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创新创业培养

创新创业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30 10:09:13

创新创业培养

创新创业培养篇(1)

为了响应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建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和新引擎,需要培养创新创业者的能力,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重要性。就我们民办高校来说建立民办高校与社会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优秀人才机制,从而提升整个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已成为各高校的重要改革方向。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

随着创新创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也已成为各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以培养一批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优秀人才,而最终目标则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二是要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是要针对性的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锻炼。

一、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最重要的是有热情,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时候热情或者说创业的动力就会显现出其尤为重要的作用。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能经受挫折,承受失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怕犯错,不要担心失败,要输得起,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次尝试以期最终获得成功。创新创业要强调团队合作,并不是靠单打独斗就能成功的,需要大家协同合作。但团队人员组成需要注意同质性不能太高,要互补才能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当然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核心知识,才有竞争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

高校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思路。首先要有一个全校性的专责部门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其次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再次,要举办各式创意活动或比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和实践性。最后,对于所实施的创新创业教学活动进行研究,以找到更加适合的发展道路。就课程设置方面,我比较欣赏台湾朝阳大学的创造力教育课程规划。在大一时开设创造力系列讲座,给学生灌输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让学生有创业意识。了解之后,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同学则可以在大二的时候选修创造力相关课程,进行实训。对于实训有结果的同学来说他们急需要实现他们的想法,那到大三时候的创意专题课则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实现平台。大四时精英班的培养目标则是参加大赛,提高国际竞争力。整个课程设置相对合理,符合培养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教学与情境相结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思维能力。不断推进课程改革,让学生在选课、上课形式、选择辅导老师等方面更加自主,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有一定水平的师资,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措施,一方面调动老师辅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推进高校产学研相结合,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品质的创新创业的人才。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以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评价制度代替以往的考试,完善学分转换机制,甚至可以进行微型课程教育,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部分听相应的课程,达到一定课室数则可以获得相应学分。或者通过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比赛、等获取相应学分。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遇到的问题

创新创业培养篇(2)

关键词:工匠精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前言

创新创业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一个民族存在延续的重要命脉,更是学校为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一种新兴教学的理念。特别是在工匠精神背景下,作为新工科创新创业领域的领头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迅猛,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几十年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因此,积极倡导在工匠精神背景下对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工匠”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内涵和特质,是指“工匠在良好人文修养和高超职业技能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它既体现为工匠的气质,又体现为产品的品质。具体而言,它包括工匠对职业的热爱和专注,认真的态度与革新的精神,其最高境界为‘道技合一’”。[1]在工匠精神的价值引导下,人们对待工作能够做到精益求精、攻坚克难,尤其对年轻人能够起到无所畏惧、敢于迎难而上、勇攀险峰的激励作用和价值引导。工匠精神的精神价值,不仅在于它具有给人以启示和启迪的精神作用和价值,还在于它具有作用于对象物的能动的反作用和精神的力量。其能动的反作用和精神的力量,就是工匠精神的精神价值的作用或者力量。

三、工匠精神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工业革命以后,可以说都是科技的迅猛的时代,处处彰显着人类文明前行的轨迹。因此,人们对高校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课程的日新月异早已司空见惯,其也跃然成为一个学院专业王牌,恰有众星捧月之势。但是,在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块似乎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譬如一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爱好普遍不高、意识薄弱,“好读书却不求甚解”。其二,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完善,以目前我国如火如荼的“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为例,每年都会如期举行,但是持续时间较短,而且目的性极强——仅仅是为了获得比赛名次而临时组建起来的团队。项目一旦结束后,整个创新创业激情的也就自然消逝了。其三,专业导师配比不够,以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来说,与学生的需求极不匹配。更多时候是由专职辅导员担任创新创业导师这一角色,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具有系统性,人才培养的效果也就差强人意了。其四,创新创业精准识别度不高,很多创新创业项目存在着只图数量不图质量的情况,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精准识别度不高,出现很多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不高的项目。

