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知识产权法律培训

知识产权法律培训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9 11:00:32

知识产权法律培训

知识产权法律培训篇(1)

11月11日,“331工业行业知识产权培训”在北京举行闭幕式。历经两年,走过北京、青岛、大连、重庆和福州五地,举办六期培训之后,1100多名中小企业代表接受了培训,提前一年完成了既定目标。更重要的是,这次培训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以这种由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普及教育模式为推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辟出了一条高质高效的新路。

务实的培训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主任赵天武介绍,此次培训由该中心与英特尔(中国)、海信三方联合发起,从2008年11月开始启动,目标是在3年内对国内1000个企业,尤其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培训,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由此得名331工业行业知识产权培训培训)。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时间不长,尽管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比较完善,但从行业、企业的角度讲,知识产权的知识、理念和能力还有很大差距。”赵天武在解读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时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多数对知识产权状况不够了解,在技术开发利用,或者产品进入市场的过程中容易忽略知识产权问题。因为意识缺位,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会遭遇重重困难。

331培训项目的推出,则是从实务角度帮助国内中小企业解决现实问题。据了解,该培训集结了政府、法律界、产业界的资深专家和代表,重点围绕《专利法》修改、企业专利申请、研发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商标版权和软件保护、技术标准与专利以及知识产权案例等领域对中小企业代表进行了培训。 “效果比预期还要好,各地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给予了非常热烈的响应。学员反馈说,培训的经验、技能和知识指导性强、操作性强,对他们非常有帮助。” 赵天武说。

在331培训项目的诸多亮点中,注重实效的政企合作模式尤为引人关注,政府搭建平台,创造大环境,由富有经验的大型企业来分享经验。

“英特尔也是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我们在知识产权领域40多年的的得与失、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对于国内的中小企业是有借鉴意义的。”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介绍说,英特尔与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共同制定了培训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在企业内部也调动了大量优势资源。“政府制定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通过执法来发挥影响力。企业能做什么呢?企业有经验,遇到问题了,需要有渠道和平台互相交流,331培训在这方面起到了一些先导先行的作用。”

这只是开始

培训只不过是探索的起步阶段,后续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活动还要进行。赵天武表示,下一步将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市场需求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鼓励更多大企业参与到培训工作中来,也希望有更多中小企业参加培训。

知识产权法律培训篇(2)

一、商标机构设置

日本特许厅(JPO)隶属于日本经济产业省,负责日本的知识产权事务,其下设总务部、审查部、审判部和其他一些部门,具体职责包括专利、商标等授权、知识产权政策的起草制定、知识产权信息与传播等。

商标机构设于商标、外观设计和行政事务部内,共有8个科,分别是商标科、化学科、食品科、机械科、通用商品科、纺织品科、服务科和国际商标申请科,详细内容参看下表:

通过此表,我们可以发现,与我国一样,日本特许厅也根据尼斯商品分类设立了7个商标审查业务科。但不同的是,它还单独设立了一个商标科,而且在整个商标、外观设计和行政事务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商标科由商标审查长全权负责,下设六类专家和四个室。六类专家根据自己的不同专业分别负责包括与商标审查有关的无纸化系统运行的联络和协调:对《商标公报》的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制定商标形式审查标准:负责权限范围内的与商标审查有关的特殊事项的方案制订与策划等。四个室的主要职能分别是:行政事务室,负责与商标审查有关的行政事务:研究室下设研究班(Research Unit)、初步检索班和统计班,对有关商标审查制度的完善与信息化、外国商标审查方法以及其他与商标审查有关的事务进行研究,同时还负责商标初步检索的对外承包事务和商标数字统计等:T-term管理室负责T-term的管理与研究等:国际分类管理室负责国际分类的方案制订、研究和规划,并制定商标审查标准以及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审查标准,编定商标审查判例等。可见,商标科实际上是一个如何提高商标审查效率与质量、完善商标审查制度的基础性研究部门。

二、商标审查官培训制度

日本特许厅历来重视对商标审查官的培训工作。早在1997年,日本特许厅就按照商标审查官的《基本培训方针》,开始对审查官进行系统的培训。2002年日本政府提出知识产权立国方针之后,这一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日本特许厅于2004年lO月对《基本培训方针》进行了修改,加大了人员培训的财力、物力的投入。多年来,日本特许厅一直以自己拥有高素质的商标审查官而自豪。

(一)商标审查官培训过程和基本要求

根据日本的相关法律规定,要成为一名商标审查官,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培训考试。通过日本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日本特许厅后,首先经过行政官员培训,学习和获得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基本知识和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理论,到第4年,才参加助理商标审查官选拔考试,成为实习助理审查官,一年后转为助理审查官。助理审查官尚不能独立承担商标审查工作,必须跟随一名资深审查官学习2年以后,才能成为商标审查官,独立地进行商标审查工作。

(二)审查官的培训机构

日本特许厅的培训机构由日本特许厅总务部人事科、国家知识产权信息与培训中心和日本特许厅培训委员会组成,三者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特许厅人员的培训任务。

