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11 16:08:18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1)

一、村级干部审计的必要性

基层村干部是农村经济基础基石与脊梁,也是我国政治体制基础,开展对村干部任期与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是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审计,帮助村级组织促进内部管理,完善监督制度;通过审计,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通过审计,促进村干部廉洁自律;通过审计为上级党委与政府考核任用干部提供决策依据。

二、村干部审计的重要性

当前一部分村级组织财务制度不健全,村干部财经法规意识淡薄,对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财务收支混乱,开支不透明、不公开,挥霍浪费集体资财,甚至挪用公款、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干群关系不融洽,群众信任度差。其次,虽然实行“村财乡管”解决了村级组织无专职、专业财务人员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组财务的规范化。但由于乡镇经管站人员少,管理范围大、涉及面多,一个会计少则兼做七八个行政村会计账,多的要兼做十几个村会计账。处于一种应付式做账,对各村的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无法掌控,致使部分未能取得正式凭证的支出改头换面堂而皇之的列支,甚至有的村级组织采取虚开发票报账,会计核算与监督的职能就流于形式。再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迅猛发展,村级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多。在主客观上都要求对村级财务收支加强监管,以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

因此,对村干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促进村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也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促进村干部廉洁自律。

三、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意义

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按江西省五部委(省纪委、省组织部、省农业厅、省监察厅、省民政厅)联合制定《江西省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方案》要求,审计内容明确有四个方面:

1.被审计责任人任期内所在单位各项经济指标(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

2.被审计责任人任期内所在单位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真实、合法、效益的情况。

3.被审计责任人任期内重大经济决策的可行性、民主性、效益性情况。

4.被审计责任人任期内执行国家财经法纪和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

审计好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意义就在于给群众一个明白,给村干部一个清白,给上级党委、政府一个公正的结论。

四、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怎么审

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正确评价村干部任期功与过,是一件需要认真严肃正确对待的工作,不能带任何偏见与观点,也不能唯上级或某个人的意志,更不能偏听偏信,一定要客观公正的、实事求是的对村干部任期与离任做出正确的评价。根据本人多年从事审计工作的经验,从下面九个方面谈谈个人体会。

1.正确反映评价村干部任期所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审计内容与方法:通过审计调查、询问、查看、查证财务资料与统计数据来取得审计证据,用数据或典型例子说明村干部任期所做的成绩与带来的变化。这些数据要通过农民纯收入增长,农村居住环境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交通、水利、农田基本建设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客观公正的评价村干部所做的工作,所发挥的带头作用。

2.对村级财务收支的真实性要全面真实的审计。对村干部任职期前与现时村级财务状况对比分析,村级资产增减情况,尤其是净资产(货币资金结存)。任职期内为改善村级经济状况,村干部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审计内容与方法:核查村级会计资料(账、证、表)。审计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分析对比收入增长与增幅是否真实合法。查证有无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金和私设“账外账”或“小金库”,审计重点是关注损害或侵害农民利益问题。

3.村干部任职期内债权债务增减变化,债权债务真实性与偿债能力。审计内容与方法:查询债权债务真实性,对债权债务任职前与任职后对比分析增减原因与潜在因素。尤其是对新增大额债务的真实性要认真审查并调查或函证,对举债的偿还能力,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追踪其来源的合法性。有的可能是虚构债权,虚增债务掩盖违法真相。虚假债权有可能是挥霍浪费与侵占集体资产的行为,虚假债务有可能是隐瞒转移收入、专项资金、套取资金、出借银行账户行为。查证任期内是否存在无所作为吃祖宗饭,大量举债吃子孙饭现象。

4.对村集体资源审计。对四荒资源的拍卖是不是经过公开、公正、公平程序,对集体资源的租赁是否经过评估论证,是否村干部个别人擅自决断出租出让行为,其拍卖价格、出租出让价格是否合理,分析村干部有无个人捞取好处行为,考查村干部是否参股或家属参与行为,尤其是对失地农民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是否按规定补偿到位。审计内容与方法:审计资源拍卖出让承包项目,并做市场调查、价格对比分析,走访群众,测算出租出让资源价值,查是否存在损失浪费、损害集体利益与个人中饱私囊行为。特别关注,群众意见大的损失浪费、村干部亲属违规受让、承包承租等问题。对农民利益补偿问题,要按国家标准核对补偿标准合同,村民领取补偿金付款凭证,对比分析其原因。了解村民对补偿意见要求。

