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22 06:14:47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

篇(1)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安全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总和。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克服劳务派遣工占比较大、产量连续多年增长等安全生产管理困难和压力,紧紧围绕建设“安全、经济、和谐、文明”的现代化矿井目标,重视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理念引导和载体支撑,跟进保障制度措施,营造安全环境氛围,多措并举打造符合自身实际的安全文化体系,逐步探索出具有本矿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有效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

二、谢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情况简介

1.谢桥煤矿基本情况简介。谢桥煤矿位于安徽省颍上县东北部,是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主力矿井之一,也是颍上县、阜阳市目前规模最大的煤矿企业。截至目前,矿井用工总量为10758人,其中劳务派遣工、市场化和专业化队伍人数为5191人,占比约48%;矿井1997年5月正式投产,连续多年产量大幅提升,目前已经达到年产千万吨级水平;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管理难度极大。2.矿井安全文化建设简述。多年来,谢桥矿坚持“职工群众自发形成与领导有意引导相结合、创新与继承相结合、群众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跟进保障措施,打造符合本矿实际的安全文化,着力推动形成“敢于负责、刚性突出、行为规范、工作精神、作风务实、举止文明”的良好氛围。

三、谢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顶层设计对于企业安全文化的构筑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建设安全文化是一项涉及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和全体职工,包括安全宣传、教育、管理、法制、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和组织措施,必须努力构建大格局、大体系,动员多方力量,齐抓共管,发挥整体效应,才能有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谢桥煤矿以强化领导保证落实。建立了矿长、书记亲自抓,分管党委副书记具体抓,各方面分工负责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同时,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领导人员述职考核和年度业绩的内容之一,纳入到矿井目标管理体系,以此推动执行落实,确保安全文化落地生根。2.以人为本,提高素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职工。而职工的文化素质以及业务水平能力的高低与安全文化的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作为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和落脚点。谢桥煤矿以安全理念强化引导。综合运用氛围感染、阐释体验、环境物化和文化辐射等多种方式,向广大干部职工宣传安全核心价值观、安全理念、安全管理制度、发展愿景等安全文化基本内容。开展好“六无”安全竞赛和“四无”班队建设活动,使安全文化进区队、进班组、进家庭、到岗位,深化安全教育,推动安全理念理念入脑入心。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指令,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建立互相监督与约束机制,职工与职工之间按照“三不伤害”原则生产,切实落实好户联保责任,及时制止职工违章作业,形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生产环境。同时,坚持对建矿以来安全文化经验和成果进行动态总结凝练,培育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谢桥煤矿以过硬素质作为支撑。在职工中开展岗位描述和操作行为准则教育活动,利用班前宣教等形式,增强职工规范操作意识,做到行为规范、岗位达标;通过会议宣讲和主题教育等形式,引导干部增强规范意识,努力实现自主刚性管理。严格贯彻落实职工培训工作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的指导方针,强化实学、实训、实用,动态抓好日常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实效。完善安全培训积分制,确保真正发挥激励作用,将其打造成为安全文化的亮点符号。通过强化培训,提高职工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逐步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转变,成为安全文化的主体支撑。谢桥煤矿以人文管理助推和谐。物质利益是影响安全效果的重要因素,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利益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系数。该矿把职工收入与安全生产严格依人、依事挂钩,做到“奖要奖得心动,罚要罚得心痛”,以激励机制上调动起职工自主抓安全的积极性。深化科区务公开,明确了四个“不允许”,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建立实行了三违仲裁制度,落实了职工年休假和健康体检制度;实施了育才关怀等活动,组织党员爱心捐款,发放各类慰问资金帮助职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努力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指标,确保以良好的效益回馈职工。通过落实以上举措,使职工利益得到保障,让职工顺心顺气,使职工的积极性沿着正确的取向发展,帮助养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安全生产。3.优化环境,营造氛围。谢桥煤矿以安全环境作为基础。强化生产现场管理,坚持“基层单位自查、机关职能科室检查、安监处督查,矿领导抽查”的四级隐患排查体系,加强作业环境巡查和督察,并与考核奖惩结合起来,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保障安全生产。深入开展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竞赛活动,切实抓好井下“亮化”工程和品牌工程创建,全面推行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井下安全标识,完善视觉识别系统,做到“薄弱环境有突破、优势专业有巩固、领先项目有创新”,推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断上台阶,优化安全生产环境。通过实行现场管理标准化,创建整洁文明的劳动环境,使职工产生舒适感,保持良好的劳动情绪,提高作业现场的安全系数。通过要求各基层单位做好班前“三问”,提高“不安全人”排查活动质量,减少作业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谢桥煤矿以强势宣传营造氛围。在矿区工广区、主干道路、井底车场、巷道沿线等重要地段的平面媒体以及广播、电视和网站等媒体上宣传安全知识、安全警语、行为规范、文化标识,展现安全文化内容,凸显安全文化气息。开展“反三违为了谁、安全依靠谁”大讨论活动,以此消除职工思想上的误区;举办“做健康管理者,做幸福谢桥人”主题征文,组织安全诚信教育、安全知识竞赛和井口慰问演出等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强化活动载体支撑,以丰富的形式推动形成浓厚氛围。4.制度保障,机制引导。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必须以机制来引导,以制度作保障。因此,要建设安全文化,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要研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使之能够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的发展目标,切实把理念培育、行为养成、形象识别等文化实践活动与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等安全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使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谢桥煤矿以刚性制度强化保障。坚持突出安全管理刚性,建立健全体系完备、规范科学的安全制度。对照有关规定要求,对矿井安全管理制进行重新修订,并在过程中修订完善,使之成为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安全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年度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将安全文化建设做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动态调整推进。

