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风险防控措施

风险防控措施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27 16:05:54

风险防控措施

风险防控措施篇(1)

1 风险类型

1.1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指发包工程所在国政府有意无意的通过政治时局及政策变化,使承包商蒙受损失,因此承包商必须在投标前认真了解情况,掌握各种信息,也不以业主的意志为转移。政治风险不以承包商的意志为转移,及时分析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形势及其政策,以便及时采取避免或补救措施,如索赔、保险等。

1.2 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指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与事件。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涉及从投标、组织生产、缔约、竣工结算等各个环节,面临的风险是最多的,包括管理风险、安全风险、技术风险、人员风险、材料及设备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等。

1.3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包商无力阻止自然风险的发生,承也无法预见其何时发生,只能通过一些经济补偿措施弥补损失[2]。明确规定为不可抗力事件,就是说将可能发生的自然风险因素,针对自然风险指定的防范措施,并写明一旦发生这类事件时的解决办法。因此,主要体现在对不可抗力条款的解释,在投标报价时应充分考虑自然制约因素。

1.4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同政治风险有所不同,不像政治风险那样具有突发性,通常可以根据一系列的指标测算出来,通过加强信息收集及调研工作,可以通过预先采取一些措施避免,或缩小风险因素。准确把握建筑材料市场信息,对经济风险,只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部分,还可以采用分散、转移风险的办法。进而采取相应的采购策略。此外,有些建筑工程可以分包的形式,以避免不稳定因素。

2 风险防范

2.1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指把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涉及施工阶段的法律法规是保护工程承发包双方利益的法定根据,包括将风险减少、避免,甚至消灭,掌握这些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有效控制风险。深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基于“利益原则”承包人应当综合分析,熟悉和掌握工程施工阶段有关法律法规。独立承担过多风险的合同,入研究、全面分析招标文件,慎重决策,不签订不利的,吃透业主真实意图和要求。正确理解招标文件,详细审查图纸,复核工程量,全面分析招标人须知,复核工程量,审查合同文本,减少或避免合同签订后的风险。制定投标策略,在投标报价时,价格要素市场变动是经常遇到的风险,及时准确掌握价格要素市场,预测考虑周全,使报价准确合理。《建筑法》明确规定,总包负有质量、安全、工期等协调和管理责任,分包的工程承担由此造成损失的连带责任。及时按照约定调整合同价格,以减少风险,特别是可调价格合同,控制风险必须随时掌握价格要素市场变化,加强履约过程的防范控制[3]。通过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分析,及时发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及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动态工程风险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工程项目更要加强过程中动态风险分析。通过合同谈判,尽量完善,对条款拾遗补缺,使合同体现双方责任权力关系的公平与平衡,减少或避免风险,掌握价格要素市场动态。约定清楚风险由谁承担,管好分包商,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确定分包单位时应选择,对分包商承包的工程和工作,要严格进行管理,具有相应资质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或单位。把总分包间可能发生的风险,督促其认真履行分包合同,减少到最低程度。

2.2 风险转移

以施工合同为基础,施工索赔是法律赋予受损失者的权利,都可作为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体改委和国务院经贸办等颁布的法规、《民法通则》、《合同法》以及国家建设部、工程所在地每日天气状况记录,这是指注明日期、可以直观的工程现场照片。条例等都有涉及工程索赔的条款,或请发包人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签证的气象记录。索赔是风险事件发生后,向对方转移风险和向第三方转移风险,一种保护自己,避免损失的手段。维护正当权益,但纪要必须经过参与会议的各方签认,合同双方的来往信件,特别是对施工项目提出问题的答复或认可信等。同时,索赔成功与否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或由发包人或其人签章才具有法律效力。投标文件是组成施工合同的重要部分,在索赔要中可以直接作为证据。其内容包括承发包双方的要约和承诺看,会议纪要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在内并经发包人驻工地代表,承包人、发包人、监理人及有关针对工程召开的一切会议纪要。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包括工程的设计变更、工程暂停等指令。发包人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发出的各种指令、通知,如检查人员日记、工长日记、施工记录、记录以及经发包人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工程中停水、停气、停电、开通记录、道路封闭或证明等。

