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6 10:40:15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篇(1)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初产妇;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8(a)-0142-03

新型产科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服务理念,其实质是在初产妇住院期间,母婴所享受的一切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在产妇床边进行,以满足新生儿、初产妇和家庭的需求,促进初产妇产后夫妻、母婴和家庭成员间情感交流,减少患者因分娩引起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责任护理人员对初产妇进行一对一的培训与指导,提供优质的母婴床旁护理,让初产妇和家属共同参与母婴护理,让初产妇逐步掌握母婴护理技能[1-2]。本研究查找既往初产妇护理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制定初产妇母婴床旁护理流程,并将母婴床旁护理流程应用于初产妇,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1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初产妇年龄 0.05),见表1。

1.2 护理干预方法

A组初产妇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护理干预措施之前,先对护理人员进行母婴床旁护理理念知识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母婴床旁护理理念和具体实施细则,领会母婴床旁护理理念精髓,查找既往初产妇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制定初产妇护理流程,将母婴床旁护理理念贯穿于初产妇的护理过程中,在工作中自觉做到“四心”(爱心、热心、细心、耐心)、“四主动”(主动与初产妇沟通、主动征求初产妇的意见、主动向初产妇介绍医院情况和技术水平、主动帮助初产妇解决困难)、“五勤”(手勤、脚勤、嘴勤、眼勤、耳勤)、“五多”(多一点解释、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帮助、多一点忍耐),B组初产妇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文字和多媒体及书面与口头教育相结合、理论讲座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母婴床旁护理:①新生儿床旁沐浴:护理人员根据初产妇和新生儿需求安排新生儿沐浴时间,护理人员指导初产妇为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沐浴前,护理人员一方面将产房室内温度调节到26~28℃,另外一方面护理人员评估新生儿精神状态、皮肤状况、四肢活动情况、喂奶后时间等综合情况以判断新生儿是否适宜沐浴。新生儿符合沐浴要求则由护理人员协助初产妇准备沐浴物品,指导初产妇在新生儿沐浴盆中先放凉水再加热水,教会初产妇采用手臂测水温的方法将水温调至37~39℃。护理人员按照强生婴儿沐浴方法给新生儿沐浴,边操作边与新生儿交流,并向初产妇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新生儿沐浴完毕,护理人员教会初产妇给新生儿穿衣、脐带消毒(常规断脐后用络合碘消毒脐部直至脐部脱落后5~6 d,全过程用4根棉签法)和皮肤护理等方法。②新生儿床旁抚触:护理人员根据初产妇和新生儿需求安排新生儿抚触时间,新生儿抚触前,护理人员一方面将产房室内温度调节到26~28℃,另外一方面护理人员评估新生儿精神状态、皮肤状况、四肢活动情况、喂奶后时间等综合情况以判断新生儿是否适宜抚触。对于符合抚触要求的新生儿则由护理人员协助初产妇准备抚触物品,按照强生婴儿抚触方法为新生儿进行抚触,边操作边与新生儿交流,并向初产妇讲解注意事项。新生儿抚触完毕则护理人员教会初产妇新生儿翻身、脐带消毒和皮肤护理方法等方法。③新生儿床旁疫苗接种:护理人员向初产妇发放并讲解预防接种儿童家长知情同意书,初产妇知情同意并签名。护理人员与初产妇共同评估新生儿是否适宜接种。如果新生儿适合接种则由护理人员按照新生儿预防接种方法为新生儿接种,接种前与初产妇确认疫苗接种种类、接种肢体部位和疫苗接种方式,并告知初产妇新生儿接种后注意事项和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3](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50分则认为患者有焦虑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情绪,≥53分则认为患者有抑郁情绪)、纯母乳喂养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健康教育知识回答正确率和初产妇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焦虑抑郁标准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初产妇焦虑抑郁标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产后1周对初产妇再次评估,B组初产妇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 两组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和健康教育知识回答正确率比较

B组组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和健康教育知识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A组初产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3 两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比较

对两组初产妇在新生儿沐浴、母乳喂养方法、抚触、脐部护理、换尿布、臀部护理、抚触等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评估,B组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明显优于A组初产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2.4 两组初产妇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比较

B组初产妇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提出的新要求[3-6]。发展中的产科护理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模式。研究显示[7-8]:初产妇对育婴知识的渴求位于产褥期护理需求之首,他们迫切渴望得到这方面的指示。如何做好初产妇住院期间护理工作,为初产妇提科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和向初产妇传授育婴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是学者们和产科护理人员探寻的焦点问题之一。母婴床旁护理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服务理念,是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效果[9-10]。但是,母婴床旁护理理具体措施尚未达成共识,为此,优化初产妇临床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发现,产后1周对初产妇再次评估,B组初产妇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组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和健康教育知识回答正确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和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明显优于A组初产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与既往研究报道结果类似[11],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护理措施实施前先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加深产科全科护理人员对母婴床旁护理理念和精髓的理解,确保母婴床旁护理理念贯穿于初产妇临床护理工作中,找出护理人员在对初产妇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针减少初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在工作中自觉做到“四心”、“四主动”、“五勤”、“五多”,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初产妇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②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做好基础护理,而且采用文字和多媒体及书面与口头教育相结合、理论讲座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给予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教育知识教育,主要从新生儿沐浴、母乳喂养方法、抚触、脐部护理、换尿布、臀部护理、抚触、早期预防接种等多个方面做好母婴床旁护理,让初产妇能够得到更多的育婴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减少初产妇初为人母的焦虑和紧张等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初产妇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③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给予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教育知识教育,主要从新生儿沐浴、母乳喂养方法、抚触、脐部护理、换尿布、臀部护理、抚触、早期预防接种等多个方面做好母婴床旁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初产妇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12-16]。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不但明显提高初产妇育婴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而且还明显提高了初产妇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娟,曹松梅.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097-1098.