作者:许承奇 单位: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

参考文献:

[1]杨永恒.浅谈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建设[J].科技探索,2012,6(1).

[2]高宪伟.浅谈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理论界,2009,(08).

篇(2)

关键词:加强;班组;安全生产文化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5(C)-0025-01

建设班组是企业的最基层组织,搞好班组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反映一个企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因素。班组抓安全工作必须从生产环节入手、注重细节管理,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减少事故的发生。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告诉我们: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一是需要“技防”――安全技术保障;二是要求“管防”――安全管理防范;三是依靠“人防”――安全文化基础。企业是安全生产系统的机体,班组则是这一机体的细胞。班组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员工的生命安全,班组安全决定企业安全生产的命运,班组生产过程和作业过程的安全是一切安全生产工作的归宿。

一、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班组是安全生产的执行层。抓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使事故预防的能力体现在基层,这是企业确立的长效安全生产的工作战略。

企业安全生产的最终归宿是员工,安全生产的目标是为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而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现场单元作业,要依靠班组员工的安全作业和操作规范执行来实现。企业应该制定“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注重班组安全建设,保障生产效益稳定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战略目标,确立“依靠员工、面向岗位、重在班组、现场落实”的安全文化建设思路。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双基”(基础、基层)的根本。

生产班组是执行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主体,是贯彻和实施各项安全要求和措施的实体,更是杜绝违章操作和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主体。因此,生产班组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班组长和班组成员是阵地上的组织员和战斗员。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班组去落实,上有千条线,班组一针穿。国家安全法规和政策的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程序的执行,都要依靠和通过班组来实现。特别是现代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以及安全科学管理方法的普及应用和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都必须落实到班组。反之,班组的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不到位,规章和制度得不到执行,将是事故发生的土壤和温床。

二、煤矿班组不安全因素的现状

在煤矿企业,班组有些职工存有不同的坏习惯。如:有的职工见面喜欢打打闹闹;有的干工作毛手毛脚;有的工人工作起来喜欢走“捷径”、图省事,不按操作规程办等,这些行为都为事故埋下了祸根。

三、煤矿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煤矿班组安全管理工作贵在落实,重在严格监管。因此,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行为作业标准化是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的法宝。

1、坚持制度。煤矿企业班组要确保安全生产总体目标的实现,需要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制定完善的保证措施,逐步实现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特别要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劳动保护条件,开展班组系统安全检查,进行各种安全教育,开展岗位安全技术练兵等。

2、狠抓落实。安全管理要有坚固的基础。常言说的好,“没有扎实的基础,撑不起高楼”。安全工作也是如此,只有一点点地日常积累,让安全理念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安全管理还要力戒“临时抱佛脚”的心理。“临时抱佛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问题与隐患能隐藏一时,却也能在不经意时爆发,倘若爆发,随之而来的是可怕的事故。对安全与隐患,轻易地相信自己的经验判断,而没有及时地采取措施,热衷于临时突击,当问题被查出,受到处罚,心里才明白平日里的不重视、不作为是多么的危险,然而此时的后悔与叹息,又有何用呢?

