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3 16:02:09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1)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 

 

2000年,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联名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从此揭开了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折的序幕,宣告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21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的迅猛发展及实践的广泛开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心理教育不应仅仅关注小部分问题学生,还应重视普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心理学重视人性中积极的方面,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将促使心理科学对人性更科学的理解以及更有效的干预,从而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发展。积极心理教育是积极心理学兴起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教育范式,是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理论依据。积极心理教育吸取了积极心理学当中的积极思想,强调运用受教育者自身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因素提高其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的崛起,拉开了心理教育从障碍性、治疗性研究转向发展性、积极性研究的序幕,宣告了一种新的理念和范式:积极心理教育的诞生。 

积极心理教育的脱颖而出,使其瞬间成为备受研究者关注的理论思潮。积极心理教育思潮对我国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即心理教育也应转向积极方面,进行积极心理教育势在必行。我国心理教育范式的建构也开始转向积极心理教育,这符合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趋势。众多研究者开始引进西方积极心理学先进理念,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工作。一时间,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到关注再到加强的发展历程。西方积极心理教育比我国起步早、投入多,我们借鉴其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无可厚非。但在引进过程中,由于文化、习俗和地域等差异,难免会出现“不兼容”现象。积极心理教育在我国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到底有多强?能否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心理教育的主流范式?这是研究本土化的起点。积极心理教育的本土化问题一直备受实践者关注,但确很少有研究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回答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两个问题:即为什么本土化和如何本土化。 

 

一、积极心理教育——为什么要本土化 

 

“本土化”一词,英文为“indigenization”,可以译为民族化、本地化和本国化,从语意上说,是指使事物发生转变,适应本国、本地、本民族的情况,在本国本地生长,具有本国、本地、本民族的特色和特征。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指的是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积极心理教育时,不是生搬硬套国外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而是根据本土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及其所处的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等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选择适当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用于本土学生,并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鉴于积极心理教育起源于西方,在理论引进和实践过程中,不能离开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否则自然会“水土不服”。因此探索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丰富并拓展本土心理教育理论 

心理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孔子时期。孔子在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如孔子提出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表明对学习者的心理倾向和情绪体验的重视。以后,历代许多学者的著述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教育思想。从王国维的心育到蔡元培的全面发展再到燕国材的心理教育,展现了我国心理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这些传统文化为以后的心理教育提供了参考。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进入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北京、上海、西安、南京、广州等一些大城市先后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外相比,仍然显得落后。积极心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同样是我国心理教育范式建构的现实而正确的选择。对源于西方的积极心理教育进行本土化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体系,可以丰富并拓展我国心理教育理论,为心理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吸收并转化国外心理教育成果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还处于创始阶段,当前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其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基本都是引进西方的。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属于舶来品,再加上本土专业人才的缺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心理学理论。虽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本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但在理论和方法上过分依赖西方而少有创新,在观念上仍然是单纯的拿来主义。积极心理教育产生的短短几年间,国外积极心理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基于西方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已从弱到强且从研究到实践均取得了一定成就。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本土化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吸收其先进理念、借鉴其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转化国外积极心理教育成果,使其更具本土特色,更好地为本土服务。这是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基本思路,也是本土化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三)了解并解决本土心理教育问题 

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理论是针对西方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下的人们而设计的。如果我们照抄照搬西方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很可能会产生不适应。而本土化就是为了切实地描述、分析、解释及预测本土人群的心理现象与行为倾向,进而建立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知识体系,以此来教育他们。但是我国的心理教育本土化还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仅仅只是把积极心理教育的概念、理论和工具引进来,然后不加改造就套上去加以使用,而没有注意中国人有着不同于西方人的独特心灵世界。面对中国人特有的心理问题,比如神经衰弱、隐匿性抑郁、躯体化、网络成瘾、气功和迷信诱发的精神障碍等,我们必须从中国人的心理角度,用本土化的研究倾向深入有效地探讨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问题,阐明并改造一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理论与方法,形成对中国人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切实解决本土化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尝试就是让我们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入点。 

二、积极心理教育——如何本土化 

 

目前我国积极心理教育,比较多的是对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理论的推介。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给学校心理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及时解决,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大挑战。一般来讲,外来文化进入一个异质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过滤等因素的影响,不会再维持原来的模样。因此,我国积极心理教育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走本土化发展之路。 

 

(一)兼容并蓄,批判性吸收西方成果 

我们认为,一种成熟的文化应该有一种开放、外向的积极姿态与自我梳理的勇气与警觉,而不是简单的对抗或背离。无论人们是否承认,“本土化”研究都是以西方理论的既有存在为前提的。无论是积极心理教育理论还是实践,西方国家都走在前面。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是我国积极心理教育发展可借鉴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我国积极心理教育的发展不应全盘移植西方。因此,以全面审视的眼光看待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理论和方法尤显必要。因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进行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时,必须在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积极心理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其与本土心理教育进行融合和转化,以此去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这样才能避免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与此同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创造性利用,而不是盲目照搬。总之,我国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建构既需要以中国的问题为本位重新审视自己的学术发展方向,又需要深入西方文化精神的内部借鉴其经验得失,并在二者良性互动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研究新范式。 

