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发展经验

农业发展经验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18 15:24:14

农业发展经验

农业发展经验篇(1)

传统农业的地力养分维持机制

在数千年的农业实践中,我国传统农业并没有化肥的生产与使用。在人口密度高、人均耕地少的条件下,实现了连续进行作物生产的同时,还达到“地力常新壮”。我国传统农业的地力养分维持机制较多,主要有几个方面。

农业内部物质的循环利用传统农业是一个没有废物产生的系统,几乎所有的副产品都被循环利用。例如,骨头、羽毛、秸秆和粪便通过堆肥回田,旧房子的泥砖也是良好的肥源,剩饭剩菜饲喂禽畜后过腹还田。烧饭剩余的草木灰也被用作肥料。

外部物质的收集利用在传统农业中,也收集外部物质用于农业,例如,鱼塘的淤泥每年挖起来用于附近的农田,在靠近农区的江河中挖河泥、河沙用于改造农田,海边的贝壳、山上的石灰石、钟乳石、硫磺、村边的树叶和草都会成为被收集的对象。

绿肥生产与利用我国早在1750年前就懂得通过种植绿肥作物来达到肥田的目的,使用的绿肥包括绿豆、红花草等。农民还用小麦和大麦压青[5]。

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我国的农业从春秋战国开始就由休耕制进入连作制。合理的耕作制度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维持土壤肥力的重要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垄作方法。在公元前89年汉代就有在同一田内实行位置轮换的“代田法”,还有集中管理田间小区的“区田法”[3]。目前,在南方实行的耕作制度主要是以水稻为主的稻田一年多熟制。这种耕作制度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在季风环境下,水稻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有机物分解速度,提高固氮蓝藻等固氮生物的固氮能力,水稻和旱田的轮作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稻田还可以实行稻鱼、稻鸭混养系统。北方以种植玉米、小麦、棉花为主,实行禾本科和豆科作物的间种、套种、轮种。明朝末期的《农政全书》中记载了杉树与粟、麦实行林粮间作的种植方式。

粪肥的循环使用传统有历史记载表明,我国甲骨文时代就有象形文字“屎”,说明在商朝就有开始使用粪便的实践[3]。进入战国时期,农业从休闲制转向连作制,使得农家肥使用相当广泛。查阅先秦诸子文献可以发现有文字记载“粪田”。比如,韩非子在《解老》中记载:“积力于田畴,必且粪溉”[3]。同时在《说苑•建本》中提到“孟子曰:人知粪其田,莫知粪其心。粪田莫过利苗得谷,粪心易行而得其所欲”。由此可见,在秦汉时期就有将人厕和猪圈设在一起的实践。文献中“囤中熟粪”的表述,说明当时已经有堆沤加工的农业实践[3]。关于使用方法的介绍,包括有作种肥、基肥和追肥的记载,可参考《氾胜之书》中记载的“骨汁、粪汁浸种”的方式。到明清两代,煮粪方法和混合肥料的制作方法发展成熟。徐光启提出了煮粪,此法是把粪放入锅里煮沸,牛粪加上牛骨,人粪要加人发。徐光启还发明了蒸馏法,即烧酒法,取其馏水用之,煮粪肥力同“金汁”,馏水则同“百倍金汁”,锅里熟粪再埋一两年,又是金汁。在《国脉民天》中记载的混合肥料的制作方法是:“大黑豆一斗,大麻子一升(炒半熟碾碎),石砒细末五两,上好人、羊、犬粪一石,鸽粪五升。将上拌匀,遇暖和时,放缸内封严固,埋地下四十日取出,喷水晒干,加上好土一石,再拌匀”[3]。施肥提倡的“三宜”分别是“时宜、土宜、物宜”。“时宜”中提到春夏秋冬四季用肥之道,“春宜人粪、牲畜粪”,“夏宜草粪(堆肥)、泥浆、苗粪(绿肥)”,“秋宜火粪”,“冬宜骨哈、皮毛粪之类”。“土宜”是指“土宜者,气脉不一,美恶不同,随土用粪,如因下药”。这说明施肥前要考虑土质,根据土壤质地用肥事半功倍。“物宜”阐明作物适宜的肥料以及搭配使用方法,比如粟宜用黑豆粪、苗粪,蔬菜宜用人粪、油渣之类[5]。传统农业习作方式一直沿袭至今,并且深深影响现在农村农民的农事行为。人粪尿是我国农村一直以来普遍使用的肥料。主要的使用方法有3种:经过一段时间粪坑发酵后,直接用于目的作物作基肥及追肥,比如农作物和果树等;另一种方法是变成堆肥使用,通过与作物秸秆堆沤发酵产生堆肥,一般用作基肥;还有就是将人粪尿直接用于鱼塘养鱼。20世纪80年代初之前,城镇的人粪尿通常全部运回乡村使用。在广州,进城拉粪的农民每逢中秋等节日,都会为户主送去芋头、番薯等农产品以表感谢。而且在武汉、北京等地于1949年前还形成了由粪商经营的商业化运作模式[6-7]。

传统农业的有害生物控制技术

害虫控制技术历史上,控制蝗虫注重治本,实行对低洼积水的蝗虫繁殖地进行落干来清除。小麦椿象可以通过种植芥和种麻来驱除,还可以用芥末拌种来防治[8]。水稻害虫的防治通过冬天清除田边杂草,以减少越冬虫数。还可以通过混合施用烟梗与草木灰或在稻根斜插烟梗来实现。稻叶蝉和稻飞虱的低龄阶段,在无风的傍晚,通过水面加少量油,抖动植物使虫落入水中。用蚕粪作基肥或用芝麻渣作肥,可以减少稻田虫害。防治稻田螟虫可以用芥子油或石油涂于茎叶,或用芸薹菜的水浸出物灌于稻株中。用灯光或火诱捕飞蛾。稻田养鸭、青蛙、鱼,有利于减少虫害。棉花通过与水稻轮作,或者积水过冬可以消灭虫害。防治棉田的地老虎幼虫可以通过翻耕暴露,令天敌捕食,还可以用火诱捕成虫。为了引诱棉田害虫,种植时每25行棉花种5行玉米,并于成熟前烧毁玉米,以清除被诱捕的害虫。甘蔗种植前用温水浸种,可以去除虫卵,苗期可以通过石灰硫磺水浇根除虫。蔬菜地种植百部,可以驱虫。蔬菜虫害防除还可以使用苦参根和石灰水,或桐油与粪水混合物。果树螟虫用杉木塞洞可以使虫死,也可以用硫磺烧之。在种树时,置大蒜和甘草与根下,可以防虫。柑橘果园放蚁防虫,“种花先养蚁”以防虫。芝麻挂树上可以避衰衣虫。在冬至后的寒冷季节,使用鱼腥水浇果木可以使虫落地,减少来年虫口[9]。

病害控制技术水稻病害防治可以通过减少施肥和中耕后落干一段时间来达到目的。夏季插秧后,使用石膏可以减少死苗。为预防麦类黑穗病,用盐水选种或澄清的木炭水浸种1d或温汤浸种5min,还有换地种植等办法。棉花通过与水稻轮作减少病害。

