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网络教研研究

网络教研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30 17:47:28

网络教研研究

网络教研研究篇(1)

[关键词]资源共享;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75-02

引言

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大量的数据信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1]同时,这些信息也在随时更新,如果无法正确引导,不仅信息会丧失自身原有的价值,而且不利于学生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学习。[2] 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同时,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也是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重要命题。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支持与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保障。

网络化资源共享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式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构建高校教学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提出问题”、“设计实践”、“自主探究”、“拓展应用”四个方面进行针对性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及知识的应用价值。[3]课程共享模式的探究式教学符合当代高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方向。

一、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建立

共享课的建设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为标准[4],具有课程教学资源完整、资源充分开放共享的特点,知识点划分合理,每个知识点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自治性,知识点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联系,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适合网上公开使用。能够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方便师生和社会学习者使用。[4]

依照当前国家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在基本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展课程拓展资源建设、开发工作,组织教师编写试题,建立完善的、界面友好的试题库。[5]积极开拓、延伸课程内容,对重要的知识点建立相应的案例库,深化教学内容。组织教师开展课程内容的专题讲座,在此基础上建立专题讲座库。聘请计算机专业教师参加课程团队,根据资源共享课技术要求以及课程内容,建立相应的演示、虚拟和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作业系统以及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等网络课程资源,便于学生学习和参考,力求该资源共享平台使用效果良好,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在设计时应使学生清楚了解学习本学科的目的、意义、方法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等。[6]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有充分了解,进而通过该课程的网上信息进一步对本学科进行深入研究。这样就达到了探究式教育的学习目的。

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大纲了解课程基本信息,教学目标以及在实际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考核方式,对本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后在教学日历的引导下,进一步掌握每次课的内容和教学进度,同时依照相关教科书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共享课的核心内容以知识模块的形式建立,知识模块包括总体课程内容、知识结构、本学科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等,并且将期末试卷加载到自我测验模块中,使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考试方式和对课程掌握程度有具体的认识。[7]通过扩展学习模块了解在该课程基础上的知识延伸。知识点模块中的核心内容就是该课程每一部分的知识点内容。课程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视频教学,使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获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资源。

二、对网络化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习兴趣

资源共享课以创设网络化虚拟情境为主线,根据学科特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的具体情况,把学生引入与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遇问题相关的情境当中,让学生通过教学视频,参考教学大纲不断地积累、丰富对学科的感性认识。学生在学习中,对本学科逐渐产生新的认知,进而达到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共享课为辅助手段,巧妙地创设课程情境,引导学生从被迫学习、强制学习过渡到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利用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再从课堂教学返回到网络课程的查阅和学习。形成课堂教学―问题提出―网络学习的良性循环系统。

(二)合作交流,完善课程认知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通过已建立的网络课程情境,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流工具进行交流、评价,达到教学和学习的互动。同时,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最优化组合。2.培养合作技能,不仅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而且小组合作交流时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应要求学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3.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催化剂。评价应更多地重视对小组的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以及交流结果的总结,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平衡学生的知识获取机会,缩小学生之间学习资源的占有差异。4.教师应与学生进行小组互动,在巡视和检查学生对问题的交流和解决情况的同时,还应对学生网络化自主学习过程中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引导和点拨,促进学生思维的扩展和深化。[9]

(三)网络化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共享课上线并被广泛浏览后,可以对教育系统的多个方面形成促进作用:首先可以扩大共享课开发单位(高校)的影响,有利于本科及研究生招生;其次,主讲教师在建设共享课的同时可以参考其他课程的优质资源,提高业务水平,真正做到“共建共享”;最后,学生是共享课浏览者,他们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消化的内容,可以通过观看资源共享课把问题真正搞懂,这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网络化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有助于探索高教改革发展路径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与国际知名大学还有很大区别和差距,在向高水平教育机构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完全照抄其理念与做法,否则我们的学生不适应、教师不习惯、教学资源也不够。资源共享课正是高校教学国际化改革的集中体现之一,有助于形成“倡导教学自觉、积淀教学文化、营造重教氛围”的中国式教学文化。

2.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有三种模式:一是读课,即照本宣读以及照屏宣课,读课的局限性在于上课的内容仅限于教师和学生手中的教材,这样会限制学生的知识扩展性,同时使学生无法了解本专业的前沿成果。二是讲课,这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面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一般形式,仅通过讲课的过程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与学生完全互动,而共享课模式可以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自愿在课外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把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三是说课,面向教师,用10分钟能把45分钟的课是如何讲的问题说清楚。资源共享课通过师生互动、师师互学、生生互促,将有力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

3.有助于实现协同创新

资源共享课共享体现了学校之间的协同、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学校与社会的协同。一个大学的学生修读另一个大学的课程将成为可能;进一步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没有围墙”的大学也将成为可能。资源共享课让我们有所期待,让我们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

三、结语

探究式教学模式符合当代高校大中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加适应当前知识的快速更新。共享课模式作为探究式教学的手段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引导学生从课程资源中便利地获取自身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进而可以形成学校、教师、网络全方面辅助学习系统,从而有效地促进数字化探究式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威达.构建教学资源平台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0):25-27.

[2] 陈菀菁,刘情情.高校教学云资源服务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3(6):58-61.

[3] 黎孟雄,仲兆满.基于云计算的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4):151-154.

[4]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6):47-56.

[6] Peter B.Henderson,Thomas J.Cortina, Jeannette putational thinking[J].Proc of SIGCSE,2007.

[7] Seymour Papert.An Exploration in the Space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 for Mathematical Learning,1996(1):95-123.

网络教研研究篇(2)

高校网络教育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通过将教育平台优化整合,形成网络化平台,转变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平台结构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就此深入分析,认为高校网络教育平台是建立在学校教育向网络教育的转变、传统教学向网络研究型教学的转变、单一培养模式向网络多样化培养模式转变以及从事业经营向产业经营转变的理念基础上.

关键词:

高校;网络教育;教育理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学模式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这使得高等教育的模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不同高等院校针对高等教育所开发的很多网络教育课程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体现在课程内容、学分分布、教学重点等各个方面.这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个问题:高等教育应该向何处去?网络高等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对这个问题进行理性的回答,需要人们关注高等院校网络教育平台及教育理念变革的新理念和新形态,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1学校教育向网络教育的转变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高速发展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增量呈指数累加、知识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效应日益明显和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功能分化、构造复杂化、联结网络化的态势.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一个国家的人才资源结构、分布途径、衡量标准、培养模式等必然受到强烈冲击.就人才需求而言,社会形态的复杂性、动态性实际上提出了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适应具体社会部门运作需要的、能及时解决问题的适应性人才问题.长期以来,将高校教育视为教育终点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社会观念.这种观念,将高等教育简单等同于学历教育,这种理念把教育的边界限于学校,指望一纸文凭就能够受用一生.这种教育理念,无疑是较为封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前瞻性;是闭门造车、脱离现实社会需要的形而上学的培养理念.这种教育理念已经对社会、对个人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硬伤”.一个突出的表现是高校毕业生面对变动的社会、变化的工作表现得无所适从.为了避免这种局面,教育理念急需“现代转型”.基于此,人们提出了网络教育、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网络教育理念,它要求人们站在一种新的视野上重新认识高等教育,从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框架中解脱出来.这种教育理念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延续性,其认为学习和教育应贯穿于整个人生,社会的每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应该去接受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教育.这种网络教育理念,建立了一种一体化、整体化的延续性教育体系,改变了学校教育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缺乏联系、相互独立的状态,对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改变了过去学校教育是完整的教育体系模式.现在,网络教育的思想强烈冲击着英才教育和阶段教育,极大促进了继续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的网络教育成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途径,被许多专家称之为“生涯教育”[1].这种理念强调人才的过程培养、动态培养、全程培养,具有强烈的前瞻意识,适应了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因此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和倡导,并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实施.从中国当前高校教育的现状出发,信阳农林学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并结合Moodle特点优势,将Moodle与研究型教学拟合构建高校定向委培生“自助餐”式的学习平台,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性的学习.利用“PBL+研究型”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将实际课程整合,以“课题驱动”式开展高校研究型实践教学,取得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今后高校教师应用Moodle组织研究型教学提供参考,充分发挥魔灯的神奇魔力.

