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院门诊部工作总结

医院门诊部工作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24 23:37:27

医院门诊部工作总结

医院门诊部工作总结篇(1)

一、坚持行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1、强化思想教育,提高职工医德素质

通过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曝光相结合、经常性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提高了职工医德素养。本年度科室思想政治学习300余人次,为部门行风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建立和完善监督网络,把医德医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通过发放病人问卷调查表,邀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协助科室开展行风建设,共发放调查表500余份,满意率达到95%。本年度共收到患者表扬信5篇。

3、实行“两公开”,增强透明度

严格落实医院规定的挂牌服务、医患联系簿制度,定期检查联系簿,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建议,由科主任及时答复,时刻接受群众监督,受到患者好评。

4、落实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严格贯彻落实管理中心颁布的《卫生技术人员禁令》以及XXX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若干规定(八要十不准),积极响应医院组织的无假日医院活动,确保了全年无收受红包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并荣获XXX优秀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基层单位的光荣称号。

二、坚持科教兴医,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1、建立质控网络

在院质控小组的领导下,门诊部制定了科室质量控制方案并予以落实。定期利用班会组织职工对管理制度和医疗缺陷进行讨论、评价,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措施督并予以落实。门诊重点强化了首诊医师负责制,门诊医师能够根据病情需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努力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合理排班,配足医疗力量;制定就医流程并悬挂过于醒目位置,达到了简化就医手续,缩短候诊时间的目的,极大的方便了病人。

2、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1)、组织医务人员每两周安排业务学习一次。由科主任或高年资的医生讲课,结合科室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病例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落实了“两个笔记本”制度,即听课笔记和自学笔记,每季度检查考核一次,2005年职工笔记平均达16000字以上;

(2)、有计划的向院内推荐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本年门诊部共选派外出学习进修人员10人次,并严格落实院内规定的知识共享制度,将外出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进展广泛的与同事们进行交流;

(3)、鼓励和支持科内人员报考参加各种成人学历教育,本年度由两人考取了本科学历教育。目前门诊人员结构,大学5人,大专6人,中专2人,高级1人,中级8人,助理1人,员级3人。

(4)、鼓励职工总结临床经验,积极撰写学术论文,05年门诊部在省级刊物8人次,17篇,获得社区各项成果4人次8项。对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加快了医疗设备更新,提高医疗竞争力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05年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门诊部新添置了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超声波清洗机、NSK手机注油机、灭菌袋封装机、超声波喷砂洁治器、微电脑根管测量仪、电脑康复治疗仪、QK全科治疗仪、胎心监测仪等价值20余万元的先进医疗设备,大大促进了诊疗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加强对外技术合作

门诊部XXX积极引进“星期天工程师”,深入开展联合办医即:利用上级医院专家在我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口腔科开展了正畸、修复,业务收入较去年翻番,睡眠中心开展了儿童XXX的手术治疗,提高了医院的影响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坚持基层文化、不断提高职工凝聚力

门诊部始终把基层文化建设作为提高职工凝聚力的桥梁和纽带。积极组织职工参加院内各项活动,开展干群谈心活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2005年,参加社区及院内各项活动40余人次,在社区十大歌唱家评选中,一人夺得十大歌唱家称号;在社区书法绘画比赛中,夺得三等奖3人,二等奖一人。日常工作中,门诊部关注职工生活工作细节,自筹资金为科室发放护手油、热宝、胶棒、肥皂盒等物品。开展干群谈心120余人次,使得职工都能以院为家,在困难面前、烦恼面前都愿找组织交流。管理工作的人文化,增强了职工凝聚力、向心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门诊的各项工作都能顺利的落实。

X

具体指标:

1、开展“四五”活动,制定“四五”措施,三防措施三防覆盖率达100%。无重大社会治安事件发生。

2、医疗责任事故、医疗纠纷差错发生率0,无火灾、触电、民用器、交通等安全事故发生。

3、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执行率100%,无影响医院考核积分的责任现象发生。

4、医院感染率<7%,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执行率100%。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主要是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还需要我们去研究,并付诸实施。

2、医务人员的职责及责任感有待进一步加强,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3、缺乏竞争力,医疗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速

五、2006年工作思路

1、抓管理,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部门主任是职工的领头羊,首先是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责、权、利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开创门诊部工作新局面。

2、抓战略,拓展业务,打造医疗特色。

制定科学的战略发展目标,努力提升业务收入。全体职工一定要把精力投入狠抓医疗业务中,要力争业务利润突破50万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发展拳头科室,着重打造口腔、妇产、理疗康复专科等,以重点科室带动其他科室发展,拓展业务项目,聘请权威专家教授坐诊。

3、抓竟争,激励竟争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分配制度改革新模式,努力提高工作效率。2006年门诊部将全面推行奖优罚劣,实行责任到科室,任务指标到个人,收入直接与工资、奖金、医疗质量、医德医风挂勾。拉大奖金差距,彻底改变人浮于事、做与不做一个样的局面,彻底打破吃大锅饭的现状,做到环环相扣、公平竟争、奖优罚劣,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竭尽全力有效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4、抓干部管理,完善管理机制,促进人才培养。

加大对年青医师“传、帮、带”的力度,鼓励他们参加各类成考、自考,以促进医院学习空气的良好氛围。

5、抓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安全。

门诊部将继续加强质量控制。严格落实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对屡纠未引以为戒者,给予经济处罚,实施奖罚兑现。加大医疗安全管理的力度,消除一切不利于医疗安全的隐患。

医院门诊部工作总结篇(2)