5.对村干部报酬审核。审计村干部所领取各项收入,查证其真实与合法性。审计内容与方法:核对工资、补助发放表格,重点对非正常的招待、送礼发票、租车车票、住宿发票、汽油票、休闲娱乐票据真实性的审查。查证村干部报账凭证,有无虚报冒领、不合法不合规报账行为,分析村干部廉洁自律情况。

6.对国家下拨专项资金、上级补助资金审查。审计内容与方法:下拨数与计划是否一致,有无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资金行为。资金是否用在项目上,有无被挤占挪用。国家下拨的各种补助是否全部到位,转入开户行与账号是否一致,有无截留与转移资金行为,资金使用是否合法合规合理,其大额转账与现金支出内容与项目建设是否相符,有无虚报冒领行为,对存有疑点支出票据(发票时间不符、内容不符、出票单位不符)要追踪和延伸审计,查处利用虚假发票套取与转移项目资金行为。

7.对基建项目建设程序的审计(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农业开发、资源开采、村村通公路、农村文化教育、农村供水、沼气等)。对村干部任职期内比较大的基建项目要重点审计,一是审计资金来源是否合法,二是审计基建项目程序是否合法、合规,是否经过公开招投标,承包是否有暗箱操作行为,项目建设质量是否通过验收,三是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是否合规。审计内容与方法:核查项目资金来源合法真实,是否专账专管,项目建设单位与法人是否具有资质。重点是审查村干部或村干部亲属是否违规参与项目承包,项目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经过专家验证通过,防止豆腐渣工程与伤民害农工程。

8.审计民生资金。对农村低保、医保资金、民政救济、灾情减免资金要重点关注。审计内容与方法:核对发放补助表,查核发放人员身份证号码,重点审计不符合参保的、不该享受补助与救济的、重复享受补助的,调查受灾户、救济户、参保户是否经过“三公开二监督”,查证是否存在做人情、徇私情或村干部代领冒领侵占损害农民利益行为。

9.审计村办经济实体收支。审计内容与方法:审查村办经济实体状况与法人,核查村干部从中获取报酬与分红情况,有无假公济私,虚报冒领,损害集体利益行为,有无利用村办经济实体骗取国家资金与转移资金行为,有无假借村办实体破坏森林资源、植被与污染环境,给村民造成很大的经济与财产损失,了解村民对村办经济实体意见要求,合理的建议采纳执行,造成损失的要给予补偿,破坏的要责令恢复或修复。

五、审计评价

审计评价是对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核心内容,审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评价内容上要突出财务收支、债权债务的真实、合法性,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村级组织重大经济决策的形成与村干部所发挥的带头作用,村干部本人遵守廉政规定的情况,重点把握好下面几项准则:

1.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2.评价定性准确,权责明晰。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3.分清集体与个人应负经济责任,只发表对村干部经济责任行为评价。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2)

一、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意义

(一)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干部行为

离任审计能够更好地查明领导干部的个人经济责任,能够在审计的过程中了解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以及其经济作为的相应结果。对于那些在任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与其相关的问题不易察觉,而运用经济审计则能够发现财务收支、年度财政审计等问题,对于披露腐败行为、严惩腐败分子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离任审计重视防范,其不仅是一种监督机制,更是一种有效的预警机制,能够及时地发现财务管理漏洞,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不断地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继而更好地促进廉政建设的开展。

(二)健全干部管理机制

开展离任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其得出的成果能够作为政府考核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参照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一些人运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官职,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虚假的泡沫经济指标,防止一些官员虚假呈报政绩数据,杜绝数字作假的恶性循环,从而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

(三)核实经济状况,科学鉴定经营业绩

离任审计从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以及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情况出发,首先可以摸清基本情况,帮助继任者更好地了解接任单位的实际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尽快进行入职角色转换,缩短适应期;其次因为确定了离任者的经济责任,也就从客观上划清了前任与后任的各自责任,更加方便工作的交接,能够很好地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二、当前我国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离任审计的深度不够

从当前情况来看,在对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的审计过程中,普遍侧重于该领导干部在职期间内的经济行为的合法性、是否顺利或者超过预期的完成了任期目标的相关考核,然而对于领导干部在任期间所作出的重要决策的效果回报以及管理效能的考核评价却长期缺乏重视,这就导致了对于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度不够,也无法揭示离任者的短期行为。