(二)本土改造,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 

心理教育以了解学生为基本前提,只有通过客观的测验或评定,才能掌握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干预。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是适应于本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心理教育,也与西方的测量工具和技术相异。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是在借鉴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和发展西方积极心理教育标准化测量工具和有效的干预技术。不但如此,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必须根据我国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背景对这些成熟的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以此形成和发展本土化积极心理教育特有的研究技术和手段。尤其是对测量工具的编制,一定要基于中国常模进行修订。否则将会出现格格不入的现象。对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是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本土化心理教育方法的最初尝试是在心理咨询领域,即钟友彬创立的“认识领悟疗法”就是为了适应中国社会文化背景而建立的本土心理干预技术。未来,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重点是继续对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 

 

(三)夯实基础,加强本土化实践创新 

心理教育范式展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通融,而积极心理教育则体现出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对“心理教育”的研究和界定,从一开始就是实践取向或者问题取向。由于积极心理教育研究起步晚,早期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引进上是可以理解的。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仍然将重点放在仿效西方,就非常令人费解和遗憾。本土化思维要求我国学者在研究领域、理论模型和实践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这些都是我国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必然要求,离开这一点,无论是引进先进理论还是本土化建构,都只能是没有支撑的空中楼阁,这必将阻碍我国积极心理教育的发展。因此,实践创新是推动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重要动力。“心理—道德教育”是在中国教育文化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也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一种心育与德育融合的教育模式。若在其中引入“积极因素”,必将成为我国积极心理教育的一大创新。积极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实现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发展,是我国积极心理教育实践的又一大特色。而就积极心理教育开展形式来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当的。我国学者王希永提出以下几种积极心理教育方式:自助式心理探究、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辅导、自助式心理暗示、自主式心理激励等。 依据积极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思路,我国研究者在不断加强积极心理教育实践探索和创新,走本土化之路。 

 

三、构建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体系 

 

“本土化”与“国际化”运动是21世纪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一个共同的特征。建设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积极心理教育体系是一个迫切和重要的课题。积极心理教育从出现到发展不过十年时间,但其发展势头之迅猛,使其一跃成为当今心理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有学者预言,在不久的将来,积极心理教育必定会成为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积极心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同样也是我国心理教育范式建构的现实而正确的选择。可以说,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进程的实现任重而道远。 

 

(一)吸收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以吸收和创造相结合为基本途径。强调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以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核心,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国外积极心理教育的现有成果。要想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积极心理教育,不能盲目排外,闭关自守,但也不能盲目照搬,全盘吸收。要把握好两者的“度”,要在真正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积极心理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进行本土化发展。因此,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发展趋势表现为吸收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积极心理教育首先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实际上,积极心理教育,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应该说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心理教育就特别注重发展智能、启发潜能、鼓励立志、锻炼意志等。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绝对离不开历史的积淀。然而,历史是发展的,积极心理教育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因此,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发展趋势表现为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2)

何为积极心理学?正如塞利格曼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所倡导的,积极心理学就是以人类的美德和优点为出发点,采用积极的心态去解读人类的心理现象,从而激发个体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帮助其形成良好品质并挖掘自身潜力。[3]本文认为,教育人类学作为教育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其进一步发展应当借鉴“积极心理学”。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认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学为教育学指出了具体的途径、手段和障碍”[4]。教育人类学是我国教育学科中新兴分支之一,所以也应以心理学为基础。常永才等人也认为,教育人类学若要更适切地运用于教学和学习问题的探索中,就必须加强借鉴关注个体的心理学。[5]本文尝试论述的是,积极心理学何以有助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进步。

一、积极心理学与教育人类学研究相关的视角

教育人类学的鲜明特色是以田野工作为基础的质性阐释以及进一步的跨文化比较。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一方面吸纳了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借鉴其量化研究方法,以实证主义探讨人类走向幸福的路径,[6]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范围上加强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可以了解“积极心理学”在不同国度、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特征,以及影响的变量有何差异。

(一)“积极心理学”的东西方视角西方文明史就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历史,希望(hope)在西方文明中是一种强大的潜在力量。回望西方文明史,希望是一种让人由此及彼的动因性的、聚焦于目标的思维,它已经交织在西方文明的时代和事件之中,很难被觉察到,如同面包中的酵母一般。“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中国谚语揭示了东方人观察问题的视角,东方人认为世间万物都处于永久的流动之中,就像好事肯定会发生一样,坏事也一定会降临。反过来,生活的挑战也可能预示着胜利。好和坏的平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对平衡的预期和渴望可以区别东方人与西方人,反映了东方人寻求最佳平衡点的世界观,西方人则在解决问题和监控进展时会采取更线性的方法。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跨文化视角维克多•埃尔(VictorHell)认为,文化(cul-ture)最初是指人类的耕作技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引申至精神领域。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一群人通过习得,对所作所为和每件事物的意义共有的认识。本文中讨论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伴随着人类对许多问题认识的深入,心理学界日益重视文化差异。布鲁纳(JeromeSeymourBruner)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文化心理学,注重文化对人心理的影响和作用。[10]在此背景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日益丰富。西方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当前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心理过程对于生理健康的影响等方向。这些研究,在获得一些有意义成果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身处不同文化场景的心理学研究者探索。