在总结前期大型义诊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紧密结合需求,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义诊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推动卫生计生、中医药和军队卫生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关要求,进一步树立卫生计生、中医药和军队卫生系统良好形象;组织对抗战老战士(含生活在我市的抗日老兵)进行慰问、体检和义诊;对省、市级重点贫困县进行义诊全覆盖,促进健康扶贫。同时,通过组织今年的活动,完善义诊工作方案,形成常态化的义诊工作机制和模式。

二、活动主体

全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军队卫生部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主要内容

(一)贫困地区进行义诊各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驻泸部队医疗机构要组派医疗队,到辖区或驻地贫困县进行义诊,包括开展公共场所义诊、疾病咨询、疑难病例会诊、义诊手术等。

(二)公共场所义诊活动,各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在辖区内1个以上公共场所开展1天义诊活动。要组织协调辖区内二级以上医院(含军队、武警部队医院,下同),派出群众需求较大的专科医疗、药学、护理学专家,进行常见病、慢性病的咨询、初步筛查、诊断和一般治疗,普及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

(三)对抗战老战士进行义诊结合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军队团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要与当地民政、人民武装部等部门沟通,了解当地抗战老战士的医疗服务需求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安排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主动为抗战老战士进行体检、送医送药等义诊活动。

(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义诊承担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军队医院对口支援我市县医院任务的医院要组派医疗队,在受援县级医院开展义诊工作。主要义诊形式包括开设专科门诊、组织疑难重症的会诊,各专家要完成县级医院本专业住院患者的疑难重症会诊;并结合当地手术需求开展义诊手术。同时,要开展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相关业务培训,具体内容由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协商安排。

(五)义诊活动到基层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协调二级以上医院,派出糖尿病、高血压等领域的专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义诊活动。在活动期间,要保证基层医疗机构有专家坐诊,使群众能够就近得到优质服务。要通过病例讨论、专家授课等方式,开展针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和帮扶,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县级医疗机构医疗技术能力和人力数量不足的,可以请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协调,派出相关专业专家给予支援。

(六)举办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大讲堂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协调辖区内二级以上医院,根据当地的疾病特点和医院的专科特色,组织专家走进学校、工厂、建筑工地、社区、党政机关,讲授、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掌握适用的健康生活常识和专科防病知识,培养正确的就医和用药理念。健康大讲堂的专题安排要时间适当、通俗易懂。

(七)二级以上医院院内的义诊活动二级以上医院要结合医德医风建设和“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要求,针对本院挂号较为困难的特色专科和知名专家,开展形式多样的义诊活动,编印专科疾病防治宣传资料,改善相应专科的诊疗流程,提高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效率。

(八)组织市级医疗队开展义诊活动牵头共成立6支市级医疗队,结合对口支援工作,各选择1个县,重点是贫困县开展义诊活动,其他市级医疗机构要组织相关专家在上述6支医疗队中各选择1支参加义诊活动,或单独组织开展有特色的义诊活动。

(九)医疗服务进军营军队卫生部门及其医疗机构在积极参与地方义诊活动周的同时,要深入开展专家医疗队赴基层部队送医送药送技术活动,认真组织远程医疗及教学会诊,扎实推进预防、医疗、保健服务进军营、进班排。支援部队卫生队的地方医院,要组派医疗队开展义诊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医疗服务活动为基层部队办实事、解难题,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保障能力,着力维护部队官兵健康。

四、工作要求

(一)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总结前期活动经验,按照“谋事要实”的要求,对义诊活动开展的场所、形式和内容进行改进、充实和完善,制订可操作、能见效的实施方案。

(二)统一组织,统筹安排各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军队卫生部门要统筹协调,组织辖区内军地医疗机构统一开展义诊活动,要根据实际条件,提前确定义诊手术种类、时间和手术量,组织筛查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将义诊活动安排提前向社会公告,方便更多群众获得义诊服务。活动过程中,要通过媒体传播健康知识和医学常识,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医院门诊部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 数字化门诊; 门诊就医流程再造; 效果展示; 设想

2008年本院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和准备工作,2009年开始进行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2010年11月份开始取消传统的先挂号收费再就诊的流程,转而以“先诊疗,后结算”的门诊就医模式为指导思想,采用了先诊疗后收取挂号诊查费流程;2012年底门诊自助服务系统正式上线应用,为门诊就医流程再造添加了更为丰富的内容,提供了更多的便民设施及服务,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服务,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虽然门诊人次在迅速增长,看病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我们却能解决了就诊过程中的三长一短问题,门诊秩序井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这一切都与本医的改革发展,特别是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息息相关,建设中我们不断优化了门诊就医流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切都得益于从考虑门诊挂号流程再造的建设、实施、实施效果分析开始[1]。

1 门诊就医流程再造与应用项目背景

1.1 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的活动与需求也在快速变化。新医改(全民参保,患者急剧增加……),医疗资源不足,旧的门诊就医流程不合理,工作效率不高,“三长一短”现象严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闹”经常发生……,患者满意度下降。作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是医院建设的永恒主题[2],这些问题不得不认真思考和对待。

1.2 解决思路 转化传统医疗理念。理念创新,就是用发展的思维、战略的思维、谋变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敢于打破常规,突破现状,谋求新境界的思维定势,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方法和全新的思维模式,指导、统领和挑战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践[3]。医院既不能固守传统手工流程,也不要只是进行单纯的收费系统建设等,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加快现代化医院的建设进程,特别是如何把信息技术移植应用到医疗业务与医疗管理上来,建成一个信息化的医院,利用医院信息化的成果很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解决看病难等问题。想方设法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与管理创新来有效解决门诊患者就诊过程中的三长一短问题,阳光就诊,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丰富医疗服务手段,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2 门诊就医流程再造与应用项目实施效果展示

