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12 14:55:10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篇(1)

关键词: 体能概念 体能分类 体能训练

1.引言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运动训练理论界提出了“训练周期”理论,认为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要经过“获得”、“保持”、“消失”阶段,运动训练过程就应分为“准备期”、“比赛期”、“过渡期”。“准备期”进行一般体能训练,“比赛期”进行专项体能训练,把“体能”(身体素质)与“技术”作为两个“元因素”,产生了“二元训练理论”,被国际体坛理论界所广泛接受,成为主流训练理论。其要义如下:运动能力(运动成绩)由“体能”和“专项技术”两个“元因素”构成。80年代中后期,“体能”这一词汇在我国各类体育报刊和文献上开始出现了,也是当前我国运动训练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近年来,我国各类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中都陆续开始强调“体能”的训练。但是,人们对于体能的概念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且分歧较大。

2.“体能”的不完全概念集

2.1体育词典中的体能概念

关于“体能”,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体育词典》[1]解释为:“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的身体素质与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和支撑等)两部分构成。

2.2运动生理学书中的体能认识

《运动生理学》[2]认为:“通常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其实,国内外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身体素质就是体能。

2.3运动训练学书中的体能概念

《运动训练学》[3]认为,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指出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三个构成因素中,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所以,在运动训练中多以发展各种运动素质为身体练习的基本内容。

《运动训练学》还认为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力求运用各种有效的训练手段与方法,改造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提高有机体的机能水平,增进健康和发展运动素质。其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智能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体能训练是基础,其他的训练应该建立在体能训练基础之上。体能训练还分为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一般体能训练又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

2.4“一元论”的体能认识

2003年,学者茅鹏等认为,传统的“二元”理论将“体能”(身体素质)与“技术”分离,认为体能是基础,技术只能在体能基础上发展,在训练中必须先体能(身体素质),后技术。[4]其固化了教练员的训练思路(训练指导思想),阻碍了现代运动训练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利于运动训练成绩的提高。体能是“涌现”式的,“用进废退”,不能用“积累”、“储备”、“消耗”等类简单化概念进行描述。并进一步指出,“技术”和“体能”,本是“一元”的。在训练中不存在没有体能内容的动作技术,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放。技术与体能,就像形式与内容一样,在客观现实中是无法分离的,只能在概念的指向中,为了思考的需要,可人为地予以剥离。[5]他将这一新理论定格为“一元训练理论”,使体能目标和技术形成融合在一起,寓体能于技术,要求“体能技术化”。[6]

2.5体适能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概念――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其分为运动体适能(sport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和健康体适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前者主要包括:速度、反应、爆发力、协调性和灵敏性等素质,这是运动员为在竞技比赛中夺取最佳成绩所追求的体适能;后者主要包括:心血管耐力、体脂成分、肌肉力量和耐力及柔韧性等素质,这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适能。[7]

3.对“体能”概念的反思

3.1在竞技运动领域

关于“体能”的概念所描述的事物本质属性及外延的准确性问题,一直以来为各条战线上的训练学理论界专家学者所关注。“体能”概念的多义性造成了学术观点的多样化,甚至许多学者陷入了“一元”讨伐“二元”的队列中,好在还有众多专家学者研究时兴的“板块训练”、“小周期训练”。

在国内,运动训练界、理论界对运动员体能的概念认识不尽一致,直接影响体能训练的质量和效果,进而影响我国整体竞技运动水平的参差不齐。典型的如让国人又爱又恨的足球与失落的女子中长跑和让国人引以为豪的刘翔与女子网球的崛起等。理论要来源于实践,又要指导实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市场商业化运作与体育赛事紧密结合。20世纪90年代后竞赛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个项目的赛事越来越频繁,由传统的大周期的赛会制变成了现代的小周期的积分制(主要是球类),传统的“大周期训练”理论已经不能胜任现代高水平运动训练的指导工作,尤其是在准备期的“体能”训练理论方面,如球类项目在一个星期内就有1―2场(多至3场)的比赛(如CBA、NBA等),田径项目约20天就有一场赛事,等等如是。随之在运动训练界,传统大周期训练理论渐被板块训练理论及现代小周期理论所蚕食取代。

