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02 09:43:18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研究篇(1)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是国家为残疾的有受教育需要的人开设的学校。而所谓的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者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達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的需要,发展特殊儿童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对于特殊儿童最基础的教育学科就是语文这一学科,也是一门任务艰巨的学科。小学语文这一学科在特殊教育中是起着非常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这一学科是我们的母语,是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特殊儿童中大多是聋哑儿童,或者智障儿童等,学习语文这一学科的任务就更显得非常重要,不可忽视。那么,特殊儿童如何有效学习小学语文这一学科呢?首先要明确的是,语文教师不能单单使用普通的教学方式来对特殊儿童传授知识。关于特殊儿童如何有效学习小学语文这一学科,我总结为以下几点建议。

一、语文教师要重视关心每一位特殊儿童

1.孤独感和自卑感。这是几乎每一位特殊儿童都会有的,因为无论是聋哑儿童,还是智障儿童,在他们的心里,都明白自己的缺陷,就会产生一种不能融入人群无法融入社会的孤独感和自卑感,因而会使他们内心特别敏感,情感特别丰富,自尊心特别强。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调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与特殊儿童沟通,要充分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问题要解决,或者是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语文教师不要摆高高在上的教师架子,要试着去他们做朋友,试着走进他们的心里,多关心他们。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他们,去陪伴他们,使他们充分的体会重视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语文教师要尊重他们。

2.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是非常内向的,甚至有些会出现自闭的现象。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多和他们谈心之外,要多带领他们去人多的地方,并鼓励和引导他们去尝试着与人沟通。语文教师还可以带领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感受一下这个世界的美好,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学会感恩生命。

二、激发特殊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

1.现在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也在日益的发展,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是越广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教具。特殊儿童的思维都是很简单的,太复杂的知识一般都很难理解,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教学中遇到的难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转化为一个一个鲜活的、简单的、直观的形象,这样就把许多问题都简单化了,也能在教学中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使学生很轻松地就学到了知识。如果学习轻松,学生就会愿意去接触,愿意去学。这也是激发特殊儿童学习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的一个方法之一。

2.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会因为自身的缺陷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对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语文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多与他们互动,多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上课时多回答问题。无论回答对于错,语文教师都不能去批评,而要多表扬和鼓励他们。慢慢地,他们就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并且,这种小小的成就感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更加自信。如果特殊儿童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总是能够得到表扬和激励,并总是能收获一点自信,那么,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上语文课的。这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大力发展特殊儿童的阅读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研究篇(2)

一、缘起

1.融合课题的确立

脑瘫,又称大脑性瘫痪、脑瘫。据统计,在我国每1000个新生儿中大约有2个患脑瘫。他们虽为数不多,但可以说是社会上最脆弱的特殊群体,如何在康复教育中更好地反映这部分人的特殊需求,探索适合他们发展的融合教育模式,我校开展了《脑瘫学生语文教学与康复训练融合教育个案研究》。

2.“一加四”模式的构想

该研究的个案朱某,女,9岁,是一名手足徐动型脑瘫学生,智力正常,虽行动缓慢但基本能自理。她右侧颈肩肌肉强直,头部右后拗,转动困难、缓慢,不仅发音迟滞,且有构音障碍,需要引导正确的音位习得。因此选择语文教学内容和康复训练内容的融合,包括平行式康复和插入式康复等作为研究内容和实验突破点。采用在普通学校学习一天,在特教学校学习四天的新形式,即“一加四”学习场所变换的融合模式,进行语文教学和康复训练的融合教育研究,以期帮助她获得更好的补偿,使她的情感、智力和活动能力得以更快的提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特殊教师和普通教师彼此合作,共同教育学生,通过更新融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特殊学生融合教育提供不同形式的更适合的成长空间。

二、课题研究的推动与实施

(一)系统给力

本课题尝试“一加四”学习场所变换的融合教育模式,该研究需让朱某有一天时间在普通小学就读。虽说融合教育的特殊学生,其学习成绩不计入班级平均成绩中,有利于免除学校和老师后顾之忧,提高接受特殊学生的进入的积极性。但是需要普通学校的领导支持,仅靠承担课题研究的一般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特殊学校形成以校长为核心,业务校长、教导处、科研室共同支持课题研究的一个支持系统。