2.1 门诊就医流程改造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以“先诊疗,后结算”的就诊模式为指导思想,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平台,推进和实施门诊就医流程再造、优化。流程再造后主要能提供如下一些基本服务功能:人工办理就诊卡、自助办理就诊卡、人工挂号、自助挂号、自助打印检验报告单、自助打印门诊电子病历、预约挂号、人工缴费、自助缴费、电子显示与叫号及其他功能,改善就医就诊环境,解决 “三长一短”问题,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2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遵循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靠信息技术,建设信息化医院。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完成了HIS、PACS、LIS、EMRs、心电生理网络系统、自助服务系统等核心系统的规划,开发,上线应用。

2.3 技术创新点,技术创新水平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改变传统的就医就诊模式。以“先诊疗,后结算”的就诊模式为指导思想,完成门诊就医流程再造这关键性突破,可使患者轻松就诊,大大缩短就诊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新的门诊就医流程大大贴近和响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呼唤,满足了患者的就医希望和需求,促进了医院的健康发展。

2.4.1 传统流程 门诊部需安排较多的挂号员进行人工挂号并按每患者2.5元标准收取门诊挂号诊查费;患者就诊后,在门诊收费处由收费员根据医师的职级进行人工判断是否该收取门诊挂号诊查费的差价。副主任以上医师级别的补收差价,医师级别的则不退门诊挂号诊查费。优点:主要是能收足部分来医院咨询的不治疗、不取药患者的门诊挂号诊查费。缺点:需要开支挂号员的人力劳资、差错发生率高、门诊就诊流程繁琐、患者排队等候时间长等,而且随着日平均患者门诊量的增加,人力资源显得尤为紧张,给患者就诊和医院管理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2.4.2 优化流程 医疗机构的人性化服务是目前各级医院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5]。门诊作为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前沿场所[6],流程优化后,医院门诊部不需安排挂号员进行人工挂号和收取门诊挂号诊查费,患者就诊后,在门诊收费处由系统根据医师职别按三甲医院收费标准自动收取门诊挂号诊查费。优点:节约人力劳资开支、大幅降低误差率发生、简化门诊就诊流程、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等。缺点:主要是漏收部分来医院咨询的不治疗、不取药患者的门诊挂号诊查费。门诊医生站计算机采用瘦终端机与终端服务器相结合的工作模式,维护方便,效率较高[7]。2010年2月-2011年6月门诊挂号流程改造前后月均门诊挂号诊查费收入对比。

2.4.3 已实现门诊就医流程改造总体目标情况 经过多年的调研、规划、开发、应用,以医院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为平台,基本实现了门诊就医流程再造与应用。解决了患者就诊“三长一短”问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具体能实现如下主要功能。(1)把“先诊疗,后结算”的就诊模式,即先诊疗后收取挂号诊查费的就诊模式正式应用于门诊就医流程中。门诊系统会根据开处方的医生的职称及是否享受特殊津贴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挂号诊查费,只需要信息系统运维人员事前做好维护工作,窗口人员及自助终端就不必再干预相关项目,如收费项目和职称等挂钩问题,有效防止了错收、漏收情况的发生。(2)“先诊疗,后结算”的就诊模式结合门诊自助服务系统、人工服务,让患者享受到了便捷门诊就医服务。(3)门诊患者可以选择人工办理就诊卡或自助办理就诊卡,有效分流患者。(4)门诊患者可以选择人工挂号或自助挂号,有效分流患者。(5)门诊患者需要预约挂号的,可以选择现场、网上或电话预约。(6)门诊患者候诊时根据屏幕和叫号情况进诊,有效维护了就医秩序。(7)有效避免因手写字迹不清等各种因素,在由人工录入后导致的处方差错等,提高医疗质量。(8)自助打印检验报告单,既方便又及时,可以有效避免或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实现自助打印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转变。(9)单位时间内,就诊效率提高20%以上。门诊流程再造对提高门诊工作效率的意义[8],重要性可想而知。(10)门诊患者可以选择人工缴费或自助缴费,有效分流患者。(11)优化后的门诊挂号诊查费总误差率比传统门诊流程降低8%以上,优化后的门诊挂号诊查费总误差率降至3%以下。优化后,2010年2月门诊挂号诊查费总误差率为21.4%,3月为20.5%,4月为13.0%,2011年2月为2.25%,3月为2.17%,4月为2.17%。(12)门诊患者年平均满意度提高至85%以上。2012年1-12月份门诊诊疗达77万多人次,比2011年同期增幅16.45%,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达90.91%;2013年1-12月份门诊诊疗达88万多人次,比2012年同期增幅16%,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达86.5%。2008年以来本院门急诊人次的变化见图3。(13)门诊就医流程改造后有效分流了患者,解决了就医过程中的“三长一短”问题,为门诊患者减少了20%以上无效的、令人烦躁的等待就诊时间。(14)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可以及时、有效监控掌握门诊的实况,提高医院管理水平。(15)经济效益:节省人力资源,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减少差错。在患者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基本做到了没有增加相关窗口业务员。(16)社会效益:解决了患者就医过程的“三长一短”问题,把更多时间还给患者,减少差错,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2.5 目前在门诊部遇到的主要问题 (1)门诊初诊预约和复诊预约率不高;(2)偶有银行卡扣费成功但医院HIS缴费失败现象;(3)门诊病历虽已上线,但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尚需解决;(4)由于地区差异,很多民众对自助设备的使用还没有从根本上接受,需要加大指导及宣传工作;(5)就诊过程中的人性化服务还不是很完善,就诊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比如短信提醒功能尚未开发;(6)医院门诊收费服务流程优化管理思考[9],在自助设备上使用信用卡、医保卡缴费功能尚未完善;(7)网络建设与信息系统建设成熟度还不够高,网络运行安全与信息数据安全度不高。