纵观国内运动训练界、理论界的质疑与争论,以及一些运动项目的失败和一些项目所取得的骄人成绩,结合国际上的运动训练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视角看,我们很有必要首先搞清楚“体能”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便于运动训练实践的操作。

3.2在学校体育领域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民体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进行,职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职业岗位对于体能开始有了不同的要求,开始了不同的职业工作需要不同的职业实用性体能。翁惠根等人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开设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积极举措和改革取向。[8]姜生成研究指出,“岗位主导”是把体育引向以培养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为重点。[9]现今,在高校体育教育中针对职业实用性体能的教学还是相当匮乏,其主要原因还是要归咎于现今“体能”概念的含糊,以及学校体育教育界对于“体能”概念认识的不足。没有对“体能”概念的清楚认识,就不可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就不可能做到高校体育教育实用化、社会化。唯有在明确“体能”概念的基础上,分清“体能”包括健康生活性体能和竞技运动性体能之外,还应有职业岗位性体能的补充,这样才能推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4.对“体能”概念及其训练的再认识

其实,从上文提及的不同体能概念中可以看出,体能是有机体所表现出来基本活动的一种能力,正常个体体能间的差异仅仅是其活动能力的大与小而已,运动员在这方面的能力(包括“先天”和“训练”获得)也仅是超群而已,表现为“更高、更远、更强”,正所谓“你有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

4.1“体能”概念新释

4.1.1概念

“体能”是指与有机体的活动密切相关的几个功能系统表现出的能力,包括:运动系统(肌肉、骨骼、韧带)、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

4.1.2分类

从现实情况即机体对体能要求的大小程度来划分,“体能”应包含健康生活性体能、职业活动性体能与竞技运动性体能(运动员体能)。其中,良好的“健康生活性体能”可让身体应付日常生活(除工作之外活动)不易产生疲劳,包括闲暇活动及突发事情;良好的“职业岗位性体能”可提供职业岗位活动所需的某些特定素质并能延迟或缓解部分职业病的发生;良好的“竞技运动性体能”可确保运动员维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其目的在于取胜及创造记录。三者本质一样,都是表现为对活动能力的系统支持,从体能要求上来说应该是递进的,后者要求都比前者高,其中竞技运动性体能在功能上表现为更高更强,并在机体形态上会有特殊的要求以适应运动项目的特性。

4.2体能训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厘清

4.2.1体能训练(运动员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的、“与时俱进”的。在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中,传统大周期训练的“先体能后技术”不可取,在训练中应注重体能与技能的和谐发展,追求“体能技术化”。但体能就是体能,技术就是技术,虽两者同是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但两者本质毕竟截然不同,不应存在所谓的“本是一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体能发展对技战术不断革新的迎合。

4.2.2体能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的项目有着不同的体能要求,不同的技战术对体能要求也有所区别,在结合运动训练学规律进行操作时,必须首先正确把握项目的本质特征。

参考文献:

[1]章钜林,束纫秋,韦纫秋等.体育词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2]王步标,华明,邓树勋.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3]田麦久,刘建和,延烽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84-185.

[4]茅鹏.训练理论统制挡住体育强国建设[J].体育与科学,2005,(3):1.

[5]茅鹏,严政,程志理.一元训练理论[J].体育与科学,2003,(4):7.

[6]茅鹏.训练理论统制挡住体育强国建设[J].体育与科学,2005,(3):4.

[7]熊斗寅.浅析“体能”概念[J].体育学院学报,2000,(1):1.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篇(2)

“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国数学教育历来有重视“双基”的传统,同时社会发展、数学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地审视“双基”和“双基”教学.我们可以从新课程中新增的“双基”内容,以及对原有内容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要求和处理两个方面)和发展上,去思考这种变化,去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双基”教学.