1.与普通学校的对接

这一环节就需要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的支持了。首先要选择愿意接受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学校,所以校长之间的个人关系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二是选择学校时还要考虑该校的接纳氛围与科研氛围,以及参与课题研究的班级的班主任的能力及积极性;三是普通学校所处的区域位置,与学生居住地和特教学校均不能太远。综合考量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所以特教中心的校长联系了商丘市胜利路小学,得到了杨校长的支持,将一年级二班——魏老师的班级作为实验班,同时魏老师作为课题组的成员共同参与研究。

2.课题的研究与督导

这是保障课题顺利进展的另一个有力支持。特教学校主要领导参与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有利于了解课题的进展,并从理论和宏观上整体把握课题的方向与定位。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督促与指导。当情况发生变化时便于把控,及时与普特两所学校联系交流,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使得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3.不同层面的资金和时间支持

在整个课题研究进程中,基本研究经费,参加课题研究的会议和培训,并在立项结项鉴定时报销所有的费用,我校在课题研究资金方面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同时也给与研究者一定的时间保障和交流研讨的自由。在年度考核时,课题研究者享受加分,激励主持人和研究者积极研究,扎实工作,认真做好调查和资料的整理,及时做好相关总结,形成支持课题研究的良性机制。

(二)课题组推进

一项课题的顺利推进与主持人的研究、组织能力密不可分,因为课题的选择、立项、实施与结项主要由课题主持人负责。

1.保障课题按研究流程顺利进行

主持人首先要做好课题的论证与策划,其次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参与者,根据成员特长做好分工协调。第三是把握课程进度,做好过程参与和督促工作,并及时调控。四是有效和大量的沟通联络。不仅要主动与与普通学校的老师沟通赢得支持,与个案家长的沟通得到积极配合。五是阶段会议的召集。立项、开题、阶段小结、听课调研、阶段进展和分工进度落实、结项资料整理、结项报告撰写与讨论、结项申报等每个阶段的碰头研讨沟通,主持人应心中有数,提前计划,适时安排,及时督促鼓励总结。六是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完善结项报告和结项的有关材料。这样课题组在学校科研部门的领导和帮助下才能顺利完成课题。

2.有力突破语文教学融合的相关点

课题组的主要人员是特教学校的老师,有多年的康复训练专业经验。课题组要通过一年的个案研究,期望朱某补偿一定的构音障碍,提高控制发音能力,提高书写、阅读能力,建立自信,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学会关心他人,切实提高融合教育的效果。那么在选择语文教学内容和康复训练内容的融合,包括言语康复和发音教学的融合、游戏康复和语言表达的融合、运动康复和文字理解的融合、语文教学过程和康复训练的融合,包括平行式康复和插入式康复等方面作为课题组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实验突破点。

3.赢得普通学校的接纳与配合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研究篇(3)

高校博物馆隶属于高校,依托于高校,因而它首先服务于高校。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博物馆也就服务于这一职能,以教育功能作为自己的主要功能。本文试就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予以论述以期有益于高校博物馆的发展。

一、高校博物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博物馆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的适宜场所”。高校博物馆成为相关专业教学的第二课堂。就我院而言,我院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是我院品牌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在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特殊教育史是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特殊教育史的教学就可以把课堂教学与博物馆教学结合起来。学生通过欣赏特殊教育藏品,聆听讲解,与课堂所学知识结合,加深对展品的深层次认识,可以更好的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参观可以形象直观的了解和认识特殊教育及其发展历史, 高校博物馆是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二课堂。作为特殊教育高等院校,我校新生除要进行军事训练外,可以把特殊教育博物馆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二课堂,参观博物馆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内容。新生一入校,即可走进博物馆,丰富特教知识,拓展知识视野,切身感受百年以来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演变历史,感受特殊教育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特教事业的热情。

二、加强高校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更好的为高校教育教学服务

高校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进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以科研成果更好的为高校教育教学服务。高校博物馆是“开展原创科研的重要基地”。博物馆工作是具有科学研究性质的工作。高校博物馆要发挥拥有藏品和科研人才的优势,加强学术研究,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高校博物馆的丰富藏品可以为高校教师、学生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实物资料。具体到我院,特殊教育博物馆可与科研处共同要研讨、制定博物馆科研工作规划,努力发挥博物馆拥有特殊教育藏品优势,联合我院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加强对特殊教育相关专题的研究,出成果出人才,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

