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艺术教育和美术学

艺术教育和美术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07 10:21:00

艺术教育和美术学

艺术教育和美术学篇(1)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美术教育专业;困境和对策

在我国的师范教育中,将美术教育专业中艺术设计作为课程设置与内容的改革新成果。我国高校对美术专业的设立已经有了很多年的探索,关于美术专业艺术教学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其中也还存有一些缺失。就现在高校的教学具体情况出发,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提供一些方法,争取让日后美术教育专业的艺术设计教学能够越来越好。

一、美术教育专业在艺术设计中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1、轻理论、重技能

和传统的教学就所不同的是,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甚至于艺术类的所有教育都存在轻理论重技能的缺陷。可是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是离不开理论基础的支持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美术设计不能仅仅是一个模仿练习,而是对于艺术设计素质的全面培养,这是模仿练习中无法完成的。高校中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忽视,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课程的枯燥让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还有就是学校不科学的课程设置,也让理论教学进程缓慢的原因[1]。

2、不够科学的课程设置

美术教育专业中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并没有被很好的落实。在进行课程的设置时,一般院校采取的方法就是借鉴名校中的设计课程。但是,学校与学校实际情况的不同会让教学出现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除此之外,教学体系的残缺也会让课程显得非常单薄和不理想。

3、不够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

设计专业和美术教育的结合必然会让课程增添许多特色之处。可是相关的美术教师却存在不知道该如何而去教的问题。依照现在的高校教学情况来看,在美术教育专业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形成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还是以旧思维进行课程的讲解,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换句话说,教师注重的依旧是设计专业知识的讲解,并没有在其中加入美术教育的内容,让课程不具备特性与师范性。

二、在美术教育中专业艺术设计的教学对策分析

1、对课程设置加以改革,发展特色性教学

一项课程的开展,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所以对于课程的设置一定要符合学生具体学习情况。艺术设计本来就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2]。对于此类课程的设计必须既有科学性又有一定的艺术性。所以,在进行专业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时,要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在其中也可以选修一些广告学和传播学的课程。对于学科之间的教学和交流也要不断加强,这是为以后综合性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艺术设计所涵盖的部分有很多,比如印刷品、美术、广告等等。高校也可以根据当地对人才的需求,来选择自己办学特色,这样也能促进性学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

2、改变教学组织的形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导位置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的主导一直是教师,学生只能被动听课,但听课效果却越来越差。尤其是在艺术类的课程教学中,学生必须成为课堂的主体,将教学理念与情感相结合。这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消除对课程的抵触感。对于课程中理论课程的学习也应该是逐步渗透的,不能将一整个知识点以“满堂灌”的方式全部倒出,应该科学合理的分配到每一节教学课堂中,将知识进行有机的分解,按阶段完成阶段性任务,从而让学生能够完成学习目标。而对于美术教育的融入也是不能少的,教师也应该定期组织学生课堂,让学生自己成为教师,教师在最后给予点评和指导,让学生能产生实感,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

3、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艺术设计的最终源泉就是创造力,这也是高校设置艺术设计课程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让学生形成一种“问题意识”,有了想要问问题的冲动,才会在生活中细心的发现无限可能。除此之外就是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3],和艺术设计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基础知识为联想提供了源泉,提供了思想,引导了学生在教学中产生新灵感的发挥。当然,对于学生再设计中的创造也是要给予鼓励的,这也是形成自我风格的重要一步。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进行美术教育专业的艺术设计教学时,要将现存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探索,找到更好的方法让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进而能也能将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加以解决。我相信,专业艺术教学与美术教育的融合一定会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好。

作者:杨晓莹 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斌.基于创新型CG人才培养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软件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23):158-159.

艺术教育和美术学篇(2)

(天津科技大学团委 天津 300222)

摘要:界定并分析了美育及艺术教育的概念和关系,得出艺术教育是美育下位的概念且属于形式美育范畴的结论。在分析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艺术教育要发挥基础性作用、发挥形式美育作用以及发挥形式美育向实质美育过渡的促进作用三个方面探讨了艺术教育美育作用的发挥途径。

关键词 :高校;艺术教育;美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31-04

作者简介:信欣(1987—),男,河北唐山人,硕士,天津科技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党的政策提及美育最具体的一次。寥寥数字不仅对美育进行了准确的定位,也为教育系统改进美育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之所谓定位准确,是因为《决定》将美育定位为素养教育、通识教育,而非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定位为以人为本位的情感教育,而非以技术为本位的知识教育。换句话说,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大背景下,新时代党对美育的定位是以一种基础性教育的形式来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即在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规避利诱、净化内心,在齐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召唤下,立德树人,成功成才。高校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在时代主题的指引下,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美育作用能否发挥、如何发挥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美育与艺术教育的概念及二者关系

(一)美育

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包括艺术美、自然美、技术美、旅游美等多个方面,且广义范畴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学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由此可见,美育是一种超越性、综合性的教育,对其他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几种教育形式都有某种程度的涵盖或包容。

(二)艺术教育

学者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它是培养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教育。而这一概念所提到的审美教育是指教育者借助审美媒介所开展的审美活动,其内容是具有审美价值、能够满足主体审美需求的审美媒介,其实施方式是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审美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而非理论知识的灌输。

(三)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从二者的概念中不难看出,美育与艺术教育都遵循着“由认知到创造”的教育逻辑,即遵循着促使受教育者主动接触,具备鉴赏能力,形成价值体认,进而实现艺术再造这种逐级提升的教育过程。但是,从二者的定义来看,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下位概念。

