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30 10:09:12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篇(1)

关键词:区域特色农业;外向型农业;特色农产品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初步取得了成效,但是优质专用品种生产还较分散,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格局还未形成,地区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就是把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做大做强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这对于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扶持重点项目

一般来说,特色农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即以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农业技术为支撑,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特色农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我国制定和实施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加快培育优势产区,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在规划期内,重点发展10类114个特色农产品,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启动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立一批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开发驯化一批特色农产品名优品种,推广一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适用技术,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特色农产品质检体系、营销体系和信息平台,培育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公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确定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地道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10类特色农产品。优先规划优势区,重点予以扶持建设,尽快提高这些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植区域特色支柱产业。

外向型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在坚持科学发展关的基础上,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一村一品”为主要内容,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以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专业村、专业乡镇,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区,从而进一步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拓展国内外市场,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产业,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在国家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发展优势农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可以开辟新就业渠道,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从总体上看,我国特色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手段。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了《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划(2007-2010 年)》。《规划》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划分,明确了各自的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来源包括中央补助投资、地方补助投资、企业自有资金及其他投资四个部分。中央补助投资重点支持五类示范项目:一是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围绕本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壮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实力,发展“龙型”经济。二是外向型农业示范项目。促进农业扩大对外开放和出口,发展设施农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是农业适用新技术综合应用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种和先进工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大力发展优质高效低耗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等关键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五是农业多功能性拓展项目。支持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项目发展,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多功能性开发。

二、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到200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增长幅度放缓,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削弱,而且农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也呈下降趋势。由于投入不足和政策扶持少,我国发展特色农产品出口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1.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由于地域广阔的农村,还处于半自给、半封闭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状态,半自给、半封闭的小农生产方式与大规模产业开发的矛盾是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产品加工相对滞后,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的问题所在,体现为农产品整体质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销路不畅等矛盾和困难。由于这些地域是农业产业化潜力和开展的重点区域,小农生产方式无疑是大规模产业开发的一大障碍。

2.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全球特色农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是规模化和专业化,而我国的农业发展技术含量低,相关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优种率低,生产加工工艺落后。2002年2月,农业部提出了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四大战略,指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以质取胜,加强、扶持与鼓励竞争并重等四大发展战略,特别指出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贡献率。

3.市场发育滞后,特色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长8.3%,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但出口企业规模偏小,最初的巨额利润刺激众多民营企业加盟,容易引发无序竞争。

4.行业标准缺,严重制约了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管理和市场规范。我国产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国外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实施严格监督,产品质量依然是影响我国特色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农药残留、化肥残留量等是主要因素。目前,虽然我国逐步对产品质量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监控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还较为严峻,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现象还比较突出,阻碍了农产品的出口和外销。

三、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的总体战略思路是确立以低成本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战略,提高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以市场多元化为特征的全球农产品出口体系。完善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提升我国农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做强做大优势区特色品牌产品,可以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出口竞争优势,扩大出口,优化出口结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

1.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大力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由国务院明确农业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建立起完整、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要逐步实行食品安全的行政垂直领导,逐步理顺动植物内外检体系,减少不同部门的重复设置,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尽快制定和修订规范的有害有毒物质残留限量及检测方面的标准,使检测系统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行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加快我国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进程,尽快启动我国植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项目。推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有关疫情管理规范,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逐步消除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有关禁令,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针对我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法律法规不足的状况,应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形成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在相关法律比较完备的基础上,建立和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和执法机构及队伍建设,强化检测与执法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建立农产品安全工作程序。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中,重点要抓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龙头,分层次加快省级、市州级、县市级和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必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为全面推进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

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出口企业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目前,我国一些出口企业因不了解国外技术标准和技术壁垒,经常发生农产品出口受阻情况,而有关部门的服务又不到位。因此,向出口企业提供准确、快捷的国外技术和市场信息,帮助外贸企业出口农产品,直接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工作。

2.做好区域布局,加强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对充分挖掘农业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1996年至2008年底的相关数据统计,山东省大宗农产品产量在全国来说都居于前列,其中水产品和蔬菜从2000年开始一直处于首位,这些农产品中约55%销往国外,商品率达70%。此外,蔬菜种植逐年扩大,一些优质蔬菜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订单农业也日益壮大,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一个先导。

“十五”计划纲要中曾特别强调了发展外向型农业,明确提出“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协调、服务和政策支持,继续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有力地促进了山东省蔬菜出口生产基地的建设和蔬菜出口规模的扩大。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商品化、企业化、市场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必须及时调整农业产业化政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提升品质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仍然普遍存在着品牌偏小、生命时间短、影响力不够等通病,以及市场竞争环境尚未形成、名牌保护体系不完善、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的动力不足等制度缺陷。因此,实施名牌战略成为我国农产品提高出口创汇能力的重要途径。创名牌必须“打特色牌,走特色路”,从产品的内在质量、外在标志、包装设计,都要充分体现特色。此外, 还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 推进优良品种、先进种养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引进工作, 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 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农产品的加工方面,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发展能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户合作经济组织, 并推进产业化经营, 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加工型和运销型龙头企业, 使之上联市场, 下联基地和农户, 在农工商、产加销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销衔接、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

发挥农业产的比较优势,加大农业技术的创新,推进农副产品规模化生产和深加工,积极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农艺,休闲农业;把握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趋势,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安全性等个性化特殊需求逐步增加,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备受市场青睐。强调突出地方特色,实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战略。突出重点,强力推动,着力培育以种植、养殖业为重点的深加工和营销企业,积极发展供产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

以优惠的政策和灵活的方法,吸引国内外商客入驻几个示范园,兴办加工园区,独资、合资、合作兴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破所有制、行政区域和行业部门界限,鼓励国有工商企业、积极探索与市场农业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创造出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以及“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结合日益紧密。培育一批大龙头,建设一批大基地,发展一批大产业,形成“内外相连、合作经营、共同发展”的生产经营格局。调整国际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另外,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产品和市场状况进行市场细分、选择和定位,树立品牌意识,力创世界名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做好对外的市场营销工作。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说明我国特色农产品目前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强,且到目前为止,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因素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我国农业的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农产品贸易大幅度上升,说明我国农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提高出口竞争力,努力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出口规模,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努力扩大中国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

参考文献:

[1] 赵敏.特色农业发展指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

[2] 宋伦进.加入wto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新形势下湖南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6(82).

[3] 屈孝初.湖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策略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 杨载田,袁开国.湖南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4(3).

[5] hillman, j. nontariff agricultural trade barrier revisited.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research consortium, tusco az., working paper 06-2,dec.

[6] gallagher. paul. international merketing margin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effects of some nontariff trade barriers. amer. j. of agr. econ.80(may 2007):325-336.

[7] 邓笑天.农业的区域化思路[eb/ol].[2007-01-28]..

[8] 陈章喜,周芮仪.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与发展分析[j].特区经济,2006(2).

