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历史教学研究

历史教学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02 09:43:18

历史教学研究

历史教学研究篇(1)

一、中学课堂历史理论研究方法探微

历史方法论是整理并分析史料、考察历史的因果联系与本质、探寻历史发展规律的各类技术手段和方法, 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历史的关键环节,是到达彼岸的桥梁与渡船。随着史学的发展,方法论和认识论一样, 也出现了不同的方法改革与创新,主要包括考据法、考古法、历史模拟、逆向考察、经济学分析、计量分析、人类分析、心理学分析、人口学分析、历史分析、阶级分析、逻辑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打破了原先只用阶级观点分析历史的单一性,正逐步走向多样化、丰富性。而目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三种,这三种方法又被称为历史哲学思维方法,是哲学方法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它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内在辩证关系和本质特点,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实质上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和运用。而《考纲》也明确规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大纲》亦然,这也是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之一。 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能等同于历史理论,它只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原则。

历史分析法主要从全面、发展、变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历史问题所处的历史条件去研究历史,即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感。如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只有将其放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中去分析,才会发现战争的性质在过程中不断变化,由开始的正义性――打败欧洲君主的武装干涉到后来的非正义――侵略、 奴役他国,这样才能较全面地看待拿破仑发动的战争。阶级分析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去观察、分析阶级社会历史上的经济形态、上层建筑、 意识领域等种种历史现象,它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研究历史理论的现实意义

历史分为本体和认识两个方面,历史本体是唯一的、永恒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一经产生,就无可更改,是不为人的意志和行为所左右;而历史的认识则是丰富多彩的,是主观的,历史只存在于人的记忆和思考之中,历史怎样,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记忆和思考,同样的历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乃至不同的人对其会有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与历史的两个方面相对应,历史理论也分为两大块,即关于历史本体的理论和关于历史认识的理论,而目前困扰历史教学的又主要是历史认识的理论。

所以,历史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历史认识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方法论。具体地讲,包括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发展的动力、形式及规律的探讨,涉及到人民群众的作用、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民族的形成等一系列指导历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观点;另外还有历史研究所采用的各种不同的方法,从传统考据法、考古法,到现在所采用的阶级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心理分析法等等。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构成了历史理论的主干。

三、认识历史理论研究和中学课程的设置

历史认识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与其他认识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它把人类过去的活动作为认识对象,却又处处着眼于当前实际和未来的发展,从而拥有无可比拟的社会功能。根据历史层次的分析,将历史认识论分为微观历史认识论、中观历史认识论、宏观历史认识论。

微观历史认识论是考察历史的个别史实、个别现象,为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事实依据的认识活动,是历史认识中最基本的层次;它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认识方法相对单一,认识面也相对窄小,但它是整个历史认识论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真实的历史情况,才能作出可信的价值判断,准确地揭示历史运行规律。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主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体现。高考问答题考试设计的第一问实际上就是考查的微观历史认识,强调的是“是什么”。

中观历史认识论是考察历史运动的局部过程与联系的认识过程,它是介于微观史学和宏观史学之间的历史认识层次。它反映了历史运行中较为复杂的过程、因果关系与价值判断等联系。如果说微观是解剖麻雀的话, 那么中观就是对麻雀之间,与其他鸟类之间关系进行考察,相对于微观而言,它是整体;相对于宏观而言,它又是局部。对中学而言,中观历史认识论就是要求具有掌握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探究历史发展的复杂过程及过程中的因果联系。

历史教学研究篇(2)

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历史专业研究人才,而是通过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意识与方法,尊重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一个优秀的教师,第一是要熟知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理清每节课堂的知识脉落、重点和难点,并挖掘其知识结构的内涵和外延,再从基础上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方案,克服教学中的单一性和约束性,使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课堂上取得高效的历史学习。

2要了解学生

教师可通过访谈、问卷的方式询问学生“哪些内容让你感兴趣?”“哪些教学让你感到乏味?”收集可靠信息。准确把握学生的智力水平、对课程的兴趣程度,然后再对症下药,精心策划课堂教学的方案,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方面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去研究教材、探索教法,多观察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态度,最后整理出一套适合本班同学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教学。同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科学指导,根据教育规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列表比较法,直观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系统及依法、排比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法,数轴法等。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进行点拨,启发深入探讨。跟踪学生学习态度。主要包括学习态度是积极还是冷漠,对继续学习是期待还是厌倦,从而及时调控或采取补救措施。

3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3.1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深入研究教材是制定教目标的第一步。其次,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课程目标是通过三维目标来落实的,教师要灵活地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于教学目标中去。如在讲选修课的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框架,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时,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能力: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注意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特点。