一、如何把握新增内容的教学

这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个挑战.为此,我们首先要认识和理解为什么要增加这些新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好“标准”对这些内容的定位,积极探索和研究如何设计和组织教学.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信息化要求日益加强,人们常常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根据新获得的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学科,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可以说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统计与概率作为必修内容是社会的必然趋势与生活的要求.例如,在高二“排列与组合”和“概率”中,有一个重要内容“独立重复试验”,作为这部分内容的自然扩展,本章中安排了二项分布,并介绍了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使随机变量这部分内容比较充实一些.本章第二部分“统计”与初中“统计初步”的关系十分紧密,可以认为,这部分内容是初中“统计初步”的十分自然的扩展与深化,但由于学生在学习初中的“统计初步”后直到学习本章之前,基本上没有复习“统计初步”的内容,对这些内容的遗忘程度会相当高,因此,本章在编写时非常注意联系初中“统计初步”的内容来展开新课.再如,在讲抽样方法的开始时重温:在初中已经知道,通常我们不是直接研究一个总体,而是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根据样本的情况去估计总体的相应情况,由此说明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对研究总体来说十分关键,这样就会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抽样方法十分重要.又如在讲“总体分布的估计”时,注意复习初中“统计初步”学习过的有关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内容.另外,在学习统计与概率的过程中,将会涉及抽象概括、运算求解、推理论证等能力,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过程.

2.由于推理与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是做数学的基本功,是发展理性思维的重要方面;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除了研究对象不同之外,最突出的就是数学内部规律的真确性必须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而在证明或学习数学过程中,又经常要用合情推理去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因此,无论是学习数学、做数学,还是对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都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因此,增加了“推理与证明”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可以变隐性为显性,分散为集中,结合以前所学的内容,通过挖掘、提练、明确化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如何学会数学思考方式,体会推理和证明在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数学素养.例如,可通过探求凸多面体的面、顶点、棱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平面内的圆与空间中的球在几何元素和性质上的类比,体会归纳和类比这两种主要的合情推理在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方面的作用.通过收集法律、医疗、生活中的素材,体会合情推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中应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好的掌握

在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中,强调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数学的推理与论证,还是数学的应用,都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认识数学的思想和本质.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

首先,教师必须很好地把握诸如:函数、向量、统计、空间观念、运算、数形结合、随机观念等一些核心的概念和基本思想;其次,要通过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螺旋上升、多次接触,通过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使学生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比如:对于函数概念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容易的,要经历一个多次接触的较长的过程,要通过提出恰当的问题,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从需要认识函数的构成要素;需要用近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集合的语言来刻画出函数概念;需要提升对函数概念的符号化、形式化的表示等三个主要方面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函数概念;随后,通过基本初步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感悟函数概念的本质,以及为什么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再在“导数及其应用”的学习中,通过对函数性质的研究,再次提升对函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等等.这里,我们要结合具体实例(如分段函数的实例,只能用图象来表示等),结合作为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强调对函数概念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并一定要把握好对于诸如求定义域、值域的训练,不能做过多、过繁、过于人为的一些技巧训练.

三、 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学习概念中要求学生能举出正、反面例子的训练;在学习公式、法则中要有对公式、法则掌握的训练,也要注意对运算算理认识和理解的训练;在学习推理证明时,不仅仅是在推理证明形式上的训练,更要关注对落笔有据、言之有理的理性思维的训练;在立体几何学习中不仅要有对基本作图、识图的训练,而且要从整体观察入手,以整体到局部与从局部到整体相结合,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的训练;在学习统计时,要尽可能让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从实际中感受、体验如何处理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单一的“纸与笔”的技能训练,以及对一些非本质的细微未节的地方,过分地做了人为技巧方面的训练,例如对函数中求定义域过于人为技巧的训练.特别是在对于运算技能的训练中,经常人为地制造一些技巧性很强的高难度计算题,比如三角恒等变形里面就有许多复杂的运算和证明.这样的训练学生往往感到比较枯燥,渐渐的学生就会失去对数学的兴趣,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我们对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不是单纯为了让他们学习、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以知识为载体,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

