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政治时事论文

政治时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04 04:35:33

政治时事论文

政治时事论文篇(1)

近年来,思想品德学科的中考,时政性已是不可避免,并且这种趋势会越发凸显。因而要求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对国内外大事格外关注,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源于各大新闻、媒体、网络等的时政信息,如人民网、《华尔街日报》、《人民日报》、《半月谈》、《时事》等。并将这类素材凝练成短小的文字,引导学生对时事进行了解,并联系教材知识。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应加强对周围的人、事的关注,思考这些实践的真实意义及价值,并结合教材,利用正确的观点对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时事意识,引导学生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问题,同时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激发其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学生。

二、多比较,多筛选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考查,针对的是大多数学生,因而偏难偏怪的现象几乎不会出现,这就给学生、教师备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恰当把握时政的命题重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在时政复习的过程中,要多比较历年考点,筛选出具备极大可能性的考点。比较近年来的中考时政考题时发现,在时政考查时间范围上,大概范围在上次中考结束到本次中考开始之前这一年时间;考查内容上,一般会以这一年来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主,而且当地发生、并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也会作为中考时政的考查点。同时,在对时政考题的考点筛选上可以发现,一年的考题中,不可能出现所有范围的热点,同时三年之内几乎不会重复考查同一考点。因此,在时政复习中,可将三年内未出现或出现较少、并与时政有关的考点作为复习中的重点。但同时,也应注意热点问题,将相关考点作为次要重点进行复习。多比较、多筛选,从而在中考时事政治的复习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多结合,多联系

政治时事论文篇(2)

教师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态度体验,进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要引入或建立具有符合教学目标、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在美国,学校中常常会以模拟法庭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我们也可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模拟情境体验,加深学生的法制意识。以《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为例,笔者在上课伊始,精心创建了一个微型的模拟招聘会,鼓励学生表演模拟招聘场景,投简历、面试一个环节不少,教师不时向学生讲解面试的技巧,让学生感受找工作的不易,通过模拟找工作了解现在的就业形式,这一有趣的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纷纷前来参与。在模拟招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相关法律常识,如劳动合同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劳动争议仲裁法等,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通过模拟情境体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将学生的思想和情绪都集中在法制教育上,在浓郁的法制氛围之中,也能让学生对所学的法律内容记忆深刻。

二、改进时政演讲,突出法制主题

时事政治是思想政治课的一个亮点,具有鲜活的时代性。时政演讲通过了解关于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信息资源,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时代感,是学生积累知识的主要方式,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在课前让学生演讲时事政治,能使学生养成了解时事信息的良好习惯及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师还可以在课上增加法律快报这一环节,为学生的时政演讲增添信息来源。如教师在宣传法制专题教育“珍惜生命,遵纪守法”时,可以列举震惊中外的“10•5”湄公河惨案,其中4名罪犯于2013年3月1日在云南昆明被执行死刑。自公安部颁布“醉驾入刑”刑法规定至2013年5月1日,已经有两年时间,在这段期间酒后开车、醉酒驾驶或因其导致交通事故的案例相比往年下降很多,教师可以利用此事例向学生讲述酒后开车造成的伤害性。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家为此成立了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至2013年6月28日已经有20年的时间,我们作为中国公民应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同时,可以指定法制教育相关的时政要闻作为学生演讲的题目,通过学生口述这些事件,不仅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时政事件中的法律知识,而且锻炼了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开辟第二课堂,提升学生法律素养

政治时事论文篇(3)

时事政治课堂的灵活性就像演奏一首动感而富有韵律的音乐一样,起、承、转、合,要把握有度、随机应变,必要时不惜突破预设,及时利用课堂生成的契机,取得异军突起的教学效果。请看下面这个课例(某校11月10日的一节政治课):教师刚跨进安静的教室,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出现了:不知哪位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恒大夺冠啦”五个大字。

