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8 14:54:01

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 探究性学习 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语文是一门更加开放和创新的课程。语文学习应突出学习的实践性,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身心条件和学科特点来设计,鼓励和激发学生更多地去接触与语文课程有关的资料并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探究性学习的提出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将其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将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

一、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和优势

1.创新学习方式

把探究性学习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过程,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死记硬背以及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多地去质疑和思考,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去理解和应用知识,真正地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方式。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语文教学也开始注重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但在更多时候,学生仍然跟着教师思路,教师提问什么,学生就回答什么,学习仍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只是将被动的“听”改成了被动的“答”。而探究性学习从真正意义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仅作为引导者来组织教学,让学生自主地讨论和解决问题。

3.有较强的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意味着学生必须亲身实践和体验,借助实践经验来完成知识的构建,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借助实践过程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语文教学设计

1.创建合理的问题情境,科学设计探究内容

探究性学习中探究的内容必须是精心组织和安排的,必须是有价值的,并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置,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性学习的价值。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结合相关语文材料来设定具有针对性的探究性问题。如教材中矛盾的辩证认识、课文精彩部分的思考、课文情节连点等,教师要找到合理的问题切入点,挖掘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和内容,为学生创造探究性学习情境。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看云识天气》一文教学中,学习之前教师可创建问题情境来导入教学。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云,它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征?”教师再在多媒体屏幕上呈现千姿百态的云,让学生观察这些云的特征。随后,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地完成了课文阅读。然后,让学生谈一谈“从课文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有没有解决刚上课时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更加有目的性了,阅读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分析,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引导学生去质疑和提问,丰富学习内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在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思考就是在质疑和提问中不断地得到强化。疑问是伴随学习而产生的,学习和思考得越深入,疑问也就越多,而对疑问的发现和解决就是能力提升的过程。探究性学习不只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更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和思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究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以寓言四则之一《塞翁失马》教学为例,在这个寓言故事中“福”“祸”经历了多次转化,如“马无敌亡而入胡”是祸,而“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那么,福祸就真的可以转化吗?以此引导学生质疑,并进行小组讨论。这则寓言故事体现了“福祸观”的思辨教育价值,也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探究性特点。

3.引导学生抓住矛盾,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以人教版语文教材来看,入选的文章体裁全面、文辞优美、表达巧妙、思辨性强,能够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掌握是基本的教学目标,而抓住矛盾的词句并进行自主探索是重要方式。例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文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一句的“似乎”和“确凿”看起来是矛盾的,一个表示不肯定,一个表示肯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析“为什么作者要这样矛盾地描述”。从不肯定角度看,百草园的确不只有一些野草,还有更多的东西,如桑葚、石井栏、菜蛙等;从肯定角度看,百草园更多的是记忆中的样子,似乎只剩下这些野草了。这样矛盾的描述正好契合了作者对过往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比也让学生理解了百草园的改变,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为什么作者将百草园看成是‘我的乐园’”这一思想。

4.关注学生情感,引导自主探究学习

语文和数学等自然学科的教学有很大不同,其学习过程更多地依赖于主观体验,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充分调动情感经历来感悟语文的魅力。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将作者思想和学生情感充分结合,实现情感互通。关注学生情感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感悟联系文章内容,将文字抽象成思维情景,这是强化学生对文章理解的重要方法。例如,在《皇帝的新装》一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讽刺意义外,还应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是否遇到过同样的情况,自己又是怎么做的?让学生联想到这篇文章所描述故事的场景,结合官员、骗子、平民、皇帝和小孩这几个人物来联系生活场景,进而思考:是否遇到过相同的人或事?这些人和事与这篇文章有哪些相似之处?他们的行为是否可取?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

三、结语

在实际教学中,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初中语文教学并不限于上述几种方法,而有着更加多样和丰富的教学方式。但无论哪种方法和模式都应突出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思想,即创建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氛围,让学生质疑、讨论并解决问题,通过合理地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琳.发展性评价在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2]马小菲.邢台市初中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3]刘立青.初中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4]马郑豫.初中语文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有效整合之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2.