(二)缺乏对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正确认识

当前,我国的许多单位对于领导干部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宣传力度,各级领导在思想观念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性,个别的领导干部甚至并不十分了解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肤浅地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划分到财务交接的工作范畴,对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配合不够,使审计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审计的真实结果以及结果的使用均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也有的审计部门过于看重离任审计,在偏激、错误观念影响下,认为审计是对领导干部考察的唯一手段,从而陷入工作的误区。

(三)离任审计存在潜在一定风险

一些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十分堪忧,出现了做假账和报假账的情况,违法违纪问题也变得更加的隐蔽。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审计工作,就会引发一定的审计风险。此外,离任审计的综合性与政策性较强,审计的对象往往是领导干部或者主要的企业负责人,一旦出现偏颇就会影响真实的审计结果,结果的客观性无法保障。

(四)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缺乏实效性

一些单位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在人员的管理方面也较为松散,并且人员交流十分频繁,离任审计的对象越来越多,时间上的跨度也较长。有的单位缺少专职审计的专业人员,岗位与专业不对口,人员整体素质良莠不齐,审计方法十分陈旧,审计资料不全,缺少连贯性,造成离任审计工作的长线作战,审计结果运用严重受制。

三、加强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认识,侧重组织领导的能动性

首先要加强认识,各级领导要下大力气加强对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宣传,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相应的审计意识,要构建一个由党委领导下的由组织、审计、人事、以及财务各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专项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管理、组织和协调工作。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地布置、反馈以及研究离任审计工作,设立审计人员专职,建立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专项数据库,为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扩大审计范围,重点问题重点分析

对离任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要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划分审计重点范围,这是更好地规范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审计质量提高的前提条件。如对股份制企业独立法人的审计,重点不单单要放在任期责任目标的成果情况,还要对财务收支的真实图合法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资产、负债以及损益的真实情况,对外投资收益情况和经营决策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等方面进行审计审查。

(三)科学运用审计结果

科学合理地运用审计结果是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基本表现,也是确保离任审计制度得到有效落实、长期坚持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各单位内部首先要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相关的审计档案,把审计结果当做储备材料有效保存,以人事任免提供依据。

(四)争取被审计单位相关领导的重视

单位的党委以及主要负责人务必要关心和重视离任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加强领导,针对审计工作予以必要的支持,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现实困难,被审计单位的各部门也要给予积极地配合。只有被审计单位领导的真正重视以及各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的积极配合,审计工作才能有序进行。

四、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关系到我党党风廉政建设的最终成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于政府工作的信心与支持,而离任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又是一件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更需要我们耐心、细心地去排除困难,创新方法,加强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各自承担其相应的机关职责,及时发现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地完善审计工作,以更好地促进新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

参考文献:

[1]柏继民.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务.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

[2]史航.知识经济与审计制度创新.北方经贸.2002.(7).

[3]郭强华.论廉政审计.当代财经.2005(5).

[4]刘世林.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2006.

[5]王如成.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中国农业会计.2000(7).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3)

1.1审计方法陈旧而且实施简单。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还会沿用传统的模式,就是基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框架,其设计内容以及方式主要还是在去查证问题是通过被审计的单位提供会计资料获得的。而且其资料主要包括:报表以及账面上的数据,也只是就数据论数据。在实际的调查中经济责任并没有做到其既对人又对具体事。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审计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上,只是综合地总计每年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并没有做到对干部的审计,由于其审计内容相差不大,这种现象存在很多。1.2记录不够完整。编制底稿的过程中,由于要求底稿及时、真实而且完整,所以审计人员一定要在下结论之前,要对此进行对实施审计过程的记录工作,一定要在审计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好其底稿的编制工作。在记录审计中,由于不按照要求进行记录,导致相关的人员并不能按照底稿内容得出人员做的工作内容;由于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落实到位,虽然对此有其相关的准则,但是却在执行中没有做到实处;审计内容可以据顶其审计底稿的结果,但是相关的人员在编制时却只是用财务数据进行代替,结果很混乱。1.3审计评价实用性不强。当组织在对领导考核以及任用时,就会利用其审计评价的果,可见其审计评价工作非常重要。由于在这方面各个地区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评价,而且可能在相同的审计局,但是审计组不一样,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也不相同。在其评价方式也只是简单利用,使其审计的风险得以增大,最后形成的评价报告其可信性也是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2优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措施

