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09 11:16:34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篇(1)

关键词:商品市场一体化;空间面板数据地理加权回归;经济增长;珠三角

中图分类号:F127;F129.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2-0001-04

Differences of Economic Growth of Commodity Market Integration

——In the case of Pearl River Delta 2000-2009

LONG Zhi-he1, LIN Zhi-peng1, WU Mei1,WU Xiao-jie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 2. School of Management,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520)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spatial panel data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model with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it analyzs the differences of economic growth of commodity market integr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ities. Empiric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mmodity market integ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has a significant time lag, but there are two asymmetries: one is between relatively developed areas and relatively backward areas, the other is in the relatively backward areas. Commodity market integ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in relatively developed areas more favorable, in relatively backward areas of uncertainty affecting. In addition, there is the turning point in the commodity market integ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when the commodity reaches a certain level of market integration and its impact on local economic growth will occur change in direction.

Key words:commodity market integration; spatial panel data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model; economic growth; Pearl Riverdelta

一、引言

自Young认为改革开放加剧了中国区域市场分割[1],国内外学者由此展开了针对中国及其部分区域的市场一体化测度等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市场一体化的测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测度方法,比如技术效率、经济周期和贸易流量等;第二,市场非一体化的原因,皮建才和陈敏等人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造成市场非一体化的原因[2,3];第三,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徐现祥等人的实证研究认为市场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4],陆铭和陈钊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非一体化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5]。

已有研究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其一,现有的方法忽略了经济区域内不同观测点的市场一体化对当地经济增长影响的不同,只得到一个平均结果;其二,忽视了观测点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等导致观测点之间存在空间相关性,回归结果将无法满足一致性和无偏性[6]。因此,本文以珠三角9个城市为例,研究最近十年内珠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对珠三角各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概述

区域市场一体化是区域市场化和一体化的融合,是指一国内部区际资源的自由流动以及产品和要素在区际间的无歧视,市场一体化是过程和状态的统一。过程是指区际资源自由流动的障碍被消除的运动,状态是指区际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区域市场化和一体化的深化同时推动着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其中,区际市场化是推动区际资源自由流动的主要动力,区际合作的深化,即市场层面的一体化则消除产品和要素在区际间的歧视。商品市场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一体化的部分内容,此外还有要素市场一体化等。

市场一体化的测度是研究的难点之一,已有研究分别从状态和过程进行测度。对市场一体化状态测度的方法主要有:生产法、经济周期法和相对价格法[7];对过程的测度方法有:贸易流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8]。

市场一体化的测度有两个作用:研究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趋势和现状,量化它对经济的影响。理论分析认为,市场一体化导致交易成本的降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地区竞争加剧使得消费者获益增加,需求增加又导致投资进一步的增加,投资增加又促使价格的下降,实现良性的经济循环[9]。因此,市场一体化意味着竞争加剧和技术进步与创新,从而提高整个地区的经济效率。

然而,经验研究结果并不完全支持理论分析,实证结论包括三种情形:第一种,市场一体化有助于经济增长[4];第二种,市场非一体化会促进经济增长[5];第三种,市场非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10,11]。

概述之,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个体和时期的差异性会影响结果,但是并未得出统一性的结论。文献阅读发现,已有研究至少忽略了区域空间异质性和相关性两个方面的不足。为弥补已有研究方法的不足,本文基于内生增长模型,采用空间面板数据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实证研究珠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影响内部9个城市经济增长的差异性。

三、研究方法选择和模型设定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已有文献对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采用传统的不变系数模型,即假定变量之间的经济关系在观测点之间保持一致性,变量系数不随观测点位置的移动而改变。传统方法既存在忽略样本差异性,从而可能得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结论[12],又存在应用对象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对异质性的忽视,Brunsdon等提出了变系数的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13]。GWR方法能够有效处理空间参数的非均衡,而且其处理异质性的模型更为灵活,其参数随空间变动而不再依赖于具体的函数形式。本文将GWR方法扩展至面板数据,同时考虑了空间相关性,最后应用于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二)模型设定与估计

1.GWR模型介绍

GWR模型的设定形式:

Yi=Xiβ(ui,vi)+εi i=1,2,...,N(1)

其中,Yi表示被解释变量,Xi是1×K的解释变量,β(ui,vi)表示参数,ui、vi表示回归点i的空间属性变量,如经度和纬度,εi~N(0,δ2)。该模型将样本点的空间位置引入到回归参数中,利用局部加权回归方法分别对每个样本点进行估计,获得各样本点参数的不同估计值[13,14]。若i为回归点,j点的权重是其与i点空间距离的函数,如wij=exp[-12(dij/h)2],其中,h为带宽。从wij的表达式可以看出,h直接决定了在对i点进行回归时j点的权重。

2.空间面板数据GWR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空间面板数据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Y=ρoWY+Xβo+u, u=v+ε(2)

其中,Y=(Y1,Y2,...YN)T表示因变量向量,Yi=(Yi1,...,YiT)T。ρo为空间自相关系数矩阵,矩阵W表示空间权重矩阵,通常对其进行行和等于1的标准化,WY表示因变量的空间滞后项,表示Kronecker积。X为NT×NK的外生变量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元素为T×K矩阵,βo为NK×1维参数矩阵。u为NT×1维干扰项向量,v为个体效应向量,ε~N(0,δ2εINT)是随机扰动项。

根据空间面板数据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设定方式,采用ML估计方法可得到模型(2)中个体效应v为随机效应时的参数估计值由于篇幅所限,文中未列出混合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过程,实证模型中其他变量的回归结果也未详细列出,有兴趣的读者可向作者索取。:

i=(X′Ω-1iX)-1X′Ω-1iAY(3)

2ε=F(Ψ2,hi,ρi)=(u′((TΨ2IN+Gi)-2GiT+G-1i(IT-T))u)∑j=1,...NgijTΨ2+gij+N(T-1)(4)

其中,Ωi表示估计i点时干扰项的方差协方差阵,ET=IT-T,T=JT/T,JT表示元素全为1的T阶方阵,Ωi=(Tδ2vINT+δ2εGiIT)(INT)+(δ2εGiIT)(INET),2ε表示回归时得到的δ2ε的估计值。Ψ2=δ2v/δ2ε,δ2v表示个体效应v的方差。

然后根据随机效应模型的集中化对数似然函数CLNFC(Ψ2,hi,ρi):

CLNFC(Ψ2,hi,ρi)=c-12∑j=1,...,NΨ1-NT2lnF(Ψ2,hi)-12u′^Ψ21F(Ψ2,hi)+lnabs∏q=1,...,NT(1-ρiwq)(5)

其中,P=INT,Q=INT-P,Ψ1=ln(TΨ2+goi)+(T-1)ln(gij),Ψ2=((TΨ2IN+Gi)-1IT)P+(G-1iIT)Q,表示干扰项的估计值。模型(5)需要估计3个参数,Ψ2、hi和ρi,将其估计值代入式(3)和式(4),即可完成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

四、商品市场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珠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的测度

本研究采用Parsley和Wei提出的相对价格法测度珠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7]。该方法的研究思路从冰川成本模型出发:假设商品k在i地价格为pi,在j地的价格为pj,在i和j之间销售商品k的交易成本为商品价格的一个比例C,0pki时,存在套利活动,即会有人进行跨区域的贸易活动获取利润,直至达到均衡状态。因此,得到相对价格pki/pkj的无套利区间[1-C,1(1-C)]。由于众多商品的绝对价格很难获得,而且现实的统计数据通常采用相对价格形式,Parsley和Wei等提出利用区际间相对CPI或相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方差Var(qkijt)来测度区域商品市场非一体化程度,Var(qkijt)越大则说明区域间的商品市场非一体化越严重,反之则反是[15]。

本文以2001~2010年《广东省统计年鉴》中珠三角各城市的9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包括服务项目、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用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为基础,根据相对价格法测度珠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

根据桂琦寒等(2006)的定义,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越大,对应城市的商品市场非一体化程度越深,反之则反是。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城市的商品市场非一体化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008年普遍出现了提高,很可能是“次贷危机”导致地方保护加剧。此外,珠三角各城市的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广州最高,深圳和东莞最低[16]。

(二)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差异效应研究模型

本研究基于陆铭和陈钊(2009)的研究文献,得出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模型:

growthit=ci+βi1MIit+βi2MI2it+ρi∑j=1,...,i-1,i+1,..Nwijgrowthjt+γiXit+uit,uit=vi+εit(6)

其中,growthit表示地区i在时期t的真实人均GDP增长率(%),ci表示常数项,MIit是地区i在t时期的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MI2it表示MIit的平方项,ρi表示空间自相关系数,wij是空间权重系数。系数下标i表示该系数与回归点i的地理位置有关。在模型中分别用滞后一至三期的MI_LAG代替MI,以研究商品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滞后效应,即表2中的模型Ⅱ~模型Ⅳ。Xit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包括人均资本k的对数lnk,通货膨胀率CPI,对外开放OPEN,实际利用外资(AFC)占GDP比重,人口增长率PG(‰)。uit表示扰动项,包含个体效应vi和独立同正态分布的随机扰动项εit。

lnk的估算采用永续盘存法:

Kit=Kit-1(1-δit)+IitKit(7)

其中,Kit和Kit-1分别表示第t年和t-1年的物质资本总量,δit表示资本重置率,Iit表示当年的投资总量。令δit=9.6%,并用各城市1980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除以10%作为该市的初始资本存量,得到人均资本存量kit=Kitpopit,popit表示年初和年末人口总数的算术平均[17]。

(三) 数据来源和回归结果

模型(6)和模型(7)的数据均来源于2001~2010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回归分析包含模型的估计和检验两部分:首先,采用ML方法对混合效应、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下的模型(6)进行估计;其次,采用基于拟合优度的拟合χ2分布检验固定效应模型相对于混合效应模型,以及渐进χ2分布的随机效应模型相对于混合效应模型的LM检验。两个检验统计量值分别为F(1.01,54.9)=0.00015和LM=8.00。因此,本研究认为随机效应模型适合所使用数据。

在包含MI的回归模型中,空间自回归系数ρ的估计结果不显著,而且在不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的空间自相关Moran’s I检验也表明自变量不存在空间自相关(Pmoran’s I=0.53)。该统计结果表明珠三角各城市的经济增长在研究期内并无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周围城市的经济增长对该地区经济增长无统计上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分别包含MI_LAG1、MI_LAG2和MI_LAG3的模型Ⅱ~Ⅳ中未再加入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

表2为包含不同时期商品市场非一体化指数模型的估计结果。总的来看,研究期内珠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对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其中,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会提高广州、深圳、惠州和江门的经济增长水平,但会降低肇庆和东莞的经济增长水平。此外,珠海的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滞后期变动:

模型Ⅰ,模型的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只包含当期MI,大部分城市的经济增长不受珠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当期值的影响。但是,东莞和中山的MI显著为正,即说明采取商品市场非一体化的方式将更有利于同期的经济增长;江门的MI显著为负,说明商品市场非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当地的经济增长水平。

模型Ⅱ~模型Ⅳ的回归结果显示,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的滞后期对地方经济增长效应更显著,与MI相比,MI_LAG1、MI_LAG2和MI_LAG3在9个地区中分别有7个、4个和5个地区显著。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中山和江门的MI_LAG系数总体为负数,即商品市场一体化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明显滞后的积极影响;东莞和肇庆的MI_LAG1和MI_LAG3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滞后一期和滞后三期的商品非市场一体化对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表2的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的经济增长受商品市场一体化的有利影响。当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至一定水平时,商品市场一体化将不利于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见表3)。由于发达地区在高技术产业拥有比较优势,且通常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速度,所以往往在贸易利益的分享中得到较大的份额[18],商品市场一体化对较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更有利。但随着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相对落后地区通过获得相对发达地区的技术溢出,或者采用赶超战略等方式使其拥有部分高技术产业的生产能力,提高其与相对发达地区贸易中所享受的利益份额,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再受益于商品市场一体化。本文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国际或国内部分区域的一体化组织不断扩大的原因,只有通过不断添加相对落后的个体,才能够保持较发达地区获取区际贸易的正面影响。

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中,只有肇庆市和东莞市的经济增长明显受商品市场非一体化的有利影响,江门和惠州的经济增长受商品市场一体化的有利影响,两种不同的影响同样会随着商品市场(非)一体化程度提高而出现拐点(见表3)。虽然商品市场分割能够保护当地企业免受外部竞争,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的结果。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19]。商品市场一体化通过区际贸易同时直接或间接影响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商品非市场一体化则只能影响供给因素①。如果相对落后地区的产品和企业太缺乏竞争力,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只有供给因素,则商品市场非一体化更有利于当地经济增长,这样能够保护本地企业免受外地企业的竞争(肇庆和东莞)。但是随着商品非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过于封闭的商品市场会给技术创新等供给因素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对地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如果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包含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则商品市场一体化更有利当地经济增长(江门和惠州)。

表3的结果可检验商品市场非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拐点,即是否存在U型或倒U型的趋势。回归结果表明,除了模型Ⅰ的东莞和模型Ⅱ的江门以外,β1显著的绝大部分城市都存在拐点,即商品市场一体化对大部分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拐点,该结论与陆铭和陈钊(2009)的结论相似。根据拐点公式-β12β2计算得出,大部分观测点仍处于拐点的左侧,即说明商品市场(非)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趋势在大部分地区未发生方向性的变动。

从β2的总体分布情况来看,商品市场(非)一体化对几乎所有研究对象的经济增长影响都存在拐点,当商品市场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商品市场一体化会不利于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样地,当商品市场非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商品市场非一体化也会阻碍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

此外,其他系数的估计结果显示,所有地区的lnK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物质资本的增加对所有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4个模型的CPI系数都显著为负,陆铭和陈钊(2009)认为当期的通货膨胀导致经济的周期波动,当年的通货膨胀有可能伴随着未来更低的经济增长。东莞和肇庆的对外开放OPEN系数显著为负,珠海和江门对外开放OPEN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对外开放加剧了地区的竞争,但并非一定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地区本身的特征差异影响区域对外来竞争的消化能力,因此表现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同样地,实际利用外资AFC变量也出现了区域间方向性的差异性,其中,东莞和肇庆的AFC系数显著为负,珠海和江门的AFC变量系数显著为正。综合OPEN和AFC两个变量来看,虽然东莞和肇庆在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外来资本的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了正面影响,而珠海和江门则出现与它们相反的结论。为了有效地吸收贸易及外资的有利方面,去除其不利影响,这两组城市之间应该相互借鉴,增进交流,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的研究表明,商品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滞性。商品市场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两种不对称性:相对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之间的不对称,以及相对落后地区内部之间的不对称。商品市场一体化有利于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不一定有利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商品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需求因素直接或间接起作用,由于构成相对落后地区的产品和产业结构差异,有些相对落后地区无法消化外来产品的竞争,从而商品市场非一体化对当地经济增长更有利(如东莞和肇庆)。相反地,如果相对落后地区的产品结构和当地企业竞争力可享受到区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则商品市场一体化同样能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如江门和惠州)。

商品市场一体化对研究对象的经济增长影响都存在拐点(模型Ⅱ的中山市除外),当商品市场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发生方向性的转变。即随着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变化,相对发达地区或者相对落后地区不会一直收益或受损,这可能是影响区际关系波动的原因之一。

总之,商品市场一体化降低了区际间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区际间的产业分工,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效率。不同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系统的构

成存在空间非均衡,导致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受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不同。提高区域商品市场一体化,完善区际经贸关系需要重(上接第4页)

点解决落后地区与相对发达地区在商品市场一体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因此,相对发达地区需要在发展本地技术创新和生产能力的同时,兼顾相对落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一味地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不仅会损害落后地区的利益,而且会促使落后地区选择带来市场非一体化。同样地,相对落后地区在商品市场一体化过程中的获利有赖于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当地政府和企业应该更多地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不是单纯选择技术含量高,利润可观的产品。最后,相对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在实现区际合作时,应该形成互惠互利的政策,从而减少区际贸易中的摩擦,降低区际贸易的风险,以提高区际合作为手段,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

参考文献:

[1]Young A.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115(4):1091-1135.