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问题设计 教学策略

相当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喜欢采用提问法的教学方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出现的诟病是“动不动就提问”,或是提问的问题“浅、杂、多、乱”和“无用”――虽然其它学科课堂教学中也有类似情形,但以语文课堂教学尤甚,令学生生厌,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效益。那么,正确、科学和合乎初中语文课程理念的问题设计应是什么样的呢?

一、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

《土地的誓言》一文是“东北作家群”之一的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散文。此文抒发了难以遏止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自己的誓言。从文章题目看是对故乡土地发出的誓言,主体内容在第二大段的后半部分,但作者却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热烈而深沉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的生活留给的记忆。很多学生不易理解,我就依此难点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作者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炽痛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生活留下的印记?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文中一浪高过一浪的感情波澜在作者发出誓言时已达到了高潮。很显然,文章大量的篇幅是从感情上为誓言的决心而蓄势,从内容上为发出誓言作铺垫。

二、依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主问题

我们要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因此教师必须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虚心涵咏,切己体察”,感受言语生命的活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以“我”看社戏的经过为中心情节。一般的教学设计多是按照小说的三个要素梳理情节结构,然后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景物描写。这样的设计,难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将本文的情节从“事情”的角度概括为“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归航偷豆――六一送豆”八段情节以后,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兴趣特点设计了两个主问题:你读哪一段情节觉得最有趣味,说说理由。你认为文中那个段落或句子写得最精彩,说说理由。因为文中有很多充满童真童趣的情节可以调动学生童年生活的体验,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点,因而学生们说得兴味盎然。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难易度要紧扣住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

三、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

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的结尾说:“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这一句是全文点明题旨的话,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收束。我就从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忧愁而又快乐”入手,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行道树为何忧愁,又为何快乐?从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通过这一组相互矛盾着的关键词,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理解行道树忧愁和快乐的真正内涵,从而深入理解了行道树在奉献中快乐着的奉献者形象。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的第一段末句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句领起了下文中的第二、三段,在文中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可以扣住此句设计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下文中那些句子写了奇山,哪些句子写了异水,作者是怎样表现他们的“独绝”的?

四、注意课堂提问的形式变化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心时都很清楚,这就像再好吃的东西如果吃多了也会觉得不好吃一样。课堂提问的形式在原则上是师问生答,从而控制一节课的节奏。我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点自己的做法。⑴追问型,就是把所传授的知识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一环扣一环系统地提问学生,例如我在讲授《山中访友》一文时设计了这要的一些问题:作者到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是如何称呼这些朋友的?这些朋友都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⑵互问型,互问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你考考我、我考考你的教学活动。我通常在古文教学中采用这种方式,因为古文教学有大量的记忆性问题,而知识点学生也比较好找;⑶开拓型,用于训练学生运用学到的基础知识及原理进行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教《紫藤萝瀑布》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分析景物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通过对分析过程的总结得出了结论:先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如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分析,再从描写顺序入手,看作者的观察点,然后再分析作者的文法如修辞、句式等。

五、由浅入深,化难为易

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提问设计 创新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语言讲解知识的教学方式,在此种教学方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下降,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改变了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开始重视提问,而且为了使提出的问题更具有引导作用,教师还对提问进行了设计。但在实际开展问题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提出的问题内容比较空洞。教师在应用提问来对学生进行知识引导的过程中,因为设计的问题不是很合理,不具有深层次的内涵,所以学生即使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也无法从中掌握或者是联想到语文知识,这样就使得问题提出的价值无法体现出来。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认为提问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所以教师就会频繁的提问,而且提问的内容还比较空洞,课堂变成了问答课堂,久而久之,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也会下降。

2.问答的形式比较单一。就当前课堂问答的形式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问答形式是比较单一的,主要采取的就是教师提问而学生回答的方式,此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要知道,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存在部分学生听不懂或者是不理解的情况,此种情况出现之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提问的权利,教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这样才能为学生解惑,但是教师在提问教学中却并没有如此做,这样就导致教学问答形式较为单一,提问的作用无法充分地体现出来。

3.教师选择提问的学生较为固定。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同学,这样的情况就导致教师在选择提问的学生的时候,会选择较为固定的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的此种做法严重打击了学习不好的学生,当这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不会提问自己的时候,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进而不认真学习,甚至是产生厌学情绪。