3.2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就是通过创设历史问题来诱发学生自主深入探究,进而形成双向互动、交流的教学过程。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在于问题,而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是启发学生心智、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最佳途径。而问题的设计要科学、严谨、富有启发性且有梯度和广泛性,能面向全体同学,设计出不同类型、有层次性的问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切忌老是向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提问。例如,尽量设计“是什么”的判断型问题,“怎么样”的描述型问题,“为什么”的分析型问题,“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问题,“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新型问题等。如在讲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一课时,通过阅读材料:为了巩固议会的地位,弥补《权利法案》的遗漏之处,防止威廉国王之后王权落入天主教徒之手,杜绝英国回到专制主义时代,1701年国会制定了《王位继承法》……它的出台,延伸了国会的立法权,使国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问题,基本上确立了分权和司法独立的原则。我所设置的探究问题是:1)《王位继承法》颁布的目的及影响?这个问题相对简单,提问时找成绩中等的学生回答。接着探究问题的难度加大:2)英国君主立宪制基本原则在法案中如何体现的?君权与议会权力如何分割的?为何要遵循基本原则?这需要合作探究,然后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随着探究问题的复杂化,开放性,同学们的讨论更激烈了:3)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之影响。真是百家争鸣,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说上几句。

3.3活动式教学

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中每个模块都有一个探究活动课,这完全是一种创新课堂的形式。历史活动课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来渗入到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创造性、体验性、开放性等。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地组织一些活动,如开展历史知识抢答赛、编写历史小报、撰写历史论文、进行历史专题辩论会、召开历史故事演讲会、进行课本剧表演等,使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逐步实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从学习书本上的历史知识向书本以外的多种学习对象延伸,从跟着教师学历史向社会、家庭延伸,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这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历史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升华。

3.4挖掘乡土资源

搭建连接历史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桥梁。乡土资源的优势在于它能消除历史与现实的差距感,所以教师要重视开发和利用典型而又深刻反映问题的乡土资源。例如充分发掘、利用隋朝大运河柳子码头、淮海战役前敌委员会遗址、淮北市博物馆等本地历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实践活动,既可以组织参观、访问、调查实地考察等社会实践性活动;也可进行专题讲座、看电影、看电视录像、搜集资料等,把本地的历史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

4结语

历史教学研究篇(3)

高中历史课堂对话教学的重点对象是学生,创建对话的引导者是老师。因此,为了构建高效有序的对话教学方式,首先必须转变传统课堂中老师权威、学生被动的地位特征。老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心底产生愿意和老师沟通的意愿,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后,再进行高效的对话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去鼓励、去肯定学生,让学生能够持续保持热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其次,高中历史课堂对话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是课堂提问,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必须在讲课前,进行精巧的提问设计。

例如:在讲述《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这一单元中《音乐与影视艺术》这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熟悉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懂得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先需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程中来,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与课程相关的影视及音乐作品,进而对学生提出问题,听了该音乐后,谈谈你听后的感受,你觉得它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背景,这些音乐和视频是为了表达怎样的主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课本,去进入音乐的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

二、在情境教学中融入对话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是对过去的记录,是一种久远的情境再现,因此,为了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率,有必要将课堂教学情境生动化,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对话教学过程中来。例如:在讲述《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这一单元中的时期的问题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当时中国紧张的氛围,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图片,看到一些有志青年、知识分子,无辜被抓,甚至冤死时,激起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理性情感,这时老师通过对课程内容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然后根据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对这些现象的看法,感知学生对于我国政治建设的思考。让学生能够开拓思维,进行独立的思考与研究,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率。

三、将历史对话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历史是对过去社会形势的反映,同时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即将会成为过去、成为历史,历史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历史教训的吸取,更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现在的生活。因此,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对话教学必须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老师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出发,寻找对话的切入口,展开有效的对话教学。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单元中《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与父母进行沟通,了解到父母、爷爷奶奶那一时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同时对比我们现代社会谈谈交通方式的进步,进而在课堂上与老师共同讨论,明白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历史对话教学的效率。

四、结束语

历史教学研究篇(4)

历史通识教育是大学通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历史通识教育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本人在重新探索历史通识教育的意义和反思中国传统历史教育局限性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历史通识教育的探究,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大学;历史;通识教育;教学

现如今,大学通识教育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普及。大学通识教育在于打破专业间的壁垒,使学生通过对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与整合,成为见识通达、人格健全的个体。其中,历史通识教育是大学通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历史通识教育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本人在重新探索历史通识教育的意义和反思中国传统历史教育局限性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历史通识教育的探究,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大学历史通识教育的意义

