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闻专业毕业

新闻专业毕业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7 20:26:25

新闻专业毕业

新闻专业毕业篇(1)

学生姓名:谢彬彬

学号:092220070068

专业:新闻学

年级:07级完成日期:2011-3-31

指导教师:黄丹

新闻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2011年2月至3月底两个月时间,我在《石狮侨报》社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谨慎小心。

1实习目的

1.1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1.2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1.3

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实习时间

2011年2月8日-3月31日。早上9点上班到12点,下午2点上班到6点。周三晚上加班,周六停一天,挺轻松了。

3实习地点

福建省石狮市群英北路侨联商厦7楼

4实习单位

《石狮侨报》社。

关于《石狮侨报》,由石狮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石狮侨报社主办,是一份周报,每周三出稿,周四见报,所以,相比日报,就不会那么忙碌与紧张。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也蛮好的,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报社里现在的工作人员将近20人,有采编部、广告部、办公室、美编部等,虽然比不上大报,但也很不错了,而且正在向大报靠近。而我实习的部门就是采编部。

5实习主要内容

5.1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

实习过程中有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个同事就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新闻学。"你会写稿子吗?写过稿子吗?"看着他那一脸茫然与不屑,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看。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工作中领导安排给我的写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务,我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从来不敢马虎。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修改稿件时,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由于住的地方离实习单位比较远,所以每天8点不到就得起床,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更少。我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

5.2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两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虽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在我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听别人说过,这个职业需要很广的交际圈。这次参加实习以后我真正体会这一点。"人不熟,谁会主动给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广,哪里有事哪里就会主动打电话找你,这样就不用担心丢失了大事件。然而要有这样一个成功的朋友圈需要自信、开朗、真挚为基础。我在采访的时候经常会脸红,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这样容易让采访对象产生紧张,影响采访效果。所以接下来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我学过《新闻采访教程》,里面有个引用"事先有研究、有准备,是采访深入、效率高的关键"。在实际采访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访前准备的重要性。无论是哪个记者老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举个例子:3月15号,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时要做这篇稿子的是张记者。但他突然有其他新闻要采,于是叫我去狮城国际广场采访消协现场咨询会。因为接到通知很突然,对这方面的资料没有准备。所以临时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信息,还好在开幕前赶到了现场。现场咨询了很多工作人员,拍了一些照片,拿了很多资料,了解了不少事情。那次采访很成功,有了采访的侧重点,避免了无谓的话题。

5.3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

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我们需要在平淡的事实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仅仅要靠平时的磨练,更需要对整个事件的"了如指掌"。况且是周报,无论什么新闻都不能依照日报的样式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写出深度,写得深刻。

跟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间并不长,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从我个人观点看,我们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和学习中,发现一个好的新闻素材不难,难的是笔下的功夫。我在和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体会:拿个新闻素材改写是很顺手的。然而当我出去采访回来要自己独立写稿的时候,就有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哪些方面是该写进去的重点,哪些方面又是可以舍去的。这是记者的一个"上手慢"问题。所以我觉得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6实习感总结和体会

6.1实习工作的总结

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和滴滴点点的真实和刻骨铭心让自己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知道自己在社会这个大坐标轴上还在原点的左边,需要加大马力才能真正成为原点右边的一份子。

这两个月的实习,我参与了不同的活动,记者采访、写稿、参与策划等,对领域内的各个岗位都有所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加了解媒体人。最重要的是真实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这次实习,我感受到了压力,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弥补的东西也不少。

我曾经觉得新闻专业没有什么好学的,尤其疏忽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在我发现其实我们新闻人每做一步,当中都有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影子。而且知识面也是必要的。因为无论是采访,还是采访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识面和对该行业知识的了解。虽然临时准备很重要,但是也绝对不能忽视平时准备这样的一个积累的过程。

6.2实习工作的体会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个理想定位,一个今后的计划打算。努力改变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让自己适应,让自己发光。

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

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参考文献:

新闻专业毕业篇(2)

