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家访总结

企业家访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20 08:03:47

企业家访总结

企业家访总结篇(1)

仔细一想,不行,原因是辽沈媒体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报道,辽宁也没有这样的环境,难度太大。特别是,众多大人物能随便听一个都市报的“召唤”吗?

权衡几天,总是不甘心。都市报就不能作出100个总裁的访谈吗?如果做出来,那就会很牛。和部门助手商量了一下,觉得即使特刊出不来,也值得试试,于是,100个辽宁大中型企业总裁调查的想法就出炉了。

关于难之余的简单思路:财经特刊可读性的轻松破解

这样的特刊很容易成为鸡肋,表面很大,实际阅读率会很低。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念头闪现:首先,国际金融危机下,怎么赚钱,什么样的行业和项目有潜力赚钱是读者和企业最需要的。第二,怎么样“管人”是创业者最需要的。第三,国际金融危机下,普通读者很关心有钱人的生活状态。好了,有了这三点,这个策划就成了,可读性也就有了。随后政府官方的决策得有吧,读者的声音得有吧,专家的建言得有吧。好了,整体八个版的策划就成了。

思路如下:

整上个中央高官谈得失;整上个辽宁高官谈未来和破解难点;整无数个上市公司总裁和辽宁无数个富豪做访谈,谈幸福,谈经验,谈管理,谈未来。

难的是100个总裁调查,得有500个企业总裁备选采访。

当我和部门同仁说了这个策划后,没想到,得到的是全力的支持,说难,难也试试。和领导汇报后,领导说,难。但我想试试。

试试,成了这个策划的前提和信心的保证。正是这个试试,接下来的一个月,每个人每天10个电话不断尝试,沟通,找人。然后是没日没夜。

我这样给此次特刊下的定义:这是一个符合主流人群的特刊;这还是一个经济新闻的人脉工程,是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积累一年或者两年的人脉资源工程。

新闻采访和写作已经退到第二位。

100位总裁的实名调查引起各个环节的关注和刊发后的好评,说:这是一个工程。这包括辽宁省工商联、辽宁省国资委、辽宁省中小企业局等,甚至工商、地税等部门也纷纷加入和配合。特刊见报后,许多当初拒绝采访的大企业总裁也纷纷要求记者去采访他们。

关于累之余的向上的心、坚持,就是到最后一刻也不能放弃

这个特刊最大的收获不是这个特刊有多好,而是它的附加值。

一个多月的时间,找人成了最大的难题,如果想让一个总裁亲自答调查问卷,那就需要记者至少打10个电话以上,找到为此拉近关系的人3个。在成功找到100个总裁同意实名答问卷背后,其实足足联系了近400多个企业。有的即使同意接受专访,但因各种各样的问题,后来又不同意了。

在后来统计工作的9月6日D9月10日,几乎每个记者都是凌晨两点回家,统计数字,校对,一遍一遍,怕错。一个人名,一个职务的错误,都会给这次策划带来不好的影响。有的观点,明知道本人所写,也得订正两遍以上。

虽然很累,但没有一个人放弃。在一个月的艰难找人的同时,我感觉,作为部门负责人的我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每天看着同事忙,看着他们被拒绝懊恼的样子,然后继续日常的报道,我只能布置选题,然后提醒,关心,调节工作氛围。别的力气就用不上了。

在最后还差40个总裁时,连我都想放弃了,倒是大多数员工劝我,都这样了,一定能成。正是每个员工不放弃的决心,也是挑战困难团结向上的这个集体,才是让这次特刊成功的最大原因。

我不认为老员工管理难,也许由于经历的原因,他们或多或少有些个人的心眼,多些理由。但是,忠诚、团结、努力向上一直没变,处理得当,晨报之福。

关于得到之余的经验谈三点:

1.采访大人物,邮箱是最好的途径,这能给咱打动人家的机会

在金融危机一周年总结会上,同事刘滨谈到一共联系了5位大人物,第一位,成思危。在通过各种关系后,同意接受专访,但因建国60周年,延后一天,就这一天,成思危出访美国。这成了他的第一个经验:立即采访。

随后,龙永图,连秘书关都没通过,但记者用邮箱不断组织语言,表达诚意。龙永图感动了,说这次真不能说,下次别的选题一定给《华商晨报》刘记者一个专访机会。

刘滨说,有人说电话采访直接,但同时对方拒绝得也干脆。用邮箱,记者可以组织语言,他拒绝也不会太直接,然后就会给记者打动人家的机会。

对那些真正大人物而言,媒体都一样,只是选题能否让他们感兴趣罢了。

而以后的辽宁省委省政府第一官员智囊卢松,几乎谈了所有敏感问题,最后,不得不因为风险太大,自己主动删掉一部分。

什么是柳暗花明?它的含义是山穷水尽。没有山穷水尽哪有柳暗花明。采访也一样。

2.采访大人物,用“国企”方式,做个“懂事”的记者

总结会上,大家对于“懂事”一词谈论的比较多。这个词在于做人上来讲,或多或少有些贬义之嫌,但在工作上,特别是记者的采访上,沟通的能力占采访成功很大一个比重。做到懂事更不容易,特别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要观察其喜爱,包括说话的方式,喜欢的话题等,顺着采访对象采访,就会顺利,否则,就会拿不到我们所希望的内容。