2.6 继续完善、优化、服务于门诊就医流程相关建设及进一步规划建设的理念 医院数字化门诊系统的设计与构建[10],从患者进入医院开始所有的就诊程序都离不开HIS的介入,应增加便民服务措施[11],根据逐步实现银联卡交费、信用卡交费、医保交费,预约诊疗、区域医疗、健康档案建设等系统集成应用的医改方向,以“先诊疗,后结算”的就诊模式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相关系统建设及人文关怀建设,解决好门诊遇到的主要问题,为患者提供更便利、更好的就诊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于门诊就医流程再造的总体目标及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针对实际情况,可考虑如下几点改造升级建议:(1)医院骨干网建设:如何存在多院区,可考虑多院区均租用裸光纤直通中心机房的集中平台方案,双核心网络交换平台分别部署在不同的两个主机房,各院区作为一个科室单元接入核心网络,同时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实现电话语音、安防监控、院内业务网、互联网与无线网的统一管理平台。两机房间则实现完全双机容错技术方案,当某一机房完全瘫痪时,另一机房可以不需要人工干预就实现无缝切换,达到业务不中断的目的。(2)信息系统建设:门诊各先进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包括门诊预约系统、门诊结算支付系统、多功能自助服务系统,将新的门诊就医体验延伸到各个就医环节,能给患者展现出高效、便捷、温馨的就医体验。包括积极有效推动预约诊疗系统的应用,引入号源池的思想,多预约渠道共享同一个号源池,使预约号源最大限度的共享[12]。全面放开医生预约号源,电话、网络、现场预约一体化,对发动患者成功预约的医生进行奖励,推动门诊预约率的提高;依托医院现有HIS系统,在此基础上与银行合作推出“银医通”系统[13],积极推动新型门诊结算支付系统的建设使用,引入银行竞争机制,与银行合作研发多功能自助机,并由各协议银行在门诊各楼层部署多台自助终端,实现所有银行的现场支付结算,各银行指派专人指导患者缴费、退费等操作,终端维护、现金管理完全由银行负责,医院只与银行进行报表对帐;医院加大就诊卡预存款的宣传,对发动患者预存成功者进行奖励;同时,与银行、支付宝共同开发网上支付业务,实现网上银联支付、微信支付。当前就医过程中,排队挂号和付款花费的时间也许远远大于诊断,而微支付功能的推出,有望能改变从预约挂号到缴费整个就医流程,极大的方便病患就医[14]。积极引入短信平台,方便患者就医,与移动公司合作开发短信平台,主要应用于门诊医生站开单提醒、缴费提醒、预约提醒、结果查询等,最大限度方便患者就医;推动手机门诊系统的建设应用,手机门诊应用后,可实现医生在家里也能为患者开方就诊,进一步提高门诊诊疗效率;推动门诊电子病历建设。(3)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及信息系统建设的资金投入。

综上所述,门诊流量递增须加强门诊精细化管理,主要措施是改善门诊就诊环境;优化就诊流程;完善配套服务[15]。门诊作为医院工作的第一站,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形象[16];数字化门诊系统创新了就医流程,为患者提供了便捷、舒适、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环境[12]。采用“先诊疗,后结算”的门诊就医流程,把自助服务、银医合作引进医院,把预约诊疗、多功能缴费平台功能,结果查询功能,短信平台功能等集成到信息系统及各服务环节中,能大大改善患者就医就诊环境,“三长一短看病难”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深受患者的好评;提高医疗质量、就诊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志锦,韦英婷,张刚.门诊挂号流程再造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2,2(19):111-114.

[2]杨国胜,李志远,于志新,等.对病区管理质量进行考核评价的初步探索[J].中国医学创新,2013,1(10):139-140.

[3]李华才.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三个创新”[J].中国数字医学,2013,8(12):1.

[4]张刚,吴志锦,周志彬,等.门诊自助服务系统助力门诊就医流程再造[J].中国医学创新,2014,10(11):128-130.

[5]彭智才,尚政琴,王玉贵,等.医院门诊“银医通”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2,4(9):30-32.

[6]侯冷晨,金逸,徐英,等.综合性医院门诊一站式自助服务机的运用[J].现代医院管理[J],2012,5(10):48-51.

[7]张刚.瘦终端机与终端服务器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24(10):143-145.

[8]余航,黄天霞,刘刚.门诊流程再造对提高门诊工作效率的意义[J].求医问药,2012,9(10):419-420.

[9]渭茂善,梁静,潘国英,等.医院门诊收费服务流程优化管理思考[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1):59-60.

[10]樊光辉,赵育新,姚国庆,等.医院数字化门诊系统的设计与构建[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5(27):344-346.

[11]叶炯贤,王琦,吴清香,等.门诊患者医疗投诉原因与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院,2006,1(10):38-41.

[12]周颖,陈敏莲,胡外光,等.基于Web服务的多渠道预约挂号系统研究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14,10(8):75-77.

[13]曹晓均,杨秀峰,林旭.基于银行卡支付的医院门诊流程再造[J].现代医院,2010,11(10):143-144.

[14]刘路遥,杨祚,曹战强,等.医院微信公众号的技术与应用现状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4,10(8):35-37.

[15]潘晓雷,杨眉,蔡海山,等.通过医院门诊流量分析促进门诊精细化管理[J].中国数字医学,2013,8(12):87-89.

