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世界经济的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16 16:20:21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世界经济的发展篇(1)

关键词:中国经济;世界经济;货物贸易;金融贸易;运行规律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后,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攀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由此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了进口需求,并且逐渐表现出旺盛的态势,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中国拥有巨大的劳动力市场,所以生产的商品具有成本低廉、价格优惠的特点,加之提供优质的服务,由此促进了中国生产的产生源源不断的出口到世界上的各个国家,而且吸引了大批的跨境投资,在我国建设了劳动密集型加工生产基地。我国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所以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中国经济发展的形态对世界经济格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影响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而进出口贸易作为实体经济的直接表现,在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担任着世界工厂的角色,很多企业都在中国建立了加工基地,这就表明中国经济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影响远远要大于外贸数据上显示的结果。中国在世界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为美国、日本等国的企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原料和劳动力,成为主要的加工基地,这些产品成为发达国家市场的主要消费品,所以中国经济的变动会对这些国家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运行规律的影响

全球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相关制度则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所确定,虽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是现在并没有改变传统的经济政治秩序,发达国家始终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对于经济运行规则的影响却在不断增大。无论是在对外贸易方面还是在与七国集团的经济交往过程中,中国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在不断的加强。比如说在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上,很多国家都想通过干预人民币汇率来影响和抑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对中国施加巨大的压力。但是中国却能够化解这些压力,坚持按照自身的经济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人民币汇率。并且进行科学的汇率改革。另外,中国还加入了东盟,建立了东盟自由贸易区,这就大大加深了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经济往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东盟地区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中国已经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的声音在世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三、中国进口让贸易伙伴直接受益

中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重要的消费大国,尤其是在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人均收入水平上升的形势下,消费水平也不断上升,由此拉动了进口贸易的增长点。同时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工业生产水平方面也不断的提升,对各种原料以及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国内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依靠大批的进口贸易。中国进口需求的增加,让对应的出口国获取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创造了经济增长的机会。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在2015年的进口同比增加了670亿美元,占据世界前列,很多国家都从中获取了经济收益。在货物贸易方面,我国在2015年的货物贸易进口金额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主要是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所致,在数量上还是呈现增长的趋势。石油和金属我国货物进口中的主要大宗商品,在世界石油价格暴跌的形势下,中国在进口数量方面仍然呈现逆势的态势,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抑制价格下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对世界经济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中国为国际跨境投资提供增长新动力

资金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吸引跨境投资是各个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也对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发达国家是国际跨境投资的主体,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一批发展中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跨境投资的行列中,尤其是中国的国际跨境投资增长快速,从2002年到2014年短短的12年时间内,在全球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经排到第8位,无论是投资企业的数量还是直接投资存量方面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成为国际跨境投资的主要力量之一,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跨境投资行为对投资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就业创造了巨大的有利环境,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要归功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只有在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才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所以中国经济的发展会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五、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良性互动

自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就已经与世界经济之间产生了不可割裂的联系,中国经济要想得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在全球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并且逐渐的发展壮大。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在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国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如今已经站在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要想保持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起到良性的影响,还需要二者之间建立良性互动。中国在实体经济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在金融经济方面却显出疲软的态势,所以需要在巩固实体经济的同时,加快对金融经济的改革,以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近些年来,中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势头始终保持上升的态势,在这种形势下,应该与世界经济建立一种共赢的发展模式,在促进中国经济能够稳定持续发展的同时,还能够对带动其他合作伙伴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从这方面来讲就可以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在经济利益方面能够相互促进。为了改变中国金融经济落后的局面,应该对金融经济进行深入的改革,但是由于金融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并且注意方式方法,一定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国情发展的正确道路。尤其是在金融开放的问题上,一定要谨慎,在对经济规律进行科学的研究后,遵循经济规律稳定发展。中国只有在金融经济方面不断的完善并且强大,才能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并且稳定发展,真正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在金融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作为风险措施,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防止因为境外投资者的投机行为而威胁

到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我国周边的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合作关系,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为了加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中国要积极的参与到世界经济运行规律的制定工作中去,在此过程中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经济运行规则,从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制定出适宜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规则,不断强大自身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六、结束语

中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无论是国内经济还是对外贸易经济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近年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发展并不均衡,在某些经济领域相对而言还比较弱势,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无论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还是跨境投资行为,都对合作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中国经济的发展形态对世界经济格局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确保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范围内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还需要建立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既能够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获益,又能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与世界经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陈继勇,郭夏杰,黎珊.后危机时代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的战略应对[J].世界经济研究,2012-12-25.

世界经济的发展篇(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本章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的地位和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各方面发展着的贡献,指出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影响作用。并且展望未来,预测中国未来10年至20年将会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但占全球比重仍将不断加大,对世界经济影响力加强。

关键词:中国发展 世界经济 影响性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开展,中国经济持续保持着长期稳定发展的经济势头,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明显减弱,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新的突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而随着新时期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为世界经济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必须要准确把握中国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贡献,面向国际化不断调整战略定位。

一、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的地位

第一,我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大国之一。根据数据显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5年4月14日公布了2014年世界各国GDP排名,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GDP总量77.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加3.3万亿美元,美国2014年GDP为17.149万亿美元,位居第一;中国GDP为10.380万亿美元,位居第二;第二,“MadeinChina”影响世界。在我国向全球经济大国前进的途中,制造业的崛起尤其突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中国完成工业增加值21.07万亿元,占世界比重达20.8%,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俨然已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第三,中国贸易总额占世界前列。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出口国和世界第二的进口国,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度超越美国,跃居榜首;第四,我国是投资大国。2015年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16日在北京透露,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029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同比增长14.1%,继续保持世界第三位。中国对外投资规模极大,为全球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中国作用”;第五,我国已跻身于金融大国行列。本国的钱币在世界的影响是提升国家金融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015的境外人民币储量将会不断增加。

二、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1.中国经济成为推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我国国内GDP总值从2005年至2014年不断上升,呈稳定增长趋势。2011年至2014年我国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而在过去的30多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占全球经济增长量不断增加,由1980年~1990年的3.8%,到2000年~2010年的20.9%,以及近四年的四分之一。我们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全球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复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有所回落,但是经济总量仍在不断上升;第三,中国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逐渐超过其他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一。此外,我国在制造业、进出口贸易、金融业等方面发展也呈稳定增长趋势。作为制造大国,我国的制造业增长也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2.中国发展促进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二战以来,全球经济呈现“南北”格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占世界经济发展比重较重。到20世纪70年代左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比重基本持平。此时发达国家的GDP是发展中国家GDP的三倍到四倍。20世纪末期,发达国家所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上升至85%,发展中国家发展稍显滞后。但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促使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占全球比重急速上升,据估计,到2015年年底,发展中国家GDP将占全球的50%。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也加速全球经济重心向东亚方向迁移。中国经济增长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世界资本和产业很明显的向中国偏移,这也是形成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从整体上看,一方面,全球经济资本和产业的转移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反过来推动了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不断加大。

