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文价值论文

人文价值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3 09:51:25

人文价值论文

人文价值论文篇(1)

我国当代法律教育主要是为法治国家和法制建设服务的,在以人为本的社会整体发展理念下,强调法律教育的人文价值十分必要,同时也是应当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路线。在必要性上,倡导法律教育人文价值具有深刻的原因:其一,法律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未来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法律职业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是强调专业的职业技能和高水平的人文价值取向的。法律职业与国家的司法和法治是紧密相关的职业,因此在实践中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还担负着重要的连接功能,连接的是普通群众和国家的司法制度,因此在当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发展步伐下,也要强化法律职业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其二,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在各行各业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的规范也正在形成,法制建设的也正在日臻完善。在法律完善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起到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无论是制度的建立还是完善都离不开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决定着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因此在法律制度的建立、运行和完善过程中都要由有素质和素养的专业法律人员参与。其三,人文价值对于进行法律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国家法律事业的发展情况重要的衡量标志之一就是法律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对于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国家和时代法律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推动作用。学术研究人员所秉承的人文价值对于法律教育事业具有指引性的影响,因此加强法律教育的人文价值属性十分必要。在当代中国倡导科学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要求下,人文关怀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当代教育中应当秉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法律教育关乎社会政治制度体系下法制建设与发展,为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定要在法律教育中强调人文价值,使法律教育朝着更加具有人文价值的方向前进。

二、当代法律教育中人文价值的重构

(一)当代法律教育中人文价值缺失的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凸显出重要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的法制建设也要跟得上步伐,才能体现大国强国的能力。新时期法制建设要以人为本,只有从人的角度出发才能解决问题,只有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才能保障人的全面发展,但是从目前来看,当代中国在法律教育上存在着明显的人文价值缺失问题。从我国当代法律教育人文价值内容的现状来看,法律教育中过分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提高,在实务中经常出现法院、检察院在办事方式上不近人情。随着人文社会理念的提出以及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法律教育理应注重职业素养的提高,但是在当前阶段大多数高等教育在内的法律教育都严重缺失人文关怀的教育,无论是从受教育者参加法律职业教育的动机,还是受教育者自身思维方式,抑或是理念思想都缺乏人文思考。

(二)改革当代法律教育人文价值缺失的必要性

1.尊重人文价值是现代社会改革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风气中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而传统美德却在逐渐淡漠,对人们的心态也是十分不稳定,在此背景下通过教育强化对人文价值的重视十分必要。法律教育在发展中也需要树立这样的发展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首先强化对人文关怀的重视,通过法律教育达到为法律行业输送有人文精神的人才的制度保障。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从事法律职业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支持和贡献,法律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水平法律职业人才的重任。法律职业人才的工作不只是简单的将政策规范加以实施和执行,更重要的是将法制的理念和价值传递给社会大众,这就需要法律职业人站在大众的立场,了解大众的心理采用适当的方式开展工作。因此在法律教育中加强人文价值的内容对于法律职业人更好的贯彻落实法律十分必要。3.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深化阶段,法律教育也包含在改革的内容体系中,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形成适合我国法律教育的一种模式,也正因为如此,法律教育中还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而与此同时在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关于社会中涉及权力”与“权利”一类的问题,不但需要依靠法律规范去进行解决,有时需要结合法的价值因素进行调整,因此,在法律教育中如果单纯的进行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法律人文价值的教育,对于走上工作岗位的法律职业人来说也会在解决问题时出现困惑。

(三)构建新型法律教育模式的构想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是借鉴苏联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而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快,这种教育模式在与英美全能型人才教育模式相比下逐渐显现出后进的不足。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社会全面发展的形势下,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不但需要专业化,更加需要适应不同行业的法律职业需求,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我国法律教育的模式建立上应当借鉴英美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我国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新型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1.树立人文价值的教育理念,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结合上文所述我国的法律教育必须强化人文价值,体现人文关怀,这就需要在我国的法律教育模式中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通才教育理念,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和空间,改善法律学术风气,为法律教育受教者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2.法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方向,在教育招生和就业上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对此作为高等教育的法律教育必须从人才培养的优劣角度进行考量,在加强人文价值教育的基础上做好完善的制度设计。高等法律教育制度体系中包括法学招生方面进行大法学体系下自主方向选择,尊重学生个体的选择和意愿,让学生在自己兴趣和志愿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还包括在课程设置上要增设具有人文价值的文史哲课程作为必修课,提升法律学生人文思想内涵,树立法律信仰,真正成为践行法律和坚守法律的使者。

