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母婴护理的主要内容

母婴护理的主要内容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6 10:40:15

母婴护理的主要内容

母婴护理的主要内容篇(1)

妇产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其中婴儿安全管理尤显突出,如若管理不善将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临床医疗纠纷的分析,以及对医疗风险的进一步认识,认为强化技术、持续护理质量的改进在妇产科医疗纠纷防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确保婴儿安全更是保证产科质量的前提,同时也是产科护士的主要职责。为了预防婴儿错抱、丢失,我科自2009年1月开始使用自行设计的母婴识别卡,临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设计方法与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母婴识别卡的设计与应用

1.1识别卡的制作材料与设计内容

卡片采用300克铜板纸双面彩色印刷,成品尺寸:14cmX9.5cm正反两面印刷。①识别卡的正面内容:母婴识别卡片正面正中为医疗单位:福州总院476医院。右方温馨为提示:在医护人员对婴儿护理检查工作中,有需分离时请婴儿父母对识别卡进行有效签字确认,否则不得让无关人员把婴儿抱离父母身边。左下角及右下角为床号、姓名、母亲身份证号码(图1)。

②识别卡的背面内容:母婴识别卡片背面正中为医疗单位:福州总院476医院。第二行有5项内容:工作人员、时间、项目、备注。右下方为温馨提示:在医护人员对婴儿护理检查工作中,有需分离时请婴儿父母对识别卡进行有效签字确认,否则不得让无关人员将婴儿抱离父母身边(图2)。

1.2识别卡的临床使用方法

①在母婴识别卡片正面左右两侧填写床号、姓名:②在卡片背面按项目填写,实行工作人员和监护人双签名:③将卡片不规则剪两半,父母签名的部分由专职护士保管,工作人员签名的部分交给监护人保管:④医护人员需要对婴儿进行各项护理和检查治疗时,必须将分离的卡片进行核对,经监护人与工作人员姓名后,实行双签名:⑤产妇出院时,收回父母签名部分,并与另一半合并,留底归档。

2识别卡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体会

母婴护理的主要内容篇(2)

关键词:母婴护理;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随着全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发展,湖北省仙桃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课程体系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认为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

(1)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明显优于传统黑板式教学,具有网络技术声、色、动画与文字相结合的优势。针对“母婴护理”中一些抽象的内容,比如,对于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的教学,通过多媒体可以展示各个生殖器官的图形,直观而形象,便于学生掌握;对于胎心音听诊,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声音,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受胎心音的特点;对于分娩过程,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个小动画就能够加深学生对分娩机制全过程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2)教学模型及挂图的运用:在“母婴护理”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内、外生殖器官模型及挂图、骨盆模型、胎头模型等结合多媒体图片来综合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生理产科的专科知识。

二、多媒体课件及教学相关知识网络化

目前,我院网站上建立了完整的网络教务管理系统,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便捷的数字校园平台,其中完善了各项教学相关内容,包括网络课件、教案、学习指导、自测题、网上答疑、评学、评教等,给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课外学习机会。学生通过网络课件和自测题可课后巩固、强化课堂所学知识,并进一步思考和分析、提出问题,教师课余进行网上答疑,解决了课后学生与老师难以取得联系与沟通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三、将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母婴护理”的教学

1.兴趣教学法

要想让学生重视母婴护理,就必须从第一次课开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和学习潜能,使学生在兴趣中能自主、自发地学习。所以,我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对第一次课进行精心设计,首先对“母婴护理”这门课进行简要的整体介绍,将课程的主要内容、性质、作用与学生的校内学习、临床实习、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深入浅出地展示给学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课堂上的第一个问题是:各位同学,都知道自己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吗?这时,大家都会会心地一笑,我会顺势接着讲:你知道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成长的呢?在座的女同学以后自己也将会做妈妈,应该怎么做呢?这一连串的问题都与女性的一生密切相关,也与同学们自己的成长密切相关。每一个同学都会对母婴护理充满兴趣,带着强烈的热情去学习各个章节的内容。

2.情境教学法

(1)创设声音情境:在进行胎心音听诊的教育中,用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到胎心音的性质、特点,如果在语言解释的同时借助胎心音听诊模型,现场播放胎心音的录音,以及需要与之区别的脐带杂音、腹主动脉音等各种不同的声音,就能让学生真切地听到胎心音、脐带杂音、腹主动脉音,并对三者进行区别。在听的同时教师辅以解释,使不易讲解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