3.中国发展促进了全球的技术革新。

科学技术对全球的经济增长起着推进作用。中国的发展促进了全球的技术革新,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效率。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中国一直依靠技术的模仿和追赶提高技术效率,但是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前沿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一直是科学技术的创新领导者,其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且广泛应用于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为发达国家扩散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增加其市场规模和收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国吸引了大批的外来跨国公司。中国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健全的产业体系等都为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加速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提高了其经济收益和发展效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也在加大。据报道,我国2014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占国内生产总值2.09%。除了加大资金投入,中国现今已成为国际专利申请大国,2014年中国企业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框架下共提交2.5539万件专利申请,较2013年增长18.7%,中国企业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申请大户。

4.中国发展对稳定全球经济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稳定全球价格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虽然近年来人力成本略有提高,但是与过去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加上其他的因素影响,使得中国的出口长期保持较低的价格。与其他国家出口价格涨幅较大对比,中国长期的低涨幅必然对控制全球通货膨胀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长还能够减弱全球经济的波动。上世纪出现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发达国家经济遭受重创,但是中国经济仍然维持着自己的增长,对促进全球经济幅度、抑制全球经济波动、稳定全球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全球经济的比重不断加大,这种稳定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有研究针对不同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波动程度做了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发展规模加大的十个国家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波动最小,说明了中国经济受全球经济的影响较小,对稳定全球经济有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未来的发展与世界经济

1.中国发展占全球比重将不断加大,对世界经济影响力加强。

预计在中国未来的10年至20年,中国在基础设施、能源原材料工业等领域的投资空间会减小;部分技术创新追赶的后发优势将减弱;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不足将会导致人力成本的增加。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我国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出现回落,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步伐将减缓,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发展时期。同时,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是制约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发达国家至今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全球经济也经进入发展相对缓慢时期。虽然中国增速将会减慢,但是仍然保持着相对全球更高的增速,中国未来的发展占全球经济比重将会不断极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将加强,未来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2.中国未来的定位。

不断发展是我国的核心利益,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战略定位的总体目标时全面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实力,打造互惠共赢的国际环境,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同时为全球经济增长长期提供正能量。为此我国需要对未来定位做出适当调整:首先,中国未来的定位将从被动开放转向主动开放,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其次,中国将从贸易大国变成贸易强国,成为世界核心消费市场以及商品、技术等主要供给基地;再次,中国要从资本输入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国,成为全球重要的资金提供国家。最后,中国要发挥大国优势,发挥一体化进程的主导者作用。

四、结语

十三中全会做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国发展在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当前局势来看,中国将来的发展战略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的根本方向,在全球化市场中合理配置我国战略资源,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构建互利共赢的国家合作体系,大力发挥我国在全球中的大国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贺力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世界经济史学科发展综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4,10:59-72.

[2]《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课题组,赵晋平,胡江云,赵福军.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4,10:1-16.

[3]郭晓东.新时期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外部挑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阎三虎,骆华松,刘云.中国和东盟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J].绿色科技,2014,02:246-249.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课题组,赵晋平,胡江云,罗雨泽.中国利用外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发展研究,2014,09:8-11.

[6]权衡.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迈向一体化互动发展[J].国际展望,2014,05:1-15+150.

[7]关庆凡,崔建伟.论重商主义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2,05:67-69.

世界经济的发展篇(3)

关键词:科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07-01

一、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

其表现主要有:

第一,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到了80年代末,发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3/4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

第三,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第四,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和完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具体表现在:

①各国把经济安全确定为对外战略的重点。

②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

③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

④争夺科技人才成为高科技竞争的焦点。各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争夺经济和科技优势作为主要目标。

三、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70年代又掀起了新的高潮,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充当“火车头”的作用。科技知识空前快速地生产、传播和转化,对世界经济、各国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国际经济竞争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巨大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和改造,另一方面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兴起,各国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将会逐步表现出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这一全新概念被广泛接受,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包括科学技术及其一切成果和信息)为第一要素,对智力资源的占有比工业经济中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更为重要。经济信息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市场经济是指时常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它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市场经济属于经济运行方式的范畴,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与社会制度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最早根植于资本主义社会,因此长期以来,它一直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受到非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一方面,世界市场的人为分割被消除,全球统一市场得以出现;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市场经济概念,并以此为目标进行经济改革。然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体制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效能,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长期任务。

五、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种不平衡既是指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1)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美、日、欧三足鼎立,美国经济实力仍居首位。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南北差距愈来愈大。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致使南北经济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六、世界各国经济调整经济结构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进行了重大的经济改革与调整,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

(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

(3)国有经济的地位、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4)企业的现代化改造

(5)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七、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就实质来看,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国际高额垄断利润。从作用来看,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扩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跨国投资与兼并,不断改变着国际经济分工协作关系,推动生产向全球一体化发展。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所到之处,努力与本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习俗融合,从本土化出发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在使企业适应地区市场竞争需要的同时,将新的竞争规则带到了本土文化中,逐渐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纳入全球经济竞争中来,促进了全球市场的一体化。而且,跨国公司越来越独立于某个确定的国家,与多国经济竞争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国家与市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产生了重要影响,并通过企业制度创新革新市场竞争规则,不断推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它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加速了先进技术的转移,促进了生产结构的调整,弥补了资金的不足,客观上成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推动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这一国际环境既是历史的发展机遇,又是现实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2000,1.

[2]光明日报,1999,10.