[9] 金紫江.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评述及其运用[j].经贸理论,2008(4):15-17.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篇(2)

甘孜州辖18个县,319个乡(镇),2 074个村民委员会。2008年末全州总人口98.3万人,其中藏族人口77.6万人,占总人口的78.94%,是全国第二大藏区;农业人口79.7万人,占总人口的81%,是典型的特色农业经济区,生态农业是全州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州粮食产量19.15万t,蔬菜产量7.30万t,油菜产量2 209t,蚕茧产量160t。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1 926元,种植业对农牧民的贡献率达43%。由此可见,传统农业效益有限,应走发展特色农业之路。

一、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

甘孜州属高海拔区域,平均海拔为1 500~3 700m。没有环境污染或污染轻,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具备蓝天、绿水、净土等绿色无公害生产条件,打“绿色牌”的条件充分,优势明显。从土地类型看,地形地貌多样,土壤类型丰富,为不同特色产品生产提供了适宜的土地条件,是杂粮、杂豆、杂果、薯类和中藏药材等农产品优生区。全州光照充足,气候干燥,光热资源属全国高值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营养积累,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巨大。

历史上甘孜州就是传统杂粮、杂豆、杂果优生区,经过长期物竞天择和人工培育,孕育了备具特色品质的地方名优产品。特种粮食“青稞”(裸大麦)、小麦、玉米、洋芋、大麦、水稻、豌豆、胡豆、荞麦、燕麦、高粱等;经济作物油菜、梨、桃、杏、橙、石榴、樱桃、花椒、茶、桑、核桃、板栗等。名贵药材冬虫夏草、川贝母、藏红花、麝香、熊胆等,质优量大的大黄、黄芪、秦芄、羌活、党参、天麻、雪莲花等。野生植物中的野生食用菌、野菜等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市场旺销,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二、发展特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州特色农业尚处于初始阶段,由于受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所限,特色农业发展滞后:一是缺乏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和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特色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低;二是投入严重不足,特色农业基础脆弱;三是高层次特色农业科技人才奇缺,尤其是缺乏营销人才,农业科技贡献率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州特色农业的发展进程,造成我州特色农业起步难、效益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基地规模小,整体竞争力弱

全州已建的特种粮青稞生产基地、豆薯类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小水果基地、蚕桑基地、中药材等基地规模均偏小,难以产生规模效益。由于我州位于世界第三极向丘陵盆地过渡地带,存在耕地面积小、区位缺陷等不利因素,导致我州特色农产品总量不大,交易成本很高,整体竞争力弱。

2.市场发育不全,产业链条短近年来,我州市场建设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很不适应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加之农民市场意识差、居住分散、运距远、费用高,规范的农产品市场难以带动农户增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特色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可以使特色农业向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和营销业等上下游产业延伸,拉长特色农业产业链。但我州特色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特色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而我国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50%,二次以上深加工仅20%。我州就更低,基本处于卖原料的状况,往往增产不增收。

3.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

我州两熟区人多地少,户均拥有耕地面积不到3亩,经营规模小,分散化程度高,经营方式落后,这决定其难以形成有组织的主体。而且,我州特色农业产业化组织以“公司+农户”为主,而公司是由农户以外的市场主体投资兴办并管理的,这种体系外联结的组织缺陷容易造成利益机制出现断层。而目前要引导广大规模小、经济势力弱的农户共同投资并管理现代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或销售企业,尚需时日。

4.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多年来,各种农业推广体系虽有一定发展,但发展滞后,远远跟不上特色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需要。不少地方长官意识浓、服务意识差,对自发的农村特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干预太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功能发挥也不尽人意。

5.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省、州、县财政虽尽力加大了对我州特色农业的投入,但远不能适应我州特色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由于农业的低效益,很难吸引社会资金对我州特色农业的投入,作为特色农业投入的主体――农民,投工、投劳、投资改变特色农业生产条件的能力很有限,特色农业十分脆弱。

6.品牌意识不够绝大多数农产品生产加工厂家和经营者没有品牌意识或意识不够,至使产品市场竞争力低,产品价格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我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路和目标

1.发展思路――构建三大发展区域

根据全州的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和发展潜力,今后一个时期,甘孜州发展现代生态特色农业产业要突出构建三大发展区域:

(1)加快构建东部精准农业发展区

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着力把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道孚6个县建成全州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重点发展玉米、小麦、青稞、油菜、蚕桑、马铃薯、蔬菜和小水果,逐步形成粮油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和小水果生产基地。通过努力,把该区建成全州粮、经、果特色立体效益农业发展区。

(2)着力构建北部生态农业发展区

立足该区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着力把炉霍、色达、甘孜、新龙、白玉、德格、石渠7个县建成全州的青稞、豆薯、中药材主产区,重点发展青稞生产、豆薯生产、中药材生产,突出抓好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良种繁育推广,栽种技术的推广和耕作制度的改革。通过努力,把该区建成全州的青稞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豆薯生产基地和中药材生产基地。

(3)要积极构建南部特色农业发展区根据该区的优势和特点,着力把理塘、巴塘、稻城、乡城、得荣5个县建成全州青稞、玉米、小麦、油菜、树椒、干果等特色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发展青稞、玉米、小麦、油菜、树椒、干果等特色农产品,突出抓好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标准化生产。通过努力,把该区建设成为全州特色优质农业产品生产基地。

2.发展目标立足全州的耕地资源和气候条件,重点在“特”字上做文章、“优”字上下功夫,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建设优质青稞、小麦、玉米、豆薯、油菜、蔬菜、蚕桑、小水果基地。力争到2010年,全州建成优质青稞生产基地50万亩,优质玉米生产基地15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5万亩,优质豆薯生产基地20万亩,优质油菜生产基地5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基地5万亩,优质蚕桑生产基地5万亩,优质小水果生产基地10万亩。逐步建立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四、发展对策

发展特色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必须要用长远的眼光谋划发展,用全局的意识统筹发展,用务实的作风推进发展,扎实抓好四项措施的落实。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特色农业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是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牢固树立不发展特色农业就没有出路的理念,统一认识。转变领导方式,增强服务意识,在创造良好的环境上下功夫。在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上下功夫,做企业、农户、市场干不了或干不好的事。搞好调查研究统筹规划,制定优惠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服务;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狠抓特色农业试验示范,搞好典型引路等。

2.强化科技,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加快科技普及和成果转化应用,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是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切实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措施。针对甘孜州农业科技含量低的现状,要切实加强农业实用先进技术的研究、引进和示范推广,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夯实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的科技支撑,着力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确保农业增效。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是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按照全州农业资源分布状况和产业布局,今后一个时期全州着力建设的优质青稞生产基地、优质玉米生产基地、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优质豆薯生产基地、优质油菜生产基地、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优质小水果生产基地,逐步建立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确保农业增产。

4.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是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和必由之路。针对全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缓慢的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用产业化的理念培育支柱产业,用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产品加工,用市场化的理念促进农产品营销,着力在调结构、建基地、育龙头、拓市场、促流通、建协会、创品牌上下功夫,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全力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狠抓农产品精深加工,切实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积极发展农村专合经济组织

按照“民办、办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切实加强对专合组织的引导、扶持和服务,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股份制、合作制、合同订单等方式,着力扶持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各类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篇(3)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化;市场化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各具区域特色的产业经济体系,并使之成为带动或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特色农业是特色产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标的特色农业,是培植、壮大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一环,是当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特色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关于特色农业有多种表述。有人认为,“特色农业是具有区域地缘、工艺特色和高新技术特色的农业产业总称”,有人认为“特色农业是指人们充分利用特定区域内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经济价值高,相对收益高,品质上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有人认为,“特色农业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和条件形成的。相对于常规农业而言,特色农业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主导一定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高效农业”,还有人认为“特色农业是一个系统的产出工程,是以产业化经营为表征的市场农业和以质量、效益为标准的高效农业,是突出品牌效应的精品农业,它既包含产业规模,也包含体制和组织的创新”。这些表述都基本反映了特色农业的内涵,尤其是第三种表述是近乎于完美的表述。特色农业是人们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它具备自己的的特征。

(一)生产的区域性

一般来说,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特色农业的生产区域性。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可能同时提供多种特色农产品,若每个地方都能生产的农产品,只能是大众化或普遍化的农产品,该类农业只能叫常规农业。

(二)特色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发展

在各个不同的地方,在种植、养殖、加工方面祖辈们创造有自身特色和绝招,发展特色农业应当继承,而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更不是想当然地另起炉灶。

(三)产品的优质性

产品的优质性是特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特色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产品的优质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特色农业要求其生产的产品在健康、外观、口感、营养等方面应是优质的,否则就找不到市场,有违发展特色农业的初衷。