刘艳玲此次专访到5家大型企业老总:沈阳机床一把手,东药集团业务一把手,曙光集团一把手,忠旺集团二把手,西洋集团一把手。虽然采访忠旺集团的报道因各种原因,没有刊发,但其余四家专访都见报了,业内反响比较好。用辽宁原首富周复仁的原话说:“这个记者懂事。”对此,刘艳玲说,比如采访国企老总,就要按国企的方式办事,不能着急。说话,沟通,都要“国企”起来。而民企也同理。要让人家觉得你比较“亲”才行。

3.采访大人物,要学会“认亲”,要搭一把手的“桥”

有三个记者是我没有想到的,张林林,邵帅、赵威。因为他们三个的资源口径不广,每个人只给了10个企业的任务,并且约定是中型企业也可以。说实话,没有抱太大希望,完成一半就可以。没有想到。当骨干记者才有一两个企业到手时,他们三人已经完成任务了。

原因一个:三个人都找自己的亲属帮忙。然后一个接受采访的企业老总再介绍另外的企业老总,这样,给《华商晨报》面子,一把手搭桥,他们就完成任务了。但是这些采访对象都有一个要求:我们的企业从不打广告。见报后,30家企业的反响不错,说,以后采访,一把手都可以接受晨报的采访,不用找关系,记者可以直接采访。

企业家访总结篇(2)

本方案通过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现状和本专业市场人才需求的了解和分析,确定此次调研的问题和目的。然后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自身情况和目标人才市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确定相关资料分析方法。最后通过调研方案的实施和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得出调研报告,为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背景

根据权威部门发布,截至2016年11月底,山西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055667辆。而且这两年多,山西平均每天新增机动车1190辆左右。截至2017年底,太原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为 1450414辆,当年新车注册190874辆,注销登记17066辆。

2017年山西全省GDP为14973.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增速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557元。

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32元,增长6.5%,快于前三季度0.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7831元,增长5.2%;经营净收入2443元,下降8.1%;转移净收入6667元,增长16.2%;财产净收入2190元,增长9.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8元,增长7%。其中,工资性收入5462元,增长5%;经营净收入2824元,增长3.4%;转移净收入2337元,增长16.9%;财产净收入164元,增长10%。

太原市现有汽车维修企业近836家。

随着我省(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其中城市居民家庭用于交通和通信的消费支出增长16.36%,个人拥有的汽车数量逐年增多,对汽车维护和修理的需求增加。

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增加,汽车维修由机械修理为主稍带一些简单电路检修的传统方式,逐步转向依靠电子设备和信息数据进行诊断与维修。许多汽车维修设备生产厂家推出最新的专用检测设备和仪器,为机动车维修行业注入了高科技成分。有了这些专用的检测仪,就可以方便地探明汽车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准确判断故障所在,为快速地排除故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同时对维修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

(一)研究问题

由于本专业的不断发展,对未知的汽车市场人才需求,需要确认汽修专业的现状情况,市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1.掌握目前我县及周边地区汽车行业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了解并掌握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能力要求。

3.加强与汽车行业企业的交流,寻求与企业的深层次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4.提高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知名度。

5.锻炼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的社会活动能力。

6.工作岗位需求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分析、工作领域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7.确定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计划。

四.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方法是:

(1)对本专业的资料进行收集汇总;

(2)组织调研本专业的专业现状;

(3)确定针对本专业所涉及的企业调研的范围;

(4)确定采样调查的企业;

(5)设计调查问卷(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等);

(6)执行问卷调查。

五.调研设计

(一)调研总体情况

1.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主体为刚毕业的毕业生20人以上,企业5家以上,一线员工10人以上,一线管理人员10人以上以及部分中职院校。其中一线管理人员包含:

(1) 本地区4S店、维修厂等企业总经理、部门经理、技术总监、技术顾问、技术骨干等。

(2) 本地区汽车汽修厂或4S店,总经理、部门经理、技术总监、技术顾问、技术骨干等。

2.调研方法

(1)深入企业实地现场观察、考察。

(2)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访谈(见企业负责人访谈记录表)。

(3)发放调查问卷(见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

(4)网上搜索、书籍、报刊、杂志查阅。

(二)问卷设计

1.问卷类型

根据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消费群体和辅助消费群体)的实际情况,此次调研的问卷包括对汽修专业毕业生发放的问卷和对企业员工发放的问卷两种类型,其中对毕业生发放的问卷采取自填式,对企业员工的问卷以自填式和访谈代填式为主。

2.设计原则

(1)内容简洁明了,逻辑清晰。针对毕业生的问卷要言简意赅,针对企业员工的问卷要通俗易懂,问卷内容不宜过多。

(2)便于回答。针对毕业生或针对企业员工面访调查,不宜耽误他人过多时间而影响到受访者的生活、休息,因此问卷以封闭式的打钩题为主。

(3)目的性明确。问卷的问题应该覆盖本次调研的4个研究目标,从而保证问卷信息的有效性。

3.问卷结构

问卷内容包含:标题、说明、调研内容和被访者项目

六.现场工作以及资料收集

(一)调研人员构成及安排

1.调研人员安排:此次调研工作将本小组各相关人员联合成立专门的调研组:

(1)组 长:张丽凤(负责编制调研计划、设计调研用表、召开调研会议、控制调研进度、检查评估调研质量、统编调研报告)。

(2)副组长:范常盛(负责落实调研计划、汇总整理分析调查资料、进行费用报销)。

(3)成 员: 彭亮、李赟、梁卫强、田振芳、 靳炜、 叶美桃、王秀林、王金仙、乔露露、吕旭(负责行业企业调研、 简单分析调研资料)。

本次调研共有调查员12名。为方便调研工作的开展,具体人员及其工作安排如下:

(1)调研一小组:5人,分别是范常盛、彭亮、田振芳、叶美桃、王秀林(范常盛为调研一组组长)负责调研问卷的设计与修改、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工作及最终的数据处理和制定调研报告等工作。

(2)调研二小组:5人,分别是张丽凤、梁卫强、李赟、靳炜、乔露露(张丽凤任调研二组组长)负责调研人员的培训、实地调研工作的组织开展。

(3)调研一小组和调研二小组10名调查员以企业员工为调研对象,负责10家以上企业实地调研。

(4)吕旭、王金仙等2名调查员以汽修专业毕业生为调研对象,采取随机电话、网络、面访等方式,负责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发放不少于50份调查问卷。

(二)资料收集

调研所需的相关参考资料和既有研究成果有项目技术小组人员负责整理收集,收集方向和范围为:汽修专业现状资料,人才需求资料,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机构的统计资料等。

七.调研要求

1.人员要求:

所有调查人员,外出调查时要穿校服(没有校服的要求着装正统),要体现学校精神、展现文明风采,绝不能有损害学校声誉的言行举止。

本次调研工作意义重大,任务重、时间紧,各位成员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随机应变,确保调研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2.质量要求:

了解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并予以指导。

在调研中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普遍调查与典型分析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检验调查结束的问卷是否完整,有无遗漏,可否补救。

访谈时要注意内容的详细记录(如有必要可录音,供后续整理)。

八.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主要采取书面报告和口头讲解的形式。书面报告将对调研问卷中的每一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以便对专业建设以及企业前期的市场准备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书面报告结构包括:封面、目录、概要、调研目的、调研过程、结论和建议、附录。其中结论和建议是报告的核心部分。

九.情况、费用和时间

(一)企业情况

本次实地调研的企业主要有10家,具体名册如下:

序号

企业名称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具体地址

调研时间

1

2018.1.10~1.31

2

2018.1.10~1.31

3

2018.1.10~1.31

4

2018.1.10~1.31

5

2018.1.10~1.31

6

2018.1.10~1.31

7

2018.1.10~1.31

8

2018.1.10~1.31

9

2018.1.10~1.31

10

2018.1.10~1.31

11

2018.1.10~1.3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费用预算

本次调研的费用预算主要用于调研人员培训和调研活动开展两方面。具体费用安排如下:

项目

细项

费用(元)

时间(天)

参与人数

合计(元)

问卷设计及印刷

问卷设计

400

4

3

500

问卷印刷

1000*0.1

人员培训

场地及组织

400/天

3

20

1200

人员费用

加班补贴

60/人/天

7

20

20000

交通补贴

5/人/天

伙食

10/人/天

杂项

项目备用

1000

——

——

1000

总计(元)

——

——

——

——

21700

(三)时间安排

项 目

时 间

负责人员

内 容

调研问卷的设计、修改

2016/5/5

调研问卷的设计及试调研后的问卷修改

人员培训及前期准备

2016/5/6-5/18

1.调研人员的培训

2.调研问卷的印刷

调研工作开展

2016/5/20-2016/5/31

调研人员按安排各自开展调研工作

数据统计与调研报告

2016/6/1-2016/6/8

对调研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调研报告

十.调研工作计划

序号

研究任务

研究内容

调研方式

调研对象

调研时间

调研人员

调研材料

1

对汽修专业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汇总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特色、专业能力、专业现状、专业课程、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等

查阅、收集、分类、汇总

书籍:

网络:

2016/4/20-2016/4/25

书籍、网络

2

对收集汇总材料进行分析及确认调研对象

对汽修专业的资料进行专家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调研范围

讨论、分析、查找、确认调研范围

汽修专业毕业生范围

企业范围

2016/4/28

专业汇总材料、毕业生名单、企业名单

3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制作

针对总结的汽修专业的所需研究内容对毕业生及相关企业的人员制定调查问卷表

设计、制作

1.《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2.《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

2016/5/5

电子、纸质调研表格

4

对调研人员进行培训

对调研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培训

分工、培训

调研相关人员

2016/5/6-

2016/5/18

调研表格

调研形象

访谈内容

5

对汽修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

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专业课程、工作岗位能力分析、对母校的教学建议等

填写问卷调查表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

2016/5/20-2016/5/31

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6

对企业进行调研

行业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等

填写问卷调查表、访谈

企业一线员工、一线管理人员、人事访谈、总监访谈

2016/5/20-2016/5/31

1. 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查表

2.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

7

调研表格收集、分类、汇总

收集毕业生以及企业的调研表,访谈纪录及调研照片

收集、分类、汇总

1.调研相关表格

2.访谈记录

3.调研照片

2016/6/5-

2016/6/7

1.《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表》

2.《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3.《五寨县职业中学校毕业生跟踪情况调查表》

4.访谈记录

5.调研照片

8

分别对调研表格内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讨论、总结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的相关调研表格和访谈记录

分析、讨论、总结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2016/6/10-2016/6/15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9

写调研报告初稿

写《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业建设调研报告初稿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6/16-2016/6/25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3.调研讨论内容

4.调研总结内容

10

本专业教师讨论记录及总结

针对本次调研和报告内容进行讨论和总结

讨论、总结

以上有效材料

2016/6/25-2016/6/28

1.调研表格数据

2.访谈记录资料

3.调研讨论内容

4.调研总结内容

5.调研报告初稿

11

编写《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编写《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7/1-