教师毫不犹豫地提起粉笔在这五个字后面添上一个大大的“爽”字,教室里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的学生挥舞着国旗,有的学生哼着国歌……大家激动的欢笑已经为这堂课渲染了热烈的气氛。

这一情况完全打破了教师的教学预设。他合上教材和备课本,微笑着说:谁有新买的报纸,请读一读恒大夺冠的新闻吧!于是一个学生自告奋勇读起来:北京时间11月9日,在亚冠决赛的次回合比赛中,广州恒大坐镇天河体育场1∶1战平韩国球队首尔FC。凭借客场进球优势,恒大最终力压对手捧杯,这也是中国球队第一次问鼎亚冠冠军。恒大夺冠是一座丰碑的开始。天河以精彩纷呈的竞技,海纳百川的胸怀,定格在中国足球史上。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恒大夺冠对中国足球发展有什么启示”展开了讨论。这次讨论很自然地形成了以资深球迷为骨干,其他球迷随时插入、众口纷纭的局面。临下课时,教师说,我来把大家的意见总结一下吧:恒大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中取得了飞跃的进步,证明了他们的市场化经营、职业化管理道路是成功的。中国足球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以来,遭遇的假球黑哨、国家队成绩低迷、俱乐部经营不善等难题,并不能说明职业化、市场化失灵,恰恰是改革还不充分造成的。因此,同我们开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中遇到的其他难题一样,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必须用深化改革的办法来解决。轻松的话题,激烈的讨论,在分享中国足球跨越进步的喜悦的同时,师生的思想和认识也在不断地升华。

二、时事政治课也要抓住时机,进行思想认识的系统整合

时事政治课的教学,不光是让学生去认识现象,更要注意从理论高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最困难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还是以“中国足球现状与发展”话题为例:这一次,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有所不同,他提出了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要学生充分查阅各种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从中提炼自己的意见,书面回答。问题:请就中国足球发展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问题不论大小,只要和足球有关都可以),给中国足球协会写一封信,提出自己的建议。

政治时事论文篇(4)

关键词:大众传媒 公共领域 政治文明 三鹿奶粉事件

政治文明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一施政纲领的提出确立了政治文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是以人民、权力制约、人权保障、宪法至上为基本内容和特征的文明体现,民主政治的核心就是政治参与,缺乏政治参与,民主便无法体现人民、自由和平等的价值,也不可能建构真正的民主政治制度。公民政治参与,最大的政治功能和价值在于通过影响政府的行政和决策,使国家政治体系的运作避免或减少对“公意”的可能的偏离,实现国家各种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是政治信息的沟通和知晓,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是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与舆论引导机构,在大众传播信息中有许多政治新闻信息,这对于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可以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2008年我国社会生活中发生了诸多公共事件。大众传媒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政治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以2008年9月发生在我国公共生活中的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分析大众传媒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三鹿奶粉事件中大众传媒的作为