2传统教学向网络研究型教学的转变

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在高考制度“指挥棒”的挥动下,中国的基础教育陷入了一个让人无奈的怪圈,一方面,对于应试教育人人口诛笔伐;另一方面,对于应试教育却人人实践.应试教育是以传授知识、培养知识型人才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支配下,教育就是把“包装”、“封存”在课程计划和课本之中的知识原封不动地教给学生,学生不必独立思考与自主构建,只需接受、吸纳、牢记就行了[2].“封闭式教学”最大的危害是将受教育主体简单化地禁锢在教室和课本之中,受教育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难以发挥,更妄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了.其最终结果是学生缺乏独立性、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在知识的获取上依赖于教师的传导;在现象的分析上依赖于教师的思路;在问题的解决上依赖于教师的答案.总之,在学生眼里,教师就是一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种心理从基础学校一直延续进高校.高校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高考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桎梏,没有了“高考”这座大山阻挡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但让人遗憾的是,在高校不管是教师的思维模式、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师生之间的教学传导模式等,都没有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阴影: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甚至于有人把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形象喻为“四部曲”:课前“赶鸭子”———把学生都赶到教室里去;课时“填鸭子”———教师传导知识一个学期几本教材如行云流水,教师猛灌、学生狂抄笔记;期末“考鸭子”———60万岁、考试大吉;最后“板鸭子”———学生成为流水生产线的标准产品.目前的高校教育模式在短时间内不能根本扭转学生这种根深蒂固的心理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真正作用,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压制了学生的灵感,埋没了学生的创造力.国家在高度关注这种教学模式的转换问题,积极探索打破这种教育模式瓶颈的有效路径.而网络研究型教学,恰恰是社会各界在长期地摸索和试验中发现的一种医治传统教学模式的良方.这种教育模式强调素质培养,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使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得到释放.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普遍完成了教育模式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这种转变,即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网络研究型教学理念的转变[3].近年来,一种新型的研究型教学逐步得到发展,也得到社会的认同.这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应该主动探究、主动研究和积极创新.这种教育方式重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未来适应性,因此,信阳农林学院在知识和能力培养上,特别注重实用性及学生掌握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学习方式的不足,更使得学习者能够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这种教学模式,注重情景构造,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探究.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通过实践表明也是富有成效的.但是,由于社会资源有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之中,要求所有课程完全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教育,即完全在现实场景中进行学习和研究,是不切实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这种研究型教学的推广和大面积使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在此背景下,笔者学校发挥了网络技术的优势,探索网络研究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Moodle平台来完成课程的信息搜集及教学资源的整合[4],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信阳农林学院创新教育带来历史性的契机.

3单一培养模式向网络多样化培养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培养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在空间上,学生培养基本是在学校,教学的地点主要是课堂;在时间上,强调“学校阶段”;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知识传授和教师口头传授为主[5].在此模式支配下,信阳农林学院努力使学生从获取知识途径有限、手段单一、方法陈旧、内容枯燥和形式呆板的环境中走出来;利用网络技术对学生采取高校培养、社会培养、组织培养、合理流动及有效整合的方法.这非常有利于学生高效率增长知识容量、激发学习热情、发挥自身知识建构主体的能动性,也有利于学生踏入社会后根据社会工作的实际需要来接受远程教育以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重塑.在科技的渗透和推动下,高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模式和培养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在教学模式上,单一教学模式被打破,多角度、多途径和多选择的网络多样化教学模式正在兴起.最明显的是网络课程的广泛开发和远程教育的普及.这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是巨大的:首先,知识获取的单一结构被打破.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学校、课堂和教师外,还有网络课程、网上互动学堂、远程教育课程、网上视频授课等等,可接受教育的途径大大拓展了[6].其次,知识构建的单一模式被打破.建构主义的先进教育理念在网络时代找到了最佳表达的技术工具,学生知识建构的手段有了多样化的途径.再次,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单一局限被打破.教育的地域性首先被打破,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只要鼠标轻轻一点,知识的获取就在眼前.教育的时间性也随之被粉碎,错过了大学学习的阶段,或者说在大学错过了学习的阶段,并不意味着就错过了接受同样课程教育的机会[6].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教育的围墙已被,高等教育的边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慢慢消融,人们完全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大学的教育就在眼前,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大学,同样地精彩!”

4从事业经营向产业经营的转变

从组织性质看,高等院校几乎都是事业单位.即将高校视为公益性单位,进而采用国家统包统揽的做法.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方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由于教育市场化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解决这种社会需要的方法,就是中国高校不断扩招、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这显然是教育理念出了问题.其实,事业单位并不意味着事业单位从事的是公益性活动,追求公共利益的实现,也不一定完全就是依靠国家投入[7].换言之,教育公益事业完全可以采取网络多元化的路径去实现.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具有事业性和产业性双重路径的提出,网络教育产业化理念转变.高等教育产业化,一直存在不同的社会争论,批判者有之,赞誉者有之.批评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高等教育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进行产业化运作.何况,从社会理念上,高等教育是神圣的人类事业,不能让铜臭味毁掉这种神圣的事业.就高等教育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这一点上而言,批评者言之在理的.但是,笔者认为,这是理念和实现手段问题,是目的和手段问题.教育市场化在发达国家早已有之,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对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早有论断.在很久以前,他就已经提倡教育市场化,并充分论证了教育市场化的必要性[8].他认为,19世纪下半叶以来,社会所建立起来的公共教育制度,本质上是由国家或政府垄断的.这种垄断是直接产生的,甚至是国家经营的.因此,对这种垄断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约束.政府垄断教育的弊端,就是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因此,弗里德曼认为这种教育整体上是失败的.此种判断是否妥当,笔者暂存不论.从实际看,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市场化和产业化,相对于纯粹的国家包办教育,是富有效率的.至少,它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有效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和资源[9].例如,通过市场化机制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模式,可以弥补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本质上,高等教育产业化和教育的公益性并非水火不容.以教育的公益性,来全面否定教育的产业化,有失偏颇.具体到高等教育网络教学,适当将之产业化和市场化,可以打破高等院校对政府的过于依赖的现状,建立多渠道的网络教学研究平台.这是一种政府监管、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新型教育机制,值得推广.为此,要求学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过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平台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5小结

在知识经济时代,主要靠知识而不是靠劳动力和物质资金发展经济.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高等教育网络教学是知识产品生产的重要教学方式.对于知识经济的需求,高等教育网络教学需要回应.为此,网络教育需要系统化、终身化和多元化.网络教育是实现这些教育转变的平台.但是,转变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的变革方向,永远是人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赵莉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黄中显.适应性法律人才开放式培养理念与路径选择—以中国东盟法律人才培养为视角[J].东南亚纵横,2009(09):67-71.

[2]吴海珍.论研究性学习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科研信息服务[J].中国证券期货,2010(8):56-57

[3]马亮.提高高校网络教学质量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03-106.

[4]赵莉.基于Moodle的高校研究型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8:56-59.

[5]李筱梅.高校网络教育平台发展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4):55-57.

[6]郭秀峰,尚建贞.云环境下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问题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07):34-36.

[7]王金发.整合理念:构建开放式研究性的教学与学习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24-26.

网络教研研究篇(3)

关键词:网络教研;专业引领;教育信息化

校园网络教研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它从另一种视角探索教研的方向,使教研方法更加科学。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冲破传统教研单极传输的局面,让教研走近教师,让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使自由平等对话成为可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网络教研从自发的、松散的行为逐步过渡到自觉的、有组织的行为,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这是一项可研发的、有效的教研载体和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对教研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老教师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地域、经费的限制,教师的横向交流不够通畅,人数少、时间短的教研活动仅起到了在点上的交流作用,过去那种“走出去,请进来”的面对面交流研讨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师对课程实施及发展的需要。因此,教研方式必须寻求新的突破。于是网络教研应运而生,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亮丽景点。

网络教研使学校一线教师跨越时空距离,能实现与同行、能手、精英、专家在线交流、探讨、合作、学习的愿望。能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学校教学的研究,改变学校孤军奋战、教师默默无闻、凭个体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的状态,从而实现信息传递快捷、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使教师们深刻体验网络教研的魅力,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插上翅膀,实现“人人、天天、点点”都可教研的梦想,开创教研“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新局面,从而促进学校教科研可持续发展。使教师加深对共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强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意识,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搭建广阔的平台和通道,足不出户地走进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课堂和学术讲座,与优秀教师、教育专家进行网络教研,实现零距离的对话,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它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会推动提升教师的教育责任感和理论思维能力,会创造出充满生机的新的教师教育文化,凸显教师发展与研究的关系,促进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不断深化。所以我们开展的这项研究,有利于拓展和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证性的资料。

网络教研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大大放大了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校长教师的作用,改变了教研活动面小的状况,使教师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交流变成了现实。利用网络,一线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获得了专家的专业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网络整合、放大了课程资源效益,专业支持力量和资源的匮乏矛盾得到了缓解。总之,在高中开展网络教研解决了学校教研活动受到活动时间、地点、内容、专家聘请、教师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问题,可以实现“促进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目标,大家将在“合作共享”的网络中,促进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网络教研促进教师的发展,其一是网上交流,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一定会产生很多的想法,在教研活动中,由于受多方面原因的制约,不可能人人的个性都能发挥出来。来到博客、论坛,网友自由发表心声。由于在网上,大家彼此神秘,因此消除了发言的戒心,教师的教学苦恼、问题、体会,都可以通过“发帖”的形式自由地发表在博客上。教师发表的帖子中,有好多自己的得意之作。但是,在网上,人们会不留情面,对任何帖子提出自己的质疑、批评。在质疑与批评的讨论中,促进发帖的教师和批评的教师反思。同时,对别人帖子的质疑和思考,也是促进自己对教学的思考。