医院门诊部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流程组合法;医疗流程;急诊急救部

中图分类号:TU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5-0094-03

1 前言

医院是一座连续运转的综合系统,医院设计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大概念向小细节推进和演化的过程。医院建筑因其组成复杂,科室众多,相互间的功能关系及其密切程度各有不同,在设计中要做到全面掌握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现代医院的功能结构和组成要素也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流程组合法”是我们针对医院建筑内部功能设计提出的一种方法。在确定了总体布局之后,设计者需要根据医疗流程对医院各功能模块进行编排,使内部流线合理,空间组织有序。在医院设计的三大分级系统(总体布局、科室间、科室内)中,属于第二级的内容,是决定一座医院是否好用的最重要部分。然而这部分的工作容易在设计过程中反复,甚至有的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因为功能不合理而面临调整,所带来的人力物力支出实属浪费。“流程组合法”的提出,可以帮助设计者在进行科室布置时能够用综合、可持续的眼光审视全局,把握主要矛盾,减少因为功能不合理而引起的重大调整,提高医院品质,降低工程造价。

2 “流程组合法”的理论基础

2.1 医院各部门的功能关系

医院在总体上划分为医疗区、后勤服务区、行政管理区三部分,医疗区内部包括门急诊部、医技和住院三部分。如何进行大区规划、组织科室的空间关系,是医院建筑设计与其他类型建筑设计区别开来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医院各科室联系的急切度、强度和频度来对其进行组织。一般来说,ICU、急诊、手术、血库、分娩部的紧急程度最高,检验和放射以及供应中心稍次,这些部门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应在位置选取上优先考虑。药剂、检验、放射、手术部人流、物流量大,强度和频率最高,药剂和放射的人流主要来自门诊,住院稍次,手术病人主要来自住院部,所以这些部门在位置上的选取要靠近人流量大的科室。

2.2 “流程组合法”的源起――医疗中心问题

对近期的一些大型或超大型综合医院设计理念进行分析,“病种细化”成为这些医院的一个突出特点。医院以强势科室为龙头,发展出围绕该科室病种的一套完整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分科方式,将大内科按病种细分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代谢内分泌科,肿瘤科,形成心血管疾病中心,消化疾病中心、呼吸疾病中心等,每个中心均包含与之对应的检验,心电,B超,窥镜门诊医技,并设置了集中药房。病人在各医疗中心内可完成挂号,收费,检验,取药等行为活动,同时相关联的病房楼和大型医技也与之成组布置,最大限度的缩短病人的就诊流线。

尽管有以上这些优点,“医疗中心”概念过分强调独立性所带来的缺点不容忽视:单独配置的医技和供给系统,虽然缩短了就诊流线,却容易造成医院资金在医疗设备和物流上的投入过大,如果不加以整合利用,难免会产生人员和设备上的浪费。

2.3 “流程组合法”的概念

“流程组合法”是一种建筑空间组合法,来源于医疗中心理念,以特色病种或强势科室为中心,将医院不同科室的流程进行综合考虑,在保证总体及科室内各流线不交叉的前提下,使功能组织更为紧凑合理。这样一来,从大型、超大型综合医院中独立出来的医疗中心,与医院依然保持共生关系,人员和资源都能得到高效利用。在倡导有机和节约的当下,本方法更能适应医院的发展要求。

3 医院流程设计的特性

3.1 重要性

医疗工艺设计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被定义为“对医院内部医疗活动过程及程序的策划”,包括医疗系统构成、功能、医疗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条件、技术指标、参数等。在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从项目开始的场地分析,梳理医院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到理顺医院内部各建筑物之间的流线关系:再到科室内部房间的排布和组织,无一不是与工艺流程相关。如果对流程没有透彻的认识,设计一定是缺乏可用性、在功能上失败的。所以,流程设计是医院建筑设计的重点。是否能掌握医疗流程,并对其做好优化和改进,对医院建筑设计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2 复杂性

目前因为国内医疗资源缺乏,国家需要大力扶植医疗基础建设,大型和超大型综合医院建设遍地开花、层出不穷。大型综合医院的优点在于资源整合,能够在有限的用地里高度集中医疗设备和人员,由此所带来的缺点是人流集中,一些重点科室不可避免地出现过度拥挤、人员交叉的问题,导致就医环境低下。随着问题日渐突出,一些医疗建筑设计者也在摸索和探讨,试图寻求一种适合国情的解决方法。有人提出“医疗街”、“一站式服务”、“医疗中心”等等先进的设计理念。总的来说,就是医院运营者和设计者合作,通过整合医院功能,优化医疗流程,从而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所以,在大型、超大型综合医院设计中,合理运用“流程组合法”是解决流线过长、流线交叉等问题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4 大型综合医院的流程组合

4.1 主要流程

主要流程是构成医院的关键,制约总体功能分区,决定部门间的关系。大型综合医院的主要流程有门诊病人就诊流程、急诊急救病人流程,洁净物品供应流程等。主要流程牵涉的人流量大,科室多,一条流程跨越数个部门和科室,流程之间也会互相影响。主要流程在方案设计阶段需要优先考虑。

4.2 分支流程

作为主要流程的补充、完善和细化,分支流程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门诊病人就诊流程可以细分为医保病人、自费病人和感染病人等,而急诊病人内科和外科的就诊流程也不尽相同。分支流程体现了在主要流程控制下不同类型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是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同样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在把握了主要流程正确的基础上,对分支流程进行深化设计,可以大幅度提高医院的品质,使医院组织结构更清晰,更易用。

4.3 流程的组合

流程组合针对的是医院设计二级和三级系统的设计方法。流程组合的实现手段多样,针对医院的不同规模、各病种对人员和设备的不同要求,应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建立各部分间的重量级关系。