首先,广义的美育是具备渗透性和广泛性特点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既可以通过教学双边活动达到受教育的目的,也可以在工作、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进行自发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艺术欣赏或艺术再造。相对于美育,艺术教育虽然较之专业知识教育略显宽泛和随性,但是艺术教育更多地还是通过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特别是在学校环境下,艺术教育很大程度上应归为显性教育范畴。

其次,从美育的概念来看,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只是美育过程中不同层级的几个阶段,其最终任务及最高目标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价值和理想境界的能力。这一目标也与《决定》中的美育定位相吻合。而艺术教育更多的是通过艺术媒介为培养受教育者的能力提供方法和途径,较大程度上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审美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最终目标的一个基础性步骤。

再次,美育可分为形式美育和实质美育。所谓形式美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审美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而实质美育则是以形式美育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由此不难看出,艺术教育尚处于形式美育的阶段,《决定》对美育的定位是要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命。

高校艺术教育现状

如前文所述,在高校教育情境下,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目标的必要和基础性步骤。艺术教育对于培养高校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促进形式美育向实质美育的过渡与飞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在形式美育阶段的现状事关其作用的发挥。

(一)高校艺术教育定位模糊不清

导致高校艺术教育定位模糊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源于人们对艺术教育的不当认识,另一方面源于艺术教育或是美育本身未如其他教育那么明确具体。

当前,对于艺术教育,国家层面似乎与学校层面和个体层面产生了认识矛盾。国家高度重视艺术教育,自1989年即颁布《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并相继出台《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2000—2010年)》、《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文件,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各地区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等工作也相继开展、渐趋成熟。而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当前有72%的学校设立了艺术选修课程,但仅有10%的学校开设了必修课程,且多为211重点大学。在开设的艺术课程中,选修过两门以上课程的学生仅有8%,还有37%的学生未选修过任何艺术课程。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可以说,从国家到个人已基本认同了艺术教育的重要程度,但是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艺术教育以及美育本身就具备综合性、超越性的特点。诸多研究表明,美育对于其他各育的发展,艺术教育对于思想品德、专业学习、创造思维的培养均具有促进作用,而正是由于艺术教育这种通识教育而非专业教育、素养教育而非职业教育的特征,使得其定位不如德育、智育、体育那么明确,其地位不如德育、智育、体育那么重要,毕竟社会的发展需要政治可靠、品德高尚、专业深厚的人才,而艺术教育和美育对于意识形态和专业知识的教育作用是间接的,因此出现了政策方针青睐有加,而实际效果未尽如人意的矛盾现象。

(二)高校艺术教育目标尚未实现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艺术美的教育,其目标应当包含面向全体在校学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方面内容。而就目前来看,这两大目标尚未有效实现。这一问题在中美艺术教育的对比中更加明显。

我国高校的艺术活动多倚重校内艺术团体,特别是具备艺术特长生招生资格的学校,其专业艺术团既可以承担校内文化活动,又是校外艺术展演比赛的主干力量。换句话说,国内高校的艺术教育多追求艺术教育成果的展示,而忽略了艺术教育的过程,从而使艺术教育的受众面大打折扣,背离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艺术素养的初衷。而在美国,学校更加重视全员参与艺术活动的各个环节,在这种艺术教育氛围中,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表演者,既完成了活动任务又实现了自我修养的提升。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的艺术教育多将注意力集中在意识养成方面。艺术教育陶冶情操、激发情感的功用变相等同于实施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于此暂不评价此种做法的优劣,但是仅仅发挥艺术教育辅助德育的作用,而忽视其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本质内涵以及对其他各育的支持作用实在有失偏颇。而美国将艺术教育视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艺术更多地被视为自我认知和创造思维的源泉。通过艺术教育,学生艺术素养有效提升,认知创造能力不断增强,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均有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对艺术教育作用重视不足

艺术既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往往是一个时代对人们所奉行的主流价值观的升华结晶,抑或是一个阶级出于执政需求所依靠的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而艺术无论是发挥何种作用,其形式都有别于社会中分散的间接经验学习或是课堂中抽象的道德说教,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专业人士的思考与设计,将一个时代、一个阶级的主流思想有意识地转化为借助艺术传播媒介或艺术传播者本身能够传达的形式。所以,艺术既具备有意识的课堂教育的特点,也能起到类似于人们在社会中积累经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艺术的这种特性以及艺术教育对德育、智育的间接性作用,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视其所应发挥的作用。而这恰恰是当代实质美育所追求的、其他各育和教育手段所不具备的渗透作用。

其实,艺术教育的教育中介是一个时代、一定人群所奉行的主流美学价值观,艺术教育之所以得以存在,其传达的艺术理念、艺术作品、艺术形式必须符合这一时代人群的审美观念。而当艺术教育通过对审美媒介的传递、剖析、讲解,使得受教育者感受到了艺术的本源、理解了艺术创造者的思想、掌握了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受教育者定会将艺术的感召力与自身的创造力相结合并应用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使艺术教育由学校泛化至社会,将个人的审美修养传播给其他受众。但是,艺术教育这种作用的发挥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受教育者参与艺术教育的主动性和欣赏艺术、利用艺术的认知深度必须依靠一定的教育手段才能实现,而当前高校对艺术教育作用的重视程度和实施手段还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艺术教育美育作用发挥的途径

