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室内空间规划设计

室内空间规划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15 14:55:12

室内空间规划设计

室内空间规划设计篇(1)

关键词:低碳办公空间;室内设计;规划思路;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6012(2015)11-0065-01

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办公空间的设计是由一定差异的,再我国大部分都是追求的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能够体现企业的标志性的设计,更偏向于平面设计,使用的大都是冷色调,只有少数的传媒等行业的公司设计会比较新颖。而国外则是更喜欢开放式、独立性的空间,更注重与软化办公室的环境,让办公室能够体现出实用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等。

1低碳办公空间的室内设计理念

1.1设计理念

在现在的办公空间的室内设计中,并不是一味的追求效益,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选用简洁的建筑手法,将灯光、空调以及办公家具的适用性等进行充分的考虑。还有,要注意融入几项基本的要素。第一个是秩序感,就是指整个办公空间看上去简单完整。正是因为秩序感的存在才会使得办公室出现一种安静、平和的环境感,而且,秩序感也是办公室设计的一项基本的要素。如何才能够创造出秩序感,主要可以从家具颜色和样式、平面铺设等方面着手。

1.2明

明是办公室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办公室的环境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会直接导致工作人员提不起工作的激情,从而使得其工作效率降低。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办公室要营造出明,利用色调干净明亮的内部环境以及合理的布置灯光,为员工营造一种明快的办公环境。

2规划思路

低碳办公环境是以设计为基础的,利用低碳的设计原理、理念等进行办公环境的设计,包括后期的工作环节也会进行设计,让其能够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低碳办公环境的目的就是让低碳的意识慢慢的影响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从而让低碳成为人们生活的部分之一,使得我国能够达到低碳经济的发展标准。低碳的办公空间应当优先选择建立在自然景观的环境中,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于办公室的环境建设,让生态环境能够融入到办公的环境中,使用这种措施来降低负面的影响。

2.1雨水收集

这个系统主要是将建筑物的屋顶、马路以及广场等区域所汇集的雨水进行收集,然后在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后,再进行利用。这部分雨水主要可以用于办公室的绿化景观等,以及洗涤等方面,充分的将雨水进行利用,这样不仅把雨水的资源利用了起来,还做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将我国的淡水资源节约了下来。而且,雨水还能够注入到小区或公园的人工湖等处,在办公空间也可以对植物等绿化盆栽进行浇水使用。

2.2光电

虽然说光和电能源都是再生能源,但使用过度的情况也依旧会产生污染,在加上这部分能源也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够使用的,所以,低碳经济不仅是要保证生态环境的问题,还要尽可能的节省不必要的经济开支。因此,在办公空间中应当使用环保的光电材料以及技术,环保的光电材料种类非常的多,所以,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

2.3呼吸式幕墙

这个幕墙是由两层玻璃组成的,之所以它称为呼吸式幕墙,是因为两层玻璃之间有一个空腔,然后在利用液压通风系统使得空气能够在里面进行流动。这个幕墙的功能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把“光污染”降低,如果从使用的方面而言,双层玻璃能够有效的隔绝冷风,所以,在冬季的时候,只需要将幕墙两端的进排风口关闭,办公空间自然就会形成一个温室,这样还能够减少冬季的暖气费用。如果从舒适度而言,呼吸使的幕墙隔音效果非常强,能够为办公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安静的办公环境,而且并不需要开窗就能够达到换气的目的。从而使得办公室的舒适度增高。还有,因为呼吸式幕墙是玻璃制造的,采光的效果非常好,能够让办公室出现一种原始的自然感,再次促使生态环境在工作人员心中的影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办公室的设计一般都是中规中矩的,但是,在现代化社会中,各种都在提倡创新,所以,办公室的设计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而这种创新的方式就是以低碳经济为基础进行的生态办公环境的设计,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办公氛围,还让人们逐渐的适应低碳经济的生活,使得人们在其它的时段也能够自主的进行低碳生活,从而使得我国整体的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降低因生态环境污染而出现的自然灾害,变相的降低我国应自然灾害受到的损害。

参考文献:

[1]包雅馥.浅析室内设计中低碳办公空间的规划[J].电子制作,2013,(19):282.

[2]孙树霞.减少办公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绿色室内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3]武颖维.现代新型办公空间的室内系统化设计[D].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室内空间规划设计篇(2)

关键词:人居环境,住宅小区规划,室内居住环境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小区住宅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基础上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小区住宅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们对居住条件潜在需求的问题。住宅设计应当贯彻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建设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设计出最和谐的人居环境。

一、和谐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人居,顾名思义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的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人居环境”就城市和建筑的领域来讲,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个复杂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结合起来。因此,要求设计一种聚居地,使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发展及将来之间取得平衡,使创造节约能源及材料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相协调,并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美观的建筑与城市。

良好的居住环境包含多种因素,不仅包括室内空间功能、室外环境绿化、单体建筑形态、群体建筑组合,还包括自然气候因素、人工营造因素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噪声空气污染,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完善相应配套设施与城市共同发展,健全物业管理服务体系等,都是实施和谐人居环境的措施之一。

二、和谐人居环境的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内涵

从和谐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可以看出,和谐人居环境既包括室内环境又包括室外环境。由此基于和谐人居环境的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不仅包括室外小区的规划设计或居住外部环境设计,还应包括风格协调的配套室内设计或居住内部环境设计,作为居住建筑中的住宅套型设计,套内空间应设卧室、起居室( 厅) 、厨房和卫生间,这四种基本功能空间缺一不可。辅助空间包括联系基本空间的过道、方便实惠的贮藏间、阳台等,其各自都有不同的用途,但又相互联系,兼顾室内净高的合理选用,从而满足人们日常起居使用上和生理上的不同需求。构成居住小区建筑外部环境的要素,由其他数幢住宅和为之服务的公共建筑以及绿化、小品、道路等组成,既为居民提供彼此相互接触交往、邻里互助的条件,又提供了享受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等不同生活方式和活动内容的场所。

三、和谐人居环境的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方法

和谐人居环境的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基本方法包括室外小区的规划设计和与之风格协调配套的室内设计。为了让居住环境和使用群体能有机的结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使用者的居住境况,我国已对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标准进行过多次修订、改编,并建设了多个试点生活小区项目,且取得了一些成功的宝贵经验。