(2)创设症状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播放清晰而逼真的疾病症状图片、疾病录像,创设出逼真的疾病情境,使学生能观其症状听其声音,仿佛身临其境。例如,妊娠期女性腹壁的妊娠纹、发育形成的蒙氏结节、呈菜花型的外生型宫颈癌,将相关图片插入课件中,学生就很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生理体征和病理体征,而且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母婴护理的主要内容篇(3)

正常产妇产后会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但是随着现代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早产儿增多,母婴分离的产妇也增多。母婴分离产妇采用护理干预使其保持母乳分泌的方法和技巧,促使乳汁分泌,让母乳这最理想的含有多种抗体的天然食品在婴儿回到母亲身边时能够有足量的吸吮,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保证;母婴分离产妇采用护理干预使其学会正确的哺乳姿势、更换尿垫、婴儿脐部护理、婴儿臀部护理等相关知识及技能,增强了产妇护理婴儿的信心,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6月在我院住院的母婴分离产妇80例,年龄25~38岁。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产妇身体一般情况好,产后无内科、外科合并症。婴儿是因早产、足月小样儿、新生儿溶血病而转科。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母婴分离产妇实施传统的产后护理方法。干预组母婴分离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评估,给予产妇生理、心理、社会上的支持。通过讲解、示范,使产妇掌握基本的护理新生儿的知识与技能,出院前统计母婴分离的产妇心理健康,掌握了母乳喂养从而减轻了乳胀,学习了护理婴儿的知识及技能,顺利地胜任母亲这一角色。

1.3 护理干预 (1)近几年来我国的护理模式及护理体制,护理服务群体的改革,尤其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上的升华,护士对情、理、知、行的认知着重点是提升护士的关顾意识,体察患者的疾病感受,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1]。护士在产后接诊的母婴分离产妇往往是因早产、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而进行急症剖宫产;或者孕妇已临第二产程给予会阴侧切术。所以剖宫手术的切口痛或分娩阵痛后的

会阴切口疼痛的产妇,再加上与婴儿地分离,此时在心理上非常脆弱。为了提高母婴分离产妇的认知水平,责任护士主动与新生儿病房联系,及时向产妇提供有关新生儿的信息,缓解对母婴分离的焦虑、恐惧情绪,护理工作需要与产妇谈心,让她懂得新生儿转科是一项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使其消除自责、自卑感。我们与产妇及家属及时交流,可以很快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从而产妇会积极地和医护人员配合。(2)由于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未能及时哺乳,学习母乳喂养较困难,同时也容易发生乳房胀痛。采取多种多样的健康形式,由有经验的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讲解和指导,告知产妇不良的情绪可影响乳汁分泌,嘱产妇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心情舒畅,保证足够的营养,对保持泌乳有促进作用[2]。干预组从产后30 min内,给予乳房热敷,轻轻挤压乳头和乳晕,模仿婴儿的吸吮动作,依次挤压乳窦,每次5~6 min,每2~3 h一次,每日保证挤压8次以上。待乳汁少了,就可挤压另一侧乳房,如此反复数次持续20~30 min。做乳房护理由主管护士床边指导,直至产妇和家属学会为止。(3)母婴分离的产妇哺乳姿势的掌握较正常产妇有一定难度。采取由主管护士讲解,结合橡胶娃娃示范:让产妇采取舒适体位,全身肌肉放松抱好婴儿(娃娃),婴儿(娃娃)的头与身体呈一直线,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身体紧贴着母亲(产妇)。对婴儿护理等相关知识及技能母婴分离的产妇也缺乏实际操作练习,护士通过模型示范、讲解,有掌握不完善者可以陪同去实例参观,我科婴儿游泳间、婴儿沐浴间具备人性化、亮化管理,产妇可以在玻璃窗外由护理人员陪同观看到婴儿沐浴、更换尿垫、婴儿脐部护理、婴儿臀部护理,将这些必要的知识及技能有组织地传授,使产妇倍感护士的关心,能更好地学会照顾自己的婴儿。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4天乳房硬度的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产妇产后4天乳房硬度的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