世界经济的发展篇(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形成的以两极对峙为基本特点的世界格局中,苏联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因为当时只有它才能成为与美国抗衡的世界力量。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持续。它一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另一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它已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各种其他力量的挑战。美苏力量的相对衰落,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均衡化趋势,美国主要盟国向美国的“领导”地位提出的挑战,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及其进行的反对两霸的斗争,都日益动摇着两极格局。到8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已经远不像战后初期那样完整了。1991年12月下旬苏联的骤然消失,标志着两极中的一极自行坍塌,终于导致支配战后世界国际关系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的最后崩溃。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两极格局的解体所造成的冲击波不仅震撼着欧洲,更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本文拟就现行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的若干问题作一些粗浅的说明。

 

一、两极格局结束对世界各种力量造成的影响

 

1.两极格局结束对世界总体形势所造成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孕育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而此次世界大战具有反法西斯的正义性,因此,作为这场战争产物的雅尔塔体系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同,具有更大的历史进步性。虽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把维护战后世界和平问题摆在首位,并建立了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但事实上,国际联盟就其普遍性、广泛性和有效性来说,远不能与雅尔塔体系所建立的联合国相比。凡尔赛会议反苏、反共,直接导致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而雅尔塔会议则将苏联与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这对战后苏联、东欧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是十分有利的。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民主的原则,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宣言》中就明确提出“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幸福”,要“用民主方式解决他们迫切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这些并非只是空洞的口号,在对战败国的处置、使之完成民主化的任务以及给予被压迫民族、特别是被托管地区的独立和自治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精神。如果说凡尔赛体系是孕育了另一次世界大战的体系,而雅尔塔体系则较之包含着更多的和平、民主因素,它维系了战后世界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即为明证。今天尽管雅尔塔体系已不复存在,但这笔宝贵的遗产必将继续影响当今世界。

 

另一方面,自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83·

 

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以来,双方为争夺世界霸权,都不遗余力地扩军备战。仅以前苏联为例:1980年,苏联总兵力为366.8万人,拥有洲际导弹13098枚,坦克5万辆,主要水面作战舰只289艘,攻击潜艇和巡航导弹潜艇257艘,作战飞机5000架。如此庞大的力量,足以毁灭整个世界。尽管这两大集团彼此势均力敌,谁都不敢轻易动武,但在双方存在着极大的敌意及不信任感的前提下,任何偶然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不夸张地说,人类是在刺刀边缘维持了战后半个世纪的和平。而随着苏联的解体,目前在军事上尚没有力量可与美国抗衡。因此,较两极格局解体前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在减小,世界和平得以维护的可能性在增长。

 

然而,建立在东西方力量平衡基础上的世界格局一旦瓦解,东西方力量失衡,则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失衡、紊乱、矛盾和冲突。原苏联的版图上出现了15个主权独立国家;南斯拉夫一再分裂,捷克和斯洛伐克一分为二。东欧一些地区政治、经济危机深重,民族分裂,领土争端加剧,武装冲突迭起,难民潮涌现,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欧洲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受到威胁。从巴尔干半岛到高加索山脉直至中亚地区,形成了一条危险的“地震带”。在这些传统多民族杂居的地区,长期积累的矛盾在新条件下爆发出来,并和侵略扩张欲望、领土争端、政治经济利益、宗教纷争相互交织。海湾战争和南斯拉夫内战就突出说明了这一点。引人注目的是,危险的“地震带”有向非洲转移的趋势。据统计,1997年全球局部战争中,非洲几乎占一半。几乎所有这些战乱中均有西方殖民统治和冷战期间大国争夺势力范围遗留矛盾的印记。

 

因此,总体说来,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的局面。只是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动荡和冲突尚属局部性质,有的只限于内战,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不会引发世界大战。

 

2.两极格局结束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所造成的影响

 

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无疑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强盛一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到1997年3月,其成员仅有中国、古巴、老挝、朝鲜和越南。在许多人看来,冷战的结束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上的决定性胜利,等于社会主义的终结。西方国家正进一步介入原苏联和东欧的内部事务,企图使那里的演变“不可逆转”。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对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正在加压,公然以是否接受西方的价值观,以“推进民主化”、“尊重人权”为附加条件,竭力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强制改变其社会性质。

 

尽管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但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必须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僵化模式划清界线。但是苏联模式的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因为现代资本主义仍然矛盾重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并未根本改变。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如法国、葡萄牙、希腊,共产党认真总结了的教训,坚持社会主义目标,稳定了队伍,社会支持率有所回升。在俄罗斯和东欧地区,共产主义运动经过混乱、动荡和分化,目前已经表现出某种复兴的势头。如俄共在1995年12月俄罗斯大选中,获得22.31%的选票,在国家杜马中的席位约占1?3,成为新议会第一大党。而在第三世界中,中国、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高度集中的传统体制,综合国力正在稳步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显示出社会主义正在获得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因此,当今国际社会主义力量正在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3.两极格局结束对第三世界所造成的影响

 

后,第三世界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在过去东西方对抗时,双方都有求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可以借此在东西方中间周旋,以求形成有利于己的结果。后,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中间地带”的地位已不复存在,而变成了与西方直接对阵。第三世界已无东西方矛盾可以利用。原苏联为扩大自己的影响,曾向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各种经济优惠。苏联解体后,不仅不再提供这类援助,独联体和东欧各国反而同第三世界国家争要西方的资金和技术。因此,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态度逐渐强硬起来。政治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大搞“人权外交”,加紧干涉、控制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将进行经济贸易合作同“人权”状况改善相联系,附加政治条件。而且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为摆脱困境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这些都使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发展进一步受到制约,一些国家出现内乱,南北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增无减。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由20世纪70年代的36个增至1992年的46个。

 

但是,第三世界国家在逆境中团结自强的意识在提高,它们更加重视南南合作,反对强权政治和不合理的经贸关系。东亚发展中国家以比世界平均增长水平高出一倍的速度向前发展,并正逐步形成世界经济的第四极,给整个第三世界以鼓舞。尽管1997年7月以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接连发生金融危机,但不致影响东亚作为世界一个新增长中心的地位。非洲经济自1994年以来连续回升。拉丁美洲经济亦稳步增长。目前认为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三世界已不复存在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

 

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在于经济多极化。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世界经济就已经出现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的解体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苏联的消失,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他们力图领导未来的国际秩序,建立“美国统治下的和平”。但是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发展中国家深受国际旧格局之害,认为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格局是旧格局的翻版;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世界格局;即使是美国的盟国,也不赞同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格局。而美国自身正面临西欧、日本等国的激烈竞争,高科技领域的某些优势正在丧失,外贸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加之当代国际事务日益复杂,人类面临诸多公共问题,如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恶化、艾滋病等,这些问题单靠一个国家是解决不了的,而有待于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因此,美国尽管实力强大,但以此建立单极格局,形成美国独霸是不可能的。其他国际力量正在对美国形成制约。如欧盟由于其经济实力强大(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而成为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一个因素,正力图以整体形象出现于国际舞台,与美国竞争;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日本提出了走向政治大国的对外战略;目前仍处于经济困难中的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军工企业实力雄厚,正力图重振大国雄风;中国近二十年来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外交上取得巨大成就,等等。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在多极化的形势下,各极相互制约会产生均衡,而均衡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在当前多极化的趋势下,一两个大国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各国相互制约,谈判和协商已成为大国解决问题和争端的主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政界人士的探讨,为人们提供了某些有参考价值的论点和论据。中国学者中比较多的看法是:从综合国力看,当推美国一家;从军事上看,在一个相当时期内仍是美俄两极。两家仍拥有经过裁减后的绝大部分的核武器和世界军费支出的一半以上;政治上将出现美、俄、欧、日、中5个力量中心。在过渡时期内还可能出现某些地区强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2.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