三、结论

人文价值论文篇(2)

关键词当代职业教育职业性人文价值

1的提出

20世纪90年生在我国思想界的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思想大讨论,在教育界主要集中在关于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的大讨论,其实,这正是我国走向化的进程中,教育要走向现代化必然要面对、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这一讨论已经形成的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就是整合论。所谓整合,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协调、统一。一般来讲,整合论反对具有片面性的科学技术教育或单纯的人文学科教育,指出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应该进行整合。

整合论的观点也得到了职业教育界很大的认可和赞同,就其最简单的原因而言,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直接走向社会,用自己的适用性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劳动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社会现代化对教育现代化和人的全面的要求。从教育理念的层面看,在职业教育中进行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两方面整合的观点无疑也是非常正面、积极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学生既科学技术,又学习人文学科对于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具有补偏救弊的作用。面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紧张和对峙,职业教育界对整合论的认可和赞同具有很强的意义,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具有一种方向性的、前瞻性的意义。

但是,问题也产生了,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往往认为整合就是表征科学技术的专业学科和表征思想文化价值的人文学科的简单相加,或者在进行科学技术教育时适当增加人文学科的教育,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从思想倾向性的角度整合论的观点,就会发现它存在着内在的局限,没有充分认识到当代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因而没有充分发掘这种特性所蕴藏着的丰富的人文价值。

2当代职业教育本质特性

这里所指的职业教育,是狭义的职业教育即学校职业教育,就是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便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现在来回顾教育史上关于职业教育内涵的界定: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从事职业工作做准备的教育;斯内登认为,凡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都可以称为职业教育;梅斯在《职业教育的原理和实践》中指出,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国际教育辞典》指出,职业教育是指在学校内或学校外为提高职业熟练程度而进行的全部活动,它包括学徒培训、校内指导、课程培训、现场培训和全员再培训。这些界定虽然大都是从广义上展开的,但是都紧扣“职业性”这一特性。因此,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它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尤其是学校职业教育,就是培养能够掌握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必备的科学技术知识、专业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的型人才。

职业教育发展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为满足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职业教育在强调人文学科教育的同时,对科学技术的教育也进一步加强,与学术性课程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当代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更加突出,必然推动当代职业教育中科学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我国近现代教育是植根于封建主义及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土壤之上的,没有西方国家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深厚的人文主义背景。长期以来,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等方面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存在着极为功利的认识,片面地追求职业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强调科教兴国,凸现的主要还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发展价值,而忽视了职业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功能。使得凸现职业教育特性的职业性教育即在很大程度表现出来的科学技术教育处于一种技术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层面,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目的仍然停留在为谋生而掌握一技之长的层次上,不利于促进学生的终极性发展。科学技术不是缺乏人文价值,而是缺乏对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的发掘。因此,从更高的层面上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的科学技术教育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能促进人多方面的精神发展。科学技术本身和它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资源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职业教育的科学技术教育中,除了要加强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来为社会发展服务外,还应该发掘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来为人的发展服务。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和技术日渐走向融合;科学日益呈现出技术化的趋势,技术更加自觉地以科学为指导。凸现当代职业教育职业性的科学技术教育原本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这种价值来源于科学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人文价值。科学技术活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理性精神是其灵魂,更是人的本质,富有理性精神的科学技术活动能促进人的理性思维的发展,逐步养成科学的理性精神,如谦逊的态度、进取的心理、理智的怀疑等,而人的这种理性精神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拥有科学理性精神的人运用科学技术对迷信、日常生活经验、已有陈旧进行批判的过程,是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创新的过程,也是激发人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意识的过程,它彰显了人超越现实和自我一种本质力量,这种促进人的终极性发展的人文价值是难以替代的。

