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04 15:19:44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2)

党的十以来,我国的城镇建设提挡增速,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内涵式发展已成趋势,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攻点。城镇化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因此,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未来的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城镇化;低碳;可持续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体现,城镇化成为推动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主要动力。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及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大量的农村人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涌入城市,我国城镇化率逐年攀升的同时也带来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原则,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具体要求是,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必须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不断协调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城镇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更加注重发展过程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建设生态城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共享优美生存环境的必然要求。

1.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性。

生态文明尊重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二者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解决发展片面性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城镇化的全面发展。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限制,在我国发展初期,党和国家更多地关注工业化及城市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和农村发展,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还形成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小城镇发展缓慢的社会格局。这种社会格局造成了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并逐渐出现了断层,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用全局的眼光进行规划,全面统筹,实现大城市、小城镇、乡村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性能的全面提升。因此,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性。

2.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适应性。

任何社会、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境,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实现人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因此,进行城镇化建设,必须强调城镇化的适应性,即城镇建设与发展必须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生态文明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强调人与自然的依存性,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进行各种建设活动。因此,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突出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促进人们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环境的建设理念,避免为追求短期利益而破坏环境,盲目进行扩张,使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因此,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适应性。

3.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几十年,我国整体上走的是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这种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还造成了一些城镇盲目扩张,侵占大量的土地,影响了城镇的后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的不断觉醒,这种粗放型的发展之路必将被取代。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推进污染小、消耗低的节能环保的工业建设,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共同建设绿色的生活体系,呵护生存环境。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城镇化建设的原则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是尊重自然、善待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在具体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物尽其用。

生态文明视角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是物尽其用,就是要在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首先,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人们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物尽其用,合理设计、规划,协调土地的生物生产功能和空间功能的关系,发挥出土地在物质循环、能量传递、信息交换方面的重要效用。其次,要高效、循环利用能源。在城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流动转化,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通过设备和技术革新,对各种能源进行再收集、再利用,实现能源的循环使用。

2.预防为主。

在粗放型的社会发展模式下,我国对环境实施的是一种“先污染、后治理”的管理模式,这不仅造成了社会建设成本的升高,还对环境造成了许多不可逆、无法补救的破坏。因此,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变“后期补救”为“主动预防”。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就要在城镇化建设中充分研判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自然环境现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自然规律,运用科学的技术构建城镇建设生态网络,最大限度减低工业化和城镇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适宜技术。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但就当前的城镇化发展来讲,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是适用的。因此,城镇化建设中要根据实际进行技术选择,遵循适宜技术原则。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技术是为创造最大化的物质利益服务的,而在当前的生态社会中技术应是绿色的,应是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就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技术功用目的,采取适用于能源高效利用、废物低量排放的技术。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城镇化建设的内容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涵盖了空间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以及政治生态系统的建设。

1.建设合理的空间生态系统。

建设合理的空间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综合考虑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放到首要位置来规划城镇空间,实现城镇空间的生态化布局。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建成合理的空间生态系统,就是要将生态文明作为制定城镇发展规划的重要导向,要根据地区实际创建适合经济发展的生态化产业布局,要控制人口增长带来的城镇盲目扩张,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人口、生态资源的合理布局。

2.建设优美的自然生态系统。

建设优美的自然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注重城镇环境建设,全面提高绿化、合理配置水资源、严格控制空气质量、优化生态功能分区等,要对地方生态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加快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时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现山更青、水更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建设目标。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健康、愉悦生活的重要保障,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

3.建设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

建设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努力协调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的社会状态。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建成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们要不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在尊重、善待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要提供完善的社会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实现城镇人口素质的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的就业体系实现城镇人口的稳定就业,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镇人口的基础保障。

4.建设高效的经济生态系统。

建设高效的经济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充分保护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发展的效能。总体来看,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建成高效的经济生态系统,就要立足实际,积极推进产业规划,构建合理的生态产业体系;要优化传统经济产业,发展生态特色产业;要完善产业流程,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要培育第三产业发展,做强生态服务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5.建设文明的文化生态系统。

建设文明的文化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注重生态文化培养,以生态文化理念、意识促进生态城镇建设。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构建文明的文化生态系统就要通过多种载体建设,全面提升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塑造生态文化品格;要以文化产业发展为支点,推动生态文化的传播。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路径选择

在我国不断加深的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指引,以生态文明的要求为标准,建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镇,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1.深化认识,树立生态城镇建设理念。

彻底改变过去粗放型的城镇化之路,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正确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转变传统经济建设至上的发展观,树立生态城镇的建设理念。这就要求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以对生态文明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城镇化建设。这也对企业的环保意识提出要求,企业在生产、发展中要增强环保意识,注重资源的有效使用,减少废弃物排放,承担起生态城镇建设的社会责任。

2.完善政策,提升执法监管力度。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地方实际完善生态城镇建设的政策,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制度性保障。一方面要完善引导性政策,即通过鼓励、支持利于生态城镇建设的行为,来引导公众、企业等主体逐渐形成生态文明的理念,促进生态城镇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惩罚性政策,即通过惩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行为,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威慑力,有效遏制不利于生态城镇建设行为的发生。同时,还要提升执法监管力度,对不利于生态城镇建设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提高技术,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

技术和人才是生态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因此,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必须提高技术,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在城镇化建设中,要鼓励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以及资源节约等方面的生态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清洁工艺技术创新能力、清洁产品开发技术、生态工程与技术能力、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实现人才队伍“引得进,留得住,出业绩”,为生态城镇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作者:徐冬先 李辰露 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3)

眼关键词演 会计生态文明; 会计生态审计; 建设理念; 建设路径。

一、 引 言。

伴随人类、 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会计各影响因子和构成要素在既保持又打破固有关系而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 通过会计、生态和文明的有机构成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成果表现; 如果以生态的视野来通观会计的发展, 又会在会计生态与文明的紧密结合中, 进一步得知:

会计整体及其各构成因子或影响因素在按其所特有的内在逻辑安排、 所遵循的发展变化规律运行于市场时, 始终会以一种具有一定功能特点和结构特征的文明动态系统存在、 发展和生效。 同时,在会计产生发展过程中, 将会计生态与生态文明进行合理架构, 也不难看出: 处于不同时空、 人性化的会计生态主体、 会计生态客体与会计生态环境等, 各自都在其所固有的生存状态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下会表现出相应的成果表现。 由此可见, 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和影响因素, 在其与环境保持着紧密的适应性互动关系中而不断演进发展时, 必然有着基于会计生态危机、 反思会计传统模式的理性选择, 必然会从会计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 从本体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而形成会计生态文明。