[2]皮建才.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下的区域市场整合[J].经济研究,2008,3:115-124.

[3]陈敏,桂琦寒,陆铭,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2007,7(1):125-150.

[4]徐现祥,李郇,王美今.区域分割、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J].经济学,2007,6(4):1075-1096.

[5]陆铭,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J].经济研究,2009,3:42-52.

[6]Anselin L.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s and Models[M].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Dordrecht,1988.

[7]Parsley D C P,Wei S J.Explaining the Border Effect:The Role of Exchange Rate Variability,Shipping Costs,and Geograph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5(1):87-105.

[8]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等.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2004,11:78-85.

[9]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0]卜茂亮,高彦彦,张三峰.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的经验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2010,6:11- 17.

[11]刘志彪,等.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2]Fotheringham A S,Brunsdon C,Charlton M E.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the Analysis of Spatially Varying Relationships[M].John Wiley & Sons,Ltd,2002.

[13]Brunsdon C,Fotheringham A S,Charlton M E.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A Method for Exploring Spatial Nonstationarity[J].Geographical Analysis,1996,28:281-298.

[14]Brunsdon C,Fotheringham A S,Charlton M E.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odelling Spatial Non-stationarity[J].The Statistician,1998,47(3):431-443.

[15]桂琦寒,陈敏,陆铭,等.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6,2:20-30.

[16]林志鹏.珠三角商品市场分割现状的实证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6:49-55.

[17]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篇(2)

本规划所指的商品交易市场是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有固定交易场所进行经常易,并设有专职管理人员的有形商品交易市场,不包括期货市场。本规划主要针对具有一定规模并以批发经营为主的商品交易市场,小型分散的、以零售为主的市场不包括在本规划范围之内。

一、规划的背景

(一)国际环境

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资本转移

随着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带来的交易效率提高,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的方向不断推进。在这一过程中,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国际分工,国际产业资本开始以跨国公司为主体、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要方式、以投资国比较优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并整合利用其它国家比较优势生产要素。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投资,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包括批发零售在内的服务业将是新一轮利用外资的重要领域。

2、市场竞争国际化与跨国公司主导

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竞争已经不在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日益国际化。国内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融入了更多国际化的因素,呈现出新的态势。市场全面放开后,跨国商业资本将大举进入我国,在带来新的经营管理思想、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国内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世界知名的跨国交易商大举进入中国,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力,通过市场兼并和收购来扩大市场经营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这就使得国内商品交易市场经营主体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3、分工深化与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随着生产过程的分工进一步深化,一部分由生产者承担的功能从生产领域分化出来,形成专门为生产过程服务的生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服务业,将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虽然生产服务业的产生源自于制造业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即健全的制造业体系是生产服务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但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又推进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的生产服务业又是制造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支撑和依托。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生产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得以提升,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和导向性力量,并与制造业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开始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国内环境

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为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2、科学发展观下和谐社会的构建

鉴于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和发展战略。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这就要求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协调城乡利益矛盾、协调区域之间的矛盾,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商业和谐和市场和谐,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因此,和谐社会构想的提出和实施,为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3、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交织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化形成了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从而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对流通业的依赖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因此,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信息化的发展,而在信息化条件下,一方面,流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另一方面,流通本身已大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概念界定。信息化条件下流通与生产和消费需求日益融合,形成了流通产业融合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需求的一体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又为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

(三)省内环境

1、*“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

*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在全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提出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两个率先”发展目标的确立,对*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规划中指出,要重点推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现代大市场建设,提高市场建设层次和水平。加快改造提升一批营业收入已达百亿元的批发交易市场,到2010年形成百亿元级的大型批发市场20个左右。按照这一要求,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将成为各地区经济工作的重点。*也应按照省里的部署,抓住这一契机,积极推进本地区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2、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及其分工合作

长三角的范围包括上海、*、浙江“两省一市”,目的是从更加广阔的空间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更好地辐射长江流域的发展,带动全国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最为密集的地区。在国际性的区域合作和竞争态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强地区内部的分工合作,积极推进一体化进程。由于各地的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在竞争的同时,又必须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合理分工,优化配置,在“共赢”思路的指导下形成合力,谋求协调、共同发展。*虽然在地理上与“长三角”的核心区有一定距离,但处在长三角和淮海经济区两大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特别是*交通便捷发达、产业基础较好、资源丰富,只要在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就一定能够大有可为。

3、淮海经济区的形成与协调发展

淮海经济区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产生、成长起来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现已发展到苏鲁豫皖4省20个地级市。淮海经济区成立21年来,凭借地方政府建立的合作机制、互助机制,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对接、市场运作的方式,通过分工和专业化优势,实现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经济区的整体实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增强。苏北五市在淮海经济区内具有重要的地位。淮海经济区的协调发展离不开苏北五市经济的大力支持。*虽然是苏北五市中经济最薄弱的一个城市,但只要能够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就能够在后发优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经济上的突破。特别是在*继续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苏北的扶持力度,并明确提出“重点加大对*的扶持,下大力气帮助*实现突破”,这为*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规划的基础

(一)*商品交易市场在*的地位

1、*商品交易市场概况

到*年,*年成交金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达452家,市场数量同比增加了3.4%。其中,综合市场193个,专业市场217个。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金额4808.46亿元,同比增长了15.3%。其中年成交金额在10~50亿元的有73家,累计成交金额1382.20亿元,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金额的28.75%;年成交金额在50~100亿元的有6家,成交金额366.63亿元,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金额的7.62%;年成交金额在100亿元以上的有13家,累计成交金额1957.57亿元,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金额的28.7%。全省亿元市场营业面积达170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2%。

*

由表4可以看出,近年来*商品交易市场的规模逐步扩大,且规模扩大不是体现为市场数量的增加,而主要表现在年交易金额的增长以及单体市场规模的扩大。2001年到*年,全省的商品交易市场数量从6145下降到4934个,年交易金额却从4357亿元提高到6956亿元,年交易金额和市场数量的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全省商品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展向“集约型模式”趋近,商品交易市场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

2、*内各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比较

根据现有资料,*年*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总共有5个,其中,工业品综合市场1个,农副产品综合市场2个,纺织品服装鞋帽市场1个,金属材料市场1个。*年市场成交总额为13.34亿元,总的营业面积为19.36万平方米,从业人员数共为11213人(见表5)。

*

从市场密度来看,经济最为发达的无锡、常州和苏州的每百万人市场密度指数最高,*年该指数分别达到0.96、1.03和0.96(见表6所示)。这个指数可以基本反映出在工业发达的区域,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程度就相对较好,而市场的发展又会促进工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市场密度指数最低的盐城市、徐州市和镇江市,密度指数分别为:0.47、0.34和0.35。*的市场密度为0.69,与泰州、扬州相同,处于中等水平。徐州和盐城市是我省人口最多的城市,所以,较大的分母导致市场密度指数较低,而镇江则因为商品交易市场数量相对过少致使密度指数下降。较低的市场密度也正好说明了人口众多可以承载更多的市场,而市场数量较少也是以后可以重点加以突破的地方,在现有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规模大、效率高的一级市场和大型销售型市场。

从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来看,市场成交额占区域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为:南通、徐州和*,*年,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分别为:0.55、0.50和0.48,而*、镇江、盐城和淮安四市的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最低,*年其贡献度分别为:0.21、0.21、0.25和0.25。商品交易市场如果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大,就表明市场发展良好,体现了较好的流通服务功能,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交易市场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度过低则说明交易市场发展程度不够,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商品交易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加大投入进行建设。

*

(二)*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的有利条件

1、地理条件与区位优势

*区位独特,交通便利,自古以来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水,长江水)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既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也是*、安徽、山东三省之通衢。*水陆干线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内河通航里程达897公里;京沪高速公路、*徐高速公路、宿新一级公路建成通车,新长铁路、205国道、305省道穿境而过,徐宿淮盐高速公路、宿沭一级公路、宿邳一级公路正在兴建,西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60公里,北离**机场100公里,南至南京禄口国际机场260公里,空港优势非常明显。*对外交流非常便捷。随着京沪高速、*徐高速和新长铁路的相继建设,使*融入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的“半日经济圈”,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

2、地区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是指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迟缓所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主要包括要素性后发优势、技术性后发优势和制度性后发优势。*作为苏北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劳动成本低和资本相对稀缺,由此形成要素性后发优势。*可以通过技术引进和学习,加速技术的进步与改造,形成技术性后发优势。*还可以通过学习、模仿和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制度,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形成制度性后发优势。从*年的统计数据看,*市虽然是苏北5市中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但经济发展速度在苏北5市中名列前茅,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的发展具有后发优势。此外,*的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许多相对滞后,表明在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上,也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市需要广泛吸收和消化国际和国内发展商品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形成技术性和制度性后发优势,充分利用*市商业资源和地理区位,以及产业基础雄厚等有利条件,发挥比较优势,从而不断提升*市商品交易市场的档次和功能,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3、流通领域的开放与招商引资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我国流通领域的全面开放,国际流通产业资本的转移步伐大大加快。国际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改善市场建设资金不足的状况,同时推动市场经营与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为此,政府部门为外商提供了极为优惠的政策条件,以吸引更多的外资落户*,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壮大。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为外商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了国际产业资本的流动,吸引了众多外资进入批发零售等流通领域。总体上看,*市历年利用外资数额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2003、*年全市外向型经济的“三外”指标连续两年实现增幅超30%。外资的进入不仅弥补政府对商品交易市场投入建设资金不足,而且为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引进了新的经营业态,灌输了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为建设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能力强、区域辐射面积广、市场影响力大的国内外知名商品交易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4、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政策支持

最近,中央提出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区域、城乡和人与自然的发展,这为*的整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证。同时,*委、省政府继续实施加快苏北发展、重点扶持*的政策,省及苏州对*的帮扶力度逐渐加大,为欠发达的*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这些对于加快*市整体规划建设,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对商品交易市场的提升发展十分重视,把商品交易市场发展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专题研究,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保障。

(三)*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的不利因素

1、商品交易市场基础薄弱

由于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市场建设的基础薄弱,使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面临挑战。一方面,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对商品交易市场的布局及其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和个体私营经济进入商业领域,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投资多元化,商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本地商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目前,*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水平不高,市场体系不够合理与完善,不能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和社会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也难以应对后WTO时代所面临的新的竞争形势。这些问题必须在商品交易市场建设过程中得到解决。

2、面临新业态发展的冲击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新型的商业模式的不断引进,诸如地摊式、柜台式等传统经营业态已不能适应新型的市场需要,逐渐成为严重制约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店铺式和交易所式等新型经营业态开始倍受关注,它们凭借先进的销售模式与经营理念适应了消费者的心理,逐步成为商品交易市场的主要经营业态。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新型商务模式更是凭借其便捷、廉价等优势逐渐受到客户以及消费者的青睐。这就迫使国内商品交易市场及其经营主体必须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交易市场的步伐,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升级换代,从而加速商品交易市场的信息化进程,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来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交易效率,以应对来自各种新业态的竞争。

3、居民消费层次提升的要求

居民的消费水平取决于其收入水平的高低,即当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居民的消费水平将随之提升,消费需求由“满足型”向“欲望型”转变,社会消费需求将以发展型需求、享受型需求作为主导消费的重要内容。居民的消费心态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这对商品交易市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原来的商品交易市场结构、经营内容与经营方式分别向高级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等转变,对商品交易市场进一步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

4、区域竞争压力加剧的挑战

*地处淮海经济区,在苏北5市中又处于落后地区。资源的区域化配置,产业的区域化转移,交通体系的区域化对接,将深刻改变区域经济的现有格局,带来激烈的区域竞争压力。各地区竞相发展,加剧了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要素的竞争。如果不采取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与苏南、苏中地区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因此,*市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必须考虑到区域竞争压力加剧的因素,在对本地区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于*实际情况的市场发展战略与路径,以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立足*市,面向淮海经济区,全面落实“两个率先”和“工业突破”的要求,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确立“市场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市场”的差异化发展战略,以整合市场资源、优化结构和布局为主线,以改造市场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创新市场发展理念、服务功能、交易方式和经营模式为动力,通过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培育重点、扶持发展,大力提高城市商业发展水平,加快物流业的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建立“大、中、小”合作共生、充满活力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不断提高全市商品市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进市场向规模化、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以商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工业以至整个城市的全面发展,将*真正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扩大*市在*以及整个淮海经济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商品交易市场连接生产和消费,对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以市区、县城为主导、工业品与农产品相结合,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相结合,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相结合,多层次、多功能、广辐射、开放式的市场体系。加快培育和完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土地、产权、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大发展各类中介组织,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1、商品交易市场规划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相适应

*市商品交易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总体规划的要求,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本着“优化市场布局,合理配置资源”的思想,立足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进行统筹考虑。商品市场改造要紧密结合*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在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硬件设施、购物环境、经营商品等方面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提高市场品位,完善市场功能,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规划要与*市的人口分布、消费需求、交通体系、文化景观、环境保护相协调,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相配合,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和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升级,配合城市总体规划,提升城市形象,塑造鲜明的城市特色。

2、商品交易市场规划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适应

*市商品交易市场规划一方面要促进*城市商业与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满足生产者正常生产的需要以及居民日常需求的商业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以满足和扩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商业服务环境。在业态上,要体现便利性、实用性;在功能上,要以*市民不断发展变化的消费需求为取向,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功能;在布局上,讲求商品交易市场的远近结合,新区与老城区的协调发展,使商业与人口、交通、环境以及*市的历史文化协调发展,用商业促进农业、工业的整体水平提高。

3、商品交易市场规划注重市场提升与产业升级相适应

商品交易市场的功能之一就是为制造业的集聚、升级提供发展的空间。因此,在制定规划时必须坚持市场提升与产业升级相适应。在商品交易市场规划中,必须紧紧依托本地产品,以工带贸、以贸促工,更好地服务和带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与此同时,注重市场与旅游、商贸、信息、会展等产业的结合,形成商品市场与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为了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高流通效率,商品交易市场规划要注意优化交易市场的空间布局,完善配套设施。

