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12 21:46:45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1)

【摘 要】目前,我国的新闻与传播硕士在培养的过程中存在实践缺乏和师资队伍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培养模式的探索分析,并针对我国专业硕士的教育特点,提出具有密苏里特色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模式:增加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引进和考核机制,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建。

关键词 密苏里大学 双师型 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的特点

早年,我国高校以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教育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学和科研专业人才。但传统的培养模式使得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知识体系单薄、创新思维弱等问题特点,不能适应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的需求。于是,国务院委员会在2010 年批准开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机制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无法严格区分

虽然学界已经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严格区分,高校也因此将原来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但是在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里,某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仍然是由原来的理论课教师授课,所讲授的内容与之前的相差无几。而且,专业选修课的开课也是根据学生的选课人数及老师的上课时间而定,有些对于专业硕士比较重要的课程,却因为选课人数过少或是没有相应的老师授课而不能开课。最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太大区别,这些课程的学习不能满足新闻媒体部门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不能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学内容实践性缺乏及考核机制过于宽松

专业型硕士学位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对于新闻与传播学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更需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内容往往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课程并不多。各高校在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投资力度不够,教学与实践脱节。并且,高校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核机制仍然侧重于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的发表,因此新闻与传播硕士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论文写作上,实践活动相应减少。同时,大多数新闻与传播硕士所发表的论文学术性不高,最终导致专业型硕士学生在学术要求与实践能力上都达不到研究生应有水平。

3、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欠缺

国务院委员会在培养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方案中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但在实际教学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对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师资配置上有很大差别。校内的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能力;校外聘请的教师,虽然实践能力较强,但是很多外聘教师在名义上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兼职导师,多数导师并未尽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责任,更多情况学生还是与校内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同时,高校对校外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兼职教师可能因为自身工作的原因无法定期指导学生,甚至无故中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和其他工作。

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美国第一个开设新闻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大学,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雄厚的师资队伍,更是在新闻教育上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其独创的“密苏里方法”(包括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支撑体系)对美国的新闻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独特的课程设置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在建院初期提出他的教学理念:实践是新闻学习的最好方法;新闻工作不是封闭性的,而是一项面向全世界的工作。正是由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密苏里新闻学院培育出全世界优异的新闻界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将硕士学位教育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研究生二年制的学生一共有16种专业方向,且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课程(“4+1项目”即本硕连读的学生也有9种不同方向的课程设置)。课程包括理论知识:美国新闻史、新闻学基本规范、传播法等;实践能力包括让学生掌握基本采访、写作、编辑等技能。

2、完善的实践体系

在硕士生的录取方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也会优先考虑具有媒体工作经验的申请者,这并不是忽略那些完全没有经验的申请者,而是对于这些没有经验或是经验不足的学生,学校会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提供实践的平台:在创办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同时,学校也创办了一份面向社会发行的报纸——《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在校学生可以在该报社兼职。不仅如此,学院还创办了日报、商报、电台等,在这些媒体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部门实践。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KOMU是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NBC的一个分支机构,在这家商业电视台里,记者、制片人和电视录像制作人都由学生担任。在这些机构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加符合新闻媒体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严格的考核机制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专业硕士需要在研究生阶段完成不少于37个学分的课时,平均每学期修4门课。除了新闻与传播知识的理论课外,学生还需要修一定的实践课。成为《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的记者就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报纸采访、写稿、编辑。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中,有75%的学生选择做专业项目,他们毕业后直接去新闻媒体工作而不会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因此,这部分毕业生更希望对自身的工作技能有更好的锻炼,他们将目标放在了专业领域上;而剩余的25%需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则选择提交毕业论文。

4、多元的师资队伍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分为专业实践课教师和学术教授两个方面。学院对于专业实践课教师主要注重于他们的工作经验、授课技能和专业成果上,这些教师大多数都是在业界有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能传授给学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专业实践课教师们拥有广阔的人脉关系网,能为学生的求职道路指点迷津。在对学术教授的考查上,学院更倾向于他们的科研能力、讲授能力和学术成果等。学术教授不仅为学生授课,也会参与院内外学术或行政会议,担任研究生论文评审委员,带领学生做学术科研项目。

三、对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尽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具有很强的借鉴性,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中国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密苏里方法”。

1、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创新教学内容

在进行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严格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开,不能再采用“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在这期间,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打造相应的实践平台,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实践环节。首先,有实力的高校应当创办自主的面向社会的新闻媒体,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声誉,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其次,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平台。新闻与传播硕士除了学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之外,也可以利用学院的实验平台得到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要加强与校外媒体单位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停留在一成不变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创新教学内容,将全世界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传授于学生,同时也要多提供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文化下的媒体运作的特点。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改进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还是由校内理论教师进行授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俨然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方面,应该加强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协调,引进优秀的校外兼职教师。例如可以聘请一些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和编辑,加强校内外师资的交流。另一方面,原来的校内在职教师也可以安排到媒体单位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与之相对应,师资队伍的管理也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对于校内教师可以设立校内教师评估委员会,主要负责校内教师的引进、晋升、评定和解约等。对于外聘教师的评估,应由各地方政府建立起地方性的教师评估机构,主要负责校外教师的能力评定及教师的引进等,加速该地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

参考文献

①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2006(2)

②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4)

③童兵,《为高层次新闻人才培养拓宽路径——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期待》[J].《新闻前哨》,2010(10)

④董小玉、韩丹雨,《开放·实践·融合:构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当代传播》,2012(10)

⑤卞地诗,《美国的新闻硕士教育对我国媒介人才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

⑥党苗苗,《当代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东南传播》,2008(11)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2)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创建于2001年,下设音乐系、美术系、设计系,及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学院发展的目标是提升艺术学院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形成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依托我校学科资源,为艺术学科发展提供丰富的学科理论支撑,加强学院教学、科研能力,使学科水平整体提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院文化艺术的辐射力,大力开展和推动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国家新增艺术学门类,我院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中,音乐与舞蹈学类有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专业;美术学类设有绘画专业,其中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版画四个方向;设计学类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现面向全校本科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学院一直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先后在国内外引进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建设成一支素质精良、造诣高深的教师队伍。目前,我院现有教职工97名,专职教师80名,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24名,讲师33名,助教4名,共有硕士生导师41人。学院还聘请部分国内知名艺术家、学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来院讲学和学术交流。为了及时掌握当前艺术领域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以及不同艺术流派的新动态,学院同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奥地利等多个国家的艺术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并且聘请了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艺术家来学院讲学。

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院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实力不断加强。部分教学成果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美术系、设计系连续举办各类美术作品展、毕业创作展和设计展,音乐系连续举办各类主题音乐会、毕业音乐会。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22篇,其中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1部,教材51部。近四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项目1项,各类省级科研项目9项、横向课题17项。可支配研究经费155万余元。

学院未来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遵循艺术教育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教育观念,立足学校多学科的优势,在技能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下,以科研深化教学、以展演促进教学、以实践检验教学,努力打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业平台。