二、积极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成果: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

当前,教育人类学所重视的跨文化视角在积极心理学中已经产生出越来越多的成果,下面择要概述。

(一)有关“快乐”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该重视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快乐”作为其中因素之一,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积极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国家,快乐程度与收入的关系展现出差异性。如,在经济落后国家,民众的快乐程度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而在经济发达国家,两者之间关联甚少。除此之外,迪纳(Diener)所作的一个有关幸福感的研究也显示,对于“快乐”的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如,在北美文化中,人们认为追求快乐是他们的基本权利,而在佛教文化中,快乐则被理解成历经苦难的结果。

(二)有关“乐观”的研究“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当前有关“乐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并且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尤以塞利格曼的研究为代表。他将“乐观”看作一种解释风格,采取归因风格问卷(TheAttributionStyleQuestionnaire,ASQ)和言语解释的内容分析(TheContentAnalysisofVerbalExplanations,CAVE)来测量。国内背景下有关“乐观”的研究较少,只有以香港地区下岗妇女为研究对象的少数研究,如何实现“乐观”研究的本土化,将是未来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方向。

(三)有关“品格优点”的研究“品格优点”(characterstrengths)也是诸多积极心理学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领域。塞利格曼等人在参阅了大量有关“性格优点”和“美德”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在包括哲学和宗教在内的各种文化中,总共有200多种美德,他们从中归纳出6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精神卓越,这6个美德又包括创造性、好奇心、勇敢、毅力等24种性格优点。[16]“积极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也证明了这24种性格优点在各种文化中存在的普遍性。如,塞利格曼等人的研究展现了东西方青年人在此方面的普遍性。他们选取美国和日本青年人为研究对象,就这24种性格优点在研究对象身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分布的一致性程度很高。[17]不足的是,当前关于性格优点的研究多在发达国家进行,文化场景和文化覆盖范围较为狭窄,需要更多的跨国界、跨文化研究。

(四)有关“感恩”的研究一般来讲,“感恩”是指个体在接受了他人帮助后,用感激情绪给予回应的一种行为方式,它具有跨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表达方式不一致。同时,埃蒙斯(Emmons)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感恩”在不同的文化形式中具有差异性。如,就“感恩”的内容而言,中国人感恩思想侧重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等,而西方人感恩思想则侧重于感恩上帝、感恩自然等。[18]这种差异性背后的心理机制值得探索。

(五)有关“心理韧性”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中的“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指个体面对生活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适应能力,跨文化研究证明这点与我国文化中的“逆境观”有相似之处。应对生活困境,不同文化场景下的群体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中国人面对困境往往认为“福祸相依”,有较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这是中国人所特有的“心理韧性”成分。[19]另外,有关“心理韧性”的测验量表,国外发展已较为成熟,但其在我国的适切性尚未得到验证。如何寻求较为适合我国的“心理韧性”量表,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六)有关“积极幻想”的研究“积极幻想”(positiveillusion)是指个体在生活中或在面临威胁性情境、压力性事件时所作出的一种积极心理适应。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日益丰富,随之一个新的研究点逐步兴起:“积极幻想”有无跨文化性。针对此领域的研究,以海涅(Heine)和滨村(Hamamura)的研究为代表。他们通过元分析法,对东亚人和西方人在积极幻想方面的特质作了研究,发现两者差异性明显,相比于东亚人,西方人的“积极幻想”程度更高。[20]

三、“积极心理”: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新生长点

“积极心理”是“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核心理念,能促进人类对人性中积极因素的追求,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的。我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也应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田野工作中追求“积极心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积极心理”。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教育人类学要警惕“积极心理学”等诸多心理学科目研究中所具有的通病,这是教育人类学追求“积极心理”的前提性条件。众所周知,不同的族群(ethnicgroup)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特定文化的背后隐含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各族群和谐相处,在文化多样性中共同发展,正如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所提倡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族群之间的价值观各具特色,不可能相互取代,更无优劣之分。

然而,“积极心理学”同样犯有其他心理学研究的通病:更认可白人价值观。就像考恩(Cowen)等人戏称“积极心理学”是“纽约人眼中的世界地图”。如何避免和改善这个通病?这也是教育人类学的田野研究需要注意的,即坚持主客位研究相结合的思想。其次,教育人类学要借鉴心理学思维。前文已述有关“积极心理学”中跨文化视角的研究,几乎没有中国本土化的研究。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其地域差异、民族差异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积极心理学”发展近15年,成果颇丰,除了东西方文化的对比性研究之外,其心理学思维也值得我国本土的教育人类学者借鉴,借此研究国内民族、区域文化的差异,发挥中国56个民族多样化、文化多元性的优势,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研究参考。再次,“积极心理学”提出的乐观积极研究对提升中国当下国民幸福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启发,对公共政策制定、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教育人类学最显著的特色在于其田野工作,而田野工作是较为关注现实性的一种研究。当前,中国社会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改革面临极大的挑战,边疆民族教育发展更是任重而道远。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3-0088-04