会计生态文明是会计生态建设的各种成果表现; 而会计生态建设离不开会计生态主体、 审计主体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离不开会计生态审计的作用发挥。 但是, 目前的生态审计, 主要是基于环境问题的环境审计, 是对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与企业在生态指标与当地推行的环境法规的背向程度、 或安全和健康保障的生态风险等方面进行的监督、 评价和鉴证, 其基本目标是避免被审计单位因生态风险的范围和水平估计不足而可能引致的财务损失、 以及减少环境损失的措施; 在此情况下, 作为以会计为主要对象和内容的审计,就没有从“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和“文明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的高度来思考和开展如何进行更大范围、 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会计审查”。 加之当前对会计生态的研究成果较少, 对会计生态的审计也基本上无专门的研究成果, 因此也就无从谈起会计生态审计的建设了。 尤其是在公共危机成常态的时代, 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 必然需要会计生态各主体、客体和环境的文明化趋同作用, 必然需要对这种作用的发挥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审计。 由此可以这样认为, 公共危机的发生导致公共危机治理的强化, 产生会计生态文明化的参与行动和成果转化, 从而引起会计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系统而伟大的工程; 必将催生会计生态文明理念在会计生态审计中的广泛运用。 对公共危机与会计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笔者将另文单独研究, 本文只对后者进行粗谈。

二、 会计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

对会计生态文明的界定, 需联系文明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生态史观” 和生态文明发展的脉络。 “文明生态史观” 主要强调, 文明需要交流传送, 文明之间是互动互融的; 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 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流文明, 并加以改良; 一种文明的成长、 发展并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 它总是在与各种外流文明的冲突中来调整、 改良自身不完善的地方。[1]生态文明自20 世纪 90 年代初提出, 是指人类遵循人、 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其本质在于人类社会保证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一种高度文明机制;[2]它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理论视角及文明发展历史形态与文明构成成分两种文明维度;[3]它奉行“人是自然的一员” 的哲学观点, 在生产和生活中遵循生态学原理, 力图用整体、 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活方式、 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 (申曙光, 2007)。

至此可以这样认为: 会计生态文明实质就是会计这种人性化的“生物” 在其不断的变革发展中, 为了实现从自然、 自由、 自发到自主、 自动、自为, 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 从未开化到逐步开化再到完全开化的不断演进的目标而动态性地呈现出的各种财富成果的总称。[4]对会计生态文明如此界定, 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 会计生态文明应是一种永恒存在, 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 (宁波, 2008), 是与人类的认识和意识、 社会的发展和发达、 经济的增长和增快等相互适应共进的, 不能仅依“生态文明是针对当代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继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来定性与思考。不然, 我们将无法对古代或近代一些好的会计域秩序或会计工作局面给予合理的“文明” 定位。“当而已矣”, 乃会计生态文明之永恒求索和境界。

(2) 会计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和会计文明结构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有一个基本存在, 或说基础位置, 不能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对其认识觉悟、 没有对其理论探索就否定其存在性、 作用性。

(3) 会计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一个复合性概念一样, 也包含着物质性、 精神性和制度性等内容; 只不过这些内容往往很难独立区分, 其相互间的渗透性、 耦合性较多。

(4) 会计生态文明不仅具有会计、 生态与文明的一般规定性, 而且具有会计生态、 生态文明的人性化、 生态化、 民主化等特性, 更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它应是在符合会计发展规律、 生态演化规律和文明成就规律的基础上, 将会计系统和会计生态系统整体及其中的各个体纳入或统筹于生态与文明的范畴, 并使这些整体和个体的存在和发展能不断产生出较高级的成果与财富。

(5) 会计生态文明在本体上是会计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 信息交换关系等表现状态或形式, 在宏观上是会计生态系统与其外部其他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 信息交换的各种成果或财富, 在中观上是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的竞争与协同、 平衡与失调等成果或财富表现, 在微观上是会计的主体、 客体、 内容、 载体以及目的、过程、 方法、 手段等之间的协调和良性表现。

三、 会计生态审计是实现会计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步骤。

会计生态是人类会计实践中各种关系的适应性互动状态, 是需要通过文明、 和谐、 健康和积极的态度与作为去维持平衡、 导向规范的生命体,是生态价值观、 生态哲学观、 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管理观的综合体现与运用。 推行和加强会计生态审计, 就是突破现行生态审计主要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进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审计调查和节能减排资金的专项审计、 并多是政府主导的国家审计等局限, 促使其真正成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持续运行和公共危机管理有利有效开展的重要“免疫系统”, 更好地推进会计生态的文明化建设和发展和实现会计的可持续性与进步繁荣。

(一) 会计生态审计与会计生态文明的紧密结合。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系列新型会计现象的出现, 要求会计生态体系能对其进行统筹思考、 合理解释、 正确反映、 充分揭示和及时报告, 培育好、 维护好和发展好会计的生态文明成果。 与此相伴, 一些会计新问题 (如与公共危机治理相关的公共管理方面的会计问题) 的产生,影响甚至危及到会计生态系统的文明化发展, 因而就需要在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上积极响应,并切实解决, 以此丰富和完善会计生态文明。 为此, 开展会计生态方面的审计, 就不能脱离会计生态的文明化诉求, 不能仅就绿色会计、 环境会计的些许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传统型审计。 相反,会计生态审计应立足会计生态文明化需要的全过程、 各方面, 从会计生态主体、 客体与环境的文明化发展出发; 紧紧围绕会计人、 会计事、 会计物与会计法、 会计理、 会计情交互共生的文化传承, 以及相应文明成果的积累和追求, 甚至包容性增长下的关系协调和顺畅; 致力于助推会计的生态文明化建设的理论领先、 技术优化、 法政导向、 规则顺应, 并促进会计生态文明的存续和繁荣。

(二) 会计生态审计的文明建设理念。

建设会计生态审计, 既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系统的生态观; 又要调整传统审计的方式、 内容等, 在尊重自然、 爱护环境的过程中, 形成讲科学、 重规律、 法自然的生态审计道德观和伦理观等。 此外还包括:

1. 会计生态审计的系统建设理念。

会计生态审计突破了传统只对会计主体和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的固有局限, 强调会计存在与发展中的个人、 组织、 社会、 环境等复合系统的全面和谐。 从复杂系统看, 会计生态是一个由其主体、 客体和环境组成的有机体系, 相应就需要会计生态审计具有必须是一个由多个方面、 多个层次和多个具体要素以不同的关系和形式有机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 包含着不同对象、 不同内容、不同方法、 不同目的等方面的审计。 不同对象的审计子系统是包括会计主体在内的所有会计生态主体的审计、 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全部会计生态客体的审计、 包括会计法政在内的一切会计生态环境的审计等; 不同内容的审计子系统是容纳会计信息审计、 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法政环境实施情况审计、 会计服务质效生成与提高审计等各方面; 不同方法的审计子系统是将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与传统、 国内与国际、 单一与多元、 简单与复杂巧妙结合的创新性系统; 不同目的的审计子系统围绕不同对象和内容而构成, 是对会计生态系统内外及其相互之间不断进行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和结果的审计预期和控制。 可以说,会计生态审计的系统建设理念, 充实了审计的内涵、 拓展了审计的视野, 丰富了会计生态文明和审计文明的成果, 当然也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2. 会计生态审计的经济建设理念对会计生态的审计, 还必须牢牢坚持一般审计所具有的成本效益原则和统筹兼顾思路, 积极追求审计过程的高效率和审计结果的高效益, 实现整个审计的经济价值化、 社会效应化和生态文明化; 应统筹思考和把握一定时期的审计主次、侧重, 以主要或重要的审计实效带动次要或侧面审计的有序进行。 面对会计生态主体的思想多元、类型多样, 会计生态客体的标准滞后、 衡量困难,会计生态环境的变化莫测、 复杂纷繁等实际情况,会计生态审计要真正取得关乎审计本身乃至国家民族的较大利益, 就必须以极大的经济建设热情和干劲、 以更快的经济建设速度和力度、 以更高的经济建设质量和效益, 广泛、 深入、 持久、 仔细地开展工作; 既不能有等待观望的消极审计思想, 也不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省事原则,更不能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的和事佬作风,最不能有“慷国家之慨、 谋一己之私” 的非理性做法。

3. 会计生态审计的文化建设理念。

生态文化, 从狭义理解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 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 从广义理解, 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 (杨肖琳, 2009); 从更高层面理解, 是一个民族在适应、 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包含了这个民族围绕环境与人的生存而形成的宗教信仰、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等整体文化系统。[5]生态文化渗透到会计和审计政策、 制度及其实施的一切领域, 是一种健康、积极、 和谐、 可持续的文化。 会计生态审计的文化建设, 就是要在会计生态的各方面审计中, 孕育审计的创新精神, 激发自主创新的审计能力;促进会计审计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繁荣会计审计发展的先进文化; 形成会计信息与服务消费的和谐性、 阳光性与理性化, 培养会计产品消费与生产的自我约束力和文化力与文明性; 推动会计生态在关系、 适应和导向的生态要求下的和合发展,实现会计生态的进步性与文明化目标。

4. 会计生态审计的环境建设理念。

同一般审计一样, 会计生态审计的有序有利开展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会计生态审计的环境建设理念, 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会计生态本身与审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等环境因素, 使其工作开展减少一些障碍或阻碍、 杜绝一切失误或瑕疵。 比如,对会计生态管理主体在公共危机中履行职责、 执行政策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审计主体就必须了解这些管理主体对公共危机中的资金调拨、 财产收受保管与转移等方面的政策规定、 会计核算要求、 监督制度等, 以此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审计; 再比如, 对会计生态客体中的会计服务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主体就必须明确会计服务价格、产权、 质量等方面是如何规定、 度量和区分的,以此确定审计的责任和范围。

四、 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的路径。

(一) 理论研究和政策引导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重要基础。

1. 理论研究应先行。

关于会计生态, 笔者一直在研究, 应该说有一定的成效。 此外, 罗宏、 邢广彦 (2008) 在《会计生态优化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一文中把会计生态定义为“各种会计单元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以及内部各单元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与相互作用相下, 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 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 吴大器 (2010) 在“第五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 上表示, 应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会计生态系统, 它主要包括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存在的众多经济主体以及各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媒介两部分。 这些前期理论成果,将为开展会计生态审计、 加快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起到重大的基础作用。

与此同时, 在生态审计研究方面, 从 1992 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政府环境审计作为生态审计的重要方面就得以迅速发展, 并逐渐成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重点和国家审计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中国知网上以“生态审计” 进行“全文” 搜索, 有记录 463条, 以“主题” 搜索有记录 43 条, 以“题名” 搜索有记录 32 条, 以“关键词” 搜索有记录 4 条。这些都说明生态审计研究的广泛、 深入, 其系列成果无疑为会计生态审计的有效开展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虽然如此, 目前在会计生态文明、 会计生态与生态审计的关系、 会计生态文明对生态审计的指导等方面的研究, 则很少成果。 这就需要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将各种审计类型、 内容、 方法、评价等灵活而综合运用与会计生态建设和会计生态文明发展中; 并紧紧依靠各会计生态主体和审计主体的关系理顺与合力聚成。

2. 政策引导贵创新。

会计生态文明重在会计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成果体现, 涉及会计域秩序和会计法政的方方面面;而会计生态审计也是全面的, 需要相应的创新型政策体系去引导和规范。 具体创新要求有: 一是政策引导内容上的创新, 应围绕会计生态主体、客体和环境以及审计主体、 客体和环境等方面制定和实施适时适需适当地统一政策, 必然会计生态建设的技术推广机制、 价格和服务的标准体系;二是政策引导方法上的创新, 要结合会计生态涉及范围广泛、 对象复杂的实际, 通过各种媒体、有利时机、 必要场合从政策咨询、 宣传、 培训、教育等方面有意识、 有组织地引导, 推动政策的贯彻力和执行力, 避免“理智的冷漠” 态度; 三是政策引导方式上的创新, 需兼顾会计生态发展的当前现状和未来趋势,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便、 快捷, 直接、 高效的特点和优势, 开展政策制定、 发布、 落实、 监管方面的网上评议、 媒体宣讲、 现场讨论、 实地学习等活动, 使全面引导下的政策深入人心。 目前, 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可从中国会计学会和审计学会及其各专门委员会开展的各种征文、 评选、 会议、 培训等方面管窥一二, 今后需进一步加强。