总务部人事科负责制定特许厅人员培训方针,例如《基本培训方针》、《培训计划》、《培训实施纲要》。人事科下设培训计划办公室(Train,ink Planning Office)和培训计划室(Training Plannin Section)来完成具体的培训计划制订工作。

国家知识产权信息与培训中心(NCIPI)是一个专门负责实施培训计划的独立行政机构。特许厅人员的培训计划基本上由它来具体实施完成,包括选择培训教师和培训人员,组织和协调专题研讨会,搜集和整理来自培训人员和学员的建议和意见,为学员颁发资格证书,评估培训项目,最后向特许厅提交培训总结报告。同时,该中心还根据特许厅的培训方针进一步制定《年度培训实施计划》、《管理人员培训纲要》和《日本特许厅人员培训实施规则》等,以便更好地完成特许厅的培训计划。

日本特许厅培训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收集特许厅各个部门的培训需求,并据此向培训计划部门提供建议,设计培训方案,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推荐教员和学员,并参与有关《培训计划》和《培训实施计划》的讨论等。

(三)培训课程

日本特许厅每年都为商标审查官提供各种培训项目,以提高审查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虽然,每年制定的培训计划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内容大致相同,一般都包括法律和专业知识培训、岗位培训、语言能力培训和其它综合知识培训等。以2005年为例,根据《2004年日本特许厅培训计划》和《2005年国家知识产权信息与培训中心培训开展计划》,2004-2005年度,日本商标审查官的培训课程主要有:

(1)助理审查员培训课程(3个月)。面向新任命的实习助理审查员,学习审查员的基本角色和商标审查的基本知识,例如,综合的法律背景知识,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协定和审查业务的基本知识。

(2)审查员培训课程(一)(3个半月),目标是使审查员掌握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协定和审查业务专业知识,以及该阶段审查员所必需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用知识。

(3)审查员培训课程(二)(2个月),目标是提高商标审查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培养作为一名审查员所必需的宽阔的视野和理解力。

(4)高级审查员培训课程(10天),针对从事审查工作10年以上的审查员开设,传授作为高级审查员需要的领导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专业培训课程,旨在使审查员掌握更多的有关商标、商品和服务以及商业交易知识,以及相关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的最新信息。

(6)助理审查员岗位培训课程(2个月),旨在使实习助理审查员更好地了解商业管理、研究开发以及丁业产权利用的现状。

(7)审查员岗位培训课程(助理审查员的任用期内),针对助理审查员而开设,目的是通过现场学习企业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等,增加审查员的专业知识。

(8)语言培训课程。

(9)英语口语课程。使审查员掌握语言技巧,能够在电话中用英语同国际机构进行沟通(1级)。同外国审查员进行交流,以及能够作为一名教员教授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员(2级),3级用于培训即将派往海外的候选人员。

(10)英语书面课程,使审查员能够处理来自国外的英语文件。

(11)国际会议,使审查员具备参加和主持国际会议的语言能力。

(12)语言培训强化课程(面向个人的课程)(大约3个月),针对那些为开展工作而需要掌握特殊语言技能的人员。例如,即将赴海外任职的人员(长期或短期),计划出席国际会议的人员,负责外国学员事务的人员等等,这些人员被派往外部的语言机构学习一段时期。

(13)专业培训(马德里议定书审查员)(9个月),针对那些正在或将要进行马德里议定书审查工作的人员,目的是提高他们用英语起草文件的书面表达能力。

(14)法律培训课程,针对特许厅所有人员开设,使从事研究知识产权法律及外国相关法律和制度的人员能够获得开展工作所必需的最新的法律知识。以下法律是必修的:《民法》《民事诉讼法》《版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15)心理健康培训课程(一年两次),针对特许厅所有人员开设,目的是使他们获得同心理健康相关的丁作管理技能。

(16)生活规划研讨会(2006年2月),针对中年职员开设,涉及他们退休后的生活事项;为退休作准备(退休福利、养老金体系、税务、复职制度等),并为他们的生活制定终身计划(健康管理、家庭财务规划、生活目标等)。

知识产权法律培训篇(3)

关键词:知识产权 人才培养 对策 思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知识产权制度在激励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点支撑作用逐步显现,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性工程,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培养和凝聚知识产权人才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举措和重要保证。

一、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国家层面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高度重视

2008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纲要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大规模培养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完善吸引、使用和管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相关制度,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2010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知识产权人才“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保障措施,将实施“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等3大工程和“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人才培训”等6大计划,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浙江省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十一五”以来,浙江省知识产权部门坚持每年开展各类知识产权培训教育,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提高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但是,浙江省知识产权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严重缺乏,素质参差不齐,不能适应浙江省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是缺少全省知识产权人才培训规划、教材、产权培训师资和承担知识产权培训的相关机构。二是企业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严重不足。三是涉外知识产权诉讼人才短缺,研究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偏少,特别是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匮乏。