2.3 风险自留

当风险不可避免或因风险有可能获利时,依据法律法规,指导工程项目施工,规避和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由自己承担风险的一种作法。风险基金比例取决于合同风险范围和对风险分析的结果,及时制定防范对策,一旦出现风险,由风险基金支付。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自留两种。有意识自留指虽然明知风险事件已发生,发生经济损失,经分析由自己承担风险更为合理,而决定自己承担风险。也有采取设立风险基金的办法,或风险较小自己有能力承担,在损失发生后用基金弥补。在建筑工程固定价格合同中考虑一定比例的风险金,就是对合同中潜在风险的处理基金。无意识自留是指不知风险存在而未加处理,通常也称为不可预见费,或风险已经会发生,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因其客观存在和不确定性,但未意识到而未作处理。但在风险发生前,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未知的损失,全面认知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只要深入分析,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针对可能或已经存在的风险,都能将风险化解或将其导致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点,从而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实施与完成。

风险防控措施篇(2)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安全

1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1.1管理制度不完善带来的风险

施工单位在工作执行期间,重点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保证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工程计划。但是,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施工现场产生异常情况,引起安全隐患,也无法利用相关措施对其处理。所以说,水利工程施工需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大效益,只是重点分析工程工期和工程质量,没有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对其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施工工作产生安全风险,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

1.2应急能力不足产生的风险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还是传统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对安全管理、工程预算等工作不够重视,在对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图纸进行规划期间,忽视进度、效率以及成本等各个因素,从而给工程的实施带来较大压力。

1.3现场监督不够带来的风险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员数量较少,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监督与管理期间,也没有按照相关规范和相关标准有效执行,不仅容易引发安全隐患,而且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合理解决,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2风险防控措施

2.1促进管理制度的完善性

在制度实际建设与构建过程中,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降低其存在的安全风险系数,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基于相关制度的构建,还需要明确合理的工作目标,促进管理流程符合相关规定。该工作的执行不仅为各个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基本保障,还能促进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如此,基于制度的完善,还能实现有效的人员配置。在具体执行期间,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保证能够在工作中规范执行。基于管理制度的执行,还需要促进责任的充分落实,各个小组、各个管理人员的责任都能充分落实,在管理人员积极引导下,能够对制度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另外,还需要促进奖罚制度的完善性,一些人员在对风险性较高的因素进行控制期间,需要给予一定奖励,在该方式下,不仅能有效控制风险,还能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安全风险与整个工程的质量、效益存在较大关系。因为水利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工作量较大,需要投入的资金也较多,容易受气候、地形要素的影响,为了维护整体的安全性,需要促进工程制度的完善性,这样不仅能降低事故的产生,还能维护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整体效益。

2.2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在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保证施工企业应急能力得以增强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实际工作期间,基于施工现场的具体流程,将其与相关法律进行结合,并制定出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促进各岗位、各人员职责的明确性。一旦发生事故,需要迅速反应,提出有效措施,并合理应对,这样不仅能减少处理时间,也能降低产生的损失。同时,在水利施工现场,还需要准备防火防爆设备以及灭火器等相关设备,数量充足,保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针对水利工程材料易燃易爆的特点要严格管理,配备应急人员和灭火装备。突发情况下,要建立应急小组,并指派专人对现场进行监管、巡查,控制其产生的风险。水利工程完工后,还需要对现场进行有效清理,减少杂物的产生。

2.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不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重视对其专业施工素养的培训也是一个有效的防控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科学举措之一。施工人员是进行水利建设的主体之一,如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只盲目地追求施工效益,忽略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专业素养的培训,那么则很容易在施工中产生安全事故。因此,可以专门聘请相应的学者专家定期对施工人员作统一的讲座培训,或者将安全生产的标语与相应知识点制定为宣传册或者是横幅,散发给施工人员,并在施工现场的醒目处张贴,这样才能无形之间给施工人员树立科学的责任意识,增加其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与安全风险规避防范的意识。

风险防控措施篇(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134-02

摘要:

风险防范与管理是工程项目襀和创造最大效益的重要基础。根据工程风险具有的特征,简要分析了工程项目风险的因素,总结了工程实施过程主要的风险来源,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工程风险;风险规避;风险控制