《决定》关于美育目标的提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如前所述,艺术教育的综合性、超越性、间接性等特点导致了人们对艺术教育认识深度、重视力度和参与程度的不足。换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艺术教育具备上述若干特点,才使得艺术教育向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教育领域渗透成为可能,从而使受教育者掌握审美能力,从基础的艺术鉴赏上升为创造性的艺术再造,在审美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将艺术结晶再次渗透到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实现人文素养普遍提升的目的。这就需要高校艺术教育正视当前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一)切实发挥艺术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艺术教育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必须依靠其渗透性的特点,进而实现艺术教育与美育的一致性,即对个体综合素质和其他教育形式起到支撑和辅助作用。艺术教育既然作为美育的下位概念,那么艺术教育在教育领域的身份也必然是通识性教育和养成性的教育。当前,高校艺术教育迫切需要一个准确的定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人们对艺术教育作用的正视,并且要祛除急功近利的心态,切实发挥艺术教育面向全员的养成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规格需求的提高,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大势所趋。素质是个体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而艺术教育先天所具备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无疑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相契合。1987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博士关于裂脑的系统性研究为艺术能够促进右脑发展、进而促进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提供了生理学支持。此后的诸多研究也表明,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大脑的健康和健全发展,而大脑的发展恰恰是个体发展的生理基点,同时也是德育与智育、智商与情商发展的生理基础。

正确认识艺术教育的作用是意识层面的第一步,艺术教育的渗透性特点也就相应地决定了它无法像其他教育形式那样具备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高校对艺术教育的态度就应该是注重长效、厘清比例。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出了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呼吁,任何教育形式都要以“授人以渔”为第一要义。特别是艺术教育更要以培养审美习惯、传授审美能力为主要任务。而这一任务目标的实现,就需要高校将艺术教育教学进行规范化,避免教育教学的随意性。艺术教育与基础学科教学、专业学科教学的结构关系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切实发挥艺术教育的形式美育作用

形式美育属于广义美育的范畴,是指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可以说,高校中的艺术教育,其目标、任务、作用均与形式美育相一致,艺术教育同时也是高校环境下进行形式美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知识如同积木,相同的知识经由不同个体会在其大脑中搭建出不尽相同的意识结构。这就要求艺术教育要把握两大原则:一是所选的艺术教育中介要具有代表性;二是将艺术教育中介以及艺术教育各个环节进行拆分细化,将最本源的艺术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

《决定》中提到了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而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如何选取审美媒介。美的本质是人们主流价值观的体现,经典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长期传承、备受推捧,必然是符合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因此,艺术教育要为学生选取极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媒介,在培养和塑造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同时完成对人类文化的认同和体验。但是,经典的作品,特别是传承时间较为久远的艺术作品往往其艺术本源、创作背景、创作手法等艺术精髓并不能被当代人所理解,这也使得人们觉得艺术与生活存在距离,向往艺术又望而却步。艺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理应也能够将审美媒介的艺术内涵向学生细致传达。艺术本源的介绍会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艺术本身就来源于生活,进而激发其观察美、认识美、探索美的意识;而生活之美的点滴呈现,必然要经由艺术家的独特思维得以结晶升华,在剖析艺术精髓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不同时代、不同结构层次的人们体认艺术家的创作手法,也能够让学生深受启发,运用自身的个性特质形成有别于他人的创造素质。

总之,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细致具体的讲解剖析是艺术教育在形式美育阶段所应达到的教育效果,这对于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切实发挥形式美育向实质美育过渡的促进作用

《决定》中所提到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说是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所追求的更高目标。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关怀,而《决定》中所提出的这一美育定位已属于实质美育的范畴。形式美育向实质美育的过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基础以及形式美育的主要途径需要从引导性、实践性、广泛性、规范性上下工夫。

学生审美素养的塑造是其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当前,高校的艺术教育要艺术课程、艺术实践、文化活动三轨齐头并进。首先,艺术教育要发挥其引导性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将人类长期积累的艺术知识以间接经验的方式高效概括地传达给学生,使其具备理论基础。同时,艺术课程也不能拘泥于说教,而是要利用学校优势、地源优势、政策优势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优秀艺术作品和艺术团体的机会,使学生感官获取与原有知识结构相结合,从而引导和激发学生提升艺术素养的动机。其次,艺术教育要注重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为目的,为学生提供参与艺术交流、进行艺术实践的平台,拉近学生与艺术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对艺术的一时热情逐渐成为对艺术的爱好和习惯。再次,艺术教育还应将其影响范围扩大至课堂之外,通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受教育者提供展示机会,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打造艺术氛围,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艺术教育中来。最后,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受众群体的不断扩大,艺术教育要从目标、内容、师资、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地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并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

综上所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提法将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成为美育和艺术教育的指导性纲领。高校艺术教育应当在国家、学校、个体共同重视并共同参与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其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作用,切实完成形式美育任务,并为形式美育向实质美育的过渡和飞跃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4-01-27.

[2]李莉.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

[3]赵赟.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4]周芳.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5]魏娜.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艺术教育和美术学篇(3)

论文摘要: 高校艺术教育正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国家素质教育体系中彰显出来,事实证明,艺术教育在教育方式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适应力、想象力,以及使他们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都有着极大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报告要求将美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这是党和国家第一次正式将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并且强调了其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艺术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加强美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继续深入做好高校艺术教育,现就艺术教育,特别是高校艺术教育以及相关问题与同行交流。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概念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注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高校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为大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舞台,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没有艺术教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不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就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特征

1、情感性。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培养为主要目的之一。它首先激发人的情感,然后波及理智,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情感交流包括艺术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双边的交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沐浴艺术的光辉,体会艺术的丰富审美情感内涵。艺术教育的情感性使它对人的影响具有渗透性和穿透力,而且细致、久远。