《浙江省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意见》提出,积极实施浙江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工程。通过5年的努力,通过以公派研修、引进聘用、重点培养、分层培训等方式,重点培养100名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研究和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培育1000名具有较高知识产权理论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培训10000名以上企业知识产权实用人才,加快浙江省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因此,在浙江省高等院校、专利机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等单位中,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逐步培养造就一批精通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及实务技能的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一五”以来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注重高端人才培养

2006年以来,浙江省知识产权部门坚持每年开展各类知识产权培训教育,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提高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2009年,在省科技厅、省人力社保厅的关心指导下,省知识产权局、省外国专家局启动了浙江省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赴国(境)外培训计划项目。计划将用5年时间培养100名左右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支撑,2009年至2012年,已有80名知识产权人才赴美进行了专业培训。促进浙江省知识产权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知识产权(专利)工程师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2007年,杭州市知识产权局率先在省内开展了专利管理初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考试工作,并出台了《杭州市专利管理初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目前,杭州市认定专利管理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数242人,其中具有专利管理初级专业技术资格127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115人,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充分肯定,为加强浙江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从2008年开始,这项工作已在温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等地得到推广。各地市正在积极推广和完善专利管理认定工作,通过考前系统培训,严格考试要求,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进一步熟悉了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专利检索、专利信息分析利用以及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等相关知识,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的提高。

(三)浙江省重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各类人才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省、市、区三级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体系,开展了各级、各类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并取得明显进展,实务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其中,专利人才队伍快速成长。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在册专利机构及办事机构共79家,329人获专利人资格证书,从业人员近800余人。企业人才工作亦有序推进,将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纳入区域试点示范和企业试点示范考核范畴,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大实务型人才培育。2012年,全省共有70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贯标试点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从2008年至2010年的培训数据表明:三年间浙江省知识产权局系统举办各种培训逐年增长,从08年的441期发展到2010年的728期,培训人数从2008年的4.15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6.3万人,投入经费总体也呈增长趋势。(数据来源:2008—2010年浙江省知识产权发展报告)

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对策与思路

(一)继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人才队伍建设

以适应浙江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能力为重点,以行政管理人员、执法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加强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队伍,加强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提高知识产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人才队伍。

(二)加快培养知识产权基础人才

鼓励浙江省高校设立知识产权专业,培养一批具有理工背景、熟悉法律制度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办知识产权学院、设立知识产权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开设有关知识产权内容的选修课程,普及知识产权知识。

(三)大力培养企事业知识产权实务人才

以培育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为核心,以提高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制度运用能力为目标,以推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为抓手,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大力培养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人才。实施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工程,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培训机构与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制定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实务培训大纲》、创办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工程师制度、举办各类具有行业特色的知识产权培训等举措,实现对企业知识产权技能型和管理型人员的大规模培训,推动建设浙江省高水平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四)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

适应知识产权社会服务的需要,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核心,以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知识产权质押、知识产权分析、知识产权交易和经营等知识产权服务人才为重点,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队伍的培育,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队伍,推进浙江省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五)加强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继续开展浙江省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赴国(境)外培训,持续选派知识产权工作者赴发达国家研修。大力引进海内外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建立知识产权专家库,着重在知识产权各专业领域吸引、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知识产权法律和战略研究、知识产权管理和实务技能、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和国际事务的高层次知识产权专门人才,为浙江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服务。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Z].2008—2012年

[2]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意见[Z].2009—12—22

[3]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人才“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Z].2010—11—23

〔本文系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职称制度向职业资格制度转变的知识产权人才

知识产权法律培训篇(4)

一、目的意义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和实施的时间不长,知识产权工作体系还不完善,知识产权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还不高,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仍较薄弱。少数领导干部还未把知识产权提高到发展区域经济、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和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对国际规则了解不够,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运用国际、国内两种知识产权资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不足,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亟待提高。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三进”活动,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工作环境和舆论环境,既是新形势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要求和客观需要,也是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我们搞好知识产权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深入开展“三进”活动,目的是使我县各级领导干部更加熟悉知识产权,使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更加精通知识产权,使社会公众更加了解、熟悉知识产权的有关知识,进而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州跨越式发展“24”字工作思路,弘扬“三实”精神,落实“四干”要求,按照全国、全省专利工作会议对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的要求,围绕“紧贴中心,扩大影响,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三进”活动,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有关人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科技创新,为*州跨越式发展作贡献。

三、目标任务

(一)从20*年开始,每年培训正科级领导干部100人次;到20*年,共培训正科级领导干部300人次。

(二)从20*年开始,每年培训企事业单位有关人员100人次;到20*年,共培训企事业单位有关人员300人次,使企事业单位参加知识产权培训的人员从科技人员延伸到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每年送培知识产权工作者3人,到20*年送培知识产权工作者10人。

(三)从20*年开始,每年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发表(播出)知识产权宣传文章5篇,制作专题1—2个,到20*年,共发表(播出)宣传文章20篇,制作专题4个。

四、主要内容和措施

(一)关于知识产权进党校

1、主要内容:

(1)宣传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2)宣传国际上知识产权发展的最新动态;(3)结合重点事例和典型案例,宣传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2、主要措施

(1)争取县委领导和县委组织部的支持,在县党校的各类培训班中增加知识产权内容,举办专题讲座。(2)向党校学员赠送知识产权读物和资料。(3)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向中心学习组举办知识产权讲座的方式对领导干部进行知识产权培训。

(二)关于知识产权进企业

1、主要内容:

(1)宣传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2)宣传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国际规则;(3)宣传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4)宣传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主要措施:

(1)针对企业领导干部举办知识产权培训班、讲座、研讨会。(2)选送企业有关人员参加知识产权工作者,专利人培训,组织企事业单位有关人员参加国家、省的各类知识产权培训。(3)针对企业承包实际问题,请有关专家到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知识产权工作水平。(4)向企业赠送知识产权读物、资料。

(三)关于知识产权进社会

1、主要内容:(1)宣传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2)宣传知识产权发展的最新动态;(3)针对社会公众关心的知识产权焦点问题开展宣传;(4)通过对专利项目的报道,宣传知识产权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等方面的作用;(5)宣传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主要措施:

(1)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制作知识产权节目,开办知识产权专栏;(2)搞好“知识产权宣传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科普宣传月等重大活动的知识产权宣传;(3)结合“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搞好典型案例宣传;(4)加强同司法、法制、版权、工商、经济等部门合作,将知识产权宣传融入“普法”、“3.15”、“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等活动中;(5)将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同群众性发明创造、青少年发明创新活动紧密结合,共同普及、共同提高。

知识产权法律培训篇(5)

主题词:中小企业 企业知识产权 保护制度

知识产权作为一个词语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法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流行于世界各国。而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和认识比较晚。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知识产权的概念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知识产权作为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统称为一种定义。而依据知识产权本质特征而将之定义为知识产权为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支配创造性智力成果、商业标志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则为另一种概念。根据国际产权组织的定义,知识产权则包括著作权、技术领域的发明发现与设计权、服务标记、名称、商业标志权、排斥不当竞争权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企业通过不断创新,提高产品、服务价值,从而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获取良好、稳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可以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有效开展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增强和扩大市场竞争优势。特别是对刚刚进入市场的大量中小企业而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重点就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进行分析。

1目前中小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

1.1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从中小企业自身的保护意识、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维权情况看,普遍不乐观。

从中小企业自身保护意识上看,大量中小企业存在着对知识产权概念并不清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淡薄。从内容上看,企业普遍存在着对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涉及智力成果的分类及其内容均不清楚,对如何处理企业知识产权的方法、方式、措施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

从大量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维权状况看,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基本没有中小企业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纳入到企业管理体系与制度之中。表现为基本没有专职或专业的员工,没有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没有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专业培训。虽然有一些中小企业与职工签订保密协议,但少有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保密等级、区域等的划分,少有保密制度教育培训。

大量中小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缺少相应的应对制度。表现为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的预防措施不到位,对被侵权行为的维权方法缺失,对于侵犯其他企业情况不知原因,对于被侵权时调查取证缺少必要手段和有效措施等。

以上情况表明中小企业对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严重缺失。

1.2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外部环境情况

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外部环境看,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在一些领域和一些产品中存在大量的假冒商品和专利侵权产品等,且法律处罚大多数不能到位,打击假冒产品的难度很大。同时,在一些小企业中也存在关一种侵权产品市场前景可观的错误观点,甚至出现轻视知识产权、极少谴责侵权、甚至喜欢假冒商品、侵犯专利产品的消费倾向。

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上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与措施不能充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不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现有效衔接,对于知识产权的侵权打击力度不够,不能通过打击犯罪来实现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效果。从行政管理角度看,行政执法力度也不够完善,且行政执法力度和措施也很难满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需要。

总体来说,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外部社会宏观环境不乐观,缺少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因此,针对这种中小企业内外部的条件和环境情况,通过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制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与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在目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比较薄弱的普遍的状况下,从哪些企业管理环节和因素入手,建立一个充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内部环境,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因此,应结合《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制订中小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效地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2.1注重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价值观培养,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

首先,作为企业内部管理要素中的一个因素是企业的价值观,即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价值观取向决定着企业员工的意识、观念、行为方式、执行力。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的问题,关键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建设薄弱。因此,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首先应从知识产权保护的文化建设开始,强化员工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结合企业的规划目标、员工目标等,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奠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思想基础。

其次,加强企业人员的知识产权法制培训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奖罚教育培训。很多企业内部发生泄密、知识产权侵权事件,一是因为企业法制教育不够,泄密者法律意识不强,不知道泄密的法律后果;二是不了解国有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详细法律规定,不明白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要求;三是有些员工的投机等。这些均与企业知识产权法律培训教育不够相关联。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知识产权法律培训和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素质,增强法律意识,知晓违反知识产权制度的后果,对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企业员工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奖罚制度教育,使企业员工利益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统一起来,增强企业员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再次,强化企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形成良好的员工职业风貌。将企业职业素养培训与企业文化理念结合,提升企业整体职业道德水平,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观念根植于企业文化理念,使员工个人职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理念相统一,把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观念落实到企业员工的行为和工作具体活动之中。