2016/7/2

以上有效材料

12

专家讨论记录及总结

职教专家、企业专家、课程专家进行汽修专业头脑风暴、讨论和总结,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计划

讨论、总结

本专业材料调研报告及有效材料

2016/7/3

调研报告及专业教师讨论材料及相关资料

13

编写《人才培养方案》

编写《人才培养方案》

撰写报告

以上有效材料

2016/7/5-

2016/7/10

以上有效材料

14

方案论证、学校审定和定稿

组织专家进行方案的论证,学校审定,和最后的定稿

论证、审定、定稿

1.《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方案》

2016/7/11-2016/7/18

1.《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方案》

十一.企业访谈提纲

(一)企业访谈简介

企业访谈旨在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主要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要求,本调研内容如下:

1.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分布;

2.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升迁经历;

3.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就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

4. 企业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

(二)访谈提纲

获悉贵单位在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有一定独到的见解和阶段性的成果,特我们前来拜访调研与学习,希望能得到一定思路上的借鉴和启示。感谢您的分享!具体访谈问题如下:

【人才结构类】

1.贵单位的岗位(群)设置是怎样的?即有哪些岗位分布?

2. 贵单位的岗位设置是依据什么标准或规范?

2. 请简单谈谈这些岗位的能力要求是怎样的?包括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3. 未来三年,贵单位最需要的是哪(几)类人才?

【人才现状类】

1. 目前在贵单位就业的人群主要来自于哪些途径?专业对口的占比多少?

2. 目前在贵单位就业的人群缺乏(或者需要进一步提升)哪方面的技能?

3. 您希望应聘人员在就业前达到什么样的能力状况?请举出3-4个结合具体任务的能力描述。

企业家访总结篇(3)

迎合主办方的某些意图成为随行企业家的筛选标准之一。 去年9月23日,美国保尔森基金会在西雅图准备了中美企业家圆桌会议。为了让大家有共同话题,中美企业家们涉及的领域“对应互补”:万向集团的搭档是通用汽车;BAT可以和亚马逊、苹果、微软交流经验,或许贝佐斯可以从马云那儿找点灵感;联想和IBM则是老熟人。就连冷门的玉皇化工老总王金书也能找陶氏化学的安德鲁・利维里斯聊聊行业趋势。

当然,中方也有自己的喜好。此次访美随行的企业家中,有两位浙江大佬――阿里巴巴马云及万向集团鲁冠球。

事实上,浙商随国家领导人出访的频率极高,过去的两年中,至少有8家浙企随出访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沪苏浙是民营企业家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最为活跃的地区,约占出访企业家总数的20%~30%。

最近两年,马云在美国的风头更盛。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挂牌上市,创下美国市场上有史以来按市值计算的最大IPO交易。去年9月,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与美国邮政达成战略合作,将联手为商家以及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跨境物流服务。

政治过硬,还要学礼仪、口语

近年来,经贸合作已经成为外事访问主角之一。“这不仅给企业提供一个对接国际市场的平台,更是提升企业形象的好机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肖波曾向媒体如此解读。

这些能跟随在领导人身后的企业家,要经由外交部、商务部和贸促会选拔。据中国国际商会会长万季飞介绍,一般先由外交部将出访计划通知商务部和贸促会,再由商务部下面分管各大洲的司,以及挂靠在商务部的六大进出口商会、贸促会的国际联络部联系企业组团出访。然后,再以企业申请和贸促会邀请相结合的形式,初步确定企业名单。

贸促会在选择时会综合考虑企业规模、行业影响、发展速度、市场分布以及出访当地贸易情况等多种因素。河南农民企业家孙红军就曾接到商务部的邀请电话,还以为是有人跟他开玩笑,最后专门跑到北京核实情况才相信。

在程序方面,接到出访行程到正式报名,一般只有3~5天,需要提前预订以便及时办理。入围企业家还要通过政审环节,“政治过硬守纪律”是随访的基本条件之一。

通过审核的企业家还要在北京接受着装、礼仪、对外经贸知识及常用英语口语等培训。此外,由于企业家不是正式出访人员,不坐专机,各种费用都需要自己掏腰包。

签 单

事实上,领导人带企业家随访,途中再签上几单大买卖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

2012年2月13日~17日,时任国家副主席带领500位企业家访问美国,堪称史上最豪华阵容,采购约271亿美元的产品,主要包括芯片、电子元器件、机械设备以及农产品等。当时的中国首富、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联想集团CEO杨元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楼继伟,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高宁等,陪同在白宫同奥巴马一起出席中美企业家会议。

2011年,时任主席访美时则签下450亿美元的大单。1月21日,美国方面还专门在芝加哥举行“中美经贸合作论坛暨项目签字仪式”,当天共有超过700名中美企业代表参加,现场签署60份经贸合作“大单”。

这是第二次签下大买卖。5年前,以国家主席身份首次访问美国时,由111家企业200名负责人组成的商贸代表团在启程前,就赴美采购,共计消费162.1亿美元。这种积极的贸易举动,为领导人的会见建立良好气氛。

同样,1997年在启程前往美国访问之前,国家计委副主任曾培炎就组织经贸合作代表团先行抵达美国。更是受到美国企业界“英雄般的欢迎”。

在美访问期间,还访问了IBM、AT&T、朗讯科技公司和贝尔实验室以及洛杉矶的通用汽车和休斯公司。当然,也没忘了签单这件大事――提前出发的经贸代表团与美国企业签署约40亿美元的经贸合同。