1、和谐的室内居住环境设计

室内居住环境通过对住宅基本功能空间的合理组织,起居、卧室、厨房、卫生间方位合理的布置,同时考虑日照、天然采光、遮阳、自然通风、隔声、降噪等室内物理环境的改善和处理,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在套型设计时,应体现人性化设计,考虑人们日常生活方便多样的需求,如考虑阳台的设计。在城市发展土地日益紧缺的状况下,阳台作为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便于人们与自然的亲近,为人们在居住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快速的发展,节约能源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居住建筑设计中对围护结构的保温措施也给予高度重视,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的舒适性,由此引发的关于外墙保温的多方课题研究,很多成果已经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要兼顾考虑多方因素,尤为注重空间功能的划分,有的住宅套型将起居空间厨房卫生间集中在一区形成公共区,有的将卧室与工作学习集中在一区形成私密区,在空间上动静区分开、私密有别,创造合理的功能分区。针对居住者人口结构的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职业需求的多样性,设计过程中需要提供给居民的住宅套型也应有多种。小区住宅套型的多样性,就是考虑到不同经济收入人群、不同类型、生活模式的家庭需求,针对性的提供了不同使用面积、不同套型的住宅设计,以此体现住宅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2、和谐的室外居住环境规划与设计

室外环境是室内空间的延伸与扩展。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除了为居民提供合理的居住户型和完善的服务设施外,因地制宜地创造有利于人们生活、交往的室外空间也至关重要。

室外环境的设计要兼顾考虑所在地区的各类因素,符合所处城市的历史文脉气息,绿化植被要适合当地的生态环境与地理气候特征,在塑造怡人景观的同时,小区的安全防卫系统、便民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的物业管理系统等,均为规划设计考虑的因素,保证为居民提供舒适方便安全优美的生活环境。

2.1基于环保理念的小区地理规划。成功的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就是要为居民创造适宜的活动场所,设计中应因地制宜,结合具体建设用地的地形、地貌等因素,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注重环境保护、节能省地、节水等资源措施,为创造居民健康生活提供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能性。规划时将河流小溪有机地结合,收方自序,富有层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 为小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室外活动空间序列。

2.2基于小区功能分区的空间规划,小区的功能分区在空间上可划分为四级:公共、半公共、半私用、私用。街道是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区通过道路将人们的居住活动空间联系起来,公共绿地靠近每个组团的中心位置,将雕塑、水面、曲桥、草坪、树林、小品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形成。半公共空间一般供小区组团内居民共同使用,也可作为城市应急避难和防灾疏散的场所,通过较开阔的空间让居民接近大自然。半私用空间是小区住宅楼之间形成的院落空间,这是小区内使用率最频繁的居民活动空间,在那里可以布置供老人、儿童活动使用的座椅、运动器械等,让小区设施更人性化、生活化,私用空间即为人们居住的空间。合理组织小区道路的支网,方便住户的出行,但是也不应杂乱无序,以致小区内交通环境混乱。同时,在规划时应尽量控制组团的出入口,根据规模合理设置出入口数量,尽可能做到人车分流,有效控制外来人的任意穿行,保证住宅组群内部居民的出行安全。

2.3休闲便利的小区设施规划。我国的住宅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注重住宅内配套设施的完善转而开始关心外部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小区规划从满足居民基本生理需求出发,逐渐走向包括绿色、人文在内的综合领域发展。不仅要满足小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也要充分保证配套设施的完整性。设置方便小区住户的商业服务网点,布置邮电、医疗、学校等配套设施,使小区规划更加人性化,为广大居民提供较大的绿地更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从而营造休闲便利的生活小区。

四、结语

和谐环境的小区住宅也得具有自己独有的风格,它不仅反映于住宅建筑的外表,更

重要的表现在小区的内涵,因而要全面、综合地将小区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和住宅的平面布置、建筑造型、立面处理等有机地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生活习俗、传统文脉以及基地的地形、地貌、地物相结合,使小区具有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室内空间规划设计篇(3)

当代社会一个热词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其中在共存人居环境的改进方面,农村的城镇化成为住房演变的一个主流方向,是农村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的意义和内容。然而农村的城镇化并不能将城镇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原封不动地直接运用于农村之上,因为农村和城市存在本质差别。具体而言,我们应在改进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地域文化以及人居环境特点等综合因素,保留农村的主流风格特点。

在空间设计层面,农村住宅室内设计是以住宅建筑的发展为依托,这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方面,农村类似独立住宅的民居建筑从“低标准”发展到“高标准”水平,从几户人家公用厨卫发展到每家每户都有独立厨卫。国家住宅制度的改革、设计理念的逐渐成熟、建筑标准的提高、建筑技术的进步也都在为住宅室内设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促使城市的现金的生活方式和人居环境设计方法也逐步影响了农村建设,使得在农村生活的人民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这也促使了农村住宅设计的变革式发展,新农村是传统农村和现代都市的过渡性产物,应当集合了两种生活方式的优点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不是对传统农村生活的否定,也并非对现代城市的完全接纳融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调研分析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新农村试点已在全国取得了初步成效,几个新农村示范点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中拟对苏州市某镇为例,研究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发展进程。调研地点概况是: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苏省于2005年开展了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将全省现有约25万个自然村庄,逐步撤并为4万多个规划居住点。在此基础上,2006年开展了全省村庄建设整治工作,从规划确定保留的村庄中,选择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200个村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其中省建设厅首批负责组织了其中24个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苏州市该镇即被我们确立为调研主要地点。该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它背山面湖,东边是莫厘峰,西边是太湖,面积0.74平方公里,南宋时渐成村落。明清时名人辈出,如明正德初大学士王鏊的故里即在此村。古村内,寒谷山庄、北箭壶、观音堂等,明清高堂巨宅鳞次栉比,该村落内保存的明清古建筑有三十多幢,面积达上万平方米,是目前江南建筑群体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目前已完成了古村落保护规划,划定了保护控制范围。本次规划的村庄位于古村落南部,是古村落保护的搬迁安置区。规划内容包括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古村保护搬迁安置区的新村规划,以及现状村庄的旧村整治两部分。

关于其中的案例分析如下:

通过项目成员的测绘,我们基本掌握了其中一户型的基本情况,并绘制获得了本户型的一层平面图。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该户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该户居民内部整体功能未能合理分配,功能流线较为杂乱。新农村规划皆为一户一栋一院的独立式小住宅,大体均为二层楼。面积较城镇集合式住宅相比则显得面积更大,空间更加宽敞。但将毛坯房交付给居民使用时,普通人民群众则会面临功能空间划分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业知识指导,室内空间以及院落的使用发生了功能的“复合使用”问题,分区有些不明确,不能达到良好的卫生舒适标准。例如一、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该户院落功能流线设置应增加一些理性管理设置。厨房和餐厅设置在整个独立住宅的南面偏房内,与位于北方的主卧之间存在三到四米的距离,形成了十几平米的空间,这是为主卧的采光留下的楼间距离。但该户人家将该空间作为储物空间,在空间上方搭建了遮雨棚,阻挡了光线,同时在里面堆放了大量不常用的杂乱物品,例如坏掉的藤椅、废旧自行车、板凳、行军床、木板等等,这些都混杂地堆在一起,阻挡左右两边的窗户采光。同时该空间正对整个院落的入口,影响了整个院落的景观效果。二、在整个院落的南面,有一个较大的杂物空间,但它混杂了晾衣间、储物间和杂物间的功能:干柴应与晾衣间形成干湿分区,相互隔离;而且杂物间灰尘较多,可能不利于衣服的晾晒工作。三、该杂物间距离厨房较近,而且除去室内厨房,该户还在室外设置了灶台和洗手池,容易受到杂物间的影响,有时会影响卫生工作。四、该户在院落设计方面,对于院落功能分区与景观相互作用的关注略显不足。该户的院落景观设计较为单

一,并且与周围的杂物堆放在一起,没有很好地起到景观装饰作用。(2)内部空间较大,但未能较好利用规划,可能造成空间内部功能混合糅杂。一般而言,新农村规划的室内空间都较为宽敞,例如一般作为起居室的堂屋,是一户人家的门面,面积较大,层高较高,但我们看到,这户人家并未将空间较好利用。例如,正对房间大门的是条案和八仙桌,正上方的墙壁上挂有对联和山水画,这应是房间原本的陈设。但周围则散落着一些方凳和长条凳,靠在墙边的儿童自行车以及竹椅。靠近门口则另设有一张方桌,周围还有几把藤椅。在房间的左侧,因为天气炎热,这户人家的主人在地上铺上了凉席方便家人乘凉。我们不难看出,这间堂屋充当了起居室、餐厅、活动室以及暂时储藏的功能,而且舒适度和美观程度还应再提高。(3)内部家具陈设以及装饰方面应得到更多重视。该村作为我们的调研主要基地,代表了新旧文化融合的农村地方性建筑。里面的民居建筑有新建的也有保留修复的,里面的居住人群也基本为原始村落的主要居民。这就使室内家具陈设装饰与建筑外立面风格略显违和。例如我们调研的这户农家,从外面看上去,房屋属于翻新建筑,从建筑材料的选择、瓷砖镶嵌等方面来看都与现存的古建筑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功能需求以及家庭内部需求,家内的装饰陈设显然与建筑装饰缺少些许呼应。如门口的遮光帘,被放置在室外,在冬天及大风天气使用起来会有些不方便,而室内则没有适合安装遮光帘的位置,因此帘子被安置在室外;室内的条案和八仙桌以及后加进去的藤椅、方凳搭配起来略显单调;地面红色瓷砖同室外台阶衔接等方面,细节设计还需更多考虑。(4)在新农村改建方面,旧建筑保护同新建筑现代特点的融合方面需要深层次的发展。

该村的新农村示范点是具有典型性的示范村,它不是将所有农村住户的居住用房统一改造,而是包括古村保护搬迁安置区的新村规划,以及现状村庄的旧村整治两部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新农村整齐划一的规划式住宅,也走访了未改建的、仍保留古民居的住宅。但是我们发现,距离较近的两种住宅风格迥异,易形成视觉反差;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村有翻新的住户用房,其建筑外立面与内部装饰风格设置上有些差异。

设计理念及改造原则及院落改进方案

(1)整合空间,合理利用。通过重新分配功能,将相同、相似功能的空间整合分布,对流线进行重新规划,使得流线简单明了,功能区分更加分明。

(2)完善功能,合理设计。在整体功能流线确定之后,针对细部完善功能划分,将内部空间开发出更合理的用途。

(3)尊重原设计,保留原有功能,并保证原有使用面积不减少。

在空间方面,针对储藏空间,我们将所有的储藏空间集合在一起,并分为常用于不常用两部分。这样室外的试用频率较高的物品例如自行车等等便可收纳在这个空间内,而一些不常用或分季节使用的物品例如干柴、废旧木板、藤椅等等。为不常用的储藏室设置围挡,这样保证了室外的视觉景观良好。在主卧同餐厅之间间隔的部分空间,我们建议做成一个半遮挡的公共空间,并作为茶座类的休息空间使用,同时将室外晾衣间设置在内墙附近,这样有利于主卧的采光需求,同时建议在灰空间入口处种植一些藤蔓类植物,攀爬在灰空间上空,既可遮挡休息空间的阳光,又有利于空间散热,同时不会阻挡室内采光。在厨房设计方面,我们建议将所有厨房用具都设置在室内使用,因为冬天如果仍在外面使用,天气较冷,不适宜在室外做饭使用。室内应做好通风设备,增设排风扇。这样使得烹饪就餐区域同室外的活动储存区域隔绝开,更加卫生健康。在流线方面,建议将储存空间放置在距离卧室起居室稍远的地方,该户人家仍使用木柴,因而有火灾危险,应尽量远离人居活动的主要空间,因而放置在院子的东南角。同时距离厨房较近,便于生火使用。景观设计方面,建议室外加大发挥院子的作用:种植果树或水果蔬菜,可以形成景观,形成天然的景观屏障,隐藏位于院子南部额储藏空间,夏天可以在树下背阴乘凉,秋天收获果实;在休息区的两边种植藤蔓类植物,与院落中的植物形成呼应;入口空间摆放一些盆栽植物,进入院落即看到植物,经过门口的小空间进入主要院落空间后有豁然开朗的视觉效果。内部功能空间部分,因为室内空间要保留的特点便是流动性,我们可以结合使用者的喜好、生活习惯等因素灵活运用。例如通过地坪的升高降低、通过精巧处理的吊顶或者利用隔断、植物等,这些手段都可以用于划分室内物理以及心理空间,使得空间的视觉层次更加丰富。在家居陈设方面,我们不仅应看到家居其本身的使用功能,同时还应利用它们的装饰空间功能。一组富有整体性的家居设计组合可以强化室内空间的装饰特色,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特点。当然,在改进家居设计过程中,我们应保证家具的多元化和整体化,我们建议将室内多种风格家居选择一种或几种保留下来,针对保存家居风格进行其他家居的改造。例如准备采用现代中式家居风格,我们可以保留该户内的条案和八仙桌,以及墙上的对联和山水风景,同时也可以搭配现代古典的立柜和其他小配饰作为其他功能的家居。但不论怎样选择,都应保证整个设计比例协调、尺度合理、气氛融洽,从而营造出家居温馨的感觉。