4、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坚持技术进步与可持续性发展相适应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和经营管理手段,加快商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不断提升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水平,从而提高商品市场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同时,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寻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发展。通过规划对商品交易市场建设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规范,避免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土地的过度开发,防止对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害。

(三)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原则

从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出发进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以适应产业布局和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在保证成熟的大型批发市场的拓展或迁移的同时,兼顾中小型市场的整合和发展空间。市场布局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既要综合考察本区域传统商业基础,所处地理位置、人流量和消费水平,又要考虑到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已有市场布局和环境特点,与今后一个时期*市经济社会发展、交通条件改善和流通业结构调整变化相适应。从总体上做到适度调整现有市场布局,科学规划新建市场布局,有效整合市场结构布局。

2、因地制宜原则

对城市中心区以内的大型生产资料、工业品批发市场,要结合城市规划逐步调整迁出城市中心区,规划在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和城乡一体化地区的村镇,实现大型批发市场郊区化、园区化。农贸市场要根据市场周边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调整布局,实现农贸市场社区化。零售市场要根据城市人口集聚情况,以方便消费者购物为前提,实现零售市场中心化。新建市场应综合考虑产业布局、块状经济、市场区位优势进行布局。大型批发市场应充分利用高速公路、铁路、水路等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促进市场与工业、仓储等相关产业发展相结合,融入现代物流。零售市场应结合城市规划,适应居民生活需求来布局,其中农贸市场应充分考虑周围人口居住情况和市场的服务半径。

3、突出重点原则

根据*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和战略,将有限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中。首先,重点培育面向全省的大中型专业市场,为*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其次,大力扶持辐射淮海经济区的专业市场,促进淮海经济区内部的分工与协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后,着重发展服务本地经济发展的专业市场,为本地的工业突破、创业富民提供重要的保障。

4、相对集中原则

同类型的市场布局要相对集中,以保证其形成经济规模,避免区域内的恶性竞争。严格控制同一经济区域内的同类型市场重复建设,控制无规模的市场盲目发展,避免市场资源浪费。对原有盲目发展、不景气的市场,要通过功能转换进行调整改造。对已经走向衰退、浪费社会资源、污染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市场,要限制淘汰。在建设批发市场园区时,要将同类型或有相互补充、配套的批发市场一并引入园区,实现市场资源的集中整合。

五、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减量增效、完善配套、安全保障”的总要求,加快市场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场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充分利用本地比较优势,重点培育有产业依托、关系民生的大型批发市场,逐步实现中心城区内市场向转移,逐步完成以零售为主的市场的关、停、并、转,加快传统市场向以信息化管理、物流配送为主要标志的集约化市场转变,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流通高效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力争到2015年,“低、小、散”市场数量明显减少,规模效益明显提高。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同类大型工业消费品市场不超过3家,同类大型农副产品综合型批发市场不超过2家,同类大型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不超过3家,同类大型生产资料市场不超过2家。到2015年,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稳定在30家,年成交额达到或超过3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建成年成交额达50亿元的市场1个,年成交额30亿元以上的市场2个,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市场8个,年成交额5亿元以上的市场18个。重点培育3~4个全国50强市场,重点市场上市商品注册商标率达到50%以上。

(二)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2010):整合资源、凝练特色

*~2010年为整合资源、凝练特色阶段。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2015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规划要求,理顺体系结构,强化资源整合,加强制度规范,完善运行机制,突出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商品交易体系建设,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较完善的围绕*市重点产业及特色产业的商品交易体系框架。到2010年,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额达到110亿元,占GDP比重达30%。

2、第二阶段(2010~2013):开放吸纳、重点培育

2011~2013年为开放吸纳、重点培育阶段。这一期间,通过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大商品交易体系建设的投资力度,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商品交易基础设施,政策和项目配套支持,大力优化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环境,重点培育一批面向全省、辐射淮海经济区、服务*本地经济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到2013年,商品交易市场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年成交额明显提高,力争达到21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5%,从而成为苏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基地。

3、第三阶段(2014~2015):完善功能、优化提高

2014~2015年为完善功能、优化提高阶段。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场的功能,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建成一批省内知名、有较大影响力的文明规范市场,并建设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管理队伍。力争到2015年,商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到300亿元,全面完成**~2015年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总体目标,建立体系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各方积极性充分发挥、运转高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商品市场交易体系,商品流通实现从以生产主导向以流通主导的战略转变,商品流通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先导力量,从而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六、商品交易市场空间布局规划

(一)总体布局

*~2015年期间,是*市“经济突破、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阶段。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提高,商品交易市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依据《*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市“*”工业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全市商品交易市场的现有布局及发展趋势,将*~2015全市重点商品交易市场的总体布局规划为四个工业消费品市场群、四个生产资料市场群和四个农副产品市场群,即“345”工程。

——三个生产资料市场:以淮海建材城、*意杨木材批发市场、*再生塑料批发市场为核心的生产资料市场群。

——四个工业消费品市场:以*义乌国际商贸城、洋河酒都国际商贸城、*苏北大型综合商城、*纺织服装综合交易市场为核心的工业消费品市场群。

——五个农副产品市场:以*粮食综合批发市场、宿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南菜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产品批发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副产品市场群。

(二)城区市场布局

1、宿城区

宿城区为*市主城区,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从*年*市服务业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宿城区服务业呈现良好的状态,其中服务业增加值19.3亿元,占全市增加值的13.46%。目前,宿城区已形成商贸、旅游、物流三大优势服务业。房地产业、科教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文化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趋势较好。整个服务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领域不断拓宽。其中商贸业在总量、内部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宿城区形成了以洋河镇酿酒和*镇塑料加工为代表的特色产业。

根据宿城区的具体情况和现实基础,商品交易市场应该在宿城区重点布局。结合总体布局规划和宿城区的实际情况,在宿城区建设两个大型的工业消费品市场即*义乌国际商贸城和洋河国际酒都商贸城,两个生产资料市场即淮海建材城、*再生塑料批发市场,三个农副产品市场即*粮食综合批发市场、南菜市农副产品市场和*产品批发市场。依托本地产业和资源,服务淮海经济区,辐射周边广大地区。

2、宿豫区

宿豫区为*市的新区,工业经济已有一定的发展,同时农业依然占有较大的比重。宿豫区的主要特色在于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拥有玖久集团、罐头食品、龙嫂米线等22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了本地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区已发展桑田6.5万亩,新发展设施蔬菜1.2万亩。以苏新沭路为轴线的顺河、曹集万亩蔬菜园全面启动建设,大兴的禽蛋、关庙的生猪、皂河的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此外,运河*港位于宿豫区内,对于农副产品的集散起到重要的作用。

结合宿豫区的产业特色,在宿豫区建设一个大型的宿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该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定位不仅仅是服务于本地居民的消费,更重要的是面向淮海经济区以至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广大区域。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撑、服务引导,扩大绿色无污染的农副产品的销售范围,从而真正发挥市场引导产业的经济效应。

(三)县域市场布局

1、*县

*县位于*市的北部,境内有京沪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经过,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3%。其中,第二、三产业实现生产总值40.36亿元和28.8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8.46%和27.53%,分别比上年分别增长18.22%和16.54%。*县的主导产业主样为木材加工业,全县拥有成片林4万公顷,木材蓄积量达到380多万立方米,拥有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115家。*县拥有省级经济开发区一个,截止*年底,已累计投产项目226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3个,实际到位资金11.3亿元,完成工业产值16亿元。

根据*县的具体情况,在*县建设一个*苏北大型综合商城。该商城依托经济开发区及周边产业,以经营工业消费品为主,同时兼营部分生产资料,为本地企业的发展提供市场支撑,并逐步发展为地区性的工业制成品和生产资料集散中心。

2、*县

*县位于*市的中部,境内有京杭大运河和新长铁路经过,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2%。其中,第二、三产业实现生产总值25.65亿元和19.7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8.73%和29.82%,分别比上年分别增长20.88%和16.51%。*县的工业增长较快,已形成以木材、纺织、农副产品加工、化工和电器照明五大支柱产业。其中,木材加工业*年的产值达到了22.51亿元,比*年增长21.36,纺织服装业*年的产值达8.37亿元,比*年增长24.76%。*年,木材加工业和纺织服装业两项共创产值30.88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77.89%。

根据*县的产业特点,在*县建设2个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一是依托本地和相邻地区的木材加工业,建设*(*)意杨木材市场,逐步形成地区性的木材交易中心;二是依托本地的纺织服装业,建设*纺织品市场,成为地区性纺织、服装产品的交易中心。通过市场的建设,进一步带动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扩大对外影响及辐射能力。

3、*县

*位于*西部,地处苏皖边界,洪泽湖西岸。*县境内的主要交通干线为*徐高速公路。*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1%。其中,第二、三产业实现生产总值23.34亿元和20.3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4.78%和30.26%,分别比上年分别增长23.1%和22.35%。*县背靠洪泽湖,拥有良好的自然与生态资源。*县是全国的水产百强县之一,水产养殖是*县的特色及优势产业。*年,水产养殖面积达3.6万公顷,总产量7.24万吨。

根据*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需要,在*县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水产品批发市场,以打通本地水产品对外的销售渠道,实现产地与销地的更好的连接,促进本地水产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和进一步的发展。

七、工业消费品交易市场建设规划

(一)发展现状

“*”以来,*市的工业消费品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市已经初步建立了*义乌国际商贸城、洋河酒都国际商贸城、*苏北大型综合商城、*纺织服装综合交易市场为核心的工业消费品市场。这些市场规模结构较为科学合理,发展较为稳健,在*市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市进一步强化了产地工业消费品市场的展览展示、商品信息交流、购销、物流配送等多种交易服务功能,并推动其逐步向商品展示订货中心、批发采购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商品配送中心等新型模式转变,扩大经济规模。

(二)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市工业消费品市场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布局不尽合理。例如,在宿城区建设大型的*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同时,宿豫区不宜再建设运河商贸城。而实际情况是,运河商贸城已经存在,但并没有想象中的繁荣和发展。这表明,*市的工业消费品市场建设缺乏全市性专业规划,区域政府之间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另外,有些部门和单位建设工业消费品市场不经审批,造成乱占乱建,盲目建设重复布点的现象,有些市场建成后成为“空壳”市场,有场无市,造成了人、财、物的严重浪费,工业消费品市场还没有形成秩序化、规范化。

(三)发展规划

1、引导市场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围绕专业市场发展现代产业区块,构建市场与制造业相互融合、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体系。引导经营大户与生产加工企业联合经营,大力开发适销商品,提高地产商品的比例。鼓励大型龙头市场组建科技开发中心,提高市场商品的科技含量,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紧密依托当地产业或城市集散功能,重点培育发展有专业特色的工业品消费品市场,把*市场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中心。

2、巩固提高工业消费品市场档次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和引进国际和国内著名品牌产品进入市场设点经营,推行产品营销制,发展总经销、总或企业直销等现代营销方式。同时,鼓励有实力的经营大户注册商标,通过定牌监制发展自主商业品牌。在工业消费品市场的管理上,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或国内先进的商品交易市场的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创造条件,逐步形成一批档次高、声誉好、效益佳的市场。

3、致力于交易市场现代化的建设

通过技术创新、功能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逐步实现商品交易市场现代化。首先,以大型市场为依托,举办全国性、行业性的各种博览会、展销会和交易会,积极拓展市场的商品展示、货物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商品博览会和交易会的层次和规模。其次,借鉴国外大型购物中心和工业消费品市场的模式,根据市场经营者的发展需求,调整和改造现有市场的摊点布局和功能设置,优化商品交易市场的结构没,着力发展一批现代化的商品流通中心。最后加快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仓储、停车、运输、金融、信息网络、通讯、餐饮、住宿等服务体系。

4、促进交易市场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在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基础上,深化市场内部制度改革,加强组织管理,促进工业消费市场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强对市场举办者、管理人员的教育,造就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经营管理才干、高素质的市场管理人才。

八、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建设规划

(一)发展现状

*市生产资料交易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淮海建材城、*(*)意杨木材批发市场、*镇再生塑料批发市场为核心的生产资料市场。这些生产资料市场为*市的工业突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围绕外向突破,*市也采取了优惠政策,鼓励大型批发企业、大型制造业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采购和销售机构进驻市场。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市目前仍然缺乏面向全省和淮海经济区的大型专业性生产资料市场,同时结构不尽合理。*市规模大、档次高的市场少,专业市场少,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滞后,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例如,*的木材批发市场和*的木材批发市场各自为政,没有形成规模化优势。事实上,两个县完全可以通过合作竞争,在两县的交界附近的地方,建设一个面向全省和淮海经济区的大型木材批发市场,形成规模经济,获得更大的利润,然后再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利益分配,形成双赢的局面。

(三)发展规划

1、重点培育带动地方产业的生产资料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地方产业服务。重点建设和培育一批以上流和信息流为主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能够促进产业的集聚和升级,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原有的轻纺、粮食、建材、汽配、再生塑料等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基础上拓展功能,增强集散力,提升市场档次。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托产业优势,发展一批与相关产业衔接配套的生产资料市场。调整、优化现有生产资料市场结构,实现更大规模的行业集聚,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

2、探索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多种销售模式

多种销售模式能够降低生产资料实现使用价值让渡和价值实现的风险,提高销售额。因此,必须深入探索生产资料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多种销售方式,发展直达供货,逐步推行中远期合约交易、国内外厂商制等现代营销方式,建立新型工商关系,使*成为一定区域内生产资料的商流中心。

3、鼓励和扶持生产资料市场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采取一定的扶持和引导政策,鼓励大型生产资料市场进行信息化建设,例如,建立市场网站,使其发展成为同类产品的信息中心、价格中心、交易中心。加强与国际市场信息的紧密连接,增强经营者对国际市场变化的预测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健全适应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的配套设施

一定规模的生产资料市场必然要求一定规模的配套设施与之相适应。根据所经营生产资料的特点和经营者的需求健全各项配套设施。大型生产资料市场要建立具有现代化仓储设施,扩大储运能力,并配套建立不同层次的物流配送中心,完善其物流配送服务功能。

九、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规划

(一)发展现状

*市在制定国民经济“*”规划时十分注重和强调“创业富民”。农副产品市场建设是*市实现“创业富民”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农副产品市场的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根据市民生活消费习惯,维持综合和专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与居住区生鲜农贸市场并举的格局,逐步推进农贸市场的“农改超”转型,在批发市场中逐步推广竞买制、拍卖制、仓单交易等交易方式,积极发展生产基地和净菜配送中心。目前,*市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市粮食综合批发市场、宿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南菜市农副产品市场、*产品批发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副产品市场网络。