民企首超国企

事实上,从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访美开始,经贸科技领域的合作就是中国领导人关注的重点。那次访美代表团的主要议程是同美国方面讨论建交后的两国关系,以及中国从美国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经贸、文化交流等问题,因此,外交部长黄华和国务院主管科技的副总理方毅成为邓小平访美的主要助手。

当年8月29日,万里带领中美建交后的第一个代表团访问美国马里兰州,安庆石化总厂厂长张大为是该代表团唯一的企业老总。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领导人出访都会组织企业家随行。起初,这样难得的机会只有国企掌门人才可能得到。在担任国务院总理时期,民营企业才拿到“机票”。

2003年,嗅觉灵敏的温州商人打破此前惯例。当年12月,温州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等5名民营企业家首次跟随时任总理访问非洲。在会议间隙,王振滔还“开了小差”,和公司国际贸易部业务员深入埃塞俄比亚鞋业市场调研,发现市场潜力巨大。

此后,尝到甜头的温州企业家变得更加积极。2005年,应邀出访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温州冠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家儒随访。回国后短短3年,冠盛就在美国开设了3家分公司并收购了1家公司,营业额从当时不到5亿元,一下蹿到超10亿元。2011年访问美国时,温州代表团9位温州民营企业家随行。

尽管民营企业家随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比例增加,但国企仍占重要地位。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李华芳认为,在国家领导人出访时,国有企业可以直接体现国家实力,民企的加入则可以展示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决心。“这也正是中国政府试图传递给世界的信号。”

企业家访总结篇(4)

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收购和兼并时有发生,使企业面临提高库存周转和提升顾客服务的压力,正通过物流外包来应对挑战。商业流通企业通过实施物流外包业务,借助第三方物流服务来创造更多价值(朱要武等,2006)。中国境内的零售企业连锁发展与赢利模式的演变为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中提供机会(韦琦,2005)。

现有的有关我国零售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研究主要从企业物流外包(陈业玲,2005)和物流配送的视角的定性讨论(谢刚,2006)、案例研究以及配送体系(吴光华,2004)、方案和系统的设计。潘福斌定性比较直接配送、自营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和共同配送的优缺点,李飞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不同物流模式对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张华芹在分析商业企业物流模式的不同类型的基础上探讨商业企业选择自营物流还是外购物流服务的依据,周筱莲通过实地走访和案例分析总结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但是专门针对具体零售企业的物流外包的实际调查还很匮乏。

本文以大型零售企业的物流外包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着重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型零售企业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的物流外包模式是怎样的?第二,影响大型零售企业选择物流外包模式的因素有哪些?

调查方法

本研究属于探索性研究,通过对广东的9家大型零售企业、1家贸易公司、3家物流企业和2家协会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调查了解合作方的一手资料,揭示企业物流外包的最新进展情况,发现合作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再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尝试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大型零售企业所采用的物流外包模式以及影响其物流外包的因素。

本文通过联系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的形式来详细了解企业物流外包的具体情况。通过对企业的个案访谈,了解企业物流外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物流特点、企业物流外包的意愿、物流外包的效果等。本文的深度访谈采用一对一的访谈形式。调查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零售企业、贸易公司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零售企业需求的特殊性和零售企业本身的特点,导致不同业态的零售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主要零售业态的企业分别作访谈和总结。对于第三方物流则选取航空与车辆运输企业。为从整体上了解企业物流外包的基本状况,还分别访谈连锁经营协会的会长和物流协会的秘书长。

在对案例企业实地调查时,向被调查企业承诺保守企业的商业机密,在文章中不出现企业的名称或标识性图文,因此本文采用Case1、Case2、Case3、Case4、Case5、Case6、Case7、Case8、Case9、Case10、Case11、Case12和Case13分别表示被访谈的企业。访谈时间都持续1个小时左右,访谈地点都在访谈对象的办公室。访谈企业的业态以及访谈对象等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调查结果

零售企业的物流分为进向物流、内部物流和出向物流三类。通常供应商会负责将商品送到零售商的仓库或门店,因此零售企业的物流业务涉及进向物流的并不多,主要是内部物流和出向物流。大型零售企业通常需要将仓库中的商品送到各个门店,另外部分大型商品需要为顾客送货上门,这两部分成为零售企业物流的主要业务部分。

根据访谈数据从广东省的9家大型零售企业物流模式、物流系统和物流具体操作模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资料加以归纳和总结。广东省9家大型零售企业物流外包模式调查现状汇总见表2。

(一)物流外包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上述9家大型零售企业、1家贸易公司、3家物流企业和2家协会的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结果表明,被调查的9家零售企业中有7家不同程度地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即物流外包已经相当普遍。其中1家是国有标准超市(Case1),但是该零售企业的副总强调自己做物流成本高,为此也在积极探讨未来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可能性。另外1家医药专业店(Case4)因为自有物流基础设施并且运力充足而没有选择外包,但是其物流经理讲述曾经尝试兼做第三方物流来释放剩余的运力,但却没能取得成功。

被采访的9家零售企业中有7家采用第三方物流外包的具体业务是仓库到门店的配送、门店到顾客、仓库到顾客的配送,也就是说运输是被访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的主要业务(见表3),而其他物流外包业务如物流系统和仓储则分别只有两家企业外包给第三方。由此可见,零售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主要是看中其配送方面的规模优势,第三方物流由于其自身运输的专业化,可以降低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这是在我国当前情况下零售企业考虑第三方物流的主要业务。