杂草的防治办法人工中耕除草是传统农业最常用的方法,也可通过施用松、柏、钩吻、食芹、桂花、芝麻、蚕沙、羊粪、石灰、牡蛎等来减少杂草[10-11]。为了减少新垦地的杂草,明代朱国桢的《涌幢小品》记录到:“开荒时,先种芝麻一年,后种五谷,盖芝麻能败草木之根”[12]。

鼠鸟害的防治技术用假人驱赶鸟,用胶粘鸟,用水覆盖稻种防鸟。用黄鼠狼、猫、猴、蛇等捕鼠。养松鼠驱赶家鼠。用牛粪涂箩筐装米可以防鼠。

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农业中的系统构建

“三才”和“三宜”思想“三才”思想是指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思想。如《荀子•富国》中写道“: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齐民要术》中提出“,上因天时,下尽地利,中用人力”,“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三宜”思想是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13-14]。《农书》中指出:“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功倍矣。”

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荀子•王制篇》中提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鳄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战国时期的《逸周书•大聚解》中记录夏禹的禁令是“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实践在北宋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介绍了养羊和养鱼结合的例子,在清代《常昭合志稿•卷48轶闻》中描述了一类种养结合的系统:“凿其最佳为池,余者围以高塍劈而耕之,岁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架以梁为笈舍,畜鸡豚其中,鱼食其粪易肥;塍之上植梅、桃诸果属;其于泽则种菰诸蔬,皆以千计。”在珠江三角洲,从16世纪初就形成了著名的基塘系统,并逐步扩展。到18世纪由于蚕丝贸易的发展,使该地区的桑基鱼塘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残剑多”的现象[15]。

传统精华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的启示

农业发展经验篇(2)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河南江西湖北考察时强调指出“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深加工为龙头,以市场需求为坐标,不断拓展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就一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回良玉副总理在吉林考察时也明确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绩与经验

(一)有力促进了优势产业集聚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攻方向。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加工,按照加工要求建设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基地,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2004年,在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种植业5.2万个,带动种植面积近7亿亩;畜牧业3.3万个,牲畜养殖量6.7亿多头,禽类养殖量近70亿只;水产业8397个,养殖水面5000多万亩。农业产业化与区域发展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优势产业集聚:沿海地区形成了优势水产品、园艺产品产业带,中部地区形成了粮棉油等优质专用农产品产业带,西部地区形成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带,龙头企业对优势产业带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与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壮大了主导产业。特别是畜牧业,发展最快、产业化经营程度最高,已成为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2004年,畜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6%。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壮大了第一产业,而且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二)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有力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目前,主要有三种带动类型: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通过合作与联合,带领农民开拓市场。2004年,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组织中所占比重为43.6%,58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直接和间接辐射带动农户4000多万户。二是专业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为农民提供了农产品交易平台,直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2004年,专业市场所占比重为9.3%,实现农产品交易额8662亿元。三是中介组织带动型。中介组织有效地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运销服务,密切了产销关系。目前,中介组织所占比重为36.4%,组织数量比2000年增长87.1%。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行业协会逐步建立,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四)有力促进了农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了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业整体素质。一是龙头企业成为组织标准化生产的重要载体。目前,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0%通过了国家或国际有关组织的质量、环保、安全卫生等管理体系认证,有的还建立了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标识和可追溯制度,组织和带动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二是龙头企业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者。通过建立研发机构,自主开发和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三是龙头企业成为品牌战略的实施主体。不少龙头企业努力创立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具有特色的名牌产品。

(五)有力促进了农业对外开放

五年来,各地按照中央的要求,从当地实际出发,加大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力度,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坚持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运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各地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多形式、强带动的原则,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将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物质装备、生产技术等要素导入农业领域,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素质。

(二)坚持把维护农民利益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首位。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与农户互助共赢,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各地按照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不同产品的特点和要求,积极探索不同的利益联结方式。

(三)坚持把促进经营主体协调发展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中介组织是纽带,基地农户是基础。妥善处理好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协调发展,整体推进。许多地方在发展产业化中,既抓龙头企业、又抓基地农户和中介组织,发挥各自功能,形成有机整体,促进良性发展。

农业发展经验篇(3)

澳大利亚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是一个以农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等农产品。农业生产优势和条件得天独厚。一是人均土地资源多。国土面积7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00多万,农业人口约80万,约占4%,农牧业用地约4.8亿公顷,人均农牧业用地约27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3公顷,高居世界前列。二是土地资源条件好。澳大利亚有1/3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1,3的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土地平坦、肥沃,有一定的降雨量,适宜生产小麦、水稻、大麦、甘蔗、棉花等。三是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采用大型农机整地施肥,飞机直播和喷药,联合收割机收获等,使得主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基本实现机械化。四是政府重视程度高。专门成立了农林渔业部,管理全国的农业、林业、渔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并通过提供优惠贷款或赠款、补贴等措施全力扶持农业发展。

二、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一)农牧业发展产业化。澳大利亚非常注重组织引导农牧民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改善品种,改进品质,优胜劣汰,实施技术创新。如在牧草的种植、牛羊鹿的养殖、畜产品的加工和出口等环节,做到了布局合理,环环紧扣,产业链越拉越长,农产品多次加工、转化、增值,并实现了与同际市场接轨。

(二)农牧业生产机械化。澳大利亚主要以农场为单位来组织生产,规模一般在400至500公顷,每户分别养殖牛、羊200头和2500只左右。自然放牧草场一般每l0年播种一次,每年需施肥2至3次,如需改良品种,则播期缩短;专门收割用作干草饲料的草场,每年播种、收割一般3茬左右。草场耕翻、牧草播种、施肥、除草、收割、捡拾、打捆、挤奶、剪毛等各个环节都使用机械来完成,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三)草场管理科学化。澳大利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坚持走生态之路,力求对自然资源准确地分析、科学地规划、合理地利用,保持农田、森林、牧地和水体在一定的比例,防止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例如国家在重点发展畜牧业的进程中,特别注重草场科学化管理,要求农场主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品种,定期测算出不同区域、不同地块牧草的产量,再根据牛羊的食草量,计算出草场宜放牧头数和放牧时间,进行科学轮流放牧,时刻注意和监控牛羊的饲养量与草产量的平衡,避免过度放牧而使草场退化,保持了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服务农业体系化。澳大利亚农业服务是以合同制来实现,广泛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农田基建、农产品运输等环节。其本质是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利用现有农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发展生产,并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实现产学研三结合,产供销一条龙、贸丁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如各农场的剪羊毛作多由专业的剪毛服务队承担;许多农场的大型农机作业如耕翻土地等也由专门的服务组织完成;农作物畜禽和牧草种子有专门的良种繁育场,由科研部门负责;良种的检验、加工、贮藏、销售等形成整体,实现了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

(五)资源利用最优化。澳大利亚从农业布局到具体技术措施都围绕着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进行,建立了一整套土地信息系统和法律体系,通过土地管理机构来保证私人的土地使用符合国家的政策,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大力采用喷灌、地下渗灌和滴灌技术,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推行适宜的耕作方法,在麦茬地放羊,以羊粪肥田,利用豆科植物实行麦豆轮作,平衡土壤营养成分,推广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效果显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