(二)存在问题

虽然*市农副产品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规模不够大、定位不太明确、结构不甚合理的问题。例如,宿豫区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仅仅服务于*本地,缺乏外向突破的战略部署,而外向突破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市场的支撑。因此,建设既服务于*本地又面向周边地区的地区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十分必要。此外,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缺少专业批发市场的支持,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依然存在。

(三)发展规划

1、大力培育发展结构合理的农副产品市场网络

继续大力培育发展农副产品市场,力争在*-2015年期间初步形成产地型市场、集散型市场和分布合理的农贸市场相配套的农副产品市场网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培育发展一批规模大、辐射能力强的产地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依托*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发展效益农业的要求,培育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同时,按照“市场+农户”的思路,鼓励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主办单位和经营大户,在本地或异地设立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以市场为导向,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连接生产基地和农户,扩大市场腹地,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

2、培育发展销地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根据大中城市和集镇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大中城市城郊培育一批主要供应市区农贸市场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交通枢纽地带,培育一批集聚我省优势农副产品并向省外输送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抓住我省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时机,大力培育粮食批发市场,努力把我省建成南方销区的重要粮食集散地。

3、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农贸市场建设

以居住人口分布和交通流量等为主要依据合理规划市场布局,力争达到2万居住人口、500~800米服务半径设置一个农贸市场的标准。进一步完善市场设施,城市和重点集镇基本消灭棚顶市场。进一步提高农贸市场档次和水平。鼓励引导城市农贸市场专辟超市交易区,实行净菜和标准化商品上市,探索农贸市场与超市化相结合的路子。

4、完善信息服务,发展现代化交易方式

建立农副产品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农副产品市场行情、需求变化、趋向预测等信息反馈服务,帮助、指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和经营。大胆探索现代化交易方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场试行农副产品拍卖、、配送等国际通行的交易方式。

5、提升市场档次,提高商品附加值

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鼓励农民和市场经营户实施品牌战略,注册农产品商标,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鼓励农民、市场经营户和企业按品质、档次对农副产品进行整理加工,使农副产品逐步向标准化方向发展;鼓励市场创办者和经营户共建绿色、无公害、环保型农产品市场。

十、虚拟商品交易市场建设规划

(一)发展现状

虚拟商品交易市场是基于电子商务技术建立的。电子商务的业务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B2B,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活动。主要保证企业生产供应链的通畅;另一部分是B2C,即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业务,是为了方便企业销售和消费者购物。主要表现位网上购物。目前在Internet上提供网上购物服务的公司很多,包括金融公司、信用卡公司、批发零售公司。

*市虚拟商品交易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虽已有一些企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部分业务活动已经通过互联网进行,但在总体上还是以传统商务为主,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在*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发展,提高信息化水平。企业及整个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则为虚拟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存在问题

目前,*市的电子商务与网络交易还处于起步阶段,虚拟交易市场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尚未拥有自己的品牌和平台。这种状况与信息技术与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极不适应。需要指出的是,虚拟商品交易市场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它不仅迅速拓展了市场的范围,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发展,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时尚化的需求特征,对以大规模生产谋求成本优势的传统商品交易模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由电子商务构筑的现代商品交易,凭借高效的互动式交易模式,可以及时了解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品牌、服务、实体分配的特定要求,使生产者更为直接地面对消费者地需求。市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与运作方式,在虚拟世界种得到最为全面、彻底的体现。因此,发展虚拟商品交易市场势在必行

(三)发展规划

1、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为虚拟商品交易生产的建设和发展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到2015年,全面建成覆盖全市的多主体宽带城域网络,传输能力达2G以上,交换能力达10G以上;宽带骨干网人口覆盖率建成区达90%,郊区达40%;宽带接入的家庭普及率全市总体达15%;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50万户,全市固定交换机总容量达215万门;新增ADSL端口36万线,总容量达45万线;实施移动通信扩容,移动电话机总容量达140万门。

2、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

首先,提高商品交易管理信息化程度,建立“商品市场交易信息网”,开展网络收集和信息,为经营户提供服务。其次,支持有条件的市场建立网上市场,实现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互动;推进传统贸易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加强网上交易、在线支付和物流配送的整合,实现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再次,发展多种类型网络交易形式,引导有条件的市场采用会员制等形式,探索网上竞价、网上签约等,逐渐向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最后,引导大型市场建立实地电子导购系统、重要商品目录、商品质量和技术参数的电子查询系统,方便消费者购物消费。

3、增强政府政务信息资源的公共服务能力

加大培育一批商业性信息资源企业,加快商业性信息资源市场化进程,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社区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专业服务,重点抓好各类专业信息市场、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以及重要产业信息市场的网络化建设,扶持和培育一批提供各种服务的网络公司,形成规模化的互联网服务市场和产业链。加强邮电通讯业的品种创新,在巩固传统邮政业的基础上,创新发展邮政礼仪包裹、网上邮购、汇款汇兑、电子信函、邮政广告、邮政专营等业务。

4、推进和完善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市场建设

加快建设电子商务运用平台、认证中心、支付网关,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建设以企业资源计划为核心,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为内容的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中小企业通过信息化应用提高效益和效率。到2015年,建成大型商业化专业信息网7~10个,平均点击率达每月8万人次以上,拥有自身网站的规模以上企业达60%以上,企业上网率达90%。进一步推进金融、物流、咨询等服务行业信息化,为商品市场交易主体提供全面、高效和优质服务。

十二、重点市场规划

(一)重点项目

根据规划的总体安排,确定了12个重点项目(见表7)。其中,近期将重点建设*·义乌国际商贸城、淮海建材城、洋河国际酒都商贸城、*再生塑料批发市场、南菜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市粮食综合批发市场6个市场,后期重点建设*苏北大型综合商城、*纺织服装综合交易市场、*意杨木材批发市场、宿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产品批发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6个市场。

*

(二)重点工程

1、*·义乌国际商贸城建设工程

*·义乌国际商贸城,扼新城区旺地老市场北端门户,北靠西湖路(36米),南临厦门路(50米),西至发展大道(61米),东接富康大道(24米),临近*市政府、霸王举鼎商圈、汽车客运总站、箐华中学、钟吾医院,是一个由多条商业街组成的商业中心,商业气氛极其浓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势,是*市民购物、饮食、经商人流量最为集中的区域。商城总占地面积80余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一期商贸城占地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为三层联体复式商铺。*·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的经营户可以享受免受两年工商管理费等优惠条件,同时对于进入*·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区域性总、品牌直销企业,市委市政府将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

2、淮海建材城建设工程

海海建材装饰城市*市人民政府55210工程的重点龙头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人民币约为8个亿,是*乃至苏、鲁、豫、皖边界地区较大规模、门类齐全、档次高、辐射范围广,管理及交易手段先进,设计超前,建筑风格新颖别致,集购物、娱乐、休闲、产品展示、营销、商务办公、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现代化建材批发交易中心。该项目占地面积700亩,商城贸易区划分为木叶、钢材、石材、铝材、机电、太阳能、农资农电、大交电、化工汽摩配、车辆交易10个区域,平均每个贸易区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商城根据“整体规划、分布实施、商住配套、滚动发展”的模式,以全方位、多功能、高标准、超大型、生态式等现代科学理念定位。该项目建成营业后,消费辐射区域可涉及苏、鲁、豫、皖20个地级市,50个区和97个县市,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消费人口可达1.8亿,总体可解决产业链就业人员约30000人,预计年交易额可达约20亿元。

3、洋河国际酒都商贸城建设工程

洋河国际酒都商贸城位于中国白酒之一的洋河大曲酒出产地——*洋河镇,该镇现有白酒酿造企业50余家,更形成与酒类酿造相配套的包装、印刷等相关产业集聚。为更好发挥百年白酒古镇在酒类生产及流通上的集群功能,现规划建设集酒类酿造及其上下游产品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酒类流通市场,市场规划占地500亩,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现正着手项目的申报、立项及审批规划,预计年底前完成前期拆迁工作,2007年2月开工建设。建成后的市场兼有休闲、娱乐、购物等功能,将极大推动洋河酒文化发展。

4、*再生塑料批发市场建设工程

宿城区*镇是全国第三大塑料原料及制品生产销售集散地,全镇有各类大小塑料生产加工单位1000多个。项目位于*镇,东临宿城经济开发区,南傍徐宿淮盐高速公路,东靠*告诉公路,北距京杭大运河3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市场规划占地300亩,总投资24000万元。将建设20万平方米的塑料化工物流园区,含综合展示、运输仓储及信息功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苏北最大的塑料原料及制品生产销售中心。

5、南菜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程

南菜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由市规划局、国土局,根据老城区总体规划要求结合老南菜市经营状况确定本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和选址定位。该项目总建筑面约6.5万平方米,(其中底层市场2万平方米,上部住宅4.5万平方米),市场部份共有铺面450间,固定零售摊位约800平方米,流动零售自由交易区约1200平方米,适应不同群体经营需求。当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内部土建、供水、供电、以及安保监控、背景音乐等弱电安装工程。室内外主道路均已畅通,具备使用条件。

6、*市粮食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工程

*粮食物流综合批发市场是全市“*”粮食行业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和龙头项目。该市场位于宿城经济开发区南区,开发区大道运河桥南侧,大运河西岸,水陆交通方便。规划建设面积1000亩,总投资约5亿元,其中一期启动建设400亩、投资2.6亿元。将依托大运河建设粮食中转港,形成以粮食加工、贸易为支撑,集粮食储备、加工、中转、批发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粮食物流中心。一期工程由五个区域构成,分别为:粮食储备区、粮食加工区、粮食交易区、码头区、综合功能区,还将建设粮食检测中心和粮食信息中心等。建设周期为三年,第一期建设粮食储备库及面粉加工、大米加工企业,建设800吨级4个泊位码头,建设粮食批发交易中心,第二期建设粮加工企业群。*粮食物流中心建成后,将承载粮食储备、运输集散、加工转化、批发贸易、电子商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区域分布包括仓储、加工、批发贸易和综合服务四大板块。通过项目建设,将在*形成内港、粮库、工厂、市场较为集中的现代化粮食产业化企业群。项目建成后,整体仓容规模将达到10万吨,年加工处理粮食40万吨,年粮食交易额过10亿元。

十三、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投资性政策

1、加大市场人才培训的力度

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举办者和经营者素质。举办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学习班、培训班,全面推行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市场管理和经营人员的文化知识素养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其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品牌意识和环保意识等,着力培养一支适应市场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市场专业人才队伍。

2、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支持市场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立市场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市场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支持有条件的市场利用现货市场的优势,建立有自身特色的网上市场,集聚产品的价格、供求等信息,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优势互动。围绕“诚信*”建设,开展市场经营者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经营者信用记录数据库,引导经营者积累信用资产,增强市场经营者的诚信意识。

(二)支持性政策

1、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用地优惠政策

继续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在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用地、用水、用电、信贷等方面继续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合理确定税费额度,规范税费收取。要逐渐增加市场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重点市场建设、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市场信息化建设、市场品牌建设、市场物流基地建设、市场安全质量体系建设。

2、加大对省市重点市场的扶持力度

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贴息资金用于支持省市重点市场的建设。各级政府要针对省市重点市场出台新的“一场一策”和发展规划,在市场改造提升、配套设施建设、信贷、股票上市、举办会展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三)引导性政策

1、理顺市场管理体制

要进一步理顺市场管办脱钩后的管理体制,继续发挥工商部门对市场的培育指导作用,区分不同类型商品交易市场的特点和对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实行不同的培育指导办法,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为市场当好管家。

2、加强对市场责任人的指导与管理

在不断提升改造市场硬件设施的同时,要加强对市场兴办和管理者的指导与管理。为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市场兴办者要担负起维护市场经营秩序、提供高效服务的职能。特别是农贸市场事关千家万户日常的生活,市场兴办者还要承担起保证食品安全等管理职责。

3、加大对市场建设的调控力度

要发挥政府对市场建设的调控职能,对市场建设项目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建设的整体规划进行严格的审批。对符合规划的商品市场给予支持,对于不符合规划的市场项目不予立项。对于现有的市场应加强指导,并根据规划的要求进行结构上的调整。

(四)其他相关政策与措施

1、调整和完善政策功能

重点是强化政策对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的引导、规范、调整和促进功能。功能定位着眼于保障大型化、专业化、品牌化市场的建立,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管理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推动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中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自我发展机制的建立。

2、鼓励多样化市场交易

鼓励市场经营者在采取现金、现货、现场等传统交易方式的基础上,采取非现金结算、信贷、担保等现代交易结算方式和手段,实现市场交易多样化。特别是要鼓励市场经营者充分利用信息与网络技术,逐步开展电子及网络交易,将虚拟市场与现实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3、鼓励市场品牌化建设

鼓励和帮助市场经营者自创经营品牌,注册市场品牌,提高市场品牌的知名度。鼓励市场举办者引进品牌商品,吸引名优品牌企业到市场开设专营专卖,发展总经销、总、企业直销等现代营销方式,与市场建立品牌战略联盟,提高商品质量和品牌化程度。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篇(3)

关键词西部地区 商贸流通 经济增长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4690(2009)000-0043-03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如何保持广大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保增长则成为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过程看,加快商贸流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近些年来西部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说还是主要靠大量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笔者认为在当前加快西部地区商贸流通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有着明显的效应,也是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一、加快西部地区商贸流通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加快西部地区商贸流通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加快西部地区商贸流通就是要求在西部经济区域内形成具有集聚商品、并能迅速分散和高效地组织商品流通的市场体系, 具有对西部地区发挥商贸流通所要求的引导、组织、控制等功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要求建立和完善相适应的商贸流通体制,以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加快西部地区商贸流通,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的格局,以便在西部地区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不仅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也符合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发展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市场主客体得到急剧的变化和发展。在市场主体方面,一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商品流通领域。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大量的农村富裕劳动力不断涌现,以进入劳务市场和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为主要方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入流通领域的农村富裕劳动力有进一步增加的势头。二是西部城市(城镇)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队伍不断庞大,促使这些人员中将有很大一部分进入流通领域。而实际上,流通领域较少行政限制和约束,个人的自由度高,为更多的人提供了一个施展经商才能的广阔天地。在市场客体方面,西部地区随着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发展,告别了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时代和统一调度划拨的计划经济时代,从农副产品、生产资料到工业消费品,都需要进入市场流通,就要求打破地区封锁,部门的垄断,消除市场障碍,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行政条块分割一经打破,该区域的市场流通就会兴旺发达起来。