高职院校积极型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包括心理知识传授、心理活动体验和心理调适技能训练等内容,与其他专业学科课程相比,仍属于一门尚待完善的课程。

一、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模式的内涵

积极型心理教育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开发的心理教育[1]。积极心理学最早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发起,主张心理学要以人所固有的美德作为出发点,倡导用一种积极的眼光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解读,以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贯穿高职院校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的核心主线是全员参与、全方位、全程式的“积极”和“发展”,即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和强调人性的积极面,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教育问题作出解释并获得积极意义,塑造积极人格,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具体而言,积极型心理教育的主要功能是:预防潜在的心理问题;帮助人解决既定阶段的心理发展课题,达成相应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完善个性,健全人的现代化人格特征;帮助人发展自己的生涯规划,有效开发心理潜能[2]。

二、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高职生虽然具有更朴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等优势,但又明显具有自信心差、自制力薄弱、学习能力弱等不足,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业竞争、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等缺乏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情感培养、潜力开发、人格完善等方面还很缺位,构建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心智潜能、提升职业心理能力、促进人格和谐优化。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承担着培养高职学生做人做事基本素质,特别是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的任务。

(二)课程目标

积极型心理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知方式、情感体验、行为习惯、自我意识、创造性、学习能力、人际关系、人格特征、心理潜能等。在调查分析现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对照国家有关文件,将高职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目标分为以下层面:

一是知识层面: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高职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二是技能层面: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包括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三是自我认知层面: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一)“三三三”内容体系

从“全员参与、全方位、全程教育”三个维度安排课程内容。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出发,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需求,进行三年全过程有针对性的发展性心理教育,不断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如根据新生的特点和专业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应性教育,使新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对于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各种心理误区和心理困惑,增加就业心理辅导内容,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及时解决学生在特殊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

从“基本理论、技能方法、实践体验”三个方面确立教学难点。一是关于心理学、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二是关于心理成长、心理应对、心理调适的技巧和方法;三是互动和体验活动以及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从“学业发展、个人与社会性发展、职业发展”三个方面设计教学模块。三大模块又具体化为学会学习、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人际交往、生命教育、爱情和性、心理健康、挫折教育、职业发展、成功规划等项目,这些内容都与当代高职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紧密相关,与社会对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关,与高职学生的成长需要相关。围绕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的不同方面,对学生如何从消极到积极,从自卑到自信,从失败到成功,从惆怅到快乐,从平凡到卓越进行指导和引领,不仅保证教学内容选择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更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内容安排,具体见表1。

(二)“五步骤”教学过程

以“三大模块”为经,以各个项目内容为纬,构建出“引导体验点化领悟实践”五步骤教学过程,基本遵循以下问题解决策略:现实需要、现实问题师生讨论原理讲授案例分析学生体悟尝试解决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炼归纳。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将过去单一的以认知为主的学习过程转变为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认识上有提高,人格更完善,行动力增强,真正达成知识、技能与自我认知三层面的目标,实现理论掌握、能力提高、素质养成的一体化。

引导。从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需求出发,以任务、项目、问题为线索,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将理论性和通俗性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深入浅出、生动、简短的语言来诠释心理现象和基础理论,对重点问题予以引导和讲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力求在情感上引发共鸣。

体验。在课堂中提供丰富有趣的情景、活动、案例、游戏等,让学生以角色扮演、讨论、互动的方式进行感受和体会,真正做到“做中学”。

点化。在学生对体验活动进行反思概括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点拨、总结、提升,让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领悟。学生在教师引导、点化以及自己体验的基础上,不断去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心理理论和心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心理品质的内化和提升。

实践。以活动为载体,在课外进行自我探索、自作、自我指导,做到课内与课外的一体化,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教育能力,逐步达到人格的健全、职业素养的完善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有:常规化的心理咨询、定期化的心理健康活动周(月)系列活动、主题化的团体心理辅导、经常化的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助手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三)“多样化”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这是课程教学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教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授心理教育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小组讨论法。教师引出一些带有普遍性、开放性的问题或专题,组织学生讨论。教师不参与辩论,静观其变,启发学生用理论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拓展思维。

案例分析法。将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多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探求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总结经验。通过感官激发和各种真情、真景、真事、真人的介绍和描述,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触动,课程的说服力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演示实验法。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基本理论,如“知觉广度”、“从众心理”、“问题解决模型”等。

引导体验法。设计各种情景和活动,将“信任之旅”、“信任后倒”、“戴高帽”、“孤岛求生”、“心有千千结”等团体心理活动应用于教学中,让学生在“思、做、悟”中增加体验,获得成长。

团体训练法。针对学生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如开展自信心训练、人际沟通训练、自我认识的感知训练等,让学生大胆地诉说内心中的困惑、迷茫、忧虑和痛苦,缓解和释放不良情绪,从而达到心灵减压的效果。