三鹿奶粉事件是2008年发生在我国公众生活中的重要事件,这一事件被新华社和时代周刊评为2008年国内及国际十大新闻事件之一。其重要影响不言而喻。这是一起公共安全事件,2008年6月至9月中旬,在我国许多省出现了婴幼儿因为长期食用三鹿奶粉而导致的肾结石病症。9月17日,据国家卫生部统计的数字。肾结石患儿达到6244例,其中158例重症,3例死亡。从9月11日开始我国各级媒体对此事件做了全方位的报道,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国政府开展了事故原因调查和食品卫生全国性检查。经调查,儿童患病的直接原因是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物质,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由于其中含有大量氮元素,常被不法商贩冒充成高蛋白物质加入。以提高检测时食品中蛋白质检测数值,还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这些行动包括: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级响应、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全面开展奶粉市场治理整顿,废止食品质量免检制度、追究相关企业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等(省略,2008-09-19,大洋综合)。在这起举国震惊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中,大众传媒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其实,早在2007年年底,问题奶粉生产企业三鹿集团就陆续收到消费者投诉,反映有婴幼儿食用该集团生产的奶粉后尿液中出现红色沉淀物等症状,2008年5月17日三鹿高层接到产品出了问题的报告;7月16日,卫生监管部门甘肃省卫生厅就接到婴儿患肾结石病例明显增多的报告,这期间事态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直到患病儿童数量增加至6000多例,2008年9月12日三鹿奶粉才被卫生部彻底查封,而在这期间,我国新闻传媒所做新闻报道对于问题的发现、对于问题的揭示、对于问题的解决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甘肃媒体在9月9日报道了问题奶粉导致儿童致病的严重问题。使奶粉致病一事浮出水面。之后,全国多家媒体相继发出同样问题的报道,向社会发出了食品安全警示。9月11日,上海《东方早报》指出了问题奶粉的生产企业――河北省三鹿乳业集团,紧接着中央、省、市各级媒体报道了全国各地问题奶粉致病相关新闻,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运用各自的媒体优势,通过各种报道形式,反映问题奶粉导致的严重影响以及社会各界的反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以及地方电子媒介也都在重要时段了有关三鹿奶粉事件的各种新闻报道,可以说在这一公共危机事件中,大众传媒构筑了公众生活中的公共领域,媒体的联动最终形成舆论合力,对于政府行为的积极介入,对于政府迅速处理事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众传媒在我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传媒业的兴起与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新闻传播带来的政治信息沟通的普及化和公开的政治意见表达渠道,同决策民主化、公民的广泛政治参与以及民主政治所要求的对于政治过程和政治人物的监督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三鹿奶粉事件中我们再次看到了大众传媒在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这些作用具体体现为:

大众传媒在公众政治生活中可以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大众传媒通过及时发现社会生活中危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件,调查探讨这些事件下潜藏的社会政治问题,为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起到守望作用。英美国家对此有一个相关的概念叫媒体的“看门狗”作用,也就是说媒体要维护公众的利益,看公共利益这个门,为使公共利益免受侵害。大众传媒要及时就危机情况向公众发出警告。我们从三鹿奶粉事件中看到,媒体对于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实起到了监测与警示的作用。这次事件涉及面之大、危害之严重,如果没有新闻媒体的及时报道,后果则不堪设想,那些一箱箱被下架、被烧毁的有毒奶粉也许会成为更多儿童的充饥之物,新闻媒体的报道向公众发出了危险警示,也向社会政治系统发出了相应警示。为公共管理决策、公共管理行动提供了充分的事实信息。大众传媒由于其畅通的传播渠道、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社会环境监测中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政府公共管理行为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大众传媒可以为政治文明建设中公民知情权的实现提供支持。知情权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公民行使参与管理权的前提,媒体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实现对于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默多克在《数字鸿沟:通讯/传播政策及其矛盾》一文中指出:“充分的公民权依赖于五种基本的文化权利:(一)获得同作出个人决定和政治抉择相关的信息:(二)获得主要的知识框架以将信息整合成关于世界的清晰连贯的解释;(三)获得对于相互竞争的解释和政策的批评意见:(四)获得能充分而公平地反映所有社群的生活及抱负的表述;(五)获得作为参与