三、高校博物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使博物馆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博物馆在文化活动绚丽多彩的大学校园中大有“用武之地”。博物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名片”,它可以展示一所大学的特色文化。坐落于有“博爱之都”之称的南京,作为第一所教育类博物馆,特别是以特殊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充分挖掘特殊教育所体现的博爱文化,塑造学生的博爱之魂。

博物馆可以与教务处主办的以校内外专家为主讲人的周末文化素质课讲座、团委主办的以我院优秀学子为主讲人的“学海讲堂”以及我院其他社团相结合,举办专题讲座、展览,开展博物馆文化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活动,真正让博物馆走进在校大学生,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博物馆、教务处、团委可以建立互动工作机制,使学生文化教育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我院博物馆揭牌日(1月7日),博物馆都可以举办各种活动活跃校园文化,发挥博物馆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四、发挥高校博物馆对公众的社会教育功能

社会教育功能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终身场所”,是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承担者。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主题即“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 Museums for Social Harmony )。高校博物馆在积极服务于高校教学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它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博物馆主要通过搜集、丰富馆藏实物、创新布展形式、布展手段来加强它对社会公众的文化教育功能,让公众真正享受博物馆。

21世纪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网络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促使博物馆数字化的到来。“因特网掀起的数字化浪潮引起的博物馆数字化,即把博物馆及其馆藏信息化、数据化、图形化,以公众方便接受的方式出现在因特网上。”2001年,国家“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公共资源建设――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我们应该建设网上数字中国特教育博物馆,将网络教育引入博物馆的发展中来,利用网络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实现馆藏资源共享师和学生可以在博物馆闭馆以后,通过数字博物馆也可以继续学习。数字博物馆的网站上还可以开辟资源共享区和交流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相关资料。数字化博物馆突破了现实博物馆在时间、地域上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增加了教育受众。

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博物馆讲解员队伍,提高博物馆教育水平和质量

2005年7月3日的《中国文物报》报道:“讲解员是沟通博物馆、纪念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博物馆、纪念馆的名片,讲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受教育和参观质量,影响着博物馆、纪念馆的窗口形象,甚至影响到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形象。”可见,博物馆讲解员的水平关系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因而,高校博物馆要特别重视讲解人员队伍的建设。在讲解人员的选拔和聘用上,要设立符合博物馆自身需求的标准。高校博物馆讲解员必须掌握博物馆学的相关知识并要熟悉本馆馆藏情况、陈列形式。讲解员还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有关学科的知识,增强讲解的生动性和多样性。

高校博物馆可尝试建立一支常态化的学生志愿讲解员队伍。我院特殊教育博物馆可以让旅游英语专业、手语翻译专业学生及其他专业优秀学生到博物馆参加志愿讲解锻炼。在服务于博物馆的同时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研究篇(4)

特殊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通过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促进智障儿童的智力开发

二、课题界定

在武夷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中,目前主要的教育对象是智力残疾或多重残疾的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康复活动中,他们很难主动的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教育教学康复活动中来,常常表现为缺少兴趣,没有激情,无精打采,性情冲动,不良行为的体现等等。就康复效果而言,也是收效甚微,如何帮助中重度智障儿童强化记忆,提升能力;如何使康复教育效果最大化等等问题困扰着我们,成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头病。

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添置了智力、心理测试筛查仪器,体感互动仪器,言语功能检测处理系统,语言功能检测处理系统,多媒体设备等等。我校还与武夷学院携手科研多年,拥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和信息技术能力。

周仁来说:“刷新是工作记忆一个重要的中央执行成分,主要功能是监控输入信息,用与当前任务相关较大的新信息来替换与当前任务联系不大的旧信息,以不断对记忆中的内容进行修正。通过训练工作记忆提高流体智力为该领域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本研究希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等方式激发起孩子们对参与到特殊教育康复活动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特殊教育康复质量,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流体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将结合本校特点,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仁来教授教育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在我校实验班进行实践研究,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将工作呈现多样化,不断的通过工作记忆来刷新功能的训练,以帮助特殊儿童的流体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本课题组成员在普通小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研究做的比较多,并取得丰硕成果,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在特殊教育方面论证不足,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近年来特教逐步被更加重视,医教结合将是主流,智力潜能开发不容忽视。

