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19 10:30:19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科学的教育课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于构建高校学生的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理论教学方式来奠定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最基础理论课程。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引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特点和文化素质,推动高校学生拥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特点,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基础》理论内容的掌握和学习。最终能够形成系统、完整的思想政治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其基本原理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以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在我国革命历史和现代社会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正确、科学的指导作用。另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马克思主义立场、世界观、价值观等的主要理论表达。同时涉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潮的关系研究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得是高校教育者对青年学生展开关于政治、思想、法纪、道德和心理方面的指导规范,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采用一定的层次性和计划性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教育,以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教育目标,从而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

新时期发展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时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变革发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侧重创新思路的教育;二是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点;三是构建民族文化认同和历史责任感;四是以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五是完善自我网络道德素养;六是构建法律思维实现法制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在于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需要。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依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能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的侵蚀。

2.符合建设师生共同思想的需要

共同思想是事物价值尺度的标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构建师生的共同思想和共同理想,从而推动和谐校园的发展,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师生拥有一样的理想目标,坚持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科学发展道路。

3.符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社会深入发展,要求高校学生拥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实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推动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精神等能力的提高,培养自我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从而为学生未来社会生活提供坚定的素质后盾。

4.符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面临着改革创新的要求。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培育,在新时期中以创新探究精神、和谐社会精神、可持续发展思维等的作为发展的重点。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在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标准为主要目的。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有先进的经济政治理论、科学的哲学观点和丰富的科学社会主义。因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从而对高校学生发挥正确的人生导向作用。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理论思想,从而更好的指导社会实践。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规律,进行优化升级。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

(一)以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思想为指导,发展高校学生改革创新思维

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以“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的发展,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推动事物的发展,二是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学生形成“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筹兼顾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投身于社会事物的改革创新。三是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学生形成“矛盾”观点看待社会,在解决问题时正确看待问题,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思想,引领高校学生养成改革创新思维,把握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学生在当前社会发展历程中,实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点,抛弃阶级革命。

(二)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为力量源泉,推动高校学生团结合作关系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强调历史的不是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发展起来的。同时强调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在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因而在高校学生在唯物历史观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抛弃英雄主义,实现师生、生生等的团结合作关系,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社会改革活动。另外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能够引导高校开展历史精神宣讲会,运用长征精神、抗震精神、抗洪精神等来引导高校学生养成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思想,构建维系整个社会精神的基础,使高校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丰富高校的文化氛围,增加高校文化生活等的创造活力,鼓励高校学生展开积极的社会活动,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思想为发展方向,引领高校学生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资本主义终将灭亡,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状态。同时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在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思想为发展方向,能够引领高校学生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学生拥有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新年,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的发展观点。因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观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推动高校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观点为发展方面,创新改革我国的产业结构,实现技术的创新发展,以生态循环经济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

(四)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加强高校学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

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建立思想和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解放心思、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具体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要求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看待问题,构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观点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以科学的社会主义观点发展中国的政治制度为指导,加强高校学生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参与到民主活动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奠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体系。当前实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长久性、社会共同思想的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新时期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推动高校学生能够养成唯物辨证观、唯物历史主义的哲学观点看待问题,推动高校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观点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还推动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学习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朝着中级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张文富,屈彩霞.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1).

[5]李玲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D].中北大学,2014年.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新闻观 价值 核心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及核心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总看法,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新闻事业的性质、宗旨、方针、任务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基本观点,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总共有18个基本原理,本文着重论述以下四个核心论点:

(一)新闻、新闻事业属于意识形态

“新闻、新闻事业属于意识形态并深刻影响着客观世界”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基本的理论,其他原理都是由此得以产生。陆定一认为,新闻报道必须是针对最新发生的事件或事实的报道,需要强调时间这一重要因素。在新闻和事实的先后性问题上,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对新闻起着决定作用。