(四)经济的合理性

特色农业最终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是增加农民和相关经营者的收入,它不仅要求资源的利用率高、可持续,还要求资本的回报率高。除此而外,特色农业还有不同于常规农业的特征――常规农业在生存空间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特色农业不具备;常规农业在生产工艺上不具有特色,而特色农业在生产工艺上必须有精细独特之处;常规农业在满足需要上较为单一,而特色农业在满足需要上具有多样性。

二、特色农业的类型和意义

(一)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是农产品的品种不够丰富,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一些大宗低质产品销售不畅,大量积压,而农民仍在大量生产,造成农产品“卖难”和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必须对农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即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条件下,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以特色农业为核心的区域化农村经济。因此,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构建区域特色农业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势所趋。

(二)发展特色农业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既面临着外国农产品的激烈竞争,又获得了打入外国农产品市场的良好机遇。一方面可以在统一规范的市场规则下更好地将我们的特色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进一步降低,我国农业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竞争更为激烈。

事实上,近几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像玉米、小麦、水稻等品种的价格之所以长期徘徊不前,固然同国内生产总量增长有关,但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力的增强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三)发展特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近几年,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普遍存在主要农产品总量供大于求,销售困难,增产不增收,价格下跌的现象,农民收入的增幅,尤其来自种植业的收入不断下降。据统计,全国农民人均收入1996年比上年增长9%,1997年仅增长4.6%,1998年增长4.3%。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从战略高度构建本地区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农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四)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产品市场消费需求变化的大势所趋

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短缺经济已基本结束,开始进入由数量竞争向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品牌竞争的新阶段,人们对农产品的选择性和挑剔性逐渐增强,那些传统、常规农产品和品质一般的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这种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分析市场需求,依靠市场的作用优势配置资源,变“种啥卖啥”为“市场要啥我种啥”,在市场中找准与区域比较优势的结合点,形成优势的拳头产品、特色产品,从而以特色优势获得市场优势,以市场优势赢得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

三、特色农业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对特色农业存在与发展理论基础的探讨是指导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工作,特色农业的存在和发展主要有下述几方面的理论作为其基础:

(一)因地制宜的自然规律

特色农业必须建立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农业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交织过程,“在农业方面,大体说,自始就有自然力在协同发生作用,在农业上面,人类劳动力自始就由自然力这一个自动体的运用和利用,而被增进。”农业生产与外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动植物本身具有其固有的生长、发育、繁殖规律,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违犯这个规律,而只能是应用这个规律,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齐民要术》中指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二)价值规律

这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特色农业的产品所包含的个别劳动时间只有低于社会所需的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优势,才有高的市场占有率,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永远是投向那些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效用的产品的。遵循价值规律就要求特色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始终走在市场需要的前列。

(三)比较优势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最早起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他在187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无论生产力水平是高还是低,按照比较优势的思想参加分工和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其后,德国的杜能和韦伯相继发表了《孤立国》和《工业区位论》,前者开了生产力科学布局的先河,后者则对工业的区位优势及其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了细致的考察。从农业来讲,受自然环境影响,每个区域都有着自身传统的、现实的、潜在的以及在省内、国内、国际的比较优势,这就要求我们从比较优势出发,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业,生产特色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业增长的质量。我们发展特色农业必须以此为基础。

四、特色农业的建设原则和措施

根据前面对特色农业的论述,要发展和建设好特色农业应当遵循下述原则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建设原则上,一是要遵循市场原则。特色农业是满足市场需要的农业,产品的商品性是基础,是为卖而生产。特色农业讲究市场原则还应注意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特别不能盲目跟风;二是要遵循效益原则。发展特色农业的根本目的是要增加农民和经营者的收入,若发展特色农业还没有常规农业的效益好,特色农业是发展不起来的,这就需要特色农业的产品和服务要优质,否则在无情的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作用下将被淘汰出局;三是要遵循适度规模原则。特色农业要讲求规模,没有一定的规模就只能是样品、展品,而不能成为商品,不能获得规模效益,也就不可能形成特色农业。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依靠科技,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色农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特色农业在一个地方的形成中和形成后,一定要在栽培、包装、保鲜、加工等方面增加科技含量;要加快对技术人才的培训,真正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要加强和完善农业信息咨询与预警系统的组建和完善,使生产和市场更好地对接起来;政府在依靠科技发展特色农业方面要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农业和农村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一种经营形式,它通过公司、基地和农户的纽带关系,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在发展特色农业中尤其是要发挥龙头企业、专业技术协会等方面的作用,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推动农业生产结构升级。要特别注意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的培育建设和运行中各方面利益的衔接,真正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三)搞好土地使用权流转,为形成适度规模创造条件

发展特色农业没有一定的规模不行,而人均土地的家庭经营模式是不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无论是涉及规模化养殖、上加工、办市场都需要土地的调整组合,因此必须实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为特色农业形成适度规模创造条件。当然,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要坚持“条件、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正如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那样:“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农户转让。”

(四)树立品牌,深化特色农业建设

特色农业的关键在“特”。当前市场供应丰富,消费者已从不重视品牌转为认牌购买,品牌已成为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农业要走出困境,需要挑战传统农业,要像发展工业一样办农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这就是要创名牌、保名牌、壮大名牌,形成独具特色的名牌。要及时注册商标,力创得到市场认同的名特新优产品。值得指出的是特色农业的品牌与一般工业品牌有所不同,它要积极顺应世界绿色运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潮流。特色农业建设地的政府也应该为树立品牌创造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建农,邓祖龙,周凌云.特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J].农业经济问题,1997(2).

2、陈东景,王晓峰,程国栋,薛玉琴.新疆特色农业发展初探[J].新疆农垦经济,2000(5).

3、李金良,贺洪海.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J].经济师,2000(5).

4、郝广华,孙晓强.跨越式发展特色农业[J].经济与管理,2001(6).

5、杨俊杰,李全新.大力开发“特色农业”[J].科学管理研究,1997(2).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篇(4)

关键词:特色;品牌;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高青县立足资源优势,围绕特色品牌农业建基地,围绕农业标准提升品质,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打造农业特色品牌,以特色品牌促规模、拓市场,促进了高青农业较快发展。

一、高青发展特色品牌农业现状

发展特色品牌农业是推进高青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

(一)高青具备发展特色品牌农业的条件

1、具有特色品牌农业发展的先天条件。高青秋短而冬夏长,光照充足,夏季多雨,冬春多旱。北部是鱼米之乡,南部盛产粮食,中部盛产棉花。县境石油蕴含量巨大,地热资源丰富。县内的大芦湖,水质清澈无污染,湖区周边盛产鱼虾、蒲苇和莲藕。高青农业以传统耕作为主,现代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大气、水质、土壤纯净良好。适宜的气候资源、富饶的土地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地热资源,充裕的水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为特色农业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2、具有特色品牌农业发展的后发优势。高青县地处环渤海经济圈,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对接省会都市圈的重要节点,县内有四条省道和滨博高速过境,惠青黄河公路大桥更是鲁中地区连接南北、通达京津的重要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条件,对发展高青特色品牌农业有着显著的地理优势。近年来,高青县先后获得“山东省棉花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县”、“秸秆养牛示范县”、中国“西瓜之乡”、“中国棉纺织名城”等称号,为培育和发展特色品牌农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当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和建设也为高青特色品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按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高青县能享受包括创新土地使用管理方式,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诸多优惠政策,为高青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二)高青特色品牌农业发展的成绩。高青以品牌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山东黑牛、高青大米、有机鱼、优质西红柿、优质蚕茧、优质西瓜、奶肉牛养殖、肉鸭养殖、盐等九大精品片区建设。