3、注重细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中,许多人总不重视安全管理的细节,殊不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

安全生产无小事。在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带着“显微镜”深入井下查隐患,查“三违”;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想在心里、挂在嘴上、看在眼里、跑在腿上,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四、推行班组名誉员工

目的是强化班组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公司管理人员与员工的沟通和参与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基层工作能力,具体做法是:在公司科级以上和部分主要科员中,选配人员派驻基层担当名誉员工,每年一轮换,这样能够调动名誉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名誉员工的生产现场管理作用,改进、提升、加强班组生产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五、建立作业现场员工行为方式标准化

目的是实现现场人员作业状态标准化,具体做法为:一是推行操作标准化的“手指口述”,即现场操作的每一个细节,“手到、说到”;二是实行“6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三是推行安全巡检“挂牌制”,防止员工误操作引发的事故,方式是操作工定期到现场按一定巡检路线进行安全检查,并在现场进行挂牌警示。

篇(3)

有些煤矿企业虽然开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引进了先进的信息设备,然而,虽然有了信息化建设的框架,却未能进行合理的建设工作,导致了信息化建设中找不到工作的重点,这些计算机设备成为了摆设和娱乐工具,不仅未能给企业发展带来好处,反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进度。另外,由于煤矿企业信息化软件的开发、使用不当,影响了工作,而信息化建设人员一旦遇到困难便不再寻找解决的方法,或者由于企业自身的限制而导致了信息化建设无法彻底进行。

二、缺乏专业的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

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来进行该项工作。然而,由于煤矿企业长久以来未进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对于信息专业人才的聘用和培训都缺乏经验,既难以招聘到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又难以为信息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深造的机会,另外,由于企业为信息化专业人才所提供的薪资福利有限,难以吸收、留住更多的人才,使得人才流失现象极为严重。

三、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策略

(一)领导增强对于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

要做好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就离不开领导的决策和指导,因此,必须增强领导对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煤矿企业领导应当从其他企业那里吸收先进的信息化建设观念,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将信息化建设工作与本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紧密的结合。同时,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员工之间的宣传,对全体员工进行信息化建设知识的教育,使员工也能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的进步和自身的发展带来的益处。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增强煤矿企业中上至最高领导者,下至基层员工的信息化建设意识,为信息化建设在煤矿企业中全面开展做好铺垫。

(二)建立煤矿企业信息化机构,聘用专业信息化人才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一个专门的信息化建设部门,负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并且能够与其他部门进行配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部门的工作,同时从其他部门那里获得更多企业发展的信息,了解煤矿企业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煤矿企业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方案,以信息技术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建设信息化建设机构,就要聘用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企业应当采取合理的手段吸纳、留住更多的人才。现如今社会中,具有强大的专业信息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较为稀少,煤矿企业应当以更为良好的薪资待遇吸引人才,另外,还应当定期地对人才进行培训,使其得到更多深造的机会,不断地强化自身的能力,才能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进行合理的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

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应当制定合理的企业建设战略方案,以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为标准,以企业现如今的发展状况为起点,将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制定详细的信息化建设方法和步骤。而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不仅仅是针对煤矿企业的公司,同时也要针对企业所拥有的煤矿,通过对煤矿开采环境、开采技术、开采人员的充分考察,结合信息技术,制定更为合理、安全的煤矿开采策略,减少煤矿开采中的危险事故,降低煤矿开采的成本,提高煤矿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四)应用合适的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和软件