(二) 技术保障和质量保证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主要支撑。

1. 技术保障需加强。

会计生态建设和发展、 会计生态文明记录和显现, 以及对会计生态的审计, 都牵涉到很多技术层面的内容, 比如会计生态环境变革下低碳经济引出的碳资源、 碳负债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技术, 对会计生态主体之一的会计主体产生重大影响的管理诀窍、 非专利技术、 区位优势等的会计核算、 记录和报告技术, 等等。 要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技术问题, 就需要在进行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时, 必须加强其中的科学技术研制和应用, 重视其中的科技创新与推广。 一是要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各类技术的基础研究, 包括共生技术、关键技术、 专门技术等, 尽快形成会计审计的技术协同和方法交融, 增强审计对会计生态各方面的针对性、 渗透性和有效性; 二是加强会计生态审计技术体系的建设, 形成会计审计相互间互促互进互用的完整技术体系, 确保审计工作能真正深入会计生态各方面; 三是加强技术创新系统中有关各方的合作与协作, 形成产、 学、 研, 学、做、 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合作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和实用性; 四是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所需技术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 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提供足够经费保障和人才支撑。

2. 质量保证待跟进。

对会计生态进行审计, 必然涉及到与会计服务、 会计信息、 会计政策以及审计本身等方面直接相关的一系列质量问题。 因此, 要建设好、 发展好会计生态审计, 就必然和必须地切实解决好这些质量问题, 为会计生态审计的又好又快发展与建设提供优良的质量保证; 而要达此目的, 就需首先制定出相关的质量标准。 但是, 从目前看,这方面还存在很多疏漏或缺陷, 比如生产会计信息产品的“工艺设计规程” 和“生产管理制度”

的质量标准是什么、 会计信息产品生产的内外部环境质量如何界定、 会计信息产品的供给者和管理者的信息管理质量和信息信誉质量该如何评判、会计信息产品的质检员———外部的审计人员的履职质量由谁监督、 会计服务交易质量何以厘定与规范等。 即或是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有质量度量的描述文字和衡量指标, 但由于做出或划定这些度量物的人员要么没有, 要么不是行家或专家,宣布或布置这些度量物的部门要么机构多样、 政出多门, 要么就不是政府权威的主管机关, 因而仍然缺乏科学性、 系统性。 尤其是随着会计环境巨大变化后, 审计要真正起到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就必须积极推动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及时反应跟进。

(三) 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有生力量。

会计生态审计兼容会计生态与审计两大领域,涉及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 企业与其他社会团体和组织, 以及社会公众等方面的利益。 这就需要紧紧依靠政府在宏观层面的行政力量、 社会公众在微观层面的基础力量和其他方面在中观层面的中坚力量, 共同参与、 积极支持并努力推动会计生态审计的各种建设。 要注重政府职能作用,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依托, 不断加强政府在会计审计发展与会计生态和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 传播途径和利益表达机制, 将会计审计和会计生态建设的信息及时与公众布达与沟通, 让公众和所有主体认识到会计生态建设、 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的重要性; 要给予公众及其他主体有机会参与会计生态建设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相关的活动乃至一些决策, 鼓励其大胆监督和创新, 不断增强其参与建设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开展会计审计文化建设活动, 丰富和提高公众及其他主体的文化程度与文明素养, 使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成民心工程、 阳光工程。 当然, 政府、 公众和其他主体参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 实际上也是确保他们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1实到每个单位、 每个家庭” 一样, 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离不开政府、 公众和其他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的。 也只有如此, 才能对政府、 公众和其他主体履行会计生态维护与管理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 政府、 公众和其他主体才能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陈 恒。 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J]. 学术月刊,2007(9):117-123.

[2] 雷新华。 基于经济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思考[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141.

[3] 赵 成。 生态文明的内涵释义及其研究价值 [J]. 思想理论教育,2008(5):46.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4)

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地球上的资源不断被开发和掠夺,很多珍贵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环境污染现象也尤为严重,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必然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理论阐释,从学理上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生态意识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频繁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让我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物种类减少等,这些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后果已经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的决心[1]。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观。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有董仲舒主张的“天人合一”、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思想,不断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不可否认,这样的思想虽然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但对于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些以儒、道为代表的派系学说,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观、教育与后世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它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高度概括了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人与自然的相通性。儒家代表孟子倡导的“仁民爱物”和儒家经典《周易》中将“天”、“地”、“人”并列谓之三才,都是“天人合一”的体现[3]。这些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值得后人学习的。而在道家看来,道是万物之本,人们要在遵循“道”的同时,视万物平等,这种自然规律把人和自然的关系重新定位,要求人用友善和顺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遵自然之道而行。由此看来,儒家和道家的自然观各不相同,但又不得不承认二者的观念都有道理。他们主张在无条件改造自然的同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违背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又不忘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理念。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众所周知,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令人瞩目,然而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人们却丝毫没有注意到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直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在19世纪对人类社会发展史考查的过程中,才发觉到迅速发展的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马克思告诫人们“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4]。这一思想很明确地表现出,要想让人类不受到灾难性的毁灭,就必须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自然界和人类的发展。与此同时,恩格斯也向人类发出了警告:“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5]不可否认,对自然界进行有意识的改造很有利于人类的发展,但这也要求人类与自然相统一,达到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意在表明,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所以人类生活及生产也就必然受到自然界的制约[6]。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所以只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当前严峻生态形势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处于十分严峻的状态,资源滥用、环境污染等现象不断发生,治理环境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破坏环境的速度,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7]。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土地沙漠化现象不断发生,空气污染十分严峻,由此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愈发突出。很多厂家为了扩展经济,不惜大量砍伐森林植物,用空出的地方来修建工厂、开阔道路,这直接导致了大量不可再生的珍贵的生态资源造成极大的损害与浪费,也严重破坏了生态资源的生物多样性。这些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如果不能维护好生态文明,人类将会面对很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同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更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要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众所周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只有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人类才不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仅和谐社会的构建会出现问题,人类的生存也将面临巨大的灾难。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以此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很多地区为了经济能够快速发展,不惜以牺牲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由此引发了地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比如,目前黑龙江省著名的冰雪旅游景区雪乡的生态环境就已出现恶化迹象,各地滑雪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逐年增加,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河段干涸、降雪量减少,百姓们纷纷抱怨,更有甚者故意破坏景区环境以此泄愤,这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协调和谐社会的安定,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在推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全民构建小康社会是我党不可推卸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将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优良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如果不能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自然资源不断被消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样势必会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巨大的影响。由此得知,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针。就此问题,我国已通过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等位置,并提出“中国梦”的理念,以此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纵观全世界,只有中国与美国敢于提出“国家梦”,而中国实现中国梦主要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方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牺牲自然资源的条件下,来取得经济的发展[8]。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有效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发生,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生产力,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必须要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自然观,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摒弃陈旧的思想,才能让人们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我国有关部门可以定期开展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等方式,向全民普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如电影教育片或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讲座等方式,呼吁全民一同保护生态资源,有效遏制对自然资源进行随意开放掠夺的现象,利用科学发展观,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来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只有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人设身处地为生态环境着想,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想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维护生态的和平,这不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9]。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是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平衡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创造新兴的技术,才能不断改造自然,在不打破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此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只有在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人与自然才能够和谐发展。所以,我们不仅要着力于发展新兴的技术,也要尝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过度开发和掠夺自然资源,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提高生活环境水平和生活质量。如果有关产业和部门能够做到对自然资源低消耗、对成本进行低投入、对废弃物排泄物等进行低排放,并坚持高效率完成工作,必然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以此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和谐社会早日建成。