目前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作用下,投资建设的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如2007年房地产市场商品住宅投资 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增加与存在的工程风险管理落后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如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规范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1],严重阻碍了资金的有效利用。项目工程的各个阶段将面临各种各样风险和复杂的影响因素,但是工程风险具有的特征(如特定的根源、普遍性、可测性、可转移性)决定了风险的可防范性,既是风险的损失是可以控制的。陈宇哲[2]把建设项目工程风险的防范分成: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生产准备阶段,共5个主要阶段分别进行风险防范与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已成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实现和创造最大效益的重要前提之一[3]。

1 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与因素分析

对各种风险因素的识别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是确定一个项目的风险范围,即经过风险因素分析明确哪些是潜在的风险因素?并且估计这些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有多大?将这些存在的风险因素逐一列出,以作为风险管理的对象。

1.1工程项目风险来源分析

1.1.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一种完全主观的不确定性事件,这类风险一旦发生可能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比如全局性政治事件。

1.1.2法律风险。

法律对项目的干预,如法律不健全,相关法律的内容的变化;可能工程相关人员对相关法律未能正确、全面理解,可能会存在触犯法律风险等。

1.1.3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系指承包市场所处的经济形势和项目发包国的经济实力对经济领域的潜在的、不确定的影响和干扰。主要构成因素有:项目的产品的市场变化,甚至是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项目的工程承包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变动(工资水平提高、工人数量减少)、材料供应市场变动(如原材料进口价格提高)、通货膨胀速度加快、外汇汇率的变化、金融风险等。

1.1.4)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对工程带来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控制的。如恶劣的、反常的雨雪天气、冰冻天气等。也存在无法回避的自然因素如地震、风暴以及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如泥石流等对运输条件可能造成供应的中断的风险。

1.2风险对目标的影响分析

它是按照项目的目标系统结构进行分析的,是风险作用的结果。

1.2.1资金和费用风险。

包括:保证金风险、支付风险、结算风险、利息风险[4]; 财务风险、报价风险、投资追加、成本超支、收入减少、回报率降低、投资回收期延长甚至无法收回。

1.2.2工期风险

造成整个工程的工期延长或局部的(工程活动、分项工程),不能及时、保质实现和投产。

1.2.3质量风险。

包括工程、工艺、材料不能通过验收、工程试生产不合格、经过评价工程质量未达标准。

1.2.4生产能力风险。

由于产用原材料、能源、水点供应问题以及设计标准、设备问题,使项目建成后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功能需求。

1.2.5市场风险。 工程建成后产品未达到预期的市场份额,销售不足,没有销路,没有竞争力。如房地产销售不景气,造成投资回收期延长,资金周围困难。

1.2.6工程或设备的损坏甚至人身伤亡。

1.2.7法律责任。 既可能被或承担相应法律的或合同的出发。

2工程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

2.1风险规避的策略

2.1.1回避或减少风险。

根据自身企业实力有选择性的实施项目,权衡利弊后,选择风险小或适中的项目,回避风险大的项目。对于实施项目需要采取必要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后果的不利影响。例如,采取“快速跟进”或压缩关键工序的时间、加班来减轻项目进度风险。为了能够直接控制,可以把这些风险从将来“移”到现在。例如,通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减少项目使用阶段维护方面的风险。通过建立完善的物资(原材料除外)供应体系以及预算阶段预留出项目的涨价预备金以减少项目社会风险;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施工,同时制定风险管理的应急计划以及加强对项目的质量管理以减少项目自然风险。根据帕累托二八原理知,项目所有风险中有一小部分对项目威胁最大。要集中技术力量专攻威胁最大的风险。由于风险具有耦合性,有时一个风险减轻了,同时可以减少一系列风险。

2.1.2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又叫合伙分担风险,其目的是借用合同或协议,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可将一部分损失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者身上,事实上转移风险不能减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只能减少对本企业的影响。实行这种策略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对于具体风险,谁最有能力管理就让谁分担;第二,必须让承担风险者得到相应的报答。一般转移风险主要有四种方式:开脱责任合同、保险与担保以及出售和发包。

