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笔记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笔记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22 16:03:1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笔记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笔记篇(1)

关键词:有道云笔记;网络自主学习;知识管理

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了学习的“四大支柱”,分别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即学习者应该有意识地去学习,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以及学习需要具备的方式方法。心理学家赫伯特・杰乔也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自主学习的人。”自主学习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欢迎和青睐,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快捷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点,但是,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学习者更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有效的信息,积极主动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即学会自主学习。因此,本文提出借助有道云笔记创建的学习环境,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将个人信息及时共享成为集体资源,从而使传统的E-learning学习方式更加完善。

知识管理概述

个人知识管理概念最早是美国的P. A. Dorsey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是一套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1]个人知识管理是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帮助个人有效地管理飞速增长的信息,是把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且将成为个人知识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框架,它为那些零散的、随机的信息转换成可系统利用的和可扩展的个人知识提供了一种策略。[2]

学习者的个人知识管理可以理解为学习者针对学习目标进行知识获取与存储、知识共享与开发、知识利用与评价的过程。目前,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呈现数级增长的态势,为我们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信息超载。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效率,个人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有道云笔记的应运而生,为我们的知识管理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

网络自主学习的概述与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早已经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发现知识的过程。庞维国教授认为,自主学习强调个体独立、主动、自觉和自我负责的学习,强调对学习的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文献研究表明,有些学者将网络自主学习理解为一种学习能力,荷兰学者Monique Boekaerts认为,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3],美国的Christopher A. Wolters博士把网络自主学习看作是21世纪的核心能力。[4]自主学习在学习者的网络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学习者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存在着知识结构化、知识存储和知识共享三大主要障碍。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方式,轻而易举地获取信息,除非具有一定的意识去回避,大部分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信息的影响,成为信息的动物。学习者一旦在信息流中迷失,没有将高质量的信息收集并记录下来,没有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感受及时地记录下来,可能会浪费光阴、手忙脚乱,也不利于知识结构化,即将隐性化的知识显性化。通常情况下,学习者采用纸质的记录方式来保存信息,但这种方法不但浪费能源还容易丢失数据,更提不上同步化的知识存储了。新时代更加推崇学习者之间的探讨与协作,建立一个交流与共享的平台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与他人的沟通来激励自己、激发灵感、反思自我等。近年来,数字化笔记本工具应运而起,其中,有道云笔记的应用可以实现学习者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管理,完善了E-learning的学习形式。

有道云笔记在学习者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有道云笔记作为数字化笔记本工具之一,是一个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合作方式具有深远影响的笔记软件。它是专为国人量身制作的App,不仅能够随时记录工作、生活,还可以将某些重要的东西备份至有道提供的免费云上,随时存取方便至极[5],避免了大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回忆遗忘了的事情,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学习、工作的效率。

目前,有道云笔记支持大部分主流平台系统,包括Android、Windows、iPhone、iPad、iPod、Mac等,同时,有道云笔记还支持Web版和网页版,只要是可以上网的设备即可在浏览器中进行操作。它为使用者提供一站式信息管理,帮助用户告别数据线,消除了文件传输的烦恼,一个设备上记录,在多个终端都可以查看,还支持远程注销和删除数据。只需要注册,就可以免费拥有2GB云存储空间,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获取更大的存储空间。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有道云笔记软件来记录个人计划、自身感受和自我评价,从而有效控制使用者的行为,达到既定的目的。

1.有道云笔记完善了网络学习的学习形式

针对学习者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三大主要障碍,有道云笔记在个人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因为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将记录的内容上传到云上,在装有有道云笔记软件的设备(手机、平板、电脑)上看到所有数据;记录的方式可以采用照片、手写、语音等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文字笔记,使用者不仅可以查看和共享笔记内容,还可以对其内容进行修改,从而优化和创新自己的信息,该软件只同步修改的部分,使同步的速度更快、更省流量;为了提高用户的效率,可以为个人计划添加“待办”提醒,在一个设备上添加提醒,所有的平台都会给予提示,使得使用者待办任务的内容和进度一目了然。由此,有道云笔记为学习者网络自主学习实现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媒体技术环境,有利于学习者对信息进行存储和共享,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知识库,从而有效地对学习者的知识进行管理。