者和旁观者介人公共文化的机会。”大众传媒是信息的职业机构,而政治信息的广泛流通,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重要标志,而在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中,不论是参与政治决策、参与对公共事务的评议,还是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都需要以获取政治信息、了解政治情况作为前提。我国的大众传媒在性质上都属于国有,因此,在传递政务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在民主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众传媒可以在政治生活中发挥公共事务意见平台的作用。政治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在公共事务处理中,公民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以保证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大众传媒由于具有构筑政治生活中公共领域的能力,可以在这一领域中让更多的公民参与进来,平等自由地发表自己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看法,因此,可以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公共事务意见平台的作用。这一作用的实现可以使社会管理层在掌握多方声音、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对社会事务管理作出最佳决策。传统媒体的读者信箱、听众热线、观众来稿等以及网络媒体的网民论坛、聊天互动等都是大众传媒所构筑的公共领域空间,是大众传媒社会公器性质的具体体现。三鹿奶粉事件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同大众传媒构筑的公共领域平台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公众通过大众传媒参与了此事的关注、报道与评论,使这一事件成为全民事件,为政治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有利资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众传媒所构筑的公共领域对于政治文明建设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大众传媒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可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党务、政务和一切公共事务的公开,对国家机关各级公务人员的施政活动,以及社会公众人物(包括政治家、演艺明星、上市公司等)的监督,这种监督既包括揭露和批评。叉包括评价和建议。新闻媒介对坏人、坏事,特别是腐败行为的揭露和批评是我国现阶段舆论监督主要的和常见的形式。对于政治生活中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管理问题,或者各种违法乱纪问题,媒体可以通过议程设置,调动公众意见,形成舆论,对相关事件当事人施加压力,保障权力处在公共监督的视线之下,这是腐败及其他政治不文明行为最为惧怕的有效手段。由传媒作为中介的舆论监督,是现代民主政治中对权力进行制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西方新闻传播史上,舆论监督对于政治生活构成影响的案例不胜枚举。众所周知的美国“水门事件”就是《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率先对美国政治丑闻的揭露抨击,是导致尼克松下台的导火线,媒体在西方公众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近年来的反腐倡廉过程中,大众传媒也发挥了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说:“要进一步加强各项监督制度建设,把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紧密结合起来,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来为人民谋利益。”因此,大众传媒进行舆论监督报道。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是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有力手段。

政治时事论文篇(5)

一、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实质上是政治学说的挑战

说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就是政治学说的挑战,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政治学理论落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其次,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受到国际因素的制约日益明显,然而,国内的政治学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和矛盾,其实质则恰恰是我们的理论远远落后于国际社会的政治学发展。那么,当今我们的政治学理论的困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缺乏解释力。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理论,无论从体系和内容上,还是从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讲,都还称不上是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现有的政治学理论对现实的社会运动缺乏足够的解释力。

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首先来源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也就是说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政治现实这个客观的“事实”。在当代社会,不能对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学科,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对政治学理论而言,注重对政治现实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是首要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我们才能探索并创造出一种符合社会需要、与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的政治理论来。然而,当今中国的政治学理论之所以对现实缺乏应有的解释力,正是由于我们脱离了具体的政治现实,从而构筑的政治理论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

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一个方面的表现是以西方的政治学理论来裁剪中国的现实。自政治学研究恢复以来,中国的政治学开创者们首先是从介绍和引进西方的政治学体系来建构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体系的。由于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的移植存在着一个历史文化土壤的问题,建立在西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政治学理论体系,在解释历史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中国社会的政治现象时,其科学性和解释力是令人怀疑的。不过,这种现象在政治学的初创时期是难以避免的。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们的政治学理论至今尚停留在恢复初期的水平上,以不断出现的西方新的政治学理论流派和理论观点来简单地比附中国变化中的现实,甚至以此来衡量我们是否达到了种种所谓的标准。比如所谓的新权威主义、市民社会、世俗化理论等等,根据这些理论观点作出的有关分析实际上不是对“中国社会”而是对“西方社会”的分析,因为像市民社会、文化的世俗化等西方意义上的问题在中国并不存在;即使存在一些与西方社会看起来相似的问题,我们的理论并没有作出与中国的实际相符合的分析。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这一现象在经济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中同样存在,反映了我们理论研究的一种普遍现象。

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一做法与上述做法一样削弱了它对社会和政治现实的解释力。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创建和发展始终是与研究者们整理和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一整理和梳理工作中注解的成分多于创见的成分。然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来系统地、具体地分析中国社会政治的研究,则还没有出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阶段上,致使我们的政治实践经常出现一些看似马克思主义的,实则非马克思主义的现象,给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比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两个基本的理论命题及其关系不是搞得很清楚,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之所以在注重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却始终树立不起科学的政治大局观,其原因就在这里。政治学的理论与现实相脱离的这两个具体表现,阻碍了我们对现实中的敏感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政治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创新问题、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正义问题、产权变革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我们的政治学理论还没能作出科学的研究和回答,而现有的政治理论在这些方面显然是缺乏解释力的。