[2] 李桂平.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3668-3669.

[3] 牛慧军.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1, 19(6):118-119.

[4] 邓文娟,肖艳兰,黄河清,等.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22-23.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1):194-197,235-237.

[6] 黄泽云.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2):39.

[7] 袁秀珍,陈向韵,王淑燕,等.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6):32-33.

[8] 任云珠,汪素珍,陆杏仁.倾斜式卧位在母婴病房中的应用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1021-1022.

[9] 陈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临床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088.

[10] 胡赛玲,纵艳艳,王君文,等.母婴床旁护理在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3):254-255.

[11] 王玉玲,梁文化,王玉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5):1-3.

[12] 黄泽云.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2):39.

[13] 廖春丽.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87-88.

[14] 万青,肖菲,刘芳.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89-90.

[15] 苏靖,刘仁莲,林惠青.开展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患者模式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96-97.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篇(2)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实施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母婴同室内为围产期的产妇、婴儿及家庭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产后护理期间,母婴床旁护理可最大限度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满足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要,促进产后母婴亲情交流,保障母乳喂养实施,让母亲尽快适应初为人母的角色转变,体现了产科服务模式人文关怀的特点。母婴床旁护理尊重产妇及整个家庭的参与和知情对保健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自律性,提高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我院产科自2011 年2 月至今,共有188 例产科病房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采取了母婴床旁护理的操作模式[1],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1  母婴床旁护理方法

        1.1  床旁沐浴

        床旁沐浴是母婴床旁护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责任护士在新生儿出生前将新生儿沐浴的好处告诉孕妇及家属,新生儿出生后每日在床旁进行新生儿沐浴,保证室温在26~28 ℃、水温38~40 ℃,在操作过程中,床旁沐浴严格实行一人一车一盆,母婴/婴护均一一对应,有效预防交叉感染,母婴同室,婴儿极少离开妈妈和家属的视线,显著避免产科工作差错,降低错误率,护士操作应尽量详细讲解沐浴步骤和各要点,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沐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出院后的护理新生儿将有很大帮助。

        1.1.1  婴儿沐浴所需物品

        ①婴儿床旁护理车。②婴儿浴盆、干净的毛巾、大小各一条。③更换的婴儿服、干净的尿布、打包被。④婴儿专用沐浴露、婴儿爽身粉、护臀霜、润肤露或婴儿油。⑤消毒棉球、无菌护脐带、75%的乙醇或碘伏、水温计以及沐浴后使用的称重计等。

        1.1.2  婴儿床旁沐浴步骤

        病房温度26~28 ℃。沐浴水温38~40 ℃。检查护士手指甲,要求不过肉际,手上不可佩戴任何饰物,洗净双手、围上围裙,一般沐浴的顺序:先清洁眼睛——清洁面部——洗头——清洗婴儿全身,特别注意婴儿洗头时需要用大毛巾包裹婴儿身体,防止受凉。清洗婴儿全身前应摘下尿布,用婴儿卫生巾揩净粪便、尿液等污物,防止其腐蚀婴儿臀部发生尿布疹。沐浴完后,立即用清洁干净的大浴巾吸干婴儿身上水汽,进行脐部护理,用棉签蘸取碘伏由内圈向外圈做直径3~5 cm的环行消毒,消毒2 次、每次更换棉签,然后用脐带纱布卷包裹脐部,婴儿臀部需涂上一层鞣酸软膏,有效预防尿布疹,最后称重并记录。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篇(3)

【关键词】  婴儿护理; 中医; 拭口; 浴儿; 断脐; 乳儿; 将护

新生的婴儿脏腑娇嫩,气血柔弱,肌体不密,《育婴家秘》谓之如“草之芽”“蚕之苗”,需要小心的呵护。我国浩如烟海的医书中,不乏护理婴幼儿的专著,如《幼幼新书》专设“形初保者”篇、《幼科切要》中的初生门、《保婴撮要》中的初诞法及护养法等,对婴幼儿初生拭口、断脐、哺乳、将护等护理方法的记载细致入微,尽管是数百年前古人所作,现在看来,许多护理方法颇具科学性。略陈如下。