(一)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且存在认识偏见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形成一种求安稳的心态,对课表以外的知识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只想一劳永逸的稳中求福,缺乏坚定的毅力和勇气投入到创新创业中。故而,他们在创新创业上也就易滋生偏见和误区,视创新创业的成果简单粗暴的认为物质财富的丰富,而忽视创新价值和创业实现。值得深思的是他们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和“人云亦云”,穷奇所想的模仿和照搬照抄能力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创新思维发散,更加禁锢了原本就孱弱的创业实践能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所谓的创新创业理念和设计只是停留在实事物的本质上,或是降维的模仿和低劣的抄袭,创新创业意识形态流于表面、不切实际。问卷显示:有47%的被调查者对于创新创业的概念十分模糊;有52%的被调查者认为创新创业只是为个人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此外,还有很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特性和就业前景认知不清,仅仅是凭借一腔热血和三分钟热度投入学业和创业中,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完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化程度高低关键在于创新创业的常态化、制度化程度。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遗憾的是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励帮扶机制并不完善。特别是在新工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陷入了僵局,即常常只停留在口头上或集中在某段时间上做出反应。积极性不强、动力不足,缺乏对核心技术研发,故常常出现南辕北辙现象。另外,在校企合作方面仍然延续着传统的联合模式,无法第一时间关联到受众群体,且易受到来自企业的恶性的调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尤其是在当前比赛气息浓厚的大环境里,大学生创新创业零散的集中在某个环节中,而其他时间节点几乎为空白。最后,国家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缺少一套严格的选材标准,衡量一个创新创业项目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更多的是凭借现实经验和主观判断。

(三)专业导师配比不够纵观华夏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一直都离不开教师们矢志不渝的贡献。即便是到了新时代的今天也依旧如此,自然也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遗憾的是现实太过于骨感,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导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达不到应有的要求。特别是高校里(专门培养人才的阵地),专业导师队伍基本上由辅导员队伍构成,表面看似让管理学生的教师手把手的培养自己的学生,实质上效果恰恰适得其反,没能真正发挥出高校科学育人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也正应了这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呈现固定周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这就是当前高校里人才创新创业培养的“怪病”体现。

(四)创新创业精准识别度不高不管是从科技兴国战略上还是从卓越人才培养方面来说,创新创业的精准度决定着他们发展的最终程度。当然其中最具有有代表性的是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但是,由于此行业一直深受人们的传统思维和传统教育的影响,必可避免的导致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加之政府和社会各界又没有确定出一种精准识别范式,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僵局。譬如在宏观方面,当前国内高校中的创新创业精准识别体系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有的甚至出现片段化、矛盾化,出现明显的社会矛盾现象。在微观上表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高、积极性不强,有明显的顿挫感现象,缺乏工匠精神的专注和匠心。究其缘由必然是创新创业精准识别度不高导致的“梗阻”现象。

四、工匠精神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家和社会亟需大量高精端的人才,尤其是技术性人才。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在专业建设上响应国家和社会的号召,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型人才。计算机专业作为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学科,其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均高于其他学科的常规水平[2],故而在工匠精神背景下,其人才培养模式更应该与时展相结合,使双创人才的培养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一)强化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高校里创新创业长效机制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学校可通过开设专业课堂、第二课堂、图书馆与校园媒体广播等方式,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使得学生能够善于挖掘并传承我国悠久的工匠精神民族基因,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工匠精神,不断发挥出新时代大学生的卓越才能。此外,还高校还可以通过大力宣传名人创新创业成功典型案例,达到以案励人、以案育人的目的。譬如聚美优品的陈欧、美团网的王兴、新东方的俞敏洪等,通过宣传他们的创新创业发家事迹,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加深他们的创业意向,进而带动他们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中,真正的发挥出实际效用。