乳房硬度分为3度:Ⅰ度触之如嘴唇,为正常或轻度胀痛;Ⅱ度触之如鼻尖为中度胀痛;Ⅲ度触之如额头,为重度胀痛[3]。

2.2 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率 见表2。表2 出院前术后5天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率注:与对照组比较,*P

由表1,2可见,通过护理干预的实施,干预组母婴分离的产妇缓解了焦虑情绪,掌握了母乳喂养、减轻乳胀及护理婴儿的知识及技能,均较接受传统产后护理的对照组有所上升(P

3 小结

通过具有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活动,让母婴分离的产妇尽快地得到指导和护理,从而保持了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的健康并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护理干预活动的实施,让母婴分离产妇尽快适应了母亲角色,护理的每一环节注入了人文关怀,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彭美慈,王春生,汪国成,等.护理是什么?——诠释植根中国文化的护理概念.中华护理杂志,2005,39(1):4.

母婴护理的主要内容篇(4)

我院创建爱婴医院10余年来,在我院分娩母婴近2000对,通过工作实践可以看出,母婴同室制度优点很多,对促进母乳喂养起着积极作用,但并不尽善尽美,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

1 存在问题

1.1 院内感染[1]

产妇分娩后身体十分虚弱,尤其是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机体免疫力下降,而婴儿刚出生后也处于低抵抗力阶段。由于探视者较多,各种细菌、病毒随人流入病室,虽有严格的隔离制度,也难以控制产妇和婴儿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1.2空气污染

由于当地传统观念和习俗影响,产妇产后不敢开窗通风,病室内缺少新鲜空气,加之产妇产后恶露、出汗、大小便异味等,病室内空气不够新鲜。护士做晨间护理时扫床、整理被褥也加重了尘埃飞杨。虽每天加强卫生宣传,严格消毒制度,也难以改变习俗的影响,让刚出生的婴儿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5―7天,对婴儿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1.3婴儿喂养问题

实行母婴同室,是为了让婴儿得到充足的母乳喂养,使婴儿很好的生长发育。但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经常有一些产妇,无论采用哪种促进泌乳的方法,母乳量仍然满足不了婴儿所需,制度又不允许添加其他代乳品,婴儿每天处在半饥饿状态哭闹不安,婴儿因饥饿生理性体重下降加快;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具有自身的生理特点,如摄入奶量不足,肠蠕动减少,胎便排泄迟缓,增加胆红素的重吸收,加重新生儿黄疸。再之近几年来剖宫产率明显上升,术后常规用药,因药物作用使母乳喂养受限,此时婴儿必须使用代乳品,此作法又违背母婴同室制度,造成实际工作与制度的矛盾。

1.4影响睡眠

产妇身体极度疲劳,产后需要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以利于身体的健康。由于产妇长期和婴儿在一起,婴儿哭时即需喂奶,由于奶水不足产妇整夜抱着婴儿喂哺,影响产妇休息,产妇疲惫不堪。

1.5事故隐患

主要指婴儿而言,从生命安全角度观察,婴儿刚出生,由于一些羊水残留在胃肠道内,加上喂奶、喂水量掌握不好,极易引起呕吐,如不及时清理呕吐物,很容易引起呛咳、误吸甚至窒息,尤其是中午、夜晚时,产妇和家属都非常疲劳,几乎都处于睡眠状态,此时,护士也正在做治疗,这样易忽略婴儿异常情况。从人身安全角度出发,防窒息问题极为重要,在此方面媒体已有报道。

1.6责任问题

据了解大多医院在实行母婴同室制后,中班、夜班护士仍按功能制护理人员安排,夜间一人值班相对较忙,对婴儿的观察护理有依赖感,认为婴儿在母亲身边,母亲是第一监护人,存在有家属会找护士的错误想法,容易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埋下安全隐患。

2建议改进的方法

母婴同室制度与原婴儿室制度均有不同的特点,两者均存在着一定的优点,同时也发现存在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问题,在工作中很难全部制度予以实施。如能将两项制度结合并完善,如日间实行母婴同室制度,尽可能的让母子在一起,夜间、中午可实行原婴儿室制,这样既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又体现制度和实际的统一,使得制度更合理化、人性化、科学化,更加有利母乳喂养的成功,确保婴儿生长发育,真正达到保证母婴身体健康之目的。