三、农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是依托有限的土地资源,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给养,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都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尽可能减少农药、化肥等的使用量,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治理环境污染、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等,在农业生产上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所谓现代农业就是利用现代技术、装备,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业的高产出、高效益。澳大利亚在农业集约化发展上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我们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也要坚持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从农业内部挖潜,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农业竞争力。

(三)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农业业产业化经营。澳大利亚农产品加工数量占农产品总量的80%以上,农产品多次加工、转化、增值,产业链越拉越长,特别是畜产品70%以上用于出口,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路子。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进一步探索创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经营体制,用股份制将各农场、加工销售企业结成纵向一体化发展经济的产业链,规范行为,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新的运行机制,有效解决分散农户进入社会化大市场等最基础性问题。

(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完善政府支持农业的制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澳大利亚在支农发展方面都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通过提供优惠贷款、补贴等手段扶持农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安全饮水、农村道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拓宽强农惠农政策扶持范围,抓好落实,推动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五)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澳大利亚的农业是完全外向化、市场化的农业,所以,澳大利亚的农业结构是随国内外市场需求而不断调整的,国内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在经济全球化Et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建设现代农业也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调整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效益。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供求关系变化,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结构,突出地缘优势,重点发展高效农业,区域特色农业,形成一场一品,形成具有自己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澳大利亚农业生产效率高,竞争力强,主要归功于科技的创新,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因此,我们要用好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广泛推行农业机械化生产,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和综合经济效益。

(七)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重视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及各州均设有就业、教育和培训部,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由政府出资,行业推动。农民培训的费用由政府投入,各有关大学、职业学校等承担培训任务。农民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接受一次以能力为基础的培训。国家还将教育培训评价指标纳入“全国能力标准”,保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都能达到行业的知识技能要求。通过坚持不懈的培训,澳大利亚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中有1/3达到大学文化水平。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大对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职业教育、岗前培训等方式,使他们掌握1~2门专业技能,进一步打造高素质的农业队伍,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巴西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

一、巴西建设现代农业的背景

巴西是一个农牧业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沛,这使巴西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高、品质优。巴西国土面积851万平方公里,人均可耕地面积达26.25亩,实际利用耕地面积7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土地利用率低,还处在“拓展土地开垦”的阶段,发展潜力极大。农业是巴西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7年,巴西农产品出口额达670亿美元,农业总产值占GDP的35%左右,其中畜牧业产值约占农业生产总值的40%。2007年以来,巴西的大豆和豆油出口总量超过了美国,名列世界第一。巴西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糖、乙醇、咖啡、桔汁和烟草出口国。总的来看,巴西发展现代农业前景极为广阔。

二、巴西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政府加大了对仓储、灌溉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对修建仓储和农村灌溉设施的企业提供政府低息优惠贷款。政府还投资50亿美元实施“东北部百万公顷灌溉计划”,并优先发展农村交通,以降低农业生产和运输成本。此外,政府和私营企业联合在东北部半沙漠地区建立了10个综合开发基地,重点研发热带经济作物,为落后地区的农业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是巴西振兴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之一,它与“巴西农牧技术推广公司”一起具体负责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在全国设有约3000多个技术推广站,拥有2.3万名职工。20多年来,该公司向社会推出科研成果一万多项,如大豆品种改良、稀树草原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根瘤菌育种技术、固氮新技术、生物工程胚胎移植技术等,为推动巴西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巴西还成功研发出一系列开发稀树草原和半干旱土壤的新技术,增加了农业用地面积,增强了农业发展潜力。

(三)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近年来,巴西政府从本国国情发。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在小麦、玉米和稻米等粮食作物基本满足本国需求的基础上,大量压缩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改从圈外进口以补内需缺口,鼓励全国大中小农场顺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将腾出的土地用于扩大大豆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优先发展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大、利润高的农产品,并在价格上予以扶持。既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又便广大农场主得到了实惠。

(四)强化农业开发及有关政策。巴西绝大部分可耕地尚未开发利用。为此,巴西政府早在1970年就制定了全国一体化的农业开发计划,走靠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发展道路,主要是扩大经济地区边界,开发利用地广人稀地区的可耕地,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

1.加大农业投融资力度。一是设立地方开发银行和特别基金,增加开发区的资金供应。1997年以来降低了对作物贷款的利率,并拨出lO亿美元贷款,其中20%用于生产,80%用于基本建设投资。二是在国家进行投资的同时,利用财政刺激的办法鼓励私人向落后地区投资。三是加速改善开发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和基础设施,实行“北方农产品出口长廊建设计划”和“北部地区灌溉计划”等。四是利用外国的资金与技术加速开发。在利用外资方面,日本、美国是巴西最大的合作者,近年来以色列也加大了在巴西的投资。

2.信贷、价格和税收政策。在巴西境内设立合资合同的企业,享受巴西国民待遇,在信贷、价格、税收政策上一视同仁。农业信贷有种植、投资和销售等三种,其发放的基本依据是土地种植面积、农业产值、农业生产率和现代农业水平。信贷构成分为两类,即政府信贷和商业信贷(分别占10%、90%)。政府规定,农业信贷年利率最高为i2%(一般市场信贷利率为25%),对中、小生产者在利率上实行优惠,分别为9%和6%,并对农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政策。巴西法令还规定,土地利用率在90%以上、占地25公顷以上且居住在农村的地主可免土地税。

(五)大胆引进外资和技术。巴西政府注意保护和引导日本对巴西农业的传统投资,大力引进日本技术和人才,在巴西稀树草原地区实现了大面积农业用地开发和规模性生产。此外,积极引进以色列的农业灌溉技术,扩大东北干旱地区的水浇地面积,有效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并在该地区建起一大批大型农产品出口基地。

(六)推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农工联合企业是目前巴西农村工业的主要经营形式,巴西农工联合企业的具体经营形式有三种:一是工业资本家购置土地,直接投资从事农业生产,为自己的农业加工企业提供充足可靠的农产品原料供应,二是扩大土地所有者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土地所有者掌握着由农产品生产到制成品销售的商品转换过程,他们经营的农业企业与自产的农产品原料紧密结合,为自产原料进行深加工。这类农村工业称为“资源型”.是将原料生产、工业加工和制成品销售三者合为一体的农工综合企业。三是政府机构与本国私人资本或外国跨国公司联合,建立大型农工一体化联合企业。这类农工企业拥有充足的农业资本和现代农业技术装备,集约化程度高,生产力水平也较高,其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农产品加工业构成一体化生产。

(七)强化农业合作社作用。目前,巴西在全国各州均有农业合作社,其主要职能是: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经营管理咨询、人才技术培训、包装运输和销售出口服务;协助农户调整生产结构,降低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的流通成本,提高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合作社本身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一个向社员提、供、销及市场信息一条龙服务的经济联合体。目前巴西约有4000个合作社,其中农牧业合作社约有2000个,农牧业合作社的产品在巴西对外贸中所占比重很高.