(二)坚持新闻事业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宣传工作就具备了最基本的章法指导。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在阶级社会中,党派与报刊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报刊作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中最重要的传播载体,不得不重视和强调其阶级性并坚持其党性原则。报纸所传播和报道的内容不但反映了党派的利益,并尽力去维护这种利益,这也体现了报纸的党派性。

(三)坚持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才能为我们呈现客观事实并影响客观世界的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经济基础的状况如何,会通过新闻手段的不同呈现出来。经济基础和新闻事业是相对的,有怎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怎样的新闻事业。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原则,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其功用,严格按照这项基本原则去指导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的进行。

(四)把握争取的舆论导向

舆论是具有倾向性的。就这种倾向性的来源而言,在普通民众当中他们的观点和立场等并不是一致的,而有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之间有时甚至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某些时候,相同的舆论也有可能由不同的利益群体表现出来。舆论的走向能够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流变和整个社会的思想潮流状况。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甚至是整个国家、社会的兴亡。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点

1.系统性

单一的认识成果,个别的观点还不能称之为理论,只有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相辅相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组成的观点体系,才能称之为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八个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一系列基本概念,足以说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系统性,是系统化了的观点体系。

2.科学性

新闻事业属于意识形态。它反映并影响着客观世界。对于新闻事业的活动规律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十八个基本原理、四个核心论点以及相关的一系列基本概念等,是对新闻规律的科学的系统的表述。

3.实践性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并完善的。在实际的新闻工作当中,例如最基础的新闻的采写、编发、制作和传播等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在媒体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工作等方面更是如此。

4.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也处于持续的更新、丰富和发展中。不同时期的新闻工作的任务和性质是不同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新的理论和实践来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不同于别国的新闻工作实践和革命斗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新时代的新闻媒体作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肩负着宣扬国家思想和主张的重要使命。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政治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着我国的政治建设。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我国的新闻宣传工作就具备了最根本的原则性指引,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才能引导我国的政治宣传报道工作保持正确的方向,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经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能够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定位新闻事业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主题,宣传党关于经济建设的各项主张,积极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新闻宣传工作从属于精神文明领域,承载着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倡导精神文明建设有序进行的重要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利于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优秀理论应用到新闻宣传实践中,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氛,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国强.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普适性[J].中国地市报人,2014(06).

[2]王小节.当代语境下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08).

[3]周新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与时代意义[J].理论研究,2014(02).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但又超越了19世纪,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真理只能发展而不能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当辩证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些基本观点已经成为常识性的观点,像物质统一性、能动反映论、历史决定论以及矛盾论等。对这些基本观点,应结合当代实践的新经验、当代科学的新成果阐释出新内容,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放到当代科学的背景中去理解,结合量子物理学及其“测不准原理”去阐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正是对“客观实在”的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同当代科学和哲学共同关心的课题联系了起来,并凸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当代意义。我们应当结合“数字化的虚拟”阐释能动的反映论,结合统计决定论阐释历史决定论,结合系统论阐释矛盾论,等等。

有些观点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没有涉及或未加以重视,没有把它们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加以阐释。例如,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等。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某个伟大思想家的某些重要观点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运动之后,才充分显示出它们的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命运也是如此。例如,经济全球化运动使马克思世界史理论的价值凸显出来,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又使我们真正理解了以人为本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因此,我们应以当代实践为基础,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有些观点本来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经典作家那里只是有所论述,尚未充分展开、详尽论证,但当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又日益凸显出这些问题,使之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人与自然的“和解”、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这样一些问题。对于涉及这样一些问题的观点,我们应以当代实践和科学为基础,深入讨论、充分展开、系统论证,使之成熟完善,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有些观点经典作家并没有提出,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分析、研究变化中的实际而提出的新观点。这些观点契合着当代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例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关注变化中的实际。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不应成为脱离现实的纯粹的范畴演绎系统,不能仅仅成为哲学教师之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不能成为学者个人的自言自语,而必须关注变化中的实际,与现实对话,同时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有些观点本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至今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随着学科的分化,这些观点已从哲学中分化出去,成为其他学科的重要内容,如阶级、国家和革命的理论已经成为政治学的内容。对于这样一些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就可以不再把它们作为基本观点加以详尽论述。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科的分化,而不是说这些观点不重要。实际上,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都要经历一个从不确定到确定、确定以后再不断调整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也应如此。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应用、发展