1、基地建设初见规模。全县已建成市级以上瓜菜标准化基地6处,畜牧规模化养殖小区126处,大芦湖万亩淡水养殖片1处,部级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2处,部级万亩优质蜜桃生产基地1处。积极搞好水稻生产片内农田基本配套设施建设,并制定生产标准与技术规范,实行订单生产合同回收,万亩有机稻建设基本完成。在唐坊镇仉家村附近建设的“10万头高青黑牛繁育项目”,千亩大型标准化养殖繁育基地初具规模,以基地为带动,在全县新建扩建肉牛养殖场16处,肉牛存栏达6.1万头。

2、特色品牌效应显现。目前拥有高青黑牛、高青大米、高青西瓜等绿色农产品品牌28个,21个农产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6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运作模式,山东农凯米业有限公司实现了对高青大米的品牌运作。2009年高青大米成功进入香港市场。高青黑牛品牌在山东布莱凯特牧业公司的带领下也迅速发展,得到省市的高度重视。高青西瓜以瓜甜、质脆、口感好、不塌瓤等优点享誉京津等地,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等荣誉称号,并取得绿色食品认证。

3、三位一体的生产模式基本形成。高青在生产组织方式上实行标准化基地、品牌农业、合作组织三位一体的模式。以打造优势品牌为目标,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依靠农产品基地的强大优势,在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的带领下,搞好规范标准化基地管理,保障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在农产品的高品质和质量的保障下,由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运作打响品牌,开拓市场。以高青西瓜为例,依托高青西瓜国家地理标志,以“田横庄园”为商标,依托鲁农科技有限公司,以青城、花沟、黑里寨为中心,建立了10万亩优质西瓜生产区,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

二、高青发展特色品牌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对发展特色品牌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干部和群众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还比较淡薄,对“特色品牌就是效益,有特色有品牌才有市场竞争力”的认识不足,直接制约了特色品牌农业的发展。虽然高青县的一些农产品获得了省、市名牌称号,但在国内外市场上真正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还是相对较少。

(二)产业化程度较低,未形成集约化经营。虽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较以前有所提高,但由于受经济、文化、环境等条件的制约,高青特色农业的种植以及管理方式大多沿袭传统方式。以高青大米为例,仅农凯米业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使用基地化生产方式,真正的万亩水稻种植还是沿袭传统的方式,以农户为单位,分散栽培,栽培主要靠传统经验,技术水平含量较低,随意性强,稻种质量也参差不齐,难以形成统一的水稻种植生产模式和规范化管理。由于种植的随意和生产管理的不规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青大米的品质,其特色品牌优势也就很难发挥出来。

(三)受县情限制,农产品基地规模相对较小。基本县情决定了我县农产品基地规模不能与寿光、新泰等农业大市相比。在较小的生产基地上,农产品品牌名目繁多、失于整合,缺乏规模基地支撑。当前,万亩有机大米、万亩有机西红柿、十万亩优质西瓜、千万只肉鸭、万亩优质蚕茧、万亩有机鱼等九大生产区虽然已经规划完成,但这些基地建设仅仅还处于初创阶段,资源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高青大米、高青黑牛等品牌的发展需要基地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四)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许多特色农产品有优无势。由于历史原因,高青县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产品加工企业仅有大地肉牛、龙大集团、小黑牛科技牧业、诚信菌业、通威肉鸭屠宰加工等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牵引力和拉动力相对比较弱,没有真正形成大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就无法把分散的经营户组织起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也就没法真正形成产业链,更谈不上实现农民增收了。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显现不出来,农业产业化程度也就得不到提高。

(五)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少,仅有46家,还不到全市数量的10%,入社农户数量也较少,成员总数3,522家,带动农户5,000余户,不及全县农户总数82,300户的6.1%。合作层次低,60%以上的合作组织限于技术指导、购销服务等低层次合作。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构架、利益分配机制、运行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辐射带动面偏窄、落实《章程》带有随意性等问题。

三、发展高青特色品牌农业对策建议

在充分认识发展特色品牌农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抓住当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

(一)围绕资源优势和后天条件,打造特色品牌。高青县农业的比较优势在于土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基础比较好,生态保持较好,传统优势产业得到巩固和发展。依赖这些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天然成就了许多特色性的农产品。如高青大米、高青西瓜、寨子甜柿子等均是在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特色产品并具有品牌效应。因此,我们要根据县内地理资源状况,通过深入调查、充分研究、认真规划、科学评估和深层发掘一些优质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品牌培育,在“特”字上做好文章,使之发展成为新的优势产业。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各类专业生产合作社、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设一批组织化程度高、特色明显的优势特色品牌农业农产品示范村镇,提高特色品牌农业农产品专业化、标准化、设施化水平。

(二)突出品牌带动作用,强化特色品牌农产品的营销。首要,就是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对名牌农产品的“包装”,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名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扩大名牌农产品的社会影响。积极参与各种农产品展销会,集中宣传推介,扩大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逐步实现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同时,在宣传工作中注重品牌文化、品牌形象的宣传,从注册商标,到产品包装全过程都要注重品位、档次和预期效果,不断扩大特色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其次,要做好特色品牌农产品的营销。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和网络,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营销活动,搞活农产品流通。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应支持建设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批发市场、物流中心,培育品牌市场。

(三)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链条农业,推进一体化经营。在市场导向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开拓、科技创新、资金融通、资产整合和现代管理能力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与市场的衔接和对基地与农户的带动,将品牌经营的理念融入到各个环节,逐步打造并形成具有增值潜力的特色农业品牌。可通过重点扶持,培强做大现有龙头企业。对发展潜力大的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如农凯米业、龙大畜禽公司、山东布莱凯特牧业公司、大地肉牛等,注重在项目审批、基地建设、基础设施以及资金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促其发展壮大。同时,利用高青县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一些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当前,可以积极推广高青大米产业发展基地化生产、工厂化加工、品牌化运作、一体化经营的模式,引领优质粮棉、畜牧、瓜菜、水产、林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

(四)探索土地流转,加强基地建设,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配置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形成集约化生产格局。一是探索把土地流转的重点放在龙头企业租用型上。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把土地规模经营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规模生产基地,加速推进区域化布局;二是探索以合作社为纽带实现土地流转。可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作用,由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建立标准化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由合作社统一整个生产销售全过程,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强基地投入建设力度。相关部门要将生产基地建立与各类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等项目资金捆绑起来使用,集合资金做好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

(五)广泛推广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突出质量兴农,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质量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充分吸收高青西红柿的种植经验,将其转化为标准规范,并在生产过程中大力推行,逐步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都有技术标准作为技术依据,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加快建立农产品检测监督网络,使产品品种标准、质量分级、药物残留等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积极组织和鼓励龙头企业、基层服务站所牵头争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质量认证,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面积。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篇(5)