2、形象性与生动性。艺术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形象性与生动性,这使得它能激话人的艺术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感染人、影响人。人们在观赏艺术作品时,原有的观念会无意识地被激起、被改造、被升华,从而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特点也极大地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作用

1、艺术教育话动可促进专业知识的提高。获得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最直接目的。但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专业技能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是以文化素质为基础的。中国有句古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雅优美的音乐能帮助学生开启智能,发展形象思维。绘画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提高空间想象力。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话动使学生的个性逐步得到完善,发展学术文化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2、艺术教育话动可促进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从教育目的来看,政治、历史知识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社会发展的方向;哲学使人思维深刻;文学艺术能培养深刻的人文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提高表达能力等。文化素质对人才其他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通过艺术话动可以从情感、意志、品质、作风上陶冶大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

3、艺术教育话动可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对人的情感有着很强的激励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时期创作的革命歌曲、歌剧对推动中国革命斗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98年中国发生的特大洪灾,全国军民奋勇抗洪,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许多高校抓住这一题材,通过创作歌曲、表演话剧、舞蹈等形式再现军民抗洪的英雄形象,使大学生深受感动,彰显了艺术教育的巨大魅力。

4、艺术教育话动可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健康的艺术教育要心智和技艺并举。艺术教育能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娱乐人的身心,使学生消除疲劳,焕发精神,增进健康,促进学习。长期参加艺术话动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增进人际交往,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丰富的教育实践证明:经过艺术熏陶的学生容易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善于调适自己的情绪。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发生的概率小。

二、当前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技能训练误区

这是对大学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狭隘化的理解,目前,仍有许多高校的管理者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认为艺术教育就是艺术技能教育,就是“学着唱唱歌、跳跳舞、看看电影……”。这种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狭隘理解导致了艺术教育实践的盲目与非理性。艺术教育包括艺术技能教育和技法训练.但决不等同于此。艺术教育是综合了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让学生获取基木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思想与审美欣赏、评价能力的过程。大学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精神情操、文化修养、综合素质和人生态度的教育。如果把艺术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理解为仅仅是技法训练的简单综合,放弃其特有的净化心灵、提高精神境界的功能,那么,大学艺术教育也就丧失了它的木质,走入误区。当前,由于受我国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影响,艺术教育发展为艺术技能教育的“惯性”继续影响着高等教育领域,表现为用专业艺术教育技能来对学生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看重艺术竞赛成绩,以艺术奖励评价艺术教育效果等等。这种艺术教育专业化的倾向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应试教育”的变种形式。李岚清曾指出过,艺术教育不是艺术技术教育,不能只是教学生弹琴、绘画、唱歌,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艺术素养。客观地说,那种专业化倾向的艺术教育只是“狭隘”的“艺术”,与艺术教育的目的有着根本的不同。

(二)非艺术化误区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大学艺术教育等同于或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和智育话动,认为“艺术育人”或“寓教于乐”就是把艺术当成一种德育的媒介和益智的手段,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开启学生智力,以至于把艺术教育纳入了德育和智育的轨道,导致了大学艺术教育缺少艺术特点的非艺术化现象。这种现象是与国家的艺术教育政策和艺术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的。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是对客观真理的形象化的表现,是另一条达致真理的途径和工具;认为艺术能“寓善于美”,能把道德训诫和伦理信条用一种生动有趣、富于美感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使受教育者更乐于接受,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种片面认识反映到艺术教育观念中,就会过多强调艺术教育的“辅德、益智”的功能,而无视审美性、艺术性这一艺术的本质特性,无视艺术教育的审美享受、健全人格、提高境界等方面。这种传统观念和做法已成为大学艺术教育中的一大误区。

三、完善高校艺术教育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观念

美育是独立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具有自身独特发展规律的整体,它具有自身特殊的教育目的和价值。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融美于心灵”的作用,艺术作品可以使人产生美感,愉悦,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陶醉,潜移默化地使心灵升化。艺术教育是情感教育,艺术教育是用美的艺术作品来教育人,其教育过程就是学生对美的感知过程,使学生处于对美的感受和感动的能动的激情状态。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艺术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理智,而且影响到他的情感,因此,艺术有助于培养信念。”越是依靠情感为基础,信念越是坚定,所以艺术在道德教育中才起着这么巨大的作用。高尔基则说得更具体:“人们爱听悦耳而有旋律的声音,爱看鲜明的色彩,爱把自己的环境改变得比原来更好、更美。艺术的目的是夸张美好的东西,使它更加美好,夸大坏的——仇视人和丑化人的东西,使它引起厌恶,激发人的决心,来消灭那庸俗贪婪的小市民习气所造成的生活中可耻的卑鄙敞耀。”这说明艺术教育的作用是通过影响情感实现的,它与通常的摆事实、讲道理的理性教育形式不同,甚至有时艺术教育引起的作用比后者更大。艺术类课程以其直观、生动等特点,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相得益彰的方面,又要重视美育的客观规律性,凸显艺术教育的独特规律,逐步探索完整的美育体系。

(二)建立科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笔者认为,首先,要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各校实际,设立1-2门美育或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如《大学美育》、《美学原理》、《艺术概论》等。同时保留目前的选修体制,将艺术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一个类别,供大学生选修。其次,在艺术课程类别上,要尽可能覆盖音乐、影视、舞蹈、美术、戏剧、文学等几大艺术门类。在课程层次上,应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在课程形式上,则应多样化,体现学校特色和个性。如理工科大学可以多开设艺术与科学互相交融的课程如《数学与音乐》、《科学与艺术》、《数字艺术》等,综合性大学则可以开设文化底蕴雄厚的课程如《艺术哲学》等。当然,还要狠抓课程体系寻找相应的师资。同时,也要加强公共艺术教师的交流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第三,公共艺术教育要而向全体学生,艺术教育应该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了让普通学生亲自感受艺术的魅力,可以尝试开设多门艺术实践课,如钢琴入门、手风琴演奏、数码摄影、吉他演奏等,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开办更多的艺术实践话动,如艺术比赛、艺术知识讲座、艺术展演话动等,使师生广泛参与、各方面普遍受益。