3发掘当代职业的人文价值

人文价值肯定的是人的价值、地位、尊严、个性、幸福和命运,体现的是人性在中真、善、美的完美融合。善和美能给人以终极性的关怀,真同样能给人这种关怀;善和美给人的关怀主要由人文学科的教育来实现,而真给人的关怀则要由技术教育来实现,并且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给人善和美的关怀,因为真、善、美是统一的。因而,充分发掘当代职业教育的科学技术教育中的人文价值,对于凸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完善职业教育的功能,提升职业教育的价值,使职业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教育理念上,应该兼顾职业教育为社会和为人的发展服务的两大基本功能。对于当代来说,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快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逐步实现化仍然是当务之急。这就决定了在职业教育中加强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大量的型人才是的要求。但是,不应该把加强职业教育中的科学技术教育停留在工具和技术的层面上,只是通过科学技术教育来加强学生的工具性和技术性而忽视学生作为人的目的性和人文性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而应该站在教育理念的高度去充分认识和发掘职业教育中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只有在教育理念上完成这种改变,才能带来职业教育的思想、价值观、功能观、制度和课程编定等方面的改变,才能在职业教育中加强科学技术教育的时代要求下,去实现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文价值,而不只是科学技术教育在工具和技术层面的价值。

在教育实践上,职业教育应该进行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教育,才能实现科学技术教育自身的人文价值。在科学技术教育的教的层面上,应该把教学为学生实用的思想变成教学为学生求真的思想,树立开放的课程观念,开展性教学。科学技术是整体,科学技术教育也是整体,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中的科学技术教育除了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外,还应该包括科学思维教育、科学教育、科学精神和美的教育。只是停留在教学为实用的思想上,教给学生的就只是科学技术知识,而缺乏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精神的认识和科技美的体验,而这四个方面正是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文价值的核心所在。科学思维有着严密的逻辑,能促进人的思维前后的连贯性、一致性,减少错误。科学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前提。科学精神是求真的精神,求真除了探究世界客观存在的功利价值外,也具有人性的价值,很难想象人性中没有了真正的存在意义。科技美则是科学技术教育的更高层面。相应地在科学技术教育的学的层面上,也应该教育学生把求知为实用的思想变成求知为求真、完善自我的思想。

1黄济.教育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人文价值论文篇(3)

形成紫砂艺术如此繁荣局面的因素很多,创新,是不容忽略的一点。而笔者所说的创新不仅仅停留在造型的多变上,更重要的是内涵的创新和文化上的创新,从而使得紫砂更具人文价值。如此一来,就不得不提到影响紫砂人文价值发展及其趋向的两个重要因素:文人和文化。

一 文人因素对紫砂人文价值的影响

历史上,人对紫砂壶的影响是巨大的。这里的人不是普通大众,而是那些有话语权、能够直接导致某一文化变化发展的一小部分人。在紫砂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文人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在某一历史时段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人们喜欢轻巧简洁的壶,于是最具实用性的、适合寻常百姓使用的大壶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文人们想要将自己诗书画特长发挥于壶上,于是紫砂壶上便有了诗词歌赋,并由陈曼生将其推向顶峰,至今不衰。

笔者所创作的“圆古壶”,就是书画与紫砂壶艺相结合的一个典型。此壶器型简洁、稳重,其上以四君子之一的兰加以装饰,清新淡雅,充分体现了文人士子之风,而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和情趣。又如一把“源之泉壶”,流转的嘴与把,与壶身上的山水画共同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的天籁之音,和一幅和谐秀美的水墨山水画。

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的紫砂壶与诗书画的结合已不仅仅靠文人的参与才得以实现,现在的紫砂人已经挣脱了匠人的枷锁和禁锢,而是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紫砂壶设计的方方面面,能制擅绘,诗书画皆通的全才也是越来越多,甚至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以及留学归来的年轻一代也加入到了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中来,壮大了紫砂壶的创作队伍,整体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如此一来,在不久的将来,定会给紫砂艺界带来新一轮的文化变革,提升紫砂的人文价值,对紫砂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 文化因素对紫砂人文价值的影响