了解了中国部分新农村建设规划案例我们发现,人们的住房在格局、面积和功能分配上有较多相似的地方,因而这样难免有些忽视某些住户的个人需求:有的人家人口数目较多,需要较多的室内房间;有的人家因为工作需要,需要大量的储存空间等等。因此,我们认为,民意调查在新农村建设是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走访农村当地居民,询问各家各户的住房需求。正如某些地区的灾后重建活动一样,重建活动开始前要先询问当地居民的需求和意向,根据每个人的需求进行住宅的重建工作。同样,在中国新农村规划的时候,应该兼顾每户人家的功能需求,细致到个体各户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新农村的住宅发挥出更大的用途。同时,我们提出了各家各户改造整合的新理念,便是以“模”易样。我们将每个居民家的建筑功能分为几个部分:起居室、卧室、卫生间、厨房、餐厅、储藏空间等等。而我们就是将这些功能模块化,将模块化结构住宅同人们的需求相结合,拼接组合成人们最需要的组合方式。

这个想法来源于谷歌模块化手机Ara的设计理念。根据谷歌的介绍,Ara手机最为重要的组件是由谷歌自行设计的包括通讯模块和备用电池在内的铝制手机骨架,而包括屏幕、处理器和电池在内的零部件都将能以模块形式接入,最终组成一部完整的手机。从理论上讲,Project Ara可以让人们在未来无需再购买全新的手机,只需更换不同的零件模块即可完成硬件升级,这将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Project Ara团队之所以要创造一个这样的模型,是为了研究各种潜在的零售体验,帮助人们完全按照自己的需求来组装手机。

同样,我们也是希望在新农村规划中提出模块化建筑这一理念,以“模块”改变和替换原来的建筑外观。我们在最初设定整个建筑模块的总数量,通过各家各户的需求进行拼接,统一在同一个面积之内的庭院中。这样每户人家只是在内部功能上有不同,但从整体城市规划的角度考虑,整个新农村的居民建筑风格仍是统一的。但这样组合可能更适合新农村人民的需求,功能安排更加合理,从根源处获得了人民的认同,体现了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结语

新农村是对旧农村人居环境的改进和发展,而设计于其中则是起到升华和点缀的作用。真正优秀的设计要考虑人民的最根本需求,满足不同类型的人们的居住水平。对于新农村室内及院落设计来说,并不是要讲求繁复夸张的家具,浓重的色彩和复杂的装饰,也不是讲求园林一般的院落设计,而是在普通的设计中寻求生活的便利,在新农村改造的进程中获益匪浅,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居环境水平。总之,室内设计是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空间设计,“优秀的居住空间设计,应该充分地捕捉生活的实况和空间应有的方法,把他们有机地集合起来。也就是说,是设计空间,更要设计生活。”

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编号:5731556713

项目名称:苏州东山镇居住环境调研及改造设计研究

室内空间规划设计篇(4)

关键词:校园规划,学校建筑,设计,理念,策略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trategy of invigorating our country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d, the government increased the campus construction of the invest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school building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This article from the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idea of school building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the school building space type and design strategy for campus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the campus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with the school building design to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campus planning, and school buildings, design, concep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G4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理念

1.整体设计理念

整体设计理念将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视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将校园建设中的各个要素归纳成统一的整体进行研究,体现了一种规划、建筑及景观之间整体性的设计思路。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创作理念上坚持系统的整体性。以系统化的整体观进行创作设计,在校园的园林和建筑设计方面充分应用系统化的理念,采用多层次的绿化和建筑体系构建系统化的校园环境。第二,在建设过程中为保证建筑之间的多样性引入整体设计理念,并制定相关的设计准则。如设计校园建筑空间时,为保证各个空间的整体性及人在各建筑活动上的连续性,会侧重于使用者在各个空间的活动行为以及所体验到的空间氛围。

2.绿色设计理念

绿色设计理念是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强调构建生态优先的校园环境,在建设校园环境的同时,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绿色设计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具体体现以下方面:第一,强调建筑外部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注重保护和发展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第二,在学校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及能源的节约合理利用,以求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第三,注重健康舒适的内部环境。学校建筑内部环境应保持空气清新,畅通,温湿度适宜,让学习者感到舒适、轻松。

3.动态设计理念

动态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第一,校园规划设计所形成的校园规划结构是一个富有弹性生长的结构,能够满足于校园空间的未来发展需求;第二,校园的建设发展有着自身独有的发展规划及发展机制,能够为未来的学校发展提供可控性依据。但是,从目前的校园建设来看,大多数以“校园总体结构”为发展模式,因此,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如何利用其有利条件,创造充满生机活动的校园空间形态,需要适时引入动态规划与弹性生长的设计理念。

二、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的设计策略

1. 学校建筑功能的空间类型及设计

(1)教师办公、学习、研究空间的设计

教师办公、学习、研究空间主要指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会议室、教师阅览室、教学交流活动室、教学成果展示室等。在过去的学校建筑设计中往往容易将教师办公、学习、研究空间的设计忽略不计。教师只有掌握好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必须拥有足够的研究学习空间。在设计这些空间时,既要确保这些空间的独立性,又要确保这些空间与学生活动空间的联系性。同时还应将“人”这一重要因素充分考虑到。学校建筑空间是人的活动空间,不管是在空间形态,色彩,还是空间质量、尺度都应将使用者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行为方式充分考虑在内,为使用者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乐园。