四、课题研究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仁来教授周仁来表示,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工作记忆的功能,探索人类认知活动和认知神经的可塑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教育领域,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研究也可以为儿童智力开发,特殊儿童的治疗、干预和教育辅导提供有效的帮助。

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仁来教授说:“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研究可以为特殊儿童(如学习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的治疗、干预和教育辅导提供有效的帮助;也可以为工作记忆缺陷个体(如认知老化个体)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有效的训练工具;对于人类认知活动与大脑神经可塑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添置了智力、心理测试筛查仪器,体感互动仪器,言语功能检测处理系统,语言功能检测处理系统,多媒体设备等等。我校还与武夷学院携手科研多年,拥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知识经验基础和信息技术能力。我们将结合前沿理论知识经验和已有的技术能力进行实践研究,以便更好的帮助智力障碍儿童通过工作记忆训练,提高流体智力,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帮助学生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和言语、语言能力的提升。

(3)、帮助学生进行行为缺陷的矫正。

(4)、帮助提升特殊儿童的流体智力。

(5)、通过此项研究,促进特殊教育工作者与特殊教育对象感情的交流。

(二)、研究的内容:

(1)、融合信息技术,有效开展生活适应课程。

(2)、通过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帮助提升特殊儿童的流体智力。

(3)、在教育康复课程中,有效的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行为的矫正

六、实施方案(说明研究的方法、步骤)

(一)、研究方法:

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比较法和分析法。为 “融合信息技术后,对特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升”进行研究。

(1)、借助医院测试证明和我校心理、智力测试筛查测试仪器为课题研究收集第一手参考数据,为课题进行分析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2)、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即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过“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个案辅导”等教学环节进行探讨研究,以便找出优劣,进而改进、完善特殊教育康复活动。

(3)、比较法:是通过对本课题活动开展的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研究者对研究现象的认知。

(4)、分析法:通过对本课题研究对象行为问题的原因或结果进行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从结果来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7月—9月)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课题申报、制定实施方案等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12月)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医学证明资料及进行相关筛查测试工作,确定实验对象。

第三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具体步骤如下:

(1)、(20XX年1月—20XX年3月)为课题组试验、求证阶段。按照新的教学设计导向进行实践。

(2)、(20XX年4月—20XX年2月)为课题完善、推广阶段。组织中期评估,撰写中期评估报告,并根据中期评估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四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结题阶段。学科课题组写成结题报告、材料自查、整理,做好结题工作。

七、研究队伍

本课题研究队伍由新丰小学3位教师组成,共同承担研究任务。

课题主持人:何煦儿(武夷山市新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参加人员:陈珉(新丰小学副校长)、梅霞莉(武夷山市新丰小学财务)

具体分工:何煦儿操作实施,陈珉信息技术指导,梅霞莉收集整理资料

八、预期成果

1、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研实效。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研究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和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坚持面向全体残疾儿童少年,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为广大残疾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稳步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提高全市特殊教育质量,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到2015年全市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以下简称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大力开展面向成年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积极开展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工作,使残疾青壮年文盲率显著下降。

三、工作重点

(一)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1.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到2015年,区、市、市、开发区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基本达到当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其他县(市)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积极创造条件,以多种形式对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儿童福利机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义务教育。

2.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要积极整合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特殊教育学校可以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教育部(班);普通高中要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就读;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3.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要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状况,利用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教育班,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开设学前康复教育班,接收适龄残疾儿童。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各级教育、民政、卫生部门和残联要相互协作,采取多种形式,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举办0—3岁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机构。

4.大力开展面向成年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培训。依托现有的职业学校和职教中心,建立残疾人培训基地,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逐步构建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沟通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

5.积极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要将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纳入当地扫盲工作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同步推进。各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残疾人教育机构、残疾人所在单位要积极开展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工作,使残疾青壮年文盲率显著下降。

(二)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

1.各特殊教育机构要根据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特殊需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乐观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加强残疾学生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认真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残疾学生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融入社会、劳动和就业等方面的能力。

2.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重点推进县级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所有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在随班就读人数较多的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定期委派教师到普通学校巡回指导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确保随班就读的质量。

3.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特殊教育学校要在开足开好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同时,开设符合学生特点、适合当地需要的职业课程,并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和扶持各类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残疾人职业培训经费投入,在生产实习基地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安置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和扶持保护。