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和风格,它们历经千百年风雨却愈发浓厚与根深蒂固,紫砂文化也不例外。徐秀棠大师曾经说过:“紫砂陶的发展历史,就是紫砂文化的传薪过程。紫砂陶工艺品之所以有魅力,主要也在于它与陶文化、壶文化、茶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紫砂的文化是多么的独特与复杂。

也正鉴于紫砂艺术的独特与复杂,所以对于紫砂文化的研究至今也没有形成权威的、系统的、专门的学说。因此,对于紫砂文化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尤其是紫砂艺术的创作者,更是因为文化程度、个人修养等因素的影响而人人心中各有一本不一样的紫砂书。但是不管怎样,要想让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适应市场,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就不得不对社会的大众文化作一个研究,即使是再具个人风格的作品也不能离开大文化环境的土壤而独自存活。因此,创新就成为了必然,此番创新是指文化上的创新,文化上的与时俱进,是更加趋向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是促使紫砂艺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

促使紫砂艺术必须走创新之路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紫砂文化由地域文化到大众文化,再到高雅文化,直至殿堂文化这一大趋势的影响。如今的紫砂艺术不仅仅属于宜兴,属于有着悠久茶文化历史的南方城市,我国的北方地区也逐渐加入到了紫砂壶的消费大军中来,而外国人对紫砂陶的喜爱也越来越明显。由于喜爱紫砂壶的人数的增加,也在快速地推动着紫砂事业的发展。现在的紫砂壶做工更精致,装饰更丰富,材质更考究,感觉更愉悦,也更加有投资收藏价值。笔者所创作的“翔”、“六方钟亭”、“春晖”等创新作品,均符合上述人们的审美需求与收藏价值,时常供不应求。

因此,任何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唯有在所处的历史时期使其所创作的作品更符合时代的需求,顺应大文化的潮流,同时又不失艺术性,方能久远流传,长盛不衰。

结 尾

人文价值论文篇(4)

中学生价值取向与当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既受经济发展快慢、改革步伐大孝开放广度深度的影响,也受其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家庭物质生活状况和知识水平等因素制约。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外界交往频繁,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反映出来的新情况也多些,新旧价值观念的碰撞与冲突更为激烈,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就更大。内地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也比较封闭,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化相对比较迟缓、淳朴一些。所以,沿海发达地区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许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意识,这是内地中学生所不及的。这些价值取向的差异,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的反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地域因素,各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对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多层次,多渠道、多侧面地为各地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加强价值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根据中学生价值取向特点,努力更新教育内容

中学生的身心尚未成熟,其人生价值观念,一方面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又随自身的成长不断加以调整。这种现实状况是对中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不应只囿于抽象层面的指点和批评,关键在于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充分发展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提倡先公后私,把国家、集体、人个利益有机结合,防止消极因素的发展和向不好方向转化。因此,必须更新价值观念的教育内容,把学校教育与群众性文明活动结合起来,寓教育与活动之中。利用当地素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发挥出自己对社会贡献的能量。

人文价值论文篇(5)

关键词: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价值追求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为价值追求的基本阐释

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作为价值追求,就是文化建设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笔者认为,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作为价值追求包含了以下基本内容:

1.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养成民众良好心性秩序

使民众养成良好的心性秩序是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首要目标。学者徐贲指出,文明人类演进真正需要深化、推动的,是文化对国民的心灵教育。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希腊人的教育目标就已经是培养“有文化”的,也就是完整的人了。希腊文化注重人的心灵和公民精神。例如,希腊人的“文法教育”不是今天语文课上教的语法、句法,而是诗、音乐和体操。这三项都是心灵教育,不是单纯的技能和知识――这种教育的目的不是积累可以用来换取金钱的知识,而是形成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和人格品德。”因而,文化是对国民的心灵教育,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形成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和人格道德。今天,市场经济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的功力导向和资本崇拜的逻辑,是文化及文化人也热衷于名利,热衷于金钱。使文化丧失了其心灵教育的功能。因而,今天,文化建设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使文化达成人们良好的心序。就是要文化使人们明心、养心、润心、护心、洗心、清心;使人们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的拼搏奋斗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诚信、善良、正义的优秀品质。从而使人们优雅、尊严、体面、舒适、从容地生存。