煤矿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应当加大信息设备的资金投入,建设起一个强大的信息管理网络,但信息化建设应当避免盲目投入,而是应当首先了解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信息化建设策略,从而有针对性地投入建设资金,建设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系统。并且通过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不断优化信息化系统,使信息系统能够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且将信息系统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最大化。

(五)加强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

篇(4)

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国有煤矿企业思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下面几点:第一国有煤矿企业对思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思政工作能够保证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有助于企业职工的培养和发展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观念的转变国有煤矿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忽略了思政工作的重要作用启日分企业的思政部门人浮于事,工作流于表面,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差甚远;第二,国有煤矿企业思政工作的方式较为单一企业将思政部门视为宣传部门工作的主要方式是由上至下进行布置,以强制灌输为主通过说服教育达到管理目的,这种传统的工作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企业发展要求和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在新形势下并不适用;第三,国有煤矿企业的思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企业思政工作的主体是思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思政工作的实施效果具有直接影响胆是目前煤矿企业的思政队伍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具有较大差异沮缺乏具备综合素质的工作人员。

2人性化管理概述

2.1人性化管理的概念

人性化管理充分认识到个人在社会和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决出职工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要求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依靠人、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从而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潜能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2.2人性化管理与思政工作的关系

人性化管理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视和喜爱,因为这种管理模式不仅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还吸取了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工作的效率激发企业职工。

3人性化管理在国有煤矿企业思政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3.1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国有煤矿企业的思政工作

首先,国有煤矿企业的思政工作人员应该创新管理意识、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摒弃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在工作中引入竞争观念与时俱进为思政工作增添活力;其次要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其中心任务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企业职工在生产和改革过程中的有效作用激发职工工作热情沧造和谐的舆论环境,配合国家重要政策的和重大会议的召开及时开展思政工作,提高时效性使广大职工能够真正贯彻落实新的思想观念;最后,,z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职工的实际利益,企业的思政部门应该明确这一观点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职工思想方面的问题有机结合加强对职工的关心和引导。

3.2建立健全人性化管理机制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利己思想,国有煤矿企业建立完善的人性化管理机制能够使职工明确自身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做出贡献。首先要树立职工的主人公意识在开展思政工作时做到重视人、尊重人将实现职工的人生价值作为工作重点;其次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职工的关心和爱护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为他们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力平台,这是人性化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再次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国有煤矿企业要为职工创造畅通的晋升渠道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为广大职工打造有利的展示平台捉进职工的全面发展。

4总结

篇(5)

1.1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概述

1.1.1定义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确保企业财务战略的实现,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制度。在企业内部实行内部财务控制是抑制财务会计造假、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强化单位内部财务监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1.1.2煤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内容

煤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企业应当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实物资产的内部管理制度;三是对外投资活动的内部管理制度;四是工程项目的内部管理制度;五是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六是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七是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八是成本费用的内部管理制度;九是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十是合同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1.2对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对煤矿企业管理制度研究的文献众多,其主要观点如下。

1.2.1煤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理论研究

龚敏在《论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以机制保稳健靠管理增效益》一文中论述:“煤矿集团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在财务基础管理、资金管理、投资管理、预算管理、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效的探索实践。”

张晓玲在《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建设》一文中认为:“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根本需求,他针对国内外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中的现状阐述了我国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针对山西大同煤矿集团企业的特殊发展需求,创新的应用ERP系统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模块。”

李怡在《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一文中认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难以建立健全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一是管理者思想认识偏差;二是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冲击;三是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财务管理意识有待加强等几方面。

李翠平在《树立科学创新理念,抓好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一文中论述: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是利用货币形式对公司的经营、业务活动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是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规范经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培养员工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及提高员工的险防范意识作为基础,通过加强或完善内部稽核、培养教育、考核和激励机制等各项制度,全面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增收节支,促进公司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王峥在《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中认为: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遵循合理原则有,一是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要注意政策性;二是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要注意科学性;三是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要注重全面性。

1.2.2加强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措施研究

王田宝在《煤矿非煤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一文中论述:“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有如下几点,一是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二是提高资金的营运能力;三是注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四是强化资产管理;五是严格控制企业的规模;六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抓好会计基础工作。”