由上可知,在受访的零售企业中,运输是其物流外包的主要业务。在实际中,使用在仓库或配送中心集货再配送到门店的模式。其中,大型超市(Case9)、连锁家居建材商店(Case5)和高端百货商店(Case2)等企业都设有仓库或中心仓,利用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负责物流或自营物流来运输物品到中心仓,然后再由中心仓集散到门店或顾客那里。虽然没有物流外包,但医药专业店(Case4)同样把商品运到仓库再集中运到其他地方。

(二)物流外包的影响因素

1.原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如表4所示,超过一半的被采访企业认为影响物流外包的主要因素是原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国有零售企业由于具备部分物流基础设施、仓库和车队,限制这些零售企业的物流外包决策,如被采访的国有标准超市(Case1)由于原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仓库和车辆使得其没有迈出物流外包的第一步,不过这样的企业也在积极探讨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而外资企业,虽然在母国及其他地区有一定的物流基础设施,但是进入中国市场后,面临着原有物流基础设施空缺的状况,所以积极与当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利用其物流设施,节约运营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被采访的便利店连锁企业(Case6)和大型超市(Case9)的物流外包的唯一理由就是在中国没有或缺少物流基础设施。

2.成本压力。被采访的9家零售企业中有6家企业是出于成本压力的因素而采取物流外包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场中,降低物流成本无疑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由此也可以看出,物流外包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并且在实际的操作中取得初步成效。而一些企业如某大型单体百货商店(Case3)和便利店连锁企业(Case6)由于企业特殊的零售业态和固有的物流操作特点决定它们采取物流外包。医药专业店(Case4)没有采取物流外包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其拥有齐全的物流基础设施,目前的物流模式操作成熟和没有找到适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3.零售业态。采访的9家零售企业分别对应6种不同的零售业态。不同的零售业态对零售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像便利店(Case6)这种业态对物流配送服务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从本案例的情况来看,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模式特点是租用仓库和负责仓库到门店的配送,便利店主导第三方物流。大型超市(Case9)出于自身零售业态如门店分布广、商品种类复杂等特点,与5家以上第三方物流合作,具体的业务包括配送商品到仓库、配送商品到门店和配送商品到顾客。单体百货商店(Case3)的购物中心并不是自己经营,只是物业管理,出于自身零售业态的这些特点,购物中心内的不同零售业态的企业也采取不尽相同的物流外包形式。虽然零售业态对第三方物流选择的影响不起决定作用,但是零售业态的不同显著地影响着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

4.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采访的企业中有4家零售企业提及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如被采访的国有标准超市(Case1)由于供应商负责将部分商品配送到仓库和门店减少其物流压力。高端百货商店(Case2)的大部分商品是由供应商负责配送到仓库或门店的,对于该公司当地的门店来说只有部分家电等特殊商品,由于供应商的售后配送服务无法满足该公司的高端顾客的要求,如西门子冰箱等,改由该公司负责为西门子的产品送货。供应商负责配送大部分商品大大减少该公司的成本压力和物流压力,因此该公司只是在距离远的地方和旺季时才与3PL合作。医药专业店(Case4)要求药厂直接供货到仓库,然后自行配送到各门店。药厂直接供货到仓库降低成本,因此医药专业店(Case4)在采取自营物流时仍然可以取得优于物流外包的绩效。因此可以得出,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使零售企业在运输上的投入可以相对减少,不论是自营物流还是采用第三方物流的可能性都减少。

5.商品特点。零售企业经营的产品不同,同样影响其对第三方物流的选择。采访中的大型超市(Case9)采用自己的车队来运输特殊货品,而其他商品则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输。医药专业店(Case4)和医药专业店(Case7)由于药品的配送特点是小批量、供货周期长,物流及时性很重要。所以医药连锁企业一般都自建仓库和车队,没有物流外包,一般该公司要求药厂直接供货到仓库,然后自行配送到各门店。经营此类药品的零售企业一般极少采用第三方物流。而高端百货商店(Case2)有很多商品因为体积小重量轻而由顾客随身带走,对于高端顾客对商品的要求,则由该公司负责为其产品送货。对于量小、分散的产品,则采用第三方物流比较合理。而那些高品质、易腐的商品或贵重商品一般由零售企业自营配送。连锁家居建材商店(Case5)由于商品体积大,又涉及商品安装等服务,所以通常都会将物流外包出去,由外包方负责将商品送到顾客指定地点。可见商品的不同特性是影响大型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的又一重要因素。

6.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在采访中,家居建材商店(Case5)因为第三方物流的专业技能不够,所以只要求其负责商品的运送,安装和配送还是由该公司的人员来负责。大型超市(Case8)也谈到第三方物流公司有时会违反公司规定,给企业造成不利影响。便利店(Case6)虽然采取全部物流外包模式,但是该公司也承认第三方物流的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其要求。虽然采访中只有四家企业提到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能力问题,但是有些公司如国有标准超市(Case1)等表示,如果第三方物流的服务都满足他们的要求或费用较合理,他们会把全部或部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讨论

以上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在目前的大型零售企业中,物流外包已经相当普遍;第二,被调查的大部分零售企业使用在仓库或配送中心集货再配送到门店的模式;最后,零售企业原有的物流设施、成本压力、零售业态、商品特点、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等因素被普遍认为是影响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的主要因素。