恩施州特色农业现状

(一)恩施州农业的基本情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恩施州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农业一业独大的历史已不复存在,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但农业的根本地位并未削弱,形成了较为稳固的“330产业结构”(如图1)。换句话说,在“330产业结构”中,各产业构成比例还会有变动,第一产业的比重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二、三产业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至少从当前来看,三足鼎立的格局,只要一足不稳,整个结构就将松动。更何况我们在经济统计时往往把基于农业的农产品加工业统计在第二产业中,由此也不难看出,农业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农业的完全退出,而是农业向高级化迈进的结果,在第二产业中,农业的要素贡献是居于突出地位的。据统计,2011年,恩施州全州生产总值41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2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3.17亿元,增长21.2%,其中工业增加值110.85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166.77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构成由2010年的30.7∶28.7∶40.6调整为28.3∶31.8∶39.9,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恩施州201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3.19亿元,比2010年增长5.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50.9万亩,比上年增加8.3万亩,增长1.3%;粮食总产量153.15万吨,比上年增加2.7万吨,增产1.8%。油料种植面积92.85万亩,比上年增长1.3%;油料总产量8.94万吨,增产6.6%。烟叶种植面积65.91万亩,总产量9.32万吨,增产9.1%;茶叶总产量5.29万吨,增产14.8%。全年造林面积2.76万公顷,全年林业产值7.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5%。全年生猪出栏456.97万头,比上年增加16.3万头,增长3.7%;年末生猪存栏421.3万头,增长2.4%。全年畜禽肉产量43.83万吨,增长5.2%。全年畜牧业产值73.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5%。2011年末耕地总资源470.97万亩,全年农村用电量3.70亿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7.82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94.07万千瓦。①农业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及营销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很多,可以说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但我们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恩施州农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较好的发展势头,新的产业增长点开始显现,“双叶双业”(烟叶、茶叶、林业、畜牧业)增长强劲,农业比较优势得以展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突出。(二)特色产业。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或者说是在寻找农业比较优势方面,恩施州经历了一个漫长和波动的过程,最终确定烟叶、茶叶、蔬菜、药材、水果、魔芋、生猪7个产业为特色农业(表略)。除生猪养殖外,六大产业种植面积已达521.09万亩,而同年末耕地总资源470.97万亩,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已超耕地总面积。①特别是蔬菜和药材近年发展很快,种植面积达299.01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高达57%,可见其重要程度。恩施市的情况与此类似,发展的重点也是一样的,从全州范围而言,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恩施走在了全州的前列,除蔬菜和生猪外,其他各项均超全州平均水平。②由此可见,特色农业的地位在恩施州已得到巩固和加强,特色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了大幅度提高,规模优势开始显现,后续发展的动力较为强劲。

恩施州特色农业面临的困境

恩施州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农业的路子,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我们的发展目标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对特色的把握与挖掘不够,定位不明确。作为一个地区而言,在农业方面我们有什么特色,什么才是我们的特色?这是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恩施州农业资源丰富,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明显,似乎什么都是特色,对特色的筛选也是一波三折。我们应该清楚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固然是特色,但离开了规模和市场就失去了特色的价值。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对特色的把握、挖掘和定位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家底把握不清,对特色资源及市场状况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二是特色农业的选择,特别是主导性特色农业的选择上还存在强烈的“领导人偏好”,特色农业的变动过于频繁,不少产业刚起步便刹车,既没有形成传统,也没有扩大规模,很多时候反而是伤农的;三是部分特色农业的选择与社会需求产生矛盾,产业发展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和社会风险,如烟叶的大面积种植既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也面临政策的强力打压。四是部分特色农业与市场的对接不紧密,受深加工能力限制,产品尚处于原料供给阶段,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大做强,如药材、魔芋等。因此,弄清楚特色是什么且准确定位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二)特色农业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产业链不完整,缺少规模,市场份额不大。恩施州特色农业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没有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展纵向、横向一体化整合,生产能力分散,产前、前中、产后的服务与管理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集群生产能力,致使遍地开花的同一种特色产业没有规模效应,市场半径普遍较小。在我们调研时发现,不少特色农产品仅在区内供应,且数量有限。没有市场牵引的产业是不可能有规模上的提升和效益上的保证的。(三)产业区域分散,品质差异较大,没有形成名牌和品牌。由于行政分割和区域分割的特征明显,加之没有形成全州范围内的园区发展模式,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还是空白,同一产业在全州布局分散,大小企业星罗棋布,生产水平差异巨大,从原料到加工到市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网络,质量控制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没有形成全区域的公共品牌,仅有的几个“名牌”也在众企业的围攻之下难以自保,形成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在此,我们以茶叶为例加以说明。茶叶既是恩施州的传统产业,也是恩施州的特色产业。尽管发展历史悠久,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摆脱“千家万户种茶,小规模作坊式加工,无品牌蛇皮袋卖茶”的景象。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州内仅有的几个茶叶专业协会和合作社也是规模很小,吸纳的茶农数量少,与企业在利益上联系不紧密,仅处于专业合作组织的起步阶段,根本不能起到品牌载体的作用。州内几家稍大一点的加工销售企业又各自为阵,自打品牌,互不买账,因而导致到目前为止全州尚无一个龙头品牌。全州大小茶叶加工企业达到800余家,但大型茶叶企业不到2%,绝大多数厂家基本处于原始作坊式生产方式,企业资本有限,底子薄,起点低,设备陈旧简陋,卫生条件差,人员素质不高,生产的产品规格不一,茶叶品质极不稳定,按照现行QS认证发证审查要求,根本不合格。截至2007年底,全州已注册登记茶叶商标46件,但没有一件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全州获得省、部级奖的产品达100多个,获“湖北省十大名茶”的品牌有6个之多,没有一个是叫得响的名牌产品,中国传统十大名茶“恩施玉露”也没有形成区域公共品牌,在全国的影响也极其有限。经笔者调研统计,如宣恩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8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仅占企业总数的20.7%,小作坊式加工企业69家,占企业总数的79.3%,全县只有4家茶叶加工企业能够达到清洁化生产要求。(四)特色农业创新不足,发展新型特色农业缺人才、缺技术,缺成果。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体,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少,创新能力不强,必然导致技术进步速度慢、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2007年底,全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固定从业人员平均每个企业只有25人,规模以上企业的固定从业人员平均每个企业也只有85人。在规模以上企业中的固定从业人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2128人,占固定从业人员总量的22%,其中研究生3人,占0.03%;本科学历311人,占3.27%;大专学历1071人,占11.26%。全州10家省级、部级龙头企业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只有206人,只占固定从业职工的7.4%。①由于特色农业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全州的农产品加工现状是农产品资源多,开发成商品的少;传统方法加工的多,研发新工艺的少;大众产品多,品牌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精品少。即使像九洲牧业公司这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有一半的产品也是进行传统加工后面向州内市场,另一半是进行冷冻加工后销往州外,其实只是卖原材料。加之农产品加工人才的创新能力差,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凤毛麟角。全州农产品加工业还没有专利的申请,部级名牌产品还是空白。(五)特色农业主导地位不突出,缺乏产业带动力。一是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在市场竞争中,主导产品、支柱产业不够突出,优势不明显,还没有完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产业体系,发展基础和竞争实力不强。二是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多数企业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弱,造成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致使一些名优特产品规模上不去,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由于龙头企业经营的外向度总体上不高,与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合资合作的还很少,很难融入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的产业链中,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三是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全州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方式多是合同契约型,服务型、保护型不多,合作返利型的更少。(六)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的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民增收效应不明显。一是主导产业不精,基地比较分散。多数地方在特色资源开发中选择主导产业不是“少而精”,而是“多而全”,致使在一定区域内以一个优势品种为主导,集中连片开发的基地还很少,开发面积上的数量优势并没有转化成为产业规模。二是品种不优,重建轻管现象突出。有的地方在特色资源开发引进品种时不试验,不示范,生产的产品品质差,市场不认可;有的基地虽已建成,但不重视后续田间管理,致使成园率低,园相差,投产迟,单产低,效益无法显现;有的忽视老基地管理,低产茶园的改造、“宣恩早”温州蜜柑的提纯复壮、“长十郎梨”的品种改良、高山蔬菜品种单一化等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三是品牌创建工作滞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以茶叶为例,全州茶叶企业登记注册商标50余件,只有5件商标获得湖北省著名商标,1个产品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全州茶叶亩均产值仅为1000元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4元,比浙江省平均水平低1158元。四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不足,市场份额不大,即使有规模种植的支撑,却无法消耗初级产品,很多农产品最终都积压在农户手中,把风险也转嫁给了农户,不能带动农户从发展特色农业中获益,反而挫伤了农户的积极性。如恩施市2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没有一家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最典型的是魔芋加工,一方面是政府在大面积推广优质魔芋,鼓励规模种植,而以前还较有规模的龙头企业却是一蹶不振,勉强维持运转,魔芋产业的命运实在堪忧。(七)特色农业缺少两个基本元素:文化与富硒。武陵山片区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族群众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我们都知道,民族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是不可替代和复制的资源,具有唯一性,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来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同时,武陵山片区是硒矿富集地,号称中国硒都。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有利于身体健康。从地域的角度讲,富硒是其他地方农产品不具有的内在品质,是该区域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因此,大力宣传、开发富硒优质农产品是拓展市场所必须做的功课。如富硒茶有降脂减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毒灭菌等保健功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符合目前国家提倡开发健康、有机食品的政策。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挖掘不够,特别是对民族文化如何融入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营销、品牌等全过程研究不够,创新不足,对富硒文化的利用也是如此,有的仅仅是在产品的包装上打上很小的富硒二字,但明显感觉富硒与产品的结合不够,宣传没有底气。如此一来,武陵片区有特色农产品就失去了和其他地区农产品竞争的最大本钱,特色农产品被其他同类的普通农产品所淹没,没有闯出一条应有的特色之路。目前我们虽已认识到“富硒”的重要价值,但做得还不够,还没有把“富硒”变为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今后要让“富硒”转变为产品的内在价值,并充分体现在价格竞争中。