巩海霞在《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中认为:“做好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做到,首先,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既兼顾煤矿企业经济目标又兼顾社会目标的完成,不再单纯以利润最大化或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次,转变观念,确立财务管理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再次,科学设置财务机构,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余美龄在《新形势下加强国有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中认为:“加强国有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做到,一是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二是不断修正、补充财务管理内容体系;三是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四是转变观念,确立财务管理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李洪波在《如何建立和完善农垦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一文中论述:建立农垦企业内部财务誉理制度的几个立足点,第一,财务管理体制将企业内部的经济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划分,第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原则》、《农业企业财务制度》的具体化,第三,财务管理基础制度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基础内容之一,它是财务核算的基础和条件。

综上,国内对于煤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研究较多,但其研究层次大都停留在理论方面、宏观方面,缺少与实践结合,案例分析方面的研究。

篇(6)

摘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因素底端的支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化以及重要性决定了企业的选择方向,本文以企业文化为探寻点,深入剖析其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探索二者的内在联系,以具体企业为例,找寻企业发展启示。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构建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基础

(一)企业文化相关理论概述

企业文化,看似简单的单一概念,却有两种不同角度的解释——广义和狭义。广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即企业外在发展形式上的简单叠加,它包含一系列的企业外在形象宣传,具体包含企业统一价值观,集体口号标语,甚至广告商标等表现形式。这种精神文化难以显现但凝聚人心,就如文章中的暗线一般,不可意会只可言传,并从深层次的角度整合整个企业的资源。它没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但一旦企业文化开始发生作用并且是积极向上的作用,那么这种聚变性的能力是会让企业焕然一新的动能。

企业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集中体,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但由于其存在的时代、经济布局等同位的影响因素,难免存在共同的企业文化因子。因此,一些理论认为个性才是企业文化的存活之道。仔细研究国内大中型企业我们不难发现,出众的模仿能力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快速的模拟翻版形成自己的产品到达一时的辉煌,但这种昙花一现的经济效益实时制约着中国企业的发展路子,因此,充分挖掘个性,淡化共性的束缚才是企业真正发展的王牌所在。另外,企业文化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价值观的合理融入,只有企业员工之间,管理人员之间,上下层之间的合理沟通、共同认知,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正确理解,对企业文化的自己维护,将个体意念融入企业整体并自觉带入。企业才有竞争的底气,才有进一步选择发展方向的基础。

企业文化能够促使企业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一直以来都从根本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无论是企业各个层次员工价值观的创新,或者是管理层管理理念的创新都从质的方面改变着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些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技术上的创新,更是一种体系一种制度创新带来的结果。这种创新具有短时期内的不可模仿性。因为技术可以在短期被超越,但制度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积累,而且不同的背景导致不同的结果。

(二)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概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发展也仅仅是三十年的历史,但由于其对企业重大的作用导致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并提出了众多理论。核心竞争力又叫“核心专长”或“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鼻祖虽无从考证,由于众多理论时间轴的相似及提出内容的相似程度太高,难以界定理论的发源,但各个理论的共通点还是存在的。突出理论都普遍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存在,提升企业全方位的发展可以从此着手并产生明显的效应;另外理论研究都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由于定义不同而导致的派系分别也越演越烈。

传统的企业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种外部现象,有别于企业自身能力,典型理论代表即是波特的竞争理论。这种将企业竞争力定义为外部的理论一度统治相关理论,正确性暂不讨论,但其说明了这种传统理论的代表意义。

在当时的背景下,可以说传统的竞争理论还是有它历史性的存在意义,但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知识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企业的核心竞争理论就呼之欲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区别于传统理论的主要方面就是它强调企业内部自身的核心能力,包含企业文化,企业创造力,企业生产力等综合性能力,立足于企业内部的框架性探讨企业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理论还处于一个理论研究的阶段。事实上,理论本身就是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前行的,广大企业只有敢于运用,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进行改变套用,才真正能够实现理论的价值最大化。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企业文化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这其中包括企业家素质,也包括全体员工素质;包括科技文化专业素质,也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正是这些素质的整体提升才系统性的发展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业,相反,它是系统性的工程,远到领导者的战略眼光,近到车间工人的熟练程度。各个层次员工的素质都是系统性工程中的因子。因此,只有真正了解并重视到这一整体素质的系统工程,再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行之有效。