1 拭口

《千金方》云:“小儿初生,先以绵裹指,拭儿口中及舌上青泥恶血,此谓之玉衡。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成百病矣。”中医认为,婴儿诞生之时,口中有恶血秽露,此乃胎中秽浊之物,不可令其下咽,当在婴儿啼声未出之时,擦拭干净。现代医学认为,新生儿娩出后,必须尽快清理婴儿呼吸道异物,若羊水、胎粪等吸入气管,可能造成婴儿肺炎或肺不张,较大的异物或极稠的粘液甚至可能造成婴儿窒息,因此,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是关键的一步,并强调未清除呼吸道异物之前不可刺激婴儿啼哭。

古人的文献中,还载有用药物拭口以去胎毒的方法,如《肘后方》所载甘草法:“取甘草如中指节,炙碎,以水一合,煮取一合,以缠绵点儿口中,可得一蚬壳止,儿当便吐胸中恶汁,儿智惠无病”。中医认为甘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去胎毒。现代研究发现,甘草[1]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新生儿对毒物的耐受能力;另外,甘草甜素还可提高肝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

《集验方》、《证治准绳》等还载有黄连法、韭汁法、朱蜜法、牛黄法、汞粉法、猪乳法等等,并认为除了甘草法之外,其他药物的选用应视婴儿情况而定,充分体现了临床用药的个体性和科学性。

2 浴儿

婴儿出生后,随即洗去身上的羊水及血液。《产家要诀》云:“儿初出胎浴洗,汤内宜入食盐少许,洗毕拭干,以腻粉一钱许研细,摩其遍身及两胁,然后绷裹,既不畏风,又散诸气。”盐水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在古代,食盐水洗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洗毕,给婴儿全身抹上腻粉,可防止皮肤褶皱之处的摩擦,腻粉可吸湿,防止湿疹的产生,作用类似如今的痱子粉。

《保生要方》曰:“小儿初生,候浴水不得,且以绵絮包裹,大人怀中暖之,浴后仍当如此,虽暑月绵絮亦宜渐渐去之,乍离母腹,未可冒寒气也”,寥寥几句,反映了古人对婴儿体质的了解,言语中透露着对婴儿的关爱。由于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善,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过大,体温容易下降,低温环境容易引起新生儿感冒、肺炎、硬肿症等疾病。故古人要求,在等浴水及洗毕的这些时段里,即使是夏季,也不可将婴儿晾在一边,而要以衣被包裹,或大人将其抱入怀中以维持体温。

3 断脐

古人将脐带称为“命蒂”,足见其重视程度。《产家要诀》云:“儿出胎洗后,方断脐带,则不伤水生病”。先断脐后洗浴,脐部难免被水浸湿,容易导致伤口炎症,甚至有破伤风的危险,故要求先洗浴后断脐。

断脐的方法,《千金方》曰:“凡断脐不得以刀子割之,须令人隔单衣物咬断,兼以暖气呵七遍,然后缠结所留脐带,令至儿足趺上,短则中寒,令儿腹中不调常下痢。”婴儿出生之时,脐带尚温暖,而剪刀冰凉,若使之,寒气循脐带入腹,留有腹痛之患,故断脐不用剪刀一类的器械;在现代医学看来,直接咬断是极不卫生的,故古人用干净的衣物包裹脐带之后才咬断,在消毒意识淡薄的古代,考虑的十分周到;断脐时脐带所留的长度为婴儿足底的长度,即“令至儿足趺上”,与现代医学要求的10cm近似,过长脐带不易干透,过短则易感染。

【摘要】  新生的婴儿娇弱不禁,需要细心的护理,祖国医学的文献中,记载着许多婴儿的护理方法,有些护理方法沿用至今。尽管是数百年前古人所作,现在看来,仍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该文选取拭口、浴儿、断脐、乳儿、将护等几个方面,略加阐述。

【关键词】  婴儿护理; 中医; 拭口; 浴儿; 断脐; 乳儿; 将护

新生的婴儿脏腑娇嫩,气血柔弱,肌体不密,《育婴家秘》谓之如“草之芽”“蚕之苗”,需要小心的呵护。我国浩如烟海的医书中,不乏护理婴幼儿的专著,如《幼幼新书》专设“形初保者”篇、《幼科切要》中的初生门、《保婴撮要》中的初诞法及护养法等,对婴幼儿初生拭口、断脐、哺乳、将护等护理方法的记载细致入微,尽管是数百年前古人所作,现在看来,许多护理方法颇具科学性。略陈如下。

1 拭口

《千金方》云:“小儿初生,先以绵裹指,拭儿口中及舌上青泥恶血,此谓之玉衡。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成百病矣。”中医认为,婴儿诞生之时,口中有恶血秽露,此乃胎中秽浊之物,不可令其下咽,当在婴儿啼声未出之时,擦拭干净。现代医学认为,新生儿娩出后,必须尽快清理婴儿呼吸道异物,若羊水、胎粪等吸入气管,可能造成婴儿肺炎或肺不张,较大的异物或极稠的粘液甚至可能造成婴儿窒息,因此,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是关键的一步,并强调未清除呼吸道异物之前不可刺激婴儿啼哭。