2.1创新审计思路并整合审计资源。传统上的财务收支审计是非常落后的,应该开展审计中,基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审计的调查,做好相关的工作。在审计工作中,应该遵循得到原则就是效益性的提高。如果发生问题,就要全面的从制度以及体制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尤其是针对一些具有倾向性以及普遍性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或者提出可以预防的对策。在任期中,以前的工作有很多的缺陷,由于时间的紧迫性,而且任务重,一般都是先离后审,在监督工作上又是非常滞后,现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就要克服之前的缺陷,要讲求其时间性,在开展监督工作中要加强。为了更为充分地发挥审计预警的效果,监督的方式可以转化为在事前进行工作,从而提升其审计效益。在领导干部任期一定要加强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要有序地进行,可以通过审计关口的前移进行。实施任期中的审计工作,可以同时开展专项审计、预算执行以及财政财务收支等工作一起执行的工作模式。以此可以实现工作中的重点可以突出,而且审计上进一步使工作质量得以提高。2.2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教育。作为审计机关以及审计人员,由于要对相关的领导干部进行审计经济责任的监督工作,这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所以就要在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中加以重视,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对此作为审计的相关的人员在思想上就应该明白跟着党走,秉承党的信念,在工作中必须树立一切基于党和人民利益去考虑问题,以及落实工作,积极地有效地发挥其监督的作用。对于自己应该有的职业道德以及政治素养要不断地加强,在团队中更要有其责任感以及敬业感,从而实现其客观公正性。2.3认真、谨慎地进行审计评价。由于我国在审计评价方面又没有对此有一个实施标准,所以作为当地相关的审计认定部门,就应该在审计评价方面基于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对应的审计办法。对于有些要去考核评价的对象由于工作的职责不同,所以在评价内容上,就要有所区分,而且对于其干部的责任,要从主管责任、领导责任、直接责任以及间接责任去根据情况具体对待。如对于县里的领导干部,其县里事业单位就与县政府的干部审核评价办法有所区别。在审计经济责任时,就要有其针对性,在评价中做到公正公平,而且要基于事实去考虑,语言要直接,如果有一些问题不明白,就要及时的移交给相关可以处理的部门,针对自己能力范围的去评价。2.4重视审计结果的监督管理。县级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审计的结果非常重要,可以利用结果去考核其领导干部,而且可以在决定任用领导干部上具有借鉴作用。在经济审计制度中一定要做好其审计工作,就要有效地使用其审计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领导干部的负责。总之,要加强在监督管理中应用其审计结果。在职位判断以及任用干部时,结果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审计结果良好,干部就可以继续担任其职位,如果在审计中存在违纪行为,就要进行相关的惩罚,以示警戒。对于其相关的制度,一定要在实施中做到不断的完善,从而更有效的使审计结果发挥作用。

总之,最近几年在审计方面,推出了一种方式-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虽然一直致力于其发展,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要去关注。如审计方法陈旧而且实施简单、记录不够完整以及审计评价实用性不强等方面。只有对此在领导干部任期内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优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进一步使经济责任审计水平得以提升。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促进我国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迈向更远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湘英.县级审计机关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及建议[J].审计与理财,2014,(02):25-26.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4)

二六年五月,市委组织部一次性统一委托我局对五名正科级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三名乡镇长和两名科局级领导干部,即九仓镇镇长王洪波同志,坛厂镇镇长王强同志,合马镇镇长周卓同志,市卫生局局长黄国栋同志,市经济贸易局局长陈坤頔同志。现将这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情况报告版权所有!如下:

一、这次审计的基本做法

(一)认真做好审前动员和准备。我局接受任务后,立即召开业务培训会,集中学习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结合五个审计项目各自特点,明确应掌握各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法律法规。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并明确两名分管业务的副局长深入一线指导审计。

审计坚持四统一:即全局统一调配审计力量,打破科股室布局,抽调全局业务骨干组成五个审计小组;统一审计总体方案,明确审计重点和内容以及完成时限,各审计小组据此根据各自项目特点,拟定相应的审计实施方案;统一审计见面会,即统一召开由组织部门牵头,审计、纪委监察、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审计见面会,讲明审计的目的、意义,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组分别提出具体要求,以确保审计的顺利实施和按时完成;四是各审计项目从准备阶段至报告统一完成,统一上报。审计完结后,我局在经济责任审计五部门联系会议上及时统一通报各项目审计情况。

(二)抓住审计重点,改进审计方法。针对五个项目不同情况,各审计小组认真做好审前调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突出审计重点,即市直两个科局局长的审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重点;对三名乡镇长的审计,以财政决算审计为重点,结合领导应履行经济责任情况,采取抽查、外调、审计调查等多种方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审计成效。

