系统替代了外部市场价格体系。而且组织成本明显主要依靠会计系统的效率。科斯认为在企业内部会计系统替代了市场价格机制,而且会计系统的效率高于市场价格机制的效率,是组织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的原因,并决定着企业对市场的替代。钱德勒(1997)从企业发展史的角度也证实,企业的发展是在会计发展了相应的方法,对企业生产和分配过程的流程进行协调而得到了节约,才使得管理上的有形之手取代市场的无形之手。那么会计系统是怎样运行的,其运行机制是什么,是什么决定了会计系统的效率?

市场价格机制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传递信息的功能,二是激励功能,而且二者不可分割。弗里德曼(1981)以“市场经济与中央经济计划”为题在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协会所作的讲演中指出:“价格体系的真正美妙之处――而且我使用‘美妙之处’一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完全在于:依信息而行动的动力伴随着传递出来的信息。”这句话用之于会计完全适用,用会计语言表达,会计传递信息且信息是有用的。所以会计系统与市场价格机制有着同样的功能,即传递信息的功能和激励功能,二者不可分割。也正因为如此,与市场价格机制相对应,我们提出“会计价值机制”这一概念,用来概括会计系统的功能。哈耶克(1945)将价格体系看成是一种交流信息或沟通信息的机制,他认为:“把价格体系描述成一种记录变化的工具或一种电信系统并不只是一种比喻,因为这种电信系统能够使单个生产者通过观察若干指标的运动就可以根据各种变化去调整他们的活动――当然他们所理解的变化也只是反映在价格运动中的那些变化而已。”[10]这与我们将会计比喻成飞机上的仪表,如出一辙。

市场价格机制与会计价值机制的不同之处在于,市场是一个“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秩序”,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市场价格机制形成于长期的市场供求关系,并自发地调节市场经济活动。企业是一个“人之设计的秩序”,是一个他组织系统。市场作为自生自发秩序,它容纳了所有人的目标,但它本身却没有目标。而目标赋予企业以组织的意义,会计系统在企业内部为达成企业目标而形成并不断加以完善。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由于企业在组织形式、发展阶段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会计价值机制在各企业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因为会计为达成企业的目标而形成并不断加以完善,所以有人认为会计只是一种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正像西蒙所指出的:“多数目标和活动的价值都来源于将具有内在价值的目标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手段――目的关系。期望目的的内在价值通过与其过程,转化为手段。”[11]企业是一个层级结构,实现组织的总目标或最高目标所需要的手段,成为了下一层次管理者的目标,这样就构成了与企业的组织层级结构相吻合的目标――手段链,在这一链条上,每一个层次的目标(手段)既是目标又是手段。因此,会计系统成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其有效性由企业目标的实现程度予以评价。同时,会计系统又有自己的目标,各子系统成为实现系统目标的手段;各子系统也有自身的目标,各种方法又成为子系统的手段。由于企业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他组织系统,企业内部管理的职能分工,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专门的部门,专门负责会计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会计价值机制转变成企业管理的一种部门职能,这也是会计价值机制与市场价格机制不同之处。

他组织要遵循自组织规律,这是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苗东升认为:他组织运动归根结底要在自组织运动的基础上进行,应遵循、适应、利用对象的自组织规律。人工系统的他组织,特别是仿自组织设计,必须以充分认识自组织规律为前提,他组织规律是人如何运用自组织规律的规律。[12]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应遵从市场供求规律,自觉地接受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同时,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应遵循生产规律。会计价值机制要遵循、适应、利用市场价格机制,财务会计系统建立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动,及时、可靠地提供与报表使用者的决策相关信息,已经成为财务会计发展方向;实际上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传递和激励,也是尽可能地捕捉与之相关的市场价格信息,并与企业内部成本信息比较,用以评价经由企业内部化的多重、多样化业务相对于市场协调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收益。管理会计实质上是企业内部组织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系统,不仅就企业的最终产品成本与市场价格比较,而且中间产品以至于每一个作业单元成本,都与市场上的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以解决“自制或外购”问题,对企业效率和市场效率作出评价。“公司管理会计系统能在计划和控制信息、沟通、激励和评估方面起到上述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一系统在公司成功竞争的策略当中是一个必须的要素。”[13]

目前,对会计系统和会计功能的认识上仍然存在一种倾向,认为会计只提供信息,或再加上提供有用信息,而否认会计的激励或控制作用。何谓“有用信息”?有用信息就是对于信息接收者而言,随着所接受信息的驱动而有所行动,并且是可以观察到的。不能驱动或引起信息接收者有所行动的信息,是无用信息。所以只承认会计提供有用信息,而否认会计信息的激励或控制作用,本身就是自相矛盾。

总之,作为会计对象的价值运动,在数量上表现为交换价值运动和价值增值运动,由此决定着会计系统结构和会计系统功能。会计价值机制是对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具有传递信息功能和激励功能,而且二者不可分割。会计价值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而且是企业在与市场或其他企业的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机制。

――――――――

参考文献:

[1]FASB,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 No. 1,1978,p12.

[2]葛家澍,林志军. 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3]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卡普兰. 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5.

[4]钱德勒.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 商务印书馆,1997:1.

[5]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卡普兰. 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4.

[6]钱德勒.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 商务印书馆,1997:527.

[7]FASB, SFAC No.6, 1985, par.25.

[8]FASB, SFAC No.6, 1985, par.70.