(2)各种教学活动空间的设计

教学活动空间主要包括普通教室、语音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及体育场所等,这些教学活动空间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吸取知识所不可缺少的特定空间。因此,在设计这类空间时需要根据各特定空间的功能需求及特性,在空间质感、尺度、形态上进行深入地分析。在空间质感上应将空间的通风、采光、日照等要求考虑进去,如语音教室的环境是否安静,是否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在空间尺度上应将将使用对象的生理特点考虑进去,以求空间的合理布置。

(3)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设计

自主学习空间是指学生自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一种外部环境,通过这种外部环境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一种积极性、独立性及自觉性。自主学习空间强调空间的多元性、开放性及可变异性。主要包括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各种兴趣活动室等。当学生所处的学习空间处于一种和谐、友好、宽松的氛围时,学生的思维不易受到束缚,交流、探索、求知欲望强烈。因此,在设计这些空间时需注重空间的灵活多变性,空间形式应突破传统的房盒子呆板造型,以开放性、多元性为基调,使学生在这一空间中能够产生自由而不压抑的心理感应。

(4)娱乐设施、活动空间的设计

校园中的娱乐设施,活动空间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社交能力的重要场所,不仅能使学生积累足够的生活经验,社交知识,还能够使学生紧张压抑的心理情绪得到放松,有利于学生心灵、品格、情操的培养。因此在校园规划中,娱乐活动的场地需要详细规划,除了必备的运动场地,如足球场,篮球场,游泳室等,还因规划娱乐场地,如,演出厅、影视厅等等。可以利用建筑空间构件或空间布局形态的多样性、围合性、不确定性及空间的错落变化所创造的带有趣味性的外界空间,如利用挖空的片墙、构架等构件组成的户外空间,让学生在这些空间自由穿梭,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2. 校园环境设计

室内空间规划设计篇(5)

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形式美法则是需要把握的重点内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通用性特征。展示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对形式美法则的灵活应用,能够使这一法则在展示设计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从而突出室内空间设计与陈设的整体效果,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本文在对该问题分析过程中,侧重于空间与陈列问题,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

形式美法则;室内展示设计;空间;陈列

基金项目:

本文系武汉纺织大学校基金项目“服装展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43031)成果。

前言:

在进行室内展示设计过程中,空间与陈列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整体设计的格局。作为一名专业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形式美法则在室内展示设计中空间与陈列的关系,能够合理地对问题进行处理,将文化艺术底蕴和审美品位在设计中进行有效体现,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形式美法则在应用时,需要考虑到从整体着手,能够对空间与陈列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兼顾,这样一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设计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艺术和舒适的追求变得更加迫切,形式美法则下的室内空间设计与陈列,注重带给人较好的视觉感观享受,提升空间设计效果和水平。同时,设计过程中,形式美法则注重提升创造力,强化审美感受力。

一、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室内展示设计中空间规划问题

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室内展示设计,要注重整体设计的艺术化特征,将一些鲜活的元素融入到人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在设计中,突出“美”这一理念。形式美法则应用于室内展示设计中空间规划时,体现出了变化统一、对称均衡、比例尺度三个方面内容。在设计时,还要注重把握整体规划的流动性、空间的暗示和引导、空间有效分割比例等内容,这样一来,在室内空间设计与陈设时,才能够突出设计效果。

(一)形式美法则的变化统一与空间规划的暗示引导。

形式美法则的变化是指制造差异,使设计更具丰富性,能够以多样化的手段,突出整体美感[1]。统一则是对矛盾进行弱化和调和,将不同性质的物体进行并置,降低其在整体环境中的对立感,让人感觉到物体摆放和陈设的和谐统一。在室内展示设计中空间规划问题上,形式美法则的变化统一与空间规划的暗示引导具有较大的关联性。例如在空间规划时,需要考虑到物体的摆放,并在摆放时,位置以及格局会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例如弯曲的墙面暗示着另一个空间的存在;天花板的图案设置,能够对人流方向进行暗示;墙面的色彩、材质、商品的摆放位置,可以增强视觉效果,带给人较好的心理感受。

(二)形式美法则的对称均衡与空间规划的流动性。

形式美法则本身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这样一来,其在应用过程中,就不可缺少“对称均衡”的特征[2]。形式美法则的对称均衡在空间规划设计中应用,突出了“对称”和“均衡”的特征,所谓的对称,主要是指画面中心线的左右对称,在进行空间布局时,要保证左右的对称。空间规划中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对形式美法则的对称均衡进行了把握,同时,又兼具引导性和创意性,能够对空间大小、材质、色彩进行合理地调控。形式美法则的对称均衡应用于空间规划过程中,可以通过结构体的虚实、凹凸以及曲线变化来实现,在体现对称均衡时,又要注重自然过渡,避免生硬化。在进行室内空间规划设计时,体现出对称均衡的同时,也注重于空间规划的流动性,避免了生硬,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这种设计方式,带给人较好的审美感官享受。

(三)形式美法则的比例尺度与空间分割。

在空间展示设计过程中,如何把握空间的比例以及各个部分设计的尺度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效果。这样一来,在进行展示空间设计时,往往会根据一定的比例尺大小,对空间进行合理规划,提升审美感受。空间规划过程中,空间分割,也遵循了这一原则。在空间分割过程中,可以应用隔断进行。隔断又分为实体和虚体两个部分,实体和虚体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对空间的一种有效分割方式,但是虚体隔断在分割时,不会影响视线。实体分割时,则是对视线的阻挡,将空间分为若干个部分。在进行空间分割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合理的比例尺度,保证空间分割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又不会对审美造成太大的影响。深圳一家音乐厅的天窗分割方式,这种分割模式,对整体空间的影响较小,但却起到了空间分割作用,让人在室内空间中,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同时,在进行分割过程中,采取了虚体分割的方式,对人们的视线影响极小。