母婴护理的主要内容篇(5)

【关键词】 产后访视; 母婴保健; 健康指导

产后访视是围生期保健的重要部分, 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1]。为了更加主动地实施母婴保健措施, 让每位产妇充分了解产褥期康复的生理过程, 同时及时得到产妇的反馈信息, 以更好地为母婴服务, 降低母婴疾病发生率, 促进母婴健康, 提高母婴生存质量。作者对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卫生院所辖区域内172例产妇及172例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了解产妇的健康状况和新生儿各项体征的变化,给予必要的健康指导,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辖区内自2009 年 6 月 至2012 年 6月共访视产妇 172例,新生儿 172 例。其中产妇年龄 19~41 岁,初产妇129例,经产妇43例,自然分娩 79 例,剖宫产 93例,孕周 < 37 周 12 例,孕周 > 37 周160 例,早产儿 2例,足月产160 例,低体质量儿 1 例,巨大儿 9 例。

1.2 方法 按照苏州市妇幼保健规范要求,自然分娩者于产妇出院后2~3 d、产后14、28 d ;剖宫产者于产妇出院后2~3 d、产后18、28 d通知产妇及婴儿来院复查。产后随访的目的是指导产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指导产后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的要点,对本院不能解决的,可转至上级医院。

1.3 访视内容

1.3.1 产妇健康状况 了解产妇健康状况,包括:血压体温和体质量、检查溢乳情况、检查子宫恢复情况、顺产并行会阴侧切的产妇检查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有无恶露及性状,提供合理的母乳喂养指导。并及时发现与治疗乳腺炎,会阴切口感染及产后抑郁症等。接受母婴健康状况的咨询及处理,指导母亲及其家属做新生儿抚触、按摩。访视的同时,告知其预防接种的时间、并预约产妇42d做产后检查。

1.3.2 婴儿方面情况 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包括皮肤颜色,呼吸节律,吸吮能力,脐带清洁度,测体温体质量,检查有无贫血,黄疸,臀部有无尿疹等。指导小儿护理及科学喂养知识,做好呼吸道及肠道感染的预防。每次访问完毕,都要填写访问记录,发现新生儿疾病要早诊断,早治疗,以免病情加重。重病患儿要及时住院治疗。

1.3.3 建立产后随访专线 建立专门的产后随访专线电话,定期和产妇联系询问产后恢复及婴儿健康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来院就诊。

2 结果

接受产后访视的172名产妇血压,体温均正常,2例并发乳腺炎、1例会阴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子宫收缩均良好,无异常溢乳或血乳,5例母乳汁分泌不足者通过产后合理饮食指导,亦进行了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率达到92%以上,阴道均无恶露产生,2例轻度产后抑郁症,经心理疏导后症状好转;新生儿方面,生命体征均平稳,2例轻度黄疸经治疗后好转,5例脐带清洁度欠佳予局部消毒处理,3例尿疹进行正确的局部护理指导后改善,全部患儿无一例出现呼吸道及肠道感染。

3 讨论

3.1 社区产后访视是孕期和住院分娩服务向社区的延续[2]。产妇在产褥期和婴儿在新生儿期均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状态期, 是妇幼保健期重点的服务对象。产后访视提高了产妇的自护能力[3],产后访视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居住环境、衣着、膳食营养、母乳喂养、产妇自身保健、避孕节育知识、新生儿护理等进行指导和具体处理, 实现了服务观念积极主动、服务方式系统连续、服务内容综合细致,以满足孕产妇的基本保健需求,从而保护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提高母婴生活质量[4]。产后保健对于母亲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产妇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与生活质量。以往传统的方法给产妇带来一些误导, 如产后不开窗、不下床、盛夏季节不开空调和电风扇, 产妇不能洗澡、不能梳头、饮食诸多忌口等, 直接危害产妇的身体健康。开展产后访视, 讲明产褥期身体的生理变化, 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 嘱产妇产后 24 h后起床活动, 并且逐日增加活动范围, 做产后体操, 以促进子宫恢复, 恢复体力, 使腹壁及盆底肌肉紧张度恢复, 同时注意个人卫生, 主张洗淋浴。饮食多样化并且营养丰富, 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 以促进产妇的身体健康。大量的研究表明: 母乳成分最适合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的消化、吸收能力和代谢能力, 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钙、磷等营养成分最适合婴儿早期的营养需要, 且母乳中所含的大量免疫物质增加了婴儿抵抗感染的能力,从而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但是,许多母亲因产后食欲差、发育欠佳、疾病、休息不好等原因不能坚持母乳喂养。实验证明[5], 加强产后访视, 可使产妇及时得到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指导, 克服自身条件(如平坦、凹陷等 ) 导致的喂养困难, 以及认为乳汁清淡, 担心婴儿吃不饱等心理障碍; 纠正错误的喂养姿势, 掌握正确的喂养技巧, 减少乳腺肿胀及皲裂的发生; 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从而有效地提高婴儿纯母乳喂养率[6]。本研究亦表明,加强社区产后访视, 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明显提高, 有效地促进了母婴健康。产后访视及系统儿童保健过程中, 积极宣传育儿知识, 坚持母乳喂养, 及时添加辅食及补充钙剂, 指导婴儿沐浴和脐部护理, 指导智力潜能开发等一系列措施, 促进婴儿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 有效地防止了新生儿脐炎、佝偻病、消化不良等常见病的发生。