如何进行流程组合,可以对以下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虑:

室外交通布置应充分考虑人、车、物流的流程关系。机动车可直达多个楼层,利用电梯扶梯等组合立体交通模式引导人流。借鉴商业建筑的机动车交通组织模式,对停车场进行分区:

室内交通组织应对人流量进行计算后,设计出适合医院特色的科室布局。将人流量大的重点科室布置在建筑容易到达的位置,并围绕这些科室设置辅助检查区;

将急诊急救部、手术室和ICU的危重病人流线进行组合,通过设置绿色通道,急诊急救和手术室专用直达电梯,缩短抢救流程中的交通时间;

考虑到手术室和ICU医护人员的特殊流程以及这两个部门和住院部的紧密联系,在住院部内设置集中型的医生工作区和专用医生电梯;

采用智能化手段进行管理,信息化分诊系统提高门急诊效率,气动管道物流系统提高标本和物品的传输速度,引进先进的软件和硬件对物流流程进行组合。

5 “流程组合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总医院急诊急救部是运用“流程组合法”进行设计的实例。在其设计过程中,我们将不同科室的医疗流程进行独立分析、抽出重点、穿插整合,最终形成一条高效的急诊急救链,实现了“流程组合法”对于医院功能全局把握,提升设计合理性的目的。

总医院的急诊急救部除了日常工作之外,在特殊时期还会承担起重要的战地救治任务,例如在2008年“5.12地震”时,就接纳了来自地震灾区的大量伤者。我们进行医院规划设计时,对这个科室的定位进行了多方面考虑,希望能寻求一个合适的位置,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考虑到本项目的诸多限制条件:在不动拆原有门诊楼的情况下建造新门诊楼;住院综合楼前用地紧张,无法设置足够的广场空间等,如何在增强急诊急救部与住院楼的联系,同时保持其与门诊楼内医技系统的便捷流线是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

经过对急诊急救流程的研究,最终决定将该科室设置在门诊楼与住院楼的连接部,与这两个大功能块的联系同样紧密。出入口不直接开向建筑前广场,而是在连接部退让一定距离,避免主要道路的机动车和人流对急救车造成拥堵;与门诊部疏而不离的位置方便院方对其进行管理。因为门诊楼的机动车流线组织在门诊前广场和直达大厅的汽车坡道就已经解决,急诊急救部的机动车流线相对独立、顺畅,广场空间还可提供救护车的泊位。

按照救治的急缓程度,急救部设置在门诊楼的首层东南功能块内,急诊部病房和输液处设置于与之相邻的西南功能块。门诊和住院楼之间的室外空间为供急救车回转的急救广场,在造型处理上使用大雨篷进行连接,保持这部分门诊楼和住院楼外立面的连续性。雨篷下设置的医疗柱提供医疗气体和照明接入,特殊时期能够扩充急救能力,在遭遇512地震那样的重大自然灾害时室外广场可以变身为临时护理工作站。

住院楼一层西南是中心药房和静脉配液,为急诊急救中心保证了药品的供应。由于其特殊性,急救部相对急诊部,与住院楼的距离更近,在救治流程上更顺畅。通过设在住院楼西单元的一套直通屋顶的急救电梯,将急救部手术病人、直升机运送来的需直接进行手术的病人直接送往三层的手术中心。这种布局以抢救病人的流程为核心,缩短交通流线,为伤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急诊部与地下一层的影像中心同样有快捷的流线,便于为病人开展辅助检查工作。可以说整个急诊急救部与院区其他与其相关的功能科室的关系是紧密而且有机的,能够大大提升部门间的合作,增加工作效率。

总医院急诊急救部在进行了流程组合设计后,有别于其他医院同类型科室的布置,使“效率”这个词更为突出。这只是建筑设计上的一些操作方法,再加以先进的现代化信息和网络管理,必定能让其医疗功能发挥得更为出色。

6 结语

实践证明,简单套用单一流程已经难以满足大型综合医院发展的需要,设计师应该在熟悉医学、建筑学、医疗设备工程学等领域知识的同时,通过融会贯通,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功能完善、流程合理、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好医院。“流程组合法”是综合了建筑设计和医疗工艺的设计方法,如果能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加以广泛应用,应该可为提升医院品质尽到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杭元凤,于泓.医用建筑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高枫.超大型综合医院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10年第10期.

[4]石启雷.人性化设计的实践――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急诊医技楼设计回顾[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年第6期:068-071.

医院门诊部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急诊电子病历;功能;急诊门诊;抢救室;观察室;病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091-02

1概述

急诊科是医院的急救窗口,承担着医院各类急危重症首诊首接抢救任务。急诊病历不仅是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后的客观记录,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技术水平、门急诊医师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医疗纠纷、司法判决的重要依据。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急诊病历的手写保存方式、病历质量好坏不一、医师诊疗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这种承载着法律效用的病历文书单方面的掌握在患者手中,医院方对存载着诊疗依据的重要文书没有留底,一旦出现医患纠纷医院方面将面临无法举证的尴尬境地。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已经实施住院电子病历系统,部分医院也已开展了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但专为急诊提供的病历方案还较少,为了协助急诊人员快速高效的完成就诊,减少医疗文书差错,改善医生工作效率,急需开发建设一套急诊病历系统来解决诊疗业务需求。

2急诊病历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国际主流计算机技术N-tier多层结构,分为客户端程序、中间层和数据库,客户端程序即用户程序,通过使用中间层提供的业务服务来实现它的功能,它本身不进行任何数据处理。相比于以前的C/S(客户端/服务器)两层模式,更适应开放性扩展应用,并且大大提高了事务处理能力。