零售企业的物流活动是零售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零售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关键。面对激烈的竞争、成本压力和顾客服务提升的需求,物流外包已经成为国外大型零售企业较为普遍的选择。在国内,一些大型外资企业由于没有原有物流基础设施,其主要的物流业务几乎全部外包;有些私营企业则采用灵活的外包形式,有效地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有的国有企业由于原有的物流设施负担及机制的限制,尚未走出物流自营模式,但也在积极探讨未来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模式。总体上讲,被调查的大部分大型零售企业使用供应商+自营+第三方的混合模式。

在被采访的零售企业中,无论采取哪种物流模式,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仓库或配送中心。使用仓库或配送中心来集中管理货物,对于零售企业来说能有效地对商品进行管理以便将其立即送往门店,保证商品的供货。虽然影响零售企业采用仓库或配送中心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在被采访的零售企业中,采用仓库或配送中心的企业几乎都采用第三方物流运输,可见第三方物流在零售企业仓库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第三方物流能使零售企业有效地管理和配送商品。

由于物流外包对零售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战略。从理论上讲,影响零售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因素很多,具体而言可能受到零售企业原有的物流设施、成本压力、零售业态、商品特点、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等因素的影响。零售企业原有的物流设施的布局及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物流功能的实现。如果一家零售企业拥有良好的物流设施与设备,它就会选择自营的物流模式,如果一家零售企业没有或者没有良好的物流设施,那么出于成本的考虑它会选择第三方物流。

零售业态,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百货商店、连锁便利店、大型超市、建材超市和专业店等对物流的要求是不同的。如便利店24小时营业、分布范围广,要求物流配送及时、覆盖范围广,自营物流成本较高,通常选择物流外包模式,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很多零售企业在与生产商或供应商合作的时候都会签署商品配送合同,同时很多供应商也具备物流配送的功能。供应商负责物流配送的比例越小,零售企业就越有可能选择物流外包。商品特点,指零售企业经营的商品类型及范围,如鲜活易腐商品、体积较大的家电产品和建材等对运输工具及储存条件要求比较高,而一些体积小、重量轻、价值低的产品对物流的要求比较低。一般来说,零售企业会根据自己经营的商品的特点来考虑是否选择第三方物流,如一些零售企业对贵重的商品采用自营物流的方法,而对于一般的商品如体积较大的一般会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模式。

企业家访总结篇(5)

一、把握三个环节,认真实施“红盾走访百日行”活动

(一)抓好分步实施环节。确定走访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准备阶段(8月1日-8月10日)。坚持“走访对象全、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的原则,以乡镇(街道)、工业园区、集贸市场为重点,确定骨干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被处罚业户以及党政领导、社会各界群众五类走访对象,制定走访方案,落实了工商所和各监管片区的走访任务。二是走访阶段(8月11日-11月20日)。深入监管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群众中,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真正了解监管服务对象和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填写《走访记录》、《征求意见表》,建立走访档案。三是总结阶段(11月21日至11月25日)。对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汇总和总结,监管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反映比较突出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改活动,并及时反馈结果。

(二)抓好组织领导环节。成立了“红盾走访百日行”工作领导小组,各工商所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按照局领导班子分片包干、各工商所按网格化监管分片落实的原则进行了责任分工。同时将走访工作纳入工商所岗位目标责任考核中,充分利用绩效考核手段,围绕走访时限、走访进度、走访效果等环节,强化跟踪督查、靠上督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此外,通过政务信息上报、新闻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及时宣传“红盾走访百日行”活动的组织和进展情况,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抓好职能结合环节。坚持立足工商职能作用,确定了走访活动“五结合、五重点”原则。即,走访“五结合”:与巡查监管相结合、与送法上门相结合、与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活动相结合、与为民服务相结合。走访“五重点”:“听”,倾听企业呼声;“护”,认真受理企业的有关申诉,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律”,引导企业依法自律;“导”,鼓励引导企业深入学习法律法规;“帮”,立足工商职能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真正做到边走访边解决问题,全力为监管服务对象排忧解难。

二、建立三个机制,为“红盾走访百日行”活动提供保障

(一)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在工商所和企业注册局配备了36名业务过硬、作风优良、责任心强的“红盾联络员”,制定了《红盾联络员工作手册》,对红盾联络员与监管服务对象、社会各界联络的方式、联系频率、目标效果、考核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面向监管服务对象发放了载有联络员姓名、电话、电子邮箱、办公地址的《红盾联络员服务联系卡》,畅通基层工商机关与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联系渠道。此外,借助“红盾信息网”,开辟“红盾走访”专题页面,向社会公开了工商所的职能职责和联系方式,为监管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群众提供与工商部门相互沟通的网络平台。

(二)健全职能服务机制。重点是发挥企业注册和抵押物登记职能优势,积极开展股权出质和动产抵押登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发挥合同监管职能优势,开展合同解忧帮扶活动,引导企业申报“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帮助企业建立信用管理运行机制,促使企业注重信用管理,避免企业合同风险;发挥商标管理的职能优势,指导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提高企业商标总量,鼓励其利用商标战略扩大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发挥行政执法职能优势,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的“双打”活动,重点查处假冒、仿冒注册商标、包装装潢等侵权行为,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行政指导机制。结合走访活动,在认真听取、了解监管服务对象经营情况的基础上,监管人员针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行业、经营范围,坚持在刚性监管模式中引入了以指导为主要内容的柔性监管手段,积极运用解释、说服、教育、感化、规劝制止、警示等行政指导方式,对监管服务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行政指导。如重点加强对食品经营户履行进销货台账、进货查验“两项制度”的检查和指导。