二、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室内展示陈列设计分析

(一)基于形式美法则的静态陈列。

一般来说,在进行商品陈列过程中,陈列的区位主要有地面陈列、柱面陈列、壁面陈列、架上陈列、空间陈列、置放陈列、壁贴陈列等几种形式。这几种陈列形式在商品室内展示陈列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设计,以突出效果。在进行陈列设计时,基于形式美法则的陈列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体积、面积造型的不同特点,并能够根据比例设计原理,获取较好的视觉效果。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对参观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并能够对空间展示的形态特征进行把握,这是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1)地面陈设:通过利用钢架橱柜或是利用模特架、道具支架等,对产品进行陈列。这种陈列方式,能够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地应用,保证展示过程中,将重要信息进行传递。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地面陈设,要注重陈设的比例尺度,并能够从整体角度把握陈设的艺术性和实用性。(2)柱面陈列:该陈列主要应用了柱面进行壁贴,对商品进行展示;(3)壁面陈列:在进行壁面陈列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突出壁面陈列的效果,我们可以辅助灯光,这样一来,可以在展示陈列设计时,带来较大的视觉冲击效果。(4)架上陈设:在商品展示设计过程中,架上陈设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陈列方式,主要通过利用支架,将商品、灯饰、广告物等进行展示,对顾客进行有效地引导,并能够对整体展示空间进行装饰,突出较好的审美效果;(5)空间陈设:空间陈设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悬挂商品,对整体展示空间进行装点,能够给顾客一种较强的动感和轻,使顾客在浏览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愉悦的心态;(6)置放陈列:将产品摆放在地名、床面上,进行陈列,将产品的造型和质地展现在顾客面前。关于置放陈列。(7)壁贴陈列:这种陈列方式主要是指对一些带有花纹的产品进行展示,例如一些印刷品、桌布、体育用品等,这些商品多采用壁贴陈列的方式。总之,基于形态美法则的静态陈列设计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情况,满足商品展示需求的同时,能够给顾客带来较大的审美感官,以视觉冲击力,影响顾客的眼球。

(二)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动态陈列。

动态陈列模式在当下商品展示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这种陈列设计方式,能够对产品本身的性质进行突出,并且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产品特色。形式美法则在当下展示空间陈列设计中应用时,通过对点、线、面、色、光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加生动地突出展示特色,这种设计,多以博物馆、展览馆应用较多。在陈设设计过程中,综合应用了形式美法则,并对高新技术以及现代展示手段进行结合,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特征。在动态展示陈设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静态展示更加动态化,能够给顾客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动态陈列设计,注重对环境以及气氛的渲染,并结合技术手段,以生动的方式,将产品展现在顾客面前。通过对产品信息进行动态展示,可以让顾客更好地对产品进行了解。同时,这种展示方式,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顾客,勾起顾客的好奇心,具有较好的展示效果。动态陈列设计过程中,关键在于产品的动态展示,在突出产品本身特性的同时,又能够恰如其分地对其功能进行展示,是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的一种突出特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室内展示设计中空间与陈列,直接影响到了展示的最终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设计与技术不断地实现了结合,并且突出了设计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特征。在进行室内展示设计空间与陈列问题研究时,我们要注重把握形式美法则的本质,突出展示设计的关键效果,能够带给顾客更好地审美感观体验,综合应用形式美法则的相关内容,保证设计符合实际发展需要。对此,在日后的展示设计中,要注重正确处理空间与陈列的关系,把握布局的关键,突出设计主题。

作者:周卉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室内空间规划设计篇(6)

关键词:室内设计;空间分割;

Abstract: interior design is to the internal space of the building to carry on the design. Interior design as independent comprehensive course, in the early '1960 s to form in the world scope began to reproduce interior design concep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modern interior design space research, the paper analyses the interior space of the usefulness and divided into action, and in the way of the need for attention to key into the details, and the illustrated.

Keywords: interior design; Space division;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室内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满足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需要的空间环境。现代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隔的方式“设计”是处理人的生理,心理与环境关系的问题。室内空间设计是反映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是生活创造的舞台。

1、现代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隔的方式

“设计” 是处理人的生理、心理与环境关系的问题。室内空间设计是反映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是生活创造的舞台。人的本质趋向于有选择地对待现实,并按照自己的思想、愿望来加以改造和调整。现实空间环境总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对室内空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就是运用艺术和技术的手段,依据人们生理和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它是为了人们室内生活的需要而去创造、组织理想生活时空的室内科技设计。室内空间的分隔可以按照功能需求作种种处理,随着应用物质的多样化、立体的、平面的、相互穿插的、上下交叉的,加上采光、照明的光影、明暗、虚实、陈设的简繁及空间曲折、大小、高低和艺术造型等种种手法,都能产生形态繁多的空间分隔。

1.1封闭式分隔采用封闭式分隔的目的,是为了对声音、视线、温度等进行隔离,形成独立的空间。这样相邻空间之间互不干扰,具有较好的私密性,但是流动性较差。一般利用现有的承重墙或现有的轻质隔墙隔离。多用于卡拉 ok包厢、餐厅包厢及居住性建筑。

1.2半开放式分隔空间以隔屏,透空式的高柜、矮柜、不到顶的矮墙或透空式的墙面来分隔空间,其视线可相互透视,强调与相邻空间之间的连续性与流动性。

1.3象征式分隔空间以建筑物的梁柱、材质、色彩、绿化植物或地坪的高低差等来区分两间。其空间的分隔性不明确、视线上没有有形物的阻隔,但透过象征性的区隔,在心理层面上仍是区隔的两个空间。

1.4弹性分隔有时两个空间之间的分隔方式居于开放式隔间或半开放式隔间之间,但在有特定目的时可利用暗拉门、拉门、活动帘、叠拉帘等方式分隔两空间。例如卧室兼起居或儿童游戏空间,当有访客时将卧室门关闭,可成为一个独立而又具有隐私性的空间。

1.5局部分隔采用局部分隔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视线上的相互干扰,对于声音、温度等设有分隔。局部分隔的方法是利用高于视线的屏风、家俱或隔断等。这种分隔的强弱因分隔体的大小、形状、材质等方面的不同而已。局部划分的形势有四种,即一字形垂直划分、 L形垂直划分、U形垂直划分、平行垂直面划分等,局部分隔多用于大空间内划分小空间的情况。