艺术学院发展前景广阔,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教学、科研、管理将上新的台阶,使学院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础、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在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上作出新的贡献。

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音乐学科知识基础,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具备音乐学科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特色):以音乐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音乐理论研究能力、音乐理论的编辑、评论、管理能力。

专业课、基础课:专业及论文指导;音乐学理论;中外音乐史及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说唱、戏曲、器乐音乐概论;世界民族音乐;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钢琴或其它乐器演奏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专业、普通高等艺术院校、艺术研究机构、文化科研部门、文艺院团、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音乐学科知识基础,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具备音乐学科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根据专业方向培养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院团、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艺术研究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特色):音乐表演专业以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突出对器乐演奏、声乐演唱技巧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器乐演奏、声乐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

专业方向:声乐演唱,钢琴、民族器乐、管弦乐器演奏

专业课、基础课:表演(器乐演奏、声乐演唱);音乐表演技术理论;中外音乐史及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说唱、戏曲、器乐艺术概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美学;钢琴艺术史、教学论;重奏(唱)合奏(唱)室内乐合奏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在毕业后可在专业或普通高等艺术院校、文艺院团、艺术研究机构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

绘画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特艺术视角及鲜明的艺术语言。对造型艺术具备基础素描以及国画、水彩、油画、版画的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能够继承国画、水彩、油画、版画艺术传统并将之发扬,能够从事国画、油画、水彩、版画艺术创作、教学以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研究绘画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美术史、绘画基础、绘画创作与实践。

专业方向:油画、国画、水彩、 版画。

专业课、基础课:解剖与透视;素描基础训练;色彩基础训练;油画人体;综合材料;色彩分析;油画造型语言;中西方美术史;风景写生;素描人体;线描人体写生;工笔人体写生;工笔人物写生;花鸟画写生;水墨人物写生;油画人体;色彩分析;油画造型语言;水彩人体;坦培拉绘画研究;水彩造型语言;丙烯绘画;毕业考察、创作;黑白木刻、凸版版画、凹版版画、版画史、凸版技法应用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适合到文化艺术创作单位、设计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从事创作、研究和教学工作,到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实际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运用创新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整体素质提高,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塑造,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于一身、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高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意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装饰与图案、文字与版式、图形创意、品牌形象策划、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平面设计企业、出版社、电视台、广告创意公司、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等从事CI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编排设计、网页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室内外环境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环境设计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室内外环境设计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环境设计原理、室内环境设计方法、环境设计基础训练、环境效果图表现技法、数字化环境设计、CAD建筑制图、室内空间设计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与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公司、环境建筑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建筑室内外设计、家具设计、灯具设计、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以及开阔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跨学科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产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工业设的时代性、数字化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色彩与纹饰、产品效果图表现技法、CAD机械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设计调研、设计报告书与产品评价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艺术设计、汽车设计、日用品设计、展览展示机构、大小企业、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工业产品造型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策划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4年3月22日正式成立,是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要求,以及“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吉林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协议”的规定成立的全国首批十个部校共建试点学院之一。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文学院原有的新闻学系、传播学系和广播电视艺术系的师生为主体,包含4个本科生专业: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硕士研究生专业包括3个学术型硕士点:新闻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专业型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艺术; 1个博士研究生专业: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同时学院设有1个教育部新闻传播类文科实验教育基地。新闻传播及相关学科现有专职教师43人,其中教授10人(含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23人,学历层次基本实现了博士化。在籍全日制学生1213人(其中本科生956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93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52人、博士研究生6人,留学生6人)。

随着国际化的大趋势和学科专业的不断拓展,学院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美国肯塔基大学、罗格斯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日本西南学院大学、佛教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建国大学,乌克兰基辅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等20余所国外高校相关学院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学院还与台湾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淡江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台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师生访问学习活动。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含相关专业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已遍布海内外,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知名记者、编辑、广告人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及广播影视界精英。近十年来,200余人次荣获全国文科计算机广告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一等奖等竞赛奖近百项,1名同学获得“佳洁士杯”全国主持人大赛新闻类第一名,1名同学获得全国城市电视台主持人大赛上镜奖,10人获得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周冠军、1人获“挑战主持人”新闻类年度总冠军、3名同学获得全国校园金话筒主持人一等奖。同时,毕业生中1人获2007“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电视主持人金奖,1人获2008年度“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中约有25%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同学分别被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阳光卫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音视频部、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知名媒体聘用。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中约有35%以上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毕业生分别被新华社、湖南卫视、辽宁电视台、吉林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等媒体聘用,并显示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播音专业理论,掌握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传媒编辑制作等基本技能,具备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拥有吉林省一个高校文科教学示范中心——吉林大学新闻传播与广电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同时承担着吉林大学电视台六个栏目的采、编、播工作。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传媒机构,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编辑制作工作。

专业前景:适应信息传播和电子媒体的急速发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优势并依托文学院相关专业资源,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以播为主、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电影学、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掌握广播影视专业的基本技能,具备广播影视编辑制作的基本能力。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3)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下、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西南大学起源于1906年4月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成立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占地总面积约9600余亩,校舍面积约183万平方米,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学校现有32个学院(部),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7个本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7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300人,研究生导师12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学名师3人,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教学团队4个,“长江学者”4人,“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700余人。

二、学院及专业简介

新闻传媒学院是西南大学32个学院中的一个。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3个本科专业;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传媒文化教育、传媒产业教育、艺术美学以及课程与教学论4个博士培养方向。新闻传播学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新闻学是重庆市特色专业,新闻采写教学团队是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工40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5人;8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历,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香港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

学院现有各类学生1000余人,其中博士生20余人,硕士生240余人,本科生720余人,留学生6人,秉承“开中外视野、立时代精神、办特色教育、育传媒人才”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具有“传媒素养、新闻智慧、科技能力、人文关怀”的现代传媒人才。毕业生活跃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网、湖南卫视、安徽卫视、西藏电视台、海南电视台等传媒机构。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专业以“专业技能扎实、人文素养深厚”为人才培养目标,以新闻主播、出境记者、节目配音为特色专业方向,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新闻播音、节目主持、企业宣传以及播音主持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专业以“大文化”、“大艺术”为根基,以策划、写作、技术与艺术为核心,以电编、文编、广播电视新闻为特色专业方向,为广播影视媒体、网络媒体、企事业单位培养广播影视策划、制作、包装、宣传的“强实践型”专门人才。

【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2014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64人,考取、保送北京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研究生12人,到美国迈阿密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海(境)外高校留学9人,进入四川电视台、河北电视台、中铁电气化集团、三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就业43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73人,考取、保送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高校研究生17人,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海外高校留学6人,到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优创(青岛)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就业50人。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 一、学校简介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下、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西南大学起源于1906年4月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成立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占地总面积约9600余亩,校舍面积约183万平方米,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学校现有32个学院(部),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7个本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7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300人,研究生导师12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学名师3人,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教学团队4个,“长江学者”4人,“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700余人。