(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理论、制度和行动的综合,它通过科学理论指导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引导和规范行动,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系。我们应不断探索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通过健全生态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有关部门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同时,必须严格执法,对待破环生态环境的现象,依法追究其责任。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新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来弥补之前各种法律中的不足,完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实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陈金清.论生态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总布局[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4

[2]王丽娜.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7

[3]董彩荣.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

[4]周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2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8

[6]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1,1:15~21

[7]宋全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路径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

[8]黄娟,汪宗田.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中国梦[J].鄱阳湖学刊,2014,2:64~70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

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1.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2.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的形式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它在带给人们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3.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中,也离不开政治文明的支持,并对政治文明产生影响。生态资源环境法律体系的建立,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深地敲上绿色的印记。政府决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都将日益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要执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千方百计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那些抱着传统增长方式不放、不顾环境代价的地方,要有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生态现代化。要从我国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的现实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

建设生态文明,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也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观念,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其意义是巨大的。一是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我们的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二是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也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承诺,必将对中国和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科学发展呼唤“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明形态;整合性;建设性

abstract:the integrative natur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fers to the integration of complexity,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synchronism and diachronism. the constructive nature refers to the rule of logic and circulation, human introspection, “sentiment and reason” in humanistic ecology, and affective synthesis of “human factor”. the diverse patter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re manifested in symbiosis, integration, reciprocity, multiplicity, complexity, poetic nature and “grand beauty” in civilization.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vilization pattern; integrative nature; constructive nature

一、生态文明的整合性

从深生态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不仅是治理与环保问题,更是一种观念、机制、形态及人类文明运行的终极性问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自然与人这两个维度的错综交织、多样融合及系统构成。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的文明形态,要通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来,必然以活化人的维度为主导。活化人的维度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这表明人是人的活动的目的又是手段。作为目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的自由及和谐地生存与发展;作为手段,人的一切活动方式,人为自身创设的一切生存条件都能够体现出工具性,具有技术性的操纵取向。而人之所以能够活化自身存在的维度,不惟人自身,而必须是深生态性的,作为系统化的文明构成形态,生态文明成为润化多样机能的交叉互补的整合机体。

首先,复杂性整合。生态文明依据生态系统演替的节律而表现过程性与整合性、线性与非线性、有序与无序的复杂性,并且也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整合性。生态系统的演替本身既是一个进化的又是非线性的过程,在向人类生存活动的“化成”中,必然促使人类自身的进化与演替,同时就表现出“自然的人化”这个人类文明生成过程的线性与非线性、有序与无序的复杂特性。在这样的历史与逻辑序列中,生态文明必然整合与融括自然进化、人类文明的生成和发展的一切结果,体现人与自然生态同体进化的生态节律。其次,生态转换性整合。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生态互为工具和目的的关系中体现,是带有转换性特征的文明形态。对人类的生存活动来说,自然是人生成和发展的手段,也是目的。就其手段性而言,人不仅需要自然的生态价值支持,还需要借助自然的力量发展自身,获得自身生态优化生存的条件;就其目的性而言,自然是人类发展的目的。一方面,人类发展的未来形态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构成;另一方面,人类自然之身的活动状态,必然依据和谐、生态化的自然形态,并且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集中体现在人自然之身的优质化存在。对自然生态的和谐性结构来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是工具又是目的,一方面,人类发展的程度可以映现自然的状貌;另一方面,人类发展的终极形态,也可以润化出自然生态的和谐形态。

再次,历时性整合。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由不同文明形态的历史性、韵律性及有序化的转换而表现了整合性。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多种形态,以及当下我们进行的后工业文明等,那么,生态文明作为新型的、面向未来的文明,辩证地汲取、有机地整合了一切文明的积极与合理因素,涤除其非合理因素及危及人的生态化生存的因素,并且通过最佳体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一致的关系,而使人能够始终居于永续发展节律中。

最后,共时性整合。从现实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已经结晶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文明形态,这些文明结出了“人文化成”的累累硕果。物质文明筑就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成为发展的物质前提和保证;精神文明作为人的本质的体现,致力于构造人的精神—心灵结构,引领人们积极主动地追寻生存活动的自由,提升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魅力;政治文明通过建立社会运行中的约束机制与体制,而使人们能够合理而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生态文明作为多种文明形态的整合性文明,依据生态整体性的运行节律和方法,使多种文明形态形成辩证的统一体,并从中合理而有效地发挥各种文明形态的职能。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性

生态文明是建设性的(广义):其一,它表现为生成性、合成化的人类文明形态。作为生成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立在历史的演替和延续的脉系中,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同文明形式的最高层次、最终极形态的展现;作为合成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既整合了文明形成中适宜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诸多文明样式,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多样形态。其二,它表现为建设性(狭义)、和谐性的人类文明形态。所谓建设性(狭义),是针对人类对自然家园的变异及破坏性而言的;所谓和谐性,是指生态文明要通过重建自然生态的和谐环境,引领人们能够在和谐关系的演进中去享受和谐生存。

生态文明与人类其他文明形态的不同点在于,它建基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条件下,并不断建设性地完备这种和谐机制。显然,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并不排除人类活动的工具性和技术性,更不排除科学活动及人的主体意识,同时还充分肯定了“人文性”,肯定了人类的自主生存意识,并立足于运用人类历史演替中形成的一切积极成果发展自身,进而使人类自身能够永久性地构建和谐自由的社会存在关系。但生态文明的建设性还要求,由人类的智慧与能量而成就工具性与技术能力,在不断地创造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更要致力于创造生态恢复及补偿性的文明成果,必然需要设定对于自然环境及人的生存的生态安全,要不断生成深绿色之思,将工具与技术不断地转换为建构生态及绿色生境的技术。为此,我们可以从多重角度审视生态文明的这种建设性。