三、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标准

1.目标模式的达成情况

课程目标是课程评价的起点和归宿。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对课程目标是否达到以及达到何种程度进行评价。

2.学生的自我报告

心理教育的效果最终体现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学生对其自身心理素质的评价也应作为心理教育课程评价的标准。学生的自我报告是一个主观标准,需要结合定量、问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业成就水平。

(二)课程评价的类型

1.开始评价

在心理教育课程实施之前或实施某个方面的训练之前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和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评价可以借助心理测量,学校心理教育课程准备情况的评价包括对学校心理教育教师构成、教育设施、文献资料等的评价。

2.过程评价

在心理教育课程活动中实施的评价,目的是收集有关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的信息。过程评价一般指为对心理教育课程部分目标或阶段性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也可以指对整个心理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等的评价。

3.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心理教育课程结束后进行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变化和心理教育课程成效进行的评价,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所带来心理素质的变化,评价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量法、实验法等[3]。

参考文献:

[1]崔景贵.积极型心理教育: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17-19.

[2]崔景贵.积极型心理教育的信念、目标与建构[J].当代教育论坛,2006(7):33-35.

[3]赵红.师范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综合模式的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84-188.

The Formation of Ac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YUAN Zhong-xia

(Nanto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tong Jiangsu 226007, China)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4)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20世纪末出生的第一代留守儿童却已经长大成人,在高职院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其留守经历的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究和关注。文章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留守儿童、有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等心理健康因素和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教育行政机构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32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LJKJY1426B)

作者简介:张娜(1980-),女,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方向硕士,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讲师,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收稿日期:2015-04-16

0 引 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到城里打工挣钱已经成了目前青壮年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北上广等地区,“留守儿童”问题非常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末出生的第一代留守儿童却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成为有留守经历的在校高职学生,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和发展,他们成了最被忽略的一代,其留守经历的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究和关注。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留守儿童、有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与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探讨。

1 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

心理学界对社会支持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人们探求生活压力对身心健康影响的背景下产生的(Holmes,Rahe,1967) 。施建锋,马剑虹)将社会支持定义为“当个体出现某种需要时,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一种给予和满足”。Zimet认为社会支持根据来源划分,分为家庭的支持、朋友的支持和其他支持。

刘广珠等认为“社会支持源仅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支持,积极求助行为才可以使可能的支持变成实际的帮助。同时,其求助结果还将影响以后的求助行为”。肖水源,杨德森提出,除客观支持和主观体验外,还包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这一观点在国内普遍得到认同。人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都是有很大的差别:在面对困难时,有些人会主动寻求帮助,一些人却在可以求助的情形下拒绝外部的支持;有些人不懂得如何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因此,一个人只有良好的支持源是不够的,采取主动求助,充分利用社会支持,才可以真正受益,从而保持身心健康。

2 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

心理资本这一概念源于西方,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等相关文献里。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Seligman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认为导致个体行为的积极心理因素均可纳入资本范畴。Avolio,Gardner,Walumbwa,uthans,& May认为,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自我恢复力、积极归因等。Luthans、Youssef和Avolio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目前心理学界基本认同这一解释。

国内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已经逐渐拓展到教育领域。李林英,李健将大学生心理资本定义为“大学生在大学求学时期所具备的、可以通过测量和开发来帮助其获得自我肯定与成就的积极能力的总和”。

3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给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使人们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Diener(1984)将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个体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整体评价,判定标准则以个体本人的内在标准作为依据。国内研究人员多采用Diener的观点,笔者也认同Diener关于主观幸福感的观点。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主观性。主观幸福感的评定不是依赖他人或外界所设的标准,而主要是自己设定的内在标准;二是整体性。主观幸福感从整体上,而不是某一个方面来反映个人的生活质量;三是相对稳定性。尽管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每次都会受到个体当时情绪、情境影响,但长期看来,主观幸福感仍然是相对稳定的。

Andrews和Withey指出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三个成分,其中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属于情感成分,生活满意度属于认知因素。现在一般都认为主观幸福感的结构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组成。Furnham研究表明,儿童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最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就是父母权威型的养育风格。

4 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

一个人的社会支持情况越好,其消极的情绪、情感较低,而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生活的满意度和积极的情绪、情感则会相对比较高。关于社会支持,女生认为在教师那里得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多一些,而男生则认为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工具性支持多一些,赵景欣,刘霞,申继亮,李志凯认为客观支持对心理弹性有一定预测作用,而主观支持对心理弹性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于留守儿童不良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王玉花认为有童年期留守经历大学生比之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其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水平要低,且差异显著;温义媛研究发现,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相比,留守经历大学生在客观支持、总体支持上差异显著。

Luthans,Avolio,Walumbwa等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及其维度能够对工作绩效和工作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Larson,Luthans研究发现,员工的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密切相关,呈显著的正相关。丁凤琴认为,一个具有积极心理资本的人经常会体会到自己对事情的掌控感,因此能比较好的适应环境,所以也有助于自身主观幸福感的保持和提高,主观幸福感可提升和发展心理资本。Choi和Lee认为员工心理资本影响其工作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