 

(1)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设立一套机构,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经济关系跨越自身疆界的显著变化,是生产力发展越出自身疆界的产物。

 

第三次科技革命引发了生产力的质变以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垄断极大发展,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能力增强,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合作与协调也不断密切。苏联和东欧发生剧变后,无一例外地开始了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转型,中国和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大胆引进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这使得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的矛盾已不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这就为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主要表现为:由国际投资迅速增长带来的资本的国际化;由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带来的市场的国际化;由国际金融的迅速增长及国家间在金融政策上的合作与协调的发展推动了金融的国际化;由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及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产生的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等等。

 

(2)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并不排斥区域经济集团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要求在某一地区范围内的实现和最终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因而是其有机组成部分。

 

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要求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合作与协调,那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结构相似、地理位置接近的国家或地区首先开始合作与协调。而,冷战结束,东西方对立不复存在,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欧盟东扩、东盟扩大提供了可能。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发展中国家,为发展自身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都会采用区域集团化的形式。

 

当今国际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存在和合作程度有由低到高的四种形式,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同盟。但有全球性影响的只有以美国为首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以及日本力图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亚太经合组织。

 

三、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中国面临的机遇

 

第一,两极格局瓦解,美俄关系缓和,我国与美、俄、日关系正常化,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国的国际环境。

 

第二,两极格局瓦解,世界走向多极化,苏美两霸,一个已经解体,一个相对削弱,而其他力量则在上升,这就增加了我国外交的回旋余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地位和作用较以前相比明显增大。在多极格局中,谁也不能不重视中国的存在。12亿人口的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已较过去增强。特别是在亚太地区,中国的地位正在提高,要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和战略平衡,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的。中国作为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是任何国家也不能低估的。

 

第三,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际分工发展的新阶段。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而言,首先意味着巨大机遇。它有利于我国更多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外资,扩大国外市场,并多方位地学习外国的优点和长处。在信息革命空前加速,全球经济活动正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今天,我们更应充分意识到抓住全球一体化机遇的极端重要性。

 

2.中国面临的挑战

 

第一,如前所述,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这种集团化经济本质上是国家垄断资本国际结合的一种形式,反映着各成员国垄断资本的国际竞争和联合的利益及要求。它是现阶段垄断资本争夺和分割世界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另一种性质的国际经济联合体,其基本职能是加强成员国的集体自力更生能力。由于力量悬殊,它们不可能同大国及其主导下的集团相对抗,有些组织还不能不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加之保护主义盛行,西方的大垄断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正通过资本输出、国际信贷、国际贸易、技术转让等各种途径,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支配,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再分配,这使中国对外经济关系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第二,当前日益明显的世界经济国际化趋势,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与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既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又有不利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不失时机地、实事求是地了解和掌握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既不能借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而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盲目崇拜西方,又不能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停留在某些传统观念上。要结合中国国情,认真地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尊重在国际交往中被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接受的国际惯例,以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

世界经济的发展篇(5)

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1、2007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趋缓

2004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增势良好。但2006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私人消费增长转弱而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增长虽可望持续,但增速也将有所减弱。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体化状态,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连动影响十分明显,进而还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根据野村证券的有关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日本gdp要下降0.6%,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也是如此。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增长势头将难以保持2006年水平。联合国预测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2%,比2006年减少0.4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均适度放缓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全球需求上升势头也会减弱,世界贸易增长也将相应放慢。据联合国预测,2007年全球贸易增长7.8%,比2006年减少2.3个百分点。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印和东亚等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进出口额已占gdp的70%。世界贸易从1988—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二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至三季度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3.4%、13.2%和13.9%,基本保持2005年全年增长13.7%的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加快,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06年以来,日本进口增长继续提高,一、二季度,日本进口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7.5%和19.1%,三季度又增长16.8%,均高于2005年全年15.6%的增长速度。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国家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扩大

2007年,受美国经济增长减弱的影响,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望保持强劲增势,将成为拉动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发达国家内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显著变化。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后,私人消费上升势头趋弱,由于目前尚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幅度将明显减缓。2006年以来,欧元区内需明显复苏,尤其是企业投资增势良好,呈现出新一轮增长的迹象。2007年,虽然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个别国家政策调整(如德国提高税收等)影响,增幅略为放缓,但总体增势依然强劲。日本经济则将继续维持缓慢回升态势。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中国和东亚地区经济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拉美地区多个国家政府换届后,有望推出新的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显著扩大。受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2005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仅为2.6%。根据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1%和2,7%。2006年二、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的增长率分别仅为2.6%和1.6%,增速明显低于一季度的5.6%。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油价上涨、利率上升以及住房市场降温,国内消费受到影响等。但是总体上看,美国经济增长虽然会有所放慢,但是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不至于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住房市场放缓将使200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并将继续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降温是抑制消费者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另一方面,近期原油价格下跌将会给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带来正面影响,有助于美国经济稳定。在经历了二季度的较快增长后,欧元区三季度表现依然强劲,根据imf的预测,欧元区经济2006年和2007年预计分别增长2.4%和2.0%,其中2006年的增长率将是过去六年来的最高纪录。至2006年10月,日本从2002年4月开始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已经持续了57个月,平了二战后景气周期的最长纪录。受国内需求扩大的支撑,日本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但是日本经济总体上看是处于恢复状态,如果世界经济增速大幅减缓或是国内政策应对不当,日本经济仍有再度陷入通缩的可能。

在另一方面,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自2002年世界经济开始重新加速增长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持续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imf预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3%和8.2%。其中印度经济将分别增长8.3%和7.3%;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东盟4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和5.6%;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4小龙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4.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2006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2007年将进一步增至6.3%。该地区的石油出口是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虽然该地区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是,拉美地区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的地区,预计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4.8%和4.2%。

除外部环境的改善之外,近年来发展中经济体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宏观经济政策所作的相应调整。如贸易自由化和灵活的汇率体制、财政及赤字的减少、投资和外贸环境的改善,私有化和鼓励私营发展措施完善等。但是,持续高油价、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禽流感疫情以及美国等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影响。