第四,规范企业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行为,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保护意识的提高。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能够带领和推动企业价值观念提升的重要之一就是企业的领导人、核心管理人、关键岗位负责人,因此,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与提高全员保护意识过程中,企业领导人、核心管理人、关键岗位负责人起着重要作用。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这些关键人员的模范带着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重点带动全面的局面,加快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全面提升。

2.2细化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的流程,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流程管控制度。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专利的产生、保密配方的开发、成功的商业营销网络的建立等,一般要经过一个系列、一定时间、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企业还是员工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精力、时间等,而且这个过程绝大多数都是比较漫长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员工、环节等也较多,因此,这个过程中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增加。同时,这种知识产权在为企业产生利益的过程中的保护时间会更长期、保护环节更多更复杂,这也更增加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难度。因此,必须细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流程,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特点的流程管理控制体系与制度。

首先,从企业知识产权的立项、投入、研发、生产、营销、维护等环节进行细分知识产权的流程,建立合理的流程管理制度。从知识产权立项可行性研讨开始进行流程细分,针对企业知识产权流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和岗位人员建立相应的保密制度,控制保密的范围和保密等级等,将涉及保密的信息以制度形式控制在保密的范围之内。

其次,从企业知识产权研发和保护的环节和人员入手,建立严格的信息档案交接与管理制度,确保知识产权的保密范围和等级要求。在企业研发、生产、经营中,往往涉及到不同环节、不同人员,那么,确定规范保密的等级和范围至关重要。研发人员涉及到的是知识产权的核心要素,生产环节涉及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配方等、营销人员涉及企业的营销网络等。应针对不同的员工岗位,明确内部员工需要掌握不同层次的、不同范围的企业知识产权内容。因此,需要在内部经营管理各环节,划分不同类型中员工,掌握不同等级与内容的保密信息,这些措施对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尤其重要。

再次,企业知识产权细分的流程管理实现动态管理。企业面临不断的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因此要实现企业的知识产权内部流程管理的动态化,才能针对企业外部条件变化、内部条件变化,并结合企业保护目标,实现规范的流程管理。

2.3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风险评价体系和机制

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与否,如何来判定与改进,才能使其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划与目标,是企业风险管理控制中最重要的问题。这也是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的判定标准,即企业风险评价体系与机制。因此,一个完善的、符合企业实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风险评价体系和机制的确立。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保护风险评价体系包括法律风险识别体系、法律风险分析体系和法律评价体系。

首先,建立确保系统、全面、准确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风险识别体系和机制。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涉及的企业经营管理环节入手,从经营管理活动、岗位职责、利益相关体、风险源等分析并建立一个风险识别体系和标准,既重风险的定量识别分析,又要兼顾风险的定量识别分析。

其次,在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风险识别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分析体系和判定标准体系,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判定,确保风险分析判定结果的可靠性,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措施调整提供可靠的基础。

再次,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分析评价基础上,提出风险管理控制的改进和调整策略和措施,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而,实现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与机制的动态化管理,进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制度的长期有效性。

3发挥政府对市场的规范、引导、服务功能,积极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效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新和保护水平

政府是市场秩序的规范者,也是市场秩序的裁判者,更是市场的服务者。积极发挥政府的市场规范、引导、服务功能,对于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利用政府资源,组织和引导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如专利、商标、法律服务等组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利用和保护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快捷的知识产权服务,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知识培训、查询服务、维权服务,使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开展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专职职工的培训,对中小企业实行免费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培训,使企业内部做到有专职人员充分掌握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企业自身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使企业自己能够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组织知识产权局、工商、技术监督、公检法等有关机构,加大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和知识产权犯罪行为,有效的震慑知识侵权犯罪和侵权行为,达到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效果,减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侵权行为,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社会风气。规范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与部门的职能,加大政府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其他宣传资料等工具,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方法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宣传,让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深入企业和社会大众群体,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利益保护的社会风尚。

这样,通过推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外部环境提升和提高中小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等方式,才能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提高,繁荣市场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沈世娟、刘海峰:《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政府行为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24期.

[2] 饶世权、陈家宏:《论基于管理对象特性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20期.

[3] 黄国群:《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12期.