一、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今中国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专家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各位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种。

1、从层次性的角度界定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核心层次呢?许多学者坚持主张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核心层次来界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种观点认为,就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而言,如果将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剖开,我们就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果核”,而围绕在“果核”之上的就是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果肉和果皮”。而正是“果核、果肉、果皮”才在一起形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该学说体系中的最基本的原理,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果核,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完善和丰富了整理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体系。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首先是一位哲学家,他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进行了一场哲学变革,然后在变革了的哲学指导下再进行政治经济学变革,他的这一变革对于我们当今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也因此有了哲学变革引导了政治变革一说。他吸收了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的古典哲学思想,也正是集百家精髓才使得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在马克思主义所有的学说体系中,哲学的重要性不用质疑,他就应当占据第一位。只有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即“果核”不变,否则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历史上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得出的重要结论和经验教训,这些思想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然而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学者们所提出的个别结论、个别观点,在当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正确性,但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这些结论和观点却变得不适应现代社会了。但这些重要结论和经验教训却是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层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是指它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的两大发现包括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而方法论主要是指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

而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任务得出的重要结论和经验教训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外衣”。这件“外衣”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就如同人在不同的环境和时间里需要更换“外衣”一样。由此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部份。

2、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角度界定

有的学者主张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文本的角度出发来界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追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最早在文章中界定和提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在1872年在给《共产党宣言》写的德文版序言中就写道:“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定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和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又再度的重申过。列宁等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作家们又从不同方面去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那些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们依然坚持从历史和逻辑的发展中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避免了将马克思主义学说僵硬化,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活的灵魂,而错误的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初衷的出发点。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概括

当今学术界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不同,同样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概括也就不同,所以当前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概括分歧也很多。

1、从层次性程度性角度概括

一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进行概括,如有学者认为,这一哲学,在知识论的维度上表现为唯物史观;在价值论的维度上则表现为共产主义,二者统一于“革命的实践”。这一实践,一方面是环境的改变,一方面是人的自我改变。而环境的改变也好,人的自我改变也好,均须服从“是”所揭示的自然历史过程及其法则,均应以“应该”所揭示的人或人的世界为价值依归。这就是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实践本体论或“实践人本主义”,这就是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并由此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硬核”。

2、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角度界定

有学者主张从列宁、、邓小平等经典作家的大量论述中来看他们各自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份的论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严整的科学体系和完整的世界观,从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份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当是一个完整的具有整体性的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不是部份和某个单一成份的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封闭僵化的学说,而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回答了先进思想巳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从这一点看,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缺少或缺失了任何一个组成部份都不能称为马克思主义。

在长征到达陕北以后,在《矛盾论》的编写中,抓紧空闲时间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在对立统一规律的丰富内容及其在辩证法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作出了明确系统的说明,“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目标。”从这一角度也充份说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反对教条主义和过于死板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正定义和涵义。

邓小平曾说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只知道照抄照搬马克思、列宁、的原话,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2] 邓小平的这段话也说明了他真正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活的灵魂”的真正涵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非我们认为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把它作为条条式的用来背诵。而是要与具体实际相联系起来,这样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关于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全文总结

1、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不同角度的理解

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界定不明,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什么是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存在分歧。坚持和发展这两个词就会让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产生分歧和歪曲,坚持是在什么样的角度坚持马克思主义道路,一层不变就是坚持,还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我所认为和理解的就是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多读马克思的原著,我们要从原著中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果核”部份。再结合“果肉”和“果皮”,才能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真正的作用,社会主义的道路还很漫长,在这前进的道路中,我们不仅要继承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理论思想,还要不断的完善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马克思主义学者们从层次性、经典著作等多个角度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内容概括进行了探讨,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研究。争论和争议如此之多,也让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上产生了许多的分歧,所以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的变化和发展。