(二)优化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计算机这门专业性强、时代性浓的学科,较比其他学科更容易产生代入感、亲切感。为此,我们应该优化陈旧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断开创出新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如依托“奖、学、助、贷、勤”等资助体系,对学生进行有“获得感”的教育,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创新创业带来的“实惠感”和“高效能”,打破传统“口头褒奖”的虚无感和乏味感。使得学生能够愿意主动地担任某一项目的主持和协助,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潜力。建立优质的校企合作模式,打破传统的简单联合。针对有实效性和价值性的创新项目,启动“区块链”发展模式,使得人才和创新项目能够第一时间走向市场,产生最大化效益并获得永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举,更也可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无限机会,利用整合社会上所有的优势资源,只需要在培养节点上,遵循固定的“算法”即可实现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三)打造综合素质高的创业师资队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育育人的园丁们,他们工作的重心自然而然是校园里的学生们,学生们的成长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关键就是看教师自身自带的能量。一语概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3]。为此,高校应加大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着力打造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第一,定期举办课堂教学创新比赛,将日常教学和管理生动的在线于比赛中,促进教师理念由“以教为中心”逐步转到“以学为中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二,坚持每年举办“读书节”,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和“学习校园”,引导教师在学习中立志、正德、养心、增智,升华境界。第三,为创业导师提供出国访学和深入国内外大型企业学习的机会,更多可能的接触到世界上先进创新理念和创业典型。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创新创业素质能力,为培养出更加出色的人才做好服务[4]。

(四)建立并健全精准识别创新创业体系国家领导人强调:“扶真贫,真扶贫”,强调精准扶贫的首要前提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同理,在高校,我们也要建立并健全精准识别创新创业体系。首先,政府部门采取正确的正确的方法和程序,精准识别创新创业项目和制订详细帮扶措施。其次,社会各界在政府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对具有创新创业资质或潜力的项目,采取积极有效地鼓励性政策,特别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详细登记[5],并及时掌握立项的进展状况,以便更好的响应政府的“精准政策”。最后,高校应开设一些市场紧需特色专业,加大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开设比例,如大学生涯规划与设计、创业教育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精准识别相融合,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也可为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创新创业培养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在创新创业的双创教育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当要积极响应号召,通过不断地改革来构建双创型人才教育模式,以此来培养出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在现阶段的市场营销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中,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实施全面的教育改革,注重双创人才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方面不尽合理,需要高校给予足够重视,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老旧的现象,很多知识都无法跟上时展的需求,且没有对课程进行适当的扩充,无法锻炼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创业的认识也不够,导致学生知会“纸上谈兵”,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第二,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现阶段,一些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力量还存在“断档”的现象,一些经验较为丰富的老教师不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知识体系,而一些具备先进教学理念和知识体系的新教师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导致教师无法为学生们提供创新和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第三,没有足够的实践平台。在当前的高校中,很多高校都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平台,甚至一些高校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没有对其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创新能力被抑制,创业能力被抹杀,无法达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导致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变得十分平庸,甚至有很多学生浑浑噩噩渡日,失去了市场营销学习的根本目标。

2、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市场营销专业双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高校应当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加快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

2.1树立正确的双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将来会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由此可见,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在此基础上演变出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第一,高校要树立正确的双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待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双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只有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具备了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才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实际行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二,高校需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来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性,使其意识到无论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无论是否会开始创业计划,都会站在创新的角度来考虑事情,通过先进的营销理念来实现产品市场的创新,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以达到创新和创业的根本目的。

2.2构建基于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

构建基于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可以参考以下建议:第一,改革教材。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改革教材,融入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和训练内容,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到一起,改变理论教学为主的现状,为学生构建“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并拓宽市场营销相关教材的范围,加入网络营销课程、网络实用技术课程等,为学生们量身定制更加全面的教材。第二,改革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需要高校对学生以及市场营销行业的发展动向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在理论课程体系为主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实践课程,并为学生们设置更多的实践选修课,让市场营销课程体系逐渐成为理论与实践合理分配的体系,让学生在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具备实践能力,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后能够主动去创新,主动去创业,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2.3培养高素质的双创教师团队