(三)提高艺术课教师的素质

首先教师专业基础要过硬,人文知识要丰富,要善于将艺术知识与人文知识结合起来讲解。还要注意教学方法灵活,讲求针对性,注意激活课堂学习氛围,以达到艺术欣赏课的最佳效果,另外,任课教师还应科学、正确地选取教学内容,选用优秀的规范的高质量教材。学校要成立公共艺术课教学研究机构,负责制订教学计划,审议教学内容,开展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尔基,论艺术,高尔基论文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艺术教育和美术学篇(4)

中国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不应是“日本模式”或是“美国模式”的生搬硬套,而应是吸取了西方“创造表现主义(creativity)等美术教育理念,以及西方基础美术教育实践经验下的以中国民族文化资源为主要素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实现“以美术学科教育为中心,兼顾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对之施行审美等一系列显示美术独特属性的教育,使学生能力获得提高,内在品质得到完善的美术教育目的。为此我们应当在以民族工艺美术为素材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以及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等二个方面进行探索,以尽快形成中国特色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全面配合素质教育的推行。

1.以民族工艺美术为素材的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为例,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深厚的人文资源,民间艺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苏州及南通的蓝印花布、刺绣、剪纸、面人彩塑、糖人、泥塑、风筝、纸扎、漆画、漆艺、木雕、木偶、刻砖、刻砚、竹器、丝毯、扎染、玩具、戏曲脸谱、紫砂陶器、年画、草编、竹木根雕、绗缝布艺、编织等等。可以说民间艺术是资源丰富的艺术宝库,为我们特色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2.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

在引入“民间艺术”作为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时,应当重视课程的教学方法手工制作艺术的教学,教师必须手工演示作品的制作过程,通过口说手示的方式传授技艺,学生则在动手制作以及贯穿始终的大脑形象思维过程中,同时得到手、眼、脑的协

调训练。但是这种民族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方法,与中小学生心理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及中小学美术课时少之之少,有着较难调和的矛盾,幸好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上的高度发达和普及,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解决矛盾的丰富教学手段和先进的多媒体平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中的普遍运用,将必然起到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扩大课程知识容量,吸引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的作用。为取得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满意的教学效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协调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高校美术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现代教育技术专家共同携手合作。

二、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

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直接为中小学输送艺术教育人才,尽管不处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第一线,但实际上是整个美术教育改革链条中的最重要环节,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动机。艺术教育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者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学校美术教育责任重大,理应是艺术教改的急先锋。我们应当积极调整教育方向,摈弃陈腐观念和以“纯美术”基础教学为主导的陈旧教学模式,更新观念,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配合教育部艺术教育改革。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必须重新审视我们多年来的办学理念,必须要有革新旧有美术教育秩序的勇气和气概。

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应率先调整课程结构,并对手工制作艺术课程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首先,应从发掘整理本地域乡土民间艺术人手,精拣手工制作课程素材,把本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工艺美术改造成师范美术教育课程,并形成均衡合理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群结梅其次,应投入力量研究手工制作艺术的“课程开发”与“课程教学法”。中国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丰富多彩、资源十分丰厚,把这些课程都导入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无论是课时安排、师资人才、教学设施、还是课程结构显然是现行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当前不可能做到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开发和教学的方法,即给学生一把开启祖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门的“万能钥匙”,而不是一大串钥匙。同时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应该在成功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在新课程开发设置与教学等方面积极指导并配合中小学手工艺术课程的创立与教学,并为中小学美术教学提供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

艺术教育和美术学篇(5)

【关键词】美育/中国美育形态/转换

人类早期的美育大多借助于原始的综合艺术。在相当长的传统社会里,美育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教育。但是,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实践方式,从总体上呈现出美育逐步独立、越发纯粹的趋势,更展示出中国美育传统形态现代转换的历程。

(一)美育是乐教。

从美育的实践形态来看,中国上古时代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教是传统美育最基本的存在形态。由于诗歌、音乐在上古教育中的地位较为重要,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诗教、乐教。孔子说,人生的成长进步之教育大多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人们把中国古代的美育称为乐教,主要是由于乐是早期中国艺术的母体,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岳),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艺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岳)者,乐(洛)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注: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见《沫若文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86页。)。可见,古代美育的乐教形式具有鲜明的情感和趣味性。

当然,古代的美育——乐教绝不只是形式上的情感性,它的形式是一种蕴含着深厚浓郁的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的有意味的形式,社会关怀是古代美育形式的最高指向。孔子教其弟子常常“鼓瑟击罄”,但是它的趣味教育的核心则在于“仁”字,所以他又说“里仁为美”。孟子说“充实之为美”,所关怀的也是人的道德境界的完善。所以,古代的乐教,又称为礼乐教育,礼为本,乐为体,乐只是礼的手段与途径而已。《乐记》说,“乐者,通伦理者也”。由此可见,作为古代美育的乐教,是一种以社会的道德关怀为内核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另外,古代美育——乐教在形式上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交叉性,还具有杂糅性。所谓交叉性与杂糅性是指古代乐教既与其他教育交合而成,而且乐教之中也常含有非美育的成分。格外令人关注的是,六艺教育不是艺术教育,也就不可能是美育了。六艺教育中,乐与书是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礼是伦理教育,属于德育。数是数学教育,属于智育。射与御则属于技术教育。由此可见,古代的“艺”至少有两层意思,即“艺术”与“技艺”。古代的六艺教育,既重视艺术教育,也注重技术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礼”,当然是不可分离的,而且必须置于六艺之首。显然,古代美育——乐教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逻辑学上的指称,而是以一个简单的概念蕴含着一种运动的复杂的内在意义的逻辑形式。