2.2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就是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实施风险管理计划中预定的规避措施。风险控制的手段不仅包括预定的规避措施,还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权变措施。当风险管理计划中预定的规避措施也不足以解决未曾预料到而实际又发生的风险事件,或实际后果比预期的严重的风险事件时,必须重新制定风险规避措施。

进行事前技术模拟试验,选择抗风险能力强的、有弹性的技术方案。采取有效的管理组织形式,选派得力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按质量体系要素将分部、分项工程分解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实行严密的控制,加强计划工作,抓紧阶段控制和中间决策等。在技术负责人的统一领导下,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质量职能,以确保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3结束语

工程风险无处不在,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之中,特别是难度高、风险大的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风险防范与控制关键在于不断地捕捉风险的前奏信号,分析各种潜在风险信息及其动态,凭借专业工程经验识别,评估风险,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以及控制对策。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增强风险意识,积极应对工程风险,才能有效降低工程风险,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周婉,温少元.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7(4):37-39.

[2]陈宇哲.论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风险的防范与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09,3: 94-95. 

[3]唐坤,卢玲玲.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J].建筑经济,2004(4):38.

风险防控措施篇(4)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措施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发展充满了挑战,因此,企业财务风险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财务成果在预算和实际的不一致,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蒙受损失,给企业带来重大影响,以致财务风险受到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的重大关注,研究分析财务风险成因,并准确评估风险程度,确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以促进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与表现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其经营管理活动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蒙受资金损失的风险,同时也会造成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下降,不利于企业的稳步发展。但是,由于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普遍性和其特殊性,故也给企业降低风险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了机会。

(二)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①企业获利能力较差,经济效益不太好。其具体表现为企业成本费用较高,资产效益水平低下,资产投资回报率较低,利润较低。②企业资金缺乏,偿债能力较弱。其具体表现为资金不足,企业负债较多,融资能力差,信用等级较低,社会认可度较低。③企业经营能力欠佳,不良资产比重较大。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较差,不仅影响到企业能否完成预期目标,而且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容易引起企业的财务危机。④企业的债务结构不合理。由于企业的流动资产主要用于短期债务资金,当企业的财务可变现能力较弱时,就会降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影响其偿债能力。

二、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一)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在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中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企业资金的滞后和企业价值的变动。同时,企业的经营风险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

(二)集资风险

集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在集资时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其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再融资风险等等。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的波动引起的筹资成本的变动。

(三)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投入资金因市场需求变动引起的收益与预期相偏离的风险性,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通货膨胀风险、违约风险等等。而企业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证券投资则分为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方式,股票投资是属于风险共同承担,利益共同分享的投资形式,而债券投资只是定期收取固定利息。

(四)存货管理风险

企业拥有一定的存货是维持企业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但确定最优库存量是企业的难题,存货较多则会导致货品积压,销售风险性较高;存货不足则又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甚至可能引起企业的违约行为,给企业的信誉造成不良影响,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企业外部因素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所进行的,当复杂的外部因素发生对企业不利的变动时,如果企业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相应的防控措施时,那么将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带来不利影响。一是经济环境的变动,比如市场经济的不景气引起的企业生产变动;二是季节性变动引起企业做出生产调整和用工成本的变化。

(二)企业内部因素

(1)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欠缺:在传统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到位,并未意识到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这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在处理危机事件上缺乏控制性,企业对风险防控能力较差,使得企业往往蒙受一定的财产损失,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财务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大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存在着主观性和盲目性,总是按照自身的经验主观决策,未经过科学合理的论证,以至于给企业带来投资损失,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3)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是为了督促财务资金的合理合法使用,以便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大多企业未能将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相结合起来,缺乏对财务资金的监管,很容易给企业带来财务资金损失,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一)建立财务风险防控机制

企业应明确财务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和其特殊性,要注意加大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积极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动并做出合理分析论证,不断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和处理能力,从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性。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财务制度,以便提高决策科学性,同时要准确定位各部门在财务管理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并须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不断完善责任岗位制,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少财务工作失误,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加强财务资金的管理