2.有道云笔记在学习者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有道云笔记应用于制定学习者的个人计划

学习者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流和资源,如果没有较强的意志力,很难集中注意力、抵制诱惑、克服困难,也会进而影响网络自主学习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因此,学习者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进行规划,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个任务。用户可以通过有道云笔记来对自身的活动进行计划,用户注册登录后,可以新建一个“个人计划”笔记本,用待办事项将自己的计划罗列出来,若完成了某项任务,可以在前边标记上“√”,以便提示和监督自己按照计划执行(如图1)。与此同时,笔记的内容可以随时进行修改,同步之后在所有的系统和移动终端上均自动更新。

(2)有道云笔记应用于构建学习者的知识库

隐性知识集中存储于组织成员的头脑中,是组织成员所具有的独特经验,因此难以传播,需要借助交流、互动、观察等方式实现知识转化的社会化。[6]那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对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梳理,将转瞬即逝的想法积累起来,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知识库。有道云笔记采用多种形式的资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这种多形态表现知识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存储信息的网址和视频等,并可直接点击查看。它可以作为一个共享的平台,从技术层面来看,对用户的要求门槛比较低,免费账户的功能即可满足一般用户的使用需求,由于其开放性的特点,用户可以与其他学习者共同建设知识库,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内容方面来讲,用户可以建立不同主题的笔记本,根据相关内容对其进行命名,如本文中的学习心得体会和个人计划等,这样,日后知识的收集和共享,都是对某一主题下的内容进行内涵式和外延式的拓展,从而使知识库中的信息更加权威和完整。

建立不同主题的笔记本,只是对内容初始化的分类,通过有道云笔记的标签的功能,用户还能够将资源分类存储,并且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内容,标签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根据使用者的喜好、学科内容、时间来命名,帮助用户将自身隐性化的知识转化为显性化。除此之外,有道云笔记还提供了从查看时间、更新时间和创建时间三个属性呈现笔记内容,帮助用户更好更快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

(3)有道云笔记应用于记录学习者的心得体会

学习者看到或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产生了一些想法或观点,日后想要回忆却怎么都记不起来,有道云笔记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用户登录之后,可以建立一个“学习心得体会”笔记本,在这里可以记录自己的学习活动、名人名言、讲座感想等(如图2)。听报告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习者专注地听,报告过后整理笔记,肯定会遗漏一些内容;另一种是学生专注地写,但会顾此失彼,很有可能没有记录完整,也没有领略到教授的风采,看笔记也仅是一知半解,不知其所云。有道云笔记的录音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完整地记录报告内容,方便使用者在报告之后重温报告内容,除此之外,学习者如果感受颇多,也可以将自己的看法记录在报告内容的下边,方便日后的回顾和反思。

总结

有道云笔记作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学习者快速地记录、收集、存储和共享知识和资源,提供恰当的方式和媒体环境提高用户的工作和学习效率,符合知识管理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有道云笔记会更好地解决“信息超载”的问题,整合和补充学习者的知识结构,逐步完善用户的知识体系,促进用户之间网络知识的共享和更新,使信息资源发挥最大化的效用,实现个人知识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黄娟.信息时代的个人知识管理探微[J].教育传播与技术,2005(1):29-32.

[2]甘永成.e-Learning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3(6):19-24.

[3]Monique Boekaerts. Self -regulated Learning: A New Concept Embraced by Researchers, Policy Makers, Eeducators, Teachers and Student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1997(2):161-186.