4.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包括多媒体教室在内的特殊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利用好省级特殊教育资源库和特教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促进优质特殊教育资源共享。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高残疾学生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5.深入开展特殊教育研究。加强特殊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科研质量和水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指导。特殊教育学校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力争推出一批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积极开展盲文和中国手语研究推广工作,开展特殊教育的对外交流、校际交流合作,提升我市特殊教育研究水平。

6.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开展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上台阶活动,争创省级示范学校。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三)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

1.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统筹规划特殊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禁将特殊教育学校用于普通教育。在建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时,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需求。

2.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在“两免一补”基础上,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利用好省拨福利公益金,结合我市实际,支持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

3.做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工作。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残疾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班(部)就读的残疾学生也应享受国家助学金。就读普通高中的残疾学生按照每生每年15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4.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鉴于特殊教育生均成本高的实际情况,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普通生标准的3—5倍确定,高中及以上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普通生标准的2—3倍确定。所需资金按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担。

5.加大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资金投入。各县(市、区)政府要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并逐步增长。在安排教育经费增量时,向特殊教育学校倾斜。要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5%的资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包括社会成年残疾人在内的各种职业教育与培训。

(四)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要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对在职教师实行轮训,重点抓好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要加强对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其他机构中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和特殊教育学校巡回指导教师的培训。要高度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培训。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机构等单位任教。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2.执行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认真执行省定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中小学阶段按照教职工人数和残疾学生人数1∶3配备,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需要。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医疗康复和护理人员,并纳入教职工编制管理,实行教学、医疗、康复相结合,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有效矫正和补偿。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富余的中小学教职工符合条件的,可调整充实到特殊教育队伍。

3.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职工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的教师及手语翻译,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特殊教育津贴。具体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特殊教育教师及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人员工资待遇落实到位。要将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其工作量计算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人数情况,适当高于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要在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中适当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和校长的比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各县(市、区)政府要把各级各类特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特教特办,定期研究解决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将特殊教育发展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督导检查。对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地方、单位和个人,根据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研究篇(6)

关键词:泰国;华裔儿童;汉字教学;教学特殊性;泰国华裔

泰国是海外华人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华人移民历史悠久,中文教育和汉语教学在泰国华侨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泰国华侨华人为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子女的中华文化素质,于18世纪就已创建了华侨学校。随着历史发展,泰国华裔教育演变为汉语教育及当今的汉语教学。从1975年至今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合作得到不断的发展。学习汉语的学生数量日益增加,汉语也可以说是成为泰国学校的第二个外语的学习对象。对于推动学儿童学习汉语至今已拓展到幼儿汉英泰多种语言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教育影响。

汉语在泰国的社会地位,大致分为两种:一、国家重视的多种语言之一,目前在全国泰文幼儿园到大学可以明显看出泰国对汉语教育的重视,因为汉语在升学,求职方面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二、泰北地区清迈,清莱的难民村家庭的主要沟通语言,也是华裔子女先天的优势,所以从小就开始在各村所设的华语学校就读汉语。

以本人对中文学校的认知,分为两个阶段:一、2000年前泰北中文学校大部份的教学都是以台湾课本(繁体教材)为主要教学。二、2000开始泰北中文学校教学渐渐开始使用(简体教材)版教学,但很多泰北地区还是以(繁体教材)为准。但经过十年的时间,泰北的中文学校也开始以(简体教材)为主要教学教材。对于对泰北华裔儿童特殊汉语教学母语学习中的口音纠正教学,以中国国内国语的发音教学,因泰北华裔儿童日常生活中所沟通的语言大部分是云南方言,少部分是福建方言等。大部分儿童已会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学习阶段在中文学校增设一门口语教学课,主要目的是将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方言与课堂的口语教学结合,运用让儿童上台说故事,演讲,情境对话等辅助口语教学的方式提高汉语能力。汉语中的汉字教学,以国内的外籍儿童的小学语文学习中的汉字教学为典型,其特征是他们在学习汉字之前,已会口语,但是由于家庭父母不识汉字的影响,小学生没有一定的汉字认知能力,于是汉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将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引用童谣、俗语、谜语等民间存在形式让儿童掌握汉语。

强化汉语阅读训练,泰北华裔儿童的阅读较弱,因为资源有限,所能找到的汉语阅读素材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并不适用。在语言学习中,阅读是很重要的一项技能,阅读不仅有利于自主掌握汉语,而且也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是提高汉语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泰北儿童一天要学习三种语言(中,英,泰),儿童每天平均要上两个小时的汉语课程。由于儿童的接受能力有限,时间也不够宽裕,本人认为阅读训练最有效的方式是结合教材,把每周所学的课文一周内加以背诵默写。