1.6列柱分隔柱子的设置是出于结构的需要,但有时也用柱子来分隔空间,丰富空间的层次与变化。柱距愈近,柱身越细,分隔感越强。在大空间中设置列柱,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设置单排列柱,把空间一分为二;一种是设置双排列柱,将空间一分为三。一般是使列柱偏于一侧,使主体空间更加突出,而且有利于功能的实现,设置双列柱时,会出现三种可能,一种是将空间分成三部分,而是会使边跨大而中跨小,三是边跨小而中跨大。其中第三种方法是普遍采用的,它可以使主次分明,空间完整性较好。

1.7利用基面或顶面的高差变化分隔利用高差变化分隔空间的形式限定性较弱,只靠部分形体的变化来给人以启示、联想划定空间。空间的形状装饰简单,却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空间感。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室内地面局部提高;二是将室内地面局部降低。两种方法在限定空间的效果上相同,但前者在效果上具有发散的弱点,一般不适合于内聚性的活动空间,在居室内较少使用。后者内聚性较好,但在一般空间内不允许局部过多降低,较少采用。顶面高度的变化方式较多,可以使整个空间的高度增高或降低,也可以是在同一空间内通过看台、排台、悬板等方式将空间划分为上下两个空间层次,既可扩大实际空间领域,又丰富了室内空间的造型效果。多用于公共空间环境。

1.8利用建筑小品、灯具、软隔断分隔通过喷泉、水池、花架等建筑小品对室内空间划分,不但保持了大空间的特性,而且这种方式既能活跃气氛,又能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利用灯具对空间进行划分,通过挂吊式灯具或其他灯具的适当排列并布置相应的光照。所谓的软隔断就是为珠帘及特制的折叠连接帘,多用于住宅类、水面、工作室等起居室之间的分隔。

2、 现代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隔的新趋势

现代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隔有了一些新的趋势。美国住宅的内部设计正反映了这种室内设计的新趋势,考虑了空间的流动感和视线的赏心悦目。当代的美国设计师已经不再像国内这样,按以前传统的方式来分隔空间,而以功能区为标准将室内空间划分为五个区。以“区”来重新定义空间类型,功能规划更为细腻,为全新生活方式提供完美的空间与室内外动线支持,充分满足个性与生活品质的追求。大致可分五大功能区,礼仪区:入口、起居室、餐室;交往区:早餐室、厨房、家庭室;私密区:主卧、卫生间、次卧、书房;功能区:洗衣间、储藏室、车库、地下室、阁楼;室外区:沿街立面、前院、后院、平台、硬地。

五大功能区的划分使室内设计科学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对空间利用的规律,满足了主人饮食起居、交流礼仪等各方面的家庭生活需要,是对建筑设计非常有价值的革新,是最值得倡导的一点。在五大功能区的设计中设计师又特别注重礼仪和私密空间的营造,体现了现代人更高层次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是对人性更深刻的体贴。国内不少人到美国后发现其实有些美国住宅的面积并不很大,但住在里边生活很方便、很舒服,感觉特别流畅,功能分区的合理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室内空间的设计呈现千姿百态,眼花缭乱的态势。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更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当今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使人们日益感到现代审美价值观念难以适应资源日益枯竭的高科技社会,新技术和新问题促使设计师努力探索用来表达时代需求和解决问题新方法和新形式。各种设计风格、流派、样式所形成的多元化局面也落到了实处并提供了自由竞争的可能性和良好的育人环境。随之,将给我们带来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的真正繁荣。

3结语

室内空间的设计千姿百态,眼花缭乱。室内空间设计的价值是永恒的,它需要我们在艺术设计和实践中更好的为人类服务。相信在21世纪的未来人类生活方式中,室内设计将继续尊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人类更多关爱。

参考文献:

室内空间规划设计篇(7)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形态;中水系统;空间环境;园林绿化

1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系统

1.1能源系统

能源系统包括新能源利用和节省能耗两方面。进入住宅小区的能源在一般情况下有:电、燃气、煤。对这些常规能源要进行分析优化,以便从系统上采取优化方案,避免多条动力管道入户。对于汉中来说,在保证电、天燃气供应的同时,应鼓励采取新能源和绿色能源,如太阳能和其它再生能源。

1.2水环境系统

对住宅小区的水系统,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在室外系统中要设立将杂排水、雨水等处理后重复利用的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汉中是“西北小江南”,城区内江、河、沟(渠)纵横,小区景观用水系统要充分结合城市自然水系进行专门设计,形成有机统一的城市水系。小区的供水设施宜采用节水节能型,要强制淘汰耗水型室内用水器具,推广节水型器具。

1.3气环境系统

住宅小区的气环境系统包括室外和室内两个方面。室外空气质量要求达到二级标准,居室内达到自然通风,卫生间具备通风换气设施,厨房设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达到居室内的空气质量标准,保证居民的卫生和健康。

1.4声环境系统

住宅小区的声环境系统包括室内、室外和对小区以外噪音的阻隔措施。室外声环境系统设计应满足:日间噪声小于50dB、夜间小于40dB。建筑设计中要求用隔音降噪措施,使室内声环境满足,日间噪声小于35dB、夜间小于30dB。对于小区周边产生的噪音,如果影响了小区的声环境,则应采取降噪措施,如设防护带、隔离噪声源、住宅设中空玻璃等。

1.5光环境系统

住宅小区的光环境一般着重强调满足日照要求,室内要尽量采用自然光。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居住区内防止光污染,如强光广告、玻璃幕墙等。在室外公共场地采用节能灯具,提倡由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

1.6热环境系统

住宅小区的热环境要满足居民的热舒适度要求、建筑节能要求以及环保要求等。对住宅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保温隔热提出要求,以保证室内热环境舒适性要求。冬季供暖室内适宜温度:16℃~18℃;夏季空调室内适宜温度:26℃~28℃,住宅的供暖、空调应采用清洁能源,并因地制宜采用地热等新能源和绿色能源。

1.7绿色建筑材料系统

在建筑绿色生态住宅中,一定要提倡使用3 R材料(即可重复利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一定要选用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有益人体健康的材料,宜采用取得国家环保标志的材料。