3.2 产褥期健康教育是产后访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产妇及家属的健康行为,关系到母婴的身心健康。在产后访视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总结影响产后母婴健康的问题,及时制定全面性、专业性、可行性的健康教育内容,为产褥期保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彭淑梅, 曾静, 陈以荣.社区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水平的影响.实用全科医学,2007,3(5):245.

[3] 张艳玲,隋凤湖.产后访视在产褥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中国社区医师,2010,13:376.

[4] 刘玲,李佳红,崔娟.产后访视的一点体会.哈尔滨医药,2005,25(2):47.

母婴护理的主要内容篇(6)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715.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183-01

近年来,剖腹产率在国内外均有明显上升趋势[1],剖腹产术后产妇由于知识缺乏,伤口疼痛,活动受限,进食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愿母乳喂养,而母乳是理想的天然食物,它不仅能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而且可增强婴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有利于母亲产后康复。为了提高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率,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们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及指导,提高了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认知及依从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30例。年龄21~32岁,均为初产妇。实施剖宫产的原因为:头盆不称98例,胎儿宫内窘迫36例,社会因素48例,其他因素48;无妊娠合并症,无母乳喂养禁忌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剖宫产原因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所有产妇入院时均作产科常规入院指导,术后对照组作一般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则由专业助产士进行一系列专业指导。

1.2.1 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按照设计好的系统健康教育内容进行讲述和操作演示,用模型与产妇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指导,使每位产妇能熟练地掌握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吸吮的好处、熟练掌握正确哺乳的姿势,使其能主动配合母乳喂养。在孕期发放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手册,同时评估孕妇的情况,如有凹陷和平坦,告知孕妇及时有效地纠正[1]。

1.2.2 喂养姿势及含接姿势指导:刚出生的新生儿吸吮的兴奋点最高,觅乳反应也最灵敏[2]。而产妇术后由于伤口疼痛、活动不便,一般不愿喂奶。责任护士应进行母乳喂养的具体指导,完整协助一次哺乳。6小时内,专业人员应一手抱住婴儿胸腹部,一手托住婴儿额部,俯趴在产妇胸部吸吮,进行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6小时后,将床头摇起,产妇取半坐卧位,腹部垫软枕,婴儿睡在枕上,产妇一手环抱婴儿,另一手托起哺乳。侧卧时,将婴儿头部枕在产妇一手的肘关节处,产妇手掌托住婴儿臀部,使婴儿贴近胸部,另一手以C型托起哺乳,婴儿嘴唇应含住及部分乳晕,并应防止鼻孔被膨胀的堵住,可将一手指在上方轻压,保证充分有效吸吮。

1.2.3 热敷、按摩,提拉:乳腺管不通,凹陷是初产妇哺乳困难的常见原因,专业人员应协助家属进行热敷,每次15~2O分钟,热敷后双手环抱,从向处轻轻挤压,用手将往上提拉,边提拉边捏揉,使凸起,便于婴儿含接。

1.2.4 饮食指导:术后6小时产妇可少量进食米汤、鱼汤等汤食,但不要食用奶制品、蛋类及含糖高的食物以免腹胀。排气后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流质,少食多餐,多饮汤类,排便后方可进普食,但要禁食含有麦芽及神曲的食物或药物,以防退乳。