2.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筑好民族精神之魂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灵魂。正是有其灵魂,才是其区别与其他民族,使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个人与国家、民族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一个民族丧失精神之魂,那这个民族的生存就会面临危机,个人也会跟着遭殃。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筑好民族精神之魂,即要坚定人们的信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由于人们的信,才会有人们的崇仰,才会有人们的自觉行动。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建设要筑好民族精神之魂,就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文化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同时,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还要做到把民族精神之魂渗透到人们的灵魂深处,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通俗化、形象化、大众化,深入人民灵魂,使其确实内化为人们的坚定信仰,使公众自觉做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3.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培养健全人格

人格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组成。知,就是认知,就是对事物的判断;情,就是情感,就是对事物的喜好厌恶;意,就是意志,行,就是行为。“所谓健全人格,就是这四个要素的有机关联和相互配合,即和谐。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相和谐的状态下,人的灵魂、心灵是有序的,人格也是健全的。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文化丧失了它本有的属性,不仅没有把健全人格作为自觉追求,反而扭曲了人格。有些文化主体在经济利益面前魂不附体,扭曲了自己的人格,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丢掉了应有的爱国情怀和行动,忘掉了自己的职责和担当,类似于爱、真诚、友善等高级情感被市场经济彻底摧毁,虚伪、做作、轻浮。于是乎有些文化名人也走上了邪路,黄赌毒文化仍有立足之地,低级庸俗文化大有市场。文化主体的创作与管理关乎到人民的幸福,关乎到人民健康人格的培育,文化主体的人格扭曲,怎能培养人民健全的人格呢?

二、文化建设要自觉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追求

1.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弘扬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能润泽人们的心田,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人们的斗志。先进文化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人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什么是先进文化呢?先进文化一定会是优秀文化,与文明人类的制度价值逻辑和人性的诉求相一致。先进文化可以明心、养心;先进文化可以润心、护心;先进文化可以洗心、清心。因而,文化建设要做到以人为本,一定要审慎地选择和花大力气精心培育先进文化。这里所讲的先进文化,既包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包括国外的优秀文化。在弘扬传统文化时,要认真甄别,采取扬弃的观点弘扬其优秀的文化,对于文化糟粕要坚决予以摒弃。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今天,我们仍旧要弘扬孝道,但古人的孝道也存在着糟粕,我们要辩证地对待。笔者在陕西关中西部的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曾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为了弘扬孝道,这个村花大笔钱请了当地有名的画家在墙壁上画了二十四孝图。有一天,有一个爷爷领着他的三四岁大孙子在村里转,于是就给孙子讲墙上画的二十四孝图。讲到《埋儿奉母》这幅图时,孙子表现出恐惧的表情,事后,好长一段时间不敢和他爸爸呆在一起,一到晚上就是哭闹,只怕爸爸为养活爷爷把自己活埋了。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古代郭巨为供养母亲而活埋亲儿已经成为孝道文化的糟粕,和我们今天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是我们要弘扬的,而是我们要坚决抛弃的。文化建设要做到以人为本,还要积极吸收世界上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但是,在文化领域内,尤其在意识形态领域内,有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弘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幌子,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他们千方百计利用互联网、课堂、公共集会等场所宣传鼓吹西方的普世哲学和价值观,鼓吹西方的民主自由,鼓吹西方的多党制。对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警觉,严加防范。如果我们失去敏锐的政治嗅觉,任其发展,一旦西方的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党将不党,国将不国,到最后还是人民遭殃。总之,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吸收和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建设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追求,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首先,文化建设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第一需要是物质需要,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们还有精神需要。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学说认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人在满足了生理需要之后,有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的需要等等。比如说安全需要,并非只有战争、抢劫、灾害等给人带来不安全感,同样,网络谣言、恐怖小说、电影、电视剧等同样给人们带来不安全感。所以文化创作和传媒都要注重保障人们安全感的需要。再比如人有归属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每个人有成家立业的需要,还有文化归属和价值认同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资本主义加紧西化分化社会主义中国的今天,满足人们文化归属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不仅关系到人们的信仰,也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成败。还有,文化还要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等等。因此,文化建设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们在美好的文化家园中栖息、生活、生存。其次,要积极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文化需求,努力提升人们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品位。人们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有高尚的需求,也有低俗的需求,甚至有些需求还是违反道德和法律的,比如、、等。因而,对于人民的文化需求,我们还要正确引导。对于人民群众高尚的文化需求,我们要千方百计给与满足,对于低俗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要积极引导,对于违反道德和法律的需求,我们要坚决予以制止和取缔,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文化需求,提升人们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品位。最后,文化建设还要创新形式,力争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3.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早在延安时期,就说,“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革命战争时期如此,改革开放的今天也应如此。首先,文化创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生活,体察民情。其次,文化创作者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出身、接受能力、消费心理等,以人们喜闻乐见、愿意接受的途径、方式把题材、创作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以大众化、通俗化的方式把比较高深的理论表达出来。文艺工作者只有把文化创作题材、创作内容深深扎根到人民群众的土壤中,创作才有生命力,才会创作出鲜活的具有厚实群众基础的优秀作品,才能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旋律落到实处,才能确实增强人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后,文化管理部门,在评判文化发展事业绩效时,还要把人民群众的态度、反响和反映纳入评判文化发展事业绩效的指标体系。