4、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2004年二季度开始,增势曾出现减缓,但是2006年继续大幅度回升。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一至三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其中以金属和矿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最大,2006年一至三季度,金属和矿产品价格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28.4%、57.7%和62.4%。相对比较,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上升缓慢,但也接近了1995和1996年的前期高点。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一些主要商品的供应趋紧而需求大幅增长。例如,由于金属矿石产品的开发受到资源储量、资金、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发建设周期较长,因此金属矿石的供应大大滞后于价格的变化。而亚洲,特别是中国2003年以来对天然橡胶、有色金属、钢材和一些石化产品等需求大幅增加。同时由于政治形势、局部动乱、罢工、生产事故等一些临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以及对市场供应心理预期等,减少或中断的担心,更加剧了市场炒作气氛。

200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的态势。国际油价高开高走,在4月份大幅飙升,一举突破每桶70.75美元两个关口,此后基本稳定在每桶70美元左右

的平台。随后受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国际油价波动加剧,7月继续震荡攀升。纽约市场油价7月14日盘中曾经达到每桶78.40美元的高点。8月份后国际油价一路回落,至10月初已经回落至60美元以下。2006年前8个月国际市场原油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分别为每桶68.57美元和68.77美元,比上一年均价上涨21.1%和21.0%;然而9月均价则分别骤降至63.80美元和63.90美元。

全球经济增长将趋于放缓是近期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但是此轮油价的上涨呈现持续性的特点,这是由于油价上涨主要反映的是强劲的持续性需求增长。近期,由于市场对国际原油供应紧张担忧的缓解,对伊朗、朝核问题的反应更为平和,不再像早些时候地缘政治局势任何风吹草动都引发油价剧烈波动。同时,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充足也大大降低了投资基金炒作抬高油价的空间,一些投资基金因此撤出油市转向股市等其他投资领域。这些因素均促成了近期国际油价的较快回落,但油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近年来,世界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明显提高,高油价虽然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总体上,高油价给世界经济和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到目前为止,比预期的要小。但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原油价格走势和近期仍然处于高位价格状态。

5、全球通货膨胀适度变动不明显

2005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为控制通货膨胀,主要国家和地区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紧缩货币的政策。美联储连续12次加息、欧洲央行则一年内五次提高利率。目前,全球利率水平比2004年明显上升,有利于抑制物价水平的上扬。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推动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石油及其他初级产品价格的不断攀升。2006年年底以来,受暖冬和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等综合影响,石油价格显著回落。在世界总需求放缓的情况下,石油价格的升幅有望减弱,从而为抑制物价上涨做出贡献。由于各地区经济增长幅度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物价上涨将不太显著,而发展中国家价格涨幅则有加大之势。

6、货币政策走向分化,利率水平趋同

2006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保持一致。在美联储不断频繁提高利率的带动下,欧洲央行也有规律地升息以保持物价稳定、避免经济和金融的动荡。但是,进入2007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在经济走势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步。美国经济走软势头明显,如果继续收紧货币,则有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产生大量不良贷款,威胁金融稳定。而且,目前美国利率水平已接近中性。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仍需刺激私人消费和投资来维持经济增长。因此,下半年,如果经济走势明显恶化,美联储极有可能改变货币政策方向,采取分步连续降息来拉动经济增长。而欧元区经济景气仍保持上升势头,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热情正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德国提高增值税,将拉动该地区物价水平的上升,因此,欧央行为控制通货膨胀将继续适时收紧货币。同时,日本央行也表示将根据经济情况变化调整货币政策。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欧之间的利率差将显著减小。

二、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1、美国经济能否软着陆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伴随房地产市场退潮,美国经济2006年增势明显放缓。2007年,美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软着陆,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情况。目前房地产的降温幅度还处温和尚可调控,对经济未形成严重冲击。但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变化情况。如果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继续维持相对低水平,那么房地产市场动荡的可能性就相应增大。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私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均将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严重打击消费和投资,延缓经济增长步伐。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的连续增长是此次世界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之一,欧洲和日本乃至东亚及拉美等地区的增长均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近两次的经济周期运行结果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后,私人需求增加,企业投资活跃,会逐渐拉动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回升,并波及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目前欧洲仍处于结构转型期,需求增长受限;而日本刚刚呈现复苏迹象,经济增长基础不牢固,所以都无法承担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任。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下滑,将相应牵制欧洲和日本等发达世界的经济回升进程,从而给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隐患。

2、美元汇率波动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

近几年,虽然世界经济呈现持续增长势头,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未消除,反而有所加剧。主要表现就是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2002年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回升,美国的贸易赤字持续扩大。2006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7653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485亿美元。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基本依靠资本的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美联储从2004年起连续17次提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升至5.25%的高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利差不断加大。加之美国经济连续几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持续走高,吸引了许多国际资本的流入,从而以资本项目的盈余适当弥补了经常项目的赤字。

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已经开始减速,美联储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走向很有可能是不断降低利率以避免经济出现大幅波动而滑入衰退边缘。一旦美联储停止升息,甚至转而降低利率水平,美元贬值速度就会大大加快。由于美元贬值造成美元财富的缩水,很多美元资产出于安全性和增值性的考虑,将加快向其他货币和资产形式转换步伐,从而引发资本的外移和美元进—步贬值。美元缓慢长期贬值有利于逐步减轻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促进国际经济的平衡发展。但如果美元出现快速大幅贬值,则将严重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世界经济增长形成冲击。

3、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态势

从2006年年末开始,国际石油价格显著回落。进入2007年,受暖冬影响,需求增长有限;加之库存充足,因此油价继续滑落,曾至50美元的低点。总体上看,2007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放缓,石油需求上升速度减慢,从而有利于抑制油价的上涨。但是,另一方面,石油价格也很难长期维持低水平。由于前几年在石油开采和提炼方一面的投资相对不足,短期内,供给能力难以迅速提高,这种供应的刚性对价格的波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如果油价一段时期内偏低,将影响生产国的利益,可能引发生产国联合限产。此外,除气候和自然灾害外,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的影响也更为显著。伊拉克战后局势一直欠佳,短期内难以恢复稳定局面;而围绕伊朗核设施的争端仍在持续;其他石油生产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也时常出现动荡。总之,石油价格的每一次大幅波动,都会干扰经济的平稳运行。