三、巴西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

(一)生物技术应用广泛。巴西于20世纪80年代制定了国家生物技术计划。日前,巴西在农业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并广泛运用。1983年巴西将抗生素卡那霉素的密码基因植入烟草,取得了转基因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1999年,巴西大豆思索基因技术成为成熟技术,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目前,巴西已有2000多种转基因植物进行大面积试种,基因控制的品种有大豆、玉米、马铃喜、番茄、棉花、菜豆等;基因改良的品种有西瓜、大白菜、胡萝卜、水稻、苹果、花生等。

(二)创汇农业形成规模。巴西重视外向型创汇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仓]⋯~-/a邑力很强,出口以经济作物和肉类为主,巴西农牧渔业产品出口额约占全国总出口额的29%,出口量最大的是咖啡、蔗糖、柑橘、可可、大豆、棉花及肉类。大量的农产品出口不仅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经营效益,而且形成了品牌优势,使巴西农业质量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

(三)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巴西在开发资源的同时注意加强生态保护。用大面积的国土植树、种果,一方面保护植被,另一方面从果木中获得长久的回报,如柑橘的生产量占世界的一半;通过种草保护生态,而草养牛效益颇丰,牛肉产量居世界第三,年出口牛肉创汇8亿美元,巴西的绿色农业也已经起步,且市场前景看好。最近,政府出台了有关鼓励小农户进行绿色农业生产的法令,并提供低息贷款予以支持。目前已有农户开始试种蔬菜和芸豆等,主要利用有机肥料,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在实现优质高效的同时,也较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四)鼓励和扶持出口农业。一是鼓励农产品出口。政府对农产品出口无限制,出口完全按市场法则办。全国40%1~4J大豆销售通过订单,在播种时已有了订货合同。巴西建立了全球农产品销售信息网,农场主借助现代通信工具,对全国甚至全球的大豆行情了如指掌,较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二是发挥农业行业组织的作用。全国农业联合会是农业生产者自行组织的民间机构,在州、市都设有分支,职能是自下而上收集农场主对农产品贸易的意见,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二是政府的后盾作用。巴西政府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议、进行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等方式,消除国际上针对巴西农产品的贸易壁垒,从而保证了农产品的出口。

(五)农业合作化程度高。巴西非常重视推进农业合作化,农业部和各州都建立了支持合作化的机构,负责制定鼓励农业合作化的政策和发展计划,特别是帮助落后地区的农民成立小型合作社,井将所有农业生产链都组成合作社。巴西的农业合作社大多成立于20世纪60~70年代,大部分社员都是中小农场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少合作社已成为集农牧业产品生产、加工、仓储和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产业集团。

以色列的现代农业

以色列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45%国土是沙漠,干旱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5%以上,可耕土地不到20%(约640.5万亩),曾被视为不适合发展农业的国家。然而今天,以色列却成为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先进的理念、发达的技术,使以色列在利用2.2%的农业人口养活720万国民的同时,还成了欧洲主要的冬季蔬菜进口基地。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以“科技立国”的以色列创造了令全球瞩目的“沙漠奇迹”,成为世界上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典范,尤其以先进的沙漠温室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享誉世界。

一、以色列现代农业概况

尽管自然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以色列的农业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农业产量几乎每10年翻一番。2003年,全国大刖作物的产值为2.23亿美元,蔬菜、水果产值为7.06亿美元,花卉和观赏作物的产值为2.7l亿美元,新鲜农产品的产值达20多亿美元,而新鲜畜产品的产值更达34亿美元。以色列家禽饲养业的自动化程度很高,除了使用自动拣蛋机、自动喂水、喂料机外,还采用了禽舍环境自动控制系统,能够自动监控禽舍的温度、湿度、供水、采光和通风等,家禽的繁殖、饲养和鸡肉加工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动化。鱼种培育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每年每立方米的水可以生产多达500kg的鱼。以色列养牛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14%,从繁育、饲养到牛奶加工基本上都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实现了生产自动化。以色列每头奶牛年均产奶量达到1万升,其中霍夫丁奶牛每头平均年产奶9220kg,最高达1.8万kg,居世界领先地位。

二、以色列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

(一)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兴农。自然资源匮乏决定了以色列必须走高效农业之路。以色列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研,每年投入约8000万~12000万美元用于农业技术开发,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色列国际合作项目的1/3是农业项目,每年有3000多名农业专家应邀到国外讲学.60多个国家组织技术人员到以色列培训。

1.做好节水文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色列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人均的1/3,由于淡水资源匮乏,以色列把水视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以科学用水为基本国策。以色列议会于1959年颁布了《水法》,对全国的水资源进行统一开发管理,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水政策、发展规划、用水计划、供水配额、水土保护、污染防治、废水净化、海水淡化等工作,力求使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在严格淡水资源控制的条件下,以色列投人重金开发相关技术节约和发掘水资源,各种节水技术不断被创造了出来,使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目前己经达到95%以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农业灌溉用水从建国时每亩533.3吨节约下降到目前333.3吨。加大使用循环水的力度。以色列是世界上使用污水净化灌溉最成功的国家,年使用处理污水达3亿吨,使用污水比例为世界第一(大约占污水总量的2/3)。海水淡化也是以色列水资源开发领域发展迅速的高技术产业,2005年海水淡化厂的总产量己达4亿吨,海水淡化后的生活使用水经净化处理后也用于农业灌溉。为鼓励农业经营者多使用二次净化水,以色列对净化水实行低廉价格,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各种废水对土地与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有利于土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以色列的农业灌溉技术经历了大水漫灌、沟灌、喷灌和滴灌等几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是农业节水技术的一次大飞跃。滴灌技术的发明及其发展,是以色列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以色列对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最大贡献。目前,全国已有80%以上的灌区采用滴灌技术,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80%以上,水的最高利用率可达95%。滴灌不仅大量节水,而且可以把化肥从灌溉管注人到植物根部,同步实现了化肥“精准”浇灌,节省化肥达到50%左右。与其它灌溉方式相比,滴灌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节水、节肥。二是能使土壤保持良好的通气性,降低土壤的盐化程度,减少杂草生长;三是在灌溉时,农民不必守在田间,可同时从事其它农业生产,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可减少农药的用量,从而降低耕种的生产成本。现在,以色列每年都推出新的滴灌技术与设备,从滴灌技术中又派生出埋藏式灌溉、喷洒式灌溉、散布式灌溉等其它灌溉方式。

2.大力发展沙漠温室技术。20世纪中后期,以色列积极实施“沙漠绿洲”计划,通过植树、种草、引入或发掘水资源和滴灌、无土栽培等手段改造沙漠,积极扩展耕地面积,使沙漠的环境、气候、生态得到改善,用智慧让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瓜果之乡。以色列充分发挥高科技优势,大规模建设现代化的温室,用于种植蔬菜、花卉、瓜果等,目前沙漠温室已占全国农业用地的35%左右。温室内采用无土栽培,并采用精准农业技术,利用各种传感器实现了对农作物生长的24小时全程监控,棚内温度、湿度、灌水、肥料供应全部实现计算机自动调控,从而实现对植物温光水气肥的调节,达到最大的增产目的。目前,以色列“无土玫瑰”年均产量可达每平方米150枝,“无土甜椒”产量达每亩6500kg,“无土樱桃番茄”每亩3500kg,“无土大西红柿”每亩1.5万。苹果、樱桃、油桃、杏、葡萄等也大量采用无土双倍篱壁式栽培技术,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这种无土生产方式既无污染又节约土地资源,具有可持续性。

(二)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加大农产品出口力度。以色列着力推进农业企业国际化经营,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农产品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业的增值能力和出口比率大幅提高。农产品出口额从1950年的2000万美元增至2006年的20.5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有以下几种:

1.种子。以色列蔬菜良种畅销全世界,每年种子出口额达3千万美金。在欧洲,40%的温室种植的西红柿使用以色列开发的种子商在不少国家,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8%。如以色列的海泽拉公司,每年仅番茄种子在中国的销售量就达到3~5吨。

2.反季节果蔬。以色列根据沙漠地区日照充足、冬季气温高的特点,大力发展反季节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利用温室技术,使一些夏季生长的花卉在冬季生长开花,打“时间差”,在隆冬季节采摘出口到欧洲市场。目前,他们生产的反季节产品畅销欧洲,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厨房”。目前,其出口的大宗农产品是主要鲜花、蔬菜、柑桔等,其中鲜花出口量位列世界第三位。

3.滴灌技术等农资设备。以色列的农业灌溉技术设备畅销全球。如以色列著名的NETAHM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国际上著名的滴灌设备大型企业。除在以色列本土设有4家设备工厂以外,还在美国、中国等20多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产品销售和服务遍及70多个同家和地区,年产滴头300多亿只,销售额超过2亿美元,占全球灌溉设备市场总销量的70%。现在,以色列滴灌设备厂商每年都要推出多种新产品,所生产的灌溉设备80%用于出口,包括滴灌设施的农资出[1年销售额达l5亿美元。

农业发展经验篇(4)

关键词:山东农业;改革发展;基本经验

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并取得显著成效,对基本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探讨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对策,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 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锐意改革与探索

山东省历来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所有改革发展措施都坚持了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的根本路线。在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基础上,顺应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锐意改革,对于不利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制度积极进行改革,对于不适合农业发展的政策积极进行完善,使农业改革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把维护和保障农民利益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以来,山东省所有农业改革发展措施,都紧紧围绕增加农民物质利益展开。例如,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赋予农民生产经营自和剩余索取权,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生产决策和物质利益问题。进行税费制度改革、实行农业补贴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等。

(三)市场化取向改革贯穿始终并为农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进行市场化取向改革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是始终贯穿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条主线。所有农业改革发展措施都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来设计和实施,无不体现了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要求,并推动了市场化取向改革深化。市场化取向改革,反过来又为农业改革发展不断提供动力、注入活力。

(四)尊重客观规律,各项改革发展措施有机衔接、循序递进

改革以来,山东省深入研究和遵循农业改革发展规律.总体谋划,重点突破,有条不素地推进改革发展。各项改革发展措施既相互衔接、循序递进,又主线清晰、一脉相承,使农业改革发展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稳定性及逐步深化特点。

(五)善抓典型并依靠典型推动改革发展

山东省在农业改革发展中,尊重农民和基层首创精神,鼓励探索和创新,善于抓住和树立典型,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对成功典型进行宣传和推广。

二 当前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经营组织创新有待继续破题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建立起了基本符合农业特点及要求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推行,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高了农业组织化水平。但是,农业产业化也是建立在超小规模、高度分散农户经营基础上并最终受到这一薄弱微观基础的制约,难以向纵深发展。所以,农业经营组织创新还必须继续破题。

(二)农业劳动者的低素质难以支撑现代农业的建立

农业劳动力农外转移具有积极作用,但农外转移的势动力大都素质较高,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大都素质较低。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建立。

(三)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有待加强

一方面农业研究投资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只有0.2%,只有发达国家的1/10,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且不稳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虽已达52%,但低于其他发达省份。

(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需重塑

其一,县乡政府职能部门的社会化服务职能明显不到位;其二,集体“统”的服务职能也逐步削弱。其三.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明显不足,还很难承接各项社会化服务职能。

(五)财政,信贷对农业的支持有待加强

一是财政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山东省对农业的投入尽管不断增加,但仍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二是信贷投入不足。目前农户投资来自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比重很小。

三 山东省农业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进行农业经营组织创新

推行农业企业化是进一步进行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所谓农业企业化是指使农业微观经营主体逐步按照企业特点与要求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根据山东实际,推行农业企业化应按照农业微观主体经营行为企业化和组织形式企业化两条线索、在企业化经营农户、农业准企业、农业企业三个层面上展开。

具体措施:一是成立农业企业化领导机构,制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规定,二是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户企业化经营水平,三是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准企业和农业企业;四是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要素流转机制和市场。

(二)加快建立土地流转制度

各级政府要增加投入.建立土地交易场所和信息系统,积极培育信息服务、法律服务、技术经济评估等中介组织,并加强规范和管理,要建立土地登记、合同管理、土地交易,土地评估等制度,并制订土地流转管理条例;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流转中的主导作用,不得随意进行土地行政性调整。

(三)完善农民培训体系

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在技能培训的同时强化思想观念培训,并通过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一部分外出农民在学到新观念,生产经营经验、挣到钱后回乡创业;另一方面.要在思想观念、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等方面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的教育培训。要尽快成立综合协调机构,完善对农民培训机构的动态管理机制。要科学确定培训期限,增加培训内容,注重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四)加快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要在发挥现有金融机构作用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其它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领域开展业务。要鼓励在县域范围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要承认农村民间借贷行为存在的客观必然性,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和规范。

(五)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要彻底打破行政驱动型科技体制,进一步加大农业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重点领域研究的投入。要加快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一是对农业科技推广职能部门进行改造和重塑,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农业大户、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企业及中介缎织。

(六)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要在大力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省成立联合会。县,乡、村成立分会。可选择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在试点基础上进行推广。

(七)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首先要对县乡职能部门进行改造和重塑,把其改造为实体化服务组织。要大力发展民间服务组织,政府要给予引导和扶持;其次各类服务组织要围绕主导产业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再次要鼓励和引导服务组织围绕某一产业或生产经营某一环节甚至某一生产项目提供专业化服务。

农业发展经验篇(5)

【关键词】 休闲农业 日本经验 河北省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毋庸置疑,旷日持久的城市紧张、拥挤与喧闹的生活促使人们向往旷野牧歌、恬静悠闲的生活, “城市农夫”兴起,休闲农业恰好能最大限度地迎合了城市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态1。休闲农业在河北省正在逐渐成为农业中的一种朝阳产业类型。休闲农业在日本已经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已经衍生为带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日本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取得许多成功经验,为河北省发展休闲农业,带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借鉴。

一 日本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

1 兴起

20世纪60年代,日本工业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成为工人,导致农业生产萎缩,农民收入急剧下降。为解决这一尴尬局面,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也引导、扶持他们开展兼营水果、蔬菜、花卉、园艺和畜牧水产等多元化生产活动,还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农民开发酒店、餐饮、观光果园和休闲农场等非农业项目来增加收人。WWW.133229.CoM

2 热潮

20世纪70年代,日本农村地区开始出现了比较专业化的“农村观光”经营场所,大量城市居民开始走进乡村度假。20世纪80年代,日本各地农村出现了利用民间资本大规模开发乡村度假村和进行农村旅游建设的热潮,一大批可以容纳500人~1000人的大型“农家乐”景点相继建成,如北海道的“农业综合休养地”、冈山县的农业主题公园“荷兰村”等2。