2.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不能结合。缺乏解释力的再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能在理论上很好地统一起来,致使政治学理论研究即使结合着现实政治也只能游离于真正的现实之外。

在政治理论中,对于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和依据政治事实对人的意义作出价值判断是不同的,但由于政治本来就是事实和价值的统一,而不可能做到像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那样的“价值祛除”,因此,政治理论还必须同时实现这两种不同的判断的统一和结合。尽管政治事实作为一种客观的现实具有可解释、可预测、可检验性等特点,而价值判断则缺乏可资检验的公共准则,但是,如果不对政治事实的价值作出分析,政治理论所描述的就只是物理事实而不是政治事实。在我国当今的政治学理论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并没有实现很好的结合。理论研究并没有从政治“是什么”的事实判断中推演出现实政治“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来。一方面,政治学更多地注重于描述政治现象和政治事实“是什么”的问题,而且即使是这种描述也不是很客观和科学的,但对于政治价值和利益,则没有形成独立的判断,这样,政治学没能提出有益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真知灼见;另一方面,政治学在对政治事实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面对变化中的利益和价值的纠纷不能形成新的机制准则,至多是描述已有的政治价值,从而割裂了政治价值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上述两方面的割裂在政治学所回避的敏感的现实问题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

事实和价值在政治理论中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是与现当代政治学的方法论更新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也是方法论上的悖论。这种割裂或悖论,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早已出现了,而且直到现在,从传统的方法论到行为主义方法论和后行为主义方法论的发展,都没法克服这种悖论。由于我们的政治学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步西方政治学之后尘”的,因此在介绍、引进西方的政治学理论从而构筑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时,的确也很难克服这一悖论。问题是要使我们的政治理论具有解释力,具有为现实的政治服务的功能,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政治学理论体系及其方法论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避免“引进”这种悖论,这一点我们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3.概念不清。“政治”这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的界定是实现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统一的前提。虽然一说起政治,似乎每个人都明白大概是什么东西,而要给它下一个能得到公认的确切定义,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政治学对政治“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形成共识,这使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就是不能使政治学形成为一门科学。在当代中国,我们对政治的理解往往是不很清晰的,指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而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却相信经济是统帅,政治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而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探讨也是浅尝辄止。

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们没有必要对几千年来众说纷纭的政治含义进行系统的分析,我们想说明,如果对政治的概念不能有一个相对一致的定义,不单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是不可能的,而且政治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它也不能对社会的现实和变化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认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出发,政治的含义一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加以理解。狭义的政治概念是就政治活动自身的特点和方式而言的,这类政治定义均指出政治是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家庭和社会活动等不同的一种独特的人类社会现象。虽然自古以来人们对政治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通常都把政治与公共的权力、权威、控制、统治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区别开来。与狭义的政治概念不同,广义政治概念是把政治看作与各种社会现象相联系的,涵盖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等一切事务而且又高于这些事务的事物,是统率全局的东西。这与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最高学术颇有神似之处,只是亚氏是就学问的问题而言,而狭义政治观与广义政治观的区分主要是就社会现实生活而言的。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众多的政治观如总体政治说、关系政治说、功能政治说、管理政治说、经济政治说、道德政治说等基本属于广义的政治概念。就广义的政治而言,它就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获得权力、分享权力、支配权力和使用权力的问题,而是有着更重要的目的和更基本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既从狭义上、也从广义上使用政治概念。就狭义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出政治就是阶级斗争,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就广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又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统帅、灵魂和大局。例如,列宁曾提出“经济方面的政治”、“国家建设的政治”等等,以区别于“阶级斗争”的政治,很明显,前者是广义政治,后者是狭义政治。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总的来说主要是一种广义的政治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与西方学者政治观的一个重要差别。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从政治与经济、社会、文化等联系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界定政治的,而不像一些西方学者那样把政治看作是一种孤立现象。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论述作为一般的政治定义不是抽象的普遍,而是包含着特殊内容的丰富性的普遍。就政治与经济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就政治与社会结构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分化是一个基本的政治现象,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而任何政治斗争也是阶级斗争;就政治与军事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有时要诉诸战争或暴力的手段,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就政治与文化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也就是一个政治问题;就政治与科技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必须与政治上层建筑发生联系。总之,政治一经诞生,就位于社会生活的核心,联系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亦即从广义上说,政治是一个社会大系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纳入政治的领域。正因为如此,政治才是统帅、是大局。