(一)大学历史通识教育能够丰富大学生人文知识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我国在20世纪末期就开始了高校素质教育的改革,目的就是在当今学科分化越来越精细化的情况下,避免学生过度为专业知识所束缚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当今,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许多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更是有待提高。在本世纪初,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团市委等单位在北京、上海、武汉等部分重点城市做了一项关于青少年历史知识现状的报告,报告显示,全体受访者中仅有1.5%及格,可见学生历史知识的匮乏足以令人担忧。通过历史通识课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国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世界史的学习,能够开拓学生视野,从世界史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和中国人。

(二)能够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学习历史能够开拓大学生视野和思维,让大学生学会纵向地看待问题。学生通过回顾历史,回顾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来更好地理解世界(例如在世界文明史中回顾犹太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渊源,犹太人遭受的苦难,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犹太人独特民族性格以及现代世界中犹太民族与世界各个国家的关系),让学生在思考与感悟当中增加对现实世界的关怀和宽容;学习历史也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换位思考,让学生理解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人所作出的决定,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同时,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从人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这也有利于塑造学生人文主义精神。

(三)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品评,能够更好地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方法,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通过和学生共同探讨历史事件的起因让学生懂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英雄人物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辩证关系,并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教师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能让学生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态度。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史观,而且有助于学生正确和客观地看待自身和周围世界,这对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历史教学的局限性

中国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可以用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来概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材或者其他材料学习定论,授课方法以讲授为主。这也决定了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并不需要去探索、研究和发现,学生只需要被动接受即可。我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上也主要以现成的理论和知识为主。例如之前我在《美国历史与文化》一课中设计的大纲内容有:一、北美独立运动。学生在本讲中需要了解1.独立运动的背景2.运动的过程3.美国独立宣言的过程和意义;二、西进运动。学生在本讲中需要了解1.美国的领土扩张的过程2.移民运动过程3.西部的开发的过程……。这种教学内容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却不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巩固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课程当中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当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多。尽管在学习过程中会给学生播放相关的纪录片、影视资料或者给学生讲述一些美国历史的小故事来丰富课堂内容,但总体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不高,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原始史料,课堂上提供的资料不够全面,精度不高,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并不深刻,讲课有些流于形式。后来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课程的设计更偏向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无论在教学形式还是在教学内容上,我都做了大量改革和尝试,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大学历史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究

传统教育只是传授给学生课程的定论和意义,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而经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探究后,教师在课堂上只需提供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课堂上主要任务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内容,而是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理解这门课的工具,通过有针对性的材料的阅读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在之前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的阅读材料都是课程需阅读的经典材料(例如:《五月花号公约》《美国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而且只要求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即可,在阅读之后给学生总结材料的意义所在。此后我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具体、详实和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料和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例如:阅读莱克星顿枪声后英国殖民军队和殖民地民兵武装的两份报告,阅读后思考以下问题:这两份报告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该怎样认识这两份报告当中的差别,你认为这两份报告哪一份更能体现当时历史的真实情况,原因是什么,根据报告描绘的当时情况,假如你是当时的民兵武装,你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原因又是什么)学生在自学中,一开始显得并不适应,但随着这种练习的进行,通过不断阅读和思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逐渐得到提升,并建立起了独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大学历史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探究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运用讲授、讨论和演示三种方法。我课程的理论课时为36学时,2学分,选课人数一般在25-30。课堂上教师尽量减少授课内容,内容只涉及关于本讲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把尽可能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

(一)讲授法

讲授法教学并不意味着填鸭式教学,对非专业的学生在讲授当中尽量结合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尽量使用他们能理解的概念和词汇。讲授当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并通过观察和提问等方式随时掌握学生的听课和理解状况。对能够积极提问的学生给予鼓励。

(二)讨论法

在课堂讨论前,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视听材料、书面材料并设置一系列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读史料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此来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先在小组内部形成一致意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交流。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讨论的情况,多关注不发言的同学,给这些同学多创造机会,并适时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老师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权,尊重学生的任何言论,不因为学生观点上不同或者学生知识上的匮乏而打击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很多时候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遇到偏离主题的情况,这时候老师就需要进行合理引导,确保学生的讨论与课程内容有内在关联。此外,有些讨论往往演变成争辩,此时,老师要及时疏导,避免学生的情绪化,引导学生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合理倾听和吸收别人的见解,在讨论中学会倾听他人、理解他人和包容他人。在学生讨论之后,老师要做总结性陈词,对学生的表现要更多地进行鼓励和肯定,以此让学生增加自我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课堂的最后学生根据自己思考和相互讨论的内容做出本节课的学习报告。