[4]Christopher A.Wolters.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the 21st Century Competencies [DB/OL].[2010-05-01].http:///dbasse/Wolters_Self_Regulated_Learning_Paper.pdf.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笔记篇(2)

近日,记者采访到大连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教学支持与实验中心主任邹翔老师,听他讲诉整个教育信息化的起步和攻坚的过程,有快速的飞跃,也有踏实细致的渐进,信息化的正确理念逐步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推陈出新,不断推动信息化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校企联姻”

为教育创新提供持久动力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自建校起就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为使命,邹翔老师提到,“产教融合、校企共赢”,“学生与教师的职业导向”,“以学习者的职业发展为核心”,“面向利益相关者的开放衔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的几个重要方面,学校也一直在这几个方面精耕细作。

2001年9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开始招生,作为企业孵化出的拥有产业基因的大学,在办学之初,管理者就深刻地认识到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IT教育比任何一个领域的人才培养更需要与时俱进。“第一所笔记本电脑大学”是当时的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一个著名标签,“最开始的时候笔记本电脑比较贵,每台电脑一万多,我们要求学生必须配。学生都有笔记本电脑,所以相应学校在教室、寝室都是设有网络信息点,学校有200多个教室,每个教室都带有网络信息点,每个教室都有网络端口、电源、网线接口。包括摆放位置都是经过研究的。”邹翔老师说。

因为有着笔记本大学的理念,据了解,最初学生拿出一万块钱买笔记本电脑,学校每台都要补贴差不多1200元,对此,因为集中采购能保证性价比最高,所以第一年就开始招标实行校企合作的形式。

在多年的校企合作中,从众多IT企业中脱颖而出,惠普已经成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和惠普的沟通过程中有明显的受重视感觉,惠普的老总亲自到学校参观,并跟东软集团董事长建立了互动和联系。”邹翔老师提到。

除了每年采购一定数量的笔记本电脑之外,惠普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校企合作还包括实验室共建、惠普无线实验室,设立在校园为师生购买的惠普产品进行后期服务的惠普金牌服务中心;还有和惠普合作的企业定制班,学生毕业后就直接进入惠普工作;甚至还有惠普呼叫中心就设立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旁边,该呼叫中心的三分之一员工都是来自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与时俱进培养应用人才

人才是IT产业链上最为关键的链条,通过大学的高质量办学确保企业、大学、产业之间良好的人才培养生态链牢不可破,才能彻底解决IT人才的供求矛盾。但是,如果不能让学生有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那么大学的教育就丧失了应有的价值,学校“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也就成了空谈。

正是这种危机感,让学校的所有课程设置和设备配置都与时俱进,甚至超前配备,学生经过这样的培养,才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

“我们一直以来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武装笔记本电脑,也是学生信息化学习的需要。”邹翔老师说,“今年的变化是选择了惠普的ZBook14工作站超极本,这也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我们学校一直对学生的电脑性能和配置有着很高的要求,因为我们教授和学习的是专业的软件设计、图形设计、动画制作等,作为开发者和技术提供者普通的电脑显然不能满足我们的专业需求。今年选择惠普ZBook14工作站超极本就是因为它性能上有根本保障,它和一般超级本不一样之处在于,它不仅轻薄,而且还拥有很高的性能。我们往年因为要求高的性能,本子虽然配置高但相对会比较厚。”

作为一所应用技术大学,与时俱进、产教融合是实现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大连东软技术学院一直在提供信息化系统,另外也给学生提供技术服务。“我们学校的学生因为有信息化所以有两方面优势,第一,环境和工具跟的上时代潮流,什么样先进就用什么样的东西。第二,我们学校学生学习的技术也非常贴近社会需求。我们的教学团队研究如何把最新的技术传播给学生,以保证学生适合社会的需求。”邹翔老师表示。

应用培养拉近

学生与职场距离

时代的变革使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正发生着变化,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新制造业的崛起,不仅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还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多要求。据国内某研究机构的调研数据,仅有35%的用人单位能够较为容易地找到合适的新员工,原因就是目前大学培养出的人才满足不了很多需要以创新驱动成长的中小企业的需求。