4、国际游资规模扩大,流动方向变幻莫测

随着近几年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国际范围内资本赢余和财富也相应不断扩大。尤其是2005年以来,石油价格的高企,使得石油输出国以石油美元形式积累的财富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电累积了大量的外贸顺差,这些都使国际范围内的流动资本显著增加。这些资本除消费以外,如石油输出国通过进口大量的产品平衡了其石油出口方面的盈余,很大一部分则投入国际商品、外汇、房地产、股票和债券等市场,寻求获利机会。由于这些资本规模庞大,逐利性和流动性强,其针对某一市场的集中和频繁进出,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一段时期以来,美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赤字持续扩大,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本的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但美元贬值造成美元财富的缩水,很多美元资产出于安全性和增值性的考虑,将逐渐向其他货币和资产形式转换,从而引发债券和外汇市场的动荡,并波及其他商品和资本市场,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进程。

5、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将面临挑战

面临主要问题是:一外贸依存度过高,引发贸易摩擦、产业安全风险;二外汇储备过快成为短期内不可逆转趋势;三巨大能源消耗使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受阻;四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可能使我国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等。

三、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政策建议

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经济形势,我们应未雨绸缪,早做安排和调整。具体为:

1、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尚好,世界经济有望持续增长。我国应利用此有利时机,在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严格限制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适时进口我国经济发展急缺的石油、矿产等资源,适当控制贸易顺差,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

2、调整外汇储备构成,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今年,随着美国经济的走软及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的调整,美元兑欧元及其他货币总体上将进一步贬值。我国应密切关注外汇市场的动态,在美元每次阶段性回升时,调整外汇资产比例,适当增加欧元和其他货币的持有量,以避免美元资产过多而引发的被动局面和资产损失。

3、开拓进口渠道,扩大进口

一是力促美欧放弃对我出口的歧视性政策。美国、欧盟是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在高技术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对其高级材料、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电子技术、先进装备、信息通讯、生命科学、原子能技术、光电子技术等方面的产品具有广泛的需求。我们一方面要处理好与美欧的外交关系,鼓励其用实际行动构筑建设性伙伴关系,另一方面要多作美欧高技术企业的工作,通过这些企

业向其政府施加压力,放宽对我高技术出口限制。二是鼓励国内企业进一步增加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三是加快国内服务产业开放步伐,增加服务贸易进口,鼓励城乡居民扩大国外旅游、留学等消费。

4、适当调整出口结构,控制出口增长节奏

一是继续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逐步减少初级产品出口。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四是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采用国产料件,延伸产业链条。五是引导企业着眼于长远和大局,在占领市场方面留有余地,避免出现出口数量激增,影响当地经济和就业,引发强烈反弹。必要时,通过行业协会采取必要的出口限制措施。

5、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顺差。

要借鉴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对我加工贸易投资的做法,在不对我产业安全、出口、就业造成大的影响前提下,鼓励一部分企业把后道加工能力转移出去,带动我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的出口,就近开拓市场,或利用当地配额直接向美国、欧盟出口。加工贸易投资重点是:一是国内原材料、零部件供给率较高的产品;二是最后一道加工环节增值率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三是国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对美、欧被动配额出口产品。

世界经济的发展篇(6)

一、关于美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可能性

美国主流社会的政治精英们主张:未来美国居民应降低消费水平,提高储蓄率,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能力,减少贸易逆差,减轻经济增长对消费的依赖;同时要求中国和贸易顺差国减少出口,转向内需。这个舆论从200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世界经济失衡论,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主流经济学家提出世界经济再平衡论,以及2009年9月世界20国领导人会议上美国政府提出“可持续与平衡发展框架”的主张,其前后从理论到政策都是一脉相承的。

判定一个理论和政策是否正确,既看它符合谁的利益,也看它究竟能否行得通。看符合谁的利益,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立场问题、也是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这个理论很正确,很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但也未必完全符合某些跨国垄断资本的利益)。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尽管它指出的一些现象是正确的,但从根本上不符合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利益,因此它并不正确。

那么它究竟能否行得通?也就是说在现实情况下,美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转变过去负债消费、过度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这就不取决于美国政治精英的愿望和主张,而取决于美国长期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一年时间看,美国的消费水平是在下降,储蓄率有所提高,美国居民储蓄率从2008年三季度的-0.2%提高到2009年二季度的6%,但这个趋势能维持多久,并进而翻转美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却是大有疑问的。其原因:

第一,这不符合美国金融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业已占美国经济总量的80%,美国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以上是指以价值量衡量的国民收入,而没有实物产品,美国经济已日益虚拟化,这使美国金融资本成为最强大、最有权势的利益集团。金融危机削弱了金融资本,但靠美国政府不断输血,依然十分强大。连奥巴马政府的智囊班子设计新能源产业都要预先为金融垄断资本谋划生财之道――碳交易和碳金融,可见任何缩减金融资本活动空间的经济措施都不符合金融资本的利益。美国居民负债消费正是金融资本借以最迅速扩张金融产品与市场的最广泛的土壤,改变美国居民的消费习惯不符合美国金融资本的利益。

第二,美国产业资本依赖金融市场。美国制造业具有全世界难以企及的优势:技术、管理、品牌、营销能力和整合资源能力,而出现两大汽车公司破产危机主要是因为美国工会极力主张高工资和高福利,迫使美国公司难以控制劳动力成本,美国制造业依靠产业资本自身循环来平衡成本与收益的能力愈来愈弱;它需要依靠资本运作的手段,即不断在全球市场上重组、兼并、收购等方式来争取在金融领域的利润以弥补和抵消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从而使美国产业资本的生存愈来愈依赖全球金融市场,而美国居民负债消费模式的转变,意味着美国金融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的萎缩或扩张速度下降,这也使产业资本难以忍受。

第三,美国居民偏好金融交易以获得财富。美国经济结构的虚拟化,导致国民财富结构的改变,实物财富在经济生活中愈来愈退居次要地位,虚拟财富愈来愈占有重要地位,这导致了人们观念的变化,这种观念变化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偏好改变。金融产品交易成为美国居民获得财富的重要来源,负债与扩大金融产品交易不仅是美国普通居民的实际经济利益,也是美国独特的时尚文化,完全回到过去靠工资收入积累财富的传统,既不符合美国人民的利益,也违背美国的时尚文化。

因此结论是明显的:未来美国会继续出现消费与储蓄比例关系一定程度的变化,但不可能改变美国的经济结构;不可能改变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的生存方式;不可能改变美国居民的利益偏好与时尚文化。若强行改变,必然引起政治和社会动荡,美国的政治精英在这种压力下也无能为力。因此,美国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负债消费和过度消费会有所收敛,但仍然会花样翻新继续出现,美国将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商品市场。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只能基本照着美国的路子走,不可能出现太大的偏离。