二.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策略

1.对提问内容进行丰富创新。初中语文教材的编订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由多名专家深入分析之后确定的,所以说,教材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有其存在的含义,蕴含着深刻的意义。所以教师在围绕教材内容提问的时候,应对提问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创新,这样才能保证提出的问题是科学合理的,并且具有引导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回答问题而掌握相关的教材知识。比如说,当教师想要讲解《背景》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入主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一遍文章,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发现文章多次提高了背影,那么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作者多次描写背影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对此问题深入分析后就可以大概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同时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此篇文章有着更深入地了解。

2.对提问方式进行创新。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主旨进行,但若是教师直接引入难度较高的问题,学生可能不能及时的解答出来,这样一方面会浪费课堂时间,另一方面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可以对问题进行分层提问,也就是说,教师可将一个具有深度内涵的问题分成多个小问题来提问,这样学生在一步步解决小问题的时候就会对教材内容有着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快速回答问题时也满足了好胜心,所以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同时,因为教师将问题分解成多个难度较低的小问题,所以即使是学习不好的学生也可以解答出来,这样还可以给予学习不好的学生自信心,从而促使其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

3.对提问对象进行合理分配。教师在课堂上选择提问对象的时候,不能够将人选固定在学习好的学生身上,教师在确定提问对象的时候,应该将所有的学生都考虑在内,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合适的学生回答问题,不忽视学习不好的学生,也不过度重视学习好的学生,这样一视同仁的态度才能激发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若是问题较为简单,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习不好的学生来回答,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不好的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另一方面则可以给予学生鼓励,让学习不好的学生知识老师还没有放弃他们,进而促使学习不好的学生可以更加努力的学习。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选择中小等的学生来回答,只有对提问对象进行合理的分配,才能促使提问教学更加的有效,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篇(4)

一、准备阶段

探究性阅读是高层次的阅读认知活动,是课堂学习方式的重大改革,它具有不同于传统学习方式的很多特点,如开放性、研究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等。因此,它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方面,一要熟识探究的基本特点和过程,二要做好探究的必要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三要进行必要的探究物质准备,尽可能为探究创造条件。学生方面,强调具备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实施阶段

步骤一:情境设置和探究目标的确定

创设情境是探究的初始阶段,它是探究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情境越典型,对探究越有利。比如,宜朗读的课文可通过反复品读领悟句、段的景物来进入情境,如朱自清的写景抒情美文《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宜表演的课文可通过动作演示或重现场景调动情趣,如童话《皇帝的新装》;宜通过直观的画面或生活体验获得印象和感知的,如巴金的《繁星》、沈复的《幼时记趣》。教师在探究前的造情设境,既可以缩短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获得初步感悟,又可以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激趣、蓄势。

探究目标必须十分明确。一般而言,可分为三类,即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设计和制定目标往往由课文的教学重点和疑难点来决定,方式可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定或师生商定。如《苏州园林》一课可以探究:苏州园林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园林设计者怎样的艺术追求?哪些设计体现了苏州园林“雅”的特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管哪一种形式,教师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探究目标力求有价值,有深度和广度,“敲碎文字看里面的东西”,去发掘隐藏在课文内外的知识和道理。

步骤二:探究时空设定和方法的指导

探究目标确定后,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从探究方法的范围看,我以为大致划分为三种:①课内探究;②课外探究;③课内外结合探究。课内探究强调在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内解决问题;课外探究强调开发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把探究活动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课内外结合探究强调学习的综合性。采取哪种方式由探究目标和需要决定,要充分利用时间、空间不同的特点,解决不同的问题,达到既定目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国宝――大熊猫》一课时,确立了探究“大熊猫的特征”的目标。教师根据目标先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与大熊猫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大熊猫的认识,并针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谈谈想法或提出疑问,再让学生以“我是一头大熊猫”为题,从大熊猫的呼吸、食物、睡觉等方面介绍大熊猫的情况,从而使自己和其他同学对大熊猫有了全面的了解。这样就把课内外结合起来,完成了探究活动。在目前的条件下,探究性阅读教学多应用这种方式,主阵地在课堂,课外的探究起到辅助作用。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特点的文章,引导探究的角度是不同的。以下是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常用的几种方法:

1.对关键词句的探究。作家都善于锤炼语言,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朱自清《背影》中的:“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拣定”一词表明,父亲在为儿子安排座位时,是细心斟酌了一番的,最后才选择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为什么要选这张椅子呢?因为儿子带的行李多,又是一个人。父亲的细心、父爱的深厚通过“拣定” 一词充分表现了出来。这样步步推进,层层深究,学生能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对主题的多元思考和深化延伸。对文章的主题,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探究文章的主题时,不但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而且有的文章还可以作深化延伸的探究。比如坡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充分表达了坡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间,既想出世,又想入世;既积极进取,又退让无为。因此,我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代文人不仅坡,像李白、欧阳修、范仲淹等都具有这样的人格两重性,造成这种人格的根源是什么?学生在课外查资料,写探究性小论文,有一部分学生在小论文中提到,中国古代文人很明显受到两种思想的影响,一是儒家思想,二是道家思想。人生仕途得意时,儒家进取思想处于支配地位;失意时,道家思想使他们自我麻醉,中国古代的文人很多都是这样的。这种见解很有见地。

3.对课文的大胆质疑。对课文进行再评估分析,这种探究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比如学了《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有学生提出愚公的做法真的可行吗?有的学生认为搬家会更好,还有学生提出既不必挖山也不必搬家,而应该对太行、王屋二山进行开发利用,让它们造福于子孙后代。我想这些问题肯定会引爆学生思维的火花。

4.在比较阅读中探究。学习了同一类课文,我常常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如学习了《白杨礼赞》和《松树的风格》后,我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对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探究。学生通过这种比较阅读的探究,不仅深入地认识了这两篇文章的特点,而且学会了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还可以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初中阶段学习了鲁迅的《社戏》、《故乡》、《孔乙己》等小说后,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鲁迅的作品,去探究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作品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步骤三:关注探究过程和分享探究成果

教师不仅要全身心积极投入探究活动,还要细心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发现,充分肯定学生自由、富有创意和个性的发现、表达。如教学《孔乙己》,探究“《孔乙己》中的笑”这一问题时,要鼓励学生对“笑”进行多角度的理解,首先是孔乙己的“可笑”。 他受封建教育毒害,被科举制度摧残,不会营生,迂腐麻木,假斯文,他的相貌、行动、言语是可笑的。写孔乙己的可笑,实质上是对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的尖锐嘲笑和讽刺。其次是要发现别人对孔乙己的“取笑。”掌柜是剥削阶级人物,他对孔乙己的取笑,是对受苦人的玩弄和欺凌;短衣帮的劳苦大众对孔乙己的取笑,是病态社会的病态心理的反映。

教师要带着分享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探究成果,善于做一个鼓励者和欣赏者,尊重学生的体验、感受。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探究的成果,展示多元的阅读理解。展示的常见形式有:①读后感;②故事续写或改写。如《皇帝的新装》一课,探究的成果可以是“皇帝发现真相之后”、“小孩与骗子的对话”等充满创意故事续写,还可以是卡片、评注、调查报告、辩论、答辩等,不强求统一。

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篇(5)

一、课堂提问的实施策略

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首先要强化提问意识,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这既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又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1.提问要富有启发性。例如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孔乙己》一课时的提问:“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呢?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我们读《孔乙己》,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小说所写的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这样提问便形成了使学生“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孜孜以求,加速思维。

2.提问要明确的目的性。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优化课堂提问,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只有教师做到“胸中有沟壑”,才能真正体现明确的目的性。

二、明确针对哪些内容提问

1.要抓住发散点提问。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这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皇帝游行结束后,回到皇宫第一件事可能会做什么?”学生们展开想像,一个个举起了小手:“我认为皇帝会下令抓住那两个骗子,因为他们触犯了皇帝的尊严,所以他会把那两个骗子处死。”“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以皇帝虚伪的性格,他处死了骗子则表明了他是一个蠢才。连这样的当也能上,不是蠢才是什么?他可不承认这一点,我想他会制作一个特殊的容器,把那件不存在的衣服珍藏起来,而且下令抓住那个小孩子,让他当奴隶。而这种做法也会得到所有大臣的赞同,所以皇帝做这件事的可能性更大些。”