二、学院及专业简介

新闻传媒学院是西南大学32个学院中的一个。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3个本科专业;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传媒文化教育、传媒产业教育、艺术美学以及课程与教学论4个博士培养方向。新闻传播学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新闻学是重庆市特色专业,新闻采写教学团队是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工40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5人;8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历,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香港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

学院现有各类学生1000余人,其中博士生20余人,硕士生240余人,本科生720余人,留学生6人,秉承“开中外视野、立时代精神、办特色教育、育传媒人才”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具有“传媒素养、新闻智慧、科技能力、人文关怀”的现代传媒人才。毕业生活跃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网、湖南卫视、安徽卫视、西藏电视台、海南电视台等传媒机构。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专业以“专业技能扎实、人文素养深厚”为人才培养目标,以新闻主播、出境记者、节目配音为特色专业方向,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新闻播音、节目主持、企业宣传以及播音主持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专业以“大文化”、“大艺术”为根基,以策划、写作、技术与艺术为核心,以电编、文编、广播电视新闻为特色专业方向,为广播影视媒体、网络媒体、企事业单位培养广播影视策划、制作、包装、宣传的“强实践型”专门人才。

【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2014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64人,考取、保送北京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研究生12人,到美国迈阿密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海(境)外高校留学9人,进入四川电视台、河北电视台、中铁电气化集团、三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就业43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73人,考取、保送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高校研究生17人,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海外高校留学6人,到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优创(青岛)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就业50人。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

序号

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

(人)

招生省份

1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65

面向全国9个省(自治区、市)招生

(重庆、四川、贵州、山东、山西、湖南、

湖北、河南、河北)

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65

四、报名条件

(一)符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报名条件;

(二)考生所在地组织省级统考的省份,考生需通过省级统考合格后,方能参加校考。

五、报名程序

(一)报名方式:现场报名。

(二)报名材料:

1.考生所在省(市)发的艺术类准考证、二代身份证;

2.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需现场领取《西南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报名登记表》,贴上照片,考试时统一交回。

(三)学校按照重庆市物价局批准的标准收取报名考试费。

(四)校考专业准考证

1.考生报名材料经考点现场工作人员审核后,发给西南大学《校考专业准考证》;考生参加考试时,必须携带校考专业准考证、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艺考证原件,按规定时间到指定考试地点参加专业考试。

2.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生,考试时需带上《西南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报名登记表》;

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生,考试时需带上2B铅笔,用于填涂《文史知识》机读卡。

六、校考考点安排及考试时间

考点

生源

报名及

考试地点

报名时间

(2015年)

考试时间

(2015年)

长  沙

湖  南

湖  北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28-1.29

1.30-1.31

郑  州

河  南

郑州24中

2.1-2.2

2.3-2.4

潍  坊

山  东

潍坊市富华国际展览中心

2.26-2.27

2.28-3.1

成  都

四  川

四川音乐学院

2.28-3.1

3.2-3.3

石家庄

河  北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北院)

3.2-3.3

3.4-3.5

晋中

山  西

山西传媒学院

3.2-3.3

3.4-3.5

重  庆

重  庆

贵  州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3.13-3.14

3.14-3.15

注:1.考生只能在规定时间、规定考点参加专业考试,不能跨省(市)异地参加考试。2.学校视生源质量情况可对招生计划作适当调整。

七、考试内容及考试方式

专业

考试内容

分值

备注

播音与主持艺术

①面试:普通话语音测试

50分

只有面试,随到随考,

一次考完,不分初复试

②面试:指定稿件播读

100分

③面试:即兴评述

100分

④才艺展示(除语言之外的才艺)

50分

总 分

300分

广播电视编导

①笔试:文史知识

100分

只有笔试,3个小时,

三科一场考完

②笔试:故事续写

100分

③笔试:电视节目评述

100分

总 分

300分

八、录取办法

(一)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理兼收。考生的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应达到所在省(自治区、市)划定的合格线。高考文化考试各科中凡有一科为零分者,我校不予录取。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按我校校考专业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专业成绩相同的,按高考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同时,考生的文化成绩不得低于所在省(自治区、市)公布的当年高考普通文理科文化成绩二本批次线(非艺术类)的75%。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1.依高考文化成绩×50%,与我校校考专业成绩相加的综合分,按照综合分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计算公式:高考文化成绩×50% + 校考专业成绩 = 综合分

2.对于艺术类招生计划不分文理科的省(市),我校将对理科考生的文化成绩按一定公式折算后和文科考生一同按录取规则排序,择优录取。

理科考生文化折合分=理科考生文化总分×(普通文科二本批次线/普通理科二本批次线)

九、学费标准

2014年学费标准为10000元/年,2015年最终以重庆市物价局核定为准。

十、成绩公布及专业复查

(一)成绩查询方式:

网上查询:bkzsw.swu.edu.cn/(西南大学本科招生网)

电话查询:023-68252070(新闻传媒学院艺招办公室)

(二)成绩查询时间:

2014年4月中旬前(以西南大学本科招生网公布的时间为准)

(三)新生专业复查: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组织专业复查。复查合格者方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十一、联系方式

(一)通讯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艺招办公室

邮政编码:400715

(二)咨询电话:023-68252070(传真)

咨询邮箱: xwcmxy@swu.edu.cn

监督电话:023-68252504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4)

一、行业发展大趋势与人才需求展望

汪曙华:这几年新闻出版业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动向,据您分析,我国新闻出版业目前有着怎样的发展机遇与趋势?

蔡翔:目前,我们的新闻出版业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这里面有三个背景:一是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我国新闻出版业体制改革正不断深化,确立了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发展目标。三是出版与科技融合是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已成为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出版业将迎来划时代的发展机遇。总体看,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已表现出如下几大趋势:

第一,产业化持续推进。目前我国出版业转企改制已经完成了第一步,正在向第二步、第三步迈进。转企改制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转企,接着是股份制改造,最终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企改制的推进和完成必然催生并壮大一批出版企业,从而带动产业的繁荣。

第二,资本化日益显著。我国传媒出版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将越来越多地借助资本的力量:以资本为纽带实现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重组;以资本为纽带促进产业资源的整合。传媒出版企业将更多地借助投融资等手段增强自身资本实力。正所谓资本无孔不入。

第三,国际化势在必行。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呢?就是希望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能够跟经济硬实力相匹配,我们需要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文化一定要“走出去”。所以无论从经济意义,还是政治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新闻出版业走向国际是历史的必然。

第四,数字化迫在眉睫。从世界范围看,数字化已成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环境下的媒介融合将推动产业资源深度整合。传统新闻出版企业必须跨越技术障碍,完成业态转型,实行产业升级,在新的起点上,重新起航。

汪曙华:今年两会后,原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电总局的合并使人们对我国传媒业的未来格局充满遐想,这两大部门的合并对我们新闻出版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蔡翔:总署和广电总局合并后,名称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我们注意到,出版同行间开玩笑,创出了一个“专业术语”,叫做“新版广电总局”,所谓“新版”其实暗含着两个方面的意味:

一是意味着机遇。两大部门合并给新闻出版业发展带来更大空间。从政府政策层面来说,便于在整体上对传媒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提供政策支持;从产业层面来说,有利于传媒产业资源的整合,传媒行业的产业链之间,将有更多相互延伸的空间。新闻出版可以向广播影视拓展,广播影视也可以往新闻出版渗透。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之间,将出现更多的跨媒体兼并重组,传媒产业集中度将越来越高。

其二,对我们新闻出版人来说,也意味着期待。当前,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需要新一届的政府部门以更高的智慧、更大的魄力和更加宽阔的胸怀往前走。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处理“放”和“收”的问题,往往“放”得松,才能“收”得自如。文化行业,无论是新闻出版业,还是广播影视业,最核心的东西是内容,是作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最终要看有没有好的内容、好的作品出来,而好的内容、好的作品的产生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我认为重点应该是“放”,让作者能够更自由地去创作,让好的作品不断涌现出来,让我们的编辑能够有更自由的空间,没有顾忌地去发掘、推荐和出版好的作品。

汪曙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版业的发展前景确实很令我们振奋和期待。这也令我们现在特别关心行业的发展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注意到《人才》节目采访了一些知名出版社当前的用人需求,如他们很需要业务骨干,急需整合营销、数字出版、数据统计与分析技术及知识产权服务等方面的人才,传统的图书编辑和发行类人才竟很少被提及。显然随着行业的变革,其用人需求变化很大。我国出版业目前在人才需求上会有哪些新变化?

蔡翔: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繁荣都需要有一批伟大企业来支撑,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的成长往往都伴随着精彩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由人来演绎的,如苹果与乔布斯的故事,如百年商务与张元济的故事。相信我们今天的新闻出版人也会给后人留下美丽的故事。

在走向“出版强国”的进程中,我国新闻出版产业规模会不断扩张,产业形态会加剧升级、转型,新闻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总体会比较大,所需的人才类型会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

在当前出版业快速发展变革的趋势下,行业人才需求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在扩大。什么是应用型人才?说白了就是“拿来就能用!”一进入企业,很快就能进入角色,胜任具体业务工作。其次,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成为趋势。出版企业现在需要的人才,不但要懂出版,还要有企业所需的专业特长,在当下的数字化、网络化时代,还要懂IT技术,能胜任数字出版工作。再次,人才需求的层次越来越高。如需要深谙现代企业运营的高级经营与管理人才;需要能够驾驭产业航母的领军人物;需要懂得国际贸易规则、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二、本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汪曙华:出版教育是培养行业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出版教育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当属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本科教育,其发展情况如何?

蔡翔:我国出版本科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胡乔木同志提议试办编辑出版专业,受到教育部的重视并采纳,1985年编辑出版专业开始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三所高校试办。1998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将编辑出版学列为新闻传播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出版本科教育发展至今已近30年,有人统计说有近百所高校在办编辑出版本科专业,规模很大。早期各高校编辑出版本科专业各有侧重,如有的偏出版发行,有的偏编辑学,但主要都是面向书刊等传统印刷媒体培养人才。近年来,数字出版、新媒体受到关注,今年新的学科目录增加了数字出版等本科专业,但开设学校很少,还没有形成气候。另一方面,随着本科教育推行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宽口径培养的趋势,我国高校出版本科专业逐渐转向按“大出版”的观念培养人才。

但是这么多年来,我国编辑出版本科教育总体上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脱节。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编辑出版专业尤其突出。在教学上,很多教师并没有多少编辑出版实践经验,也不甚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却一门课一讲就是几年十几年,任凭窗外风云变幻,有的老师甚至一个人讲好几门编辑出版专业课。再如学生实践平台,全国2000多所高校只有100来家高校出版社,这100来家出版社基本集中在“211”或“985”高校,而现在本科开办编辑出版专业的趋势是:从“211”或“985”高校向一般本科院校甚至更低层次转移,这些学校大多没有出版社,也很难向行业求援,老师或学生哪里有专业实践平台?

汪曙华:这样的本科培养机制造就的是怎样的毕业生?现在的出版本科教育能够为行业发展输送所需人才吗?

蔡翔:这样培养的毕业生,当然是产销不对路的!刚才讲过,现在出版业需要的人才,首先是“拿来就能用”的受过良好实践训练的应用型人才,其次是既懂出版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这两点现在绝大多数编辑出版专业本科毕业生都达不到。

有的出版企业老总反映,现在应聘的很多应届生,一交流就能发现他们实践经验太少,知识面太窄。现在的出版企业即使是传统的编辑岗,专业性要求都很高,这里的专业性要求还不是指编辑技能,而是要有扎实的具体学科的专业功底。比如化工出版社需要有化学学科背景的编辑,机械工业出版社需要有机械工程专业背景的编辑,但是我们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生多数不懂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当然无法参与专业性内容的编辑出版工作。再加上学习阶段基本没受过真正的行业实践训练,你说出版单位怎么录用你?现在较好的出版单位又多招收硕士以上研究生,导致很多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只能在低层次范围就业,没有好的发展平台,未来只能原地转圈。

出版业发展变革很快,现在的出版编辑本科教育很难跟上行业用人需求的升级,培养不出行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必然造成毕业生“滞销”。目前每年有几十所高校的好几千编辑出版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可以说非常严峻。

三、专业硕士教育:供需依然错位

张玥:出版专业硕士是我国出版教育近几年新增的学位层次,其设立初衷是什么?现在情况如何?

蔡翔:出版专业硕士与普通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术型硕士不一样,它和MBA、艺术硕士MFA等类似,设立这个学位层次主要基于两个目的:第一,从业界看,是为解决行业发展的人才需要,为新闻出版业输送真正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第二,从学界看,是想解决我们编辑出版专业本科教育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问题,要为行业培养产销对路的人才。

目前全国已有14所高校获得招生资格,据我所知有8所学校2011年开始招生。应该说,这两年这些院校对出版专业硕士培养都很重视,热情很高,投入了很多资源,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多教学成果和宝贵经验。比如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当然还有中国传媒大学,我们这些学校都花了很大力气,请了很多业界单位参与培养,建立了很多实习实践基地。目前招生也很“火爆”,人气很旺。

但是很遗憾,我们发现过去出版本科教育积累的问题,在专业硕士层面,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认识和重视,却没有得到突破和解决。理论脱离实际、产销不对路的根本问题,在出版专业硕士教育中依然存在,甚至很突出。比如前面讲到的教师与教学形式的问题,专业硕士教育还是以校内教师的课堂授课为主,业界兼职师资引入远远不够,或者只是流于形式。对于出版专业硕士教育来说,要达到理想效果,业界的实质性参与是关键,不能还是让学校唱独角戏。但现在业界参与出版硕士培养的热情和程度都还很低,学生难以得到紧跟行业发展的高水平实践教育。再如前面提到的学科背景问题,出版专业硕士应该主要面向跨专业考生和具有相当行业经历想深造的业界人才,但现在的生源以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为主,应届生居多,招进来后又按老办法“青菜萝卜一锅炖”,无论应届还是非应届,出版专业与非出版专业,都是同样的培养方案和流程,怎么培养得出真正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怎么产销对路?