事实上,数学技能的训练,不仅是包括“纸与笔”的运算、推理、作图等技能训练,随着科技和数学的发展,还应包括更广的、更有力的技能训练.例如,我们要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以下的技能训练:能熟练地完成心算与估计;能正确地、自信地、适当地使用计算机或计算器;能用各种各样的表、图、打印结果和统计方法来组织、解释、并提供数据信息;能把模糊不清的问题用明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能从具体的前后联系中,确定该问题采用什么数学方法最合适,会选择有效的解题策略.也就是说,随着时代和数学的发展,高中数学的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中也要用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地认识基本技能,而对于原有的某些技能训练,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被淘汰,如:以前要求学生会熟练地查表,像查对数表、三角函数表等.当有了计算器和计算机以后,就能使用计算机或计算器这样的技能替代原来的查表技能.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用内心的体验与创造来学习数学,认识和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展开,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在发生变化.但是,在大多数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灌输式的讲授,学生以机械的、模仿、记忆的方式对待数学学习的状况仍然占有主导地位.教师的备课往往把教学变成一部“教案剧”的编导的过程,教师自已是导演、主演,最好的学生能当群众演员,一般学生就是观众,整个过程就是教师在活动,这是我们最常规的教学,“独角戏、一言堂”,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用内心的体验与创造来学习数学,认识和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础知识,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把自己知道的最好、最生动的东西给学生,还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不给什么、先给什么、后给什么;怎么提问,在什么时候,提什么样的问题才会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础知识等等.例如,在用集合、对应的语言给出函数概念时,可以首先给出有不同背景,但在数学上有共同本质特征(是从数集到数集的对应)的实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他们的共同特征,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出用集合、对应的语言给出函数的定义.当我们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时,学生会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就会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我们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

五、借助几何直观揭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本质和关系

几何直观形象,能启迪思路、帮助理解.因此,借助几何直观学习和理解数学,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面.徐利治先生曾说过,只有做到了直观上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因此,在“双基”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思考、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关系,并且学会利用几何直观来学习和理解数学的这种方法.例如,在函数的学习中,有些对象的函数关系只能用图象来表示,如人的心脏跳动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心电图;在导数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借助图形,体会和理解导数在研究函数的变化:是增还是减、增减的范围、增减的快慢等问题中,是一个有力的工具;认识和理解为什么由导数的符号可以判断函数是增是减,对于一些只能直接给出函数图形的问题,更能显示几何直观的作用了;再如对于不等式的学习,我们也要注重形的结合,只有充分利用几何直观来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关系,才能使学生认识几何直观在学习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乃至整个数学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数学的一种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

当然,教师自己对几何直观在数学学习中的认识上要有全面的认识,例如,除了需注意不能用几何直观来代替证明外,还要注意几何直观带来的认识上的片面性.例如,对指数函数y=ax(a>1)图象与直线y=x的关系的认识,以往教材中通常都是以2或10为底来给出指数函数的图象.在这种情况下,指数函数y=ax(a>1)的图象都在直线y=x的上方,于是,便认为指数函数y=ax(a>1)的图象都在直线y=x的上方,教学中应避免类似的这种因特殊赋值和特殊位置的几何直观得到的结果所带来的对有关概念和结论本质认识的片面性和错误判断.

六、 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变式教学 应用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23

随着科技、信息的高速发展,迫切要求中学数学教学不应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教会学生会学数学、会用数学,培养学生善于创新的精神。为此,探索并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形成实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要内容。

变式教学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精心设计问题、引导探索发现、展现形成过程、注重知识建构、摒弃题海战术、提高应变能力、优化思维品质、培养创新精神为基本要求,以知识变式、题目变式、思维变式、方法变式为基本途径,遵循目标导向、启迪思维、暴露过程、主体参与、探索创新等教学原则,深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变式创新因素,努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教学模式