要有效防控财务风险,必须从企业思想意识上给予重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以及普通员工都应树立财务风险意识,从而降低财务风险的损失。财务资金的管理水平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的因素,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活动可以提高企业财务资金的利用率,优化企业的资源分配,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也能扩大企业的资本积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防控集资风险

企业的资金筹集是开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前提,如若缺乏资金,企业便不能正常运行,就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因此科学合理集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在集资过程中,也会产生相应的企业债务,如果企业生产经营不好,企业债务便会加剧企业财务风险。为此,企业在集资前应做出科学合理的推断与论证,减少对外借资金的需求,增强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四)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监督机制

建立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制度基础,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应建立奖励机制,使企业所有员工的目标与企业利益相符合。对于企业存在的问题,财务监管人员应在合理论证的基础上,同相关负责人协商规避财务风险的方法,并及时将财务风险报告报领导审核,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内部监管机制,从而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林小杰.企业财务资金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J].中国市场,2015(46).

[2]海洋.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与防控措施[J].价值工程,2010(10).

风险防控措施篇(5)

关键词:招投标;风险控制;防范;措施研究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以及我国招投标法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外投资旺盛,带动了对采购量的增加,这给招投标行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招投标行业隐藏着一些经济风险,一些招投标机构采取的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如贿赂、寻租,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招投标机构和部门应重视对该项工作的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培养和促进招投标工作的安全有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招投标的风险分析

1.招标机构面临的风险

对于招标机构来讲,其面临着外部操作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在外边操作风险方面,主要包括招标人的不法行为潜在的风险,如商务条件、技术能力不具备,而隐瞒客观情况进行的招标业务,这样就给招投标操作带来风险。另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招投标的市场规则不统一,招投标管理和操作程序上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样也给招投标工作带来风险。对于招投标机构的内部管理风险方面来说,首先,存在着招标业务操作风险,如招标业务流程不严谨,技术审核过于粗糙,招标公告时间和报名时间缩短,设置过高的技术要求等,这样就出现了流标现象。其次,存在着招投标的财务管理风险,如投标保证金数额比较大,面临着财务风险问题。最后,招标工作中的职业道德风险。招标人员容易受到利益引诱,出现受贿问题,如泄露商业秘密的违法行为,会出现质疑和投诉问题。

2.建筑施工企业的招投标风险分析

建筑承包商在进入某地区市场,进行承揽该项目进行招投标工作要面临以下风险:如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失真和失误风险、业主买标风险、联合保标风险以及报价失误风险等。对于国际工程项目来说,存在着招投标程序审批与国内接轨的困难,造成的拖延导致招投标工作效率比较低。而国内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来说,存在着地方保护的问题,涉及到审批环节和手续的繁杂,信息的不畅通的问题。特别是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编制的不规范,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具有实力的施工单位很难投标。

三、招投标风险识别分析技术

1.运用专家经验法

通过组建专家小组来进行招投标的风险识别,并对风险进行评价和量化。专家实地考察后,提供建设项目的信息和工程状况,讨论项目招投标风险的因素,如技术、工期、成本,并对此进行风险量化的评价意见。

2.制作风险来源表

招投标人员将招投标工作风险进行全面罗列,这样就可以涵盖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的程度,如风险来源,发生的时间和次数估计,以及风险的后果程度。这样就能够使工作人员对风险有详细的了解。之后就是对风险进行归类,便于对风险进行管理。

四、加强招投标操作的规范和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招投标的业务管理

企业要设立招投标工作的监督机制,要建立单独的负责管理部门,加强监管的力度。进行招投标的工作人员要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加强学习,并且与业主要进行有效沟通,获得业主的认可,才能确保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要完善招投标的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来降低和控制风险,建立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和风险防控应急处理方案,建立“招标项目投诉质疑案例分析制度”,相互借鉴防范,以及完善流程的审批程序。

2.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

企业要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加强对员工的业务素质的培训和培养,充实员工的技术含量。提高员工的道德风险意识和业务风险意识,加强员工的招标项目操作经验的交流和总结,对员工要进行道德信用监督。同时,企业内部的各部门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便于招投标项目团队和员工的操作优势,共同对招投标的风险进行分析讨论,从事招投标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招投标的操作流程,加强对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实施。