2、加快西部地区商贸流通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

西部地区属内陆欠发达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且发展不平衡,表现为:一是工业基础起点不高,工业实力不够雄厚。多以资源导向为主,对西部地区内的技术扩散、渗透效应和替代作用不强,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较弱。主要是一些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小规模工业企业。二是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千家万户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和越来越发展的大市场之间缺乏更直接的联系,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比较低,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差,在整个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直接影响农民增收致富,影响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三是以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商贸流通服务产业的规模和速度在西部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一些地(市)、县的商贸服务业以及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比较低,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西部地区商贸物流的发展。而加快西部地区构商贸流通就是要在西部地区构建大市场,形成大流通,畅通农产品渠道,并且以流通为先导,指导西部地区农业生产,这对于推进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瓦解该地区农村自然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商品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快西部地区商贸流通的主要思路及途径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西部地区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西部地区商贸物流加快的实施。加快西部地区商贸流通的战略规划和实施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在科学认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认识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来协调西部三大产业发展,来带动和兼顾其他方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商贸经济的发展,要注重与第一产业、二产业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第三产业长期落后第二产业的发展,远低于全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因此,西部地区的三大产业仍然需要调整。在调整西部地区三大产业结构中,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作用。在第三产业中,商贸流通服务业占的比重最大,要抓住西部地区当前处在大开放、大发展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加速积聚的机遇,加快以商贸流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使西部地区形成大市场、大商贸的新格局。通过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大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在近几年内有明显提升。

2、积极培育和不断完善市场体系

要加快西部地区商贸流通,首先要积极培育和不断完善促进商贸流通的市场体系。所谓市场体系,是指各类市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系。从市场交易的对象来看,不仅要有供应充足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商品市场,还要有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这些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市商品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从西部地区当前市场体系的发育情况看,要素市场的发育严重滞后,这不仅影响了西部地区市场体系本身的完善,也有可能妨碍加快西部地区商贸流通的进程。所以,在当前大力发展商品市场同时,要加快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培育。一是在发展商品市场方面,要着重解决工业品下乡难和农副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进一步活跃城乡商品市场。二是在生产要素方面,重点要积极培育金融市场,以不断增加融资功能,为加速商品、物资流动注入资金;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为发展大市场提供更多的岗位;积极发展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为促进商贸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场地和技术条件。总之,要按照加快西部地区商贸物流发展的要求,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以促进各类市场的同步发展。

3、加快以交通、通讯为重点的商贸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西部地区商贸物流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通讯信息化建设要先行。从西部地区市实际看,交通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建设大市场、培育大流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必须继续坚持不懈地把西部交通建设摆在基础建设的首位。要以“建设主干道、打通进出口,完善公路网”的思路,尽快缩短成都、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西宁等大中城市的时间、空间距离。要加快西部地区各县(市)公路的改建,完善西部公路网络。加快襄渝铁路、达成铁路复线建设,尽快与长江铁路联网,形成方便快捷的出海通道。

在通讯及信息化建设方面,着力发展电子商务,发挥电子商务在商贸交易中的突出作用。电子商务是当今商品交易和其他商务活动最流行、发展最快的一种交易方式。近年来,西部地区在通讯、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在通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不能满足大规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的要求,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商贸物流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建设和完善通讯信息基础设施。在当前通讯信息化建设主要立足于是:完成网络基本干线的辅设;提高信息传输设备和线路和带宽;建立无线传输体系;尽快实现计算机通信、电话通讯和有线电视的相互融合。

4、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做大做强流通企业

高度组织化、集约化,是当今流通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牢固树立现代流通理念,树立商贸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积极推行商贸经营业态的调整和经营形式的创新,提升商贸流通层次和水平。在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方面:一是引导流通企业发展物流配送效率,提高商品集散功能,积极构建西部地区几个比较大的现代物流中心。二是实现电子商务交易,促进传统零售方式与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发展网上购物、自动售货等新型营销方式。引进现代商业理念,铸造新型商业营销模式,实现规模化、多元化经营。三是以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拓展市场网络,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商业零售“航母”、知名企业、品牌在西部地区的发展。使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向更宽领域、更多行业延伸并有力带动城市商业层次和品味的提升。四是大力发展新型零售业态,改造和调整传统零售业态。加快发展帖近和方便居民生活的便民店、折扣店和中小型综合超市。积极发展专业性较强的家电、食品、建材等专业连锁超市。重视发展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等新的业态形式。五是做大做强流通骨干企业。要重点培育和突出抓好抓紧引进一批知名流通大企业大集团,等较大商贸流通企业,打造更多的商业“舰队”。

5、优化商贸发展环境 增强城市商贸流通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篇(4)

八十年代初,有的同志提出:在历史上和理论上,都有两种小生产。一种是自然经济的小生产,曾构成漫长的封建经济的基础,特点是自给自足,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中分析的法国小农等,即属此类。另一种是商品经济小生产,其历史虽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瓦解时期,但在整个古代社会只处于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直到封建社会后期,才获得典型的形式,《资本论》中论述的作为资本主义产生的直接前提而为资本主义剥夺的小生产即属此类。只有商品经济的小生产的充分发展才能走向社会化大生产。混淆两类小生产,否认小商品经济的合法性和进步性,是导致左倾经济理论的根源之一。[19] 当时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从小生产的地位和性质看,均无划分两种小生产的必有。马克思的《雾月十八》和《资本论》提到的小农并无本质区别。小商品生产从来没有也根本不会取得统治地位。它大量存在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但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又会不断分化。[55]不过,两种小生产区分还是被不少学者所接受,并作为分析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一种工具。但在我国封建地主制中,尤其是它的后期,何种小生产占居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小生产是否构成过独立的发展阶段,则有不同的认识。

陈家泽认为,“在欧洲中世纪后期,商品经济小生产得到了几乎是纯粹的自身形态的发展,而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则始终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而存在”。但占主要地位的自然经济小生产又呈现出不完整不纯粹的形态。这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生产细胞,自给程度远逊于西欧中世纪庄园,故小商品生产很早就作为自然经济小生产的补充而存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这种不完整性和变通性导致商品经济的早熟及其对自然经济的依附和从属。他认为这种商品经济完全不受价值规律的支配,是“非商品生产的商品经济”。[47]龙登高认为宋代随着个体性综合型生产力趋于成熟和小农家庭独立经营能力的加强,小农与市场联系更密切,代替了前此与乡里宗族的联系而成为小农再生产的外部条件。但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市场属于商品内循环类型,并不能诱发个体家庭突破自给性生产,在某种程度上还制约了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的动机。[16ab]薛虹赞成“小农经济是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提法,但强调明清小农经济中小商品经济的普遍性及其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明清以前小农经济的商品生产基本以生产使用价值为目的,商人资本尚未进入小农经济领域,可视为自然经济产物.自给性生产的补充;明清商业资本进入小农经济领域,控制小农生产,价值规律起支配作用,已超出自然经济范畴,不能再视为自然经济的补充。他认为明清小农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封建剥削苛重.商业资本渗入农村和人稠地少相互诱发促成的,是由于农业生产不足追求的补偿。其运营总趋向是下滑的倾势,是生产投入增长率递增而产品价值增长率递减的二律背反的生产。在这基础上中国不可能发展为资本主义。[90]陈庆德不同意把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相对立作为划分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基本标志之一,不同意把清代商品性手工业简单划归自给性典型的耕织结合,他认为油价农业生产向商品生产转化,手工业商品生产向农村家庭化扩展,两个过程融合在一起,把中国的小农毫无例外地卷进商品经济的体系中。它的根本动力是日益深重的农业危机,即人口激增形成对土地的沉重压力下,为补充农业生产不足维系小农生存而发展起来的。“这种与自然性农业结为一体的商品生产正是个体地域性经济中商品经济形式发展的历史特点。”陈铿则强调了封建社会中从自然经济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之间小商品经济形态的独立存在和历史进步性。[44]柯建中也论述过明清从自然经济到小商品经济的转化。[61]

在小农经济中,区分自然经济小生产和商品经济小生产是有一定意义的,但如把这种区分绝对化,则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上都未必妥当。一般而言,小农经济自始至终包含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经济成分,不过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两者的比例各不相同罢了。根据这种比例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小农经济区分为不同类型。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农经济中自然经济成分的缩小和商品经济成分的增加,相应地是自然经济小生产类型的缩小和商品经济小生产类型的增加,但终封建之世,小农经济并没有完成从自然经济小生产向商品经济小生产的转化。《资本论》论述的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农民经济(自耕农),从其农产品大部分供自身消费,谷物价格不受平均利润率的支配看,也并没有完全摆脱自然经济的性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中的商品经济成分有较大发展,但是否已构成受价值规律支配的独立的小商品经济的阶段,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论证。我们下面的介绍还将涉及这一问题

在海外学者中,黄宗智对华北和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的研究是影响比较大的。他着重批评了认为商品化与小农经济不相容和必然导致近代化的观点。他在《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农村演变型式不同于西方,西方小农分化过程归结为农村经济的全面转化;中国则在小农经济范围内发展,它所导致的不是资本主义的工业经济,而是一个分化了的小农经济。他认为家庭式农场(按,黄氏所说“家庭式农场”大体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小农经济)由于规模狭小和地租高利贷剥削的苛重,要依靠家庭手工业和佣工作支撑。但他不同意把中国家庭工业与小农耕作的结合视为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他认为18世纪华北平原已高度商品化,小麦成为一种商品作物,棉花已广泛种植,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已超出为自家消费而生产的“自然经济”阶段,而成为市场经济一部分。不是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是商品化了的手工业对近代工业的入侵作了顽强的抵抗。这种商业化了的手工业,与其说是过渡到资本主义工业的跳板,不如说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商品化带来的不是家庭单位的削弱,而是它的更充会完善和强化。它把更多的妇女和其它家庭成员吸收到生产领域,从事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男耕女织”实际上反映了家庭生产在商品化推动下的这种完善和加强,明清以来蓬勃发展的商品化为什么没有导致近代化?黄宗智认为这是因为明清时代中国的商品化是在人口压力推动下的过密型的商品化,不同于推动近代化发展的质变性的商品化。这种过密型商品化导致的过密型家庭生产,使用低报酬的劳动(低于市场上男劳力的工资)的家庭劳动力,形成一个依赖雇佣劳动无法与之竞争的生命力极强的生产体系,虽可提高总产量与总产值,每个劳动日的报酬则是逐渐递减的。[93ab]

与上文提到的特定类型自然经济论相比照,黄宗智的观点可称为特定类型的商品经济论。除此之外,又有即区别于自然经济又区别于商品经济的交换经济论。

崔晓黎通过对1929—1949年无锡清苑农户家庭经济及其与外部市场关系剖析,提出传统农业是交换经济的观点。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调查材料和老农对解放前生活的回忆,当时粮.肉.油.棉等能自给自足或大部自给,灯油.煤炭.烟.酒等则需用货币购进或支出。生产资料投入(种子.农家肥等)基本自给,靠货币购买的为数极少。农户货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清苑为45.5%,无锡县为70%。他把一个或几个与农民日常生活最密切的市场所覆盖的区域范围称为“市场社区”,反过来把这一区域内的市场称为“社区市场”。清苑县一个4000户左右的市场社区货币流通总量约为一百万元,在社区内和社区外流通部分各占64%和36%。在与社区外的货币流通中,30—35%为工业品。进入传统农村社区市场的三大工业品是棉布.煤油和煤炭。洋布受到农户中利用机会成本接近于零的家庭剩余劳动力生产的土布的顽强竞争,发展缓慢。煤油已基本代替农户的食用油照明,因它物美价廉,且可省点地种别的。清苑燃料短缺,故廉价的煤炭有相当发展。崔晓黎在分析了这三种工业品替代传统产品不同方式后指出:农民的生产.交易行为确实是处于一个大的广义市场环境约束之下。传统集市市场形成与人口发展同步,属“人口密集成因”。市场有明显历史沿袭性,长期不变,表明农民对市场的内在依赖很高,农户家庭经济的自身运行,是建立在时时刻刻的比较利益之上的。因此,传统农村社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它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商品经济在于它是一非利润约束市场,没有平均利润率制衡机制,交换的实际上是使用价值等等。从原始社会的比较经济,到农业社会的交换经济,再到工业社会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基于一种比较效益的意识和行为。马克思说农业社会是自然经济,这是与工业社会相比较,从农业内部低商品率.农民自给自足部分很大这样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而不是社会发展内在动务角度提出问题。所以自然济与交换经济提法并不矛盾。

五.商品率与剩余率

对我国小农经济的商品率也有不同的计算。兹略举数例:李文治最近估算明清各类地区各类农户商品率:一.买布而衣地区30—50%;二.产粮为主兼植棉纺织地区,黄河中下游自耕农,售麦售布者约35—40%,只售麦类或只售棉布者,20—30%,租佃农交实物租者略减,交货币租者30%以上;长江流域自耕农约30%或更多,租佃农约20%,交货币租者超过30%;三.植棉纺织专业区或专业户,低者60—70%,高者80%以上;四.棉蚕以外其它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混合种植区,多为50—60%。他据此对该时期地主制经济是否仍用自然经济这一术语概括提出疑问。[35c]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社会调查,农家经济商品率常达50%以上。近年杜昌修整理发表1936年对定县.南京.肖县农村的调查材料,其农民经济商品率分别为64.4%,62.04%.66.96%。[48]曹幸穗对旧中国苏南家庭农场经济研究的结果则是:粮食商品率约为收获量的25%,棉花商品率达90%以上,实物收入与现金收入各占50%左右。[81a]上述农家商品率,均系指农副产品中出售部分占总产量或总产值的比例。对于近世学者调查或估算的相当高的农家商品率,不少学者指出其中包含了虚假成分。如卢锋指出: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应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者剩余产品量的提高为前提。但近代中国往往是耕作规模较小.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户,商品率水平反而比较高。这是因为他们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售自产细粮,换回粗粮充饥;为了完租还债,又往往在收获时贱价出售农产品,冬春青黄不接时又要买回农产品维持生活。这种同一生产者对同类产品卖出复买进的市场行为,虽然在统计上增大农产品交换比重,却不能真正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水平。[14]有人称中国近代农村商品经济为“饥饿的商品生产”.“虚假的商品流通”。[1]或提出应将这类与剩余产品无涉的商品交换排除在商品率之外。吴承明对国内市场商品量与商品率的估算方法与此不同。以粮食为例,其商品量是非农业人口用粮,经济作物区人口用粮与商业用粮(酿酒.上浆等)的和,商品量除以总产量为商品率。这样算出来的粮食商品率,基本排除了农民之间在地方市场上的品种调剂和余缺调剂,以及为完租等被迫出卖.日后仍需反销的口粮,比较接近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按此法估算,鸦片战争前粮食.棉花.棉布和丝的商品率分别为10.5%.26.3%.52.8%.92.2%。在国内市场中商品值比重前三位分别为粮食.棉布和盐。吴承明认为,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市场是一种以粮食为基础,以布和盐为主要对象的小生产之间交换的市场模式。作为农村自然经济解体的基本指标的粮食商品率仅有10.5%,经调整(排除引起产品单向流动的租赋等因素)后不到10%,商品粮中用于远距离运销的只占20%左右。棉布商品量虽大,但主要是农家自用有余的布,农村中的粮布交易属农家间的品种调剂,是耕织结合的另一种形式,未脱离自然经济范畴。总之,当时农村基本上仍处于自然经济状态。[28]徐新吾也认为,近代农产品的商品化虽有发展,但在农业生产领域中,自然经济始终占优势。据他的估算,农业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比例,1920年为38:62,1936年为44:56。旧中国农村已以市场经济为主的说法难以成立。近代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受粮食生产长期停滞以至下降趋势的严重制约,和出口贸易兴衰的支配,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贫困的商品经济”。解放后粮食产量虽然增加,但由于农民生活改善和饲养业的发展,粮食商品率反而下降,即其反证。[71b]