古人的文献中,还载有用药物拭口以去胎毒的方法,如《肘后方》所载甘草法:“取甘草如中指节,炙碎,以水一合,煮取一合,以缠绵点儿口中,可得一蚬壳止,儿当便吐胸中恶汁,儿智惠无病”。中医认为甘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去胎毒。现代研究发现,甘草[1]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新生儿对毒物的耐受能力;另外,甘草甜素还可提高肝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

《集验方》、《证治准绳》等还载有黄连法、韭汁法、朱蜜法、牛黄法、汞粉法、猪乳法等等,并认为除了甘草法之外,其他药物的选用应视婴儿情况而定,充分体现了临床用药的个体性和科学性。

2 浴儿

婴儿出生后,随即洗去身上的羊水及血液。《产家要诀》云:“儿初出胎浴洗,汤内宜入食盐少许,洗毕拭干,以腻粉一钱许研细,摩其遍身及两胁,然后绷裹,既不畏风,又散诸气。”盐水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在古代,食盐水洗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洗毕,给婴儿全身抹上腻粉,可防止皮肤褶皱之处的摩擦,腻粉可吸湿,防止湿疹的产生,作用类似如今的痱子粉。

《保生要方》曰:“小儿初生,候浴水不得,且以绵絮包裹,大人怀中暖之,浴后仍当如此,虽暑月绵絮亦宜渐渐去之,乍离母腹,未可冒寒气也”,寥寥几句,反映了古人对婴儿体质的了解,言语中透露着对婴儿的关爱。由于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善,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过大,体温容易下降,低温环境容易引起新生儿感冒、肺炎、硬肿症等疾病。故古人要求,在等浴水及洗毕的这些时段里,即使是夏季,也不可将婴儿晾在一边,而要以衣被包裹,或大人将其抱入怀中以维持体温。

3 断脐

古人将脐带称为“命蒂”,足见其重视程度。《产家要诀》云:“儿出胎洗后,方断脐带,则不伤水生病”。先断脐后洗浴,脐部难免被水浸湿,容易导致伤口炎症,甚至有破伤风的危险,故要求先洗浴后断脐。

断脐的方法,《千金方》曰:“凡断脐不得以刀子割之,须令人隔单衣物咬断,兼以暖气呵七遍,然后缠结所留脐带,令至儿足趺上,短则中寒,令儿腹中不调常下痢。”婴儿出生之时,脐带尚温暖,而剪刀冰凉,若使之,寒气循脐带入腹,留有腹痛之患,故断脐不用剪刀一类的器械;在现代医学看来,直接咬断是极不卫生的,故古人用干净的衣物包裹脐带之后才咬断,在消毒意识淡薄的古代,考虑的十分周到;断脐时脐带所留的长度为婴儿足底的长度,即“令至儿足趺上”,与现代医学要求的10cm近似,过长脐带不易干透,过短则易感染。

4 乳儿

《育婴家秘》云:“乳为血化甘如饴”,母乳喂养是哺育婴儿的传统方法,现代研究[2]认为,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可增强新生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母乳中所含有的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最适合新生儿的机体需要,且母乳喂养可增进母子间的感情融洽,因此,WHO在第55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倡议“新生儿在最初六个月里采用纯母乳喂养”。

由于母乳是婴儿唯一的营养来源,故对乳母的条件要求较高。《千金方》对乳母的选择是:“但取不胡臭、瘿 、气嗽、疥、痴癃、白秃、疡、沈唇、耳聋、 鼻、癫痫无此等疾者,便可饮儿也”,即乳母必须身体健康无疾病,其乳汁才营养、健康;此外,乳母要保持心平气和,气血匀调的时候才可哺乳,不可在醉酒、过劳、情志过激、房事等时候哺乳。朱丹溪认为:“情欲动中,乳脉便应,病气到乳,汁必凝滞,儿得此乳,疾病立至”。《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也认为:“乳母乃血气化为乳汁,则吾性善恶,悉由血气所生。应喜怒饮食,一切禁忌并宜戒慎,若纵性恣意,因而乳儿,则令儿感生疾病也”。

哺乳的方法,《千金方》云:“凡乳儿不欲太饱,饱则呕吐,每候儿吐者,乳太饱也……,视儿饥饱节度,知一日中几乳而足以为常,又常捉去宿乳。儿若卧,乳母当以臂枕之,令乳与儿头平乃乳之,令儿不噎。母欲寐则夺其乳,恐填口鼻,又不知饥饱也”;《小儿精要》云:“夜间乳儿,须乳母起坐,抱儿乳之”;时至今日,这些哺乳的方法依然有指导作用。由于乳腺管前端部分的乳汁可能有不清洁的物质,故哺乳前要“去宿乳”;新生儿吸吮能力较弱,最初一个月,切不可硬性规定哺乳时间,只要婴儿表现出饥饿感,即可哺乳,而母亲通过数日哺乳,逐渐掌握哺乳的时间和量,不可喂得太饱;哺乳时,保证婴儿的头部与乳房相齐平,若夜间哺乳,乳母需起身,抱儿喂之,防止婴儿呛奶。