其二是网上交流,促进了同伴互助。现实教研中,因为同学校的老师碍于面子,又加上人员少,水平有限度,即便在研究中有话可说,也只是在同一水平循环往复,甚至吹捧,很难得到及时性的同伴互助。而网上集结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一线教师,也有各地教学骨干、教研员、各报刊的编辑,甚至教育专家。对同类问题有过经历、有过研究的教师都会对帖子有针对性地点评。同一个话题,未必全校的每一个教师都感兴趣,都有过思考。但是,在网络上就有很多人感兴趣而且有过深入思考,讨论能够持续下去,对问题持有者解决问题很有帮助。

其三是网上交流促进了教师和专家“过招”。网上有很多在教学方面有独到见解、理论和实践水平都非常高的专业人员。他们把帮助网友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实践能力作为自己的责任。或指点技巧,或讲授观点,或提出修改建议,或指出问题,或推荐相关文章,或组织相关的研讨。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案例、设计、反思等文稿发上去以后,经常能够得到热心的专业人员的悉心指点,使教师能够做到和专家“过招”,受益匪浅。

网络教研研究篇(4)

[关键词] 网络协同教研; 系统模型; 运行流程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华(1963—),男,甘肃凉州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化教学、数字媒体理论、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研究。E-mail:。

一、 引 言

2012年3月,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三大任务和两个平台的核心目标。三大任务:第一是要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接入与网络学习环境的问题;第二是加强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每个班级都要用上优质资源,资源应用是我们的关键;第三是建设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环境,努力推动个人自主学习和教学互动。两个平台:一是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1]国务委员刘延东9月5日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等三项重点目标任务,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为落实“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重点推进“三大任务”的战略部署,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也及时地提出了建设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校和网络协作教研等四个类型的10种服务应用模式。其中网络协作教研类型包括了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等三种服务应用模式。[3]国家层面的技术平台为网络教研铺就了快车道,作为教研的个体、集体、群体作好准备了吗?其实早在2005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发起“新课程网络教研”建设工程,2005年5月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与新思考网() 签署合作协议,明确了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对 CERSP 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的指导,由此,CERSP 项目开始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轨建设,并逐步成为全国新课程改革推进的网络教研主线阵地。[4]同时,各省市的教研部门及地方新课程实施部门也都纷纷建立了业务指导与交流平台,许多省区建立了网络教研组织结构,[5]网络教研技术平台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兴起。尤其是,Blog可以跨越时空形成网上头脑风暴,激发教育智慧,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于是,教师们在网络上聚集起来,开始了中国教育信息化史上波澜壮阔的民间网络教研。事实上是形成了一种跨地域、跨学校、跨学科的教学研究现象,反映了课程改革背景与网络环境下反思与协作的需要。[6]

如今,已经七年过去了,网络教研再次被列入新时期教育信息化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建设10种服务应用模式中的三种,即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可见网络协作教研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分量,这从另一角度也说明,过去的网络教研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更多的也可能只作了一些浅表面形式的网络教研工作,并没有深入开展。如对于那些网络条件有限、相对边远地区的教师,逛逛网络论坛、看看教育博客、下载共享教育资源就成为了其开展的网络教研活动。一些条件较好的教师开设起自己的教育博客成为目前流行的网络教研形式。那么,区域与学科相交,点与面相织,行政官员、课程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构成的立体式的网络教研组织系统还离我们有多远?网络教研在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中是一项新型探索性的工作,富有深刻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7]但就目前网络教研研究的情况来看大多仍处于探索之中,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将从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模型形成、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动态模型形成等几方面来对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展开研究。

二、网络协同教研系统

(一)网络协同教研

网络教研是随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它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以在学校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着眼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和改善学校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研究范式。[8]它是在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改造传统教研模式,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新途径,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教研新平台,催生出的一种教研形态。与传统教研方式相比,网络教研活动的主体、环境、内容与目标、组织方式等均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网络教研的跨时空性与技术依托性、主动性与交互性、平等性与合作性、多样性及便利性。[9]但是,有实效的网络教研与“面对面”的传统教研方式不是矛盾与孤立的,而是互为补充、有机地融入到整体教研活动之中的。因此,网络教研并不能代替现实的教研,而是现实教研的必要补充。它仍然是全部教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离开了现实的教研,网络教研就会成为空谈。[10]

本文提出了“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概念来研究,与大家所熟悉的“网络协作教研”所不同的是把网络教研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协作教研变成了协同教研。之所以这样调整是缘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因为只谈网络教研,人们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关注网络作用功能,而忽视了对网络教研中活动的设计研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关系研究;二是由于它具备了系统的要素。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定义对“系统”的解释是:系统是指为实现规定功能以达到某一目标而构成的相互关联的一个集合体或装置(部件)。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定义:“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11]而网络协同教研包括了网络、资源、教师等元素且相互关联,所以我们说网络协同教研是在网络环境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教研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教学研究目标的教学研究系统。把网络协同教研当作一个系统,要让它高效地运行就是要以系统思想来规划、设计、实施管理。

同时,我们又提出了“协同教研”,这里的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并不是新生事物,它是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协同”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也包括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不同数据资源之间、不同终端设备之间、不同应用情景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科技与传统之间等全方位的协同。1971年德国科学家哈肯提出了统一的系统协同学思想,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一定的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在一个系统内,若各种子系统(要素)不能很好协同,甚至互相拆台,这样的系统必然呈现无序状态,发挥不了整体而终至瓦解。相反,若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能很好配合、协同,多种力量就能集聚成一个总力量,形成大大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12]网络协同教研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参与教研的各个学校、教师能很好配合、协同,多种力量集聚成一个总力量,最终形成多方共赢的新局面。

(二)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界定

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是对网络协同教研整体性的一种泛指,并非专指技术平台或者技术系统,而是一种人—知识信息—技术系统。和其他系统一样,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是分层次的,就独立的个人而言,它与可用于教学研究的设备或手段(网络、教研引领人员、协同教研人员、技术信息咨询人员等)、研究对象(教学参考书籍、网络教学资源、网络精品示范课程等),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可将其称为个体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其中,个人、书籍、计算机等是子系统,单个网络协同教研者就是这种系统,多个网络协同教研者将构成更大的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如网络协同教研小组、校级网络协同教研集体、区域级网络协同教研群体等。不同的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系统内子系统的关联方式也不相同,例如,网络协同教研者系统中,子系统涉及人和物(网络协同教研设备、网络协同教研对象等),校级网络协同教研集体中子系统是一个个网络协同教研者,这两种网络协同教研系统中子系统间关联情况是不一样的。此外,网络教研中的校级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其子系统间的关联与传统校本教研也不一样,前者更多的是通过网络进行联系、交流,而后者更多的是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因而,不同的系统需要根据系统的结构、要素进行合理的设计。

近几年出现的联通主义以及协同学习是当前时代下对学习的新认识以及如何促进学习的新方法。协同学习[13]首先以“场”的概念来理解、解释学习与学习行为,通过多场协调、信息汇聚、深度互动、合作建构、集体思维等方法、策略去影响学习者的行为,以实现有效学习。这种方法、策略在当今知识时代显得特别有效,因为没有人能充分掌握如此多变的知识行情,[14]改变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到教学行为)、学会学习是适应这种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借鉴协同学习的相关理论来研究指导有效的网络教研活动应该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三)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分类

结合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特点,其分类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1)依据系统网络教研者间的关联度来分(即网络教研者间联系的形式、紧密程度等),可分为面对面网络协同教研(借助网上资源面对面开展的网络教研活动形式)、非面对面网络协同教研、混合式网络协同教研;(2)依据网络教研者的数量进行分类,有个体网络协同教研系统、集体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和群体网络协同教研系统;(3)依据区域网络系统来分,有校本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校际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和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其实上述分类方式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已,但其内涵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三者是分层递进的关系,系统最基本的元素单元仍是教研者及其教研者组群。从一般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知识信息的交流传递效果,面对面网络协同教研方式的系统连接度是一种强连接,这种方式多适用于同教研室或组内间的协同教研,在校本网络协同教研系统中最容易实施,也是应用最多的方式。非面对面网络协同教研是一种远程的、纯网络型的教研方式,从理论上讲它的系统连接度属弱连接,它是校际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和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中最基本的教研方式。事实上,系统连接度的强弱与网络教研平台的交互功能是成正相关的,随着网络平台交互功能的不断增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非面对面网络协同教研系统连接度也在不断增强。混合式网络协同教研方式是面对面方式和非面对面方式的有机结合,系统连接度是一种中连接,这种教研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全在于动态的、有机的组合。应该说这是开展网络教研所追求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鉴于篇幅所限,该方式内容另文论述),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兼顾到了传统教研优势的发挥,取长补短,和谐发展。本文主要是针对区域网络系统层面的分类研究,即对校本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校际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和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研究。