新闻传播专业快速发展,媒体就业率不高

2008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报告表明:1994年,全国共有专业点66个,到1999年增加至124个。进入新世纪,全国新闻教育开始急速升温,近两三年来更是增加到800多个,分布在全国近400所高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6万人。

传媒教育蓬勃发展,但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到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的就业率却逐年降低。

尽管传媒学生到传统媒体的就业机会在下滑,但并不意味着传媒业对传媒人才的渴望减弱,加上介入新媒体之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理应增大。其实,他们挑三拣四,主要是想找理想的毕业生,某些专业媒体、专业版面则需要非传媒类毕业生。比如经济、管理、法律毕业生纷纷涌进媒体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这需要引起我们对传媒教育的理性思考。到底我国高校传媒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关注谁的需要?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传媒教育,各高等院校始终把具有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作为传媒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也就是说,我国高校传媒教育始终关注的是传统媒体的人才需要。那么形成上述“供需矛盾”的根源又是什么呢?不少学者认为是高校传媒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的新闻实习和实践缺乏实际性内容等教育体制内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全球化和融媒体时代,高校传媒教育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导致新闻传播类学生没能适应媒体单位对复合型人才和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信息时代,媒体技术替换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单从传统媒体单位需求、而且是传统观念下的需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国高校的传媒人才培养的确难以满足创新发展中的媒体和社会相关机构的需求。所以,在“供需矛盾”必然存在的情况下,高校传媒教育在着重考虑如何适应现代媒体的需求来制定培养方案的同时,也要全盘考虑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全社会就业问题。

“泛媒体”岗位多,传媒学生在“宽口径”就业中大有机会

许多传媒大学生到不了传统媒体单位工作,并不意味着传媒人才已饱和。

从全社会来看,对媒体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因为社会上各类机构都需要具有媒介素养的人。随着新的传播技术的应运,新媒体产业以及与媒体相关的产业迅猛发展壮大,据专家保守估计,未来3到5年内,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在60万到80万人之多。

21世纪,“注意力”经济主导着市场的发展。企业为了树立品牌、推介产品信息,纷纷吸纳有媒介素养的人进入企业,除了让他们在本单位的内刊、网站等舆论阵地上发挥作用,还着力培育他们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类“泛媒体”岗位的人才不断增多。从市场结构来看,企业传媒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传媒英才网曾显示过这样的数据:2010年第三季度,传媒行业对于销售、策划、编导和编辑职位需求比较大。从统计数据上来看,这些职位的招聘需求相较于前两个季度有很明显的增长。其中编导的需求增长达42.3%,位列涨幅榜第一;销售职位名列第二,增长27.1%;位列涨幅第三名的策划职位的需求也很火爆,增长21.6‰。这是当时的情况,而近年来亦是有增无减。根据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传媒英才网等招聘网站的统计,企业目前的传媒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总监、新闻主管、媒体关系专员、媒介谈判员、新闻摄像、文化宣传员等岗位。各类企业的内刊和网站建设也需要大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这些领域的人才需求,使我国的“泛媒体”岗位供给越来越多,这些都为新闻传媒类的毕业生提供了“宽口径”就业的广阔空间。

传媒教育要分层次,为各类机构输送具有媒介素养的人才

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到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单位就业,还是到具有媒介素养的“泛媒体”单位就业,这就引出了我国高校传媒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是仅培养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单位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还是与时俱进,既培养传统媒体、新媒体人才,又培养分布到各个与媒体、信息和传播有关领域的人才?

笔者认为,高校传媒人才培养应建立在对人才市场近期和长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看准市场近期的急需和长期的根本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打造核心品牌。根据这一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到不到媒体对口单位就业,并不是高校传媒教育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判断标准。相反,受过良好传媒教育训练的大学生能否在全社会的行业工作得游刃有余才是最重要的。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把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由40年代为媒体培养人才调整为面向整个社会培养大众传播人才。这当然与新闻界竞争激烈,用人逐渐多元化有关,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因为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到来,各方面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需求多了。因此,高校传媒教育不仅要培养到传统媒体单位的较高层次人才,也要为社会各类机构输送“泛媒体”人才。也就是,传媒教育要分层次,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具有传媒素养的人才。