有些世界史研究者根据他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理解,强调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现实的人的物质力量 与精神力量的发展是历史前进的终极原因,倡导开展中外封建社会劳动者状况的比较研究,也对我国封建社会小农的劳动生产率.净余率和商品率作出估算。庞卓恒认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农民,以他们的能力可能达到的程度而言,劳动生产率是相当高的。他据《管子·治国》“一夫为粟二百石”推算,西汉一个全劳力已能年产粮2700公斤,高于12—13世纪英国全份地农奴的劳动生产率(2300公斤),以“中农挟四”算,一个全劳力剩余产品已达80%,也高于英国全份地农奴(77%)。但英国平均地租率为21%,净余率为26%,中国农民除唐代受田农民有10%的净余率外,大部分时期,剩余产品全被剥削掉了,仅能勉强维持简单再生产,无力掀起促成自然经济解体.封建制度向新的社会制度过渡的历史变迁。[61b]侯建新根据他对鸦片战争以前浙江地区农民家庭收支的计算,得出商品率11%,扩大再生产部分及净余率为7%的结论。(以后又调整为商品率14%,储蓄率6.7%)它大大低于英国十三.四世纪的水平(商品率53%,后调整至45%)的水平,根本无法冲破封建自然经济结构。[65ab]这里的净余率为收支相抵的余额,商品率为进入市场部分。据侯建新计算,农户收获粮食除地租.口粮和生产性支出外无剩余,能进入市场者仅为部分棉布,故与李文治等人估算相去甚为悬殊。箫少秋和陈景彪也具体分析了15—17世纪苏松地区的农户生活状况,据他们计算,16世纪苏松农户净余率为4—30%,出现了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17世纪米贵布贱,加上赋役地租率上升,各类农民均无剩余,农村商品经济的资本主义萌芽遭到灭顶之灾。[78]

王家范.谢天佑对我国封建社会自耕农的收支情况作过估算,其中农民占有剩余劳动余额一项与上述学者所言之净余率一致,亦可供参考。兹将其估算表列

五口之家 汉 代 唐 代 清 代

(二大三小) 收支 占总产% 收支 占总产% 收支 占总产%

面 积 50(汉大亩) 30(唐亩) 10亩

总 产 3×50=150 100 1.5×30=45 100 3×10=30 100

口 粮 90 60 28 62.2 20 67

农 本 10① 6.7 3.8③ 8.5 4.5 15

赋 租 19② 12.6 7④ 15.5 5 16

(衣着) (15) 10 (3.5) (7.8) (2.34) (7.8)

衣着不算 31 20.7 6.2 13.8 0.5 2

扣除衣着 16 10.7 2.7 6 (-1.84) (-5.8)

① 包括种子饲料等。

② 包括田租.口算赋.更赋.刍藁.未包括徭役

③ 包括种子.饲料.农具损耗等。

④ 包括田租.庸调.地税

上表表明,每一朝代自耕农的实际占有土地面积与最低必要耕地限量几乎相同,在影响自耕农占有剩余劳动量多少的诸变量(亩积.亩产.口粮.农本.法定赋税)中,虽然单产有所增长,但由于亩积缩小.法定赋税量增大,综合的结果是农民占有的剩余劳动余额反趋下降。

对庞侯等人的估算和比较,学术界有不少不同看法。如毕道村按宋代亩产309市斤.每户占地30亩计算,得出每个农户年产粮8343市斤,为十四世纪英国中等农户的1.8倍。佃耕30亩的客户,扣除50%的地租和口粮.种子后,有余粮1521斤,为其收入的36%,远远超过西欧中等农户。明清农民的境况恶化是人口增加.耕地不足.土地兼并等因素导致的。[25b]就我国封建社会实际情况看,农民出售的农产品往往不仅仅是他们生产生活消费后剩余的部分,而农民交纳的地租赋税,也会有部会转化为商品,因而,按农民“净余率”推算商品率会出现误差,但以劳动生产率和净余率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真正基础,仍不失为观察这一问题的有意义的视角。

六.价值规律与劳动消费均衡公式

为了正确判断封建地主制下的小农经济中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及其性质,除了要对农民经济的商品率作出量的估计外,还应进一步研究小农经济的有关运行机制,考察价值规律对小农经济作用的范围.程度和特点。

对于封建地主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胡如雷作过比较系统的分析,他认为封建社会虽然 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但始终存在简单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不但对商品生产的商品,而且对非商品生产的商品,即对整个商品经济领域起着制约作用。但商品价值通过价格的摆动而测定,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价值规律对商品经济所发生的作用,又受到很多封建特权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和阻碍。如农民丰收时低价出售粮食,歉收或青黄不接时,不计成本低价出售手工业品以换取谷食,又如货币征税远远超出商品经济的实际水平时,纳税人被迫出售产品,造成供过于求和谷价病态下落,都会对价值规律的作用产生干扰和破坏。价值规律能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经济部门中的分配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这种作用也受到很大限制。当农民为出卖而生产一部份产品时,不可能不考虑市场的价格而决定自己的生产安排,尽量选择价格对己有利的生产项目,并根据各种商品价格的变动调节各项生产比例。但农民经济中占大头的自给性生产,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实际需要,不受价值规律的任何影响。[67]方行根据清代前期的史实,对价值规律在封建社会农民生产中的作用作了探讨。他指出清代前期棉.丝.烟.蔗等商品性农产品和棉纺织.丝织.造纸.榨糖.编织等家庭手工业商品生产有颇大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比种粮有利,体现了价值规律对农民商品生产的调节作用。但封建社会中价值规律作用受到种种限制。如用作租赋的粮食生产,农户经济中的自给性生产都不受价值规律制约。农民不论从事自给性生产或商品性生产,均由家庭劳动力负担,就自给性生产而言,只要能养家糊口,即会耕种土地,是否有剩余产品,不表现为经营土地的界限。就商品性生产而言,家内劳动力的生活费用是可以不予考虑的固定开支,只要家庭手工业产品能收回原料费不略有盈余,这种生产就会继续下去。而其商品的市场价格根本不必提到与其相等的水平。因此,价值规律对农民商品生产的调节作用,是十分迟钝的。气候.土壤和耕地面积等不优裕的自然条件,也成为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限制的因素。方行认为“从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整体看,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还主要是取决于农民对直接使用价值的需求结构与数量,而不是取决于价值规律。”但他又认为,全部农民的自给生产与商品生产的比例关系,是由价值规律来实现的。[10d]

一些主张秦汉是古典经济的学者认为汉代价值规律已能发挥其调节生产并维持社会分工的作用。如秦晖认为,“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利润率的平均化来体现的,整个经济在动态平衡中形成平均利润率,并借以维持社会分工不致失常”。《史记·货殖列传》:“庶民农工商贾,率亦岁万息二千。”就是汉代已形成平均利润率的明确记载。[73]薛平栓不同意这个看法。他指出汉代和后世都存在农民“弃本逐末”现象,这是因为市场机制尚不建全,没形成平均利润率,致使商业利润高于农业利润的缘故,“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就是这种情形的反映。[88]

关于上述谚语,也有人认为是反映了价值规律发生了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的作用。胡如雷对此亦有分析,认为经营工商业比经营农业有利是各种因素造成的(如经营农业所需垫支较大,生产周期较长,税负重而难以逃避等),基本上与价值规律无关。[67]叶茂则指出:“由于商品经济既有发展又不够发展,由于流通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生产,没有能够形成发达商品经济社会那样的支配整个社会经济的平均利润,农民经营既没有平均利润为最低界限,商人赢利亦不受平均利润的制约,商品价格遂在农副业生产和商品流通两端发生了方向相反的对价值的偏离;农民出售农副产品利益经常受损,商业利润却居高不下。农工商之间这种比较利益差距与其说反映了价值规律起作用,毋宁说反映了价值规律的作用被扭曲,无法发挥其正常作用。”[15]

以上是主张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学者的有代表性的意见。这种意见与自然经济主导论完全一致,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主张明清以后我国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或者径已进入商品经济阶段的学者,也并不认为价值规律在当时社会经济中已起支配作用,他们把谋生而不是谋利作为小农经济活动的第一原则。下面举两个例子:

陈春声.刘志伟认为,清代太湖流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商业性农业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产品商品率达到较高水平,许多农户的生计已同市场有较密切联系;十八世纪广东区域市场结构的有机性和市场功能的有效性,甚至可以与同时代的法国相媲美。但即使是与市场联系最密切的农户,其生产经营活动也仍是以生活上的满足和群体和谐为根本目的。市场上某种农产品较优裕的价格,或者也会对他们产生一定吸引力,使他们改种这一作物。但他们作出这一选择的内在驱动力,不是这种作物作为商品投入市场后可能带来的利润,而是维持家庭生计的需要。农户收益要经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收益大小也取决于市场价格,但对生产资料的拨付使用和劳动力的投入,却没有也不必要根据市场价格来核算。土地收益率的提高是以更多的物资和劳动力投入来获得,至于由此而可能导致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或利润(如果有的话)下降,则一般不会被考虑。这种现象,陈.刘称之为“农户经济活动的非市场导向性”,把它和所谓“整体市场活动的非经济导向性”作为清代经济运作的两个特点。并认为这些特点的形成不能单从经济层面.而应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其根源。[45]

如前所述,黄宗智认为明清以来的中国小农经济已充分商品化,但他也强调小农经济是维持生计而不追求利润的经济。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中,黄氏提出区分不同阶层小农的综合分析法,自称综合了以舒尔兹为代表的形式主义.以蔡雅诺夫为代表的实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农民学理论。认为革命前的中国小农具有三种面貌,既是追求利润者,又是维持生计的生产者,当然更是受剥削的耕作者。富农与经营式农场主较象前者,佃雇农更像后者,而自耕农则以中者相似。认为马克思只谈阶级斗争,自然是一种误解,经营式农场主也难以划入小农经济范畴,而自耕农和佃雇农在某种意义都是维持生计的生产者。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中,黄氏进一步指出:“长江三角洲农村经济的商品化不是按照舒尔兹的逻辑,而是按照蔡雅诺夫的逻辑推的。”[93ab]

以西奥多·舒尔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传统农业的小农是理性的,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对价格反应灵活,资源配置有效率,象特定条件下的资本主义企业家那样行事。舒尔兹的理论在中国学术界有较大反响,农经界自不必说,史学界也有尝试应用他的理论重新认识小农经济的。如樊树志即根据舒尔兹关于理性小农的论述,指出小农是在传统农业范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把小农和小农经济描写成一切陋俗恶俗的渊薮,未免有失偏颇。[88]不过,舒尔兹等的理性小农论实际上是以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的条件下的小农为模特的。我国传统小农是聪明的,有经营头脑的,但很难认为他们象资本主义的企业家。故有人根据韦伯理论提出“广义理性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传统小农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以利益和效用的追求为其经济活动的目标,具有创造性和在一定范围的整体中寻求均衡的倾向。[40]

蔡雅诺夫的农民理论是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农村中广泛存在的家庭农场为理论原型的。他认为劳动家庭经济单位类型是独立的经济关系类型,不适合于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古典经济学等理论。其特点是不使用雇佣工资劳动,完全依靠家庭成员从事生产,以满足自身消费为目的。它包括完全自然经济的家庭单位和与市场交换有联系的家庭单位。前者固然以家庭需求的满足为经济活动的依据,后者更关心取得最大的劳动报酬,但仍以满足自身需求为最后原则,而遵循“劳动—消费”均衡公式。所谓“劳动—消费”均衡公式,是指以家庭内部劳动辛苦程度和消费满足程度的评价为决定家庭经济活动的准则。消费需求没获得满足,即两者未达到均衡。这时对劳动辛苦的评价低于满足消费的意义,劳动投入将继续,哪怕以降低劳动生产率或以在资本主义意义上的亏损为代价;相反,一旦需求已基本满足,即达到均衡点,则任何进一步的劳动消费都是无意义的。家庭消费需求是家庭经济活动的第一原则。[72a.49.73b]蔡雅诺夫认为,代役租农奴经济接近于劳动家庭农场,基本上适用“劳动—消费”均衡的原则。蔡雅诺夫理论的出发点是既作为生产单位又作为消费单位的个体家庭,亦即物质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相结合的小农家庭。小农经济的自然经济性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这种结合决定的。其理论对自然经济或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小农经济是有普遍意义的。蔡雅诺夫注意到小农经济中经济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的关系,注意到由家庭人口自然发展所决定的家庭规模与构成及其对家庭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影响。但他忽视小农庭与外部社会的联系,忽视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对小农经济的影响,因而这种理论难以全面准确地阐明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小农经济的发展规律。但他所揭示的小农家庭的特点和运行机制,对于自然经济和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小农经济来说,恐怕是难以移易的准则。

李根蟠把“劳动一消费均衡公式”视为“自然经济决定的原则与机制”,并以此分析《管子·国蓄》中“谷贵则万物必贱,谷贱则万物必贵”的话。“当粮食丰收时,谷价虽贱,农民有较多粮食可卖,收入足供所需,其副业生产可以收缩,或把较多产品留作自用,产品投放市场数量较多,故谷贱万物贵。当粮食歉收时,谷价虽贵,农民没有什么粮食可卖,收入不足抵偿其各项开支,甚至还要买进口粮,这样,只好增加副业生产,把较多产品投放市场,以弥补生计之缺,故谷贵万物贱。这说明在当时地主制下的小农经济,商品生产是自给生产的补充,副业生产是粮食生产的补充,其农副产品投放市场的多寡,主要不是取决于自身的需要,而是取决于自身的需要,即以足够换取自己不能生产的那部分物质资料和交纳贡赋为度,其副业生产规模及其产品投放市场的数量,则依据粮食生产满足上述要求的程度来调节。”“由此可见,在地主制下的小农经济中,由自然经济所产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活动机制,仍然起着决定作用。”[34b]

现在我们再回到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上。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篇(5)

关键词:重庆房地产;空间分布;均衡性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一、重庆房地产发展总体状况

直辖以来,重庆房地产业飞速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从1997年的622个增加到2008年的2,280个;房地产业从业人员从1997年的2.49万人增加为2008年的8.61万人。2008年重庆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99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24.50%,近十年平均增长率为27.54%;2008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872.19万平方米,近十年平均增长率为25.86%;2008年房地产业增加值达191.21亿元,近十年平均增长率为16.26%。

重庆房地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如供求结构不均衡、房价有所波动且相对居民收入过高、房地产金融市场存在不足、房地产市场秩序略显不规范、房地产行业管理分散等。

二、重庆房地产业各区域发展分析

2006年12月,重庆市提出“一圈两翼”发展战略:距离主城区大约1小时通勤距离半径范围内的区域为“一小时经济圈”,占全市总面积的34.8%,占全市总人口的59.4%;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为“两翼”。