三、 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模型

(一)校本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模型形成

1. 模型形成

校本网络协同教研是网络协同教研系统中以学校为单元的子系统。它以学校教学的真实情境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所有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实践性研究系统。它注重于利用网络优化、改善甚至变革学校传统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从而整体推进课程实施、学科教学和教研活动,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文化。[15]

校本网络协同教研是日常校本教研活动在校园网上的延续,它以开放、平等、互助、合作、共享的姿态,使传统教研活动继续扩展、生成、提升,变得更加富有成效。[16]校本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基本模型是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最基层技术模型,它有“一个平台和三个基本环节”,即校园网平台,教研资源生成环节、教研材料呈现环节、教师互动参与环节,三个环节互为一体,循环进行,乃至无限深入,如图1所示。[17]

图1 校本网络协同教研基本模型

校本教研资源。所有基于学校常态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内容、原生态的教研资源,都将成为网络协同教研活动开展的研究资源。因此,学校需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形成丰富的可供网络研讨的资源,包括各类课例、案例、教案、随笔、反思、论文、课件等。

教研材料呈现。教研材料借助网络平台呈现给教研者,资源的积累需由校本教研资源的收集者或者研发者负责及时将校本教研活动的资料在校本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平台上,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探讨交流提供范本。

教师互动参与。每一位老师在教研网平台上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针对性地选择参与相关教研主题的讨论与研究,在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过程中,相互思辨、争论、交流,实现真正的互动式研究。

2. 模型的基本运行流程

校本网络协同教研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它体现了网络教研的基本规范或基本程序。其基本的运行流程包括:确定主题、设计方案、网络研讨、组织实施、交流反思和展示改进。[18][19][20]如图2所示。

图2 校本网络协同教研基本运行流程

(1)确定主题。确定主题阶段包括三个环节。首先,发现问题。教研内容往往源自于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常常来自于课前的准备或教学过程当中。其次,确定主题。将问题上升为研究主题,把发现的真实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教研主题是关键。第三,组建团队。组建以教研组、或年级组、或课题组为研究小组。组内要明确分工,确定研究的基本思路,着手制定研究计划。

(2)设计方案。方案设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设想、构想、策划。它一般有三个过程。第一,学习准备。在制订方案之前, 为了更为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问题的本质,有必要通过教师研讨或专业引领的方式进行学习准备。为完成有目的的研究活动而进行的学习准备,包括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同行专家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第二,专业咨询。通过向校内外专家咨询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指点迷津。第三,组间研讨。借助组员之间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等形式,发挥集体智慧。

(3)网络研讨。网络研讨是网络协同教研活动的核心环节。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网上征询。教师把研究方案初稿于网络教研平台,供全校乃至校外教师评析、讨论,在网上征询同伴和专家的意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给方案设计者更多的启发。第二,互动研讨。教研协同体成员将围绕某一教研主题、或教师有疑惑的共性问题在网络上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交流对象在角色平等、机会均等、畅所欲言、无障碍参与的环境和氛围中展开探讨交流。第三,优化方案。方案设计者通过网络互动研讨,根据自己的思考,结合网友的讨论意见和建议,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对原研究方案进行系统的再设计,不断优化,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4)组织实施。 根据优化后的方案,组织教师个人或团队进行校本实践研究。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环节。一要善于总结。总结在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经验及成果。二要及时调整。方案是校本实践的主要依据,但应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随时对方案作有根据的调整、变更,实现方案实施的最优化。三要行动跟进。帮助教师及时反思,改进不足,发扬成绩,促进提高。

(5)交流反思。交流反思是网络协同教研活动的归宿。教师要让自己的原始经验得到提炼和升华,反思交流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第一,个性反思。教研者经过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应对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过程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和审视,以及对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思想、教学决策及决策的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梳理。第二,资源上传共享。将交流反思过程中所形成的教研资料成果及时地上传到网络教研平台,供大家分享交流,不断催生新的资源成果,促进教研资源的积累。第三,经验分享。教师的研究课例、所利用的资源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都是同行有益的参考和学习内容。每个人都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成功的教学体验、体会发表看法,跟他人分享。达到经验共享和交流促进的作用。

(6)展示改进。教研活动取得的成果最终是为教学服务,为本校服务。展示一方面是为了相互学习,共享经验,推广经验;另一方面也为了更好地改进方案。①案例展示。展示一些能引发别人思考的、有特点的教学案例,交流分享成功经验。案例展示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思想、案例视频等。②专业提炼。在教研实践活动中,要专业提炼一些重点热点问题,在专家引领下达到成果应用的最大化。③深度挖掘并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或问题解决的办法,帮助教师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以上所述的这六个环节是具有普适性的网络协同教研的一般操作运行程序,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网络协同教研不是一个线性结构,而是一个不断地趋向问题解决的复式循环结构。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研质量。

3. 模型的运行操作案例

校本网络协同教研可以有效地融入学校教研以及学科教学活动当中,优化教研手段和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并有效促进师生发展的目的。由于篇幅所限,模型的运行操作案例不再赘述。

(二)校际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模型形成

1. 模型形成(构成元素及元素分析)

校际网络协同教研是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学校与学校之间开展的协作教学研究活动。它突破了校内教研的局限,延伸到了校外的其他学校,协同进行教研活动。它能够实现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交流,开阔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视野,促进教师的反思,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有触动和促进作用,更能够培养教师的协作能力和组织协同学习研究的能力。

校际网络协同教研的规模一般以2~3所学校为宜,学校间最好能够有一定的差距,以优势学校和弱势学校结为协作组。若学校间相差悬殊,最好引入第三方学校,较优势学校差一些,较弱势学校强一些的学校加入,防止在一些教研问题上出现孤掌难鸣,能够起到上下响应的桥梁作用,以便于校际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优势互补,促进不同学校教师共同成长。

校际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基本模型构成元素包括(但不仅限于这些):校际网络协同教研平台、网络协同教研资源、协作学校(协作教研小组)、教研者。所形成的基本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校际网络协同教研基本模型

校际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是在校本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校际开展教研活动的平台系统,本文所提出的基本模型并非固定的模式,它与校本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依从的,而非割裂的、孤立的系统。在这个系统模型中,协作学校的对结是关键。除一些学校与学校之间长期的交流合作形成的自发的校际协作教研团队外,一般情况下须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出面,根据本地区学校的差异状况来均衡搭配、协调、组建校际协同教研组织,并要求由优势学校牵头组建协作学校。当校际网络协同教研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学校领导、教师的思想观念更新到一定层次,教研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日常工作活动时,行政强制的因素就应逐步退去,继而出现的是动态的、自由的、常态化的生态组合。校际网络协同教研平台是系统的资源中心、工具中心、技术支持中心,它的核心模块至少包括:名师工作室、协同互动教研区(提供必要的交互教研工具)、教研资源共享区和教师个人空间区等四个模块区。教研者通过借助这些资源、工具,在名师或主持人的引导下开展校际的协同教学研究活动。

2. 模型的基本运行流程

纵观国内外一些实践者和研究人员提出的一些观点,[21][22]校际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模型的基本运行流程应当包括:协同教研准备、协同教研活动设计、协同教研活动实现、协同教研活动实施、协同教研过程管理、协同教研成果总结等六个环节。如图4所示。

图4 校际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基本运行流程

(1)协同教研准备。校际网络协同教研工作的开展,前提是要有协同教研组织,如协同学校。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准备。第一步,要明确目标。通过校际协作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比如,促进学校间的校园文化交流、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促进学科教学改革、实现教师共同发展等。第二步,要分析学校。分析了解参与学校之间地域、教学资源、教学水平、信息技术条件、学科教学等方面的差异。对参与学校的分析了解越充分,活动的设计就能够越贴近学校的需要,成功实施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三步,分析需求。了解协同教研学校、教师对本次协同教研活动的需求是什么,学校、教师分别期望通过协同教研活动取得什么样的收获,对活动有什么样的要求,等等。第四步,现状分析。了解当前国内外有影响的校际协同教研活动开展的情况,它的活动的主题和特点有哪些,有哪些特征,等等。

(2) 协同教研活动设计。协同教研活动的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的工作,需要确定协同教研活动的目标;需要设计活动的主题,并进行活动的细化设计;需要设计协作的方式;需要设计活动中的协作策略和组织支持策略;需要设计活动中的脚手架;需要设计活动形成成果的呈现形式,等等。