2、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单纯的作为一个理论进行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讨的最终目的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与具体的生产实践相结合,这才是我们研究和探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应当随着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应用理论相混淆,就会行成思维混乱。就会歪曲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如果我们不充份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必须与所处的时代充份的联系起来的话,我们就会对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些理论产生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理解,就会最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区分不明。

综上所述,第一: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发展和变化,基本原理的表述可能发生些微变化,因为表述总会带有它那个时代的时代特点,但是基本原理根本思想却是不会变化的。第二: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发展,基本原理的内容及各具体原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系,会像播撒种子的果树一样,不断的发展、完善和丰富,但它们依然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和壮大的。

参考文献:

[1]王令金,李元峰,张祥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及导读》.

[2]刘林元.《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种认识》.载《学习论坛》2009年第7期.

[3]靳辉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几点思考》.载《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第6期.

[4]杨筱刚.《马克思主义:“硬核”及其剥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35-496页.

[5]德顺.《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追问和思考――从一个平常问题谈起》.《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问题》第10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5)

关键词: 伦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意义

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热度一直不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及社会各界党政机关、政治群体、社会单位等都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深入地进行集体学习。

一、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各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但是对于价值观尤其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研究是相对滞后的,也并不是当前学者研究的主流。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有许多教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寻找民族的灵魂之所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核与实质,也是凝心聚力的根本之所在。

(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灵魂和思想动力,对促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力量的源泉是人民,人民力量的凝聚需要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坚定的信念,而深入研究经过实践检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深化和凝聚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另一方面,“软实力”是当前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取决于其文化的魅力、国内政治和社会价值观的吸引力,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助于应对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的多元化思潮威胁,解决国内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抵制外来不良价值观尤其是西方“普世价值”的冲击,坚定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看法

(一)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传统文化精髓。

就国家层面而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就社会层面而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就个人层面而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该表述站在专家和学者的角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剖析得非常全面,但却忽视了普通百姓的认知能力,普及面并不广,如果想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继续凝练,才能深入人心,并且在真正意义上指导广大人民的生活与实践。

每个民族都有其固有的传统价值观。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特定标记包含了稳定的道德思想、行为规范和思想信仰,是当前社会核心价值建设的文化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重要的软性资源。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方面,应充分考虑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高度重视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利用。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的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绝不能隔离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同时,还应借鉴西方先进的价值文化理念。一些西方国家在构建符合本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稳固的思想基础,其中,有许多先进文化理念和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观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中西方价值融合的过程中,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观成为被世界各国所追求和认可的普世价值。

(二)以家庭为细胞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以人伦责任为核心的家族主义的价值观。这主要体现在孔子“仁”的学说体系中。“仁”是指人的道德品性及践行这一道德品性的责任和行为规范,其本质是对他人的爱。一个人只有拥有了一颗爱人之心,才能真正践行他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首先,强调家庭亲情之爱和责任的基础和根本地位。理想的关系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次,由家庭亲情之爱推及到君臣、朋友之间,以及个人对职业、国家的爱和责任,即“忠、信”。最后,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大爱。如果一个人做到“孝悌忠信”,在此基础上,由己推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可以实现天下为公的大爱。这是仁爱的更高层次。在这个层面上推己及彼,有了“小家”的和谐,才能有“大家”的和谐。重视家庭的“仁爱”教育,可以增强我们每个社会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为整个社会、国家的建设奠定基础,无形中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了实用主义。