(二)美育是美术教育。

当美术教育取代传统美育的乐教的时候,美育的内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尽管称美育为乐教的时间之长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社会,“艺术教育”的概念则到近代中国社会才出现,而且与“美育”等概念几乎是同一个时期诞生的。然而,称美育为艺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则从根本上显示出由传统美育向现代美育的变迁。这一时期,在保存中国传统的乐教形态的情况下,西方的素描、写生、钢琴、歌剧等艺术形式,也进入了中国教育领域,它标志着中国美育现代形态的全面形成。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今社会转换的时期,尤其是晚清到民国初期的中国学术界,美学与美术、审美和艺术是不分的,所以美育与美术教育、艺术教育也基本通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二点:一点是由于西方人的aesthetic既有美学也有审美的意思,而且西方人在阐述“aesthetic education”所指涉的通常就是“art education”(注:尤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德国法兰克福1985年版,第45-50页。)。另一点是中西融合与古今转换,使中国人在许多新的概念形式面前还处于适应时期,一时还不可能得到明晰的理解与运用。所以,人们曾经把美育首先看成是美术教育。

(三)美育是心灵教育。

1889年,约瑟·海文的《心灵哲学》称美学研究的感性为“感受性”;1898年前后,人们已较为广泛地接受了西方的新思想和新知识,不仅主张政艺分离,事艺分离,(注:康有为:《奏开学校析》,《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而且还认识到美育的主要价值在于“辅翼道德,涵养性情”(注:康有为:《大同书》,《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但是在概念形式上仍称美育为歌乐和乐教。

1901年,蔡元培的《哲学通论》称美学为审美学,称美育为情感教育,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美育形式的内在意义。现代中国学人指称美育为美术教育略早于艺术教育。1907年,梁启超说:“美术的功用,是把那渐渐坏掉的胃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收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明白这种道理,便知美术这个东西在人类文化系统上该占何等位置了。”(注:梁启超:《美术与生活》,《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页。)他还说:“美术所以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生发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从求真入手。”(注:梁启超:《美术与科学》,《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初版,第8页。)

王国维则认为,“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者,必其物之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后可;易言以明之,必其物非实物而后可。然则作美术何是以当之乎?”(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他又说:“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家教也。”(注:王国维:《去毒篇》,《王国维文集》第3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1912年,鲁迅先生著《拟播布美术意见书》,认为美育即美术教育,这里的美术教育显然是包含动态、静态等所有艺术形态在内的美术教育。(注: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47页。)

1921年,蔡元培还称艺术美育为美术教育,其中的美术也指动、静两类艺术和兼两者之特征的舞蹈艺术。(注:蔡元培:《美术的进化》,《蔡元培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9页。)直到1936年甚至更晚一些时间,还有人把美育理解为“美术教育”,还是与“美感教育”并立的以教技术为目的的一种美育样式。(注:陈之佛:《谈美育》,《学识》,第1卷1期,1936年5月。)把美育看成由美术教育和美感教育组成,对现代美育的分类研究来说显然是一种贡献,但是,从美术教育概念的取用来说,又体现出现代美育传统具有一种强大的后滞力。就美育概念的使用来说,早就有人提出过不同看法。1921年,《美育》月刊主编吴梦非就学术界对美育概念的运用问题提出了批评。他说,在学术界“除了曾经专门研究美的学问,像蔡孑民几位先生以外,对于美育上往往起一种误解,有人说美育就是美术,亦就是艺术,亦就是美学。这种误解虽然不值作者一笑,但是我们提倡美育的人,亦应该解释解释清楚,使一般人才可以知道研究的路径,亦可以知道各人的责任。”(注:吴梦非:《美育是什么?》,《美育》,第1期第3页,中华美育会1920年编。)由于吴梦非等人的批评,学术界对于美育、美术教育等概念问题很快便作出更为恰当的清理和界定。

(四)美育是情感教育。

在人们普遍地指称美育为美术教育的时期,艺术教育的功能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早在1922年,梁启超便指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握了。艺术的权威,是把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他,令他随时可以再现,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阈里头,在若干时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注: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2页。)此时,已将美术与音乐、文学并列。由于当时文学的地位比较显赫,所以现代人也有将文学与美术合称的现象。他们说:“若夫最高尚之嗜好如文学美术,亦不外势力之欲之发表。希尔列尔(席勒)既谓儿童之游戏存于用剩余之势力矣,文学美术亦不过成人之精神的游戏,故其渊源存于剩余之势力,无可疑矣。”(注:王国维:《人间嗜好之研究》,文中希尔列尔即席勒,王国维赞成席勒的观点,认为艺术美育是一种自由的游戏。)

艺术教育和美术学篇(6)

人文文化艺术是关注人类生活面貌、社会现象、自然状况的一种艺术形式,重视对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道德、尊严、文化传统、自由平等以及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的研究。在美术教育中,人文文化艺术是美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美术教育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因此,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审美价值水平的提高美术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人文文化艺术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其实施势必会促进学生审美价值水平的提高。