有位出版社社长曾指出,过去出版企业靠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自己培养个骨干要三五年时间,现在一点也不省,所谓“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硕士,看起来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做不到位。我个人具有双重身份,既在教学科研一线,同时又在产业运营一线,我的感受很深:自己的学科点培养的出版硕士,自己的出版社用起来都心有顾忌,非常尴尬!

所以现在最核心的问题是,出版专业硕士的实际培养模式,与其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不协调的,甚至是相背离的。

四、出版教育转型:思路与途径

汪曙华:看来我国出版教育必须紧贴行业实现转型,当前我们可以做哪些工作来推动出版教育转型?

蔡翔:推动出版教育转型的主体,可以是学校,可以是产业,也可以是政府,关键是要解决好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及其人才需求相对接的问题。

在出版教育布局上,我个人认为,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本科教育规模前些年扩张过度,背离了行业的真实需求,应逐渐加以缩减。在本科教育中,应创造条件加强实践教学,教学要紧密联系行业发展;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至少选择一门感兴趣的专业或学科进行辅修或作为第二专业,培养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跨学科视野。在硕士教育层面,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在理论上是培养行业发展所需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理想模式,今后应得到各方的充分重视与投入。但目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还很不完善,甚至和普通学术性硕士培养并无实质差别,应真正围绕其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至于学术型硕士和博士层次教育,应着重培养行业研究与理论创新型人才。出版教育各类型各层次之间的分野要清晰,分工要明确,布局要合理,要面向行业,才能各有侧重,培养多种类型的出版人才。

目前较为紧迫的是要完善刚刚起步的出版专业硕士教育,这需要业界、学界与政府三方紧密合作,创新其培养制度设计,对此我们已有专文论述,不再详论。①这里要强调的是,目前关键是要推动企业实质性地参与到专业硕士的培养中,如果业界不成为专业硕士教育的真正主角,而只是友情客串,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就难免仅是“看上去很美”而流于形式。十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将是推动新闻出版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机制,这也是学校联合企业办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一个重要契机。产学研一体化过程中,学校和出版企业以人才培养为纽带开展合作其实能达到多赢局面,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将有条件培养名副其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这里要特别关注一件事,今年3月底,我国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宣告成立,其职能主要是对出版专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出版专业教指委的委员构成非常合理,既有来自高等院校的学界委员,也有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界委员和来自知名出版企业的业界委员。在教指委成立大会上,各界委员就会诊当前出版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极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这提醒我们,今后应充分发挥好出版专业教指委的作用,紧跟行业发展,及时对各类各层次出版教育及其产出人才的价值进行评估,以促进出版教育真正培养产销对路的出版人才;并协调政府、产业与学校各方开展深度合作,完善出版教育制度设计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以有效推动出版学科建设和出版教育转型。

张玥:现在有很多青年学子都向往进入出版业发挥自己的才干,对于已经或即将进入出版专业学习的同学而言,应该对这个行业具有怎样的认识?

蔡翔:出版业的未来发展需要大量年轻有为的人才来演绎。对于要进入这个专业学习的同学来说,我首先要提醒的是,应该熟知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也就是基本条件,是要有具体学科的专业特长,这是你们看家的本事。

其次,这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在不断发展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所以进入这个行业后,你的知识和能力要不断地进行更新,你要不断地学习。

最后,最重要的是,这个行业总体上不是一个能够让人暴富的行业,如果你想“发大财”,就不要进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出版行业是那些有文化理想、文化情怀的人的事业,需要激情,更需要社会责任感与坚守。从事出版最后收获的是文化,是精神,是格调与品位,而有格调与品位的文化,正是一个民族精神提升之希望所在!

(蔡翔,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编辑出版研究中心主任,出版社社长;汪曙华,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博士生;张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专业硕士生)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构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文化产业也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繁荣。其快速发展使得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对出版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不容乐观,出版单位经常感叹缺乏人才、招不到可用之人,而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却往往不入出版单位的“法眼”,这凸显了我国编辑出版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背离的尴尬。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为提高我国编辑出版教育的层次,改革和完善编辑出版专门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国务院学位办新增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MP),旨在改变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不足、应用性不强的现状,培养出适应现代出版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出版专门人才。出版专业硕士作为专业硕士学位中年轻的成员,且处于创立和发展初期,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和困难。笔者认为,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从而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

一、突出应用与实践:构建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出版行业或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这是它同本科教育和学术型硕士教育最大的不同,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起一套不同于出版基础教育和出版学术教育的培养模式。

首先,出版专业硕士的生源结构和特点与学术硕士有很大的不同。从知识背景上看,除了一部分是编辑出版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出版行业在职人员外,更多的是从中文、新闻等专业转过来的,对出版及出版业一知半解。在人员构成上,则呈现出在职人员与应届毕业学生交杂的情况,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不一。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认为过于简单,有些学生则不易理解。这决定了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有更强的针对性,而不能采取学术型硕士“一刀切”的培养方式。

其次,出版专业硕士的学制是两年,比学术型学位教育少了一年时间,还要减去教育部要求的半年实践时间,在剩余的一年半时间里,要修完既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及其答辩,时间是相当紧凑的。这要求出版专业硕士在课程设置、实习安排、评价标准等方面有适合自身学制的特点。

最后,专业硕士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的人才不是在专业领域,而是在应用领域发挥才能。所以它的培养模式要区别于学术型的硕士学位教育,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来组织整个硕士阶段的学习过程。所以,出版专业硕士应当产、学、研联合培养,加大实践应用性课程的比例,构建突出学科特点、适合实际需求的培养模式。

二、“就业为导向”的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四个模块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研究生教育的过程的总和。① 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则是要在适当加强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坚持就业导向,突出职业能力模块的培养。对于出版专业硕士来说,其培养模式应该主要包括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实践实习的安排与管理四个方面。

1.学科定位

出版学的学科定位历来众说纷纭,分属不明。这形成了出版专业在院系归属上多种多样的现实。有的属于信息管理系或信息管理学院,有的属于新闻传播学院,有的属于文学院,还有属于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的承担主体不明确,呈现出一种挂靠式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混淆了出版学科的专业特色,违背了专业设置的稀缺性和专有性,影响了学科的理念创新、学术创新,最终妨碍了专业的深度发展。所以,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首先要解决学科定位的问题。在现代媒介融合的语境下,出版是一种具有媒介叠加性的综合传播活动,涉及图书、报刊、影像、广告以及各类新媒体,“大出版”已经初现雏形。这要求出版专业硕士教育要拓宽视野,积极开拓新的学科领域,打破所属学院的藩篱,将各学科的力量整合起来,进行横向联合培养。作为一种以培养高级职业岗位人员的教育形式,为区别于其他学术型学位教育,高校不妨可以直接设立专业硕士教育学院,将专业硕士教育纳入到统一的学院中,淡化学科分类,整合全校的相关师资,在重点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提升其综合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