知识产权法律培训篇(6)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知识产权 有效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已成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这一激烈的战场中能否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4200万户,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吸纳了全社会75%的就业人员,提供了全国60%以上的出口额和50%的税收收入,创造了全国70%的新增工业产值和58%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而这些中小企业在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面临着知识产权的困惑,并没有对自身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管理,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口。

一、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现状与实施环境

我国经济和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一方面,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有利于企业生产和技术创新,有利于国内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增强,有利于生成更多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由于国外跨国企业相继进入我国,在我国采取的“产品未到,专利先行”的方法保护其技术、产品和市场,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我国中小企业置身于如此激烈的国际环境中,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紧迫的压力。据南京中院的一项调查,2003年~2004年南京民营企业涉讼知识产权案件174件,其中2003年78件,2004年96件,上升23%。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持续上升,涉及纠纷的领域比较广泛。调查情况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传统制造业、雕塑业、医药业和新技术企业等行业竞争激烈,涉讼企业希望通过知识产权诉讼合法地排挤竞争对手,赢得市场优势。案件的诉讼标的越来越大,一些案件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为不断提高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能力,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总体谋划,2005 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成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并由吴仪副总理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近几年我国政府加强了知识产权法制建设,为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积极推动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然而,我国知识产权起步毕竟较晚,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尚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

二、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较少拥有自己的专利产品和技术,一些行业整体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行业仿制率高。许多的中小企业甚至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不到位。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分重视有形资产的投入,对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的潜在价值认识不足,不善于用知识产权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有些企业虽然有自主研发的技术,却连一项专利都没有。在申请专利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是出于真正保护自己的自主技术的驱动而申请专利保护的,而是把申请专利作为申报项目所不能或缺的、或是为了获得政府的奖励、宣传公司形象的一个过程来由别人提醒操作的,所以可想而知,这些企业主动申请专利的又有多少?对获得授权的专利又有多少保护和维权意识?往往会出现直到自己研发的的技术、创立的品牌被他人抢先申请为专利或注册为商标,形成“知识产权壁垒”,反过来制约使用的时候才意识到不得不化重金赎回本属于自己享有的知识产权及应由自己占领的市场份额。笔者接触过一家成长中的小型企业老总,企业在委托别人开发核心技术时,居然没有任何的书面约定,当问及技术成果的归属权时,对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也是一无所知,企业没有自己的法务部门,更不用提知识产权法务专员了,在技术开发时基本上是不去检索现有技术的,在交流中发现他们虽然有朦胧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却又舍不得化钱去委托专业人士协助完成整个技术开发合同及其通过专利检索来确定开发方向,或是通过商标检索来申请自己的品牌。

2.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尚不健全。一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缺失、管理制度匮乏。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02年《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状况调查报告》,在1245家被调查企业中,设有专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企业有152家,占有效样本的13%;设有兼职机构的企业676家,占57%;专、兼职机构都没有的企业350家,占30%。配备知识产权工作专职人员的企业只有157家,占13%;配备兼职人员的企业766家,占65%;专兼职工作人员都没有的企业262家,占22%。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02年《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状况调查报告》,在被调查的1245家企业中,制订了知识产权内部规章的企业有425家,占有效样本的36%,正在制订规章的企业有365家,占31%;没有制定规章的企业395家,占33%。近三分之二的企业正在建立或者根本没有建立知识产权内部规章。二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缺乏。这是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薄弱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数据显示,美国IBM公司专利工程师有500多人,微软公司全球25000名员工近五分之一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索尼和日立公司均有300多人从事知识产权工作。而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以及司法领域,大量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法律、管理、经营人才几乎是空白。

3.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少,技术含量低。据统计显示,我国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并且很多企业不够重视他人的知识产权。建国以来我国生产的西药有3000多种,而其中99%是仿制;农药146个品种,仿制率达95%;精细化工3500个品种,仿制或低档产品占97%;我国是集成电路使用大国,但大多数中小厂商没有自己的设计能力,还停留在芯片封装等低级附属生产阶段,无法与国外竞争。同时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与企业的经营额也成一定的正比关系,有数据显示,营业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开始生产自己的产品,其中一小部分企业在其他企业已有技术的基础上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些专利技术或非专利技术。绝大多数企业的技术仅仅与已有的某个产品线个别技术的解决或改良,几乎没有可以形成较大规模产业的技术。中小型企业和规模以下企业的专利均以外观设计为主,发明专利申请比例偏低。我国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技术含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中小企业往往是由于销售侵权产品而被行政机关处罚或者被权利人起诉,甚至有些企业明知生产和销售的是侵权产品,仍然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搏一搏,有些企业虽然拥有知识产权,员工的流动,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薄弱和对知识产权无形价值认识的不足,往往又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重视不够,企业对知识产权无形价值认识的不足是他们一个致命的弱点,也是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三、中小企业宜采取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

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正如火如荼展开,倡导创新创业的风尚正在形成,这对中小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小企业想要在纷繁复杂的知识产权纷争面前,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化被动为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采取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