3.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要对投标的保证金进行专人管理,按项目分别列支核算收支,设立投标保证金专户。加强发票和现金管理,标书销售人员必须领用由财务部门开具的专用发票,避免在销售招标文件环节业务人员直接接触现金。与此同时,企业应采取先进的招投标方式,通过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这样能够为企业招投标工作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网络进行的开标、评标,规避了人为风险。

五、结论

通过对招投标的风险控制机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在招投标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工作风险,要加大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防控。企业要建立健全招投标风险防控体系和制度,要加强在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水平,提高招投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运用先进的招投标技术和方法,将招投标工作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促使企业的招投标工作进展顺利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 阳: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招投标风险控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2,(05).

[2]王克伟:招投标规范操作及风险防控[J].中国招标.2012,(05).

风险防控措施篇(6)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防控;措施

近些年,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不断的向前推进,逐步的加剧医疗市场的竞争,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在激烈市场竞争背景下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因此,医院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应提高对医院财务风险认识,加强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从而保障医院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一)政策风险

医院属于服务行业,公益性是其主要特点,以救死扶伤为宗旨开通绿色通道等国家政策,在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同时,给医院带来较大经济风险。比如,医院在开设绿色通道时,存在医疗欠费、垫付医药费等问题,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大量医疗结算扣款,甚至难以挽回部分的坏账,造成医院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经营风险

卫生行业自身所具有的公益性特点,使得该行业存在较大风险。不同的医护人员具有不同的技术水平,由其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也有所不同。近些年,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对于医护工作人员水平提出越来越高要求,不可避免在医疗中出现医疗事故与纠纷等,导致形成医疗赔偿与医疗欠费等,不仅给医院带来许多医疗风险,更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资金管理风险

医院在开展资金管理中,主要的任务是控制、考核及分析医院与各个科室的资金收支的执行情况,这个过程中将资金收支计划作为重要的指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如果缺乏对资金科学的统筹安排,则必然会给医院带来较多潜在性风险,导致出现以下各种问题:一是资金管理缺乏监督;二是库存占据过多的资金;三是资金结算回款周期过长等,以上各种问题最终使得资金流动缺乏通畅性,使得资金结构缺乏合理性,一定程度上给医院带来更多财务风险。

(四)偿债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面临着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多数医院为了谋取自身发展以及购置医疗设备等,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进行资金筹集,会选择采取融资租赁与银行付款等方式,虽然采取该方式可以缓解医院资金紧张问题,但是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偿债风险,尤其是一部分的医院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未经过任何的科学论证的状况下,冒险的应用过度负载经营策略,无形中使得财务风险提升。一旦医院面临负载融资失控的问题,一时间资金周转不灵,不仅会导致医院陷入资不抵债的泥潭,甚至会直接导致医院破产,使得医院面临更多的发展困境,严重阻碍医院的健康、长远发展。

(五)行为风险

所谓行为风险主要指的是会计人员的行为,由于受到会计人员经验与能力的制约,加之一方面存在不对称的信息,另一方面受到局部利益推动,由以上因素影响所引发出的财务风险,按照性质的不同, 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技术风险,另一种是道德风险,其中,所谓技术风险指的是会计人员在经验与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其所的会计信息对于各种经济活动所做出的反应不正确。技术风险的特点在于会计人员在主观意识层面上认识不足,然而在客观层面所产生的错误直接引发出财务风险,比如,受到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水平的制约,不能够及时地发现风险点,导致无法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最终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所谓道德风险是指会计从业人员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利益的面青迷失自己,违背职业道德做出各类有损医院利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内容:一是挪用公款;二是设立小金库;三是造假账等,不仅对经济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更会引发财务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出现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缺乏对财务风险足够的认识

现阶段,医院大部分的管理人员由医务人员担任,该部分人员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财务管理知识的足够认识,且平时忙于处理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方面,而对于财务风险的明显缺乏认识,风险意识非常淡薄,加上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难以强化管理力度。