3 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日本旅游休闲农业在旅行社的助动下又向纵深发展,逐渐突破以往只有观光与休闲功能的局限,进一步拓展其体验与学习功能,真正体验农事的原汁原味。进人21世纪以后,日本的休闲农业迈人了高速发展期,通过立法提出建设新农村社区和美丽乡村,促进城乡“交流融合”新生活方式的实现3,提出“绿色”旅游休闲农业概念,提倡绿色休闲、设立都市菜园等,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精品化的特点,其经营范围相当广泛,经营成效日益显著。

二 日本休闲农业的特色模式

1 特色农产品开发型

日本大分县的“丰后牛”是日本有名的食用肉牛品种之一,据称其肥嫩的口感堪称世界一流。大分县的汤布院几十年以前有很多农家饲养耕牛,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耕牛已经越来越少,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有效利用原来饲养耕牛留下来的大片草地,当地人自发开展了“一头牛牧场”运动。他们以20万日元为一个认养单位,以居住在大都市的居民为对象,开展了认养肉牛的活动,他们以当地的特色产品作为利息每年寄给认养肉牛的主人。后来这种认养活动发展为每年一度举办“品尝肥牛大喊大叫大会”。即每年秋天,饲养肉牛的农家邀请认养肉牛的主人(可以带小孩)到牧场来欢聚,现场烧烤品尝肉牛,根据抽签选出100人依次向着蓝天在噪音测定器跟前大喊大叫,把自己平常不敢、不愿说的一些心愿、牢骚、不满等喊出来,根据噪音大小、喊叫的内容是否独特有趣等评选优胜者,发奖品。奖品都是大家喜欢的当地产葡萄酒、大米、烧酒以及当地的酒店住宿打折券等实用的东西。这样的活动受到了城乡居民的欢迎,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振兴了当地的畜产业,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使都市居民能够亲近自然,还给了都市居民们一个宣泄紧张情绪的机会4。

2 “健康村”型

群马县川场村以发展“农业+观光业”为基本政策,主要靠创意与自主自立进行村落建设和发展。他们认为,要发展“农业+观光业”,离不开城乡交流与融合,为此,川场村于1981年与东京都世田谷区结为姐妹关系,由两区村政府出资设立公益性企业运营管理“世田谷区民健康村”。通过开办森林教室、农业教室、木工教室、茅草屋教室,开展山村留学活动等富于创意的活动,从自然环境、农林业、教育、文化、体育、观光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城乡交流。世田谷区民将川场村作为第二故乡,区政府经常组织区民到川场村观光旅游、购物,而川场村民则通过周末在世田谷区的各个公园、超市以及各种节庆和文化活动中举办川场村物产展示销售会,向世田谷区民提供“安全、安心”的农产品,创出了品牌农产品,扩大了销路,观光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5。

3“市民农园”型

当今日本有许多人退休后一方面向往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希望到农村从事一些农业劳动,一方面又不愿意彻底放弃都市的便利生活而整天干农活,一种满足这部分人新需求的“市民农园”便应运而生。生活在城市的退休居民可以仅仅在周末离开大都市到农村去,在大自然中种种蔬菜、大米,享受“周末农业劳动”的乐趣。

许多年轻人同样渴望了解农业、参与农业。“市民农园”通过推广和宣传,吸引年轻人租地经营,全程自己劳动、管理和收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农业、体验农业。由于供不应求,采用登记摇号的办法来确定当年的经营者,满足一部分市民的需求6。

4 “乡村老人公寓”型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国,它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进人了“老年社会”。日本的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非常重视,因此,很多老人就把接触大自然、体验休闲自由的生活当成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为适应这种需求,日本的很多乡村设有专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疗养、休闲、保健等服务的“乡村老人公寓”。在那里,可以让高龄化社会日益增多的城市银发老者获得心灵的慰籍和身心的放松。老人们在这里所获得的农趣和快乐,是其在喧闹的城市生活中无法得到的7。

三 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

河北省旅游休闲农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1994年秦皇岛成立了集发农业生态观光园区。目前,全省已开发的重点项目达到几十个,在2006年部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活动中,河北省有21家被列为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保定顺平桃花节、石家庄赵县梨花节等均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预计到2015年,河北省乡村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转移农村劳动力突破100万人,休闲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8。河北省休闲农业得以迅猛发展有以下原因:

1区位优势。由于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以城市客源为主,河北省聚集了京津冀城市圈、环渤海城市群,是我国旅游市场三大客源地之一,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周边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河北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客源。

2资源优势。河北省处于中纬度地带,幅员辽阔,土地类型多样。阜平大枣、满城草莓、昌黎葡萄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众多。

3 政策支持。为了突出发展乡村旅游业,河北省先后出台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标准》等文件,有效规范了乡村旅游业市场,促进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9。

4 城镇化的加快。随着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镇居民比例逐年提高,为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2007年河北省推动“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程,对城镇空间结构、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和环境保护等进行统筹规划,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近年来,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深受游客喜爱,但从发展现状看仍处于初始阶段,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

1 模式少,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河北省各个休闲农业项目的经营特色并不鲜明,经营项目单调,活动内容相似,创新不足。开发者的思维定势局限在很小的领域,如赏花、摘果等,把休闲农业等同于单纯的“农家乐一日游”等等。由于创意匮乏和特色不鲜明,现已造成部分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举步维艰。

2农业园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休闲农业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关系着景区的全局利益,也关系着经营户们一家一户的利益。虽然当前河北省的一些乡村以城镇化发展为目标,但接待设施落后,有景无门,加上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投入和监管,使得基础设施缺失破坏现象十分严重,极大地损害和降低了休闲农业项目原生的高经济附加体验价值。

3管理落后,小而散。河北省现有的休闲农业项目主要以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体、私营等经营形式为主。由于其内部接待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负盈亏,因而在品牌形成、科学管理与整体营销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而且有限的经营规模难以形成相应的产业化发展空间,难以形成休闲农业的发展合力10。

四 日本休闲农业发展对河北省的借鉴

1 充分发挥村委会、村民的积极作用。

不等不靠政府补贴,主要依靠自己的创意和努力开发特色产品、创设特色文化、体育、观光活动是日本各地区休闲农业能够持续开展的重要原则。因为村民更了解家乡的具体情况,能够提出切合乡村发展实际的创意。大分县的“一头牛牧场”运动正是当地居民自发组织开展的休闲农业新项目。

2 树立全新的“休闲农业”观念,拓展“休闲农业”的新模式。

目前休闲农业在河北省大部分地区还仅仅是以“农家乐”的面孔出现,展现给游人的不过是吃吃农家饭、游游乡村景。休闲农业产品多数都是质量低、类型单一的低层次重复开发,缺乏精品,重游率低。其实体验休闲农业的乐趣不仅仅是美食、美景,还有劳动的成就感,远离城市喧嚣的一份悠闲。休闲农业提供的是不同于城市生活的另外一种休闲方式。所以,日本的“健康村”、“市民农园”等是河北省休闲农业可以探讨的发展模式,特别是“乡村老年公寓”,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城市化的推进,“乡村老年公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加强河北省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与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条件,对于休闲农业来说,也是其起步的内在瓶颈。目前,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支持旅游休闲农业的生成与运行显得乏力。从日本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来看,经过不足10年的发展,就使得日本休闲农业从最初的低级状态转变成世界农业公园的典范,这一巨大发展与其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河北省当前农村公共设施非常简陋,交通不便;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村居民饮水设备以简易水泵为主。农村生活及卫生环境仍以脏乱为特征,有线电视普及率极低。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民间作坊中大量的小企业排污不达标、污染农村环境;一些排污严重的大企业迁到郊区也严重污染农村环境。很多地区已经看不到昔日乡村的“青山碧水”,出现了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倒挂的现象11。因此,当务之急,河北省应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加大投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农村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成升魁、徐增让、李琛、吴月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及其 若干理论问题》,《旅游学刊》,2005(5)

[2] 尹义坤,刘国斌,胡德胜 日本旅游休闲农业经验对吉林 省的借鉴[j]现代日本经济,2008,(2),50-54

[3] 刘平 日本的创意农业与新农村建设[j]现代日本经济, 2009,(3),56-64

[4] 品尝肥牛大喊大叫大会[eb/ol], http: //trave.l jp.msn. com /special/news/46754. 2008-08-21.