恩施州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及方向选择

(一)恩施州特色农业发展的条件。1.自然条件优越。发展特色农业,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是首要的决定因素。恩施州在自然条件方面的特质有:一是气候条件。恩施州处在我国东部季风中亚热带的贵州高原—鄂西南山地气候区的东北隅,属中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少严寒,夏无酷热,雾多湿重,雨量充沛。二是土质。恩施州土壤类型复杂,有黄壤、棕壤、红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土、草甸土、沼泽土、潮土和水稻土等19个土类,53个土属,139个土种。主要土类的分布和性状,随海拔高度变化而有比较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三是河流与植被。州内河流密布,水质优良,加上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水源基本无污染,植被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达70%,能充分保证农产品品质。2.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劳动力资源优势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数量,二是质量,三是成本。从恩施州现有的情况看,数量相对充足,质量还有待提高,成本尚在合理水平。据统计,2010年全州乡村户数95.88万户,乡村人口343.25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合计207.47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180.59万人;乡村从业人员合计188.68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169.57万人。农村劳力文化素质偏低,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5.43%,小学程度占36.05%,初中程度占47.56%,高中(含中专)程度占10.5%,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46%;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的比重达89%。现在最大的困境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庞大,对发展特色农业构成最直接的威胁。据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州外出务工劳力达68.75万多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38%,占第一产业劳动力的70%。外出劳力中16岁至40岁的人员达到87.12%,以男性居多(占64%),留守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只占30%,且多为4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当然,我们这里谈劳动力资源优势,从另一个角度讲是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将当前劳动力外出的劣势转变为后续的优势,从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看,这种转变是可能的。3.民族文化深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在特色农业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具有民族文化背景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二是渗透着浓厚民族文化的产品营销。我们说,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农产品本身就是差异明显的产品,是其他农产品无法替代的,同时,只有有内涵民族文化的产品营销才能尽快地打入市场,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因此,民族文化资源是恩施州发展特色农业的最大优势。4.资源独占性强。除以上说的自然条件和民族文化外,资源的独占性体现为富硒和当地独特的物产。富硒在前面已有论述。独特的物产是由于恩施州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垂直变化的多层次立体气候,形成了丰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和物产,被誉为华中“天然植物园”和“种质基因库”。植物资源已知215科,900余属,约3000种。森林资源尤为丰富,共有树种171科,645属,1264种,约占全国树种的七分之一,经济价值较高的有300余种。药用植物中,有名贵药材鸡爪黄连、板党、窑归、紫油厚朴、绞股蓝、天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白肋烟、茶叶、中药材、苎麻、魔芋、芸豆、柑橘、蚕桑、蔬菜等。这些独特的物产有的是种类唯一,有的是你有我优,可以形成典型的原产地农产品,从而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5.有规模发展的空间条件。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看,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空间。每一区域的特定空间范围内,都有其独特之处。这个独特之处,可体现在自然资源、文化传统以及经济要素等多个方面,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条件,也是特色经济之“特”。恩施州二万四千平方公里,气候差异极大,地质地貌千姿百态;土、苗、汉多民族的多元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很深,具备发展特色经济的自然条件、文化条件、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农业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规模特色农业的空间条件。全州耕地面积465.2万亩,常用耕地面积383.8万亩(水田面积105.5万亩,旱地面积278.3万亩),园地面积63.8万亩,林地面积2178万亩,牧草面积99.9万亩,其他农用地面积146.3万亩。6.有发展的历史基础和基本加工技艺及加工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恩施州特色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业支柱产业优势逐渐显现,农业产业经营向纵深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民素质、农业装备得到全面改善和提升,农业生产加工的传统技艺有了改进、创新和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飞跃。2010年,全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08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由0.5∶1提高到1∶1。拥有部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1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1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从104家发展到1244家,社员从5.38万人发展到11.7万人,带动农户37万户,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省级示范社。7.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恩施州既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有湖北省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是各项优惠政策的汇集之地。恩施州有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616”对口支援、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叠加的政策输入,加上农业部长期定点帮扶,特色农业发展将迎来一个更有利的政策环境。(二)恩施州特色农业发展的方向。1.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恩施州特别是它所在的武陵山山脉,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对于维护区域的生态平衡以及生态协调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保护生态是恩施州重大的使命和责任。一方面恩施州是我们发展小康社会,推进城乡发展的重要一极,加快发展依然是它最重要的任务;同时它又有维护生态、保护生态的使命。在这两点上,我们应当实现最大的统一,这也是恩施州特殊的重要性。生物产业是最具有成长性、最具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的产业领域。生物技术的成长,产业的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势头,抢占生物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努力形成对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都能够起作用的增长点和动力,毫无疑问是一个具有极大的现实性和战略性的选择。恩施州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的条件,应该作为我们今后主攻的方向。通过资源摸底和技术准备,以园区发展的方式聚集生产能力,建设国内技术一流的生物质能源基地,全力打造中国“绿谷”,①力争在中国特色农业及特色产业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2.中药材及其深加工。恩施州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不少产品享誉中外。中药材产业是我国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有大力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将来的国际贸易中能获得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快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步伐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达到农民增收,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药业,充分发挥中药材品质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度开发,主攻质量,创立品牌,贯彻实施中药材生产、加工、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创建适度规模的GAP基地,促进产业产品结构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药业产业体系。