活动主题的设计是协同教研活动设计成败的关键。好的主题能够吸引教师主动参与协作活动,并且能够较好地实现协同教研活动目标。设计校际协同教研主题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原则。第一,主题应能充分体现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都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只有这样,协作和分享才更有价值。第二,主题应既结合参与学校的特点,又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不能只是对其他协同教研活动的简单模仿。第三,主题和活动应具有可行性,必须充分考虑参与学校的不同水平。第四,主题应当与课标结合,与学科结合。第五,主题最好能够产生深层次的协作,而不是简单地收集数据和信息分享。

活动细化设计是对活动主题的充实和发展,确定活动中具体开展的内容。细化设计时要重点考虑两点。一是活动任务要适量。一方面是在集中统一的时间内能够顺利完成预定的活动任务,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中小学校的教师都面临相当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协作活动的任务量一定要适当,让参与学校教师能够按时完成。二是给出适当的、有弹性的活动时间安排表。根据活动的性质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非实时性活动的时间安排不宜过紧、过死,应有一定的弹性,要给出具体的活动进度安排表。

(3)协同教研活动实现。设计好的主题、活动过程、策略,各种支持工具和资源,技术实现为能够直接指导和支持协作活动开展的协同教研活动指导材料,以及支持活动开展和管理等,都是通过校际网络协同教研平台来实现的。指导材料还包含了对教师如何开展活动的策略指导和支持,需要把为教师设计的脚手架体现在活动步骤和支持工具中。

(4)协同教研活动实施。第一步,需要给出参加者的基本预备条件和准备工作,如果学校在某些方面(比如教师的信息素养或协作技巧)有欠缺,可以对参与协作的教师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第二步,提前预告协同教研活动主题及活动任务,参与协同教研者可提前做准备,提前做好时间安排。第三步,启动实时交互的网络协同教研活动。在正式开始前,技术支持人员通过网络与参加者进行网上注册确认,网络视频、语音对讲等支持工具调试运行正常。第四步,实时交互的网络协同教研活动进行。主持人将按预先设计安排的活动内容流程组织开展网络协同教研活动。第五步,及时交流反馈。参与教研的教师,围绕教研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自己的疑惑可以现场寻求他人帮助解决。第六步,活动进展报告。及时报道活动整体的进展情况,以方便场外的参与者了解协作伙伴正在做什么,了解活动开展的进度。

(5)协同教研过程管理。有效的组织、支持和管理是协同教研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校际协同教研活动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协作团队的交流能力、归属感和支持感。[23]因此,培养参与学校及教师的交流能力,帮助参与学校及教师建立对协作团队的支持感和归属感非常重要。

(6)协同教研成果总结。协同教研活动开展完毕后,即可进入协同教研成果总结环节。在总结环节需要依据活动设计时的任务目标对协同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同时要汇总、整理活动的成果,如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生成等,并以一定的格式上传到资源平台,以便于对外交流和共享。

校际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比较适宜于开展校级差异化教研、小组合作研究性教研、网络互动生成性教研等。这些形式的教研活动都应在协同理论支持下基于网络平台展开,这些活动的优势体现在:一是在交互层面,活动内容与教研者要能够深度互动;二是在通信结构层面,平台提供信息汇聚机制,以方便众多信息的分类汇聚,最终形成可共享的资源;三是在信息加工层面,系统的合作建构机制,引导教研者、协作小组集体思维协同建构教研内容、改造加工尚不成熟的议题或教学方案;四是在信息加工层面,系统提供的群体思维操作,集大成者智慧,汇聚集体思维,形成智慧场。[24]

(三)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模型形成

1. 模型形成(构成元素及元素分析)

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是以区、县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教育机构、学校联盟所形成的整个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它是在校际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基础上形成的更大范围内的教研群体系统。基于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所处的地位,它的模型的建立要从宏观的角度、管理的角度去审视、考虑。本文从管理的层面对其模型构建展开研究。

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是一个参与行政机构多、服务对象多的较为复杂的网络协同教研系统。从管理的角度,它涉及几个方面。第一,教研理念。包括各级领导、学校教师在如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协同教研、校际协同教研以及行动研究等方面的理念。第二,组织管理。包括区、县、学校、教研团队等不同层面的组织管理,如教研团队组建,技术服务团队组建,科学、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的建立,科研成果管理等。第三,支持平台。需要有两大支持服务功能,一是资源共享支持服务功能,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平台要有“云”思想构建资源服务平台,即形成“资源云”服务,满足区域内不同层面的各类教学研究人员的资源需求。二是应用管理支持服务功能,同样要有“云”思想构建应用管理支持服务平台,即形成“管理云”。这里的“管理云”要为教研者提供各种类型的教研工具,如名师工作室、虚拟课堂、虚拟协同教研会议工具、合作交流工具、知识建构工具、反思总结工具等。由此我们形成如图5所示的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基本模型。

图5 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基本模型

图5所示的模型从教研理念、组织管理、技术支持等三个层面对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进行了模拟建构。从教研理念层来看,各级领导、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发展、网络协同教研、行动研究等必须要有清晰的理解和认识。新课程改革是教研的大方向,教师专业成长、自主发展则是其目的和目标,网络协同教研应是其手段,而行动研究则是其方法和路径。基于行动研究的网络协同教研活动,注重引导教师解决自己真实的、实际的教学问题,重视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活动主题都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参与”研究作为行动研究的首要特征,凸显了行动研究所鼓励的“教师成为研究者”以及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的特性。[25]教师自主发展的核心机制是“教学研同期互动”,研是“教学研”三环的核心环节,连接起教与学之链。[26]从应用管理层面看,要保证区域网络教研活动的顺利运行,真正实现“以校为本、区域协作、网络支持”的教研模式,[27]离不开管理层相关单位的精心组织和协同合作。区域教育部门(区、县)教科所、教研室、电教馆等须协同合作组建教研领导团队,依托区域网络协同教研应用平台,直接带动区内各校开展网络协同教研活动。区级教研员要组织区域内的教学名师形成专家团队,以主持引领、跟踪指导各类(以校为单元,以校际协作为单元,以教研团队为单元,以主题任务为单元)网络协同教研活动的开展。从技术支持层来看,区域、县域、校本等三级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平台是一个整体,是在一个平台下架构的不同层级的教研支系统。区域云资源管理、云系统管理是发展的方向。

目前国家正在引导各地将本地常规教研活动迁移到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来,这为以后的网络协同教研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平台。教师自己的空间也将会与平台系统的教研社区相对接,并积极响应参加与网络协同教研相结合的面对面交流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 模型的基本运行流程

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基本运行流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主题确定、教研协同体形成、主持引领协同教研、个人反思及系统形成。四个阶段的活动是属于层层递进的关系,从培养活动参与者综合能力方面来看,每个环节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如图6所示)。以下分别对四个阶段进行说明。

图6 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模型基本运行流程

(1)主题确定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提出申请。区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是面向区域内所有教师全面开放的网络教研系统,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应是一个有序的、有组织的活动系统,各县市教研部门或学校要主持开展教研活动,要通过主持空间向平台提出申请,申请确定具体的时间和主持权限。二是主题确定。要确定采用网络协同教研的活动主题,主题的确定主要由市(县)学科教研员收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反应比较集中,需要经过实践或讨论的真实问题;主持者要及时活动主题的相关信息。三是活动设计。主要是内容、方法、过程及实施策略的设计。

(2)教研协同体形成阶段。教研协同体是由网络教研群体中一个个的个体或小团体,在相互信任、开放、协同支援的关系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协同体。这个阶段也包括三个环节。一是会话握手。教研者个体通过网络会话、打招呼的形式,消除网络教研群体中个体之间的陌生感,增进亲近感,建立基本的联系。同时,也影响教研者的态度,使教研者意识到教研活动即将开始。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是组建教研小组、成员自我介绍、指定组长、活动记录,等等。二是对话熟悉。通过网络交互工具的进一步对话聊天或语音聊天,使教研系统成员相互加深认识,进一步了解对方,寻访志趣相投者。三是行为适应。通过对他人教研观点的评论,答复别人对自己的评论以及积极主动参与主持人的引导研讨活动,增强参与网络教研的行为适应能力。[28]

(3)主持引领任务协同阶段。区域内网络协同教研活动先期的开展,主持引领是必需的环节。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将会承担起主持引领的角色,他们在阐明活动主题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要抛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方式与方法,与活动参与者进行交流与讨论。随着网络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作为网络教研主持人(组织者)的教研机构、教研员、教学名师将会逐渐隐去其组织的角色,引导一些经验丰富的教研者形成自组织活动团队。在这个阶段里,任务协同是很重要的内容,通过任务协同使教研小组成员在协作完成教研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解决自己真实的、实际的教学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促使教研者互相借鉴其他教研者的教研行为,调动教研者的参与,对那些在教研过程中“不知所措的”“入门级”教研者尤其有帮助。

(4)反思总结及系统形成阶段。这是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群体共同完成任务后的反思,各协作成员将教研活动小组行为、知识、价值观念、集体思维方式等与自我教研行为、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进行比较,帮助教研者找出差距和不足,自我修正;更重要的是吸取他人精华,自我提高,并将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实践的过程中再次梳理、总结、升华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在新的协同教研系统群组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进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式的、良性发展的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就形成了。

四、结束语

网络教研是网络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现形态之一,将网络教研当作一个协同系统进行研究,对全国兴起的网络教研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网络协同教研系统,从系统思想、协同思想的角度对网络协同教研系统进行研究,以期对网络协同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来关注网络协同教研。网络协同教研的可持续发展与推进离不开教育部门的支持与领导,离不开校级领导的重视与践行,离不开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与科学的评价机制,这些都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教师专业成长意识的增强,网络技术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变为现实,网络协同教研就会逐步成为常态化的教研形式。

[参考文献]

[1] 杜占元.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2012-7-12]./.