培养高素质的双创型教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性作用,因此,高校应当要对教师团队的而培养给予一定重视。第一,加强双创型教师的引进。高校应当要加大力度引进高素质人才,在市场营销教师招聘的过程中,应当要适当提高准入门槛,一方面在学历上有所限制,另一方面在能力上也要有所限制。通常情况下,所聘请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综合教学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先进的市场营销思想、先进的双创教学思维等,以便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培养学生的双创思维和能力。第二,加强双创型教师的培养。对于高校内部已经在职的教师来说,高校应当要注重双创型教师的培养,定期展开教师培训,聘请专家来高校进行演讲和交流,为教师提供更加全面的培训服务,或者带领教师团队外出进修,提高教师的双创教育思维和能力,以便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双创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4构建多位一体的实践平台

构建多位一体的实践平台主要是指多个主体强强联合,共同为学生打造实践平台,包括政府主体、社会主体、学校主体以及学生主体等。第一,构建校内实践平台。校内实践平台的建立是通过为学生设立实验室、实验基地等方式来强化市场营销技能、加强市场营销锻炼的方式,通过先进的软件来模拟实际营销场景,打破传统高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实战平台的状况,实现教学实践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第二,多主体共同构建校外实践平台。多主体共同构建校外实践平台是指,企业在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岗位来强化学生的营销技能,使其感受到更多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实现多位一体共同服务于双创型人才培养,实现“2+3”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2.5展开多样化的双创教育活动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学生能够通过不断地实践来达到学习目标,并实现创新发展,更甚是实现创业发展。因此,高校应当要重视市场专业学生的发展目标,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能够为其提供多元化的双创教育活动。第一,丰富实践活动。教师应当要为学生们构建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包括举办校内营销大赛、校际营销赛、校企营销赛等,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可以学习到营销技巧的机会和展示平台。比如:让学生与企业的营销人员共同对同一个产品展开营销,进行校企营销赛。在这其中,不仅考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考验其营销战略的制定能力,能够适当提高其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二,展开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活动。除了定期举办营销大赛之外,教师也需要对互联网加以应用,通过互联网来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双创训练。比如:教师可以将创新、创业较为成功的案例发送到班级的微信群、QQ群等,供学生下载参考。

创新创业培养篇(4)

复合型创新人才区别于单一性创新人才。这种人才一般具有三个层面上的复合:一是在形成人才要素上具有知识、能力、素质的复合。二是在各要素内容上具有理论与实践、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理智与情感等的复合。三是内容元素上的复合。比如在个人素质方面,同时具备事业心、责任感、诚信、守法、团队精神等素质元素。科学的、和谐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综合和创新。

当今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等特征,决定着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纠正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等现象,积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业工程的学科特点

国外IE的应用与发展表明,IE作为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它具有如下特点:

(1)工业工程知识与目标的复合性

IE是工程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IE与一般管理科学的区别在于:它是通过工程途径,利用工程分析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管理问题。IE与其它工程学的区别则在于:它不单纯以机器、设备、工艺、质量、成本、效益等为着眼点,还要考虑能源、环境、生态等因素,特别是考虑人的因素,而且最终着眼于给人带来不断的满足。

(2)工业工程实践的创新性

IE是解决各生产要素达到有效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过程中各种复杂矛盾的创造性方法。IE从一诞生起就强调不断改进与创新,这是IE的精髓和职业精神。IE工程师的基本理念是:任何一种工作,永远都有更好的方法。因此IE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考察分析问题、寻求对策的实践中,永无止境地改革、创新和发展。

三、我国工业工程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

1.IE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

我国IE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国家教委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首批设立工业工程专业,从此开始了我国高等教育IE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据有关资料统计,迄今全国已有l60多所高校设立了IE专业,现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已形成管理类专业,机械类或其他工程专业两大类型的四年制本科。此外,还出现了五年双学位制,以及六年本硕连读制等多种培养模式。