由于领导高度重视,安排布署周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审计突出了重点,使这次经济责任审计取得了较好成效:五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共查出违规资金188.98万元,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346.25万元,明确领导主管责任186.70万元,处以罚款0.80万元;审计提出可行性建议意见共22条,均得到各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的接受和积极采纳。

二、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对象应予肯定的方面

通过审计,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部门和单位廉洁从政、廉政勤政、依法行政得到加强和执行财经法规进一步规范:

一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经审计的五名领导干部,均未在账面上发现有个人违纪问题。

二是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基本能遵守相关的财经法规。所审计的乡镇和机关,除个别乡镇外,财政财务收支基本控制在预算盘子内,基本达到了收支相抵,略有结余,各类专项资金基本做到了专款专用。

三是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基本真实,财务核算基本合规。

三、审计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领导干部不重视财务基础工作问题依然存在。个别乡镇、部门仍然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内部控制不健全和有效。如市经贸局未按规定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帐及固定资产卡片,也未设专人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2005年末该局固定资产余额为1,391,823.81元,固定基金为1,191,823.00元,与固定资产相差20万元。

合马镇购入b超机15,000元总共价值22,985元的物资,未记入固定资产帐和卡片帐。

九仓镇财政所建立的财务制度、岗位职责未结合工作实际和细化,责任不明确。

(二)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违反《预算法》用专项资金平衡预算,个别乡镇甚至违规调整预算等严重违规问题。如九仓镇2003-2005年人大批准支出预算数908.8万元,实际支出969.5万元,超镇人大批准数60.7万元,违反《预算法》未经人大审查和批准进行预算调整。

市卫生局违反规定挤占挪用专项资金11.8万元用于其他支出。

坛厂镇2003年、2004年度由于财力紧缺及预算执行不力,存在将专项收入493,647.40元用于平衡预算。其中:2003年度将农业税附加收入余额166,192元用于支付政府生活接待费;2004年末将本年收取的农业税附加收入42,134.07元用于调冲政府机关日常办公费用支出;2004年末将农村教育费附加收入余额160,234.66元用于调冲2003年度超支摆暂付的政府招待费、派出所罚没收入返还款、政府设备购置费、职工社保费及政府机关日常办公费用;2004年末将以前年度上级拨入的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余款34,630.80元用于调冲暂付的政府房屋维修费用。

(三)乡镇政府违反《预算法》规定截留、坐支收入行为较为严重。如坛厂镇共计截留预算内外资金收入374,128.50元,已坐支260,175.50元,账面余额113,953元。一是该镇收取的社会抚养费收入及罚没收入未作预算收入缴库共计253,278.50元,直接坐支145,809.50元,余款107,469元至2005年末摆账“应缴预算款”账户;二是收取租金收入36,100元、坛厂温泉上交的开发补偿费30,000元等未缴库,用于调冲暂付的政府报刊费和政府招待费用支出;三是收取的木材变价款、土地出让金、育林基金及各村缴入收取的计生拒检费共计53,980元列入“预算外收入”账户核算,已坐支47,496元,尚余6,484元至2005年末摆账“预算外资金结余”账户。

九仓镇一是将应缴预算的计生、土管、林业、国有土地出让金等收入82,293.00元纳入往来款项核算,用于弥补1993年修建办公楼存在的资金缺口;二是审计查出截留收取的社会抚养费等预算收入60,250.29元。

(四)个别乡镇政府接待费超标问题依然严重,损失浪费较大。如坛厂镇2003年至2005年度政府招待费支出共计683,507.55元,占公用预算支出2,598,406.31元的26.3%。其中2003年度支出397,689.55元、2004年度支出151,887元、2005年度支出133,931元,分别占当年公用预算支出的50.6%、12.1%、24.1%。未严格执行市政府仁府常议[2002]2号文件“乡镇工作一律在食堂就餐,乡镇不得在营业性餐馆接待”的规定。2003年至2005年度该镇接待费用支出共计651,403.55元,其中营业性餐馆接待费用支出为627,701.55元。

九仓镇人民政府2005年接待费支出168,449.00元,占当年公用预算支出1,550,775.00元的10.86%。政府接待未严格执行统一派单管理,接待费用未严格现金即时付款,存在接待标准不明确,欠账签单及接待费支出未及时列报等问题。

(五)个别部门行政职能越位,行政指导行为不合法,存在参与市场经营行为及学校招生等不规范行为。如市卫生局因上级卫生部门下达计划任务,自2004年11月起为遵义市医盾电子产品有限公司代销医盾牌医用针头销毁器,据审计调查,该局为遵义公司代销给我市个体诊所的医盾牌医用针头销毁器,同期版权所有!同功能产品市场均价为480—700元不等,而该局的销售价格为1500元/台。