5 结语

袁莉敏等发现,乐观这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显著预测生活满意度。陈雪芳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自我满足、积极和消极的情绪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胡会丽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低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得分也较低。因此,可以通过提高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水平来提升留守儿童、有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的心理弹性,从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帮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Holmes,T.H.,Rahe,R.H.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J].J Psychosom Res. 1967(11)

2 施建锋,马剑虹.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J].人类工效学杂志,2003(1)

3 Zimet,G.D.,Dahlem,N.W. The Mule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2007(52)

4 刘广珠.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 1996(3)

5 肖水源,杨德森.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

6 Seligman, E. P. AuthenticHaPPiness[M].NewYOrk:The Free Press,2002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5)

1879年德国哲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从1897年至二战结束前,心理学虽然得到一定发展,但是并没有获得足够重视。二战结束后,为了修复战争为世界人民带来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巨大创伤,人们开始利用心理学治疗并缓解心理创伤。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心理学开始以各种心理问题为研究核心,以探究或寻找治疗各种心理问题的办法为主要任务,以理解和解释人的消极情绪为己任。同时,心理专家开始从医生治疗病人的角度处理心理问题,这便是现在所说的传统主义心理学,也可以称为病理心理学或者消极心理学[1]。

心理学从诞生之初便被赋予三大使命:第一,研究消极心理,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第二,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充实并有意义;第三,鉴别并培养出有天赋的人。随着消极心理学在战后取得的巨大成就,三大使命中的第一大使命得到空前关注,然而另外两个使命则被忽略,甚至停滞不前。在这样的情况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对占据心理学主流地位的消极心理学进行批判,认为心理学过于关注消极的心理品质,过少涉及健康、幸福、勇气和爱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倡导心理学应该研究人性的善或积极的方面,应注重研究人的主观体验和人存在的价值,着力探讨幸福生活的含义,至此“积极心理学”开始萌芽。1998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Seligman在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正式倡议并定位“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2000年,Seligman和Csikszentnilnalyi在《美国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诞生[2]。

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体现在修正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要着力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更要着重于培养、建构人类的优秀品质,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平衡发展缺一不可。

2.积极心理学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上较新的一个分支,虽然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客观上拓展了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视野,其影响已经在社会各领域中日益凸显。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还存在不少弱点和不足,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教学的改进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主张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提高高职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是高职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学好这门课程能够为高职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提供必要的能力储备。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的变革,使这门课程成为学生喜爱并能从中受益的课程,并且够更好地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实现该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

2.1以学生需求为本

积极心理学重视人性中积极的方面,致力于对人的幸福感、心理弹性、乐观及自我决定等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其本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取得实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从而使得学生真心喜爱此门课程,并且从中受益。

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开展,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再是零基础,并且现如今“90后”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离不开计算机,对于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已经比较熟悉,这就要求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的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现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依赖多媒体、机房等信息化教学工具,但出现另一种倾向:一些教师比较重视教学形式、技术的运用,从而忽视学生的反应和提问,缺乏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因此,以学生为本,首先就是把学生的实际作为教学的真正切入点。

2.2以积极情感面对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的良好个人素质与人格魅力,是使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取得实效性的重要保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3]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属于各专业都要学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任教教师几乎每学期都要重复讲授,这对于教师来说相对较枯燥简单,因此教师容易出现情绪倦怠、成就感降低等职业倦怠现象。这种不良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容易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自身的认识中,关注自己的积极面,挖掘出自身的优势与美德,增强自我效能感,并用心体验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事业快乐感,拥有自尊、自信、乐观和求知激情及创造力,从而积极工作,用自身积极的情绪与人格魅力影响和熏陶学生。

2.3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出积极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热爱学习、享受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并且实验实训操作在本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这样的特殊性,在教学中要规范实训教学,加强实训指导。在实验实训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大量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练习和实训课题,对于完成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积极鼓励,对于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实训练习的学生给予及时适当赞扬,并且让其作为小老师帮助不能顺利完成实验实训练习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方法,把“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广泛应用启发式、参与式、设问式、比喻式等教学方法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6)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M.&King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Seligman&Mihaly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是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正,而且更应该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品质,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幸福、发展、快乐、满足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实际上,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病症更有价值。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9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先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确立临床和行为方法的全新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这在心理学史上来说是一个创举。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Seligman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在动物实验中,若给狗重复施加其无法躲闪的电击,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它会对本可以避开的电击不再躲避。在人中也会出现由于对环境事件的“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抑郁。在后来的研究中,Seligman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1]心理学在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时涉及的主题有:主观幸福感、快乐、满足、士气、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绪平衡、幸福觉察、主观不幸福感、可感性生活质量等,以及所激发的人类潜能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基本含义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有两种。

第一种表述: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第二种表述: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水平上,涉及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公众品质: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学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从更广阔的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与娱乐,它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杂的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甚至想模仿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让心理学界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比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积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CSV标准(CharacterStrengthsandVitues:AhandbookandClassification)。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三)研究内容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1.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⑴回顾过去——幸福而满足