在学校就用最高端的产品和软件学习,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经验会更加丰富。

在采访中,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因为我是网络专业的,在学校经常参与网络技能比赛等活动。我觉得选择惠普笔记本在性能,包括便携性方面还是很不错的。我当时买的这款笔记本在外出的时候供电性能比较好,不管是外接电源,还是直接用电池,性能都非常出色。我记得去年参加一个网络比赛的时候,当时因为服务器网络中毒了,所有的机器做模拟测试的时候,我开了四、五台虚拟机在机器上跑,其他机器在开多台虚拟机的时候会造成死机,但是我的电脑天天清灰,性能非常好,没有影响正常的比赛测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笔记篇(3)

口译笔记法多设置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口译实践课程,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笔记法对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之相关的研究中多重点分析笔记法对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积极作用;鲜少有关注采用笔记教学法对中外合作办学英语听力产生的影响,以及结合两者进而探讨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 、口译笔记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口译笔记的原则

一般来说,口译笔记系统遵循“五个基本原则:纵向记录、换行缩进、标明分隔、简约疏朗、凸显逻辑”(司雅琳,2013)。即笔记内容纵向记录,每个信息占单独一行,要有明确的结束标记,整体书写应突出重点以及信息点之间的联系。由此可见,口译笔记要注重主要信息和逻辑关联两个方面。

(二)口译笔记的过程

口译笔记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理解分析、简要记录和目的语表达。在对原语进行理解和分析时,应当关注言语中包含的意义,而不应当是关注字面表层的语言组织。同时,口译译员还要把握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简明扼要的笔记记录,借助笔记这一辅助记忆的手段,运用多种方便灵活的笔记符号进行有效的信息记录。最后一个关键的步骤即语言输出,译员对原语信息进行梳理和理解后,通过目的语进行口译。

(三)口译笔记的功能

口译笔记是辅助人脑记忆的有效途径。从译员的角度看,笔记作为辅助有利于缓解译员在工作现场的紧张感和心理压力,从而保证口译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逻辑清晰、要点突出的笔记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译员更加准确地把握原语信息,并组织目的语语言输出表达。

(四)口译笔记的符号构成

口译笔记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记录快速、符号简化的特点。经常被用作笔记符号的类型包括:数学符号、线条图形、逻辑符号和常用符号等。同时口译笔记是极具个人特点的记录形式,是在总结众多口译从业者的实践经验得出的系统性符号体系。在借鉴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创造也是口译笔记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中外合作办学英语听力课程的特殊性

(一) 应试型课程

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进入国外合作高校学习的必要前提是学生要以优秀的成绩通过雅思测试,与此同时在国内大学就读期间要参加并合格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雅思听力分为“生存类英语”和“学术类英语”两大类,所有题型的来自于真实生活化的语言材料,既有语言知识点又交际功能,形式分对话、报告、访谈、独白、讲座等,内容包括租房、购物、学术讲座、入学须知、科技创新等,浓缩国外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其次,语音语调也尽量自然口语化,甚至夹带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口音。

(二)听力课程教学的特殊性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本身具有特殊性,相比之下英语基础更为薄弱,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弊端和问题亟待解决。由于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具备双重应试要求,现实情况对其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不足:语音语调基础薄弱、词汇语法基础差、英语背景知识欠缺、理解信息能力不强,这些能力的缺失造成学生接受和理解听力信息能力很不理想。

三、口译笔记法辅助视听课教学

信息化环境下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多媒体设备在听力课堂上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授课形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多种多样的信息和资源,显得更为灵活丰富。适时地进行笔记法训练听力理解和信息识记能力,能更充分地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笔记篇(4)