恩施州发展特色农业对策

(一)找准特色,科学定位。发展特色农业,首要的是要把握住所处区位的产业优势,发展那些有极大市场前景、布局合理、利于支柱企业的发展,而本地又有生产条件、生产传统的产业,并建立起这一产业的优势地位。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说,没有优势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也形成不了优势,恰恰是我们忽视了优势的存在,一方面是没有把握住市场并尽力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司空见惯,没有认识到这一优势的存在。所以说,恩施州发展特色农业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确立好本区域的优势产业,做到科学定位,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这是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最基础、最起码的条件。要瞄准市场,发展那些有特色、产量高、品质好、易于加工的产业,形成规模经营,使农业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努力实现耕地农业向国土农业、原料农业向商品农业、山区农业向外向农业、行政区位农业向经济区域农业的转型。结合武陵山片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要高举“绿色”和“健康”的旗帜,特中先优,量优结合,这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适度规模,加工增值。发展特色农业,仅仅有特色是不够的,必须兼顾规模,这个规模既包括种植规模,也包括加工规模和产品规模。而我国民族地区的农业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发展的怪圈,农业生产缺乏统一的指导,没有建立起上规模的加工生产企业,农产品无处可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一些优势产业逐渐萎缩甚至消亡,始终在摸索中徘徊。由此我们得到启示:没有自己的优势特色产业,没有自己的支柱企业,特色农业就很难上台阶。因此,我们在推进恩施州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不遗余力地建立起自己的支柱企业,主要是围绕一项产业或产品,实行生产加工、技术指导、经营服务一体化,外连国内外市场,内连千家万户,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在建立支柱企业时,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基地为本、主体独立、利益联动”的原则进行,既要考虑到加工企业的经济利益,也要考虑到农民的利益。有了好的产业和基地不等于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完成,特别要在建设好支柱企业的同时,推进名牌战略,打出一批在国内外有知名度的产品,扩大市场份额,这样才能保证特色优势农业的兴旺和可持续发展。支柱企业的建设要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技术、高效益”,也就是在建设支柱企业时,一定要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引进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设备,生产优质的名牌产品。建设支柱企业时一定要与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与本区域工业发展走向相结合,与农村各种经济形式发展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三)整合资源,塑造品牌。品牌建设要贯穿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全过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此,我们以恩施州特色农业之一的茶叶为例加以说明。如前所述,恩施州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产量较大,是特色农业及文化传承的重要经济作物,有极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文化价值。但由于茶产业没有得到统一的整合,加工企业参差不齐,加工能力分散,加工标准不统一,茶叶品牌杂乱,没有形成区域公共品牌。因而,如何利用优秀民族文化吸引消费者,如何打好富硒牌,提升茶叶品牌档次,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的一流茶叶品牌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实行纵向一体化的资源整合,成立全州茶叶生产加工贸易集团来统一经营和管理,各县(市)较有规模和水平的加工企业成为该集团的生产车间,并由该集团来建设“恩施玉露”公共区域品牌,充分融合“富硒”特色和“文化”传统,是打造特色茶产业区域品牌的重要途径。(四)拓展业态,多元一体。对特色农业的理解不能仅理解为是种植和加工,提供人们日常所需的食物。我们要在遵循农业发展规律的同时,根据人们对农业的不同需求,发展多元特色农业,走特色农业综合发展之路,实现特色农业在一、二、三产业的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如特色农业旅游业、特色农业休闲产业、特色农业文化产业和特色农业信息服务业等。在此我们仍以茶产业为例来说明。茶产业要实现从第一产业(茶叶生产)向第二产业(茶饮料、茶油、茶叶深加工)和第三产业(茶文化、茶旅游、茶艺、茶馆)的延伸扩展,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开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茶文化旅游可以带动茶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消费,茶旅游业是具有强带动力的行业,要朝着差异化方向发展,树立自己的品牌特色,不仅让游客有风景可观、有茶可品、有活动可参加、有纪念品可购,还要给游客留下深刻的茶文化感受。恩施州可以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把茶旅游作为城市旅游的一部分,带动茶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五)技术创新,信息提升。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的一次次质的飞跃,没有现代科技也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特别是在该地区农业科技还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更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致力于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特色农业量和质的飞跃。只认识到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还远远不够,要下大力气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这才是科技进步作用得以实现的保证。试想,没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能领会并熟练掌握现代农业技术?能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能开展科学的管理?所以说,特色农业产业化还有个人的现代化问题,否则,土地生产率、资源产出率、产品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特色农业产业化亦将化为泡影。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紧跟前沿技术,下大力气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用信息化改造和提升特色农业。当前要加强农业信息网、科技信息网、“农技110”、“12316三农热线”等信息平台建设,做好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服务,启动武陵山区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和产销中心建设,为农户和企业提供有效信息服务,避免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市场风险,保证特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六)政策支持,培育后劲。特色农业产品化时期也是特色农业的起步期,经济前景尚不可预测,产业链尚不完善,销售渠道不畅,风险大。此时,完全由市场机制来培育特色农业的成本过高。因此政府的培育对特色农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产业扶持如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构建相对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如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制定科技投入鼓励政策,支持技术攻关,促进技术的推广等;利用财政信贷手段引导投资,并通过税收等手段促进生产能力的形成。在生产能力形成之后,要大力发展流通业,促进特色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实现特色产品的商品化,为产业化打下基础。由于特色农业的选取一般基于本地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传统文化,当地具有发展该产业的基本条件,甚至有些特色农产品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因此一旦与政府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结合起来,很容易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篇(6)

关键词:大别山;特色农业;产业化;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5-1226-03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n Moder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of Dabie

Mountain Areas

TIAN An-guo

(Huanggang Vocational College, Huanggang 438002,Hubei,China)

Abstract: Dabie mountain area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has a long history, but it has not been formed industrial scale.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promoting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the actual need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bie mountains area, 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gion to overcome poverty and achieve prosper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capital, technology, market and security level of facing major issues of the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of Dabie mountain area,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Dabie mountai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我国大别山区地处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位于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长约270 km,是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天然分水岭,属于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常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特产有罗田板栗、罗田甜柿、九资河茯苓、信阳毛尖、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霍山石斛、百合、天麻、杜仲、灵芝、石耳、野山核桃等。

大别山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将区内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振兴山区经济必须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就是依据区域自然资源优势与农业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生产富有地域化特色的名优产品的一种现代农业模式。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推进大别山区农、林、牧、副、渔等多种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山区脱贫致富、农业进步的有力保障。

1 大别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大别山区地形复杂,气候独特,生物资源和农副土特产品种类十分丰富,特色农产品尤以茶叶、板栗、中草药、山核桃、油桐、油茶、猕猴桃、桑蚕丝、竹子、苗木等较为出众并形成规模。其中,安徽六安县的“六安瓜片”、金寨县的“齐山翠眉”、太湖县的 “天华谷尖”等优质茶叶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占到全区绿茶种植面积的1/4,绿茶产业成为大别山区的一大支柱产业;另一大支柱产业是板栗产业,主要有湖北罗田、大悟、麻城,以及安徽岳西、舒城、金寨六大板栗生产基地。截至2010年,板栗种植面积已达33.7万hm2,年产量突破20.4万t。

安徽省霍山县素有“江北毛竹第一县”之称,毛竹林面积2 067 hm2。近年来毛竹产业发展迅猛,深加工产品如竹地板、竹纤维、竹家具等年产值已突破20亿元,此外,霍山还出产中华九大仙草之首――霍山石斛。养殖业方面,太湖县成为全国商品牛和瘦肉型猪基地县;舒城县因地制宜发展生猪、龙虾产业,安徽省著名商标“万佛湖牌”鲢鳙鱼已成为全国第二、全省第一的有机水产品;岳西县大力发展皖西白鹅养殖业,目前六安地区白鹅饲养量在4 000万只左右, 拥有30多家配套加工企业, 并在六安市的固镇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羽绒市场,年产值超过19亿元。

鄂东大别山区是著名的云雾茶生产基地,区内茶园面积超过2.8万hm2,年产量逾3.7万t,尤以英山、麻城、蕲春等县出产的“龟山岩绿”品质最高。湖北罗田县是闻名全国的“蚕茧之乡”、“茯苓之乡”、“甜柿之乡”,板栗产量名列全国第一,蚕茧年产量居湖北之冠[1]。

2 当前大别山区发展特色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其县(市、区)多为部级贫困县,尽管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区域特色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对高效特色农业的认识存在误区

首先,政府对特色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普遍存在“工业带动农业”的片面认识,对发展特色农业的技术资金投入不足。基层干部在推进高效特色农业中缺乏正确引导,将其片面理解为强迫种植和强行摊派,结果引起群众的反感,难以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其次,在当前的农业发展方向上一味强调粮食生产,在高附加值特色农业上没有做足文章。最后,农业开发专项资金投入不足,对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不够,各项惠农措施在具体操作中难以落实。

2.2 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前期投入巨大

首先,在中西部地区由于消费水平的限制,特色农产品的本地市场容量很小。要想发展这些产业必须突破本地市场的限制,参与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竞争,这样以来前期市场开拓就需要一大笔费用。其次,高效农业是技术与资金密集的产业,资金的筹集、技术的获得是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必备条件。最后,发展特色农业还必须突破规模的限制。零星种植与养殖无力承担广告宣传、市场开拓、技术指导、产品运输等交易成本,只有形成规模才能把这些成本消化在规模收益中。当前大别山区特色农业总体经营规模还比较小,发展特色农业需要在水、电、路等方面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当地多数农民收入有限,显然无力承担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这些前期投入[2]。