二是为遵义市卫校在我市设点招生代办业务不规范。经审计调查个体诊所人员及市卫生局,该局根据上级有关加强农村卫生人才教育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到2008年,全部卫生人员达到中专水平。为此,要求遵义卫生学校在我市设立教学点,使用市卫生局所属的卫校教室,对我市不具备中专学历的护理,临床人员进行培训。

自2003年起,遵义卫校在___市卫生局所属卫校开办了教学点,学员是我市医疗卫生机构、个体诊所、村卫生室没有取得中专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学员以自学为主,每学年遵义卫校派教师到教学点集中培训2个月。___市卫生局受托收费,经调查学制三年,每学年每生1800元学费,另每期书本费400元。收费票据为遵义卫校提供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自2003年以来该教学点共开办了三个班,共招生175名,其中护理班25人,中西医结合班两个班共150人。

该局上述行政指导行为不合法,增加了群众的负担,损害了部分个体诊所的利益。

四、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不足

我市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经济责任审计时间紧同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二是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被审计对象的审计评价还存在较大风险;三是审计方法就目前来说仍停留在就账论账审计上,因受审计职能的限制,对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延伸;四是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五、对我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意见

(一)继续强化各级领导干部财经法规的培训学习,各单位主要领导应切实履行单位一把手在财政财务收支中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高度重视单位财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高度重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新时期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重要措施,是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有效手段,是促进领导干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保证,因此,应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把我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三)进一步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制度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同有关部门沟通情况、征求意见,以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理解,为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妥善处理打好基础。同时,加强审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审计成果的转化。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5)

关键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用;措施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对象为党政领导干部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具体针对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展开的审计工作,以此来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将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及各大中小型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进行结合,确保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当前社会公共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再加之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的监督,在现有政治体制改革要求下,基于内在动因与外在动因的双重影响,开展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当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在量化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建立企业经营者任期经济责任评价体系则相对容易。

二、抓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基于合法性、效益性和真实性这三点原则来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有效的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在对被审计者经济活动是否合法进行评价过程中,需要对与财政收支有关的行政管理、财务活动及经营业绩等进行审查,对被审计单位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反映。同时还要对被审计人任职期间资产的真实性进行评价,审查被审计人履行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资产存量的保证、国有资产变动及资产变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理性等,另外,还要评价被审计人在实际工作中执行情况的效果,从而科学、准确地对被审计人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二)审计内容应覆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规定的全部内容审计机关应根据领导干部职责权限和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结合地区、部门(系统)、单位的实际,依法依规确定审计内容。应区分审计对象是地方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党政工作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主要领导干部或者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别对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至第十六条内容执行,做到审计内容全覆盖。(三)规范审计工作程序,强化审计质量控制。审计工作程序是否能够严格执行关系到审计工作的质量。从确定审计计划、送达审计通知书、取证、撰写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一系列的过程都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防止出现审计工作的不严谨的情况。同时要加强审计工作的审查、管理工作,执行审计员、主审、审计组组长三级复核制度,严格控制好审计程序,从而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力求明确每个程序的规则,以降低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四)切实提高审计结果的转化、运用。首先,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意见、建议,提高审计成果的转化率。审计机关对审计意见、建议采纳情况要定期回访,促使领导干部在任期内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廉洁自律,防止个别人离任时转移资产、私占公物等。其次,选准审计结果运用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审计结果。为了充分发挥审计结果的价值,应该将审计结果存入干部档案中,为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也能够为领导干部的交接做好责任划分。为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顺利开展,应该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从源头控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最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制度。成果运用可有效提高审计效果,但是在制定成果运用制度时,应该根据各地政府和党委的实际情况而确定。

三、结束语

加强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重要的基础,也是明确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责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党风廉政建设时代背景下,能够对领导干部起到监督作用,防微杜渐,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重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益。

作者:迟玉霞 单位:牡丹江市审计局

参考文献:

[1]蓝建萍.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J].财经界:学术版,2016,(4).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6)

第二条下列干部在任期届满或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解聘、退休等事项前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党政机关各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县级群众团体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政正职;县委、县政府管理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受上级委托审计的领导干部。

第三条根据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需要和县委、县政府的意见,由县委组织部按干部管理权限向审计局提出对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建议书,县审计局依法实施审计。