[5] 日本政府农林水产省,绿色休闲活动案例一览[eb/ol ], http: //.cn/wlb/nmrb/nb2/200911210019.htm , 2009-12-31

[9] 河北省旅游观光农业的区域规划研究 吕海萍 赵宪军 张骞 商场现代化 2006 (3)

农业发展经验篇(6)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责任制

1.1 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牧、财政、扶贫、发改等单位及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设施农业建设领导小组。

1.2 结合实际,制定文件

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蔬菜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发展设施农业的优惠政策》等。

1.3 层层制定和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

把发展设施农业列为年度农村经济工作考核指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年初下达任务,年末检查落实,兑现奖罚。并每年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农民技术员和设施农业示范户进行表彰奖励。做到了领导、责任和措施三到位,保证了设施农业的持续发展。

2 出台优惠政策及措施,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对地区经济条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如果沒有一定的投入很难产生相应的规模和效益。为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温棚、科学种植的积极性,岷县制定出台了多项优惠扶持政策和措施。

建立了设施农业专项基金,每年不少于100万元,确保对发展设施农业的投入。加大对农民建设设施农业的资金扶持力度。规定每新建一座标准日光温室,市、乡两级财政当年补助10 000元。狠抓集中育苗工作,为菜农提供种苗保障。优质的蔬菜种苗是保证设施蔬菜栽培成功的前提。引导和鼓励有露地蔬菜种植经验的农民率先进行温室大棚建设及生产示范,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辐射带动周边农民。

3 坚持统一规划,突出规模效益

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扶优扶强、突出重点的原则,制定发展设施农业工作方案和规划布局,把建设重点放在十里、清水、茶埠、梅川、秦许等乡镇,并鼓励其他乡镇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突出发展精细菜、特色菜种植,着力培育绿色精品设施农业。

实行一次性规划,逐年建设,并尽可能与原有温室大棚连片发展,从而不断扩大规模,有效解决产品销路及技术难题。为确保集中连片,各镇对农民进行了积极的引导,对规划建设区内不愿从事温室大棚生产的农户,采取了反租倒包、土地置换等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土地相对紧张的矛盾。并且县农牧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与各乡镇人员一同研究、论证,合理确定建设地点,做到交通便利、土质适宜、水电配套、无环境污染。优化温室结构,统一温室方位、间距及温室结构参数,实行环境控制,把高科技新成果应用于设施农业,提高建设质量,合理利用资源,大力提高设施农业对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设施农业生产成本。坚持以农民作为温室大棚建设的投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4 提高技术服务和科技创新意识

4.1 建立示范户

在温室及塑料大棚建设集中连片的高产高效典型示范户,在示范棚内引进试验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研究探索高效栽培模式,让农民学有样板、看有实物,推动岷县设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4.2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提高科技对设施农业的贡献率。建立蔬菜测土施肥与水分监测管理系统、主要病虫害的预测系统和综合防治的技术体系,实现适合设施作物生长的光、温、气控制及水、肥、病虫害控制的管理系统,指导设施农业生产。创新育苗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4.3 提高市场竞争力

积极引导农民引进和示范推广优质高产、适销对路蔬菜新品种,增加蔬菜单产和提高品质,大幅提升岷县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设施农业生产效益。

5 树立品牌意识,大力推行无公害生产

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是当今社会潮流,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首先,充分发挥岷县环境无污染及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条件,积极引进新品种,增加设施农业中的“名、优、特、稀”蔬菜、瓜果、花卉品种的生产比重,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增加花色,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生活需要,增加设施农业产品价值。

农业发展经验篇(7)

中国传统农业阶段,持续了近3千年,直到20世纪初期,由于工业制成品及其技术设施开始大量向农业输入,中国的农业开始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时期。尤其是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由于国际资本在中国农业经济中的渗透,再加上铁路迅速修建,进一步推进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但是就具体而言,当时农业整体生产工具的落后,经营方式落后,加上技术、种子、肥料、水利基本建设等基本要素低劣;各地江河水患频发,旱、涝、蝗灾害每年不断;农业生产主要靠的是人力(肩挑手抬)和少量的畜力,全国90%的耕地不能灌溉,盐碱、涝洼地和荒坡成片。农民完全是“靠天吃饭”;农业产量极低,亩产一般只有二、三百斤。农民吃糠咽菜和逃荒要饭、卖儿鬻女的现象相当普遍。因此,如何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力,大量增加粮食和农产品产量、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就成为当时中国农业发展、并向现代农业进军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早在30年代,当时著名的农学家钱天鹤提出了“农业与教育、科研、工业、商业、金融、贸易一体化发展的思想”,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未能有较大的发展。此后,如何发展农业的问题就成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袖思考的重大问题。

1944年8月,在与美国人谢伟思谈话时指出:“中国农民的问题对于中国的前途来说是一个基本问题,不解决农业问题,中国的工业化就不能成功。”1945年4月24日,在中共七大上又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此后,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逐步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紧接着,在6月30日的《论人民民主》中又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实施

上世纪50年代,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条毫无问题,毫不动摇。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必须实现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

1961年3月20日,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各方面支持农业,有步骤地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电气化。这是第一次将此“四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但是,在具体实施上,中央领导层对此有过争论。

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考察苏联经验和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模式。刘少奇则认为,“今天我们对农业合作社不能有过高的要求,只有在有了农业机械时,生产合作社才可能发展和巩固”。他批评当时山西省委所树立的长治集体化典型,认为这是“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只有在重工业大大发展并能生产大批农业机器之后,才能在乡村中向富农经济实行社会主义的进攻,实行农业集体化”。

1958年后,我国进入了化时期。基于当时集体化的问题已解决,1959年4月,提出“农业的根本的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求农业机械化“四年内小解决,七年内中解决,十年内大解决”。此后一段时间,农业机械化几乎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同义语。

1971年12月,我国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讨论和拟定了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即“使我国农、林、牧、副、渔的主要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全国农用拖拉机拥有量达到80万台左右,手扶拖拉机达到150万台左右,排灌动力达到6000万马力左右,平均每亩施化肥80市斤左右。”

70年代初,中国国民经济面临许多问题,其中影响面最大的仍是8.7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在支持下,主持中央工作的,及时地抓住机会,力图打开经济工作的新局面。这时国内的棉布供应已持续紧张多年,农业生产急需的化肥也面临巨大缺口,而六十年代建设的一些化肥厂已是供不应求。