注释:

①参见徐贲:《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力量》,《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18期。

②《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解放出版社,1943年10月。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2.

[2]李秀林等主编.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5.

[3]张孝评.论文艺思想以人民为本位的中国特色[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1).

[4]张缨.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文化建设[J].理论探索,2006(1).

人文价值论文篇(6)

这是基于个人发挥能动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既包括了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他从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的高标准出发,多次号召“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同志则提出“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9](P30-31),强调弘扬人的实践性和能动性,使马克思主义人学走进现实生活,成为一种现实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站在个人层面上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着眼于个体的人在社会实践中遵循社会活动准则的倾向和特征,在遵守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中达到个人自我完善,这是个体的人应具备的主动意识和能力,也是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二、人性关怀:改革发展的价值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三个倡导,从三个维度指出了人之成长、发展与完满的价值目标,浸润着对人之个体生活、共同体生活与社会生活以及人之成长与完善的人性关怀,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事业是非成败的价值标准。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息息相关,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本身就蕴含着人的发展的诉求。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曾有深刻的论述:“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到目前为止,生产力就是由于这种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10](P104)全面深化改革则能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管改革的任务如何艰巨,改革的征途如何艰辛,我们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强大引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发展的价值体系,描绘了中华民族这个伟大共同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理想,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行为提供了评判的价值标准。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触动整个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权力权利关系和权力权利格局的伟大革命,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向着什么方向改革,是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告诫人们:方向正确,改革事业才能够乘风破浪、开拓前进;方向发生偏差,改革就会走向歧路乃至最终失败。”[11]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这个伟大价值目标的实现,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担当,对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历史责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宣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12]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继续高高举起的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坚持的正确方向。要保证中国的改革在根本性问题上不出现颠覆性错误,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它凸显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为航向,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的路径选择中,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提出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价值标准,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标准,从而为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解决改革发展实践中的种种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提供了社会价值规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3]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认为的社会主义形式。强调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奉献,对科学的崇尚,对劳动的尊重,对团结的褒扬,对诚信的恪守,对法纪的遵循,对勤俭的坚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只有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才能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理想坚实迈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体发展的价值体系,指明了人之成长与发展实践在伦理与精神上的价值要求,从而为个体的人的安身立命、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了精神上的栖息之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马克思以“个人的自由、和谐和全面的发展”为其思想宗旨和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肯定了人是最后的目的。当然,对人自身来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P294)。作为每一个自主道德主体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必然需要立足于自由和约束之间,在自由和约束间保持适当的张力,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这是由外在的他律而走向内在的自律的一种精神存在,也是一个伴随社会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相反的这种过程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他们互为前提和基础。由于人的价值是以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普遍发展为前提,因而“具有经济的性质”[15](P79)。只有把这样的理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研究中,才能在实践中肩负起对现实人的生存与发展进行价值批判和引导规范的功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改革发展事业,建设和谐社会的美好社会理想,需要无数个体秉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体系,扎扎实实努力,兢兢业业工作,在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彰显个体人生价值、实现个体幸福生活。