2.3 农民文化素质与农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农民是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主体,多年来政府通过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与农业技术服务的投入,逐步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但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多数有文化和技术的农民最后流向了城市,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文化水平低、缺少技术与资金的农民。于是便出现了一种恶性循环:向农村投入――农民素质提高――高素质农民流失[3]。知识化、技术化是高效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大别山区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不高与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差距明显。

2.4 土地流转存在问题

高效特色农业要实现效益必须采取规模经营,但是大别山区土地零碎,在一块相对完整的地块上,只要一两户农民不愿意出租土地,就会影响灌溉、供电、打药等田间作业,会极大增加经营成本。此外在进行土地集中化运作中必须与大量农户逐一谈判。由于大别山区经济比较落后,土地对于农民的生存保障意义大,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高,在土地规模流转中,他们普遍倾向于短期租赁。但是发展特色农业所必须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大,回报期长,导致承包方不愿意与农民签订短期合同,这一矛盾极大制约着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

2.5 缺乏生态产品品牌意识

大别山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特色农副产业上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但过度分散的经营模式使得现有特色农产品还远未形成知名品牌,尤其在板栗、茯苓、食用菌类、桐油等代表性区域特色农产品上缺乏知名品牌。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不能识别市面上哪一种产品才是货真价实的大别山特产,这说明了当前大别山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缺乏品牌意识。

3 大别山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几点对策

发展特色农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对大别山区已有的优秀特色农产品进行发掘、整理、提高,更重要的是要着眼周边市场,发展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大力进行产品推广,在种、养、加、销等环节进行特色创新,其总体思路如下。

3.1 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

大别山特色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发展山区高效生态农业一定要根据各个县不同的生态环境、资源条件、技术水平等进行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切忌“一刀切”,力争“一县一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4]。具体而言,一是要挖掘、保护、恢复一批地方传统特色农业产品, 如蕲春苔干、岳西山核桃、英山茶叶、罗田板栗、舒城油桐子等,通过技术升级,稳定产量, 提高品质,扩大市场占有率, 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特色农业精品;二要以茶业、板栗、中药材、竹、山货、蚕茧、水产品(龙虾)、特色养殖等特色农产品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整合, 提高生产规模与产品档次,尽快把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 打造一批富有大别山区域特色的新型农业产业。三是积极开发利用“四荒”资源,通过土地的合法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特色农业的经营成本,快速实现回报。

3.2 加大农业科技服务力度

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农业新技术的支持,在建设大别山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政府要加大科技服务力度。首先,要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加快建设特色苗木、水果、中草药、蔬菜、水产、牲畜等育苗繁育基地,优选适合山地环境生长的品种,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稳固的优质种苗来源;其次,要大力建设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模式,发挥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咨询服务作用;三是要加大面向基层的农业技术培训的力度,培养一支留得住、靠得住、用得上的农技人才队伍, 力争经过2~3年的努力, 使每个农户有一个懂技术、会经营的科技带头人。四是要针对农民的认知水平不高的现状,建立各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基地、示范田, 力争在3~4年内实现“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格局[5]。

3.3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

一是要重点发展龙头产品,特别是具有传统区域特色、生产技术先进、易于贮藏流通、反季节生产特色的农副产品,诸如岳西白鹅、太湖黑猪、金寨板栗、罗田茯苓等;二是要整合农业开发主体,形成“公司+农户、市场+农户、能人+农户”等多种农业开发组织模式, 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挥规模效应;三是强化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与销售三个环节,建立一批技术先进、质量有保障、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企业,增强地方发展特色农业的主动权。

3.4 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

大别山区自然风光秀美,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有利于大别山区区域农产品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开发,是实现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区域内不同县(市、区)可在调研本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开发针对性强的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将秀美的自然资源与绿色纯天然的特色农产品组合起来呈现给游客,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3.5 加大对高效特色农业的资金投入

发展山区特色农业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落实技术服务等。为此,首先是政府财政要逐年增加对特色农业的投入,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特色农业的信贷支持。其次,要引导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这些特色农业的实施主体增加资金投入; 三是大力开展产品宣传,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大别山区特色农业建设,提升产业结构, 加速特色农业发展。

3.6 构建特色农业保护机制

首先,要通过调研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 完善促进特色农业健康发展的长效促进机制,落实在特色农业审批、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6];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经营保险业,适时增加针对特色农业发展中各种风险的新险种,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户的经营风险; 最后,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促进作用,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为特色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爱玲.湖北省大别山区特色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分析[J].农业经济,2011(12):95-96.

[2] 高昌海,王朝霞.鄂东大别山区茶业产业化的探讨[J].茶业通报,1999,21(3):42-44.

[3] 张壬午.论生态示范区建设与生态农业产业化[J].农村生态环境,2000,16(2):31-34,52.

[4] 王 艳,栾敬东.山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安徽省大别山十县区的数据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2,28(1):82-86.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篇(7)

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特色经济,近期,我办就全区特色农业现状与发展规划进行了专题调研。我区特色农业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存在问题也很突出。针对这一现状,我办在充分研究探讨基础上,大胆谋化,多措并举,努力推动全区特色农业向纵深发展。

一、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年全区共有耕地4.7万亩,总播面8.92万亩,其中粮田8.2万亩,菜田0.71万亩,其他济作物0.1万亩。设施播面0.25万亩,主要集中在方村镇方村和西京北两村。**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68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94元。

全区确立了优质专用粮、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三大主导产业。一是无公害蔬菜产业。主要分布在方村镇方村、西京北两村。其中集体规模生产面积0.25万亩,建有温室580栋,涉及农户23户。主要生产品种有黄瓜、西红柿、等普通蔬菜品种和名、特、优、新品种。二是粮饲兼用粮产业。经过近几年来的种植结构调整,粮饲兼用玉米所占比重不断增大。全区特色粮饲兼用生产面积达2.1万亩。主要分布在宋营、方村两镇,生产品种邯郑单958、蠡玉14、农大108等。

(二)基本特点

1、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农业结构调整一直是我区农业工作的重心。近两年来,在频繁征占耕地的情况下,我区种植结构调整坚持以“压缩普通粮食作物,稳步发展优质专用粮、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产业,增加特色品种”为原则,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实现了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引进名、特、优蔬菜、花卉苗木品种,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档次。

2、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

引进名、特、优蔬菜花木品种,并有计划地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搞好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聘请专家,技术能手进行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印发各类技术资料,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信息网络收集、整理农业信息,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并通过网络向外推介我区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三)存在问题

一是对农业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群众认为我区已成为主城区了,农业工作已经不重要了,在领导力量、资金、技术等方面对农业工作的支持有所松懈。二是传统农业比重大。粮田占总耕地面积的85%,结构不合理,缺乏有特色拳头产品。四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缓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

二、特色农业发展规划

(一)工作思路:

立足本区特色,按照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压缩和淘汰低效粮食作物,发展蔬菜、花卉苗木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优势特色产业,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增加农民收入。

(二)工作重点:

1、全面改造提高种植业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的转变,使种植业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压缩粮食面积,增加优质蔬菜、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将传统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调整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加大蔬菜产业发展力度。扩大保护地生产面积,扩大名优新特蔬菜品种的引进。减少大路货品种的种植面积。

2、培育开发特色农业园

在方村建立特色农业园区,将自由采摘、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园区,带动周边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办法和对策

1、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搞好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市场、科技园区带动等龙头建设。因此,我区要加大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途的龙头扶持力度,不断增加龙头牵动能力。

2、增加特色农业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兴农步伐

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健全完善农技推广网络,加快优质新品种,节本增效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增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技术培训,把特色农业生产真正纳入依靠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科技兴农工作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