二、关于美国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成长的前景

奥巴马上台之前,其智囊班子就为其制定了振兴美国经济的基本思路: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克林顿政府的IT新经济与布什政府的房地产金融都曾使美国经济繁荣了几年,尽管后来都陷入泡沫。奥巴马政府希望通过清洁能源和低碳排放寻找并建立起新的战略性产业,形成新的技术与生产供给,并建立新的国际分工以及新的国际收支格局。但这个如意算盘很难完全实现。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了最自私的态度,单方面提出要考虑征收碳关税,但是自己却不提出减少排放的应尽责任。美国态度变化的背后因素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推行战略性新产业的重重阻力。

首先,推行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在国内外都有阻力。奥巴马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案难以在国会参议院通过,就深刻反映了资本利益集团内部的矛盾。与信息技术经济和房地产金融不同,石油垄断集团是新能源经济的天敌,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和石油出口国都是新能源经济的对立面,它们可以容忍新能源在不损害其利益的前提下得到一定发展,一旦出现利益冲突,它们不会任其坐大,必要时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封杀新能源经济的发展,甚至控制其技术。

其次,美国至今还缺乏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长的机制。这包括风险投资、技术转让、成本补贴、大众消费推广、出口促进等一系列经济杠杆手段。简单地依靠改变排放标准和交易规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但不具有内在的可持续性。而这一经济机制的建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利益博弈过程。

第三,IT新经济从勃兴到泡沫破灭的历史经验表明,往往依靠新技术支撑的新产业缺乏长期赢利的可持续性。在科技日益发达和科技全球化条件下,任何新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都日益缩短,创新技术生命和赢利时间愈来愈短,投资于技术创新很难得到足够大的回报,而风险却很大,这必然大大降低资本投资于新技术的热情。垄断资本更愿意投资于稀缺资源开发、或可以不负担投资失败责任(如金融创新)的领域。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是美国制造业仍然很强大,产业资本对新产业的需求以及美国国家利益对发展新产业的迫切性并非想象的那么强烈。美国制造业优势在三个领域:航空航天器、汽车、大型计算机、武器、成套设备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行业;机械、电子产品的核心零部件等,主要为大企业配套,技术含量也较高;在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控制研发、品牌和营销。这些产业优势将相当长时间存在,这不仅决定美国作为世界创新领导者的地位,而且美国还牢牢掌握着石油价格武器来维持这个地位。

因此,美国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前景并不光明。在奥巴马的任期(或5年或10年)内,美国以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的战略性产业将会有一定程度发展,但不可能很快取代原有的制造业,不可能很快改变原有的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收支流向。随着美国和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制造业中成本控制能力的不断弱化,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将继续前行。

三、关于未来的国际分工与贸易规则是否变化

美国精英为未来设计的国际分工图景是:美国或西方发达国家成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设计、研发和生产者、创新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不仅借以增强美国的制造能力和出口,而且让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成为这些产品的消费者,从而改变世界经常项目收支的“失衡”格局。在贸易规则上通过征收碳关税,限制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产业,逼迫中国在高油价、碳关税、高汇率三重压力下永远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当然这是一厢情愿的。

前已述及,美国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成长云路尚遥,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改变,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世界主要制成品或中间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和供给者,世界经常项目收支的基本格局也不会改变,中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是经常项目顺差大国,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既定国际分工下,贸易自由化和比较优势对要素配置的必然结果是与经常项目收支不平衡相伴随的,而这一切结果的动力机制正是来源于美国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努力扩张。如果说这个结果是始作俑者所不乐意看到的,那也只能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但也不应小看美国政治精英提出的碳关税舆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关注中,它也可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议题。尽管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但贸易自由化会被逐渐加入新的因素,逐渐与传统自由贸易概念有新的区别,这也会成为一种趋势,我国应当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并认真应对。同时,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也将成为长期任务。客观上存在的经济利益矛盾、西方国家的选票政治因素、以及对中国社会制度的敌视和怀疑,都是贸易保护主义长期存在的原因。但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是跨国垄断资本的根本利益所在,跨国公司主导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决定了贸易保护主义兴风作浪的有限程度。所以,我国应确立不怕打贸易战的思想,要学会有理、有利、有节、持久地打各种贸易战和汇率战,“斗而不破”是我们处理与美国经济利益矛盾的指导思想;建立国际经贸统一战线联盟和分化区别不同贸易伙伴和利益集团应是我们的基本策略。

四、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地位

随着我国经常项目顺差长期保持和国际性资产的持续增长,用于衡量世界财富手段的世界储备货币与美元货币之间的矛盾将愈来愈突出,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的货币政策和美元汇率只服从于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而罔顾世界储备货币的要求,美元汇率的贬值将导致其他国家持有的美元金融资产的缩水和损失。世界需要一种超货币,来承担世界储备货币的职能,但这是遥远将来的事情;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将是一个实力角逐的漫长过程。

短期内我们应怎么办?现在热炒的人民币国际化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人民币成为独立的国际储备货币不仅是很遥远的事情,而且现实的难度也很大,人民币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与日元相融合而成为亚元,更不可能在世界三大货币之外成为第四大国际货币。如果勉强去做,只能覆盖三大货币区之外的第三世界穷国,那将是我国经济实力所无力承担的。人民币不应该、也没有能力成为穷国货币的领头羊,人民币在相当长时期内还是老老实实地搭富国货币的便车比较明智。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舆论和尝试应该谨慎或降温。

实际上,至今我国对外贸易结算的90%以上是用美元,资本项下的金融交易也主要是美元,人民币与美元的交换关系很难被弱化;人民币汇率事实上也一直是盯住美元的。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在货币流通上都属于美元区的势力范围,人民币盯住美元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美元仍然是世界最强的储备货币,美元霸权地位仍将维持很久,所以现在我们还不可以轻言人民币脱离美元而自成国际货币体系。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人民币汇率应实行主要盯住美元的、有浮动的、竞争性的固定汇率,即形成既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又有管理的汇率较为符合我国利益。

但这不妨碍我国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给人民币提供的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的大好机遇。现在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减轻美元汇率波动的损害。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以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为后盾所试行的货币互换和人民币跨境交易结算,以及在海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等措施,使人民币成为贸易伙伴的机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一部分的所有措施都是有意义的。