三、精神支柱:人之发展的价值航标

人文价值论文篇(7)

倡导孝 孝文化 育人 价值

古人云“百事孝为先”,可见“孝”在为人处事中的重要性。“孝”为“仁”之核心,“仁”为“五常”之首。“孝”原意为晚辈对长辈的爱心,孝顺、孝敬是晚辈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一个人高尚道德品质的体现。在《孝经》中,“孝”被置于道德规范的最高地位,“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由此产生。[1]随着社会的发展,“孝”被蕴育了新的内涵。当今社会“孝”可以理解为尊重、服从、责任、和谐、忠诚、感恩和奉献等,更重要的体现出对亲人、朋友、老师、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敬父母、感恩师、报社会是新时期“孝”之具体体现。

“孝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大约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孝道在三国时期就已成为学堂的必修科目,在科举考试中成为必考的课程。可见“孝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历史。“孝文化”所倡导的“责任、忠诚、感恩、和谐、奉献”等是新时期思想道德观念的最高境界。为此,当今社会应大力倡导“孝文化”,特别是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应秉承“孝文化”的精髓,以“孝”做人,以“孝”感人,以“孝”育人。把“孝文化”引入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课堂,让“孝文化”发挥其现实作用、体现其最高价值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孝文化”的育德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为的需要。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为人之本,处事之基。有人说“小成者源于智,大成者源于德”。可见,个人的道德素养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国的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采取各种育德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同时还把办学的思想定义为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为宗旨。德居首位,足见德之重要。因此,对学生来说,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贪污腐化现象也随之孕育而生。金钱至上、安于享乐、不思进取等观念在一些人的思维中形成。这严重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极为不利。因此,在学校中应加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除开设必要的德育课程、规范教师和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建立健全各种道德规范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让中华美德在学生中流传,并发挥其育人价值。“孝文化”十分注重道德观念的培养。“孝道,德之本也。”把“孝”置于道德规范的最高地位,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因此,在学校中大力倡导“孝文化”,用“孝文化”的精髓去净化学生的思想,修正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改变学生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观念。各学校应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孝文化”。把“孝文化”引进校园,引进课堂,灌输到平时的教育中,将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为的提升。

二、“孝文化”的育诚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提高学生的个人诚实守信和养成良好立身处世准则的需要。中华民族一直崇尚诚实守信和求真务实,提倡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注重人品、人格、信誉和承诺,追求信誉第一、人品至上。对学校来说,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作风,一直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一诺千金、塌实肯干的良好品行是我国教育的育人之基。

目前,在学生中,不讲诚信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欺骗老师、欺骗家长、弄虚作假、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恶意欠费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三风”(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阻碍了学生健康成长,败坏了社会风气,制约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如何开展诚信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是各学校努力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首先,要通过教师和辅导员的身体力行、以身示范作用,给学生树立榜样,用为人师表的形式教育和感化学生;其次,通过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召开各种诚信主题班会、开展诚信征文活动、学习八荣八耻荣辱观等进行思想灌输式的诚信教育;再次,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规定,如签定考试诚信责任状、制定欠费违约规定、制定诚信守则等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最后,我们还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利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教育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懂得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从而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一直注重对人诚实守信的培养,它讲求“童叟无欺,相互礼让”[2];讲求“言必信,行必果”[3],把诚实守信置于为人处事的较高境界。因此,在学生中倡导“孝文化”,发挥“孝文化”追求诚信、注重品行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行,塑造学生的良好形象是非常必要的。