三层结构系统中,数据计算和数据处理集中在中间层部件中,并且三层结构系统能够实现分布计算功能。

3系统主要特色

3.1支持不同模式的急诊病历需求

急诊病历主要由急诊门诊病历和急观急抢病历构成。急诊门诊病历与急诊观察室、急诊抢救室病历的不同主要在于就诊周期以及病历内容重心等不同。

患者在急诊门诊就诊,其一次诊疗过程即一次书写病历文书周期,如需既往病历辅助可通过调阅或引用历史病历即可;急诊观察室、急诊抢救室病历要以人出急诊观察室或急诊抢救室为就诊周期,其多则3-4天少则一两天的就诊天数,如按急诊门诊方式进行,则会出现在一次诊疗过程中,需要频繁调阅历史病历,对整个的诊疗工作不能做到一目了然,影响医生对治疗方案的判断。

病历内容重心不同主要体现在模版的应用上。急诊门诊病历主要分初诊、复诊,其重点为该次诊疗中现病史以及检验、检查、处方信息。急诊观察室、急诊抢救室病历在该基础上多了每一次抢救或治疗的病程经过,具体到小时分钟,这部分病历的书写很好地体现了病人的诊疗经过,对医生在医疗纠纷举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急诊患者的不同,我院在急诊预检环节,对来诊的患者进行甄别、检查与分流,对直接进入抢救室或观察室的患者按急观急抢病历进行书写,对进入急诊诊室的患者按急\门诊病历进行书写,同时医生也可把急诊门诊的患者迁入急诊抢救室或观察室进行管理。

3.2基于集成平台的信息共享

一个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通常由上百个子系统组成,牵涉众多的专业领域,不同的软件开发分工,不同的厂商和不同数据结构,为了保证医院各个系统的有效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共享,医院通过建立院内集成平台利用病人主索引技术把医院现有的HIS、LIS、PACS等系统数据串联起来,实现了最大化的信息共享。

通过医院集成平台,病历内容能够自动嵌入患者处方与检验检查申请单等信息。同时检查检验结果也可方便调阅并支持写入病历内容中去,有效减少临床医生书写病历时大量的重复工作,保证病历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3.3灵活的模版定制功能

病历模板是急诊电子病历的核心部分,病历模板包含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处置等信息。

模版的制定上以简洁为主,急门诊部分只分初诊、复诊和会诊病历模版。但是,在内容书写部分允许医生把日常看诊中相关的疾病进行分类,提前对需要的问诊信息、需要进行的查体内容以及关注的生命体征进行整理,做成组套。根据不同的使用范围可分为全院模版、科室模板、个人模板等组套,使用时直接选择模板组套代替当前空白病历,减少医生书写病历的时间,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3.4强大便捷的书写器

强调病书写的便捷性,系统提供单选复选等选项方式减少医生手工录入,同时病历书写支持全过程以下拉点选的方法或全键盘操作方式完成病历书写工作,减少鼠标键盘之间的切换频率,提高医生书写效率。同时,对单个患者可允许其复制其历史病历信息,减少重复录入。

3.5支持多种病历打印方式

病历打印分为集中自助打印和诊室打印两种方式。集中打印:在楼层或诊室外设置自助机进行自助式打印,有需要打印病历的病人凭就诊卡刷卡进行打印病历。集中式打印方式就医疗成本,维护管理上更有优势,且病人看诊后不停留在诊间也大大提高诊疗效率,但因病历签名的合法性因素制约,目前主要应用在已经实现门诊电子签名的医院。诊室打印,虽然在配置成本上有所增加,但医生就近打印病历,就近签名,也能满足医生的日常需要。

4系统实施体会

4.1做好系统应用培训工作

采取边培训边考核边上线的方式。医生作为急诊电子病历运行的主体,其使用急诊电子病历的熟悉度,直接影响到病历书写的效率。但由于急诊科医生轮转快,集中全院医生培训又不现实。因此,主要采取急诊轮转上岗前培训,信息部门技术人员分多场次,1对1或1对多的方式反复进行培训,同时科室内部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把培训工作做到位。

4.2不断完善和拓展标准模板组

医务部、急诊科、信息部门等科室部门要组成项目小组,对软件功能进行规划管理。医院各专科抽调主干医生对常见病进行梳理,与信息部门技术人员一起组成模板制作小组来不断完善和拓展标准模板组,最大程度的提供人性化的操作,实现标准统一的信息共享。

5结论

医院门诊部工作总结篇(6)

干部保健工作是门诊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军事斗争准备加速进行,各级首长工作节奏加快,公务繁忙,生活起居无规律,对医疗保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始终把医疗保健安全放在首位,狠抓院前急救的组织、人员、设备和技术“四落实,提高了保健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成立由门诊部主任负总责的保健领导小组,选配业务精湛、经验丰富、医德高尚的医护人员从事干部保健工作。在每个医疗点及保健对象家中安装急救呼叫系统。加强与保健对象的感情交流,关注空巢、重病、行动不便的老干部,时刻关心爱护他们。

注重从生活上照顾好老干部,除每周2次巡诊外,遇到老干部有特殊情况或生病住院,随时走访及每周前往医院看望住院的老干部。着眼老干部“两高期”需求,坚持“门诊部、体系医院、家庭和自我保健“四位一体”的模式,不断更新充实保健设施器材,并配置“车载保健箱”、“便携式保健盒”预防出差在外,突发急症。根据夏季防疫工作需要,为机关干部、战士、职工上门发放灭蚊蝇药、防暑药品、电子灭蚊拍,定期组织人员对生活垃圾箱、机关干部午休房、首长宿舍院喷撒灭蚊蝇药物;组织炊事人员宣讲防食物中毒常识、进行健康查体并发放饮食行业上岗证等。