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幸福的指标。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感受的指标。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到1969年时仅有20多篇研究论文,但现在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年间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也有一部分是金钱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SrivastavaA.,LockeE.A&BartolK.M,200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心理发展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在他们看来,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Dinner就是这一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之一。他对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气质和人格以及主观幸福感强烈的群体的个人背景进行回顾,然后进行更为广泛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宏观社会环境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些调查研究发现,并不是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人们的幸福,而是决定于人们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包括婚姻关系、家庭成员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在内的社会关系和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⑵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

研究发现,在每个年龄阶段虽然都存在着不快乐的人,但还必须承认,同时也有着许多快乐的人(MarcelaKogan,2001)。Lyubomirsky比较了那些

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有所差异,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而并未被意识到的,主要表现在快乐的人对社会性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稍微迟钝些(LyubomirskyS.,2001)。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与信仰的关系以及快乐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等主题也有不少研究。比如,Diener、Horwitz和Emmions调查了福布斯排行榜中最有钱的100位美国人,结果发现,他们仅比一般美国人多一点点快乐而且还有一些人感到非常不快乐。甚至有人说自己已经不记得快乐的感受了。财富对快乐的影响如此小,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生活事件、环境及人口组成等因素在幸福感中所起的作用被差异中和了。为此,一种解释快乐理论提出,要想知道为什么有人比其他人更感快乐,那么就必须了解保持和提高长期快乐以及个体感情产生的认知过程和动机水平。

⑶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

拥有乐观精神是促使希望和乐观增长的关键,因为乐观可以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ChristopherPeterson认为,乐观涉及到认知、情感和动机成分。乐观的人更容易拥有好心情,更加不懈努力和成功,并且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大量对如患有爱滋病等危及生命的病人的研究表明,那些始终保持乐观的人活得更长久一些。乐观的作用主要是在认知水平上起调节作用。一个乐观的人更可能习得促进健康的习惯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当然,乐观有时会产生“乐观的偏差”(optimistic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小,从而表现为盲目的乐观而不现实(SandraS.,2001)。这样就产生了矛盾: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个体具有较好的主观感受。为了解决这一矛盾,SandraL.Schneider探讨了“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从原则上说,人们能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SandraJ.Optimism,2000)。这种对“现实的乐观”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诠释:让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2.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2]。积极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方面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self-determination)、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和乐观。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人格特质的研究范围也会越来越广。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积极心理学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的形成:先天学习、创造和好奇的本性是其形成的基础;这些先天的本性还必须与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外在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心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是其形成的前提,这里包括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胜任和交往。

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的基础上将积极人格特征与消极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着两个独立纬度:一是正性的利己主义,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能够把握环境因素及其挑战;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创造力与天才的培养也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关于创造力和天才培养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例如,Steinberg和Lubert提出的创造力投资理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多维结构,由多种资源构成。他的理论对人类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综观西方心理学关于创造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创造性的个体特征,创造性思维加工过程与创造性环境。Steinberg等人根据创造力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性创造潜能的12种策略以及创造性生理激活从脑机制方面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在发散思维时,高创造性被试(创造性测验得分高考)两侧额叶都被激活,而低创造性被试只有单测被激活(CarlssonI.,WendtP.E.&RisbergJ.,2000)

3.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

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相反,当父母和权威者不考虑孩子的独特观点,或者只有在孩子符合一定的标准才给予被爱的信息的话,那么这些孩子就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及其体验的再认,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FrancisBacon认为与能交流思想的朋友和搭档接触有两个好处:“它加倍快乐,并将痛苦减半。”确实,当同别人一起时会感受更快乐些。当被调查问及:“你拥有多少亲密朋友(不包括家庭成员)?”报告中有26%的人少于5个朋友,38%人有5个以上的朋友,并说他们感到“很快乐”(DavidG.,2000)。

不同文化对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判断的感觉有很大的差别。在个人主义文化为主的国家中,当判断自己有多快乐时,会理所当然的参照他们的情感,经常感受到快乐是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预测因子。相反,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则倾向于参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他们是否快乐,并且在评估生活时,会考虑到家庭和朋友的社会取向。因此,在不同文化中,人们认为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的因素也是有差别的,这或许源于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目标所带来的影响。

三、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一)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合理内核,修正和弥补了心理学的某些不足,它一反以往的悲观人性观,转向重视人性的积极方面。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除去人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取向之一,从不同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试图从元理论高度克服心理学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境,整合心理学内部的分裂与对峙,重构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野。

1.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应该在于建设而不是修补,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而不是少数有“问题的人”。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弱点。积极心理学在对心理学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从而填补了心理学在正常人心理活动研究方面的空白,恢复了人性的积极面。

2.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

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并认为它们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的塑造能力,而不是修正其缺陷。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抵御精神疾患的力量,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有关人类自身力量的一门科学,其使命是探究如何在个体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挖掘困境中的个体的自身力量,就可以作到有效地预防。若仅关注个体身上的缺点或弱点,其实并不能达到有效地预防的效果。心理学的任务在于能够有效测量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弄清它们的形成途径,并通过恰当干预来塑造这些心理品质。