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国家主席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基于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也应以家庭为主线,将这个“细胞”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由家庭的凝聚力上升到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凝聚力;或者将家庭建设的层面加入其中,即在整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完善成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家庭层面、个人层面。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6)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也是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并以指导实践作为最终归宿。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实践特征,它的整个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实践的观点概括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以人为主体,以满足人的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为目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对它的深入研究和科学理解,我们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历程中拥有坚强而锐利的思想武器。

二、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实践观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实践观而提出的科学的认识论思想。关注中国现实,投身中国实际,结合中国文化,极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实践论的观点。实践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一般性特点,但是,由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条件和传统文化,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比之下,又有明显的特殊性。在全面继承和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同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完善了具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实践观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志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对此加以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并予以了发挥和创新。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同志对其有所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汲取了旧哲学的精华后,提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他明确指出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科学地概括了实践涵义的基础上,同志对实践的形式也做了明确的界定。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其基本形式主要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的基础上,将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明确地概括为三种即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同时对实践形式的多样性也作了详细说明。在这三项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相互关系中,强调并突出科学实验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并进一步指出科学实验是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三项革命运动之一。关于实践标准论的问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实践是真理检验标准”的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论断。在《实践论》中明确指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这就着重强调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把握着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实践观的基础上,对实践的观点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极大地深化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这突出地表现在对实践形式论和实践标准论的丰富和发展两个方面。

(一)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

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的新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继续倡导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明确指出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强调将阶级斗争的实践形式转向生产的实践形式,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要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通过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探讨怎样建设和规划以及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面临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实践观关于实践标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实践的标准问题进行了大讨论,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面对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国际环境,面对我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一切社会实践的成败与否都要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判断标准。邓小平提出的这“三个有利于”标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摆脱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更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深入人心。历史告诉我们,在“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指导和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了无可比拟的成就。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7)

关键词 :全球化;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评价

2012年11月28日,在参观“复兴之路”现场提出了“中国梦”这个概念后,这个词语成为专家学者讨论解析的热点。1931年,亚当斯在《美国的史诗》这部著作中提出,“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国梦”[

1]。从美国发展轨迹看,“美国梦”是美国的价值观,是美国人民追求个人至高无上的各种价值的实现和自我利益的满足,集中表现为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中国梦”体现怎样的价值观?当下又该如何评价社会主义基本价值?

一、全球化与社会主义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国追求进步开放的产物。对“全球化”,有的学者认为主要是资本主义因素,比如,资本、信息、技术等向全球扩张的一个过程。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地界上的超越,在此基础上,相继出现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使人们相互之间联系加强。还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在尊重差异基础上,寻求共同性。这些定义都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概括了全球化。但不管从哪种角度研究,全球化都是一种过程,是历史的必然,都需要从社会历史角度进行探讨。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必然,经济的全球化受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广泛而深刻影响,一切都为利益。这个理解也决定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既要勇于接受挑战,抓住机遇,发展自我,又要独立自主,时刻保持清醒立场,不被湮没于全球化浪潮之中。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即“人类历史是一个从‘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2],被认为是全球化思想的另一种说法。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50多年前,就对全球化做出了预见:“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3]全球化是通向共产主义的桥梁,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化大生产全球化趋势的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共产主义:“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自由是共产主义非常重要的特征。列宁和斯大林也对社会主义有进一步的强调:“……而社会主义则把生产资料变为公有资产。”“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5]邓小平认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他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6]所以,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两个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在某些人看来,社会主义似乎是被迫接受由西方国家发动的全球化浪潮。但实际上,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有密切关系。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社会主义追求的是人人自由、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大多都包含全球化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也离不开全球化,更不用说社会主义的综合发展了。从中国被帝国主义铁蹄践踏,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刻起,中国人就认识到闭关锁国的巨大危害。近百年的沉思,让中国人认识到全球化正是划破这一束缚的利剑。所以,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化,全球化也需要社会主义的积极参与。