2.课程设置

专业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培养模式中一个关键内容,是学生掌握理论和专业知识,形成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相对于学术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专业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出版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应突出能力培养。出版专业硕士与出版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硕士更注重应用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减少纯粹的理论课程,适当增加实践课程,争取能够达到1:1的比例。同时采用“能力模块式”的课程体系,使各门课程相互联系起来,构成职业能力需要的知识体系。比如,在同一个学期中,利用专业课、选修课、辅修课、讲座等多种形式,安排一整套“出版产业链”课程,从出版调研、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图书设计,直至市场营销,这样就使教学内容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设置也有了机动性和灵活性,突出了出版专业硕士教学的应用性特征。

第二,出版专业硕士在课程数量的安排上,应该多于一般的学术型硕士教育。出版专业硕士在课程上是以接受知识和课堂训练为主,科研训练为辅,学习的任务和科研的压力相对较轻,可以适当地多安排一些课程。例如英国一年制的出版专业硕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习期:课程学习期和论文写作期。在课程学习的9个月时间里,学生要学习12门课程,其中包括4门必修课程和8门选修课程。②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加符合国际化的硕士教育发展趋势。

第三,出版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应有社会即时性。所谓社会即时性就是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社会潮流,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出版趋势,避免和出版行业发展实际相脱离。在目前主要表现为应加大数字出版的教学力度,增设一些适应数字时代出版业发展要求的新课程,比重不得少于总学分的四分之一。此外,研究生需要懂得一些版权技术等,并需要对数字出版物的制作,以及数字出版业的信息化商业运作模式有所了解。③

3.师资配备

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充分反映出版的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关键就在于师资力量的配备。在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学科规划中,师资选择是一个关键点。出版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若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只能使教学流于书本理论。因此出版专业硕士的教师最好是有着丰富的第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能够洞察到出版业的最新发展。但现实是我国大部分从事出版教育的教员基本上没有出版工作经验,很多教师是刚从学校走出来的硕士、博士,或从相关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转过来的,缺乏对编辑出版的感性认识,容易让课程学院化、空白无力。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两种方式,一方面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到出版部门兼职或实习,在实际工作中熟悉出版业务,了解出版动态,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特聘、兼职、客座教授等多种形式,聘请业界专家或领军人物、出版骨干来讲授出版业的课程,并通过定期举行座谈会、学术探讨等活动,给教师提供业界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向,为学生的就业和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咨询与帮助。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协作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大学为主体,出版企业参与培养,并派出企业高级人员到大学讲授课程,为大学和学生提供资助和实践条件。目前已经有高校在试行这种制度,比如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和信息管理系,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三方就开展了以数字出版为主要方向的软件工程硕士的联合培养工作。

4.实践实习的安排与管理

前文已经提到,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需要安排至少半年的实践实习,也就是说学制有四分之一时间要求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活动,目的是在实习中提高学生的工作水平,为逐步适应社会工作、干好事业打下基础。出版专业具有非常强的社会实践性,复杂性、开放性、应用性的特征明显,其实际工作内容在不断地变化和扩充,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实践实习的安排与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的实习安排中,主要是“放羊”式散养,没有一个“学生——实习单位——学校”三方有效的协作机制,对各方的责任、义务、权利也没有明确的约定,一般只是在实习联系之初和实习结束之时,学校与实习单位进行信息交流。④这种状况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实习的专业性内容不强;实习指导老师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乏力;实习学生自由散漫,实习的动力、压力不够等,这些都造成了实习效果很不理想。

具体到出版专业硕士的实习,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采取两个方法。首先是“双导师”制度的实行。校内指导老师侧重在理论上的指导,而校外指导老师(即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则强调实践工作能力的指导,两者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这样既能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职业化的业务指导,提高工作能力,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使专业教师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积累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其次是建立专业硕士实习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这方面,出版硕士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目前,我国开设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14所高校中,绝大多数都有大学出版社,这些大学出版社的存在为出版专业硕士实习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双方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出版社长期接受毕业生的实习,而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也可以作为实习单位的技术顾问,开展合作研究。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业务指导老师的“传帮带”中锻炼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出版业界轻视理论、忽视研究的不良风气,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出版专业硕士培养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

目前出版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来自于不同方面,但从教学角度进行分析,有几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教材问题

由于出版专业硕士教育挂靠式的性质,目前全国还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专业教材。基本上是因师设课,各行其是。在教学中,各高校依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制定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然后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和专业侧重,开设选修课程,这就造成了对教材的选择比较混乱。所以目前的一个当务之急就是组织有关学者、专家认真研究,尽快出版一套高水平的出版专业硕士的核心课程教材。这套教材可作为通用。另外还可根据学校特色和优势,自编突出应用性的教材,使教材更具针对性。

2.课堂教学问题

因为出版硕士教育的生源多元化,学科背景、知识水平差异很大,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容易出现有的学生认为过于简单,有的则难以理解的问题;应届毕业、无工作经历的学生理论水平高,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而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则轻视理论,阅读文献少,学习态度一般。面对这种新情况,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因此要摸索出一套适合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国外出版硕士教育中常用的案例式课堂教学法值得借鉴。

3.评价标准问题

目前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主要参考的是学生的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但这与出版专业硕士教育“重实践”的倾向相悖。一个考试成绩好、理论水平高的学生是否就表示工作能力强,具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呢?按照常识,答案往往是否定的,“纸上谈兵”的事例比比皆是。所以这涉及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的问题。此外,出版专业硕士的毕业考核,是否使用传统的论文形式呢,这都值得商榷。传统写作论文形式的评价简单直观,适用于学术型的硕士教育,但未必符合专业硕士教育的现实。笔者认为出版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类型可以多样化,包括学术理论、毕业设计、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甚至可以是网站架构、图书实物等。这样更有利于突出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培养方向。

当今社会,出版业的体制变革剧烈、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之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对出版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应时而生,无疑是适应出版事业发展的良好开端。但出版专业硕士教育才刚刚开始起步,培养模式还处在摸索阶段,学科构架、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教学方法上尚存在很多不足。但只要勇于探索,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积极的解决,使出版专业硕士教育走上良好发展的轨道。

(曾建辉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专业讲师;周霞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注释:

① 胡玲琳.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22.