1.2.5 出院指导:坚持母乳喂养4~6个月,4~6个月后逐渐增加辅食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产妇需要改变陈旧的忌口观念,进行合理膳食,同时应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入[3]。产妇要保持心情愉快,适当运动,预防感冒,多休息,与婴儿同步休息,以利于乳汁分泌。产褥期禁止性生活。

2 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8.3%,奶胀发生率为零,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1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效果比较(n%)

3 讨论

实践证明,剖腹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是产妇具有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只有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加强母婴同室的管理,术后针对不同心理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进行耐心、细致、具体的母乳喂养指导就能消除不良心理及生理因素的影响,使母乳喂养正常进行。术后3天是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如果未做到早接触、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哺乳则会出现乳胀、变平,婴儿无法吸吮、拒绝吸吮,最终导致纯母乳喂养的失败。因此护理干预应把重点放在术前及术后3天,以有效地避免奶胀的发生,术后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帮助和督促母乳喂养,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随着剖腹产率的上升,提高剖腹产产妇的纯母乳喂养是产科病房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采取系统而正确的护理干预,能使剖腹产产妇和家属全面地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及婴儿生长发与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杏仙,张慧.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孕期母乳喂养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24-625.

[2] 左思华,黄小燕.剖腹产产妇母乳喂养中护理宣教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1):77-78.

母婴护理的主要内容篇(7)

关键词:传统讲授法 多种教学方法 母婴保健 调查分析

《母婴保健》是我校针对助产及普通护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考查课,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科学。因学生主观上对于考查课不重视,教师上课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教学效果偏差。因此,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教学,以期望找到适用于母婴保健课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调查资料分析

1.母婴保健教材分析

我们学校所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2版《母婴保健》,由杨玉杰主编,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妊娠前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哺乳期、新生儿期、婴儿期的基本保健知识和技能,阐述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强调保健目的,重点介绍保健措施及常见疾病预防。

2.《母婴保健》学时分析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母婴保健课的课时少,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各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临床助产和母婴保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3.学生分析

选取我校2012级4个普通护理专业班级学生108人,12护士1班和2班54人为对照组,选取 12护士3班和4班54人为实验组。在母婴保健授课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妇产科护理学成绩、教学大纲等方面无差异性,为同一教师进行讲授。

二、方法

1.任务驱动法――复习母婴各期的生理特点

母婴保健是一门与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有交叉的学科,而学生已经完成妇产科护理和儿科护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在每节课前给学生安排预习任务,完成母婴各期的生理特点的复习。在每节课的开始,找1~2名学生担任主讲,详细讲解每个时期母婴的生理特点,让学生变身成“教师”,体验讲课的乐趣,参与到教学中来,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2.讨论法――讲述母婴各期的心理特点及社会特点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孕产妇”,你会出现什么情绪?当你作为“孕产妇”,你希望你的家人怎么对待你?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主导课堂。教师进行引导指正。

3.讲授法――讲解母婴各期的保健目的

讲授时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4.问题法、多媒体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母婴各期的保健措施

在讲解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时,尽量以问题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如讲解妊娠期保健措施时,提问学生:“孕妇应该吃什么?孕妇应该运动吗”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讲解难以理解的一些操作时,如讲解妊娠期保健操、产褥期保健操、分娩镇痛方法、哺乳方法、预防接种等,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演示,也可以在实验室教师进行现场教学直观演示,让学生动手动脑,锻炼技能操作能力。

5.总结法――巩固重点难点

最后由教师用简练的语言总结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抓住教学大纲,完成教学。

6.练习法――查缺补漏

利用教材课后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能把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如妊娠期保健课程讲完后,要求学生按照孕妇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的饮食原则,列出一天的食谱。考察学生对于妊娠期饮食原则的理解。通过练习,学生才能查缺补漏,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三、结果

实验组期末笔试成绩及技能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见表1)。

四、结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充分认可这种教学方式,认为在教学中贯穿多种教学方式的教育,能够锻炼自身的交流技巧,增强与患者沟通的信心,同时,还能增强个体化关怀护理能力,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可见,我们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尽可能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使学生能够重视考查课的学习,为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洁.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06):5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