2.我国IE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IE人才教育培养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不少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我国IE教学中,要么纯以某一产业(如机械工程)为背景增加一些管理知识,要么以管理科学为背景增加一些工程技术知识(如机械基础)。这种模式培养的IE人才难以具备基于工程技术的管理能力,也缺乏对计算机、电子、材料、能源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满足不了对复合型人才越来越高的社会需求。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IE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与其它工程学科一样,具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行观察、实验、研究、设计等功能和属性。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在IE的教学模式上有明显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倾向。比如,课堂教学注重理论性、学科系统知识性,缺乏结合实际的案例式、启发式、综合式应用性教学;实践性环节薄弱,实验条件较差,实习往往流于走形式,缺少有关课程的课程设计。

(3)教育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目前我国的IE教育多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辅以传统的实践教学手段,缺乏多形式、多手段的教育方式,以及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系统仿真技术和虚拟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

四、西华大学工业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1.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所在的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早在1993年就开始了当时国家教育部的教研教改课题,产生了名为《拓宽专业口径、培养机电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成果。之后,又在1996年开展了国家教委“地方院校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的课题,产生了名为《宽口径、厚基础、分类人才培养》的教学成果。我校IE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的,其中分析了IE人才需求的特征及IE学科发展趋势,结合了我校和我院的自身条件。通过六年的艰辛努力,IE专业建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改革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工业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己现端倪。

通过大量调查我们感到,IE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要解决一个现实问题:企业对IE人才的需求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都具有多样性。因此,我们改革模式所培养的IE毕业生,应当具有较大的就业空间和较强的创业能力。这已成为我校IE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事实上,IE人才在企业内所扮演的角色已日趋多元化,现在的IE专业学生,将会成为企业某一方面(如生产效率、质量监控、资源整合、客户关系、企业诊断等)的管理专家;成为推动企业流程再造,基于精益设计、及时制造、并行工程或新产品远程开发组织的高级协调者;也可能成为制定企业战略规划、重大问题决策的核心成员;少数学生还会成为企业高管或企业家。因此,我校IE专业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扬个性,求创新”的育人理念;确定了“懂工程、会管理”的专业培养目标。

2.“合格+拓展”要求和“平台+模块”体系

上述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必须体现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在我校实行全面学分制管理的环境下,我们按“合格+拓展”的要求,用“平台十模块”的结构体系,精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最低毕业学分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分分配如图1。

图中实践性环节不包含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验和上机。其中,公共选修(其它选修)有10学分,可在全校的范围内选择;学科基础选修有18学分,包括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等模块;专业选修有8学分,包括企业现场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企业运营理和企业诊断与咨询等四个模块;实践环节的选修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上,有6学分(6周),包括计算辅助管理、产品营销方案设计、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开发、工艺工装设计和产品结构原理设计等模块。学生可按照自己的特长、爱好及社会需要等,选择不同模块。鼓励学生在某些能力上有特殊的发展和创新。

培养计划是实现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由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核心平台、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三个不同层次构成,相互联系、逐层递进。公共基础平台包括外语、数学、体育、政治理论、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平台包括:①机械工程类知识—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②经济管理类知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工程经济学等;③计算机类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数字化管理等。专业核心平台包括运筹学、系统工程学、应用统计学、人因工程、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专业或专业方向有四个模块供学生选择。

由上可见,必修课程及必修实践环节用来保证学生达到毕业的“合格”要求。在此基础上,用选修课程及选修实践环节来综合提升知识、能力和素质,以实现“拓展”要求。这两种要求都贯穿在四年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嵌入在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学及其相应实践环节四个方面。“平台”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模块”体现专业不同方向人才的分类培养,特别是选修模块体现个性原则。个性发展是能力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区别。

3.改革实践的主要经验

第一,课程体系整合优化

IE的课程设置不是机械专业和管理专业课程的简单拼盘和叠加,也不是两个专业浓缩学时的平行学习,而是将其有机整融合,相互渗透,符合内在逻辑规律。同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和内容优化。结构优化以“平台十模块”来体现。内容优化包括三个方面:以计算机、外语及专业能力培养“不断线”为代表的纵向优化;以基于整合的必修课系列化、选修课模块化所表征的横向优化;以及专业核心课程的特色化。