2狠抓规范管理,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能力

2.1建立规范的保障规章制度医疗保健工作无小事。针对保健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责任大的特点,门诊部制订和完善一系列适合首长保健和机关保障的规章制度,狠抓了巡诊,会诊,伴随保障,请示汇报,入出院接送,值班,交接班等制度的落实,严格保健工作流程,全方位有力保障了保健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

2.2扎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新形势下医疗保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对保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一是派出去,派人到军区总医院、省立医院、齐鲁医院、西南医院、西京医院等多所军内外医院进修学习,组织参加军区及地方组织的学习班。二是请进来,请上级医院专家到门诊部授课,讲授急、危、重病的救治技术和方法,特别是进行院前急救指导。三是多次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和岗位练兵,以提高门诊部的急诊急救能力。

2.3改善医疗保健条件对硬件设施进行了较大的投入,有效地改善了就医环境和诊疗条件,方便了保健对象就医。门诊部药品保障在总部规定的范围之外另增加117种,机关干部家属基本达到了病情所需不受限制。

3坚持防治结合,积极开展个体化医疗保健

3.1严格落实体检制度把每年的健康体检作为预防的第一道“关口”,坚持全面体检和重点复查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方案。干部体检率98%,保健对象体检率100%。

3.2注重保健对象的健康管理在日常保健工作中,为每一个保健对象建立了电子档案。对重点保健及部分特殊服务对象,根据每个人的病情,可能出现的危重情况,制订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抢救预案。对体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实施追踪监测,定期邀请军内外专家到门诊部会诊、指导、授课,力争做到早期排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和工作准备,提前采取预防干预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医院门诊部工作总结篇(7)

1 积极实施"门诊统筹"试点工作,创新推行门诊总额预付制度

我院在市合管办的领导下,深入调研,合理制订门诊统筹方案。在对群众在镇、村的门诊就诊频次、处方费用和就医流向等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制订了《姜堰市沈高卫生院关于实施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试行)》,对镇村机构门诊基金分配、补偿范围、补偿比例、监督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在基金分配上,实行市级监督指导、镇村统筹管理。门诊统筹基金由市统一核定,并按照镇村上年门诊诊疗人次,合理确定总额预付基数,确定门诊统筹诊次预算总额。 在补偿标准上,实行镇村两级统一按比例补偿。参合农民因病在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门诊就医,按30%的比例进行补偿,并实现了门诊统筹镇村直通、网络结算、报销直补,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在补偿程序上,实行经费预拨,绩效挂钩。镇村医疗机构及其门诊统筹年度诊次预算总额确定后,年度内不再变化,由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自主使用,超支不补,结余奖励,促使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减少了不必要的用药与检查。同时,按照"总额预算,定额包干,经费预拨,绩效挂钩"的原则与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结算,将上季度的考核结果,作为下季度拨款依据,当年实际门诊量作为下年度门诊基数的依据,确保了门诊统筹试点工作规范运行,调动了镇村医疗机构服务积极性。

2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规范门诊医疗服务行为

为了加强对新农合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我院建立了一系列监管机制,强化对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强化现场监督。积极推行门诊统筹 "市办镇管",强化镇村的责任和风险,设立了专职管理人员,主动深入村卫生室、农户走访调查,了解参合农民门诊就医和费用补偿情况,核查医疗服务收费和治疗用药情况,参与新农合监管,规范门诊诊疗过程。同时严查补偿资料,实行补偿资料"五对口",即门诊登记、门诊病历、门诊处方、门诊票据、门诊补偿台账和数据库信息做到对口,经办人员在审核过程中若发现有一项不相符,即可在划拨下一季度门诊补偿费用时直接予以扣减,保证了补偿资料的真实。建立了费用控制制度。规定参合患者次均门诊费用标准,有效防止了分解收费和大处方,减轻了农民负担。强化门诊管理。严格执行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门诊药品的供应、价格和使用管理。目前,镇卫生院目录内用药比例达到了95%,村卫生室达到了100%,并实现了村卫生室药品由镇卫生院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面向社会公示。督促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将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及常用药品价格、门诊补偿标准、门诊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对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和补偿过程中发生超标收费、套取基金、处方额超控、分解处方等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有效规范了医疗机构服务行为。

3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有效防范基金透支风险

为有效防范风险,建立了镇村两级医疗机构风险共担机制,结合市合管办分解到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门诊医疗补偿金的预算,分别建立门诊医疗补偿台账。镇村两级门诊统筹补偿金采取超支不补,结余奖励,参合农民不承担风险,从而有效控制了镇、村两级医疗机构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开支。

4 实行新农合门诊统筹总额预付管理后存在的问题

4.1部分村卫生室执行新农合制度及服务不到位。因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部分村医收入较前降低,工作积极性大不如前,有的对就诊患者服务态度下滑,甚至于推诿。

4.2村医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合政策的实施加强了村卫生室在医疗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农合门诊统筹经费大多数补偿给村卫生室,由于村卫生室点多面广,乡村医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村卫生室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管理存在着一些与新农合医疗需求不适应的地方,直接影响了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滞碍了新农合制度的发展。

4.3总额预付的基数测算还需要不断探索完善。随着部分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服务意识不断的提高,门诊就诊人次增加,该医疗机构已核定的一般门诊诊疗人次数及门诊统筹补偿费用不能满足该医疗机构患者就诊需求,导致医务人员推诿患者,工作积极性降低。总额控制目标确定的合理性,基数测算方法是否科学,还需要管理方在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