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

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探究众多,但并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比如,宋萌荣认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就是人类追求的共同价值的集合体,这一点我觉得和许华从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角度定义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是相似的,都是人类所追求的满足自身利益的共同价值的集合体,都是社会主义原则的泛化抽象。而马德普则从主客体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概念。他认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就是主体对物质、精神、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需求的一种利益上的满足。而德国的社会民主党人则将自由、平等、博爱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社会的基本价值更偏重于联系实际,偏重于物质与精神的结合;对西方国家来说,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意味着永恒,意味着精神上的绝对享受。概念上的不同,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内容上的差异。比如,有学者将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也有学者直接将追求经济发展和精神享受作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等。关于这点,就要涉及到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的异同。

首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和核心价值都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价值内容的高度概括,在社会主义价值内容中居统领地位,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在价值体系中居从属地位;第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价值观念,是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从这点上看,基本价值包含核心价值,两者有共同性,但又有不可替代性。所以说,我赞同可以将核心价值高度概括为一点,但基本价值的内容要全面。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包括公平公正、自由民主、和谐发展、共同富裕、绿色生态、团结互助等诸多方面。

三、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

1.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挑战

首先,全球化使资本主义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涌入社会主义国家,造成文化上的霸权。全球化不仅指经济全球化,还伴随着文化的多元化。这种全球化环境意味着文化之间的融合甚至“鸠占鹊巢”。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流行与传播,既有经济上的支持,又有人为的因素。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曾表达这样的观点:未来国与国的战争将是文化的战争。西方文明正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一方面使我国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伴随着西方的新自由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深入人心,人们的道德开始滑坡。

其次,全球化使传统的社会主义思想受到挑战。自西方国家建立资本主义体制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不但没有马克思所预料的灭亡,而是更蓬勃发展,远远领先于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让很多人看到了资本主义的优势,资本主义的价值观逐渐消蚀了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出现一些“社会主义终结论”“中国威胁论”的相关言论,使普通民众走向了意识的误区。这些原因使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受到挑战,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遭遇阻碍。

2.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实现

依目前局势来看,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但从历史发展角度看,社会主义终将发挥巨大潜力。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抗物出现的,其产生有其合理性和适应性。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发展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这是一个循环曲折向上的过程。要实现共产主义,必然要经历阵痛。社会主义必然要经过曲折而反复的挣扎。从全球看,社会主义处于低谷,在很多方面远不及资本主义,这是有很大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的。就中国而言,走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广大群众经历百年的艰苦抗争,探索出来的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就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就不会灭亡。

伴随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必然有社会主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等价值观念。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社会主义者倡导效率、自由、民主、自治、人权、博爱、福利、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声称“反对资本主义,追求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福利、效率、自由、民主、平等,把马克思所设想的个性充分发展,人类完全解放,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劳动者的自由联合体’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资本主义无法克服诸如贫富两极分化、剥削、压迫、政治、经济、社会与性别的不平等、人性的抑郁和异化、生态环境的恶化等社会弊端,生产资料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应当对这些社会消极现象负主要责任”。[7]但是,正如社会主义者所说的,西方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体制,必然决定了西方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想带有资本主义政权的影子,必然在资本主义的土壤之上开花,而离不开其培育。这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实现途径的问题。

第一,注重经济上的效率与分配上平等的共同追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中国为例,在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公平,使国内经济发展和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首要途径,避免“资本化”。更要注重工资分配与机会上的平等。在实践上让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存在的重要性。

第二,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在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充斥人们的意识中,很多人失去了辨别好坏的能力,这就使我们有必要重申社会主义基本价值。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到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虽然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提出这一点的,但不可否认其伟大的批判性和预测性。依据历史发展,自由和谐、团结互助、绿色生态、以人为本、自由民主都是我们追求的基本价值。

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存在的合理性,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抵制腐朽的资本主义部分价值观念,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面临的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鞠朝希.探究美国梦的变迁[J].文史,2011:65.

[2]马峰成.全球化概念辨析[J].理论前沿,1999:17-1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5][6]王明初,聂森.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J].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0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