企业文化力是企业长期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引擎。凯伦斯·科特在《论企业持续力》一书中讲到:“企业的持续力并不仅仅是企业长寿的关键所在,更是企业能否在未来道路上告诉奔跑的引擎保障”哈佛商学院有出版的《企业持续力的战略影响》,第一章标题为“企业文化的力量”,说“企业持续力的集中影响需要透过企业文化来体现”,并突出强调了文化因子对其贡献,可以说是语重心长的告诫企业家要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虽然在众多因素中,孰优孰劣的争论早已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但是真正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积极影响的因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另一方面,无需研究这些论断是否有多少夸大的成分,有一点毫无置疑,那就是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可避免的关键途径,这是一条“绕不过去的捷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长寿之道。《财富》杂志评的500强企业,平均寿命40多岁,不到50岁,10年有1/3被淘汰。把企业寿命问题同企业文化联系起来,这是对企业研究的一大进步。它有卓越的企业文化,诚信原则很有名。无数事例证明,只有“活着”才有生产力,而企业文化正是企业活着的保障,最求卓绝的企业文化可能短期实际收益 ,也可能暂时难以收回成本,但将此成本放在整个企业发展史的长河中就很容易看出企业文化投资的高收益性了。因而,企业文化带来的企业长寿永久性的作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这种提高并不是短期内经济效益提高那种立竿见影,也许一代领导人难以体味其重要作用,但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它里程碑式作用会被企业的发展历史牢记。

三、京府八尺沟煤矿企业文化对其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一)京府八尺沟煤矿企业历史及现状

陕西省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原陕西省府谷县五一煤矿)属陕西省府谷县地方国有煤矿。下辖4对井口,即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内部称五一井口)、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八尺井口(简称八尺井口)、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七一井口(简称七一井口)、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槐树塔井口。

随着煤炭市场日趋形势好转及国家能源产业政策的调整,原来落后的采煤方法已不能满足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需求。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陕政函【2010】214号)文件精神,陕西省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陕西省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七一井口、陕西省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八尺井口三处矿井整合为陕西省京府八尺沟煤矿,年生产能力150万吨/年,井田面积8.2787平方公里。

(二)企业文化对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表现

通过京府八尺沟煤矿企业的地理环境及历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发展是波段式的轨迹,有过高潮落过低谷,在具体文化方向通过调研采访及数据回收我们主要发现以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评判其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表现:

1.管理文化方面

陕西省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经过50年来的发展,由原来的5万吨/年小矿井到今天,其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在府谷县地方煤矿行业中管理,运营尚属规范和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已形成体系,基本胜任当前煤矿安全生产规模,在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榆林市百强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纳税模范先进集体。

2.技术文化方面

陕西省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下辖井口,都采用传统的采煤模式,一对斜井开拓、房柱式采煤方法爆破落煤、机械装煤、防爆胶轮车运输,地面采用自然落差筛选分类,井上下人工排矸、不用洗煤设备。近年来在安全管理上先后装有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通讯系统,井下防尘洒水供水系统,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本矿现有技术人员逐渐暴露出管理不到位,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等缺点。

3.制度文化方面

陕西省府谷县京府八尺沟煤矿管理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矿井的主要行政领导及职能科室全部设在机关总部,生产矿井除管理人员外,并未设职能科室,由于历史形成原因,该种模式沿用了近五十年,生产矿井在人力资源、安全投入等方面全部由机关管理部门决策,生产矿井负责人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管理正规化以来,内部或潜在矛盾时有发生。

四、企业文化及其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1.优化人力资源。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形成京府八尺沟煤矿企业各类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展市场资源。注重市场营销和配套服务建设,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维护好战略客户,抢占新的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