1.增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提高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知识产权的价值既包括其基本价值,也包括其运用价值。例如一项专利技术,不仅要明确这一专利主体是谁,这一专利权所受法律保护的范围有多大。还要明确这一专利的运用价值,比如实施后所能带来的潜在价值或许可给第三方所能带来的隐含价值。这就需要企业采取以下的具体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使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职工都能意识到知识产权不仅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且是国家法律赋予产权所有者的一种特殊的合法垄断权利,可以通过对市场的独占而实现超额利润,是更为有效的竞争手段和更为强大的竞争武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和体现,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2)加强培训,促进企业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将知识产权培训纳入到企业内部的培训计划中,制定具体的年度培训计划。培训的方式,可以采取先行将企业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输送到专业的培训机构去培训,再由该人员具体负责给企业全员进行培训;也可以通过邀请单位的法律顾问、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或实务部门的专业人士对全员进行授课的方式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利润的核心转化模式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3)培养员工的保密意识,在员工出席专业领域的会议,发表学术著作、演讲时,很有可能正是竞争对手一直寻求的关键信息。所以,对企业员工发表专业性文章、出版著作以及相关讲演等做相应培训和教育,必要时,应进行适当监督及控制。同样,对于广告、展览等可能失密的活动也应进行相应知识的培训、乃至检查与控制,以防止失密。

2.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组织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制度。发达国家企业内部都有专门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机构,配备了一批专业人才,负责分析专利信息、专利申请、专利开发、专利转让、专利保护、专利诉讼等知识产权工作。例如,日本日立公司的知识产权部约有360人,丰田也有150人;国内一些著名企业如海尔、华为都设有知识产权部。这些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完善的企业均制定有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且各企业的经营范围、规模大小等情况不尽相同,鉴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和现状,宜采取以下的具体措施:

(1)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立应与国情、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可设立直属于企业最高管理者或企业研发部门或企业法律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只确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其中有条件的中型企业可配备专职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建立专门机构,其他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从社会中介机构中聘请知识产权顾问,帮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但企业内部依据工作需要也应明确承担知识产权工作的机构及专职或兼职人员,由该机构或人员负责与知识产权顾问的联络及协助知识产权顾问开展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2)为避免小型企业势单力薄的缺陷,可建立行业保护联盟,对侵害加盟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为,采取联合对策及行动。通过企业组成行业保护联盟或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使知识产权制度行业化和社会化,这是更广义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范畴。

(3)企业内部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有关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使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工作有章可循。包括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训计划、企业的保密制度、对职务知识产权归属的规定、保密文件的归档、知识产权的创造奖励制度、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制度等。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合理利用和扩散。积极应对处理企业有关知识产权方面法律纠纷或争端,将平时在有关知识产权研发、投入、实施情况等方面的原始记录和基础数据用制度的形式要求相关人员予以记录和保存,以备作为主张权利或应诉时的证据材料。

(4)要善于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不是装点门面的饰物,而是市场竞争的利器。知识产权是诉讼中的权利,其价值通过诉讼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根据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可采取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两种途径,中小企业可以在单个案件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任一途径。

3.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促进知识产权的形成。中小企业若要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开发研制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突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口,这就需要中小企业采取以下的具体措施:

(1)改变思路,将以跟踪和模仿为主的初级模式调整为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模式,在资源分配上,逐步加大对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研发经费比例,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公有技术,结合企业特点进行技术改造,特别是注意追踪了解新近失效的专利技术,发现有应用价值的及时利用加以开发。

(2)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开发利用,节约开发成本。企业要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专利信息利用机制,开通专利文献检索渠道,了解最新专利信息;对相似技术由专业人员进行侵权分析,避开侵权技术,并了解本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确保企业技术研发的方向和合法性。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专利信息占整个技术信息量的90%,在技术研究各个环节中,企业善于利用专利信息不仅可以提高研发起点,而且能节省40%的科研经费和60%的时间。同时企业在产品投产和销售前都要进行专利检索,以免侵犯他人专利权。现在网络上国内外大部分专利说明书都是免费全文提供,这就给企业提供了方便。

(3)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按照“利益享受、风险共担”的原则,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在取得知识产权后,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促进产业化。对企业内部暂不具备转化条件的知识产权,通过合资合作、技术入股等办法加速实现产业化,有些项目可通过技术市场向外转让许可使用,促进知识产权的流动和扩散,实现动态中的保护和增值。同时,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对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者或持有人可采取股权激励机制,使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到分配中,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科技革新潜力。

目前,各级政府为鼓励中小企业获取和实施知识产权,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和资助奖励措施,如对专利申请被授权后的资助、对软件著作权登记后的资助等等,作为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些政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彬: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思考[J].知识产权,2008,(1):50

[2]刘红兵: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若干问题研究[N].江南时报,2006-07-08:(12)

[3]熊英: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设计思路.http://info.feno.cn/2007/120704/c000055442.shtml.