(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当前医院会计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是业务水平差异性较大,在职业道德与法制观念方面都有待加强。同r,会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缺乏足够的责任感,不能够熟练掌握财务分析与财务控制方式,且财务分析能力有待提升,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财务风险出现的征兆。除此之外,就预算编制而言,会计人员所采取的编制方式缺乏科学性,难以深入的把握财务监控问题,不能适应于当前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

(三)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我国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内部控制属于重要内容,一旦医院无法落实到位内部制度,则会使得财务风险增加。比如,在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过程中,针对于资产损失方面的责任追究制度缺乏。此外,针对于易于出现财务风险的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例如,信息化的系统管理之中,未能够分离操作职能与系统维护,信息化中缺乏设计工作人员的参与。以上各种因素极容易导致出现潜在性财务风险。

(四)缺乏财务风险与预警

财务风险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始终,在内部与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下,医院在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预期与实际结果存在偏差问题,一旦缺乏对财务风险有效的评估与预警,医院在面临风险时则会陷入至被动状态,严重者会陷入难以挽回的恶劣处境。

三、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分析与防控措施

(一)增强人员的风险意识

医院宣传部门应当加强对风险管理的宣传,由上至下的提高管理人员与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促使其全面的认识财务风险,并对此做出科学评估,以规避风险的发生,除此之外,医院领导层应时刻保持最清醒的状态,提高对潜在危机的认识,在平时工作应加强对风险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自身风险防范的能力。

(二)强化财务人员的培训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财会知识处于不断地更新与变化中,为此,医院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培训方式,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不仅增强财务人员的法制意识,更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防止出F等问题。除此之外,财务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的涉猎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从而丰富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与此同时,作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提升风险意识,增强应对财务风险的灵活性,牢牢地把握财务运行趋势与规律,积极的应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式,增长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控制,风险防范与风险化解的能力。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要想切实的做好各项经济管理工作,有必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因此,医院应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构建完善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为财务内控制度有效性、合理性与完整性等提供重要保障,减少财务决策失误,实现将财务风险降至最低的目标。降低财务决策失误的概率,最大程度的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此外。针对于彼此不相容的岗位,应互相加强监督,及时的催收与清理往来的款项,针对于资产损失积极的构建责任追究制度,为医院资产保持完整性提供重要保证。

(四)强化对医院资金的管理

医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以良性循环的资金作为重要保障。因此,医院应采取现代化管理方式,强化对财务的管理,促进资金的运转与良性循环,避免出现呆账、坏账以及资金沉淀等问题。与此同时,应加强流动资金的分析,做好信息反馈的工作,不断提升支付能力,维持资金的良好结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财务风险加以防范。

(五)强化医德医风的建设

医院应强化对医疗秩序的管理,规范医务工作人员的行为,提升医务人员的水平,端正其工作与服务态度,以优质的服务回馈人民群众,在人们心中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将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降至最低,强化对医疗欠费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出现由于医疗赔偿与欠费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烈,医院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财务风险,促使深入的研究与掌握风险发生规律,发挥财务杠杆所具有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的完善财务风险制度,推动资本结构的优化,促进资金的周转,强化对财务的监控,落实风险评估与预警,提高医院财务风险抵御能力,推动与促进医院健康、快速、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成玲.医院财务风险的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

[2]冯丽.新时期医院财务管理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2).

[3]田起顺.新时期医院财务管理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

[4]吴雨虹.浅析医院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8).

[5]贾秀芹.新时期医院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分析[J].中国外资,2013(22).

风险防控措施篇(7)

[关键词]企业;财务资金;风险;防控

[DOI]10.13939/ki.zgsc.2015.46.176

1 财务资金风险的含义与特点

1.1 财务资金风险的含义

财务资金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风险,由于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各个生产经营管理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会造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担负一定的债务和资金损失威胁。财务资金风险会造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下降,同时,由于这种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也给企业消除风险、提升竞争能力创造了机会。

1.2 财务资金风险的特点

财务风险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定会发生的,同时又无法准确预测,因此它的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和不确定的。参与到市场竞争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财务资金的风险问题,但是在企业的具体运营过程中,企业很难对每一个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提前的预支和彻底排除。此外,这种风险还具有两面性,它可以造成企业的损失,也给企业正确规避风险、提高收益带来了机会。