笔者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多年,在信息化教育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最初,将信息化教学理解为制作精美的课件,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吸引学生。然而,在实践中却发现这样做不仅耗费大量精力做课件,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差别却不大。“吃力不讨好”的局面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信息化教学的本质。经过不断探究,笔者认识到,信息技术需要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方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下面笔者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质和语文教学课堂实践这个视角来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给语文课堂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挖掘语文学科的自身美。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语文学科本身所有“美”,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披文以入情”,产生亢奋的情绪。譬如笔者在教毛泽东先生气贯长虹的《沁园春?雪》时,为了让学生更近地走进伟人,笔者在教学中播放了一组组展现祖国壮丽河山的镜头,并配以解说词,学生立即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更被诗人伟大的抱负所折服。随后笔者又将中华名族几千年来的发展进程剪辑给学生思考,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诗人的感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志情怀。通过画面、视频、记录片、诵读,学生很容易地走进诗人的生活,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感悟到伟人无比宏大的革命情怀。接着,笔者布置作业,要求每位学生在空间或者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感悟,让同学互踩。很多同学表达了对一代伟人拯救人民于水火的雄心壮志的无比敬仰之情。

可见,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突破教师和书本的限制,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并拓宽了学生相互学习的视野,极大地挖掘出语文贯穿古今,横穿中外的自身美。

第二,在“情景演练”中优化语文学习深度和广度,让语文课堂在课外得到有效延伸。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语文教学环境情境生动、真实,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极大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例如 在讲授《应聘》口语课时,在传统教学中,笔者曾花很大力气描述应聘面试的紧张氛围,亲自展示应试者的各种表现,并让学生进行情景演练。但学生觉得求职应聘离他们的生活比较遥远,因此难以进入应聘角色,教学效果甚微。为此,笔者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选择了多媒体课件、相机或有拍摄功能的手机、网络这三项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信息化语文教学。笔者通过有效的视频素材,创设求职应聘的逼真情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进入职业角色;在互相评价同学表现时,学会应聘中自我介绍的方法与技巧。视频素材除了自我展示语言介绍环节以外,还把神情、动作这些态势语展示得很具体、形象,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在求职应聘中“态势语”等细节内容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对应聘中自我介绍的方法与技巧理解得更透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重点难点的攻破。

在“情景演练”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普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如ipad或者手机,采用微格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面试官和应试者,通过录像记录和还原自己的演练过程。学生观看自己的演练视频,对自己在自我介绍中的一言一行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并在与小组其他成员对比中寻找差距,互相学习与提高,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高效的学习效果。

在最后的“拓展”环节,我利用网络,建立语文学习博客,创设了继续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寻找相关的网络资源,让课堂在课外得到有效延伸,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

在本课例中,多媒体课件不是用于单一的展示。视频素材是为创设教学情景服务的;使用ipad或手机不仅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通过自己亲手记录下珍贵的视频材料,对自己的表现有更直观地评价。使用网络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学生课后的重温课堂、深化认识、交流探讨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重构,是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李克东教授对信息技术提出了三个基本点:1,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2,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重构知识。对照这三个基本点,我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在设计这一课例时,让学生学会在应聘过程中自信、得体地自我介绍,并充分展现自己的优点。

第三,发挥网络课堂信息技术协作式学习平台的作用,鼓励“自主实现”。

协作式学习,首先强调个性的“自主实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具有自主性的个体,是处于发展中的富有潜力的、整体性的人,是学习过程积极的参与者。协作学习鼓励各抒己见,并容纳与己不同的意见,从而辩证全面地认识世界。

心理学家赤瑞特纳的实验证明,通过获取大量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知识,信息刺激能调动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获取的知识保持得越好。由此可见,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能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视野。

在讲授《鸿门宴》时,笔者发现学生对项羽的评价截然不同,焦点就在“是不是英雄”,然而让学生发表观点时,他们也仅仅是泛泛而论,止于表面。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有关项羽的资料收集在一起,并整理分类。让学生在网上自由浏览,学生看了不同作品对项羽的诠释后,反映截然不同了,有人赞同毛泽东的“不可沽名学霸王”,有人赞同李清照的“死亦为鬼雄”,最终他们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从每个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人都有完全不同的结论。壮士也好,武夫、情痴也罢,每个视角都可以反映出个人不同人生阶段的认识角度。此时然学生在网上阅读《史记 项羽本纪》,每位学生都会选择符合自己心目中的项羽形象的片段,并产生强烈的共鸣。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笔记篇(5)