第二,培养方式能力化

充分利用学分制和选修课程模块化,为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我校IE专业的高职称教师全部具有在国有、合资或民营中型企业从事实际管理或技术的工作经历,所以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讨论、学生主讲、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还要求每个学生使用相应工具软件完成相关实验、课程大作业、开卷考试和各种设计。能力是通过“训练”而不是知识传授培养出来的,所以培养计划中强化了实践环节,在低年级设有认识实习1周,金工实习2周;高年级设有生产实习4周,必修课程设计8周,选修课程设计6周,毕业设计14周。在选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有的学生甚至在课程大作业中就选择了亲友所在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通过网上所调查的案例,既有理论分析又有软件计算和绘图。这表明,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表现出年青人活跃的思想,创新的愿望和潜能。

第三,培养计划动态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知识不断的更新,培养计划应做出相应调整;对IE专业的前沿知识,应对某些必修课特别是选修课的内容进行实时调整和更新。

第四,学生学习主动化

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明确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的任务,是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最佳组配的智能、道德和物质环境,包括教师、图书资料、计算机及网络、实验设备、校风和校园文化等等。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上大学是为培养自己适应快速变化社会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以在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发展中保持成功,教师只是学校提供的条件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学生树立这种观点并产生积极效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4.改革效果

目前,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已有三届,每届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毕业生去向以企业为主,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另外有政府、银行、学校和部队等单位。不少毕业生积极工作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很快就适应了企业的要求,有的已走上技术或管理的重要岗位。据用人单位和校友网反馈的信息,我校IE毕业生普遍受到欢迎,很多用人单位每年都指定要我校的IE毕业生。

五、结束语

创新创业培养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匠精神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的融合效应

融合工匠精神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带来新理念和新思路,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转型升级、优质发展。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不可缺少工匠精神

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不仅需要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还需具备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等优秀的心理品质。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为“专业专注的敬业精神、千锤百炼的品质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挑战自我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创业型人才所需心理品质高度契合。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学生心中,能促其养成专注、严谨、执着的职业态度,戒除浮躁心理,更注重创新创业实践的细节和风险,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竞争力。工匠精神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二)引导高职院校走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误区

高职院校开展的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教育,因此不少高校也习惯性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定性为创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忽视了创新创业精神和素养的培育。现实中,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双创大赛、创业园、众创空间等多是形式大于内容,更关注学生技能培养、就业创业成果的短期效益,缺乏支持学生持续成长、生涯发展的长期规划。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可有效矫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运动式”的政策和行为,引导高校走出“重形式、轻内容,重技能、轻素养,重成果、轻规划”的误区,进而改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见物不见人”“见技术不见精神”的现状。

(三)形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范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首先是理念及精神教育,这也是由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功能定位、学制年限等决定的。工匠精神所要求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赋予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内涵,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了人文性和思想性。同时,工匠精神又可通过价值引导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由重技能训练向重精神培养转型,形成“培养个性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新理念。以工匠精神培养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为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突破口,推动学校围绕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安排、学生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良甚至重构。经实践探索后,学校应统一思想,进行顶层设计,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充分挖掘市场需求,最终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这一改革过程有利于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的融合策略

(一)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工匠精神

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规范和素质要求纳入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评价,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认同并自觉践行创新创造、精益求精、认真严谨、执着专注等职业素养。其次,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鼓励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和创业企业家来校任教。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和长效合作机制,支持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鼓励教师结合擅长的方向和领域普及创新创业文化、倡导工匠精神,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融合工匠精神培养内容,使学生零距离感受匠心匠气和不屈不挠的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二)创新创业项目践行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学生内化工匠精神的最佳途径为实践活动,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方可让学生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价值实质。首先,构建体现工匠精神核心要素的创新创业实训体系。将工匠精神核心要素细分成若干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训练模块,融入创新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接受企业环境和工匠精神的熏陶。其次,构建多元主体融合的创新创业实战平台。可依托学校创业园、众创空间等场地、政策及资源优势,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创新制作、创意设计和项目实践;积极引入校外优质资源进行项目对接,让学生在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项目实践过程中提升调查研究、团队协作、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等方面的综合素养;鼓励二级学院成立教师创新工作室,激励有科研专长同时有热情的专业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和科学研究带领学生开展项目实践,同时探索院企合作整合资源、开发基于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项目的有效方式;最终形成“众创空间+创新工作室”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第三,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及比赛提升职业素养。以创业训练营等活动为主要抓手,与校外优秀双创服务企业深度合作,开展系统、专业的创新创业训练,有效提升项目可行性和项目质量;支持和鼓励学生团队参加“互联网+”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做好赛前训练和赛后跟踪,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比赛中打磨项目、锻炼技能、提高素养。