2 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类型

2.1 资产负债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会采取资产购置的方法进行生产资料的筹集。资产购置有多种类型和方式,但是一般情况下资产购置给企业发展所带来的风险较小。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和资不抵债是资产负债中风险较大的两种形式。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如流动负债大于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中的应收款项和存货比例过大等情况,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偿债能力下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资金风险。如果是资不抵债,就说明企业累计亏损严重,存在破产的风险。

2.2 企业收益

企业的收益情况是衡量企业财务情况的重要指标,收益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再生产能力和财务资金的安全。企业的收益主要是来自于企业的经营收益,经营收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经营收益是在收入减去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之后剩下的部分,但是要判断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程度,还需要结合企业的经常收益和期间收益进行分析。经营收益减去财务费用就是经常收益,经常收益加上营业收益之外的收益就是期间收益。如果一个企业经营收益良好,但是经常收益亏损,则说明该企业的债务规模比较大,经营收益不足偿付债务利息,经营规模加大导致财务资金风险变大。如果经营收益和经常收益较高,而期间收益亏损,就说明该企业资产的非经常性损失超过了经营的利润,这就会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无法得到提升。如果经营收益本身就有亏损,就说明该企业产生生存危机,财务资金风险明显。期间收益持续亏损造成累计结余赤字,就说明企业自身持有的资本比例大幅下降,财务资金的危机严重。

3 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建立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企业应该明确财务资产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过程中,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和处理机制。在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要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尽量减少企业自身管理所带来的风险。要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提高企业风险预测能力和处理能力。同时,面对财务资金风险的不确定性,企业要建立风险基金,从而保障企业能在风险发生时,及时弥补损失,降低风险造成的企业生产经营问题的发生概率。

3.2 控制筹资风险

资金的筹集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如果没有足够的筹集资金,企业就无法运营,更无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在当前的筹资过程中,企业多是通过资金借入、所有者投资的方式,一旦债务性筹资发生,企业也就随即产生新的债务。如果生产经营不善,债务就会放大企业财务资金风险。为此,企业要合理控制筹资的比例,减少对借入资金的依赖。所有者投资容易出现盲目跟风现象,这会扩大企业财务资金的不稳定。

3.3 控制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的主要内容是对应收账款的回收,由于购买单位的经营情况和信誉情况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资金回收的风险。应收账款同时也是企业的收入来源,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通过对产品的销售,实现产品的经营利润。但是如果有些购买单位不能及时有效付款或者成为坏账,就会导致企业的直接资金损失,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为此,要对应收账款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对购买单位的信誉、经营能力进行综合的考察,建立全面的企业信用等级,对信用好的单位要保持稳定的合作,对偿还能力较差的企业要对其经营情况做有效的评估,保证企业在减少风险的基础上,提高利润。

3.4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足够的资金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础,资金越多,企业能够承受的财务资金风险也就越大。在企业进行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时,要针对企业的资金流动和使用作出科学的规划,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之外留出足够的风险防范基金。财务会计人员要定期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和财务现状,对管理者反馈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出管理建议。对企业近期的收益、投资等情况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根据编制内容,正确预测企业财务资金的数量和走向,然后根据判断确定预留资金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对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短期借款、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确定合理区间值,建立指标预警系统,并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定期指标调整和异常指标分析。

3.5 加强企业的财务资金管理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当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竞争环节,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减少资金使用中不必要的浪费、损失,同时也是有效防范财务资金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合理的财务资金管理也可以优化企业资源分配,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收益,扩大企业的资本积累,给企业在应对财务资金风险时提供资金支持和发展保障。

4 结 论

如果企业想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有效的发展,就不得不面对普遍存在的财务资金风险。财务资金风险的存在既会造成企业生产经营的困境,也给企业有效规避风险,扩大自身优势创造了机会。通过对各种财务资金风险类型的分析和判断,做好对风险的防范和判断,提高企业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是当前企业在面对财务资金风险时,保持和扩大自身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旭东.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5,25(2):88-91.

[2]王秀丽.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管理世界,2014(33):78-80.

[3]杜文慧.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