尽管狭义的政治与广义的政治对于把握政治的内涵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相对而言,在社会主义时期,广义的政治观具有更重要的价值。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都十分善于从广义上把握政治的内容。邓小平同志所以是一个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正是由于他从来不是仅仅从狭义的政治看政治,从单纯的经济看经济,而是首先从政治的高度看经济问题,从经济的角度看政治问题,因此才能得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的结论。

对政治的概念作出恰当的界定,还需要以政治的内涵为线索,找出政治现象的范围,并对这些范围加以研究,我们可以把政治的这一领域称为政治的外延。政治的外延构成了政治上层建筑的全部内容,包含十分广泛而又多样的领域,它包括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决策四个基本层面。这四个层面的外延构成了政治的丰富体系,了解政治、理解政治,尤其是实践中具体的政治运作过程,如果不是从这四个基本的层面把政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审视,或者仅仅从这四个层面的某一个层面来审视,那么政治的理论和现实都将有可能误入歧途。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与“政治”这一概念是什么没有搞清楚有关,在这一点上,政治学理论应该承担起主要的责任。

二、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机遇

尽管政治学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困境,但与此同时,政治学的发展也有着很多的机遇,也许,挑战和困境本身就是政治学可得以发展的一个条件。

理论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但客观上需要把社会变革及其实践上升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时,社会变革就成为理论变革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就是理论发展的机遇。就政治学理论而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学的恢复发展过程看,我们发现,第一,在每次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之前或之际,都必然发生某种重大的理论争论。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争论、“十三大”之前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讨论,等等。第二,每次政治理论的发展,既适应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制约。这样,迄今为止的政治理论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例如政治理论的发展只是局限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缺乏整体协调,使政治学理论不成体系;同时,由于方法论的问题以及政治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政治学理论很难对政治现实作出真正科学的分析。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为政治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同时也给政治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还是个政治发展的问题。它要求社会能够协调发展,也要求政治学从整体上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因此,政治理论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分析政治对市场经济建设的作用这一点上,而应该从更加宽广的范围来研究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从现实政治的层面看,对于政治概念的阐明就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毋庸讳言,我们对于政治的理论研究总的来说未能赶上时代赋予它的要求,现实政治总是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而理论研究常常落在时展的后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在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变化、新趋向,这就赋予政治以鲜活的内容和意义,同时也等待政治学作出回答和探讨。比如,为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要强调讲政治?为什么经济发展了,腐败现象也增多了,这是不是一个必然现象?为什么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常常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这与政治问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深入的研究来回答,而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政治的内涵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的问题对于政治研究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如果政治学能回答这些问题,它就能够获得生机和发展。如果我们不能回答伟大的时代和活生生的现实所提出的问题,而是照本宣科,因循守旧,那么政治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当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政治与经济交互作用的过程,即使有的人想把政治与经济割裂开来,也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由于政治与经济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使两者水融,虽然从学理上可以把政治与经济作出区分并分别加以论述,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政治与经济往往是难解难分的。无论你承认不承认、看到没看到政治与经济的交互作用,事实上是政治离不开经济,经济也离不开政治;政治之中有经济,经济之中也有政治。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工作和经济领域就更加包含着政治问题,因为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经济建设本身就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性质。例如,怎样发展经济,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还是搞私有化?分配中要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依靠谁来发展经济?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国有企业的主人?近些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惊人,如何有效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些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反过来说,政治或政府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经济性的,如由政府所承担和进行的税收、能源保护、交通运输、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建设、经济的宠观调控和经济体制改革等等。如果硬把政治与经济割裂开来,以为经济问题就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就是政治问题,这些是纯粹的经济事务,那些是单纯的政治事务,就不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而且可以说连一般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常识都没有,因而也不可能正确分析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并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东西,而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具有特定的经济内容。经济问题聚集到一定程度,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必然转化为政治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原理对于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政治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通货膨胀、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等本来只是经济问题,但如果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就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了,而会变成政治问题。这一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加以充分的注意。同样,经济成分的变化、私有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反映到政治领域中来。当然,“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虽说明了政治的经济根源,但并不意味着随便什么经济问题都具有政治的含义。一般的经济问题通常并不构成政治问题,甚至围绕经济问题所展开的某些利益冲突也不一定属于政治的范畴。政治理论必须研究,在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中,政治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如何发挥政治的统帅作用。