5 哺儿

《肘后方》云:“乳者奶也,哺者食也”,哺儿即指婴儿的饮食中适当添加米面等辅食。婴儿初生六个月后,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这时的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必须添加辅食,否则容易造成婴儿营养不良,瘦小单薄,即是钱乙所云:“小儿多因爱惜过当,往三两岁犹未与饮食,致脾胃虚弱,平生多病。”因此,钱乙认为:“自半年以后,宜煎陈米稀粥,取粥面时时与之。十月以后,渐与稠粥烂饭,以助中气,自然易养少病。”辅食的添加要逐渐增量,不可突然断奶,防止婴儿一时不能适应,而哭闹不休、拒绝进食,以致消化不良,故《千金方》云:“始哺如枣核,二十日倍之,五十日如弹丸,百日如枣”。

6 将护

将护之法涉及婴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古人对婴儿细致入微的观察。《圣惠方》云:“凡小儿一期之内,造儿衣裳,皆须用故绵及故帛为之”,由于婴儿肌肤娇嫩,汗腺分泌旺盛,宜选用柔软、吸湿性强、保暖性好的衣料,为防止新衣物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对皮肤的刺激,一般采用旧衣物改制。《巢氏病源》曰:“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许多父母生怕婴儿着凉,给婴儿穿得过多、过厚,殊不知,婴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差,常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在过度保温的情况下,体温可升至40℃以上;另外,婴儿以腹式呼吸为主,过厚重的衣物不利于婴儿的呼吸运动。故《婴童类萃》认为婴儿穿衣的最佳状态是:“背暖、肚暖、足暖、头凉、心胸凉”。

若婴儿生病,则当早治。《巢氏病源》曰:“小儿始生,生气尚盛,无有虚劳,微恶则须下之……若不时下则成大疾,疾成则难治矣”,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抗病能力差、组织的自我康复能力也较差,因此当趁病情轻浅、婴儿体质尚强的时候进行治疗。张涣云:“半尻骨已成,乳母当教儿学坐。二百日外掌骨成,乳母当教儿地上匍匐。三百日膑骨成,乳母当教儿独立。周年膝骨已成,乳母当教儿行步。”运动可增强骨骼对钙质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因此母亲应在适当的时候教其坐、卧、站立、行走,不可娇惯,以免缺乏锻炼造成婴儿骨骼软弱。

《圣济经》曰:“婴儿初举,污秽欲其荡涤,不足欲其辅翼,冲和欲其保全”,出生之婴儿幼小、娇弱,中医认为当去秽浊、补不足、调阴阳才能保全生命,历代医家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护理之法无疑为当时的优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使在医疗水平发达的今天,这些护理之法依然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篇(4)

方法:将5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配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配人数相同,观察组合治疗组都采用蓝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对治疗组予以优质护理的措施,而对照组只是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及时统计数据和治疗效果,最终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以及群众对新生儿护理的满意程度。整理50例给予优质护理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

结果:治疗组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强很多,同时家长对服务的满意度也很高。

结论: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过程中,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和提高新生患儿家长对患儿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优质护理是治疗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成功的关键保障。

关键词:优质护理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7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60-0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为常见的并最常易得的一种疾病,新生儿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比较的弱,不到成人代谢能力的2%,很容易患上黄疸,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含量较高的胆红素就会对新生儿的神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现在对新生儿的黄疸采用蓝光进行治疗是一种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比较的安全、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因为在进行蓝光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治疗环境会有一定的要求,新生儿进食的方法也会发生改变,这样种种因素就会造成新生儿的舒适度,进而会影响到蓝光照射的治疗的效果,因此,为例提高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效果,就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并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选择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都在7-30天之间,实验室检验查出来这些新生儿的胆红素含量都比较的高,并且都符合蓝光治疗指证。将随机选择的新生儿患儿随机均分成两组,每一组各25例,两组新生儿患儿的性别、出身体重、胎龄和血清胆红素等方面,均无较为明显的差距,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2治疗及护理方法

2.1常规护理方法。两组新生儿患儿均采用母婴分离的方式进行喂养,并且两组同时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的方法,照射治疗时间为每天24小时,连续治疗5天。治疗组实施优质护理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措施。每天对两组患儿进行及时观察,准确记录观察数据,将新生儿患儿的失眠时间和质量,黄疸指数、胆红素的含量和新生儿体重等等,5天后进行总结。