(一)重庆房地产投资区域分布。重庆房地产投资主要集中在“一小时经济圈”区域,2006~2008年累计达23,117,056万元,占到全市总量的94%,“渝东北”和“渝东南”分别只占5%和1%左右。重庆市区域发展正由中心逐渐辐射到周边,城镇化的脚步正在加速。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在纵向上2006~2008年三年来“渝东北”和“渝东南”房地产投资的同比增速大于“一小时经济圈”,但所占比例依然较小,绝对增加额更是无法和“一小时经济圈”相比。(表1)

(二)重庆商品房竣工面积区域分布。重庆商品房竣工总面积稳步增长,2008年达2,367.94万平方米,其中“一小时经济圈”占83.26%,比以往有大幅度下降。近年来,“一小时经济圈”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但仍占据主导地位;相对所占投资总额比例,“渝东北翼”所占比例较大,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渝东南翼”所占比例波动较大,不利于本地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表2)

(三)重庆商品房销售面积区域分布。2007年是重庆房地产业发展的巅峰时期,商品房销售面积达3552.92万平方米,其中“一小时经济圈”突破了3,000万平方米,占全市比例更是高达87.31%;“渝东北翼”及“渝东南翼”总量都在不断上升,但所占比例依然较低。(表3)

(四)重庆各区域商品房价格情况。2008年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商品房均价为3,046.19元/平方米,远高于“渝东北翼”1,596.97元/平方米及“渝东南翼”1,784.55元/平方米,“一圈”的均价约为“两翼”的两倍,见图1,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图1)

三、重庆各区域人均房地产资源占有量对比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重庆房地产市场的三个区域在2006~2008年人均投资额、人均竣工面积及人均销售面积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人均投资额方面,“一小时经济圈”分别为“渝东北翼”及“渝东南翼”的4.73倍及4.74倍,表现出极其显著的非均衡性;在人均竣工面积方面,“一小时经济圈”分别为“渝东北翼”及“渝东南翼”的1.86倍及2.28倍,相对投资方面略有好转,但非均衡情况仍相当严重;在人均销售面积方面,“一小时经济圈”分别为“渝东北翼”及“渝东南翼”的1.69倍及2.54倍,即在需求端“渝东北翼”及“渝东南翼”与“一小时经济圈”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图2)

(一)空间分布非均衡性原因分析。重庆房地产市场在“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南翼”及“渝东南翼”三个区域表现出的严重非均衡性,主要是因为三个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相差甚远,在人均收入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2008年重庆gdp总量为5,096.7亿元,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的gdp分别为3,959.3亿元、857亿元和280.4亿元,在全市所占的比重为77.7%、16.8%和5.5%。而同期三个经济区域的人口分别占全市人口的56.1%、33.2%、10.7%。财政收入是地方经济实力的反映。2008年三个经济区域的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382.3亿元、48.3亿元和23.5亿元,在全市所占比重分别为84.2%、10.6%和5.2%。由三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对比可知,“一圈”经济实力最强,渝东北翼次之,渝东南翼较弱。

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由于取得资料的局限和时间关系,本文以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代替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2008年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28,181元、22,323元和23,536元,一小时经济圈分别高出渝东北翼、渝东南翼26.2%和19.7%。同期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5,183元、3,639元和3,242元,一小时经济圈分别高出渝东北翼、渝东南翼42.4%和59.9%。2008年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1,639.9亿元、311.8亿元和112.4亿元,一小时经济圈分别高出渝东北翼、渝东南翼5.2倍和14.6倍。同期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分别是3,010.2亿元、792.5亿元和1,817.9亿元,一小时经济圈分别高出渝东北翼、渝东南翼270%和65.6%。无论是消费还是积累,一小时经济圈均高于两翼。

重庆市是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结构特征非常突出的直辖市,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造成房地产市场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我们要正视差距的存在,但不可让差距拉得过大,因为房地产市场差距不理性地扩大会造成社会不稳定,特别是渝东南地区是少数民族集聚区,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对“两翼”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整扶植。

(二)调整对策

1、实施“强者更强、弱者变强”的差异化发展模式。针对二元结构非常突出的重庆,要想三个区域的房地产市场共同全面发展,各方面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我们认为“一小时经济圈”的加快发展,“渝东北翼”、“渝东南翼”发挥后发优势,后来居上,实施“强者更强,弱者变强”的差异化发展模式是重庆缩小房地产地区差异的较好选择。

2、加强“两翼”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吸引投资的主要因素,在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一圈”和“两翼”在房地产投资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加强“两翼”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房地产投资、缩短差距的重要手段。

3、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扶植力度。对“渝东北翼”及“渝东南翼”,尤其是少数民族集聚区域,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促进这些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出台一些扶植性的区域倾斜政策促进这些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比如在税收上相对于“一圈”给予部分减免。

4、在“两翼”加强政府服务性建设。相对“一圈”中政府在房地产开发中的服务理念,“两翼”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不仅要突出政府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引导作用,更要发挥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服务性。同时,这也是吸引投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两翼”地区应及时更新理念,突出政府在房地产开发中的服务作用。

整理

主要参考文献:

[1]熊怡.理性成长的市场.今日重庆,2008.10.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篇(6)

一、区域市场变迁的内在动力摘要:商品经济发展与贸易繁荣

区域市场发育的过程表明,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市场发育水平越高,越是地区经济同质性高、市场流通范围小的地区,越容易形成统一市场。随着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商品流通突破了地方市场的局限,扩及毗邻地区,从而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进而波及远方市场。同时,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满足商品生产规模扩大的基本条件。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明显存在着区域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正是区域市场结构变迁的动力。各地区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等方面的禀赋条件、稀缺程度和分布组合特征一般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表现出优劣并存、长短互见,彼此都有所求的特征。这种资源需求与资源分布之间存在的不对称现象,是推动区域间相互依赖、互相补充的内在动力和制定区域协作和联合政策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和工业化起步阶段,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在共同发展基础上相对差距扩大。

商品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分工的结果。地域分工、专业分工为区域市场形成的必备条件,通常来说,区域市场是以专业分工为原则向专业化市场方向发展。关于这一点,建立在市场发育基础上的“斯密动力”理论能够给我们一定的启发摘要:如果区域农业条件优越、粮食产品丰富,那么当地就可能形成粮食区域市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区域,则可能形成有色金属交易市场等。

贸易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的出口产生了刺激,极大地带动了商品市场的发育。正如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所论述的那样摘要:我们先假定有这样一个团体,贸易已在其中获得某种社会价值;而最容易发展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东西的是对外贸易。因为有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原来囿于生产地或地方性市场交易的农副产品突破了过去的交易圈,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和工业原料流向城市集散市场或口岸市场。同样,由于多边贸易的兴起,原来进口商品仅限流通于口岸市场或城市市场,现在能够沿着商路网进入内地,悄然影响、改变内地市场的流通与消费。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篇(7)

1994年12月,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史分会、中国商业史学会等曾组织关于“传统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讨论,配合这次讨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刊登关于该问题研讨的长篇综述。在这以后,关于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的问题又有不少新的论著出现。现在,我们围绕本次会议讨论的主题,对有关的理论观点进行一些评述。评述以近年出现的新论著、新论点为主,但考虑到问题的延续性和系统性,有时也不能不涉及以前的一些论著和观点。

一、关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线索和基本模式

这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是“货币经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转折起伏论,二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逐步高涨或波浪式发展论。此外,海外一些学者主张中国自战国秦汉以来即形成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以后的发展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进行的,由于这种观点国内的信奉者不多,也没有人展开过系统的论述,故在此不作评述。

(一)“货币商品经济—自然经济”转折起伏论

赵俪生曾经提出,中国经济史上经历了从上古共同体自然经济到秦汉期古典经济,再到近古期地主经济的三次转折,很有代表性。大抵主张魏晋封建说的学者对战国秦汉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都估计较高,把它作为我国从不发达奴隶制向发达奴隶制转变之契机,而把魏晋封建制的形成与中古自然经济相联系。

日本学者宫泽知之把关于自然经济、货币经济理解方式区分为四种学说:第一学说是全汉昇为代表的“货币经济自然经济货币经济”论。全氏把汉代看成是货币经济时代,汉末到中唐的中古时代是自然经济占优势的时代,从安史之乱前后,以钱币为中心的货币经济开始了。何兹全就南朝情况修正全氏的观点,反对将南朝看成是自然经济时代。主张北中国是货币经济—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南方则货币经济一直在发展。这是第二学说。武仙卿认为布帛也是货币,不同意说魏晋南北朝倒退到自然经济,认为秦汉以后货币经济一直发展着。彭信威的观点相似。这是第三学说。第四学说如叶茂对关于中国封建地主制前期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理论观点的综述所指出的,认为整个中国前近代是自然经济占优势。他又指出,全氏观点虽然在当今中国是少数派,但在日本却是主流的观点,代表人物是牧野巽和宫崎市定。全氏关于自然经济和货币经济的概念来自德国历史学派学者希尔布兰特(B·Hildebrand)。全氏虽然批判了希尔布兰特把自然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的依次演进绝对化,而采取了皮烈(HPirenne)等人的货币经济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发展模式,但他用语的概念仍然是基本上依据希尔布兰特的。希尔布兰特的自然经济、货币经济的概念是严格依据交换手段是实物还是金属货币这一点区分的,将以金属货币之外实物为媒介的交换划入自然经济的范畴。他没有设想不存在交换(分配)的经济,他的自然经济不包括“自给自足”的含义,这和马克思的概念是不同的。马克思划分自然经济和货币经济并非依据货币形态或交换手段,而是更重视生产目的;自然经济是指为获得使用价值的简单商品经济,或没有交换的经济。

宫泽的说法是有根据的,不过,我国有些主张魏晋封建说的学者,虽然沿用货币经济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发展模式,但已经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进行了修正。例如赵德馨把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自然经济“古代(奴隶制)货币经济”中古自然经济。他指出,“古代(奴隶制)货币经济”时期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及本质,严格来说仍然是自然经济,所以又可以称之为“古代自然经济”。

田昌五反对说中国封建社会自始至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认为这是按照“长期停滞论”制定出来的模式。中国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是呈循环式起伏状态发展的,相应的自然经济也是这样:战国至西汉是商品经济的第一个高峰期,东汉由盛转衰,魏晋南北朝基本上是自然经济时代;唐宋是商品经济的第二个高峰期,辽夏金控制的北中国由盛而衰,黄河流域和大西北尤甚,城市偏枯,农村则几乎全部回到自然经济状态;元明清三代,商品经济又呈全面回升之势。

(二)“自然经济商品经济”逐步高涨或波浪式发展论

正如宫泽知之所指出的,认为整个中国前近代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占优势,而逐渐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观点,基本上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的,是从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是怎样成长起来的问题意识出发的。但中国商业在文明的较早阶段(至迟在战国时代)开始发达,特别是宋代以后更取得显著的发展,把西洋中世封建领主制下自给自足庄园经济为核心形成的理论照样应用到中国、尤其是宋—清间的经济上,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史学界曾经对什么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展开热烈的讨论,试图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性质重新予以解释。近年对这一问题发表意见的有林甘泉。他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评论,他认为从中外的历史实际出发,自然经济的本质特征应该是自给性生产,而不是所谓“自给自足”;它并不排除与市场的一定联系,并以它作为自己的补充。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特色,具体表现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男耕女织”。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而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是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关于这一讨论可参阅本文附录的介绍。

主张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逐步高涨或波浪式发展的学者较多。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商品经济发展经历了战国秦汉、唐宋、明清三个高潮。例如李埏认为我国历史上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长期并存、相互制约、此消彼长,总趋势是自然经济逐渐消退,商品经济逐渐扩展。根据这种观点,我国在战国秦汉获得空前发展的商品经济,虽在汉武帝后受抑,但唐宋苏醒后发展超过秦汉,如秦汉主要商品为盐铁酒酤,主要市场在中原与国外市场联系唯赖西北,唐宋增加了茶叶、陶瓷,丝绸质和量也有较大提高,远销国外,对外贸易陆路以外又增加了海路等。龙登高的《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也属于波浪式发展论,它依时序叙述了中国传统市场在先秦秦汉时代的滥觞与初兴,魏晋南北朝时期曲折发展,五代两宋金元再度兴起,明清时代成熟的过程。

如果说前一类观点的主要争议点是几次“转折”性质的判别,那么后一类观点的主要争议点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及该时期经济的性质。多数学者主张明清商品经济虽有很大发展、但整体上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经济已经脱离自然经济的范畴。例如我们介绍过的李文治和薛虹的观点。近年徐晓望又提出,中国在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阶段之间有一个“小商品经济”的阶段。它以小商品生产及相应的分配、交换、消费为特征。小商品专业生产者的出现以人身的相对自由为条件。宋代小商品生产已有一定发展,但全国性的小商品经济的繁荣,是明中叶以后才出现的。大面积经济发达地区的缺粮现象,标志着小商品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区域的形成。宫泽也认为,以农村市场展开为视点来看商品流通,唐宋变革期和明末清初值得注意。前者虽然农村市场在发展,也出现了商品性生产,但整体上自给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后者在先进地区已出现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标的经营,开始逐渐形成近代的小商品经济,即商品经济从没有价值规律的阶段向基本遵循价值规律的阶段变化。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日本学者的的观点。

以上诸说主要是从小农经济从自给经济的小商品经济演进过程来立论的。近年又有不少学者从传统市场或市场经济的视角来考察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请看下一专题的介绍。

二、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市场经济或市场经济萌芽

(一)什么是市场经济?中国历史上市场经济何时出现?