(二)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在美术教学中的人文文化艺术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这就使得促进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树立。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文化艺术教育是对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化的培养,在具体教育实施过程中能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四)有利于人文文化艺术的传承人文文化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重要艺术文化,包括人类生活、社会、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文化艺术教育是对人文文化艺术的有力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美术教学中人文文化艺术的缺失

美术教育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实现人性得到发展和完善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促进学生对人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丰富的人类社会,是对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在我国现代教育体制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但就我国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在很多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美术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强调技能学习,忽略了情感和文化体验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美术专业知识的培养,过于强调美术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就严重造成了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失衡,对学生美术学习有着严重的制约作用。美术是人类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是一门充满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学科,只有在对学生情感体验和艺术修养进行全面培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保证学生能够通过美术的基本专业知识和绘画技能将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完美的表达出来,实现美术教育的意义。

(二)强调教师讲解,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培养美术教育中强调教师讲解,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培养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在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的问题上。目前,许多院校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已不能适应我国现代教育教学体制下对于美术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就目前我国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多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采取的是接受式教学的方法,主要强调教师对于知识技能的讲解和示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造成学生个性化培养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只限于机械性模仿的层面上,完全无法体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大降低了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重视专业培养,忽视了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美术教育是一门相对较难的艺术类学科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灵活性和多元化,使得教师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只能从知识和技巧上考察学生水平,而无法从实质上实现对学生综合艺术水平的培养和评估。这也是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之一。因此,许多老师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将美术看成一门独立性特殊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有效结合和联系。这就导致了美术教育内容的失衡,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的缺失,严重影响美术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对美术艺术的感悟和理解,制约着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

三、在美术教学中人文文化艺术教育的渗透

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措施,对于充分挖掘美术教育的内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但由于目前我国美术教育仍存在许多不足,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尚未能得到全面实施推广,我们有必要制定有效的战略措施,以保证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对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对策分析。

(一)加强教师人文素养,深化人文意识教师作为美术教育的教育者,是影响美术教育的关键因素。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课程教学对于人文精神的体现。美术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学习,从根本上深化人文教育的意识,并不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将人文文化艺术教育渗透到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因此,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要求美术教师必须明确现代美术教育教学体制的要求,以人为本,加强人文意识和素质的学习,重视对美术人文文化艺术的教育。

(二)加强与学生生活的结合,增加人文文化内容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和经历是美术教育中指导学生美术学习的基础,直接关系着学生美术学习的质量水平。在学生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了解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术艺术的价值,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因此,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要求,美术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增加关于人文文化艺术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类、社会、自然进行细致地观察,感受周围事物的美好,体验人文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实现学生素质的综合培养。

(三)加强学生艺术修养,提升文化理解力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教育,是通过对感性和理性、智力和实践能力、艺术和科技等多方面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是美术教育价值的实现。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学习水平,使得学生对人文文化艺术中历史、社会、自然、生活等等因素与美术艺术之间的关系有深层次的理解,提高艺术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艺术底蕴积累的方式实现人文文化艺术教育。

(四)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美术是对人类情感的完美表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人类情感交流和表达的艺术形式。因此,美术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拥有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美术的形式对内心情感进行宣泄和表达,以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保证人文文化艺术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措施。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审美和情感理解的能力,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对人文文化有足够的理解,从而增强对人文文化艺术的热爱,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目的。

(五)注重人文文化背景,实现教学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展进程。用美术这种艺术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因此,美术教学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必须将人类文化作为背景基础,发展多元化文化,通过将美术与文化密切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美术水平。

(六)注重学科结合,促进协调发展美术这门相对特殊的艺术类学科,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强调对学生自由思想的塑造。但美术教育并不是独立的,由于其自身人文特性的存在,使得美术教育的范围也扩展到了美术自身领域之外,与其他学理科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因此,人文文化艺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必须注重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将多门课程进行综合性、相融性的系统性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美术学习的特点和多样性,重视对人文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研究。

四、结语

艺术教育和美术学篇(7)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指出,要把素质教育作为各级各类院校共同遵守、共同实施的基础和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把美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强调指出,在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一)大力开展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艺术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进而化为一种美的意识,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达到完善和谐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对思想教育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艺术是美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启迪人、感染人的巨大力量。同时,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为人们喜闻乐见,它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受教育者得到启发,受到感染,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艺术作品中所塑造的具有高尚情操和崇高道德风范的典型形象,能够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推动。

(二)大力开展艺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审美能力

随着人类外在的物质生活的发展,人们对内在精神生活的审美艺术、审美需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具备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力,才能创造出丰富优美的物质和环境。比如音乐,它所凭借的艺术手段是通过有组织的音的流动来塑造形象,可以直接不断地传达出音乐家的审美体验,进而给听众以直指心灵的感受。例如,德彪西的《月光》是描写月亮的音乐作品中的佼佼者,他用舒展的、明朗精美的旋律,轻柔、奇妙、暗哑的音响效果,细腻的和声色彩变化,描绘出月夜的绝妙景色。听这样的音乐,不能不说是一种美的享受,而同时产生的情感共鸣又势必使欣赏者产生美好的想像与联想。

(三)大力开展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李政道先生就曾指出,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国民艺术素养的水平往往是该国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与该民族的人才艺术素养往往是成正比的。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要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入手,艺术是一个民族原创精神的源泉。