2 规划形态

规划形态是小区规划设计创作的具体表现,必须以人为本,符合居民生活习惯、行为轨迹和管理制度的规律性、方便性和艺术性。多年来的小区规划设计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以小区一组团两级结构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由于组团规划均匀,管理合理与方便,很多小区规划形态常以小区道路将用地均衡划分,组成多个组团,几个组团围合成一个公共绿地,被称作“中心型”。然而,由于小区管理走向现代化与科学化,小区内社区活动、安全保卫、环境卫生、设施维修、绿化管理等业务已远非过去的管理机构所能承担。管理模式的转变也直接影响小区的规划结构,小区基本组成单元趋向于如何能更好地组织和丰富居民的邻里交往和生活活动内容。除了原有的组团形式以外,还出现了院落式、街坊式的邻里空间,它们尺度宜人,内静外动,使人感受到亲切祥和的氛围,因而将组团半公共空间引向了小型化、私密化。应适当扩大住宅间距,最少也要保证1.1~1.2H(H为建筑高度),争取1.3~1.5H,结合绿地布置,形成多种形态的居民交往、老人休闲和儿童游乐的小区单位。

3 小区风格的塑造

3.1因地制宜的布局

小区的建筑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规划设计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堵填,逢树就砍,致使青山绿水不断遭到破坏的行为。应善于把握历史、地形、地貌和地物作为创作的依据,反映出小区的特色。汉中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进行旧城区改造时要特别慎重对待基地上的古树名木,不宜随便将其移栽,要将其保护并与规划的空间有机地组织,就能反映空间环境的文化历史底蕴。

3.2传统文脉的延续

小区是构成城市的细胞,应充分体现城市的建筑文化传统、居住环境文脉、城市景观环境等要素。充实小区的文化内涵,营造多种主题的小区,诸如绿色环保型、健身康乐型、山水园林型等,同时要求规划从整体到局部以至细节都贯穿同一个主题。如江南城市可采用低层建筑布置,粉墙黛瓦以及传统造园手法,体现出江南水乡的古朴、清新、淡雅的特色。

3.3建筑形象的创作

小区风格主要由大量性的住宅风格形成,而住宅风格是由其形象决定。建筑形象是反映建筑内容的建筑空间艺术形象和建筑外形构图。它首先反映建筑物的性格,反映小区的风格,它是建筑形式与内容两者密切联系的结果。其次是反映内部空间之间,内部与外部空间组合的情况,以及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与质感,光影和装饰处理等;第三是反映不同技术条件、不同自然条件以及不同的民族特点等;第四是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候、地形、道路及绿化等。

3.4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小区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树立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它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自然,回归自然,人、社会、自然和谐,生态综合平衡,生生不息的可持续发展。要敢于改革和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美好、科学、卫生的生活环境,造福于后代。

3.5小区风格是由社会生活形态发展变化的环境决定

小区的步行、休憩、社交等公共活动空间,如景观步道、健康步道、商业休闲步行街等特色步行系统,将成为人们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如老年人休息场所、儿童游乐场所、公共活动场所等,应便于邻里居民相互来往、交流,培养互爱、互助、互让、互勉的精神。

4 小区规划设计中的空间环境

4.1协调中创造特色

将人工环境融于自然,融于周边环境,融于地域文化,并在融溶的协调中,利用地理自然环境和地方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创造小区的特色,使小区具有特殊的文化品位,给人以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4.2整体中突出中心

从空间的领域关系来看,由私有空间到共享空间,中间的过渡空间可有不同层次设置,有半私有空间或半公有空间,也有两者兼具者,各层次特有的功能、内容、尺度无声地规范着人们的行为,给予人们领域感和安全感。

4.3连续中沟通交往

连续的空间使人的活动连续,使社区具有一种扩大了的家庭形象,先进的物业管理增强了社区相对的独立性和社会维护能力,整个小区则可减少封闭的围合与分隔,以利于外部活动场地和空间的拓展与连续,使各类公共活动场地与设施的主动式交往空间和路径、回廊、过道等被动式交往空间连接一气,以使主动和被动交往行为交织起来,利于扩大居民的接触和交往。

4.4配套完善的设施

环境设计的内容包括喷泉、雕塑、游泳池、小品、体育运动场所、娱乐场所、休闲场所等。但由于多种因素,目前的小区环境艺术设计出现了误区:一是缺少人与环境交流的空间;二是人文意识缺少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过份崇拜欧化洋风,设计理念缺少人文和谐意识。

4.5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满足有关日照、通风、朝向、防火、防灾等要求,保证居住环境基本卫生健康。对地区的风向、水文地质、地形等环境条件应作充分了解,对不利的环境因素要作防护隔离,对有利因素可作疏导利用。

5 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园林绿化

5.1环境是小区园林绿化建设的主旋律

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是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对商品住宅的销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许多开发商在住宅建筑尚未完工,甚至是刚开工时,就进行园林绿化的建设,为客户展示真实的环境景观,以达到促进销售之目的。

5.2合理规划和利用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区绿地率

首先是利用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结合小区规划布局,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其次是绿化除和各种活动场地结合,还要与住宅建筑空间、公共建筑环境结合,合理搭配和运用园林建筑小品、水景、园林植物、园路和铺装等诸要素,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等的连接,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营造生态型居住环境和高尚的人文景观。再次是植物品种选择应考虑植物生态,适应地方气候土壤条件,反映地方特色;住宅庭院注意种植冬可透光、夏可遮阳、无毒无臭、防虫、耐阴、吸尘、防火的植物品种的配植。

5.3景观设计师参与住宅小区的总体规划

规划设计因素受到高度重视,成为住宅区销售的强有力支持。各房地产开发商都不惜重金,邀请国内外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参与小区的总体规划,而不是在布局、结构完成之后,再进行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景观规划的早期介人,可以保证小区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等资源,保证小区园林绿化与建筑和谐统一,使小区的园林绿化体现社区文化的氛围。

5.4水景设计得到广泛应用

水是流动的生命,是小区园林景观的灵气所在,容易成为视觉的中心。住宅小区应合理地利用飞瀑、绿池、流泉、水梯、叠水、喷泉、水池、水雾、水幕墙等形式,为静谧的家居生活带来清纯的水的活力。小区中设置浅水游泳池,不仅可以健身消闲,更使环境增色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