首先,传媒教育依然要注重为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单位培养高层次人才。因为这类媒体目前仍是我们国家的主流媒体,也是许多传媒学生向往的权威性、公信力强的媒体。这些媒体处在转型期,无论从介入新媒体还是自身产业发展,都急需增补人才。

第二,传媒教育要有前瞻性,培养适应全媒体需求的传媒人才。“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的融合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我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陆续建立的全媒体仿真实验室实践培养模式”,在全媒体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方法上提供了很好的例子。

第三,传媒教育无论着眼现实还是立足长远,也需要培养适应传媒发展的研究型人才,以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这个任务主要落在实力较雄厚的新闻院校。学生毕业后可到高校教学,新闻研究所、高层次学术期刊从事研究,到某些机构从事新闻舆情分析,也可到媒体业界从事重大新闻策划、决策咨询和战略运营等工作。

第四,传媒教育也要为全社会各单位输送具有媒介素养的人才。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其实对学生的写作技巧、传播技巧,对观察事物的敏感度提升,对舆情的分析与控制等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对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类机构的形象宣传和公关行为都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在这个“全民围观”和“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因此,高校传媒教育应在原本的教育模式和办学体系下继续细分和深化,强化和锻炼新闻传播类应有的专业知识,并且善于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让新闻传播类人才在全社会各个领域的机构也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新闻专业毕业篇(3)

可是,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实习生已经变成成为正式员工前的第一份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一步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我不敢说这个句号是完美的,只能说我收获了很多。习惯了自由的学生生活,曾在开始的时候,对那么长的的实习时间有犯愁和些许不适应的感觉,觉得这日子是没有尽头,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规规范范。但是,现在回味起来时剩下的只是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滋味:有为自己的稿子没写好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窃自喜的时候,有为受到领导批评时而生闷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达成熟,而只是不断地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接近成熟。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认识。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

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质能力,等到实践的时候,才发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曾经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在遭遇了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能够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几个月的实习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实习是一段独特的经历,当记者更是一种让人受益匪浅的体验。实习对人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的人生态度的衡量。

在这场考验中,我相信从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文艺新闻班走出去的实习生肯定是经受得住的,我们决不会退缩,我们决不会成为懦弱者,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做到最好,但我们肯定是拼尽全力的。

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一个社会生存的潜规则,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是一样的。在与实习老师,其他的记者,编辑以及电视台领导交往的过程中,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独立存在,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我以前学习这样的抽象理论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陌生,而在实践的时候,切实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做事同样重要,这是检测一个人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新闻专业毕业篇(4)

2、论的新闻思想

3、论邓小平的新闻论述

4、论的新闻论述

5、论新闻职业精神

6、必须遵守新闻职业道德

7、必须反对"有偿新闻"

8、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新闻的党性原则

9、论"客观报道"

10、论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

11、批判资产阶级标榜的"新闻自由"

12、论"新闻手段"

13、必须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14、论"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15、新闻必须及时

16、新闻与政治

17、论新闻规律

18、新闻宣传与"三贴近"

19、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0、评析近代外报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21、评中国报业的政论传统

22、近代维新派办报思想

23、梁启超的报学启迪民智论

24、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人"先知先觉论"再评

25、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办报思想的转型过程

26、《解放日报》改版与中国的报业发展

27、从""看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

28、党报传统的形成问题

29、评78年真理标准讨论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30、评析西方新闻自由的实质(结合历史与现实实例)

31、分析《纽约时报》等严肃报纸造假现象的实质

32、评析路透社经久不衰之原因

33、评析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传播(相关内容)

34、分析媒介集团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35、新闻集团运营的特点与启示

36、维亚康姆集团成功运作经验探析

37、分析当今跨国传媒的特点

38、分析贝塔斯曼集团的经营策略

39、分析网络泡沫经济对时代------华纳迪斯民等跨国传媒公司的影响

40、威望迪公司衰落的原因探析

41、分析工业革命对全球新闻事业的影响

42、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3、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业务手段