(三)演示法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熟练运动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加直观和清楚地展示课堂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历史影片、纪录片或科教片等等,但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而且视频资料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在视频资料播放之前给学生设置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资料(例如在讲授“美国历史与文化”中“移民运动的过程”一课时,插入视频资料“五月花号”,在视频播放之前,让学生通过视频回答几个问题“五月花号上的船员有怎样的特点”、“为何五月花号在美国人民心目当中有如此高的地位”等等)。演示法能够起到调节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的效果,正确地运用能够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和学习知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大学历史通识教育的考核方式探究

在之前的课程考核中,只要学生不迟到、旷课、早退都能获得相应学分。学生的成绩差异主要体现在是否掌握了老师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以及课上所做的笔记情况。期末考试内容多以论文为主,但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浮于表面,论文抄袭现象比较突出。教师并未对学生课堂表现做一定要求,这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佳,因为学生关心的是能否选上课而不用担心能否通过考核。在教师本人从知识的讲授者的角色上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和聆听者之后,考核更加侧重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有课堂参与度(占学生总成绩的40%),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报告(占总成绩的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组成。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后,教师做简单的记录。学生每节课后做简单的学习报告,教师相应的打分。期末考试内容的设置主要以开放性题目为主,题目只有通过个人搜集历史资料并认真体会理解才能得出答案(例如,设想你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华盛顿将军麾下的一名普通士兵,你可能将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你会做出怎样的抉择,你做出这样抉择的原因又是什么)。考试不设置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答案符合基本历史事实并能自圆其说即可,如果学生抄袭严重则本门课程不予以通过。通过教师的观察和学生的反馈,这样的考核方式更加灵活,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小结

大学历史通识课教育的探索任重道远,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共同总结和体悟。总之,大学历史通识课教育的开展对学生融汇不同知识,超越学科界限思考问题,提升个人修养等方面都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必须做好精准的课程定位,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个人学术修养才能真正发挥历史通识课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加深.通识历史课程如何吸引非历史专业学生——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全校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09(3):87-88.

[2]赵晓华.历史类同时课程的意义、目标及方法[J].黑龙江史志,2010(17):154,166

[3]徐辉,季城均.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8):63.

[4]陈幼慧.核心课程之改革: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之研究[J].中国台湾:通识教育学刊,2009(4):47-48.

[5]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历史教学研究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研究;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30-02

一、前言

随着教改的深入推行,初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但是大都是借用现代化手段来活跃课堂氛围,以达到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望之目的。然而这种行为往往停留在治标层面上,只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间一长他们依然对具体问题较为茫然。因此,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应该立足于教学课堂,让学生真正掌握历史。

二、初中历史教学创新

(一)标新立异,构建新的教学形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是“发射器”,学生是“接收器”。把学生的思维锁定在书本之内,读死书,死记硬背,考试分数成为评判学生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堂没有活力,体现不出教学的价值所在。全新教学模式是构建生动、富有活力的课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挑战自我,表现自我;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辅导学生在自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1.改变教学理念,体现学的价值。历史包含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变迁。历史的发展是以人为本,作为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心里动态。变传统的“老师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为“学生希望学到什么,老师就教什么”的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变成兴趣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针对历史教学,通常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首先,从整体上感受教材,明确哪些知识需要了解,哪些知识必须掌握,这需要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理解其意义。其次,学生通过对教材的了解,提出质疑的问题,与老师共同探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老师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历史事件中折射现实的生活事例,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2.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在我们现有的历史教材中,所有的内容成条块状,学习难度大,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网。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取舍,将现有教材进行整合,把知识面拓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讲我国近代史的内容时,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一方面以外国侵略(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等)为题纲讲述各国对我们进行的侵略掠夺;另一方面以国内人民的阶级斗争(太平天国、、一二·九运动等)进述我国近代史上涌现出的民族英雄,为了封建社会、抗击侵略做出的不懈努力。学习民族英雄为国捐躯的精神、气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讲课的过程中,分清重难点,拓宽知识面,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

3.改变方式,考察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以分数论成败,这只能从单一的理论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容易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抹杀了。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综合评价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首先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通过测验,要求学生对知识从浅到深地掌握,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其次,通过对历史事件了解情况及能力评测,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课堂答辩,写历史事件之我见,考察学生对历史的掌握程度;最后,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这需要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生活作为进行观察,在无形的生活中,进行有形的评测活动,长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