第四条审计机关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享有下列权限:

(一)检查被审计者所在单位的财务计划、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和资产;

(二)就审计事项有关的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证明材料;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限。

第五条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从事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第六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事项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第七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和干扰审计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

第八条审计机关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通过对其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审计,分清领导干部本应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审计主要内容是:

(一)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

(二)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

(三)专项资金、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四)国有、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

(五)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六)债权、债务情况;

(七)乡镇工办等其它直属单位财务收支情况;

(八)业务接待费管理使用情况;

(九)本人主要经济责任及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第九条经确定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原则上与领导干部届中届末考察同步进行。届中审计可适当简化程序,采用审计核准书形式做为审计结论性文件。届末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应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

第十条审计机关向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和本人送达审计通知书后,单位应当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及时如实提供有关资料;领导干部本人应当按照要求,写出自己负有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的书面材料,并于审计工作开始后五日内送交审计机关。

第十一条审计过程中,组织部可以派员参与;审计后,审计组应当向审计局提交审计报告,同时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和本人意见。

第十二条县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后,重点对领导干部本人任期内遵守财经法规、运用财务权、投资决策情况以及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工作实绩等作出客观评价。同时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认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应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审计结果报告提交县政府,同时抄送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察局)和有关部门。

第十三条县委组织部应将审计机关提交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作为对领导干部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提出审查处理意见时的参考依据,并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表存入个人档案。

第十四条在审计中发现有违纪违法行为,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由任免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五条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建立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召集,组织部、纪委(监察局)、审计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交流、通报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研究解决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

第十六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所需经费,由县财政专项核拔。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篇(7)

关键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制度,它是对领导干部所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客观公正的审计鉴证,是审计结果的人格化。它不仅将审计监督引入了干部管理制度,关系到党和政府对干部使用的导向,而且在维护财经法纪、促使领导干部提高管理水平和遵纪守法意识,推动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必须运用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不同角度及不同层次,对其任期内所在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所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而公正的审计评价,这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内容,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现状

当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依据不充分,评价内容笼统,过于格式化。无论是《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审计署、国家各部委办和各省审计厅所发的文件等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都是从几个大的方面做了规定,具体评价的内容没有细化,没有评价的量化指标,也没有评价的综合标准,审计评价缺少充足的依据。如:对“经济发展项目”、“企业发展状况”具体应该评价那些方面,什么标准界定其为“好”、“较好”、“一般”、“差”,又以什么为依据综合评价“很好履行”、“较好履行”、“基本履行”、“没有履行”经济责任。另外审计报告文本非标准化,没有评价的具体框架,审计评价难度增加,多数情况只能由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素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价。这样作出的审计评价常出现如下情况:一是评价超出审计范围。对一些与审计事项无关的业绩加以确认,与经济责任无关的责任也加以界定。二是评价主观性太强,语言绝对化,违背谨慎性原则,轻易下结论。评价变成了鉴定式,又无具体事实证明材料支撑,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三是审计评价往往就事论事,泛泛而论,只对单位不直接对责任人,而且评价内容过多,造成评价目的不明确。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削弱了审计的作用,增大了审计风险。

二、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意义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适用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各地审计评价标准不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进行。在当前形势下避免和消除这些现象,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规避和减少审计风险,无疑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是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进行全方位监督的需要,是促进和激励领导干部认真履行经济责任的需要,是补充完善领导干部量化考核体系的需要,是规避和减少审计风险的需要。对此,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

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总的原则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具体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法制性原则。审计评价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为审计评价依据,在法定职权范围、授权和委托范围内作出符合事实的判断,不得使用与法律、法规不一致的用语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二是坚持客观公正原则。以审计的事实为依据,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不附带任何主观成分,要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过程中还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依靠审计调查取证所获得的可靠数据,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力求真实可信。

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审计评价不能违背客观事实,笼统地进行评价。必须限定在领导干部任期范围内履行的经济活动,不属于审计职责范围的不评价,与审计无关或未涉及事项不评价,以防止带来不必要的审计风险。同时,评价要坚持历史的观点,划清前后任的责任、前后任的政绩,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切忌把所有成绩归功于一任领导的政绩来评价,或把单位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归责于一任领导。对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和重大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评价中必须鲜明地分清责任,既要划清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又要弄清是主观责任还是客观责任,真正客观地界定领导应负的责任。