[2] 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DB/OL].[2012-07-12]./.

[3]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充实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内容的意见(征求意见稿)[DB/OL].[2012-07-19].http:///Article/Article_13061.aspx/.

[4] CERSP(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新思考网”)简介.[DB/OL].[2012-07-12].http:/// map/gywm/html/.

[5] [7] 朱慕菊.论网络教研[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4~5.

[6] [10] 练丽丹,杨华,肖年志,金陵等.如何开展有实效的网络教研[J].信息技术教育,2007,(2):17~20.

[8] 肖正德.网络教研: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研模式.[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1):34~36.

[9] [27] 邬依林,毛道伟,熊燕.网络教研实践模式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27(5):105~109.

[11] 百度百科.[DB/OL].[2012-07-12].http:///view/25302.htm /.

[12] 百度百科.[DB/OL].[2012-07-12].http:///view/1049260/.htm/.

[13] 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 协同学习: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4):5~9.

[14] Siemens G.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J].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 Distance Learning,2005,(1):3~10.

[15] [19] 张静芬.网络校本教研的理论建构与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3):70~73.

[16] [17] [18] 吴泉秀.网络校本教研的实践模式与操作流程[J].教学与管理,2008,(5):32~33.

[20] 钟和军.网络校本教研的实践模式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4,(9):45~48.

[21] Develop a Telecollaboration[DB/OL].http://.

[22] 冯晓英,陈丽,张伟远.校际协作学习项目设计模式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1):53~56.

[23] Three steps to a successful Telecollaboration[DB/OL].(2006- 11- 6).http://qesnrecit.qc.ca/cc/projects/step2.htm.

[24] 祝智庭.教育技术前瞻研究报道[J].电化教育研究,2012,(4):5~10.

[25] 刘良华.重申“行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5):76~79.

网络教研研究篇(5)

关键词:网络教育Internet(互联网)CERNET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学校

美国思科集团总裁约翰·钱伯斯访问中国期间发表演讲指出"互联网和教育决定了人类的未来。"钱伯斯说,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教育将深刻地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命运,改变一个国家、企业、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在方兴未艾的大潮中,谁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体系,谁将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而作为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点的网络教育,在这场大潮中更是首当其冲了。教育部长陈至立早几年前就指出网络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要大力发展网络,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为此,教育部开始着手实践怎样将互联网与中国教育结合起来。1995年开通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今年提出的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便是几年来教育部采取的典型举措。

几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的网络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原因,同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如此,从网络教育的发展历史等几个方面比较两国网络教育的异同,寻找两国网络教育的差距,并探索为发展中国网络教育以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为中国的网络教育服务,实乃当务之急了。

一、中美网络教育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起源于美国国防与教育的需要。60年代美国国防部加强了计算机的研究,其结果便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APPANET。APPANET问世之后,便陆续有企业、高校等机构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教育当中,但进展比较缓慢。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快速发展时期是在90年代克林顿总统上台之后。

1992年,克林顿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第二年政府正式拟定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方案,计划在2000年以前建成一个全国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它向全美国人迅速准确地提供各种信息。

在政府的鼓励下,美国各地的学校纷纷开始采取行动。最有影响的是"网络日(NetDay)"活动。第一个"网络日"(1996年3月9日)开始时的计划是一天之内把加利福尼亚州12万所学校全部联上网,到现在为止,在"网络日"活动和其他活动的推动下,几乎所有的大学和绝大部分中小学都建立了校园网并联上了Internet。

1996年,克林顿总统提出了"教育技术行动"(EducationTechnologyInitiative)纲领。该纲领指出:到2000年,全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联上信息高速公路,每个孩子都能在21世纪的技术文化方面受到教育。美国政府为此制定了投资预算政策,美国的企业界对此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1/3的投资都投在了信息技术方面。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美国现在已发展成了世界上网络教育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一个覆盖全国主要教育机构的网络业已形成,几乎全国所有的学校都能开展网络教育。在高校,网络教育所开设的学历、学位课程已超过5万门,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学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

同美国相比,中国的网络教育起步较晚。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才开始开展网络教育。其标志便是1994年底开始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1995年CERNET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1996年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1997年,湖南大学第一个建起网上大学。同年,第一个面向中小学的教育网站--101教育网站正式开通,随后便出现了大量的中小学教育网站。1998年,清华大学推出了网上研究生进修课程。同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首次阐述了发展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指导方针、目标和任务。同年9月,CERNET高速主干网建设项目立项。

2000年,是中国网络教育阔步前进的一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表明了教育部对教育网站和网校的领导权。不久,教育部批准了15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紧接着,教育部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范围扩大到31所。旋即又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7月31日,31所试点高校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以加强试点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9、10月间,部分新试点院校相继开通了网上大学。10月,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自此,中国的网络教育开始加速发展。可以预言,未来中国教育将因网络的深度介入,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二、中美网络教育的组织方式

美国的网络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如下几种稳定的组织方式:

1、传统教育增强型

这是当前美国最普遍的一种网络教育方式,是在传统校园教育基础上增设网络教育课程而形成的。在这种方式下,接受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是由学校正式录取的。学生要注册学校常用的课程,由同一学校的教师授课,全职或花大部分时间来学习。这种方式的教育与在校教育的区别是,学生和教师不在同一地点,主要靠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完成。它特别适合校园外的全职或兼职学生。

2、学校联合型

这种方式的网络教育是由两家或多家学校联合办学,共同管理来开展的。在这种方式下,多家学校联合起来开设全国、全州或地方性的网络教育,但各学校保留自己的学位和学分授予权,而不移交给联合体。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这种形式普遍采用。

3、经纪人型

这是一种由学校和有能力举办网络教育的其它组织如企业等通过签约共同办学的形式。在这种形式的网络教育中,其他组织作为经纪人,学校只负责传送网络教育课程,而不授予学位、学分,学位、学分的授予权归签约的其他组织。这种形式的网络教育在美国常用来进行职业技能等的培训。

4、虚拟学校型

虚拟学校是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现实、系统仿真等技术创建。虚拟学校能提供传统学校全部或大部分教学,学生完全通过网络学习,它一般归传统学校管理。这种形式的网络教育,由于技术含量很高,投资巨大,当前较少采用,但由于本身所具有的优势,特别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定将是最有前途的一种。

中国的网络教育发展迅猛,短短几年,网络学校出现了很多。然而,由于学校缺乏运作经验,加上教育管理部门缺乏规范管理,网络学校良莠不齐,网络教育还没有形成美国那样鲜明的几种组织管理形式。大致说来,中国的网络教育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校举办型,其特点是对教育理解深刻,教育资源丰富,这种形式当前占主导地位;另一种是企业举办型,其特点是有良好的市场意识,投资力度大,但教育资源不丰富,对教育理解不深刻。至于结合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联合举办的网络学校,目前在中国比较少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庆幸的是,随着中美交流的日趋频繁,在网络教育的组织管理方面,中国加快了改进的力度。今年7月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便预示着中国的网络教育必将很快走向规范化组织和管理的道路。

三、中美网络教育的应用模式

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指出在当前的网络教育中存在如下几种教学模式。

1、讲授型模式

网络教育中的讲授型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其学习人数可以无限多,

其学习地域可以无限广。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同步式,通常是教师通过网络将文本、声音、动画、图形、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内容以Web页面同步向学生传送,在Web页面中,内嵌表单等程序,供学生输入提问及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再作进一步的解释和应答;另外一种是异步式,通常是教师事先将教学内容编制成WEB页面,存放在服务器上,学生通过个人电脑等终端浏览这些页面,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便以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等方式询问教师,教师再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

2、个别辅导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基于网络的CAI课件以及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通信来实现的。在网络上应用CAI课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各种CAI课件以资料库形式存放在网络上,供学生下载学习;另一种是直接在网上运行用Java等跨平台语言编写的CAI课件;第三种是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