[4]朱婀丹: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选择[J].山西科技,2006,(2):24

知识产权法律培训篇(7)

一、建立“三方联动”工作机制,打牢商标事业发展基础

按照总局领导提出的商标事业发展要坚持“一个依靠、四个借助”的指导方针,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市工商局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工商部门为主导、商标机构参与服务的商标发展“三方联动”工作机制。

一是实行申请商标注册目标任务责任制。落实“十一五”期间××市商标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每年申请商标注册不少于*件,并分解落实到各分县局,同时在*个乡镇工商所推行“一所一标”制度,与其他工商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

二是开展“商标诚信单位”评选活动。20xx年底,组织在全市*家商标机构中首次评选出了*家商标诚信单位,并在社会上公开表彰宣传,充分发挥其在商标事业发展中的中介服务、工商助手和联系企业桥梁等作用。

三是推行《商标注册建议书》制度。从20xx年开始,通过登记注册窗口或委托商标诚信单位向企业经营户免费发送《商标注册建议书》,宣传商标法律法规,引导企业积极申请商标注册。三年来,累计发送*万多份建议书。

四是加强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各商标机构每季度向市局报送《商标注册申请情况季度统计表》,以便于工商部门及时、准确掌握商标注册申请情况,各工商机关同时向商标机构通报企业经营户登记注册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五是实行商标注册补助奖励制度。积极协调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两个开发区管委会安排专项经费,实行商标国际、国内注册补助奖励政策,激励企业积极创立、注册、运用、保护自主商标品牌。

三方联动工作机制运行*年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新申请注册商标*件,超额完成规划任务的*%以上,是前*年商标注册申请总量的*倍;农产品商标注册申请量每年在*件以上,是目标任务的*倍。截至20xx年底,全市共拥有注册商标*件,其中农产品商标*件。

二、强化教育培训和宣传推广,着力提高全社会的商标意识和商标监管执法服务能力

一是开展基层执法干部全员培训。适应“两费”停收后基层工商所面临的新形势,20xx年上半年,由市局统一组织,对全系统基层监管执法人员进行了商标执法业务知识全员培训。共举办培训班*期,培训商标执法人员*多人。

二是创新培训形式。依托“远程培训系统”,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网上商标监管培训学校”,设有商标法律法规查询、问题解答、外埠信息、案例分析等8个栏目,方便基层执法人员自主学习。每半年组织一次网上商标典型案例分析研讨,编印《商标监管执法工作手册》,发给全体商标监管执法人员,作为工具书使用。

三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活动。利用每年的“3·15”、“4·26”活动,组织开展商标维权法律咨询宣传;在《××都市报》举办《商标法》知识竞赛,在××广场地下通道设立××市驰著名商标展示长廊;协调市财政拨付专项经费*万元,在《××日报》开设了“××市著名商标企业展示专栏”,截止目前,已经刊登*期。

四是强化企业的商标法律培训。20*年以来,共免费举办商标国际注册、培育驰著名商标、商标规范使用和管理等专门知识培训班80多期,培训企业商标管理人员*多人次;开办农产品及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培训班 *期,培训*多人次。

三、落实“四个统一”要求,推行商标监管行政指导工作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统一部署,落实“四个统一”要求,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xx年*月,××市工商局研究提出了在履行商标监管执法职能中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种主要形式:

(一)发送《商标注册建议书》;

(二)推行“一所一标”制度。即72个乡镇工商所每年帮助辖区内的农民、涉农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一件商标,推广“公司+商标+农户”的经营模式,落实商标富农工作;

(三)与商标机构交流共享信息资源;

(四)发送《注册商标规范使用指南》;

(五)发送《申报认定驰(著)名商标意见书》;

(六)告诫提示,发送《商标法律告知书》;

(七)预警提醒,避免不必要的商标权益损害;

(八)纠纷调解,柔;

(九)发送《商标策略提示书》,挖掘商标潜在价值;

(十)劝导企业开展商标品牌广告宣传工作。

目前,行政指导工作正在全系统推广落实。

四、积极培育商标品牌,加大商标专用权行政保护力度

一是建立驰著名商标培育计划梯队。制定了驰著名商标培育计划,建立了培育梯队,实行动态发展机制。各分县局按照市局下达的培训计划,健全培育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并列入年度目标任务,纳入目标考评。出台了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支持企业科学发展的意见,对驰著名商标企业实行免检制度;建设名称字号与驰著名商标共享数据库,避免名称登记与驰著名商标的冲突;对侵犯驰著名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全市各级工商机关做到随时申诉举报、随时受理、随时发现、随时查处。20*年以来,新认定××市著名商标*件、累计拥有××市著名商标*件;获认定××省著名商标*件、累计拥有××省著名商标*件,认定中国驰名商标*件、累积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件。

二是发挥工商所的主力军作用。“两费”停收后,××市工商局及时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商标执法办案工作强化商标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确定了以市局为指导、分县局为骨干、工商所为主力的三级商标执法办案体制。要求各工商所把保护商标知识产权作为履行职能的主要内容之一,安排商标监管执法专职人员,增强执法办案力量,担当商标监管执法的主力军。建立并落实工商所、市场开办单位、经营户“三位一体”的商标日常监管新机制,把商标监管列为市场巡查的重要内容,加强日常监管,落实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市场开办单位和经营户的行业自律作用,建立注册商标有效使用、依法保护、规范管理的长效运行制度。实行商标执法办案年度目标任务管理制度,将商标执法办案、任务下达到各分县局、分解落实到工商所,切实把商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责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