2.2优质护理的方法。优质护理的方法包括健康教育、外部环境准备、增加喂养次数、抚触按摩和密切观察病情等方面。

健康教育:及时向患儿的家长普及健康知识,向他们宣传相关方面的常识性问题,并及时向新生儿患儿的家长介绍蓝光照射的治疗的原理和治疗效果,以及蓝光治疗的流程和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事项,此外还应该同婴儿的家长阐明母婴分离时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对新生儿家长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予以耐心细致解答,及时开导患儿家长,打消他们所有的疑虑,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稳定新生患者家长的心理情绪,从而获得新生儿患儿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外环境准备:医护人员应该随时保持病房的卫生,保持室内清洁,能够进行良好的通风,保持室内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空气的湿度保持在57%-64%。蓝光治疗的温箱温度保持在31℃左右,蓝光治疗的温箱覆盖软棉布,将患儿的头部放于箱内的一侧进行治疗,以避免婴儿在活动过程中碰撞受伤。再放入箱中治疗之前,应该及时为婴儿修剪指甲,并带上小型手套,以防止婴儿抓伤皮肤。

增加喂养次数:对新生儿每间隔4个小时喂奶1次,在对婴儿进行喂奶时应该选取右侧卧位,这样能够使奶水充盈与奶瓶的颈部,能够有效地避免空气进入婴儿胃中,喂奶结束后应该帮助婴儿选择好侧卧的方式,避免婴儿溢奶和窒息情况的发生,若果婴儿有呕吐物应该及时进行清理,保持箱内环境清洁。

抚触按摩:将新生儿患儿放到蓝光治疗箱内后,对婴儿的头部进行轻轻地抚摸,这样让婴儿能够自然的入睡,并且给与婴儿一定的安全感。等到婴儿平静下来以后,将婴儿正确的放到箱内以后,在对应的背部和腹部进行轻轻地的环形抚摩,有效地刺激皮肤神经,从而能够是脊髓神经兴奋有利于中枢排便,促进肠内蠕动,同时还能够促进婴儿体内胃泌素和胰岛素的分泌,有效地促进婴儿的食欲,摄奶量增加,不断地加速肠道内有利菌群的快速增长,不断促进尿胆原的生成,没有结合的胆红素含量减少。在进行抚摸的过程中,同时播放婴儿睡眠曲,同婴儿进行思想感情交流,这样能够有效地改善婴儿的睡眠质量。

3结果与结论

3.1观察项目。观察记录婴儿患儿的皮肤、黏膜黄染消退情况,在治疗5天以后复查婴儿血清中胆红素的含量;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儿家长对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满意度。

3.2治疗标准。治疗无效:皮肤粘膜黄染无明显消退,血清中胆红素含量下降不明显;治疗有效:皮肤粘膜黄染有部分消退,血清中胆红素含量有所下降但未下降到正常范围以内;治疗痊愈:皮肤粘膜黄染完全消退,血清中胆红素含量下降到正常范围内。

3.3结果与讨论。通过对50例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优质护理的实施,使40例新生儿患儿全身皮肤红润,没有任何其他病发症状,优质服务效果比较满意。出院一周后,回院复查血清中胆红素含量,其含量均正常范围,同时调查问卷结果表明:通过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实施,改变了患儿家长的传统观念,彻底打消了其顾虑,这样不但增加了新生儿及家长配合治疗黄疸的信心,也顺利的为患儿进行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边文玲,薛情杰,牛慧军.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16期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篇(5)

[关键词] 婴儿防盗;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a)-150-02

Safety management and effect assessment of infant stolen in maternity ward

CHEN Xuehui, SUN Yan

Maternal and Child Hospital of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afety measures to prevent infant stolen in maternity ward. Methods: Risk factors of infant stolen and weak links of safety management for mother and baby in the same ward were analyzed, and the effective precautions were taken. The precautions included installing security doors, strengthening mission by staff nurse, fulfilling informed obligation about infant stolen security, strengthening ward inspection and shift relief. Result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precautions, no infant were stolen in two years,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improved from 89.12% to 98.22%. Conclusion: Infant stolen security measures can prevent the infant from stealing in the hospital and improv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Key words] Infant stolen; Safety management; Precautions

盗取婴儿多在医院发生,医院也是作案的主要地点,现今妇产科多使用母婴同室的病房安排,这也成了盗取婴儿的场所。有报道称美国在1983~2008年,在医院中被盗122名新生儿,盗取地点中17名在儿科,17名在婴儿室,69名在母婴同室,19名在其他地点[1]。现在我国妇科医院频繁发生婴儿被盗取事件,这对和谐社会有很大的影响。我院产科实行母婴同室开放式管理,家属可陪住,探视管理不严格,病房婴儿安全管理难度增大。基于对婴儿被盗的风险因素分析,从2009年起,笔者所在医院开始对婴儿安全问题实施防范措施,以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现将实施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均为母婴同室病房:编制床位82张,实际开放床位82张,为单人间、双人间及8人房间,2010年床位使用率为91.70%,配备护士41人(包括护士长2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7.86岁;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32人,中专学历6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21人,护士17人。

1.2 实施方法

首先应对安全因素及母婴同室的安全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另外还应对国内有关报道的被盗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医院方面的安全因素有如下几点:①产科病房有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护理和治疗的特点,且还要对急诊产妇进行分娩,护理工作量很大。尤其是在夜间,值班护士及医生人员少,且产妇多,这给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2]。②因为母婴同室,产科的人员流动很大,且分娩产妇的住院时间也很短,病床的周转时间很快,家属陪护人员很多,这给病区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③母婴同室的管理模式致使陪护的家属很多,这致使在管理上很难操作。④目前医院执行的开放式管理方式,对探视的管理不是很严格。