首先,从逻辑及演绎节律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关系是生态文明进程的逻辑起点,也是终点,而最终成就与完善的是人的生态和谐性的生存。但在起点与终点的逻辑转换节律中,终点形态的关系,必然是对起点形态关系的超越,是在更高层次,在更加深刻的意义上,在更自由、更和谐的情境中展示人类的文明,必然是体现人类在更高层次上的生态和谐性的生存。从这种意义上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系的本质及价值就表征着一种和谐与循环性的路向,或者说,这种关系的韵律特征是创生和谐与循环性价值形态的展示,同时也使生态文明呈现着这种和谐与循环性的价值形态,并且在肯定与超越性节律运行中体现辩证否定的过程。

其次,从人的自省性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力量是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体验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关系的人,是能够把人的生存与发展机制放在这种关系去构建的人。生态文明的建设性总是向未来迈进的,以“生态人”为主体构成的建设性的文明形态,需要人们有基本的反思力和自省力。人类要构建生态整体性文明机制,以完备自身的生态性生存能力,并有效地促合那种“深绿色”生命体验形式,就必须要求人的反思与自省。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的自省力要求人们应该完备自身的生态创生性能力,强化生态协调能力,进而激活人们的生态性生存能力。所谓自省力,无非就是要科学、合理且生态化地思考及把握人们这一系列能力的机能性和节度性。这种自省力不可能撇开自然生态力的作用。因为人类生存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受到“盖娅”母体的呵护,对生存资源的获取不可能超脱自然力的供给,人的一切生命活动机能无不来自于自然生态力,这基本是一种顺向的力的递进。但当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力图寻求最大化的利益,满足自己最大化的财富需求时,在向自然生态进行最大化的索取时,就必然造成自然生态力的反向作用。这实际表现了自然生态力及环境支撑力的有限性与人的欲望追索及扩张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像福斯特所言,“在有限的环境中实现无限扩张本身就是一个矛盾”[1]。这就警示人类必须反思自然力的负重程度及承载能力,必须思考人类如何才能在永久的程度上保持自然力永远处于跃动的状态,能够持续地、稳定地为人类提供生命力的资助,为人类永续发展不断注入生命的活力,进而优化人类的生存结构,构建人类的未来。

再次,从人文生态的“情理”构合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生态文明以演奏“生生”的韵律而突出“合”与“和”的机“理”,由生态系统的“合理”本性及合“理”的作用,组构成网络化、系统化并且是情意化的文明结构。生态学家王如松说:“复合生态系统不仅遵从自然界的‘道理’,也遵从人类活动的‘事理’和人类行为的‘情理’。”[2]97在这三重“理”的构合中,人的行为的“情理”不仅是溶解剂、润滑剂,更应该是不同“理”的形态转换的中心。因为在人类文明的构成中,除了意识与观念、制度与律令等因素的导向性及规范性以外,主要是由人的行为来体现,即人的行为方式,往往可以体现出人的文明程度。显然,我们对“情理”的认同,一方面要符合人类生存活动的“情理”,另一方面要符合自然生态的“情理”。之所以称自然生态的“情理”,是因为人类认识和体验的自然生态必然是经由人对多种“理”的构合而展开的,这多种“理”的渗透便润化着由“情理”到“事理”再到自然之“道理”的转换韵律,其建立的运行模式的最终趋向,应该是在更高的意义上使人类行为的“情理”符合自然生态运行之“理”。 

最后,从“人力”的情意合成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因素在人,在人类自身而不是自然。复合性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在于人来掌控,是由人依据生态的律令及规则来调控,是要通过生态人格的塑造而不断地构建人与自然、社会及人与自身多重关系的自由融合,需要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平衡机制,需要文化生态自组织系统所构建的人文基础。王如松说:“复合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差别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这个超级生物可以通过技术、组织和文化在大的时空范围内操纵系统行为,使其为少数人的短期利益服务。因此,怎样调节人口、人力、人文、人气的关系,诱导人的温饱、功利、道德、信仰和天地境界,协调个体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眼前和长远、物质和精神间的生态关系,是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2]97“三理”的情意合成必然彰显人的主体化力量,其行为及其“情理”必须顺化这种系统化、逻辑化之“理”的序列。在调节人口、人力、人文、人气的关系中,更重要的,还应该有“人情”,或者说,“人情”更是活化人口、人力、人文、人气关系的血脉,因为没有“情”、没有爱意的人的行为是干瘪的,无生命的。马克思认为,人能够以激情、热情“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其实,这种情意追寻同样构成人的本质力量,我们可以将这“五种”生存状态的合成视为广义的“人力”,而其连接的线就是“人情”。事实上,“人情”也促成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有机融合,并且富有深情地演奏这种“化”性转换的交响曲。从这个意义上看,“人情”可以被赋予双重内涵:一是在人类的生命序列和社会生活序列中表现人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道德之情、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等;二是在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序列中表现“情”,主要是人类活动及人的行为方式对于自然的情,既有对自然生物又有对无机状态及无生命的自然物的情。

三、生态文明的多样形态

生态文明是有情意的文明形态,情意必然蕴含诗意性、融合性,必须是合理、科学、协调、统筹、全面及可持续地融通,并能够调控人的需要,消解人的欲望性的利益追求及非可持续性的财富观念。因为利益与财富的最大化作为功利性的追寻,往往是弱化“情意”的,是非生态性的,也是非“理”性的,必然背离诗意及融合性。生态文明的“情”应该通“理”,在 “情”与“理”的构合中把爱施放于全人类,施放于与人类生存活动朝夕相伴的大自然,施放于生命共同体,施放于大地之母;不仅施放于当代人,更应该施放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并以人类的“大爱”展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大美”之境。

第一,共生性、融合性文明。生态文明不同于人类历时性发展中凝结的其他文明成就,因为迄今为止,人类所成就的一切文明成果作为历史性存在,尽管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同样也存在历史局限性及独有性,或者说,各自关注了自身文明存在的建设性领域。生态文明必然是全面、合理、可持续性的,是希求与自然生态、生物多样性,在共在家园中同体共生的人类文明形态,并且是整合及有机地融合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成就的一切文明成果。