44、正确认识采访准备与采访功效的关系

45、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是采访成功之保证

46、采访中强化视觉功能的意义

47、试析电话采访的优与劣

48、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49、新闻就在留心中

50、创新------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51、权威消息来源初探

52、网络新闻采写的原则及方法的宏观研究

53、名记者的采访技巧之研究

54、采访心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55、新闻采访中的思维断想

56、记者采访要入乡随俗

57、谈新闻采访中的"折墙"艺术

58、新闻采访遭拒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59、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发现新闻

60、如何确立新闻报道的平民视角

61、以经验到科学的飞跃------我国传媒学术界与实践界面临的共同命题

62、在采访中应强化对主题的思考

63、从与传统新闻的比较看网络新闻的优势

64、专业采访报道的特征研究

65、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的关系

66、在采访中应强化对主题的思考

67、科技新闻采访的特殊性

68、改进会议新闻报道

69、巧选角度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

70、隐性采访的度的把握

71、深入调查与深度报道

72、新闻标题的制作艺术

73、新闻时评热现象透视

74、用社会化视角报道经济新闻

75、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76、新闻策划得失谈

77、实践"三贴近",深化新闻改革

78、社会新闻报道中的正负效应

79、新闻背景运用

80、人物访谈成功因素探析

81、经济报道的宏观思维

82、细节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83、记者要善于抓特点

84、经济报道的受众意识

85、社会新闻及其采写艺术

86、晚报新闻特色研究

87、专(副)刊研究

88、晚报、都市报的贴近性

89、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伦理思想

90、论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及其社会作用

91、论报道失实

92、论有偿新闻的有效遏制

9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94、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的品位(格调)

95、论新闻侵权

96、新闻侵权名誉权的防范

97、新闻侵范隐私权的防范

98、公众人物及其名誉权

99、公众人物及其隐私权

100、论新闻侵权著作权

101、论流言

102、大众媒介如何引导舆论

103、文学接受理论与媒介的舆论引导

104、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

105、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大众的审美趣味和能力

106、市场经济条件的文化报道

107、论广告的舆论引导

108、河南受众的特征与正确的舆论引导

109、河南媒介的不足及其矫正

110、试论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111、从采访对象心理谈采访技巧

112、由受众心理谈舆论引导的技巧

113、论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授心理的互动

114、网民心理分析

115、论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因素

116、论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的作用

117、论当代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功能

118、新时期报纸版面设计流行趋势

119、静态式版面解读

122、网络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23、试论新闻策划

124、新闻监督与媒介审判

125、新闻炒作与新闻策划

127、新闻期刊研究

128、试论电视记者采访提问的艺术性

129、论电视新闻述评的特征

130、试论科学技术对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促进

131、试论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132、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

133、论隐性采访

134、电视新闻专题的选题艺术

135、电视评论要发挥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优势

136、调查性新闻节目的采访特征

137、电视谈话类节目成功的要素

138、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的要求

139、试论主持人在电视谈话节目的作用

140、电视直播报道的采访特点

141、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特征和编排艺术

142、试论电视新闻栏目的定位

143、镜头前的采访报道对电视记者之要求

144、电视新闻报道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145、知识经济对新闻人才培养的思考

146、频道专业化和栏目定位

147、搞好栏目定位,提升电视的品牌经营

148、新闻照片在报刊上的角色

149、我国新闻摄影与世界新闻摄影水平的差距与对策

150、新闻照片与电视新闻的异同

151、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构成之我见

152、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之我见

153、新闻摄影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

154、论新闻评论的政治属性

155、论新闻评论的引导功能

156、论信息时代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157、试论新闻评论的变化与时展的关系

158、调查研究是写好新闻评论的前提

159、论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160、浅论电视评论的深度

161、论新闻评论的大众性

162、论新闻评论的实践性

163、论新闻评论的品格

164、谈谈新闻评论与事件的真实性关系

165、论电视包装的个性化

166、全球化与中国当代电视的发展策略

167、记省级电视台的发展空间

168、传播学的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的分野

169、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170、论新闻节目的议程设置

171、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172、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