1.创设问题情境。新知来源于问题,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应从概念的来源入手。根据概念的来源,概念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来源于生活、生产、科研等实际,也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概念;一类是由已知概念得到的新概念。在“问题情境”环节中,教师活动主要体现在:根据概念类型、设计概念引入变式,将概念还原到客观实际(如实例、模型或已有经验、题组等)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所提问题要适当,既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活动主要表现在:激发自主创新学习的情感,积极进行发现性学习。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中,从实践经验和原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旧知,发现新知、旧知间的联系。

2.探究新知。这是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过程。它包括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小组相互讨论、集体相互讨论、师生相互释疑等自主创新的方式。在“探究新知”环节中,教师活动体现在:(1)教师的主导性。当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启发点拨,指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新的潜力。教师要创造性地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质疑”,激励学生“超越”,调动学生选择,以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并形成教师与学生相互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2)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又要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创设平等、和谐、民主、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求异,敢于争辩。学生活动体现在:(1)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展示学生寻找结论的过程,展示思维过程、探索过程的独特性、层次性和创造性。(2)个体自主探究。(3)小组相互探讨。(4)集体相互交流。

3.形成概念。这是在学生充分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归纳、概括、抽象形成概念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活动体现在: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和适度的鼓励性评价。对抽象概念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学生,要以宽容、谅解、和蔼的态度对待,允许再“想一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学生活动体现在:(1)学生积极参与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热情饱满,注意力集中,与老师和谐互动、双向交流。(2)学生参与的广度。人人参与,自由发表意见,充分体会成就感。(3)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4.变式深化。在形成概念后,不应急于应用概念去解决问题,而应对概念作进一步的探讨,通过辨析变式和等价深化变式,使学生对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变式深化环节中,教师活动体现在:(1)设计概念辨析变式题组,引导学生讨论、探究。(2)设计概念等价深化变式,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可采用诱导、点拨、适度评价等方法。学生活动体现在:(1)积极调动原有知识,与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逐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与知识系统。(2)根据教师的引导,积极探索、发现新知。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对概念进行更深层次上的认识和把握。

5.变式训练。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交流中所反馈的信息,教师精心选编题目,并通过变式得到一组变式训练题组,让学生在解答、变式、探索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促进认知结构的内化过程。在变式训练环节中,教师活动表现在:根据知识之间的综合联系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探求变式、求异求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学生活动表现在:(1)自我探索。针对训练题目,在多方位探求解法的基础上,通过探索题目变式及对变式问题的解决,理解新概念。(2)公开表述。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将个人学习成果贡献给大家,同时分享集体学习的成果,从中体验成功的,形成自主创新学习的动力。

6.总结升华。在完成上述各环节后,对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作适当的总结,使学生对所学概念、方法的认识得以升华。一是建立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纳入原有知识新系统,形成知识结构,实现内化过程中的再建构;二是对研究问题的方法进行回顾、反思,使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培养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从而全面完成教学目标,形成创新能力。

二、教学原则

1.变式教学需要重视知识的基础性。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基础知识是综合能力的载体,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变式教学方法时,应该落实与巩固数学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转换角度进行思考,例如复习三角形和特殊的三角形时,应该创设多种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将三角形的概念理解透彻。

2.变式教学应该重视层次性。初中生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影响,一个班级的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训练时,应该设置多个问题,从简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这样的习题训练能够帮助认知水平较差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帮助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巩固记忆。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篇(4)

关键词:体能; 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43-001

一、前言

“体能”一词在近几年的运动训练领域使用的频率较高,各竞技运动项目也在强调体能训练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的差异,人们对体能训练的概念以及概念所描述事物内涵的本质属性和外延的准确性存在不同的看法,因此造成“体能”概念的多义性。对“体能”概念的研究对于训练理论的发展以及运动实践的深入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学者对于“体能”概念的研究

体能的概念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引入中国以后,引发了学术界对其概念的长期争论,各位专家、学者站在不同立场,多角度,全方位地对体能一词进行了深刻地理解。

1984年版《体育词典》,199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以及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于“体能”做出了一致的解释,只是在其外延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丰富[2,3]。它们认为: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前两者涉及的外延主要包括力量、耐力、速度、协调、柔韧等基本的身体素质以及走、跑、跳、投、攀爬等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最新的课程标准则是把体能分为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跟运动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肌肉耐力、身体成分、柔韧性等,后者包括从事体育活动时身体所需要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灵敏等素质。