② 何妍,叶新.中英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09(7):41.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6)

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0余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已形成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形式,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艺术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427网址:ysxy.ynnu.edu.cn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美术学、舞蹈学、舞蹈表演、艺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11个本科专业,以及美术学(中国画与书法)、舞蹈表演(空乘与礼仪)2个专业方向。有四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在校本科与硕士研究生2100余人。

艺术学院专任教师9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3人,外聘专家1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历教师占总数45%,硕士生导师29人。“艺术教育”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学”专业为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美术学”与“音乐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艺术学院教师在出版著作、作品,在编写教材、发表论文,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教学建设项目等方面成果突出,大量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在“全国美展”、“荷花杯”、“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艺术设计大赛”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中,艺术学院的师生都有不俗的表现。

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强调全面发展和一专多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观念和创业精神;在教学观念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反映最新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注重学生美学修养、艺术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以宽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创新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艺术人才。

音乐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音乐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文艺研究单位及社会文化管理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研究及演艺事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植根于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土壤,重视对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与教学,注重培养从事云南民族民间声乐、器乐表演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依托云南师范大学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为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提供条件,毕业生能够在专业艺术学校、培训机构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工作。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曲技术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作曲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相应的基本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作曲、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戏曲音乐作曲、电脑音乐制作等方向。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美术教育必备的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并把握学校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能胜任学校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能参与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开发、设计美术课程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创作、教学的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绘画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根据所择定的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等不同的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潜力,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从事本专业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中国画与书法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书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书法教师和社会书法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书法艺术与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继承发扬书法传统及创新精神,具有艺术实践能力,具备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学等基本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艺术教育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音乐、绘画、舞蹈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艺术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设计学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设计学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设计学类为非师范类,该类学生一年级统一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环境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舞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具备主要舞蹈种类表演的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学、文化馆站、社会舞蹈团体等单位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理论研究、舞蹈表演及编导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历史和理论的基本知识,接受一定舞蹈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掌握舞蹈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本专业学生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专业方向,主要学习与规定专业方向舞蹈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舞蹈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舞蹈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空乘与礼仪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该专业是我校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校企合作方式举办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是云南省高校中招收艺术类考生的空乘与礼仪类本科专业。本专业主要为民用航空事业及相关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业务,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沟通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适合民用航空事业需求与发展的空中、机场、高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及能够适应民用航空运输服务教育与培训事业发展的教师及培训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传媒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12967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创建于2010年6月,是学校在“综合集成发展,内涵特色兴校”理念指导下新成立的一所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教学研究型实体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学院设新闻传播学系、动画系、语言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系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新媒体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及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现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现未招生)、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云南省特色专业,《大众传播学》获省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为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名师1名。教师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主编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云南省精品教材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3项,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校级创新团队1个,校级攻关项目1项,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学院拥有多功能演播厅(室)及影视技术、动漫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线性/非线性编辑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达600余万元。学院拥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教授8人,副教授7人,讲师21人,助教10人,其中博士或在读博士16人,硕士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师资总数的87%,部分教师参与了国内热播电视剧和动画作品的制作。学院与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台湾佛光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学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动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动画专业培养具有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画创作与传播的基本流程,掌握动画创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动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更好地从事动画相关工作构建稳固的基础知识结构。

主干学科:电影学、美术学、动画、艺术理论、计算机应用软件。

主要专业课程:动画概论、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数码摄影及后期、动画策划、动画剧作、计算机动画基础、视听语言、分镜头设计、动画后期合成、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设计与制作、数字艺术设计、漫游动画等。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门培养具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以及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普通话发音、播音发音、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播音主持创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要专业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传播学概论。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致力于培养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等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意、制作训练,培养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

主要专业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学概论系列、电视节目导播、广播文艺节目编导、电视晚会编导。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体育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936网址:tyw.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云南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体育专业院系,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系建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体育部,部长为马约翰先生。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西南地区培养基础体育教师、高层次体育科研人才、运动训练人才、体育管理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有职工99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33人,教授14人,副教授36人,硕士生导师40余名。拥有二级教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队教练员3人,裁判员3人,各类裁判员20余人。

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还设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方向。学院设有4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拥有1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门精品课程,1个教学团队,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近年来,完成各级各类科研基金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科研获奖近100项。

运动竞赛方面,我校学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其中游泳运动健儿王晓福、李鹏、王家超等同学在雅典、北京和伦敦奥运会、残奥会上获得多项冠军;我院张娴同学入选中国女排,多次参加国际大赛并屡获佳绩。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备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传媒、普通高等学校、中小学、文化(艺术)馆、健身俱乐部、群众团体、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体育舞蹈表演、教学、训练、科学研究以及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体育舞蹈理论与技能、艺术概论、文学修养、音乐基础理论、编导理论与实践、形体训练、芭蕾舞、流行舞蹈、时尚体育运动项目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社会调查、专业公益劳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192084网址:zjpx.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云南师范大学直属学院,也是云南省本科院校中最早建立的集管理、教学、科研为一体,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目前是云南省高职本科试点院校和高职“专升本”基地。2013年,学院招收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文秘教育、应用化学(药学方向)、小学教育(数学、语文)共五个本科专业和学前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两个“专升本”专业。学院以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及社会培训为一体,设有高等职教研究所,学院现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和“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点,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化学”、“药物分析”、“有机化学”、“小学教育”的硕士研究生,同时还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现已招收六届学员共256人。学院下设“云南省第129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师范大学职业培训中心(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下设“云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代表云南师范大学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社会培训工作。

学院是云南省纪委、云南省监察厅的“云南省纪检监察干部院校培训基地”,是云南省总工会批准的我省首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先进单位。

目前,学院正加大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围绕“特色与创新”开展职教本科的内涵性建设。现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公共关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院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熟悉职业教育特点、“双师型”占一定比例的教师队伍。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加强实验室建设,现有综合技能实践中心、艺术素质训练中心、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中心、制药技术应用中心、心理咨询师训练中心、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导游实训中心、语言能力训练中心等实验实训场所。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行“双证”制度。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近80%的毕业生还取得了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学院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培养各类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同时,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居学校前列。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艺术教育方向,招收艺术类考生)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硕士生;就业;博弈论;上策均衡;知识积累

1 提前工作的动因

高校毕业生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应届博士毕业生。自本科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更是成为热点问题。新闻报道2008年中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70%,部分地区甚至传出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应届大学生就业率的信息,社会惊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而2009年,正如前一年年底胡锦涛主席在辽宁考察时对大学生求职者表示的那样,“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将有超过700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伴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减少与高校扩招政策综合作用,形成了一个非良性的流程。

如图1所示:大学生就业困难,于是转向升学,升学需求的增加迫使硕士扩招。硕士毕业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挤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造成自身就业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现了所谓“1500应届硕士竞聘卖猪肉”、“十万年薪聘请大学生掏粪”的新闻现象。并且,由于预计2010年博士学位的年授予人数将达到突破历史性的5万,已经开始有学者开始担心博士培养质量的下降,质量下降的博士毕业生以后还要去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学生,势必进一步造成硕士毕业生和本专科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从而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令他们倾向于尽早适应市场,做出提前工作地选择。

本研究仅以硕士生为对象进行探讨。硕士生是高级科研人才的后备军,而高级科研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对硕士生的培养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若硕士生提前工作则有可能令实际培养时间不足,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其今后的就业也将产生影响。所以,于国于己,硕士生的选择都值得商榷了。

2 博弈理论概述

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冯诺依曼和奥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种“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一个博弈论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势。局中人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策略的参加者,一般要求一个博弈中至少要有两个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选择的,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策略的集合,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应包括两个策略。局势是指一个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选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组。当局势出现后,博弈的结果也就确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理论。上策是指这样一种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策略都是最优的。博弈论中的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因此,所谓上策均衡即指一种局中人选择的都是上策时的博弈均衡状态。