2.要抓住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我在讲授《山中访友》一课时,在导入环节我直书课题,然后让学生想像:“作者到山中访一个怎样的朋友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后,一个个举起了小手:“作者到山中去访一个世外高人,他的武功天下第一。”“去访一位得道的高僧,听他讲论佛经。”“去访一位像陶渊明一样怀才不遇的隐士。”“作者只是去访一户帮助过自己的普通的山里人。”……学生们兴趣高涨,我不动声色,让他们翻开书,自己去书中求证,看谁说得对。学生们急于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一个个急不可待地翻开书读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注意课堂提问的形式变化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心里都很清楚,这就像再好吃的东西如果吃多了也会觉得不好吃一样。课堂提问的形式在原则上是师问生答,从而控制一节课的节奏。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点自己的做法:一是追问型,就是把所传授的知识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一环扣一环系统地提问学生,其特点是老师发问时语气急促,问题间隙时间短。这种提问形式能创设热烈气氛,训练学生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并且使学生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刺激其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我在讲授《山中访友》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些问题:作者到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是如何称呼这些朋友的?这些朋友都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二是互问型。互问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你考考我、我考考你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注意提问的难易程度,一定要切合学生实际

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篇(6)

文章来源

一位教师针对毕淑敏的《素面朝天》,用做摘抄的方式设计课堂教学,分为四个板块:收获佳词、收获美句、收获手法、收获哲思。对这篇文章的处理颇有创意,可惜从第二个环节开始,问题出现了。第一环节,教师提问:“初读课文,看看记住了哪些词语?”学生对词语识记的比拼兴味盎然;第二环节,教师提问:“再读课文,找出比喻句,说说你的理解。”学生对比喻句的解说不得要领,花时很多,效果不大。这样一来,“收获手法”、“收获哲理”两个环节不得不一带而过。

整体来说,这节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原因主要是流程设计缺少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板块是割裂的,文本解读难以到位。我不由想到了“主问题”这个关键词,应该说,上述板块式教学能简化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晰,只不过,互不相连的问题不能称之为“主问题”。余映潮老师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思考。这是针对课堂上的随意连问,简单追问和习惯性碎问而言的。“主问题”指的是阅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我们的课堂才精彩纷呈,活力四射。那么,如何设计“主问题”呢?

一、深入解读文本,优化主问题设计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从而收获到课堂教学的美丽风景。

主问题设计需要教者精细阅读课文和精心思考教学。阅读教学要“潜心会本文”(叶圣陶语),于永正老师也说: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没法。教师要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揣摩解读文本的每一个细节,预想学生阅读文本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进行主问题设计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扣住课题,因为标题能概括中心,往往是内容的浓缩,情感的出发点;找准文眼,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作者的情感;根据文章结构,任何文体都有一定的行文思路,教学时若能抓住作者思路自能悟出深意;联系文章背景,有助于深入地解读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从标题入手设计了如下问题:

1.我的叔叔于勒是什么样的人,请做于勒的简历;

2.对叔叔于勒应持什么态度?我们一家对叔叔于勒是什么态度?

3.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揣摩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语句,说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一律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概括情节,分析人物、明确环境描写作用的不变教法,设计有递进性,由浅入深,问题之间有逻辑性,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揣摩教学目标,优化主问题设计

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必须讲求教学效率,所以,每一堂课必须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面面俱到式的教学,只能导致教学目标不明,课堂教学没有重点。

一位老师这样设计教学铁凝的《生命与和平相爱》。设定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分析文章所描写的戴维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其具有优秀才能的根源,从而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祈祷和平的感情及犹太民族重视文化教育,重视培养生存能力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几个主问题:

1.犹太民族中的优秀青年戴维是怎样的形象呢?请捕捉有价值信息为戴维设计一份全面、别致的小档案,档案中必须包含评语这一项。

2.如此优秀的犹太青年,其优秀才能形成的根源是什么呢?请阅读课文,并结合对犹太民族的了解,探究其中的原因。

3.有人认为,本文题目“生命与和平相爱”可以换成“个人——家庭——民族”,也有人认为不能换,因为这三者之间相距甚远。你认为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阐述理由。