(三)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工匠精神

创新创业培养篇(6)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步晚,发展慢,成绩也不显著。伴随着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多份文件促进创新创业,对于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指导性作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下面简称《实施意见》)(〔2015〕36号),明确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因此,以创业教育为契机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

1以创业教育为契机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以创业教育为契机促进高校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具备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创业型人才,不仅需要开创企业的企业家,也需要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工作者。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当前,我国高校是把研究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了一个核心的位置,而忽略了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高校必须不断改革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把对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纳入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整个体系之中。

1.2以创业教育为契机促进高校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群体素质和能力、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的我国创业观察报告显示,在参与创业的人员体系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等文化程度者占大部分。与我国这样一个现状构成强大反差的是,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参与创业实践的人群高学历居多。由此可以看出,高学历人员创业愿望不强,创业动力不足。高校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不断强化大学生创业主体意识,督促他们不断提升自身创业素质,从而实现部分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或者在自身工作岗位上更加积极创新这样一个结果。而先行动起来的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势必影响其他大学生,从而使其他大学生也慢慢走上创业之路或者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敢于创新、勇于突科技创业月刊2017年第3期破,这将推动整个大学生群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最终受益的将是国家经济的大发展。

1.3以创业教育为契机促进高校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调解就业压力的需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日趋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所有需要就业的人群都是消极等待,也许就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时,社会就呼唤出来一部分高素质人群改变这种现状,希望他们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同时还能创造就业机会,还能解决其他人的就业问题。大学生作为就业市场中素质较高,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群体,如果能找到合适定位,并能依托自身的专业或者技术优势去创业的话,成功几率应该还是挺高的。然而,当前大学生创业成功几率很低,是因为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的是研究型、应用型人才,而没有侧重培养大学生创业和创新的素质,并且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培训。所以说,高校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2以创业教育为契机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2.1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是高校为培养具有创业型人才而构建的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方式、教学运行以及人才培养评价等几大因素在内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的需要为导向,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实践活动能力。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可建构“两个平台(课堂教学平台与课外实践平台),两模块(普及创业教育与创业精英教育),知识、能力、素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素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2改革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创业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比如创业意识、冒险精神、创新能力、竞争意识、耐挫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应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出来,应开发提升综合素质的课程和培养学生创业人格的课程,应在专业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生创业素质提升的内容。从目前各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创业教育课程开始引起某些高校的重视,但只是起步,在实际教学中,创业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创业教育课程具有很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因此授课方式也应呈现出灵活性的特点。在具体授课方式上,可以采用课堂讲课、课外辅导和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即可以单独设置。在设置活动课程时,可以因实践项目、教学目标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类型、不同单元的活动课程,比如举办各种类型的专题活动,如创业实践、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等。