国内学者田麦久在《运动训练学》一书中,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对体能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体能是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4]。他认为广义的体能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方面内容;狭义的体能通常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能力,它不仅包括运动员先天遗传的身体素质,还包括经过后天训练在专项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身体素质。

港、澳、台地区的学者多用体适能来代替体能这个概念,钟博光学者在所著的《Keep Fit》一书中详细的阐述了体适能的概念[5]。体适能,即身体适应能力,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和与竞技相关的体适能两大类。这种分类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分类基本相似,而且两者所包含的外延也是比较一致的。

三、国外学者对于“体能”概念的研究

德国著名训练学专家Hartman认为:体能是以有机体能量代谢为基础,通过神经—肌肉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6]。他更多的是站在生理生化的角度进行阐述,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在运动过程中能量供给、转移和利用的速率。学者拉森(Larson)则是从生活和结构两个方面对体能进行了定义:就生活方面来说,体能是有机体适应生活的能力,工作能力或者是抵抗疾病的能力;就结构而言,体能涉及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然而美国学者斯坦豪从精神和肉体上对体能进行定义,与他认为体能是人体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的适应性,包括身体健康,机体功能的适应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等[7]。前苏联的马特维耶夫、普拉托诺夫、加拿大的博姆帕以及西方一些国家的学者在其著作中都表述了与体能相关的身体训练的观点:身体(素质)训练是直接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性等运动素质的过程,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运动水平提高有促进作用[8-10]。

四、小结

通过查阅有关体能概念的文献发现,目前对于体能概念的研究,国内的大多数学者更多的还是侧重于竞技体育方面,而国外的学者更多的还是侧重于身体健康,出现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国家的体育制度,以及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由于举国体制的原因,我国对于竞技体育的重视程度要比其它国家高,而且对于竞技体育的投入也比群众体育多,因此相对于国外而言国内的专家、学者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了竞技体育这一领域。另一方面由于收入水平,生活压力的原因,中国人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要低一些,人们对于运动健身的投资数量有限。

以上各位专家、学者结合自己所研究的方向,从不同角度对体能的概念进行了理解和表述,但还是没有形成最终的定论,而且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因此体能的概念也会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增加而不断的完善。在广泛阅读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我认为体能的概念可以定义为:体能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有效的运动训练而获得的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和身体健康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瑞华.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No.2501:42-44+48

[2]张钜林.体育词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21

[3]现代汉语大词典编委会.现代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791

[4]田麦久,董国珍,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63164

[5]刘庆山.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2004:15

[6]刘爱杰.耐力性竞速项目专项素质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2001

[7]袁运平.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9);48-52

[8]图多·博姆帕著,马铁,郭小艳,周丰,等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316-320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篇(5)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与数学概念紧密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强化注意概念的要点和关键性字词,从而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数形转换思维训练。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形结

合千般好,数形分离万事休。”这说明,数离不开形,数形结合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若能结合几何图形,往往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在解数学题时,如果能构造出恰当的几何图形,常常能得出巧妙解法。

2.数理思维训练。心理学家、数学家皮亚杰说:“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简单的数学知识,还要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的主题游戏,让学生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模型,系统地训练数理思维能力。

二、把思维能力培养贯穿在每一节数学课中

教学中,对学生不容易弄清的那些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体验,再让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正确的要领,并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归类,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本质区别,使概念系统化、规律化。例如小学一年级思维能力的要求有:

1.认识数字,掌握简单数字的读写,练习数字的排序,培养逻辑能力。

2.通过实例区分奇数和偶数,了解奇、偶数的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3.通过比较长短、高低、大小、多少,了解数字与个数(量)的对应关系。进行基本的数数练习,训练学生的观察与数理能力。