第二,互惠性文明。生态文明的审视角度更应该立足于生存论的向度,需要通过人在自然天地中的整体性生存而呈现生存质量向度。人的生存质量并不只是以物质生存质量体现,也不是脱离自然和现实生存而以虚幻的精神性生存质量来体现,而必然是整合性、融合性、共生性的,是以全面、科学、合理的生态性生存质量来体现。人的生存质量还需要以人的物质肌体的存在质量作为显示器,通过肌体的活力及能量输出,信息传递的速率、活性程度和质量来显示生存状况。人要求“生”固“命”向自然获取的首先是物质能量与信息,以完善肌体的存在,而当前人们面临的环境危机状况所危及的首先是人的物质肌体及其延续。这同时显示,人的生存理应同自然、环境构筑互惠互利的能量与信息的转换机制,同时还不可忽视代际互惠,即“为了能让未来世代有平等的机会从土壤、净水、森林、海洋和气候取得财富与福利,我们现在就不能任意破坏这些自然资源,以免后代子孙再也无法有效进行利用”[4]。只有在这种多重互惠状态下,才能保证共生性与融合性的生存机能,才能使人类文明的根基牢固。

第三,复合性文明。共生、融合及互惠互利性的文明构成的人类学基础应该是复合性的,即体现人类复合性生存的文明系统。复合性生存的基础是复合生态系统,它使自然与人(社会、经济、精神/文化)以复合性存在结构呈现着生态性构成。其中起码存在两套系统,一是人类“自体”性的生态存在系统,一是人类与自然“共体”存在的生态系统。由此也使复合体成为两套,即一是人类“自体”性的复合体,一是人类与自然“共体”性的复合体。两套系统和两套复合体是错综交织的,但必须相互支撑,呈现支持结构,这种支持性凸显和谐程度,各自机能得到优化、能量得到最优发挥实际就是文明的呈现。

第四,复杂性文明。复合生态系统是复杂性结构,生态文明同样是复杂系统结构。复杂系统构成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的基本样态,必然使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世界中,文明也同样处于这种复杂且非线性的构成中。复杂性现象主要是通过有序与无序的交织,多样性的存在状态,以非线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体现自然生态、生命共同体和人类文明,体现人类存在的“自体”与“共体”不断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使得生态文明在“多”与“一”的统一,“异”与“同”的统一,无序与有序的统一中,形成复杂的、自组织性的并且是处于永久性演替节律上的系统结构。同时生态文明较之人类构建的物质文明在偏于物质基础性的建设方面,精神文明偏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建设方面,政治文明偏于对社会规范体制与系统的建设等方面,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整合性及复杂性。

第五,诗意性的文明。生态文明演绎人类的诗意生存,将人类的生存律动调适在诗性的节律中,使人的生存质量呈现为诗意的质量,也祈望将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化生为一种“诗性综合体”。同时,生态文明还力主拯救沉浸在那种被生存欲望及无限扩大的财富欲念所“遮蔽”的人的精神,促使人们不仅能够构筑“自体”性的诗性生存节律,更要和谐地润化“共体”性的诗性韵律,并使那种所谓神性的“诗性乌托邦”转换为现实、具体的生存场域,将生命的本真“敞开”,从而让人们真正且深度地体味到“诗意地栖居”的韵律。

第六,生态文明是“大美”的文明。生态文明作为塑美的文明形态,是不断地构筑系统整体性及和谐美的文明形态。显然,生态文明不仅要构建人类“自体”性的美,更要注塑人类与自然“共体”性的美,即“大美”。因为生态文明是在“大道”及“大化流行”之境中生成,所以它呈现的美的形态就必然是在宇宙自然之“大”以及在生生化育中显现着美的状态。同时,生态文明的整合性、融合性、共生性、复合性及其复杂性都必然是通向“和”的,是“大美”之“和合”及“生化”的神韵之境的显现。

四、结语

生态文明全面、整体、可持续性地,并且是绿色地集合与融聚人类那种无限的创生性机能,希求与自然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在共在家园中同体共生、互惠互利,呈现了“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5]。

参考文献:

[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

[2]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篇(7)

[基金项目]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1B148);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ZDB38)

[作者简介] 邱跃华(1974—),男,湖南怀化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摘要] 如何充分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效能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以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理论视角来看,正式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法治保障,非正式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和道德支撑。只有二者有效的契合与互动,形成正式制度强制规范和非正式制度道德支撑的合力,才能有力推动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的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效能

[中图分类号] X3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5—0121—04

党的十六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加快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必须根据我国的生态现状科学地进行制度设计,加速推进制度创新,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充分有效的发挥制度激励和约束效能,与此同时,大力建设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性的文化氛围。

一制度理论和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新制度经济学十分关注制度对经济发展绩效与社会发展质量的作用,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上世纪90年代,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道格拉斯·C·诺斯在《制度变迁的理论》中对制度做出了详尽的解释:“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1]他进一步将制度分为“非正规约束”和“正规约束”,也即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是指从未被人有意识地设计过的规则,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意识形态、价值信念、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其中意识形态居核心地位。正式制度是指约束人们行为关系的有意识的契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一般性契约。”[2]一个完整高效的制度体系的形成都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正式制度是政府作为第三方对博弈规则的成文设计,正式制度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其确定性和强硬性,对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具有强烈的激励和约束效应,有利于保障经济、政治生活有序发展。而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属于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内容。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和“仁德”、“众生平等”等理念以及我们今天倡导的生态文化,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非正式制度,相对于生态文明的正式制度,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具有非强制性、自发性、影响持续深远的特点,不仅激励约束人们行为,而且能降低正式制度的执行成本。

建国以来,为保持自然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建设。一是在污染防治及生态破坏和退化方面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草原法》、《森林法》等法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环保法律体系。二是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矿产资源法》等关于生态经济的法律法规。同时,正在推进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和资源环境税制改革,不断完善关于生态产业的投融资体制和财税金融扶持政策。三是非常注重给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人与自然及社会和谐有序,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引导公众树立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态消费理念,营造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氛围。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制度实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初步达到了综合利用资源、减小环境污染,缓解自然生态压力的目的。