2.3改进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理论讲授为主导,学生动手操作不足等方面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最新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引感方面的触动,从而激发起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内在动力。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打造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去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和依托本地或者本校现有的创业园、孵化园和产学研基地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扩充第二课堂在教学中的作用,给学生创造足够的实践空间,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开设创业俱乐部、创业小组等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愿参加,为有共同志向的同学提供交流平台和合作做事的机会。还可以结合学生专业开展创业实战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商业计划大赛,开展创业实习、成立创立协会、创业暑假学校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切实提高综合素质。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想真正把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之中,提供教育效果,必须要实现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而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是关键。能否安排既有扎实、系统、全面、深厚的创业理论知识,同时还有相当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指导学生的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是决定创业教育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现实情况中,高校不缺高学历、高职称的师资,教师,但缺乏知识和实践均很强的教师队伍。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不断培养和优化师资队伍。首先,高校应建立创业教师认证体系,要把立志投身于创业实践的教师选拔进创业师资队伍之中,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培养,对他们进行系统创业理论的培训,并创造机会去真正了解创业实践,同时,还要特别重视进行创业教育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让教师领悟开展创业教育,学习创业知识只是其中一部分智能,更多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提高创业素质,并具备创业人格,培养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心理素质。其次,高校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创办企业实践,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各种研究活动,拓宽教师创业视野和思路,提高教师在创业指导中的针对性。再次,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从企业中请来专家指导学生创业实践,让他们为学生开设创业专题讲座或者亲自指导实践活动,以亲身的经历引导和鼓励学生,在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创业者的人格魅力、思维敏捷、前瞻性强等方面的特征,并且真正了解在现实层面创业实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空怀着创业的梦想,但一到现实层面无所适从的局面。

2.5建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评价

体系,加强对质量的监控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能否真正把创业教育进行到底,人才评价体系贯穿始终。从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到最终的考核都离不开评价体系的指导。必须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好坏来评定学习是否到位的评价标准,让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多元化。在评价时,要多角度、多主体、多元来进行。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学生本人、小组成员、实践指导老师、学生家长和实践企业都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关注多方意见,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6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健全支持体系

创新创业培养篇(7)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

作者简介:丁新泉(1979-),男,江西金溪人,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魏鹂(1978-),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浙江?临安?3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B114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17-02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根据学校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寻求培养模式的突破,初步凝炼成以“生态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切入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重点实施六个方面的内容,概括为“一种理念、一个目标、两项改革,六大抓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种理念——生态化教育

在对国内外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浙江农林大学于2004年提出了“生态化教育”理念,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生态化教育就是将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发挥最大的效益,以实现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发展。生态化教育的核心是将高校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高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全时空育人,资源多元化,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1]在高校系统当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每个师生都参与探索和创造。在教学方式上,提倡教学相长、探索性学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顺应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做事,使每个学生都善于学习、发现和创新,善于合作、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二、一个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快实施《浙江农林大学本科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坚持生态化教育理念,坚持能力培养与竞争意识培养并举,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坚持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增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2]

三、两项改革

1.深化学分制改革

深化学分制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选择性。一方面,适度压缩总学分和课时,精简课程门数,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毕业最低总学分适当降低。另一方面,实行全面选课制,允许学生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和选择授课教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与积极性。[3]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适度拓宽基础教育,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既要保证专业学习的深度,又要达到强化通识教育的目的。

2.优化课程结构改革

课程结构优化改革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我校采取了强化实践、提升专业核心课水平、打通相近专业的基础平台等措施,将课程总体分为三大块,即通识课程平台、专业大类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根据专业学科归属的特点,将我校本科专业分为工科、理科、农林、经管、文法、艺术等六大类,同一类别的通识必修课保持一致,它与通识选修课一起构成课程的通识课程平台;同一大类的大类必修课保持一致,构成专业大类平台;专业核心课精简至8~10门,作为专业的核心内容,专业限选课作为专业方向的模块选修,与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专业课程平台的主要部分。

同时,为充分体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中加大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比重。着重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分比例不低于25%,文法经管艺类专业不低于20%;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并要求一定的学分比例;每个专业都开设创新创业类体验课程或实践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六大抓手

为建立并充分实现以“生态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切入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构建了“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等六大抓手。

1.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创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是我校的战略愿景,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强的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和浙江现代农林业的未来领导者是我校本科教育的重要使命。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结合浙江经济特征,与省内兄弟高校共同深入推进多维一体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4]成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典模式。“十一五”期间,我校通过坚持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总体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并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我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