政治时事论文篇(6)

一、优化整合时事政治资源的现实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学生对于时事政治都有较浓的兴趣。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比较间接、抽象;而时事政治资源的内容比较直接、具体,是鲜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的中学生来说,接受时事政治资源相对容易。发生的国内外时事政治身边出现的鲜活事例是上好思想政治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宝贵素材。时事政治形势具有很强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把时事政治政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视野之内,使之真正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引用时事政治政治,析理论理,事理交融,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掌握理论知识,锻炼分析能力,提高思想觉悟,既增强说服力,又活跃课堂气氛,不但使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报纸、电视,了解国家大事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形式、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培养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喜爱之情,唤起他们对政治学科的浓厚兴趣。这样,既拓宽学生的视野,又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当代高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强烈的参与意识促使他们关心时事政治,参与社会生活,因而充分利用时事政治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抽象理论知识。时事政治材料与教材理论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关系。时事政治材料体现着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寓于时事政治材料之中。要理解基本理论,就必须从具体材料出发,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同时将时事政治材料引进课堂,化解了教学难点,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不善于把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弊病。

实例分析:

新闻背景:2012年,一个又一个“最美”震撼着我们。“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90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文明的春雨滋润每一片空间,愿道德的和风吹遍每颗心灵。利用这些“最美的人”的先进事迹涤荡学生心灵,同时也可以运用《文化生活》中的“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实例分析;结合《生活与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些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这样的事例既形象又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把时事政治新闻等有关内容引入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拓宽学生的事业,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

优化整合时事政治资源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中日“”争端、中菲“南海问题”,我国依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变化,是由历史、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从本质上看,国家利益是决定性因素。这样有助于学生准确认识抽象概念,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政治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运用时事政治课程资源的特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时事政治资源的过程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时代的发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时地引用典型生动或意义深远、振奋人心的时事政治材料,创设一个与时事政治相关的教学情境。

如:“神九”飞天会“天宫”载人航天启新程、香港回归十五年紫荆花开更鲜艳等。

2.运用时事政治资源的时效性,发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政治教材阐述部分内容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捕捉时事政治热点资源,挖掘鲜活的时事政治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例如,当前的欧债危机、食品安全问题、国家的经济政策等时事政治,可以很有效地融入高一的《经济生活》教学中,这样,利用时事政治资源的时效性,使学生既能用教材知识阐释时事政治热点,又能依托具体的时事政治热点,理解教材抽象的原理,既能发展教材中相对滞后的内容,使教材内容鲜活起来,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运用时事政治资源的生活性,以热点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