三、实现三个促进,“红盾走访百日行”活动取得切实成效

(一)促进了基层工商所全面履行监管服务职能。在认真履行执法监管职能的基础上,结合走访活动认真听取建议,在该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和11个工商所的注册服务厅都设立了“小微企业绿色通道”;通过走访活动,共办理企业股权出质登记4起、动产抵押登记15起,帮助企业融资1.7亿元;采取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企业发出行政建议193件、行政提醒165件、行政告诫151件、行政回访92件。发挥工商部门掌握市场主体基础信息、市场监管动态信息等信息优势,向当地党委政府提交了调研材料2期,及时反映投资趋势、产业布局、经济走向、消费动态等情况,为地方党政领导决策和企业投资提供参考。

企业家访总结篇(6)

“资金”和“人力”是民企面临的最大障碍

通过研究发现:在所有的七项一级指标中,“投融资环境”(47.08分)和“政府服务环境”(54.29分)两项指标得分较低。其余五项指标的指数得分均在及格线以上,其中“政策环境”(61.68分)和“人力资源环境”(62.34分)处于刚刚及格的水平,与总指数得分最为接近。

进一步根据重要性以及实际得分进行分析,将各项二级指标划分为四个区间,其中“生存环境提升区”代表着落到该区域的指标重要性高,但得分表现低,也意味着这些指标是需要重点提升的因素。结果显示:落在这个区间的指标包括“企业融资环境”、“人力资源支持度”以及“企业投资环境”。可见,资金和人力状况是改善企业生存环境时亟待解决的关键因素。

根据全体受访企业家的生存环境指数得分频数分布情况还可以发现:仅有一成半的受访企业家自我评定生存环境在70分以上,近五成企业家评定其生存环境在60~70分间,另有34.8%认为其生存环境不及格(见图1)。

小规模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相对较差

通过比较发现,不同规模企业间的企业家生存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中型企业的企业家生存环境相对较好,其生存指数得分为62.12分;其次是大型企业(61.28分),生存环境最差的是小型企业,得分仅为60.03分。

小规模企业在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及在政府服务支持方面或多或少会存在更多的发展障碍,这使得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难。相对而言,中型企业无论在发展规模还是在发展阶段上都具备了一定实力,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扩张需求,其当前的生存环境相对会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而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如何去突破瓶颈以寻求更高的发展空间,对于其生存环境的认同度会产生一定影响。

机遇与挑战并存,“危”中寻“机”成为企业家共识

尽管面临全球经济危机后续影响和国内经济发展方式与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民营企业家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国内的经济走向仍表示乐观。

在本次调查中,受访民营企业家已经充分认识到“提高品牌意识增强竞争力”(57.6%)和“进行技术升级与品牌创新”(54.1%)的重要意义。从国内经济环境角度来看,民营企业家总体上对于当前国内“转方式,调结构”的感受较为乐观,超过六成的企业家认为该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有利于企业发展。国家处于新一轮的经济上升周期和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战略都为民营企业大展身手开拓了市场空间(见图2)。

政策走向喜忧参半,企业家最期待保障公平

总体来看,近五成半企业家认同当前“鼓励创新政策”的有利影响;与此相反,56.1%的受访企业家认为当前的“金融货币政策”影响负面。对于“产业及行业政策”,认为有利与不利的企业家均占到四成左右(见图3)。

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是,受访企业家对政策公平性的认同度普遍较低。近六成企业家认为“税收政策欠公平”;近一半的受访企业家认为国家对国企的补贴政策对民营企业来说有失公平。若要彻底解决公平问题,最迫切的是要“规范政府的行政许可制度以及审批行为”(42.1%)。

政府角色转型尚需努力,“廉洁”与“效率”更待提升

在本次调查中,64.5%的受访企业家认为政府更像“领导”,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尚需加强。值得注意的是,认同“政府为企业服务时廉洁”、“政府为企业服务时高效”和“政府对企业服务信息公开透明”的企业家均只占到两成左右。可见,政府针对企业的基层服务水平亟待提升(见图4)。

企业家访总结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为主题,以争创“群众满意窗口服务单位”为目标,不断提升服务发展、科学监管、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让广大企业切身感受到工商部门面对面的真心对话、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真正将“走千家企业,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塑造工商部门良好的服务形象。

二、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10月8日至10月14日)。按照省、市局统一部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落实方案,明确目标方向,统一思想认识,细化工作措施,推进组织实施。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开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广泛接受群众评议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营造活动氛围。

(二)走访企业帮扶阶段(2012年10月15日至10月25日)。各单位对照工作方案,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服务理念,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结合自身实际,对辖区内的各类企业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广泛征求企业对工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商职能服务工作,积极扶持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10月25日至10月30日)。各单位在走访企业、了解情况、帮助扶持的基础上,整理调查问卷、总结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分局企业注册局。注册局对各单位在走访企业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认真组织分析研究,着力从根本上予以解决,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努力提高全区工商系统服务企业发展的水平。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走千家企业,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活动是今年我局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区工商系统创先争优的重要抓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按照分局的活动方案,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措施,明确责任和要求,确保组织领导有力。

(二)造浓宣传氛围。各单位要利用网络、简报、报刊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投身到“走千家企业,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活动中来,要重视和加强经验交流和宣传报道,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情况,总结推广活动经验,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参与走访活动,带头开拓创新,带头争创佳绩,以自己的示范作用推动服务企业走访活动的深入开展。

友情链接