(四)大力开展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这包括书本知识以外的很多方面,且有很大一部分是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艺术教育可以使这种潜移默化更具好的效果。如在学生中搞即兴演讲,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考察学生的综合基础知识,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自信自强意识,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演讲这一艺术的魅力。不同形式的艺术可以多方面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全方位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以平和的心理状态来看待世界,以成熟的心理素质来应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树立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自我意识,积极地投入到火热的工作和生活中,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作为的人。

二、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艺术教育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艺术教育得到不断加强,人们已开始注意到高校艺术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但是,仍有一些院校的管理者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且对艺术教育的了解具有片面性:一是某些高校仍然不重视艺术教育在美育乃至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只是实施智力教育为主,片面追求考研率,这仍是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作怪;二是看似重视却另有目的:虽然开设艺术类课程,但并不对全体学生,只面对部分学生,为了学校的“门面”,抓部分学生参加艺术类比赛,为的是拿名次;三是虽然重视艺术教育,但对其定位不准确。即没有把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手段,而是以专业化的要求对待教学,使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走向专业化培训,起不到实施美育和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四是从范围上看,把“艺术教育”只作为学校的任务,学校又把“艺术教育”当作几节艺术类课程的任务,把“艺术教育”理解得太具体,使其范围渐趋缩小,达不到真正的艺术教育效果。

(二)缺乏明确的艺术教育目标

高校的艺术教育目标是国民素质教育而非专业教育,立足点不在于培养学生如何去作画或演奏乐器,而是着重向大学生讲授艺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如艺术史、音乐美术鉴赏、电影评析等,让学生掌握欣赏、辨别和批判艺术的方法,了解不同艺术形式与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使他们在成为有艺术修养的观众或听众的同时,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也得到训练和强化,从而健全心理结构,塑造完美人格,尽快提高创造性智慧。当前,由于对高校艺术教育的目标不明,指导思想理解不准,全国又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所以普遍存在着教学安排的随意性。这表现在:首先,没有把学校艺术教育当作审美活动。或者没有突出其艺术特性,把它等同于艺术知识或美学知识的传授,即当成了智育的一部分;或者过于强调它的艺术特性,把它等同于艺术专业教育。其次,没有把学校艺术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或教育内容不具基础性;或只重视提高不重视普及,面对的不是全体学生;或培养目标没有兼顾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的培养,只重视了其中某一方面素质的培养。

(三)缺乏艺术教育的个性指导

从近年来对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整体艺术人文素质令人担忧,并且由于生源地的不同,相同年级的学生,艺术知识水平不一、层次不齐,且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学生各个年级,为授课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师的讲授增加了难度。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基本上采用大班讲座的形式授课,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调动,多个层次的学生“齐头并进”和“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自主个性,学生被动接受,抹杀了他们对艺术教育的兴趣,从而使这门课程流于形式。

(四)缺乏高素质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当前,高等院校从事艺术教育的专兼职教师,数量普遍不足,素质偏低,部分来自艺术院校或艺术专业正规科班出身的教师,虽然对专业知识相当精通,但知识面不够宽,对所在院校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研究不深,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院校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来讲授艺术知识,授课只是对自己在艺术专业所学知识的拓摹,使艺术课缺乏灵活、幽默,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另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在教师年龄的梯次结构、职称的合理搭配、专业的有机补充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

三、新形势下高校艺术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高度重视艺术教育

高校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专业艺术院校和艺术专业教育以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为目标;而作为美育和素质教育主要实施途径的高校艺术教育重在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艺术素养。高校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艺术教育包括艺术课程、课外艺术活动、校外艺术活动(包括社会艺术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按照生态式教育理念,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应该实现以上诸方面的整合,只有实现以上诸方面的协调运作,学校艺术教育的理想效应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学校一定要把具体的艺术课程的开设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立足点,如果抓不好学校艺术类课程这个根本,无疑有些舍本逐末,但同时又要放开手脚,充分利用课内(包括必修艺术课程、选修艺术课程)、课外、校外以及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才能开展得有条不紊。

(二)打通门类,科学整合教学资源

当前,高校艺术课的开课时数非常有限,而艺术门类又相当丰富,该讲授的内容很多,逐门开课是不现实的,即使作为选修课,每人所选科目也不过两三门。在这种状况下,整合艺术内容以实现浓缩与优化便是可行的做法。这样做并不是对多种艺术门类知识、技能的剪贴拼合,而是要遵循艺术规律,寻找不同艺术门类的相同点、结合点。现在,教育部正在试行的艺术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运用的正是这一原理。该标准倡导的是“综合艺术教学模式”,即艺术课的教学以单元的形式展开,每学期包含若干个有一定联系的教学单元,每一单元中的多个课题围绕某个人文主题形成有机的联系。贯穿每一单元的明线是人文主题,学科的知识技能则作为隐线由浅入深地渗入到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中。

(三)开展“对话式”艺术教育

运用“对话式”教育理念,在师生关系上,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在互动中共同提高。通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可以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当学生体会到被老师和同学们所尊重、所重视的时候,其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充分发挥出来。运用对话,师生之间的艺术活动达到了互动,教育效应不仅是对预设目的的验证,还有可能达到一种自由、超越的境界,教师也会在这种挑战中获得一种超越感。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科学合理地使用先进的视听教学设备与电脑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通过视、听、触等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促进艺术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促使信息技术和艺术课程的整合。其次,在课堂之外,艺术教育部门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广播电视系统等现代大众媒体将课堂教学的范围延伸开来,给各级艺术教育部门的艺术教学工作提供良好借鉴,也给没有机会进入艺术教育课堂的一切艺术爱好者提供学习的方便条件,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这也是对整个社会艺术教育的有力推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