1.3 影响安全的各方面因素

1.3.1 患者因素 ①对新生儿的实际监护能力低。产妇在分娩之后会有一些心理改变,产妇会很疲倦,需要其他人照顾,对婴儿的监护能力很局限[3]。②产妇及新生儿的陪护家属不确定,经常更换,致使新陪护人员对医院的环境不了解,对医护人员的诊疗也不了解,致使埋下安全隐患。③产妇及陪护家属的安全意识不强,尤其是老年陪护家属的文化程度不高,易于被蒙骗。

1.3.2 社会方面的因素 因为受重男轻女的意识影响,一些地区会出现盗婴事件发生,另外社会矛盾也易于导致此类事件发生[3-4]。

笔者所在医院在此方面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病房两侧均可通过,人员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在入院和产后由护士进行婴儿安全告知,但是仅采取口头告知方式。

1.4 针对现存问题采取婴儿安全防护措施

包括医院保安巡视制度、安装防盗门门禁系统,制订安全警示牌及告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严格出入口管理,执行“婴儿出院核对、抱出婴儿发牌”管理制度,病区楼一端关闭,婴儿出院由值班护士告知保安出院产妇名单,保安对所有出院产妇核查姓名后,方可将婴儿带出。进行检查应让责任护理人员把各项标记出入证件发放到产妇及陪护家属手中,产妇见牌方可让医护人员抱走婴儿,婴儿送回病房后将出入牌还给责任护士。严格执行探视制度,使用门禁系统,减少探视人员随意进入;控制产妇的陪床人员,每床只可一人陪床,避免人员流动过多。

要向产妇及家属告知防盗方面的知识,孕妇出院及分娩后由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宣教婴儿防盗告知并由家属或产妇签名。责任护士将婴儿安全知识贯穿于健康教育中。值夜班的护理人员进行巡视之时应再次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告知。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让医务人员都有安全的意识,在各病房醒目地方张贴安全防盗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医护人员均应挂上醒目的标牌,工作期间必须穿白大褂和佩带标牌。

巡视和交接班时应加强安全意识,应在产妇的床旁进行交接班工作。进行交班工作应要清点婴儿的数目,如有转科应进行记录。责任护理人员应重视夜班巡视工作,夜班巡视应每小时1次,发现有可疑人员要立即告知保卫人员。

2 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实施上述措施2年以来没有发生被盗事件,也没有出现产妇及陪护人员财物丢失的事情发生。对产妇及家属满意度进行随机调查显示住院孕产妇满意度由89.12%上升到98.22%,同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人人参与管理,人人履行安全职责。

3 讨论

国内已有多部法律规定了医院的安全保障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各公共场所均应尽到安全保障的义务,如致使出现财产和人员的损失应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故管理人员应对此给予重视,医院应尽到保障婴儿的义务[5]。

产妇在住院期间对安全意识都有所缺乏[6-7],故对其进行有关方面知识的宣教工作很重要,其可调动产妇和医务人员两方面的安全意识,从薄弱环节出发加强各个方面的建设,保障婴儿的安全。采取有效方法让产妇及其家属具有安全意识,与医护人员一起进行防盗。我院通过上述措施开展两年以来没有此类事件的发生,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Vincent JL. Infant hospital abduction: security measures to aid in prevention [J]. MCN Am J Matem Child Nurs,2009,34(3):179-183.

[2] 周为筠,魏娟.杭州医院婴儿被盗之后[J].检察风云,2007,(13):48-49.

[3] 黄美凌,冯健怀,梁丽霞.母婴同室443例产妇需求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0.

[4] 白利辉.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4):5.

[5] 谢青松.论医疗机构对患者的安全保障义务[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 11(3):206-209.

[6] 万学英,范芹,李娟.住院患者自身医疗护理安全行为维护现状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25(2):76-78.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篇(6)

母婴同室是指将产妇与新生儿放在同一病室,使其24h同在一起。母婴同室有助于母婴关系融洽,为后续哺乳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临床上广泛使用[1]。但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量较大,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其需求,故寻找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笔者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其中,取得肯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1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71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5.2±2.6)岁。观察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4.5±2.8)岁。两组产妇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均超过7分,产妇依从性好可配合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排除合并产后出血、肝肾功能严重疾病的产妇,新生儿为低体质或早产儿,或在出生后合并严重疾病者。

1.3护理方法

(1)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护理

(2)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 ,具体方法如下:

①用吻合的语气向产妇介绍医院的各项基本情况,消除产妇的陌生感。

②环境护理:病室应明亮,尽量以自然光为主,布置应整洁,控制好室内温度及湿度,温度在25~27℃左右,湿度控制在40%~55%。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③心理干预:密切观察产妇情绪变化情况,告知产妇产后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疏导;还可指导产妇拥抱和抚摸婴儿,增进母婴交流,转移产妇的注意力。