[9]Ronald H. CoaseAccountingand The Theory ofThe Firm.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2(1990)3-13. North-Holland.

[10]哈耶克.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 北京:三联书店,2003:130.

[11]西蒙. 管理行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55.

[12]苗东升. 他组织――系统科学的另一片视野――访苗东升教授[N]. 光明日报, 1999-03-02.

[13]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卡普兰. 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

责任编校:朱星文

On Accounting System and Accounting Value Mechanism

XU Qiang-guo

(Tianjin Business Colege Tianjin 300134)

Abstract: As anaccounting object,the value movement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the exchange value movement and the value added movement, wherebythe accounting 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s determined. The accounting value mechanism is a substitution of the market price mechanism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passing information and offering incentives.省略petition and in completion with other businesses.

Key words: marketmarket priceaccounting value

――――――――

商务与经济统计篇(7)

内容摘要: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主要贸易模式,其隐匿性,虚拟性,数字化的特性,不同与以往的商务模式,在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很大挑战,例如是否收税,应征税种,防止偷漏税以及国际避税等方面的问题。

Summery: As the major trading mode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e-commerce has challenged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of taxation.

关键字:网络经济环境,电子商务,虚拟性,隐匿性,税收征管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y, e-commerce, taxation,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迅速崛起,成为网络经济下贸易和商务往来的主要模式。电子商务以无纸化,无限制,无间断的交易特点被全世界许多的政府,企业,消费者所认同,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商务给传统商务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基于传统贸易模式下的税收征管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是否对电子商务征税,各国观点不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免税派认为应该对电子商务免征多项税种。而主税派则认为应该对电子商务进行征税,但是在是否开征新税种的问题上有不同意见。荷兰和加拿大的税收专家先后提出了“比特税”的概念,即对全球数字传输的每一数字单位进行征税,但这种方法受到大多数人的反对,因为它无区别的对所有数字产品征税不符合税收公平原则。对于我国来说,目前虽然还没有对电子商务征税,但是对其征税是势在必行的,前国家税务局局长金人庆指出:为保护税制的权威与公正性,出于税收中性原则和发展中国家税收管辖权利考虑,我国将不会对日益发展的电子商务实行免税政策。当然,我国的电子商务正处于发展的状态,在保证财政收入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其发展,避免不适当的税收政策影响其发展。

总体来看,网络经济下的电子商务对基于传统商务模式下的税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会计假设产生影响。

传统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会计核算是纳税的主要依据,而电子商务模式在一些情况下不再满足会计假设的条件。首先,纳税人的概念是税收征管的基础依据,它将特定的纳税义务与特定的经济实体对应,只有明确纳税人才能公平,有效的进行税收征管工作。然而,网络经济下的纳税人概念却变的日益模糊。网络,网络中介,门户网站的出现和参与,使得经济实体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企业间或个人间的相互合作越来越密切,多个企业,多个个人或企业与个人共同合作,创造经济利益的方式普遍存在,相对与传统经济环境下较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网络经济中互相依存,交错复杂的经济关系使得许多经济事项难以明确划清相对应的经济实体,这使明确税负的归属权变的困难。其次,会计假设纳税人的“持续经营”,而在电子商务模式中,企业间的合并,解散经常变化,此外,由于网络贸易多以产品定制为主,业务变化起伏大,会出现有时膨胀,有时收缩,甚至停产,这些都不再满足会计核算的假设前提,使税收征管的标准和依据难以把握。

2.货币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再占主导地位。

在传统经济贸易下,价格是产品销售,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市场的自我运作和调节都是围绕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因此,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也是税收的主要计量手段。但是在网络经济下,价格这一货币因素的影响被减弱。注意力,技术开发,品牌信誉,人才和知识等非货币因素日益成为企赖以生存和提高经济收益的关键。然而,这些非货币因素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作用难以用货币计量,就难以对其纳税。若不加以区别,统一以企业经济收益的货币数量纳税,必然冲击税收的公平原则。

3.对税收管辖权的确定存在分歧。

税收管辖权依据国家可以分为属人和属地两种,即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同时实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即一国政府对于本国居民的全部所得以及非本国居民来自本国境内的所得拥有税收征管的权力。为了避免对同一跨国所得的双重征税现象,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被普遍认为优先于居民税收管辖权。但是在网络经济下的贸易的虚拟性和隐匿性的特点,使得交易场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使用地难以判断,收入来源难以确定,地域管辖权也难以界定。以美国为主的网络大国强调居民税收管辖权优先原则。而发展中国家作为网络贸易输入国为了防止税收大量流失则侧重与强调地域管辖权。因此,对税收管辖权优先原则的重新确认已成为电子商务全球性发展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4.电子商务交易下应纳税种难以确定。

在传统贸易模式下,根据企业所得收入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提供劳务所得,特许权使用转让所得和商品销售所得,根据获取所得的不同形式,分别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在传统贸易模式下,提供劳务、特许权使用和商品销售形式有明确的界定,从而比较容易确定相应的税种、税目、税率以及计税依据。但是在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下,产品高度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模糊了人们固有的商品概念,使得有行商品,无形劳务和特许权使用的界限难以确定。因此,在税收征管过程中,一项收入难以确定究竟是哪一种形式的所得,应该征收营业税还是增值税。这将导致税务处理的混乱,使课税对象的性质变得模糊不清。

5.电子商务下税收征管难度大,偷漏税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