3、讨论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通常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利用BBS系统,由专业教师在网络上建立相应学科的主题讨论组,学生登录网络,在特定的主题区内发言或讨论;另一种应用得较广泛,利用基于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简单、方便,且具有超媒体特点的WWW网络,在WWW的平台上实现讨论学习。

4、探索学习模式

该模式一般是事先在网络上设置一些适合特定学生对象解决的问题,然后向学生,要求学生解答。一般同时提供大量与问题相关的资料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查阅。另外,也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碰到的疑难问题提供适当的启发或提示。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5、协作学习模式

网络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方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与角色扮演。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美国,五种教学模式应用得都比较广泛。而在中国,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太深,前两种教学模式应用较广泛,而后面几种教学模式则很少应用。但近年来也有这方面应用的例子,如由全国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主持的DISCO试验项目和COMTOWN试验项目。中国的网络教育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中国教育正面临着一次跳跃性发展的重大机遇。中国应当抓住机遇,重新理解、构架教育体系和教育结构,努

力探索网络教育的新模式。

四、中美网络教育的应用效果

网络教育所具有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同时加速推进新型教育模式的诞生和成长。它最终会使人类的教育方式得到一次彻底的革命和解放。

网络教育下,教育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学生能按自己的兴趣在网上遨游浩瀚的知识海洋,学生的学习实现了个性化和自主化,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网络教育下,工作与学习完全溶为一体,每个人都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这是真正意义上终身教育;网络教育下,学生多感官并用、立体化接受信息,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既易于理解,又便于巩固;网络提供的教育资源远大于以往任何教师、教材乃至图书馆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网络教育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跨区域的师资优化组合分配,在依托传统学校的前提下有效组织学习资源,可节省师资,更好地发挥教师、教材的优势;网络教育的交互性可以及时、迅速地反馈教学效果,可使多种观念得以沟通和交流,可改变单一的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边听边记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借助因特网与老师及其他同学交流,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启发式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习资源的多样性与共享性使得学习者与传授者随着知识的发展不断变换学习的主体,教师既可将自己的新知识、新技术通过网络教育别人,又可作为一名学生,从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因而网络教育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网络教育能节省传统教学方式的多项开支,没有校园的学校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优势,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

总之,网络教育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结构、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时至今日,美国的网络教育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每一个网络学校都是由许多相关的教育部门或公司建立,而各网络学校之间又有非常广泛的联接,整个体系呈网状结构,无论你想学习什么知识和技能,你完全可以到网上找到你所需要的资料和帮助。既有专门针对基础教育的、又有专门针对师资培训的、高等教育(包括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还有其它的教育形式和教育信息等。其中每一方面都涉及到各门各类学科和全套的服务设施。

其实,美国网络教育的成功并不完全依赖于网络教育自身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在于校企结合和"人"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正是因为校企优势互补和"人"在整个系统运行中认真、负责、创造的工作,才使美国的网络教育拥有了众多优点:良好的交互反馈机制;严格的课程制定和课件编写体制;严格的质量保证体制;丰富的网络资源;多重导航的搜索机制;多网校的联合机制;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等。另外,美国所有的网校都蕴涵着一个同样的机理:"宁缺毋滥",永远将质量摆在第一位,而不盲目建网。

中国的网络教育,高等教育部分发展很快,并产生了有影响的一批网络学校,如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但在基础教育领域,尽管面向中小学的网络学校已有好几百所,但真正在教育界产生影响的为数不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现行教育体制与教育观念的制约,办学者经济实力与办学宗旨的局限,以及国内教育软件开发水平、网络带宽、传输速度和使用成本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但更重要的是,网校基本上没能摆脱教案加题库的教学模式,因而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办学模式而言,网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照搬普通中小学的办学模式,从办学目标、课程设置,

到教学组织形式、教育评价和管理等都缺少网络教育的特色。

象美国那样,学校和企业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中国的网络教育才能有真正的突破,这正是问题的关键。网络教育是一个很特殊的产业,一方面要求对现代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要有敏锐的市场眼光和营销策略。说到底,这是一个产业化的问题。网络学校应当立足于产业化的道路。网络学校要想真正发展起来,一定要有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形成产业模式,这是网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可喜的是,今年,中国在这方面终于有了进展。如科利华公司与北师大附中合作开通的"科利华北师大附中网上学校"就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当然,美国的网络教育也不是尽善尽美,也存在着很多缺憾:如缺少理想和完备的在线考试机制;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国民在泛滥的信息面前变得麻木和弱智等,这些,都是美国以及中国在开展网络教育中应该加以足够重视的。

五、中国网络教育的前景展望

中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求的矛盾。国家要振兴,要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要面临即将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需要进行大量的职业、继续教育。要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光靠现有的教育规模很难胜任。因此开发利用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及全国四大网络,建立网上学校,开展各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实现全国大范围大规模的资源共享,已成为发展教育事业的一项战略抉择。它可有效地缓解中国

教育资源不足和巨大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四大网络特别是CERNET为主的全国主干网络系统已经建成,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组成的全国性教育网络系统正在形成。另外,随着计算机硬件费用的逐渐下降,计算机进入学校和家庭已成为时尚。截至今年六月三十日,全国上网计算机数有六百五十万台,上网用户达到一千六百九十万。这些都为网络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硬件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可以预测10年后的中国,网络教育会发展成为一项规模巨大的新兴产业,它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会使人们终身受益匪浅。

当然,我们不仅要敏锐地洞察网络教育的优势,更应对其负面影响给予高度重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迈向21世纪的网络教育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审视网络教育,防患于未然,采取相应的对策,克服以下常见的倾向:重信息轻实践、重吸收轻创造、重智商轻情商、重智力轻体力、重现代轻传统,把网络教育的负面影

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如此,中国网络教育的明天必然是一片阳光灿烂!

参考文献

1、《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余胜泉何克抗《中国电化教育》(1998.4)

2、《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教育》王锂平林春秋《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3、《美国教育技术现状掠影》刘雍潜《中国电化教育》(2000.7)

4、《当前国内网校建设状况的调查及思考》胡小勇张川《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网络教研研究篇(6)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调研,形成了一套颇具成效的课程教学创新办法,主要反映在: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在尽可能保证课程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导思想,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主要做法为:1.总结历年考试经验,探索考试发展规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选择题占40%,操作题占60%。内容划分比例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系统及其应用约占30%,文字编辑、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约占35%,计算机网络基础和Internet应用约占25%,信息安全和多媒体基本应用约占10%。从系统随机抽取的几套样卷看实际比例为28:34:24:14。由于后期考试中将Excel减少一题,WinRAR单独作为知识点考核放最后,但因学生对题目结构的不了解往往会来不及做WinRAR操作题而导致失分。通过研究历年的试卷(见表1),辅导教材前五章考试中所占比例超60%,在辅导课中要重点讲解。分析2011年学校各类别学生的考试报名情况与合格率(见表2),基本上在全国平均之上,有的甚至达到100%。但考试的到考率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有很多学生想报名,但因为网络、缴费卡等客观原因未能及时报上名;另一方面又有近20%的学生报名后没有参加考试,浪费资源。此外,到考率的不高也导致某些合格率其实是虚假偏高。例如2011年9月复旦远程报名的10人实际只有5人参加考试,单独看参加考试的5人成绩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但是如果将缺考的5人算上,实际的合格率仅为50%。为便于研究,现将浙大远程翠苑校区学生作为具体研究对象。2.理论与实践结合,归纳实用应考技巧通过前期分析,将考试合格率与到考率结合起来,寻找考试发展的规律,结合该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确定与考试范围大致保持一致的教学辅导内容,并制定相应的、逐层深入的教学计划。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点与实践知识点,强化实践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七大部分: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和IE、OE、WinRAR,重点在前面四个部分。对于每个操作题部分,都会有个别知识点是大部分学生容易犯的通病,把握重点和难点,提高面授课的效率。考前辅导主要是强化记忆,反复练习,强调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将一些考试技巧提示给学生,比如做操作题的时候先易后难,最后一题WinRAR较简单可以提前完成,答题的时候可以切换到小题板便于查看题目。通过组织师生座谈后发现,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监督机制约束一些学习不够主动积极的学生,通过班主任老师的短信、电话、QQ等形式,督促学生在考前参加辅导。在强化管理运作一段时间后,应该说取得了一定了效果。通过一年的研究发现,浙大远程翠苑校区学生的考试人数、到考率、合格率,在2012年较2011年有显著提高(见表3,表4)。3.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学生在线学习时间、登录学习平台的次数行为与学生是否能尽早通过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有直接关系。调查统计发现2012年新生入学后一次性通过统考计算机的学生,有60%左右为在线学习时间超过30小时。对比发现,未通过的学生中60%左右在线学习时间不足30小时。同时有16%左右学生虽然在线学习时间超过50小时但仍然没有通过考试,是因为没有重视实践操作练习。因此不能只重视在线理论学习,还要积极完成实验操作,才能有助于考试通过。可以看出,在线学习达到30小时以上再辅助以实验操作练习,可以提高考试通过率。而在线学习时间少于20小时的,44%以上都无法通过该课程考试,过少的在线学习时间导致考试失败的可能性很高。学生首先自身要明确学习动机和培养学习兴趣。因此除了有较好的教学资源外,还要求学生有自主上网学习的主动性(见表5)。