173、因特网与现代传媒格局

174、论因特网的传播特点

新闻专业毕业篇(5)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 发展 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 论文 (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 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 历史 、 政治 学、 科学 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 自然 科学和 艺术 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 体育 、 计算 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 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 科学 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 教育 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 发展 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 自然 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 政治 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新闻专业毕业篇(6)

关键词:新闻教育;改革;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新闻专业毕业篇(7)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新闻专业;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92 -03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正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经济结构也不断处于调整与优化之中,经济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将直接影响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和意愿。为了有效缓解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压力,2015年7月3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5]90号),落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提出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创业江苏’行动,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创业工作,推动扩大就业与提升质量并重、创业带动与促进就业并举,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最大限度激发全民创业潜力、释放创业活力”。

在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指导下,在南京晓庄学院大力支持下,新闻传播学院着力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有效推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为了更好地了解经济新常态下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提升学生的就创业的能力,加强学院专业建设和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本课题进行了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的研究。

一、数据来源

(一)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课题组主要依据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分析2015届、2016届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及就业状态。该数据库由南京晓庄学院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各院就创业办人员负责动态更新,课题组以截至2016年11月1日的数据来撰写本调研报告。

(二)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研

为深入、准确了解2015、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课题组进行了“新闻传播学院2015、2016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研”,调研方式为网络问卷。调研时间为2016年10月1日至10月30日,2015届和2016届毕业生共有491人,最终有效样本为452份。问卷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在校期间学习状况、求职过程、已入职者的工作状况、待就业者现状和就业后需要学习和提高的方面等。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调研

为了解用人单位对新闻传播学院2015届、2016届毕业生的评价情况,课题组进行了“用人单位对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调研”,调研方式为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调研时间为2016年10月15日至29日,最终有效样本为47份。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年度招聘情况、对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的满意度和就业能力的评价等。

二、就业去向

(一)就业地区分布

新闻传播学院2015届、2016届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有464人,占94.6%;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有19人,占3.8%;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有8人,占1.6%。

(二)就业省份分布

2015届、2016届毕业生在江苏省就业最多,其次是上海市,分别达到420人(85.5%)和39人(7.9%)。调研的毕业生就业最多的两个省份与此一致。

(三)就I城市类型分布

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就业的比例为55.2%,在地级市就业的比例为22.3%,在县级市或以下地区就业的比例为22.5%。

(四)就业行业分布

从就业行业分布来看,新闻传播学院2015、2016届毕业生在文化、体育与娱乐业,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就业的分别达到386人(78.6%),51人(10.4%)和48人(9.8%)。

(五)入职单位性质

从毕业生入职单位性质分布来看,新闻传播学院2015届、2016届就业单位主要是民营企业,达到95.6%,少量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

三、就业质量

(一)名校深造

新闻传播学院2015届和2016届毕业生中进入名校继续深造读研的共有45人,其中在国内读研的有23人,到国外读研的有2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1%。2013届和2014届深造读研人数为3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4%。2015届、2016届深造读研人数占的比例高于前两年2.7%。

(二)对口就业

调研数据显示,新闻传播学院2015、2016届毕业生中,认为所从事的工作同其专业对口(包括非常对口和基本对口)的比例为77.6%。有89.5%的学生认为学院开设的实践课程非常有用,在工作中能够很快上手,能够做到学用结合。有67.2%学生认为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发挥了作用。

(三)薪酬水平

调研数据显示,新闻传播学院2015届、2016届毕业生薪酬均值为3000元/月,最高的达到8000元/月,最低的有2000元/月。在同一行业中,毕业生的成绩排名越高,薪酬越高,统计检验显著,成绩排名每提升一个等级,薪酬增加3%。就业单位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毕业生年薪分别比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低10%、20%,且统计检验差异显著;在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和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年薪相当。

四、满意度调研

(一)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研

新闻传播学院2015届、2016届毕业生就业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比例为92.4%,比2014届毕业生就业满意的比例高出2.5个百分点。