很多人不接受信息技术的原因,认为信息技术就是ppt,根本就不符合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步一步展示思维的过程.其实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更多是指,动态几何软如几何画板教学软件。课题的选择,应该与”动”字联系到一起。下面是与相关的课题。函数的教学。在指数函数的教学当中,让学生画出这两种情况后,马上就总结出,指数函数分为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两类,由两个例子就归纳出这两类,对部分学生来说,显然过于武断了。这些学生想象不出为什么是这样,如果没有信息技术动态演示的帮助,他们只能硬记,这样的教学可能是低效的。轨迹的教学。对于传统的板演教学来说,是很难讲动点和轨迹直接的呈现出来,造成部分学生甚至到高三都不明白轨迹是什么。几何画板中的追踪的功能,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圆锥曲线的教学。圆锥曲线本质为轨迹的教学,对于概念的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也是可以的.但对于离心率等性质教学时,只能让学生自己想象了,部分学生却无能为力,达不到教学的目标。立体几何的教学.对于笔者印象很深刻就是,在锥体体积公式教学中,如何将三棱柱分解成三个体积一样的锥体,在板演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听不懂,只能死记这个公式,教学目的没有能达到。而动态几何软件则可以把这个过程分解过程一步一步地分解,学生反映说都可以理解。可见,信息技术并不是真的一无所用,我们应该把它用在需要用的地方,才能够达到为理解而教的目的.如果是其他的课题,使用信息技术,并不见得就比传统的好。公开课必用信息技术,是不科学的。

二、学生的水平

否认信息技术的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一是认为结果比过程重要,所以,锥体的公式,记住就行了,知道来的过程有什么用;二是认为直观的演示会扼杀学生想象力和主动思维的习惯。对于第一种理由,显然是错的,课标中有明确三维目标,过程目标也是必要的;还有,从理解教学的角度看,没有理解的教学是非常不利记忆和迁移的。对于第二理由.很多学者也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但是,在想象力形成机制还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这里不便讨论了。而实际上在笔者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也发现,即便是没有使用信息技术,有些学生也可以理解相应的知识,甚至在某些时候会出现,信息技术演示后一些学生更迷茫的状况,而这样的学生可能还是成绩优异者。从理解教学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并非对所有学生都是必要的。那对哪里学生必要,对那些学生不必要呢?优生就不需要信息技术,而差生才需要?按笔者经验分析,有些成绩优异者也需要信息技术才能理解,而有的差生,没有信息技术也可以理解的。所以,从数学综合能力这个角度来分析,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信息技术并不合适.外国学者Krutetskii在研究学生在学习和解题过程中,发现了学生有使用不同的数学表征的偏好,并将学生分为三个类型:一是语言化表征型,学习和解题时偏爱语言而不用形象的信息进行加工。二是形象化表征型,学习解题时偏爱从视觉形象的解读和理解问题。三是混合化表征型,指学习和解题时没有明显的偏好。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笔者的疑惑的解决了。学生在学习知识或解题中,从习惯于一定思维方式,一个习惯于语言化思维的学生,视觉化的演示,对他,无疑是难以习惯的,会阻碍他的理解。所以,信息技术对于形象化表征型和混合表征型更为合适。

三、小结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笔记篇(6)

关键词:Android;成长日记;相册;SQLite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6-0081-01