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3月底,中国大陆已与韩国、香港地区、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和阿根廷六经济体货币当局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规模达到6500亿元人民币,这六方占我双边贸易35%左右。通过货币互换,我与缔约方可以相互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为本经济体在对方分支机构提供融资便利。更重要的是,这种措施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汇率风险。货币互换的真正意义在于减轻主要货币汇率波动给其他贸易伙伴造成的损失,它相当于在一段时间内锁定汇率。2009年4月8日国务院正式决定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几大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也是减轻汇率波动损害的有效办法。但无论是货币互换还是人民币交易跨境结算,都需要以美元或国际储备货币为基础。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为了缓解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西方五大中央银行已经开展了货币互换措施:2009年4月6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宣布,签订总额30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美联储分别购买300亿英镑、800亿欧元、10万亿日元、400亿瑞士法郎作为储备。我国未来应争取人民币与美元和其他西方货币互换。人民币与美元互换,让美国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使美元汇率波动有所顾忌,这是稳定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有效办法,也是向固定汇率方向靠拢的实际步骤。人民币还可以相机与日元、欧元等西方货币互换,在未来美元贬值趋向中增加我国国际性资产的安全,减轻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发展篇(7)

1989年,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试图为拉美国家经济改革提供方案和对策,这些政策措施后被称为“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

“华盛顿共识”的主要政策措施有十条,包括财政政策:加强财政纪律;把政府支出的重点转向经济回报高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基本医疗保健、基础教育和基础设施;改革税收,降低边际税率和扩大税基。货币政策:利率自由化,采用竞争性的汇率制度。贸易和资金政策:贸易自由化,资本准入、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进入自由化。宏观产业政策:私有化;放松政府管制,消除市场准入和退出的障碍;保护产权。

这些政策措施成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美国财政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指导拉美、东欧、东南亚等国处理金融危机及经济改革时,向各国政府推荐甚至强迫推行的一整套经济政策,包括汇率、价格、外贸、利率等一系列价格的全面自由化,解除工资、金融、外资、产业等一系列的政府管制,建立和强化私有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等。“华盛顿共识”的核心思想突出表现为,尽力减少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取消对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管制等,让市场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华盛顿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推行的后果,导致这些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经济和金融危机,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出现大幅度下降。例如,在实行“华盛顿共识”的拉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平均比80年代下降了50%。转型国家推行“华盛顿共识”后,不仅未能达到期望的目的,相反却造成了一系列出乎预料的恶果。前苏联及东欧国家在剧变后的前十年的改革中,国内生产总值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大幅度下降,以至比剧变前的水平还大幅度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也大幅度下降。

在20世纪90年代,所有遵从“华盛顿共识”所提出的一系列经济发展建议的国家都遭受了严重打击,到21世纪初,“华盛顿共识”所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失去了可信性。

后华盛顿共识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对“华盛顿共识”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提出了“后华盛顿共识”(Post Washington Consensus)。

斯蒂格利茨认为,“华盛顿共识”是国际金融机构和美国财政部推荐的过度简单化的政策建议,是以新自由主义为价值观的私有化、自由化和对自由市场的坚定信念,旨在削弱甚至最小化政府角色的一系列政策,以及配之以宏观稳定(主要是价格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战略。

斯蒂格利茨指出,“华盛顿共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认识严重失误,把目光局限在过于狭隘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于狭隘的工具上。另外,“华盛顿共识”的政策太过于迷信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即市场可以自动导致经济效率,并且经济政策只看着眼前效率。因此,早在“华盛顿共识”的教条被广泛接受之前,其理论基石就已被颠覆。

“后华盛顿共识”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即“发展的目标不是并且不应是纯粹的GDP增加,而是生活水准的可持续提高以及民主、公平的发展”。正是基于此,斯蒂格利茨认为,第一,仅仅局限在“华盛顿共识”的框架内是不会出现成功的发展战略的,需要以重要的和实质性的方式吸纳发展中国家参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讨论;第二,“一刀切”的政策注定要失败,在一个国家有效的政策用到另外国家未必管用;第三,经济科学尚未能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以就特定领域的政策达成广泛共识,如果有一种共识正在浮现,那就是――各个国家可以自己试验,自己判断,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尽管很难形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战略,但仍有一些原则和工具可应用于各国。

北京共识

“北京共识”(Beijing Consensus),即所谓的国家主导增长的模式,与推崇自由市场的“华盛顿共识”相对应,是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于2004年5月在其发表的题为《北京共识》一文创造出来的词汇。

雷默把“北京共识”定义为:坚决进行革新和试验(如中国经济特区),积极维护国家边境和利益(如),不断精心积累具有不对称力量的工具(如外汇储备)。其目标是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实现增长。创新和实验是其灵魂,中国的新理念正在对中国以外的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既务实,又理想,解决问题灵活应对,因事而异,不强求划一是其准则。它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同样注重社会变化,通过发展经济与完善管理改善社会。

对于“北京共识”,雷默总结了三条基本原理:第一,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持续进步的手段;第二,集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化解和处理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第三,自主发展,使用影响力把想要踩踏自己脚趾的霸权大国挪开。雷默认为,“北京共识”之所以是“共识”,是因为一个深深融入国际秩序的中国,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生计和希望的重要模式。

雷默简要地概括了“北京共识”的精髓:“中国的新发展方针是由取得平等、和平的高质量增长的愿望推动的。严格地讲,它了私有化和自由贸易这样的传统思想。它有足够的灵活性,它几乎不能成为一种理论。它不相信对每一个问题都采取统一的解决办法。它的定义是锐意创新和试验,积极地捍卫国家边界和利益,越来越深思熟虑地积累不对称投放力量的手段。它既讲求实际,又是意识形态,它反映了几乎不区别理论与实践的中国古代哲学观。”雷默进一步指出,“北京共识”从结构上说无疑是邓小平之后的思想,但是“北京共识”与邓小平的务实思想密切相关,即实现现代化的最佳途径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不是试图采取“休克疗法”,实现。求变、求新和创新是这种共识中体现实力的基本措辞。

正确理解三种“共识”

“华盛顿共识”实质是推销美国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及其价值观,试图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蓝图。在威廉姆森看来,由于这些思想秉承了亚当・斯密自由竞争的经济思想,从而与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一脉相承。后来人们将这些观点称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华盛顿共识”曾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施行,但遵从它的国家大多以失败而告终。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后华盛顿共识”就是对“华盛顿共识”谬误的全面、彻底的清算。

“北京共识”是一位外国人送给中国人的头衔,并希望将其复制送给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北京共识”的提出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的认可,但实际上,“北京共识”并不等于中国发展模式,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国发展模式的本质特征。至于说“北京共识”将取代“华盛顿共识”,则既不是中国的初衷,更不是中国追求的目标。中国历来认为各国的发展应从各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这就是各国自己的发展模式。任何国家的发展都需要学习和借鉴别国的经验,但都必须根据本国实际,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