C上所述,泰北华裔儿童的汉语学习在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与环境的影响以及诸方面都具有的特殊性,因此应当有特殊汉语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覃秀萍. 泰北中学生汉语夏令营情况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陈卿卿. 泰北华文初级教材《华文》(泰北版)研究[D].复旦大学,2013.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研究篇(7)

【关键词】高等特殊教育 实训基地 一体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项目“残疾人事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2011-434-5-5)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50-01

一、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1.体现教育公平,保障特殊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建成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不仅仅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障残疾人权利、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在于残疾学生教育需求的多样性。这对特殊教育师资提出更高要求。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增长培养时间,发展特殊教育师资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提升特殊教育师资的学历层次。另一方面,必须在现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加大专业技能的实训、实践力度,尽快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具有极强专业实践技能的特殊教育师资,以解燃眉之急。

2.实现特殊教育师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促进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成长的必然需要。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临床性,因此人才培养应采用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模式,为特殊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有利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中,加强实训环节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建设实训基地,不仅可以为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提供条件保障,还可以有效地满足特殊教育在职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3.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必然途径。

特殊教育学科的复杂性决定了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和挑战性。我院建校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人才培养结构和层次方面,既考虑到特殊教育教学能力,又兼顾到康复训练技能,既要求熟练掌握某一学科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又要求兼顾其他学科教学能力,既要精通某一类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训练,又要能胜任其它障碍类别儿童的教育康复。作为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师范,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实施条件的保障等方面不断探索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新模式,特别是在学生实习实训环节开辟了一条符合特殊教育发展的道路,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在实践环节上开拓了先河。

二、我院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1.院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我院现有可满足各专业实训教学需要的各类实训基地(室)55个,主要包括:听觉言语科学实验室、蒙台梭利实训室、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实训室、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感觉统合实训室、社区康复实验室、多功能音乐教室等。有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康复中心)、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学前教育)1个,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近3000套,用于教学的计算机900多台;多媒体教室、阅览室、语音室座位数合计7817个。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资源利用不均衡,有些实训室整学期满负荷运转,但有部分实训室又经常闲置,应注意挖掘内部使用潜力、为相近专业提供见习实习或者对外提供服务等;另外实验实训运行管理机制尚待完善,应继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与监控体系。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我院现有附属幼儿园1所,附属小学2所;全校21个专业与一百多家学校、企业建立校企(校)合作联系,与其中的116个学校(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成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康复中心、企业和幼儿园为共同为学院提供实训基地、就业基地和专业教师参加业务实践活动的基地的情况,形成了教学研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在实践过程中,各个实训基地分布较散,各个专业的实训基地缺乏互动和联系,在资源的共享性上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及举措

1.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构建共享型专业实训基地。

在学院现有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以体现先进性、生产性、综合性、开放性,规模化的原则,对特殊教育专业群的各专业技能实训进行分析与梳理,以“特殊儿童远程观测与教学观摩系统”、 “微格教学与研究中心”为纽带,构建校内外实训体系相结合的共享型特殊教育实训基地。

2.“立足校本、面向社会”。

有计划的通过校内和校外培训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高超、能满足实训教学与科研工作需要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在校内开展师资队伍培训班,每年选派部分实训教师到校外培训、参观交流、学术交流、企业实践,更新职教理念,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弥补实训指导教师的不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项目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双师型”师资培养平台,使实训基地建设为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为提高学校、康复中心、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服务,为面向社会开展相关职业资格培训鉴定认证工作服务。

3.以特殊儿童远程观测与研究中心、微格教学与研究中心为桥梁,构建教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立足校内教学实训场所,以特殊儿童远程观测与研究中心、微格教学与研究中心为桥梁,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加强校内实习等教学环节和校外教育教学实习见习一体化的联系。为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训练、教学观摩、考核鉴定服务,为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为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幼儿园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诊断、评估、行为分析、咨询、个别教育训练计划制定等服务,使实训基地成为教学研一体化的中心,成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园合作的桥梁、社会服务的基地。

参考文献:

[1]吴国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117-118

[2]卢兵.抓住核心内涵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