由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Android技术的流行,使得Android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ndroid应用也渐渐成为当前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能够帮助家长能够更好的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Android的成长日记系统,可以帮助家长在孩子出生之后和成长的过程中记录信息,写下每天的心情和笔记,同时使用设备的拍照功能制作成长相册,以及实现对成长过程中的日常开销和上学期间的支出和收入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类整理。对图片的引入贯穿了整个系统,使得所有的记录都能够图文并茂。同时利用Android的网络编程技术实现对数据的网络存储,使用Android系统自带的SQLite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的本地存储。使成长信息的记录数字化、网络化,更加的便捷有效,为家长和孩子的成长带来欢乐,同时也会成为美好的记忆。

1 成长日记系统的设计

成长日记系统用于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信息进行记录,面向的用户是家长。为了能够对成长过程进行较全面的信息记录,系统的设计主要分为了成长笔记模块,成长相册模块,成长基金模块和系统模块4部分组成。由于每个系统对应了一个设备终端,一个终端也就意味着一个用户,所以系统不需要设计用户的注册和登录模块。

1) 成长日记:实现日记的书写功能,采用所写即所得的方式,可以进行文字记录和手工绘图,同时实现对笔触的颜色和类型的选择。实现日记的多页记录和翻页功能。

2) 成长相册:实现相册的制作功能,对照片进行导入,编辑,组合的功能,并能对制作完成的相册进行保存、浏览的功能。

3) 成长基金:用于记录成长过程的基本信息的记录,资金的支出和收入以及核算的功能,同时可以插入图片,进行更生动的记录。

4) 系统功能:实现对系统的设置。

2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2.1 手写功能的实现

在Android中提供了关于绘图的API可供使用,在View类中,提供了虚函数onDraw(Canvas canvas)实现对触摸屏触摸动作的响应,因此在类的构建中需要继承View类,并实现onDraw函数,同时提供了onTouch函数用以响应触摸屏上的移动操作,根据事件类型分为了按下:ACTION_DOWN、移动ACTION_MOVE和抬起ACTION_UP这三个动作,可以很好的反映出用户在触摸屏上的动作效果,利用画布类canvas的drawPaint函数实现笔迹的绘制,同时利用invalidate函数实现对界面的刷新。

此外在Android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类Path可以实现对触摸路径的保存,利用canvas的drawPath函数可以有效地绘制触摸路径。

众所周知,图片拥有较大的存储体积,因此在存储和处理上都会有一些困难,可能会出现系统响应缓慢的问题,因此需要首先对用户提供的图片进行处理。在Android中BitmapFactory.Options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利用BitmapFactory.decodeStream方法可以对图片流进行有效的编码,inJustDecodeBounds和inPurgeable属性可以使开发者更改图片的体积。

对图片的旋转利用了Matrix类的相关功能,matrix.preRotate函数可以实现对图片设置任意的旋转角度,matrix.postScal函悼梢允迪钟没г诖ッ屏上对图片的缩放功能。

2.3 数据的保存

首先是对图片的保存,由于图片的体积原因,所以直接将图片保存本地存储空间的指定目录下,这就使用到了File类的相关操作。

对数据的保存需要使用到Android系统自带的SQLite数据库。SQLiteDatabase类用以实现数据库对象,提供了openOrCreateDatabase函数打开数据库,以及insert、delete、update、query函数实现数据库信息的增删改查功能,同时Context提供了数据库操作的上下文信息。

3 系统的实现

1)手写笔记实现插图和手写输入的功能,如图1所示。实现了对手写笔迹的数据库保存,和日记背景图片和插图的文件保存。

2)实现成长相册的功能菜单,实现图片的导入,导出,编辑和浏览功能。如图2所示。

4 结束语

系统结合Android技术和开发平台的特点,设计了满足用户记录孩子成长信息的移动端应用程序,主要实现了手写笔记,成长相册等主要功能,在数据的存储上即使用到了文件的存储和读取功能,也是用到了SQLite的数据库操作。

参考文献:

[1] 王晓辰.基于Andorid平台掌上求职通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 吉林大学,2016.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笔记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用