1972年2月5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国家计委等部门共同提出的引进43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即四三方案)。

1977年底,“四三方案”中引进的13套大化肥,已有7套投产,截至到1978年6月,累计生产尿素361万吨。如果进口同样数量的尿素,按当时国际市场价格计算,要用外汇5.2美元,超过这7套化肥装置引进所用外汇的1倍。至1982年全部投产,据我们匡算,大致可促进粮食增产2000亿斤,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中国农业增产,以全世界不到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引进化肥项目的作用功不可没,“四三方案”的引进技术设备功不可没。

同时,从1966―1976年期间,国家对农林水气系统的基建保持在10%左右,其中64%用于水利建设。农民对大片农田进行平整规划,兴修水利,工程配套,扩大高产稳产农田。1975年与1957年相比,农用排灌动力机械增加55倍,小型水电站从55座增加到68158座,机灌面积增加60%。这个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但为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为后来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设施。

到1979年,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已有较大改善。和1952年相比,化肥施用量由30万吨增加到5248万吨,农机动力由25万马力增加到18191万马力,农村用电由0.5亿度增加到283亿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3亿亩增加到6.7亿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1979年9月28日,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从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出发,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概念。

此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邓小平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农业问题“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

从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发了5个一号文件,对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当时,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高潮,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60954亿斤,增加到1990年的89248.6亿斤,年均增长3.3%,高于前26年1.6个百分点,近1.7倍,1985年粮食由“买难”变为“卖难”。这一时期的开创与实践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起点。

进入90年代后,尤其是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4年,农业部首次提出了旨在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金农工程”,拉开农业信息化的序幕;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村经济信息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业信息化建设方向。

1996年初,同志提出,我国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此,国务院制订、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

此后,我国农业加大了新科技的研究、引进,农业科技水平进入了农业新科技示范、开发的阶段。此期间,随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推进,“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全面的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商品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乡镇企业的“改制”、“改造”,“农业科技园区”的建立,以及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等新举措的实行,农业的高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和推广,在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选育,畜禽特殊性状培育,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疫病防治,农用设施工业,节水新技术,克隆技术,精确农业(试点),改善生态环保、防沙治沙技术,生物技术培育动植物,农业生物制品,农业信息系统,农产品加工新工艺等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这为我国下一步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作了准备。

与此同时,针对90年代初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迅速的兴起的一种新经济现象---农业产业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口流动加大,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得到较大发展,农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加之加入WTO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我国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7个中央一号文件,基本形成了新时期的“三农”政策体系、制度框架和长效机制,这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从城乡工农协调发展的角度深化了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

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009年1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普遍规律、立足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党在这一时期的积极探索,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大发展。从1978―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由6095亿斤增加至10928亿斤,比1978年增长79.3%,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8公斤,增长27.9%;粮食亩产由1978年的168公斤提高到2010年的332公斤,增长96.8%。与此同时,各类农产品的产量均获得大幅度提升,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成功地解决了13亿人吃饭问题,创造了用世界9%左右耕地养活世界20%左右人口的奇迹。2010年与1978年相比,棉花增长175%、油料增长519%、糖料增长404%、茶叶增长450%、烟叶增长142%、水果增长32倍多、肉类增长9倍多、水产品增长11倍多。整个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30多年来不断增长,1978年为1027.5亿元,2010年达到40497.0亿元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不断增长,化肥、机械和灌溉的作用功不可没。1978年我国化肥施用量是884.0万吨,2010年达到5561.7万吨,增长529.2%,年均增长率达到5.9%;1978年我国农用机械总动力为11749.9万千瓦,2010年增加到92786万千瓦,增长6.9倍;1978年,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44965.0千公顷,2010年增加到90000千公顷左右,居世界首位。

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已不可逆转。当然,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时代课题,其艰巨性挑战性可想而知,仍需继续探索。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回顾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党和政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从建国前夕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们党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论认识在不断深化。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借鉴苏联经验,以“四化”即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肥化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理解农业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或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

(二)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即改革开放的初、中期,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打破计划经济坚冰、引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逐步突破了农业现代化的传统观念,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延伸至经营管理现代化,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而不仅仅是农业机械化。即应把农业的生产和管理逐步建立在生态科学、系统科学、生物科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

(三)20世纪九十年代,以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逐步纳入到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和开放化的轨道上来。

(四)跨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WTO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则强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农业,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从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的角度来研究农业现代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

如果说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从运行的外部环境和宏观体制来看,又体现为两种不同的农业现代化探索模式。

一是1978年之前的农业现代化探索,是服务于赶超型工业化战略需要而在一个较为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内自上而下进行的,较多地体现出从主观上提升生产关系的特征,从而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

二是1978年之后的农业现代化探索,是立足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在一个逐步开放的市场经济框架内自下而上进行的,更多地释放出基层农民的活力和农业组织的效力,从而表现出较多的务实精神。

同时,实践经验也在不断丰富,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取得了重要进展。比如,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业现代要素投入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农业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通过60多年我国对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探索历程,可以看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在中国发展农业现代化,必须要立足国情特色和产业特点,必须面对现实的基础和条件,不能脱离国情,不能照搬照套。

其经验可归纳为:

一是必须始终把发展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马克思曾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创造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这并不能改变农业始终应是国民经济基础的现实。经验表明,因忽视农业而导致农业衰退进而拖累整个国民经济的教训,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典型的如1985 年后,由于忽视了农业,造成了农产品减产和徘徊的严重局面。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二是必须结合国情。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涉及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和社会制度等广泛领域的综合作用过程,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从农业区域广阔、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缺、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落后的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要因地制宜,多元选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是必须重视科技和现代综合要素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纵观农业发展历史,技术变革和科技进步始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从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的演变过程,同时也是一部农业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历史。每一个阶段无不以技术变革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标志;农业机械、良种、化肥、农药、灌溉等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又带动了农业生产。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当前粮食产量连年增产,增产的60%都是依靠科技和现代要素的投入来支撑的,而不是土地、传统的农业技术支撑的。可以说, 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无论是科学化,还是商品化、集约化,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紧密依靠科技进步是必由之路。

四是必须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表明,我们必须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来推进农业现代化,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寻求生产关系的盲目变革,或者是来求公、求大、求变,这是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那样会事与愿违的。

五是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应该按照产业的特性来发展,即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与传统农业以自给为主的取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相比,现代农业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市场取向是现代农民采用新技术、发展农业新功能的动力源泉。

六是农业现代化是不断变化着的一个动态的范畴,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因此必须从合乎实际的逻辑出发,适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在推进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分地区、分阶段,差别前进,多种模式,分类指导的原则。

七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阶段性的发展过程,是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而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演进的。根据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并不充裕和区域差异较大的情况,要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成,也不能孤立地追求单一指标, 必然有一个较长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

八是保护农民的权益,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体作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什么时候在保障农民物质利益、维护农民民利方面做得好,什么时候农民的积极性就高;什么时候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发挥得好,什么时候农村发展活力就强、形势就好,农业就发展得好。

九是必须重视土地制度的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和基础。何种土地制度,直接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有重大影响。因此,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解除制度因素对农业的束缚也就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我国需要尽快完善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体制,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同时促进土地的合理流动和适度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