(二)教学形式的拓展充分利用一切实践教学机会,极可能多的根据学生要求安排课程辅导,针对单次课程辅导班开设时间有限的瓶颈,为广大考生搭建更为丰富的实践操作平台,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努力营造各类远程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提高学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年从学生专项经费中划拨出一部分,对部分学习较积极并在各自努力下顺利通过统考的学生进行奖励。组织学生建立QQ群,遇到难题大家在网上参与讨论解决,目前还在策划开设“技能大比武”活动,组织学生通过类似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有效提高业余学生的凝聚力,也为学生能尽快通过网考提供机遇。2.有效发挥高职教育和电大教育并驾齐驱的特点翠苑校区现有可用实验机房6个,其中两个机房是2012年新采购设备专门用于统考的专用机房。浙大远程翠苑校区的学生在上课时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实现“实训基地共享”、“教学组织共建”的方法,为广大开放、远程教育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支持与辅助。3.加强与合作高校的联系学校作为多年统考考点,与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有多年友好合作的经验,无论是浙大还是人大网上资源丰富,并设有专门的统考专栏。翠苑校区的考前辅导安排中就充分利用现有的网上资源,将浙大、人大等的网上统考资源融会贯通,整理后发放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计算机操作的专业实践素材,实现资源充分共享。

(三)教学成效的显著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从横向比较看,浙大远程翠苑校区学生的考试合格率是各类别学生中提高最多的,2012年较2011年提高4.87%(见表6)。2.从参加考试报名人数看浙大远程翠苑校区是考试报名人数增长最多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表格中因为受2012新增延安路校区61学生的影响因此影响数据有偏差,如果去掉延安路65学生的影响,实际浙大2012全年增加报名人数为215人,较2011年提高29.70%。而浙大翠苑校区学生人数增加150人,百分比增加30.93%是居各类别学生之首(见表7)。3.从实际参加考试人数看浙大远程翠苑校区是实考人数增长最多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表格中因为受2012新增延安路统考考点实考55学生的影响因此影响数据有偏差,如果去掉延安路55学生的影响,实际浙大2012全年增加实际参考人数为188人,较2011年提高31.23%。而浙大翠苑校区学生人数增加145人,百分比增加34.20%也是居各类别学生之首(见表8)。4.从到考率比较看,浙大远程翠苑校区学生的考试到考率虽然不是各类别学生中提高最多的,2012年较2011年提高2.61%,仅次于复旦的3.49%,但从学生人数绝对值看,浙大翠苑校区2012年增加的569人远远高于复旦的20人(见表9)。5.从浙大远程三个校区学生的到考率和合格率比较看,翠苑校区学生的到考率及合格率是最高的(见表10)。

二、结论与展望

网络教研研究篇(7)

【关键词】网络舆情 研究生思想教育 影响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及当代研究生思想特点

随着科技改革的深化,互联网在我国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网络舆情作为新生术语,已被广泛研究。本文主要采用学界的定义: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信息主要来源方式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微博等。

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对于高校大学生,网络已成为他们获取大量的、多元的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舆情的出现对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其网络表达既有冷静理性的正向认知,也有盲目从众的反响认知。因此,如何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重要课题之一。而研究生作为高校中学历层次最高的代表者,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发展、道德观念都更加成熟,但其社会经验普遍较少、年龄段也处于人生就业、婚姻等选择的重要时期,因此网络舆情对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影响研究是有理论及现实的意义的。

当代研究生的思想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宏观政治方面,研究生群体本身具有政治敏感度高、关注国际民生、但主观立场易被改变等特点,使其对网络舆情的免疫力比较低。一些围绕社会事件的网络舆情包含的刺激性信息,往往会触动研究生敏锐和活跃的思维,引发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从而直接导致高校的产生;在个人道德方面,研究生受过较长时间高等教育,总体道德水平较好,且具有相对稳定性,能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但当代研究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个人意识较为强烈,集体主义道德观念淡薄,对于网络上报道的社会不公正现象,往往从自己利益角度进行评判,不能够顾全大局;在人生观方面,大部分研究生对人生的追求是积极向上的、有理想的、愿意付出并且有人生规划的,但受到网络中“炫富”等事件影响,很多研究生的人生观发生了偏移,过于功利与浮躁,对其生活和学习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由此可见,网络舆情对研究生思想活动有着催化剂的作用。

二、网络舆情对研究生思想状况的影响

基于对网络舆情对研究生思想的种种影响,不难看出现阶段网络舆情在研究生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它本身所具有虚拟性与真实性、同质化和多元化、公共性与私人性、技术性与生活性、即时性与多变性相结合的特质,要求我们在面对网络舆情对于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影响时,既要看到网络舆情正面的推动作用,亦需要对其在明显或潜在的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予重视。

(一)网络舆情的正面作用为研究生思想状况带来的机遇

1.网络舆情有助于研究生形成主体的自我实现意识

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于国际、国内时政大事,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社会领域的焦点、热点问题等都会表现出极高的关注度。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网络舆情的表达方式契合了研究生对自我实现的最高思想追求。

2.网络舆情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集体意识和公共精神

网络舆情作为社情民意集中反映的重要方式,扩大了研究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代表了研究生的各种利益诉求,体现了研究生对国家政策、政府行为、公共事务、社会世情等种种事项的情绪反应和态度意见。研究生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社会事务,提升了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增强了集体意识,在该氛围的影响下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养。

3.网络舆情减少了研究生就业心理压力

在我国,本科生毕业主要有三大去向选择:就业、求学、出国,到了研究生层次,受到年龄等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都只有唯一的选择就是就业,随着毕业人数的连年增加,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是缓解就业压力最主要的环节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已逐渐成为快速获取职业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招聘以其快捷、公正、信息透明等特性日益成为毕业生求职的首选。网络舆情在快速传播信息的同时,还为研究生提供了交流的话题与平台,当对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探讨时,有利于求职者的身心成长。

(二)网络舆情的副作用为研究生思想状况带来的挑战

1.研究生在网络舆情中对海量信息的自我判断

在网络不发达的时代,研究生们能够接触到的信息载体主要是报纸、电视、广播,政府和学校对这些载体传递的信息内容可以进行过滤,将不正确的观点、不恰当的信息去除,甚至直接参与信息的制作,充当信息源的角色。而现代网络舆情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多元化与分散化,对于“涉世不深”的研究生如何在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网民所关注的不同主题,即使对同一主题,也都抱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中,正确把握自己,形成明确的自我判断提出了挑战。同时,网络中的信息鱼目混珠,有些不法之徒还利用学生思想单纯、活跃的特点,通过网络舆情煽动其参加一些违法活动,这些都对学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2.网络舆情的发展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挑战

从2009年,一系列高校教师、学生、社会名人的学术不端行为被曝光后,高校要加强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话题此起彼伏。作为研究生,学术研究是必修功课,在这些网络舆情的影响下,是正确认识、规范学术道德行为,还是得过且过,抱着“反正也查不到我”的心理继续抄袭行为,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道必选题目。

三、网络舆情视野下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建立网络舆情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传动机制

研究生的思想虽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他们对事情的判断已经形成了一些固有模式。对于死板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即厌烦又有着很强烈的逆反心理。但是,利用新型网络(如建立博客、微博、校园BBS、人人网等)模式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反而会激发他们的情绪与兴趣,因而建立网络舆情与研究生思想教育之间的传动机制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突破的实践领域。

(二)教育者在网络舆情引导中要加强自我参与度

教育者在网络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是教育的领导者,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教育主要采用言传身教的模式,能够对其有主导性的控制。但是,网络发达的时代,研究生可以接触的信息源甚至比教育者本身接触的还要多,如果教育者不进行自我学习与知识更新,不去网络了解、关心研究生所关注的舆情,那么这思想教育将失效。因此,教育者必须自我参与到网络舆情当中,在分享切身体验与感受的过程中完成教育的过程。

(三)引导研究生合理利用网络舆情带来的就业资源

网络舆情对职业决策的影响是显著的,特别是类似于金融危机这样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的全球性重大事件的发生,负面消息较多时更为明显。就业的话题是研究生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收集、分析、整理网络相关信息,尊重研究生自行选择的前提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同时,一定要讲究引导策略、引导艺术和效果,发现积极因素,使网络舆情中关于就业抉择的引导工作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2]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8):187-191.

[3]夏雅敏.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及引导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3(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