④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优点,并告知其喂养的方式、姿势;告知母乳喂养期间饮食注意事项。

⑤向产妇讲解产后自身保健方面的知识,包括乳房、伤口等的清洁护理,告知其勤换衣物,注意保暖,增强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

⑥新生儿护理:由护理人员向产妇示范护理婴儿的正确操作,如抚触的步骤、方法、顺序等,并在抚触过程中保持与婴儿的交流,以增进母婴关系,对于操作不正确者予以纠正和指导。

1.4评价标准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两组产妇的角色适应能力进行评价,产妇能很好掌握对新生儿的护理操作技巧,及母乳喂养的方式,产妇与新生儿的关系较为融洽,新生儿对母亲有依赖感则为适应;产妇不能较好的接受母亲这一角色,对新生儿的护理技巧掌握不好即为不适应。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检验结果以p

2结果

2.1两组产妇角色适应能力情况比较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与对照组的74.2%比较,差异显著(p

表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母婴同室由于能增进母婴间情感交流,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等,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产妇及其家庭对于产后的护理越来越重视,传统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母婴同室的需求,积极探索一种高效的护理方式极为迫切。

优质护理的服务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在夯实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护理满意度。有研究表明[2],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母婴同室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徐利,龙学红,胡心英[3]等学者认为在母婴同室中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71例产妇进行研究,分别实施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产妇角色适应能力显著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新生婴儿护理方法篇(7)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母婴皮肤接触;早期

新生儿在分娩后会有体温降低的现象出现,并且对于母乳的喂养也会有不成功现象的出现,因此这个时候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曾有调查研究发现,对于新生儿进行早期母婴皮肤的接触能够有效防止新生儿出现低体温的现象,同时可以提高首次进行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然而对于母婴皮肤的接触应控制在较为合理的时间内[1]。本文通过对母婴进行早期皮肤接触对于新生儿的体温以及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以促进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可以科学合理的在临床得以推广和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孕妇中随机抽取92例,孕妇均产下单胎儿。将产妇以及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类。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9.6岁,其中获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产妇有61例。约有82%的产妇曾经参加过过于母乳喂养活动的训练,并且是非常支持用母乳进行喂养的。产妇的平均产次为1.4次,平均孕次为1.9次。将两组中产妇一般资料里所有的指标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新生儿中,85%的新生儿没有出现宫内窘迫的现象,73%的新生儿在出生之前没有出现胎膜早破的现象。新生儿的平均胎龄是278.6天,平均体重是3371.6克,平均体温为35.4℃。将所有新生儿的体征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于对照组中新生儿的护理 对新生儿实行常规性的护理。在其出生之后对呼吸道进行清理工作,断脐带并进行消毒和包扎。把新生儿放于辐射台,温度为28℃—30℃,使用温水轻轻洗掉新生儿身上的血迹,并且用婴儿的润肤油擦掉胎脂,为新生儿注入维生素k1[2],并且按脚印,测量体重与身高,最后用婴儿的毯子将婴儿包裹好,将其放于婴儿车里。

1.2.2 对观察组中的新生儿进行护理 对于观察组的新生儿,则除了常规护理之外,还要增加一些干预性的措施,这些措施要在产妇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产妇分娩之前要帮助产妇将内衣脱掉,在分娩之后产妇要以较为舒适轻松的仰卧姿势将上衣解开。而新生儿经常规护理之后要,以俯卧的姿势放于产妇敞开的胸前,将室内的温度调成28℃左右。将新生儿的头放于产妇的中间,脸则偏向于一侧。新生儿的后背要覆盖着婴儿的毯子,与此同时,引导着产妇使用一只手将婴儿的臀部托住,另一只手则要放在婴儿的后背上以保护其安全。产妇与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的时间大约要持续一小时。在进行接触的过程中,要多鼓励产妇同新生儿进行一定的交流,包括对婴儿轻声的说话,呼唤新生儿的名字,抚摸以及亲吻新生儿的头部。后背等等。

1.3 疗效标准

1.3.1 对新生儿的体温进行观察 对两组新生儿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的腋窝体温进行测量和记录。

1.3.2 对新生儿进行喂养的情况进行观察 对新生儿首次进行母乳喂养的具体状况进行评估,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为护士或者产妇将新生儿包起来进行喂奶的时候新生儿的状态怎么样;第二个为新生儿接触到产房的时候具体表现怎么样;第三个是新生儿对于母乳进行吮吸的情况;第四个为新生儿对进行含接的具体姿势与方法如何。进行评估时,每一项的最高分数为三分,最低分数为零分,总分若是大于八分则表示母乳进行喂养的情况为成功。

1.3.3 对婴儿开始进行母乳喂养的时间以及整个吮吸持续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所得的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

2.结果

由表3得知,观察组中首次进行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是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55.00%,两组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由此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对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增加母婴早期皮肤接触的环节可以有效的提升新生儿的体温,优化母乳喂养的情况,提升首次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