(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

调研数据显示,47家用人单位分布在江苏省和上海市,与近3年内所招聘的其他学校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认为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很好”和 “较好”的比例为82.8%。用人单位对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评价最高的三个方面是“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67.6%)“学习能力”(55.1%)“解决问题的能力”(43.2%)。这与用人单位的访谈反馈信息基本吻合。

(三)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评价

在学校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参与比例最高的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教育讲座”,分别占52.2%和60.7%,但“创业大赛”“创业交流项目”“与创业者或企业家交流”的参与比例较少,只有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积极参加。已经创业的学生比例只占到总人数的5.4%,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都在班级排名的50%之后,在校期间都参加过创业的活动。

调研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工作的评价较高,认为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在“激发学生创业激情和创业意识”“开发创新技术或激发创新思想”等方面做得好的比例都在70.0%以上,认为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在“提供所需的职场经验、人生阅历”“获得商业建议和商业经验”“加强创业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做得好的比例超过60.0%,认为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在“积累社会关系”“获得创业场地和孵化器”“提供商业机会”等方面做得好的比例也接近60.0%。

五、对学院和学生发展的建议

(一)学院应着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在经济新常态下,用人单位的岗位数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对毕业生的需求自然减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闻传播学院的毕业生如何在岗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谋求一席之地,这是摆在学院发展和学生面对未来就业的一个现实问题。从调研中显示,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最满意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学院毕业生在和名校的毕业生同等竞争中应该寻求错位发展,名校的学生理论素养比较扎实,我院的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有很强的优势,所以要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到用人单位就能用起来,这应该是学院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二)学院应着力培养具有“知行合一”精神的新闻人

陶行知老校长教导我们要“知行合一”,学生既要学习掌握知识,也要身体力行去做,相辅相成。学习成绩排名较前的学生收入较排名较后学生的收入要高出3%,这是学习掌握知识的结果。但有创业热情和创业意向的学生占总人数很少的比例,而且这部分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他们一般在学校比较活跃,重视课堂外的活动和实践。学院在培养学生时如何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互相促进,这是摆在学院领导和老师面前的课题。

(三)学院应加大深造读研学生的培养

2015届、2016届毕业生的深造读研人数和占总人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往届,就读的学校面也更广,除了江苏省,还包括了浙江省、上海市、湖北省、云南省、江西省等省份,出国留学的国家有英国、美国、法国、新西兰、韩国。学生读研深造的愿望一年比一年高涨,学院给考研深造的学生提供了专门的教室,学院领导鼓励看望考研学生。接下来学院还将根据学生的需求,让专业教师和考研深造学生结对子,在迎考的过程中提供专业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同时开始一系列的考研讲座和交流会,帮忙学生们更好地复习迎考。

(四)学院应加大创业教育的培训力度

在2015届、2016届毕业生当中,有创业意向和已经创业的学生明显增多,并且毕业生们对创业课程、创业教育的评价较高。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环境下,在学生对创业需求明显高涨的形式下,学院应加大创业教育的培训力度,开设创业讲座,邀请企业老总担任创业讲师,深入课堂,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竞赛,要请专任教师和企业创业人员共同担任指导老师,为学生的创业成才服务。

(五)加强与市县用人单位的联系,形成与跨省单位交流平台

从调研中显示,2015、2016届毕业生到县市工作的学生人数明显比往届要多,到外省工作的学生也有所增加。从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毕业生们认为在南京就业的成本比在市县要高,租房和出行的费用是主要_销,同时认为竞争的压力也较大,而市县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竞争压力也相对小些,同时单位还能提供毕业生工作施展的平台。毕业生们也希望学校多与市县的用人单位加强联系,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大四实习期间就可以到实习基地实习,为就业打好基础。毕业生中有部分学生来自外省,大部分外省的毕业生也希望毕业后回家乡工作,这也是学院今后拓展实习、就业基地的一个方向,让外省的就业单位了解南京晓庄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平台和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博雅. 东部沿海就业形势和趋势分析――基于上海、天津的调研[J].宏观经济管理,2014,(09).

[2]周曼.陈登平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高质量就业[J].教育学术月刊,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