3 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的博弈

3.1 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 三要素设定

出于能够更明确地表现分析结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两两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其中硕士生按照意愿倾向还可分为两类,因此实际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个,以报酬矩阵形式表现。

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两个策略。高校可以选择允许或者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接收还是不接收在读硕士生,两类持不同意愿倾向的硕士生都可以选择提前工作或者毕业后工作。

每个局势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选择的一个策略,每个模型产生四个局势,通过分析可得出其中满足上策均衡的局势。

3.1.2 度量方式设定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每个局中人对各种选择所产生结果,假设这种结果可以用满意或不满意两个属性值来度量。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硕士生能够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硕士生的目标就是使硕士生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果没有科研和论文的培养则有失这个目标的要求,如果硕士生提前进入找工作阶段则科研的最佳时期——研二和研三——就没有发挥作用。从上述角度来看,可以说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保证满意的结果;若做出允许的选择则总会有一部分硕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养结果达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认为是不满意的。

而作为用人单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虑,他们要求自己员工的综合素质越高越好,独立行为能力越强越好,因此硕士生能否提前来单位实习决定了要不要在硕士生毕业正式上岗后付出一笔培养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资和其它费用。可以认为,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是令自己满意的,而选择不接收的结果则是不满意的。

最后,按照硕士生的意愿倾向可以把硕士生分为倾向提前工作,倾向毕业后工作两类。对于第一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对于第二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提前工作影响学业完成的质量,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

为了便于分析,设满意的值为1,不满意的值为-1,以此量化不同选择带来的结果。

3.2 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

根据上文对高校和用人单位选择结果的假设,本研究可以构建如表1所示的报酬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局势设为(E,S)。

当高校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若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高校则因此不满意(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则必定不满意,而因为在读硕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没有接收单位,所以高校最终得到满意的局势(-1,1)。当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硕士生受到纪律限制,则高校不管怎样都将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用人单位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接收不到在读硕士生,结果必定是不满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达到一个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却接收在读硕士生。两方的最优决策是相冲突的,而这恰恰解释了现状,即本研究前面说的高校要实现培养目标,而用人单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这种冲突将不断得到体现。

3.3 两类意愿倾向的硕士生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博弈

3.3.1 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E)。

先来分析硕士生与高校的博弈,现实中总存在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当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时,若高校也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与后者形成的一个局势是(1,-1),若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受到纪律约束的局势为(-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则高校的选择不再重要并总会获得满意的局势(-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个上策均衡,即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

再来分析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博弈。当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面对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时,结果自然是“双赢”(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则结果自然是“双输”(-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用人单位的选择也不再重要,结果总是双方都不满意(-1,-1)。这里的上策均衡是“双赢”。

在这两个博弈中,硕士生面对的最优决策总是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由它们之间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冲突,这就解释了倾向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们为何会采取各种手段“欺骗”高校,出去寻找工作。

3.3.2 倾向毕业后工作

如表4和表5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E)。

迫于经济压力以及别的原因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的硕士生只要高校允许,就会达成(-1,-1)的局势,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则硕士生和高校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硕士生不存在经济困难或自己另想办法克服了困难时,必然会坚持好好完成学业,毕业后工作的选择,这种情况中高校与硕士生总是“双赢”。所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和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是这一博弈中的双方最优决策。

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必定与硕士生的意愿“合拍”,局势总是(1,-1)。当用人单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只有选择了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会让其实现满意的局势(-1,1)。这里的上策均衡却是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而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

高校最喜欢的自然是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就如同用人单位最喜欢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然而这并不是说无论持何种意愿倾向,只要选择了提前工作,用人单位都无差别的一视同仁。本研究在前面就已经探讨过,用人单位希望聘用的员工综合素质越高越好,而硕士生的科研水平无疑是衡量其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认为只有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才最有可能主动静下心来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从而达到令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满意的科研水平,很遗憾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恰恰不可能接收到其最满意的对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其最满意的硕士生的最优决策相冲突,再换句话说,用人单位的成本最低化目标与对员工素质的期望相悖。

本研究的博弈分析就进行到这里,此时的问题是,硕士生是否应该提前工作以及高校、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有所作为。本研究在最后就此进行一个探索性地讨论。

4 关于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讨论

4.1 硕士生是否应该选择提前工作

让硕士生们产生不同意愿倾向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对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对此本研究认为可以从知识的可积累性给出探讨。

知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不同,“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社会知识就在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得以延续和更新,而个人知识积累得益于社会知识的积累沉淀,同样不断增长。这种知识积累是质和量双方面的,在当今的经济形态下,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基础。在校学习可看做知识积累的最稳定途径之一,因此硕士生花在在校学习与科研方面的时间越长,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其创造价值的潜力越大,可以预期较大的未来收益。若提前工作,放弃的学习时间不谈,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多少也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人们选择读硕士的目的不外乎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和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两个,这两个目的的实现都要求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因为前面已经分析过用人单位也希望能招聘到科研水平最高的硕士生。如果硕士生都能明白这一点的话,就不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影响,认真完成学业,在毕业后凭借优异的知识积累接受社会的选拔应该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应该为促成硕士生做出这种选择而有所作为。

4.2 对高校和用人单位提出的建议

(1) 高校安排好硕士生的日常生活。在推广自费制的同时,设置更多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项目,提高物质激励的比重以降低硕士生的总成本,解决高校与持提前工作意愿的硕士生的冲突,并保障完成对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2) 用人单位要把目光放长远,对接收在读硕士生工作的决策应当有所限制。应当看到一个科研功底扎实的硕士在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为单位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一个水平一般,仅仅多半年或一年工作经验的硕士,足以弥补用人单位短期的成本损失。

(3) 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冲突的化解之法,除了提高各自的认识外,最好能够更多地进行“产学研”合作。用人单位欢迎高校前来调研和利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确立科研项目,设置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如此,一方面硕士生通过“干中学”和“学中干”把科研和实践联合起来,必能提高其知识掌握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为高校协助解决的问题支付的费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硕士生的经济状况。

(4) 整个社会应当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不要宣传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并为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努力发展经济。

5 结论

本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推导,提出了硕士生提前工作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报酬矩阵,运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分析了这种现象。最后通过对硕士生知识积累问题的分析,认为硕士生不应该提前工作,并对高校和用人单位如何促成硕士生做出这样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作为探索性研究,在各种条件的设定难免带有主观意愿,使用的方法有限,分析结果也有必要经受实证的检验,进一步探讨是之后必须要做的。总之,对该类问题的深入研究,将为教育管理方法和决策的理论与应用提供十分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杜文景.社科院报告称今年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EB/OL].

[2] 申剑丽.人保部官员:正在起草系统性促进就业政策[EB/OL].

[3] 周芳.众硕士竞聘“猪肉荣”[J].北京:中国市场,2009,(1):21.

[4] 刘浦泉.中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EB/OL].

[5] 甘应爱等.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388-389.

[6] 黄亚钧,郁义鸿.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214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