4.能够根据颜色、外部特征等对物品进行分类。

5.能够按照某一规律对物品进行排序。

6.认识100以内的数字,了解数字的构成,并能比较数字大小。

7.学习一位、两位数的一步或者多步加减法运算,理解算理,建立加法与和的概念。

三、将操作、思维和言语表达结合起来进行训练

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通过游戏、观察,使学生在不断的动手、动脑过程中,将操作、思维和言语表达融为一体,自己总结出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培养成高分低能的学生,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思维方式,促使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四、突出形象思维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充足、有趣的数和形的具体形象材料,让学生拓展知识,扩大眼界。同时,要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启发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营造思维能力训练的氛围。一是将课堂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具体的操作步骤:引导——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探究——直观操作、深化思维;发现——分析归纳、强化思维;内化——巧设练习、扩展思维;拓宽——质疑问难、系统思维。二是将专业课程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结合数理思维训练等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点,诱发思维的活跃性。三是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每天早、午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进行手脑算等专业训练,强化学生数形转换的思维能力。四是将班级文化建设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班级建立“智慧吧”,专门摆放各种益智的玩具,如孔明锁、磁力迷宫等,一段时间更换新的,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体会动脑的乐趣。

2.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同一件事情看谁的解决方法多,同一道题看谁的解题方法巧,同一个孔明锁看谁用的时间最短就可以完成,或者以组为单位定期进行奥数比赛,使学生学有所用,有展示的机会,有成就感。

3.家校合一。建议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来,让每个家长都有对孩子进行思维能力训练的意识,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让孩子时时体会到多动脑的好处。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篇(6)

    一、要有新的突破

    训练是以知识中最原始的基本概念为魂,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线,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 的再现。在知识再现的过程中,对学生要有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对旧知识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这个“新 ”,蕴含着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能力。

    二、要抓准关键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提示”。这一“提示”,绝非是将新知识、新内容 指点给学生,也绝非讲授;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朝着教师提示的方向去探索、去发现、 去认识、去提高。

    三、要设计精当

    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发现的机会,有充分思考、探索、 研究的时间,使他们都能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性。

    四、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见解,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各 自不同的思路,以及有哪些闪光的东西或较深的理解,教师从中得到准确的反馈,从而确定下一步训练的内容 和方法。

    五、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思考、争论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潜力,促使他们不 断地产生创造的欲望。学生在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若干次错误或不完善的思考。教 师则努力使他们在活跃的思维中,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增长,数学能力随之逐步提高。

    下面仅就一节课来具体阐述。

    应用题训练

    一、教学内容:“求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一年级第二学期 北京市实验教材)

    二、课型:训练(系统整理、发散型)

    三、教学目的:

    1.加深理解“和”的概念,掌握有关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以“和”的概念为核心,从整体高 度寻求解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分析、推理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引导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

    四、教学要求:能正确、迅速地分析和解答第二册教材中求和、求剩余的应用题。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第一层)

    附图{图}

    (1)移动“?”,编题列式:37-18=19(筐)

    37-19=18(筐)

    19+18=37(筐)

    (2)问:37、18、19这3个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指两道减法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 加法算式)?

    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定律、法则、公式等,这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 越深刻,对他们学习有关后续知识就越容易,对学习中提高数学能力就越有利。

    在第一层,通过将两部分合并起来是一个整体、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等于另一部分的教学,突出对“和” 这个概念的理解,为学生下面学习打好基础。通过3个问题,揭示概念的本质涵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 样深刻的知识,没有完全用文字表示原题,而是用学生易于看懂的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其实质是把较难的数 量关系形象化,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左右脑并用,感悟到一种新的力量,使他们将难于理解 的东西变得容易了,达到通过现象揭示本质,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学生对“和”的概念有了 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便为下面多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打好基础。

    (二)通过数量关系的个数扩展,深化有关知识(第二层)

    附图{图}

    (1)苹果和菠萝共多少筐?16+15=31(筐)

    问:16、15、31这3个数有什么关系?(31对16、15来说是总数。)

    (2)苹果、桃、梨共多少筐?