这几个教学问题,目标指向非常明确,第一问解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而设计小档案及评语的形式,比形象分析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二问探究“优秀才能形成的根源“,旨在揭示戴维这一形象背后蕴含的社会意义,引导学生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民族精神等方面分析,从而达成“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祈祷和平”这一目标;第三问解决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通过设置对矛盾问题的选择回答,巧妙地把教学引向深入。

这几个问题成了支撑此课的骨架,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到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把握,逐渐达成教学目标。

三、考虑学生学情,优化主问题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说:“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战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在课堂问题设计上应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学定“问”。

有位老师为《天上的街市》这样设计课堂问题: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诗人描绘出的“天上的街市”;诗人是通过怎样的写法创造出这样美好的境界的?你能分清哪些是诗人的联想,哪些又是他的想象吗?课堂至此晦涩不畅,气氛沉闷。

究其原因,在于问题设计背离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状况。初中生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概念定义下的内容理解,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意义不大。更何况 “联想”、“想象”的手法是本单元学习目标,直问哪些诗句运用了联想,哪些诗句运用了想象,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难于理解。

根据学生的学情,相同的内容,不同的问法,效果可能就会大大不同。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天上的街市》:

1.诗人描绘的“天上的街市”是个怎样的世界,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2.诗人描绘出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民间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通过哪些词 语表现出来的?请圈出体会。

3.诗人为什么要对民间故事作这么大的改动?他的用意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

对学生来说,天上的街市特点容易概括,“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也耳熟能详,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诗歌背景,思考改动民间故事的用意,在明确主旨的同时,介绍“想象”手法。这样,在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中,既能水到渠成地理解文章主旨,又能自然引出写作手法,符合学生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的习惯,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概念图;思维导图;应用

一、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简介

1.概念图

概念图是属于图示法的一种,这种图示法中,概念被节点所代替,而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则用连线表示。简单点说,概念图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用科学命题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再加上具体的实例补充说明,最终使得一些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都一起,形成空间网络结构的表述方式。

2.思维导图

在19世纪60年代,思维导图的概念被提出并风靡全球。发散性思维特征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央图形是思维导图应用时注意力集中的焦点,以主题主干为中心,向四周放射联系。易于产生联想的关键词或关键图形是分支的主要构成,与此同时分支也是次级话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属于较高层次分支的附属部分。连接节点由各分支结构组成,并向末端开放。

二、教学设计中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应用

笔者在对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设计时,就融入了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学习思想,并以此为例,说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笔者用inspiration7.5软件绘制出如图1的教学设计主体框架,选用的模板类型为右树型,并将课程教学内容细致划分为认识作者、写作背景、课文解析和课文欣赏五大步骤,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一目了然,这对于知识网络的组织构建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图1 教学设计主体框架

由于初中语文课程对诗词作者的了解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笔者为了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认识,方便记忆,特意从生平、代表作品以及写作风格三个方面对作者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并使用具有理顺归纳优点的右树形模板绘制而成,如图2所示。

图2 “认识作者”概念图

政治失意和对弟弟的相思之情是笔者在设计“写作背景”时纳入考虑范围的两大主要因素,作者在这两种略显消极的思想情绪中借酒消愁后“把酒问青天”,于是才有了这首千古传诵的中秋词。在理清教学思路后,笔者直接采用Inspiration7.5软件进行编辑,并选用因果型模板建立设计模型,整体设计构建如下图3所示。实际课程教学中,笔者还对每个图像内容配备了文字接受,让学生的左右脑能够在背景内容理解同化的过程中同时接受信息得到充分调动,有利于深刻的理解记忆。

图3 写作背景教学设计

综上所述,系统性、浓缩性、思维开放性和直观性是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的最大优点,同时也满足了信息化教学对信息科技和课程教学结合的基本要求,为个性化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状况作出针对性设计。教学实践证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京: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概念图的有效应用,新课程,2012年07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