3.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在关注个体心理研究的同时,强调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另外,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原因的认知及其理论假设的建构上,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与交互作用。尽管积极心理学者强调个体的心理、人格的良好品质,但仍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因素对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以及对心理治疗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的意识和经验既可以在环境中得到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从广泛的角度——进化过程来讲,环境塑造着人类积极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经验,因而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4.整合研究方法

积极心理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仍是实验、测量等,积极心理学需突破现有研究方法,寻找到适合自身的研究手段。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样,积极心理学仍是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人类心理学进行研究与探讨,其研究结果不能被实践证实,那么,再完美的理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在某些方面积极心理学仍不能对幸福感作出完美解释。例如,积极心理学强调快乐、满意等积极情感,认为应该重视、强调人性的积极情感因素,然而中国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似乎也表明,很多成功人士在其成功的追求过程中,经常要自己去做一些烦琐的、艰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是痛苦的,而快乐的人似乎容易“丧志”,成为事业上的失败者。人们的这种常识有其科学依据吗?如何转换?完善、健全的人格如何塑造?所有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如果能够得到积极心理学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必将能促进积极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科本身的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很短,不够成熟,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完整早期积极心理学家不愿承认它的人本主义渊源,后来虽然承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使得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有些单薄,理论体系也不够完整。因此,积极心理学还有众多的研究领域需要积极心理学工作者不断去开拓。

2.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3],即否认消极的价值与功能积极心理学是由Seligeman等著名的心理学家倡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当积极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与这些知名学者的权威性结合在一起时,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积极话语霸权”,一味地宣扬积极,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批判,对消极进行指责,忽略了消极本身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也具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功能。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3]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对象的取样上还不够全面,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另外,由于其发展的历史较短,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研究。

4.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尚存在困难[4]首先,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价值的差异,东方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取向下对快乐、幸福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使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具有特殊性,必须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外,一些西方积极心理学中的英文单词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意思,比如happiness既可以译为快乐,也可译为幸福,而well—being(主观幸福感)的汉语意思实际上是“良好的状态”,这就使我们在研读西方的有关著作时产生概念上的混乱。积极心理学由于产生时间短,存在一些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其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以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不足也是可以克服的。

四、积极心理学发展趋势

积极心理学与其说是一个完善的心理科学体系,倒不如说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处女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积极心理学羽毛渐丰,终于与消极心理学分庭抗礼,成为现代心理学新的研究方向,但完善积极心理学思想,建构积极心理学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在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第一,研究方向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DanielKahneman指出,目前体验的快乐水平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建构基础。包括主观幸福感、适宜的体验、乐观主义和快乐等等,正如Diener(2000)所言:虽然人们已经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幸福主题本身仍然存在众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别在我国,幸福感研究刚刚起步,更有待开拓。

第二,研究方向是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在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这种研究途径的共同要素是积极人格、自我决定、自尊、自我组织(Self-organizing)、自我定向(self-directed)、适应(adaptiveentities)、智慧、成熟的防御、创造性和才能。

第三,研究方向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即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发展着的社会背景建构着人的素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能脱离人们的社会环境孤立地研究积极心理,必须在社会文化生态大系统中考察。

第四,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并不是相对立的,它使传统心理学长期被忽视的两个使命又重新得到重视,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使原来具有片面性的心理学变得更完整、更平衡。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层面,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的运动,改变了人们在传统意义上把心理学仅仅认为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错误认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这也是心理学的最终归宿。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基因生物学等学科的进展,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

五、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一个社会只有以积极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这个社会才能成为有效、公正和人道的社会。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如果心理学能集中力量利用人积极的本性来使人更像个人,而人又能在个人和集体的解放中表现出充分的积极,那么,心理学在使社会更具有人性方面就能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

[2]李金珍等.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5).

[4]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5]梁宁建.当代心理学理论与重要实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6]魏艳丽,吴荣先.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5).

[7]顾娅娣.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2007,(9).

[8]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7)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开展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方式研究,首先应当明确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经济压力、工作压力以及竞争压力也在逐步上升。积极心理学的有效应用,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使人们以积极、健康的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方式研究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优点的明确认知

明确自我优点,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自信心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自我优点的认知也可以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能力,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例如,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举办“自我优点展示”演讲比赛,引导学生发掘个人优点。学生通过参与演讲比赛,向大家展示自身的优势,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实现了自信心的进一步提升。

2.引导学生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

学生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以更加友善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在有效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同时,也为身边的人带来了温暖和欢乐。例如,辅导员可以开设“谢谢您”主题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感恩身边的人和事。主题讨论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在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同时,提升高校学生的生活幸福指数。

3.引导学生以勇敢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勇敢面对挫折是学生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必修课。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坚韧不拔的心理和性格。高校辅导员可以开展相应的课堂活动,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具有正能量的影片或视频。如要求学生观看《霍金传》,引导学生学习霍金坚韧不拔的品格。

三、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