四是坚持谨慎性原则。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要保持谨慎的态度,该评价的评价,不该评价的不评价。对审计未涉及、证据不充分、依据不明确、责任不清楚、职责超范围的事项不予评价。对应该评价的事项,还要充分听取被审计领导的陈述和申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用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不可言过其实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作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对一时搞不清楚的和发生的重要经济事项难以下定性结论的问题,要以写实为主,对事项发生的原因、过程、后果给以客观的说明,以保证审计评价的准确性。

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

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1、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和执行情况,以及被审计者对有关问题应承担的责任。一是事实性评价。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账表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数据与审计机关依照现行的会计制度和国家财政、财务收支规定进行审计认定后的数据相符合程度的比较,作出会计资料真实、基本真实、不能真实反映年度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评价。二是合法性评价。根据审计查证的事实,作出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符合、基本符合、违反财经法规的规定的评价。三是效益性评价。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实绩与相关的目标、指标、标准的比较,对经济效益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四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通过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设置情况的审查,作出内部控制制度健全、部分健全、不健全的评价;通过对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测,作出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部分有效、无效的评价。在对被审计单位作出上述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审计查实的事实,作出被审计者对有关问题应承担相应责任的评价。2、执行财经政策和遵守财经法纪情况。被审计者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不仅有自觉遵守财经法规的义务,而且有认真贯彻执行财经政策的责任。因此,通过审计,应对被审计者作出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和遵守财经法纪情况好、较好、差的评价。同时,还应对被审计者廉政建设情况及在改革中的经济举措作出评价。

3、经济管理实施情况。一个单位管理的好坏,经营水平的高低,除了客观因素以外,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干部管理能力的强弱、努力程度的高低。要针对资产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情况,对被审计者的管理能力、努力程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4、经济目标完成情况。经济目标分为量的目标和质的目标,量的目标包括各项经济指标所要完成或达到的数值,质的目标包括单位经济管理能力、经营水平等内容。通过对被审计者任期内各项经济指标和经营实绩的计算、比较,对各项质的目标实现情况的检测,凭借审计查证的数据和掌握的资料,作出定量和定性分析,肯定业绩与成效,指出差距与问题。同时,对被审计者所起作用程度作出评价。超级秘书网:

五、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既要注重综合评价指标,也要注重量化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指标包括:经济发展指标,企业综合绩效,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福利费和招待费的控制率,落实审计决定和整改情况,遵守廉政规定情况等。在综合指标下设置考评分值,系数在0.75至1之间,用分值乘以系数得出单项得分,一般分三个等次,“好”的系数为1,“较好”的系数为大于等于0.75小于0.90,“一般”的系数为小于0.75。量化评价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率,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出口总值增长额,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收入增长率,科技、教育、计生、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状况等。在量化指标下设置考评标准,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大于本地平均水平就可评价“好”,等于本地平均水平就可评价“较好”,小于本地平均水平就可评价“一般”。

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省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经济责任审计实际,提出以下标准:

一是财政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评价标准。分为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真实性评价运用调整比率与审计专业判断相结合的办法。真实等次的标准为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审计调整幅度≤3%;基本真实的标准为会计资料基本真实、完整,审计调整幅度>3%、≤6%;不真实的标准为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审计调整幅度>6%。

二是财政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损益合法性的评价标准。分为合规、基本合规、不合规。合规性评价运用违规比率与审计专业判断相结合的办法。合规的标准为没有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或者违规行为轻微不需要处理的;基本合规的标准为违规金额占审计金额的比值≤5%;不合规的标准为违规金额占审计金额的比值>5%,或者违法违规金额虽然不大,但性质严重的。性质严重是指:私设“小金库”、“账外账”,以及挪用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资金、救济资金、社会捐赠资金、救灾、扶贫、移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等。

三是重大经济决策规范性评价标准。分为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规范的标准为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健全,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决策时履行了民主程序,决策的内容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基本规范的标准为建立了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决策的内容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但个别程序执行不充分;不规范的标准为缺少重大经济决策制度,没有履行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听取集体意见等决策程序,或决策的内容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

四是重大经济决策执行有效性评价标准。分为有效、基本有效、无效。有效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全面实现决策目标;基本有效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基本实现决策目标;无效的标准为决策没有被全面执行,没有实现决策目标。

五是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情况的评价标准。如果发现领导干部有违反廉政规定问题,则不予评价,可以在审计结果报告、移送处理书中反映。对未发现问题的,一般应表述为:经过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未发现某同志任职期间个人在费用报销、资金使用、领取报酬等方面有违反廉政规定问题。对领导干部住房、汽车配备情况,采取写实的办法,不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