三、“孝文化”的育情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培养学生懂得人间真情和养成知恩图报良好品行的需要。人类生活在情感世界,亲情、友情和恩情交织在一起。每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情,包括至高无上的法律有时也不外忽人情。可见,情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对学校教育来说情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感恩教育。而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由知恩到感恩、报恩和施恩的过程。让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4]它是一个由意识到实践的过程。因此,学校要通过各种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亲恩、友恩、师恩、校恩和国恩等,近而激发学生报恩之心和效国之志。

从近些年的学校教育来看,由于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和富裕家庭等家庭教育的失败以及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造成了一些学生情感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近而形成了自私、享乐、忤逆、张扬等性格。他们不懂得亲情、友情和恩情,以我为中心,让家长、老师围着他转,对父母、老师的教诲置若罔闻,逃学、旷课时有发生,更有甚者沉溺于网络不可自拔。个别父母为看管自己的孩子,竟远离家乡来校陪读。这是何等可悲之事!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和感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利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优势,发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提高学生的情感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各学校应大力提倡并发挥其最大作用,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培养学生的情感观念,感谢父母之恩、亲友之恩、师生之恩,注重亲情、友情和恩情的培养。因此,在学校育人中大力倡导“孝文化”将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回报父母、回报恩师、回报社会。

四、“孝文化”的育和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基石,而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人与人之间和谐与否,决定着校园和谐的成败。因此,在学校中要妥善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干群之间的关系,坚持以和为贵、以和为美,大家友好相处,共同进退。尽量避免和减少各种矛盾的发生,从而创建一个讲正气、讲文明、讲团结,具有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的优美和谐校园氛围。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面临着许多阻碍学校和谐发展的不利因素,制约着学校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迈步奔“小康”。但我们又不难看到,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滞后于物质文明,拜金主义、极端自私主义、奢华享乐主义等观念在一些人的思维中滋生,败坏了社会风气,同时也动摇了学生的思想,使部分学生的人生价值发生了扭曲,不思进取、追求享乐等思想在一些学生中蔓延,这给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障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腐败现象也孕育而生,它动摇了部分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导致部分学生思想观念偏离,人生目标扭曲,从而对老师的尊尊教导不与理睬,及大地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友好相处,不利于校园和谐。此外,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给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但一些西方腐朽思想也侵蚀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得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影响着学校正面教育的效果。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之初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这需要学校加大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在学校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教育,将有助于转变学生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校园和谐与稳定。而“孝文化”倡导温顺、礼让、宽容和中庸,恰是改善人间关系的油;是解决矛盾的调和剂;是构建校园和谐的助推器。因此,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孝文化”传统教育,让学生领悟“孝文化”的真谛,近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优美的校园氛围。

五、“孝文化”的育忠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学生树立正确理想观念和报效国家的需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报效祖国,回报社会。这要求当代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基本技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对党忠诚、无私奉献,并始终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国尽忠,为民效力。

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和即将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可朔性,也极易被动摇和转变。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将有益于自己、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然而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改革正处于深入推进时期,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腐败现象以及错误观点将直接影响着当代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使部分学生的价值目标偏离。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和侵蚀。要将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精神和忠心报国的思想引进课堂,让学生讲正气、讲忠诚、讲奉献,树立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思想。同时,也要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课堂,特别是“孝文化”引进课堂,借助“孝文化”的精髓净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思想,近而增强为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孝文化”的中心思想就是“忠”、“孝”,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孝而忠,善事父母,忠于民族和国家。[5]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大力倡导“孝文化”,发挥“孝文化”的育人价值,这不仅仅是育人工作的需要,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总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精神沃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6]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留存下来的传统美德,它是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结晶。它包括优良的道德品质、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深厚的民族情感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等等。对待中华民族的遗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精华传承并发扬光大。“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保存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我们要将它继承下去,并不断创新发展,由最初单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爱心拓展到讲道德、讲诚信、讲感恩、讲和谐、讲忠诚和奉献上来,让这种精神在学生中滋生蔓延。

————————

参考文献

[1]胡元江,陈海涛.中西方孝文化探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2]丁年凤.学校“诚信缺失”根源浅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0(11).

[3]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1).

[4]尹映霞.学生的“感恩”教育与责任感的培养.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5]张宏书,李卫光.中国古代孝文化的嬗变.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