目前,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给体育教学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其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升,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实,在高职学校的体育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能够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授课形式更加多样化,帮助教师们设置丰富多彩的授课情境,引导学生迅速进入状态,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总体来讲,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鉴于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重要性分析

1.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以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书本是课堂的主导,教师指引学生模仿、练习,学生没有学习的选择权。信息技术的使用改变了这一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主动认知、探讨学习,解决在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自如地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2.信息技术有助于把课内、课外两种学习方法融合在一起

体育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增强学生自主锻炼、控制、评价的能力。所以,不能单单依靠课堂上的教育,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一些知识丰富、生动开放的资料库,学生通过这些资料库可以进行相应体育资料的查询,从而及时满足自身课外学习的需求,让学生更好地学好体育,把课内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外体育融合到一起,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认识到体育的真正价值,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提升其学习能力。

3.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用信息技术,展开对比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例如,使用信息技术把各项运动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常犯的错误、学习重点等内容制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在学生观看以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问题并能够及时解答,能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提升教师的信息素质,充分应用信息技术

教师信息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可否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可能不熟悉电脑,在体育课堂上,也不会主动使用电脑教学。他们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要靠户外实践练习,如此,就使得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还是不够广泛。所以,教师要从思想认识上改变传统观念,学会基本的电脑常识和使用方法,继而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为传播知识、使用知识提供方便。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意义十分深远,因而,教师们首先要改变自己较为传统的教学理念,熟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把它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是广阔的,内容是丰富的。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学生的体质健康,为学生建立成长手册;可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用生动形象的课件代替枯燥的知识讲解。只有把信息技术广泛使用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广泛、深入、全面应用。

2.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

网络在不断发展,教师可以从网上查阅到任何想要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多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质量更高。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可以通过影像、声音等多媒体技术,提供给学生更直接的感观刺激,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对课程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这一效果是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以“双手胸前投篮”为例,笔者先将教师的示范动作录制下来,然后进行逐步分解,并且配以简单的文字解释(例如,胸前持球、肘关节下降、两脚开立、屈膝目视篮筐、下肢蹬地用力、投篮等),同时,笔者根据上课时的需要,采取重复播放的方式讲解某一画面,然后亲自示范,从而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大脑里慢慢产生了更为清晰的一连贯的动作。笔者发现,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练习时可以更容易把握动作要领。同时,这一方式也很适于l现和解决各种动作的错误,教师也可以把实践中经常犯的错误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学生认真观看、认真思考,然后教师进行细致讲解,分析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与此同时,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顶级运动员的大型赛事,让学生理解动作是如何运用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几个办法同时使用,有助于学生对投篮动作的认知和记忆,使其在室外练习时会取得更精彩的效果。

3.结合信息技术,将课堂教授与户外实践充分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将需要讲授的内容要点及问题向学生进行展示,从而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充分应用于户外实践。例如,笔者在教授“挺身式跳远”时,就下载了几个挺身式跳远的模拟动作,包括跳得好的、跳得一般的、跳得差的等几类,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总结出“挺身式跳远”各阶段的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相关技能。在学习“鱼跃前滚翻”时,学生不容易把握动作的“度”,滚翻动作也做不好,教师的示范也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借助多媒体生动形象地解析这一套动作,就相对简单而且使学生容易理解学会。学生通过多媒体学习这一课程,把整套动作进行拆分,分成跃起、手撑低头、翻身、蹲立四个组成动作,同时,每一个细分的动作,都加入错误动作对比,这些动作配以特殊的音乐提示,能够轻松地让学生记住。在上课前,笔者就是组织学生先观看这些课件视频,对比正确和错误的动作并进行分析总结,如此,就在学生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种意识,学生亲身体验的欲望也被激发出来了。而在户外的实践课中,笔者发现只需简单的讲述和演示,就能达到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教学质量,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各种教学难题,让教学的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更活泼,影像、声音等资料也让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大大提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使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给体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层次的改革,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祝 志.体育训练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5(10).

[2]罗 燕.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模式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