(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初中学生本身就属于好动型,如果让他们天天静坐在课堂上听课,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必须要结合初中学生自身特征进行实践,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1.走出教室探寻历史。如果历史理论太多,学生自然感觉乏味,因此教师必须要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走出课堂,探寻历史。在讲到抗日战争历史时,如果仅仅在课堂上讲述,学生可能体会不到那段历史的切肤之痛,而且教师也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也讲不出那种应有的激情。于是笔者就带着学生一起拜访了当年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让他们以亲身经历控诉当年日军的残忍凶恶,学生的印象就能够深刻。走出教学课堂不但能够丰富学生阅历,还能够提升他们的情感。

2.以教材为基础查访历史。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材中的历史信息量仅仅属于沧海一栗,因此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吸取历史知识。其一是阅读大量的历史书籍,丰富自身学识;其二是借助网络,做好网络知识与教材之间的链接,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其三是衔接好边沿学科,通过其他的科学知识对历史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历史教师不仅应是一位历史的讲述者,还应是一位历史教学的创新者,要不断地从教学之中积累经验,促进教学的革新。

当然,创新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与不足,就需要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增强教学质量,灵活调整教师自身教学行为,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获取最佳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创新初中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强化综合修养,同时还要和社会接轨,营造出创新历史教学的环境,让学生成为历史教学中真正的主体,切实掌握历史知识。通过历史教学,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学习民族英雄为国捐躯的精神与气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陈章灿.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活动课[J].职业时空,2009,(12).

[2]宋淑芹.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

历史教学研究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实施以前人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一、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二、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三、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青铜市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四、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来进行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研究篇(7)

关键词:历史研究性学习 平等性原则 方法性原则 课堂教学研究模式

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从历史或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问题(或课题)进行研究,由此自主地了解与思考人类以往的事实,培养材料处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以及历史评价等基本能力,从而孕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首先要遵循中学历史研究性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

要进行研究性教学,教师首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汲取者,当成课堂学习的主体;把他们当成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这是我们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2.方法性原则

要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教学,就要把研究性学习看成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怎样学”特别地加以重视。例如,在列举历史事件后,就可以适时地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在得出结论的同时也得出方法――这是列举法,这是比较法,这是归纳法,等等。然后就地取材,让学生马上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

3.开放性原则

这里所说的开放性,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研究内容的开放性。其二是研究空间的开放性,也可以说成是学习场所的无限性。

4.实践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重在强调学生的参与,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也提供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的途径与机会。与其他类型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而非研究的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非掌握知识的数量;重在亲身参与探索获得感悟与体验而非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总之,这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学习方式。

5.综合性原则

这里主要是指综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内容往往跨学科,知识和能力具有综合性。

在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中,目前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课题式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这里重点谈谈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研究,这种类型可以运用于每一节历史课,师生不用走出教室也可开展研究性活动。在课堂内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历史教材、地图册、填充图、投影仪、录像及学生手头准备一些历史图书、已看过的历史影视资料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课堂教学研究模式实施的基本流程:自学教材,提出问题――拓展教材,讨论问题――深化教材,解决问题――研究性练习。

1.自学教材,提出问题

在上新课以前,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及有关的史料,将疑难问题找出。这一步既可以放在课外,也可以放在课内进行,具体也要看教材的实际情况。如果碰到内容较多、难度较大的章节,放在课外比较合适,让学生先去图书馆或阅览室查查资料;一般情况都可以选在课内进行。

2.拓展教材,讨论问题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础上,老师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例如,我们学“九・一八”事变时,学生通过自学已经知道了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结果。但是为什么日本要在1931年9月入侵中国?为什么入侵东北?政府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针对这些疑问,老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路径――日本在过去有过哪些侵华活动?尤其是有关东北的史实有哪些?从大量侵华史实中你能找出一个规律来吗?(这一点有难度)那么定在1931年还有哪些原因呢?这是层次讨论法。另外还可以采用对比讨论法,让学生先阅读课后练习里的四则史料,得出国民政府不抵抗的理由主要有哪些?哪一个是最主要的?面对日本的大举侵略中共的态度如何?(可以将下一节的内容提上一部分来回答)

3.深化教材,解决问题

通过对以上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已基本理解了日本大肆侵略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客观原因,也已经明白国民政府的对外不抵抗、对内继续“围剿”红军的反动卖国行径。基于这两点,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严重后果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既可以总结本节课内容,又可以为以后日本进一步侵华,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继续遭到“围剿”,也为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埋下了伏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