2.提升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京府八尺沟煤矿的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突出京府八尺沟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注重打造学习型团队,促进员工知识和技能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建设“责任型、创新型、和谐型”企业的实践中,总结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通过发挥企业文化激发经营活力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3.增强京府八尺沟煤矿产品创造能力。企业产品创造力,主要包括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性能等的改进和提升。其中,培育企业核心产业链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应成为重点。完善产品研发机制。要根据企业产品特色,高起点、前瞻性定位。突出企业自身产品的核心工艺和技术,加强装备提升的应用性研究,加大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形成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

参考文献:

[1]埃德加·H·沙因(美)著.郝继涛译企业文化生存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煤矿安全; 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建设方案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193

0 引言

近些年我国对于煤矿开采力度正在逐年加大,所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要,煤矿开采很多都是在井下作业,会出现很多不安全的影响因素,所以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煤矿中的工人很多都是来自于农村的农民工,这部分工人普遍存在着安全意识差,工作随意性强的特点,所以在上岗工作之前,有关部门应该对其进行专业的安全文化教育,这会为确保煤矿的安全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确保职工的安全作业意识

从事煤矿工作的一般都是农民工,或者是一些闲散人员,这部分人员普遍存在着安全意识差,道德素质不高的情况。在煤矿井下作业时这部分人员并不会意识到安全问题,甚至有些职工为了贪图一时便利做出了错误的行为,这将会为自己和他人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笔者认为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将会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对于煤矿井下作业安全性的认识,提升人们的安全意识,为树立科学高效的工作理念给予更大的保障[1]。

1.2 有助于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还有助于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只有为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习惯,引导职工用安全的方式去操作,这也是为创设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工作人员如果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也会有助于领导者的管理,由此可见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 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2.1 培养员工安全文化理念

培养煤矿员工具有安全工作理念是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发展的基本内容,无论是对于任何的行业而言,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都是最重要的,与经济效益相比,安全更加重要。尤其是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其工作往往存在一些不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养,很容易在作业中出现事故,所以培养员工安全文化理念是煤矿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必要因素[2]。

2.2 树立安全行为文化

安全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只有积极的探索安全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并且将安全行为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的起到作用。如果仅仅有安全规章制度,却不将其落实到实处,将会失去安全管理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只有将安全行为落实到实际的操作中,并且形成一种习惯,才会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

3 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3.1 坚决贯彻和落实党的基本方针

坚持贯彻并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和基本方针是任何企业都应该做的事情,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煤矿等企业的安全问题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法规,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企业长期发展的必要保证。只有从深层次、多角度的将党的基本政策和方针进行落实,才会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国作为能源生产大国,不仅要将经济效益作为首要的计划方针,还应该将安全文化建设放在重要部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高一一切,所以必须要培养煤矿企业有关部门的安全文化建设意识。

3.2 强化煤矿工人的安全文化意识

强化煤矿工作的安全生产意识非常重要,因为煤矿的工作往往工作在前线,其解除的设备和工作性质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很容易在工作出制造出安全隐患。对此笔者认为,有关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应该强化煤矿工作的安全文化意识,定期对煤矿工人进行安全意识宣传,要确保工作明确安全工作常识,并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一些安全意识差,没有集体意识的工作人员,要给予特殊的重视,并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对于一些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给予处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规范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律法规[3]。强化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安全文化知识和安全文化意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只有注重安全文化的建设,并将其落实到实处,才会充分的发挥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3 完善现有安全管理制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一些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很多地区的煤矿虽然有着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并不按此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成为了摆设。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如果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工人的人身安全,就失去了企业的基本道德。所以从现在开始,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有关部门应该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深入研究职工的安全意识,为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保驾护航[4]。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进行,例如张贴一些安全标语和条幅,这样在日常的工作中时刻起到警示的作用,除此之外,有关安全文化建设部门还应该定期的召开安全会议,对近期电视上发生的一些煤矿事故新闻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醒工作人员煤矿安全的重要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安全文化建设对于煤矿的生产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煤矿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从根本上提升安全文化建设,从工作人员的素质入手,加强对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管理和培养,并积极的对安全事故触发后的应对措施等内容进行分析和整合,为建设安全煤矿产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鹏,徐琴.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初步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2(29):150―154.

[2]高志扬,王贵军,戚明.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02):129―130.

[3]邢德亮,马亚东.论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企业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