自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方针以后,不少学者一直在思考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市场经济?如果存在过,它又是何时出现的?这又是与对什么是市场经济的理解有关的。学界对这个问题有两类不同认识:一些学者一些市场经济是与近代化相联系的,在封建时代,市场经济只能萌芽于它的晚期;另一些一些学者认为市场经济不一定与近代化或资本主义相联系,在封建时代也可以有特定的市场经济。

第一种观点以吴承明为代表,他多次阐述了中国封建社会市场经济的萌芽及有关理论问题。他指出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实即经济现代化或近代化的过程,它不仅是市场量的空前扩大,市场交易的内涵和市场机制的原理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这一切,又都是以政治、法律、经济体制和制度的相应变革为前提的。他主张把过渡到市场经济作为经济现代化的标志。我国历史上商品交换比较发达,但这还不是市场经济。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也是从十六世纪即明嘉靖、万历间开始的。大商帮、工场手工业、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的出现,是其标志。但力量不足,更重要的是没有引起希克斯所说的“政治渗透”,在产权、商法、税制上毫无变化,仍然是完整的封建专制国家。这种情况,清代基本上继续。进入二十世纪,我国巳有了现代化产业,口岸城市勃兴,並与国际市场接轨。但以抗日战争前而论,我国尚未转变为市场经济:(1)占国民经济最大比重的农业仍然是传统的小农经济体制,商品率很低,新兴产业集中于纺织和食品业,尚未形成部门体系。这种二元经济的结构刚性及由此产生的低供需弹性,从根本上限制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2)现代化市场被定义为“一个价格”,如两地价格差等于运费,则属一个市场。三十年代的中国远未达到这个水平。(3)市场现代化是由人格交易向非人格交易的转变,这需要一系列成文的和不成文的法律,以明确产权,中立化规则,规范行为和执行罚则。市场经济必须是法制经济,这一点,在当时尚不存在。我国真正有意识的向市场经济转变,还是在邓小平时代。

许檀最近也谈到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表现为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弱,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她认为,清代中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一个涵盖广阔、运作自如的城、乡市场网络体系,这一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与这种把市场经济的萌芽或转化同现代化(或近代化)联系起来的观点不同,有些学者认为封建社会中已经存在市场经济。例如尹进认为,中国从宋代开始有了具有封建个性的市场经济,明代进而具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个性的市场经济。郭庠林也提出“封建市场经济”的概念。郑学檬根据罗布代尔的观点,主张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或最重要的标准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生产、配置资源,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比较发达,交换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和齿轮,货币和金融体制已经建立并与生产交换融为一体,人们的经济生活离不开市场供求关系的波动制约。而资本主义是指以资本积累、增殖、流动、垄断为最高利益的政治经济体制。他认为中国市场经济萌芽于16世纪以前,比如宋代,局部地区已可称为市场经济萌芽,理由是分工在某些行业已经较细,交换具有社会性,但从另一方面看,宋代整个社会仍然处在自然经济的大环境中;明中叶,即16世纪开始,市场经济以方兴未艾的态势出现在江南和沿江沿海各地区。他进而把中国市场史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时期是传统市场,其中又可以唐中叶为分界,区分为前后期。第二时期是市场经济,其中又可以区分为萌芽阶段(12—13,16—18世纪)、初级阶段(1840—1949)、停滞与发展阶段(1949—1978,1978—1998)。在萌芽阶段,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并存,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姜守鹏也有类似的意见,在他看来,封建经济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对立统一,不能笼统地称封建经济为市场经济。但简单商品经济也会产生市场经济,所以封建社会存在着市场经济。具体说,市场经济是随着商品生产的产生而出现,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完善的。

(二)关于市场体系和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

较早形成比较完整的市场网络或市场体系,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是许多学者的共识;但这种市场网络或市场体系究竟何时形成,有何特点,学界俨然存在许多不同观点。在这里仅介绍两位学者的观点。

唐文基指出中国封建市场发育的四个特征,即非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市场的垄断多于竞争、市场的进入遇到种种的障碍、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关于中国何时形成统一的全国市场,学术界历来有不同意见,或认为这种市场战国秦汉已经出现;或认为中国直至鸦片战争以前仍停留在地方区域市场的格局。唐氏的意见和这些观点都不同,他认为中国古代全国大市场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但它只是地方区域市场在空间的扩展和延伸,尚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割据性,他称之为“非统一的全国市场”。因为第一,流通网络虽已形成,但由于交通因素、行政因素和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这个网络并不完全暢通;第二,还缺乏统一的市场价值,没有价格形成机制;第三,中国自秦以来虽然实行了统一的货币,但币制仍然混乱并常常发生钱荒。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培育健全的统一市场。

姜守鹏认为,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统一体,从范围看,它形成了包括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在内的完整的市场网络;从市场种类来看,它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还包括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其中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按这样的标准,明清时期,至迟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市场体系已经初步确立。

因为这时不但存在了包括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的市场网络,而且存在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不过这仍然是封建社会的市场体系,与近代市场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三、关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机制

在近年来学者们对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机制的探索中,经济结构,尤其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消费与市场的关系,国家干预和财政政策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两个重要视角。当然,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

(一)从经济结构方面进行的探索

许多学者把小农经济看作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基础,着力探讨小农与市场的关系。方行在这方面工作作得较多,他所提出的中国封建地主制下的小农经济是农业与手工业、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的双重结合的观点,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近年来学者对该问题继续有所论述。

李根蟠利用《管子》的材料探讨了封建地主制经济形成时期小农与市场的关系。指出以春秋战国之际地主制经济形成为分界,小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小农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独立地出现在当时的市场上,二是流通成为小农再生产的必要环节,三是农村集市出现,四是商人高利贷者插足小农再生产过程。在这基础上商品经济和各级市场获得较大发展,但小农经济的主体部分仍是自给性生产,其所包含的部分商品生产也是以自给性生产为依托的。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我国传统市场,由此形成一系列有别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特殊的经济概念和经济现象,价值规律或市场机制虽对社会生产起一定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

刘小京从分析“自然经济”概念的由来和内涵入手,根据中国历史实际,试图对中国农户的生产模式进行概括,从而提出“自给性农业”的概念。这种“自给性农业”是由于“人多地少”的资源约束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小而全、自给性、农民在生产经营上的精打细算;它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典型自然经济的基础,在另一种条件下又可能向商品生产转化;与自给性农业相联系的是普遍的兼业化和普遍化了的商品经济意识。

张忠民提出“小生产,大流通”是前近代中国社会再生产的基本模式。所谓“小生产,大流通”,是指在生产领域中基本上是个体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在流通领域中由于商人资本的运动却存在以地方市场、区域市场以及全国大市场共存的格局。这是由当时社会再生产条件补偿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因为在个体家庭生产单位之上没有一个具有内部生产分工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封闭的经济共同体,这些个体家庭天然地具有从市场取得再生产条件补偿的机能和需求,这正是大流通得以形成的最重要的深层原因。但小农的地方狭隘性和封闭性决定他们难以与较大的市场直接交往,唯一能使小生产与大市场发生联系的,只有商人和商人资本的运动。因此,前近代中国社会小生产者的再生产条件的补偿,从逻辑和历史一致的过程看,就表现为一个在商人资本的作用下补偿空间渐次扩张的过程。

长期以来,龙登高比较注意小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在早期的研究中,他把小农家庭经营方式看作一个发展过程,认为小农与市场的联系逐步密切,但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市场属于商品内循环类型,不能诱发个体家庭突破自给性生产,在某种程度上还制约了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的动机。近年,他引入边际效用原理分析个体小农家庭经营的特征,尤其是那些与市场相关联的特征。指出价值规律在家庭经济的运行中的作用不突显,而效用原则既与其使用价值的生产消费目的、手段相一致,也与匮乏经济状态下市场手段有限有关。一般农户的商品生产,不仅是小规模的,而且是以副业形式出现的非专业化生产,很少是以利润为动机。他还比较了个体小家庭与地主大户市场角色的差异,以宋代为例,指出大多数地主地租粮自食比例少,相当部分通过市场出售,并且往往直接运往市场。他们出粜是为了逐利,而不是为了谋生。

赵德馨把生产结构的变化作为引起商品货币关系兴衰的决定性因素。他主要研究了公元一世纪前后生产结构与市场关系的变化。他认为西汉农业生产力存在“耒耕—小农”和“犂耕—大农”这样两个层次和相应的两种生产规模;后者因需要三个以上的劳动力,大多数使用奴隶。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往往是被动的、很少的,本质是一种自给自足为主的封闭型经济。奴隶制生产单位与市场的联系是主动的,是其生产运行的内在要求,且劳动生产率较高,可以为市场提供大量商品。奴隶制生产的发展必然带来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没有相应的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奴隶制生产便不能运行。这是西汉时期商品货币关系发达的原因所在。西汉中期以后,随着畜牧业和冶铁业的发展,牛马及铁犂价格下降,牛耕也趋向小型化,这就使得小农有可能使用它们。当农民也使用牛耕的时候,奴隶制生产的优势和竞争力就下降了。与之相适应的是个体家庭经济的发展,租佃制逐步取代奴隶制,接踵而来的是生产单位小型化与大型商品生产单位减少,生产单位自給色彩的加重。

姜守鵬认为中国封建经济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对立统一,主要是由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决定的。这些特点是土地两种运行方式(买卖和封赐)的同时存在;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的小农经济实物租赋与货币租赋并存的分配结构。魏金玉也指出土地买卖在中国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发展中的十分重要的地位。鸦片战争前土地交易额不低于粮食交易额。封建生产方式及各阶级的关系也是通过土地交易进行新陈代谢的。因而其重要性是一般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不能相比的。

(二)国家干预和财政政策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些学者重视非经济因素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如郭正忠强调由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所产生的专卖经济与与自由通商的市场经济的对立。中国的专卖体制的前提是专制政体的强大和民间私有权发展的不充分,它以适应民间商品经济的政策调整为始,以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终。在中国历史上,自由通商的政策只是局部的、短期的、表象的、偶然的;专卖政策的推行则是长期的、全局性的、本质的、绝对的。他指出:人们都用宋代商税的数量论证当时商业的发达,但宋代商税的收入鲜有高过专卖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商税收入难与专卖收入同日而语。由专卖、市易、和籴、和买以及货币田赋所调运的交换与流通热潮,曾经不止一次地创造过奇迹,可惜这种交换是权力支配下的交换;这种流通,是以官方意志为转移的流通,以这种交换和流通为基础的“市场”形态,与商品经济环境中自由贸易的市场形态,貎虽相似而实不相同。冷鹏飞认为我国封建商品经济形态继承奴隶社会商品经济的特点:一是仍由国家垄断了大部分手工业生产,二是开始显露了国家政权对商品经济的强烈干预;贵族官僚经商和平民商贾不断向官僚转化。正因为商品经济长期以来与社会政治割不断的亲情,故在社会变革之际仍然使其沦为封建政治的附庸。魏金玉也指出,传统市场是在封建政权调控下的市场。

日本学者宫泽知之分析了中国经济史中的货币经济的特点,他指出,西洋经济史的货币是贵金属货币,中国经济史的货币则是以贱金属铜为原料生产的小额铸币;西洋史上的货币基本上由民间承包制造,中国的铜币则由国家铸造发行。铜钱小额面的必要性与占人口大部分的小农为对象的征收租税密切相关。小额铜钱存在所显示的不是商品经济,而是通过向个别的人民征税这具体的行为实现的国家对社会的统一。其第一功能不是流通手段,而是韦伯所说的钦定支付手段,特别是租税的支付手段。小额铜钱的必要量与商品经济没有关系,因而对流通货币总额与商品总额对应这种货币数量说无须作理论的探讨,原来在中国就没有成立。铜钱是一种计数货币、名义货币,其基本原理是个数原理。它与金属原材料的交换价值无关,也与货币的铸造费无关。货币的价值是由一个货币是一文还是百文这样的规定所决定的,制定这个规定的是铸造者的权威、社会的信用,在中国正是国家。总之,中国前近代货币史上国家财政这种公共经济领域带来的规定性十分强大,它不能与社会内部自发的商品流通的发展相对应。宫泽指出,将19世纪以前整个看作自然经济时代,虽然基本上反映了小农经济和农村市场的发展状况,但无助于理解春秋战国以来二千数百年流通史的发展、市场的结构、性质等。他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流通结构,当是以城市市场为结合点,农村市场和全国性物资流通各占有相对地位的二重结构所构成的。后者是伴随着专制国家的成立,为了维持庞大的国防体制和经营巨大的官僚组织,从全国统一的国家财政所组织的物资流通及由此诱发的远距离流通中形成为全国规模的物资流通,因而可称之为“财政性物资流通”。

程念祺提出中国古代存在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市场:生活市场和财政市场。所谓财政市场是指因政府的财政施为而形成的市场,它以挤占生活市场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例如,西汉政府改变了战国赋税征收实物和力役的政策,使其财政货币化。货币之征的实行使货币紧缺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导致粮食价格过低。农民必须以更多的土地产品去换取所需交纳的货币;而商人则可以用较少的货币收购更多的土地产品。这就是国家财政市场对乡村生活市场的挤占。古代中国,在广土众民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赋税制度,将人民十分有限的土地产品象涓涓细流汇成大海那样集中到国家手里,这就是作为国家财政的根本目标的“大国效益”。正是由于这种财政市场的存在,已使(1)商业对农业的侵害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2)农民生活市场上的购买率,一般是与他们在国家市场场上的售卖率成反比的;由此(3)在中国大多数地区的乡村中,其生活市场几乎一直处于少量的物物交换的窘迫状态中;结果是(4)造成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的牢固结合,使中国的农村变得越来越封闭;而(5)城市生活市场则因国家财政市场及其严重的不等价交换,形成畸形的繁荣;如此则(6)司马迁所谓“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不幸竟成了中国经济史中的宿命。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商品经济、交换方式、商人资本、资本主义萌芽、货币、消费等,如果离开了对财政市场的认识,恐怕皆不得其解。

田昌五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自始就有两类商品生产:一类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小商品生产,另一类是国有土地上的大宗商品生产(可以由政府专营,也可以实行租赁经营,即租给私人经营)。后者是主要的支配的形态,前者处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的一盛一衰、一荣一枯的秘密所在。他用中国封建社会工商业经济与农民经济的相互对立来解释商品经济之向自然经济转化。他指出西汉初年弛山泽、商贾、关梁之禁,导致商品生产的发达和商业的繁荣,但农民弃农经商者越来越多,商人兼并农人越演越烈。因为在商品经济发达时,农业和工商业之间必然出现价格反差,这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太史公用“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朴素语言表达了他对这种现象的朦胧认识。政府相继采取全面垄断、全面放开和半垄断、半放开的政策,都不能解决这一矛盾。官营工商业崩溃了,私人的工商业转入土地,结果只能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相互转化,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他还指出,我国封建社会的工商业从来就是奢华型的、腐败型的、掠夺型的;资本主义萌芽迟缓,应从这里找信息。

参考文献:

[1]尹进:中国历史上的市场经济问题,经济评论1994年第1期。

[2]田昌五: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总论·四、中国封建时代的工商业问题,齐鲁书社,文津出版社1998年。

[3]龙登高:a、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

[4]刘小京:自然经济与自给性农业,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

[5]许檀:a、关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和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再思考,光明日报·史学新论2000年3月3日;b、明清农村集市的发展及其意义,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6]吴承明:a、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b、传统经济·市场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7]李根蟠:从管子看小农经济与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8]张忠民:“小生产,大流通”——前近代中国社会再生产的基本模式,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9]冷鹏飞: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形态的变革,学术研究1999年第10期

[10]林甘泉:秦汉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11]郑学檬:16至17世纪中国的市场和市场经济萌芽问题,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第3期。

[12]姜守鹏:明清北方市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3]赵德馨: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水平与生产结构的关系——以公元前一世纪为例,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4]郭正忠:a、从飞钱预购到纳榷请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b、商税·斗秤·宋代市场——宋代市场小议,中国经济史研究中1996年第2期。

[15]唐文基:试论中国封建市场发育的特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6]徐晓望:小商品经济,中国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

[17]郭庠林;试论中国古代封建市场经济,财经研究1998年第7期。

[18]程念祺: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市场问题,史林1999年第4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