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体,应当尽可能地进行“二次创作”,将思想政治课内容与时事政治教育联系起来,引领学生由对自身的关注,拓展到对社会和时代的关注。时事政治教育紧贴时代的脉搏,突出国内国际重大的热点问题,其内容正是每天发生在学生身边“活生生”的事例,是成长中的高中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感兴趣的诸如美国总统竞选、残酷的中东局势、日本政局变幻等时事政治热点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是贯彻落实“回归生活”原则和要求的重要体现。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今天学生对什么时事政治和社会问题最感兴趣”,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

4.运用时事政治资源存在的时空性,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政治时事论文篇(7)

一、时政分析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

(一)学生更易剖析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以课本内容解析为主,习题练习为辅,属于纯理论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有在不断的背诵和做习题中才能加深巩固理论知识,这种模式的学习使得学生缺乏对当前时政的分析,将自己局限在固有的答案中,只会总结过去的经验,而不能提出创新性的理论。将时政分析运用到高中政治教学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新观察、新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有理有据的提出新观点,不被固有的答案所限定,开放思维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政治的理解分析。

(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政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四大部分,理论知识点多,学生大部分会将理论全部背下来,在答题时多写理论,缺少实践分析,而高考政治考点针对的都是当前时政的分析,学生如果缺少对时政分析的经验,就会陷入迷茫。所以,在教学中,将时政运用到政治中,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指导,让学生从对时政的分析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时政题型的答题思路,提升学生的实践性学习,以此促进理论知识的运用。

(三)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

原有政治老师对政治理论内容理解深刻,但是缺乏对时事政治的客观评价,一是因为教师平时没有时间关注时事政治新闻;二是带领学生做的习题都是主观性很强的政治理论,已经有固定答案但是缺乏创新性评价;三是传统政治教学的模式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一旦改革,就需要打乱原有的教学内容,所以,导致老师缺乏时事政治分析。但是现代政治教学非常注重时政分析,因为教育部已经将对时政的分析列入到高考考纲中,所以,教师在理论不断巩固的时候,再加上对时事政治的时刻关注,能够将对时政的分析与政治理论相互融合,融会贯通,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

二、时政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措施

(一)教师与学生讨论时政

每天新闻都会实时播报很多事件,所以时政新闻的案例很多,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关注新闻动态,在政治课抽出十分钟时间与学生讨论时政新闻,这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也能让学生了解每天的时政动态。并且老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是存在代沟的,老师更偏重于政治理论,但是学生喜欢自成一格,形成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讨论形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可以提出新观点。对于国庆阅兵就有很多可以讨论的问题,比如中国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主席提出的和平理念体现在哪?

(二)历史时政分析

时政分析除了针对当前之外,还应对历史中的大事进行分析,因为历史与政治是分不开的,要学会综合思维理解。比如分析商鞅变法的政治作用和哲学思想,商鞅变法作为改变了战国政治格局的重要举措,对于当时的时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学生对历史时政的分析一是加强学生多方面的时政理解力,二是针对不同时代的时政有一个总体把握,三是巩固理论知识,有效的将理论活用于案例。从而促进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也让老师的教学内容有新意、有突出,激发学生兴趣。

(三)教师加强时政分析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所以对于时政的分析,教师需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功底,并能对时政分析有独到的见解。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每天缺少关注时事政治新闻的时间,而政治老师每天只针对政治学科进行研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时政,这就需要教师每天关注民生、社会新闻并进行记录整理,便于在课上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教师既能够对每天的时政有了解,也能够加深专业能力,再给学生讲学时更加轻松,活学活用。

(四)理论教学联系时政

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时候,应该针对课文内容适时加入时政案例,比如对人民币汇率调整内容的解读。近期人民币汇率下调,那么对泰国的哪些方面有影响?从新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每年去泰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人民币贬值,那么就会降低旅游经费,使更多的人去泰国。并且泰国每年都从中国进口零件、原料、农产品等,人民币汇率下调会降低泰国的进口成本。教师可以先行分析,然后让同学举出反例分析对中国的影响或是继续加深对国际市场的分析。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学与时政的结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