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3年第5期邱跃华,彭福扬:制度逻辑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效能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理论,再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基本经验,不难看出,生态文明的成文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都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取得成功,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正式制度建设和非正式制度建设必须双管齐下,二者不可偏废。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我国已经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仍然存在着制度不健全、非正式制度未能及时转化正式制度及执行不力等一系列问题,这导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面对各种困难和新的挑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吸收借鉴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相关理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建设的内在契合与互动,充分发挥制度对社会文明变迁的绩效作用,从而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二正式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实现社会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历史的选择。面对严峻的资源态势和生态环境问题,政府有必要对资源配置模式、生产消费模式进行重新调整和优化。这就促使政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管理手段中的制度设计职能进行正式制度创新,构建具有全局性、稳定性、长效性和标本兼治的正式制度体系,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完善政府对环境、资源的管理,逐步缓解并彻底解决生态问题,从而实现人、自然及社会的协调发展,顺利推进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关键时期,既有既得利益集团千方百计的阻扰,又有新的机会主义的冒险,如何使得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有效遏制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的行为,加强生态文明的正式制度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科学的正式制度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力。正式制度其最大的特点是规约性、惩罚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是一种刚性制度,可以防止交易的机会主义,减少交易后果的不确定性,增加交易结果预期的稳定性。因此,将建设科学的正式制度体系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中,借助于正式制度的权威性、刚性约束力来遏制破坏生态文明建设行为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首先,正式制度可以使生态文明建设规范有序。生态文明建设中,有了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正式制度,人们便可以以此为准则进行社会经济活动,既保证了活动的科学性又保证了行为的规范性。由于正式制度其稳定性、成文确定性,有着强烈的激励约束功能,必然提供给人以充分有效的信息,使人们增加守法行为将获得肯定和回报的预期,违规行为将受到谴责甚至制裁的可能,如哪些是违反环境法的行为,哪些是国家要控制投入的产业等等。同时,由于其权威性和惩罚的强制执行性,会增加那些机会主义的风险和成本,起到抑制破坏生态、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

其次,正式制度有利于正确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不仅将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还将促进资源配置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经济机会和经济优势必将重新分配和调整,加之多元思想文化的相互渗透和碰撞,生态文明建设必然会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甚至偏离正确的轨道,而生态文明的正式制度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基本的制度基础,通过其内在的激励机制、规范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如我国设立了自然资源产权制度,通过明晰自然资源的产权,以利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

实践证明,通过正式制度的强制性来约束、规范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有力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法律体系的构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转变,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3]的基本方略。

三非正式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导向和道德支撑

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不仅要靠强制力来维持,还应该依赖一个被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的非正式制度就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精神信仰、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及道德规范的总和。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早就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理念和道德伦理规范。在古代,不管是道家、儒家,还是佛家,无不探究天地之道,处世之法。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类要想寻求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儒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宇宙中加以考虑,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儒家还主张“以义制利”、 “义利兼顾”的义利观,“博爱”“大同”的“仁爱思想”。佛家主张“慈悲为怀”,强调“众生平等”。这些思想无不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尊重自然、珍惜生命、注重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都属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非正式制度范畴。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重视非正式制度。因为它通过其独特的文化作用,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和道德支撑。

首先,非正式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影响着人的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导向,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由于非正式制度是生活中长期积淀的价值取向和意识体系,属于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整体认同性和感召精神。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其实就是一种公平、和谐的价值理念。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将以这种价值观作为一种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来审查、判别、规范人们的实践意识和主观目的,然后进行取舍、矫正和调整,使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准则和要求,引导、激励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非正式制度必然包含着人们行为选择的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导向功能,给予人们自觉建设生态文明的行为以巨大的精神动力。

其次,非正式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支撑。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唯经济主义、利己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等还有着一定的市场。这些与生态文明相悖的思想和行为不仅要有正式制度的强制性来约束和规范,而且需要道德的自律性和伦理认同感来矫正和克服。生态文明的非正式制度往往是有关文化进行长期反复整合与积淀的结果,比正式的生态文明制度对人们的价值观影响更加 “根深蒂固”,在社会生活中会起到更加持久深远的作用。它们以生态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从根本上消解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引导人们生产生态化,消费生态化,在全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浓厚氛围,给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从而起到有效遏制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生态文明的非正式制度,增强了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生态氛围,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党一直注重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生态文化的建设,党的十七大又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并特别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3]这不仅彰显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效能的正确认识,还体现出党中央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

四制度效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中正式

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整合与互动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关系到我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文明的变迁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不仅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还需要制度建设来保障。在制度建设中,我们既要加强正式制度的创新,也要注重非正式制度的弘扬,同时还需要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融合与互动。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效能。

首先,要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正式制度的建设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其实,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需要营造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实现所谓的“泡菜效应”。目前,生态理念在我国正逐步得到广泛认同,但也要看到,由于各种原因,人们还受到一些落后文化和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这将破坏生态文明正式制度建设的有序推进。因此,政府要大力弘扬生态理念,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信仰进行正确引导和情境改造,对一些影响生态文明正式制度建设的错误思想文化和理念坚决抵制,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正式制度建设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其次,要为生态文明建设中非正式制度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正式制度保障。虽然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自觉建设生态文明,但由于非正式制度只是为公众提供一种可能的行为框架,规范其行为方式,多体现为主体的自律作用,具有非强制性特点。我们必须借助正式制度的力量才能对破坏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起到威慑作用,从而有效地维系非正式制度的普适性,利于形成稳定的制度文化。因此,构建生态文明必须要建立刚性的科学正式制度,使非正式制度在科学的正式制度的强力保障下良性运行,有效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导向效能。

再次,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推进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的及时转化。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创新的基础和源泉。随着非正式制度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及其广泛的普适性,其控制范围会不断延伸,但其运行的边际成本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处于低效率的“锁定”状态。这时,国家应考虑将非正式制度现实化为正式制度,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合理经济行为的收益预期。此外,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制度效能只有在它们紧密结合时才会最大化。当非正式制度成为一种社会的必须,而它的自律效力又无法有效的发挥时,就要将其正式制度化,将非正式制度的规范效能通过正式制度这个载体充分发挥出来。具体反映到生态文明建设上,一是如果发现非正式制度的运行成本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低时就应该使这些非正式制度成文化、法制化,向正式制度变迁和转化;二是如果生态文明建设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不能对某些利益集团特别是一些传统型、污染型及资源消耗型产业形成内在的道德约束力,那么为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就要积极推动这些生态文明建设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向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和政策演变。通过正式制度的强制性和非正式制度的道德规范合力来杜绝逆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

生态文明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内在契合与相互转化,实现了两种制度之间的兼容统一,充分发挥了它们规范约束、激励引导的制度效能,减小了生态文明建设阻力,降低了生态文明变迁成本,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完备的制度基础,从而加快推进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94-19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