    问:①这个问题与刚学过的知识有什么区别?②要求苹果、桃、梨共多少筐,应该选择哪些条件?怎样列 式?16+19+18=53(筐)③16、19、18、53这些数有什么关系?53是哪几个数的总数?

    (3)苹果、桃、菠萝共多少筐?

    问:选择哪些条件?怎样列式?50是哪几个数的总数?16+19+15=50(筐)

    (4)梨、桃、苹果、菠萝共多少筐?怎样列式?(知识自然迁移)18+19+16+15=68(筐)

    问:①68是由哪几部分合并起来的?②这几道加法算式与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把几部分合并起来) ③还可以怎样列式?37+31=68(筐) 50+18=68(筐) 53+15=68(筐)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篇(7)

一、概念调练重在含义

概念口语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数和形的含义、数的组成的读法和写法。训练重点应放在概念含义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的表述上。教学时要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教学过程。采取先教师示范领说,然后学生复述的方法进行口语训练,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例如在教学第一册加法时,第一步,教师完整地叙述图意:先出现2个朋友在做游戏,在外面厕一个圈,再出现1个小朋友跑来参加游戏,外面也画一个圈。要求学生算出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就是把他们合并起来),同时在3个小朋友外面画一个圈。这样使学生既看到合并的过程,又看到合并的结果。第二步,说出用加法计算的道理,要求学生复述,把2个人和1个人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人,用加法计算,“+”号表示合并的意思。

数的含义和运算意义的应用过程,要训练学生看到一个数或一个运算式子,能够在头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与理论,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如看到一个小数或算式,能讲出它的含义。

二、计算训练重在算理

计算口语训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的思维过程和笔算的算理算法。每一种口算都有一定的方法,老师要帮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在口算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鼓励学生把“怎样想”的过程讲给大家听。训练时应注意:(1)先理后法,即先理解算理,后概括口算方法;(2)先详后略,即先讲详细的思维过程,再简要说明过程;(3)先要求口算达到正确,再要求口算达到迅速。

三、应用题训练重在思路

应用题口语训练的内容有“四讲”。

(1)讲题意。先是读题训练。“读”是思维的第一步,是获取信息的阶段。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清楚,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再是讲题意训练,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题意。

(2)讲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这是口语训练的重点。通常把分析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称为讲算理,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称为讲思路。简单应用题的算理训练的重点放在两个转化上,一个是把应用题中的日常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二是把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式子。如分析“15条金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每个鱼缸放几条?”分析时,教师肩发学生讲,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就是每个鱼缸放几条。根据“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平均分的份数作除数”,列式成15÷3。复合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的重点放在讲思路上。常用的解题思路有综合法、分析法和分析综合法三种。综合法是从条件想起,常用的思路提示语是“知道了……和……,可以求出……”;分析法是从问题想起,常用的思路提示语是:“要求……,必须知道……和……”;分析综合法,常用的思路提示语是“最后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这个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是未知的?”、“根据已知条件什么和什么,可以求出未知数量什么?”这种分析方法,从两面夹攻,便于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能较快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讲解题方法。根据解题思路,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解答。一般训练学生讲:这道题第一步求什么,该怎样列式?第二步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4)讲算式的意义。学生列出算式后,一步应用题要训练学生讲出算式里各个数和整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多步应用题要训练学生讲出算式里第一步所表示的意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根据数量关系检查算式是否正确,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检验的学习习惯。

加强口语训练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方法。要达到预期的效果,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训练的全过程,做到四个到位。①思想到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学生口语训练的需求,是学生口语训练的基本动力源泉。②方法到位。要教给学生口语表达的方法,要有相对统一的句子让学生模仿学习。归纳概括思维过程的口语要做到:用语确切、语言规范、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合理、言简意赅、易学易记。③重点到位。要把新知识点的口语训练放在突出的地位。讲解重点要慢,运用重点要多。时间上要保证重点,内容上要紧扣重点。对重点内容的训练要让学生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学,练好第一句再练第二句。④要求到位。表述时要准确规范,防止走样、含糊、重复。训练时既要一丝不苟、始终如一;又要循序渐进,组织好教学层次,拾级而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